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首:等待伊人五年随后终成眷属的诗

(逆流而上 道阻且长 所谓伊人)请文人指点此话的意思?
(逆流而上 道阻且长 所谓伊人)请文人指点此话的意思?
09-06-21 &
当观众听到片头冯导的旁白“20世纪什么最贵——和谐”、看到结尾处2009年股市全线飘红的虚拟“钱景”时,谁能不会心一笑;看到葛优历经千辛万苦,用执着与幽默感动笑笑破碎之心时,谁能不为之欣慰与温暖;当看到远离故乡的故友回想起年少岁月痛哭流涕时,谁又不能为“这些年钱多了,但朋友少了”的经历一同感慨。一个贺岁剧教父+一个冷幽默大师+一个俗套但温暖的故事+一系列捧腹的台词+一幕幕漂亮的布景,这就是这部影片的全部。一男一女,各怀心事,波澜不惊地发展着爱情,所谓幽默和笑料,只是其中的点缀。浓郁的生活味道,既有人生艺术的感悟,又有深奥的哲理,同时还充斥着温馨伤感的情调,以致于恍惚间,让人嗅到了点伍迪艾伦中期作品的味道,平静的故事中暗藏小小的伤感和乐观。影片中,以一个大龄征婚者的眼光阐述了现实社会的很多现象。秦奋努力的想找寻一个真心的合适的红颜知己,结果却遇上了“同志派”,墓地推销员,健忘症,“身怀鬼胎”等各怀心机的人,尽管征婚启事上注明了‘非诚勿扰’,却还是来了许多‘不诚也扰’的人。好不容易遇上个对眼的,结果还是“小三”,舒淇压根儿就不喜欢秦奋。无奈从一开始的“酒友”,到后来的“朋友”,再到“貌合神离”的恋人,最后终成眷属。秦奋用他的幽默与执着打动了笑笑已死的内心,也赢回了属于自己的爱情。爱情对女人和男人的意义是不一样的吧。笑笑为了男人而嗜酒,秦奋因为愧疚而戒酒;笑笑会为了一个男人而自杀,秦奋也会为了笑笑而认真。影片颇有些贬了第一者,同情舒淇这个第三者,赞美葛优这个第四者的意思。爱情是一场游戏,不到最后没有输赢之分,秦奋用自己的唯一的筹码--执着赢得了爱情。葛优的道理其实很简单,全心意去爱一个受伤的女人,用爱去温暖她,时间久了,她自然会忘却先前的伤痛和给他伤痛的人。不能说伟大,却很男人。作为一部“冯氏贺岁片”,“笑果”是必不可少的,从演员到台词,从表情到肢体。比如范伟饰演的范先生,他的出现,为影片的开头和结尾增色不少,可以说以笑开篇以笑结尾;比如比如葛优在教堂忏悔那一段,忏悔的牧师为之崩溃,就利用夸张的手法将一种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喜剧效果传达了出来。还有里面极具特色的台词“21世纪什么最贵,和谐!”“你这么漂亮,吃了多可惜,不如留着生小熊吧!”“还非得找一难看的,天天想着越狱吗?”“这娶老婆生孩子的事情,我还是自力更生吧,不接受外援!”。但是冯导显然已经不再满足于单纯的搞笑,如果愿意,他完全可以将这些笑点铺满全篇,毕竟“笑果”是手段,达到“效果”才是目的。电影中有很多全景镜头,空旷的原野,大片的海,大片的稻田,满眼的蓝色,黄色,正是人物内心孤独的体现。所取的两个景也是异常的漂亮:北海道很美,大片大片向日葵,和那一抹抹的绿,连海水都蓝的让眼睛受诱惑。而西溪的原生态,湖水碧绿,轻舟之上,卿卿我我,好一派湿地旖旎风光,也好一番二人世界享受影片让我很感动的是邬桑与秦奋送别后,独自开车,唱着歌,最后潸然泪下的段落。而这首日本歌曲讲得正是男人之间的友情,描写了相聚相离四处漂泊的无奈。“什么都不缺,就缺朋友。”邬桑独自一人远在他乡,难得和老朋友重逢,短暂的相聚过后就又是无尽的离别了。冯导不惜以牺牲情节发展的节奏为代价加入这个段落,为的就是表现朋友间的一番真挚情谊。现代社会的发达是以感情的牺牲来交换的,每一个在面前出现的人都有他们自己的目的,交心的朋友越来越少了。在整部电影中,冯小刚始终在一个很现实的社会中讲述着他的故事,从人物的设定,到对白的运用,以及演员的肢体演绎,都是朴实而自然的。话语间的幽默是顺其自然的流露,而不是刻意的搞笑。股市的低迷,地震的影响,甚至是台湾问题,电影中都有所体现。而在影片的结尾,冯小刚回归了自己喜剧的套路,为的就是要告诉大家一个简单的道理,在经济危机的背景下,更重要的应该是“看未来”,这不啻于一种鼓励,既盘点了08年的这一大事件,也给了观众温暖的信心。忘记天灾,忘记人祸,微笑着迎接新的一年。不到最后一刻,千万别轻言放弃。最后得到好东西,不是幸运,而是执着。有时候,必须有前面的苦心经营,才有后面的偶然相遇。爱情永远是想象比现实美丽,相逢如是,告别也如是。IF YOU ARE THE ONE ,I love you forever! Ps,如果你想放松心情,推荐你去看这部电影,可以让你在寒冷的冬季里找到些许的快乐与温暖。但是,如果你想感受震撼效果的话,最好还是别去影院了,用Lisa的话说,如果不联想到票价的话,看完电影还是很开心的,呵呵答案补充 应该是“溯洄从之,道阻且长。”吧~~意思是“逆流而上相跟从,奈何道艰漫且长.” 全诗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意思是:逆流行水,道路险阻而且漫长,有一个美人,站在水的中央。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好浪漫的场景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诗经·蒹葭  【原文】:  《诗经·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注释】  蒹葭(jiān jiā):蒹,荻,像芦苇。葭,芦苇。  苍苍:茂盛的样子。  为:凝结成。  所谓:所念. 伊人:这个人或那个人.指诗人所思念追寻的人。  在水一方:在河的另一边。  溯洄(sù huí)从之:意思是沿着河道走向上游去寻找她。溯洄,逆流而上。从,追,追求。  阻:险阻,难走。  溯游从之:沿着直流的河道走向上游寻找她。游,流,指直流的水道。  宛在水中央:(那个人)仿佛在河的中间。宛,仿佛,好像。  凄凄:茂盛的样子。现在写作“萋萋”。  晞(xī):干。  湄(méi):水和草交接的地方,指岸边。  跻(jī):登,上升。  坻(chí):水中的小洲或高地。  采采:茂盛鲜明的样子。  已:止,这里的意思是“干,变干”。  涘(sì):水边。  右:向右拐弯,这里是(道路)弯曲的意思。  沚(zhǐ):水中的小块陆地。【题解】      《蒹葭》是秦国的民歌,这是一首爱情诗,写在恋爱中一个痴情人的心理和感受,十分真实、曲折、动人。“蒹葭”是荻苇、芦苇的合称,皆水边所生。“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描写了一幅秋苇苍苍、白露茫茫、寒霜浓重的清凉景色,暗衬出主人公身当此时此景的心情。“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朱熹《诗集传》:“伊人,犹彼人也。”在此处指主人公朝思暮想的意中人。眼前本来是秋景寂寂,秋水漫漫,什么也没有,可由于牵肠挂肚的思念,他似乎遥遥望见意中人就在水的那一边,于是想去追寻她,以期欢聚。“遡洄从之,道阻且长”,主人公沿着河岸向上游走,去寻求意中人的踪迹,但道路上障碍很多,很难走,且又迂曲遥远。“遡游从之,宛在水中央”那就从水路游着去寻找她吗,但不论主人公怎么游,总到不了她的身边,她仿佛就永远在水中央,可望而不可即。这几句写的是主人公的幻觉,眼前总是浮动着一个迷离的人影,似真不真,似假不假,不管是陆行,还是水游,总无法接近她,仿佛在绕着圆心转圈子。