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提示内存不足这个?

关于创业的一切
早晚报、一周热文、嗅评
生活方式、文化思潮与八卦
由于业务调整,文集已放置文集作者的个人中心。请至其个人中心收藏夹中浏览。
《创业家》的这篇“银杏”报道,为什么出现在其微博上后又消失?VC“银杏”是哪家?
以下是《创业家》杂志9月份封面报道《好VC,坏VC》中的一篇文章,标题叫《银杏困境——小创业者眼中的大VC》。这篇文章夹在多篇新闻性报道与“十大VC投资人”评选中间,显得有点突兀与怪异。怪异在于:编者没有注明这是一篇什么类型的报道——是新闻类报道,还是借喻式的虚构性写作?如果是前者,“银杏”是谁?(这个VC名字在现实中根本不存在),如果是后者,编者是否要注明一下“纯属虚构”,提请读者阅读小心?——显然并非后者,因为杂志在全文结束处注明这是由记者根据四位创业者真实经历整理。这篇文章,前几日晚上由创业家微博全文发出,短时间内转发上千,引来诸多圈中人关注与讨论。但粉丝们睡了一觉起来,发现它已没了。看来,这篇文章给了某些人或机构压力。而《创业家》杂志之所以在文章旁边未做任何编者注脚,也反映出其既有“料”在手、有“槽”想吐却又不敢得罪某知名VC的纠结心理。那么,银杏到底是哪家呢?我们来看下这篇来自《创业家》、但已由网友发到里的文章。壹银杏没有出现在你们的VC榜上。你们可以认为是一个不该有的疏漏,也可以认为它就是你们榜上某一家或者某些家VC的别名。这对我无关紧要。银杏作为主流VC,银总作为投资人,在投资圈声名赫赫。创业者都以能拿到银杏的钱、银总投资自己为荣—不夸张地说,这是目前中国的小创业者们心中的梦想。&当初接到银总的电话,得知银杏要投我,我激动之极:我都做到银总看上我的地步了吗?实际上,我后来才知道,银总之敬业投资圈中罕有其匹。以他的地位,对小项目不屑一顾很正常,但是他保持着对投资机会的高度敏感而无论其大小。&接着我非常快地见到了他。“不要再跟他们谈了,”他对我说,“我投你,价格好说。”当时已经有几家投资机构决定联合投资我,当然,它们虽然也不是泛泛之辈,但与银杏相比,名气还没那么大。有哪个小创业者抵挡得了这种诱惑?反正我没抵挡住。&为了保险,我找到一个前辈请教。“如果你确定银杏会投你,”前辈对这一点看起来疑虑重重,“其他人的钱就别要了。但是我得提醒你一点,你最后大概是要被折腾的,最好是管他们要500万元押金,他要是不投你,你就不给他了。”&这位前辈跟银杏这么干过(你看,前辈也难敌诱惑)。不过,据说最后投资未成,银总打官司又把押金如数要回去了。前辈语重心长,怎奈我的热血已经沸腾:以银杏的威名,500万又算得了什么?那几家投资机构也不怒反喜:银杏的横刀夺爱证明了它们的眼光。它们都要求“给我留五个点,留一个点”,“只要让我跟银杏一起投就行,价格不用谈,银杏什么价我什么价”。&Term Sheet(投资意向书)签好,尽职调查也很快完成,专业并且细致。接下来的一个半月,我有足够的时间领略银杏的风格。&“我在国外。”“我不在国内。”“你可以找某某。”简单地说,我找不到银总了。对于我,银杏成了一个传说,可望不可即。我坐不住了。这种状况我完全始料未及,以致手足无措。Term Sheet要求我不能舍此他顾或对投资人兼收并蓄。我只能独自等待,默默承受。&终于,在我的几乎失去耐心的催促下,银杏请我再次坐到了它的办公室里。这是最后一次,刻骨铭心。“这个项目不错,”我的项目负责人对我说,“但现在有一个事实,我们另外一个团队,决定投资一家与你们业务基本相同的公司。一般来说,我们不会同时投两个竞争对手。因此,第一个问题,你能不能接受我们同时投你们两家?而且,你即便接受,我们也不一定会投你。”&一个半月以前的温暖荡然无存。这是极其冷酷的问题,它意味着,你必须接受他同时投你的竞争对手,以及你接受后他也不投你而投你的竞争对手的羞辱。对一个创业者,这是多么大的羞辱啊。我站起来,走出去,开始在楼道里转圈儿。&我带来的律师并没有准备谈这种问题。而且,Term Sheet也不具备法律效力。他爱莫能助。&我转回办公室,坐下来。“我接受。”我说。你知道,一般的创业企业走到融资这一步,意味着它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对资金的需求非常急迫,很可能钱已经用光了,融资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对方显然没想到我会如此委曲求全。