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林木琴 软件 电脑的发音软件有么

木琴_百度百科
[mù qín]
本琴(英语:xylophone)木琴是由一套长方形小木块组成。这些木块按照一定的次序排列。演奏时以两个木制的小槌在木块上敲击,发出声音略似骨头的枯干的叩击声,音质强烈刺耳,具有非凡的穿透力。现代木琴的音域有三个八度,过去木琴的记谱法比实际音高低八度,自圣——桑以后,就按实际音高记谱。但是木琴需要其他乐器(如钢琴、等)的伴奏才能衬托出其独特的,使之更具魅力。[1]
木琴产生于14世纪,其多用于独奏原始的木琴产生于亚洲、非洲和南美洲。十五世纪传入欧洲。十九世纪30年代俄罗斯扬琴演奏家库斯科夫旅欧表演木琴独奏。受到蒙德尔松等音乐家的赞赏,从此名声大振。[2]
木琴的起源甚早,相传非洲、爪哇与印度尼西亚在14世纪时就有木琴。在欧洲最早提到木琴是在16世纪。当时被称为木制敲击乐器。最初演奏者席地而坐,两腿向前直伸,木块 横于腿上而进行敲击。此种木琴,称为腿上木琴。改良后是把木块置于半圆形的框架上,演奏者把它从颈部挂至腰际来敲击。这种木琴称为环状木琴。 更进一步的木琴是:每一木块的下方置一开口葫芦作共鸣器之用。此种木琴,可称为瓢式木琴。现代木琴就是根据瓢式木琴改进而成,是以木料或金属制的管子来代替葫芦作为共鸣器。至19世纪,这种乐器已经常被巡回演出的演奏家们当独奏乐器使用。在1830年左右,俄国演奏家古西科夫以高度的技巧演奏木琴以后,木琴渐为人们所赏识,并引起了如门德尔松、肖邦、李斯特那样的作曲家们的兴趣。此后,大多数20世纪的作曲家都使用过木琴,如在G.马勒的《第六交响曲》,R.的和D.的《第五交响曲》等作品中都运用到木琴。[1]
1.音条:用红木或其他硬质木料制作,常用材料为热带的红木和花梨木等硬质材料;
2.琴架:金属质地;
3.共鸣筒:长短不同的圆形薄铝管, 装在每个音条的下方,作用相当于的共鸣箱,使音条发出的声音增强和延长;现代木琴通常是根据瓢式木琴改进而成,以木料或金属制的管子来代替葫芦作为共鸣器。
4.打棰:一对勺型小木棰,多用制成。 用来击打音条以发声。
木琴的基本结构是以若干由长渐短的硬木音条并行排列在架子上构成。乐队木琴有两种形制。较普通的一种是竖排式。即音条像钢琴黑白键排成两列,每根音条下有一根金属共鸣管。音域一般为C(1)/C(4)或f(1)/C(5),实音比记谱高八度。木琴的基本结构是以若干不同长度的音条按一定次序排列,每一音条下方置一木制或金属制管子作共鸣器,音域为三个半到四个八度。木琴演奏时以两个木制小槌在音条上敲击,发出枯干的叩击声,音质强烈刺耳,具有非凡的穿透力,多用于独奏。[3]
木琴的发声原理:每一个木条的音调高低取于其长度与厚度,短而厚的木条会发出较高的声音。同样的,长而薄的木条会发出较低的声音。每一个木条的两端各有两个节,亦即振动的静止点。为了控制木琴的尺寸不至于太大,调音方法不可光靠木条的长度宁可依靠木条的厚度。为达到此目的,木琴制造商会把一些木条的背面削去一部分成拱形,以便制成大小适度的木琴。[2]
目前我国使用的木琴,按其形状可以分为两种:一种称为梯形琴或者叫三角琴,另一种称为横排琴或者叫玛琳巴琴,两种琴的音色相近,各琴键排列、演奏方法却大不相同。下面分别作简要介绍。
梯形琴:梯形琴的演奏采用直腕,演奏者使用两根匀型的红木槌敲击琴键,使其振动发音。梯形琴的音域一般都在三个半八度,为了演奏方便,有的音(如F、C)在排列中需要两块相同音高的琴键。琴键数量为46块左右。梯形琴声音清脆明亮,穿透力很强,听起来具有珠落玉盘的感觉。表现欢乐活泼的情绪和场面有其独特的效果,尤其在儿童乐曲中使用非常广泛,在大型乐曲、舞曲、交响乐中,也有它精彩的片段。梯形琴上还可以演奏出一些特殊效果,如刮奏产生的流水声,前八分音符后十六分音符连续演奏产生的马蹄声等。[4]