因而他兀自在水边徘徊往复,神魂不安。这显然勾勒的是一幅朦胧的意境,描写的是一种痴迷的心情,使整个诗篇蒙上了一片迷惘与感伤的情调。下面两章只换少许字词,反复咏唱。“未晞”,未干。“湄”水草交接之处,也就是岸边。“跻”,升高。“右”,迂曲。“坻”和“沚”是指水中的高地和小渚。【《蒹葭》层次结构】  此诗三章重叠,各章均可划分为四个层次:   首二句以蒹葭起兴,展现一幅河上秋色图:深秋清晨;秋水淼淼,芦苇苍苍,露水盈盈,晶莹似霜。这境界,是在清虚寂寥之中略带凄凉哀婉色彩,因而对诗中所抒写的执著追求、可望难即的爱情,起到了很好的气氛渲染和心境烘托作用。   三、四句展示诗的中心意象:抒情主人公在河畔徜徉,凝望追寻河对岸的“伊人”。这“伊人”是他日夜思念的意中人。“在水一方”是隔绝不通,意味着追求艰难,造成的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境界。抒情主人公虽望穿秋水、执著追求,但“伊人”却飘渺阻隔、可望难即,故而诗句中荡漾着无可奈何的心绪和空虚怅惘的情致。   以下四句是并列的两个层次,分别是对在水一方、可望难即境界的两种不同情景的描述。“溯洄从之,道阻且长”,这是述写逆流追寻时的困境:艰难险阻无穷,征途漫漫无尽,示意终不可达也。“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这是描画顺流追寻时的幻象:行程处处顺畅,伊人时时宛在,然而终不可近也。既逆流,又顺流,百般追寻,执著之意可见;不是困境难达,就是幻象难近,终归不得,怅惘之情愈深。至此,伊人可望而不可即的情境得到了具体而充分的展现。   全诗三章,每章只换几个字,这不仅发挥了重章叠句、反复吟咏、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而且产生了将诗意不断推进的作用。从“白露为霜”到“白露末浠”再到“白露末已”,这是时间的推移,象征着抒情主人公凝望追寻时间之长;从“在水一方”,到“在水之湄”,再到“在水之涘”,从“宛在水中央”,到“宛在水中坻”,再到“宛在水中沚”,这是地点的转换,象征着伊人的飘渺难寻;从“道阻且长”,到“道阻且跻”,再到“道阻且右”,则是反复渲染追寻过程的艰难,以凸现抒情主人公坚执不已的精神。重章叠句,层层推进,这是《诗经》中的民歌常用的表现方法。 【《蒹葭》内容述评】   如果把诗中的“伊人”认定为情人、恋人,那么,这首诗就是表现了抒情主人公对美好爱情的执著追求和追求不得的惆怅心情。精神是可贵的,感情是真挚的,但结果是渺茫的,处境是可悲的。   然而这首诗最有价值意义、最令人共鸣的东西,不是抒情主人公的追求和失落,而是他所创造的“在水一方”——可望难即这一具有普遍意义的艺术意境。好诗都能创造意境。意境是一种格局、一种结构,它具有含容一切具备相似格局、类同结构的异质事物的性能。“在水一方”的结构是:追寻者——河水——伊人。由于诗中的“伊人”没有具体所指,而河水的意义又在于阻隔,所以凡世间一切因受阻而难以达到的种种追求,都可以在这里发生同构共振和同情共鸣。   由此看来,我们不妨把《蒹葭》的诗意理解为一种象征,把“在水一方”看作是表达社会人生中一切可望难即情境的一个艺术范型。这里的“伊人”,可以是贤才、友人、情人,可以是功业、理想、前途,甚至可以是福地、圣境、仙界;这里的“河水”,可以是高山、深堑,可以是宗法、礼教,也可以是现实人生中可能遇到的其他任何障碍。只要有追求、有阻隔、有失落,就都是它的再现和表现天地。如此说来,古人把《蒹葭》解为劝人遵循周礼、招贤、怀人,今人把它视作爱情诗,乃至有人把它看作是上古之人的水神祭招仪式,恐怕都有一定道理,似不宜固执其一而否决其他,因为它们都包蕴在 “在水一方”的象征意义之中。   自然,当我们处在与“在水一方”类似的境遇时,应当欣赏的是它的锐意追求,而不是它的悲观失望。 【《蒹葭》艺术特色】  《蒹葭》是诗经中最优秀的篇章之一。它的主要特点,集中体现在事实虚化、意象空灵、整体象征这紧密相关的三个方面。   一、事实的虚化   一般说来,抒情诗的创作是导发于对具体事物的感触,因而在它的意境中,总可看到一些实实在在的人事场景。然而《蒹葭》的作者却似乎故意把其中应有的主要人物事件都虚化了。追寻者是什么人?他为什么而追寻?我们不知道;被追寻的“伊人”是什么身份?为什么他那么难以得到?我们也不知道;以至于连他们是男是女也无从确认。特别是“伊人”,音容体貌均无,一会儿在河的上游,一会儿在河的下游,一忽儿在水中央,一忽儿在水边草地,飘忽不定,来去渺茫,简直令人怀疑他是否真有实体存在。无疑,由于追寻者、特别是被迫寻者的虚化,使整个追寻人物、追寻事件、追寻内容都变得虚幻朦胧起来;然而也正是由于这事实的虚化、朦胧,诗的意境才显得那么空灵而富有象征意味。   二、意象的空灵   实际上,诗中所描述的景象,并非目之所存的现实人事,而是一种心象。这种心象,也不是对曾经阅历过的某件真事的回忆,而是由许多类似事件、类似感受所综合、凝聚、虚化成的一种典型化的心理情境。这种心理情境的最大特点,是不粘不滞、空灵多蕴。   “在水一方”,可望难即,就是这种空灵的心理情境的艺术显现。在这里,由于追寻者和被迫寻者的虚化,那看来是真景物的河水、道路险阻,乃至逆流、顺流的追寻路线,以及伊人所在的“水中央”等诸种地点,也都成了虚拟的象征性意象。对它们均不可作何时何地、何山何水的深究,否则,伊人既在河的上游又在河的下游就自相矛盾,连两个人何以都不渡过河去也成了问题。《蒹葭》的成功,就在于诗人准确地抓住了人的心象,创造出似花非花、空灵蕴藉的心理情境,才使诗的意境呈现为整体性象征。   三、意境的整体象征   《蒹葭》一诗的象征,不是某词某句用了象征辞格或手法,而是意境的整体象征。“在水一方”,可望难即是人生常有的境遇,“溯洄从之,道阻且长”的困境和“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的幻境,也是人生常有的境遇;人们可能经常受到从追求的兴奋、到受阻的烦恼、再到失落的惆怅这一完整情感流的洗礼,更可能常常受到逆流奋战多痛苦或顺流而下空欢喜的情感冲击;读者可以从这里联想到爱情的境遇和唤起爱情的体验,也可以从这里联想到理想、事业、前途诸多方面的境遇和唤起诸多方面的人生体验。意境的整体象征,使《蒹葭》真正具有了难以穷尽的人生哲理意味。王国维曾将这首诗与曼殊的《蝶恋花》“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相提并论,认为它“复得风人情致”这显然是着眼于它的意境的人生象征意蕴。   事实的虚化、意象的空灵和意境的整体象征,是一个问题的三个层面。从事实虚化到意象空灵,再到整体象征,这大致上就是象征性诗歌意境的建构过程。  这首诗三章都用秋水岸边凄清的秋景起兴,所谓“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凄凄,白露未晞”,“蒹葭采采,白露未已”,刻划的是一片水乡清秋的景色,既明写了主人公此时所见的客观景色,又暗寓了他此时的心情和感受,与诗人困于愁思苦想之中的凄惋心境是相一致的。换过来说,诗人的凄惋的心境,也正是借这样一幅秋凉之景得到渲染烘托,得到形象具体的表现。王夫之《姜斋诗话》说:“关情者景,自与情相为珀芥也。情景虽有在心在物之分。而景生情,情生景,哀乐之触,荣悴之迎,互藏其宅”,这首诗就是把暮秋特有的景色与人物委婉惆怅的相思感情交铸在一起,从而渲染了全诗的气氛,创造的一个扑朔迷、情景交融的意境。另外,《蒹葭》一诗,又是把实情实景与想象幻想结合在一志,用虚实互相生发的手法,借助意象的模糊性和朦胧性,来加强抒情写物的感染力的。“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是他第一次的幻觉,明明看见对岸有个人影,可是怎么走也走不到她的身边。“宛在水中央”,这是他第二次的幻觉,忽然觉得所爱的人又出现在前面流水环绕小岛上,可是怎么游也游不到她的身边。那个倩影,一会儿“在水一方”,一会儿“在水中央”;一会儿在岸边,一会儿在高地。真是如同在幻景中,在梦境中,但主人公却坚信这是真实的,不惜一切努力和艰辛去追寻她。这正生动深刻地写出了一个痴情者的心理变态,写出了他对所爱者的强烈感情。而这种意象的模糊和迷茫,又使全诗具有一种朦胧的美感,生发出韵味无穷的艺术感染力。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短篇小说&&爱的献诗&&
