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期乐服务费软件 比如我提取5000 24月的 每月服务费多少钱 认真回答啊 你们帮我看一下 我

我想用农行银行卡分期付款一个5000左右的笔记本,分12个月或24月,_百度知道
我想用农行银行卡分期付款一个5000左右的笔记本,分12个月或24月,
请问需要每月分别付多少钱,首付百分之30
提问者采纳
农行信用卡分期付款一般有两种方式:1、电话分期:消费后拨打卡背面的客服电话申请分期,每期手续费为总金额的0.6%。2、商户分期:在商户POS上选择分期付款消费,每月手续费率在各商户间可能会有所差别,但肯定会低于电话分期的0.6%。 注意:在分期付款手续费的收取上,农行是本金和手续费均分期收取。 假设以消费5000元、首付30%、每期手续费率0.6%为例计算:分期付款总金额=5000X(1-30%)=35001、分期12个月:每期应还款额=0X0.6%=291.67+21.00=312.67手续费总额=%X12=2522、分期24个月:每期应还款额=0X0.6%=145.83+21.00=166.83手续费总额=%X24=504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分期付款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看到一款针对在校大学生分期付款的"趣分期",觉得模式很新,经过了解原来已有先例,进入他们的链接发现在他们的商城分期购买电子产品分期付款费率非常高。
利用这些小孩子的虚荣与攀比,让那些含辛茹苦的家长们为高利贷买单,良心何在?!绝大多数的大学生是没有稳定收入的,经济来源来自父母,甚至有很多家庭已经在超负荷运转。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专门打电话询问了某大学学生处处长(一个2本院校),他给我的数据是,在校学生贫困生申报比例高达70%以上!这里有水分,因为有很多大学生想骗助学金。但是根据我十年前读大学时候的观察,40%的家长对于支付学费和生活费是有一定困难的。但是学校里的攀比风气是很浓厚的。比如我亲戚家的小孩在北京某985上学,一个月3k的生活费他说在学校里感觉自己就是贫下中农,春节的时候他指着手里的5s说只有屌丝才用这个,大家早已经进入6时代。他有机械键盘、山地车、ipad、游戏机,可他说这在学校里很垃圾。我刚要表示反对他就跟我说,你真是个农民,一点世面没见过。他上周刚刚预定了水果watch。他的父亲、也就是我的表哥,一个苦逼小包工头,年收入20万在乡下属于中上,每天还要在工地上干活,一点都不像个包工头,因为他想少发一份工资出去。每天第一个到工地,最后一个收工。他的收入一半都给了他儿子,他觉得还不够。因为他儿子还没有女朋友,要给儿子攒钱结婚买房。大多数的大学生来自于农村和城市中低收入家庭,而且大多数远离父母,到更大的城市去读大学,因为这样他们觉得才能称得上有出息。小地方来的孩子拿着小地方的家庭收入,在大城市里按照大城市的标准来生活和消费,对于小城市的父母来说,已经是很高的负担。校园里的物质气息几乎与社会是同步的,炫富与攀比盛行,时时刻刻刺激着大学生们的虚荣心。但是家庭财力并不能支撑他们拥有最酷最炫最流行的商品,所以,所谓的需求就出现了。其次,大学生究竟算不算成年人。从法律意义上说,年满18周岁就是成年人。但是从实质性角度来说,这些没有稳定经济来源、严重依赖父母供给的大学生,根本就算不上成年人。最后,这些钱怎么还。途经一:巧立名目,问家长要。途径二:美其名曰勤工俭学,其实就是发传单、临时促销、工厂暑假工这些。途径三:女生开始出卖色相。色情娱乐场所的女大学生不要太多哦、企业家饭局上遇见的女大学生不要太多哦。途径四:借新还旧,继续借钱,反正各个借贷公司之间又不联网。途径五: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i&update -----------------------------------&/i&&br&&br&趣分期后来我了解了一些,在前文中没有提到。&br&&br&一开始我对趣分期的质疑是:小额信贷,催收成本太高,因此违约成本很低,大学生是信誉差的集体,违约率会很高&br&&br&后来了解了一下趣分期,有所改观:趣分期因为借款人集中且住所固定,其实催收成本不高。我一开始用小额信贷的框架去套是错误的,趣分期会直接找导员找学校,解决违约学生的问题。这有点类似于之前小贷公司很喜欢的公务员贷,坏账率非常低。&br&&br&&br&&i&以下是一开始的观点-----------------------------------&/i&&br&&br&不看好,商业模式看上去有些创新,实际上对人对己有害无益。&br&&br&大学生的坏账率是很高的,助学贷款的亏损和招商银行停发大学生信用卡都可以说明问题。&br&如果只借top9高校学生,自然没有多少坏账,然而那些优秀的学生也不至于饮鸩止渴去付高额利息购买商品。大多数客户,冒昧的说,还是那些自我管控能力并不太强的学生,他们也很缺乏还款能力。&br&&br&可能有人要说京东的白条了,我只能说,京东的风控并不好,且至今年年亏损。&br&他家大业大不怕赔,你呢?&br&他的当前任务不是赚钱而是赚势,你呢?&br&&br&语气有点冲,因为我感觉这个产品是真的是害了大学生,之前专栏写过一篇文章贴于后文。&br&&br&---------------------------------------&br&&a href=&/huangxisheng/& class=&internal&&本科授信5万起:P2P网贷重复借款坏账堪忧 - P2P监视者 - 知乎专栏&/a&&br&近来,在很多网贷媒介上都出现了“只要有本科生学历即可办理贷款,最低5万起“的消息,看到这里我非常地诧异,以我有限地金融经验来看,&u&在目前的中国市场,一个本科学生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做到纯信用授信5万元的&/u&。一来,本科学生门槛太低,光凭借一张本科证明根本无法证明借款人的优质,也无法保证还款能力;二来,作为学生群体而言,基本上授信用途都是消费贷款,他们既无法对还款计划进行规划,也不能明白征信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道德风险很大。&br&&br&无论是招行停止学生信用卡,还是国家助学贷款至今亏损,都对本科生大额借款敲响了警钟。&br&&br&&b&多家P2P平台重复借款&/b&&br&&br&一个本科学生为什么能够在网络上借到这么多的资金,因为基本投资平台都集中于高息,我对低息的一些情况并不太过了解。出于好奇,我假装借款人联系了贷款业务员。&br&&br&原来,本科生之所以能在网络上纯信用借款5万,是利用了目前网贷征信系统不发达的漏洞,在多家不同的P2P平台重复借款,为避免被查水表,这些平台名称我就不一一透露了。不同的平台通常能给大学生授信大于都是5000上下,只要10个平台就能凑够5万,在中国目前共有2000+个平台的大背景下,这简直不值一提。&br&&br&问到贷款期限的问题,业务员很坦诚地对我说,单次借款期限并不能太长,但是他们有办法续借,“借到毕业都不成问题”&br&&br&这些在网络上发信息办理贷款的业务员仅仅是通过人脉关系起一个中介的作用,据了解,这些为学生办理贷款的中介,每月收入竟能达到3-4万元之巨。他们主要的盈利模式就是抽成,学生办理一笔贷款,网贷平台要的利率基本1.5-2分,他们自己利用学生的信息不对称抽成0.5-1分,空手套白狼,这样的黑色产业链实在暴利!也难怪那么多人前赴后继地愿意去从事这样的工作。&br&&br&&b&债务违约风险巨大&/b&&br&&br&很多低息平台,贷款项目中都包含了学生信用贷款这一项,很多新闻都给了这样的贷款模式很高的评价,什么普惠金融啊,什么助力大学生成长啊。