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科学合理的向小学四年级下册词语解释学生解释"羽毛和铜球为什么不能同时落地

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实验!8 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实验!8 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实验!8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实验!8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查看: 15204|回复: 2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案《加热和冷却》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3课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到加热和冷却除了可以改变物体的形态外,也会改变物体的体积。
2、知道绝大多数物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3、能用热胀冷缩解释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 &
1、能够设计实验,证明气体和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2、能够通过给铜球加热和冷却,认识固体的热胀冷缩。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敢于大胆想象,勇于动手实践。
2、感受并体验科学并不神秘,科学就在身边。
3、喜欢用学到的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改善生活。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到加热和冷却会导致物体的体积发生变化。(固体、液体、气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难点:设计气体的热胀冷缩实验
教学准备:& &
1、固体热胀冷缩实验装置(铜球、铁圈等)、酒精灯、火柴、实验记录表、水槽、湿抹布、
2、为每组准备:液体热胀冷缩实验装置(锥形瓶20个、细塑料管、胶塞)、冷水,热水,红墨水、烧杯20个、酒精、暖壶(内装热水)。
3、烧瓶、插有弯玻璃管的胶塞、气球、空瓶子、热水、滴管、乒乓球、
4、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实验导入,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你们都看到过我们学校综合楼前面美丽的喷泉吧?那你有没有见过自己制造的小喷泉?想不想亲自看看?(想)好!那我就为大家做个“小喷泉”,用一个烧瓶,里面装一些水,为了便于观察,我把水染成了红色,现在我往这个烧瓶上倒热水,请大家仔细观察。(教师演示“喷泉实验”:水从塑料管中喷出来,形成一个小喷泉)
师:你观察到了什么?有什么疑问吗?
生:为什么往烧瓶上倒热水就会使里面的水喷出来?
生:水是怎样出来的?可能和什么有关?
师:是呀,为什么往烧瓶上倒热水就会使里面的水喷出来?“小喷泉”里到底隐藏着什么样的科学奥秘呢?这节课我们就继续研究第3课《加热和冷却》(板书课题)。看看加热和冷却除了像我们上节课研究的,可以影响物体的形态以外,还会对物体产生什么影响。(明确本课学习目标)& &
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一、认识加热和冷却对气体体积的影响
1、谈话:真不错,同学们都有自己的大胆猜想,猜想对于科学研究非常重要,我们的很多科学研究都是从大胆的想象开始的。
2、提问:烧瓶中的空气看不见,我们怎么知道它有没有膨胀或收缩呢?能想出观察的办法吗?请同学们小组讨论,看看你们组能不能自己设计实验来证明自己的猜想,我们比比看,哪个小组的同学想出的办法最多,最有想象力和创造性。
3、提示:设计之前请大家先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用什么来装空气进行研究?(师将学生的回答进行整合,并将物品呈现出来。例如:可以用烧瓶、气球、软塑料瓶、软包装饮料盒、易拉罐……)
(2)怎样才能有利于观察?(空气的体积变化不容易观察,所以无论什么容器都要设法密封。密封的材料有胶带纸、橡皮泥、橡皮塞等。通过密闭容器的凹凸变化来发现空气的热胀冷缩性质。当密闭的容器变凹时,说明空气体积缩小了。当密闭的容器变鼓时,说明空气体积膨胀了。)
(3)用什么方法使空气受热或受冷(将学生回答的问题进行归纳整理,并呈现出来。例如: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用热水和冷水,使用烧瓶只要用手捂就可以看到明显的效果。)
(4)可以在实验记录表中画出你们的想法,等会请小组汇报。
4、各小组自行讨论,设计实验方案。(放轻音乐,音乐停,时间到,学生自然停止即可。小组自行讨论时教师适时加以指导)
5、说说你们组的实验方案,如果我这儿正好有合适的材料,你也可以上来边讲解边演示。& && && && && && && && &