&&&&&&&&&&&&&&&&&&&&&&&&&&&&&&&&&&&&&&&&&&&&&&&&
&&&爱的献诗&&
&&&&&&&&&&&&&&&&&&&&&&&&&&&&&&&&&&&&&&&&&&&&&&&&&&&&&&&
&&&&&&&&&&&&&&&&&&&&&&&&&&&&&&&&&&&&&&&&&&&&&&&&&&&&
&(短篇小说)
&&&&&&&&&&&&&&&&&&&&&&&&&&&&&&&&&&&&&&&&&&&&&&&&&&&&&&&
夜是那样深,那样沉,四周万籁俱寂,月光从窗外照进来,和着秋风,有些微凉。余清默默坐在灯下,桌上放着一张红红的结婚请柬,是飞燕寄来的,邀请他下周周末去白云饭店喝喜酒。“什么?飞燕就要嫁人了?为什么嫁的不是我呢?自己究竟该不该去参加她的婚礼呢?”余清坐立不安,感到怅然若失,空落落的,内心像被针扎了一样有些难受,这时手机铃响了,“漂亮的妹妹就要嫁人了,一想到她我就泪如雨下”,一看号码,是外省打来的,不认识,多半是骚扰电话,余清索性把手机关了,他站起来从书架上取下一本诗集,刚翻了两页,满脑子都是飞燕的影子,于是他用冷水洗了把脸,又禁不住陷入往事的回忆中。
一条美丽的甸溪河,一片竹子和桉树,一棵棵甘蔗,一个洗衣的长发女孩,笑着,灿烂的笑容在阳光下甜甜的。
小女孩是飞燕,她聪明活泼,美丽善良,从小余清就喜欢她了,但她一直把余清当朋友看待,有什么心事总与余清说,可余清喜欢她的那种感情一直隐隐的,令他十分矛盾。
他们有一个朋友叫兰芬,兰芬家的院子里环境挺不错,有花有树,沟水清清,凉风习习。这晚,他们一起在这里打扑克,飞燕也在,他们打“升级”,或许是上天的有意安排,余清和飞燕做一家,或许是心有灵犀吧,他俩配合得相当默契,一下就给兰芬她们戴了几顶“帽子”,可把飞燕乐得手舞足蹈。余清呢,默默地看着她,一种幸福和难以言状的感觉萦绕在心头。
夜深了,大家依依不舍地散去,余清久久地在飞燕家门前徘徊,像一只乌鹊绕树三匝,只在心底悄悄地编织一个月圆的美梦……
后来,飞燕长得更出众了,可说是李果村的村花。她的脸美丽而恬静,一双大大的眼睛会说话似地水灵灵的,很有神。她乌黑的长发飘飘,翩翩的倩影杨柳似地轻盈。她时常语笑嫣然,花朵似地散发着芳香迷人的青春气息。
一天,余清到河边挑水的时候,突然眼睛一亮,一股热流直往上涌,因为心爱的飞燕正在河边洗衣裳。她此时穿一件白体恤衫,牛仔裤,裤角卷得高高的,露出白白的腿。他的目光被深深吸引住了,不禁想起徐志摩诗中的沙扬娜拉。
这时,飞燕河边的一个盆突然被涨起的水给冲走了,她惊慌了起来,余清忙冲进河里去帮她捞,捞上来的时候,他的裤子都给水弄潮了。她很感激,连说不好意思。“不要紧,一会儿就会干的。”
余清边打水边说。这一幕被刚过来洗衣裳的王婶看到了,她拿余清和飞燕开玩笑,“有什么不好意思的,还不快脱给媳妇帮你洗洗,可别着凉。”“王婶,别乱说,什么媳妇。”
飞燕脸一下红到耳根,很不自在。余清的心里则是甜丝丝的。回家的路上,飞燕走得很快,余清挑着水默默跟着。他想,要是这生真能如王婶刚才所说的,能娶得飞燕做媳妇,那真是几世修来的福份了。其实,一直以来,他心里充满着幻想,希望当一名作家,过上幸福的生活。当他看到飞燕在河边时,他心里百感交集,他感到她是世上最美丽的姑娘,她就是他心中的天使,他常跟在她身后,用自己的赤脚去踩她留在沙滩上的脚印,仿佛有一股电流从他的脚直达他的脑袋,他心里充满了幸福。虽然有时有些慌张,内心却充满希望,他有些醉了,像甸溪河水一样,只轻轻地,愿飞燕永远在自己的身旁,愿她永远在自己的心上。
一天晚上,天气变冷了,晚风吹着瑟瑟的单衣,飞燕家拢起风炉火,余清鼓起勇气到她家厦子上向火,说是向火,实是见见她,
只要一见到她,他的心就像阳光照着一样温暖。
她戴一顶自己织的毛线帽,乌黑的长发挽在后面,她的身姿绰约、柔美,温柔的大眼睛有些闪烁和羞涩,美丽的脸庞有些红霞,可爱极了。她家妈坐在旁边向火,讲了些家庭旧事。余清心不在焉,却又装模作样地聆听着,偶一抬头,与飞燕四目相对,她的眼睛很大、很美、很亮。
整个晚上,余清寸步不离,只守在她的身旁,他在捕捉那双眸中隐秘的闪光以及隐约流露出的温情。她妈坐在旁边,他们还是谈了一些学校里的事情,一会儿,她妈进屋去睡了,只留下余清和飞燕坐在炉火边,余清显得有些兴奋了,手不经意间碰到了飞燕的手,他一颤,一股暖流传遍全身,她瞅了他一眼,又害羞地低下头。她的眼睛很大、很美、很亮。“时候不早了”,她妈突然在屋里喊。唉,“我该走了”,“嗯”,她送到门口,他们依依不舍,路灯熄了,“你看得见路吗?”“看得见的”。余清轻轻回答。“晚安”,“你路上小心点、天黑”,她叮嘱道。她的声音里充满对他的关心鼓励和柔情蜜意,还有一丝叹息。终于门还是极不情愿地关上了,余清站在她家门前徘徊了一阵,风更大了,吹着他的衣裳,他高低深浅踩着水洼及落叶悄悄离去-----
这夜,余清无法入睡,写诗一首:
清风的心愿
你开在哪里?
夜里的清香
假如我是一股清风
我一定记住我的方向
吹开你梦的衣裳
在远方的远方
我一定记住我的方向
我一定沁入你的心房
后来,余清大学毕业,在家里呆了很久,分不到工作,漫长的几个月真的很难熬。“好”对于他来说,也许太遥远。工作没着落,心情不好!一切都……
似乎所有的不幸都要他一个人扛似的,他真的好怀念过去在学校的一切,那时一切都是那么美好。而今只有忧愁陪伴他左右,唉,真是身不由己啊!
在家呆了这么久,心情也糟糕了这么久。他每天都在等待中度过,人也似死了一大半。在学校有同学吹牛聊天,而在家里,“言笑”对他来说似乎已太陌生,也许他不应这么悲观,其实,他又是觉得在这样的环境中自己像只笼中鸟似的,心情坏透了。好希望这样的日子这样的心情快点结束。唉,说到底还是两个字—等待!&
后来为了他的工作,他爹又托人去几家单位问了,先都说需要他这样专业的人才的,叫回来家里等着,后来就变卦了,找出很多理由,事后有人悄悄地说怪他们家没去送礼,他爹一听,没什么说的,他们不会来这一套,家里也没有钱,为了供他和妹妹上学,又医妈妈的眼睛,家里现在还欠着一大笔债呢?于是他只有在家听天由命了。
这天,老支书来他家玩,“余清这孩子工作没着落,我也是不好意思?我们是看着他长大的,多好的孩子啊,被埋没太可惜了,”“唉,我前天去给老领导打了个电话,他前个月已退休,帮不了这孩子的忙了,他说要是去年毕业就好了,他还未退休,也可以和我家王萍一起帮解决了,现在不在那个位置上,不好办了。”老支书边喝酒边对他爹说。“老支书,别这样说,为余清这孩子工作的事,你已操了不少心。我们全家对你都很感激,既然他没有出去的命,就只有回来种田了,家里也正缺劳动力……”
听着父母和老支书在灶房里的谈话,余清不知该说什么,难道自己就认命了吗?
