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球的发源地是印度恒河发源地哪个城市

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古印度的文明。据课本所学知识分析,A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的印度;B反映了印度的印度种姓制度,是印度文明的标志;C阿拉伯数字是由印度人发明的;D汉谟拉比法典是两河流域巴比伦王国的文明。故答案为D。考点: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人类文明的开端·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 
请选择年级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初中历史
来源:学年山东潍坊市九年级学业水平模拟历史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元朝是我国第一个统一全国的少数民族政权。下列事件发生在元朝的有(
)①统一蒙古
②马可·波罗来华
③回族形成
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A.①②④
B.②③④C.②③
D.①②③ 
科目:初中历史
来源:学年四川遂宁市大英县实验校九年级第一次调研历史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0分)材料一:13世纪,一位意大利商人在中国生活多年,他把在中国的见闻述成一本书,向西方社会展现了瑰丽迷人的东方文明,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材料二:……中国火药和火器技术向外传播,始于元代。蒙古军队在大举争战的过程中,将他们掌握的火药、火器知识和制作技术传往中亚、西亚和欧洲。请回答:(1)材料一中提及的商人是谁?他当时到达中国时,中国处在什么朝代?他的著作是什么?这一著作对哪一事件的发生起到了刺激作用?(4分)(2)材料一与材料二分别反映的是古代文明交往的何种方式?(2分)哪一种是最主要的方式?(1分)(3)请你写出另三例反映古代文明交往的史实。(本学期所学)(3分) 
科目:初中历史
来源:学年四川遂宁市大英县实验校九年级第一次调研历史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的客观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A.带来了暴力和血腥
B.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C.使世界连成一个整体
D.促进了文化的交流 
科目:初中历史
来源:学年四川遂宁市大英县实验校九年级第一次调研历史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伯利克里黄金时代”,自由思想是雅典人所独有的,世俗的人生观也是雅典人所独有的;他们坚信,人活着,最主要的是最大的展现个性。能够成就雅典人独有个性的最核心的条件是 A.高度发达的经济
B.高度繁荣的文化
C.发达的奴隶主民主政治
D.山地海洋的地理环境 
科目:初中历史
来源:学年四川资阳市安岳县永清区九年级上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是1858年英国著名的幽默杂志《笨拙周刊》刊登的反映泰晤士河的一幅漫画,题为“沉默的强盗”。画面为象征死亡的骷髅在泰晤士河上游荡。该图的立意是(
) A.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大力对外扩张,成为海上强盗B.社会秩序混乱,泰晤士河上强盗频繁出没C.泰晤士河的航运业存在着重大的安全隐患D.环境污染已经威胁到人们生存,希望引起对环境问题的重视 
科目:初中历史
来源:学年四川资阳市安岳县永清区九年级上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一位美国史学家描述道:“……乘船在悲惨的‘中段航程’中横渡大西洋。这些黑色‘货物’上了镣拷,锁在甲板上,没有卫生设备,他们忍受着可怕的待遇……” 这段话描述的史实是(
A.北美独立战争
B.罪恶的鸦片贸易C.新航路的开辟
D.罪恶的三角贸易 
科目:初中历史
来源:学年四川宜宾市九年级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城市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城市人口比例的增长。据资料记载:年的30年间,英国曼彻斯特等城市人口增长了两倍多。到1851年,英国城市人口已达到总人口的54%,1870年进一步达到70%。根据所学历史知识判断,英国城市人口发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农村自然灾害严重
B、新航路的开辟
C、殖民掠夺和黑奴贸易 D、工业革命的开展 
科目:初中历史
来源:学年云南师范大学五华区实验中学八年级上期期中历史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史料记载:1876年,中国宁波海关税务司李圭首次参加在美国举办的世界博览会,他发现美国展品“约居十之八”,而中国“竞无一物于此”。会后,他大声疾呼“机器正当讲求”(意思是中国迫切需要采用西方的先进生产技术)他喊出了下列哪个派别的心声(
)A.顽固派
B.洋务派C.维新派
D.资产阶级革命派 
吴老师30日19点直播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余老师30日20点直播unit5第二课时 Section A> 【答案带解析】人类早期的文明最早诞生在亚非的大河流域。如图是哪个古代文明的发源地( ) A.古...