参考方案:
(1)在烧瓶口套上一个气球,把烧瓶放入热水中我们就会发现气球鼓起来了,再用冷水浇又会瘪下去,这也能证明气体热胀冷缩,
(2)取一个带胶塞的烧瓶,注意烧瓶里有什么?(空气)用滴管在玻璃弯管中滴入红色的小水柱,把空气封住,再用手握住烧瓶,加热烧瓶内的空气,看到水柱往外移,说明了什么?(空气受热体积膨胀了)向里移呢?(说明空气受冷体积收缩了。)
(3)用瘪乒乓球,放入热水,里面的空气受热会膨胀,使乒乓球鼓起来。
(4)将烧瓶倒插在水中,用手捂烧瓶,看到有气泡从烧瓶中冒出。
(5)取一个带胶塞的烧瓶,将塑料管尖上抹上肥皂水,将烧瓶放入热水中,肥皂泡被吹大了,再放进冷水里观察肥皂泡变小。
6、这些实验说明了什么?& && && && &
7、板书:空气受热时体积会膨胀,冷却时,体积会收缩,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热胀冷缩。也就是说,空气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板书:气体热胀冷缩)& &
8、解释:现在谁来解释一下喷泉实验的原理?(烧瓶里面装了少量的水,当热水倒在烧瓶上时,里面的空气受热膨胀,占据的空间多了,就将下面的水压入玻璃管后喷出来,形成喷泉。)
二、认识加热和冷却对液体体积的影响
1、谈话:气体在加热或冷却时体积会发生变化,液体比如水,在加热或冷却的情况下体积也会发生变化吗?(同学们平时都见过或者亲自烧过开水,大家有没有发现,装满水的水壶里的水沸腾后,壶里的水常常会往外溢。这是为什么呢?水在加热后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生预测)
2、生进行猜想:可能水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3、实验:刚才我们所说的仅仅是猜想,还需要通过实验来验证。我用锥形瓶代表水壶,在锥形瓶内装满水,用中间插有细塑料管的胶塞塞紧瓶口,因为胶塞要占据空间,所以这时红色的水会上升到塑料管中,我们用黑皮圈在塑料管的液面处作一个记号。把锥形瓶分别放入盛有热水和冷水的烧杯中,观察水在加热和冷却的情况下到底会有什么变化,可以吗?
现在每组桌上都有一套这样的实验装置,一个烧杯里已经装好冷水,等一会我去倒热水,在实验中我们还应该注意什么?
生:①注意安全,小心热水。②同学之间要注意分工合作。③仔细观察实验现象,液柱有什么变化?④做好实验记录。⑤实验后收好实验材料。
师:好,等我给你们组倒好热水后,就可以开始实验了。
(生实验并记录,师倒热水后,巡视指导)
师:请各组的材料员把实验材料都放好,说说在实验中,你们观察到了哪些现象?通过实验,你们认为加热和冷却能不能够使水的体积发生变化?
4、 汇报实验结果。
(1)“我们发现锥形瓶放入热水中后,塑料管里的水位上升了;锥形瓶放入冷水中后,塑料管里的水位下降了。”
(2)塑料管内的水位上升,说明水发生了什么变化?(水的体积变大了)是不是锥形瓶里的水突然增多了?为什么?(不是,因为锥形瓶是密封的,没有往里面加水。塑料管内水位上升,只能是因为水的体积变大了。体积变大叫做体积膨胀。)塑料管内水面下降,说明水发生了什么变化?(说明水的体积变小了,体积减小也叫体积收缩。)
(2)锥形瓶里的水在什么条件下体积膨胀,在什么条件下体积收缩?
(3)你能把水的体积变化和所需要的条件联系起来,说说水有什么性质吗?
5、小结:通过以上实验,说明水有受热体积膨胀、受冷体积收缩的性质。也就是说,水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6、现在你能用学到的知识解释一下,烧开水时,壶里的水为什么会溢出来?(壶里的水受热体积膨胀了,所以会溢出来。)
7、水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那其他液体有没有这种性质呢?老师这里给大家提供了醋、酒精、油、牛奶(出示),现在请小组长前来任意选择一种,用同样的方法来实验,注意观察实验现象。
(学生选择液体来实验,师再倒热水。)
8、小组汇报实验情况。你们组是用什么液体来实验的?实验看到什么现象?说明这种液体有什么性质?
9、小结: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像醋、酒精、油、牛奶等液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板书:液体热胀冷缩)
10、拓展:(出示温度计)同学们注意过吗?像酒精温度计、水银温度计就是利用了热胀冷缩的性质。受热了液体膨胀,温度的读数就会增加,遇冷时液体会收缩,读数会减小。
三、认识加热和冷却对固体体积的影响
1、(出示“固体热胀冷缩演示器”。)
2、谈话:物体加热和冷却还有很多有趣的变化。大家看,我这里有个铜球,我们知道,铜球是固体。既然液体和气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那固体有没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呢?(学生预测)
3、谈话:我们用酒精灯给铜球加热,过一会用冷水使铜球冷却,看看铜球会有哪些变化,可以吗?
加热之前我们先一起回顾一下正确使用酒精灯的方法:(1)打开瓶帽,将瓶帽竖放在灯旁。(2)用点着的火柴自下而上斜向点燃酒精灯的灯芯。(3)把被加热物体放在火焰中温度最高的外焰部分加热。(4)用完酒精灯后,用灯帽自右上方斜向盖灭火焰。
4、演示并讲解:现在铜球是恰好能从铁圈中通过的。
5、实验:我们来看看铜球受热以后会发生什么变化?