&&&&&&&&&&&&&&&&&
&&&&&&&&&&&&&&&&&&&
“什么?大学生要回家来挖地球了,未免太大材小用了吧。带着近视眼镜,他能在家种田?”“当初我就说不该去读高中,要是不读高中,直接去读中专、技校或者中师,现在不是早就工作三年了吗?这年头,早工作早好啊!”“高材生回家来种田,他能吃得了这苦吗?唉唉唉—”村里人议论开了,有叹惋的,有嘲笑的,有失望的,有同情的,一下子余清竟成了村里人议论的话题。他难受极了,觉得没有脸出去见人。真是“心比天高,命比纸薄”啊!
余清分不到工了,余清分不到工了—这已成了事实。从今以后,他将不得不像父母一样开始自己的农民生涯。他虽然没有在土地上劳动过,但他是农民的儿子,知道在这贫瘠的农村当个农民意味着什么。农民啊,他们那全部伟大的艰辛他一清二楚!他虽然从来没有鄙视过任何一个农民,但他自己从来都没有当农民的精神准备,不必隐瞒,他十几年拼命读书,就是为了不想像父母一样在田地里红汗白力地苦。要不,他这大学岂不白读。
可是现在,残酷的现实摆在他面前了。他该怎么办?他该怎么办?他清醒地知道:自己从小娇生惯养,没受过苦,刚大学毕业,细皮嫩肉的。往后漫长的艰苦劳动教他怎能熬下去呀!想想其他同学,想想自己所有这样可怕的后果,他又是难受,又感恐慌,,母亲也在无声地啜泣。父亲呢,直把水烟锅吸得重响,他呆呆地望着毕业证,泪水悄悄地滴落在上面,真想把它撕碎!可它毕竟是自己这几年的心血呀!当晚,他彻夜难眠。他被父亲的咳嗽声惊醒了,是的,他清醒了。他写下这首心中的小诗:
父亲咳嗽声声
把我从梦中惊醒
冷清清的秋空挂着残月
灶房里还亮着灯
灶房里还亮着灯
父亲咳嗽声声
我的工作无着落
冷清清的场院冷冷清清
父亲咳嗽声声
把我从梦中惊醒
白茫茫的秋霜沾满了他的白发
泪水默默打湿了我的眼睛
第二天,余清开始重新振作起来了。是呀,是要人去主动适应环境,而不是等着环境来适应人。既然严峻的生活把他赶上了这条道路,他不得不承认,毕竟家里已经连买油盐的钱都没有了,而父母那么大的年纪都还在整天为生活苦熬苦累,他一个堂堂七尺男儿怎好意思一直呆在家里吃闲饭,况且妹妹也还在读高中,家里到处都是用钱的时候!
于是他开始去放甘蔗化肥了,那甘蔗叶子又毛又利,一下子就把他的脸划出几条痕,又辣又痒,但他仍忍着快速放化肥。记得孟子曾说过“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所以他想先试着把所有的苦都尝遍。在劳动的同时,他想起了一句话:“劳而孝心生。”是呀,父母都年纪大了,自己还有什么理由不为他们分忧解愁,以共同支撑起这个家呢!生活多不容易啊!
从田里干活回来,浑身是泥,他便到河里去洗澡.河边人很多,村妇们站在水里,有的在洗衣,有的在洗芭蕉玉.孩子们脱得赤条条的,兴高采烈地吵闹着,他们嬉戏、唱歌,相互往身上泼水。看着这一切,他仿佛回到了童年,这条家乡河,日日月月,祖祖辈辈,留下多少欢笑,也带走多少忧伤啊!从水里出来的时候,太阳也快落山了。他哼着《尼罗河畔的歌声》,扛着老板锄回去了。
这夜,他又再次想起“劳而孝心生。”是呀,父母都年纪大了,自己还有什么理由不为他们分忧解愁,以共同支撑起这个家呢!生活多不容易啊!
于是余清开始进城打工了,飞燕也考上师范大学,他们联系少了些,可他的内心还是会时常想起她,虽然有时他有些自卑,他害怕自己配不上飞燕,但他还是梦想着有朝一日她能来到他身边,他们将来能喜结良缘。他始终相信“有情人能终成眷属”,他始终相信“梦想并不遥远,梦想就在脚下”。于是他白天拼命干活,挣钱,晚上回到自己小小的出租屋,回到这个暂时属于自己的家,他便把台灯打开,开始读书,开始偷偷在日记本中写诗,他要把心中的思念化作最美的诗,他要等到有一天把这本小诗集作为礼物送给她,给她一个惊喜。现在他已写了一百多首,他把小诗集题名为《爱的献诗》,他爱它就像爱生命一样,因为里面有他的情感世界,有他的酸甜苦辣。他希望总有一天爱人能明白自己的心。
正在他为梦想为心中的爱努力奋斗的时候,他却收到了飞燕寄来的结婚请柬。“什么?她要结婚了?她怎么就要结婚了?”“新郎是谁?谁又能配得上美丽的她呢?”“为什么?为什么和她一起走上红地毯的人不是我呢?”“为什么这么快就让我的希望破灭了?”“我究竟该不该去参加她的婚礼呢?”“不去了吧,徒增悲伤。”“不,我要去,不去想必她会伤心的。”他很苦恼和矛盾。
&&&&&&&&&&&&&&&&&&&&
那天,余清终于还是大方地去参加飞燕的婚礼了。她婚纱飘飘,美丽极了,简直就是天仙下凡一样。新郎官很帅,是飞燕大学的同学,他看起来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双。余清真心祝福他们,祝他们百头偕老,永结同心。尽管他的心里有些酸溜溜的。
飞燕已经结婚了,但余清的诗却还在继续,(他曾经想把它烧掉,但最终还是留了下来),他一直没有把那本小诗集送给她,他希望这永远成为一个秘密,他不想打扰她的生活。他也不想再爱别的女人。因为他认定她便是他此生的唯一,而这本小诗集便是他此生的慰藉。
时光如流,转眼和飞燕一别五年了。他们一直没有联系过。他一直挂念她,他的诗集还在,他又写了许多诗录在里面。他一直精心地珍藏。
&&&&&&&&&&&&&&
&&&&&&&&&&&&&&&&&&&&&&&&&&&&&&&&&&&&&
去年中秋的时候,余清回家过节,终于见到了阔别已久的飞燕,她消瘦多了,那双大大的眼睛里也时不时闪烁着些痛苦和忧伤,真是岁月催人老啊!在谈话间,余清无意中知道了她的境况,原来她婚后经历了三次手术,一直怀不上孩子,老婆婆嫌弃她,丈夫也渐渐嫌弃她,丈夫在外有女人了,有一次飞燕去捉奸没有抓到,丈夫大发雷霆,还动手打了她,她的身上青一块紫一块的,她的头发都被扯掉一大撮,她一直对父母隐瞒,不敢告诉他们,每当父母问起日子过得好不好,她总说很好,要父母放心,其实,“泪水只往心里流,苦水只往肚里咽”,她一直过得不幸福,她一直隐忍着,丈夫却如同魔鬼一样一次次折磨她,她真想不到读书时那么甜言蜜语地追求她的丈夫,为何今日竟不顾夫妻情份想要把她扫地出门,俗话说“一日夫妻百日恩”,为何他总是和他妈一唱一和赶尽杀绝,他们一家人也做得太无情了,难道不能生孩子怪自己吗?难道这能成为他出去找女人的理由吗?最后,伤心欲绝,飞燕离婚了。她说她很孤单,很痛苦,像浮萍一样漂着。她说她后悔了,后悔极了!后来他们谈起童年趣事,她笑了,嫣然如花,仿如昨。
临别时,余清送了她一首诗:
五年一别今相见,语笑嫣然仿如昨。
同庆佳节贺团圆,人生难得是相逢。
&&&&&&&&&&&&&&&&&&&&&
&&&&&&&&&&&&&&&&&&&&&&&&&&&&&&&&&&&&&&&&&&&&
&&&&&&&&&&&&&&&&&&
&&&&&&&&&&&&&&&&&&&
余清和飞燕开始通信了,他们在网上聊天,飞燕也不再那么忧伤,她开始读书写诗,她又散发着新的生活气息,而且更多了一份成熟女人的淡定和睿智的美。他们的思想交流很默契,他们相期相勉,都先后在省内许多报刊杂志上发表作品,他们加入了县作家协会。
这天,他们一起参加了县作协组织的一次文学采风、培训笔会。这晚,培训班上组织一场文艺联欢晚会,余清与飞燕相约同台表演,余清有些害羞,飞燕却是落落大方。他们用心和感情交流,一曲《琵琶语》,清音如水,诗情舒缓,诗意弥漫,诗心如梦。声声惹人醉。“我是小的、轻的,微不足道的,和你加在一起,就大了,重了,成了岁月的最爱。”朗诵完毕,两人手心相牵下台,顿时,掌声雷动,喝彩一片。余清与飞燕心里甜丝丝的。
&&&&&&&&第二天,天空万里无云,晴朗美丽。根据安排,一车人到昆明富宁小水井采风。采风对一个写作者来说是很有必要的,艺术高于生活,但艺术来源于生活,“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行万里路就是要多出去走走,多亲近大自然,多体验生活。一个写作者只有不断深入生活,丰富自己的心灵,拓展自己的视野,不断提升自己的境界,才能不断提高写作水平。
话说小水井,那是一个苗乡山寨,山高路远,有一种神秘的色彩和气息深深把大家吸引。一路上,核桃树、桃树林立,凉风习习,阳光朗照。这不是偶然的。
下车后,苗寨乡亲唱迎宾曲,夹道欢迎远方客人的到来。这是一个美丽善良、民风纯朴的地方。这里80%的村民信奉基督教,他们相信主,赞美主耶和华,他们唱赞美诗,赞美高山大地,赞美真善美,赞美生活,每个星期天都自发到教堂做礼拜。聆听神的教诲,净化心灵。
“不信教的人占全村的20%,他们不反对信教,有时还很支持,
信教有信教的自由,不信教有不信教的自由。”当地一个村民说。“自1937年基督教传入此地以后,基督教文化就在这里盛行,村里的男女老少像兄弟姊妹一样相亲相爱,他们勤劳善良,散发着信仰之光,他们在教堂里结婚,让主见证并保佑他们幸福的婚姻和爱情。这里家庭和睦”另一村民说。
余清和飞燕是第一次到小水井,他们被山寨的美景和独特的合唱团的献诗震撼了,这是一次精神的洗礼。特别是看到关于苗寨合唱团唱到北京、唱到香港澳门的简介,更是令人叹为观止。你说一个当地农民,没有多少文化知识,有的连汉话都还很说不清,但他们却唱得出那么优美、那么高水准的四声部,你说这不是一种奇迹是什么,用他们的话说,他们不是唱给别人听的,是唱给主听的,是用心灵在唱,是用心灵的眼睛在看。我们进行文学艺术创作,不也应该用心灵的眼睛去看,用心灵的耳朵去聆听,用心灵的笔去歌唱吗?
