GB17761中有车架号码是什么意思打刻要求么?标准是什么?

电动自行车通用技术条件(GB)
电动自行车通用技术条件(GB)
  本标准适用于以蓄电池作为辅助能源,具有两个车轮,能实现人力骑行、电动或电助动功能的特种自行车.本标准的技术内容包括整车的主要技术性能要求、整车安全要求、整车装配要求、整车外观要求、整车道路行驶要求和说明书的要求.
  本标准技术要求中的5.1.1最高车速、5.2.1制动性能、5.2.2车架/前叉组合件强度为强制性条款;其余各技术要求均为推荐性条款。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中国轻工总会发布的原轻工行业标准QB2&302-1997《电动自行车安全通用技术条件》作废。
  本标准的附录A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轻工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自行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自行车集团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阮志诚、姜晓云。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7761一&1999&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电动自行车的定义、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等。
  本标准适用于电动自行车。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3565—1993自行车&安全要求
  GB/T3566—1993自行车&装配要求
  GB/T12742—1991自行车检测设备和器具技术条件
  QB/T1217—1991自行车电镀技术条件
  QB/T1218—1991自行车油漆技术条件
  QB1714—1993自行车&命名和型号编制方法
  QB1880—1993自行车&车架
  QB/T2184—1995自行车铝合金件阳极氧化技术条件
  QB2191—1995自行车反射器
  3&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电动自行车electricbicycle
&&&&&&&以蓄电池作为辅助能源,具有两个车轮,能实现人力骑行、电动或电助动功能的特种自行车。
  4&产品分类
  4.1&分类原则及代号
  电动自行车按电动机与驱动轮之间的传动方式分为:
  轴传动,代号为Z;
  链传动,代号为L;
  皮带传动,代号为P;
  摩擦传动,代号为M;
  其他传动,代号为Q。
  4.2&型号编制方法
  电动自行车的型号编制方法应按QB1714—1993第5章的规定,并冠以TD。
  电动自行车的型式、车轮直径和代号见表1。
  车轮直径系列
  型式:
  男式AEGKMOQ
  女式BFHLNPR
  &电动自行车的型号表示示例:
  车轮直径为560mm、女式车架、轴传动、工厂设计顺序号为15的电动自行车,其型号应为:TDL15Z型
  4.3&主要技术参数及性能
  电动自行车的主要技术参数及性能指标的设置见附录A(标准的附录)。
  除本标准中已有规定的项目以外,其余的项目,由生产厂自行选定。
  5&技术要求
  5.1&整车主要技术性能要求
  5.1.1最高车速
  电动自行车最高车速应不大于20km/h。
  5.1.2整车质量(重量)
  电动自行车的整车质量(重量)就不大于40kg。
  5.1.3脚踏行驶能力
  电动自行车必须具有良好的脚踏骑行功能,30min的脚踏行驶距离应不小于7km。
  5.1.4续行里程
  电动自行车一次充电后的续行里程应不小于25km。
  5.1.5最大骑行噪声
  电动自行车以最高车速作电动匀速骑行时(电助动的以15km/h~18km/h速度电助动骑行)的噪声应不大于62dB(A)。
  5.1.6百公里电耗
  电动自行车以电动骑行(电助动的以电助动骑行),100km的电能消耗应不大于1.2kW·h。
  5.1.7电动机功率