横排琴:横排琴过去在我国使用较少,近几年由于加强了对外文化艺术交流,在中央音乐学院、解放军军乐团、解放军艺术学院军乐系以及其他一些艺术院校、文艺团体的打击乐教学与演出实践中都在越来越多地使用横排琴。欧美国家及日本等都普遍使用横排琴,世界上每年举行的一些打击乐比赛也都是使用横排琴。我国在幼儿教育工作中推广的原东德“奥尔夫教学法”所使用的乐器,就是简化的横排琴。从目前情况看,横排琴大有取代梯形琴的趋势。[4]
总的看来,两种木琴的演奏、练习都有一定难度。
非洲和中南美洲的民间木琴,东南亚木琴、非洲木琴、中南美洲木琴等。
独立性是指每个指头单独运动的能力,一般人常常动小指时,无名指会跟着一起动,或者在食指,中指,无名指三个指头都在琴上按品的时候用小指击弦和勾弦,会感到没有力量,这都是因为独立性不好。
稳定性和准确性,这点主要在转换和弦时能充分体现,有人按和弦按住是按住了,但 是总按不实,并不是手上没劲,而是没有按到靠品柱的地方,所以常出现虚音。
拨弦,拨弦时拨片应当和弦成三十度角,这样拨出来的音色会很干,没有颗粒感,三十度角时,琴弦和箱体的共鸣会出现最好的音色。拨弦分单弦拨弦和跨弦拨弦(相临弦或非相临弦),跨弦是一项很难的技术,尤其是在速度很快的情况下,难度就更加的大,这方面更需要加强练习。无论是单弦或者是跨弦都要一上一下,这样可以更好的控制拍子。
扫弦,无非也就是上扫和下扫,但是要注意的是,扫弦时,拨片也要三十度的拨弦,这个一般在下扫是没什么问题,但是上扫时一开始练习会有些不适应。扫弦主要分三种,第一种是低把位的开放和弦扫弦,第二种是高把位的扫弦,第三种是制音扫弦,制音扫弦又分左手四指全部轻轻按到弦上的那种和右手的扫弦。把扫弦分为这三种是因为这三种扫弦在弹奏时,弦的张力明显不同,如果不在这方面单独训练的话,在低把位快速扫弦,然后马上换到高把位,拨片都很有可能嘣飞,更别说音色控制了。 下面就是双手的配合练习,包括音阶,和弦(扫弦节奏),和分解和弦。在实际弹奏中,声音一定要大,一定要让琴弦有明显的震动,这样才能使得整个箱体有充分的共振,很多朋友弹琴技术是不错,但是弹奏是音量太小,整个箱体根本没有达到应有的震动,这样,音色会很干涩,根本不可能有好听的音色,这个对电琴也适用,如果是失真音,轻轻弹和使劲弹失真度都会有明显的区别,在木琴上可以多看看ERIC CLAPTON的木琴演奏,电琴上我觉得STEVE VAI,ERIC JOHNSON等等大家熟悉的大师都可以借鉴,最值得一提的就是PAUL GIBERT,他的力度就很大,他弹的失真音就非常强,即使是在效果器的失真不强的情况下,所以失真并不是把效果器上的失真度调大就一定可以出来很强的失真。再多罗嗦一句,SLASH常常就不用效果器,直接插MARSHALL音箱,音箱一般不会提供很强劲的失真,但是他大力度的弹奏往往使失真音非常的有冲击力。
分解,根音一点要弹重一些,标准是清晰持续到整个和弦的结束,这样可以有力的支持整个和声的进程发展,使得和声的色彩明显。根据分解音的需要,适当把高音变化的部分突出。[4]
木琴是以双手持小硬头槌或软头槌击奏发声。用硬头槌击奏时,能发出木质、坚硬清脆、余音短、穿透力很强的声音,很适合演奏各种形式的、琶音、滑音、颤音、滚奏音、、跳进甚至远距离跳进的技巧性的乐句。木琴能用很快的速度演奏,可自如地控制强弱变化。木琴在乐队中常被运用于轻松、活泼、欢快、诙谐、幽默、怪诞的音乐段落中。