而实际情况呢?这些平台的想法不过是一些不接地气的一厢情愿罢了,大部分借款大学生都是进行的消费贷款,所谓消费贷款,就是不产生投资收益的贷款,他能拿什么来还款呢?&br&&br&让我们做一个简单的算术吧:一个大二学生,借款5万,2.5分利,等到他毕业的时候,借款本息总额就达到了12万之巨,每月光是利息就需要3040元,你认为,这真的是一个本科学生能够负担得起的吗?&br&&br&我若是这个学生,可能也只有违约一途了,作为学生,我的信用抹上了污点;作为平台,又多了一笔坏账;作为网贷投资人,又多了好些风险,其中渔利的,就只有那些办贷款的暴利中介罢了。&br&&br&很多时候,一笔1分利的贷款,借款人不变,利息增加到3分,实际上风险是大大增加的,放贷风险不仅仅取决于借款人的选择,同时也要看重借款利率和借款人的接受程度是否匹配。&br&&br&不仅是学生的还款能力,学生的还款意愿也很成问题。几年之前,招商银行取缔了学生信用卡,至此中国社会上学生已经无法办理任何一张信用卡了;另一边,助学贷款长期亏损,坏账率官方数据高达8%(实际可能还要上浮),助学贷款已经成为了一种政策性亏损项目。&br&&br&现在你对于学生的信用有了了解吗?那些高大上的互联网借贷平台你们造吗?&br&&br&&b&普惠金融与不完备的征信体系&/b&&br&&br&普惠金融,为小微企业和小微个人借款人提供金融服务,这样的思路是值得肯定的。之所以在实践中出现这样的种种问题,还是因为目前中国的征信水平没有达到。&br&&br&在美国,信用付款占了主流,任何有工作的人,或者是一个大学生,银行都愿意给到足够的信用额度来供其支配,以至于线下高利贷基本没有太大的发展空间。这样的信用额度不是随便给的,是基于美国非常完善的征信系统。&br&&br&每个人都有一个&社会安全号&SSN(Social Security Number),这个安全号可以把一个美国人一生几乎所有的信用记录串在一起,包括个人的银行账号、税号、信用卡号、社会医疗保障号等都与之挂钩。目前美国征信已经被Experian等几个公司垄断,各大企业都在客户管理和人事考核等方面享受着征信公司提供的服务。如果一个人在美国有信用污点,在生活工作中会带来很多不便。&br&&br&征信制度不能普遍落实,大学生信用借款就无法开展,真心期待在未来的某日,p2p、小贷公司、典当行、融资性担保公司都能拥有一个共同的征信信息库,并且将不良借款人信息上报央行,各大企业都可查阅。&br&&br&&b&最终形成一个良性的征信生态,只有完善的制度才是道德的保证。&/b&
update -----------------------------------趣分期后来我了解了一些,在前文中没有提到。一开始我对趣分期的质疑是:小额信贷,催收成本太高,因此违约成本很低,大学生是信誉差的集体,违约率会很高后来了解了一下趣分期,有所改观:趣分期因为…
&p& 做了几年大学生社交,随着在业内影响力的增大,我也经常收到各种合作邀请。一般我拒绝的主要行业是大家所说的互联网金融行业,特别是分期贷款方面的合作。最近看到人人网转型金融的报道,我的心里酸酸的,曾经的中国校园社交NO.1居然也做起了学生“高利贷”。大学期间我读金融学,对行业也有一定的理解。所以这次我想简单的分享一下,为什么我不愿意跟分期购物平台合作。&/p&&br&&p&  1. 关于分期购买平台&/p&&p&  听起来很“高大上”的学生分期购买,很多人说是一种新的商业模式。这种模式的出现意味着大学生或年轻人的消费意识和消费方式的变化。但仔细看他们商业模式的背后就是刺激大学生以比较高的利息借钱买相对昂贵(原本买不起)的东西的意思。&/p&&p&  大学生分期购买到底是什么? 假如你一个没有收入的大学生,但现在很想购买iphone 6或其他一般情况下买不起的产品,但却没有钱能付款,同时也没有信用卡的时候,可以利用的一种新的金融商品。一开始支出部分费用(也可以没有),然后每月以固定的费用来还款。&/p&&br&&p&  2. 为什么是大学生?&/p&&p&  对分期购物平台来说,大学生群体其实是很好的目标群体,因为&/p&&p&  1) 他们已经是成年人,可以签合同承担法律责任(贷款协议)&/p&&p&  2) 他们刚刚从父母的怀里出来,比较天真、单纯,比较容易受到物质刺激&/p&&p&  3) 他们的身份有一定的保障(属于学校的),毕业之前跑不了&/p&&p&  4) 最后,如果他们还不了贷款了,还可以找这些学生的父母,可以收取剩下的钱。&/p&&p&  如果大学毕业之前还不了钱,分期购物平台可以用“我找你老师谈谈吧”的方式给予一定的压力,来很容易解决还款问题。一般学生特别担心影响毕业的情况出现,那他们的父母会怎么样呢? 如果你是他们的家长,这笔钱能不还吗? 父母始终是这些学生群体负债的最靠谱的承担者。&/p&&p&  这样的话,这整体的过程,很像父母拿高利贷买iPhone给孩子们的情况,你觉得这还是大学生分期贷款吗? 这是互联网金融吗? 这是金融创新吗?&/p&&br&&p&  3. 其实,大学生分期贷款 = 高利贷&/p&&p&  上述一直说大学生分期贷款是高利贷,我们在一起分析一下。分期购买平台的收入来源是两个部分 1) 利息 2) 电商中介费。 简单分析一下具体内容:&/p&&br&&p&  1) 收入来源之一:高利息&/p&&p&  大学生是根本没有信用记录,也没有收入,所以风险管理的角度看,大学生为信用风险比较高的群体,所以一般法律上或公司制度上一般不允许给大学生发放信用卡。如果一家公司(或机构或甚至是个人)还是愿意借钱给这高风险群体的话, 为了弥补这信用风险,利息上需要加上风险酬金(risk premium),一般风险越高的人,需要付出的风险酬金越大。&/p&&p&  大学生因为风险比较高,所以对这群体收取的利息自然而然为高。其实是金融的角度看还是很正常的。那问题是什么。因为“利息”忽然忽悠成“服务费”了之后,很多大学生不知道这是实际上非常高成本的贷款。&/p&&p&  那高利贷怎么定义? 一般高于银行体系所要求的利息水平以上的借款行为都可以说是广义上的高利贷。&/p&&p&  如果我在分期购买的平台上购买苹果的iPhone 6 Plus, 购买时的价格为5899元,以12月的分期购买。 每个月学生要还 540.9元 (本金 491.58 (5899/12) + “服务费” 49.32 () )。 这服务费的部分用IRR的方式算出来的话, 这实际月利率(从分期购买平台的意义上是实际收益率)为1.502%, 也就是说年利息达到18%的意思。这是远远高于银行贷款利息水平5.1%,能够达到银行利率3.5倍以上的水平。 这不是高利贷吗?&/p&&p&  虽然每笔的金额比较少,但纯粹从利息的角度看这服务费就是非常高的利息。&/p&&br&&p&  2) 收入来源之二:电商中介费&/p&&p&  因为很多学生,通过分期贷款平台,能够借钱买东西,对电商来说,实际上能看到明显的出售量增加。所以他们也非常愿意跟这些分期购物平台合作。因为这些分期购物平台能提供的订单量足够大,他们对电商也可以要求更低的批发价,从出售价格和批发价格的差价的部分,也可以得到收入。&/p&&p&  这时候,我们在可以挖掘他们的收入结构,因为我不知道这些分期平台能拿到的批发价格水平,假如他们能购拿到3%的毛利水平(可能更高,也可能是更低,但这水平应该是比较合理的范围),他们实际上以5722.03元的价格,拿到iPhone了。如果是这样的话,大学生购买iphone的时候,这平台所付出的代价却不是5899元,而是5722.03元。这么算的话,他们的实际收益率,月利息为1.995%, 年利息会变成23.93%了。 看起来这是很好的生意,不过这还不是高利贷吗?&/p&&br&&p&  4. 这社会为什么开始对大学生放高利贷了呢?&/p&&p&  其实是,这案例跟95年, 96年的韩国的情况还比较相似。那时候大家都看到的是整个经济不停地发展,大家都认为明天应该是比今天好。