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车和公路车哪个好相比,哪一部分结构对巡航速度影响最大?

【自行车】为什么山地车那么流行,公路车却很少有人骑?_汽车_易房网
为什么山地车那么流行,公路车却很少有人骑?
作者:admin
楼主所在城市学生99%都是骑山地车,公路车基本绝迹,这是什么原因? 易房网小编为您精选了部分网友的解决办法,供您参考 -------------------------------
楼主所在城市学生99%都是骑山地车,公路车基本绝迹,这是什么原因?易房网小编为您精选了部分网友的解决办法,供您参考-----------------------------------------------------以下是网友的回答:
易房网小编为您精选了部分网友的解决办法,供您参考-----------------------------------------------------以下是网友的回答:
对于没有真正接触过自行车运动的人:对山地车的第一印象:轮胎好宽好霸气;车架好粗好霸气;还是减震前叉,嗯不错;还是直把,嗯不错;哟,还是碟刹,太酷了!对公路车的第一印象:轮胎好细,太不结实了;车架都没有减震,太不舒服了;这车把是什么吊样子,太难看了(吐槽下bing输入法,竟然没有diao字);这刹车怎么回事,还用刹车皮,太low了!然后果断买一辆山地车。买完了车基本会发生如下几种情况:1 新鲜劲儿一过,感觉骑车没有那么潇洒,而且好累,还是坐车舒服。车被丢在一边落灰,或者干脆二手卖掉。2 用来上下班通勤,逛街买菜,装个后货架载妹子,偶尔出去骑游,相对自行车本身,更注重骑行。3 成为器材党,专注于各种改车,研究各种零部件,越来越少骑车,最后退烧,二手区出车,自行车再见。4 努力训练,相对于越野的刺激,更喜欢在铺装路上飙车,但对公路车心存不屑,相信自己可以用山地车超越公路车。5 努力训练,相对在铺装路上飙车,更喜欢越野的刺激,器材升级,硬尾改软尾。6 努力训练,发现公路车才是自己的归宿,果断出掉山地,换上公路。越来越关注训练的科学性,锁鞋,心率计,训练台等一一购入,周末有空的话必定会骑上车出去检验训练效果。(上述内容自动屏蔽土豪属性)
易房网小编为您精选了部分网友的解决办法,供您参考-----------------------------------------------------以下是网友的回答:
首先要明确这样一个概念:公路车是在“铺设路面”骑行的,山地车是在“较差路面或是非铺设路面”骑行的。我们来看看各大自行车厂商是如何定义的。崔克:闪电:闪电:我们来看看中国马路上最普遍的“巨大”牌自行车中最普遍的一款山地车的宣传图。我们来看看中国马路上最普遍的“巨大”牌自行车中最普遍的一款山地车的宣传图。请注意图中的路面。从各大厂商的定义,似乎山地车就根本不适合在城市里面骑,但是为什么国内骑车的情况是山地车的人确实大大超过了公路车,以至于我们时常看到柏油马路上编队骑行的山地车(山马党?)。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要从国人意识、公路车自身两方面分析。一、意识问题先入为主,山地车运动(注意我说的是“运动”)在国内的发展时机给国人的观念冲击。中国接受新事物历来是比较晚的,不光自行车这项新事物的接受晚于欧洲发源地百多年,同时中国受美国的影响远远大于受欧洲的影响,改革开放的80-90年代,正逢山地车运动在全球的大流行,很多人就先入为主的接受了山地自行车为比赛用自行车的概念。而此时大部分中国人对环法的概念是,环法是虾米东东。就骑行姿势来说,山地自行车比公路自行车更容易被初学者接受。为了便于操控和对突发事件作出反应,山地自行车骑行姿态比较挺直,视线更接近人走路的姿态,用腰部受力。而公路车姿态前倾,头部超出身体很多,容易造成初学者的危险感觉。其次公路车骑行姿态下趴,对身体柔韧性要求较高,身材要求也不小(大肚、大胸都是问题)。再次,公路车骑行姿势需要上臂、腰部、大腿都受力,一旦姿势错误,骑久了就会腰酸背痛,造成很多人感觉难以上手。最后,公路车往往要求脚通过锁鞋固定在自锁脚踏上,更是给初学者过于专业,难以入门的观念。其实,上述问题和观念都可以通过经验的积累来纠正和转变。公路车本来就是为了长途骑行设计的,只要正确并习惯了,就会体会到公路骑行姿态的效率和优势。对于锁鞋,不管山地还是公路,锁鞋都是为了骑行更加安全。公路车运动的目的性造成的普及问题。公路车运动相对于山地车运动的最重要一点就是,骑公路车的目的就是在保证身体健康和安全的前提下,以速度优先。很多人入门公路车时抱着各种各样目的,但最终要不是走向挑战自我,要不是就走向了竞技。所以一旦决定入门公路车,也就意味着告别了那种慢悠悠不出汗的骑游的状态,也告别了和一大堆水平参差不齐的车友列队刷马路的状态,当然,也告别了DH这种激烈运动的状态,这和不少有条件购买公路车的人的目的是不相符的。公路车是一项计划性很强的运动。公路车运动的每项内容都要提前计划或者知晓,譬如踏频、均速、什么时候到什么位置、跟车距离、什么时候喝运动饮料,什么时候喝纯水,带多少补给....等等什么都要提前计划。“一场说走就走的远行”,仿佛公路车是做不到的。一旦入门了公路车,你就像是一名数学家,零件的重量、每个档位的齿比,每个部件的里程数...有时候你会怀疑你是不是成了偏执狂。这对于普通人来说,太累了。二、公路车自身的问题公路车是一项器材要求严格和精确的运动。
公路车尺寸严格,身高要求基本5cm一档,更不用说倾角、把立、曲柄、坐轨等带来的诸多尺寸协调问题。一般是要求做个专业fiting的(单独做的话价格几百到几千元不等),但对连改变骑行姿态都不愿意改变的人,让他们花2个小时做个fiting,那更是不敢多想了。可是公路车“最在意的就是尺寸”,不论是尺寸大了小了,骑行中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所以很多人在尝试了错误尺码公路车(自己买或者试着骑了其他人的车)后,就放弃了。对于厂商来说,公路自行车5cm一档,中国人按160cm-190cm的身高跨度,一个车架至少要准备6个尺码,更不用说公路车车架不光以尺寸区分,还以用途分为速度车架、爬坡车架、古典车架,TT车架,铁三车架等,这比山地车的尺码16.17.19寸的准备要多得多了(即使山地车也分为普通越野、速降、飞跃等),厂商也不太愿意产品线拉得太长。同样,对于公路车青少年普及(也是楼主所说的中学生),700c最低身高160cm的要求,身高变化带来的换车架问题,又是一棒子打倒一大片。公路车的运动器材基本已经形成了价格垄断。
公路车的整车、零件供应商经过多年的发展,基本都形成了各自的体系,每个厂商都有和竞争对手同级别、同价位的产品,同时又各自不断的塑造新的技术壁垒,专利壁垒,材料壁垒,其的结果就是整车和零件价格始终处在高位。所以说公路车不谈性价比,购买的准则就是“在能承受的范围内,选最贵的”。对于新手入门的车来说,哪怕目的是入门休闲,其定价都应该在裸车3000左右,加上其他装备,总共投入应该要接近4000了,这个起点应该是比山地车高了不少。对于国人普遍拥有的“便宜又大碗”的心理,又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中国的路况比较适合山地自行车的普及。中国目前铺设路面仍然停留在很初级的阶段,城区以外沥青路面、水泥路面都是很好的道路了,有些道路仍然是土路,较平整的高级沥青混凝土路面都是近几年的事情。对于较差路面,公路车也不是说很容易爆胎,但是容易把轮胎卡住。走烂路带来的颠簸感也使公路车骑行感觉逊于山地车。国人历来谨小慎微的心态和路面条件的制约,公路车在中国的发展初期似乎先天不足。公路车不适合重载骑行。公路车的骑行姿态决定了不能有太重的东西压在背部,所以公路车宁愿用腰包都不用背包的,而且公路车载物的空间确实需要精打细算,但是你也可以像不少人一样只带三样东西远行,人、车、银行卡。综上,山地车“目前”在国内的确比公路车吃得开。但是随着路面条件的好转和国人接触面的拓宽,我相信公路车以后还是会越来越常见的。忘了补充说一点:我是骑公路车的。
易房网小编为您精选了部分网友的解决办法,供您参考-----------------------------------------------------以下是网友的回答:
居然有人邀请我... @韩六六-------------------------------------------------------------------------------------------------------------------------------------------①门槛.
就器材来说,公路车入门门槛相对来说比山地车更高.现代公路车的一个特点就是具备手变,这个特点使得其价格不会偏低.感受手变的入门车型r902,ocr3300之类的,光车就2000多,加上各种相应级别人身装备3000多就没了.娱乐级别的车友多半是买一辆车一顶头盔就完了.花3000多才能玩全套,他们多半不会干出这种事.而国内的娱乐级别车友基数相当庞大....so...
就历史沉淀来说,公路车是具有上百年历史的东西.而各项公路赛事更是历史悠久,比如1935年的环西,1909年的环意,1903环法,1896巴黎-鲁贝.著名的bianchi公司更是1885年便成立了.再看山地车,现代山地车直到20世纪70年代才在美国被发明.悠长的历史积淀,使得你买的车,其中一部分就是为其买的单.著名的卖历史的就有colnago,time以及de rosa之流.
就科技来说,公路车是追求速度的机器,它的任何改变都要围绕这个核心来进行.于是车身变得更轻,更符合空气动力学.车架从早期高碳钢,到中期铬钼钢,再到后来1975年美国Exxon Graftek发布第一个碳管车架,到现在pinarello旗下dogma号称使用最尖端航天级别碳纤维,材料成本越来越高;另外还得加上各种设计成本,碳纤维开模成本,风洞成本....etc.这些都得是消费者来买单.
