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樵山门票给不给周自行车进的

天寒地冻依然骑行三水有约万人热衷骑自行车运动
来源: 北京联盟
来源: 北京联盟 三水骑行族越来越多。
来源: 北京联盟
来源: 北京联盟 天寒地冻、冷雨霏霏也挡不住骑行的步伐。
来源: 北京联盟
来源: 北京联盟 在三水,无论白天夜晚,都可以见到骑行一族的身影。
  天寒地冻他们依然骑行
  三水有约万人热衷骑自行车,有人甚至每天骑行从不拉下
北京联盟总结本文关键词语:
  羊城晚报讯 采访人员李维宁报道这两天,南粤大地气温骤降,佛山市晚间更是低至10摄氏度,但三水区仍有不少市民坚持骑自行车锻炼身体,习惯夜骑的依旧寒夜出骑,喜欢骑行远足的照样穿县过镇。“今天(3日)上午6时,又有一批骑行者冒着严寒从三水出发,以4+2形式前往英德英西峰林骑行。”三水一位自行车俱乐部负责人说,估计三水区目前约有上万人经常骑自行车运动。
  天冷照样骑行
  “4个车轮的汽车加上2个车轮的自行车出游骑行,叫做4+2,骑行者坐汽车到达某个地方后,停下汽车再骑行;如果是坐火车,那就叫做n+2。”三水单车部落俱乐部负责人叶绍钢告诉采访人员,说起这些,骑车一族均心领神会。前两天,单车部落俱乐部通过QQ发起4+2英西峰林骑行活动,大家都知道今天天气转冷,但仍有20多人报名参加。上午6点,大家便将自行车集中在俱乐部门口装上汽车,7点准时出发,虽然天气较冷,但大家热情高涨。“今天骑行的距离约80公里。”叶绍钢说,费用都是AA制。
  叶绍钢抱怨目前三水的骑车环境不算太好,“骑着骑着,就没有了单车道,要走机动车道,而有些绿道,走着走便遇到断头路。”
  骑行者来自不同行业
  采访人员了解到,三水目前有5个自行车俱乐部,各俱乐部人数不等,如单车部落俱乐部成立3年了,有400多名会员,其中积极分子大约100名左右。他们一般通过QQ群或微信朋友圈组织活动,每次活动均有专人负责组织,并落实安全问题等,如远行的要求各人买,“出骑时,安全措施一定要做足,头盔、车前灯、车后灯三样必须具备。其它如手套、骑行服则各人自己选择,但出行前自行车一定要做好保养。”叶绍纲说,每次出行一般20-30人,每个月有一、二次远行,远行一般采用4+2或n+2模式,“主要是为了节省时间,因为每个骑行者来自于不同行业,有、老师、学生、文员或自由者。不少人需要休假、调班才能参加活动。”
  中短途骑行一般骑100-200公里,当天来回,如到四会贞山、南海西樵山等。50公里则算是短途了,一般是在市区或郊区范围内,如云东海、西江堤围。“一般都会选择空气好、环境好的地方吧”,一位骑行者告诉采访人员。
  哪天不骑车就觉得少了什么
  在三水,骑行族中女性占了约4成。阿雯被骑行一族称为“夜骑队长”,她今年初才买了山地车,成为骑行族,但从此一发不可收,每次俱乐部或朋友间发起骑行活动,肯定少不了她,由于工作关系,白天要上班,因此,夜晚的骑行活动几乎每次她都不拉下,也因此,她迅速成为三水骑行族中崛起的骑行新星。
  “哪天不骑一会,就会觉得少了什么。”阿雯接受采访。采访人员问起这两天天气转冷还骑不骑,她说:“冻也骑,一骑身体就热起来,只要不下雨即可,刮大风则可能辛苦些”。阿雯说起夜晚骑自行车的乐趣:“晚上虽然看不到什么风景,但乐趣就是骑行,骑行就有乐趣。有时,夜晚骑单车跑到西樵山,一个来回约80公里,或许就是为了到哪里喝碗豆腐花。”阿雯说,别人半个钟头可以骑车冲上7公里长的四会贞山顶,她现在需时1小时10分钟,虽然时间多了别人1倍,但以前别说骑车上去,连走路上去也觉得辛苦,而现在,她20分钟也可以骑车冲上西樵山顶观音处。
  阿雯有个愿望,就是和别的骑行族那样,骑上单车,远行北京、西藏!
【天寒地冻依然骑行三水有约万人热衷骑自行车运动】
请将本文分享给你的朋友:
天寒地冻依然骑行三水有约万人热衷骑自行车运动 的相关文章
------分隔线----------------------------
北京联盟郑重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北京联盟无关。其原创性及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北京联盟对本文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和承诺,请网友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佛山西樵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