(师加热铜球)同时提问:怎样才能知道铜球有没有发生变化呢? (找学生回答)“如果铜球仍然能从铁圈中通过,就说明铜球没有发生变化;如果铜球不能从铁圈中通过,那就说明铜球发生变化了。(认为铜球仍然能从铁圈中通过的同学举手,认为铜球不能从铁圈中通过的同学举手。)”
现在我们看看铜球到底能不能从铁圈中通过。(师演示铜球过铁圈,发现铜球不能从铁圈通过。将铜球放入冷水中冷却后,再试着让它通过铁圈。)
6、分析:加热后,我们看到铜球不能从铁圈中通过,说明铜球的什么发生了变化?(体积发生了变化)这个变化是在什么条件下发生的?(加热和冷却时)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铜球加热或冷却后体积发生了变化)
7、小结:现在,我们知道了固体确实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板书:固体热胀冷缩)
8、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绝大多数物体在受热时,体积会膨胀;冷却时,体积会收缩,这种现象叫做热胀冷缩。
拓展延伸,巩固应用& && && &
1、思考:加热和冷却对物体的影响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想一想,生活中哪些地方运用到了热胀冷缩的原理?& && &
2、学生自由发言,多媒体辅助介绍:
(1)瘪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里面的空气受热膨胀,会使乒乓球鼓起来。
(2)夏天车胎打气时不能太足,不然容易爆胎。
(3)夏天安装电线时,不能把线绷得太紧。否则,到冬天时由于电线受冷收缩会拉断。
(4)铺水泥地时每隔一段要留一道窄沟,就是因为防止水泥膨胀或者收缩造成路面不平整。(大面积水泥地上的夹缝)
(5)钢笔帽或者瓶盖拧不开时,可以放入热水中烫一下,就好拧了。
(6)铁桥的一端固定,另一端要架在滚子上。这样,当气温改变的时候,铁桥可以自由伸缩,不至损坏。(桥面上的缝隙的科学)
(7)铺设铁轨时,也要考虑到热胀冷缩,在两根铁轨之间要留有空隙,给铁轨伸张的余地。(电线、铁轨等实例的图示加上醒目的数字,加深学生对热胀冷缩的应用理解。)
(8)火车上车轮的轮箍就是利用热胀冷缩的性质装在车轮上的。轮箍的内径稍小于车轮的外径。把轮箍加热,在它膨胀后内径大于车轮外径的时候,把车轮嵌进去,轮箍冷却后就紧紧地箍在车轮上。
(9)神舟飞船的防热
3、小结:通过研究,我们知道了加热和冷却对物体的形态和体积都产生了影响,知道了热胀冷缩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习科学就是为了更好地理解科学,运用科学。希望同学们能用我们学到的科学知识,解决更多生活中的问题,更好地改善我们的生活。&&
板书设计:
3、加热和冷却& &&&形态& &
     && & &&&体积& &固体
液体(水、醋、酒精、油、牛奶)& && &热胀冷缩
教学反思:
& &本课按照科学探究的基本模式“学生自己提出问题→作出猜测→自己设计实验并通过观察、实验寻找证据→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活动的组织与课堂氛围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地参与,通过当堂检测发现,学生基本完成了本课的学习目标。
最初的教学设计想通过研究固体——液体——气体热胀冷缩的性质,体现科学探究活动由模仿到半独立再到独立的过程,因探究面太广,时间紧张,改为专门研究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由于只由水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得出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太片面,所以特意准备了学生特别熟悉和想要了解的醋、酒精、食用油、橙汁、牛奶,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通过放手让学生实验后进行归纳推理,得出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液体的种类多了,汇报时用的时间也多,两组实验加上前面的设计实验,后面的拓展应用和检测,教学时间仍然较紧,导致实验时间偏少,虽然也看到和理解了实验现象,但学生实验不是十分充分,以致于学生实验后没能马上整理好实验材料,迅速进入另一种学习状态,有的小组实验记录表上还没写完整,就开始进行实验汇报。
这个环节应该怎样改进和落实更好,仍在思考中……
本课按照科学探究的基本模式“学生自己提出问题→作出猜测→自己设计实验并通过观察、实验寻找证据→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南京市建邺实验小学>>>
&&□ 当前位置:教学频道&科学
江苏省教育报刊总社赴建邺实验小学进行调研采访'>
第7周 工 作 安 排'>
建邺实验小学举行江苏省“十二五”重点规划课题结题工作前期准备分工布置会'>
第5、6周校园之星'>
建实小参加南京市暨建邺区庆祝少先队建队66周年活动'>
建实小参加南京市暨建邺区庆祝少先队建队66周年活动'>
建邺实验小学举行江苏省“十二五”重点规划课题结题工作前期准备分工布置会'>
第6周 工 作 安 排'>
第7周菜谱'>
第7周 工 作 安 排'>
“第七届”小小数学家作品获奖颁奖典礼'>
2014年南京市中小学网络文明夏令营活动主题作品创作方案'>
