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顺雷锋体育场场有什么特点

南康吴晓琦工作室
当前位置:当前位置:&&
上传: 曾金华 &&&&更新时间: 12:35:48
雷锋的 软实力 雷锋,半个世纪前的中国普通一兵,个子不高,甚至没有真正上过战场。但同时,他又是那个时代最优秀的一个兵,他的事迹不仅在军中传扬,而且为全社会所激赏,甚至影响了未来&&直到今天,&学习雷锋好榜样&依然是中国舆论热烈讨论的话题。 他经济上不宽裕,开不起宝马住不上豪宅;相貌身材不出众,算不上大帅哥;也没有走上领导高位,终其短暂一生只是个&中士&&&雷锋凭什么超越时代,影响一代一代的中国人?借用约瑟夫&奈的时髦概念说,靠&软实力&。雷锋的软实力是什么?有理想而力行之,有道德而恪守之。这些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实难。 比如理想,有多少人在挫折中悄悄把它压到了心灵的箱底,更何况雷锋的理想是要做一个社会主义新人,不仅关乎个人,也关乎国家民族的气象;又比如道德,有多少人在行动的风险成本和收益中反复算计,在崇高美德的感召下逡巡不前,更何况雷锋的道德追求几近于中国的圣贤和西方的圣徒:毫不利己、专门利人。 正因为这些事做起来那么难,所以,雷锋的形象才超越时代,抵达当代人的内心。在一定的意义上,他不仅仅是50年前的社会楷模,也是当代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一块厚重基石。 一个国家的文化跟人一样,要有灵魂。文化的灵魂就是核心价值观,约瑟夫&奈讲国与国之间&软实力&的竞争,实质上就是讲核心价值观的竞争。有了这个核心的东西,文化就能立起来、强起来,一个民族就有精神的纽带,一个国家就能形成统一的意志和共同的行动。中国共产党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要凝魂聚气、强基固本,为现代化的中国塑造强大的文化之魂。 那么,怎样建设这个体系?怎样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作为理论导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雷锋,他的事迹和精神,就是一面鲜活的旗帜;他的当代传人,包括郭明义,也包括千千万万默默无闻的&好人&,就是一个个生动的诠释。这样的人多了,现实才够温度,未来才更值得追求。雷锋生前说过,他要做一颗螺丝钉,半个世纪过去了,这颗螺丝钉依然坚硬地存在,并在中国建设中贡献力量,在岁月流逝中绽放光彩。 雷锋的意义,不仅在中国,也在全世界。在这个&环球同此凉热&的全球化时代,不管是&小悦悦事件&,还是英国版的&小悦悦事件&,都让我们想念那个叫雷锋的中国人和他的精神&&那个为了别人利益奋不顾身的人,那个为了国家集体公而忘私的人,那个为了理想信念跋涉不已的人&&雷锋身上的人格魅力,已经越过意识形态的辩论,化作了每个人心中的一种感动,每一个时代、每一个地方,人们都需要它。 & & & & & & & & & & &&雷锋精神&50年演进史 21世纪雷锋代表什么 日,毛泽东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一个端着钢枪、头戴棉帽的憨实小伙子&&雷锋,走进了千家万户,他的名字也传遍共和国大地的每一个角落。 虽然他的生命只有短暂的22年,却树立起一座永恒的丰碑。49年来,每年春天都会开展学习雷锋活动,但不同时代赋予了&雷锋精神&不同的含义。 60年代雷锋=真、善、美 日,毛主席亲笔题词,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全国上下很快掀起了学习雷锋的热潮。 生于1960年的市民韩振华用&席卷中国&来形容60年代向雷锋同志学习的行动热潮。在&60后&眼里,&雷锋&两个字成了一切美好事物的化身,雷锋精神成了&真善美&的象征。 无论是七八十岁的老者,或是咿呀学语的孩童都在学习雷锋。&毛主席的号召就像是一颗威力无穷的精神原子弹,那时候学雷锋根本不管是不是3月5日。& 韩振华回忆小学生活,每天上课前要喊口号,上课时老师会专门讲雷锋叔叔为人民服务的故事,学校的墙上标语写的、黑板报上刊登的、宣传栏里贴的、&大喇叭&里广播的,全是关于学习雷锋的宣传内容。&下学后,学校还要组织学生一起学习,让学生们发言,或者写出学习体会,那种气氛感染着每一个人。所有人都早早到学校,抢着干活。有时候去帮村里的孤寡老人打扫院子,把他家里的水缸挑满水,然后再为他读上一段报纸,大家争着当不留姓名的无名英雄。& 童年里,像雷锋一样涌现出的英雄人物也印在了韩振华脑海里。他仍记得听老师讲&铁人&王进喜的故事,记得学校宣传淘粪工时传祥&宁可脏一人,换来万家净&的精神&& 虽然听不懂什么叫&人拉肩扛&&运水开钻&,但听到老师讲王进喜跳进泥浆里面用身体搅拌,听到时传祥几十年如一日辛勤的淘粪,看着老师拿着报纸泛着泪花激动地讲,这些半懂不懂的孩子也都感动得泪流满面。 &这都是实实在在的事,没有一点夸张成分在里头。我们当时最单纯的想法就是听毛主席的话,跟共产党走,走社会主义道路,学习雷锋叔叔这样的英雄。& 70年代雷锋=爱憎分明 &爱憎分明不忘本&是70年代雷锋精神的精髓和符号。 &雷锋在党的教导下,能立场坚定,爱憎分明,对同志像春天般的温暖。对敌人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那时候我们都要学习雷锋叔叔鲜明的阶级立场和爱憎分明的革命精神。&70年代中期,十几岁的韩振华当时正在上中学,在那个特定的年代,宣传雷锋精神强调的是他爱憎分明的阶级立场。 一则雷锋日记里写到,在黑暗的旧社会,雷锋叔叔去砍柴,万恶的地主竟用柴刀砍他,这阶级仇恨他牢记在心中。这则雷锋日记中的片段也印在了韩振华这一代成长起来的青少年心中。 在韩振华的记忆里,毛主席号召学习雷锋精神之后,有多位国家领导人曾为雷锋题词,印象比较深刻的就是周总理的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憎爱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 &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爱憎分明不忘本,立场坚定斗志强&&&这首《学习雷锋好榜样》,从60年代到80年代成长起来的一代人几乎人人会唱。&爱憎分明&后紧接着&不忘本&。在韩振华的记忆里,&不忘本&这三个字也是中学时代老师和家长常挂在嘴边的话。 &那时候,老师和家里的长辈教育我们长大了不能忘本,要知恩图报,如果取得了好的成绩不能忘了有谁帮过我,解决了困难之后不能忘了是谁雪中送炭,也要我们记住我们能吃得饱穿得暖都是因为共产党。& 直至多年后,韩振华也常用&不忘本&三个字去教育自己的女儿。他常说现在这社会,太多人忘本了,失去了原来的&真善美&的本性。 80年代雷锋=钉子精神 在上世纪80年代,学习雷锋的&一切行动听指挥&&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和刻苦学习的&钉子精神&、将雷锋精神用到自己的实际工作中去&&这些概念成为那个时代学习雷锋精神的主旋律。 高中毕业的韩振华离开学校,进了一家国营的机件厂,和父亲一样成了一名技术工人,开始承担起养家糊口的重担。在韩先生的印象里,雷锋叔叔爱憎分明的&特点&被不知不觉弱化,厂里宣扬得更多的是雷锋的&钉子精神&,&学习雷锋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 韩振华说,那时候的教育不强调个体化,而是强调集体主义,学生们的志愿也都是更好地成为集体的地一分子,更好地像雷锋叔叔一样,发挥光和热,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成绩。 韩振华从第一年当学徒,就参加了厂里举办的学习班,一方面是由师傅带着学技术,另一方面就是要学文化、学政治,&人人学雷锋、个个争先进&&学习雷锋同志的钉子精神&。 &刚上班的时候,厂里宣传张秉贵,张秉贵生前是北京市百货大楼售货员,他练就了两项绝技:&一抓准&和&一口清&。&回忆起那个年代学习雷锋精神的经历,韩振华至今印象深刻的就是&一把抓&张秉贵,一顾客要半斤,他一手便能抓出5两,而且算账速度快而准,能一边称糖一边用心算计算。听了他的事迹,韩振华自己心里也十分佩服。 那时候,厂里的宣传标语已经不再是&向雷锋同志学习&几个大字,而是将雷锋精神细化到工厂里、细化到每个人工作的岗位上,提倡大家利用一丁点儿零散的时间不断地学习。&如果不是用心学习花时间去练习,张秉贵不可能抓糖抓得那么准。& 90年代雷锋=爱岗敬业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经济改革进入高潮。时代变了,雷锋精神在这一个时期的诠释也就发生了变化。1991年江泽民在一次讲话中指出:&雷锋精神实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了人民事业无私奉献。&随后,学雷锋活动重点转移到了&在岗位上体现出奉献精神&,先后涌现出不少像李素丽这样在平凡岗位上做出成绩做出贡献的&岗位模范&。 在平时工作的过程中,&雷锋精神&四个字不再那么普遍的被提及,但包括韩振华所在的公司在内,北京开展了向李素丽同志学习的行动,当时的李素丽等劳模成为&雷锋精神&的接力者。 在学校,进入90年代,学习雷锋精神的氛围已经跟之前的三十年完全不同。韩振华唯一的女儿开始上小学。与他60年代上小学时所有同学争当小雷锋不同,在韩振华女儿这一代人心中,雷锋叔叔的形象已经被逐渐弱化。 学校里会组织学雷锋小组,但都是3月5日前忙活一阵儿。到敬老院看孤寡老人、去公交站擦站牌儿、两两一组结对子到军属家慰问&&过了3月份,这些做好事儿的行动就坚持不下来了。 韩振华感慨,女儿这一代80后学雷锋,真是应了网上流传的那句话,&雷锋叔叔没户口,3月来了4月走&。 在这个年代,雷锋形象的丰满与完整也在韩振华女儿这一辈人心里,被某些刻板印象所取代,雷锋精神在社会中成为艰苦朴素、助人为乐的代名词,学生们头脑中的雷锋形象只剩下了灯下埋头补袜子和帮助老人找儿子。 90年代的校园里,孩子们的想法十分简单,学习雷锋做好事就是光荣,就能得到老师表扬得到小红花。 21世纪雷锋=? 说起雷锋的故事,韩振华还能凭记忆讲出很多很多。