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职业拳王争霸赛赛怎么压制

如何评价邹市明在 IBF 蝇量级拳王争霸赛中的表现?
伦龙赢了我挺意外。
按投票排序
已更新完毕,图多慎入。基本赞同 和这篇报道
的观点,但都不够具体。显然,很多观众只看到了这场热门赛事的“热闹”,还没完全搞明白里面的“门道”。我会试着分析一下比赛,也闲扯点比赛之外的拳击知识,愿越来越多的人能了解并喜欢拳击运动。——————————————————————————————1、双方技术水平、比赛表现分析。邹、伦龙这两人,虽已是争夺IBF蝇量级金腰带的级别,但技术水准都有一定欠缺。IBF蝇量级在亚洲拳坛大致可以代表最高级别,但放眼世界,技术最高的拳手并不都在IBF,其它组织蝇量级还有如下两位金腰带以及银腰带等等。亚洲拳手,限于黄种人的特质,多处于小体重级别,因此占据了小级别的多数席位,例如此次的蝇量级(次最轻量级、50公斤级),熊朝忠所在的迷你蝇量级(最轻量级、48公斤级)等等。由于亚洲地区开展职业拳击较晚,拳手基础薄弱,技术实力较差,因此,亚洲、小级别区间拳手的综合水平,处于世界职业拳坛的底端。当然,亚洲拳坛也是最有发展潜力和商业潜力的区域,目前以澳门为首的商业化操作已颇见成效。但是,不论媒体怎么吹,当今的世界拳坛既不是邹的时代,也不是伦龙的时代,亚洲拳手短期内很难成为职业拳击里的主流。赛后,伦龙在蝇量级的世界综合排名上升到了第9位,邹是第35位。贴个视频: 。这是当今蝇量级世界第一的冈萨雷斯和第二的埃斯特拉达(即上图的金腰带拥有者)在2年前的对阵视频,有兴趣朋友的可以看看,了解一下该级别顶级拳手的水准。邹和伦龙都是业余转职业,两人在业余阶段也有过较量(查了下资料,3次对阵,邹2胜1负)。从伦龙在比赛中的行为习惯来看,我猜测他可能练过泰拳。总之,两人均明显带有业余拳击(或其它格斗训练)落下的一些毛病。我会配合截图进行技术讲解和分析,有兴趣研究格斗技巧的朋友,可以看完分析再去复习一下比赛,验证一下是不是那么回事儿。我若有判断错误的地方,还望批评指正。双方赛前数据:邹,33岁,6战6胜1次KO。 33岁已过了运动生涯的巅峰期,战绩勉强,KO率较低。111.5LBS(50.5公斤)5英尺6英寸(1米65),臂展65英寸(1米65)。伦龙,35岁,14战14胜5次KO。这位年纪也不小了,两位都把青春奉献给奥运了。112胖子(50.7公斤),5英尺4.5英寸(1米63),臂展69英寸(1米77)。伦龙的臂展比身高长14cm,比邹的臂展长12cm,确实是天资优势。但这个优势能左右大局吗?我认为很难。平摊优势不过几厘米,在针尖麦芒的时刻,这几厘米或许能凸现作用。但以两人目前的技术水准来说,可以改善的地方还很多,根本达不到用这几厘米来定胜负的地步。Then,let's get ready to rumble~~~~躁起来吧~~~比赛开始~~~两位拳手都是两位拳手都是传统右势(orthodox,以左手为前手、右手为后手)。首先,看两位的抱架,即双手所抱的位置。严格来说,抱架略低了,这是业余拳击留下的毛病。业余拳击的拳套较小,有头盔防护,攻击强度不高,对击打下颌KO的重视度没那么高等等原因,防御强度和意识也差一些,抱架通常不高。而职业拳击,攻击强度很高,前手架在下颌前方,后手架在颧骨、下颌之间,能起到最严密的防护,同时,也能够以最短的距离、最快的速度出拳。当然,比赛中的情况很复杂,抱架应当随时根据对手的抱架、出拳习惯、移动习惯等进行适当调整,但无论怎样,都不该忽略基本防守抱架。诚然,有些拳手抱架很低,放在腰间,甚至自然下垂,有些还敢背过手去挑衅对手。但是,人家主要是为了攻之以出其不意。人家还有腰、腹、腿的力量配合形成的神躲闪,您有么?既然没有,还是应该老老实实采用标准抱架,提高防御,少露破绽。这两人还喜欢搞很假的“假动作”,手臂无谓地晃来晃去,其实既影响发力,也会造成肌肉疲劳。真正的假动作,是抱架很稳,疏而不漏,通过步法、腰身、颈肩调整,形成虚晃动作,随时收腹、撤步躲闪,而不是靠手上瞎比划。说完抱架,就要说说俩人的说完抱架,就要说说俩人的前手拳了。先说邹的问题。我没法截到他的一个小习惯动作,大家看视频注意一下:邹一旦抬高抱架,就想要出拳了。这就叫预令动作,会告诉对手:我要出拳。开场30秒内,他就已几次暴露了自己的这个习惯。伦龙估计也是脑子卡,一时没发现这档子事。邹的步法和重心移动,都不够职业,步子拉得太开,腰没有送上前,重心还在裆下。应该把腰向前提,重心前移,肩膀内偏,护住左侧(也就是对方后手拳打来的位置),这样的话,至少能加大10cm的射程,也就足够弥补他臂展的劣势了。伦龙的前手拳技术要稍好一些,至少步子稳,重心稳,花样也多(直、钩、小摆)。注意他们前手出拳时候的后手位置,别以为出前手就不用管后手了。建议看视频,他一出前手拳,后手就不自主地往后拉,伦龙亦然。