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块大维388c-1加1mm的海绵,应该配哪款蝴蝶底板,加碳还是纯木,软硬度呢?乒乓球底板的选择

小站会根据您的关注,为您发现更多,
看到喜欢的小站就马上关注吧!
下一站,你会遇见谁的梦想?
秉持专业性为核心,为大家提供最富信息量的乒乓球技术、视频、器材等等相关方面的乒乓球运动网站。For&only&i&love&it.
马琳VS波尔[德国公开赛男单半决赛]
陈玘/马琳VS马龙/许昕[世乒赛男双决赛201105]
刘诗雯VS冯天薇[中国公开赛女单半决赛201106]
主页君这两天回学校去给全国大学生乒乓球锦标赛当志愿者,所以没有更新,希望大家原谅。ps:国家一队的就是国家一队的,刘燚就算是只是模仿朱世赫的打法的国一队员,也不是随便谁都能打赢得。
马琳VS王皓[斯洛文尼亚公开赛男单半决赛]
横板的拍柄分类
& & & 横板的拍柄大体上可以分为直形柄(ST)、收腰柄(FL)、葫芦柄(AN)和椎形柄(CO)四种。& & &直形柄(ST)的横板由于板柄前后部分均较厚,握拍用力时会感觉中指与拍柄靠得更紧,它与拇指、食指协调用力容易使拍形更稳定,击球力量通过手指传递到球拍击球部位的感觉也会更快捷、更敏锐有利于扣杀等快攻技术和削球技术的用。擅长台上反手弹击的前世界冠军王涛和世界削球名将松下浩二都选用这种直形拍柄的球拍。  使用收腰形柄(FL)的横拍弧圈球快攻选手较多,由于这种板柄前中部较细、尾部较宽,握拍时会感觉中指抓在拍柄较细的部位,它与拇指、食指协调用力容易增加球拍的挥动幅度,使击球力量通过手指传递到球拍击球部位的感觉更加柔和、更灵敏,有利于弧圈球等进攻技术,也适合手掌较小的人使用。世界冠军孔令辉、王楠等人都选择了这种柄型。  使用葫芦形拍柄(AN)的代表人物是瑞典的选手卡尔松,这种拍柄的特点介于直形与收腰形之间。由于拍柄的曲线状与手掌握拍的曲线十分吻合,所以握拍感觉不仅会比收腰形拍柄更稳定也十分舒服。拍柄的前端又和收腰形十分近似,因此比直形柄更加灵活。  椎形拍柄(CO)是一种比较传统的拍柄,它的前端较细、尾端较粗,其特点灵活特点近似收腰形拍柄。但是由于它的拍柄前后表面呈直线状与直形柄近似,握拍的感觉不如收腰形拍柄舒服,所以现在使用这种拍柄的人已经不多了。
乒乓球底板常用材料一览
球拍一般使用的添加纤维:
(一) 芳基纤维(acylate)的特点是柔韧性极强且比重极轻,与其他材料相比在它受到冲击时产生的初始变形最大,然而其恢复原状所需时间最短----被称之为高粘弹性。加入了芳基纤维的底板不单底劲充足弹性大,而且具有特别突出的击球柔和感,用于击球速度快、弧线好,容易制造旋转。
(二) 碳素纤维(carbon)的特点是强度高且比重较轻,与其他材料相比在它受到冲击时产生的变形较小,恢复的速度较快。与软质木材搭配的碳素纤维底板不仅能保持良好的控制力,而且击球时有明显的坚挺&爽&感,脱板速度特快,用于击球速度快、弧线低平,杀伤力强。
(三) 芳基/碳素混纤维(acylate/carbon)是综合了芳基与碳素纤维的不同特点,既有芳基纤维的高粘弹性特点,击球感柔和,手感好,又具备碳素纤维的坚挺、稳定,击球脱板较快的特点,击球时有明显的柔和&底劲&,非常适合中、近台的快攻与弧圈结合技术使用。
(四) 高强玻璃纤维柔和且弹性好。与硬质木材匹配制成的底板,既有柔和通透的球感,又有突出的弹性速度,适合现代弧圈球的鞭打式击球的技术。
(五) 加入了碳素纤维与高强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的底板,综合了碳素纤维与玻璃纤维的不同性能,使底板既有碳素板击球的&脆&感,又有玻璃纤维板的&通透&球感,适合中、近台快速攻击技术的需要
乒乓一般使用板材一览:
Ayous(音译:阿尤斯或雅尤斯)
亦被成为abachi和obechel,产地在非洲的加蓬地带。这种木材木质轻而韧,普遍被底板制造商用作底板的面板和芯板。如银河992#,全部木材为Ayous加碳纤维制成。 桧(音gui)
桧木具有轻、弹、韧等特点,被日本底板商广泛地用在球板的面板,芯板以及单板的制造,用桧木制成的底板适合快弧、弧快打法,这种木材已经日益稀有。 Limba(林巴)
欧洲底板厂商经常谈起北欧硬木(林巴),实际产地在南美洲,有软、硬材之分,其材质脆性大、纤维长、耐潮湿,很多欧洲底板厂商普遍采用此木做球板的面板。 Koto(音译:寇头)
产于非洲、亚洲等地,其材质脆性大、纤维长、耐潮湿,很多亚洲和欧洲底板厂商普遍采用此木板做球板的面板,性能接近于林巴。 Walnut胡桃
产地在中国的西南、缅甸等地,在北美有山胡桃木(hickory),胡桃木质偏硬,黑棕色,韧性大,常用做高档底板的面板。 Basswood椴木
中国早期的底板所用的木材都是椴木,椴木底板在一段时间(近40年)占有比例较大,至今仍在使用,其缺点是重量大,一般都在100克以上,主要适用于直板快攻打法。 Candlenut桐木
主产于亚洲,木材生长快、材质轻、软、强度低,一般用作底板的芯板材料,其音质清脆,是做共鸣较好的材料,适用于高、中、低档底板的制造。 Spruce云杉
云杉为轻软中等强度的木材,最好的木材非常平直、密实、年轮均匀,常被横向用于底板的次表层,称为力材;用这种木材制造的底板适合快弧、弧快打法,这种木材的成材日益稀少,国内已经禁止砍伐。 Lauan柳桉
真正的柳桉木产自菲律宾,这是与东南亚杂木的真正区别,马来西亚、印尼的&梅兰蒂尖&也可称为柳桉木。柳桉木质偏硬、纤维长、弹性大,木材接近于云杉,在干燥过程中稍有翘曲和开裂现象。
乒乓球底板的选材和结构厚度
在乒乓底板的制造中,五层结构的居多。
其组成形式为:面材+力材+芯材。底板中各层材料的厚度分别为:面材最薄,一般为0.2-0.5mm;力材次之,一般为0.5-1mm;芯材(常称为厚芯材或 )最厚,一般为2.5-5mm。五层乒乓底板的每一层分别在其底板总体性能中期到一定的重要的作用,分述如下:
一.面材为底板最外面的一层。该层材料当选采及厚度对底板的软硬(应出球快,较易吃球)起关键作用。国外常用材料为非洲产木材。LIMBA(林巴)和KOTO(克脱)。例瑞典生产的STIGA底板,日本生产的betterfly底板等。从物理学性能来看,这两种木材基本相似,其密度通常在0.5g/ cm3 &0.65g/ cm3 之间。在乒乓运动中,乒乓球首次接触到底板的面材(无论是接对方来球或自身拉球)。若面材的材料密度高(木材硬),则击球时球在底板的停留时间常(吃球),较有利于拉弧圈球等技术的发挥并易于控制。底板若太硬或太软均不利于技术的发挥,如何使制作的底板达到即出球快又有一定的吃球性能是底板设计者所追求的。需要指出的是:面材的硬软对底板的硬软起重要的作用,但并非唯一的因素,面材与力材之间所用胶粘剂的不同并直接影响到底板的硬软,底板设计者可用不同的材料与不同的胶粘剂相搭配,制造出符合不同运动员需要的底板。如硬的面材为了获得吃球性能配之以较软的胶粘剂;软的面材为了获得出球速度快之外较硬度的胶粘剂。还需注意的是:面材的木材纹理尽量选择经线纹理。其原因是:用径向纹理木材作为面材,由于树木生长中,春天生长的为早材,秋天生长的为晚材,早材密度小,材质软;晚材密度大,材质硬,选径向纹理木材作为面材早晚材面积基本相等,木材软硬基本平衡,可最大限度消除早晚材材性差别所导致击球性能差异。在弦向纹理木材中,由于在刨切时,单板纹理在年轮割断处出现&V&字形(也称山形)花纹,这种纹理的木材,早材面积远远大于晚材面积,从而导致木材的力学性能大大下降,从而影响击球性能。此外,面材的厚度也是制造者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面材厚度薄,则击球时面材起的作用减弱胶粘与力材的作用相对增加,这样削弱了面材在整个底板性能中所起的作用,导致底板太硬或太软。面材厚度厚,则对底板整体性能影响大,可充分发挥不同木材的软硬与弹性作用。因此,在五层乒乓底板的面材设计中,要将辅导厚度,密度以及与力材间所用的胶粘剂等因素,权衡利弊,在五层乒乓板的面材中,应注重除林巴和克托之外的面材材料的应用。
二、力材为底板的次外层。该层材料的选材、厚度以及木材处理、排列方向、厚度占整个底板的厚度,直接影响到底板对来球的反弹作用。一般来讲,力材厚度增加,则底板的硬度增加,球的反弹作用随之增加。从五层胶合板的制造原则来讲,力材的纹理方向应为横向纤维,与面材和芯材的纹理方向相互垂直,以最大限度的消除木材固有的各向异性的缺点,另外可使胶合板在大气中受水分影响其含水率发生变化所导致的翘曲变形。五层乒乓底板即五层胶合板,它的制造原则也因如此。所不同的是,为了获得或增强底板的某种性能,在保证底板平整度的前提下,乒乓底板的制造可违背这一原则,倒在用碳素纤维代替力材制造五层乒乓底板中,面芯与芯材可全部为纵向纤维,整块底板无横向纤维。在乒乓底板制造的实践中发现,横向纤维占整个底板的比例大小与底板的性能有关。在同一块五层底板中,横向纤维木材厚度增加,则纵向纤维木材厚度下降,底板的硬度增加,底板的反弹作用增强,但底板的通透性下降,手感变差;横向纤维木材厚度降低,则纵向纤维木材厚度增加,底板的通透性增加,手感舒服,瑞典产STIGA与YASAKA底板、日本产BUTTERFLY底板均为此结构。因此,在设计底板时,应兼顾到底板的硬度与手感,求得它们之间的最佳组合。欧洲产的底板力材,大多采用云杉、欧洲赤桧等针叶材,其力学性能相对于面材的阔叶林而言,各项力学指标稍低,其材料密度一般为0.3g/cm3~0.8g/cm3之间,较硬的面材与胶软的力材相组合可使得底板在击球时控制性能增加,有利于各种击球技术的发挥。力材选择稍软一些有利于击球后力容易传递到芯材,能充分发挥芯材的底劲作用。与面材一样,力材的一样,力材的材料选择也尽可能为纵向纹理,可使早晚材料性差异对底板的性能影响降低到最小。