但如今进入了新世纪,可以细数的&雷锋故事&却越来越少。 有一年,韩振华小侄女的学校在3月5日前搞学雷锋主题活动,要求学习一段雷锋的事迹并且在台上演讲。韩先生从书架上找出一本雷锋日记,讲起雷锋在部队的故事:&天快暖了,连队里发放夏衣,每人两套单军装,两套衬衣,两双胶鞋。发到雷锋的时候,他却说:&我只要一套军装,一件衬衣和一双胶鞋就够了!我身上穿的军装,缝缝补补还可以穿,剩下的一套衣服交给国家吧!&&讲完这段,&00后&的小侄女天真地问韩振华:雷锋叔叔为什么那么傻啊? 韩振华感觉,现在的生活比60年代好了,穿得暖吃得丰富,可是人的心已经变了。 十年前的一个夜里,韩振华开车回家路上,突然发现在马路中间躺着一个人,身体还有微弱的颤动。没想过会不会被人&污蔑&,韩振华第一反应是停下车,给这位喝醉酒发病的病人叫了救护车。而在今天,即便像他这样自幼接受雷锋精神洗礼的60后,在选择是否帮助一些陌生人时,也会犹豫,认为要&看情况而定&。 &像小悦悦那样的情况肯定要帮忙,要不良心上过不去。&韩振华肯定地说。 &学雷锋&在本质上是一种&道德&举动,无论社会多么浮躁、功利之风如何盛行,对助人为乐、与人为善等道德价值的弘扬不能放弃。在本报此前一系列《平凡的良心》报道中,75岁坚持数十年在天安门广场上捡垃圾的刘玉珍老人,让我们看到了坚守;发现大火时没有独自逃生、而是逐一拍开邻居房门的12岁小姑娘夏娟,让我们看到了希望。他们或许是21世纪雷锋精神的最好注释。 做雷锋式的一滴水 神州大地又澎湃起学雷锋激情的时候,不禁想起郭明义的一段话:在追求真善美的生活中,只要人人争做雷锋式的&一滴水&,我们就能汇成爱的大海。 雷锋式的&一滴水&,多么崇高的赞美,多么深邃的意境!雷锋用他的&一滴水&,汇聚了中华民族和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形成了永恒的精神财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前行。 老一辈革命家谢觉哉说得好:&雷锋同志是平凡的,任何人都可以学到;雷锋同志是伟大的,任何人都要努力才能学到。&每个人都是一滴水,但要升华为雷锋式的&一滴水&,必须用信仰去净化、用奉献去呵护、用执著去努力。因为努力和执著,&当代雷锋&郭明义几十年如一日奉献爱心,&草根慈善家&阿里木坚持十几年用烤羊肉的微利资助贫困生,&虎妞&杨艳艳面对歹徒挺身而出&& 无论什么时代,人们都憎恶丑陋堕落的社会现象,向往风清气正的美好环境。创造和谐美好的环境,不能只有索取者、没有奉献者,也不能只有旁观者、没有践行者。只有人人&善小而为之&、&恶小而不为&,争做雷锋式的&一滴水&,才能汇成爱的大海。 & & & & & & & & & & & &&懂得感恩、懂得爱& 中国&80后&&90后&成长在改革开放的时代,也是一个偶像辈出的时代。在他们眼中,上世纪60年代的偶像雷锋并未走远。&雷锋精神&标签随着时代的进步,已被年轻一代注入了更多的新内涵。 王达佳是雷锋故乡长沙的一名高中生,才16岁的她已有9年多义工经历,累计为慈善公益捐赠款物达20多万元。 2008年5月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看到灾区孩子们面临的艰难处境,小达佳坐不住了。当时她的年龄太小,父母不同意她去四川做义工,王达佳偶然想到可以通过出版自己的爱心书籍参与义卖,便开始为四川地震灾区筹款。 之后,每到周末,小达佳的身影就会出现在长沙的公园、广场、社区、部分单位和学校义卖爱心之书,3个多月义卖爱心书4000余册,为地震灾区筹集善款12万元。2008年5月,小达佳在父亲陪同下,来到四川理县地震灾区慰问。她为理县杂谷脑镇小学捐建的&达佳爱心电教室&、&达佳爱心图书室&也已投入使用。 王达佳是学校里著名的&学雷锋标兵&,也跟同龄人一样追求时尚,喜欢台湾歌星周杰伦。 &小时候我们都唱过《学习雷锋好榜样》、《接过雷锋的枪》之类的歌,每年3月5日就要学雷锋做好事,扫扫大街、扶老太太过马路什么的。虽然当时并不完全明白&雷锋精神&真正意味着什么,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读了《雷锋日记》,真正去思考雷锋的伟大、善良时,我就发现,雷锋是一个懂得感恩、懂得爱的人,他会无私地去帮助他人,去关爱别人。&王达佳说。 &其实雷锋并不只是红色年代所塑造的一个符号,一个宣传的工具。当年的他就喜欢穿皮夹克、喜欢拍照,他热情、善良、热爱生活,雷锋根本就是一个像我们一样有血有肉的时尚青年。&湖南大学的志愿者张磊说。 在青少年研究专家孙云晓看来,&80后&是视时尚为生命的一代人,他们把现代化的很多特点都视为一种时尚,而当&学雷锋&的内涵被他们真正了解、让他们敬佩,他们也会将其作为一种&潮流&,而唯恐自己落伍于同龄人。 &其实对不少年轻人来说,做好事是一件很&酷&的事情。&畅销书《雷锋》的作者之一师永刚(微博)说。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所有的80、90后被访者都知道雷锋这个名字,是&做好事&的榜样,也知道雷锋精神是&助人为乐,乐于奉献&。他们对雷锋的认识大部分来自学校及家庭的教育。&雷锋精神不是一种口头上的语言,而是以实际行动弘扬雷锋&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许多人如是说。 &我帮老奶奶指路,她夸了我,这种帮助他人所获得的快乐很真实。&在日记上,13岁的&90后&学生刘品仪写道。由于是独生女儿,在家里&向来都是父母为自己做事&,但在学雷锋活动的时候,她主动做了好事得到了表扬,让她很有&成就感&。 在长沙从事广告策划工作的&80后&严培,曾在云南楚雄州支教1年。她告诉记者,当时大学毕业后,在长沙已经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父母也希望自己留在家乡。但当她看到云南边远地方的孩子们迫切需要英语老师时,严培就报名了。&学雷锋不是一句空话,而是为需要帮助的人尽一些绵薄之力,让青春充满意义,让年轻不留遗憾,让雷锋精神相传。&严培说。 帮助孤寡老人做家务,义务为贫困生辅导功课,利用周末参加&一日义工&捡起广场上的纸屑&&现在,已有一大批青年志愿者、义工们长期坚持着开展志愿者活动。自愿去关爱他人成了他们的&行为准则&,&学雷锋精神&贯穿在他们的生活中,他们正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新时代的新&雷锋精神&。 2011年湖南&千万青少年绿色环保活动&启动,短短时间就有7万多青少年注册参与,用实际行动来支持这次绿色环保行动。这些&80后&、&90后&志愿者参与植树造林、爱绿护绿、保护湘江母亲河、保护洞庭湖的湿地和鸟类、为流域污染治理献计献策等十项环保活动。 自今年湖南启动&大学生服务西部计划&志愿者招募计划以来,数千名&80后&、&90后&青年学子踊跃报名,奔赴西藏、新疆、青海等地,投入到祖国需要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甘愿去当有益于社会的一颗&螺丝钉&。 现在,这些新时代的青年&活雷锋&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群体。共青团湖南省委副书记颜海林介绍,仅环保方面,现在湖南就有138个青年社团,别的领域的公益社团更是不计其数。团省委将建立公益社团联盟,把全省环保公益社团和志愿者队伍整合形成一支关心社会、热心奉献的&雷锋生力军&。 &当年我们担心的&垮掉的一代&现在已经将雷锋的接力棒接过来了,而且接得很好。这也是一个充分的证明,在这片生生不息的土地上,新时代雷锋精神一旦被激活,就足够让社会刮目相看!&湖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梅文慧说。 &多一份关爱,就能多一份温暖。我觉得,新时期的雷锋精神不仅仅是喊口号,更多的是从大家的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只要你愿意,人人都可以学雷锋,都可以去做好事。学雷锋,我们做的比说的多!&湖南师范大学暑期&三下乡&志愿团领队袁喆说。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不朽的丰碑 永远的榜样 开栏的话 雷锋,不朽的丰碑、永远的榜样。近半个世纪以来,雷锋同志爱党爱国爱人民的坚定信念,奉献、敬业、创新、创业的崇高精神,影响并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干部群众奋勇前行。如今,雷锋精神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正在华夏大地上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向雷锋同志学习,树立道德标杆;与雷锋精神同行,汲取榜样力量。从今天起,本报推出&与雷锋精神同行&专栏,大力弘扬雷锋精神,深入报道学雷锋重要活动,广泛宣传学雷锋先进典型,集中反映学雷锋总体情况,与&走转改&活动紧密结合,生动展示新时期雷锋精神的蓬勃生机,凝聚起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强大力量。 雷锋,一个平凡而伟大的士兵,以其短暂的一生谱写了无比壮丽的人生诗篇,树起了一座不朽的道德丰碑; 雷锋精神,一座内涵丰富、意蕴深刻的精神宝库,以其与民族传统美德、社会进步潮流、党的先进本色相契合的魅力,哺育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成长,内化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成为中国人民共有的精神财富; 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大力弘扬雷锋精神,是社会的呼唤、时代的强音。让我们共同高唱雷锋之歌,与时代同行,与文明同在。 有一个名字,永远写在春天里;有一种精神,持续传颂在神州大地。雷锋,以他名字命名的精神,成为一个不灭的火把,一直烛照人间。 几十年来,雷锋精神须臾不曾离开国人的生活。在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中央领导的亲切关怀和大力倡导下,学雷锋活动如火如荼,获得了持久的生命力。