这不是业余拳击的问题,这是各种格斗里都很常见的弊病。后手回拉,会对前手拳的力量会产生削弱作用,延缓后手拳的出击,阻碍后手拳的整体发力传导,严重者也会形成预令动作。为啥会回拉呢?俺也不知道。几乎所有没经过训练的人都会这样,不信你们自己打打试试(打枕头,别打老公)。我是被教练抽改的,后手一回拉就抽我肩膀……我的教练说,这种动作,是因为左臂下意识收紧、用力,肌肉自然紧张,带动右手的反射动作,说明人太紧张,没有协调好全身发力。常年的拳击训练,不是练力量、练力量、练力量,重点是要克服人类本能的各种下意识动作,让身体彻底放松、听话。最终要做到:让力量从脚掌蹬地开始,经小腿、大腿、胯部、腰部、躯干、颈肩、手臂,逐级借力,最终在拳锋上发泄出来。这是我师爷(教练的师父)在只有录像带的年代,钻研多年外国拳击录像,总结出的“奥义”。山东济南张氏,老一辈生不逢时的拳击人,我也未能见到他本尊,谨以此表示纪念吧。这是伦龙的后手拳,也还是比较标准的。这是伦龙的后手拳,也还是比较标准的。我们可以看到,伦龙前脚稳扎台面(稍微差一点左腿的助力),后脚发力蹬起(步子略开了,因为步法没跟上),右侧腰部送上(既然不是组合拳,应该再前移一点),右肩前送,直线攻击邹的面部。看看这射程吧,几厘米的臂展还是问题么?他和邹在后手直拳上有同样的不足,都是步法不够好,因此抓不住机会。理想状态,应该趁对方后撤、左右脚交换、转动身体方向的瞬间,跟上一步,击发后手,方可攻入抱架之内。注意,第一回合第50秒,后面讲到的Roach教练为邹制定的策略(我猜测的),第一次出现。邹突然颔首,前倾身体,以头为先,向伦龙突进。(实际这是打规则的擦边球)1分10秒第二次突进,不明显。刚开始用这招,伦龙毫无防备,显然吓了一跳(内心OS:不按规矩出牌啊~),不过好在比赛初期,双方体力满格,伦龙应对自如,邹完全没占便宜,还挨了几记重拳,略显尴尬。双方开局很保守,互相试探,这是拳台惯例。我更喜欢泰森那个时代,一上来就真刀真枪。双方开局很保守,互相试探,这是拳台惯例。我更喜欢泰森那个时代,一上来就真刀真枪。第一回合中期,双方进入状态,达到兴奋点,各自教练的策略开始显现。第一回合后期,可以清晰看出,伦龙的技术水平确实是高于邹,且临场发挥稳定,经验足。如上截图,还是邹的前手拳,还是我前面讲的那些毛病,但有一个毛病更突出了。邹的步法不好,经常因为急于攻击,前脚追得太厉害,步子迈的太开,后脚跟不上。后脚跟上以后,会形成一个轻微下蹲动作。这时,人的重心和身体力量就会向下盘集中,再次起身会很累、很缓慢,既不利于出拳,也不利于躲避。伦龙就是抓住这个时机,用后手摆拳重创邹。邹在追击时总是出现这个问题,大家可以看视频留意一下。这就是为何伦龙总是退着打,其实是一种聪明的技巧,并非单纯“逃跑”。第二回合37秒,邹再次用头向前突进,比较奏效,伦龙乱了方寸。这是这是第二回合的那一次击倒。邹连续猛攻,打出一记后手拳的同时,又采取弯腰低头突进,打破了面对面的对阵姿势。此时,伦龙有点慌张,右脚调整步伐后撤,但上肢依然打出一记前手平钩拳,不巧,邹因为弯腰,恰好躲过去了。然而,伦龙扭动上身打出的平钩拳,由于惯性,根本停不下来~~于是把左脚带了出去,带到了邹的左脚边,于是失去了平衡感,门户大开,邹顺势一记前手平钩,击倒!根据规则(脚以外的部位接触地面),裁判过来强制读秒,确认一下伦龙的情况。不过很显然,伦龙并不是完全被拳头的力量击倒的,输了局面,输了气势,身体并无大碍。击倒给邹带来很大信心,继续穷追猛打,但伦龙恢复很快,本回合后期就开始扳回场面了。由于这次击倒,邹得到本场比赛唯一的一次回合胜利,拿到一个10:8比分。第二回合倒数10秒,(倒数10秒时,场边会有计时器啪啪啪),邹的一次“后手拳”……这个头和上肢是怎么个情况???策略显然没奏效,还挨了一拳,于是邹采取贴近搂抱,这之后就出现了伦龙第一次夹邹的头。这个互动,很难评判对错,邹用头去拱,伦龙用胳膊夹,兵来将挡。场裁还是很优秀的,及时过来将两人分开,伦龙听到裁判的break,就放开胳膊并举手示意,并没有什么恶意动作。这时候就要显示场上裁判的作用了,如何掌握break时机很关键。Break就是当两个拳手出现搂抱、互相夹胳膊等僵持、违规动作的时候,裁判来暂停比赛,并将两人分开。裁判太早介入,会影响比赛进程,太晚介入,可能会导致一方吃暗亏。如果裁判不喊暂停,伦龙主动松开了胳膊,比赛还是继续的,邹是可以打他的,所以伦龙肯定不敢松手。但是我们可以看到,伦龙一听到裁判的声音就立刻松手了,并举手示意,这是符合拳击规则和比赛道德的,做的很好。解说的指责,显然偏颇了。反观邹,显然对职业拳击经验不足,他几次被裁判break时,并没有举手示意,反而还有挑衅对手的表情动作。中国拳手在这方面应当学得更合规矩、更绅士一点。今儿在优酷找到了HBO的无水版,爪机截屏,方便多了,继续看图说话。