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长跑的1500米长跑训练方法法

10公里长跑_百度知道
10公里长跑
我要参加市运动会,报名了10公里,我要拿前三名,想请问下如何安排时间进行训练,以及如何训练?(还有6个多月的时间)
提问者采纳
  中长跑训练的主要内容、方法、手段(一)  现代中长跑的训练内容很多,凡是能够决定和影响运动员竞技运动能力及专项运动成绩的因素(除先天因素外),都应列为训练的内容。这些主要内容有:专项素质训练、技术训练、战术训练、心理训练、智能训练、恢复训练、思想政治教育等。  一、专项素质训练  有氧训练与无氧训练  中长跑运动员的一个特点是具有良好的耐乳酸能力。提高有氧和无氧训练水平是中长跑运动努力的方向。中长跑各个项目有氧训练与无氧训练的比重是不同的,跑的距离越长,有氧训练的比例就越大,而无氧训练与些相反
发展有氧耐力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中长跑运动员的血乳酸值在4摩尔/左右时的跑速可确定为无氧阈速度。用无氧以下的跑速进行不间断持续跑是发展有氧能力的主要训练手段。无氧阈确定以后,可采用两种训练手段来发展有氧能力:分别取无氧阈速度的70%或80%-90%作为练习手段。例如某长跑运动员的无氧阈速度为5.2米/秒即每公里4'34&,这种速度的不间断匀速跑占跑量的30%,心率在20-24次/秒时间不超过120分钟。采用这种跑的目的主要是为有氧能力的提高创造必要的条件。有时在大强度训练或病愈后也采用这种强度的恢复性跑。间歇训练时的间歇慢跑也属于这种类型的跑。  在采用第二种训练手段时,取无氧阈的80%-85%-90%即每公里3'05&-2'45&,这种训练手段占问题的60%是提高有氧能力的最重要手段。心率为27-28次/10秒。这种训练手段也可应用间歇训练负荷法。在跑每一个快跑段落(200米至1000米)结束时心率为27-28次/10秒,而慢跑段落时心率为24-25次/10秒,快跑段的时间、长度及其反复的数量取决于运动员的训练水平和该训练阶段的任务。这种训练手段对提高耐力项目的最大有氧能力非常有效。  二、速度训练  速度素质是径赛运动员的最基本素质。800米运动员的速度与耐力素质可视为该项的法定性素质。例如:800米男子世界纪录为1'41&73,全程平均速度为6.75米/秒。由此可知,800米运动员的训练应建立在速度(无氧)训练的基础上。  在各种不同距离的比赛中,速度有三种表现形式种是绝对速度,表现为10-60米行进跑的成绩。可通过行进间计时取后30米的速度来计算。另一种是基础速度,可采用站立式起跑100米计时来计取。这个速度对运动员是很重要的。还有一种是相对速度,即短于专项距离的段落速度,如:800米运动员的相对速度就是100米到600米的成绩。各项目计取相对速度的段落如下:  专项 计取段落  800米
400-600米  1500米
800-1200米  5000米
3000米  10000米
5000米  了解运动员的相对速度水平是重要的,中长跑的成绩在某种意义上可称为数学效果,在确定成绩指标时,相对速度是一个主要参考指标。假如一个运动员400米成绩为60秒,那么他任何时候800米成绩也达不到2分。  发展速度的主要方法有:  跑的专门练习:30-100米的加速跑;接力跑和多人破纪接力跑;行进间跑;60-200米重复跑;快速跑;变速跑;阶梯跑练习;借助外力短距离跑(如顺风跑、牵引跑、下坡跑、在活动跑道上跑等);其它各种速度练习和素质性游戏,力量、弹跳力的练习及比赛训练法等。  上述所谈速度训练的方法和手段在运动员青年和成年期都应采用。我们应在运动员的青少年时期就抓紧速度训练,这种速度训练应在整个训练过程中进行。  速度训练课的安排,应在冬天每周安排1次,冬天到夏天的过渡期每周安排2次,在比赛季节每个周期(2个星期)安排3次。  三、耐力训练  耐力是运动员应具备的重要素质。