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有没有类似清科、投中、红岭创投风险控制圈等风险投资媒体?

市场及媒体合作屠晶晶010 09.cn
经纬合伙人万浩基:解密创投圈15年起伏录 中国创业者赢的欲望太强
摘要中国的创业者有很强的赢的欲望,这样的动力支撑着他们会打到最后一刹那。而美国的创业者在这个问题上相对理性,他们会认为商业的本质是收益,做了10家公司统统卖掉也是一种成功,也许等到下一个十年,中国的创业者心态也会发生改变。
  2015年给了中国创业者最眼花缭乱的幸福感,新机构林立、高估值频现、拆VIE回归A股,一揽子新玩法扑面而来。套用一句话,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当下的创业环境里,创业者的想法更容易获得资本的支持,但泡沫之中一招不慎,也可能留下一地鸡毛。
  今年刚好是我做投资的第15年,站在眼下回观我的职业曲线,某种意义上也是国内创业投资过往的微缩。日,我加入了投资部,入职仅一周,就遇到了纳斯达克崩盘、互联网泡沫破灭。是国内首家在美上市的互联网公司,在互联网泡沫破灭后,公司裁掉了近乎三分之二的员工,我就在被裁员的行列里。不过彼时中华网手中握有上市及定增募到的几亿美金,在短暂的恐慌后,公司高层决定中华网将向投资主体的方向发展。遂召回投资部成员,在“被裁员”一周后,我又回到了中华网。
  在此后的四年里,我代表中华网与当时国内几乎所有的互联网公司都进行过谈判。中华网是那个年代的金主,当时的中华网投资部,江湖地位类似于现在战略投资部。彼时国内美元VC的规模大约在几千万美金的规模,我拿着中华网的名片,感觉比任何一家VC都要牛气。那是中国互联网投资整体冷清的四年,我们以极便宜的价格谈过收购、、艺龙、携程。但这些交易由于林林总总的原因都未能成行,中华网则在SP与游戏领域,进行了密集的布局。
  那时新兴的SP业务救起了一片惨淡的中国互联网公司,以四大门户为首,中国互联网产品纷纷开始推广彩铃、手机笑话、美女图片等收费服务。中华网也通过收购SP业务实现了盈亏平衡,公司甚至考虑通过一系列SP业务,打造一个SP无限的概念。
  在与谈收购的时候,我认识了CEO。2004年掌上灵通上市后,邀请我加盟了掌上灵通,依然负责投资业务。2004年在美上市传递了资本市场的积极信号,2004年底至2005年初,掌上灵通、、、四家SP概念股登陆纳斯达克,国内的创投圈也随之回暖。
  时至2006年,SP概念崩盘,泥沙俱下,我又一次遭遇了“被裁员”。这一年是中国VC圈风起云涌的一年,中国、、等都在2005年-2006年相继创立,则在2008年成立。某种程度上,这几年奠定了今日中国创投圈的基石。
  而我则在“被裁员”两周后,幸运地遇到了,并加入了的投资团队。彼时是一只规模不大的基金,但是我们投出了如、3G门户等案例。两年后,我们的小团队共同参与创立了。
  2008年经纬成立时,我又一次撞上了经济危机,资本市场下行。彼时大家的投资都很谨慎,我们却在移动互联领域进行了凶猛的布局,那时候业内对于我们的投资策略也有很大争议,不过从目前的结果看,这些公司中的绝大多数都为基金带来了丰厚的回报。
  很多人问我,“Harry,今天创业公司的估值这么高,你会不会焦虑?”因为亲历过周期的起伏,经历过狂热到雪崩的颠簸,所以看到今天这样的高估值,担心下一个时点泡沫会突然的破掉,焦虑是必然的。但也正是因为经历过几次崩盘与起伏,我更清楚要抓住市场的高点与低点,做当下最有效率、最正确的事。比如在今天的市场高点,投资人应该做的事,是帮助被投公司融到尽可能多的钱,这样在系统性崩盘后,创业者不仅可以熬过严冬,更有充足的资金去打败竞争对手。