人类早期的文明最早诞生在亚非的大河流域。如图是哪个古代文明的发源地(&& )
A.古巴比伦&&&&&&&
B.古代埃及&&& C.古代印度&&&&&&& D.古代中国
试题分析:右图反映的是西亚的两河流域的地图,古巴比伦文明的发源地:西亚的两河流域,孕育整个阿拉伯文明,故选A。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oo人类文明的开端o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
考点分析:
考点1: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
&一、埃及——金字塔的国度
1、P.7地理位置:位于非洲东北部的尼罗河流域。
2、★P.7金字塔是埃及法老的陵墓。
3、狮身人面像是埃及文明的标志之一。
二、古代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
1、P.9地理位置:亚洲西部的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
2、★P.9汉谟拉比法典
(1)制定者:汉谟拉比
(2)目的:为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3)地位: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4)石柱上的文字:楔形文字
(5)P.13“空中花园”被称为世界七大奇观之一。
三、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
1、P.10地理位置:亚洲南部的印度河、恒河流域。
2、★P.10种姓制度:
(1)制定者:雅利安人
(2)P.11主要内容:
职责和义务
祭司、贵族
国王、武士和官吏
把持国家军事和行政大权
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
向国家纳税、向神庙上供,供养第一、第二等级
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
几乎没有权利,受奴隶主阶级的剥削和奴役,干最低贱的职业
(3)影响: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并对后来印度社会带来了不良影响。
P.13东方文明的共同点:
(1)发源于大河流域,水源充足,土壤肥沃。
(2)位于北纬20°—北纬40°,气候适宜。
&(3)以农业文明为主。
相关试题推荐
尼罗河流域有许多世界公认的“埃及符号”,下列各项与其相符的是(& )
A.长城&&&&&&&&&&&&
B.金字塔&&&&&&&&&&
C.甲骨文&&&&&&&&&&&&&
D.分封制
下列有关我国朝代的特色,叙述正确的是(&&&& )
A.西周:宗法礼乐,分封纳贡&&&&&&&&& &&
&&B.秦朝:轻徭薄赋,民族融合
C.西汉:严刑峻法,以法治国&& &&&&D.清朝:学术自由,百家争鸣
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根本目的都是(& )
A.防止人民反抗&&&&&&&&&&&
B.压制知识分子
C.巩固封建统治&&&&&&&&&&&
D.统一文化思想
秦始皇、汉武帝都是杰出的帝王,为中华民族发展作出过巨大的贡献。但他们在处理项目以下某一方面问题时态度截然相反,这个问题是( &)
A.国家统一问题&&&&&&&&
B.外族入侵问题&&&&&&&&&&
C.中央集权问题&&&&&&&&&&
D.儒家思想问题
张骞出使西域对世界最重要的贡献在于(& )
A.了解了西域的情况并与西域各国建立了联系&&&&&&&&
B.是西域的葡萄、胡萝卜等物种传入中原
C.为丝绸之路的最终开辟奠定了基础&&&&&&&&&&&&&&&&
D.解除了匈奴对西域各国的控制
题型:选择题
难度:简单