就车辆的精确性来说,在买一辆公路车之前,需要对人的各项身体数据进行测定,这个叫静态fitting,需要测量身高臂长跨高大小腿比例柔韧度等等,做完以上这些之后,才仅仅可以确定该使用多大的车架,多长的把立以及多高的坐垫.后期还要进行多次动态的微调,这个叫动态fitting,以达到生命的大和谐.一次动态fitting动辄进行一个下午,国内车友是否会愿意花费这么长的时间之后仅仅是发生了比如坐垫前移0.1cm这样看似很细微的改变?②观念.
先不说别的,单就自行车运动而言,国内普遍还是停留在"你这车这么贵要一千多!都能买辆电动车了!"的水平,肯花这钱买辆自行车的人已经很不错了.
再者,很多对于自行车稍稍有点了解的人,眼里就只有普通车与山地车,以及有些会知道那种"没刹车"的车叫死飞(不管神车固齿一律统称叫死飞了).其中是不包含公路车的.我就曾经碰到过,在某安特车店,一位大叔看到我的车,托了托眼镜很认真地对我说,小伙子你是专业骑山地的吧?当时我的tcr就靠在旁边.....
再就是一个比较巧合的,山地车传入我国的时间大概就是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而那个时候正好是我国的自行车热兴起的年代."自行车大国"的称号就是从那个时候来的.而那时山地车在全球范围内也是刚刚兴起,势头正猛,刚刚具备了自行车观念的我们很自然地就先入为主,首先接纳了山地车.类似的例子还有国内与欧美对于《魔法门之英雄无敌》到底哪个版本更经典之间的看法的不同.欧美普遍认为是2,而国内大部分认为是3.这个也与PC在两地兴起的时间差异有关.③社会.
有些人认为国内与欧美的路况差太多,实际上这个也并没有太大的差异.公路比赛都是选的好路,烂路都叫古典赛了.国内的好路一抓一大把,香榭丽舍大道也照样坑坑洼洼,13年环法收官役就把Cavendish给坑了.但是路好是一方面,在上面跑的都是什么车,车道都是怎么设置,该走什么车的车道最终都被怎么使用了,这个才是关键.真正玩公路车的都上的锁鞋,这个路上各种违章逆行素质低,自己的安全都不敢保障呢.
现在的车店开得越来越多,但是爱车的老板却并没有按照这个趋势增加.部分人甚至不曾拿起工具修车.许多老板不懂车,又如何拿出专业的态度来卖车?招募的店员也有部分半吊子,其中部分人也就是每天跨上自己的山地压压马路.顾客来买车,一来店里挂着摆着的全是各种山地,公路车被摆在角落吃灰,一眼望过去"给我拿那辆车吧!"然后付了钱高高兴兴踩着店员推荐的"适合全地形"的山地车回了家.
以及各地的骑行俱乐部里,大量的"山马党"每天组织成群结队游玩,当问到为什么买山地的时候,回答"因为骑着省力舒服哇","因为公路车轮胎那么细总是看起来好容易爆的样子","因为公路车很脆弱"...这样的回答,我竟无言以对...
这篇回答好像充斥对山马党的控诉..好吧利益相关:公路党..
易房网小编为您精选了部分网友的解决办法,供您参考-----------------------------------------------------以下是网友的回答:
因为贵。通勤标准,山地车入门买G家ATX660带头盔1.4k搞定,公路车即使是风标那种伪公路也得2.5k。运动标准,XC硬尾山地车入门买XTC750已经是高标准了,裸车就得花3.5k,我公路入门入的Specialized Allez Basic,裸车4998,加上配件(公路盔390,骑行服890,锁踏200,锁鞋890,骑行眼镜170,码表480)这就8k了,明年初还得入一套二手碳刀(注意是二手啊二手,比赛无碳刀简直是作死的节奏T_T),亲友价1.5k,外加组找关系入的椭圆盘,1.5k,亲,这就11k了啊,这还只是入门啊亲,作为学生家里不支持根本玩不起啊有木有π_π所以,在一个以考试成绩定义孩子优秀与否的国家,有多少家长会支持孩子花上几万玩自行车呢?没办法的说╮(╯▽╰)╭
易房网小编为您精选了部分网友的解决办法,供您参考-----------------------------------------------------以下是网友的回答:
易房网小编为您精选了部分网友的解决办法,供您参考-----------------------------------------------------以下是网友的回答:
郊区乡村当然是山地,这里就说城市通勤:公路车优势主要是轻快,不要说习惯了公路车,哪怕是习惯了P8这类折叠车都会觉得山地车骑起来很费力很笨重。但是为什么这么多人选山地压马路?城市里面因为红绿灯和自行车道上常常有行人,公路车的速度没有优势,除非你走机动车道中间----那样不安全。本身城市通勤太快就不安全。公路车即使有速度优势,对于通常5-10km的通勤距离,速度优势不重要,无非是20分钟还是30分钟到的差别。大于15km的通勤,有钱的开车,没钱的公交或者电单车一些路面 、 下水道口的长条缝隙,公路车的窄胎容易卡住出事偶尔要上下台阶,过井盖,压碎石,还是山地车皮实城里面也不是到处都是好路,公路的高压窄胎没有避震在一些砖铺的路面上高速行驶颠的厉害,手好麻啊。更别说一些烂路了相对来说公路车贵一些,2000以下没啥好选的,除了工作一段时间的,普通学生估计只能选山地了有人说年龄是一个要素,只能说有部分道理。我这边看到大部分骑公路车都是20-30的,但是学生小青年大叔大妈大爷所有的年龄层次----都是山地的多我的车是P8,骑过同事的公爵600后基本上不想搞山地了,公路有点贵,看看什么时候搞个入门级的公路吧 --- 首先得换个大房子。-------------------------------------------------- btw, 有人求推荐车, 城市通勤我觉得选择折叠 (大行 p8 p18, 丢在办公室家里省地方,不怕偷车贼) ,或者平把公路比较好,这里纯血公路党勿喷,别人就搞通勤不是搞自行车运动的:平把公路:捷安特 FCR00 之类, 美利达探索者系列, 偏门一点的喜德盛极速170
-- 这类车主要是结合山地车的平把和公路车架轮胎,胎一般比公路粗比山地细,不用弯腰骑行。这类车有的称为综合车,城市运动车什么的。具体什么牌子我的建议是选择较近的车行,既然是来求推荐的,大概还不会自己修车改车,选择就近车行方便,哪怕是3000以上的车子,做保养修修小毛病还是需要的。反对有人动不动说别人低端的做法,只因为他们没有你专业没有你发烧没有你有钱么? 低端的只有那些乱扔东西,开大灯爆闪的人。
易房网小编为您精选了部分网友的解决办法,供您参考-----------------------------------------------------以下是网友的回答:
为什么大多数的回答看起来都是没有骑过公路车的?
易房网小编为您精选了部分网友的解决办法,供您参考-----------------------------------------------------以下是网友的回答:
帝都山地车通勤前来扯淡像我这样喜欢飞飞跳跳的人,公路车还是有点担心强度。通勤车又不敢买太好的(丢车严重我又不会日语从控车上来说,山地还是比公路更容易控制一些(尤其是速度不快但是需要精细控制),在车流间穿行或者躲避逆行车辆的时候山地车占一点点优势不得不说,同等配置的山地车比公路车便宜帝都二环很多地方路不平我会说?有个前避震还是会好一点。要不是软尾太贵我就骑软的通勤了。反正没几公里。帝都今天下雪了,补充一点,我还是怀念之前那油压碟刹的通勤车。不用经常调来令片省心啊,现在的BB5差不多半个月就得调。虽然一分钟搞定但是那我也觉得麻烦。公路车给我留下的印象(低端零件啊咱说)刹车不如山地的好用。
易房网小编为您精选了部分网友的解决办法,供您参考-----------------------------------------------------以下是网友的回答:
2015年1月号《单车志》也提出相似的问题....“为什么大家都在骑公路车,而山地车越来越少了?”在大陆,80%的山地车是被当做公主车和28永久来骑的。
易房网小编为您精选了部分网友的解决办法,供您参考-----------------------------------------------------以下是网友的回答:
1.山地车进入百姓视野的时间更早。大家先入为主,大多数第一辆车的人第一反应就是购买辆上千的山地车,觉得自己已经很牛掰。2.山地车入门较低。相比公路车,山地车的门槛低很多,4K可以购买到大多人眼中有逼格的G家M家的有牛掰油碟的山地车,套件等级还不低。对于公路车4K都没入门。学生党主要还是靠伸手,还是不要问家里要钱烧公路了。3.通勤路面和交通情况。国内城市的交通,机动车走慢车道,电动车走快车道,行人乱穿马路,这种交通状况对于公路车自豪的速度来说没有一丝优势,反而成了劣势。公路车的骑姿,骑行的特性决定了巡航时才能得到轻快感和速度感,国内的交通状况会使得公路车一点优势都没有,反而会形成部分隐患。
当然到处施工,到处烂路的状况就不说了。相信很少有通勤路面有完全好的路况吧
易房网小编为您精选了部分网友的解决办法,供您参考-----------------------------------------------------以下是网友的回答:
原因1 公路车贵 对于初学者来说我2000的投入 只能选择山地原因2 骑行路况不好 学校附近减速带比较多 市内红绿灯比较多 公路车速度优势没有 有时候还会颠的蛋蛋疼 原因3 山地车适用范围广 山地车可以骑公路 公路车骑山地就难受了 我买了车 我咋知道我老骑公路 万一啥时候骑山地呢~
易房网小编为您精选了部分网友的解决办法,供您参考-----------------------------------------------------以下是网友的回答:
其实还是国人对公路车的理解不过,公路车不仅是一个骑行工具,更是一种运动。氛围很重要,你说没有一个好的氛围,你玩得起来吗。
易房网小编为您精选了部分网友的解决办法,供您参考-----------------------------------------------------以下是网友的回答:
还不是因为穷
易房网小编为您精选了部分网友的解决办法,供您参考-----------------------------------------------------以下是网友的回答:
公路车是追求速度的设计,为了速度牺牲了舒适性和一定的安全性,一定意义上来说,并不适合学生通勤来骑,且价位偏高。学生骑的山地车充其量算是山地车外形通勤车(Giant厂商自己说的)而同价位的公路车,也没什么运动感可言,代步的话骑乘姿势很多人接受不了,城市道路走走停停,起步刹车太频繁,由于没有避震器,骑起来还比较颠簸,这就导致许多同学倾向于骑山地车来通勤,毕竟它比普通通勤车要帅一些。至于成年人,家中唯一一辆自行车的话可能要顾及一下实用性,公路车的尺寸是不可随意调整的,身高差3公分的两个人骑同一辆已经调教好的车的感受会有很大差异,这样私人化的运动器械动辄几千上万,也不是一般家庭所能接受的。我也是自行车爱好者,我喜欢所有形式的自行车,可是出于空间和经济问题,总不能一下子全部买回来(恐怕得十几万)所以现阶段的车就更倾向于实用,和尽可能高的娱乐需求。现在骑的山地车周末可以爬爬山,玩crossride,玩trailway,玩downhill,平时也可以代代步,同样是几万块的运动器械,它的实用性看起来就比同档次的公路车要好。但是一台不错的公路车对我的诱惑也是蛮大的,所以我会在权衡空间配置、资金之后,再购入一辆几乎只能用来娱乐运动的公路车。所以对自行车爱好者来说,这不是骑山地车还是公路车的问题,而是先骑哪种。
易房网小编为您精选了部分网友的解决办法,供您参考-----------------------------------------------------以下是网友的回答:
非专业人士,比如我:贵!穷!
