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人善被人欺,我怎么样构成欺诈才能强壮起来,,谁也行告诉我怎样建身的方法最见效,,我想有肌肉.

[转载]人善被人欺!为什么?
  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
  这是一句众所周知的谚语,也是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相信每个人在自己的生活中都可以看到大量的“人善被人欺”的现象。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要不要因此再也不做善人?
  “你是我的替代品。”
  上周,在广州电视台心理类节目“夜话”的录制现场,特邀嘉宾蔡敏敏对广州薇薇安心理医院的咨询师于东辉如是说。
  今年21岁的蔡敏敏是河南女孩,她曾在珠海做过5年保姆,受到了同为河南老乡的雇主魏娟长时间、高密度的可怕虐待,并被严重毁容。
  这一事件在2005年底被媒体曝光后,魏娟已被绳之以法,而蔡敏敏也得到了一些帮助,目前正准备在广州继续接受免费的整容手术,而她的容貌也比两年前刚被发现时好多了。
  不过,她的心理创伤并未得到安抚,她现在的情绪不稳,晚上总做噩梦,梦见魏娟折磨她羞辱她,且严重失眠,每天只能休息三四个小时。为此,她的家人和救助者联系了“夜话”,希望能得到心理救助。
  在对蔡敏敏做了一些辅导后,于东辉使用了一个“角色互换”的技术:他让蔡敏敏扮演魏娟的角色,而他扮演蔡敏敏的角色,并让“魏娟”对“蔡敏敏”说话。结果,“魏娟”一开口便说出了本文一开始那句话。
  这句话表明,魏娟是将蔡敏敏当成了她的替代品,或者说,将蔡敏敏当成了另一个“我”。从事实的角度看,是魏娟在虐待另一个人,但从心理上看,是魏娟在虐待自己的替代品,是魏娟的一个“我”在虐待另一个“我”。
  2006年,我就这一事件写过两篇文章《施虐狂是怎样炼成的》和《她为何甘愿受虐五年》(详见我的博客.cn/wuzii),分别分析了魏娟施虐和蔡敏敏受虐却不敢逃跑的心理。
  在《施虐狂是怎样炼成的》一文中,我谈到,魏娟施虐时有一个非常特殊的细节:有时施暴后,她会哭着抚摸蔡敏敏的伤口,说自己多么喜欢她,对她多么好。
  有人会认为这表明了魏娟的阴险,但在我看来,她这样做时很真诚,她其实是将蔡敏敏当作了自身的一部分,她心中有两个“我”,一个是“内在的暴虐的养育者”,一个是“内在的受虐的小女孩”。她折磨蔡敏敏,就是她的“内在的暴虐的养育者”在折磨“内在的受虐的小女孩”,她为蔡敏敏哭泣,就是她的“内在的受虐的小女孩”在哭泣。
5年的虐待将蔡敏敏严重毁容。
————————
名词解释:角色互换
  心理咨询与治疗中常用到的一个技术,即让来访者扮演另外一个人,而心理医生(或治疗室中的椅子等)扮演来访者自己,然后让来访者以那个人自居,并对“来访者”说话。
  如果来访者进入了角色,他会进入一个常常令人匪夷所思的境地:真的以那个人自居,并说出那个人的真实想法。
  当来访者做到这一点后,心理医生会再带着他做回自己,这时他就会很深地理解另外那个人为何那样对待自己,从而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看他和那个人的人际关系的互动。
  这个技术很简单,但如果进行得顺利的话,可以认为,来访者扮演另一个人的角色时,他的感受和表达,的确就是那个人所感受的和所表达的。
  譬如,我们可以假定,当蔡敏敏扮演魏娟的角色时,“魏娟”所说出的,的确就是真正的魏娟的真实感受和真实想法。
————————
你像小孩,唤起了强人的痛苦  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很多“我”,它们组成了我们特定的内在关系模式,并且,我们会将这个内在关系模式投射到外部人际网络上。于是,我们有一个什么样的内心,就会有一个什么样的外部人际关系网络。
  魏娟的内在关系模式中的一个重要的部分是“内在的虐待者”对“内在的受虐者”施虐,她将这个施虐与受虐的关系模式淋漓尽致地投射到了她与小保姆的外部关系上。她内在的这个关系模式有多病态,她对小保姆的折磨就多残酷,这是基本匹配的。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对“内在的父母”和一个“内在的小孩”,那么,我们是怎么把这个内在的关系模式投射到外部关系上呢?