三、芯材为底板最中间一层。是直接影响底板底劲的一层木材。所谓底劲即当芯材受到球的作用力发生弹性变形恢复到原来形状的快慢,即弹性变形恢复得快,底劲大,弹性变形恢复得慢,则底劲小,运动员往往喜欢底劲大的底板,这样即使在远台击球时,求过网后仍可获得较快的速度。从国外底板来看,例STIGA、YASAKA、BUTTERFLY等,芯材厚度在五层底板中为最厚,以此来获得纵向纤维厚度占整个底板厚度的较大比例,从而使底板的通透性和手感大大增加,并获得强大的底劲。目前,国内外最常用的芯材料为非洲产AYOUS(中文译音阿柚斯),该木材密度为0.33 g/cm3~0.48 g/cm3,由于该木材轻但底劲足,故受到国内外乒乓制造商的青睐。该木材在五层乒乓底板的制造中,尤其在面材薄、力材稍厚、芯材最厚的结构中,常用来调节整个底板的厚度和重量,根据需要,设计出不同重量和厚度的底板。随着底板器材的不断创新,制造商们也使用其它芯材材料,如泡桐、桧木等以打破芯材使用阿柚斯的单一局面,寻求新型的重量适中、底劲大的新的芯材材料也是制造商们所追求的。为了获得底板的最佳性能,芯材的纹理也应为径向纹理。五层乒乓底板除本文介绍的面材薄、力材稍厚、芯材最厚的经典结构外,还可设计成其它结构,例:面材、力材、芯材厚度均相等;面材薄,力材和芯材厚且等厚;面材和性材薄且等厚,芯材厚,如DHS&032&底板,以满足运动员和业余爱好者对底板的多方位需要。
综上所述,一块理想的五层乒乓底板(即出求速度快、控制好、底劲大),就底板在面材、力材和芯材的材质、厚度、木材纤维方向比例等诸多因素上进行优化设计,并选择合适的胶粘剂,取得它们之间的最佳搭配,从而获得底板的最佳性能。
一些知名球拍的的结构
银河(Galaxy)
2006#=金影+云杉+AYOUS大芯+云杉+金影;
T1&&厚度7.4&0.2mm,重量86&3克,快攻弧圈型。仿蝴蝶施碳结构。
T2&&厚度6.4&0.2mm,重量76&3克,快攻弧圈型。仿蝴蝶普碳结构。
K1&&厚度5.8mm,重量88&92克,快攻弧圈型。仿蝴蝶COFFERLAIT(大力神)结构。
K2&&厚度6.0mm,重量86&90克,弧圈快攻型。仿蝴蝶孔令辉芳碳结构。
K3&&厚度6.0mm,重量86&92克,弧圈快攻型。=AYOUS+芳碳+AYOUS+芳碳+AYOUS (3+2层)。
K4&&厚度5.4mm,重量84&90克,快攻弧圈型。仿蝴蝶波尔芳碳结构。
K5&&厚度7.0mm,重量84&90克,快攻弧圈型。仿蝴蝶Taksim(蝴蝶王)结构。
红双喜(DHS)
老08=椴木七层(血胶压合);
老16=六层AYOUS木压合
老032=椴木+红柳桉+椴木+红柳桉+椴木
老顺风&&传说使用东南亚进口的水果包装箱制作,一般为6层。
BUTTERFLY(蝴蝶)
波尔()=koto+芳碳+ayous+桐大芯+ayous+芳碳+koto (5+2层)
孔令辉()=koto+云杉+ayous大芯+云杉+koto(5层);
孔芳碳=桧木+芳碳+桐木大芯+芳碳+桧木 (3+2层)
陈静()= koto+黄柳桉+三层ayous+黄柳桉+koto (7层)
Kobel()=limba+云杉+ayous大芯+云杉+limba (5层)
COFFERLAIT()=前部:桧木+芳碳+桧木+芳碳+桧木 (3+2层)
柄部:桧木+芳碳+3层桧木+芳碳+桧木 (5+2层)
TAKSIM(20060)=ayous+芳碳+ayous+桐大芯+ayous+芳碳+ayous (5+2层);
Shamada(20200)=椴木+花梨+桐大芯+花梨+椴木 (5层)
2#= koto+胡桃+桐大芯+胡桃+koto(5层)
普碳()=桧木+碳素+桐木大芯+碳素+桧木 (3+2层)(施碳为普碳加强版,厚度普碳7.1mm,施碳7.4mm)
勒古(30994)=koto染色+云杉+ayous大芯+云杉+koto染色 (5层)
Nittaku(尼它古)
王励勤=limba染色+柳桉+ayous大芯+柳桉+ limba染色(5层)
王楠=koto+云杉+ayous大芯+云杉+ koto(5层)
瓦尔德内尔=limba+云杉+ayous大芯+云杉+limba(5层)
AVALOX(阿瓦拉)
BT555=limba+云杉+ayous大芯+云杉+limba(5层)
P500=koto+云杉+ayous大芯+云杉+koto(5层)
P700=limba+黄柳桉+ayous+ayous+ayous+黄柳桉+limba (7层)
YASAKA(亚萨卡)
YE=安哥利+limba+ayous大芯+limba+安哥利 (5层)
YE2=胡桃+云杉+ayous大芯+云杉+胡桃 (5层)
YE-3D=等同于YE,但有3道刻痕
STIGA(斯迪卡)
OC=koto染色+云杉+ayous大芯+云杉+koto染色(5层)
CLipper Wood=limba+5层ayous+limba (7层)
AC= limba+ayous+ayous大芯+ayous+limba
AE= limba+ayous染色+ayous大芯+ayous染色+limba
JOOLA(优拉)
K1= koto染红+ ayous+ayous大芯+ayous+koto染红 (5层)
PANTHER(黑豹)=limba染黑+玻纤+ayous大芯+玻纤+limba染黑 (5层)
K3=ayous黑复合木+碳素+ayous染灰+ayous大芯+ ayous染灰+碳素+ayous黑复合木(5+2层)
K4=ayous染灰+limba(黄柳桉)+ayous大芯+limba(黄柳桉)+ayous染灰(5层)
K5=ayous染黄+limba(黄柳桉)+ayous大芯+limba(黄柳桉)+ayous染黄(5层)
王励勤VS郝帅[直通鹿特丹世乒赛选拔赛四分之一决赛]
马龙VS王皓[直通鹿特丹世乒赛选拔赛A组小组赛]
张继科VS水谷隼[卡塔尔公开赛男单四分之一决赛]
一. 灌胶原理的探讨.
关于为什么快速胶水能在速度, 旋转, 控制各方面全方位地提高胶皮的性能, 各个乒乓网站包括国内的和国外的, 都曾经有热烈的讨论, 有共同的地方, 也有不同的观点. 我从自己灌胶的体验, 对这些观点有的认同, 有的有异议, 也有些个人的理解.
当年在Butterfly的说明书中是说快速胶水干后形成的胶层使得海绵和底板之间能有轻微的相对 "滑动", 才使得在增加停球时间的同时也能增强弹性. 效果是没错, 可对这种 "滑动" 说法, 我当时就有点持怀疑态度. 仅仅因为粘结不是那么牢? 胶层够厚时还勉强能说得过去, 因为胶层可在海绵和底板之间起潤滑作用. 而在第一, 二次使用时, 胶层会很薄, 这种 "滑动" 有没有值得质疑, 即使有,也等于没有潤滑, 必然引起海绵张力的不规则取向, 难以有我们体会到的那种效果.
Tibhar网站上的介绍除了继续保留这种 "滑动"说法之外, 还提到 "horizontal tension" (平面张力)的概念. 就是在平行于胶面的轴的方向上拉扯胶皮而产生的张力, 这个张力的方向也是与胶面平行的. Tibhar说这种张力就是用前倾角度挥拍击球时赋予球旋转的一个主要因素. 这点我倒是非常认同, 因为前倾时这种张力正是以近乎切线的方向作用在球体上, 而任何对球体的切线作用力都会产生旋转, 包括由胶皮表面粘性对球的磨擦力也是属于切线作用力, 所不同的是前者只是 "近乎切线", 还有一部分力穿过球心, 所以也能增加球速, 而后者几乎是纯切线方向, 所以对速度(一速)贡献不大.
根据Tibhar的说法, 快速胶水中的大量易挥发溶剂分子填充了海绵的气室后, 让气室膨胀, 海绵也随之膨胀, 等于是在平行胶面的方向上拉扯胶皮, 也就增大了上面所说的 "平面张力", 所以与来球切线作用时能赋予 球更多的旋转. 值得注意的是, Tibhar测出旋转比速度增加得更多, 这说明快速胶水引起的面胶和海绵的 "vertical tension"(产生球的一速)的增加, 并没有我们想像得多(它叫speed- glue, 而没叫 spin-glue, 所以我们自然都是以为主要增加速度). 这也是为什么快速胶水不仅不会降低控制, 而且往往会让控球更好的原因. 但这并不是说speed-glue对"速度"没有太大的贡献, 只是没有太多增加脱板速度而已;其对能量转换效率的提高, 主要都体现在二速的显著提升上.
如果 "平面张力" 就是让胶皮制造旋转的主因, 那么为什么一块灌了胶打完没撕下的胶皮, 第二天打却旋转很差, 胶皮发 "死", 只有速度而没有控制呢? 照理胶皮还被扯着, "平面张力"还在啊. 这就要考虑胶水溶剂分子除了对海绵, 还有对胶皮本身的直接作用了. 美国乒乓网站上曾有一位来自瑞典的学橡胶化学的网友从橡胶多链聚合物(rubber polymer) 的角度发表的见解, 我觉得很有道理. 虽然其中用了不少我不懂的化学专用名词,他的基本意思我还是明白了. 大体上就是说在胶皮这种多链聚合物(polymer)的各条链(strand)之间通常互相牵制, 相对 "移位"(slide) 程度小. 球与胶皮撞击的能量不能轻易转化成链之间滑动而形成的势能, 结果都变成热能消散掉了. 而快速胶水中的溶剂分子就在这些链之间起到 "润滑" 作用, 使得来球的能量更多的转化成链之间相互滑动 的势能, 这种势能在挥拍过程中再由多链的 "滑动复原" 而释放出来, 转化成球的速度和旋转. 这也是灌胶后面胶变软的原因. 当溶剂完全挥发掉之后, 没有了 "润滑", 多链之间扯着动不了, 整个胶皮就会觉得"死", 既无旋转,也无底劲. 这种分子水平上的 "滑动"理论, 似乎比前面提到的海绵在底板上 "滑动"之说更加令人信服.