雷锋精神,早已融入中华民族的精神血液与道德肌体,滋养着一代代人的心灵,成为中华民族昂扬前行的不竭源泉。 如同人类精神史上所有的经典一样,雷锋精神一次次被时代重新解读,一次次被赋予新的生命因子,放射出耀眼的光芒,照亮前行的路 那是一个需要&雷锋&并且产生了雷锋的时代,雷锋身上所呈现的社会主义新型人格,鲜明映照出时代的精神标尺,因而成为社会的典范。 毛泽东同志一生只给三个人题过词&&白求恩、刘胡兰和雷锋,而新中国成立以后,只有雷锋这普通一兵获此殊荣。 &向雷锋同志学习&&&每年的3月5日,围绕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的题词,通过年复一年的学雷锋实践活动,一个国家的公民奉献意识得以强化、社会道德观念得以升华。 &威力无穷的精神原子弹&,时隔这么多年,一位老劳模对当年工厂党委传达毛主席题词时的用语仍记忆犹新。 那是一个偶像的黄金时代,一场学雷锋、争先进、做新人的群众性活动蓬勃展开,个中盛况或许只能从那代人的回忆中重温:&厂内墙上标语写的、黑板报上刊登的、宣传栏里张贴的、广播里广播的、电影上播放的,全是关于学习雷锋的内容;每天下班后,厂里组织全体员工一起学习,要求人们发言,或者写出学习体会,并将雷锋精神用到自己的实际工作中去,组织评比出学习雷锋先进个人和先进小组。那时,人人都把服务他人、助人为乐当作一种精神享受。& 这是一个令人惊叹的事实。雷锋精神,这一融民族传统美德、社会进步潮流、党的先进本色为一体的&精神样本&,跨越&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改革而经久不衰,并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征程中,澎湃着不绝的激情。 在大规模的学雷锋实践活动中,一大批雷锋式的英雄模范人物在各条战线上涌现。一时间,党风、政风、社会风气为之一振。 雷锋牺牲的当年,一个叫刘英俊的青年入伍了,这个和雷锋同样年轻的战士,把&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刻在了自己劳动用的锄头上,也刻进了自己的心里。 他在连队是&业余修理员&,在医院住院是&劳动休养员&,在出差途中是&义务勤务员&,在部队驻地是附近小学的&校外辅导员&;而当惊马危及群众生命时,他毅然选择了人生的最后一个角色&&&群众生命的守护员&&& 更多的是普通人,在绵绵延延的学雷锋实践活动中,他们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参与其中,并养成了一生的习惯或义举,比如公交车上让座,捡到东西无偿归还;比如见义勇为觉得理所应当,无偿献血感到无上光荣,帮助别人打心底里高兴&& 离开雷锋的日子里,&雷锋&却从不曾离开,他已成为社会主义新人的标杆和典范,一代代新人沐浴着雷锋精神的阳光,健康成长。 40多年来,在雷锋精神的感召下,涌现了无法计数的模范人物。 1982年7月,一个大学生的死,引起了全社会的巨大关注。解放军第四医科大学学生张华,为抢救一名掏粪落入粪池的老农,光荣牺牲,年仅24岁。同年11月25日,中央军委颁令,授予张华&富于理想勇于献身的优秀大学生&称号,英雄的价值得以承认。 90年代中期,人们通过媒体认识了一名普通的水电维修工&&徐虎。他10多年如一日,背着工具箱,骑着一辆自称为&老坦克&的旧自行车,奔波于6000多户居民中间。修电路、通水路、掏马桶,他每天都重复着相同而琐碎的工作;为了居民们报修的便利,他还把报修箱挂到小区门口。 稍稍留意就会发现,我们生活中无处不有雷锋的影子&&雷锋体育场、雷锋学校、雷锋储蓄所、雷锋纪念馆,以雷锋命名的建筑物或单位遍布全国各地;&学雷锋小组&、&学雷锋研究会&、&学雷锋基金会&、&雷锋车队&、&雷锋公司&,民间的学雷锋社团组织活力无限;更有那层出不穷的雷锋图书、雷锋雕塑、雷锋歌曲、雷锋游戏,让雷锋精神融入社会的血液和细胞。 有关雷锋的种种,已经成为一个文化现象,它不仅有着明确的精神内核和持续不竭的发展动力,而且在历经几代人的创造与传承后,已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时刻焕发着蓬勃向上的力量。 雷锋精神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彰显了共产党人的先进本色,蕴涵着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一面永不褪色、永放光芒的旗帜 雷锋精神是一座内涵丰富、意蕴深刻的精神宝库,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它无可替代的核心与实质,也是它永葆生命力的内在动力。 一个仅仅活了22岁的年轻人,何以成为全国人民学习的光辉榜样,创造出如此穿越时空的精神财富,这是一个充满吸引力的问题。而问题的答案就在那本薄薄的《雷锋日记》里。 静静体味《雷锋日记》,人们都会隐隐听到雷锋与先贤们的应和&& &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看到这样的句子,就不难体会到古人所谓&人能弘道,非道弘人&的大境界;而感受&把别人的困难当成自己的困难,把同志的幸福当成自己的幸福&这样的情怀,耳边就会响起&仁者爱人&的千古咏唱&& &京城活雷锋&孙茂芳把雷锋当做&一生的榜样&,以雷锋的名义,孙茂芳扛起尊老爱幼、扶危济困的大旗,一扛40年。他&孝敬老人,当老人的小棉袄;帮助残疾人,当残疾人手中的拐杖;帮助不幸的人,当他们眼中的小油灯;帮助青少年朋友,当他们人生路上的小航标&&& 把学雷锋活动,与解决老百姓实际困难结合起来,是让雷锋精神常驻的有益探索,也是领导干部保持与群众血肉联系的有效途径。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这句被引用最多的&雷锋语录&,把为人民服务的理念,诠释得淋漓尽致。 有人做过统计,在《雷锋日记》等各种相关文字留存中,&人民&一词出现过100多次。正是在这些被反复引用的话语中,雷锋不断提醒自己要&热爱人民&、&尊敬人民&,要&永远做群众的小学生,做人民的勤务员&,要随时准备为人民的利益牺牲一切&& &每一条公共汽车的线路都有终点站,但为人民服务没有终点站。&朴素的话语闪烁着美丽的光芒,正如她的名字&&李素丽。一名普通的售票员,用真诚的笑脸、细致的关怀让乘客如沐春风,被誉为&盲人的眼睛、病人的护士、乘客的贴心人、老百姓的亲闺女&。 一辈子坚守共产党员的精神家园不动摇,杨善洲的一言一行,堪称弘扬雷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创业精神的楷模。照片上的他满头白发、朴素慈祥,工作35年,这位原保山地委书记,始终保持艰苦朴素的本色,廉洁奉公、一心为民。退休后,他主动放弃安享晚年的机会,扎根施甸县大亮山兴办林场植树造林。&清廉,自上任时起;奉献,直到最后一天。&他的善行义举深深感动了亿万中国人,成为全党全社会争相学习的榜样。 &对军人而言,雷锋精神是一支值得永远传承的精神火炬。&&&独臂英雄&丁晓兵说,每到生死攸关的紧要时刻,中国军人总能挺身而出,把祖国和人民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在精神高地上,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与雷锋精神血脉相连。 党员干部带头学雷锋,把学雷锋与践行党的宗旨结合起来,把做好事与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困难、满足人民群众的合理诉求结合起来,不仅有助于雷锋精神大众化,而且有益于引领社会风尚,已经成为领导干部与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的有效途径。 匡正道德失范,矫正诚信缺失,提升道德水平,是弘扬雷锋精神的时代课题,也是新形势下深入开展学雷锋实践活动的着力点 一面是一些领域的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一面是民间涌动的强大道德力量。雷锋精神在经受巨大考验的同时,也面临着应时而起、发扬光大的契机。 面对生命垂危的小女孩,18个路人的冷漠,极大刺痛了国人的道德神经;毒奶粉、地沟油、瘦肉精,接二连三的食品安全危机,在问责监督体系的同时,也在拷问着国人的道德底线&& &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精神滑坡&,当这样的字眼频频进入人们的视线时,许多人开始从心底发出强烈的呼唤:我们的社会,需要深入开展学雷锋实践活动,需要大力弘扬雷锋精神! 刚刚过去的这个春节,因为两位平民英雄的义举而让这个社会暖意融融。李国喜,这位58岁的河南农民路遇3人落入冰河,他甚至来不及脱掉身上的棉衣,便跳了下去,先后救出3人后,终因体力不支,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当人们还在为&最美妈妈&杭州吴菊萍的义举感动时,在北国冰城哈尔滨,一个叫谢尚威的年轻人再次用几乎一样的姿势,托起了一个幼小的生命。一南一北,两次托举,托起的是闪耀的人性之美,彰显的是人心向善的力量。 市场经济追求利润最大化,有信仰物化、欲望横行的风险,除了法治与秩序规制外,道德的调节也不可或缺。而如何让蕴含在民间的道德力量喷涌,并使之成为全社会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便是大力弘扬雷锋精神的时代主题。 大科学家钱学森的书房里,静静摆放着《像雷锋那样做人》和《雷锋辞典》;他一生荣誉无数一向淡然,却唯独因与雷锋并称为&优秀共产党人&而&心情激动极了&。他说:&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人民服务,如果人民最后对我的工作满意的话,那才是最高奖赏。& 20多年跋涉在大凉山深处、书写世界邮政传奇的王顺友,在路上累了,就会唱起自编的山歌&党的领导指引我,要学雷锋一个样,为人民服务要到底,我和人民心连心&。好事做多了,乡亲们都说王顺友是雷锋。他说:&我比不上雷锋,但我要学雷锋。& 好人与榜样,给社会带来力量。