耐力一般理解为在一定时间内,运动员能发挥最好的持续跑的能力。  耐力可分为一般耐力与专项耐力  一般耐力就是有氧训练能力,即时间长,速度慢,强度小的跑的能力,有氧训练是通过、走跑以及伴随着其它条件来进行。时间与速度有一定比例关系。如跑两小时,要求1千米/5分钟,而跑1小时则要求1千米/4分钟。一般耐力训练的强度要求通常为小于等于79%,而专项耐力训练的强度要求为小于等于80%-90%。  专项耐力是指运动员在整个跑程中保持始终如一高速度的能力,专项耐力对于中长跑运动员是至关重要的,专项耐力训练可称为无氧训练。在全年训练中,根据任务的不同应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特别是在准备期训练中,成绩的好坏可影响正式比赛的成绩,在训练中,基础训练是最根本的。专项耐力训练几乎每天都要进行,不能中断,训练强度取80%-94%(发展一般耐力的强度为小于等天79%),(发展速度时的为95%-100%)一般耐力与专项耐力训练采用的手段和训练形式是一样的,其不同之处在于跑的时间、间歇时间、重复次数以及运动员的情况和强度等。例如:发展速度,用6×50米,强度为95%-100%,休息3'。发展一般耐力,用20×400米,强度为79%以下,休息慢跑200米。发展专项耐力,用2×(2×400米),强度80%-94%,慢跑200米,每组之间休息7'。  发展耐力训练主要可以采用以下手段:  待续跑、重复跑、间歇跑、法特莱克跑、缺氧跑、等距离跑或不等距离的变速跑、较长距离的大强度越野跑、长时间或较长时间的专门练习以及各种段落的计时跑;检查跑测验、比赛等。  (一)持续跑的方法  这种方法的基本特点是距离长、匀速的公路跑。初学者为达到训练效果,一次课至少要达到15分钟。优秀运动员要达到里迪亚德的标准,一周至少要跑160千米(现已达到每周200千米以上)一次课的跑量要达到12-20千米,对优秀运动员,跑的强度要高一些。如要求1千米 /3'20&-4'20&。通过此方式提高耐力水平及有氧训练水平。如果速度提高了,也可在训练过程中采取用无氧训练和无氧与有氧混合的训练。  (三)间歇跑的方法  间歇跑的方法很重要,特别是400米、800米的作用较好。间歇训练法的实施是较为困难的,教练员只有真正地掌握了这种方法,并对运动员有了清楚的了解之后才能得以实施。该方法的特点是:第一,有节奏的交替,有相对的间歇。此方法虽可使运动员身体得到一定的恢复,但不能完全恢复。第二,训练强度不同。有与比赛速度相同的,也有大于或小于比赛速度的。第三,运动量大。例如:扎托贝克、库次、费林、穆思斯,曾经一次课完成过20-100次×100-400米的间歇训练。近年来段落跑的次数趋于减少,世界优秀运动员一次训练课中,跑同一段落不超过20-40次。  间歇跑与持续跑、重复跑的区别在于训练的休息时间。间歇训练的休息时间短,体力不能充分恢复,而且间歇时间相同,也不允许完全恢复。例如:6×200米27秒,每个之间慢跑200米,当脉搏恢复到12-130次/分就开始下一次练习。  间歇中的主要手段是:有氧-无氧混合训练、无氧训练。  间歇训练的内容包括:A距离、B强度、C重复的次数、D间歇的时间与内容。  A距离:要短于比赛距离。如800米运动员可进行200米、300米、400米的间歇训练,当然也有长距离的间歇跑,可达3000米。传统方法的范围在100-400米之间。  B强度:可根据任务(如发展一般耐力或专项耐力)而定。如:800米成绩为2分的运动员,可选择下列安排:4×200米,30秒+200米慢跑;4×200米,25秒+200米慢跑;4×200米,35秒+200米慢跑。  在传统的间歇训练法中,强度要逐步提高。  C重复次数:通常一次课中,间歇跑训练的问题不宜过多地超过专项距离的长度。  D间歇的时间与内容:间歇时间取决于运动员的水平。高水平运动员的间歇时间要准确。间歇时间可以用时间或脉搏来控制。各个不同专项的不同段落间歇跑的间歇时间,可以参考表5.2。  