南京市建邺实验小学开展《2014年南京市中小学网络文明夏令营活动》实施方案'>
建邺实小开展尊师大行动'>
著名作家位梦华走进建邺实小'>
南京市建邺实验小学参加省科技车模竞赛掠影'>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电子教案发布时间: 10:39:55&&作者:支名烨&&点击:1058人次第二单元教学目标
本单元涉及到《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的具体内容有:
科学探究:
2.2能针对问题,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方法收集证据;能对收集的证据用文字、图表等方式呈现。
2.3能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比较、分析;能在总结证据的基础上,做出合理解释。
科学知识:
1.4知道通过加热或冷却可使物体的形状或大小发生变化,列举常见的热胀冷缩的现象。
2.1知道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知道温度的单位,会使用温度计。
2.2了解热总是从高温物体转向低温物体,直到温度相等时,热传导才停止。
3.1了解水、金属等常见物质有三种形态:固态、液态和气态;温度的改变可使物质的形态发生变化。知道水的沸点和冰点。知道什么是蒸发,什么是凝结。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2敢于大胆想象。
1.3在学习和解决问题中注重证据。
2.2感受并体验科学并不神秘,科学就在身边。
4.1喜欢用学到的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改善生活。
1、冷热与温度 & & & & & &&
教材简析:
本课将学生从感觉上的冷热感受引向观测上的温度,教会学生测量温度,并探究热水变凉的规律,使学生懂得精确测量的重要并养成测量的探究习惯。
教学目标:
1、知道用温度计可以准确测量出物体的温度。
2、能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水温。
3、能连续测量热水的温度变化并分时段记录数据。
4、能根据记录的数据概括热水变凉的规律。
5、能耐心、细致地观察和记录。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测量水温的方法。
难点:连续测量一本热水的降温过程,发现温度变化规律。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准备:ppt课件,冷水,热水,温度计,,烧杯,铁架台等。
课时目标:
1、知道用温度计可以准确测量出物体的温度。
2、能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水温。
3、能连续测量热水的温度变化并分时段记录数据。
4、能耐心、细致地观察和记录。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测量水温的方法。
难点:连续测量一本热水的降温过程。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1、谈话:这节课我们先来做一个感受冷暖游戏好吗?
2、游戏的规则是:伸出你的两个食指,将其中的一个食指放入1号杯中,另一个食指放入2号杯中,开始数数,数到10时,再将你的两个同时放在中间的3号杯中。明白了吗?
3、伸出你们的手指准备好了吗?轻轻的放进去哦。预备开始:1、2、3、……10
4、提问:你的两只手的感觉一样吗?你能准确的告诉我3号杯中的水是热的还是冷的吗?(板书:冷热)
5、 看样子光凭我们的感觉器官有时很难判断出物体的冷热程度的,为了准确的测量这些水的温度我们可以借助温度计来测量。(板书:与温度)
二、使用温度计测量
1、还记得温度计怎么使用吗?
2、 谈话:用温度计测量有几个注意点:A、不能让下面的液泡碰到杯壁和杯底;B、不能将温度计拿出水面读数;C、读数时眼睛要平时液面的最底处。
3、请各小组选择其中的一杯水测量并读出温度,测好后就做好,看哪个组的同学又准又快。
4、 学生测量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5、汇报交流。
三、热水变冷
1、你们现在愿不愿意用温度计来帮老师解决一个问题呢?
2、(倒出一杯热水)这是一杯热水,我把它放在这不动,到明天它会发生什么变化呢?(变凉)
3、可我现在特别想知道这杯热水它变凉的过程是怎样的?你是怎么想的?你能用温度计帮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吗?&
4、你觉得怎么做比较好呢?
5、(出示记录纸)为了便于比较我们可以每隔2分钟进行一次记录,也就是在2分钟、4分钟、6分钟……时读出水的温度,并将数据记录下来记录纸上。起始点这记录的是什么温度呢?当我们把温度计放入水中时,还不能及时的记录,因为开始是液柱是上升的,等到液柱上升到在最高点并开始下降时,把这个时候水的温度记录在起始点处,正式开始记时实验了。
6、全班统一计时,统一开始实验。
1、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下节课来研究我们测量的数据。
2、今天,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1、冷热与温度
热水降温的过程?