市场的态度也很乐观,也就是说,那时候是消费一直在增长的时代。&/p&&p&  但经济不可能是永远的高增长率成长。随着整体经济水平的提高,经济发展速度相对变得缓慢,消费增加速度开始下降或达到饱和状态了。意思是说,现在有钱的,能花钱的人,已经都在花钱的状态。但是这社会/经济还需要持续成长,要不然大家(或投资者)会失去信心(或幻想)。&/p&&p&  所以当时韩国政府默认允许很多信用卡公司发放信用卡,甚至对无收入的大学生也可以办到好多张信用卡,他们拿到信用卡之后,可以开始花钱了,市场看到了新的消费群体的出现。那时候,大家以为这是好事,市场的参与者都很开心。1997年,韩国一旦遇到经济衰退,大家发现这是大量垃圾债券出现的征兆。很多年轻人忽然变成信用不良身份。&/p&&br&&p&  5. 大学生分期购买,这真的是创新吗?&/p&&p&  大学生根本没有信用记录,没有收入,所以是信用风险比较高的群体,所以银行或信用卡公司都不发放信用卡或贷款,国家或这些金融机构的制度给这些群体不允许发放信用卡、贷款,是都是金融的意义上合理的。但现在突然出现互联网金融或大学生分期购买的概念,糊里糊涂就可以给这些高风险群体提供贷款了。本质上这群体没有得到任何风险上的改善,但怎么可以发放贷款了呢? 我真找不到创新的点,大家为什么都说这是个创新呢?&/p&&p&  现在这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开始变缓慢,银行利息也比较低,房地产经济也没有以前那么好,市场上的资本,找不到合适的投资处,这时候这些钱的最后目的地是放高利贷的行业了吗?&/p&&p&  为什么社会的成熟的参与者,给即将步入社会的学生群体发放高利贷,满足自己的利益呢?有这个必要吗? 当然大学生们也需要充分地理解分期购买,更合理地决策,但他们本来就相对的单纯、天真的群体,被诱惑拿到了高利贷,这纯粹是他们的错误吗?&/p&&br&&p&  6. 我还是想做社交。&/p&&p&  内很多人都认为社交平台只是单纯的一个导流量的入口,他们以为加上一个游戏或加个电商入口,直接套现,他们却没有考虑社交平台的目的或方向。从开心网或人人网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得出这种方式显然不是社交平台该走的方向。&/p&&p&  买新的iphone只不过是换了一个有“逼格”的手机继续宅着刷朋友圈而已,却改变不了任何一个参与者的生活、人生。社交平台不仅是导流量的入口,而是不同想法的聚集地,通过社交平台,大家可以认识更多不同的人,碰到不同的想法,看到不同的世界。我相信通过这些过程每个人的人生变得更丰富多采,每个人的生活也得到变化。这是我在做社交最大的原因。&/p&&p&  业内很多朋友说最近互联网金融比较火,成长也快,很容易挣钱,公司的估值也高。还有人说,社交已经过时了或得不到关注了。但我还是宁愿改变年轻人的生活方式,不愿意参与欺骗这社会未来成员的生意。&/p&&p&  我是郑玹宇,来自韩国,初中赶上第一次互联网浪潮,赚到了人生第一个百万美金,进过软银风投,2013年从北大毕业。大学生社交平台tataUFO创始人&/p&
做了几年大学生社交,随着在业内影响力的增大,我也经常收到各种合作邀请。一般我拒绝的主要行业是大家所说的互联网金融行业,特别是分期贷款方面的合作。最近看到人人网转型金融的报道,我的心里酸酸的,曾经的中国校园社交NO.1居然也做起了学生“高利贷”…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早期教育、辅食添加.doc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如何看待趣分期、分期乐、爱钱进等针对在校大学生的 P2P 分期购物产品?
看到一款针对在校大学生分期付款的"趣分期",觉得模式很新,经过了解原来已有先例,进入他们的链接发现在他们的商城分期购买电子产品分期付款费率非常高。
按投票排序
update -----------------------------------趣分期后来我了解了一些,在前文中没有提到。一开始我对趣分期的质疑是:小额信贷,催收成本太高,因此违约成本很低,大学生是信誉差的集体,违约率会很高后来了解了一下趣分期,有所改观:趣分期因为借款人集中且住所固定,其实催收成本不高。我一开始用小额信贷的框架去套是错误的,趣分期会直接找导员找学校,解决违约学生的问题。这有点类似于之前小贷公司很喜欢的公务员贷,坏账率非常低。以下是一开始的观点-----------------------------------不看好,商业模式看上去有些创新,实际上对人对己有害无益。大学生的坏账率是很高的,助学贷款的亏损和招商银行停发大学生信用卡都可以说明问题。如果只借top9高校学生,自然没有多少坏账,然而那些优秀的学生也不至于饮鸩止渴去付高额利息购买商品。大多数客户,冒昧的说,还是那些自我管控能力并不太强的学生,他们也很缺乏还款能力。可能有人要说京东的白条了,我只能说,京东的风控并不好,且至今年年亏损。他家大业大不怕赔,你呢?他的当前任务不是赚钱而是赚势,你呢?语气有点冲,因为我感觉这个产品是真的是害了大学生,之前专栏写过一篇文章贴于后文。---------------------------------------近来,在很多网贷媒介上都出现了“只要有本科生学历即可办理贷款,最低5万起“的消息,看到这里我非常地诧异,以我有限地金融经验来看,在目前的中国市场,一个本科学生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做到纯信用授信5万元的。一来,本科学生门槛太低,光凭借一张本科证明根本无法证明借款人的优质,也无法保证还款能力;二来,作为学生群体而言,基本上授信用途都是消费贷款,他们既无法对还款计划进行规划,也不能明白征信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道德风险很大。无论是招行停止学生信用卡,还是国家助学贷款至今亏损,都对本科生大额借款敲响了警钟。多家P2P平台重复借款一个本科学生为什么能够在网络上借到这么多的资金,因为基本投资平台都集中于高息,我对低息的一些情况并不太过了解。出于好奇,我假装借款人联系了贷款业务员。原来,本科生之所以能在网络上纯信用借款5万,是利用了目前网贷征信系统不发达的漏洞,在多家不同的P2P平台重复借款,为避免被查水表,这些平台名称我就不一一透露了。不同的平台通常能给大学生授信大于都是5000上下,只要10个平台就能凑够5万,在中国目前共有2000+个平台的大背景下,这简直不值一提。问到贷款期限的问题,业务员很坦诚地对我说,单次借款期限并不能太长,但是他们有办法续借,“借到毕业都不成问题”这些在网络上发信息办理贷款的业务员仅仅是通过人脉关系起一个中介的作用,据了解,这些为学生办理贷款的中介,每月收入竟能达到3-4万元之巨。他们主要的盈利模式就是抽成,学生办理一笔贷款,网贷平台要的利率基本1.5-2分,他们自己利用学生的信息不对称抽成0.5-1分,空手套白狼,这样的黑色产业链实在暴利!也难怪那么多人前赴后继地愿意去从事这样的工作。债务违约风险巨大很多低息平台,贷款项目中都包含了学生信用贷款这一项,很多新闻都给了这样的贷款模式很高的评价,什么普惠金融啊,什么助力大学生成长啊。而实际情况呢?这些平台的想法不过是一些不接地气的一厢情愿罢了,大部分借款大学生都是进行的消费贷款,所谓消费贷款,就是不产生投资收益的贷款,他能拿什么来还款呢?让我们做一个简单的算术吧:一个大二学生,借款5万,2.5分利,等到他毕业的时候,借款本息总额就达到了12万之巨,每月光是利息就需要3040元,你认为,这真的是一个本科学生能够负担得起的吗?我若是这个学生,可能也只有违约一途了,作为学生,我的信用抹上了污点;作为平台,又多了一笔坏账;作为网贷投资人,又多了好些风险,其中渔利的,就只有那些办贷款的暴利中介罢了。