  就像此前在移动互联领域的投资,对于O2O、企业级服务的布局,经纬一直希望能在投资布局上可以多看半步。在未来的2-3年,我们相信企业级服务领域,依然会跑出优秀的公司,而互联网金融、智能硬件等也会是经纬重点关注的领域。在社交领域,我们坚持不扎堆的投资原则。因为能否取得持续性的发展,才是社交产品的核心要义,今日活下来的社交东西,无论是微信、抑或YY,都是能沉淀下来的产品,是用户每一天,或者一年下来都会用的产品。
  几天前,我和朋友聊起现在印度的投资市场,眼下尚处于萌芽中的印度创投圈,就像10年前的中国市场,创业者对资本懵懂,大把可以从海外借鉴的成熟商业模式,大片的蓝海和商机。10年前的中国创业者们,常对照着硅谷模式,Copy to China,而今天的印度市场则在Copy from China。
  反观国内,今天在国内做投资正变得越来越难。今天的中国创业者已非昨日,他们不再需要投资人手把手的辅导。10年前,一笔估值2亿-3亿美元的交易已是惊动业内的天价,但放在当下,这只是一个常见的B轮交易的规模。对于投资人来说,赚钱似乎变得越来越难了。
  不过换一个角度观察,与更加成熟的创业者合作,赚钱也正在变得容易。比如当下热议的拆VIE操作,中国的市场日益成熟与人性化,监管者力推新三板与注册制,给了互联网公司一个可能弯道超车的机会。而这可能还只是过渡性的制度,未来政策上也许会允许某些特殊类型的人控制的、落地在特定区域的特殊股权结构公司,直接对接新三板。这些变化让人兴奋,但另一方面,拆VIE回归,会面临着锁定期、流动性等潜在问题。如果在十年前,创业者面对这样的资本格局变化与选择,多半是茫然无措的,需要投资人给出明确的选择建议。但是在今天,我的工作是给创业者一个平台,带他听监管机构的声音,带他见尽可能多的券商,创业者会做出一个适合自己的选择。
  今年市场中的另一大变化是并购变多了,如滴滴快的、58赶集的合并,大型的并购交易正在频现,这在未来也可能成为一种趋势。尤其一些网络效应特别强的公司,像滴滴、快的绝对是1+1&2的效应,因为所有的需求和供应都在一起的话,突然会爆发非常大的威力。所以打到最后要合是很有道理的,大家觉得不合的原因可能只有一个,就是你比我大,我比你大,到最后还是钱的问题。只要股份比例或者价格上能谈得拢,尤其经过滴滴、快的之后,大家觉得不应该永远敌对,所以撬动了行业中更多的人愿意谈判,能否谈成是另外一回事,起码今天大家比以前更加开放了。
  但面对这样的合并,舆论常常会给出相对悲情的色彩,一些媒体会认为类似的交易是一方的失败,或者是无奈的妥协。其实商业PK中的合并不是什么失败的问题,滴滴与快的此前进行过12次高资金投入的PK,这是在美国的市场中绝不会看到的竞争。
  滴滴和快的在打了12轮之后,发现谁都不能把对方打死,任何精明创始人都会做出精明的选择。其实大家会看得到,合完之后整个公司的布局拓展了很多,投资人愿意把更多的钱放进公司,因为打仗的时候大家都不知道谁会是赢家,所以不敢放很多的钱,合并后公司的价值提升了很多。
  中国的创业者有很强的赢的欲望,这样的动力支撑着他们会打到最后一刹那。而美国的创业者在这个问题上相对理性,他们会认为商业的本质是收益,做了10家公司统统卖掉也是一种成功,也许等到下一个十年,中国的创业者心态也会发生改变。
1783゜11443゜21167゜3896゜4830゜5489゜6388゜7
19576゜17878゜26935゜34487゜44141゜53979゜63788゜73720゜83431゜92948゜10
90后是个性特别突出的一代人,我曾经问一家大公司的人力资源经理,90后和80后有什么不一样,他说,90...
我们的核心业务的利润率是非常健康的,在55%到60%之间。虽然第二财季利润率同比是...