今儿在优酷找到了HBO的无水版,爪机截屏,方便多了,继续看图说话。先讲讲第三回合1分30秒的那次伦龙抱摔犯规。此前十几秒,邹有两次伸头试探的挑衅动作。邹全程都穿插着类似的示威、挑衅、表演行为,这是他的个人特色。因此,被运作为焦点赛事的是邹,而不是熊朝忠等等。这个行为不好评价,毕竟在职业拳击比赛里,嘴炮、表演、跳舞都是正常的、规则允许的行为。(表演的途中人家打你也是正当的。)我希望,中国选手先把精力专注于提高自身技术水准吧,技术凌驾于对手之上时,再表演不迟。继续讲,邹进攻之后,后劲不足,于是进行搂抱,形成如截图的动作,之后,伦龙便使用抱摔,将邹摔倒在地。明确的犯规动作,裁判予以警告:No more!场裁就是这位,场裁就是这位,Mark Nelson,还是不错的。评论里 评论里
对我下面所说的裁判警告watch your head提出纠正,实际是heads。非常感谢。拳赛里比赛经常出现头撞头情况,很容易造成伤害(最常见的就是眉弓破裂),所以watch your heads,是场上裁判的标准习惯用语。但我在这里还是用了单数词,因为本场比赛中,裁判是专指邹的问题。如截图,来自不同回合,裁判的意思很清楚:注意抬高你的头。第十回合俩人搂抱之后互打后脑勺,裁判就很分明,各打五十大板。现在开始谈谈邹的现在开始谈谈邹的技术弱点。邹为何总是弯腰用头部突进?我猜想这是Roach教练的策略。那么,Roach又为何会设计这种策略呢?我认为,邹的后手拳技术,本身存在难以矫正的问题。他应该是在启蒙阶段接受了错误的指导,以致多年训练留下了无法矫正的出拳习惯,Roach只能借助这个习惯来设计打法。这应该就是Roach作为“传奇教练”的高明之处。邹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中远距离(大概两步之遥)拳法。如果是站桩对打,还不容易显露问题,但在追击战里就暴露无遗了。首先看第一张图,前手+后手组合拳,这里他为了追上伦龙,出现了滑步动作。第二张图,依然是追击,准备出后手重拳,出现了跳步动作,双脚全都离地了。滑步、跳步,应该说都是拳法里的大忌。都会导致什么问题呢?第一张图的问题:出前手拳时,前脚滑步出去(即便是先用后脚蹬地),后脚还落在后面,两腿分得太开,你的重心就被牵制在了中间,不能完全移到前面,那么前手就只能形成一个短距离送力(就滑步那一下猛劲)。不管这下打没打到对手(打到也不是重击),普通对手这会儿就后撤了,而你失去了前脚的支持,前手、前腿的惯性还要把重心往前带,导致两腿远远分开。后腿这会儿只有追上半步,才能恢复原本的姿势,你离对手也就远了一步,这次进攻就截止了。如果不恢复姿势,硬要打组合拳呢?你的前手惯性还没消失,双腿又是分开的,后腿硬要往前追,首先蹬地力量就不足,又通过上肢和臂力把后手送了出去。这样,你就是在把重心从前手向后手硬拽过去,一定会导致重心不稳,这一记后手拳根本发不出太大力量,能不能打到还两说。如果你面对的是高级对手呢?对方躲完你的前手拳,看到你两腿分开,前胸门户大开,重心不稳,后腿没跟上,撤退无望。如果在你的正侧,直接后手钩拳击打下颌(就看右手能不能防住了);如果在你的背侧,则可以左手摆拳击打肋部(左手收不回来,胳膊肘就护不住肋骨)。邹在这里就暴露了一个大问题,他的后手就完全甩到身后去了(估计是为了协调平衡),无论对防守,还是组合拳出击,都是完全不利的。第二张图的问题:这是第一张图的问题进阶版,由于中远距离拳法和追击打法上的缺陷,根本追不到移动快的对手,邹采取了跳步追击的办法,飞身一拳。类似打法,常见于某个特别火的假武僧,他还有更进阶的360°回身甩拳,基本是门外汉拳法。跳步倒是能解决距离和重心问题,但这就是武术里所说的“下盘不稳”,现代格斗里就叫“步法混乱”。拳头的力量不能简单的依靠臂膀,也不能依靠飞起一拳的冲劲,而是应该来自于“大地”。君不见,多少人跳来跳去,在空中停不下来、没法躲闪,被人迎面击中;君又不见,多少人跳步落地,脚下扎根未稳,对方后手直捣黄龙。发力问题,举个简明的例子,大家设想一下就好,没事别亲身尝试。摆好前后开立的站姿,左脚在前,右脚在后。第一种——右脚蹬地,左腿支撑,重心转移到左侧,左肩前倾,用左肩膀撞击目标。第二种——左脚扎稳,右脚蹬地、离地,右腿向前迈,右胯部、躯干随重心往前送,把右肩甩上来,右肩膀撞击目标。哪一种杀伤力更大?显然是第二种。并且,此时你的右脚已经跟到前面来了,形成了右脚在前、左脚在后、重心在右侧的稳定站姿,左脚继续跟一步就可以恢复右势站姿。这样,你会发现你比刚才前进了一米以上(取决于腿长),没有失去重心,没有步法混乱,轻松完成了追击。如果再配合出拳,以我的身高(183)臂展(187)来说,射程范围可以达到2米。大家有兴趣可以去看看“GGG”戈洛夫金(Gennady Gennadyevich Golovkin)的比赛,他的臂展就是1米87,看看他的射程是什么概念,还可以观察一下他的组合拳和发力技巧。