“这里太独特了,与我所知的其他地方的苗乡文化不一样,像个旧那边苗族每年生采花山, 表演文艺节目,斗鸡斗牛,这里是信基督教。”
余清说。“各地有各地优秀的民族风俗和文化,像元阳的长街宴,彝族山歌,弥勒的阿细跳月,临沧的佤山司岗里文化都是很出名的。”
“是了,所以我们到一处旅游,不能只是走马观花地看一下风景,照几张相,而是要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独特的文化,才会有新的发现和收获。”
于是他们一起与当地老乡聊天,了解民风民俗,购苗文版圣经及苗寨合唱团演唱光碟。一起去山上摘马桑葚,看仙人掌花,拍照留恋,留下精彩瞬间,定格成永恒。“美丽善良的小水井啊,桑桃古树道安宁。苗村多少往来客,点赞唱诗润心灵。”这村这山这人,兄弟姊妹们相亲相爱,一切多美丽啊!余清写诗一首:
出昆明,进富民
直抵苗乡小水井
老人微笑,小孩欢呼
夹道献上“迎宾曲”
白云悠悠,凉风习习
爱像阳光普照人间
马桑葚结果,仙人掌开花
兄弟姊妹是一家
感恩高山,感恩故土
礼拜的人们唱献诗
虔诚、祈祷
像孩子一样心灵干净
大地闪光,内心宁静
一首首赞美诗,一次次精神洗礼
荡涤内心的尘埃
恰如渺小的我们走在文学的朝圣路上
“一个你,一个我,加在一起
就大了,重了 ”
开启心灵的眼睛
与神灵对话,与自己对话,与天地万物对话
以书香为伴,“感念故乡和在地。”
当晚,他们依依不舍离开苗寨,又一起去新知图书城看书,一起去逛街。他们谈读书,谈写作。他们都认为要多读书,读好书,行万里路,都说艺术不能重复,要有自己的艺术特色,“艺术的重要力量在于情感的独特表达”“好小说要非常原创,要有一个形而上的意义,语言要特别好的,非常传神达意,不堆砌,写出自己心里想说的话,很诚实。”“好的语言让人愿意买一本书”“文学,就是语言的艺术嘛,文学创作的关键就是在了解了所有通向罗马的路后,最后要走自己的路”“是了,写本身就是不断提高的过程”,他们谈到近期在《滇池》《边疆文学》上发表的作品,他们谈到于坚的诗、雷平阳的诗和夏天敏老师的小说,但谁也没提婚姻,谁也没捅破那层纸,回来时,却彼此沉默不语了,只一路走着。
突然,一辆汽车飞驰过来,“当心车”,余清大吼一声,奋力把飞燕往前一拉,车呼啸过去了,险些撞到飞燕,多亏余清急中生智,要不然后果不堪设想。过了一会儿,飞燕缓过神来,惊魂初定,低低对余清说了声声谢谢,余清看着飞燕感激的眼神,心里升起一种英雄救美的幸福感。
这晚,喝了点酒,余清终于大胆地向飞燕表白,“飞燕,我爱你,这是我一直想对你说的话。”“余清,你听我说,你还是一个青头小伙子,你是一个好男人,我已是一个结过婚的女人,已是残花败柳,我,我
-----”飞燕有些激动,不知说什么好。她瞅了余清一眼。倏不知余清看来这一眼温柔妩媚极了,更激发了他表达的勇气。“飞燕,可我是真心的,你会拒绝一颗真心爱你的心吗?”
余清突然一把抓住飞燕的手,嘴唇凑了上去,吻了飞燕的嘴唇和脸,滑腻又火辣辣的,啊,飞燕一下子心跳得厉害,两腿一软,几乎站不稳。她一直刻意隐藏却又不得不面对的梦终于到来了,然而自己并没有想到会如此之快,她害怕,恐惧,回避。突然她挣开后哭了。“啊,飞燕,我错了,对不起,请你原谅我的鲁莽,但我真的爱你,我真的需要你-------”,过了一会儿,飞燕渐渐平静下来,“余清,请你给我些时间”,“哦,好的,亲爱的飞燕,我会等的,这么多年都过来了,不论你走到哪里,我都会永远陪在你身边的-------”
余清一下从懊悔自责和悲伤痛苦中平静下来,他看到了阳光和希望,更坚定了他爱的步伐,梦想并不遥远,梦想就在脚下。
&&&&&&&&&&&
&&&&&&&&&&&&&&&&&&&&&&&&&&&&&&&&&&&&&&&&&&&
燕主动要求去边疆支教了,结果她调到了木勒大山深处去教书,那里是苗族与彝族的杂居区,树木茂盛,山路崎岖,那里的老乡热情好客,大碗喝酒,大块吃肉。
那里的孩子基本上是讲民族话,偶尔迸出一两句生硬的汉语,他们睁着一双双渴求和充满好奇的大眼睛,当余清送飞燕到来时,孩子们都来迎接,他们把他们团团围住,兴高采烈地拍着手,校长说这里条件艰苦,多数老师不愿来,尤其是女老师,这里多数的男老师三十多岁了,还在打光棍,有的在不住,就想办法调走了,有的就找了本地的山里妹子,在大山里扎下根。校长对余清和飞燕的到来表示十分的感谢和欢迎。随即带他们参观了学校,一张张破破烂烂的课桌,黑板两边有些受伤的痕迹,篮球场是土的,不很平整,四周边上是树木,下面是深沟,正如李校长所说的篮球只要滚下去,得捡半天。看着这些,真让人感到有些心酸。
于是余清闪过一个念头,到那里教书,即便是代课也行,为了能与飞燕在一起,为了那些做着梦的孩子们。&&&&&&&&&&&&&
当再次来到木勒大山深处的时候,余清已是一名普通的代课老师了。只见远山云蒸霞蔚,四处层林尽染、山风拂面,春意正浓。
“飞燕,我来了!孩子们,我来了!”他和他的爱呵,将进入一个生命的春天!