一个真实的哈佛大学高材生的例子:金刻羽,前财政部部长、前中金公司董事长,现亚投行掌门金立群的女儿。精通...市场及媒体合作屠晶晶010 09.cn
创投圈试水免费:徐小平等VC欲变革融资模式
摘要新型的对接平台出现后,投资人可以通过其寻找到更多的项目,创业者也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接触到更多的投资人。创投圈是这些新型平台之一,定位于服务早期创业者和天使投资人,由徐小平、雷军、薛蛮子、蔡文胜等天使投资人联合投资成立。
  VC新的趋势正在出现,随着一批新型的对接创业项目和投资人的平台出现,过去的VC方式正在被解构。
  过去,VC需要通过参加大量活动或朋友圈子的介绍,才能接触到优质的创业项目。与此同时,由于创业成本的降低,涌现出更多的小项目,这些小项目找到投资人的难度也在加大。
  新型的对接平台出现后,投资人可以通过其寻找到更多的项目,创业者也可以通过平台接触到更多的投资人。
  创投圈是这些新型平台之一,定位于服务早期创业者和,由、、、等联合投资成立。截至目前,创投圈成立运营三年,帮助超过150个项目获得融资,融资额超过2亿人民币,近期也获得了一笔400万美元的融资。
  核心竞争力
  创投圈的创始人李晓宁曾在美国、瑞银等投行有十余年的计算机和行业从业经验,并曾任副总裁。2011年回国创立创投圈,得到、、、等人的联合投资。
  创投圈的产品分为线上和线下两个部分。线上部分包括投融资平台VC.CN和创业谱。VC.CN是利用投融资服务让项目对接的平台;创业谱则聚合国内的TMT创业项目和创投数据,通过对数据的挖掘和分析,为投资人和创业者投融资提供数据基础和决策参考依据。
  其中,VC.CN平台是创投圈项目的入口。创业者注册后,可提交商业计划书,将自己的项目展示在平台上。所有线上平台进来的项目都会由分析师团队进行筛选,再推荐给合适的投资人。
  据李晓宁介绍,平台每天会收到30到80份商业计划书,如果做大型活动的话,则增加到上百份。投资人和创业者在线上可以相互关注,了解项目情况。
  在线下部分,创投圈提供挑战120S系列路演活动、私密投资人对接会, 精英天使会, 天使晚宴等,帮助创业者与投资人增进交流。李晓宁介绍,120S系列路演活动每月举办一到两期,促成合作的融资项目平均三成。
  与其他的投融资平台不同,李晓宁表示,创投圈上有国内最活跃的和海量丰富的早期创业项目,拥有一支专业的投资团队,提供投融资的建议和服务。此外,创投圈还拥有丰富的海外资源,为投资人推荐更多海外投资项目,目前项目范围已开拓至以色列和硅谷地区。
  推全免费模式
  目前创投行业常规的盈利模式是帮助项目成功融资,然后平台收取一定比例的佣金作为服务费。 但这种投资机构和项目对接的模式很容易发生项目跑单的情况,即创业者绕开平台与投资人对接,商业模式难以形成闭环,这导致纯投融资对接平台的生存很困难。
  对此,李晓宁表示,如果项目不违约的话可以形成闭环,但对形成闭环与否并不在意,尤其是创投圈融资后。“融资之前,我们有前进的压力,需要FA(财务顾问)来帮助,但现在线可以拉长一点,我们有信心可以自己去投资很好的项目。”
  李晓宁表示,经过三年的积累,加上中国投资环境发生的变化。创投圈将提供投资人更多有潜力的项目。同时,创投圈也将在全平台推行免费模式,甚至对于深度服务并成功融资项目的也免收FA费用。
  与此同时,创投圈在筛选优质项目时,会与投资人分享,运用平台自身的基金采取领投或联合投资的方式与投资人及国内外创投机构进行投资,带动更多项目合投机会。
  为此,创投圈设立了动态基金和自己的投资基金“创基金”。动态基金是面向不同公司的分散投资实体,实现多名投资人共同投资一个项目。此外,创投圈也将利用“创基金”去投资一些项目。
  创投圈官方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平台已入驻28828个创业项目, 1033位认证投资人。项目累计获得10347次投资关注及4839次成功约谈。平均每周新增项目受关注近200次,约谈近100次。每天新增项目30-50个。
  据创投圈方面介绍,目前通过创投圈获得投资的项目包括:中酒网、 每日瑜伽、懒人家政、360基因、大象安全套、快消管家等。
涉及人物,,,,,
1783゜11443゜21167゜3896゜4830゜5489゜6388゜7
19576゜17878゜26935゜34487゜44141゜53979゜63788゜73720゜83431゜92948゜10
90后是个性特别突出的一代人,我曾经问一家大公司的人力资源经理,90后和80后有什么不一样,他说,90...
我们的核心业务的利润率是非常健康的,在55%到60%之间。虽然第二财季利润率同比是...
一个真实的哈佛大学高材生的例子:金刻羽,前财政部部长、前中金公司董事长,现亚投行掌门金立群的女儿。精通...有哪些风险投资经理和分析师必备的网站和工具?