有钱我选择公路车。
像”贵!穷!“在中国还是莫姥姥一大把人的,所以,山地车这么流行。
易房网小编为您精选了部分网友的解决办法,供您参考-----------------------------------------------------以下是网友的回答:
哼~~公路山地都是异端,只有折叠才是正统! (╯‵□′)╯︵ ┴─┴
易房网小编为您精选了部分网友的解决办法,供您参考-----------------------------------------------------以下是网友的回答:
1柏油路不平2公路车没有山地车皮实3公路车价格高补充一点 舒适性
易房网小编为您精选了部分网友的解决办法,供您参考-----------------------------------------------------以下是网友的回答:
本来觉得经济和路况是主要原因,来英国看到满街的公路车通勤和那窄窄的路面,才明白路权和交通秩序才是真正原因。英国这边单车在道路上很安全,很多单车专用道,就算在机动车道上,机动车不便超车时就是跟着走,没见过硬挤,猛摁喇叭之类情况。行人也不是像传闻中那么规律,过马路挺随意的,但很少看到人车争行,所以公路基本不用担心冒个人出来刹不住。经常看到繁忙路段公路摇车加速,换国内来个鬼探头教做人……国内基本没有路权概念,交通秩序更是一塌糊涂,要是像在英国这么骑公路通勤,怕是很难安全行驶500公里以上。国内经济水平提升很快,公路车算不上奢侈,英国这也看到很多“破烂”公路……碳刀什么的很少见。路况相差不大,甚至觉得国内更好点,就是井盖太多坑公路车。所以路况和经济不是主要原因。英国旅行20天见闻总结,本身为自行车爱好者,有误望指正,谢谢。
易房网小编为您精选了部分网友的解决办法,供您参考-----------------------------------------------------以下是网友的回答:
“城市学生”:题主的身份决定了主观感受是“99%都是骑山地车,公路车基本绝迹”。城市内骑车必然距离在5公里左右甚至以下,匀速10km/h甚至更低;学生两点一线,在路上的时间基本属于早晚高峰时间段。所以,这种观察视角情况下,使用自行车的人群必然是以通勤为目的,如果狭窄到学生这个群体,选择所谓的山地就更合理了。首先考虑的是操作简便,上手速度这一点公路简直完败,即使上手以后同等路况下的操控感受公路也比较差劲;其次考虑的是价格,公路动辄几千甚至上万,跟学生的父母愿意在子女通勤上的开销差距太大了,几百块么还差不多;最后是寿命长维护要求低,这个公路就更别提了,看着就不结实,山地看着就结实。可是,除了山地还有一般的通勤车。所以,题主有这样的主观感受的实际原因根本不是山地还是公路的问题:第一、题主这样的需求这样的预算去捷安特买已经是相当靠谱了,一般甚至就是在超市淘宝这种地方搞定。能符合预算的里面最贵就是捷安特ATX660之类吧;第二、题主自以为是有点追求的,不然就不会在问这个问题,而是去百度贴吧了;第三、题主本身看不上通勤车,眼里只有山地和公路,但看到的那些车和山地和公路根本搭不上边,那些所谓的山地实际只是通勤车。看到以上那么多答案都是在比较山地和公路,可根本没有考虑题主真正在问的是什么吧。对的,题主真正需要知道的是:学生还是以学业为重,等学有所成,自己挣够多的钱,还喜欢自行车的时候,靠谱的山地和公路也就万把块钱嘛。即使双修存放自行车不过就是3个平方,一线城市就是10万块钱的房价嘛,定期需要维护保养什么的就更不放在眼里了。到这个时候再苦恼选山地还是公路,或者其实自己选了公路为什么~呃~其实这时候就发现选公路的人还是相当多的。所以,还是那句话,有钱才有可能上公路,没钱只能骑车出门,路远还是买个电动车吧。
易房网小编为您精选了部分网友的解决办法,供您参考-----------------------------------------------------以下是网友的回答:
不只是学生。好多上班的也是骑山地车。总体说公路车总投入。随意破万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
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宏达新材终止重组今复牌 开盘跌停报8.04元
民生质量实验室周日邀你现场打假
潘建伟:科学研究带给我心灵的安宁
女子海中分娩 让海豚助产生产过程将直播(图)
印度姐妹被判连坐强奸 每天都活在惊恐之中(图)
《生命缘》直击剖宫产手术 产妇第6次怀孕
索尼Xperia Z5系列真机曝光 配备23MP镜头
公司否认海清广告代言违法:双方合作关系已终止(图查看: 1040|回复: 18
[自行车速度讨论]求速降大神攻略此下坡弯道,速度快点的,标明刹车抱死位置
速降神路。
0.jpg (227.27 KB, 下载次数: 0)
14:43 上传
自顶神攻,,
1.jpg (4.89 KB, 下载次数: 0)
14:43 上传
2.jpg (4.89 KB, 下载次数: 0)
14:43 上传
3.jpg (4.89 KB, 下载次数: 0)
14:43 上传
4.jpg (4.89 KB, 下载次数: 0)
14:43 上传
来人撒,弟兄些
难道没得人能快速征服此路?
5.jpg (132.13 KB, 下载次数: 0)
14:43 上传
6.jpg (210.14 KB, 下载次数: 0)
14:43 上传
继续补图,
并没有你们说的这么松
7.jpg (205.83 KB, 下载次数: 0)
14:43 上传
8.jpg (231.47 KB, 下载次数: 0)
14:43 上传
转载请注明出处:/thread--1.html
[自行车速度讨论]没有束缚,只有纯粹速度
自行车赛事对于自行车的要求越来越高,几乎所有厂商都在尝试让自行车跑得更快。大家对于F1赛车的空气动力学应该都不会陌生,如今竞争的压力把空气动力学也推到了自行车的运用上,RIDLEY就是其中醉心于自行车空气动力学研究厂商。
& & 很多年来,大多数厂商都把制造一辆超轻的车架做为设计目标,但是在这个领域,基本上能做的都做到了,不断的减轻整车的重量很可能会危害到车手的生命,这也是为什么UCI会把整车的重量限制在6.8KG的一个很重要原因之一。
& & 那么提高车架的刚性呢?实际上这个发展空间也不是很大了,把车架做的更硬只能导致骑行的舒适度减轻以及车手操控舒适感的下降。而在空气动力学领域,让自行车跑得更快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 & 你是否了解如下一个数据呢 ?当骑行均速在40KM/H的时候,车手骑行的2/3的能量是用来克服空气阻力的。所以基本不用赘述我们也能看出空气动力学对一辆车的巨大影响了。RIDLEY 是业界首先认识到这个特性的品牌之一,并且已经取得了相当的突破。
& & RIDLEY 没有仅仅局限于气动的外形上,而是借助风洞对整车进行从内到外整体的气动研究,因为气动外观只是重新定义一台空气动力单车的开始!