教学目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能根据记录的数据概括热水变凉的规律。
2、能耐心、细致地观察和记录。
教学重难点:
能根据记录的数据概括热水变凉的规律。
教学步骤:
一、复习导入
1、复习题:
该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
我们是如何研究热水降温的?
2、今天,我们来继续研究。
二、汇报分析数据
1、请每组汇报员来汇报一下你们的实验数据。
2、教师记录在黑板上
我们怎么知道这2分钟内,热水降了多少度呢?(相减)
3、对比数据,你发现了什么?
4、为了更加方便的看出热水变冷的规律,我们还可以采用曲线图进行记录。
5、师用实物投影仪示范教学
画曲线图主要记住四个字:画点、描线。
A、 在温度和时间的交叉出点出各点;B、用光滑的曲线将所有的点连接起来。
6、学生画曲线图,教师巡视、指导
7、通过看曲线图,你发现了什么?
8、小结:热水降温的过程是先快后慢。
9、如果我们把热水一直放在空气中它的温度会一直下减吗?&
1、今天,你有哪些收获?
作业设计:实验册习题
1、冷热和温度
热水降温 & &先快后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热的传递 & & & & & &&
教材简析:
本课主要教学内容有五个部分:第一,研究热在金属片里是怎样传递的;第二,学习酒精灯的使用;第三,研究液体和气体的热传递方式;第四,了解热辐射;第五,拓展活动。
教学目标:
1、会做固体热传导的实验。
2、会做液体对流的实验。
3、能正确使用酒精灯。
4、知道热总是从高温处向低温处传递。
5、知道传导、对流、辐射是热的三种传递方式。
6、能解释生活中有关热传递现象。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热的三种传递形式。
难点:正确使用酒精灯。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准备:ppt课件,蜡,药勺,酒精灯,液体对流实验器等。
一、导入新课
1、冬天,我们手冷时,爸爸妈妈会用他们温暖的大手握住我们冰凉的小手?你们的手会有什么感受呀?
2、手上的热是从哪里来的?
3、这么说热可以从温度高传到温度低的地方。
4、如果要让我们的手变热,爸爸妈妈必须要怎么做?(直接接触)
5、通过直接接触,热可以从一个物体传向另一个物体。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热的传递。(板书课题)
二、研究固体的传热方式
1、热在这个金属汤勺里会怎样传递呢?
2、该怎么验证我们的想法呢?
3、ppt出示实验方法。
4、这是我们今天要使用的一个仪器,名字叫做酒精灯。讲解示范正确使用酒精灯的方法
5、请你们以小组为单位练习点、灭酒精灯。
教师巡视、指导
6、都会用了吗?
7、做这个实验时,你有没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7、学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8、汇报、交流
9、小结:热在固体中的传递方式叫传导。
三、研究液体的传热方式
1、那么在液体中,热又是怎样传递的呢?
2、学生说出自己的假设或者看法。
3、教师边演示边讲解实验。
4、你看到了什么现象?
5、你能试着解释热在水中是如何传递的?
6、小结:水在受热后会发生流动,靠流动传递热的方式叫做对流。
7、还记得第一单元学习的热空气和冷空气吗?它们是如何传递热的?(对流)
四、认识热辐射
1、(出示图片)烈日下,你有什么感受?
2、这些热来自哪里?是怎样传递给物体的呢?
3、讲述:太阳的热传递到地面上来,显然不是我们已经认识的两种热传递方式。其实,太阳及火焰、暖气机等均能产生大量的热,不直接接触就能传递到温度低的地方,这样的热传递方式叫做辐射。
(1)热传递的方式有哪三种?
(2)你们能发现这三种热传递方式有什么相同之处吗?(热总是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向温度低的地方)
(3)你知道它们有什么不同吗?