他也显然备有预案。“如果我们所投的你的竞争对手有活动,你可以到现场支持吗?”&你认为这是欺人太甚吗?我当时已经不这么想。拿到钱,比什么都重要。“可以。”我说。&我的不抵抗这么彻底,一定让他们感到了惊讶。不过,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我毕竟是鱼肉,在人家的砧板上。&“与你的竞争对手比,你的价格太高,能不能打个七折?”&我已经预感到,即便我同意七折,这次融资也没有可能了。但是价格我一个人不能做主,要跟我第一轮融资的股东们商量。对方同意我回去商量。&一周后,我接到电话:“对不起,我们不能投你了,我们投了你的竞争对手。”&这时候,当我再回头去找最初的那几家请求“留一个点”的投资机构时,它们无一例外地都往后缩了。以前谈妥的条款全部要重新谈。实际上,是谈不成了,因为它们根本就不愿意再投了。&我落入了困境。我名之为“银杏困境”。就像早先的一个段子:银杏要投你了?银杏没有投你?前者意味着你将飞黄腾达,大小投资机构对你趋之若鹜。后者一落千丈,银杏没有投你,一定是你有问题,即使还有人愿意和你谈,你已经失去了议价能力。&贰&当我和更多的与银杏谈过融资的创业者交流后,我发现自己并不是孤例。他们的遭遇与我大同小异。公平地说,银杏没有投我,一定是遇到了某种它难以克服的障碍,但它的最终压价和投资比例(与所签Term Sheet数量相较)过低并不鲜见,如果不说这是常用手法的话。&一位曾进入过“银杏困境”的创业者仔细研究了美国VC的运作,得出结论说,国内VC普遍沿用美国的惯例,比如Term Sheet,对创业团队的约束过多,而对投资人几乎没有什么限制。在美国,因为有完善的信用体制,如果创业团队没有重大问题,一般投资人不会违反约定。而在国内,诚信存在很大的问题,因此创业团队和投资人处于完全不对等的地位。“从Term Sheet到实际投资,”这位创业者说,“如果估值相差在20%上下,我能理解,但是如果相差60%-70%甚至更多,我认为这就不是有诚意的一个做法。”当然,他遇到的是后者。“被银杏拒绝,”他说,“不仅仅是浪费了时间,没有人再愿意和你谈投资,你自己的心态也有了很大的不好的改变。”&另一位与银杏打过交道的创业者总结说,银杏的投资风格可以归纳为三条。第一,他们刻苦用功,任何有融资需求的场合都能见到他们的身影,这在一线VC中绝无仅有。第二,追逐项目凶猛,以高价排他。银杏的名气和给出的价格,无往不胜。第三,拖延和压价,以致与它当初的广泛撒网相比,投资完成率很低。&看起来,银杏就像是投资圈里的沃尔玛,予取予求,不可战胜。我想,如果换了是我,能避免这么干吗?未必。所以,不必指责。再者,就像另一位创业者所说,没有VC的钱毕竟很难做成事。我只是想告诉那些处于融资渴求期的创业者,自己受到过怎样的伤害,告诉他们,你可以不选择银杏,或者选择它可能要付出的代价。&如果下面的说法属实,那么,我会觉得银杏没有投资我实在是我的幸运。他们说,银总脾气很坏,如果他投资了你,并且进了董事会,当公司发展不合他的意的时候,他会在董事会上大骂你。有人甚至被银总扔过烟灰缸、泼过水。他们还说是热水。我不能想象如果是我,究竟该怎么应对。&还有一些事,可能涉及投资人对所投企业的过度包装,以及可能的关联交易、利益输送。一位创业者说:“我获得的一点经验是,应该尽早明确双方对企业未来发展的想法。我们就是到了后期才发现,资本要的是迅速扩大规模然后上市,而我们希望的是精耕细作。有的行业或者公司可能需要资本的这种做法,但对我们,则不适合。通常,如果资本是这么想的,它也不会坦白地说出来,这就需要多沟通,然后做出判断。”&银总拥有商业天才、勤奋和能力无可否认。他曾在不到半年时间里将多家银杏投资的企业送到美国成功上市。有人说这与银总无关,完全是投行的作用。我认为如果没有银总的判断在先,结果很可能不是这样。&也正是银总的过人能力造就了银杏的今天:因为它可以送你去天堂,所以它获得了让你经受炼狱的权力。除非你具备超人的忍耐力,或者自信可以比银总更强势,否则,还是远离银杏。飞得可能没那么高,摔得也没那么狠。&(《创业家》杂志记者刘建强根据四位创业者真实经历整理)
虎嗅个人微信号huxiu302,欢迎勾搭,勾搭时注明工作背景(如创业者、营销人)哦
后参与评论
这才是真正的干货!