& & RIDLEY的目标始终只有一个:制造世界上跑得最快的自行车!通过年复一年的风洞测试,RIDLEY的工程师们发现了三个经典的导致拖拽的的原因并且找到了各自对应的解决之道,结果就是:THE F.A.S.T &CONCEPT ,这是3项彻底的革命性的创新设计。
& & 世界上第一款真正的整合一体式刹车,我们的所有努力都是为了让你更快。只需要看上一眼,你就能明白,这款设计独特的整合式刹车能够减少轮组以及辐条转动带来的乱流以及拖拽力,同时整合式的前叉减少了重量,并且能够提供更好的刹车力道。风动实验数据显示 F-BRAKE 能够减少4.3%的拖拽效应。
0.jpg (57.15 KB, 下载次数: 0)
14:43 上传
1.jpg (55.18 KB, 下载次数: 0)
14:43 上传
[自行车速度讨论]浅论一个车手衡量自己能力的标准(速度型)
浅论一个车手衡量自己能力的标准(速度型)
& & 车手怎么评判自己的能力?仅用速度去做标准就是一个误区。道理很简单,一个超长大坡,你先上行也许只能15,累死到顶再立刻下去,松松的就能飘出40、50;再如平路,顺风逆风,速度差异也很大,显然用速度无法对自己能力进行评判。
& & 目前,比较科学评判车手能力水平的标准是平均输出功率,大家最熟悉的阿姆斯特朗在环法大赛的平均输出功率是400瓦。一个优秀业余爱好者大概在300瓦左右。为什么要用平均输出功率做标准呢?道理也很简单,上坡下坡、顺风逆风、外采用不同器材(如山地车与公路车)是影响速度的外部因素,而输出功率则是影响速度的内在因素,在相同外部因素条件下,影响速度的就是你的输出功率。 例:平均输出功率是300瓦的你用顶级公路车和采用ATX680山地车的阿姆斯特朗在愈家山赛到上去PK,你输了,输在哪,当然是输在能力,进一步说就是输在平均输出功率上。再例如你爬一个大长坡,你的平均输出功率为300瓦,你的速度也许是25,到顶后你下返,若你只滑行(不踩踏,不做功),速度也许35;若你踩踏,且平均输出功率还为300瓦,速度也许真就60、70了。这里有个问题,速度很直观,一眼即知,可功率输出怎么看呢?对不起,只有借助即时测量仪器,或高端的专业骑行训练台(不是健身房那种啊),这里给大家两个关于专业骑行训练台的链接
/Pages/cateyetrainers.html。
/training/nouveau_fichier_28.html
论坛里有车友就是采用图中那个CATEYE-CS1000型训练台进行训练的,这种CATEYE-CS1000训练台有7个模拟爬山坡度,还有风阻模拟、预设训练路程,这些可以由你设定,当你在台上开始骑行时就开始记录你的当前速度和骑行时间,同时记录你的卡路里消耗,最关键的是它可以显示与你当前速度相对应的输出功率,你在骑行时可通过很简便的的切换键来切换你想显示的内容,利用这个训练台,你还可以比较准确的测出你的最大心率,当然这还需要一块心率表。此外。还有一种即时测量仪器,是一种装在大牙盘上的功率记录器(好像CSC队就用这个,一时找不到链接,呵呵),它可以在你日常骑行中记录并分析你的平均功率输出水平,这个东东虽然超好但也超贵。
& & 有的TX就要说了,我哪这么多米搞这个,那怎么去量测平均功率的输出水平?不用平均输出功率就不能评判?所以我就要告诉你还有个办法,用踩踏频率和齿数比判断,当齿数比(指当前大盘的齿数与后飞轮的齿数情况,它可以通过变换档位来改变)一定的情况下,你踩踏频率越高,速度就越快。还是以爬坡为例:在齿数比一定的情况下(如大牙盘最小飞轮),你平路的踩踏频率为100,表上速度也许是40; OK,你再用这个齿数比和踩踏频率上磨山左、右坡,速度肯定还是40(呵呵,大家可以试一试)。不知你注意到没有,有的强人和你同行,平路你们都37、38并驾齐驱,来到一个大长坡,你渐渐踩慢了,可他的踩踏频率始终不变,甚至故意更高(强人都喜欢在这种路段,用这个战术甩芝麻们),这就是为什么有的强人在训练时在平路均速,上坡反而加速的原因,他就是在练这个方面的能力。用踩踏频率和齿数比来判断自己能力是个非常简单实用的方法,因为大家常用的某型SIGMA码表就有量测踩踏频率的功能,加个频率传感器即可(很便宜),非常方便。追求若要更全面,就可采用禧马珞的飞行甲板,这是一种还可以随时观测自己齿数比的表,论坛里有个骑TCR的老鸟就用这个(羡慕中
& & 具备了这些基本常识,除了可以初步了解自己能力外,对些“关于速度的自信帖”也会有一个可依据的基本判断,比如你不习惯穿骑行服(多是骑行裤),也没用自锁,说自己在平路段用某速度持续了多久多久......,问题就来了:比如速度要达到50,用公路,挂大盘最小飞轮,踩踏频率大概至少在150以上,属于高踩踏频率。你穿一双球鞋就能达到并持续这个频率达如此之久,怕多多少少就有点传奇的成份了。因为大力用高踩踏频率,球鞋会很容易从脚踏上滑出的(极其危险),要完成这样的过程除非你事先用超强的强力胶将鞋粘到脚踏上。再一个就是输出功率问题,能象阿姆斯特朗保持400瓦的功率,你就必须拥有类似他的心脏、肌肉、摄氧能力和比乔丹还低的脂肪率(好像阿姆斯特朗的心率是38………),因此当你在器材落后,自加更大风阻的情况下(穿普通衣裤)创造出与阿壮水平类似的成绩,你无疑也创造了一段神话。阿姆斯特朗,他——大家心中的车神,你把自己和他等量齐观甚至略有超越,还豪气干云地在论坛反复声明,那还能逃过人人丟砖,个个喊打,头破血流的下场吗?什么叫“八佾舞于庭”?!
& & 其实早在N年前论坛就有N多类似的文字、虽然论坛如今已有N多的人了,但却也N久没人再看这类N技术的帖。今天就秉着“事事关心”的精神再发此相类之帖,抛砖引玉,虽然仍N粗浅,但还是希望有N多的TX观看,就全当我送给各位的另一种头盔吧,以感谢最近以来N多的TX对我N难以描述的关注与评价。
[自行车速度讨论]犹豫上锁的赶紧速度戳进来
上锁怕摔?上锁无法兼顾通勤?胆小?锁踏太重?有了a530 ,这些统统都不是问题
0.jpg (139.08 KB, 下载次数: 0)
14:43 上传
看看a530啥模样
1.jpg (87.29 KB, 下载次数: 0)
14:43 上传
是不是看出了点端倪,没错,它可以两用,并且是原生的两用设计
2.jpg (85.89 KB, 下载次数: 0)
14:43 上传
3.jpg (84.86 KB, 下载次数: 0)
14:43 上传
对,不同于m540的,530不需要装那么一坨恶心的塑料板子
4.jpg (76.17 KB, 下载次数: 0)
14:43 上传
如果你选择540,那么还是不要装这么一坨黑翔吧!因为塑料太差
5.jpg (121.78 KB, 下载次数: 0)
14:43 上传
其实他也不算轻,哈哈
6.jpg (75.55 KB, 下载次数: 0)
14:43 上传
7.jpg (63.02 KB, 下载次数: 0)
14:43 上传
跟普通脚踏比起来,通勤面踏板面积喜人!多嘴一句,其实捷安特xtc原装的脚踏润度很好,也很抓脚,就是滚珠的命短不扛造,一年的通勤加操山下来昨天彻底废了,各种框量和异响
8.jpg (132.43 KB, 下载次数: 0)
14:43 上传
9.jpg (130.91 KB, 下载次数: 0)
14:43 上传
[自行车速度讨论]看一个姿势怎么影响你的速度,数据为证!
爱公路,是因为它的速度。
& && &一直以来我就在注意到底是什么影响着它的速度,今天,我出门实际测了一下其中一个原因--姿势,对速度的影响。为此我专门选定了一条2.1公里长的缓坡,坡度2%左右,最大4%的样子。&&以下是真是数据(无风时):
第一回:握空气动力把(也有人叫长途休息把)avs22.54
第二回:握羊角把(也就是正常骑行)avs19.95
& && &而这个数值我明显感觉到坡度越大越悬殊,前者最高速度31.70,后者最高速度才26.78,这应该很明显了吧。也就是当你用原来姿势能高骑27km/h时,只要你换上空气动力把则能提高到大约32km/h。
& && &其实别人叫这玩意为长途休息把我实在不敢苟同,因为我使用它已经好几千公里了,时间稍长(10分钟)就会感觉颈部和腰部明显不舒服,只有手掌可以完全得到休息,它只是为速度而生,所以正常来说在速度慢时(如上坡)应该切换回羊角把。
第一次写这种技术性的帖子,还望高手不吝指教。。
下面就是空气动力把,淘宝上随便找的,不是广告哦!
还以为没人看呢,辛苦一下午做的实验
之前有关于这方面的帖子吗?
给个意见看看有哪不好
我的是公路车,所以对于需要货架的的实验没法做,但是我下次会去实验一下普通T恤、骑行服、不穿衣服这三种的速度比较
[自行车速度讨论]看我的骑行速度!
略屌略屌!!!
0.jpg (4.79 KB, 下载次数: 0)
14:43 上传
1.jpg (5.02 KB, 下载次数: 0)
14:43 上传
2.jpg (144.35 KB, 下载次数: 0)
14:43 上传
3.jpg (44.23 KB, 下载次数: 0)
14:43 上传
4.jpg (191.75 KB, 下载次数: 0)
14:43 上传
[自行车速度讨论]真正的速度!!!