出示教材中的热传递方式图,提问:在这张图中有哪些热传递的方式呢?&
1、今天,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 & & & & & & & & & & &传导(固体)
2、热的传递 & &对流(液体、气体)
& & & & & & & & & & & 辐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加热和冷却 & & & & & &&
教材简析:
本课是按照聚焦――探究――交流的思路构建的。教材安排了2组活动:第一组活动,研究冷和热对物体形态的影响;第二组活动,研究冷和热队物体体积的影响。认识冷热引起的形态变化和体积变化是并列的。
教学目标:
1、能够通过实验进行观察,认识到加热和冷却可以改变物体的形态。
2、能够通过实验,认识到物体的热胀冷缩体积发生变化现象。
3、知道温度计是利用物质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4、能用热胀冷缩解释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5、阅读理解温度计发明的故事。
6、理解科学技术是经过反复试验和不断完善进步的。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到冷热变化会导致物体产生变化。
难点:发现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准备:ppt课件,水,铜球,铁环,酒精灯,塑料瓶,气球等。
课时目标:
1、能够通过实验进行观察,认识到加热和冷却可以改变物体的形态。
2、能够通过实验,认识到固体的热胀冷缩体积发生变化现象。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到加热和冷却可以改变物体的形态。
难点:认识到固体的热胀冷缩体积发生变化现象。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1、谈话:物体受热以后会发生各种变化,这是常常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现象,你见过哪些?(冰受热融化成水,蜡烛受热融化成蜡烛油,巧克力在手心会融化等。)
二、研究受热和冷却后物体形态的变化
1、糖是我们每个同学家中都有的,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小小的实验,将糖放入老师自制的小锅里,然后再放在火上加热,你们猜一猜会发生什么现象?&
2、演示实验,出示糖,这是什么形状的?
3、请你们仔细看糖是怎样慢慢融化的?&
4、现在糖全部融化了,是什么形状的?
5、这是一块冷的玻璃片,我把加热融化的糖画成一朵小梅花,然后把玻璃片放在冰块上,请你们猜一猜。这一次又会发生什么现象。
6、小结:通过上面的实验,我们知道物体受热以后会改变状态,固体会变成液体,在受冷的时候,液体会变成固体。
7、还记得二氧化碳气体吗?它在受热和冷却后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8、阅读课本,找出答案。
9、讨论、交流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三、研究固体的热胀冷缩现象
1、老师这有个小铜球,它在受热以后会发生变化吗?
2、老师还有一个小铁环,你看,小铜球能穿过去吗?
3、现在我把小铜球加热,再来试,会出现什么现象呢?教师演示
4、我再把小铜球放入冷水中,拿出来,会怎样?
5、通过这个实验,你发现了什么?
6、小结:铜球受热体积增大,遇冷后会缩小。
1、今天,你有哪些收获?
2、液体和气体会有热胀冷缩的现象吗?我们下节课来研究。
板书设计:
3、加热和冷却
形态发生变化
固体 热胀冷缩
教学目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能够通过实验,认识到物体的热胀冷缩体积发生变化现象。
2、知道温度计是利用物质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3、能用热胀冷缩解释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4、阅读理解温度计发明的故事。
5、理解科学技术是经过反复试验和不断完善进步的。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到物体的热胀冷缩体积发生变化现象。
难点:理解温度计发明的故事。
教学步骤:
一、复习导入
1、复习题:
物体在加热和冷却后会发生什么变化?
2、今天,我们来继续研究。
二、研究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
1、提问:水和空气在加热和冷却后会有铁垫圈这样类似的变化吗?
2、老师为你们准备了这些器材,请你们自己设计实验来证明,先选择合适的材料,再把想法画下来。
3、小组讨论,设计实验。
4、汇报、交流。
5、实验时,你有没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6、学生实验、教授巡视、指导。
7、通过实验你们发现了什么?
8、小结:固体、液体、气体在一般情况下,受热体积变大,受冷体积减小,这是物体的热胀冷缩的现象。
9、但是,也有一些特例,请你看,这是水。它在4摄氏度以上会热胀冷缩,而在4摄氏度以下就会热缩冷胀。
10、谈话: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热胀冷缩的现象?
11、(出示图片)在这些现象中,哪些是人们在利用热胀冷缩?哪些是人们在防止热胀冷缩呢?
三、了解温度计的发明是
1、你们知道温度计是运用什么原理制成的吗?
2、请同学们阅读温度计的发明。
3、你了解到了什么?
1、今天,你有哪些收获?
作业设计:实验册习题
3、加热和冷却
固体、液体、气体 & 热胀冷缩 &
& & & & & & & & & & &体积发生变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吸热和散热 & & & & & &&
教材简析:
本课主要教学内容有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研究不同物质的吸热和散热性能;第二部分,研究不同颜色的物体吸热和散热的性能是否相同;第三部分,吸热和散热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目标:
1、能够完成不同物体吸热和散热性能的对比实验,知道不同物体吸热和散热的性能是不同的。
2、能够设计并完成物体颜色对吸热和散热性能影响的实验,知道深色的物体比浅色的物体吸热和散热快。
3、能用物体吸热、散热的规律解释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到不同物质、同质不同色的物质吸热和散热的性能是不同的。
难点:做好水和油的吸热、散热性能的对比实验。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准备:ppt课件,水,油,烧杯,酒精灯,铁架台,温度计等。
课时目标:
1、能够完成不同物体吸热和散热性能的对比实验,知道不同物体吸热和散热的性能是不同的。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到不同物质吸热和散热的性能是不同的。
难点:做好水和油的吸热、散热性能的对比实验。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都知道,给物体加热,物体就会(吸收热量,师板贴),温度就会(上升),停止加热后,物体就会(散发热量,师板贴),温度就会(降低)。
2、如果我们同时给质量一样的水和油加相同热,它们升温的速度会一样吗?如果停止加热,它们降温的速度会一样吗?