  电动自行车的电动机额定连续输出功率应不大于240W。
  5.2&整车安全要求
  5.2.1制动性能
  电动自行车以最高车速电动骑行时(电助动的以20km/h的车速电助动骑行),其干态制动距离应不大于4m,湿态制动距离应不大于15m。
  5.2.2车架/前叉组合件强度
  5.2.2.1车架/前叉组合件冲击强度
  a)重物落下:按GB3565—1993中7.1的规定;
  b)组合件落下:按GB3565—1993中7.2的规定。
  5.2.2.2车架/前叉组合件振动强度
  按QB1880—1993中5.4.2的男、女车架的规定。
  5.2.3车把
  5.2.3.1把立管安全线
  按GB3565—1993中6.2的规定
  5.2.3.2把立管力矩
  按GB3565—1993中6.5的规定
  5.2.3.3把立管静负荷
  按GB3565—1993中6.5的规定
  5.2.3.4把横管和把立管的力矩
  按GB3565—1993中6.5的规定
  5.2.3.5把立管和前叉立管的力矩
  按GB3565—1993中6.5的规定
  5.2.4车轮
  5.2.4.1车轮静负荷
  按GB3565—1993中9.3的规定
  5.2.4.2车轮夹紧力
  按GB3565—1993中9.4的规定
  5.2.4.3轮胎宽度
  电动自行车车轮的轮胎宽度应不大于54mm。
  5.2.5脚蹬间隙
  a)地面距离:按GB3565—1993中11.2.1的规定
  b)足趾间隙:按GB3565—1993中11.2.2的规定
  5.2.6鞍座
  5.2.6.1鞍管安全线
  按GB3565—1993中12.2的规定  5.2.6.2鞍座调节夹紧强度
  按GB3565—1993中12.3的规定
  5.2.7反射器和鸣号装置
  电动自行车应装有前灯或前反射器、后反射器、侧反射器和脚蹬反射器,还应装有鸣号装置。反射器的光学要求按QB2191—1995中5.3的规定。
  5.2.8电器部件
  5.2.8.1电器装置
  电动自行车的电器系统应安装到位,极性正确;系统的电线装置应符合GB3565—1993中15.1.2的要求,电器配线应与电流量相适应,以确保电动骑行时的安全、可靠。
  5.2.8.2绝缘性能
  电动自行车应对其电器系统采取防雨措施。系统的所有接线均不应裸露。电动自行车的车体和电器部件的外壳均不应带电,其绝缘电阻值应不小于2M佟
  5.2.8.3蓄电池密封性
  电动自行车的蓄电池应有良好的密封性。在正常安装位置条件下,充放电时不应有渗漏现象。
  5.2.8.4蓄电池的标称电压
  蓄电池的标称电压应不大于48V。
  5.2.8.5制动断电装置
  电动自行车应装有制动断电装置,在制动时应能自动切断电源。
  5.2.8.6欠压、过流保护功能
  电动自行车的控制器应具有欠压、过流保护功能和短路保险装置。在电动骑行时调速应稳定、可靠。
  5.3&整车装配要求
  5.3.1总体要求
  a)电动自行车应按其型号要求组装,不得错装和漏装;
  b)电动自行车各紧固件应紧固到位,各转动部件应运转灵活;
  c)各对称部件应与车架中心面左、右对称,不得有明显的偏斜;
  d)变速装置和制动系统应装配正确,操纵灵活;
  e)电动自行车的不动件不允许与运动部件相碰擦。
  5.3.2轮辋径向、端面圆跳动量
  按GB/T3566—1993中13.1的规定。
  5.3.3前、后轮辋与前叉、车架平、立叉两边间隙的相对偏差  按GB/T3566—1993中15.1的规定。
  5.3.4前、后轮中心面相对偏差
  按GB/T3566—1993中15.2的规定。
  5.4&整车外观要求
  a)电动自行车各外露零、部件的表面应清洁,无污渍、锈蚀,商标、贴花应完整、清晰,位置应正确;
  b)各电镀外露件按QB/T1217—1991中5.1.1镀铬一类件和镀锌一类件的规定;
  c)各油漆外露件按QB/T1217—1991中3.1.1油漆一类件的规定;
  d)各铝合金外露件按QB/T1217—1991中4.1外观一类件的规定;
  e)电动自行车各塑料件的表面应色泽均匀,无明显的飞边、划伤、裂纹和凹陷。
  5.5&整车道路行驶要求
  电动自行车经100km道路骑行试验,试验过程中不应发生整车各零部件的断裂和电器控制系统各部件的损坏或失效,试验后不应丧失其电动骑行功能。
  5.6&说明书的要求
  每辆电动自行车必须附有说明书,并应有下列内容;