很多时候,一笔1分利的贷款,借款人不变,利息增加到3分,实际上风险是大大增加的,放贷风险不仅仅取决于借款人的选择,同时也要看重借款利率和借款人的接受程度是否匹配。不仅是学生的还款能力,学生的还款意愿也很成问题。几年之前,招商银行取缔了学生信用卡,至此中国社会上学生已经无法办理任何一张信用卡了;另一边,助学贷款长期亏损,坏账率官方数据高达8%(实际可能还要上浮),助学贷款已经成为了一种政策性亏损项目。现在你对于学生的信用有了了解吗?那些高大上的互联网借贷平台你们造吗?普惠金融与不完备的征信体系普惠金融,为小微企业和小微个人借款人提供金融服务,这样的思路是值得肯定的。之所以在实践中出现这样的种种问题,还是因为目前中国的征信水平没有达到。在美国,信用付款占了主流,任何有工作的人,或者是一个大学生,银行都愿意给到足够的信用额度来供其支配,以至于线下高利贷基本没有太大的发展空间。这样的信用额度不是随便给的,是基于美国非常完善的征信系统。每个人都有一个"社会安全号"SSN(Social Security Number),这个安全号可以把一个美国人一生几乎所有的信用记录串在一起,包括个人的银行账号、税号、信用卡号、社会医疗保障号等都与之挂钩。目前美国征信已经被Experian等几个公司垄断,各大企业都在客户管理和人事考核等方面享受着征信公司提供的服务。如果一个人在美国有信用污点,在生活工作中会带来很多不便。征信制度不能普遍落实,大学生信用借款就无法开展,真心期待在未来的某日,p2p、小贷公司、典当行、融资性担保公司都能拥有一个共同的征信信息库,并且将不良借款人信息上报央行,各大企业都可查阅。最终形成一个良性的征信生态,只有完善的制度才是道德的保证。
 做了几年大学生社交,随着在业内影响力的增大,我也经常收到各种合作邀请。一般我拒绝的主要行业是大家所说的互联网金融行业,特别是分期贷款方面的合作。最近看到人人网转型金融的报道,我的心里酸酸的,曾经的中国校园社交NO.1居然也做起了学生“高利贷”。大学期间我读金融学,对行业也有一定的理解。所以这次我想简单的分享一下,为什么我不愿意跟分期购物平台合作。  1. 关于分期购买平台  听起来很“高大上”的学生分期购买,很多人说是一种新的商业模式。这种模式的出现意味着大学生或年轻人的消费意识和消费方式的变化。但仔细看他们商业模式的背后就是刺激大学生以比较高的利息借钱买相对昂贵(原本买不起)的东西的意思。  大学生分期购买到底是什么? 假如你一个没有收入的大学生,但现在很想购买iphone 6或其他一般情况下买不起的产品,但却没有钱能付款,同时也没有信用卡的时候,可以利用的一种新的金融商品。一开始支出部分费用(也可以没有),然后每月以固定的费用来还款。  2. 为什么是大学生?  对分期购物平台来说,大学生群体其实是很好的目标群体,因为  1) 他们已经是成年人,可以签合同承担法律责任(贷款协议)  2) 他们刚刚从父母的怀里出来,比较天真、单纯,比较容易受到物质刺激  3) 他们的身份有一定的保障(属于学校的),毕业之前跑不了  4) 最后,如果他们还不了贷款了,还可以找这些学生的父母,可以收取剩下的钱。  如果大学毕业之前还不了钱,分期购物平台可以用“我找你老师谈谈吧”的方式给予一定的压力,来很容易解决还款问题。一般学生特别担心影响毕业的情况出现,那他们的父母会怎么样呢? 如果你是他们的家长,这笔钱能不还吗? 父母始终是这些学生群体负债的最靠谱的承担者。  这样的话,这整体的过程,很像父母拿高利贷买iPhone给孩子们的情况,你觉得这还是大学生分期贷款吗? 这是互联网金融吗? 这是金融创新吗?  3. 其实,大学生分期贷款 = 高利贷  上述一直说大学生分期贷款是高利贷,我们在一起分析一下。分期购买平台的收入来源是两个部分 1) 利息 2) 电商中介费。 简单分析一下具体内容:  1) 收入来源之一:高利息  大学生是根本没有信用记录,也没有收入,所以风险管理的角度看,大学生为信用风险比较高的群体,所以一般法律上或公司制度上一般不允许给大学生发放信用卡。如果一家公司(或机构或甚至是个人)还是愿意借钱给这高风险群体的话, 为了弥补这信用风险,利息上需要加上风险酬金(risk premium),一般风险越高的人,需要付出的风险酬金越大。  大学生因为风险比较高,所以对这群体收取的利息自然而然为高。其实是金融的角度看还是很正常的。那问题是什么。因为“利息”忽然忽悠成“服务费”了之后,很多大学生不知道这是实际上非常高成本的贷款。  那高利贷怎么定义? 一般高于银行体系所要求的利息水平以上的借款行为都可以说是广义上的高利贷。  如果我在分期购买的平台上购买苹果的iPhone 6 Plus, 购买时的价格为5899元,以12月的分期购买。 每个月学生要还 540.9元 (本金 491.58 (5899/12) + “服务费” 49.32 () )。 这服务费的部分用IRR的方式算出来的话, 这实际月利率(从分期购买平台的意义上是实际收益率)为1.502%, 也就是说年利息达到18%的意思。这是远远高于银行贷款利息水平5.1%,能够达到银行利率3.5倍以上的水平。 这不是高利贷吗?  虽然每笔的金额比较少,但纯粹从利息的角度看这服务费就是非常高的利息。  2) 收入来源之二:电商中介费  因为很多学生,通过分期贷款平台,能够借钱买东西,对电商来说,实际上能看到明显的出售量增加。所以他们也非常愿意跟这些分期购物平台合作。因为这些分期购物平台能提供的订单量足够大,他们对电商也可以要求更低的批发价,从出售价格和批发价格的差价的部分,也可以得到收入。  这时候,我们在可以挖掘他们的收入结构,因为我不知道这些分期平台能拿到的批发价格水平,假如他们能购拿到3%的毛利水平(可能更高,也可能是更低,但这水平应该是比较合理的范围),他们实际上以5722.03元的价格,拿到iPhone了。如果是这样的话,大学生购买iphone的时候,这平台所付出的代价却不是5899元,而是5722.03元。这么算的话,他们的实际收益率,月利息为1.995%, 年利息会变成23.93%了。 看起来这是很好的生意,不过这还不是高利贷吗?  4. 这社会为什么开始对大学生放高利贷了呢?  其实是,这案例跟95年, 96年的韩国的情况还比较相似。那时候大家都看到的是整个经济不停地发展,大家都认为明天应该是比今天好。市场的态度也很乐观,也就是说,那时候是消费一直在增长的时代。  但经济不可能是永远的高增长率成长。随着整体经济水平的提高,经济发展速度相对变得缓慢,消费增加速度开始下降或达到饱和状态了。意思是说,现在有钱的,能花钱的人,已经都在花钱的状态。但是这社会/经济还需要持续成长,要不然大家(或投资者)会失去信心(或幻想)。  所以当时韩国政府默认允许很多信用卡公司发放信用卡,甚至对无收入的大学生也可以办到好多张信用卡,他们拿到信用卡之后,可以开始花钱了,市场看到了新的消费群体的出现。那时候,大家以为这是好事,市场的参与者都很开心。1997年,韩国一旦遇到经济衰退,大家发现这是大量垃圾债券出现的征兆。很多年轻人忽然变成信用不良身份。  5. 大学生分期购买,这真的是创新吗?  大学生根本没有信用记录,没有收入,所以是信用风险比较高的群体,所以银行或信用卡公司都不发放信用卡或贷款,国家或这些金融机构的制度给这些群体不允许发放信用卡、贷款,是都是金融的意义上合理的。但现在突然出现互联网金融或大学生分期购买的概念,糊里糊涂就可以给这些高风险群体提供贷款了。本质上这群体没有得到任何风险上的改善,但怎么可以发放贷款了呢? 我真找不到创新的点,大家为什么都说这是个创新呢?  现在这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开始变缓慢,银行利息也比较低,房地产经济也没有以前那么好,市场上的资本,找不到合适的投资处,这时候这些钱的最后目的地是放高利贷的行业了吗?  为什么社会的成熟的参与者,给即将步入社会的学生群体发放高利贷,满足自己的利益呢?有这个必要吗? 