我觉得把Tibhar的 "horizontal tension" 之说和 上面的 " polymer strands slide" 观点结合起来, 比较能解释我们灌胶后的真实体会.
了解这些对于我们打球有实际意义吗? 当然有! 因为知道了这些道理, 我们就能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不同的灌胶法, 也会控制灌胶的程度, 也不至于去相信所谓有效期一星期的快速胶水.
二. 灌胶的心得体会.
各种胶皮对灌胶的需要和反应都有所不同. 象那些专为灌胶而设计的软海绵套胶, 如SriverFx, MarkV GPS, Mendo Energy, JO SC, 以及各种胶皮的SV版本, 不灌的话海绵的弹性是很差的, 除非底板弹性较强, 不然是没法打的. 而这些软海绵因为密度小, 其气室被溶剂分子充大后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膨胀, 所以旋转和速度在灌胶前后差别很大. 海绵密度较大弹性不错的, 如 Sriver, MarkV等等, 灌胶的主要目的不在海绵, 而是面胶, 为的是让胶皮变得更软, 也有更大的 "平面张力", 这样吃球和旋转都有更多提高. 胶皮表面胶脆的, 也就是 "polymer strand" 之间比较 "紧"的, 更需要灌胶让它们 "滑动" 更容易,从而变得更 "软",才会有较好的吃球和底劲; 而这类胶厂家有意配以不是太硬的海绵, 就是为了配合灌胶, 如Bryce, MP, 甚至MoristoFG. 而对狂2,狂3等海绵面胶都较硬的中国套胶来说,灌胶则对两者都很重要, 一方面软化表皮, 使吃球更好; 另一方面使海绵更 "活", 更有弹性和底劲. 虽说Tensor是不用灌的, 但我还是觉得灌了更好打, 对我来说主要是为了增强海绵的力量, 让其和面胶更平衡一点, 更好传递底板的底劲, 减少 "浮弹" 和 "发飘" 现象.
灌胶有在露天的, 也有在盖紧的容器里的, 更有现在的使用玻璃板的 "俄罗斯法". 这三种我都用过, 用得最久的是第二种. 最近开始用第三种. 后两种在减少对人体伤害方面有一定效果, 尤其是 "俄罗斯法", 而且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胶水, 减少挥发造成的浪费. 对于上胶很需软化的, 建议用"俄式". 一般软海绵露天即可, 因为软海绵吸收快. 软海绵若用后两种办法, 经常会太"拱"而贴不牢.
现在有三类胶水, 一种是象FairChack, Stiga Energy这样有效1,2个小时的, 还有就是 Long Lasting (4-5小时)的 MasterChack, Yasaka Superspeed, Juic ultra effect等等. 前者干得极快, 味道少些. 后者慢多了, 有时要等四, 五十分钟, 且味道巨重, 但对旋转和速度的增加确实了得. 第三种是 Tibhar 最近出的有效一星期的, 我不太信, 也不想试.
多次灌胶后海绵上的胶水层会变得很厚,影响手感. 为了减少这种影响, 我一般在灌过5, 6次后就不再往海绵上刷胶水, 而只是"刷"一种叫"speed-glue booster"的东西. 其实它就是光含 speed-glue中的溶剂部分,没有了其中的固体glue solid, 所以是纯液体的. 而我们知道溶剂部分才是快速胶水中真正对胶皮起作用的有效成份. 使用时用一根带铁丝把的棉球在这种溶剂里浸透,再尽量均匀地涂在海棉上, 海绵上已有的胶层会被重新溶解, 就跟再次刷过胶水一样, 而底板还是刷原来带solid的胶水. 在底板也有多次的胶层积留之后, 甚至可以连底板都什么都不刷, 只要用溶剂在海绵上就行了, 也能粘得牢.
当然还有一个办法就是"搓胶". 但并不是所有的海绵都能忍受这种"折磨", 很多都特容易出现小坑. 在我用这方法试过的海绵中,特别容易搓而几乎完全不出"坑"的,有Moristo2000, Coppa Tagora, HurricaneIII#20. 而特会起坑的则有Sriver系列, MarkV, Bryce,MP要好些,但也要特别小心.
除了那些德国制的Tensor, 是不是别的胶皮不刷胶就都不能打呢? 有一段时间人很懒, 在正手都不想灌, 结果发现有不少胶皮不刷也能打, 效果也不错,尤其是在配不太软的板时. 这包括那些面胶较软而海绵不太软有一定弹性的, 如Ekrips,MarkV, MarkV AD, Rapid, 也包括那些面胶虽脆, 但海绵"中软"有一定伸缩强度的, 比如 SriverEL, BryceFX,Cermet, 还有配22号海绵的狂3. 而Sriver, MarkV M2, Bryce, MP以及狂3配20号海绵, 则是觉得不灌就让我不能忍受其手感的.
俄羅斯刷膠法
俄羅斯球員有一種刷膠水方法, 可以使快速膠水的效果盡量發揮。
首先在膠皮上刷上厚厚的一遍(不必等干), 馬上貼到結淨的玻璃上
十分鍾之後把膠皮起出來, 再刷一次薄的, 干透之後就可以貼到拍上了。
這種方法可以使膠水中的有效成分只是揮發在海綿上而不怕擴散在空氣中, 既省時間、金錢(不必上三、四次), 又減少空氣污染。鉴于国内的惯例,这儿只涉及胶皮、海绵、底板三者分开选购的情况,使用套胶的朋友只需参考海绵与底板的粘贴方法即可。
通常来说,建议先给海绵刷胶,因为海绵吸胶最多且干得最慢。将刷子蘸满胶水后,在海绵上纵、横两个方向上各刷一至两遍即可(每遍之间最好稍有间隔时间),注意每次落刷后要从一端连续刷到另一端,以使胶水分布均匀,若是习惯用较大的胶水量,可直接从罐中倾倒出胶水至海绵中央,每次形成的胶水层直径约35mm,然后用刷子迅速涂开。涂抹时动作要快一点,以免来不及将胶水涂匀,对于较黏稠的胶水尤其如此,海绵吸胶后的拱起也会给刷胶带来一点麻烦。若海绵上的胶水已开始显干,则宁可这一遍没刷匀也不要继续涂抹,否则越刷反而越凸凹不平,干脆待下一遍刷胶时弥补。对于底板,刷胶前应注意是否需要预处理。传统的国产底板所用木材纹理致密不易损坏,但随着弧圈板的兴起,新的问题产生了&&不少底板所用的面材(即最外一层木材)在换海绵时很容易带下一条条的木屑,反复几次以后,加上击球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碰撞等因素,好好的底板很快就被破坏得&惨不忍睹&了。曾经就接到过一位朋友来信,很伤心地诉说了他咬牙花几百元购买进口板后的如此遭遇,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买到了假货,相信有过类似疑惑的球友不在少数。实际上,这一情况在进口弧圈板中很常见,典型如Avalox 500/Stiga OC/ButterflyKonglinghui 等,大家只需在粘贴前将板面均匀地涂上一薄层清漆之类的物质、再用细砂纸稍事打磨即可,据称马文革涂的是透明指甲油,木工用的自喷光油也是不错的选择。总之,以既能保护底板、对其击球性能的影响又尽可能小为宜。也有的底板在出厂前已经过了预处理,为球迷省去不少麻烦,如银河推出的UV系列产品。偶有个别进口底板的保护层过于光滑导致粘贴不牢固,同样可用细砂纸略为处理使其表面粗糙一点。若是想在涂有油漆的成品拍背面粘贴,可先以&硝基稀料&溶去漆层,比砂纸打磨快得多,但是毒性较大。
给底板涂胶的方法与海绵类似。注意底板上的胶水层要薄一些,木头的吸胶能力可远不及海绵,新底板或是面材较软的底板其胶水用量需略多一点。胶水刷过后,晾干至表面几乎不粘手,且海绵的变形完全恢复,将海绵由拍柄向拍头方向轻轻平放上去,然后用滚子同向滚压,注意第一遍不应太用力,避免将海绵扯至变形,刚刚能令海绵与板面合上固定即可,随后可略用力多滚两遍,滚速宜均匀且不可过快,如发现海绵与底板间有气泡未赶出则最好立即撕下重来。若胶水尚未晾干即粘合,会降低击球时的旋转性能,且这一影响会持续一小时左右。如发生这种情况,你可以继续使用40分钟左右;如仍无好转,撕下重粘。若嫌胶水干得太慢,可用电吹风吹一吹,但风的温度不宜调高。但也有球迷认为最好不要用电吹风吹底板,因为底板中或多或少含有一些水分,热风可能导致其变形。粘合之后,当然是剪裁了。如果你不是经常更换海绵而希望一次粘贴维持的时间尽可能长些,也可将这一步稍缓进行,或是将拍子放在平整的桌面上用手掌均匀地压一压(贴有海绵的一面朝下,注意搁置时将拍柄悬空),因为下剪时偶尔会将刚刚粘上的海绵边缘绊松。但施压时最好不要过于用力,否则对于中等以上水平的球友来说,可能会感到海绵被压&死&了。用剪刀沿底板边缘将海绵的多余部分裁下,技术熟练者最好是一气呵成,初学者也可先剪个大概再逐步修齐。不过,剪完之后,看看粘拍师傅的成果,再看看自己的成果,大多数球友恐怕都不会对自己太满意,也难怪,若是让你也一天剪上十几遍,想不整齐都难。但是先别叹气,看看电视里国外球星们的拍子,没有几个不是多出一圈&狗啃&般边缘的,其实这多余的部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保护底板边缘的作用哦。如想追求完美,也可在剪裁后以细砂纸将不平滑的边缘细细打磨一番,或是干脆不用剪刀,把粘有海绵的底板平放在玻璃板上(海绵朝下),以锋利的刀片、美工刀之类沿边缘将多余海绵划下。但是,切记边缘有磕伤的旧底板最好勿用此法,不然一个不小心,有可能刀口就划拉下一片木条。