属竹木类,各个音条都有固定的,因而木琴是变音打击乐器,可用于独奏旋律。强奏时,木琴音色刚劲有力,弱奏时则柔美悦耳。木琴发音短促而清脆,多用来演奏 轻快、活泼的乐曲,表达一种欢乐的气氛。对于持续音,则必须运用两个打棰迅速交替敲击 同一音条以获得连续的效果。此外,木琴还可以奏出美妙的和动人的,具有丰富的表现力。[5]
19世纪后半叶,它进入大多数交响乐队的打击乐组,第一次是由法国作曲家C.圣-桑斯在他的《死之舞》中首次使用,用来表现骨架的摇动声。大多数20世纪的作曲家都使用过木琴,如G.马勒的《第六交响曲》,R.斯特劳斯的《莎乐美》和D.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五交响曲》、《第二爵士组曲》等作品。[2]
.中华乐器网[引用日期]
蔡定国,钟泽骐.琴:广西民族出版社,1990.11:47
周菱,张颖.简明音乐教学词典:江苏文艺出版社,2010.11:188
张希玉.乐器乐队:黄河出版社,2008.2:155
.中国音乐网.[引用日期]木琴马林巴怎么调成清脆的声音?_编曲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42,676贴子:
木琴马林巴怎么调成清脆的声音?收藏
类似八音盒音色
你这问题好搞笑!
用文火油炸十分钟,鸡肉味,噶嘣脆,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求iphone4马林木琴和巴林木琴铃声_百度知道
求iphone4马林木琴和巴林木琴铃声
我有更好的答案
我 iphone4 港版 用巴林木琴铃声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iphone4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来自当知百科
生成缩略图错误:convert: unable to open image `/data0/www/dangzhi/baike/images/2/26/Mq.jpg':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 error/blob.c/OpenBlob/2709. convert: no images defined `/tmp/transform_51c97f061ba1-1.jpg' @ error/convert.c/ConvertImageCommand/3210.
木琴生成缩略图错误:convert: unable to open image `/data0/www/dangzhi/baike/images/6/64/Mq.jpg':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 error/blob.c/OpenBlob/2709. convert: no images defined `/tmp/transform_ba-1.jpg' @ error/convert.c/ConvertImageCommand/3210.
非洲木琴生成缩略图错误:convert: unable to open image `/data0/www/dangzhi/baike/images/3/31/Mq.jpg':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 error/blob.c/OpenBlob/2709. convert: no images defined `/tmp/transform_7d3f-1.jpg' @ error/convert.c/ConvertImageCommand/3210.