当然大学生们也需要充分地理解分期购买,更合理地决策,但他们本来就相对的单纯、天真的群体,被诱惑拿到了高利贷,这纯粹是他们的错误吗?  6. 我还是想做社交。  内很多人都认为社交平台只是单纯的一个导流量的入口,他们以为加上一个游戏或加个电商入口,直接套现,他们却没有考虑社交平台的目的或方向。从开心网或人人网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得出这种方式显然不是社交平台该走的方向。  买新的iphone只不过是换了一个有“逼格”的手机继续宅着刷朋友圈而已,却改变不了任何一个参与者的生活、人生。社交平台不仅是导流量的入口,而是不同想法的聚集地,通过社交平台,大家可以认识更多不同的人,碰到不同的想法,看到不同的世界。我相信通过这些过程每个人的人生变得更丰富多采,每个人的生活也得到变化。这是我在做社交最大的原因。  业内很多朋友说最近互联网金融比较火,成长也快,很容易挣钱,公司的估值也高。还有人说,社交已经过时了或得不到关注了。但我还是宁愿改变年轻人的生活方式,不愿意参与欺骗这社会未来成员的生意。  我是郑玹宇,来自韩国,初中赶上第一次互联网浪潮,赚到了人生第一个百万美金,进过软银风投,2013年从北大毕业。大学生社交平台tataUFO创始人
几个月前听到这个概念时,第一反应也是这不靠谱;但后来有机会和几个做类似事情的创始人聊过,发现这件事情有很大需求,后续也有很多的想象空间。正好借这个机会好好整理一下,欢迎讨论。关于需求:这个概念最早是在广州深圳的大学城出现的,大学城周围卖数码产品的商家为了促进购买,主动为大学生提供分期付款服务。而与此同时,不少大学生的生活费是家里按月给,或者是自己打工慢慢挣的,攒起来又困难,正好适合分期这种方式。在提供分期的方式中,包括天猫分期购、京东白条在内的分期付款方式有一个致命问题,就是需要绑定信用卡——而大学生又没有信用卡,所以这算是填补了空白。关于大学生信用:大学生信用低似乎已成现实,前几年曾经掀起过大学生信用卡的热潮,但是后来发现坏账率实在太高,于是各大行纷纷取消了给大学生办信用卡的业务。但根据某“X分期"创始人的说法,大学生群体信用差并不是因为还不起钱,而是在于没有还款意识,往往延期的多,违约的少。这也就造成银行需要花费大量的成本来催促还款,信用卡没有利润空间;但此类分期网站则花费更多的精力在这些上面,因此可以承担更高的信用风险。关于风险控制:一般此类分期网站是通过这几种方式控制风险的:1. 较高的分期利率:用于弥补风险带来的收益降低,并为下面的2、3、4提供资金支持;2. 内部风控系统:这个各家都有做,但准确程度各异。一般是通过已经购买过的记录计算个人的利率和额度什么的,算不上亮点;3. 校园代理监督:在每个校园设置校园代理,负责校园内学生用户的信息维护,并监督个人按时还款;4. 城市代理兜底:在每个城市设置直属代理,负责本城市违约账号的处理,降低坏账率。关于P2P借贷:趣分期之类的做P2P借贷就是因为现金流跟不上了……什么帮助年轻人理财都是借口。做P2P借贷的融资成本其实已经非常高了(高的可能接近20个点),但为了跟上现金流也是没有办法,如果能找到好的银行合作,应该不会做这个——这也是“X分期”的优势。关于后续的想象力:此类分期实际上是将银行的信用机制提前到学生阶段来做。在数据量足够大的前提下,有机会成为大学生信用数据的出口,协助建立大学生信用体系。另外,在学生阶段培养其分期付款的购买习惯,是很容易在工作之后延续的,这就是和信用卡类似的功能空间了。整体感觉,分期这个事情有其存在的价值和发展空间,应该会有比较成熟的公司出现。现在各大分期都处于圈钱圈地的阶段,过个半年应该局势就比较明朗了。P.S. 听说趣分期刚做三个月,月流水就已经过千万了,潜力可期。
大学生信贷,这个被银行抛弃的市场如今成为互联网金融争抢的香饽饽,不仅涌现诺诺镑客、理财范、速溶360等针对大学生的P2P平台,而且分期购物网站也杀入了学生P2P市场,哪种借钱方式更合适大学生呢?
目前高校大学生申请银行信用卡较难、申请周期较长、步骤相对复杂而且额度一般在500-3000元。而诺诺镑客、理财范、速溶360等都是针对大学生的P2P平台,大学生可在平台借到钱。
此外,大学生分期购物网站也杀入P2P市场,目前与P2P平台合作或者自行运营P2P平台的分期购物网站主要有5家:趣分期和分期乐分别建立了自己的P2P网贷平台,金蛋理财和桔子理财;好又贷从P2P网贷平台延伸进入了大学生分期购物市场,开发了乐分期产品,而且不限定大学生可以使用贷款的范围;搜狐旗下的搜易贷与99分期合作,把大学生贷款的债权放在网贷平台上作为小额投资项目。申请方式上,多数互联网金融公司推出的产品都可以通过手机申请,较为方便。
分期购物网站进军P2P,这个新模式是垂直电商与网贷的结合,最明显的优势在于直接介入了学生购买的情景中,在提供分期付款的服务同时,通过与京东、天猫、苏宁等大电商合作,提供市场热销、有质量保证的3C产品。分期购物网站作为资产端,生产大学生分期购物贷款的资产包,P2P网贷平台作为负债端,将资产包进行债权转让,转给网贷投资人,由于大学生群体是优质的借款人,这种产品深受投资人喜欢。
逾期坏账率会较高,但学生都虚荣的厉害,肯定会借款买电子产品。需要用高利息来对冲风险,我认为在大数据测算的前提下可以进入。
学生对这方面的需求会比较高,但事实上学生本身没有偿还能力,最终这笔贷款还是转嫁到家长身上的。
利用这些小孩子的虚荣与攀比,让那些含辛茹苦的家长们为高利贷买单,良心何在?!绝大多数的大学生是没有稳定收入的,经济来源来自父母,甚至有很多家庭已经在超负荷运转。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专门打电话询问了某大学学生处处长(一个2本院校),他给我的数据是,在校学生贫困生申报比例高达70%以上!这里有水分,因为有很多大学生想骗助学金。但是根据我十年前读大学时候的观察,40%的家长对于支付学费和生活费是有一定困难的。但是学校里的攀比风气是很浓厚的。比如我亲戚家的小孩在北京某985上学,一个月3k的生活费他说在学校里感觉自己就是贫下中农,春节的时候他指着手里的5s说只有屌丝才用这个,大家早已经进入6时代。他有机械键盘、山地车、ipad、游戏机,可他说这在学校里很垃圾。我刚要表示反对他就跟我说,你真是个农民,一点世面没见过。他上周刚刚预定了水果watch。他的父亲、也就是我的表哥,一个苦逼小包工头,年收入20万在乡下属于中上,每天还要在工地上干活,一点都不像个包工头,因为他想少发一份工资出去。每天第一个到工地,最后一个收工。他的收入一半都给了他儿子,他觉得还不够。因为他儿子还没有女朋友,要给儿子攒钱结婚买房。大多数的大学生来自于农村和城市中低收入家庭,而且大多数远离父母,到更大的城市去读大学,因为这样他们觉得才能称得上有出息。小地方来的孩子拿着小地方的家庭收入,在大城市里按照大城市的标准来生活和消费,对于小城市的父母来说,已经是很高的负担。校园里的物质气息几乎与社会是同步的,炫富与攀比盛行,时时刻刻刺激着大学生们的虚荣心。但是家庭财力并不能支撑他们拥有最酷最炫最流行的商品,所以,所谓的需求就出现了。其次,大学生究竟算不算成年人。从法律意义上说,年满18周岁就是成年人。但是从实质性角度来说,这些没有稳定经济来源、严重依赖父母供给的大学生,根本就算不上成年人。最后,这些钱怎么还。途经一:巧立名目,问家长要。途径二:美其名曰勤工俭学,其实就是发传单、临时促销、工厂暑假工这些。途径三:女生开始出卖色相。色情娱乐场所的女大学生不要太多哦、企业家饭局上遇见的女大学生不要太多哦。途径四:借新还旧,继续借钱,反正各个借贷公司之间又不联网。途径五: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大学生的征信好不好关键看社会统一的征信体系如何,如果他们的p2p也能上征信,并且会影响今后的生活,这款产品就有意义,时间是不良的朋友,现在charge高息,之后再靠不良的长尾再吃一次,算盘是不错,但核心在平衡。