虎嗅很坏。鉴定完毕
貌似知道是谁了,有一次冯小刚在公众场合面向大众媒体揭露过其秉性
哈哈! @□‖杂乱无章 : 银 对 红 杏 对 杉
这么点事,圈子里人谁不知道啊...
感兴趣的文章。。。好坏
欲擒故纵,很多创业者一开始被冲昏了头脑,后来就不知所措了
银 对 红杏 对 杉这么点事,圈子里人谁不知道啊...
贵司啥时候能拿到银杏资本的Term sheet[泪流满面]
'一般'这种词能是投融资行业能说出来的吗?说说看,美国vc不把你打出门去,,,
sTanLeySHOH:'一般'这种词能是投融资行业能说出来的吗?说说看,美国vc不把你打出门去,,,
一边说'美国法律健全',一边说'美国vc有道德',公知们是不是人格分裂,,,
說到底,連VC在中國都有地溝油啊[嘻嘻]
虎嗅特意在下面“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附上红杉,不言自明....
这算是高级黑么?。。。。。
虎嗅好坏,摆明了就是说红杉和沈南鹏.....
。。。不就明摆着讲红杉吗。。。(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081942',
container: s,
size: '1000,60',
display: 'inlay-fix'您的举报已经提交成功,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
大家还关注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081942',
container: s,
size: '1000,60',
display: 'inlay-fix'有没有人想过为什么你会出现在这个世上,为什么这个世界会有你这个意识载体?
假如你的父母没有在一起,会不会我们这些意识的载体,会出现在其他地方,或者还在某个地方徘徊,等待,过着与物质不相关的生活,每次想到这个问题,我都觉得人真的很奇妙,或者说,我觉得自己很奇妙,为什么这个世上会有我这个意识,我能成为一份子,去对这个整体的大生活有着微弱的改变。还有其实我想问问,我们这个单体意识是在没来到这个世界就存在的么?
Thanks for invitation. I expect that existence precedes essence. I know little of essence, yet I have lots of faith in existence.I have had a notebook of dreams for years and revive a few every year, until I hold and mould them into an entity. I spend a wealth of time wondering about things, and I think learning the answers to those things I wonder, and (when the thoughts about it are not negative) imagining what the future will be like is a weighty part of what keeps me going, how life is going to be so much better later. Sometimes when I put pen to paper, not driven out of desire but a call of duty, some words will just flow out, like spring f you can call me a magus by virtue of my verbal pepper, the very elixir for existence. Unfortunately, the farther away I am from the Ivory Tower, the quieter I come to be, as I try to observe the whole world around me and make worthwhile responses that I believe only I may make, which means so much to me and allows me to live a life of real freedom. Even if the outcome may end up being something like “Nothingness” Sartre said, who cares if everything else you own will fall into the void over time? Since you choose, you make yourself by your own acting.Yeah, I don't really know, that might not have been the best answer, but yeah!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为什么微信没有提示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