不局限于TMT领域
按投票排序
IT桔子,粗略产品数据库——CrunchBase,墙外的it桔子——soopat,看专利——App annie,app数据(收费)——Alexa,站长工具——,更多站长工具——百度指数——股权结构——微信,攒了3个多G的聊天记录数据,需要直接搜索 XD
同意 现在非常有用了,具体有啥用呢?看到一个不错的项目不知道该联系谁?;项目说已经拿了融资了,谁干的?;……接下来是 所说的那些,挑几个重要的再介绍一下:还是很有用的,不过大部分都是公开信息了,适用于A轮及以后投资人,早期投资人不太适用(Today板块可以关注);作用很多,用户需求分析、竞品分析、新闻热点分析等等;微信,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80%+的电量都耗在上面了;另外,再补充一下我个人喜欢用的: (需翻墙):是互联网的档案馆,只需要输入网址就可以了解到某个网站的“进化史”;:可以查到一些宏观数据;AppStore榜单、各安卓商店应用榜单:可以经常关注有没有异军突起者;也是榜单;
我文件夹收藏的几百个了都,常用的也就20%,如下:1. 投资数据库:IT桔子、CrunchBase、创业邦数据库、创业谱、早期36氪也有这类等;2. 融资对接/股权众筹:创投圈、天使汇、36氪融资、资本汇、天天投等,国内所谓的股权众筹目前阶段还只是投资人发现项目的一个渠道而已;3. 挖掘新产品:ProductHunt、IT桔子Today、Demo8、新版36氪Productnote、聚份子等;4. 媒体类:亿欧网、36氪、猎云网、钛媒体等5. 创业企业招聘:拉勾、histarter、缘创派6. app统计分析:友盟、talking data等7. 搜索分析:百度指数、淘宝指数、360指数等8. 查专利、商标:中国商标网、soopat、国家知识产权局9. 寻找活动: 活动行等10.查工商:全国企业信用公示系统、企查查app微信号等11. App排名和下载量:app annie、应用雷达、蝉大师、酷传等,各个渠道本身的官网,百度手机助手、360商店、华为应用商店、豌豆荚、应用宝、小米商店等12. 招股书: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
),这个比较难找,就给你个链接。13. 其他:微信搜索的PC版挺好用的
很多网站都很好。这个问题应该改成,在那么多投资经理必备的工具网站,如果只能留一个,你选哪个?我选Capital IQ。所需要的信息够全面,界面操作简单(针对业内人士),很多分析的工具实用且美观(方便你写memo时直接贴图)。自从有了Capital IQ,大家都不怎么用Bloomberg了呢~~
初步接触过PE,补充几个网站,主要适合中后期投资,个人觉得VC也是可以参考下的:1、行业数据:2、医药垂直:3、O2O:4、新浪路演:5、Wind的中国PE/VC库
题主要问的可能不是这些查企业资质的工具。好吧,我帮你问:除了企业资质网站,MS Office,电话,电邮,还有哪些VC投资经理/分析师必备的网站和工具,可以帮助其判断一个行业或一个项目的前景,理解政策上的优劣,计算投资回报以及所涉及的风险?