警惕大学生分期乐背后的“陷阱”很多人说分期乐这36%的利息是怎么算出来的?请看这里,麻烦分清等额利息和等额本金1.大学生的信用状况不容乐观早在前几年,各大银行都争先发行大学生信用卡,那时候,本科生一般可以获得3000元的授信额度,而研究生则可以获得5000元的授信额度,用来分期购买手机,相机,笔记本等电子产品一般都是足够的。但随后,因为很多大学生信用卡欠款不还,出现了较高的坏账率,银监会不得不下发通知,各大银行也纷纷叫停了大学生信用卡的发放。以至于直到今天,再没一家银行敢给大学生办理信用卡。另外,根据国家的数据统计,国家助学贷款坏账率高达8%以上,时至今日,仍处于严重亏损的状态。举上面两个例子,是想说明两个问题。一是,目前大学生的信用状况堪忧,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极度缺失。二是因为有了这个背景前提(大学生信用卡被叫停),那些打着所谓“助力大学生成长”口号的大学生借贷平台才有了可乘之机,以各种“优惠”“方便”的口号“诱骗”大学生,使大学生一步步踏入他们设定的分期付款的“陷阱”,这样他们就可以从中获取高额手续费收入。换句话说,假如在今天,大学生还可以办理信用卡,那么这些大学生借贷平台绝对没有机会存活,更不会像今日般猖狂。信用卡分期付款的手续费约为7.2%-15%,虽然被大多数“卡奴一族”吐槽,但相比于分期乐,趣分期等借贷平台,这个手续费率绝对可以说得上是“业界良心”。2.分期乐的手续费究竟有多高?以“分期乐”平台,购买Ipad mini为例,原价是1888元,分12期付款后,就是每月还款190元。看起来或者没什么,每月只需还款不到200元,一年就能轻轻松松把购买Ipad mini的贷款还清。但你有没有算过,这里面的手续费(年化利率)是多少吗?高达36%。很多人可能不了解,手续费(年化利率)36%是个什么概念。下面就再举几个例子对比:银行一年期定存利率:约3%银行一年期贷款利率:约7%余额宝年化利率:4.12%信用卡分期付款:约7.2%-15%P2P借贷平台年收益:18%-24%看到有多高了吗?把钱存在银行,一年期,也才仅仅能够获得约3%的利息。而银行一年期贷款的利率,也只是7%左右。大家都知道银行“黑”,都知道银行暴利,但在这里面,银行也只是抽取4%利差而已。我们再看,使用信用卡分期付款的手续费,12期也不过7.2%左右。而分期乐 趣分期这些平台,却要收取高达36%以上的手续费用。只要简简单单,帮你垫付,就能获得每年高达36%的收益。就算平台自身资金不足,也可以通过银行贷款或者P2P借贷,获得足够的现金,再放贷给大学生,从中争取高额利差,何乐而不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早已指出,“如果有10%的利润,资本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资本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资本就铤而走险。”这就不难想象,为何短短一年间,就涌现出了那么多的大学生借贷平台,并在竞相争夺高校的市场。按照我国法律规定,民间借贷的利率不得超过银行同类利率的4倍,也就是28%左右。分期乐这些借贷平台目前所实行的利率标准,已经大大超过了国家的规定,说句不好听的,这根本就是“高利贷”。这下清楚了吧,那些打着“助力你成长”“竭诚为你服务”的平台,其实都是放高利贷的。而你,就是在借着高利贷的钱消费。3.使用分期乐分期付款的恶性后果很多大学生一开始,都是瞒着父母,试图想依靠自己能力购买高价商品,才会依靠分期乐这些平台进行分期付款。大学生有想法,肯独立是好,但是是否真的有能力去还款吗?往往到了最后,还不起款了,面对高额的手续费和逾期费用,不得不通过父母来出资解决借贷问题。既然这样,为何不一开始和家里人商量好,争取家人的支持,一次性付款购买这些商品,将来再按月让父母从自己生活费中扣取。这样一来可以免于承受高额的手续费用,二来也不至于影响自己的个人信用档案。目前大多数正规的借贷平台,都会接入国家的征信系统,只要你出现违约,或者逾期的情况,你的个人信用档案就会留下污点,很难再抹干净。现在国家正在大力构建和完善社会信用体系,每个人在征信系统中都会保存着一份自己的个人信用档案。而个人信用档案会接入学校,企业,银行,政府等资料库,它会跟随着你的一生,也会影响着你的一生。毕业了想找份好工作?对不起,你的个人信用档案有问题,帮不了你。工作后想要办信用卡?对不起,你的个人信用档案有问题,帮不了你。以后想贷款买车买房?对不起,你的个人信用档案有污点,帮不了你。“花明天的钱,完今天的梦”很美好,但不要仅仅因为“完梦”,就让未来的自己背负一身欠债
其实核心是价格和风险问题。高利贷进校园呵呵腐朽的资本主义政府都没敢干的事儿咱社会主义玩儿起来!
TOP1 爱钱进近30日平均利率 13.49%(良)未来60日待还 11006.37 万元(中)10大借款人待还占 0.24%(优)资金杠杆 149.72倍(危)近30日资金净流入 24147.71万元(优)近30日投资人数:69888人(优)平台动态:爱钱进是普惠金融信息服务(上海)有限公司的独资子公司,采用的是O2O运作模式:爱钱进在线上寻找出借端投资人,线下借助母公司普惠金融完成对借款人的信审和贷后管理,以及审核借款人信息真实性。所以它的标的大多为债权转让标。普惠金融拥有18家线下业务门店与众多线下理财团队。运作模式类似宜信,但基本为个人无抵押信用借款。此前,爱钱进的风险准备金存放于招商银行,并签订托管协议,招行定期出具托管报告。而6月5日爱钱进的合作伙伴变更为民生银行,原先的托管协议也变成了存管协议。从平台发布的最新资金存管报告看,平台仅在民生银行存管了风险准备金,金额约4970万元。目前平台以6月以上长标为主,金额以10万以下小标为主。高管追踪:爱钱进创始合伙人董祺同时也是母公司惠金融信息服务(上海)有限公司的CEO。毕业于浙江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拥有超过14年的金融投资管理和企业运营经验。1999年加入全球最大消费品公司宝洁,任大中华区销售总监;2009年加入国内最大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中信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担任副总裁。创始合伙人杨帆毕业于香港科技大学,获得电子工程学硕士学位,拥有超过6年的私人财富管理及资产配置的行业经验。杨帆曾先后就职于美国AIA保险集团和英国保诚保险集团(Prudential)香港分公司,负责大中华区高端客户的财务策划、资产配置、风险管理等工作。董祺最近接受环球网采访时预测,随着同质化产品进一步大量的出现,势必会带来相当残酷的竞争,行业也会面临洗牌,最终只有最符合用户需求的产品以及在风险上得到很好控制的公司才会存活下来。这一过程可能很血腥,但这是一个行业从真正的泡沫走向真正的发展的必经之路。简评:从数据看平台最大的优势在于风险高度分散,隐忧是杠杆水平很高(里面已经计算了平台的风险准备金)。互金指导意见发布后明确资金存管后,平台将原先由招商银行托管的风险准备金改为民生银行存管,而存管比托管要简单很多,有投机取巧之嫌。且平台并未对用户资金进行托管或存管。平台高管具备较强的教育和工作背景。爱钱进主要是从其母公司获取债权,母公司普惠金融信息服务(上海)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注册资本金1111万元,无深厚资产实力。纯信用借款贷前贷后投入人力成本较高,逾期催收不易,平台业务期限较长,业务单一。这是我上一次P2P平台监测的部分内容。欢迎关注我的知乎专栏和微信公众号pinjinrong,可以投票你想监测的P2P平台哦。
作为爱钱进的一员
我负责任的告诉大家
爱钱进根本从始至终就没有过任何一款针对大学生的产品。