  a)在仔细阅读说明书、了解电动自行车的性能之前,不要使用电动自行车;不要借给不会操纵电动自行车的人骑行;
  b)对把横管、反立管、鞍座、鞍管和车轮的紧固件应推荐旋紧力矩;应注意把立管和鞍管的安全线;
  c)润滑——润滑部位、润滑周期及推荐润滑用油;
  d)正确的链条张紧度和调整方法;
  e)车闸的调整和对闸皮调换的建议,注意雨、雪天骑行应增加制动的距离;
  f)电动机、控制器、蓄电池的正确使用和保养方法;
  g)充电器的正确、安全作用方法;
  h)本标准附录A(标准的附录)的技术参数和性能指标。
  其他事项是否需要包括在内,由生产厂自行决定。
  6&试验方法
  本章所用的检测设备和器具应符合GB/T12742的有关规定。电器装置的检测用仪表,其精度等级应不低于0.5级;测功计的精度应不低于1%;直流电源的波纹系数应不大于5%;声级计精度为±1dB。
  6.1&整车主要技术性能试验
  6.1.1最高车速试验(电助动的不进行本试验)
  6.1.1.1试验条件
  a)骑行者质量(重量):75kg,不足75kg者应加配重至75kg;
  b)试验环境:温度为-5℃~30℃;风速不大于3m/s;试验时应避免雨、雪天气;
  c)试验路面:平坦的沥青或混凝土路面。
  6.1.1.2试验步骤
  a)在试验跑道上设置100m的测试区间,两端应有足够长的辅助骑行区;
  b)电动自行车在电动骑行到测试区间之前,应完成全部加速过程,达到其最高车速,并以此速度通过测试区间;
  c)用秒表测定电动自行车往返通过测试区间的时间;
  d)按式(1)计算最高车速:
  V=720/t(1)
  式中:V——最高车速,km/h;
  &&&&&&&&&&t——往返通过测试区间的时间,s
  e)该项试验应连续往返电动骑行两次,取其试验结果的平均值。
  6.1.2整车质量(重量)测定
  将整车(含蓄电池)放在磅秤上称其质量(重量)。
  6.1.3脚踏行驶能力试验
  6.1.3.1试验条件
  脚踏行驶能力的试验条件见6.1.1.1条。
  6.1.3.2试验步骤
  在试验道路上,设置一测试区间,以人力作往返骑行共7km,用秒表记录其时间。
  6.1.4试验条件
  续行里程的试验条件见6.1.1.1条。当试验结果发生争议时,可在环境温度为(25±5)℃条件下,进行仲裁试验。
  6.1.4.2试验步骤
  按制造厂的说明书对蓄电池充足电,以最高车速电动骑行(电助动的以电助动骑行)到欠压保护装置作出反应为止,记录其骑行里程。
  6.1.5最大骑行噪声试验
  6.1.5.1试验条件
  最大骑行噪声的试验条件见6.1.1.1条,此外还应满足下列要求:
  试验场地应空旷,离测试中心约50m半径的范围内不应有大的反射物。测试区的本底噪声应不大于55dB(A)。
  6.1.5.2试验步骤
  a)试验场地的布置(如图1所示);
  b)声级计采用“A”计权网络、快挡进行测量,声级计放置的离地高度为1.2m;
 &&&c)电动自行车应以最高车速匀速电动骑行(电助动的以15km/h~18km/h的速度电助动骑行)通过测试区,读取声级计的最大读数,并算出左、右两侧声级计的读数平均值;
  d)以同样的方法测算返回的两侧声级计的读数平均值。
  以往返骑行的两个平均值的较大者,作为电动自行车的最大骑行噪声。
  6.1.6百公里电耗试验
  a)在完成6.1.4续行里程的试验之后,按制造厂的说明书,对蓄电池充足电,并记录下电网上功率表的耗电度数;
  b)按式(2)换算百公里电耗:
  百公里电耗=100&功率表度数续行里程数(2)
  6.1.7电动机功率试验
  a)电动机的功率应在测功仪上进行测试;
  b)将电动机接上额定值流电压,加载到其额定转矩,在测功仪上读得其额定连续功率。
  6.2&整车安全要求试验
  6.2.1制动性能试验
  按GB3565—1993第22章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
  6.2.2车架/前叉组合件强度试验
  6.2.2.1车架/前叉组合件冲击强度试验
  按GB3565—1993第25.1和25.2的规定进行试验。
  6.2.2.2车架/前叉组合件振动强度试验
  a)按QB1880—1993第6.4.2的规定进行试验;
  b)电动机和蓄电池安装在车架上的电动自行车,应包含这两个部件进行试验。如影响试验的正常进行,可在相应部位加配重。