传送门:在中远距离的处理上,邹还有一个很不好的习惯动作,就是向一边歪身子(如歪脖子系列图),并压低头、肩,但手臂高抬(想击打对方面部)。随便截了个图,大概意思如下。这会儿步子倒是扎稳了,重心呢?下一拳怎么出呢?这会儿步子倒是扎稳了,重心呢?下一拳怎么出呢?如果对方回击,你这会儿右侧完全失守,怎么把手臂收回去防守呢?重心怎么撤回去躲闪呢?总得来说,邹的最大问题就在于,没有掌握有效的中远距离拳法,只是在努力地去够对手。他的中近距离拳法前面也谈到了,主要就是发力问题,臂力占得比重太大,击打效果差,还严重消耗体力。这些缺陷,导致他出拳很挑时机,不能做到想打就打,所以在积极度上也存在局限。因此Roach在中间休息时一再跟他强调:let your hands go。第11回合开始1分钟。第11回合开始1分钟。邹依然是那个套路,身体前倾把伦龙逼到了围绳上,伦龙推开他,此时邹掌握了合适距离,一阵狂风骤雨般的连续拳。这套连续拳虽然好看,但力道太小,未构成实质性伤害。两人分开后,邹闷头接一记后手拳和前手钩,脚下失去了重心,伦龙顺势把邹击倒。但是,裁判挥手示意击倒无效,因为,伦龙钩到的是后脑勺、后颈,属于违规部位。不是恶意犯规,所以没扣分也没计击倒。这里也说说现场观众,在澳门,观众里中外游客都有,但还是能看出来,整体不如欧美观众懂拳。嘘声太少,嘘的时机不太专业,而且带有明显倾向性;喝彩的时机也不是很专业,喜欢为花哨的拳法叫好,而一些巧妙攻击却没人叫好。嘴炮、国骂等等这方面,这场观众还挺文明的~~另外不知大家有没有注意两人的另外不知大家有没有注意两人的回合间休息。截图是最后一次休息,已经打了11回合。邹是坐着,助手给他进行放松、降温,旁边有教练在指导,呼吸已经不匀称,体力略显不支。而伦龙则一直是站着,他的教练说啥咱也听不懂,他呼吸还是平稳的,出汗也没那么多。这从侧面就能反映一些问题,邹的发力方式不够科学、省力,局面处于劣势,越打越累。关于打分,可以参照
的解释:奥运拳击是业余拳击,计分规则为加分制(击中有效部位加一分),侧重技术,有头盔防护,回合数少,体能储备要求低。所以邹市明奥运时期的打法是海盗式打法,即打了就跑,且拳不求重,命中即可。职业拳击是商业比赛,回合数随水平在增加,体能要求高,积分规则为减分制(每回合进攻主动者为10分,另一方9分,被击倒一次再减1分),崇尚进攻,要求重击。基本状况就是这样,有几点需要稍作说明。职业拳击的回合数,准确说不是与水平正相关,而是与排名、战绩正相关,并且,是由双方拳手的经纪人和承办方共同商议决定的。(-来几炮?-6炮吧!-这个拳手我想推一下…-那8炮?多加钱啊 -Deal!)刚出道就是4回合,胜场增多,开始打6回合,胜率走高,打8回合、10回合,排名较高、争夺腰带的比赛,通常就是12回合了。同时可以商定的还有一些胜负判定规则,比如是否有bell save,da回合3次击倒直接判负,等等…每回合的基准分是10分,积极主动的一方拿10分,逃避、不主动的一方9分,这评的是优劣势。若一方明显处于劣势,遭受击打较多,尤其是被击倒,则在9分基础上继续扣减为8分,这评的是胜负。好像现在的最低打分为7分,即劣势+两次被击倒。如果能扭转局势,甚至反击倒对方,占据优势,可以逆转8:10为10:8。如果恶意犯规,给对手造成伤害和困扰,直接算回合负,8分。普通违规警告,多次警告也扣分。如果严重恶意犯规,例如响铃以后把对方给KO了,撂裆让对方不能比赛了,那么,犯规方直接判为本场比赛负。K.O.,就是俩人对战当中把对方干倒,裁判读秒结束对方还迷糊,则直接获胜,计一次K.O.获胜。如果是打得对方七荤八素,就是没倒,但裁判认为他继续比赛会出危险;或者团队看着不行,认输了。这个计T.K.O.获胜,Technical KO,技术击倒。拳击可以有平局,小分一样就平了。拳王赛平局的话,卫冕者保留金腰带。我的打分(左邹:右伦龙):第1回合伦龙占优,9:10第2回合邹获胜,10:8第3、4、6、8、9、10、11回合伦龙占优,63:70。第5、7回合,邹占优,20:18。第12回合,双方无明显优劣,伦龙太不积极,邹主动,10:9。总分——112:115邹微弱劣势,伦龙保留金腰带。最后一幕。一边是抱得美人归的人生赢家,一边是跪谢师恩的赛场赢家。这个结局很完满,祝福他们。——————————————————————————————2、保金腰带的“老规矩”。在挑战者没有取得绝对胜利(KO、TKO)或明显优势的情况下,依然会保留卫冕者的金腰带。所以,裁判宣布结果时通常会专门强调:……Still ! the champion of world……毕竟,金腰带代表着目前世界排名第一(洲际金腰带就是洲际第一),而挑战者,可以是排名前几位的,并不是说第二位才有资格跟第一打。第一的宝座,没有绝对的实力是坐不上的。IBF目前还未设立银腰带,WBC现在给第二设立了银腰带,WBA则有过渡金腰带。