接下来进入粘拍过程中最具难度的部分&& 给胶皮涂胶水,难在哪里?关键在于不能让胶水流进颗粒之间的底皮上(对反胶而言),否则胶水一干就把相邻颗粒之间牵牵扯扯,令得胶皮表面坑坑洼洼。建议缺乏经验的朋友先找两张废胶皮练练手。当初还在读高中时,从《乒乓世界》上学了一招,&用玻璃板&,如获至宝,连忙如法炮制,在洁净的玻璃板上均匀地涂一薄层胶水(面积稍大于胶皮即可),将(反胶)胶皮颗粒朝下轻轻平放上去,略用力均匀压实,稍等片刻,慢慢揭起胶皮就会看到颗粒顶部上附着了一层胶膜。但这种方式的弊端也很明显:玻璃板上的胶水经常干得过快;揭起的胶膜往往不完整而导致胶皮颗粒上胶水分布不均(可用手指再沾上胶水补匀)。曾见有人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玻璃板上涂过胶水后,双手平拈起胶皮往胶水层上蘸下去,迅速提起,再蘸,再提起,如此七上八下一番,颗粒上的胶水就均匀了,直把人看得&& 此等倒练《九阴真经》的本事还是留待有兴趣成就高手风范的DIY爱好者尝试吧,小编更愿意老老实实学习用刷子:将刷子蘸过胶水后,在胶水罐的内壁口用力快刷几下,令刷毛上只留尽可能薄的一层胶水,然后轻扫颗粒表面,注意刷子角度平一点,感觉刷毛上没什么胶水了就再蘸一次、再挤出多余胶水、再刷,通常纵、横向各刷完一遍即可。网友maak2000提供了一种改进方法,将胶皮卷起来涂抹,用刷不甚熟练的朋友不妨一试。netatom网友则是将一块洗碗用的海绵浸润胶水之后来涂抹胶粒,涂抹中注意不可用力以免将海绵中的胶水挤出。万一胶水不小心流到颗粒之间了,可待其稍干后用尖细的物体(如针尖)将其挑出;若是粘贴完毕才发现问题,可用打火机在凹进去的胶皮附近烘一下(注意不是烤)。正贴胶也有自己的性格:其底皮往往较反胶显得薄而软,涂上胶水后很容易变形打卷(长胶、生胶尤甚),从而给粘贴带来了小小的麻烦。你可以事先用小图钉将胶皮的四角固定住,再用刷子均匀涂两遍胶水,晾一会之后胶皮会自行复原。若你每遍用的胶水很少且很快将其刷匀,也可能不会产生变形。给海绵也刷上胶水,待海绵、胶皮上的胶水均干至不怎么粘手时,将一张比较结实、表面光滑的白纸轻轻置于海绵上,只留出靠拍柄的一窄条,把胶皮轻放上去,然后边抽白纸边用滚子跟着碾,一定要轻,否则会把胶皮压变形,一遍滚完之后可再稍用力多滚两道以使粘贴牢固。若是临时没有滚子可用,以手代替也可,由中间向两边轻按,注意按压的点密一些以将气泡赶出,千万别东一下西一下地乱按,且不要用力拉撑胶皮。熟练之后,也可不用白纸&做媒&。
如果想走&专业路线&,则略有不同。给海绵刷胶水的遍数要多一些,每次不等膨胀的海绵复原即行粘合,为迅速让海绵尽可能多地膨胀,可在刷完一遍胶水后,待其变形到最厉害时,即贴到底板上闷一会儿,撕下来再刷,再闷,再刷,如此反复。你还可以先将胶皮与海绵粘合,再给海绵灌胶,这样在海绵膨胀的同时胶皮也被拉伸。灌胶后,每次打球结束时最好把覆盖物撕下来,让身体紧绷的伙计喘口气,不然他很快就会老化掉。甚至,有一种不需大量胶水而能自制&TENSOR&的方法,即粘贴时尽可能用滚子加力把海绵拉伸撑开,使其硬生生地绷在底板上,击球时同样能听到金属声,速度也增加许多,但由于胶水的缺位手感就不是那么柔和了,旋转也差很多,若是让胶皮同海绵一起 &受刑&,则胶皮还有可能在使用几次之后裂开,就像真正的TENSOR套胶的脆性胶面那样。
如果胶皮与海绵之间脱胶,直接从脱胶的缝隙里补胶并非明智之举,最好是小心地将其整个揭下重贴,或者干脆换新的。
对于直板,多数人DIY时都会在覆盖物与拍柄之间留出一定空隙,但也有人喜欢全部贴满,这就因人而异了。不过,对于贴两面的直板,小编建议将背面贴满,一方面利于手指握拍,另一方面若是两面都留空隙则球拍的重心会过于靠拍头而显挥动不便。
对于经常DIY球拍的人来说,将海绵从底板上撕下并非难事&&他们的粘贴习惯往往保证了覆盖物的易于分离,即使偶有粘得过紧的,只需慢慢沿垂直于底板表面木纹的方向用力即可。但海绵的使用寿命一般长于胶皮,此时若想把胶皮剥下并保留海绵就有一定难度了。
进口套胶通常是最难处理的,主要问题在于海绵质地相对柔软,而早期的国产套胶则好办得多,在准备此文的过程中就曾找来一片搭配普通天津橙海绵的套胶,未借助任何辅助手段,很轻松就直接撕开了。这一方面与其制造中的粘合不及进口套胶紧密有关,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传统国产海绵大多质地较硬不易损坏。然而,自 G888开始,国产套胶尤其DHS的套胶越来越难对付了,其胶皮与海绵简直浑然一体密不可分,颇有与国际接轨之势。若是自己将海绵与胶皮粘合的,则相对较易分离。不过,任它何种情况,相信你在看完我们的攻略,再稍加实践摸索之后,都可成功地完成&剥皮&手术。目前任何海绵与胶皮之间的粘合剂,全逃不出有机化学物质的范畴,针对这一本质,剥皮便有两种思路&&溶解和加热。前者是&以胶攻胶&,用新的有机化学物质来溶解原有的粘合剂,效果好坏主要取决于所用溶剂是否&适销对路&;后者是&凤凰涅磐&,让粘合剂受热后逐渐融解,讲究的是火候、技巧和耐心。哪种方式更好?不能一概而论,而需视具体条件判断,不同的情况有五花八门的应对方法。
先说加热。最常见的加热方法是电吹风,先以最高温度最强风力对准胶皮边缘的一角猛吹,待此处的粘合有所松动时,用手掀开一角,对着胶皮与海绵之间吹,边吹边适度用力扯住胶皮,就会看到胶粒一个个与海绵分开了。此法的关键在于,&集中优势兵力&,重点突破,一定要将局部加热到足够温度时再进行用力分离,若是东晃晃西晃晃的吹法,不知要吹到何年何月了。如果觉得电吹风太慢,或者怕热风吹得手烫,不妨换用更高级的装备&&蒸气熨斗(或普通电熨斗):直接在胶皮上高温熨烫,适当时间后以手慢慢撕开。网友Zamq干脆把待分离的覆盖物(胶皮朝下)放到拿掉锅体的电饭煲上加热然后剥离,烹了一道&铁板烧&的菜,与此类似的是用电炉烤。Kwong网友则匠心独具,将烧开水时炊壶嘴冒出的蒸气喷向海绵与胶皮之间以达到加热的目的,但需小心勿烫伤自己。顺便说一句,竟然有人直接将覆盖物放到开水中煮,即使海绵能抵御100摄氏度的连续高温,钻进海绵气孔中的水也会令其难以继续使用了。涂抹难度较大的,不妨事先戴上手套进行。
再来说溶解。单纯从性能上看,进口的专用溶剂如TSP Rubber Remover之类是最好的选择,见效快、毒性小,但我们&剥皮&的目的就是保留海绵,以花最少的钱办最多的事为宗旨,若借助此等价格昂贵的易耗品,似乎有违DIY精神。可供选择的替代品有灌打火机的火油(网友推荐Zippo牌,地摊货更便宜)、橡胶水、高标号汽油(90# 以上、杂质少)和醇酸稀料等等,但均有不同程度的毒性。以钢尺一端蘸上准备好的溶剂,向胶皮与海绵之间捅去,或是以刷子蘸溶剂刷进去,同时用手逐渐将胶皮扯离。不论你施用何种&酷刑&,切记的是要耐心和把握时机,加热时间少则几分钟多则一二十分钟,溶解也需有一个过程,加热不够或是溶解不完全时强行剥离只会令胶皮海绵玉石俱焚,加热过多则可能伤及海绵。小编在试验中就曾以电吹风剥离了Triple Power套胶,网上也有不少球友成功地为数种进口、国产套胶动过&手术&,而有的人却说无效,恐怕是缺乏耐心所致。
剥皮后得到的海绵通常是难以直接使用的,与多次灌胶后的海绵类似,其表面附有顽固的胶水残渍,甚至带有胶皮颗粒的残余,这就进入我们攻略的最后一步&去渍&了。对于DHS 22#之类的硬质海绵,只要灌胶的残留物足够厚,可以直接用手将胶膜搓下来,小编在演示中的**作对象是Triple Power,虽然它属于进口套胶,但海绵仍算相对致密的,故可运用此法。若是柔软的海绵,或是剥离胶皮后的残留物,就必须再次借助于溶剂了&&可以用剥皮时提到的各种溶剂,也可直接用粘拍的胶水,但后者的效果通常较差。将溶剂刷(或直接倒)在残渍上,然后蒙上一层玻璃纸,以免溶剂过快挥发掉,一两分钟之后,揭开玻璃纸,如残渍已显软化溶解,即可开始&搓攻&。对于质地较硬的海绵,就地取材,将废胶皮攒起,用颗粒面搓之;否则,可选用一块不掉毛的柔软粗糙棉质白布逐渐擦之。废胶皮的颗粒坚韧有力,对付顽渍效率较高,但若力度掌握不好就会&抓破美人脸&了。不管选择哪种方式,都应注意从一点开始单方向往四周擦、搓,切忌来回使力。类似于剥皮时加热的技巧,去渍时最好也打&局部战争&,溶解一块搓一块,若是先把溶剂遍涂,只怕没来得及搓到有的地方就干了,反而令残渍更多。也可用钢尺,一端压在加了溶剂的海绵上,均匀用力向前平推,所过之处残渍纷纷投降。也有人用砂纸来打磨残渍的,小编试验的效果不佳,有兴趣的朋友可自己尝试一下。值得一提的是,过厚的残渍其清除难度会成倍增加,因而最好每隔一段时间就清理一次。同时,上面用到的各种溶剂是否会给海绵性能带来一定程度的负作用,尚未可知,但确实在球迷中被广泛使用。
关于狂飙三