Copyright @
满分5 学习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日期:我仰视哈拉巴文明的顶峰时,我发现在公元1800年前后,曾经辉煌的哈拉巴文明突然消失了,昔日繁华的城市成了一片废墟。
取而代之的游牧部落雅利安人,他们用武力征服了当地的土著民族,创建了梵语(文字),建立了印度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古印度是佛教的发源地;最古老的诗歌总集及佛教经典《梨俱吠陀》,比希腊的荷马史诗早了几百年;叙述伟大的婆罗多族故事的最长的史诗《摩诃婆罗多》,成为世界文化瑰宝之一;&1&到&0&rd...古印度是佛教的发源地的相关内容日期:印度的大黄瓜 阿凡提去了一趟印度,归来时几位朋友前去迎接。他一见到朋友们,滔滔不绝地叙 说起在印度的所见所闻。说着说着开始吹起牛来:“我在印度见到一根黄瓜,足有一座 山那么大。” 朋友们一听便知他在吹牛,对他说:“你去印度后,我们在家乡修了一座桥,那是 一座日期:[爬行类] 印度鳄 (恒河鳄、长吻鳄、食鱼鳄) 分布于印度和缅甸。 长可达6米。背面暗橄榄褐色,腹面色淡。幼体颜色较淡,有暗色斑纹。吻喙狭长,与头颅后段显然有别;齿大小相同,上颌每侧有齿2z-29枚,下颌每侧25-26枚。体表及被鳞甲,各鳞片之间连有柔软皮肤,日期: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 古代印度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它和中国、埃及、巴比伦并列为东方的四大古国。勤劳、勇敢的印度人民,曾经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为人类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但是,几千年来,印度社会的发展一直比较迟缓。这与印度存在着一个的森严的等级制度一种姓制日期:佛祖和佛教 在公元前6世纪,在喜马拉雅山山麓和恒河之间有一个小国,国王叫做净饭王。有一天,正在宫中的净饭王接到皇后家中送来的喜报,皇后为他生了一个王子。这位王子就是佛教的创始人佛祖乔达摩?悉达多。 释迦牟尼的母亲在生他之后的第七天就死了,所以他是由他姨母抚日期:东印度公司 英国殖民地遍及世界各地,所以被称为“日不没帝国”,就是说,在英国统治的地区,一天24小时都可以见到太阳。英国之所以发展壮大、强盛发达。与对世界各地的殖民地残酷掠夺分不开。“东印度公司”建立与发展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个问题。 东印度公司始建于1600日期:印度毒蚊叮死千名儿童 晨报综合消息最近,小小的蚊子在很短的时间内已经叮死了千名印度儿童,并且迅速演变成一场政治风波。那么,这起风波到底是怎么发生的?小小的蚊子又是如何酿成大祸的呢?9月25日的印度和英国媒体对此进行了报道。 自7月底...日期:印度:寓教于乐 蔬菜玩具助儿健康 许多孩子不喜欢吃蔬菜,这是令家长们感到头疼的一件事。但在印度西部的拉杰果德市,一位妇女却能让孩子们在玩耍当中,喜欢上各种蔬菜饮食。 昌达尔?马尼本是一名退休女教师,过去一直教艺术。为了让孩...
&最新内容- - - - - - - - - - - -
&&热点推荐
精品专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英语学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数学学习-  - - -
 - - - - - - - -台联主席:台球20年望进入奥运
来自飞信网友&|& 09:56