  答案是,如果对方像自己“内在的小孩”,就将“内在的小孩”投射到对方身上,而自己以“内在的父母”自居;如果对方像自己“内在的父母”,就将“内在的父母”投射到对方身上,而自己以“内在的小孩”自居。
  这是最基本的投射规律,由此,就引出了“人善被人欺”的结局。
  真正的善良是一种有包容力的强大,但更常见的善良是绵羊一般的软弱和顺从,假若你具备的是这样的善良,那么,别人很容易将他“内在的小孩”投射到你身上,而他以“内在的父母”自居。
  如果这个人的“内在的父母”与“内在的小孩”是羞辱与被羞辱的关系,那么,当他把“内在的小孩”投射到你身上时,就会忍不住羞辱你。
  读书时,一个老师才华横溢,我尊敬他,一次在校园里遇见他,我毕恭毕敬地站在路边,将主路让给他,对他说:“老师,您好。”没想到,他不仅没做任何回应,反而头向旁边一扭,好像很蔑视我一样地走过去了。
  这让我很受伤,也不仅怀疑,难道我做错了什么?
  后来发现,不仅我在他面前得到了这种待遇,我们大多数同学和他打招呼时都得到了相同的待遇。
  显然,这个老师的内心世界有一些问题。当我毕恭毕敬地和他打招呼时,他对我表示了蔑视。那么可以推测,他忍不住和我建立一个蔑视与被蔑视的外部关系,是因为他的内在关系是蔑视与被蔑视的,也即他的“内在的父母”与“内在的小孩”的关系是蔑视与被蔑视,抛弃与被抛弃。
  他有这样的一个内在的关系模式,而我向他毕恭毕敬地打招呼时,无疑就是自动把自己摆在了孩子一般的地位上,我是甘于以小孩自居,而将他当作了父母一样的权威。我尊敬他,是因为我的内在关系模式是“内在的小孩”尊敬“内在的父母”。
  但我越是以小孩自居,他就越加忍不住要把他的“内在的小孩”投射到我身上。我越将他视为权威,他就越容易以“内在的父母”自居。既然他的“内在的父母”与“内在的小孩”是攻击、蔑视与抛弃的关系,那么他这个“父亲”就越容易攻击、蔑视和抛弃我这个“小孩”。
  他的确是存在着一些问题,但当我和其他学生以小孩自居时,就强烈唤醒了他的“内在的小孩”的受伤感,从而令他失控性地对我和其他学生表示蔑视。
  假若我和其他学生不毕恭毕敬地对待他,像对待权威一样,而是平等地对待他,那么他的这种投射会弱很多。譬如,我一个同学在和他打招呼时,他就会给予善意的回应。那个同学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呢?
  原来,他没有毕恭毕敬地站在路边,而是大大方方地站在主路上,生生地挡住了这个老师的前进方向,然后用比较平等的口吻和这个老师打招呼。
  既然这个学生不像孩子一样,那么这个老师也就不容易将“内在的小孩”投射给他。并且,这个老师很希望做强者,而这个学生挡住了他的主路,他不会愿意绕路,因为绕路是弱者的行径。所以,他只好给这个学生做善意的回应。
  更重要的是,这个学生还获得了这个老师的特殊待遇,后来得到过他不少帮助。
  这个老师为什么唯独对这个学生这么好?
  弄明白了这个问题,就可以反过来明白,为什么魏娟对蔡敏敏这么恐怖。
反击继父,反而获得了尊重  亲子关系和普通的人际关系一样,如果大人向孩子施暴时,在承受暴力的那一刻,无论大人是什么理由,孩子心中一定会有愤怒产生。
  不过,因为太渴望获得养育者的亲近,也因为养育者的力量太过于强大,孩子会惧怕失去爱,也惧怕遭到更严厉的惩罚,所以不敢表达愤怒。这种体验日积月累,会让这个人的“内在的小孩”充满窝囊感。
  然而,这个“内在的小孩”是渴望反抗的,他会恼怒自己为何不敢反抗,为何这么窝囊。
  于是,当这个人欺压弱者时,他一方面会希望欺压成功,可以将自己“内在的小孩”完美地投射到对方身上,另一方面也渴望弱者能够奋起反抗,假若弱者真反抗了,将他彻底打倒,这时欺压者反而会尊重弱者的反抗,甚至还会感激弱者这么做。
  因为,弱者将扮演强者的他打翻在地,这就实现了他的“内在的小孩”的反抗愿望。
  这个道理,是美国心理学家弗兰克·卡德勒用他自己的故事告诉我的。
  弗兰克的父亲很暴力,他很小就失去了父亲,而继父更暴力。继父高大而强壮,常常喝醉,一旦醉了就什么借口都不找,直接揍弗兰克一顿。不醉的时候继父一样可怕,多数时候,他不用说什么,只需要看一眼,就会让弗兰克发抖。
  16岁时,弗兰克忍不住和继父狠狠打了一架,结果改变了这一模式。
  当时,继父和母亲一直在吵架,接连吵了快三个月。有一天,他们还打了起来。之后,继父出去喝酒了,回来时父子俩相遇。弗兰克盯着继父的眼睛问:“你们到底还想闹多久?”