3、是不是这样呢?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不同物质吸热和散热的本领。(ppt出示课题)
二、研究水和油的吸热和散热性能
1、水和油吸热本领哪个大?你认为?为什么?散热本领呢?(学生猜测)
2、怎么才能让别人相信你的观点?(做实验)
3、这个实验要控制哪些相同的条件?
(质量相同、同时加热、同时停止加热,同样的热量、同样的容器、同时读温度计,除了水和油不一样外,其他条件都一样)
4、具备了这些相同的条件,这个实验该怎么做呢?
先在小组里讨论你打算怎么做,以及需要用到哪些实验仪器,并用文字和图画的形式记录在记录纸上,讨论时可千万别忘了安全性。
教师巡视指导,让学生明白: & & & & & & & & & & & & & & & & & &
(1)相同条件必须写清楚
(2)每隔1分钟记录温度,吸热和散热都记录6分钟
5、讨论好了吗?哪组先来说一说?(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的方法)
学生交流、讨论
6、这些实验仪器在使用时有什么要注意的?
7、以前有个小朋友还想到过一个方法,我们一起去看看。(ppt展示用水浴加热的方法)
他是怎么做的?
这样做行不行?
哪个小组愿意承担这个实验方法?
8、实验时,我们要做好记录(实物投影仪出示记录纸)。
9、为了节约课堂时间,课前老师将油和水量好了,它们质量是一样的。(出示)看,油比水要?(多)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这是因为当体积相同时,油比水轻,所以,当它们一样重的时候,油就比水多。)
10、你们准备好实验了吗?请材料员来领取材料。
11、师生共同实验,做好实验记录。
12、我们来看看这组的实验记录。(实物投影仪展示)
哪个升温快?说明了什么?(在获得相同热量的情况下,油的升温速度比水快,油吸热的性能比水强)
哪个降温快?说明了什么?(在同时停止加热的情况下,油的降温速度比水快,油散热的性能比水强)
其他组的数据能不能得出一样的结论?
14、小结:我们通过实验发现,油的吸热和散热性能比水强,不同的物质吸热和散热的性能不一样。
1、今天,我们做了回小科学家,有趣吗?
2、通过研究,你知道了什么?(不同物质吸热和散热性能不一样)
3、物体的吸热和散热本领还和什么有关呢?感兴趣的同学课后研究一下。
板书设计:
& & & & & & &&同质量 & & & & & & & & & & & & & & & & &&水和油吸热和散热的本领不一样
对比实验 &同热量
& & & & & & &&同时加热
& & & & & &&同时停止加热
& & & & & & & ……
& & & & & & & & &
教学目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能够设计并完成物体颜色对吸热和散热性能影响的实验,知道深色的物体比浅色的物体吸热和散热快。
2、能用物体吸热、散热的规律解释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深色的物体比浅色的物体吸热和散热快。 & & & & & & &&
难点:能够设计并完成物体颜色对吸热和散热性能影响的实验。
教学步骤:
一、复习导入
1、复习题:
不同物体吸热和散热的性能一样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2、今天,我们来继续研究吸热和散热。
二、研究同质不同色的物质吸热和散热性能
1、讨论:不同颜色的同种物质吸热、散热的性能一样嘛?
2、是深色吸热快,还是浅色吸热快?
3、老师这为你们提供了一些材料,你们能设计实验来证明给我看吗?
4、分组设计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5、汇报、交流
6、实验时,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7、学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8、汇报、交流
9、师生小结:深色物体比浅色物体升温快,吸热多。降温也快,散热快。
三、讨论生活中的吸热、散热现象
1、用我们学到的知识,你能回答下列问题吗?(出示图片)
2、在生活中,你还看见过哪些地方用到了吸热和散热?
1、今天,你有哪些收获?