的考核有几个很重要的指标,比如普及程度、受欢迎程度、是否公平竞争以及市场化程度等。“我很自豪,过去5年斯诺克运动发展很快,如今这已是一项拥有众多爱好者的世界性体育运动,相信IOC能注意到这一点。”  特鲁姆普必须更加努力  本届国际锦标赛开赛以来冷门迭爆,特别是卫冕冠军特鲁姆普首轮就被淘汰,这也是他本赛季以来连续三次排名赛首轮出局。赛后小特一句“我训练比谁都努力”引起普遍质疑,弗格森并没有透露他的训练情况,但却认为特鲁姆普必须尽快获得一次胜利,“他必须非常努力才行。”他表示,对于特鲁姆普目前的状况而言,已经不能继续输下去了。  奥沙利文在第二轮就被淘汰,不仅如此“火箭”还在首场比赛中闹出了“抠脚丫”事件,引起不少球迷不满。对此弗格森为他做了辩解:“奥沙利文确实是因为脚上有伤,你可以注意到他总是瘸着腿走来走去。那场比赛后我们专门找人给他做了治疗,他不是有意想这么做。”  中国寄托着斯诺克的希望  就在这个月,世界台联在印度举行了首个职业排名赛,标志着斯诺克南亚市场开发正式启动。由于印度是斯诺克的发源地,分析家认为印度未来有可能超过中国成为斯诺克头号大市场,但弗格森表示,世界台联很重视在印度的推广,不过印度并不能取代中国市场。弗格森强调,世界台联并非仅仅把中国视为商业开发的市场,事实上他们对中国有更大期望。“我们和中国台协有一个很大的计划,希望把斯诺克运动推广到中国的学校中,让更多中国年轻人喜欢上这项运动。为了更好地推动这项活动,世界台联专门编撰了一本《斯诺克球员基础课程》的教材,帮助年轻人更快提升水平。我们这项活动也得到了很多球员的支持,比如丁俊晖就拜访了上海和张家港的学校,帮助推动斯诺克的发展。”弗格森表示,中国对于斯诺克的意义绝不只是比赛和市场,而是寄托着斯诺克未来发展的希望。  弗格森认为本届国际锦标赛比首届还要令人满意。比赛面向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直播,规模和规格均超过上届。组织方面,赛场从双流移至成都市区,让选手能有更多机会领略成都美景和美食。弗格森相信,选择成都是世界台联做出的明智决定,国际锦标赛的影响力也必定会越来越大。  胡锐凯
您可能对以下热点也感兴趣印度文明(发源于南亚次大陆的文明)_百度百科
?发源于南亚次大陆的文明
(发源于南亚次大陆的文明)
印度(India)是南亚国家,以的梵文名称“信度”(Sindhu)或其变音“兴都”,印度河流域是古代人类文明发源地之一,故以此命名。
印度文明的由来
印度文明出现前很久,农业可能已经在世界上许多彼此相距很远的地方独立发展起来了,这些地方包括热带的东南亚、亚洲的最西端(今土耳其东部、和伊拉克北部)、非洲、以及公元前第一个千年期间的中南美洲。非洲和美洲古代农业的独立发展直到晚得多的时代才导致出现完善的书写体系和金属加工,尽管美洲农业社会最终建立大城市的时候在其他方面却仍然停留在技术落后的石器时代。与不同的是,耕种永久性农田要求有永久性居住地,这类由农民居住的村庄或小镇在公元前10000年后不久开始出现在亚洲最西端。
但文明一词的拉丁文civitas有城市的含义,它指的是多数居民不再是农民的大居留地;它的居民应该包括办事员、文牍员、行政人员、工匠、金属加工工人、店主、商人以及其他标志劳动分工并把城市与村庄或小镇区别开来的专业人员。有关这一发展阶段的最完整的考古和文献证据是在亚洲,尽管如今在非洲和美洲发现的越来越多的证据有可能改变我们当前的认识。然而看来可信的是,我们定义的文明是按照上述线索演变过来的。
从到印度并不远,交通也方便。水路出平静的后沿海岸航行可直达河口,需要通过伊朗和郫路支很少绿洲的沙漠的陆路也很常用。在这条陆路沿线和印度河以西的郫路支边境高地,就有公元前5千纪期间出现的好几个农业发达地区和大型村庄或小镇。虽然这些地方的发展可能与苏美尔无关,但它们大概得益于古苏美尔的成就。印度河到公元前6千纪和公元前5千纪时也有了农业,因而大概是独立发展的。大约到公元前3000年,印度河流域出现了真正的城市,而周围高地的农业后来才扩张到河边低地。与美索不达米亚一样,洪泛区向古代农民提出了新挑战:如何控制河水泛滥、实行人工灌溉和排除洼地积水。经过长期改进各项农业技术所积累的经验,终于成功开发了低地潜在的丰富农业资源。稳定的剩余农产品为建设真正的城市而非小镇提供了物质基础。这些城市的居民有文化,会金属加工,靠剩余农产品生活,有劳动分工,在艺术、建筑和城市规划上具有丰富的经验。