  听了这句话,继父勃然大怒,他咆哮着掐住弗兰克了的脖子。出于本能,弗兰克和体积是自己四倍的继父拼命打了起来,最后,继父被弗兰克打倒在地。倒地的那一瞬间,弗兰克分明看到,继父的眼神迷茫而无助,就像是一个很小很小的小男孩。
  从此以后,继父和弗兰克的关系改变了,他开始尊重弗兰克。不过,弗兰克认为,这不是因为他的力量,因为继父仍然远比他强壮,继父之所以尊重他,是因为他替继父的“内在的小孩”实现了愿望。
  原来,弗兰克的继父的父亲一样是个“暴君”,而继父小时候就像弗兰克一样常常无故挨打,不敢反抗。这种经历让他有了一个“窝囊的内在的小孩”,而他长大后,就把这个内在的小孩投射给自己的儿子,而他扮演“内在的暴虐的父亲”,于是他一样常常没有道理地暴打弗兰克。弗兰克表现得越窝囊,他的投射就越成功,这就会鼓励他继父投射,但弗兰克终于反击了,不再做一个窝囊的小孩了,这时继父就难以再将“窝囊的内在的小孩”投射给他,而且因为弗兰克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反抗暴力的父亲,于是开始尊重弗兰克了。
如果狼性是谁欺我,我反击谁,那么这个世界要美好很多。不幸的是,这个世界上更常见的逻辑是,强者欺压弱者,弱者欺压更弱者。
在家里温顺,在家外受伤
  蔡敏敏说,她有一次忍不住想反击了,她攥起了拳头,当魏娟再打一下时,她就会还击过去。然而,她担心自己受到更大的伤害,于是没有进行还击。
  然而,她越扮演一个窝囊的、逆来顺受的小女孩的形象,魏娟对她的投射就越厉害。魏娟多么恨自己的“窝囊的内在的小女孩”,她就多么恼恨蔡敏敏的逆来顺受,当看到蔡敏敏比她小时候更顺从时,她对蔡敏敏的折磨就更厉害。
  她看似是恨蔡敏敏,其实是恨自己小时候的窝囊。当处在自己本来的角色时,蔡敏敏并不明白魏娟为何变态地折磨自己,但她一进入魏娟的角色,她立即就明白了,魏娟是将她当成了一个“替代品”。
  不同的家庭,对于温顺的看法不同。
  大多数家庭,父母都渴望孩子听自己话,但一些家庭,父母要求孩子坚强而听话,另一些家庭,父母则要求孩子温顺而听话。
  在前一种家庭中,如果孩子表现得软弱,那么父母会对他更苛刻,所以尽管他内心深处很软弱很受伤,但他还是会表现得特别坚强,甚至将软弱彻底从自己意识上排挤出去,而表现得绝对坚强。
  在后一种家庭中,如果孩子表现得软弱,父母会对他很好,给他额外的奖赏。于是,在这种家庭,软弱会成为一个好素质,聪明的孩子会刻意的软弱。
  第二种家庭长大的温顺的孩子,如果碰到第一种家庭长大的强人,就会死得很难看。
  因为,第二种家庭鼓励的是温顺,你温顺,你就会得到好处。但第一种家庭鼓励的是铁血,你越铁血,越死硬,对你的伤害就越少。第二种家庭长大的孩子,甘愿以“温顺的小孩”自居,而第一种家庭长大的孩子,则彻底不能接受自己软弱的一面,而什么时候都以“内在的父母”自居,刻意地表现坚强。
  然而,第一种家庭长大的孩子,越坚强,其实越软弱。他们的坚强,是强迫自己做出来的,但其内心深处的受伤感和软弱感并没有消除,他们只是将这些东西压抑到潜意识中而已。但这种感觉是时常会浮现出来的,这时他们就会非常难受,于是会特别渴望找一个弱者,然后将内心的脆弱投射到这个弱者身上。
  如果你在一个关系中是一个弱者,而且你如果正好在第二种家庭长大,你会习惯上认为,如果一个强者攻击你,你表现得软弱一些,对方就会收手,甚至会保护你,就像你家中的大人一样。你这么想,是大错而特错,这个变态的强者是渴望你软弱,因为那样才好对你实施攻击。但他们看到你软弱时,会忍不住地更恨你,对你的攻击就会越加强烈。