& & & 既然说到了套胶,就不得不说现今最火爆,使用率最高的狂飙套胶了,无论水平高低,甚至于打法的异同,似乎所有的球拍配置狂飙套胶成了一种潮流与时尚,而事实上也的确是如此的。 然而太过畅销的商品,反映在市场上的情形,就不仅仅是销量的攀升,受利益的驱使,更多的是仿冒、次品的大量充斥,加上狂飙厂家红双喜一贯严格的 &等级制&,使得我们在市场上能见到的狂飙就有诸多的版本了。在这里,暂且抛开极特殊的个别版本不议,仅就球迷通常所能碰到的几种版本谈谈自己的一些肤浅的认识。
  那么归纳起来我们平常到底能见到的到底有哪几种版本的狂飙呢?大致应该是:由天津或其它地方生产的仿冒版、红双喜的正规商业包装版、红双喜个别员工(一说为其大集体)生产的商业包装版、为省级专业队制作的无包装版、用普通商业版加盖印记冒充的省级专业队版、为国家队队员特制的橙色海绵版、为国家队主力队员特制的蓝色海绵版、专销日本市场的尼塔古商业版以及其专业版&&粗略算来,这里就应该有九种版本了,够吓人的吧,那么接下来我就挨个谈谈对它们的认识,水平有限,若有不妥或错误之处,望赐教。
  一、由天津或其它地方生产的仿冒版。  危险指数:★★★★★  这个版本主要是由天津一些小厂家生产,如果说其它版本也就顶多算是正品与次品之分的话,那么这个版本就是十足的假货了。最可怕的是,这个版本目前在各地市场上大量的存在,被不法商家冠以正规商业包装版出售。  此版本的模仿程度极高,特别是胶皮本身以无法从外观上找到什么破绽,而仅仅是在与真品的对照下,其海绵的差异才略微显露出来。毕竟红双喜的海绵技术是极其独特的,是难以真正百分之百模仿得出来的,此外,狂飙有个重要的特性,就是击球后,特别是拉前冲球后,其运行弧线是落台后极具往下走的,而不是如729 那样很平常均匀的弧线,这也是得益于其胶粒的形状是非规则的圆柱形所赐,这个工艺也是这个版本所仿冒不出来的吧。  若非经常接触各种版本狂飙,以及没有足够的器材经历的球迷,在这个版本面前是非常容易上当受骗的。作为普通多数球迷来讲,似乎也可以从售价上在一定程度上加以防范,比如过低的价格肯定就是东西有问题,这是不会变的硬道理,正所谓一分钱一分货。当然了,也不排除某些追求极端利润的黑心商家将此版本按非常正常的价格出售来谋取暴利。
  二、红双喜的正规商业包装版  危险指数:★★★★★  这个就是正规厂家生产的正品了,而实际上本该占据市场最大份额的这个版本,却被上面的仿冒版所包围,因为这个版本正是仿冒版的仿冒对象,所以它的危险指数是同样的高。而这个版本又会到哪去了呢?稍后提到的省队级专业版,也就是有许多由此版本加盖印记演变而来,正所谓一层一层往上冒啊。  正规商业版,至少它的做工是非常精细的,无论是胶皮上的字样,还是包装、说明书的印刷质量,都是非常清晰的;而胶皮与海绵之间的粘接也是十分牢固的,是极难将两者分离开来的。球感方面,柔和且又不失杀伤力,手感极佳,非常利于大多数人掌握和使用。这些特性,也许可以作为与上面仿冒版的部分对照和辨别方法之一。  最痛心还是这个本应针对大众的版本,却被仿冒品占据相当市场份额,而它自己,也在不法商家的手上,成了冒充省队级专业版的&原材料&。
  三、红双喜个别员工(一说为其大集体)生产的商业包装版  危险指数:★★★  这种版本的说法不一,但肯定的是,确实存在这个版本的东西,除了海绵与胶皮之间的粘接方面不是很牢固外,似乎没有其它的下文了,因为毕竟出自同一个厂,胶皮、海绵都不会有假,只是没有通过其生产线,属于自己私自制作的,无法将所有的工序都在线上完成,所以也才造成诸如粘接等某些环节的质量不是很过硬。但它与正规商业包装版之间的区别是极细微的,较之仿冒版来说,这个版本是最难加以区分的  我判断这个版本的存世量不会太多,虽然肯定一直都会存在。
  四、为省级专业队制作的无包装版  危险指数:★★★★★  中国人传统的等级观念延续到了今天依然是那么浓厚和鲜明,这一点充分体现在红双喜上面。为专业队制作的东西在生产的各个环节是要严格一些,受整体工艺的限制,既然对品质要求高了,那么生产过程中的废品率自然也就要高一些,产量也就是很有限的了,所以这个版本的数量绝对没有像现在市场上的繁荣景象一样,似乎遍地都是,多得让人吃惊。  很多球迷总认为,越专业的东西就越好,而事实上这是要分两个方面来看的,好,是有前提的。也正因为球迷盲目的追求什么专业狂飙,使得需求量猛增,而上面也说到,这个版本的产量是有限的,那么这个巨大的缺口就给了不法商家可乘之机,用正规商业包装版加盖印记&变身&而成专业狂飙的,就占据了市场极大的份额,而水平一般的球迷,是非常难辨其真伪的。  现在的正规商业包装版的海绵上只有一排由数字和字母组成的八位数编号,而该张套胶的厚度和硬度都体现在外包装上的,并没有加盖在海绵上,只有很早期的正规商业包装版才是加盖在海绵上的。而现在的专业版恰恰就跟早期的商业版相同,海绵上的方形章内盖有其厚度和硬度。从这里看,也就是一个章的区别,要作假是何其的简单啊。  这里附带说说专业版海绵上多出来的一排小数字编号,实际上这仅仅是产品批次、流向的不同,有有的专业版有小编号,而有的则没有,所以有无小编号对辨别真伪没有任何的参考价值,因为一个章确实太容易作假了。可笑的是,许多愚蠢的不法商家为了表示自己是真的,自己刻了小数字章给所有&原材料&都盖上了,这真是弄巧成拙啊。  说到这里,小结一下,从外观上看,商业版加盖印记冒充的专业版,也就是印章上的一点差异,而这点差异却是最容易作假的,所以从外观上是难以真正去辨别的。  那接下来就说说真正专业版的核心特性吧。首先,我们用手捏,相同硬度的普通版与专业版,我们会感到专业版的手感会明显硬许多,而这一点,在实际使用时的体会就更明显了。实际使用中,真正专业版的球感是非常脆和硬的,对自身发力要求更高,对技术的规范性也有较高的要求,击球弧线也更为低平,如果自身能力不够的话,在制造弧线方面可能会遇到麻烦。39度专业版掌握起来甚至比42度商业版都还要困难一些,当然,这也与搭配什么球板有很大关系。  越专业的东西也就越需要专业的技术,的确如此,要想掌握真正专业版,用好它,并不是件很容易的事,但一旦掌握,那么它的杀伤力是普通版完全无法比拟的。而由普通版冒充的货色,根本没有以上感觉,相反,你会感觉非常好上手,非常好掌握,不要窃喜哟,如果你买的是专业版,那么告诉你,你很可能遇到李鬼啦。
  五、用普通商业版加盖印记冒充的省级专业队版  危险指数:★★★★★  其实这个版本与真正省级专业版之间的一些特性差异,在上面也说得差不多了。不过这个冒充版本的确害人不浅,这个版本与前面提到的由天津或其它地方生产的仿冒版,这两者构成了狂飙市场的主流,也不知已经坑害了多少的球迷了。
  六、为国家队队员特制的橙色海绵版  危险指数:★★★★  记得某商家对我说过,反正他们(指消费者)都不懂,说是省队狂飙还是国家队狂飙,他们也不知道&&这真是,我估计这位不法商家自己都没有见过国家队狂飙;还有位商家,打着某著名前国家队总教练的名号,声称自己的东西这也是国家队来的,那也是国家队来的,呵呵,恐怕这位商家连国家队狂飙什么样,国家队什么样都没见过呢,不容置疑,这就是典型的坑害欺骗消费者的伎俩。  国家队狂飙还是比较特别的,从印记上看,其海绵小角上标有&国&字,以及厚度与硬度,其它特征与普通商业版类似。当然,某些国家队版的数字编号是九位数,有一些甚至手写有特供球员的名字。在正面,国家队版多了一个胶皮反光度的标识,这是应付外出参加国际比赛时严格的胶皮反光度检测,这也是国家队版独有和必须有的。  另一方面,我们通过与省队狂飙的比较,可以发现国家队版的海绵看起来没有那么粗硬,不规则程度没有那么大,国家队版要更柔和细腻,而这在实际使用中也有对应的体会,在保持专业版强大杀伤力的同时,掌握起来手感会好了不少,这种细微的体会让人感到惊喜。  还有一点,似乎越是高级的选手就越爱2.15的厚度,国家队版的厚度通常为2.15,为什么呢,实践证明这是一个手感和速度俱佳的厚度,手感较2.2要更为透板和鲜明,而速度上的损失不大,但我们这些业余爱好者会感觉稍微吃力一些,而对于他们来讲,自身发力是最拿手的,就不存在问题了,可以说鱼和熊掌兼得之。  但,这些个国家队版的特征被不法商家知晓掌握的话,要冒充起来的难度并不大,真叫人说也不是,不说也不是啊!
  七、为国家队主力队员特制的蓝色海绵版  危险指数:★★  这应该是那几位顶尖绝对主力男选手才用得上的极品了,市场上是几乎没有的,也没有撞见假的,毕竟绝大多数商家自身水平有限,自己都没有见过又怎么去作假呢。我自己也就一块供展示用,都舍不得用掉呢。这个版本才是真正的可遇不可求的极品,有机会的话,大家可到我店里来看看。
  八、专销日本市场的尼塔古商业版以及其专业版  危险指数:★★  给小日本做的东西,做工的确一流,海绵上的硬度还标明了正负差异值,显得很严谨,由于其胶皮上多出了&Nittaku&以及&PRO&字样,所以造假难度极高,除非做假的模具来生产,就像天津等地的仿冒版一样。此版本球感较柔和,海绵外观也非常细腻,另外就是此版的售价非常高,超出了多数人的承受范围,所以我们见到的使用者寥寥,也就并非市场主流了。
  简单就说了这些,目的只有一个,希望广大球迷能从不断的换器材装备的过程中,逐步提高自身对器材的辨别能力,让不法商家没有可乘之机,净化我们的乒乓世界!