算是给万年老二的补偿吧,碰上克里琴科兄弟这种统治金腰带多年的拳霸,只能弄个银腰带……总而言之,排名第一的拳手没有明显劣势或落败的话,他的金腰带不会被剥夺。况且,邹确实小分输了,裁判计分没有问题。这场比赛的结局是公平、公正、合规矩的。民族情结、自豪感等等,都可以理解,但比赛公平性毋庸置疑。——————————————————————————————3、是否存在“脏”和“赖”的问题?周英杰等人的解说是否存在问题或偏见?目前看来,大部分观众是被解说给误导了。各位如果有仔细看比赛,应该发现邹采取了一种所谓的“主动进攻策略”,是以头部和上半身先行,突入伦龙的近身范围,这应该说是合理运用拳击规则的一种低劣的技术策略。他俩都打得不怎么高级,不符合拳击运动的核心精神,没有面对面用拳头技巧说话。这也是当今拳坛的一个问题,由于规则的可利用性,面对面PK的拳手越来越少。职业拳击的精髓,标杆是——Mike Tyson(泰森);榜样是——买买提Ali(阿里)。一度“被宣传”为野兽、流氓的泰森,如果你去深入了解他的拳击历程,了解他被陷害入狱的历程,了解他后来的生活状态,你们会看到一个布鲁克林区混混出身的拳台绅士,一个拳击天才,一个被舆论捧杀的红人。拳台上的泰森,没有任何花哨的表演,只有拳头对拳(xiong)头(lian)。他在拳台上只奉行一句话:I just
wanna knock him out。(不让knock就咬你耳朵)这里就要谈到拳击技巧和职业拳击规则。拳击手的普通“侵略”手段是前手直拳或所谓的刺拳。刺拳是依靠臂部力量的、试探性的、不以创伤对手为目的的拳法,直拳则是依靠脚、腿、腰、肩送力的攻击型拳法。但根据教练给我的教诲,刺拳是一种未能将技术充分发挥的拳法,并不省力,面对高级对手,反而容易在出拳之间露出破绽。尽管如此,前手拳,尤其是刺拳,依然是进行常规侵略、局面压制的重要手段,也是裁判们判断拳手是否在积极应战的一个重要指标。有时候不好分辨,也要看出拳数据统计。而邹,由于业余拳击的一些训练习惯,并没很好地掌握和运用前手拳。其实他的整场表现,不好推卸给他打业余拳击的记点规则习惯,伦龙也是业余转职业,即便按那样记点,伦龙依然是胜者。在场面没有明显优劣势(例如击倒、重创对手导致裁判强制读秒、对手屡遭打击毫无还手迹象……)的情况下,裁判是以出拳是否积极,来判小局的胜负。虽然伦龙一直在打、撤、打、撤,一直被解说员挖苦为“逃跑”,但他的技术数据和出拳表现显示,他依然是积极的、掌握局面的一方。全场比赛的分数不再赘述,见上述链接。回到“脏”和“赖”问题,先说几个规则:职业拳击不允许用拳头以外的部位,诸如头部、膝盖、胳膊肘等等去攻击对手;搂抱,是规则允许的、合理的防守手段(虽然会让比赛变得乏味,霍利菲尔德的耳朵也是这么掉的);夹胳膊,属于搂抱范畴,裁判会及时break;夹头,不允许。规则合理的击打区域是腰带以上的身体正面区域,严禁击打后脑。继续说邹用头部的问题。邹多次利用弯腰、低头(这在职业拳击中是不常见的一种……怎么说呢……反常规的做法……),以头部先行,突进伦龙的胸部前,待对手有所反应(如后撤、勾拳),再起身给予击打,然后进行搂抱。于是,伦龙就有了一系列被称为“脏”的“小动作”,如按压邹的肩膀、搂抱等,中间还出现了一些并不刻意的夹头、夹胳膊等。仔细看邹的动作,你会发现两人是互动状态,很难说谁故意如何。如果把伦龙换作是我,或是换作任何一个熟稔职业拳击规则的拳手,都会作出类似的反应来应对(而不是送之以铁膝或咬耳朵)。邹低头突入,伦龙面对他的后脑勺,出手就容易犯规,不出手就要吃大亏,按压、搂抱、撤退是最理智的办法,否则接一个上钩拳伦龙就OVER了(这应该是罗奇的策略核心)。伦龙搂抱之后,解说认为他趁机击打邹的后脑,实际情况,你们可以去看看比赛录像,我看到的只是他轻拍邹的后脑勺,多数是拍拍后背,这是职业拳击里一种比较温和的警告。类似的动作,邹也不是没有。真正有恶意夹击,或搂抱时出现恶意击打,裁判不可能视而不见。场上裁判看得比咱们清楚,如果伦龙有不妥的行为,场裁会训斥伦龙并拉着他的小手儿给边裁说:扣丫分。但是并没有,我们应该尊重裁判的判断。中间有一次,伦龙搂着邹的颈肩抱摔,是犯规动作,裁判也予以警告了。邹的头部基本没有撞到伦龙,所以规则也是允许的,但你们是否注意听到裁判喊:Watch your head! 你们以为是在警告谁?这是解说没有谈到的邹的问题,显然有失公正。伦龙还有过几次笑,解说的解释是“逃跑所以尴尬的笑”,我的理解是“邹,你这招让我真无奈”。我认为,在职业拳击比赛里,只要双方合理运用规则,且没有出现恶意行为,我们就只能在技术层面上评价一个拳手的优劣,但任何人都没有理由用“脏”、“赖”、“浑”、“油滑”去指责一个拳手。就像是这场比赛,伦龙有伦龙的经验和临场应对方式,邹有邹的策略,结局就是这样的结局,这是一场公平的体育比赛,我们不应该站在民族、道德的角度去批评谁。