2000年,富有传奇色彩的英国自行车运动员克里斯.鲍德曼创造了在一小时内骑行距离最长的纪录,随后这位运动员就告别了他热爱的自行车事业。
  克里斯.鲍德曼日生于英格兰的Hoylake,从小他就渴望成为一名优秀的自行车选手。少年时期他就加入了英国最著名的自行车俱乐部—曼彻斯特车夫。在那里的名师艾迪.苏恩斯(Eddie Soens)的悉心指导下他逐渐成长为一名顶尖的计时赛车手。他第一次让人注目的胜利是在全国青年锦标赛上的25公里冠军,随着克里斯年龄的增长他渐渐展露头角在成年组的比赛中也战绩辉煌。从第一次的冠军算起他一共获得过30余次全国冠军。就这样克里斯在英国的计时赛领域中扮演着不可战胜的角色,除了苏格兰选手格莱姆.欧伯利(Graeme Obree)偶尔可以对他造成一些威胁之外,克里斯可以说是“骑”遍英国无敌手。在此之后,克里斯还曾经加入过一个公路自行车的俱乐部,在公路赛中他的发挥也非常的出色。但是他自己说他的最爱仍然是“和时钟比赛”。
  不知道是为什么,克里斯.鲍德曼好像跟环法赛八字不合。从他参加的几届环法赛来看他经常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而最终退出,无法施展。
  94年他第一次参加环法赛就在开幕站的计时赛上技压群雄赢得了黄色领骑杉,但是3天后,由于他的车队的实力问题而在团体计时赛上丢掉了在本土领骑环法的机会。95年克里斯被给予了非常高的期望,但是不幸的是在比赛中他因事故而受到了严重的伤害,只能含恨退出本次比赛。96年是克里斯第一次完成了整个环法赛,他最终的排名是第39名。在随后的2年内他在环法赛上他都不同程度的受了伤也就没有取得过任何的成绩。
  很早以前他就开始了向1小时纪录发起了冲击,1993年他曾经创造了让人瞠目结舌的纪录--56.375公里。这几乎是一个不可能逾越的成绩,虽然并不是官方承认的世界纪录,但是克里斯的成绩足以让世人和他的对手感觉到震惊。
  最终,在2000年克里斯.鲍德曼使用规定的比赛用车创造了官方承认的一小时计时赛的记录--49公里441米872。在完成了这一壮举之后,克里斯决定退出车坛,给世界自行车场地运动留下了一个很难打破的纪录,给所有喜爱和关心他的车迷们留下了一段精彩的回忆,也给他的对手们留下了无限的遗憾。
[自行车速度讨论]紧急提问求大神速度解答
1,公爵300和公爵500比哪个性价比高点,我现在觉得2011的公爵300貌似除了刹车不一样别的都一样
2,给推荐个好点的V刹
谢谢,我淘宝买车呢
车架:铝合金
车架尺寸:26*15/17/19
前叉:SR XCT-V2
前后夹器: ALLOY V-BRAKE
链条:HG40
齿盘曲柄:SRXCC-T202 42-32-22
套装飞轮:SHIMANO HG30 11-30
变速器(前/后):SHIMANO M310/M360
变速控制杆:SHIMANO EF-50
手把立管:ALLOY
手把:ALLOY
车圈:WEINMENN ZAC2000
花鼓(前/后):ALLOY DISC
坐管:ALLOY
外胎:CST 26*1.95
这个配置和
【车架尺寸】:26X15/17/19&&
【车架】:MERIDA专利铝合金车架
【前叉】:三托XCT铝合金避震前叉
【车匣】: 台湾彦豪铝合金V刹
【链条】:KMC,HG40防锈链条
【手把】:X-mission
【副把】:ALLOY SAND-BLACK
【竖管】:ALLOY SAND-BLACK
【碗组】:VP-A42E
【花鼓】:ALLOY QR快拆铝合金碟刹鼓
【车圈】:WEINMENN XP-26铝合金车圈
【轮胎】:CST 26X1.95
【坐管】:30.8D ALLOY SAND-BLACK
【脚踏】:VP-988A ALLOY
【飞轮】:SHIMANO HG30-8S 11-30T
【前后变速器】:SHIMANO ACERA M310/M360
【变速控制杆】:SHIMANO EF51(2011年新款变速)
【变速级别】:SHIMANO 24速& &
【齿盘曲柄】:SR 42-32-22T
是不是一样的啊
楼上的大哥,没有懂,意思就是只差一个刹车这两个车?其实我更喜欢V刹
楼上我也这样想。。。
公爵600和公爵500,300比哪些配置好了。。。
求解公爵600比公爵300好在哪里。。。
刹车不要说了。。。别的说说看,没好多少我就买公3,好的比较多就买公6
总感觉2000多的车碟刹都没有什么保证。。。
2238买了公六,送了坐包,护链贴,水库架,后灯,顺东码表
[自行车速度讨论]红牛超级大片,山地车速降界的圣经,山地车编年史 今天第5集
0.jpg (109.16 KB, 下载次数: 0)
14:43 上传
图片来自:知乎者野的百度相册
1.jpg (162.09 KB, 下载次数: 0)
14:43 上传
图片来自:知乎者野的百度相册
2.jpg (116.87 KB, 下载次数: 0)
14:43 上传
图片来自:知乎者野的百度相册
3.jpg (66.07 KB, 下载次数: 0)
14:43 上传
4.jpg (77.38 KB, 下载次数: 0)
14:43 上传
《山地车编年史》是 redbull敢死队山地车速降系列 最新最全力作。 里面有redbull 极限速降比赛 各种360度跳跃,720度翻腾,当然也有各种看着蛋疼的摔跤和受伤。也会有分享攒车技巧和骑车技术要领。
山地车速降是勇敢者的游戏,是让你肾上腺素完全迸发的运动。
转自 youtube。每日更新一集。视频有1080P的清晰度,大家可以看的尽兴。
希望大家喜欢。
第一季01视频链接:/v_show/id_XNjkwNDE1MTYw.html
第一季02 视频链接:/v_show/id_XNjkwNDkzNTU2.html
第三集视频链接:/v_show/id_XNjkxNDExMjE2.html
第四集 视频链接:/v_show/id_XNjkxMjgzNjQ0.html
今天更新第五集 : /v_show/id_XNjkxNjgwMzY4.html
今天比较忙,待会马上就出去了。今天更新第七集。
5.jpg (4.77 KB, 下载次数: 0)
14:43 上传
/v_show/id_XNjkyOTczODU2.html?f=
[自行车速度讨论]老看坛子里的人谈调龟兔,高回弹速度和高阻尼其实是可以同时实现的
很简单的问题,技术上难度无限接近零,油缸内压力再大,伸缩速度在快,也绝对不会大于发动机工作时的压力和速度吧?就在阻尼油口加个单向阀这问题就全解决了,就像气门一样,为什么就没有厂家做出来呢。
刚搜索了一下,这专利已经被以北京公司07年注册了,恨死我了,早几年玩山地车这专利就是我的了
不是看不起他们,真不是他们想出来的,这专利目前掌握在中国公司手里,估计这才是大家都不用的根本原因吧,很郁闷,决定一会喝够半斤再来,大家先聊着,喝酒去了。
看来大家对这种看不见的东西不太感兴趣。
搞明白阻尼是怎么来的你就明白了,龟兔调的就是减震油流通口(不知是不是这么叫)的大小,开口越大阻尼越小,回弹越快,反之亦然,我说的是在这个阻尼油流通口加个单向阀在压缩时靠压力(很弱的弹簧最好)自动封死,阻尼效果和没这单向阀一样,回弹时单向阀靠油压自动打开加大回油量,测试好了搞成压缩单方向阻尼也不是没可能,回弹能不快么?图现在喝的有点晕就不画了,明天想想怎么画,不管画成什么样一定上一张。
就是不知道是不是有什么应用场所需要慢速回弹的,要是有这种需要的这设计就不太好用了。
?龟兔调节那个口是干什么的?谁说过要把龟兔调的那个口堵死了
16楼没错我就是准备把它弄成硬的,,您就当我瞎13咧咧就行了。
19楼的朋友,我就是一喜欢瞎琢磨,爱好把铁家伙瞎折腾着玩的,连机械爱好者恐怕都算不上,勉强算个山地车爱好者吧,我说的是一个可行的结构,别说我一个人了,就是一个厂家出个产品还需要测试多少回的,本人有自知之明,没那本事,如果哪天换了叉子很可能会自己折腾一下,目前只是想不通为什么厂家不考虑这种设计。令外个人感觉麻烦的不是油的流量控制,应该是单向阀的反应速度,密封物体的行程设定。
&&股市快点好起来吧,好起来就有钱折腾了。
懒得画图了,从网上直接找个现成的说说的了,下面请看。
0.jpg (59.56 KB, 下载次数: 0)
14:44 上传
1.jpg (73.89 KB, 下载次数: 0)
14:44 上传
这图上来怎么这样?图片上有说明,点大就能看到,这是借用一高手拆卸斯普前叉的图,我觉得这叉子很好搞,下月发钱后弄一个搞搞看。月底啊,很无奈。
[自行车速度讨论]自行车安装有线和无线速度计详细图解
  一.安装自行车用无线速度计
  主要介绍CORDLESS无线和有线两款式的装备方法。两者都是把计速器装在辐条上,从旋转数取得数据。
0.jpg (19.36 KB, 下载次数: 0)
14:44 上传
  1)装在容易看到的位置
  计速器的显示表装在容易看到的地方,安装时只用螺丝批就可以了。
1.jpg (21.4 KB, 下载次数: 0)
14:44 上传
  2)电波的距离为70米
  这次用的无线式的电波距离为70米。若装在右侧的话,传感器也装在右侧。
2.jpg (21.45 KB, 下载次数: 0)
14:44 上传
  3)传感器对准磁石
  右相片中手里拿的是准备装在车叉上的磁石,磁石要装在和传感器同样高的位置上。
3.jpg (20.12 KB, 下载次数: 0)
14:44 上传
  4)两者要装得恰当
  上述两者之间的空隙越少越好。空转车轮传感器认知磁石时,会产生磁磁的小声。
4.jpg (19.11 KB, 下载次数: 0)
14:44 上传
  5)检查电波的反应情况
  确认计速器能否抓住传感器所发出的信号。空转车轮,假若信号已传递到计速器上时,液晶面右上的记号会点灭。
5.jpg (19.13 KB, 下载次数: 0)
14:44 上传
  6)设定
  传递信号OK时进行设定。必需把轮胎直径的数据装入,否则数据不准确。
6.jpg (20.52 KB, 下载次数: 0)
14:44 上传
  7)本体和传感器要靠近
  右图是己装上计速器的自行车。使用的是无线的计速器。本体和传感器的距离尽可能要短才能确保操作。
  二.安装自行车用有线速度计
  有线的自行车用速度计,只要线能够到达的地方都可以安装。但是要注意不要妨碍骑行。
7.jpg (4.87 KB, 下载次数: 0)
14:44 上传
  连接本体和传感器的线,首先把它卷在前刹车杆的线上,然后沿着车叉往下伸。
8.jpg (2.65 KB, 下载次数: 0)
14:44 上传
  线的长度足够的话,传感器装在车叉leg的轴附近。这个位置不显眼,外观也可以。
9.jpg (2.74 KB, 下载次数: 0)