乒乓球基础知识——乒乓球品牌简介
下面说一写知名乒乓球拍品牌的简介:
一、成品球拍:
所谓成品球拍,就是把底板胶皮海绵粘贴好然后成套出售的球拍,一般为初学者选用较多。推荐品牌为天津友谊公司的729系列成品拍,其性价比在成品拍中算是相当高的,价格一般为几十元,性能对于初学者来说是足够使用了。初学者因为技术风格还没有成型,可以先购买一块729的成品球拍,专心练技术。等到达到一定水平之后,再根据自己的需要DIY一块专业底板,这是比较经济实惠的器材路线。
729成品拍比较有特色的是国粹系列,使用京剧脸谱作为拍柄的拼花,整体看上去很漂亮,性能也不错。此外还有专门为儿童设计的儿童球拍等等。
此外,一些进口品牌,比如日本蝴蝶和瑞典STIGA等等也都制作了一些成品球拍,这些球拍的价格一般也是几十元,但是性价比较729系列还是差了一些。红双喜曾经推出狂飙系列高档成品拍,用狂飙系列专业底板配上狂飙系列套胶成套出售,价格一般在三四百元,性价比很低,而且整体的搭配也并不算合理,不推荐购买。
 二、底板篇:
1、进口品牌:
STIGA (斯蒂卡)&& 瑞典品牌。STIGA具有世界上一流的粘合技术,所制造出来的底板以底劲充足著称,在国家队占有相当大的使用比例。STIGA还首创了拍柄中空的WRB技术和CR技术等,是研发能力最强的厂家之一。代表作品主要有:Clipper Wood系列(刘国梁曾用)、OC系列(王励勤曾用)、Tube系列、白钻、红黑碳王等,新近上市的&水晶&等新材质底板呼声也异常响亮。
YASAKA(亚萨卡)&&瑞典品牌,以制作弧圈板著称。代表作如YASAKA EXTRA(盖亭、马琳、王皓等先后使用)、YASAKA OFFENSIVE(李静曾用)等。近来以YCA为代表的软碳作品也相当热卖,掀起了一股碳素软板的热潮。
AVOLOX(阿瓦拉)&& 瑞典品牌。在上一代专业队员中占有绝对市场,传闻为中国国家队设计,请瑞典STIGA代工制作,以手感柔和著称,比较符合中国运动员的习惯。代表作品如 P500(王楠曾用)、P700(王涛曾用)。近年AVOLOX品牌渐有凋零之势,其产品质量很不稳定。经日本乒协检测过的AVOLOX底板同时被烙上 NITTAKU烙印,成为Nittaku-Avolox,据说其品质比一般的AVOLOX好一些,价格也贵一些。
TIBHAR(挺拔)&&德国品牌。以做工精美,性能均衡著称,价格也较贵。代表作如萨姆碳皇、四门重炮系列、轰炸机系列等等。
DONIC(多尼克)&&德国品牌。价格比TIBHAR稍低,也保持了德系产品做工精良的优点。代表作Powerplay、Ultra Power等。
JOOLA(尤拉)&&德国品牌。以外型设计新颖著称。代表作品如K系列、PANTHER(黑豹)等。
SUNFLEX(阳光)&&德国品牌。
BUTTERFLY(蝴蝶)&& 日本品牌。以产品丰富著称,市场占有率在各大品牌中数一数二,国际上著名运动员使用蝴蝶的比例也相当大。蝴蝶的底板型号极其繁多,覆盖了各个打法的需要。蝴蝶还是最早开发出碳素球拍的厂家。代表作如CLEARFIELD(陈静用)、ADOLESCEN(李菊、张怡宁曾用)、普碳(普里莫拉茨用)、孔芳碳 (孔令辉用)、金泽洙、CYPRESS等。蝴蝶喜欢使用知名运动员为球拍命名,以加强其宣传力度。但业余球友对于此不可迷信,例如新出的格林卡碳素和柳承敏单桧,其口碑很杂,好评并不太多。
DAKER(达卡)、KOKUTAKU(尾洲)&&日本品牌。以制作单桧球拍著称,特别推出了横板单桧和中直单桧,以满足不同打法的选手需要。代表作如DAKER70、DAKER90、KKT3008等。
NITTAKU(尼塔古)&&日本品牌。代表作品如曼彻斯特(瓦尔德内尔曾用)、瓦碳等。
2、国产品牌:
红双喜(DHS)&&国内最早的乒乓器材生产厂家之一。曾经生产出老顺风、老08、老032等经典产品。近年在底板方面表现较为一般。口碑较好的产品如天罡系列、狂飙系列等。新出的狂飙王底板据传正为王励勤和王皓使用。
银河(GALAXY)&& 目前国产底板口碑最好的品牌之一。以仿制著名品牌的产品著称。银河仿制了许多经典底板的结构,仿制出来的作品应该说是很成功的,基本上复现了原作的风格。在暴力程度上通常略逊于原作,而在手感上却更为亲切。此类作品著名的例如T系列、K系列等等。银河也有很多不错的原创作品,例如用单层AYOUS制作的单板巨无霸系列,以较低的价位成为桧木单板的替代品;H系列以厚实著称,适合单面打法等等。银河也是提供个性化定做和球拍修复改装服务的国产厂家之一。银河的底板外形设计朴素大方,做工在国产球拍中首屈一指,属于中低价位中的王者。
世奥得(SWORD)&& 国产底板三大品牌之一,与银河,拍里奥并称。世奥得有比较雄厚的研发力量,以自主设计新型材料底板著称。世奥得独立设计的剑中王系列、剑中狂系列、RG超凡系列底板都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在专业队员盲打试验中曾有超出进口底板的性能评价,就质量而言可以说是国产球拍的顶峰作品。世奥得也提供球拍个性化定做和球拍修复改装等等服务。
拍里奥(PALIO)&& 国内最早针对40mm大球设计底板的厂家。所生产的球拍外形较常规球拍稍长,一定程度上融入了日式球拍的优点,抽杀力量更大。外形设计较为鲜亮。拍里奥早年请瑞典代工的R5、R7底板已经成为难觅的经典之作。近年较为成功的作品如LGL(仿刘国梁所用球拍)、V系列、S系列等。大部分产品以物美价廉著称。
郗恩庭(XIENTING)&& 国内较早单独出售底板的厂家之一。曾经在业余界占有绝对市场。早年郗恩庭出产的纯木底板品质相当不错,而且产品型号丰富,性价比也很高。近年来郗恩庭主要进军中低价位市场,其推出的碳素、陶瓷材料球拍性价比还是很不错的。郗恩庭采用了激光雕塑技术,所制作出来的底板有相当精美的装饰工艺。
 三、套胶篇:
狭义上讲,套胶就是把胶皮和海绵粘贴好成套出售的套装;广义上讲,DIY的海绵和胶皮粘贴在一起也常常被称为套胶。通常国外品牌以生产套胶居多,国内的厂家则既生产套胶,也有单独出售的胶皮和海绵。
1、正胶篇:正胶的胶皮是决定其性能最重要的部分。按照胶皮特性进行分类,常见的有如下几个系列:
友谊RITC802系列&& 天津729公司生产。该系列胶皮包括RITC802、RITC802-1、RITC802-40三种。其中802和802-1为小颗粒正胶,802性能比较全面均衡,速度和旋转都不错,是业余选手选用最多的一款正胶;802-1则更多强调了速度,相对来说更接近传统正胶的风格,速度快,攻球下沉,拉球比较贼,但是旋转能力稍弱。这两款胶皮都同时有单胶皮和套胶出售,价格较为经济。802-40是大颗粒正胶,符合弧圈化正胶的要求,综合性能出色,专业选手使用较多,刘国梁后期也曾经使用。802-40有很强的制造旋转的能力,攻球力量比802和802-1都大,但下沉性不是很明显,球路较正。802-40很难买到单胶皮,一般以套胶形式出售,价格稍高。套胶有日本海绵和德国海绵两种版本,其中日本海绵版的快攻性能稍强,速度更快;德国海绵版的吃球比较深,力量更大,更易于发挥小弧圈球的威力。
红双喜系列&& 红双喜曾经是早年专业队的唯一选择。其经典正胶作品如651和652,80年代之前的老版本651、652及稍后的PF4-651和PF4-652是传统正胶的代表,胶粒硫化程度高,颗粒很小,花纹比较细。这两款正胶出球速度快,攻球下沉,旋转能力较弱,拉球比较贼,是很典型的中国式正胶,可惜现在已经难觅芳踪。新版本的651和652性能大不如前,喜欢打怪球的球友也可以尝试一下。红双喜近年着重推出的两款正胶为雷电和龙影,都是套胶。雷电基本上秉承了 652的特性,然而在性能上也未能赶上前者;龙影则适应弧圈化倾向,加大了颗粒,增强了摩擦特性,在颗粒的胶性上仍留有652的些许影子,可以认为是 652的大球版本,喜欢拉小弧圈的选手可以考虑选用它。此外,红双喜的运海12#海绵多年以来一直是正胶快攻的经典海绵,可惜产量不高,主要供给专业队,市面上不大容易见到。
大维388B系列&& 复古风格的正胶,分为388B和388B-1两款,都分别有单胶皮和套胶出售,价格经济。388B是小颗粒正胶,颗粒比802小,接近651,性能中上,速度和旋转都还不错。388-1是大颗粒正胶,颗粒大小与802-40相仿,胶粒含胶量较高,比较偏向生胶,速度极快,旋转能力也不错。是非常出色的快攻正胶,突击球非常干脆,正胶味比较足,就性能特点而言,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652的替代品。是一块综合性能较为出色的正胶。
悍马(HAMMER)系列&& 爱博公司开发出的一款正胶,外形上与802-40胶皮很类似,性能也较为接近。速度快,旋转好,是一款不错的正胶。悍马有单胶皮出售,一定程度上可作为 802-40的替代品。套胶主要种类有三种,一种配置日本炸弹的霹雳-4快攻海绵,价格较低。另外两种分别为内能I代和内能II代套胶,是爱博推出的免灌胶内能系列中的成员。也有日本海绵和德国海绵两种版本,其中日本海绵版快攻性能稍强,德国海绵版吃球更好,力量更大。
889系列&&环球889,刘国梁和陈龙灿早年都曾经使用过。旋转性能不错,攻球速度比802慢,但出球怪,下沉性明显,喜欢打怪球的球友可以选择它。另有许绍发889正胶,与环球889类似,也是走的怪球路线。
TSP系列&& 有TSP Spinpips MD和TSP TYRANNO两块较为著名。 Spinpips是刘国梁使用时间最长的一块正胶,速度快,旋转能力强。后来被禁用了,TSP重新出产了TSP Spinpips MD作为其替代品,旋转强,速度相对慢了许多。这块套胶球路正,比较能够体现选手打实力球的功夫,迄今为止仍然是专业队员最喜欢选用的正胶之一。 TYRANNO是TSP新近出品的一块内能正胶,速度快,发力攻球下沉,旋转也较强。但是价格较贵。