百度 中文行业网站全覆盖google 英文行业网站全覆盖万德 覆盖中港美相关上市公司的年报及研报资源 有edb的最好红盾 企业信息查询阿里巴巴 可直接联系供应链及竞争对手知网 相关学术文献这些是广泛适用,具体行业有不同的行业网站,协会,主管部门网站等,需具体分析。但总体上讲,这些内容凡是搜索引擎抓不到的,一般都是要付费的。
我们也是一个TMT行业的创业团队,现在正处于天使轮后A轮前的阶段,一路走来跟很多早期TMT的投资人聊过,我们团队本身也有一些金融背景,斗胆一答!砖家轻拍……其实这个问题可以从项目的阶段来划分一下,从发现还没融资的项目,到寻找行业里冒出来的产品,我们来一步步梳理下。VC最重要的事就是找到合适的项目,深入了解后做出投资决策,早期的项目人的因素往往比行业甚至产品本身都要重要的多,所以宏观报告、行业分析什么的都是次要的,那我们就先从找项目说起。1.IT桔子
、36氪融资
这两个都是很好数据库型的网站,可以按行业按阶段来筛选各类项目,不过36氪的数据貌似不如IT桔子全面,比如我经常上的V2EX在36氪上就搜不到。P.S:另外可以关注一下IT桔子的TODAY,每天会更新一些有意思的项目,之前36氪也有类似的版块,改版之后在资讯页面的左侧-ProDuct Note。2.拉钩网 拉钩上发布职位不要钱,流量也比较大,是初创企业招聘的不二选择,不管是还没融资的小项目还是拿了几千万美金的成熟团队,从拉钩或者其他招聘渠道都能看出大概的团队现状。特别好的就是可以按照公司的阶段来排序,这样对于VC来说只要筛选好阶段和行业,就可以方便的找到他们想要的目标企业。3.Alexa找到心仪的项目后可以看一下有没有网站,如果有的话自然要看流量,Alexa至今为止还是比较靠谱的流量统计工具。不过实际情况是,很可能你看中的早期项目网站流量非常少,甚至没有被Alexa收录,或者根本就还没有自己的网站。但不管怎样,要看网站流量就上Alexa吧!4.百度指数 我觉得应该是很有用的东西,不过我们自己包括竞品的关键词都还没被收录,毕竟还是要花钱的,对早期项目的意义有待考证,哈哈……5.App annie App annie是一款app统计工具,功能非常强大,包括流量排名、用户特征、关键词优化都有比较详细的数据,可以很方便的对比相似产品的运营数据。可惜缺点就是毕竟是老外的东西,对墙这边的世界服务的不是很好,基本上只能用iOS store的功能,Google Play只能呵呵6.APPDUU一个朋友做的网站,现在用的人也越来越多了,简单来说是本土化、精简版的App Annie,可以看排名、权重和关键词等信息,不过目前只支持iOS store,没有安卓的比较。7.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 如果觉得各方面都不错的话就可以上企业公示网看一下注册信息了,包括注册时间,股东人数,变更事项,都是非常有用的信息。8.统计局国家数据既然题主提到不一定是TMT行业,那我们就介绍几个传统行业比较有用的网站。国家数据这个基本上是国家统计局所有的数据,行业研究必备。8.清科投中这两个都是非常好的投资资讯和数据查看的平台,而且关注更多的也是传统行业。中前期的投资更看重的是团队,而不是数据。希望能够帮助到各位。
答案全是TMT的~~~感觉知乎上金融大神还是少了
知乎!志超哥都说是首选知乎了…
it桔子 199it 投资界
投中,清科,万德
以前常看商业价值,现在看得多的是科技媒体,如虎嗅,钛媒体,界面,亿欧网等等
PRMIA,不知道现在怎么样了,十年前《保险研究》约稿,我介绍进中国的。。。
发现乱入了,以下是银行审查人员或风险经理经常用的,不是投资经理经常用的,答错题,请原谅。裁判文书网,查涉诉信息百川资讯,灵通网,南储,我的钢铁网等等,查大宗商品价格K8土地网,查土地招拍挂成交价格各地市房管局或者城建局网站查楼盘销售情况各省国税网站查增值税发票真伪工信部网站查项目是否获得批准,是否被列入被淘汰的过剩产能环保部门网站查环评是否过关,有无被罚记录贷中审查和贷后检查环节经常查看的就是这些网站,想到再补充。(其实关注相关的公众号也是获取专业资讯的一个很好手段)作者:苏石 20:24:00来源:草莓网标签:
导语:近日,任泉在某科技峰会上对媒体透露,其转做风险投资后的年薪为100万—200万元。据悉,任泉所在的风险投资机构,由李冰冰、黄晓明、黄渤、章子怡等明星持股。目前,该机构已投资了秒拍、坚果、融360等不同
近日,任泉在某科技峰会上对媒体透露,其转做风险投资后的年薪为100万—200万元。据悉,任泉所在的风险投资机构,由李冰冰、黄晓明、黄渤、章子怡等明星持股。目前,该机构已投资了秒拍、坚果、融360等不同领域的多个项目。任泉并非明星进军投资圈的个例。Angelababy、胡海泉、李亚鹏、周杰伦等明星也进入创投行业。
明星做创投,已经成为了娱乐界的一种潮流。然而,在不少业内人士的眼中,明星进入创投圈,“只是进来玩一玩”。