感动背后,传递的是公众一直尊崇和追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几十年来,雷锋精神早已深深融入国人的道德底色,凝结成人间的大爱,与时空永在。 告别狂热和盲从,超越程式化的活动形式,人们开始重新考量学雷锋实践活动的真谛所在。 &雷锋叔叔没户口,三月里来四月走&、&一时呼呼隆隆,长期冷冷清清&&&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学雷锋活动在很多人眼中变成了走过场。程式化的活动形式让学雷锋活动本身弱化了教育功能,那个&完美的人&让人们觉得与自己异常陌生。 当针对雷锋的怀疑、解构、恶搞接踵而来时,雷锋精神的价值被重新发现,学雷锋实践活动的新思维也在人们的思考中产生。 &雷锋是个时尚青年!&2010年3月,跟学雷锋活动一起到来的,是一本名为《雷锋》的传记。在这本带些&颠覆&色彩的书里,雷锋是那个时代的时髦青年&&他穿皮夹克,戴瑞士手表,爱留长发,骑着摩托车在天安门照相,甚至朦胧中喜欢过异性朋友&& 一时舆论哗然。然而意想不到的是,雷锋作为英雄人物的形象并没有因此而坍塌。媒体几乎一边倒的叫好声&&人们欢迎这个有血有肉、生动而平凡的雷锋。 文化观念多元,个人价值凸显,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们,已经厌倦了特定语境下&高大全&式的说教。学雷锋实践活动也开始讲究时尚化,年轻人找到了学习雷锋的新角度。志愿服务在中国的广泛开展,既是学雷锋实践活动不断深化的具体体现,又是雷锋精神与时代进步潮流相对接的产物。 尤为重要的是,传统单一的学雷锋活动形式,被扶贫、赈灾、助学、助老、植树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所取代,与时代同行的雷锋精神在服务社会、造福群众、净化心灵的过程中不断得到彰显与弘扬。 雷锋还是一个青年励志的典型。今天通读《雷锋日记》,我们不难找到这些热词:爱、忠诚、坚强、乐观、奉献、敬业&&他锐意进取、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这些品质中蕴含的敬业精神、创新精神和创业精神,无疑是今天每一个渴望成功的年轻人最可珍贵的精神财富。 当下,人人都在寻找自己的雷锋,人人都在学雷锋的过程中努力成为&身边的感动&。 雷锋是不朽的丰碑,雷锋是永远的榜样。&学习雷锋好榜样&,让我们共同高唱雷锋之歌,与时代同行,与文明相随! & & & & & & & & & & & & & & & 雷锋 简介 & &
雷锋和战友一起读《毛泽东选集》
  雷锋,原名雷正兴,1940年出生在湖南省望城县一个贫苦农家。父亲在湖南农民中当过自卫队长,后遭国民党和日寇毒打致死。母亲张元潢在受到地主的凌辱后,于1947年中秋之夜悬梁自尽。雷锋不满7岁就成了孤儿,被好心的六叔奶奶收养。幼年雷锋上附近蛇形山砍柴时,被地主婆用刀在左手背上连砍三刀。所以,他从小对黑暗社会充满仇恨。   1949年8月,湖南解放时,小雷锋便找到路过的解放军连长要求当兵。连长没同意,但把一支钢笔送给他。1950年,雷锋当了儿童,积极参加土改。同年夏,乡政府保送他免费读书,后来加入少先队。1956年夏天,他小学毕业后在乡政府当了通信员,不久调到望城县委当公务员,被评为机关模范工作者,并于1957年加入共青团。1958年春,雷锋到团山湖农场,只用了一周的时间就学会了开拖拉机。同年9月,雷锋响应支援鞍钢的号召,到鞍山做了一名推土机手。翌年8月,他又来到条件艰苦的弓长岭焦化厂参加基础建设,曾带领伙伴们冒雨奋战保住了7200袋水泥免受损失,当时的《辽阳日报》报道了这一事迹。在鞍山和焦化厂工作期间,他曾3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5次被评为标兵,18次被评为红旗手,并荣获&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的光荣称号。   1959年12月征兵开始,雷锋迫切要求参军,焦化厂领导舍不得放他走。雷锋跑了几十里路来到辽阳市兵役局(现人武部)表明参军的决心。他身高只有1.54米,体重不足55公斤,均不符合征兵条件,但因政治素质过硬和有经验技术,最后被破例批准入伍。   雷锋入伍后,他被编入工程兵某部运输连四班当汽车兵。1960年11月,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入伍后表现突出,沈阳军区《前线报》开辟了&向雷锋学习&的专栏。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他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两次,被评为节约标兵,荣获&模范共青团员&,出席过沈阳部队共青团代表会议。1961年,雷锋晋升为班长,被选为抚顺市人民代表。日,他因事故不幸殉职。 & & & 雷锋语录 一九五八年六月七日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如果你要告诉我们什么思想,你是否在日夜宣扬那最美丽的理想?你既然活着,你又是否为了未来的人类生活付出你的劳动,使世界一天天变得更美丽?我想问你,为未来带来了什么?在生活的仓库里,我们不应该只是个无穷尽的支付者。   一九五九年十月二十五日   青春啊,永远是美好的,可是真正的青春,只属于这些永远力争上游的人,永远忘我劳动的人,永远谦虚的人。   一九五九年十一月二日   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能永远不干,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融合一起的时候才能有力量。力量从团结来,智慧从劳动来,行动从思想来,荣誉从集体来。   一九六0年六月五日    要记住:&在工作上,要向积极性最高的同志看齐,在生活上,要向水平最低的同志看齐。&     一九六0年六月十一日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一个人是办不了大事的,群众的事一定要发动群众、依靠群众自己来办。&&我一定虚心向群众学习,永远做群众的小学生。只有这样,才能做好工作。我深切地感到:当你和群众交上了知心朋友,受到群众的拥护,这便会给你带来无穷的力量,再大的困难也能克服,无论什么艰苦的环境中,都会使你感到温暖和幸福。     一九六0年十月二十一日     今天吃过早饭,连首长给了我们一个任务,上山砍草搭菜窖。&&劳动到了十二点,大家拿着自己从连里带来的盒饭,到达了集合地点,去吃中午饭。当时,我发现王延堂同志坐在一旁看着大家吃,我走到他面前,他没有带饭来,于是我拿了自己的饭给他吃,我虽饿一点,让他吃饱,这是我最大的快乐。我要牢牢记住这段名言:&对待同志要象春天般的温暖,对待工作要象夏天一样火热,对待个人主义要象秋风扫落叶一样,对待敌人要象严冬一样残酷无情。&     一九六一年三月三日     凡是脑子里只有人民、没有自己的人,就一定能得到崇高的荣誉和威信。反之,如果脑子里只有个人、没有人民的人,他们迟早会被人民唾弃。     一九六一年三月十六日    世界上最光荣的事&&劳动。世界上最体面的人&&&&劳动者。     一九六一年四月六日     毛主席著作对我来说好比粮食和武器,好比汽车上的方向盘。人不吃饭不行,打仗没有武器不行,开车没有方向盘不行,干革命不学习毛主席著作不行!     一九六一年九月十一日     &&人民的困难,就是我的困难,帮助人民克服困难贡献自己的一点力量,是我应尽的责任。我是主人,是广大劳苦大众当中的一员,我能帮助人民克服一点困难,是最幸福的。     一九六一年十月十九日     有些人说工作忙、没有时间学习。我认为问题不在工作忙,而在于你愿不愿意学习,会不会挤时间。要学习的时间是有的,问题是我们善不善于挤,愿不愿意钻。一块好好的木板,上面一个眼也没有,但钉子为什么能钉进去呢?这就是靠压力硬挤进去的,硬钻进去的。由此看来,钉子有两个长处:一个是挤劲,一个是钻劲。我们在学习上,也要提倡这种&钉子&精神,善于挤和善于钻。     一九六一年十月二十日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一九六二年二月十二日     一个共产党员是人民的勤务员,应该把别人的困难当成自己的困难,把同志的愉快看成自己的幸福。     一九六二年三月二日     骄傲的人,其实是无知的人。他不知道自己能吃几碗干饭,他不懂得自己只是沧海一粟&&。这些人好比是一个瓶子装的水,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可是还晃荡不出来。这有什么值得骄傲的呢?     一九六二年三月四日     我愿做高山岩石之松,不做湖岸河旁之柳。我愿在暴风雨中&&艰苦的斗争中锻炼自己,不愿仍在平平静静的日子里度过自己的一生。     一九六二年四月四日     有人说:人生在世,吃好、穿好、玩好是最幸福的。我觉得人生在世,只有勤劳,发奋图强,用自己的双手创造财富,为人类的解放事业&&共产主义贡献自己的一切,这才是幸福的。     一九六二年四月十七日     一个人的作用,对于革命事业来说,就如一架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机器由于有许许多多的螺丝钉的联接和固定,才成了一个坚实的整体,才能够运转自如,发挥它巨大的工作能。螺丝钉虽小,其作用是不可估计的。我愿永远做一个螺丝钉。螺丝钉要经常保养和清洗,才不会生锈。人的思想也是这样,要经常检查,才不会出毛病。我要不断地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坚决听党和毛主席的话,经常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随时清除思想上的毛病,在伟大的革命事业中做一个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 & 雷锋的 软实力 雷锋,半个世纪前的中国普通一兵,个子不高,甚至没有真正上过战场。但同时,他又是那个时代最优秀的一个兵,他的事迹不仅在军中传扬,而且为全社会所激赏,甚至影响了未来&&直到今天,&学习雷锋好榜样&依然是中国舆论热烈讨论的话题。 