14:44 上传
  线过长的话,会钩住树技等物,用塑料固定夹夹住,多出来的塑料固定夹要剪断。
[自行车速度讨论]自行车速降时需要的装备
你只要骑过自行车,肯定试过从一些斜坡飞驰而下那种很&爽&的感觉。这就是最原始的DOWNHILL(高山速降,简称DH)运动。DH作为一种以刺激、危险著称的终极运动很早以前就已经在一些欧美国家相当盛行。原因很简单--极具挑战性。试想一下,驾着自行车以每小时50-80公里,甚至更高的速度在复杂多变的山路上迅速滑降,其危险险系数绝对不比F-1的车手驾着赛车以每小时200-300公里,接近飞机的速度在赛道上&飞&的危险性低。但很多玩家相信,DH运动给与他们的极速快感是那些依靠机械造出来的快感,例如方程式例如方程式赛赛车、摩托车赛车等无法比拟的。
& & 由于DH的速度如此之快,因此运动员们身体保护措施不容忽视。一个DH车手,除了一套质料优良(色彩斑斓则更酷)的车衫和一双越野自行车鞋外,还有一个专门为越野摩托车和DH设计的轻便、保护性好的&全盔&。它多为高韧度碳纤外壳,泡沫胶内层,口鼻前面有缓冲胶栅,再配一副能见度高的透明罩。此外,对身体也有一套保护周全的&护身甲&。其中包括一件连接护肩、护臂、护肘、护腕和护胸的甲衣,一对长及小腿胫骨的铁壳或胶壳护膝、一个腰封。当然还有一双皮质柔软、手感好的手套。另外,自行车裤也非常讲究,一些&重要部位&如大腿内侧、臀部也需要用加厚的棉垫来保护。
& & DH车的结构和零件配备直接与玩家自身的安全相关。DH的车身大概可以分为几大部分。首先是车架,DH车的车架大多数采用中间带有避震鼓的中央避震,架质多为加压铝合金碳纤维。车架比较重,其著名品牌有GT、DIAMONDBACK、CANNONDALE等。车架的前叉也极讲究,可分为两类:一种为高位避震前叉俗称&高叉&,另一种为低位避震避震前插嘴著名的有:ROCK SHOX、MOTO、MANITOU、RST.....其次,车的大小牙盘、变速器等,基本上用套件,日本SHIMANO厂生产的XTR系列比较不错。又因为DH运动的速度很高,所以大部分玩家都选用性能优越的碟式制动。 据资料显示,近几年来欧美各国的某些玩家已经实现了DH运动的返朴归真,即整架车舍弃了中央避震和前叉避震,由于是山路上往复不定的震荡和惊人的速度糅合在一起,他们称之为&终极速降--&EDH&。
[自行车速度讨论]自行车骑行如何提高平路骑行速度
0.jpg (93.23 KB, 下载次数: 0)
14:44 上传
【新朋友】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关注。
【老朋友】点击右上角图标与朋友共享。
1.jpg (93.25 KB, 下载次数: 0)
14:44 上传
  骑手关心的常常是自己在爬坡时的表现,其实平路的巡航速度也是比赛时很重要的武器。
  增强锻练
  以下简单又有效率的增强锻炼,可以理想的提升构成生理上与心理上的实力,来应付长时间的骑乘与平路的效率。使用轻齿比回转热身十分钟,十分钟结束时立即做几个十秒钟的间歇冲刺,好让双脚达到真正热身的目的。主要的训练为两个二十分钟的持续训练,训练强度维持在可以持续至训练结束的强度。
  使用重齿轮比,中等的阻力,回转速约80-90rpm,两个训练之间做五分钟的轻齿轮比踩踏恢复,最后结束时作10分钟最轻齿轮比的缓和踩踏。
  只用大齿盘
  保持高速的回转并保持使用重齿比,目的是训练重齿比与高回转速的肌肉速耐力,这种训练方式称为BRO(Big Ring Only)。
  在平常的训练路线骑乘,无论如何骑乘都要抵抗住要换成小盘的诱惑,并以坐姿踩踏包括任何的爬坡,以训练更有力的臀肌。在你做了一些较慢回转速的踩踏后,必须再做些高速回转来做平衡,这样一来才不会让你的双脚损失踩踏的高回转速。
  追逐兔子游戏
  如果你的意志力不坚定,容易在平路高速巡航时停下或降低你的回转。如果没办法增加你的意志力专注在你的踩踏回转上,可以尝试在团体练习的时候当兔子,而集团在兔子出发几分钟后开始追逐。
  这个游戏可以让自己有压力的去做更努力的踩踏,来达到训练的目的。而追逐集团中也可以连结彼此的默契,让集团轮车可以达到更大的效率。
  搭配室内健身车
  在健身车上可以达到有效率的力量训练,来改善在平路上的速度。深蹲、弓箭步、下肢的重量训练。每个项目重复十到十五次,三个循环。不要忽视你的核心肌群,它可以为你提供更强的力道,来推动更重的齿比。做一些简单的训练,可以改善核心肌群的稳定性。
  最后,想要在平路强壮的骑乘,必须有柔软的腿部肌群,与强壮的下背部的伸展性,来让身体舒服的保持在好的空气动力姿势中。在结束训练后可以多花个十分钟作伸展的动作,让肌肉保持良好的伸展性与柔软度。
本文转自骑行圈,如遇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谢谢~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内容,欢迎点击屏幕右上角按钮【分享到朋友圈】分享内容。让更多的朋友一起骑着单车,看世界!
感谢关注公共微信:骑着单车去旅行
我们的微信号是:JourneyofBicycle
人生应该有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现在就让我们骑着单车去旅行吧,尽情体验这个世界,因为它值得你去了解!
[自行车速度讨论]话说双十一抢的rockshox速度到了,要看开箱直播戳进来
0.jpg (4.8 KB, 下载次数: 0)
14:44 上传
好戏在后头(^3^)
1.jpg (86.84 KB, 下载次数: 0)
14:44 上传
圆通快递真是无比速度
2.jpg (68.2 KB, 下载次数: 0)
14:44 上传
3.jpg (66.62 KB, 下载次数: 0)
14:44 上传
4.jpg (4.8 KB, 下载次数: 0)
14:44 上传
5.jpg (67.93 KB, 下载次数: 0)
14:44 上传
店家说这是赠品
6.jpg (6.58 KB, 下载次数: 0)
14:44 上传
好吧,这才是重点
7.jpg (73.73 KB, 下载次数: 0)
14:44 上传
8.jpg (4.8 KB, 下载次数: 0)
14:44 上传
9.jpg (87.78 KB, 下载次数: 0)
14:44 上传
10.jpg (121.96 KB, 下载次数: 0)
14:44 上传
[自行车速度讨论]请问一般的山地车的平均速度能达到多少
各位大家好,想咨询一个问题。
一辆正常的山地车,跑公路。他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每小时啊?
我准备骑着车子从巴黎到里昂, 但我不知道我的平均速度所以无法确定在途中需要住几天呀。 知道了话我还提前预定城郊的motel。
谢谢大家,帮帮忙。
0.jpg (1.57 MB, 下载次数: 0)
14:44 上传
1.jpg (491.25 KB, 下载次数: 0)
14:44 上传
发现轮胎确实是1.9的。 成。我也不指望速度了。 稳中求胜。保持20.
谢谢大家啊。
谢谢大家了。 在此等待。呵呵
回复 慧海 的帖子
了解了,谢谢斑竹。
看来我需要续订住一晚。
第一天160公里。
第二天下午差不多就到了。
后天去迪卡龙买备胎,维修配件,和小东西去。。 开心
回复 摇摆不定 的帖子
OK 动了。体力可以通过语气听出来啊?教教我呗
回复 摇摆不定 的帖子
牛啊,哥们。服! 呵呵
回复 zw810504 的帖子
回复 小菜Lucas 的帖子
谢谢, 这次旅行下来后 我再考虑是否需要换光头1.5
回复 齐国大汉 的帖子
回复 7170bai 的帖子
1.9,30左右,那人应该不会是我。哈哈。 明天就知道我的体力适合多少了。 我先试行2小时,测试一下我的速度。
回复 vanezip 的帖子
OK 谢谢。 20km 我的路程 460km&&3天 快的话说不准还可以2天 哈哈。
回复 新驴无名 的帖子
还好,就是轮子太宽了。而且不是光头。变速知道21速 骑起来有点累。
回复 溜班騎車去 的帖子
哎,巴黎超多山地。我都疯了。全是坡。OMG。
这几天在做长途出行前的练习, 每天10-20km 把大腿和小腿召唤回来。
回复 新驴无名 的帖子
哎,没办法啊。 法国的车子太贵了。 山地车一不小心就500欧起了。 200多欧的都是玩具。公路车没有一个下雨700欧的。&&我这个还是最便宜的, 都198欧。 根本就不值。但想想用几年我也就回国了。也就没有想买一个好车子的念头。回国再买吧。
回复 木马大乌龟 的帖子
巴黎南边,13区到94省那一个部分。圣心堂那儿的破就更过分了。哈哈
[自行车速度讨论]败车必看!提升单车速度的硬件因素
0.jpg (104.35 KB, 下载次数: 0)
14:47 上传
  撇开人的因素
  在自行车的组件中对车速影响最大的几项是什么?
  车重?自锁?轮组?传动?
  我的个人感受,从提高幅度上来讲,而不是重要性上来讲
1.自锁,起码提高你50%的速度,我不用自锁和别人一起走AVS25就很辛苦了,用了自锁,一般单人AVS35左右还是可以的,能保持比较长的一段时间,所以用自锁提高的速度最快,而且高速的时候不会踏空,就是解锁需要练习,新手摔车的非常多
2.车架,其实五通那个地方的硬度很重要,我用过200一套的铝合金架子带叉和碗组,也用过3000多的TCR的架子,可以明显的感觉到,架子的硬度是有区别的,但是这种感觉是在很快的速度,而且大力摇车或者快速通过的时候感受到的,在速度很低的情况下感受不大,五通在大力蹬踏的过程中会变形,如果五通很硬的话,会很少卸力,你的力量可以很好的传递到后面去 ,而不是部分被五通的弹性所吸收,所以,五通那个地方做的好,架子会很好骑,就是我们平时说的一蹬就感觉后轮有劲!另外一个好架子的尺寸和工艺也很重要,用小架子可能会被束缚不好发力,用大架子会导致不好控制甚至发生危险,这些都有一定的关系,所以你的架子尺寸非常重要,还有,架子的设计,隐藏碗组现在用的越来越多了,并不是说比那种箍式的碗组就好多少,但是的确你可以感觉到,同一个档次,用隐藏碗组的车子就是转动灵活一点,车首那里也简洁好看一些,当然,有些好的碗组是100左右的隐藏碗组无法代替的!(比如KING的碗组,体会过一次,在我们那么粗暴的使用和拆解下。仍然完好如初,就是重了点,朋友的那套要200多克,但是的确结实)另外架子的角度和设计,比如有的偏重平地,有的偏重爬坡,有的2者都有,TT的车子样子更可怕,总之一个好的你该用的车架子,应该是五通硬度高,车头管和后叉钩耐冲击,尺寸适合你,使用环境适合该架子的设计思想,就是一个好架子!