关于邹的策略,我猜是来自罗奇教练,下面就谈谈他吧。——————————————————————————————4、对罗奇教练的评价,和对训练可能性的猜想。所谓的“传奇教练”罗奇,Freddie Roach。罗奇真的有那么传奇、那么牛掰么?他没给我执教过,具体技术层面我无法评判,只谈谈侧面了解的情况。在罗奇的履历里,执教过大神泰森Mike Tyson,执教过金童霍亚De la Hoya……但实际上吧,对泰森最重要的,其启蒙、塑形教练,是库斯·达马托,也是泰森的义父,罗奇就是个过客。而执教霍亚,只有他跟梅威瑟Mayweather约的那一场世纪之战(pao)。为什么是罗奇?因为罗奇了解帕奎奥,而帕奎奥,也是梅威瑟的宿敌,他太了解那一路了。霍亚、梅威瑟的世纪之战,彼时我要高考,天天给他们比赛倒计时,比记高考时间都准,期待了那么久,最后呵呵了,梅威瑟一如既往的beautiful,霍亚依然gentle goldenboy,整场比赛乏善可陈,我都替那个出场费心疼。罗奇受世人关注,主要跟曼尼 帕奎奥(Manny Pacquio)的成功有关。毫无疑问,帕奎奥是迄今为止最牛掰的亚裔拳击手,我对他全盛时期的技术佩服地五体投地。但是谈及个人情感,他被奉为黄种人世界拳王、菲律宾乃至亚洲的英雄,被赋予了太多光环,以至于他有点忘乎所以。终于有一天,帕奎奥被他的宿敌马奎兹教做人了,那一刻真是让人百感交集。根据罗奇执教的拳手的场上表现来看,经过罗奇的指导,在技术上并未有显著变化和提升。但在比赛策略上,有很明显的变化,罗奇作为军师,还是很有一套的。据说他手下有很多强悍的陪练,长期模仿学习即将要面对的对手,天天研究录像,搞模拟战。但陪练毕竟是陪练,与真实情况相差甚远,场上形势千变万化,最终还是要看拳手的天资。天资包括先天身体条件(身高、臂展、骨骼、体脂等等),脑力条件(意志力、思维能力、应变能力等等),这两大项指标共同决定了这个人通过训练所能达到的程度。诸葛亮再牛掰,碰上阿斗也没办法。——————————————————————————————5、澳门设场,Buffer作主持,对邹市明转职业的一些看法。以下都是闲篇儿。世界上有几大拳击组织,除了这次的IBF,还有WBO、WBA、WBC。想具体了解请Wiki,百度次之。这些组织一直在推广拳击运动,从而也就形成了拳击产业。拳击产业的收入包括明面上的转播权、广告费、门票收入等,但这显然不足以使梅威瑟(Floyd Mayweather)这样的拳手成为全世界年收入排名第一的运动员,因为,这背后还有很大一个利益链条——赌博。赌博的存在,导致选手的出场费有时可以高达数千万美元。出场费是谁出的呢?承办方和其它。承办方是谁呢?想想拳击比赛总是在什么地方吧,最经典的就是拉斯维加斯的米高梅、恺撒宫,以及现在来到了中国澳(hao)门。大家可能会认为我要说庄家操盘?~~还有人信那个啊?图样图森破了吧~~~如果真有庄家操盘,邹这次在澳门肯定就赢了好嘛。至于国际上的拳击比赛和赌博之间,是否有暗箱操作,我也不知道。仅就中国这边来说,根据家父与上述某拳击组织中国区副主席的过从,里面没有暗箱。我真正想讲的是——职业拳击经理人如何为拳手挑选对手,以及跟赌场的一些应有的商业协调(非暗箱操作,就是商业操作)。拳击没法像澳网、世界杯那样,先小组赛、再淘汰赛、再决赛这样密集进行。拳手的训练、修整、约战(pao)周期是很长的,通常是几个月甚至半年、一年。不是说你世界排名第二,我世界排名第一,你就可以随时来跟我打,然后你打赢我成为世界第一。你来约我,我可能正处在休整期(大姨夫),有时我的经纪人出于某种考虑(钱、名、实力),还不一定理你(不约!叔叔我们不约!),而是约了另一个(更有把握的、出场费更高的……)。邹这次就是,同样拥有金腰带挑战资格的有好几位(邹排名第四),按一般规则,排名前10似乎都可以挑战,邹排名(我没打职业比赛,这个记不清了)。伦龙作为拳王(金腰带拥有者),是接受挑战的一方,他的经纪人会综合各种利益因素,选择接受谁的挑战。估计是因为我国又壕又重视,泰方有利可图,最终促成了邹和伦龙的这场什么金光之战。挑选对手这事,还有些阴暗面值得一谈。在光鲜亮丽、挥金如土的Boxing World Championship(拳王争霸赛)背后,普通拳手的生活其实是很穷苦的,就跟古代的角斗士一样,用格斗快感来取悦观众,赚点小钱。不过,拳击其实是一项安全系数很高、很文明的运动,致残、致死率比橄榄球、篮球、足球都要低,就是比赛中容易见点血、起点脓包。能够成为拳王的拳击手寥寥无几,大部分拳击手一生都在做默默无闻的炮灰,尤其是那些波多黎各、古巴、墨西哥、菲律宾等穷国的拳手(当然也有美国、英国穷小子),技术不够好,经纪人不重视他,就会被一些有钱的经纪人约去,给有潜力的拳手当垫脚石。炮灰,就是去给未来之星刷数据的,而他,会得到较高的出场费等报酬,直到炮灰到一定程度,惨淡退役。