他经济上不宽裕,开不起宝马住不上豪宅;相貌身材不出众,算不上大帅哥;也没有走上领导高位,终其短暂一生只是个&中士&&&雷锋凭什么超越时代,影响一代一代的中国人?借用约瑟夫&奈的时髦概念说,靠&软实力&。雷锋的软实力是什么?有理想而力行之,有道德而恪守之。这些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实难。 比如理想,有多少人在挫折中悄悄把它压到了心灵的箱底,更何况雷锋的理想是要做一个社会主义新人,不仅关乎个人,也关乎国家民族的气象;又比如道德,有多少人在行动的风险成本和收益中反复算计,在崇高美德的感召下逡巡不前,更何况雷锋的道德追求几近于中国的圣贤和西方的圣徒:毫不利己、专门利人。 正因为这些事做起来那么难,所以,雷锋的形象才超越时代,抵达当代人的内心。在一定的意义上,他不仅仅是50年前的社会楷模,也是当代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一块厚重基石。 一个国家的文化跟人一样,要有灵魂。文化的灵魂就是核心价值观,约瑟夫&奈讲国与国之间&软实力&的竞争,实质上就是讲核心价值观的竞争。有了这个核心的东西,文化就能立起来、强起来,一个民族就有精神的纽带,一个国家就能形成统一的意志和共同的行动。中国共产党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要凝魂聚气、强基固本,为现代化的中国塑造强大的文化之魂。 那么,怎样建设这个体系?怎样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作为理论导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雷锋,他的事迹和精神,就是一面鲜活的旗帜;他的当代传人,包括郭明义,也包括千千万万默默无闻的&好人&,就是一个个生动的诠释。这样的人多了,现实才够温度,未来才更值得追求。雷锋生前说过,他要做一颗螺丝钉,半个世纪过去了,这颗螺丝钉依然坚硬地存在,并在中国建设中贡献力量,在岁月流逝中绽放光彩。 雷锋的意义,不仅在中国,也在全世界。在这个&环球同此凉热&的全球化时代,不管是&小悦悦事件&,还是英国版的&小悦悦事件&,都让我们想念那个叫雷锋的中国人和他的精神&&那个为了别人利益奋不顾身的人,那个为了国家集体公而忘私的人,那个为了理想信念跋涉不已的人&&雷锋身上的人格魅力,已经越过意识形态的辩论,化作了每个人心中的一种感动,每一个时代、每一个地方,人们都需要它。 & & & & & & & & & & &&雷锋精神&50年演进史 21世纪雷锋代表什么 日,毛泽东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一个端着钢枪、头戴棉帽的憨实小伙子&&雷锋,走进了千家万户,他的名字也传遍共和国大地的每一个角落。 虽然他的生命只有短暂的22年,却树立起一座永恒的丰碑。49年来,每年春天都会开展学习雷锋活动,但不同时代赋予了&雷锋精神&不同的含义。 60年代雷锋=真、善、美 日,毛主席亲笔题词,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全国上下很快掀起了学习雷锋的热潮。 生于1960年的市民韩振华用&席卷中国&来形容60年代向雷锋同志学习的行动热潮。在&60后&眼里,&雷锋&两个字成了一切美好事物的化身,雷锋精神成了&真善美&的象征。 无论是七八十岁的老者,或是咿呀学语的孩童都在学习雷锋。&毛主席的号召就像是一颗威力无穷的精神原子弹,那时候学雷锋根本不管是不是3月5日。& 韩振华回忆小学生活,每天上课前要喊口号,上课时老师会专门讲雷锋叔叔为人民服务的故事,学校的墙上标语写的、黑板报上刊登的、宣传栏里贴的、&大喇叭&里广播的,全是关于学习雷锋的宣传内容。&下学后,学校还要组织学生一起学习,让学生们发言,或者写出学习体会,那种气氛感染着每一个人。所有人都早早到学校,抢着干活。有时候去帮村里的孤寡老人打扫院子,把他家里的水缸挑满水,然后再为他读上一段报纸,大家争着当不留姓名的无名英雄。& 童年里,像雷锋一样涌现出的英雄人物也印在了韩振华脑海里。他仍记得听老师讲&铁人&王进喜的故事,记得学校宣传淘粪工时传祥&宁可脏一人,换来万家净&的精神&& 虽然听不懂什么叫&人拉肩扛&&运水开钻&,但听到老师讲王进喜跳进泥浆里面用身体搅拌,听到时传祥几十年如一日辛勤的淘粪,看着老师拿着报纸泛着泪花激动地讲,这些半懂不懂的孩子也都感动得泪流满面。 &这都是实实在在的事,没有一点夸张成分在里头。我们当时最单纯的想法就是听毛主席的话,跟共产党走,走社会主义道路,学习雷锋叔叔这样的英雄。& 70年代雷锋=爱憎分明 &爱憎分明不忘本&是70年代雷锋精神的精髓和符号。 &雷锋在党的教导下,能立场坚定,爱憎分明,对同志像春天般的温暖。对敌人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那时候我们都要学习雷锋叔叔鲜明的阶级立场和爱憎分明的革命精神。&70年代中期,十几岁的韩振华当时正在上中学,在那个特定的年代,宣传雷锋精神强调的是他爱憎分明的阶级立场。 一则雷锋日记里写到,在黑暗的旧社会,雷锋叔叔去砍柴,万恶的地主竟用柴刀砍他,这阶级仇恨他牢记在心中。这则雷锋日记中的片段也印在了韩振华这一代成长起来的青少年心中。 在韩振华的记忆里,毛主席号召学习雷锋精神之后,有多位国家领导人曾为雷锋题词,印象比较深刻的就是周总理的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憎爱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 &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爱憎分明不忘本,立场坚定斗志强&&&这首《学习雷锋好榜样》,从60年代到80年代成长起来的一代人几乎人人会唱。&爱憎分明&后紧接着&不忘本&。在韩振华的记忆里,&不忘本&这三个字也是中学时代老师和家长常挂在嘴边的话。 &那时候,老师和家里的长辈教育我们长大了不能忘本,要知恩图报,如果取得了好的成绩不能忘了有谁帮过我,解决了困难之后不能忘了是谁雪中送炭,也要我们记住我们能吃得饱穿得暖都是因为共产党。& 直至多年后,韩振华也常用&不忘本&三个字去教育自己的女儿。他常说现在这社会,太多人忘本了,失去了原来的&真善美&的本性。 80年代雷锋=钉子精神 在上世纪80年代,学习雷锋的&一切行动听指挥&&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和刻苦学习的&钉子精神&、将雷锋精神用到自己的实际工作中去&&这些概念成为那个时代学习雷锋精神的主旋律。 高中毕业的韩振华离开学校,进了一家国营的机件厂,和父亲一样成了一名技术工人,开始承担起养家糊口的重担。在韩先生的印象里,雷锋叔叔爱憎分明的&特点&被不知不觉弱化,厂里宣扬得更多的是雷锋的&钉子精神&,&学习雷锋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 韩振华说,那时候的教育不强调个体化,而是强调集体主义,学生们的志愿也都是更好地成为集体的地一分子,更好地像雷锋叔叔一样,发挥光和热,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成绩。 韩振华从第一年当学徒,就参加了厂里举办的学习班,一方面是由师傅带着学技术,另一方面就是要学文化、学政治,&人人学雷锋、个个争先进&&学习雷锋同志的钉子精神&。 &刚上班的时候,厂里宣传张秉贵,张秉贵生前是北京市百货大楼售货员,他练就了两项绝技:&一抓准&和&一口清&。&回忆起那个年代学习雷锋精神的经历,韩振华至今印象深刻的就是&一把抓&张秉贵,一顾客要半斤,他一手便能抓出5两,而且算账速度快而准,能一边称糖一边用心算计算。听了他的事迹,韩振华自己心里也十分佩服。 那时候,厂里的宣传标语已经不再是&向雷锋同志学习&几个大字,而是将雷锋精神细化到工厂里、细化到每个人工作的岗位上,提倡大家利用一丁点儿零散的时间不断地学习。&如果不是用心学习花时间去练习,张秉贵不可能抓糖抓得那么准。& 90年代雷锋=爱岗敬业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经济改革进入高潮。时代变了,雷锋精神在这一个时期的诠释也就发生了变化。1991年江泽民在一次讲话中指出:&雷锋精神实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了人民事业无私奉献。&随后,学雷锋活动重点转移到了&在岗位上体现出奉献精神&,先后涌现出不少像李素丽这样在平凡岗位上做出成绩做出贡献的&岗位模范&。 在平时工作的过程中,&雷锋精神&四个字不再那么普遍的被提及,但包括韩振华所在的公司在内,北京开展了向李素丽同志学习的行动,当时的李素丽等劳模成为&雷锋精神&的接力者。 在学校,进入90年代,学习雷锋精神的氛围已经跟之前的三十年完全不同。韩振华唯一的女儿开始上小学。与他60年代上小学时所有同学争当小雷锋不同,在韩振华女儿这一代人心中,雷锋叔叔的形象已经被逐渐弱化。 学校里会组织学雷锋小组,但都是3月5日前忙活一阵儿。到敬老院看孤寡老人、去公交站擦站牌儿、两两一组结对子到军属家慰问&&过了3月份,这些做好事儿的行动就坚持不下来了。 韩振华感慨,女儿这一代80后学雷锋,真是应了网上流传的那句话,&雷锋叔叔没户口,3月来了4月走&。 在这个年代,雷锋形象的丰满与完整也在韩振华女儿这一辈人心里,被某些刻板印象所取代,雷锋精神在社会中成为艰苦朴素、助人为乐的代名词,学生们头脑中的雷锋形象只剩下了灯下埋头补袜子和帮助老人找儿子。 90年代的校园里,孩子们的想法十分简单,学习雷锋做好事就是光荣,就能得到老师表扬得到小红花。 21世纪雷锋=? 说起雷锋的故事,韩振华还能凭记忆讲出很多很多。但如今进入了新世纪,可以细数的&雷锋故事&却越来越少。 有一年,韩振华小侄女的学校在3月5日前搞学雷锋主题活动,要求学习一段雷锋的事迹并且在台上演讲。韩先生从书架上找出一本雷锋日记,讲起雷锋在部队的故事:&天快暖了,连队里发放夏衣,每人两套单军装,两套衬衣,两双胶鞋。发到雷锋的时候,他却说:&我只要一套军装,一件衬衣和一双胶鞋就够了!我身上穿的军装,缝缝补补还可以穿,剩下的一套衣服交给国家吧!