STIGA系列&& 著名的正胶有Clippa和Radical。前者曾经是与Clipper Wood底板搭配出售的系列产品,刘国梁曾经试用。Clippa含胶量较高,略偏向半生胶,旋转比较强,速度也较快,攻球下沉性明显。Radical是新近出品的内能正胶,胶粒较硬,控制稍差,但是攻球下沉性较强。
BTY蝴蝶系列&& 蝴蝶的正胶可认为代表了绝大多数进口正胶的特点&&对于正胶和生胶没有严格区分,都偏向半生半正胶。其中被广泛用作正胶的主要有Challenger(高军使用)、Speedy .P.O、IMPARTIAL、REIN(陈静用)等。其中前两块快攻性能比较突出,后两者出球较怪,也常被当作生胶用。RAYSTORM是蝴蝶近期推出的内能正胶,性能与TYRANNO等较为类似。
底板配置&&顺便提一下正胶快攻打法常用的底板配置,正胶打法一般选用较硬的七层纯木底板或者加入了碳素纤维的硬板。较为常用的配置有:STIGA Clipper Wood(刘国梁)、BTY Clearfield(陈静)、BTY SK7、AVOLOX P700、BTY Shamada、BTY Chinese Real、红双喜老08、032、世奥得剑中王等。
海绵配置&& 除了使用套胶之外,也可以用单胶皮和单海绵DIY正胶套胶。一般选择厚度2.1mm左右、硬度在35度左右的海绵就可以了。常用与配置正胶的海绵有:红双喜12#海绵、日本GP3海绵、炸弹破坏王&4海绵、炸弹霹雳&4海绵、TIBHAR雷劈&3海绵、DONIC海绵、德国ESN正胶海绵等。2、反胶篇:进口反胶绝大多数都是套胶(简称为外套),大部分外套的特点都是海绵较软,容易透板,胶皮较薄稍硬,不是很粘但发涩,出球速度比较快,吃球好,拉球比较冲,比较适合打摩式弧圈球。国产套胶则正相反,海绵较硬,弹性中上,胶皮较厚偏软,比较粘,能够以很薄的摩擦制造很强的旋转,适合摩擦较薄的打法。
友谊RITC729系列&& 最为普及的国产反胶之一,产品型号很多,总的来说都有粘性好,速度快的特点。RITC729是比较全面的反胶,基本上能够满足各种打法的需要;729-2 则突出了速度,出球速度快,适合快攻和快弧打法;729-3比较少见,是主要针对外国市场的套胶;729FX胶皮比较轻薄,粘性好,适合用在反手; 729CREAM称为精品729,胶皮柔和,粘性好,更能够发挥弧圈球的威力;729-40是精品套胶,用精品729胶皮配上德国或日本的海绵,生产出性能优越的套胶(王楠曾经选用)。此外还有729-SST等产品。729生产的HRS高弹海绵价格便宜,弹性好,是一款性价比很好的低价位海绵。
999系列&&有环球999和三九牌的999两个系列。粘性很好,但是速度比较慢,适合摩擦较薄的弧圈打法,马琳选用。
红双喜系列&& 红双喜的狂飙系列是国产反胶最为畅销的品牌之一。分为狂飙、狂飙II、狂飙III三种,狂飙为早期作品,现在已经不多见,后两者是现在的主流。狂飙系列旋转好,速度快,非常适合中国队员的手感和习惯,在弧圈球方面性能优越,为众多的专业队员选用。其中狂飙II为快弧打法设计,王励勤使用;狂飙III为弧快打法设计,刘国正、郭跃等众多队员都在使用它。狂飙系列有单胶皮出售,也有套胶。套胶还分为传说中的国字号狂飙、省队狂飙和市售版狂飙,前两者是向国家队和省队专供的非卖品,有时能够通过某些渠道流入市场,价格较贵,后者就是市场上能够买得到的量产版套胶。红双喜的运海系列海绵也很畅销,其中运海20号海绵配置狂飙III,运海22号海绵配置狂飙II,都有桔黄色和蓝色两种。除狂飙系列之外,红双喜还推出了G666(王皓用)、TNT等反胶套胶,口碑也都很不错。
Palio系列&& Palio是新兴厂家在套胶上较为成功的一家,在海绵配置上比较偏向进口海绵的特点,轻巧,柔弹,透板。Palio请德国代工的Macro套胶性能优越,兼顾了国产胶皮和进口海绵的优点。CJ8000系列价廉物美,在国产反胶中是最轻的,在低价位市场上已能与729分一杯羹。此外,Palio近年着力合作研发了一系列的内能套胶,比较著名的有:AK47、HK1997、HADOU(霸道)等,性能出色,价位适中。在国产内能套胶市场上占主流地位。 Palio的SP系列海绵价廉物美,也是很不错的国产海绵,性能上比较接近日系海绵的特性。
爱博系列&&北京爱博体育与日本炸弹联合推出了多款日本海绵国产胶皮的内能套胶。反胶主要有:威龙、雷霆、魔法等。爱博海绵的内能技术较为出众,然而在与胶皮的搭配性能上略逊,所以内能套胶的总体性能仍旧无法企及国外产品。在国内市场上口碑比Palio的内能产品也略逊一筹。
STIGA系列&&STIGA的反胶最著名的有两款,一是刘国梁长期用作反手的STIGA MENDO,比较适合直拍横打,撞击球比较干脆,也很嗜胶(需要灌胶);另一款是号称最轻的反胶INNOVA,一般也被用在反手居多。Carbo是一款加入了碳素的套胶,口碑也很好。
YASAKA系列&& 最著名的套胶就是Mark V,曾经被盖亭、马琳等超一流选手选用。Mark V套胶重量轻,吃球好,相比日系套胶来说更柔和易控,更适合中国选手的手感。Mark V2是Mark V的内能版本。此外,YASAKA还推出了两款中低价位的套胶,ERA和ZAP,可以作为反手的入门级外套。
DONIC FORMULA系列&&有F1、F2、F3三款,都是内能套胶,海绵硬度递减。F系列套胶打球富有金属声,易于透板,借力好,是很典型的内能套胶。F系列的胶皮很脆,比较容易破,属于易耗品。DONIC有单独的海绵出售,性能很不错。
TIBHAR系列&&同底板一样,价格都比较贵。较为常见的有:鱼雷套胶、雷劈套胶、无极套胶等。TIBHAR的雷劈海绵也有单张出售的,性能不错。
蝴蝶系列&& 市场占有率最高的进口套胶,只有套胶,不提供单海绵。产品很多以暴力著称。著名的如内能系列的Bryce系列、Catapult系列、Sriver G2系列等,非内能的Sriver系列等。蝴蝶套胶的海绵通常较软,很柔韧,弹性好;胶皮通常比较硬,粘性不强却比较涩,出球速度快。但也有胶皮较粘的产品,如Tackifire系列和Flextra等。
NITTAKU系列&&以Moristo 2000最为著名,很成功的内能套胶。海绵富有活性,拉球爆,可与蝴蝶相媲美。
德系单海绵&& 目前的海绵市场基本上是中日德三足鼎立,国产海绵主要以红双喜为代表,前面已经零星介绍。德系海绵的特点是外表摸上去有一种粉滑的感觉,较为厚重,韧性非常好,吃球比较深。相对日系海绵而言,德系海绵不是很暴力,却更加扎实,更能发挥选手自身的力量。代表作品有:TIBHAR的雷劈系列、DONIC系列单海绵、ESN猎豹系列海绵、德国无字海绵等。市面上还常常能见到一种德国Tension的内能海绵,价位适中,性价比不错。
日系单海绵&& 日本海绵的特点是轻巧,暴力,属于软弹一类的海绵。代表作品主要有:炸弹系列,包括破坏王系列(该系列吃球较好)、霹雳系列、碳素粒子系列等;樱花系列,以不同颜色来区分海绵的硬度;郁金香系列等等。金棕榈公司引进日本技术推出的GP系列海绵也具有日系海绵的特点,价格较低,是常见的低端配置。
3、生胶篇:生胶的型号相对较少,许多进口生胶都具有半生半正的特点,既能当作正胶也可以当作生胶,兼具两者的特点。
友谊系列&729 公司出产的两种生胶较为著名,一是563系列,有小颗粒的RITC563和大颗粒的563-1两种,该系列生胶味最足,胶粒半透明,较柔软,底皮薄,延展性极好。563系列击球回弹快,回球下沉性强,搓球的反旋转也较为明显,是非常经典的生胶。另一款是799系列,是一款半生半正胶,生胶味不如563足,但是通常也当作生胶使用。799回球下沉性也较明显,制造旋转的能力比563强,适合较为稳健一点的打法。
TSP系列&&最著名的当属TSP SPECTOL,王涛反手使用。海绵配置较厚,弹击比较稳健;颗粒粗短,出球速度很快;制造旋转的能力较强,甚至好过许多国产正胶。是专业队员使用较多的一款生胶。
其他&& 蝴蝶系列的许多半生半正胶,例如REIN,既可以作为正胶用,也有人拿来当生胶打;Stiga的Clippa、TSP的暴龙也都具有较为明显的生胶特性;大维的388C和388C-1也是很不错的生胶;DONIC YANG颗粒较为细长,比较柔软,有&小长胶&之称,反旋转和弹击的下沉性能都比较明显;XuShaofa988也是一款较为著名的生胶,性能也以怪异著称;配置了内能海绵的生胶里面,则以爱博的鲲鹏生胶比较著名;红双喜近期则主要推出了闪灵生胶。
4、长胶篇:长胶可以贴上薄海绵使用,也可以不贴海绵。近期许多国外厂家推出了内能海绵的长胶,个人对此持保守态度。
友谊系列&&友谊的长胶,比较著名的有755和837两款。其中755颗粒比较硬,进攻好一些,755Faster是邓亚萍反手所使用的长胶。837颗粒较软较细,控制球相对好一点,用来削球比较稳健。
大维系列&&有388D和388D-1两款。后者近期被评为综合性能最好的国产长胶之一,进攻和防守都很出色,值得尝试。
红双喜系列&& 红双喜早期的C7、C8都被冠以&超长胶&的名号,颗粒细长柔软,反旋转特性很好,削球旋转强。新出的C7和C8颗粒变的粗短了一些,硬了一些,借转能力不错,个人觉得控制也比较好,算是红双喜翻新系列中比较说得过去的一款。红双喜近期的长胶作品主要是云雾和云雾III,颗粒长而软,底皮极薄,评价还不错。
其他长胶&&例如TSP的CURL(朱世赫用)、TIBHAR的GRASS、JOOLA的POKER等,价格较贵,性价比不高。国产系列中还有XuShaofa的989和爱博的天狼长胶,口碑也较为不错。天津三九出品的979是一款中长胶,进攻较好,控制容易,适合初学者选用。
5、防弧胶:使用防弧胶的选手可以说是最少的,最著名的就是当年的蔡振华。防弧胶型号很少,目前所知的也只有友谊的804和爱博的妖狐这两款。&