趣分期这类平台永远都只会是一个边缘产业,很难想象他可以融到D轮投资(如果D轮有人接盘,那么我就真的要怀疑投资人眼光了),理由非常简单并且粗暴,如果这个行业真的到了有利可图,市场够大的地步,那么电商就会将这块市场吞掉,如果天猫本身就可以支持分期付款,你还有什么理由要通过一个第三方去做这个呢?一个没有掌握住终端,没有持续机制的市场不叫市场。趣分期最好的结局就是现在一淘的结局。
大学生有虚荣心怎么归咎于分期行业的引诱?难道没有分期行业他们就不会因为虚荣心什么去消费高价格产品了?P2P网贷以及大学生分期行业的发展难道就没法成为整个国家征信系统以及金融行业发展进步的契机?我还是觉得不要太悲观的比较好、
分期就是分期 好像不是什么P2P分期购物模式就是购物 可以分期 网站收分期服务费(20%+)一般网站后面 都有银行或者资金机构支持 大学生购物 网站提供分期服务 将产品全额支付给商家 大学生向网站分期支付产品费用及分期手续费 某些商品大额的 还需要有一定的首付 模式没什么新颖的 你可以把网站想象成信用卡的发卡行而已有需求 就有市场 就这么简单!(大学生的风控 还是比较好做的 )
他们推出是他们的事,我们买不买账是我们的事。建议适度消费,健康消费。
我认为专注某一个群体提供金融服务,是金融服务市场化和细化的必然选择。但是,能不能成功要取决于三点,一个是商业可持续性,第二是盈利性,第三是风控能力。
从商业可持续性看,大学生群体有正常的资金需求,而现有金融体系无法满足,这一基本情况在短期内不会有大的改变。因而市场空间是有的,也具有可持续性。
从盈利性上看,学生群体议价能力弱,消费观念比较超前,能够接受较高幅度的利率上浮。因此,盈利性可以保证。
从风控能力上看,学生群体的还款意愿取决于学生个人素质、社会信用环境等多种因素,还款能力基本上源于家庭支持和未来工作收入,在还款来源上尤其缺乏第二还款来源,这对企业的风控能力提出很大挑战。要解决风控难题,一要靠信息,二要靠技术,三要靠理念。目前大数据带来的不完全是信息透明,更多是信息爆炸,真实信息和无用信息、虚假信息杂糅,一个小企业很难建立信息平台。小企业也很难建立独立的风控系统和评级系统,往往是花钱买教训。理念角度看,小企业目前还没有对学生群体的风险特征有足够的认识。
总结一句话,分期付款类金融平台进入校园,从行业角度看具有一定的商业可持续性和盈利性,但对某个具体企业来讲风险太大。除非是大型企业集团背景支持的网络平台来做,否则不看好。
从大学生购物分期与培训分期两个角度来说一说这事1、大学生购物分期之 P2P分期VS信用卡分期大学生信用卡的申请:09年5月,美国参议院就通过了信用卡改革方案,内容之一就是限制发卡机构向青少年和大学生推销信用卡,同样规定:如果需要向以上人群发放信用卡,必须得到申请人本人有能力还款或父母代其还款的证明。09年7月,银监会下发通知,禁止银行向未满18岁的学生发放信用卡,银行若想向已满18周岁,但无固定工作、无稳定收入来源的学生发放信用卡,要经由父母等第二还款源方的书面证明好吧,即使趣分期会直接找导员找学校,解决违约学生的问题。这有点类似于之前小贷公司很喜欢的公务员贷,坏账率非常低。P2P公司直接介入风控,风控成本过高。再者,随着“天猫分期购”、“京东白条”等主流电商平台的加入,购物P2P分期市场有限。P2P购物分期,纯引诱消费,学生还款意愿稀里糊涂,不一定强;2、大学生就业培训(学习)分期之 P2P分期目前市场上的IT、英语等培训市场,往往可以看到“先就业、再付款”的广告,这是培训机构与第三方P2P公司合作的结果。有合作机构一定程度的介入与教育,甚至“担保”,还款意愿明确,P2P风控成本很底。最终合作机构+P2P公司可以实现双赢,市场很大。(这方面的栗子:IT培训行业的达内今年上市了,宜信也凭据与达内合作的培训贷款起家并壮大)大学生上学购物时,心智、性格各方面还不成熟,不具备自己造血自己还款能力,信用卡门槛提高、国家助学贷款高坏胀率已说明这一点。P2P购物分期会不会再走大学生信用卡的路?不好说。与培训P2P分期相比,似乎不可长久持续发展。大学生参加就业培训(比如IT软件培训)时,往往毕业前后,心智、性格稍成熟一些,目标也明确,为了将来找一份工作。培训完一般也可以找到工作,已具备可预期的将来自己造血自己还款能力。P2P培训分期,有很大社会意义,是可持续发展的。━━●●━━━━━━━━━━━终结话题分割线━━●●━━━━━━━━━━━转钛媒体:昨天,康斯坦丁在文章一文中指出当前网络分期产品有“高利贷”嫌疑,忍不住想以一名曾经的局中人来分享下自己的所见所闻及观点。实际上,当前的网络消费分期大大降低了学生及社会人士办理消费分期的成本。为什么?先简要介绍下这个市场为什么存在:在大多数人的认知中,要办分期首先会联想到信用卡;其次是认为买个小小的手机和电脑,两三千、四五千块钱,数额不大,何必要办分期呢?实际上,小额消费分期是一个十分庞大的市场。中国的信用卡持卡人数只有3亿左右,大部分人群是没有信用卡的;其次,前几年银行基本退出了学生信用卡市场,除了一线城市的名牌大学外,大部分大学生目前都难以办理信用卡。没有信用卡,无法提前进行消费,不能申请分期,但是这个消费的需求是大量存在。这个市场有多大?我举一个例子——捷信中国,估计很多人都没有听说这家公司,却是当前中国消费分期市场的“带头大哥”。这是一家中东欧的投融资集团,2012年的集团资产约为180亿欧元,2007年进入中国,专门做手机、电脑、电动车等这些小额产品的分期。2012年捷信中国共做了296万笔消费分期,总额77亿元,平均每笔2600元左右。在深圳华强北的电子卖场、武汉的广埠屯电子市场及南京、长沙等二三线城市的知名电子市场,到处都是捷信消费分期商标,穿着捷信红马甲的业务员不断的穿梭于各个柜台,为需要办理分期的人员现场办理。本人曾于今年8月去西安和武汉调研消费分期市场,去了捷信在武汉光谷的信审中心,共有2000多名信审员,一天最多可以处理11万笔分期申请。武汉一个城市,2012年捷信办理的学生分期笔数就有2万笔。可以说,小额消费分期是一个高达几千亿的庞大市场,但是在互联网兴起之前,这个市场处于沉寂状态,几乎被捷信一家垄断了。既然垄断了,自然导致用户的高昂成本。以购买一部3000元左右的手机为例,如果到捷信办理分期,12个月,利息、手续费等各类费用加在一起达到元左右,综合分期成本在39%上下。康斯坦丁一文中提及的“小米4,分期24个月,服务费加利息支出462.48元”,如此测算下来分期成本才23%,如何分摊到12个月,只有12%左右,其实是很低了。8月份我去武汉广埠屯电子产品分期市场调研时发现,首先是捷信一家独大,到处都是捷信的广告,工作人员众多;其次是瑞银分期等几家从捷信出来的员工创办的小型分期公司,分期综合成本和捷信不相上下。所以说,新进入的网络消费分期,大大拉低了原有的消费分期利率,这也是为什么他们能够取得快速发展并获得风险投资的主要原因所在。网络消费分期提升了分期市场的透明度。之前的小额消费分期市场十分混乱,当一个希望办理分期的消费者进入电子市场后,工作人员并不会详细的给出他要付出利息、服务费等收费明细,而只会含糊的介绍到:“你如果办理一个3000元的手机分期,所有的成本相当于你每天多支出一瓶可乐的费用。”虽然含糊,却是捷信等消费分期工作人员的专业术语。网络消费分期出现后,消费者办理分期反而可以对自己的分期成本一清二楚了。网络消费分期提升了市场的运营效率。这个观点可能有点难以理解,同样举个实践的例子,在西安和武汉,如果你给哪个卖手机的商家带来一个客户并实现成交,卖出一台苹果手机,商家要给这个带客人100-200元不等的介绍费。也就是说,这个钱本来就是商家要付出的用户获取成本。现在网络消费分期与商家合作,通过网络流量给商家带来客户,不断实现了消费分期,也帮商家降低了用户获取成本,用户购买手机的价格反而可以降低。但是,消费分期除了降低利息、手续费等成本外,提升风控水平是需要不断改进的市场要点。因为,当前的消费分期市场风控水平实在太低了。捷信给消费者平均39%的综合成本,按照道理应该是暴利了,但实际情况是捷信根本不赚钱,2012年做了77亿,利润竟然只有可怜的5000万元,原因就是坏账太高了。