  6.2.3车把试验
  6.2.3.1把立管安全线试验
  目测检查和用直尺测量。
  6.2.3.2把立管力矩试验
  按GB3565—1993第24.1.1的规定进行试验。
  6.2.3.3把立管静负荷试验
  按GB3565—1993第24.1.2的规定进行试验。
  6.2.3.4把横管和把立管的力矩试验
  按GB3565—1993第24.2的规定进行试验。
  6.2.3.5把立管和前叉立管的力矩试验。
  按GB3565—1993第24.3的规定进行试验。
  6.2.4车轮试验
  6.2.4.1车轮静负荷试验
  按GB3565—1993第26章的规定进行试验。
  6.2.4.2车轮夹紧力试验
  按GB3565—1993第9.4的规定进行试验。
  6.2.4.3轮胎宽度测量
  用专用卡尺进行测量。
  6.2.5脚蹬间隙测量
  按GB3565—1993第11.2的规定进行测量。
  6.2.6鞍座试验
  6.2.6.1鞍管安全线测量
  目测检查和用直尺测量。
  6.2.6.2鞍座调节夹紧强度试验
  按GB3565—1993第28章的规定进行试验。
  6.2.7反射器和鸣号装置的检测
  目测检查。反射器按QB2191—1995第6.1的规定进行光学试验。
  6.2.8电器部件试验
  6.2.8.1电器系统检测
  目测检查电器系统是否安装到位,接线的极性是否正确,电线安装是否与运动部件或锐边相碰擦;并用手拉力计测试线路连接的牢固性。
  6.2.8.2绝缘性能测量
  绝缘性能用250V兆欧表进行检测,检测部件为车架、车把和蓄电池、电动机外壳。
  6.2.8.3蓄电池密封性检查
  目测检查。
  6.2.8.4蓄电池标称电压测量
  蓄电池充足电后,静放2h,用直流电压表测量其标称电压,测量值允许比5.2.8.4的规定值标升15%。
  6.2.8.5制动断电装置试验(电助动的不进行本试验)
  在蓄电池和电动机回路上串接一直流电流表,将动力电路接通,让电动机驱动,然后握闸,观察电流表是否断流。
  6.2.8.6欠压、过流保护功能试验
  a)按制造厂的说明书,将电动机接上其额定电压,然后逐渐降低电压,到说明书标明的欠压状态,观察其欠压保护装置是否动作;
  b)在蓄电池和电动机回路上串接一直流电流表,接通电路,当电流增大到说明书标明的过流状态,观察电流表是否断流或限流。
  6.3&整车装配要求检验
  6.3.1总体要求检验
  采用手感和目测法检验。
  6.3.2轮辋径向、端面圆跳动量测量
  按GB/T3566—1993第23章的规定进行测量。
  6.3.3前、后轮辋和前叉、车架平、立叉两边间隙的相对偏差测量
  按GB/T3566—1993第26章的规定进行测量。
  6.3.4前、后轮中心面相对偏差测量
  GB/T3566—1993第27章的规定进行测量。
  6.4&整车外观要求检验
  采用手感和目测法检验。
  6.5&整车道路行驶试验
  6.5.1试验条件
  a)试验道路:平整的沥青路、混凝土路、砂石路。
  b)骑行者质量(重量):75kg,不足75kg者加配重至75kg。
  6.5.2试验步骤
  a)试验前应对被试电动自行车进行检查和调整,使各部件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调整过程中,允许进行不大于3km的检查行驶,以确保调整妥善;
  b)试验时在保证行驶安全的情况下,尽可能以较高车速行驶,最低车速应不低于15km/h,电动骑行过程中不允许滑行;
  c)在100km道路行驶里程中,应进行10km的脚踏骑行。
  6.6&说明书的要求检查
  查阅生产厂的说明书。
  7&检验规则
  7.1&电动自行车的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型式检验(包括周期检验、鉴定检验)。
  7.2&电动自行车须经生产厂质量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并附有检验合格证,方能出厂。
  7.3&检验周期和样本
  7.3.1出厂检验
  按批进行逐辆检验。
  7.3.2周期检验
  a)年产万辆以上者,每季度抽检一次;
  b)年产万辆以下者,每半年抽检一次;
  c)样本数量:四辆整车。
  7.3.3鉴定检验