&&讲完这段,&00后&的小侄女天真地问韩振华:雷锋叔叔为什么那么傻啊? 韩振华感觉,现在的生活比60年代好了,穿得暖吃得丰富,可是人的心已经变了。 十年前的一个夜里,韩振华开车回家路上,突然发现在马路中间躺着一个人,身体还有微弱的颤动。没想过会不会被人&污蔑&,韩振华第一反应是停下车,给这位喝醉酒发病的病人叫了救护车。而在今天,即便像他这样自幼接受雷锋精神洗礼的60后,在选择是否帮助一些陌生人时,也会犹豫,认为要&看情况而定&。 &像小悦悦那样的情况肯定要帮忙,要不良心上过不去。&韩振华肯定地说。 &学雷锋&在本质上是一种&道德&举动,无论社会多么浮躁、功利之风如何盛行,对助人为乐、与人为善等道德价值的弘扬不能放弃。在本报此前一系列《平凡的良心》报道中,75岁坚持数十年在天安门广场上捡垃圾的刘玉珍老人,让我们看到了坚守;发现大火时没有独自逃生、而是逐一拍开邻居房门的12岁小姑娘夏娟,让我们看到了希望。他们或许是21世纪雷锋精神的最好注释。 做雷锋式的一滴水 神州大地又澎湃起学雷锋激情的时候,不禁想起郭明义的一段话:在追求真善美的生活中,只要人人争做雷锋式的&一滴水&,我们就能汇成爱的大海。 雷锋式的&一滴水&,多么崇高的赞美,多么深邃的意境!雷锋用他的&一滴水&,汇聚了中华民族和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形成了永恒的精神财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前行。 老一辈革命家谢觉哉说得好:&雷锋同志是平凡的,任何人都可以学到;雷锋同志是伟大的,任何人都要努力才能学到。&每个人都是一滴水,但要升华为雷锋式的&一滴水&,必须用信仰去净化、用奉献去呵护、用执著去努力。因为努力和执著,&当代雷锋&郭明义几十年如一日奉献爱心,&草根慈善家&阿里木坚持十几年用烤羊肉的微利资助贫困生,&虎妞&杨艳艳面对歹徒挺身而出&& 无论什么时代,人们都憎恶丑陋堕落的社会现象,向往风清气正的美好环境。创造和谐美好的环境,不能只有索取者、没有奉献者,也不能只有旁观者、没有践行者。只有人人&善小而为之&、&恶小而不为&,争做雷锋式的&一滴水&,才能汇成爱的大海。 & & & & & & & & & & & &&懂得感恩、懂得爱& 中国&80后&&90后&成长在改革开放的时代,也是一个偶像辈出的时代。在他们眼中,上世纪60年代的偶像雷锋并未走远。&雷锋精神&标签随着时代的进步,已被年轻一代注入了更多的新内涵。 王达佳是雷锋故乡长沙的一名高中生,才16岁的她已有9年多义工经历,累计为慈善公益捐赠款物达20多万元。 2008年5月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看到灾区孩子们面临的艰难处境,小达佳坐不住了。当时她的年龄太小,父母不同意她去四川做义工,王达佳偶然想到可以通过出版自己的爱心书籍参与义卖,便开始为四川地震灾区筹款。 之后,每到周末,小达佳的身影就会出现在长沙的公园、广场、社区、部分单位和学校义卖爱心之书,3个多月义卖爱心书4000余册,为地震灾区筹集善款12万元。2008年5月,小达佳在父亲陪同下,来到四川理县地震灾区慰问。她为理县杂谷脑镇小学捐建的&达佳爱心电教室&、&达佳爱心图书室&也已投入使用。 王达佳是学校里著名的&学雷锋标兵&,也跟同龄人一样追求时尚,喜欢台湾歌星周杰伦。 &小时候我们都唱过《学习雷锋好榜样》、《接过雷锋的枪》之类的歌,每年3月5日就要学雷锋做好事,扫扫大街、扶老太太过马路什么的。虽然当时并不完全明白&雷锋精神&真正意味着什么,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读了《雷锋日记》,真正去思考雷锋的伟大、善良时,我就发现,雷锋是一个懂得感恩、懂得爱的人,他会无私地去帮助他人,去关爱别人。&王达佳说。 &其实雷锋并不只是红色年代所塑造的一个符号,一个宣传的工具。当年的他就喜欢穿皮夹克、喜欢拍照,他热情、善良、热爱生活,雷锋根本就是一个像我们一样有血有肉的时尚青年。&湖南大学的志愿者张磊说。 在青少年研究专家孙云晓看来,&80后&是视时尚为生命的一代人,他们把现代化的很多特点都视为一种时尚,而当&学雷锋&的内涵被他们真正了解、让他们敬佩,他们也会将其作为一种&潮流&,而唯恐自己落伍于同龄人。 &其实对不少年轻人来说,做好事是一件很&酷&的事情。&畅销书《雷锋》的作者之一师永刚(微博)说。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所有的80、90后被访者都知道雷锋这个名字,是&做好事&的榜样,也知道雷锋精神是&助人为乐,乐于奉献&。他们对雷锋的认识大部分来自学校及家庭的教育。&雷锋精神不是一种口头上的语言,而是以实际行动弘扬雷锋&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许多人如是说。 &我帮老奶奶指路,她夸了我,这种帮助他人所获得的快乐很真实。&在日记上,13岁的&90后&学生刘品仪写道。由于是独生女儿,在家里&向来都是父母为自己做事&,但在学雷锋活动的时候,她主动做了好事得到了表扬,让她很有&成就感&。 在长沙从事广告策划工作的&80后&严培,曾在云南楚雄州支教1年。她告诉记者,当时大学毕业后,在长沙已经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父母也希望自己留在家乡。但当她看到云南边远地方的孩子们迫切需要英语老师时,严培就报名了。&学雷锋不是一句空话,而是为需要帮助的人尽一些绵薄之力,让青春充满意义,让年轻不留遗憾,让雷锋精神相传。&严培说。 帮助孤寡老人做家务,义务为贫困生辅导功课,利用周末参加&一日义工&捡起广场上的纸屑&&现在,已有一大批青年志愿者、义工们长期坚持着开展志愿者活动。自愿去关爱他人成了他们的&行为准则&,&学雷锋精神&贯穿在他们的生活中,他们正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新时代的新&雷锋精神&。 2011年湖南&千万青少年绿色环保活动&启动,短短时间就有7万多青少年注册参与,用实际行动来支持这次绿色环保行动。这些&80后&、&90后&志愿者参与植树造林、爱绿护绿、保护湘江母亲河、保护洞庭湖的湿地和鸟类、为流域污染治理献计献策等十项环保活动。 自今年湖南启动&大学生服务西部计划&志愿者招募计划以来,数千名&80后&、&90后&青年学子踊跃报名,奔赴西藏、新疆、青海等地,投入到祖国需要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甘愿去当有益于社会的一颗&螺丝钉&。 现在,这些新时代的青年&活雷锋&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群体。共青团湖南省委副书记颜海林介绍,仅环保方面,现在湖南就有138个青年社团,别的领域的公益社团更是不计其数。团省委将建立公益社团联盟,把全省环保公益社团和志愿者队伍整合形成一支关心社会、热心奉献的&雷锋生力军&。 &当年我们担心的&垮掉的一代&现在已经将雷锋的接力棒接过来了,而且接得很好。这也是一个充分的证明,在这片生生不息的土地上,新时代雷锋精神一旦被激活,就足够让社会刮目相看!&湖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梅文慧说。 &多一份关爱,就能多一份温暖。我觉得,新时期的雷锋精神不仅仅是喊口号,更多的是从大家的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只要你愿意,人人都可以学雷锋,都可以去做好事。学雷锋,我们做的比说的多!&湖南师范大学暑期&三下乡&志愿团领队袁喆说。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不朽的丰碑 永远的榜样 开栏的话 雷锋,不朽的丰碑、永远的榜样。近半个世纪以来,雷锋同志爱党爱国爱人民的坚定信念,奉献、敬业、创新、创业的崇高精神,影响并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干部群众奋勇前行。如今,雷锋精神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正在华夏大地上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向雷锋同志学习,树立道德标杆;与雷锋精神同行,汲取榜样力量。从今天起,本报推出&与雷锋精神同行&专栏,大力弘扬雷锋精神,深入报道学雷锋重要活动,广泛宣传学雷锋先进典型,集中反映学雷锋总体情况,与&走转改&活动紧密结合,生动展示新时期雷锋精神的蓬勃生机,凝聚起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强大力量。 雷锋,一个平凡而伟大的士兵,以其短暂的一生谱写了无比壮丽的人生诗篇,树起了一座不朽的道德丰碑; 雷锋精神,一座内涵丰富、意蕴深刻的精神宝库,以其与民族传统美德、社会进步潮流、党的先进本色相契合的魅力,哺育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成长,内化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成为中国人民共有的精神财富; 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大力弘扬雷锋精神,是社会的呼唤、时代的强音。让我们共同高唱雷锋之歌,与时代同行,与文明同在。 有一个名字,永远写在春天里;有一种精神,持续传颂在神州大地。雷锋,以他名字命名的精神,成为一个不灭的火把,一直烛照人间。 几十年来,雷锋精神须臾不曾离开国人的生活。在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中央领导的亲切关怀和大力倡导下,学雷锋活动如火如荼,获得了持久的生命力。雷锋精神,早已融入中华民族的精神血液与道德肌体,滋养着一代代人的心灵,成为中华民族昂扬前行的不竭源泉。 如同人类精神史上所有的经典一样,雷锋精神一次次被时代重新解读,一次次被赋予新的生命因子,放射出耀眼的光芒,照亮前行的路 那是一个需要&雷锋&并且产生了雷锋的时代,雷锋身上所呈现的社会主义新型人格,鲜明映照出时代的精神标尺,因而成为社会的典范。 