一开始,余清真有一种“书难教”的亲身体会,由于这里学生汉话讲不好,吐字发音不标准,基础差,沟通的难度很大,有时一个简单的问题不得不重复几遍来讲,甚至还要用手势。上周连飞燕都被气哭了,她说她有些后悔来这里教书了,她是不是错了?他说既然选择了,就不要轻言放弃,相信梦想,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这里的孩子需要他们,这里的父老乡亲需要他们。他会支持她的!终于他们还是留下来了。虽然这儿条件很苦,但这里的人纯朴,他们的爱情将在这里生根,他们的爱情将飞向大地。
这久,余清和飞燕忙着给学生补课,又去参加培训,还指导学生参加文艺汇演,有时真的感觉很苦很累!不过能跟学生在一起,还是很开心的,虽然他们还小,但你对他们的好,他们是记着的,有些学生还会拿他们心爱的小鸡毛踺与你打,路上遇到你还会打招呼,有些人家杀猪打鸟吃还会热情地邀请你去吃饭,遇到火把节及采花山时更是热情,让你完全感动于一种少数民族的真心的热情与纯朴,它与城市里那些物欲横流,自私自利、虚情假意是全然不同的。这里是一片没有被污染的天空。余清和飞燕的爱情将在这里生根,他们的诗思飞向大地。他们爱这里的大自然,他们爱艺术。
读者啊,余清渐渐地开始喜欢教师这个职业了,因为小孩子年轻,与年轻人在一起,他们的心灵永远不老,真的,近来他更能体会“人之初,性本善”这句话的含义了。所以他要多学点知识,绝不能误人子弟啊。每每对着这些孩子,就像对着颗颗渴求的心,看看整个山寨,他感动了,他明白自己肩上责任的重大,他们,可是山寨的希望,祖国的花朵呀,作为教师,可不能误人子弟!
于是他们开始思考学生存在的问题,他们开始从基础抓起,重补汉语拼音,放小录音机给他们听,要求他们在班上讲普通话,多讲,多练,多听,多写,多唱歌,学会与大自然对话,劳逸结合。课余的时候,余清培养孩子们的情趣和动手能力。他让他们学讲故事,折纸飞机和纸船,教他们画画、作诗,给他们讲《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格列佛游记》、《汤姆索亚历险记》;讲李白、司马光、毛泽东、沙士比亚、居里夫人,富兰克林、爱迪生、高尔基等中外历史名人小时候的故事,从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观察、引导和挖掘他们,与他们做游戏,平等对话和交流。他从小事中看到了将来他们所需要的品德,知识和性格。他觉得自己有责任教育和启发好他们。事实上,教好他们是对他们及家长负责,对社会负责,也是对自己人生价值的一种肯定。
后来余清和飞燕进行了教学总结,他们力争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多学些课外知识,点燃他们心灵的梦想,他告诉他们,他们每个人都是好学生,只要他们想学好;将来每个人都可以当老板,成为艺术家,科学家、公务员……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只要他们心中有梦,并坚持行动下去,总有一天会实现自己心中的梦想,实现人生的价值。为此,余清和飞燕给孩子们讲了许多中外名人的故事.
余清还自己买了许多课外书来给他们看,他要让他们首先摒弃自卑,相信自己,山区的孩子并不比城里的孩子差,穷人的孩子也并不比富人的孩子低一等,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人与人的区别并不在于天赋,而在于人生有无目标以及能不能坚持与行动。&&&&&&&&&&&
这天上午上第一、二节课,余清给同学们讲陈毅同志的小诗《青松》,他先教同学们认生字生词,然后朗诵,他教一句,他们跟着朗诵一句。
“大雪压青松”,“大雪压青松”“青松挺起直”“青松挺起直”“要知松高洁,“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待到雪化时”。
“同学们,人,做人就要像青松一样有高尚的情操和坚贞的气节,要有敢于与风雪较量的信心和勇气。而且要像青松一样挺拔,将来做一个顶天立地的好人……
&这晚,飞燕改卷子累得趴在桌子上睡着了,余清轻轻给她披了件厚衣服,这时,幽暗的灯光摇曳,她的睡脸朦胧而妩媚,他默默地凝视着她,内心充满无数的爱怜之情。默默写下诗行:“睡吧,爱人,安然地睡吧,我会一直守在你身旁,陪你度过这漫漫长夜”。
半夜的时候,她突然睁开了朦胧的睡眼,“几点了?你一直陪着我?”“凌晨两点多了,我看你睡得正香,不忍心惊醒你,我舍不得离开你,我要守着你的梦,直到明天太阳出来”她一阵感动,轻轻把头靠在他的肩上,他们讲了一会儿话,她连连打哈欠,她说她困了,又想睡了,他说睡吧,“祝你做个好梦”,她说她在他怀里入睡很幸福,“祝你写首好诗”,说着她又睡着了。他沉浸在过去的回忆及此起彼伏的柔情蜜意之中,他轻轻的吻了一下她的额头,他更加热爱生活了。
第二天没有课,飞燕洗了头,无比漂亮,“余清,你看我穿哪套衣服好看?”“穿哪套都好看,不穿更好看。”他开玩笑道。“余清,你—”
飞燕有些脸红地用脚来踢他。真是“脚高高抬起,轻轻放下。”
“飞燕,你生起气来美丽极了,真像一朵绯红的云霞—”而后,他们一起到后山去玩,他们手拉手地在山间小路上散步。两边是解放草和梨树,在老石间还有杂放的野花杂草。
远处有几个苗族青年在放牛,他们有说有笑,夕阳无限好呀,余清与飞燕情意无限地站在老尖山巅,或呼吸新鲜空气,或俯视脚下的树木,或远眺蓝天与白云,高山与大地,突然余清恍然大悟,这不就是他苦苦追求的诗意吗?
是的,蓝天、白云,高山、大地,还有伊人,这本身就是一首美丽的诗啊!&&&&&&&&&&&
晚上,余清在写《爱的献诗》,突然飞燕过来叫他,说电视里说今晚会有流星雨,23点天顶流星数8000颗每小时,凌晨3点天顶流星数25000颗每小时。
“什么?流星雨?”他一听,太好了,于是他们手拉手地坐到一块草地上,他们静静地相偎着,能彼此听见对方的心跳,她望着天空,他望着她,她真是太美了,简直就是一个蔷薇少女,于是他轻轻地吻了一下她的额头,她便也报以他一个热吻,火辣辣而又湿润润的,有一股淡淡的清香,他们紧紧拥抱在一起了,激情燃烧,这时,天空的流星出来了,一颗接着一颗,像有生命的花朵,他们欢呼,真是太美了,如梦如幻,简直是人生最美的诗。
这天周末,余清休息,他到外面散步,或坐在山巅大石上,看云、看山,吹风、晒太阳,看日出日落,或静静走在大山深处,漫无目的地走,不知下一程会有什么风景,只感天地开豁辽远,树木铺天盖地,青叶如织,山风阵阵,芳香扑鼻,一片清新,美不胜收。
他慢下来,闲下来,任时间一分一秒流逝,听树叶沙沙的声音,大地的声音。心清如水,阳光闪耀,一草一木,自然亲切,鸟语虫鸣奏响天籁的琴弦,天空大地铺开灵性的画卷,他和万物一样生长,喜悦在阳光下闪耀。他感到大自然才是最美的画。若有忧伤,也自然化为雨露了,宁静、开豁,他感到草木解意、山水寄情。其实自己并不孤独,这里的山山水水多么亲切,仿佛是老朋友,它们整装在欢迎你,民风纯朴。
一路上,想走就走,想停就停,想呼吸就自由呼吸,这里的空气清新、凉爽、风吹了又吹,云彩层层变幻着各种姿势飘来飘去,像鸟儿一样,天地如此之亲近,自然闪着光,植物高过头顶,像是从心里长出来的。
忽然雨水来了,然后还是雨水,然后雨过天晴,阳光又朗照,云烟升腾,灵光激激、生机勃勃,丰富了你的生命。那风雨之后的彩虹,那跌倒后爬起来的坚强,那光明呵,不都是生命吗?不都是一种激励或智慧吗?