  鉴定检验只有在新产品鉴定时进行。样本数量:四辆整车。
  7.4&检验项目和数量
  7.4.1出厂检验、周期检验和鉴定检验项目见表2。
  〖BHDFG4,FK4,K14,K9,K4。2,KF〗
  分类检验
  本标准条款
  技术要求试验方法
  检验周期
  检验鉴定
  〖BHDG1*2,K14ZQ,K4*2。2,K4。2,KF〗
  最高车速5.1.16.1.1&√√
  制动性能5.2.16.2.1&√√
  车架/前叉组合件强度5.2.26.2.2&√√
  〖BHDG1*2,K14ZQ,K4*2。2,K4。2,KF〗
  整车重量5.1.26.1.2&√√
  脚踏行驶能力5.1.36.1.3&√√
  续行里程5.1.46.1.4&√√
  最大骑行噪声5.1.56.1.5&√√
  电动机功率5.1.76.1.7&√√
  把立管力矩5.2.3.26.2.3.2&√√
  把立管静负荷5.2.3.36.2.3.3&√√
  把横管和把立管的力矩5.2.3.46.2.3.4&√√
  把立管和前叉立管的力矩5.2.3.56.2.3.5&√√
  车轮静负荷5.2.4.16.2.4.1&√√
  车轮夹紧力5.2.4.26.2.4.2&√√
  脚蹬间隙5.2.56.2.5&√√
  鞍座调节夹紧强度5.2.6.26.2.6.2&√√
  绝缘性能5.2.8.26.2.8.2&√√
  蓄电池的标称电压5.2.8.46.2.8.4&√√
  制动断电装置5.2.8.56.2.8.5&√√
  欠压、过流保护功能5.2.8.66.2.8.6&√√
  整车道路行驶要求5.56.5&△√
  〖BHDG1*2,K14ZQ,K4*2。2,K4。2,KF〗
  百公里电耗5.1.66.1.6&√√
  把立管安全线5.2.3.16.2.3.1&√√
  轮胎宽度5.2.4.36.2.4.3&√√
  鞍管安全线5.2.6.16.2.6.1&√√
  反射器和鸣号装置5.2.76.2.7&√√
  电器装置5.2.8.16.2.8.1&√√
  蓄电池密封性5.2.8.36.2.8.3&√√
  总体要求5.3.16.3.1&√√
  轮辋径向、端面圆跳动量5.3.26.3.2&√√
  前、后轮辋与前叉、车架平、立叉两边间隙的相对偏差5.3.36.3.3&√√
  前、后轮中心面相对偏差5.3.46.3.4&√√
  整车外观要求5.46.4&√√
  说明书的要求5.66.6&√√
  注:√为必须检查的项目;△为按需要进行检查的项目;&为不需要进行检查的项目。
  7.4.2出厂检验项目采用逐辆检验。周期检验和鉴定检验中的车架/前叉冲击强度、振动强度、电动机功率、车轮静负荷等项目检验一个样本,其余项目均检验两个样本。
  7.5&评判方法
  7.5.1项目分类
  本检验规则将所有的项目分为:否决项目、重要项目和一般项目三类,具体划分见表2。
  7.5.2出厂检验
  根据表2的出厂检验项目,出厂产品均须达到检验项目的技术要求或按供需双方合同规定。
  7.5.3型式检验
  7.5.3.1项目合格判定条件:须以受检的样本数全部合格方判定为项目合格。
  7.5.3.2型式检验的结果符合下列各条,则判为合格。
  a)否决项目应全部达到本标准要求;
  b)重要项目应有十五项以上(包括十五项)达到本标准要求;
  c)一般项目应有九项以上(包括九项)达到本标准要求。
  7.5.3.3复验条件
  若按7.5.3.2条被判为不合格的产品,如符合下列条件者,允许加倍抽检一次。
  a)否决项目应全部达到本标准要求;
  b)重要项目出现五项以下(包括五项)未达到本标准要求;
  c)重要项目和一般项目累计出现八项以下(包括八项)未达到本标准要求。
  复验产品的评判方法见7.5.3.2条。
&&&&&&&附&录A
  (标准的附录)
  电动自行车主要技术参数和性能指标的设置
  A1&整车主要技术参数
  A1.1外形尺寸:长&宽&高mm
  A1.2前后轮中心距mm
  A1.3整车质量(重量)kg
  A1.4载质量(重量)kg
  A1.5最高车速km/h
  A1.6续行里程km
  A2&蓄电池主要技术参数
  A2.1蓄电池类型
  A2.2容量Ah
  A2.3标称电压V
  A3&电动机主要技术参数
  A3.1电动机型式
  A3.2额定连续输出功率W
  A3.3额定转速r/min
  A3.4额定电压V
  A3.5额定输出转矩N·m