  本来我想把架子放到第三的,因为我认为轮组对于提诉更重要些,但是车架是灵魂的思想还是影响了我,不过和自锁想比,提高速度车架子还是不如自锁来的快,花的钱少,所以自锁第一,架子第二!
 3.我认为是轮组,其实无论是爬山还是平地用还是综合型的,都希望轮子有这样的性质,那就是在一定的重量内,轴心越轻越好,轮子的重量都尽可能的集中在圈的外侧好,因为只有这样,在同样的速度下,圈的惯性更好,越不容易降低速度,有的特别轻的轮子,给我的直接感受就是,反映非常灵敏,一发力马上速度就上来,但是一停止蹬踏,车子就明显速度失去的容易的多,很快就慢下来,这就是为什么有的时候轮组轻的反而没有重的跑的快和稳当的原因,一套好的轮组,无论是自己编的还是工厂出品的,都喜欢用很轻的中心和重量适当的外圈,而且风阻小,我用过那种SUN的足有5-6CM厚的铝合金的大刀轮,是训练用的,国内也不是很好弄到的,重的要命,踩的时候反映也慢慢的,但是速度上来后相当好保持速度,稍微一用力可以跑好久,速度也可以很好的保持!所以一套好的论组其实很重要,个人推荐,如果是新手,车子又准备花费到4000以上的话,就买CB的R400好了,具有接近甚至超过工厂轮组的重量和性能,又具有自编的可修复性,爬山很在行,用稍微重点的轮胎或还是当爬山的用,平地效果也出色的很,当综合型轮组用合适的很!至于那种特别偏向平地和爬山的轮组,反而适应性不强的!一套好的轮组,根据我的经验,AVS提高个2-3是不成问题的,如果你一开始用的是非常便宜的自遍系统,换套好点的轮组,AVS提高个5-6也是常有的事情!所以,我把轮组放到第三位!
1.jpg (94.13 KB, 下载次数: 0)
14:47 上传
4.我认为是轮胎,我用过19-45C的所有700C系列的胎,感觉的确是轮子越细,C数越小速度越快,注意,我说的是AVS的速度,不是最高速度,很奇怪的是,我用过那么多车子,最快的速度都是在60左右,昨天下午用别人的760一努力,加上一个大下坡,也是到了60左右,和我用公路的车最快速度差不多!而轮子越细,AVS的确越快,这和轮子的阻力减小也是分不开的!这是说轮子的宽度,我现在就用20C的了,因为19C的不是很好买,18C的听说过,从来没有看过,而我老爸的郊游车因为要带上阿姨,他还有我弟弟,一共300斤的重量,所以一般都是用38-45C左右的轮胎,不过平时都是我骑!
  但是,并不是说25C的换了20C就更快,这个时候看胎,管胎说不好,就用过一次,体会不深,而且那个家伙胎粘的也不好,没太好的感受,但是对于冲气的胎,还是感受很深的。胎好不好,先看抓地力,还有减震性,然后是防刺穿能力!好的胎,会牢牢的抓住地面,哪怕是有水的路面也很老实(这点光头胎不行,但是要是晴天,光头胎比谁跑的都快,刚买了2条26*1.20的山地光头胎,前天出去玩,“侮辱”了一下一些一般的公路车)用这种胎的感觉就是,车子压在地面上,风从耳边掠过,只听到轮胎和地面连贯而又细微的摩擦声。用MICELIN PRO RACE的那段时间,我几乎都是在担心高档胎的快速磨损,和别人说M不如V抗扎耐用和M出色的抓地力中度过的,用了1年,仍然很好,后来卖了公路车,胎留下做个纪念!所以,好胎抓地力一定要好,一套抓地力好的胎,可以弥补25C和20C的差别,用过50一对的正新20C的胎,和PRO RACE一样细,但是那种感觉和换了车一样,手马上开始震的难受,甚至觉得轮子的反映都慢了(这个很好理解,PRO RACE的胎,我的那对是209克/条正新的要在350克/左右)而我用维多利亚的罗马系列的胎做平时使用,尽管只有23C,但是总是比我以前同样状况下用20C的正新或者是建大胎感觉好的多,速度也相当,甚至更快一点!)
  所以,这里我说明了C很重要,但是在C相差不大的时候,抓地更重要。还有就是吸震性,好的橡胶可以吸收很多震动,我在使用一些便宜的胎的时候,可以明显的感觉到车子的震动增加,而换上好胎后,其实就是换上PRO RACE后感觉震动就小了很多,(不是说只有PRO RACE好,而是高档胎中,我拥有的最高档的而且用了1年的只有PRO RACE,其他的一些用的不多,或者都是用别人车子时候感受的不是特别深!)因为震动的减少,所以可以很舒适,可以跑的更快而不担心震动太大自己受不了
  最后是抗穿刺能力,大家都说 V做的好,我用M的感觉也不错,一年就扎了2次,这个不好说 ,用KEVLAR的胎现在是越来越多了。据说有的高档的用了5层,不过是胎就有扎的时候,一般来说,高档的胎这点做的都还可以。
  最后说重量,胎轻可能就要做的薄,就不耐用,但是反映快,因为轻,体力消耗也小,胎重可能胎冠很厚,很耐磨,但是反映就慢一点。体力消耗稍微增加一点。折叠贴因为不用象普通胎那样用钢丝边来做固定,所以轻了不少,但是也不是很容易在边上坏掉!看胎的档次高低了
  现在让我最满意的就是PRO RACE了,因为我用过的胎中,MAXXIS的不是很耐用,价格偏高,效果也不是很好,而且好点的胎在国内买不到,KENDA的有好的折叠苔,但是国内不常见,V的东西的确很不错,耐用,抗扎性能好,抓地力也不错,用过很长时间的维多利亚的罗马系列的胎,100/条,不是很贵,也很轻,200多克,也很抗扎,而HUTHISON是让我很失望的,因为贵的要命,甚至有600/条的胎,可以买2个PRO RACE了,重量是轻,但是不耐用,很容易磨损,可能就是专门为比赛准备的贵族胎吧,我是消瘦不起了!
  所以,一条轮胎在抓地,减震,防穿刺,重量上要求都很高的,好的胎也是在想办法把这4个性横中和 在一起,大家一定还希望价格很便宜,特别耐用,翘胎的时候不用太费劲!可惜,这7点无法共同保证啊!我买的时候PRO RACE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价格很不正常,2条只要了350元,还送了M的胎垫。正常都是要在240-300/条的。抓地一流,减震很好,一年扎2次,算不错,重量:209克,很轻的了,因为买来价格也还很好,算便宜,耐用吗,用了1年,跑了10000公里,现在看来再用5K公里估计不回有问题,及格,翘胎很方便,配合MAVIC的圈,记得那次扎的时候,跑着跑着感觉后轮不对劲了,气放完了,用手一拽,就下来了,装的时候用手稍微使劲一点,也差不多!
  所以,个人意见,把轮胎放在第四位!
2.jpg (54.28 KB, 下载次数: 0)
14:47 上传
5.说传动系统,和一些其他的提高速度的一些办法,当然很零碎了,什么都有,也分不出主次来,就一起说了
  传动系统,有不少人会说ISIS的硬度比方孔的高,这个正确,你可以这样想,中州就是一个杠杆,越粗当然越结实,有人说ISIS的比方空的更轻,这个也对,个头越大,可以更好的在中间镂空!也就可以做的更轻,现在一体中孔也成气候了,价格也开始平易近人了,这个更对,杠杆都和作用端从兄弟关系到一体了,当然更硬,不过我要说句让人伤心的话就是,当水平不是特别高和不是追求秒的差距的话,他们的表现差距不是太大,CP现在还没有ISIS系统,但是CP的东西一样很硬,不比一些ISIS的系统软(这个可能和意规的中州比日规的粗壮很多有关系,另外CP的轴很窄,103MM的不少,一般SHIMANO的109.5的很多。你可以这样考虑,杠杆很粗,而且很短,当然不容易折断,强度很高)
  另外就是牙盘,有人说曲柄不能软,有人说盘片不能软,道理和中轴和五通一样,就是在大力气蹬踏的时候,越不容易变型越好,因为变形就卸力,吸收蹬踏的能量。软不软的事情,其实在你力气很大的时候才能感觉到,AVS上到40左右的时候再说好了,一般的车子我们还是踩不出软的,当时他们的确对你的速度有一些影响,但是非常细微了。没有前4个因素影响那么大,对于比赛选手来说,分秒必睁,当然很重要了。但是我想国内的一些比赛还没有到1秒钟压过几个人的时候,所以爱好者看钱包提示,不要一味的乱花冤枉钱!
  一般来说,CNC的尺盘比冲压的尺盘要硬,你可以这样想,从一个大土豆上片一片土豆下来,比你把一个小的土豆块用菜刀拍成一片比起来,自然要结实一些,材料好自然也硬,比如7075CNC的东西,显然比普通的钢冲压的好太多。曲柄硬度和材料也有太大关系了。影响碳曲柄的轻,而且硬度还好,而且还能起到吸震作用,但是贵的要命!爱好者们根据钱包选择,用过才知道,不要相信别人说怎么软怎么软,比如我最开始用仿闪电的100元的盘,后来换了SORA的大盘,别人和我说,SORA盘比闪电好太多了,结果是:闪电的盘和SORA的盘几乎一样重,都是铝合金曲柄钢齿片,换上后,我几次和别人出去玩,都没有感觉出来和换了闪电有多大的区别,也的确没什么区别,所以,现在刚入门的,问我选择什么,SORA的要吗,105的要吗,我都和他们说,SHIMANO的抵挡牙盘就是弱项(UT DA不包括),100买假闪电,高档点的上TV什么的,轻,硬还好。他们就都叛变了!
  至于什么前后拨啊什么的,手变啊,刹车啊什么的,对车子的速度没有什么影响,重量上有点差别 克重量,SORA 450克重 ,UT的耐用,却要485克的重量,但是这些对于你的车子的速度影响小的很,车子上甩多点泥点子,换个好点的胎都可以弥补这点重量的不足,但是花费的钱,可就不是那么点了!SORA的后拨可以很好的支持7-10速,我都试验过,只要100员,265克,4400的后拨要180,也是265克,只是材料上有点进步,UT和105的好象是228克,却要300多了,DA的轻啊 195克,可是要600的价格,爱好者还是看钱包为好!