间歇休息的重点不是时间而在于休息的方式,不能停、坐、卧,而应慢跑或走。  (四)法特莱克跑的方法  法特莱克(速度游戏或跑的游戏)。这种在野外进行的变速跑可作为不同水平心率(130-180次/分)的有氧能力训练手段。同时在这种跑中加速跑还可发展无氧代谢能力。法特莱克跑时间为30分-2小时,可根据跑的速度和加速跑的长短而定。这种方法要贯彻全年,冬春宜多采用。  在法特莱克跑的过程中,运动员进行一系列100米到2-3千米的加速跑,而且事先既不规定这些加速跑的速度,也不限制慢跑的时间。在法特莱克跑时,运动员可用跑和跳专门练习代替加速跑。此方法对1500米至5000米的项目较为有效,而万米以上运动员,不常采用些手段。800米运动员也不宜采用这种大运动量的训练方法。  专项耐力训练中,强度要求一般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百分比强度要求法:计算某段跑强度要求公式为:  强度要求=个人最好成绩÷强度%  例如:运动员600米最好成绩为1'30&时,其85%强度要求为1'30&÷85%=1'45&9。不仅全程跑要有强度要求,不同段落也要有强度要求。为此,要了解运动员的最佳成绩如成绩,再计算强度要求的范围。  2.比赛速度要求法:先按某项预计的比赛成绩求出该项中的每100米平均成绩,在运用时,只要将该成绩乘以所跑段落的百米数,所得出的时间即为该段的比赛速度强度。如预计1500米比赛成绩为4分0秒,训练时以比赛速度跑800米的强度为:(4分0秒÷15)×7=16秒×7=1分52秒。  3.自然强度要求法:自然强度是指教练员只提出技术上或体力上的要求而没有提出具体数值的强度要求。采用这种方法必须是当运动员具有较高的训练自觉性和训练水平时才能得到较好的效果。这种方法一般是在训练阶段转换(如冬季转入春季)时,为了适应环境、气候变化或其它特殊情况时采用。  专项耐力训练在全年训练的准备期中,只保留一定的比重,而在竞赛前期和竞赛期中的比重大。  比赛前一周左右,可以适量进食蛋白类,精肉食品。前四天,因为就要参赛,所以易食碳水含量食物。加大糖的进补量,以供比赛之需。  比赛前四天内逐渐减小活动量。注意运动后肌肉的放松。这一环节不可忽视。可以避免肌肉酸痛。赛前五小时内不可吃东西。五小时前吃一早餐奶即可。  比赛前40分钟最好喝2支葡萄糖溶液,不要吃糖块和巧克力。  我比赛的时候10圈左右和18圈左右的时候很难熬,不知道你什么情况,自己要注意调节。跑的时候最好不要领跑。
提问者评价
哦 谢谢了!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1条回答
附近有没有公园?有就早上6点起床去跑步,要从少跑到多,慢慢增加圈数。晨练队身体好,坚持就行了....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长跑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查看: 3738|回复: 7
请问一下跑步中出热汗、冷汗的问题
请问一下中出热汗、冷汗的问题
夏天你能出冷汗就不正常了,流汗一般都是热的吧流冷汗就证明你身体出现问题了
我跑步一直都是出冷汗,最近老婆也跟着来凑热闹才发现这么回事,身体那里有问题啦?求解答。
跑前有摄入碳水化合物吗?长距离的话途中有补充糖分和矿物质吗?
冷汗可能是血糖偏低引起的。
冷汗、热汗,怎么区分?弱弱的问
我有时也这样,跑着跑着,浑身发冷,果断停下来。。。
本帖最后由 stephenho 于
12:22 编辑
我没有发冷的感觉,只是流出来的汗是冷的一般跑5-6km,比较轻松
有两次出冷汗
都差点栽下去
不是好事儿
那两天确实比较虚弱易疲劳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长跑训练方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