路还在延伸,也许有些地方永远无法抵达,但他保持一颗愉悦的心,不是所有美丽的风景都在远方。
心泉告诉他:抱朴归本真。心泉告诉他:你看风景,风景也在看你。心泉告诉他:只有走进大自然,才会感到什么是真正的大美和诗。他尽情呼吸、呼吸阳光、雨露、自由的空气,陶醉于自然山水、头顶蓝天、脚踏热土,歌声自然飞扬,他与天地在一起了,仿佛化为一棵树,欢欣着,醉了,突然间,他想起了大诗人歌德,想起了当年读《少年维特之烦恼》的情景。飞燕,飞燕多像当年歌德心中的绿蒂啊,后来自己不也曾像维特一样有过轻生的念头吗?好在一起都过来了,自己可比维特幸运多了。
&&&&&&&&&&&&&&&&&&&&&&&&&&&&&&&&&&&&&&&&&&&&&&&&&&&&&&&&&&&&&&&&
&&&&&&&这两天学生阿玛老是迟到,问她时总是沉默着,不肯多说话,上课也老是走神。这与以前那个爱笑、爱回答问题的阿玛判若两人,这让余清感到不解,于是他和飞燕决定对她进行家访。这一天,云雾缭绕,大地因为刚下过雨而散发着泥土的气息。经过一小时的山路,他们终于到达她家。
那个称为家的地方是如此的狭小与简陋,里面黑乎乎的,只见一簇火光在跳动,一口土锅架在火苗上,发出“嘶嘶”的声音,屋里不时散发出几缕呛人的火烟及中药味。他们喊了几声,但无人应答,走进屋里才发现一个妇女躺在一张简陋的小床上,微微呻吟着,听到声响,她才吃力的坐起身来,用微弱的声音问:“你们找谁?”
“我们是阿玛的老师,因为发现她最近状况不是太好,就想了解一下情况。”飞燕一边说着一边去扶她。
“阿玛是不是在学校犯什么事了,还是和同学闹别扭了?”她一下激动得连咳了几声。
“大姐,你别激动,阿玛没犯事,只是她最近上课老走神,也不能按时到校,我们觉得这有点反常,所以我们就来了。”
飞燕连忙解释道。
“没犯事就好,阿玛这孩子从小就很听话,她阿爹死得早,弟弟妹妹又都还小,我现在又病了,这个家就靠她撑着
,是我拖累了她呀!”她不觉流下了眼泪。
正说着,阿玛回来了,她放下背上的柴,抬头看见了他们,她一阵激动。“老师你们咋来了,你们坐着我去做饭。”她转身就要出去。
“不忙不忙,先坐下来休息一下。” 飞燕忙拉住她。于是她坐下来,打开土锅看了看,又往火堆上添了些柴。才坐到她阿妈身边去。
家访回来后,余清和飞燕心里都很不是滋味。于是他们决定要帮助阿玛家,他们不能让像阿玛这样优秀的学生辍学啊!……
于是余清开始写报道了,他的作品接连在州县报刊上转载,把阿玛家的情况、孩子们渴望知识的目光及木勒大山的自然风光向大山外传递了,后来,县里赵书记来调研了,赵书记把阿玛家列入重点扶贫帮扶对象,当场给了阿玛家妈五千块钱,要她好好养病。随同的县报社、县电视台记者拍照的拍照,摄像的摄像,让阿玛的阿妈受宠若惊,连忙挣着要从床上爬起来感谢赵书记的关心。后来,赵书记拉着阿玛的手叮嘱她好好学习,后又与余清和飞燕握了握手,
“孩子们苦啊,再穷也不能穷教育,再苦也不能苦孩子,你们辛苦了,”谢谢书记对大山深处孩子们的关心”。
回去后,赵书记在会议上再次语重心长地强调:“同志们,第一,在基层工作很辛苦,不容易,尤其是在像木勒那样偏僻落后的小山村,孩子们苦啊,再穷也不能穷教育,再苦也不能苦孩子。第二,要把我们国家的少数民族政策落到实处,尊重、继承和发扬少数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第三,要改变这些地方贫穷落后的面貌,必须在西部大开发政策的支持下,兴教育,快修路,加强与外界的联系与沟通,发展地方特色经济,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具体地说要修路、要兴教……”
后来,木勒村盖起了新学校,灰土路也修成了弹石路,乡亲们很感激,都说国家政策越来越好了。后来赵书记又亲自来木勒村公所调研,乡亲们还留他过了一次火把节。
&&&&&&&&&&&&&&&&&&&&&&&&&&&&&&&&&&&&&&&&&&&&&&&&&&&&&&&&&&&&
这天凌晨7点左右,飞燕接到母亲打来电话,说她父亲病危,要她赶紧回去见最后一面,飞燕哭了。当他们赶到家的时候,场院里、厦子上聚了好多人,割棺材的锯子嗡嗡地响,她爹躺在堂屋里,双眼紧闭,一只手紧紧抓着被单,一只脚微颤着,喘着一口气,奄奄一息。堂屋里围着的亲人哭着,她妈眼眶红红的,撒着米,飞燕更是哭成个泪人。乡村医生说他尽力了,不行了,没有办法,烧发高了,估计是脑出血,一半身子已不会动,要他们早做打算。“不行,只要还有一口气在,他们就不能放弃生的希望。”经过商量,他们把她爹送上了去县医院的车,一路上,余清一直紧紧握着飞燕家爹的手,心里祈祷着,生怕大爹一口气上不来从此离他们而去。经过约一个小时的路,终于送到县人民医院。主治医生一看CT,把亲属叫去交代,说病情非常严重,随时都有生命危险,能不能挺过去要看病人求生的意志,要家人签字,若有意外与他们无关。这时,大家的心情是矛盾而沉重的,没有办法,只有死马当作活马医了,在生死之间,怀着对生的一线希望。是的,哪怕只有一线生机,都不应该放弃,这是子女应尽的义务,不论结果如何,至少我们尽力了。于是飞燕签了字,交了钱,医生开始抢救。一会儿翻身用热水擦背,一会儿换冰块,一会儿按铃换针水,一会儿用注射器喂水喂食,一会儿抬尿去倒。女护士时而量体温,时而量血压,呼吸机咚咚地如心跳着,心律波动,生死之间,针水一滴滴滴着,呼吸机咚咚地跳,“意志不灭,生命继续,希望在,奇迹就能出现”,余清一直想着。
不时传来隔壁房间的哭声,有病人又归天了,医院真是生死之地,有人生,有人死。有的人明明还好好的,说不在就不在了,“生命何其脆弱”,但见飞燕家爹呼吸机咚咚地如心跳着,心律波动,与死亡作搏斗,又感意志何其坚强”,“健康是福,人生最大的财富就是健康”,接连三天三夜一直守护着昏迷在病床上的飞燕家爹,听夜多么寂静,针水一滴滴滴着,呼吸机咚咚地跳,“意志不灭,生命继续”,生死边缘,“在死的指引下,更好地生”,只要还有一口气,就永不放弃生的希望,因为爱长存,他们期盼生命的奇迹出现。
终于,经过三天的抢救,飞燕家爹苏醒过来了,睁开了眼睛,尽管他还不会说话,意识有时也还不清醒,但余清相信,一切会好起来的,因为“好人有好报”,因为“意志不灭,因为爱长存,因为他们没有放弃”。
后来,飞燕家爹能张开嘴吃东西了,他虽然还不会说话,但知觉已渐渐有所恢复,烧已退了,血压正常,呼吸机拆了,另一只手脚已渐渐有所知觉,余清看见了他的眼泪……
两个月后,飞燕家爹出院了,回家休养,他恢复良好,在家人的搀扶下已能试着学走路,余清相信,一切会好起来的,因为“好人有好报”,因为“意志不灭,因为爱长存,因为他们没有放弃希望”
&&&&&&&&&&&&&
&&&&&&&&&&&&&&&&&&&&&&&&&&&&&&&&&&&&&&&&&&&&&&&&&&&&&&&&&&&&&&&&&&&&&&
&&&&&&&&&&&
这天下午,余清正在上课,突然收到远在外地上学的朋友发来的信息,说“我国汶川发生里氏8级强烈大地震,房屋变成一片片废墟,无数的生命被压在废墟下,天气恶劣,交通堵塞,通讯中断……”
这夜, 余清写下一首小诗:
致废墟下的爱人
透过爱的视屏
&我感到了你
&爱人,我的同胞
你并未离去
你还在坚强地活着
&你感到我的爱了吗?
你感到无数个我的爱了吗?
快伸出你的手吧
快抓住我的手吧
苍天含泪,人间有情
你听到了吗?
你听到了吗?
&&&&&&&&&&&&&&&&&&&&&&&&&&&&&&&
&别怕,别怕
你不再孤单,不再害怕
人间开满了绿色、红色、白色和蓝色
&&&&&&&&&&
&&&&&&&&&&&&&&
你听到了吗?
你听到了吗?
从生命的这头到那头
我依然把你深深呼唤
&&&&&&&&&&&&&
连日来,电视里不断播放着抢险救灾的画面,
余清和飞燕的心情一直都不好,他们久久沉浸在地震灾区的悲痛里,几万人的生命啊,一下就没了。尤其是那些孩子,还那么小,他们可是祖国的花朵啊,瞬间就凋谢了,只剩下废墟上那些小书包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多么令人心痛呀!