  这是一个恶性循环。他越攻击你,你越想示弱,你越示弱,他的攻击性就越强……
  这可能正是魏娟不断攻击升级的根本原因。在和蔡敏敏的妈妈对话时,她不断地说到,她和丈夫一再要求女儿听话,因为她和丈夫不会害她,她越听话,他们对她的爱就越多,而她就越安全。于是,听话就是蔡敏敏下意识里获得保护的方式。但在魏娟这里,就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她更迫切地希望蔡敏敏听话,但蔡敏敏越听话,她就会越恨蔡敏敏,对蔡敏敏的攻击欲望就越强烈。
  蔡敏敏在自己家庭学会的获得爱与保护的方式,到了另一个家庭,反而成了令她获得伤害的原因。
  在反思这件事时,蔡敏敏的叔叔说,他们错了,不该总是教蔡敏敏听话。因为在自己家里,听话会收获好处,但在家外面,听话未必获得好处。
  的确如此,这个世界上,太多人是心理大有问题的,太多人像魏娟一样,既希望你顺从,而又恨你顺从。
————————————————
这篇文章可以参考文章:
施虐狂是怎样炼成的:
每一次磨难都是生命的财富:&
另,9日(周日)晚21:15,广州电视台主频道的“夜话”将播出关于蔡敏敏的节目。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说一说我们寝室的一些事情,也希望有人能够告诉我怎么和舍友相处
  本帖内容如题,最近几天期末考试,可能更新很慢  想开帖子很久了,感觉自己有些被孤立,不同舒服,所以来这里吐槽一下,也是想问问大家有没有办法改善和舍友的关系  当然我也得承认,现在这种局面,除了舍友的问题之外,我也有责任
  大学之前我(话说我是不是应该自称lz或者露珠什么的= =)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住过寝室(新XX学英语的日子不算的话),所以对和其他女生同居什么的还蛮期待的。  我们寝室是四人间,总认为自己会遇到在大学中的最重要的三个闺蜜,可以一起分享心情,一起吐槽,一起讨论男生,总之就是像和高中的最好的闺蜜一样。也可能是期待过大了吧,所以现在觉得失望也特别大。
  先交代一下吧,我是北方人,是南方的大学。我们寝室剩下的三个妹子,一个本地的,一个和我同省,另一个也是南方的。  其实刚开始是挺好的,真的挺好的。我可能因为独生女的原因吧,而且看起来平日挺逗比的,其实是因为不是特别会和人交往,而且怎么说呢....可能我思想受我妈影响,略保守。之前在家也没做过什么家务,一开始是舍友们教给我一些生活技巧的,而且大家也经常一起吃饭。不过因为都带了电脑,所以在寝室一般都是各玩各的,不怎么交流。其实当时还算好的,现在的情况是 即使我说了话,也没人搭理,继续各玩各的。
  在军训的时候也没太大问题,只是因为她们三个是同一个队伍,我是另一个小队伍,所以一般都是她们三个去吃饭,我自己吃饭。当时没觉得怎么样,可能是一个人习惯了,但是现在挺后悔的,可能当时就已经有远近亲疏了,只不过我没反应过来,要不然当时会主动争取一下的。现在可能已经比较晚了。