一个拳王的光荣战绩,例如是30战27胜、3平、0负、20次KO,这里面可能有10多战是打的炮灰。经常关注拳击比赛的朋友都知道,有一种比赛叫做垫场赛。垫场赛通常不会涉及腰带争夺,出场费也较低,一般就是普通拳手来打一打排名赛,当一当炮灰。炮灰能在焦点大赛之前打一场垫场赛,也会觉得很满足的。回答评论里的问题,如果炮灰打得好会怎样?炮灰被拳击星探发现、培养也是常有的,伯乐、千里马的故事在职业拳坛里屡见不鲜。尤其是穷国选手,被美国大公司发掘,可能一步登天。偶尔也有特殊情况,例如让6回合的带炮灰的排位赛来当主赛,让其它的金腰带比赛来当垫场赛,澳门就搞过一次……也就是邹的比赛……这是经纪公司和赌场之间的“操作”……不予置评了……邹在奥运拳手里,属于很善于表演的那种,奥运资历也在国内响当当,配合他特别爱找镜头的娇妻冉女士,构成了当今职业拳坛除了技术之外的最大卖点——博眼球。坦白地讲,我完全不欣赏邹的拳法。但是,在邹转职业以后,经过他们夫妻二人的共同努力,确实吸引了足够多的眼球,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职业拳击,对职业拳击在国内的推广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另外,比赛双方都很烂或者垫场赛无聊虐菜的话,暂时别换台!不妨关注一下拳台主持人(ring announcer)。这就要提到这次邹的比赛主持,拳击界最火的主持人,没有之一,Michael Buffer。承办方这边真是下血本,Buffer爷的出场费好贵的说。承办方这边真是下血本,Buffer爷的出场费好贵的说。他的招牌报幕语“Let's get ready to rumble~~~~~~~~~~”听了就让人身心舒畅,让广大拳迷热血贲张。(人家这句词儿+颤音已经注册了专利…)可惜的是,本场他喊zou~~~~~~~shiming(shi还是日语发音…),这一嗓实在不带劲,中国人的名字在他的嘴下真是吃亏……对于一些不值得看的烂比赛,听完Buffer报幕就可以去抠脚、上知乎啦。(当然,他们得请得起这位爷)就更新这些内容吧,这个答案已经很臃肿了,以后有机会再回答其它拳击方面的问题。感谢各位的鼓励!
相信题主被无知的解说误导了,邹市明不仅不是场面占优,恰恰相反,伦农一直控制着比赛。在讨论这场比赛之前,先要区分业余打法与职业打法的规则的不同:奥运拳击是业余拳击,计分规则为加分制(击中有效部位加一分),侧重技术,有头盔防护,回合数少,体能储备要求低。所以邹市明奥运时期的打法是海盗式打法,即打了就跑,且拳不求重,命中即可。职业拳击是商业比赛,回合数随水平在增加,体能要求高,积分规则为减分制(每回合进攻主动者为10分,另一方9分,被击倒一次再减1分),崇尚进攻,要求重击。那么我们明白了,职业和业余在观念上就不一样,职业拳击手是为了击倒对手,观众掏钱就是想看精彩的对决,打一拳就跑算怎么回事?邹市明刚开始很不适应,更换了帕奎奥的御用教练后渐入佳境,越来越有职业范儿。但是短板仍然很明显,体能尚可,重拳不足。了解了拳击的背景知识,我们看看这场比赛的打分:第一回合,两名拳手都非常谨慎,伦龙臂展长,所以三个打分裁判都认定伦龙胜。第二回合,是邹市明本场最闪光的亮点,他利用组合拳将伦龙击倒,所以这局没有争议。第三、第四、第五、第六回合,邹市明走的海盗式打法的老路,所以这几局裁判一致站在伦龙一边。第七回合,邹市明两次前手拳打中对手,可惜还是跑的太多,三个裁判出现了分歧性判定。第八回合,邹市明没什么机会,三个裁判都认为伦龙胜出。第九、第十回合,搂抱越来越频繁,裁判也出现分歧判定,但都是两个裁判认为伦龙取胜。第十一回合,邹市明可能已经清楚自己落后,急于进攻反倒是被对手迎击打中,三名裁判再次一致认定伦龙赢。最后一个回合,邹市明破釜沉舟寻觅KO的机会,但没能创造奇迹,其中两个裁判认为邹市明拿下这一局。这场比赛的结果一点都不意外,我对邹市明的职业生涯并不看好,但非常钦佩他的职业精神,毕竟他已不再年轻,祝他在这条道路上越走越远。
不懂别瞎说,包括姜振宇。邹赢3回合,输9回合,比分111:116 or 117,没听清楚,不懂的看看苏群的解释。
核心力量相比对手较弱,绝对力量不足,没有压倒性优势,输也是正常的。
新浪的这篇文章写得很详细了:
邹的气势一直很好,但无奈得势却很少得分,对手获得有效的分数比邹高。因为在主场,大画面回放的都是邹打的好的场面,而对手的击打仿佛为0,但实际上如果仔细看邹是挨了不少下的,而回放画面和解说却没有提及,这就是大家都觉得邹应该是这场比赛胜利者的原因吧。从赛后第一时间双方的反应和情绪也能看的出,因为场上选手是最清楚的。////////////最后说一句,泰国这个拳手确实很无赖和狡猾,最后几轮知道自己有分数优势后,一直躲着跑耗时间,当然从比赛的角度来说这种战术是正确的,体现他老道的一面。另外解说真的听的不爽!