毛泽东同志一生只给三个人题过词&&白求恩、刘胡兰和雷锋,而新中国成立以后,只有雷锋这普通一兵获此殊荣。 &向雷锋同志学习&&&每年的3月5日,围绕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的题词,通过年复一年的学雷锋实践活动,一个国家的公民奉献意识得以强化、社会道德观念得以升华。 &威力无穷的精神原子弹&,时隔这么多年,一位老劳模对当年工厂党委传达毛主席题词时的用语仍记忆犹新。 那是一个偶像的黄金时代,一场学雷锋、争先进、做新人的群众性活动蓬勃展开,个中盛况或许只能从那代人的回忆中重温:&厂内墙上标语写的、黑板报上刊登的、宣传栏里张贴的、广播里广播的、电影上播放的,全是关于学习雷锋的内容;每天下班后,厂里组织全体员工一起学习,要求人们发言,或者写出学习体会,并将雷锋精神用到自己的实际工作中去,组织评比出学习雷锋先进个人和先进小组。那时,人人都把服务他人、助人为乐当作一种精神享受。& 这是一个令人惊叹的事实。雷锋精神,这一融民族传统美德、社会进步潮流、党的先进本色为一体的&精神样本&,跨越&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改革而经久不衰,并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征程中,澎湃着不绝的激情。 在大规模的学雷锋实践活动中,一大批雷锋式的英雄模范人物在各条战线上涌现。一时间,党风、政风、社会风气为之一振。 雷锋牺牲的当年,一个叫刘英俊的青年入伍了,这个和雷锋同样年轻的战士,把&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刻在了自己劳动用的锄头上,也刻进了自己的心里。 他在连队是&业余修理员&,在医院住院是&劳动休养员&,在出差途中是&义务勤务员&,在部队驻地是附近小学的&校外辅导员&;而当惊马危及群众生命时,他毅然选择了人生的最后一个角色&&&群众生命的守护员&&& 更多的是普通人,在绵绵延延的学雷锋实践活动中,他们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参与其中,并养成了一生的习惯或义举,比如公交车上让座,捡到东西无偿归还;比如见义勇为觉得理所应当,无偿献血感到无上光荣,帮助别人打心底里高兴&& 离开雷锋的日子里,&雷锋&却从不曾离开,他已成为社会主义新人的标杆和典范,一代代新人沐浴着雷锋精神的阳光,健康成长。 40多年来,在雷锋精神的感召下,涌现了无法计数的模范人物。 1982年7月,一个大学生的死,引起了全社会的巨大关注。解放军第四医科大学学生张华,为抢救一名掏粪落入粪池的老农,光荣牺牲,年仅24岁。同年11月25日,中央军委颁令,授予张华&富于理想勇于献身的优秀大学生&称号,英雄的价值得以承认。 90年代中期,人们通过媒体认识了一名普通的水电维修工&&徐虎。他10多年如一日,背着工具箱,骑着一辆自称为&老坦克&的旧自行车,奔波于6000多户居民中间。修电路、通水路、掏马桶,他每天都重复着相同而琐碎的工作;为了居民们报修的便利,他还把报修箱挂到小区门口。 稍稍留意就会发现,我们生活中无处不有雷锋的影子&&雷锋体育场、雷锋学校、雷锋储蓄所、雷锋纪念馆,以雷锋命名的建筑物或单位遍布全国各地;&学雷锋小组&、&学雷锋研究会&、&学雷锋基金会&、&雷锋车队&、&雷锋公司&,民间的学雷锋社团组织活力无限;更有那层出不穷的雷锋图书、雷锋雕塑、雷锋歌曲、雷锋游戏,让雷锋精神融入社会的血液和细胞。 有关雷锋的种种,已经成为一个文化现象,它不仅有着明确的精神内核和持续不竭的发展动力,而且在历经几代人的创造与传承后,已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时刻焕发着蓬勃向上的力量。 雷锋精神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彰显了共产党人的先进本色,蕴涵着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一面永不褪色、永放光芒的旗帜 雷锋精神是一座内涵丰富、意蕴深刻的精神宝库,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它无可替代的核心与实质,也是它永葆生命力的内在动力。 一个仅仅活了22岁的年轻人,何以成为全国人民学习的光辉榜样,创造出如此穿越时空的精神财富,这是一个充满吸引力的问题。而问题的答案就在那本薄薄的《雷锋日记》里。 静静体味《雷锋日记》,人们都会隐隐听到雷锋与先贤们的应和&& &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看到这样的句子,就不难体会到古人所谓&人能弘道,非道弘人&的大境界;而感受&把别人的困难当成自己的困难,把同志的幸福当成自己的幸福&这样的情怀,耳边就会响起&仁者爱人&的千古咏唱&& &京城活雷锋&孙茂芳把雷锋当做&一生的榜样&,以雷锋的名义,孙茂芳扛起尊老爱幼、扶危济困的大旗,一扛40年。他&孝敬老人,当老人的小棉袄;帮助残疾人,当残疾人手中的拐杖;帮助不幸的人,当他们眼中的小油灯;帮助青少年朋友,当他们人生路上的小航标&&& 把学雷锋活动,与解决老百姓实际困难结合起来,是让雷锋精神常驻的有益探索,也是领导干部保持与群众血肉联系的有效途径。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这句被引用最多的&雷锋语录&,把为人民服务的理念,诠释得淋漓尽致。 有人做过统计,在《雷锋日记》等各种相关文字留存中,&人民&一词出现过100多次。正是在这些被反复引用的话语中,雷锋不断提醒自己要&热爱人民&、&尊敬人民&,要&永远做群众的小学生,做人民的勤务员&,要随时准备为人民的利益牺牲一切&& &每一条公共汽车的线路都有终点站,但为人民服务没有终点站。&朴素的话语闪烁着美丽的光芒,正如她的名字&&李素丽。一名普通的售票员,用真诚的笑脸、细致的关怀让乘客如沐春风,被誉为&盲人的眼睛、病人的护士、乘客的贴心人、老百姓的亲闺女&。 一辈子坚守共产党员的精神家园不动摇,杨善洲的一言一行,堪称弘扬雷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创业精神的楷模。照片上的他满头白发、朴素慈祥,工作35年,这位原保山地委书记,始终保持艰苦朴素的本色,廉洁奉公、一心为民。退休后,他主动放弃安享晚年的机会,扎根施甸县大亮山兴办林场植树造林。&清廉,自上任时起;奉献,直到最后一天。&他的善行义举深深感动了亿万中国人,成为全党全社会争相学习的榜样。 &对军人而言,雷锋精神是一支值得永远传承的精神火炬。&&&独臂英雄&丁晓兵说,每到生死攸关的紧要时刻,中国军人总能挺身而出,把祖国和人民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在精神高地上,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与雷锋精神血脉相连。 党员干部带头学雷锋,把学雷锋与践行党的宗旨结合起来,把做好事与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困难、满足人民群众的合理诉求结合起来,不仅有助于雷锋精神大众化,而且有益于引领社会风尚,已经成为领导干部与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的有效途径。 匡正道德失范,矫正诚信缺失,提升道德水平,是弘扬雷锋精神的时代课题,也是新形势下深入开展学雷锋实践活动的着力点 一面是一些领域的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一面是民间涌动的强大道德力量。雷锋精神在经受巨大考验的同时,也面临着应时而起、发扬光大的契机。 面对生命垂危的小女孩,18个路人的冷漠,极大刺痛了国人的道德神经;毒奶粉、地沟油、瘦肉精,接二连三的食品安全危机,在问责监督体系的同时,也在拷问着国人的道德底线&& &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精神滑坡&,当这样的字眼频频进入人们的视线时,许多人开始从心底发出强烈的呼唤:我们的社会,需要深入开展学雷锋实践活动,需要大力弘扬雷锋精神! 刚刚过去的这个春节,因为两位平民英雄的义举而让这个社会暖意融融。李国喜,这位58岁的河南农民路遇3人落入冰河,他甚至来不及脱掉身上的棉衣,便跳了下去,先后救出3人后,终因体力不支,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当人们还在为&最美妈妈&杭州吴菊萍的义举感动时,在北国冰城哈尔滨,一个叫谢尚威的年轻人再次用几乎一样的姿势,托起了一个幼小的生命。一南一北,两次托举,托起的是闪耀的人性之美,彰显的是人心向善的力量。 市场经济追求利润最大化,有信仰物化、欲望横行的风险,除了法治与秩序规制外,道德的调节也不可或缺。而如何让蕴含在民间的道德力量喷涌,并使之成为全社会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便是大力弘扬雷锋精神的时代主题。 大科学家钱学森的书房里,静静摆放着《像雷锋那样做人》和《雷锋辞典》;他一生荣誉无数一向淡然,却唯独因与雷锋并称为&优秀共产党人&而&心情激动极了&。他说:&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人民服务,如果人民最后对我的工作满意的话,那才是最高奖赏。& 20多年跋涉在大凉山深处、书写世界邮政传奇的王顺友,在路上累了,就会唱起自编的山歌&党的领导指引我,要学雷锋一个样,为人民服务要到底,我和人民心连心&。好事做多了,乡亲们都说王顺友是雷锋。他说:&我比不上雷锋,但我要学雷锋。& 好人与榜样,给社会带来力量。感动背后,传递的是公众一直尊崇和追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几十年来,雷锋精神早已深深融入国人的道德底色,凝结成人间的大爱,与时空永在。 告别狂热和盲从,超越程式化的活动形式,人们开始重新考量学雷锋实践活动的真谛所在。 &雷锋叔叔没户口,三月里来四月走&、&一时呼呼隆隆,长期冷冷清清&&&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学雷锋活动在很多人眼中变成了走过场。程式化的活动形式让学雷锋活动本身弱化了教育功能,那个&完美的人&让人们觉得与自己异常陌生。 当针对雷锋的怀疑、解构、恶搞接踵而来时,雷锋精神的价值被重新发现,学雷锋实践活动的新思维也在人们的思考中产生。 &雷锋是个时尚青年!&2010年3月,跟学雷锋活动一起到来的,是一本名为《雷锋》的传记。在这本带些&颠覆&色彩的书里,雷锋是那个时代的时髦青年&&他穿皮夹克,戴瑞士手表,爱留长发,骑着摩托车在天安门照相,甚至朦胧中喜欢过异性朋友&& 一时舆论哗然。然而意想不到的是,雷锋作为英雄人物的形象并没有因此而坍塌。媒体几乎一边倒的叫好声&&人们欢迎这个有血有肉、生动而平凡的雷锋。 文化观念多元,个人价值凸显,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们,已经厌倦了特定语境下&高大全&式的说教。学雷锋实践活动也开始讲究时尚化,年轻人找到了学习雷锋的新角度。志愿服务在中国的广泛开展,既是学雷锋实践活动不断深化的具体体现,又是雷锋精神与时代进步潮流相对接的产物。 尤为重要的是,传统单一的学雷锋活动形式,被扶贫、赈灾、助学、助老、植树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所取代,与时代同行的雷锋精神在服务社会、造福群众、净化心灵的过程中不断得到彰显与弘扬。 雷锋还是一个青年励志的典型。今天通读《雷锋日记》,我们不难找到这些热词:爱、忠诚、坚强、乐观、奉献、敬业&&他锐意进取、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这些品质中蕴含的敬业精神、创新精神和创业精神,无疑是今天每一个渴望成功的年轻人最可珍贵的精神财富。 当下,人人都在寻找自己的雷锋,人人都在学雷锋的过程中努力成为&身边的感动&。 雷锋是不朽的丰碑,雷锋是永远的榜样。&学习雷锋好榜样&,让我们共同高唱雷锋之歌,与时代同行,与文明相随! & & & & & & & & & & & & & & & 雷锋 简介 &
雷锋和战友一起读《毛泽东选集》
  雷锋,原名雷正兴,1940年出生在湖南省望城县一个贫苦农家。父亲在湖南农民中当过自卫队长,后遭国民党和日寇毒打致死。母亲张元潢在受到地主的凌辱后,于1947年中秋之夜悬梁自尽。雷锋不满7岁就成了孤儿,被好心的六叔奶奶收养。幼年雷锋上附近蛇形山砍柴时,被地主婆用刀在左手背上连砍三刀。所以,他从小对黑暗社会充满仇恨。   1949年8月,湖南解放时,小雷锋便找到路过的解放军连长要求当兵。连长没同意,但把一支钢笔送给他。1950年,雷锋当了儿童,积极参加土改。同年夏,乡政府保送他免费读书,后来加入少先队。1956年夏天,他小学毕业后在乡政府当了通信员,不久调到望城县委当公务员,被评为机关模范工作者,并于1957年加入共青团。1958年春,雷锋到团山湖农场,只用了一周的时间就学会了开拖拉机。同年9月,雷锋响应支援鞍钢的号召,到鞍山做了一名推土机手。翌年8月,他又来到条件艰苦的弓长岭焦化厂参加基础建设,曾带领伙伴们冒雨奋战保住了7200袋水泥免受损失,当时的《辽阳日报》报道了这一事迹。在鞍山和焦化厂工作期间,他曾3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5次被评为标兵,18次被评为红旗手,并荣获&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的光荣称号。   1959年12月征兵开始,雷锋迫切要求参军,焦化厂领导舍不得放他走。雷锋跑了几十里路来到辽阳市兵役局(现人武部)表明参军的决心。他身高只有1.54米,体重不足55公斤,均不符合征兵条件,但因政治素质过硬和有经验技术,最后被破例批准入伍。   雷锋入伍后,他被编入工程兵某部运输连四班当汽车兵。1960年11月,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入伍后表现突出,沈阳军区《前线报》开辟了&向雷锋学习&的专栏。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他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两次,被评为节约标兵,荣获&模范共青团员&,出席过沈阳部队共青团代表会议。1961年,雷锋晋升为班长,被选为抚顺市人民代表。日,他因事故不幸殉职。 & & & 雷锋语录 一九五八年六月七日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如果你要告诉我们什么思想,你是否在日夜宣扬那最美丽的理想?你既然活着,你又是否为了未来的人类生活付出你的劳动,使世界一天天变得更美丽?我想问你,为未来带来了什么?在生活的仓库里,我们不应该只是个无穷尽的支付者。   一九五九年十月二十五日   青春啊,永远是美好的,可是真正的青春,只属于这些永远力争上游的人,永远忘我劳动的人,永远谦虚的人。   一九五九年十一月二日   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能永远不干,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融合一起的时候才能有力量。力量从团结来,智慧从劳动来,行动从思想来,荣誉从集体来。   一九六0年六月五日    要记住:&在工作上,要向积极性最高的同志看齐,在生活上,要向水平最低的同志看齐。&     一九六0年六月十一日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一个人是办不了大事的,群众的事一定要发动群众、依靠群众自己来办。&&我一定虚心向群众学习,永远做群众的小学生。只有这样,才能做好工作。我深切地感到:当你和群众交上了知心朋友,受到群众的拥护,这便会给你带来无穷的力量,再大的困难也能克服,无论什么艰苦的环境中,都会使你感到温暖和幸福。     一九六0年十月二十一日     今天吃过早饭,连首长给了我们一个任务,上山砍草搭菜窖。&&劳动到了十二点,大家拿着自己从连里带来的盒饭,到达了集合地点,去吃中午饭。当时,我发现王延堂同志坐在一旁看着大家吃,我走到他面前,他没有带饭来,于是我拿了自己的饭给他吃,我虽饿一点,让他吃饱,这是我最大的快乐。我要牢牢记住这段名言:&对待同志要象春天般的温暖,对待工作要象夏天一样火热,对待个人主义要象秋风扫落叶一样,对待敌人要象严冬一样残酷无情。&     一九六一年三月三日     凡是脑子里只有人民、没有自己的人,就一定能得到崇高的荣誉和威信。反之,如果脑子里只有个人、没有人民的人,他们迟早会被人民唾弃。     一九六一年三月十六日    世界上最光荣的事&&劳动。世界上最体面的人&&&&劳动者。     一九六一年四月六日     毛主席著作对我来说好比粮食和武器,好比汽车上的方向盘。人不吃饭不行,打仗没有武器不行,开车没有方向盘不行,干革命不学习毛主席著作不行!     一九六一年九月十一日     &&人民的困难,就是我的困难,帮助人民克服困难贡献自己的一点力量,是我应尽的责任。我是主人,是广大劳苦大众当中的一员,我能帮助人民克服一点困难,是最幸福的。     一九六一年十月十九日     有些人说工作忙、没有时间学习。我认为问题不在工作忙,而在于你愿不愿意学习,会不会挤时间。要学习的时间是有的,问题是我们善不善于挤,愿不愿意钻。一块好好的木板,上面一个眼也没有,但钉子为什么能钉进去呢?这就是靠压力硬挤进去的,硬钻进去的。由此看来,钉子有两个长处:一个是挤劲,一个是钻劲。我们在学习上,也要提倡这种&钉子&精神,善于挤和善于钻。     一九六一年十月二十日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一九六二年二月十二日     一个共产党员是人民的勤务员,应该把别人的困难当成自己的困难,把同志的愉快看成自己的幸福。     一九六二年三月二日     骄傲的人,其实是无知的人。他不知道自己能吃几碗干饭,他不懂得自己只是沧海一粟&&。这些人好比是一个瓶子装的水,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可是还晃荡不出来。这有什么值得骄傲的呢?     一九六二年三月四日     我愿做高山岩石之松,不做湖岸河旁之柳。我愿在暴风雨中&&艰苦的斗争中锻炼自己,不愿仍在平平静静的日子里度过自己的一生。     一九六二年四月四日     有人说:人生在世,吃好、穿好、玩好是最幸福的。我觉得人生在世,只有勤劳,发奋图强,用自己的双手创造财富,为人类的解放事业&&共产主义贡献自己的一切,这才是幸福的。     一九六二年四月十七日     一个人的作用,对于革命事业来说,就如一架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机器由于有许许多多的螺丝钉的联接和固定,才成了一个坚实的整体,才能够运转自如,发挥它巨大的工作能。螺丝钉虽小,其作用是不可估计的。我愿永远做一个螺丝钉。螺丝钉要经常保养和清洗,才不会生锈。人的思想也是这样,要经常检查,才不会出毛病。我要不断地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坚决听党和毛主席的话,经常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随时清除思想上的毛病,在伟大的革命事业中做一个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 &
评论:(未激活和未注册用户评论需审核后才能显示!如需回复,请留下联系方式!)
文明上网,理智发言
document.write(unescape("%3Cscript src='" + _bdhmProtocol + "/h.js%3Fa1a4c2cbbdf3eff3fb0d75d' type='text/javascript'%3E%3C/script%3E"));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抚顺雷锋体育场车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