乒乓球基础知识——乒乓球拍基本构成
& & &我们通常使用的乒乓球拍主要由底板,海绵和胶皮三部分组成。每个部分都有不同的种类,品牌和型号可供选择。下面我们简单介绍一下乒乓球拍各个组成部分的基本知识。
一、底板:
& & &底板是球拍最重要的一个部分,对球拍的性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底板通常由一层或多层木材重叠粘合而成,在木层之间可以加入一定成分的粘合剂和纤维材料。底板按照形状来分,可以分为中式直板,日式直板,横板和异型球拍。按照适合的打法来分可以分为进攻型,全面型和防守型等。按照材质区分,可以分为纯木球拍和新型材料球拍。国际乒联对球拍的形状和重量没有规定,但应做到平整、坚硬。底板的厚度至少应有85%的天然木料,木料层之间的粘合层和纤维材料不得超过总厚度的7.5%或0.35毫米。
底板的性能参数简单说来主要包括如下三项:即硬度,弹性和底劲。
  硬度是反映球拍吃球能力的一个参数,底板在球的撞击下产生不同的 &变形深度与范围&会给人不同的&触球面积差别感&。触球面积感较小就会感觉底板较硬,反之则较软。较硬的球拍具有较快的脱板速度,即球在球拍上停留的时间较为短促,适合撞击为主的技术的发挥,较软的球拍能够长时间的吃球,适合以摩擦为主的技术的发挥。
  弹性反映球拍恢复形变后产生的速度,可分为坚挺弹性和柔和弹性。坚挺弹性大指底板击球变形感小,恢复速度较快,感觉球脱板速度快;柔和弹性大指底板变形感大,恢复速度较快,感觉球拍鞭打感明显。
& & &底劲反映击球力量通过球板作用于球,转化为飞行速度或旋转速度的效率。底劲好的底板,击球力量在传递过程中损耗小,感觉用力集中。否则就感觉底板&空&&散&。通常以中远台技术为主的打法要求底板具有较好的底劲,以保证回球有足够的速度和旋转。
& & &针对自己的打法选择一块合适的底板对于技术的发挥,扬长避短有很重要的作用。通常近台快攻选手更多地使用撞击球技术,要求回球有较高的速度,适合选择硬球感和较高弹性的底板;以弧圈球为主要进攻手段的选手需要更多的摩擦球,适合选用软球感与高弹性的底板;削球选手更多的运用旋转变化,需要更多的控球时间,适合选用拍面较大、软球感与较低弹性的球拍。在中远台活动较多的选手还应该注意选择底劲较好的底板,以保证力量的发挥和回球质量。
& & &当然,这些选择思想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打磨弧圈球的兴起,许多凶猛型选手也开始选用硬球感高弹性的纤维底板,以便发挥爆冲弧圈球的技术。而随着快攻技术的弧圈化倾向,许多快攻器材也开始兼顾摩擦性能,同时对球拍底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该说如何选择合适的底板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要根据个人的打法,习惯,喜好等等灵活的进行选择。并且选手和球拍之间有一个互相适应的过程,首先是选择一块大体上适合自己的球拍,然后就要人去适应拍,在各个细节上磨合。
& & &为了击球时底板能敏锐的传递力量,引起肌肉明显的用力差别感。通常使用的球拍都在七层以下,同等材质层数越多,感觉底板越硬,所以快攻选手通常选用七层的硬木板,弧圈选手则常常选用五层带有大芯结构的软底板。随着新型材料的引入,新材质的底板在性能上有了较大的改观。碳素纤维底板重量轻,形变小而弹性大,恢复时间短,回球速度快,能够打出高速低弧线的球,杀伤力强;芳纶纤维受撞击时形变大而恢复时间短,称为高粘弹性,同时具有减震的作用。加入了芳基的球拍有较强的弹性,同时又保持了柔和的特点,底劲充足;芳基和碳素纤维混和编织的球拍则兼顾了两者的特性,具有较快的脱板速度,又有柔和的手感和充足的底劲;高强玻璃纤维柔和且弹性好,加入了玻纤的底板有最接近纯木的手感和超出纯木的弹性速度,适合现代鞭打式击球的需要。此外还有在底板夹层中加入金属材料、竹纤维以及微管填充材料等技术。
& & &另有一种独木球拍值得介绍,这种球拍整体就是一块完整的木材。最典型的就是桧木单板,以做成日直形状的居多。桧单板有夹板无法比拟的雄厚底劲,适合中远台对拉弧圈技术的发挥。另外也有用AYOUS木和松木等等制作的单板。选择单板一般要选择厚一点的,质量主要看木纹的好坏。
二、胶皮和海绵:
& & &胶皮是覆盖在底板外面的一层橡胶,不同种类的胶皮有不同的性能,适合不同的打法。总的来说,胶皮分为颗粒胶和反贴胶两大类,颗粒胶又分为正胶、生胶和长胶;反贴胶分为反胶和防弧胶。海绵是贴在底板和胶皮之间的一层发泡橡胶,主要作用是增加吃球时间,增加球拍的弹性和摩擦球的能力。国际乒联规定,颗粒胶可以与海绵搭配使用,也可以不贴海绵直接贴在底板上使用;反贴胶必须与海绵搭配使用。并且任一种胶皮与所配套的海绵总厚度不得超过0.4mm,贴在球拍两面的胶皮或分色纸,护板绵等必须一面为红色,另一面为黑色。
& & 胶皮于海绵的配置能够很大程度上影响底板性能的发挥,使球拍的整体性能显现出不同的特点。所以选定了底板之后,还可以通过胶皮海绵的配置来调节其性能,达到最佳状态。
& & &正胶是硫化程度较高,颗粒较大,高度在0.8&1.0mm之间的一种颗粒胶。正胶的颗粒较硬,缺乏粘性,通常搭配偏软的海绵使用。为了增加正胶制造旋转的能力,各个品牌都在正胶颗粒的顶端制作了细小的花纹。正胶回球速度快,能制造一定的旋转,适合近台快攻选手使用。直板正胶近台快攻打法更是我国的传统打法。
& & &生胶是硫化程度较低的一种正胶,通常颗粒较小,高度在0.8&1.0mm之间。生胶颗粒胶软,制造旋转的能力差,通常搭配稍薄的海绵使用。生胶击球速度快,回球下沉,能够产生一定的&反旋转&效果。常常被快攻结合弧圈打法或削球打法的选手用在反手。
& & &长胶是颗粒胶软,高度在1.5&1.7mm之间的一种颗粒胶。长胶回球速度较慢,但是能产生与常规胶皮完全相反的旋转,在削弧圈球的时候能借对方力量和旋转产生非常转的回球。通常为怪球手选用,或者用作削球手的反手胶皮。
& & &反胶是最常用的一种胶皮,通常搭配较硬较厚的海绵使用。反胶击球力量大,旋转强。各种打法类型都有选手选用它。
& & &防弧胶是一种厚而硬,弹性小,有些发涩的反胶皮,通常搭配一块结构松弹的海绵使用。具有较强的缓冲作用,能够有效地减弱强旋转球的作用。常用于控制对方的弧圈球,但是回球的力量和旋转都不强。
& & &海绵的性能参数主要有厚度、硬度和弹性等。在改大球之后,正胶通常配置2.0&2.2mm,35&40度的海绵,反胶通常配置2.1&2.3mm,40& 50度的海绵,生胶通常配置厚度在0.8&1.8mm之间,40&45度的海绵。长胶通常配置0.8mm以下的薄海绵或者不使用海绵。
& & 海绵有高弹和低弹两种不同的类型,高弹海绵弹性大,回球旋转和速度都较强。低弹性海绵控球稳健,容易控制球,击球需要更多的发挥自身的力量。通常弧圈选手适用高弹海绵,近台快攻选手则可以选择弹性稍低的海绵。
& & 值得一提的是,标称海绵硬度的度数有两种不同的单位。一般的厂家都采用了球形探头的硬度计测量海绵硬度,而红双喜的海绵则保留了橡胶工业的习惯,使用尖头的硬度计,这样测量出来的硬度称为邵氏硬度。相同数值的邵氏硬度所标称的海绵比普通硬度的海绵要硬。
三、快速胶水:
& & &为了把底板与套胶粘贴起来,选手们普遍使用胶水。胶水主要是橡胶精溶解在有机溶剂里制成的,把胶水刷到底板和海绵上之后,有机溶剂逐渐挥发,剩下的橡胶成分留在底板和海绵上起到粘合作用。除了粘合之外,胶水还有一个重要作用&&灌胶。所谓灌胶,就是在使用球拍前,在海绵上多次刷胶水,使有机溶剂挥发出的气体进入海绵,在海绵内部形成小小的气泡。这些气泡能够使海绵膨胀,整体变软,变得更有弹性和活性,容易透板,因此手感也更加清晰。八十年代末期欧洲人开始普遍使用快速胶水,这使得他们在器材上占尽了优势,拉出来的弧圈球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现在灌胶已经成为专业运动员普遍的习惯。业余的球友也有不少人迷恋灌胶后的美妙手感,并且充分发挥群众的创造性,发明了所谓的&俄罗斯灌胶法&和&盒式灌胶法&。所谓俄罗斯灌胶法,就是在海绵上饱刷一层胶水后,用玻璃纸等不透气的材料覆盖在上面,使有机溶剂挥发出的气体不能发散到空气中,绝大多数都进入海绵内部;而所谓盒式灌胶法就是在海绵上刷上厚厚的一层胶水后,找一个扁平的盒子&&容积不大并且能放得下套胶即可&&把套胶放进去盖紧盖子,过一段时间后取出使用。这两种灌胶法的优点是耗胶水量很少,而灌胶效果非常好,并且海绵上残留的胶渍少,非常经济实用。
& & &然而有机溶剂气体对人体终归是有害的,为了健康考虑,国际乒联对快速胶水作了严格的规定。只有通过了检测,认为基本无毒的胶水才能够在国际赛事中使用,第 43届世乒赛上,韩国选手金泽洙就因为胶水检测超标而被取消比赛成绩。近年来国际乒联意欲加大对快速胶水的限制力度,正在商讨逐渐取消有机胶水,改用压力感应胶纸或无机胶水取代之。为了适应这一规则,并且尽可能保留运动员们已经习惯的灌胶后的手感,无机胶水的研制正在积极展开。同时,各个厂家都在尝试开发免灌胶的内能技术,在不需要多次刷胶的情况下尽可能保证海面的活性,由此推出了许多的内能产品,包括德国和日本的内能I代和内能II代技术、 Tension系列,大维张紧系列等。
建个运动站都这么难啊=。=...一天三更,噗噗噗~!
大家好,欢迎来到我的小站!
13745人关注
13745人关注
站长在关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乒乓球底板硬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