  我们大学是开学就军训,同时刚来的时候伴随着各种学姐们的推销、各种学校组织的招新,刚开始还挺感兴趣的,但是多了就觉得神烦啊简直!!!  不过不得不说不少学姐还是口才挺好的,大家刚来大学,新鲜劲也挺足的,于是都填了不少申请表,说实话我个人有不少是填着玩的,没打算去,主要是不想再让学姐们不停和我介绍了,但是也有认真填的,比如院学生会的招新。  当时是我们四个人都填了。辅导员当时鼓励我们报院学生会,隐晦说了句,其实你们的评价奖学金什么的,主要都是归院里管的,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
  因为面试时间都不一样,我先参加了一个最早发邀请的自律委员会的面试,而且通过了复试,所以加进去了,再加上想参加院系学生会的招新,其他的都没去。但是自律委员会有一项工作挺烦的,就是要安排值班。而且把我安排在了某天没课的早晨。他妹的!!!!好不容易能睡个懒觉啊我去!!!  但是也得去啊,所以lz就定了闹钟,提前也跟舍友们打了招呼。结果那天早晨闹钟响的时候,把本地的妹子也吵醒了(她一般睡得比较轻),然后她就问我干嘛,因为刚起吧,脾气不好,所以口气也不好。我就跟她解释,她就说那你工作也不能让我们也睡不成啊。其实其他两个舍友根本没被吵醒,还在睡,但是lz觉得是自己理亏,所以不停地道歉,她也没再说什么。  怕以后弄混了,所以都起个代号吧,本地的妹子叫G,同为南方的妹子叫H,和lz一个省的北方妹子叫Z。
  之后G和我商量说我以后不要定闹钟了,打扰她们休息。我本来以为是那天值班的时候不定闹钟,结果人家说的是全部时间,包括有课的时候....卧槽!!  当然我不同意,G又说会叫醒我的,再加上Z和H帮腔,我也就同意了。  然后第二天我就在她们收拾好快要出门的时候被叫醒了。我去都已经快晚点了!!这里必须也要吐槽一下lz,睡觉的时候绝对超级沉稳,她们收拾穿衣服的声音完全没影响到我睡觉啊!也是佩服自己了
  然后楼主就觉得这样不行啊,隐晦跟G提了一句,结果妹的还是晚叫我,而且还会埋怨楼主不去占位。我去个头啊你丫不让我定闹钟还晚叫我,我倒是想去占位有机会吗!!!!  让我坚定觉得这样下去不行的是某一天,高数课,G和Z根本就没叫我和H,起来的时候已经晚了,结果中午问起来这事儿,G说感觉你俩睡得熟不好叫醒,所以没叫。如此理直气壮我也是无言以对了。  更有意思的是,我提出这样的话我还是自己定铃方便一些,不然早晨还要麻烦你们也挺不好意思的BaBaBa,总之温婉商量着说的。结果G和H表示我的闹钟会吵到她们。我去我就在周三早上没课的时候会影响,其他早上定铃都是要早起上课啊,影响个头啊!  最令楼主无法理解的是,我保证了值班上午闹钟震动,只在其他大家都要上课的早晨定铃,结果G说还是会影响到她,楼主说那我把时间定在你们后面吧。结果G特别高冷来了一句,谁有闲工夫告诉你我们闹钟的时间啊,卧槽,你丫现在就躺床上玩手机呢你告诉我没时间!!!楼主当时只好说就十几秒钟,你看一下告诉我就行,结果G说我每天都不一样的,没时间天天告诉你。Z帮腔对楼主说你不要定闹钟我们喊你。当时楼主就觉得现在的情况是妹的我乖乖的不定闹钟了可是你们叫不叫我看心情好吗,当楼主傻啊。我觉得我当时已经还算有诚意了吧,结果这样我也是挺不舒服的,最后我还是定了闹钟,但我绝对是定在她俩后面的,专门选了一个不早但是比她们之前喊我的时候早一些的时间,既不会打扰她们,也不会让楼主迟到。  
  当时发生的很多事都不太记得了,毕竟都是日常琐事儿,而且我在人情方面有时候反应略慢,没觉得有点被孤立,所以一些事情也就不记得了。  真正意义上察觉出来的时候,应该是在院学生会竞选的时候。  
  一个水杯朝她们扔过去,操,姑奶奶定闹钟碍你什么事啊,真是人善被人欺...
  加扣扣聊聊吗?