这时,飞燕正在含着泪水一遍遍地教学生朗诵小诗:
快抓紧妈妈的手
去天堂的路 太黑了
妈妈怕你& 碰了头
快 抓紧妈妈的手 让妈妈陪你走
天堂的路 太黑
我看不见你的手
自从倒塌的墙 把阳光夺走
我再也看不见 你柔情的眸
孩子 你走吧
前面的路 再也没有忧愁
没有读不完的课本 再也没有爸爸的拳头
你要记住 我和爸爸的模样
来生还要一起走
妈妈 别担忧
天堂的路有些挤
有很多同学和朋友
我们说 不哭不哭
哪一个人的妈妈都是我们的妈妈
哪一个孩子都是妈妈的孩子
没有我的日子
你把爱给活着的孩子吧
泪光照亮不了
让我们自己
我会记住你和爸爸的模样
记住我们的约定 来生还要一起走
&渐渐地,其他班的老师和同学都来了,他们也一起跟着读起来,读着读着,大家都哭了。“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一遍遍,在山谷,在天空,在大地回荡不绝。
接下来,学校里组织捐款了,大家捐出了自己的一份爱心,尽了一份绵薄之力。他们要告诉灾区人民,“你们并不孤单,我们木勒村人民永远和你们在一起!我们云南人民永远和你们在一起!全国人民永远和你们在一起!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中国加油,四川加油。”
“同学们,这次灾难面前我们看到了更多人的力量。所谓“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地震后全国人民的捐助活动体现了大家无尽的热情。除了直接捐献物资,汇款,献血等,很多人甚至在第一时间直接冒死赶往救灾现场帮忙。爱心的表达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每个人的一元钱,一句问候,一个祝福,一项建议,也许不算什么,可是汇聚了一个民族的力量之后,就会产生惊人的结果,“一个民族在灾难中所失去的,总会由进步来补偿”。地震已经过去了九天,余震还在不断发生,过了抢救黄金时间的幸存者也越来越少,但救援人员并没有对任何人放弃生的希望,全国各地的人们也在同时祈祷,为了让死去的人安息,更是为了活着的人祝福……
不得不说,这次地震后我们要更加珍惜现有的生活。也许昨天,我们还在无所事事,挥霍时间,浪费生命,但看到画面上一张张幸存者的面孔和他们渴望生命的眼神时,我们不禁要重新思考我们的生活方式了。如果,今天被埋在废墟中的是我们……如果,他们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如果,今天一旦闭上双眼,就再也见不到明天的阳光……我们会做什么呢?还能像这样无所事事?“平时不烧香,又怎能临时抱佛脚呢?”所以我们应该整理整理现在的自己了,平时就该有危机意识,有危也有机,有机自也会有危。俗话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人啊,一旦在幸福中呆久了,就会忘了伤痛,灾难一旦来临,我们会不知所措的。”教室里响起了余清老师那语重心长而有些沙哑了的声音……。
&&&&&&&&&&&&&&&&
&&&&&&&&&&&&&&&&&&&&&&&&&&&&&&&&&&&&&&&&&&&
放假的时候,余清和飞燕要回家去,这天他们早早就收好东西,归心如箭啊,当他和飞燕回到家的时候,全家人都还在等着他们吃饭.
“爹,妈,我哥和飞燕姐回来了。”小妹余艳高兴地过来帮他们提东西。。“好哇,”全家热闹起来。“爹,妈,你们应先吃着,不要等我们。”“妈说还是等等你们回来后全家一起吃。”
飞燕家爹正靠着房门吸烟。见到他和飞燕,他笑咪咪地点了点头。
“过来,让妈看看,妈心里牵挂着你们呢!”说着,妈拉着飞燕和余清的手。她眼角挂着晶莹的泪花。飞燕和他一阵感动,“妈,我们也一样牵挂着家里。”“爹,妈,不要光顾着说话,我哥和飞燕姐还饿着呢。”大家一听,才回过神来,说:“吃饭!吃饭!”
吃过饭,妈拉着余清和飞燕的手说:“孩子,你俩的婚事什么时候办,我和你爹都等不及了。你瞧村里与你一样大的青年都做父亲了。”这时飞燕家爹也说:“是啊,我早盼着做外公了”,这时飞燕脸红扑扑的,有些害羞。“嗯,快了,快了,爹,妈,这次我们回来就想先去把结婚登记办了。”“好啊,到时我去村上、乡上给你们打证明盖章,也早点了了我庆家俩的心事。”爹高兴地说着,又把烟锅递给岳父。这天,家里热闹极了,场院里麻雀叽叽喳喳地叫,家里放起了山歌碟子。
这晚在河边,遇见了兰芬。她憔悴多了,眼圈有些红红的,但仍散发出青春美丽的光彩。
“飞燕,你们回来了”,她大方地打招呼。“是的,你要去哪里?“我随便走走”“你们好吗?”“还好,你呢?”“老样子。”“听说你们要去办结婚证了?”“是的,我和余清年纪也不小了,我爱他,他也爱我”。飞燕幸福地看了余清一眼。“真羡慕你们,你们可要好好珍惜”
兰芬平静地说。“兰芬,你也该找归宿了,毕竟这也是人生的一件大事。”兰芬转过头来深情地望了余清一眼,没有回答。原来这兰芬自小时候在她家院子里一起打扑克后,就一直深爱着余清,只是她知道余清爱的是飞燕,不是自己,他们都是大学生,现在都是老师,而自己只是一个农民,一个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一个想改变命运的农村女孩。虽然村长的儿子李强多年来一直在追求她,但她一直未答应。
&“飞燕,能让余清陪我到那边去走走吗?”,余清顿感一阵惊乱,正打算拒绝,谁知飞燕却大方地说:“好的,余清,你就和王萍到那边走走吧?我先回去了。”
只见飞燕向余清投来鼓励和信任的目光。
于是余清和兰芬在河边走了两圈。他们谈了很多,她说她想通了,她真心祝福他和飞燕有情人终成眷属,她会好好保重自己的,说着说着,她竟激动地靠着他的肩膀哭了。
回来后,余清原本打算向飞燕解释一下,她却用深情的目光凝视着他,“我相信你”,听着她大方的充满爱意和体贴的话,余清激动地把她搂在怀里,他更加爱他的飞燕了。
星期三这天,余清和飞燕到民政局去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了,当民政局的大姐在证上盖章以后,他激动极了。出来的时候,他们又爱不释手地看了几遍结婚证。这时,只见飞燕一把抓住他的手,像抓住幸福一样甜蜜地说:“余清,这是真的吗?我好像在做梦。”“这是真的,不是梦,我们终于成为合法夫妻了,我会好好爱你的,一生一世”“我也一样,到白发苍苍的时候,我们还要一起在甸溪河畔、在木勒老尖山上、在老万年青树下,在孩子们中间一起看炊烟中的夕阳呢……”
读者,还有什么比这人间美丽的爱情更珍贵的呢?他们表露的是同一种感情,内心充溢着的是同一种思想,未来是属于他们的!今天他们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人了!
吃饭的时候,余清突然听他妈说兰芬同意嫁给好友李强了。下个月就办喜事,他和飞燕吃了一惊,他们对视了一眼,心里明白兰芬的意思,但不知该说什么,只愿她能找到自己真正的幸福。
&&&&&&&&&&&&&&&&&&&&&&&&&&&&&&&&&&&&&&&&&&&&&&&&&&&&&&&&&&&&&&&&&&&&&&&&&&&
终于,余清出版了他的第一本诗集《爱的献诗》。终于,他和飞燕结婚了,结婚那天,来了许多文朋好友和木勒村的乡亲和孩子们,学生阿玛也来了,还有书法名家张大师也现场题了“喜结连理”四个大字。余清很激动,当众将诗集《爱的献诗》献给飞燕,并朗诵了其中一首长诗,她被感动得流泪了,整个现场想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如今,他们已是一个孩子的父母了,除了彼此恩爱,他们又多了一份亲情和责任。他依然写诗,他要为妻子,为女儿,为整个美好的人生写一辈子的诗。正如朋友所说“人生如歌者歌人生”,他是“最爱妻儿无穷乐,洒向人间都是诗。”
&&&&&&&&&&&&&&&&&&&&&&&&&&&&&&&&&&&&&&&&&&&&&&&&&&&&&&&&&&&&&&&&&&&&&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