  链条上也不说,DA的可以考虑,因为便宜才160/条就用个DA的,满足大家虚荣心,SRAM的也很好,带魔术快拆的,也才300不到,什么都方便。重量比DA轻一点,而其他的HG系列和IG系列的还有KMC系列的重量差距不大,强度上差距也不大,爱好者说自己总能踩断链条的不是乱发力踩车子就是链条装的不好。
  在我的升级和使用过程中,没有感觉到一些高档的零件比一些入门的差距有多大,至少没有金钱上价格差距的那么大,20/套的JAGWIRE的台湾线没有见的比SHIMANO一套大概要50的线在速度上有差距,当然,更高档一些的变速线管和线的确给我有很深的印象,的确好用的多,但是比赛不是看谁变速快,润,骑在车上的是人,给自己的力量升级是最重要的,也是最根本的,否则,阿壮下来,车给你,你也是落后。
  所以我说,传动系统对你的速度影响不是很大
3.jpg (71.49 KB, 下载次数: 0)
14:47 上传
  其他的提高速度的就是一些很零碎的了,
  A。比如车子的各方面尺寸都和自己的身体吻合,使用舒服,自然速度会快,不会把时间浪费在调节身体和车子适应上
  B.车子要非常舒适,比如吸汗减震的把带,碳叉子和硬而不颠架子,碳杆,舒服的座包(意大利的有太多选择),总之,你要明白一点,舒服的,合适的,才能保证你的快速,而即使不要求高速度,尺寸合适和舒适也是最重要的,这就是为什么我对2000左右的人门车也建议他们用碳叉子和意大利产的座包和贵一点的把带的原因,这些可以让你最舒服,舒服才能骑好车
  说一下为舒服升级的经验:先是把带,比如GINELLI最近的那种工包的40元的把带,40员买个一线牌子,简直是馅饼。而且把带投资最少,效果也显著,你的手最先把良好的感受带给你!
  然后是坐垫,屁股很重要,前列腺很重要,要宝宝,DD很重要,投资稍微要高一点,比把带贵一点,但是值得啊。140的VIPER是个不错的选择。不穿骑行裤子,一般100公里左右,PP不会造反的
  然后就是碳叉子,半碳全碳在减震效果上是一致的,重量上有点差距而已,没钱也买个CB的280的密纹叉子(又成CB枪手了,但是那个叉子和铝的价格都差不多,上管是刚的,但是结实),手上的震动马上少了很多,手很舒适,屁股不疼,胳膊不麻,你还不骑快点啊?
  最后是碳座杆,放在最后为什么呢。把带花的小,效果快,换好坐垫的效果又比换碳杆子来的快,用碳叉子是因为效果也比碳杆子强,至少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大家,在你换了前3样后再换碳的杆子,屁股的感觉区别不是太大,但是还是有一定效果的,所以有钱还是换了好!
  所以,要为车子舒适升级:顺序是:把带-坐垫-碳叉-碳杆
  C.就是骑型服装,我的体会是:骑型裤和上衣非常有用,尤其是那种带背带的裤子,有了裤子后,你的屁股才会很舒服,而且因为那个垫子的造型,你的屁股才会老实的坐在坐垫上,而不会前后的来回动。也因此有了一个固定的蹬踏位置。而带背带而不是那种半截的卡在腰上的裤子,一个好处是可以让你的腰很舒服,不受影响,而且呼吸也顺畅。上衣用的专业面料可以让你的汗水迅速的排除体外,保持干爽!而且贴身的设计,可以降低风阻,有人穿那种大的运动服出来骑车,后背兜风,鼓的和气球一样,能快吗?
  D.学会适当的变速,保持一个高速度,其实靠的是一个固定的蹬踏频率,比如你用53带17,因为路矿好,你的频率有提高的趋势,比你的固定频率有所提高,换53-16,你就会回到了一个固定的频率,而爬坡了,你用39带15频率有下降,换39带16,不行换17,总之固定到一个你习惯的灯塔频率上,你的速度就会很快,而且体力消耗不大!专业选手为什么追求10速,还要11-21,一点一点的增加,要的就是细腻的过度,来保证自己的蹬踏频率是一个固定值!
  如果你看到一个人,一看是下坡了,就53-12的狂冲,看到是爬坡了。就马上疯狂的变成39-23,那么你可以开心了,他不会变速,你就等着他体力透支超过他就可以。我的车子是SORA的8飞系统,前面是52-39,后面是8飞 12-13-14-15-16-17-19-21,有人嘲笑我,不用9飞啊,不用3片大盘啊,我在东北,这里都是平原,我还没有碰到过39-16上不去的坡。用3片的没有必要,用9飞?
  9飞也就是12-13-14-15-16-17-19-21-23,我承认,比我多了了23的飞,但是我自己连21的飞都从来不用,只用39的单小盘后,从来只用到12-16这几片,后面的都拆了3片。你说9飞比8飞变速细腻,我都用不着,9飞自然是多余的,但是你说我的车子变速不细腻吗?我可以向你保证,一样细腻,就算是最新的DA7800的10飞,11 -12 -13 -14 -1 5-16 -17 -18 -19-21-23,去掉开头的11和后面的23,不是也一样吗?何况我52-11一般都睬不动,19以上的飞都没有用过,所以我的变速系统一样细腻,但是为什么有的人换的要细腻些呢?这个也可以理解,比如8飞的,有12-30的
  用的是12-14-16-19-21-25-28-30,大致是这么个范围,有一点的差别,这中自然变素不细腻,12-21的空间内只有5党,而我的12-21的空间内有8挡,自然细腻的多,而且常用的12-17的范围,我有6片,也是一个齿一个齿的增加,所以我说,我的8飞和那个8飞是不一样的。我的12-21的8飞和9飞的一样细腻,也不比10飞的差多少!
(欢迎推荐文章至微信:Lohas-zm;QQ:;微信群可直接@骑驴上高速。)
自由者单车,快乐骑行,享受自由!
俱乐部QQ群: ;
公众微信订阅号:FreeBicycle
关注订阅号后,直接留言
回复:1,可查看单车专业技巧
回复:2,可查看单车新鲜趣闻
回复:3,可查看骑行实用知识
回复:4,可查看单车评测赏析
回复:5,可查看骑游旅行资讯
回复:6,可查看乐清骑行信息
[自行车速度讨论]货到手 速度装车
785到了 希望别漏 速度装车 另外赞一下顺风的速度
0.jpg (393.22 KB, 下载次数: 0)
14:50 上传
1.jpg (104.19 KB, 下载次数: 0)
14:50 上传
2.jpg (89.83 KB, 下载次数: 0)
14:50 上传
3.jpg (87.64 KB, 下载次数: 0)
14:50 上传
4.jpg (394.65 KB, 下载次数: 0)
14:50 上传
一会我就开贴介绍
那是必须的
[自行车速度讨论]踏频与速度
我,男,四十五岁,二十多年没活动过,新入手的喜德盛龙武士19#。平时骑行:齿比1.58(二三),时速十七至十九;齿比1.81(二四),时速二十至二十四。再快了弄不动,体力不行呀……
回复 aiai11 的帖子
我现在就是比较重视踏频,目前,齿比1.58持续三四十分钟,并保持稳定没有问题,时间再长了就坚持不住了。谢谢您的鼓励,我会坚持的!
回复 aiai11 的帖子
我一天骑行过五十公里(上午八点启程,九点多到达;下午十四点半返回,十六点之前到家。),并不感觉太累。您看我目前的体能状况,能来个六十公里的单程吗?次日返回。找同学去玩儿玩儿……具体怎么安排骑行速度和节奏呢?
回复 cnfreezer 的帖子
言之有理!累了就歇,饿了就吃,渴了就喝,想上厕所……我就上!
回复 aiai11 的帖子
谢谢鼓励!我没有心血管和膝盖旧伤。六十公里都是平路(华北大平原,想找个坡练习都特难
)。我一定控制好踏频,踩踏好圆圈,尽量做好技术动作。六十公里分三至四段来完成,放松心情,观光散心,有氧锻炼,探亲访友,齐头并举……
回复 aiai11 的帖子
昨天下午,共用时两小时四十分钟,骑行了四十六公里(往返)。到达目的地休息了半个小时,再返回时脚趾抽筋(抽筋的原因可能是快速加速的原因,半分钟内从齿比1.58换到2.53,踏频保持在一百左右。),被迫下车调整了十分钟。回来后感觉有点儿累,但不太严重。今天早晨起来也没有其他不是的情况。
通过这段时间的踏频训练,我已经开始不适应低踏频了(九十以下),会感觉到很不舒服。我在九十至一百的踏频时,能完成“刮泥”动作。踏频一百以上时,这个动作就完成不好了。
回复 nieboxy 的帖子
我也是新手,但以我的一点可怜的经验,就是根据路况及时的变速并保持踏频。这需要练,习惯成自然。
在山区,平均十五公里已经很不错了!
我在我们平原地区,也就是十五公里多一点儿……
[自行车速度讨论]转贴:极限山地车速降1
看大神咋练车了极限山地车速降
视频来自:56视频
0.jpg (60.52 KB, 下载次数: 0)
14:50 上传
1.jpg (60.73 KB, 下载次数: 0)
14:50 上传
2.jpg (59.16 KB, 下载次数: 0)
14:50 上传
3.jpg (96.43 KB, 下载次数: 0)
14:50 上传
4.jpg (34.57 KB, 下载次数: 0)
14:50 上传
5.jpg (42.97 KB, 下载次数: 0)
14:50 上传
6.jpg (56.87 KB, 下载次数: 0)
14:50 上传
7.jpg (55.19 KB, 下载次数: 0)
14:50 上传
8.jpg (71.33 KB, 下载次数: 0)
14:50 上传
9.jpg (87.43 KB, 下载次数: 0)
14:50 上传
10.jpg (55.2 KB, 下载次数: 0)
14:50 上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买公路车还是山地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