  试着和她们和好啊,尽量地包容她们,自己做到问心无愧就是咯,毕竟要在一起4个年头呢。我们寝室有一个新疆地同学,开学到现在马上放假了,就不和我说话,我也不知道他什么意思,我感觉我是少数民族的原因吧,哎,没办法啊。
  其实我们院这一届一共也就不到300人吧,学生会大概选80多个人,不能说好近,但也绝不是争破头才能进去的。lz这个人呢,虽然情商可能略低,但是口才不错,挺能说的,初试对我来说完全没问题。当时寝室四个人都填表报了学生会,但是初试那天H和Z嫌太麻烦就不去了,最后只有我和G一起,她排在我后面。最后我通过了初试,复试,加入了学生会,她初试没过去。  我感觉G挺不高兴的,毕竟说实话,这事儿要搁我身上,我应该也会略不爽,就劝她还可以进别的组织。结果G说了句我们这样的哪能和你一个面试小达人比啊,人家都看不上我们。lz有时候情商真挺低的,会钻牛角尖,觉得这话不舒服,就和G争辩起来了。其实就是两个人各说各的观点,没红脸没吵架甚至声音也不大,lz自己也没当回事儿,权当个小插曲,结果那天之后一些事情就明显不一样了。  
  其实我们院这一届一共也就不到300人吧,学生会大概选80多个人,不能说好近,但也绝不是争破头才能进去的。lz这个人呢,虽然情商可能略低,但是口才不错,挺能说的,初试对我来说完全没问题。当时寝室四个人都填表报了学生会,但是初试那天H和Z嫌太麻烦就不去了,最后只有我和G一起,她排在我后面。最后我通过了初试,复试,加入了学生会,她初试没过去。  我感觉G挺不高兴的,毕竟说实话,这事儿要搁我身上,我应该也会略不爽,就劝她还可以进别的组织。结果G说了句我们这样的哪能和你一个面试小达人比啊,人家都看不上我们。lz有时候情商真挺低的,会钻牛角尖,觉得这话不舒服,就和G争辩起来了。其实就是两个人各说各的观点,没红脸没吵架甚至声音也不大,lz自己也没当回事儿,权当个小插曲,结果那天之后一些事情就明显不一样了。  
  女生寝室这种事情神烦,现在想觉得做得到表面相安无事就好,自己不做对不起她们的事,其他的不管
  从那之后,G去吃饭的时候,只会问H或者Z要不要一起或者需不需要帮忙捎一份回来,感觉得到她有些排斥我。lz自己也没去做些什么弥补,现在想想有些后悔,有些事情刚有苗头的时候及时应对的话,可能情况就不会越来越糟。不过当时她只是不喜欢和我相处,倒也没其他什么的,而我因为比较忙,也不太在意某个人排斥我这回事儿。  现在回想的话,可能就是那段时间吧,G和H、Z私下里交流比和我的多很多,H和Z也变得有些排挤我,不过也没什么大动静,都是些小事儿,无非就是在寝室非特殊情况就当我不存在,倒也没撕破脸。  然后lz感觉这样下去不行,本来是觉得 可能有些误会才让寝室变成现在这个局面的,相处久了,慢慢就好了,不急于一时弥补;可后来朋友告诉我 女生之间大多数情况是 一开始看不顺眼的话,会越来越讨厌这个人,所以弥补要趁早。  lz开始试着多和她们三个人说话,虽然有时候会被不知刻意还是无意的忽视,但还是有效果的,在寝室的时候也有话说,偶尔晚上整个寝室还会聊一会儿,当我以为这样下去总会有好结果的时候,另一件大事儿发生了。
  各班的班委竞选开始了。当时lz平日为了学生会和自律委员会简直忙成狗!!!不是很想参加竞选,但lz的母上非让我去试试参加团支书竞选,因为她觉得我不太会和人相处,而大学里面跟同学相处的时间比较多,所以让我试着当班干部,增加和别人的交流。  中午的时候G在寝室提起来这事儿,我随口说应母上要求参加团支书竞选,她突然就说我本来也打算竞选团支书的。因为lz本来就打着选不上最好的想法参加的,所以就好开心说你一定要成功,这样我们寝室就跟着沾光了(是的,lz就是觉得寝室里有干部阶层的同学会有好处,就是这么世故~~)然后G突然来了一句,你都去参加了那其他人还竞选什么啊,已经没机会了吧。lz整个人都愣了,完全不知道该说什么好,我没法跟她说我是去玩玩的,因为我既然答应我妈要参加,作为一个强迫症和完美主义者,我不可能故意表现很差,肯定是要尽力的。要不说lz性子还蛮贱的,本来觉得不是很乐意参加,但是被G说得好像我不该参与竞选一样,反倒让我抛开了顾虑。但是想参加是一回事儿,想被选中是另一回事儿,我跟G说,那我们一起参加呗~反正我选不选上无所谓的,既然你想当,就好好加油吧。G坚持 如果我参加的话,她肯定选不上,言语中颇有让我退出竞选的意思,这时候lz的脾气也上来了,装听不懂,不表态。没办法G只好考虑是不是要换个职务竞选。  到了竞选的那天,因为时间有限,所以是自主上台的。lz第二个上台介绍完并回答了辅导员和同学们的问题之后就像解脱了一样下台了,当时觉得任务完成超级轻松啊~竞选团支书的有三个,都是女生,除了团支书和班长有人竞争,其他的职务基本就只有一个人,完全不用投票。我看时间快结束了G还没有上去,便开始催促她,说G你不是想竞选团支书吗,快点啊,加油之类的,甚至辅导员也注意到了这边的声音,用眼神示意G上台,但她最终还是没参与。甚至到了寝室还埋怨lz让辅导员注意到了她,这样显得很不好。