坏账高一方面是捷信只做基本面的风控,用户只要提供身份证和电话号码,填写一些基本资料,半个小时内就可以办理完成。于是,大量不符合条件甚至恶意骗贷的人员也成功办理了消费分期。第二个原因是工作人员和店铺商家“勾结”,捷信、瑞银这些传统分期商的业务员驻扎在市场上,收入主要靠业务提成,每办理一个分期根据额度大小有30-100元左右的提成;而商家是要实现销售;二者结合在一起的共同点都是希望把手机以分期的方式卖出去;而捷信的违约处罚机制对于业务员只会影响提成;所以业务员和商家会竭尽所能的让用户成功办理分期。骗贷的也就罢了,可是让那些没有偿还能力的人,尤其是生活费不多的大学生成功办理分期后,反而给这些学生带来了极大的心理负担,这是对消费者的不负责任。2013年,武汉一名大学生因为办理了捷信分期,无法偿还,差点跳楼,这个事件迫使湖北金融办勒令捷信退出武汉学生分期市场。网络消费分期发展以来,提出了很多风控模型,尤其是把银行流水、学籍资料、社交资料这些容易网络审核的资料放入风控模型后,可以大大减少恶意骗贷和资信较低人员的分期申请。不过,总体而言,因为网络消费分期发展时间尚短,在风控审核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此外,我想介绍一下学生办理分期的心态。调研时,我既给很多学生提供过分期产品,也和他们深入交流过,可以得出这么几点:一是,低成本的消费分期学生是很欢迎的,买一个小米手机,办个12期的分期,每期还两三百块钱,对于当前的大学生来说出去发两天传单就赚回来了。二是,学生对于分期的价格很不敏感,很多学生都是只想尽快获得自己想要的产品,分期利息和服务费总和的高低如果分摊体现在12个月甚至24个月,高价格和低价格的差别可能只有几块钱或者几十块钱,学生们往往会选择忽略。三是,学生的综合信用要优于社会人士,尤其是在风控做得较严格的条件下,因为学生比较固定,尤其是风控深入到社交圈和父母后,违约率很低,大学生群体的信用意识已经大大加强。即便违约也可以较为轻松的找到,当时我所在公司学生分期的综合违约率低于1%,是很好的信用群体,只不过这个数据需要少量的地面团队配合;社会人士因为办理小额消费分期多为年轻的打工者,工作、住所、收入都不稳定,综合素质和信用情况不如大学生群体。在这个市场中,大学生是优质资产。最后,关于消费分期市场的发展略提几个观点:1、阿里、京东在这个市场具有先天的优势,握有大量的用户数据,渠道也是现成的,只要稍微用心做,会逐步成为市场的主流。2、其它玩家要和线下结合,尤其是如何和商户结合和做校园推广上,需要很好的地面团队;线下市场有线下市场的优势,很多学生希望到线下体验后即可获得产品,这是阿里、京东无法覆盖到的,并且这个市场也足够大到支撑几家有特色的公司发展出来。3、还是要逐步降低综合分期成本,至少降到和信用卡分期成本一致,要盈利的话,羊毛可以出在猪上,产品的差价、配属产品、商户会员费等都可以赚钱,赚利息是没出息的表现。4. 做出有效率的风控模型出来,如果单做学生群体,是单一群体,曾经的经验表明这类风控模型其实很好做,违约率可以做到很低。
要理解“趣分期”的模式并不困难,简单说,这是一个衔接“分期购物”“P2P网贷”“实习兼职中介”三方业务的平台。中国有数千万高校学生,多数学生的经济能力都不足以使其全款购买价格数千上万的商品,但每个人总有那么一两样东西,是你即使借钱也必须拥有的(比如笔记本、手机),不管借款对象是你的父母,还是其他什么人。 “趣分期”的做法是,一边去谈京东苏宁等各种消费资源,一边又通过自建+合作搭建P2P借贷平台。学生将自己的购物需求发布在P2P平台上,出借人则为学生购物暂时埋单。借贷关系形成后,学生将通过偿还本息的方式,在3到18个月的还款周期内向出借人提供回报,年化利率20%左右。整体上,学生群体是一个高质量客群。这些人居住地点与人际关系稳定,违约成本很高,又有相对可靠的现金流,更有父母的资产和收入兜底。但讽刺的是,学生们在银行往往又是没有信用记录的,这使他们在一些相对短期、小额的资金需求上得不到满足。而“趣分期”(不管你叫他“分期购物”,还是“消费贷款”)正好补缺了信用卡的空白。说到这里也有一个问题:“学生分期购物,究竟是一个大市场还是伪需求?” 我们可以试着算笔账:以2000元为现款消费与信用消费的界限,4000元为均值(小米和iPhone的中点),那么我大学4年中可能发生的信用消费需求大概2到3次(基本是高价电子产品更换次数),金额大概万元上下。已知中国有三千万大学生,假设其中20%有信用消费需求,则这个市场就有600亿的潜力。如果随着用户年龄层的成长,由学生市场渗透到白领市场,则想象力更为可观,可能是万亿的规模。这样听起来是不是很可观?巴特!还有另外一些情况我们不得不去设想:一方面,学生中适用信用消费的群体可能比想象中要窄。多数学生的偿付能力来自其父母,这样当发生短期资金需求的时候,其实更倾向于向父母“融资”,成本要比第三方借款低得多。所以我们看到过去一些做学生信贷的项目很少会出头。另一方面,独立分期购物平台的场景,可能会被某些持有商业资源的大平台所瓦解,比如京东有自己的白条服务,天猫前几天也推出了分期购。同时,传统银行的信用卡业务,由于习惯性的风险厌恶一直没有有效渗透学生市场,但未来这些大机构会怎么走?我们不得而知。对于这两个问题,罗敏也有自己的应对:1、“趣分期”不仅做消费,还通过线下运营为学生提供实习、兼职机会,当学生从父母的经济附庸变成相对独立的个体,这个游戏的玩法就会有一些不同。如果说单纯做学生信贷只是一种“抽血”,那么“工作机会”+“信用消费”,就是“造血”和“抽血”的良性循环。2、“趣分期”尝试建立一个庞大的落地团队,目前140人的团队中,有100多人在线下,年底将拓展到1000人规模。罗敏曾负责好乐买校园营销网络的建立,校园推广做起来驾轻就熟。一个庞大线下团队的价值在于,可以承接巨头所不愿沾手的苦活累活。当学生信用消费市场没法通过纯线上做起来的时候,“趣分期”就有足够壁垒,甚至拥有与巨头合作的价值。
我看了几家此类型的公司,他们对于利用学生住址固定,社交圈固定的特性,进行风险控制,从理论上来说,坏账并不会很高。这些分期平台,对于贷款的审核都很严格,基本上大四的学生都申请不到的。坏账都直接找到辅导员。说到负担问题,分期的利率是10%(不是复利),这个利率并不算高,而这些平台上绝大部分的产品价格都在6000元以内,单纯的贷款单笔都在3000元以内,对于一般的大学生来说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看到很多人对于这样的新生事物非常不满,认为助长了攀比的歪风邪气,我认为这样并不妥当。当年我们也认为网络游戏是青年人堕落的根源,现在人家叫电子竞技,发展的非常火热。首先对学生的小额贷款,额度真的是非常小额,基本上都在5000元以内,如果说分12个月,每个月500元,并不能算是非常大的负担,如果说一个在校大学生,一个月500都挣不到或者省不到,那么有理由对他的能力提起质疑。说给家里人增加负担的,难道没有小额贷款平台,这些人就不会巧立名目和家里面要钱?但是,小额贷款平台的确会刺激一些人的消费,这件事情上还是要理性分析。我个人认为,小额贷款平台本身还是有一定的好处的,一来促进消费,二来可以为年轻人打下一定的个人财务管理基础。在这个信用卡普遍使用的今天,提前对于自身财务的风控的经验还是很有好处的。这个市场现在已经成为一个红海,分期乐,趣分期,人人分期,京东校园等等纷纷入驻。对此只能持谨慎乐观的态度。因为对于这一个敏感的细分市场,政策非常模糊。说什么学生因为借了贷还不起跳楼的,现在不跳,以后迟早也会为自己信用卡刷爆了而跳楼的。说学生多家平台借贷利息都还不起的,这样的人迟早会变成“卡付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趣分期服务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