  击奏。主要流行于东南亚、非洲和中南美洲民间的旋律性打击乐器,有时也用于管弦乐队和节奏乐队。木琴的基本结构是以若干由长渐短的硬木音条并行排列在架子上构成。作为声源体的音条,一般为断面呈矩形的木条。优良木琴常用热带的红木和花梨木等硬质材料制作,现已出现用碳纤维、玻璃纤维做的音条。音条越长、越宽或材质越密,音就越低。将木条底面中间一段适当挖薄,可降低音高并有利于发音。木琴发音脆,响而短促,一般木琴的音条下均装有共鸣器。通常用一对球形头的槌击奏,槌头的软硬影响音色。
  用于不同乐队的以及不同地区的木琴,构造和形制有所不同。大致有如下几种:
  有两种形制。较普遍的一种是竖排式,即音条象黑白键排成两列,每根音条下有一根金属共鸣管。共鸣管的内膛深度均经调节与音条频率相耦合。音域一般为c1~c4或f1~c5。实音比记谱高8度。另一种是横排式,音条分四行排列成梯形,槌形近似一把长柄勺。这种木琴流行于苏联和东欧地区。最早用 5条草束垫在音条下放在桌上击奏,故称草垫木琴。
  源于非洲和中南美洲的民间木琴,在结构和形制上与竖排乐队木琴并无差别,只是马林巴的音区较前者偏低,通常为c~c3或f~c4。有一种大马林巴,音域达6~7组,音条的尺寸略宽而薄,音色柔美醇厚;用较软的槌头击奏,主要流行于欧美两洲。
  前者音区较高,一般为e2~g4;后者较低,一般为e1~f3;音条竖排类似钢琴键,有共鸣管;以特制的肩带将琴悬于身前击奏。流行于美国行进乐队。
  音条有木制和竹制,数量从几条至20多条,竖排成单列装于一个兼为共鸣器的船形或摇床形槽架上。槌头多呈蘑菇状,也有用同时击双音的(常为8度)杈形双头槌。印尼爪哇的木琴称甘邦,音条16~21根,音条用竹或柚木制作;槽架精雕成孔雀形;音条成排插在槽架的两排钉上,可随时取换。缅甸的皇家木琴称帕塔拉,常以17~23根竹板为音条,采用在音条下贴蜡的方法调音。泰国木琴拉奈特伊克和音区较低的兰纳松,柬埔寨的木琴郎尼阿伊克和音区较低的郎尼阿松,老挝木琴兰纳特等,均与印尼木琴相似。有些地方还有一种较简单的腿木琴,如马来亚的康康和缅甸的克洛汤,都是将4~5根音条横置于演奏者两腿上击奏。
  除北非外的非洲各国几乎都有木琴。据统计,非洲各地木琴名称多达上百种,著名的马林巴就是其中之一。流行于刚果、安哥拉、苏丹等地的非洲木琴,常用紫檀木制作,音质甚好。多数木琴的音条下设有葫芦、果壳、竹管或洋铁罐等作为共鸣器,共鸣器的孔上贴有动植物薄膜,有消除杂声和丰富音色的效果。刚果的姆比拉只有一根带葫芦共鸣器的音条,用单槌击奏;莫桑比克的维兰威有10~15根音条,由两人一起演奏;乌干达的恩达腊有16~18根音条,常由各持双槌的5 人共同演奏。西非的汉德贾是将3~5根音条横置于大腿上击奏的腿木琴;南非的谬汉比是挂在身前击奏的木琴。木琴的使用常有不同的习俗,乌干达的恩拜里主要为男用;埃塞俄比亚的木琴莫尔克用于战场刺杀时为战士助威;乌干达阿卢尔地区的恩达腊有8条音条,固定于一个起共鸣作用的地坑上,只为当地苏丹特有。
  流行于中美和南美地区的木琴称马林巴,以危地马拉和墨西哥南部最盛行。现在的中美洲木琴,在结构、制作和使用等方面,均具有较高水平。墨西哥的马林巴音域达5组,音条竖排成半音和全音两列,每根音条下有一根用雪松或桧柏做的方形共鸣管,管底贴有薄膜,整个琴装在一个长约150~180厘米的长方形木架上,由各持一对槌的4名演奏者同时击奏。危地马拉的类似的大型马林巴,音域多达6~7组,用橡皮或毛毡头槌击奏,发音柔美,通常2~5人,有时多达 7人演奏。
  木琴较早兴起于东南亚。印尼爪哇帕那塔兰寺庙中,有14世纪的同时击两根音条的槽架木琴的图象。苏格兰的音乐学家P.R.柯尔比认为:东南亚可能是木琴的发祥地。非洲有关木琴的记载始见于17世纪,该地区木琴的一般形制、调音、击奏技法等,均与东南亚相似。柯尔比经实地调查肯定非洲木琴是从马来亚传去的。一般认为美洲木琴是随着被贩卖的黑奴从非洲传去的。马林巴一词可能源自中、南非洲的班图语。19世纪末竖排木琴经危地马拉人S.胡尔塔多改进为现代较高级的马林巴。美国作曲家P.克里斯汤写有马林巴和管弦乐的小协奏曲;法国作曲家米尔奥写有一首马林巴协奏曲。欧洲木琴的记载最早见于1511年,当时称为“木棒”,为25根圆柱状音条。17世纪初始有扁方音条的记载。18世纪出现过用键盘击奏的木琴。19世纪30年代,俄籍犹太人J.古西科夫演奏草垫木琴引起F.门德尔松等人的重视,以后即进入管弦乐队。典型作品如C.圣-桑斯的交响诗《死之舞》,用木琴再现骨架摇动声。Д.Д.肖斯塔科维奇在《第五交响曲》等作品中也用了木琴。