  接下来的事情还蛮狗血的,本来不想当团支书的lz票数最高当选,一心想当团支书的G却没上台竞选。lz的性格还蛮包子的,也就嘴厉害点,本身还是个怂货,当选之后老是觉得对不起G。班委名单发到群里的时候,G在寝室不停地说年级长怎么能是X呢,他也配啊,早知道我去竞选年级长了BALABALA,班长果然是ZZ啊,他行不行啊之类的,辅导员怎么回事儿啊,他能什么啊他,不就比宿管层次高一点吗,算老几啊等等等等,lz就在旁边很怂地顺着她说,她几乎批评了所有的班委,但是并没有说我当团支书不好,妹的lz也是个sb,当时居然以为G是因为我对她的态度觉得我不错才没说我的,那段时间对G就更是百依百顺.....现在想想我就在寝室她怎么可能当面骂我,结合后面她和H、Z的表现lz真心觉得私下里肯定没少骂
  插句话吧,到现在,我们寝室的关系依旧不是很好,好吧,是对于lz来说,还是隐隐被排斥,但要说什么大的争吵撕破脸什么的也没有,毕竟我性格还蛮包子的,而且说实话,G、H、Z也不是什么大奇葩,更不坏,而且到目前为止除了会做一些让我膈应的小事儿,也没真的做出什么让我有大损失的事情,所以就这么表面还看得过去得过,不过lz被排斥不太舒服,所以来吐槽,当然如果能找到让寝室关系变好的方法最好了,我是真的真的很向往那种一到晚上寝室就可以海阔天空地谈论各种有趣的事情,经常集体活动,虽然会有摩擦但一致对外内部团结的寝室啊!!!!  我觉得我真的是又怂又包子啊,感觉经过最难捱的那段时间之后,现在她们三个人谁对lz多说几句话,lz都会觉得她们对我还不错.....觉得她们真好....同时鄙视一下lz自己来天涯吐槽的行为。但是,过去那几分钟又会恢复原样,再加上时不时的摩擦,终究还是会让我很心累,大概以后还是会继续写吧,但是时间线可能会混乱一些,而且很多事情快不记得了,毕竟也都是小事,可话说回来,这种小事不断堆积的话,还是会让人心生哀怨吧....
  你要不试试让他们得到小恩小惠试试?找个契机,起码先把立场不是特别坚定的转变一下。比如带个特产?或者送点小的化妆品护肤品之类的?找个借口对他们发发善心?能挽回还是挽回一下,毕竟对你自己也有好处!大学的竞选仿佛就在眼前。其实大学只是小社会。看的也只是眼前。想想以后吧,大度一些,能容就容吧。其实不是坏人的话,他们自己也会反思的,也许不是现在,也许某个时间他们还是会怀念你的好的。
  有一次的时候,去上课的路上,Z比我们走的早,我和H、G一起走,准确地说是我自己走,她俩和我一起出门,但是结伴走在离我几步远的路上,并不和我同行。lz觉得这场景还蛮尴尬的,或者说有些羡慕和难受,所以就带上耳机打算听歌。但是选择恐惧症什么的让lz找了好久的歌,可能她俩以为lz已经开始听歌了吧,再加上周围还有几个其他院的同学说话,所以....她俩开始说我坏话来着.....大概没料到我还没放歌,都听到她俩说的话了吧。lz确实是包子,听见了居然没想要撕逼,而是觉得要更加试着改变寝室关系才行。说真的,lz在寝室一开始从来不会发表什么不同意见,现在基本上也是,除非比较不合理的情况。也不敢麻烦她们,一般都自己的事情自己解决,都已经快养成一个人的习惯了。
  所以LZ你是什么星座的啊??,我是天蝎,当时高中住宿舍的时候一进去反正我就不是特别好的那种,不像lz软软糯糯的,然后慢慢从宿舍小恩小惠开始,给个零食借个香皂之类的,然后讨论讨论化妆品就有比较好的朋友了…还有,我觉得你应该使劲团结团结你那个北方妹子,毕竟同乡,再加上我觉得G属于那种ZH都有点看不惯的姑娘,多团结团结ZH!还有下次G如果再说闹钟的话,就回她:“你看不惯?看不惯你出去住!我定闹钟你管得着吗?!”反正性子不能太好太包子,这样人家更觉得你好欺负…  
  我一想宿舍生活和某些人的嘴脸就特么浑身难受,我和某些人不和是因为作息时间的不同,那人晚睡晚起,我是早睡早起,所以她一直看我不顺眼,还在背后说我坏话,我早想好了,用最后毕业时的成就狠狠甩她一个嘴巴子,楼楼加油!