印度河文明
迄今发现的主要古城市集中地在今拉贾斯坦的卡利班甘(大概是印度发现的最古老的城市遗址)、巴基斯坦的和下游的莫亨焦-达罗。三地共有近200个同一时代的较小城镇或村庄的遗址,它们散布在从印度河流域向东至上游、向南几达今的广阔地域内,它们展示了相似的居住区、陶器、印章(用于标明)和艺术品。所有这些遗址的发掘深度和地层性质都相同,这进一步表明了的同一性。这个在地域面积上超过所有其他地方所有已知古文明的文化综合体被称为印度河文明,它无疑与这条
河及其支流有密切的关系,如同和埃及文明与河流的关系。印度河与及-一样,也是一条不稳定的河流,即发源于多水的地方。它的多条支流从有充沛融雪水和夏季季风雨的喜马拉雅山区出发,流过和干燥的拉贾斯坦低地,进入信德的沙漠后在今卡拉奇附近入海。所有这些低地都缺雨,而印度河流域的下游部分实际上与苏美尔一样是沙漠,因而农业必须依靠灌溉。一年一度的洪水既提供了水又带来了极肥沃且容易耕种的冲积土壤,再加上长而温暖的生长期和终年不断的日照,构成了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这些条件与促成埃及和在掌握了管理利用洪水的方法后达到古代突出地位的条件是相同的。也提供了运输粮食和建筑材料等大宗货物的廉价而方便的手段,它和少树而平坦的平原一起,创造了便利的交通,这对于互通有无和劳动分工都是十分重要的。
与苏美尔的关系
我们对印度河文明的了解远少于对和埃及文明,原因之一是印度河文明的书写体系虽经不止一代密码专家和语言学家努力却仍然未得译解。我们发现的文句刻在泥版和印章上,共有超过300个不同的符号。这些符号可能提供某种关于写下这些文句的是什么人的线索。从语言学上看,他们似乎是今印度南部居民的部分祖先,也有些学者猜想他们可能更接近伊朗人。但印度河文明的书写体却与苏美尔的任何东西,尤其是与毫无共同之处。这本身就令人信服地证明印度河文明不是古的旁支,而是一种独立的创造。最晚到公元前3200年,即几乎肯定在印度开始出现以城市为基础的文明之前,楔形文字已经取代了更早的,它作为书写体的明显优越性保证了它迅速推广。如果印度河文明是的派生物,那么它一定早已用上了楔形文字或至少显示某些与更早期苏美尔书写体的联系。
可以看出,在纳巴达河和护卫下的和,将印度拦腰截为南北两部分。印度南部另有隆起的做屏障。在北部边境,、和形成了难以逾越的壁垒。古城市遗址——卡利班甘、和莫亨焦-达罗——全都紧靠及其支流。印度河文明瓦解后,居民区开始移向崛起的。
约公元前2500年的莫亨焦-达罗遗址出土的青铜舞女像。人物形象的风格独特,甚至有些抽象,但十分传神地表达了舞者的兴致和动态。(National Museum of India)
印度河流域居民的艺术和他们非凡的城市规划,也是全然独具特色而与无关。他们用的印章与之前或同时代的印章极为相似,而我们知道,最晚从公元前2500年起,两地之间已有贸易往来,因为这一时期的印度物品已在苏美尔发现,苏美尔的物品也在印度发现。看来十分可能的是,由于印章大概主要用于标志财产或货物的所有权,的居民在与的贸易过程中采纳了它们。
印度河文明究竟何时出现难以确定,粗略的估计应早于公元前3000年。城市遗址,包括卡利班甘、和莫亨焦-达罗这三处主要遗址,都紧靠印度河或其支流,这些地方的地下水位都很高。最深的(也是最古老的)遗址如今都在今天的地下水位以下,这给考古发掘工作造成严重困难。自从这些古城市在大约5000年前建成以来,江河流向发生了很大变化。洪水和沉积的淤泥已将大多数最早期的证据冲走、埋葬或淹没。与一样,由于同样一些原因,我们没有可能再看到比我们目前所能证明的更久远的早期阶段。迄今能够确定的最古老文物的年代都集中在公元前2500年前后,但它们全来自遗址较高层面,因而必然来自城市文化已经相当先进的时期。在文明开始形成的阶段,它的发展比较缓慢,因而可以设想,它应该比公元前2500年更早许多个世纪就开始了。在公元前2500年以前这一时期内,它演进并建成首批城市,达到了我们今天见到的公元前2500年的形式和水平。因此,公元前3000年这一推测较为合适,尽管仍然是一个带任意性的整数。