  A4&控制器和充电器的主要技术参数
  A4.1欠压保护值V
  A4.2过流保护值A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查验工作基础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查验工作基础
上传于||暂无简介
大小:63.83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您的位置:运管人家 &
政策法规 &&国家?行业标准
「双击鼠标滚屏」&&
&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机动车生产厂家、管理和使用部门应按照规定执行相关标准。
power-driven vehicle
passenger car
3.2.2.1 &
3.2.2.2 &
public city-bus
semi-trailer towing vehicle
3.2.4.1 &
tri-wheel vehicle
3.2.4.2 &
low-speed goods vehicle
specical motor vehicle
fuel vehicle
bi-fuel vehicle
dual-fuel vehicle
electric vehicle
centre axle trailer
draw-bar-trailer
semi-trailer
combination vehicles
passenger/car
trailer combination
road train
3.4.2.1 &
tractor combination
3.4.2.2 &
axle trailer combination
articulated
tractor towing trailer for transportation
roller mobile machinery shop for special purpose
4.1.2 GB/T
QC/T 6592000A
车辆识别代号、发动机型号、发动机排量、发动机最大净功率或额定功率、最大设计总质量(以下简称为“总质量”)、乘坐人数(乘员数)
车辆识别代号、发动机型号、发动机最大净功率或额定功率、总质量、整车整备质量(以下简称为“整备质量”)、最大设计牵引质量
半挂牵引车
车辆识别代号、发动机型号、发动机最大净功率或额定功率、整备质量、牵引座最大设计静载荷、最大设计牵引质量
摩托车及轻便摩托车
车辆识别代号、发动机型号、发动机排量或最大净功率、整备质量
组成拖拉机运输机组的拖拉机
出厂编号、发动机型号、发动机标定功率、使用质量、最大设计牵引质量
轮式专用机械车
车架号、发动机型号、发动机标定功率、整备质量、最高设计车速
车辆识别代号
f、总质量、整备质量
电动汽车还应标明电动动力系统净功率和直流或交流标称电压。
乘用车具备牵引功能时还应标明最大设计牵引质量。
客车可不标发动机排量。
货车没有牵引功能时可不标最大设计牵引质量。
正三轮摩托车还应标明装载质量或乘坐人数,两轮摩托车及轻便摩托车可不标车辆识别代号。
牵引杆挂车和中置轴挂车在未采用统一的车辆识别代号之前应标明车架号。
GB 16735 7.0mm0.3mm5.0mm0.2
QC/T 6592000A
GB 15892004
GB 15892004
4.5.1.3 25%
GB/T 12428
4.5.3.2 1
GB/T 12428
4.7.2 ,9°5°6°8°
GB 4094 GB
GB/T 17676
4000 kg ,行驶时其转向助力功能不允许出现时有时无的现象,当转向助力装置失效时,仍应具有用方向盘控制机动车的能力
25.00 m D2
0.80 m1.20m
GB 15892004
6.11 的车轮定位应符合该车有关技术条件,车轮定位值应在产品使用说明书中标明。对前轴采用非独立悬架的汽车,其转向轮的横向侧滑量,用侧滑
7.2.1 750kg
7.2.8 500
7.2.11 12000
GB/T 13594
7.13.1.1 
7.13.1.2 
7.13.1.3 
7.13.1.4 7.13.1.3
7.14.1.1 
7.14.1.2 
7.14.1.3 
7.14.1.4 
300mm400mm
1.5 Hz ± 0.5 Hz 1.5s
5948GB19152
10m 0.9H1.0H
80 dB(A)112
90 dB(A)115