据清科研究中心统计,2015年一季度国内共349家初创企业获得来自天使投资机构的投资,投资案例同比上升93.9%;披露金额同比增加214.2%。随着国家陆续出台的扶持政策和国内创业环境的日趋完善,创业者的创业成功率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由此,投资者对创业者更有信心,越来越多的明星凭借其巨大的粉丝效应,纷纷进入创投行业,试图分一杯羹。
试水期投资生活服务或影视娱乐相关行业
明星多会选择影视相关行业或者生活服务类行业,作为进入创投圈的踏板:2002年,范冰冰开设影视公司,2005年姚明投资约150万美元,在美国开办“姚餐厅”;2006年,周杰伦投资125万元人民币开了意大利餐厅。
而李冰冰、黄晓明、章子怡等明星选择投资影视相关项目。他们一方面为影视项目带来资金,一方面也凭借在项目推广和募资渠道方面的优势,帮助项目产品宣传和推广。
近年来,随着投资经验的积累,明星们开始拓宽投资渠道,甚至组建投资机构,以专业投行的身份立足于投行圈。
明星投资多为项目“跟投”
联想投资的投资总监朱拥华认为,明星做投资很难与专业投资机构形成实质性竞争关系。“我们看到,成功的明星投资案例中,明星都是在做跟投。”朱拥华坦言,“术业有专攻,明星很难在投资项目中成为主投。”
目前,中国的风险投资基金大多有着自己专精的领域和行业,有明显的投资偏好。然而,许多明星发起的投资机构,则不限定行业。面对各行业水平参差不齐的海量创业项目,对明星投资人的专业度、眼力都是极大的挑战。
朱拥华表示,“现在的专业机构都在给自己设置名片。未来的投资一定是关注投资、聚焦投资,什么都投的机构会消失。创业公司分为三六九等,低端公司很多。而只有深度聚焦的专业机构,才能投出塔尖的创业公司。”
明星与否,不被在意
中国创投委副秘书长胡芳日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企业家和艺术家还是有区别的。一名优秀的演员,有过几笔成功的投资不一定能证明他一定是一位优秀的企业管理者,一个企业还是需要有专业的管理团队进行运营。而优质的初创项目在选择投资方时,明星与否,我想并不是他们在意的内容。风投是否与初创企业观念一致,能否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才是风投吸引好项目的根本。”
明星投资热潮涌现,也伴随着大量投资失败的案例。据媒体披露,姚明的上海“姚餐厅”已于2009年停业;赵薇在三里屯投资的“乐福餐厅”不到一年就悄然关门;李亚鹏与王学兵合伙经营的“夜色”酒吧也于今年暂停营业。
在风险投资行业中,机遇永远与挑战并存。直面资本市场的跌宕起伏,投资人除了拥有资金、人脉以外,冷静的头脑、精通金融业务、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现代的管理理念缺一不可。投行机构不仅仅把钱投给创业者,更要用完整的投资、管理体系来帮助创业者,保证投资基金的良性运转,从而实现盈利。仅仅拥有用户和粉丝关注,没有过硬的产品和较好的商业模式,难以保证投资有成效。
"吸金"不仅只靠颜值 盘点那些跨界做投资的明星(组图)
1 周杰伦:2006年,周杰伦正式进军饮食业。他投资125万元人民币开了一间意大利餐厅,取名为“mr.j义法厨房”。周杰伦表示,开餐厅的目的只是为了“让朋友有地方聚会”。还跟朋友合开过一家时尚球鞋服饰店“phantac”,组建了“杰威尔 (jvr)音乐有限公司”。2012年年初,周杰伦还投资3000多万元在大陆开了一家“真爱范特西”的KTV。2011年,周董入股Ucan进军社交网站,从此多了一个“社交网站创办人”的新头衔。在11月15日,周董投资的31SMS免费手机短信软件又荣获“台湾天使投资选秀”冠军。该产品创始人曾说:“周杰伦是我们最大股东,这可能是他投资最小的公司,但可能是最有成就的一个。”
【下一页】
温馨提示本文作者系,经草莓网编辑修改或补充,转载请注明出处和本文链接
现代天文学确证:人类的出现是宇宙演变的结果;由于自然法则在宇宙中具有普遍性,导致人类诞生的因素也会出现在......
不管你买车还是租车,不管你搭车还是坐车,汽车保险知识和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交强险,基本险、附加险你知道有......
热门排行/TOP榜
草莓网-新锐TMT新媒体()是最具商业价值和影响力的科技媒体,24小时滚动报道最新科技新闻、IT新闻、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电信、游戏和手机、数码等科技新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红岭创投跑路的风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