  你那么主动示好,她们还那么对你,就不要在包子了,让自己长长脾气  
  本来我以为只有G不喜欢我,结果后来发现,一个人对你的讨厌是可以影响到周围人的。有一次做实验的时候,学委发了观察标本,每人两份。lz刚把标本放桌子上,手还没拿开呢,突然H就开始抢lz手里的标本。当时我整个人都傻了,摁住标本问她怎么了,结果H不回话反而使劲掰我的手,我当时也有些恼,就说这是我的材料你想干嘛啊!结果H说那是她的,因为她手里只有一个了,我看了她桌子一眼,结果发现其实标本就在她显微镜旁边,可能H没注意。lz指给她之后,她一句话没说就好像刚刚什么都没发生。我真的不明白,就算不是舍友,只是普通同学,即使怀疑别人手上的装片是自己的,那也不会一声不吭直接抢啊…而且发现自己错了之后连道歉都没有.....lz真的不是介意一件小事,我寒心的是她们虽然从来没说过不喜欢我,但其实很多日常小事儿都能看出来,她们可以一边做着明显排斥我的事情,一边心安理得地受着我的讨好,有需要我的时候就招呼。我也烦自己不争气,明明知道,可就是在对方没撕破脸的时候不好意思发脾气,我的讨好没什么用就罢了,结果她们对我和悦一些多说些话我就忍不住觉得她们对我不错....  
  插播一件事儿吧,就是在上个月底我们学院跨年晚会的时候,其实就是跨元旦晚会....我们班学委带着他今天刚到这里看他的女朋友过去了,在最后面说着话。我们班的女生基本上坐在一起,还没开始所以大家都在闲聊,就很八卦的在小声说学委和他女朋友。然后lz就说了一件事,那天中午吃饭碰到了学委和班长,聊到下午的计划学委说了句想和宝贝儿一起玩,原谅lz之前身边真的没有习惯叫女票宝贝儿的人啊啊啊啊啊啊,而且还认识一个喜欢叫自己养的狗宝贝儿的学姐,所以lz当时极其nc地说了一句 宝贝儿是你们寝室偷偷养的狗吗?
卧槽,说完之后气氛整个凝固了好吗!当时被班长笑惨了,幸好学委没介意,妹的一个这么多年的单身狗而且玩得好的朋友基本全是单身狗的lz真心不是故意的啊!一瞬间真的没反应过来是指女朋友,觉得超级不好意思。我讲完之后女生都笑,lz自己也不好意思地低头,结果G突然说了一句 学委不是也叫你宝贝儿吗
我擦,lz当时整个人都傻了啊我去,学委从来只喊我小孩,因为我比他们一般小一岁甚至更多,从来没喊过我宝贝儿啊!lz当时完全反应不过来,反驳之后G又说
反正学委对你挺好的,挺宠你,咱们班的男生都对你挺好的。 我去她妹的,现在的lz可能能各种反驳,但是当时真的没反应过来她为什么会说这些,只能否认,但是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整个人都乱掉了。只记得本来lz说完自己的糗事之后挺好的氛围,没有了,我很尴尬,其他女生也不知道接什么。我不知道G为什么要在这种情况下说这些,也不想猜,但我知道的是,因为她的谎话和带着主观情感的臆断甚至可以说带着恶意的污蔑 可能造成的后果。当时因为我们班女生排练去得晚,学委和他女朋友就在我们后面不远,如果她听到了而且当真的话,我和学委都会很头疼。还有喜欢我们班男生的女生如果当真,可能会下意识讨厌我。最后我个人认为这些话有暗示别人lz特别爱勾搭的意思,或者是我保守,但是我他妈的最讨厌别人说这种带着煽动性而且容易灌输成观念的言论,尤其涉及到我的名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么样构成欺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