8.5.5 12000kg
GB/T 19056
10.2.4 通过设计保证只有在车辆静止或低速时才能够实现转换。
GB/T 113811989
GB 9656 料,不以载人为目的的机动车(如货车)可使用区域钢化玻璃,最高设计车速小于
12.1.1 20
100 km/h 1000
GB 17352 50
12.6.3.1 
12.6.3.2 
12.6.3.3 
12.6.3.4 
12.6.3.5 1800
12.6.4.1 3×105mm2
400mm×600mm7m330mm
500mm×700mm
12.6.4.2 
12.6.4.3 
12.6.5.1 
12.6.5.2 
12.8.5 75
12.8.7 200
1000 kg 70
GB 11567.1
GB 11567.2
12.21 23±3℃
GB 10395.1
GB/T &186972002
后,应采用检漏液检验法证实的存在和确定的地方。
“”、“快”
4.1.14.1.4
4.8.44.8.5
4.9.14.9.2
7.1.37.1.8
7.2.17.2.3
7.2.47.2.10
7.2.117.2.127.3
8.2.78.2.9
8.2.108.3.18.3.6
8.4.18.4.2
8.4.68.4.7
8.5.18.5.3
8.5.48.5.6
10.110.2.110.2.2
10.2.310.2.4
11.6.311.6.4
11.6.511.6.6
11.1511.16
12.7.112.7.2
12.1012.13
12.1812.19
“√”“”
Accessories
Necessary For Safe Operation
JT/T426-2000
&&& 【注:本条文仅供参考
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本为准】
&【】【】【】【】
本站提供之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法律法规依据,确切内容请以正式文件及实际业务为准。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GB_《机动车安全运行技术条件》强制性标准要求介绍201404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GB 免费下载 GB
电动自行车通用技术条件-我要找标准-
<meta name="description" content="GB
电动自行车通用技术条件
标准压缩包解压密码: 标准免费下载,无需注册." />
您的位置:我要找标准 & &>&&>& 资料内容
电动自行车通用技术条件
标准编号:GB  时间: 大小:345 KB 浏览次数:2002 下载次数:623
资料名称:
电动自行车通用技术条件
标准类别:
语  言:
文件类型:
整理时间:
授权方式:
下载方式:
等  级:
标准状态:
(仅供参考)
作废日期:
(仅供参考)
实施日期:
(仅供参考)
浏览次数:
标准简介:
电动自行车通用技术条件
标准压缩包解压密码:
标准编号:
正在载入地址
标准名称:
电动自行车通用技术条件
英文名称:
(仅供参考)
替代情况:
(仅供参考)
采标情况:
(仅供参考)
发布部门:
(仅供参考)
页  数:
(仅供参考)
首发日期:
(仅供参考)
复审日期:
(仅供参考)
提出单位:
(仅供参考)
归口单位:
(仅供参考)
主管部门:
(仅供参考)
起草单位:
(仅供参考)
相关标准:
下载次数:
下载地址:
资料格式:本站提供的标准全部压缩成RAR文件,请使用WinRAR软件解压缩,解压密码为本站域名:。多数标准资料为PDF文件格式,请下载PDF阅读器进行阅读。
郑重声明:本站收集整理的标准资料均来源于网络,未做任何删减。该资料仅供学习交流,请勿他用。本站不保证标准的完整性,不承担任何技术及版权问题。正规场合使用标准,请通过专门途径购买。未经本站授权,任何网站不得非法盗链及抄袭本站标准资源!
友情提示:为防止未经授权的盗链及采集,下载地址延迟显示,敬请理解。如果发现标准资料不能下载,请联系:,谢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车架号码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