作业设计:实验册习题
4、吸热和散热
深色物体比浅色物体吸热和散热快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水在加热和冷却后 & & & & & &&
教材简析:
本课主要教学内容有五个部分:第一部分,认识自然界中水存在的形式的多样性;第二部分,制造雨、霜、雾;第三部分,研究空气中的水来自哪里;第四部分,探究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第五部分,研究水在自然界的循环。
教学目标:
1、知道水在自然界的存在有多种形式,知道水的三态变化条件。
2、能做造雾、雨、霜的模拟实验,了解它们的成因。
3、能够通过对蒸发现象的研究,了解空气中水蒸气的来源。
4、能够设计并完成影响蒸发快慢因素的实验。
5、知道自然界中水的循环过程。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水的三态变化条件。
难点:做造雾、雨、霜的模拟实验。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准备:ppt课件,水,表面皿,烧杯,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等。
课时目标:
1、能够通过对蒸发现象的研究,了解空气中水蒸气的来源。
2、能够设计并完成影响蒸发快慢因素的实验。
教学重难点:
能够设计并完成影响蒸发快慢因素的实验。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1、(用湿抹布在黑板上写一个水字),请你猜测一下,这个“水”会有什么变化?
2、学会汇报,(变干了,变成水蒸气,蒸发掉了等等)
3、这是怎么回事呢?
4、你看到水蒸气了吗?由此,你觉得水蒸气它是什么样的?(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
5、小结:像这样由水变成水蒸气的现象,我们就叫做蒸发。
二、探究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1、老师这儿有一块湿毛巾,你能想到几种方法让上面的水蒸发掉呢?
2、不错,其实还有一种方法,那就是我们什么也不做,就让他这样放在这,过了一段时间后,它会不会干?对,但这样做时间就比较长了。
3、那怎样做能让这块毛巾快点干呢?&
4、蒸发的快慢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蒸发面积、空气流通程度、温度等)
5、你怎么让别人相信你的观点呢?
6、你打算怎么做这个实验呢?请每个小组挑选一个你们最想研究的因素设计实验。
7、小组设计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8、汇报、交流
9、实验时,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10、学生开展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11、汇报、交流
12、通过实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呢?(蒸发的快慢与蒸发面积、空气流通程度和周围温度有关。
三、总结拓展
1、生活中,你在哪见过蒸发现象?
2、人们是如何利用蒸发的?
3、今天,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5、水在加热和冷却后
蒸发 &影响因素:温度
& & & & & & & & & & & &蒸发面积
& & & & & & & & & & & &空气流通程度
& & & & & & & & & & & & ……
教学目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知道水在自然界的存在有多种形式,知道水的三态变化条件。
2、能做造雾、雨、霜的模拟实验,了解它们的成因。
3、知道自然界中水的循环过程。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水的三态变化条件。
难点:做造雾、雨、霜的模拟实验。
教学步骤:
一、复习导入
1、复习题:
空气中的水蒸气是从哪来的?
水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2、谈话:在地球上有很多美丽的地方,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大自然的水。
3、出示各种形态的水:美丽的云雾、高耸的冰川、流淌在山涧的涓涓溪流、凝聚在荷叶上的闪闪“珍珠”、悬挂在枝条的晶莹凇挂……
4、提问:这些水以不同的形态展现在人们的面前,他们是怎样形成的呢?
二、模拟雨、霜、雾的形成
1、研究雨的成因
(1)雨是怎样形成的呢?
(2)我们可以做模拟实验,来模拟雨的形成过程。
(3)ppt出示,请一名学生为我们读一读
你能说说烧杯里的水模拟的是什么吗?酒精灯呢?表面皿呢?
(4)实验时,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吗?
(5)学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6)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7)你能说说自然界中的雨是如何形成的吗?
2、研究霜的形成
(1)(出示图片)这是什么现象?(霜)
(2)教师一边演示一边讲解模拟实验方法。
(3)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4)你能说说自然界中的霜是如何形成的吗?
3、研究雾的成因
(1)教师一边演示一边讲解模拟实验方法。
(2)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3)这是在模拟自然界中的什么现象?(雾)
(4)你能说说自然界中的雾是如何形成的吗?
三、总结水的变化及循环
1、水有哪些基本形态?
2、它们在什么条件下相互转换?
3、为什么每年下雨,雨却总是下不完?
4、水在自然界中是如何循环的?
1、今天,你有哪些收获?
作业设计:实验册习题
5、水在加热和冷却后
固态 &冰、霜、雪等
气态 &水蒸气
液态 &水、雨、雾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分类:教学频道&>&科学来源:本站原创编辑:&&
  上一篇:  下一篇:最近10位访客:游客,游客,游客,游客,游客,游客,游客,游客,游客,游客 网友评论
请您评论(您的评论不代表本站立场)
您的姓名:游客
来自:220.177.198.53
POWERED BY &V4.15.0825&md830&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南京市建邺实验小学 地址:()
电话: 传真:
访问计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合理化机制名词解释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