我们不知道这些城市的建设者们怎样称呼他们自己和他们的居住地。我们今天用的是现代地名——如莫亨焦-达罗的意思是“寂静的地方”。希腊人把他们在亚历山大时代遇到的地方称为India,这个名称起源于雅利安人给那条河起的梵语名字Sindu,由此联想到India大概就是指的印度河流域及其附近地区。及印度人自己用的名称是Hind,显然与Hindu、Hinduism和Hindustan(意思分别为印度、印度教和印度斯坦——斯坦意为“国家”)以及下游的Sind或Sindh(信德省)同词根。有关印度的第一部外国人记述是波斯人在(CyrusⅡ the Great,公元前590/前580~约前529),波斯政治家,伊朗西北部古代国家米底的国王之外孙。在约公元前550年起兵造反,进攻他的外祖父,获胜后继承米底王位。——译者(公元前550~前530年在位,其帝国曾短暂兼并印度西北部疆土)时代所写;波斯人将Sind或Sindh改回到Hind或Hindush,从而最后确定下来并沿用至今。
与的贸易从水陆两路进行。水路通过入海口附近的洛塔尔港口,那里有石砌大码头和仓库遗迹。所有这些,都与一个显然属于(印度河文明的一个别名)的城市有关。这里及印度的另一些地方,都发现了的货物,苏美尔也发现了哈拉帕的货物,而在这两地之间岛上一处遗址则发现了两地的货物,看来它曾经是一个大贸易中心,是来往苏美尔的许多贸易路线的交会地。苏美尔文献谈到一个名为迪尔穆恩的地方,是从他们河流入海口向南航行数天即可抵达之处,大概就是指的巴林。那里有来自东
方美鲁哈地方的商品:象牙、孔雀、猴子、精美的石头、祭祀用的香和调味品,总之有圣经上说的“猿人、象牙和孔雀”。美鲁哈肯定就是印度,但究竟是到了印度、还是印度人或中间商把货物运到迪尔穆恩,则尚无定论。
印度河文明的城市,希腊文化中克里特某个统治者或其朝代的名字。英国考古学家把他发现并挖掘出土的称为。——译者
印度河文明的两件明显不同的文物:莫亨焦-达罗的祭司模样人像和哈拉帕的残缺人体躯干。风格独特的“祭司”很像米诺斯①(克里特)艺术,人体躯干则颇似古典希腊艺术。两件文物都来自印度河文明,表明它们可能制作于不同时期,因而反映了风格随时间的演变。(左:Stella Snead/Archaeological Survey of India;右:Borromeo/Art Resoure, NY)印度河文明最惊人之处也许是它的城市规划设计,几乎每座房屋都有水井、供水管道系统、浴室和废物排放管道或排水沟。如此发达的城市建设实为古代任何地方所未见,甚至西欧和北美要到19世纪晚期才有类似规模的成就。滋养这些城市的河流供给城市的市政用水,是从上游靠自流方式引来的,这一方式后来为数代莫卧儿皇帝用来给他们在德里及的宫殿供水。印度河文明的居民对私用水源的重视,说明印度人特别强调沐浴、洗涤以及祭祀仪式的纯洁。已经发现的宗教人物多种多样,但其中很多似乎是印度的创造及破坏之神湿婆、丰收之神、以及主管出生-生命-死亡-再生循环之神的古代形象;还有最早的瑜伽瑜伽是印度教的一种哲学,它规定了严格的精神及肉体磨炼,以求达到与宇宙精神合一。修行者,那时就已经表现为坐姿、抱臂并定睛凝视来世的形象。始祖女神、男性生殖器形象以及牛崇拜,提供了与古典及现代印度文明之间联系的另一些线索。有些学者指出,印度特色的转世及无穷生命轮回观念就曾经是人的信仰。确实,包括宗教及其他成分在内的大部分传统及现代印度文化的根源,都能在由拼合成的图景中找到或推断出来。