  中国清代曾传入缅甸皇家木琴帕塔拉(嘉庆《大清绘典图》称“巴打拉”)。至今有些地方民间乐队仍沿用这种单列竖排木琴。日本歌舞使用的木琴也与东南亚槽架木琴相似。竖排乐队木琴随管弦乐传入中国,横排乐队木琴于50年代从苏联传入。形形色色的小木琴,在中外普遍用于儿童音乐启蒙教育。当前位置: &
木琴的英文
音标:[ mùqín ]&&发音:&&
英文翻译百科解释[音乐] xylophone
例句与用法1.Play - the sound of xylophone播放-木琴的声音2.In indonesia , gamelan orchestras play music on gongs , drums , and xylophones印度尼西亚,佳美兰乐队用锣、鼓和木琴演奏音乐。 3.From hong kong , to be accomplished in flute , piccolo , piano , xylophone . music is her all来自香港,精通长笛短笛钢琴木琴演奏,音乐就是她的一切。 4.The tone color of the xylophone is relatively dry and " wooden " , with little resonance木琴也是藉著敲棍击打木片而发声,它的音色较乾涩,其回声亦不能持久。 5.Master of marimba . inventor of six - mallet technique . keiko abe & marimba ensemble japan will take you into the intricate world of marimba木琴界教主,六根琴槌掌门人,领你进入马林巴精致优雅的细腻感动。 6.His voice was untrained , but his presentation and especially his songwriting set him apart as an inspired , soulful performer他的声音是受过训练,但他的介绍,尤其是他的歌曲集,他除了作为一个启发,木琴演奏家7.He worked hard to perfect his craft , and before his 20th birthday , he added the tympani , marimba and xylophone to his repertoire他刻苦努力以提高自己的技艺,不到20岁,就把定音鼓、马林巴琴和木琴加入了他的全部器乐曲目中。 8.The company ' s products are percussion instruments , such as xylophones , aluminum board - xylophones , tambourines , ringing bells , etc廊坊市永贺乐器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制造木琴,铝板琴,鱼蛙,铃鼓,砂球,摇铃等打击乐器的生产厂家。 9.The xylophone is similar to the glockenspiel in construction , except that the bars of xylophone are made of rosewood instead of steel木琴也是具有明确音高的键盘式敲击乐器,其不同长短的硬木片是用线安置于一个水平的木架上。 10.Besides the djembe , xylophone , pieces of wood , desk , stone , even human wrists , figure points , vocal cords are also to be used to make their music除了非洲鼓、非洲古巴鼓、木琴等乐器,像木块、桌子、石头,甚至是人的手腕、指尖、声带等,在乐团成员的手中时也能演奏出曼妙音符。 &&更多例句:&&1&&
相邻词汇热门词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木琴 软件 电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