有隆肉的公牛。印度人对牛的尊敬起源于印度河文明。(Jehangir Gazdar/Woodfin Camp & Association)这些古城市的房屋惊人地相似,说明社会分工还不很细;房屋沿着规则的街道排列成半格栅式图案。有少数较大的建筑,而大多数城市的较大建筑中都有一间公共澡堂,可算是最大的单一结构体;另一些较大建筑可能是市属粮仓或栈房。我们尚不认识的这些城市居民留给我们的艺术,不仅品质高超而且形式极其多样。多样性可能表示它们是在一个艺术风格发生了变化的很长时期里创造的,恰如世界上其他任何地方在1000年内风格的变化:抽象派、现实派、理想派,等等。最吸引人的艺术品是大量形态各异的泥土或木头制造的儿童玩具,其中有极小的牛拉的极小的车和会爬绳的猴子。这说明当时的社会已经繁荣到能够生产这类非必需品——这是灌溉农业高生产力的贡献——而人也具备了受钦佩的价值。另外,这些遗址中很少见到武器或其他战争迹象,看来那里的文明是平和、仁慈、有高度组织的高级文明。印度的土产棉花也是在这里最早用于织布制衣,这一创新晚得多才传播到世界其他地方。动物雕塑和浅浮雕,包括很多印章上的作品,工艺极其精良,其中大量牛科动物形象多为我们熟知的弓背牛,说明从那时起牛已经受到尊敬。这些以及其他证据使我们相信,早在时代以前,就已经出现了对生命的尊重和非暴力要求,这些都是印度人一贯强调伟大生命链条和万物同源的标志。
印度河文明居民的主要食用农作物是小麦,它最初可能是从西方地区引进的;作为补充的有大麦、豌豆、菜豆、油用种子、水果和蔬菜以及家养牛和羊的奶产品。工具用青铜、石头和木头制造,较晚的若干世纪中出现了铁,并被用于制造比如车轮轴的销钉。只是到了末期,水稻才以次要作物出现,那是通过与交往而从东南亚原产地输入的。甘蔗也是印度土产,并在印度河流域最先人工种植,但今天在灌溉系统更优的恒河流域种植更多。在地区,靠近河边的地块不但必须加以灌溉,而且一再遭受无规律的、偶尔灾难性的洪水之害。相继建造的堤堰遗迹说明,甚至保护城市本身免遭洪水或之害的努力并非总能成功。在这片平坦、半干燥或甚至沙漠地区,没有可用于建筑的石料,城市是与苏美尔一样用晒干的土坯或烧制的窑砖建造的。烧砖用的燃料或取自河边的树丛(很快就消耗殆尽),或从林木更茂盛的丘陵或河流上游多山地区运来。的废墟最早在1850年代由一位英国军事工程师进行了考察,他敏锐地注意到,承包铁路道渣的印度人给他送来的砖块和其他碎片的尺寸很奇怪,同样奇怪的还有某些碎片上的符号,其实那就是印度河文明的书写体实物样品。这位工程师追根溯源一直追到哈拉帕遗址,并且意识到那些都是比当时已知印度文明更古老的一种文明的遗物。
衰落和瓦解
到公元前第三个千年之末,印度河文明开始衰落。尽管只能推测衰落的原因,但有明显的证据表明耕种或灌溉的土地和城市所占地区的面积都逐渐缩小。洛塔尔港口约于公元前1900年前放弃,其他大居住中心维持的人口也比原先大为减少,且拥挤在衰败城市的某个小区域中。在某些遗址上也发现了暴力迹象:灰烬和未掩埋或无头的尸体,大概是遭匪帮袭击的
受害者,因为那些城市基本上无力抵御掠夺。任何文明存在很多世纪后,都可能出现衰退迹象,但印度河居民遇到的却是由他们的沙漠或半干燥环境引起的一些特殊的、短期内即可变成难以克服的问题。任何干旱地区经长期灌溉后,必然逐渐积累因水蒸发又无雨水有效冲刷而留下的盐碱。灌溉使地下水位提高,甚至可能上升到作物根部。当积累的盐碱达到对作物有害的水平,或作物根部被淹,农业就可能相当突然地宣告完结。就是今天我们也能在很多包括美国在内的干燥灌溉地区看到这两个问题造成的影响。
在印度河流域古代耕种过的地区中,有大片地块看来就是由于这些原因而被放弃的,因为古代耕地表面有白色沉积物。另外,一再发生的洪水和江河改道,不但直接威胁城市,而且所携带的淤泥破坏或堵塞给农田供水的灌溉渠道而间接危及农业基础。江河改道也可能使城市或灌溉区失去水源。所有这些都是发源于山区然后流经少树沙漠地带的不稳定河流的行为特点。没有气候变化的证据,尽管有人无视相反证据而断言如此,但有不少证据表明曾经造就了城市、滋养了艺术的剩余农产品减少了而终至消失,残余人口居住在一度辉煌的城市废墟中,靠他们从幸存的、生产能力远为低下的农田榨取的些许收获,再加上狩猎和采集,过着比较简单的生活。在这种衰退状况下,他们越来越无力保护自己免遭外来人的袭击。后来抵达这里的移居者,从未看到过印度河文明的鼎盛时期,因而不可能是它瓦解的原因。创造了的人或他们的后代,随身带着他们的文化和技术,大概向东疏散到或向南迁徙到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印度恒河发源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