有幸在现场看了这场比赛,不敢说是拳迷,但至少拳击是我唯一愿意看的体育比赛。 3月4号出澳门回贵阳,结果5号没有办成通行证,6号早上一边请人去刷一边改下午的机票,为的就是这场比赛,算是支持老乡吧。 开场还有好几场拳赛,要论精彩程度个人觉得场场都超过邹的这场。 Ik Yang逗比三回合TKO对手Patomsuk Pathompothong Zhou YunFei第一回合左手受伤,只用右手迎战对手直到比赛结束 澳门本地拳手NG3回合结果对手 还有1回合秒杀的,还有死磕10回合的但是……观众最想看的还是邹的比赛。拳击就是这样,一切以经济效益为上而组织的比赛。从下午五点半到晚上十点,大屏幕只要不放比赛画面就全部是邹的广告从主办方的海报也可以看出来,除了伦龙以外,剩下三个有头像的都是中国拳手,这样门票才有销路吧?(我猜的,打脸请轻打)好了,不扯别的,单说比赛。邹是我非常喜欢的拳手,但是场面上看来经验真心不如伦龙,虽然全场邹都非常积极,但是真正有效的击打明显落后于对手。过去的战术突进快攻后撤完全没有用上,反而被伦龙抓住空档反击过好多次。等年底吧,邹还有机会的。
他表现出打的很开心
读小学的时候 看人家考第一 总是觉得自己好离很远 被父母被老师忽视很长一段时间 五年级时确定发愤 除了英语实在没办法外 其它科目在全年级遥遥领先(尽管一共才3个班)初中时 中考前一度以为自己只能读职高了 初三前一个月再度开启暴走模式 真的可能连一个月都不到 结果上了一所省重点 当然靠了一点点的运气 那年分数线浮动蛮大的 人家都说运气好 心里想:那你也去好啊 上了高中 读了大学 事实告诉你 差距就是差距 在我看来 小学与初中 就像邹市明前几场职业赛 可以靠努力与一点点的运气 但真的上了高中 特别是大学 你会发现 的确有一种东西叫努力 也存在奇迹出现的可能 但天赋的弥补真的很难 13年恒大世俱杯踢拜仁 当时拜仁貌似已经40几场不败了 顶着 欧冠冠军 两回合5:0巴萨等等光环 两队身价差距23倍 尽管如此 还是有球迷期待可以靠意志与顽强的拼搏摆大巴 死磕拜仁 代到点球大战让所谓的运气帮忙 只是 理想很美好 骨干的现实让我在下半场不忍直视 客观讲 恒大踢得很好 没有明显的技战术失误 队员也很拼 孔卡在拉姆与丹特的夹击下仍能淡定出球 郑智的节奏感仍然非常好 个人认为 恒大建队以来最职业 技战术水平最高的一场 没有之一 (喷子勿喷)那既然这好那好 为什么还输 很简单 邹市明和广州恒大的对手更强 而且不止一个档次 这两场 但从可能性来说 没有一场存在奇迹出现的土壤 不是说邹市明发挥不好 相反 邹应该打出了远超奥运会水准的发挥 对他来说 应该是一个很大的突破 只是这个年纪 20多年养成的战术意识(距离感与比赛节奏)很多人说邹输在体能与力量 后者我赞同一部分 至于前者就是扯淡(最后3个回合 邹同学的体力明显强于伦龙同学好啦)而战术意识不是说我靠一段时间的努力就可以弥补的 看完全场 央视解说太坑了 还说什么赢定了 无论场面还是回合记点都是伦龙占优势(至于占多少 大家根据自己的爱国程度自行推断)所以不是解说所谓的赢定了 而是邹市明尽力了 邹很伟大 敢于在自己都认为不在最佳状态的职业生涯后半段 站上IBF的舞台 就凭这点 我敬佩你 !!!
其实,我回答过一次。。。。诶多~(语气词,表示我在思考了)看了比赛后,大部分人都会觉得邹市明占优势,为主动权,为什么最后伦龙赢了?!还会觉得伦龙耍赖!!!伦龙打拳脏!!!come on~首先我是个妹子,我有妹子看拳的方法~先看身高体重:邹市明(5'6'' 111.5磅)伦龙(5'4(1/2)'' 112磅)这个时候我们发现伦龙他重!!!看臂展:邹(1.65m)伦(1.77m)伦龙手长!!!好吧,硬件强不代表什么,我们明明是奥运会冠军,得过国际特设金腰带!!!(奥运会不是职业赛,是业余的!!!妹子们!奥运会冠军不代表世界第一啊!!!)伦龙 亚运会拳击比赛的亚军,IBF 蝇量级世界冠军(百度百科来的,我直接喊人家泰国2014拳王) 一般来说中国人特别是妹子看拳击是因为有中国人参赛,那么职业拳击对于我们来说其实并不熟悉,但你知道吗?伦龙已经打败过我们明明一次了(泰王杯锦标赛) 其实我想说赛绩来着,反正就是伦龙经验丰富。然后我们在看一下分数怎么算,作为妹子,我一直以为每一回表现好的得十分,表现不好的不得分!!!居然不是!!!如果二人打来打去,但是大家都很保守,没有倒地,没有ko 两个人每一回合也就差个1、2分而已!!!这一次邹市明和伦龙就打得很保守,只有一次是伦龙倒地。再看二人类型:防守进攻。妹子的理解是你打过来我找空打回去。也就是一种很讨巧的类型。我们可以看到邹市明移动速度很快,我一直觉得他好快的。伦龙比他还快,而且后手一直摆在哪里。你让我们明明怎么办?大家都觉得明明主动,占主场!come on!!!那是没办法!!!伦龙看上去被追着打,其实明明也很无奈。再看有效拳(妹子理解为打到而且很疼)伦龙臂章比明明长了有13cm,他又重,出拳的力气不必说,再加上经验足,他出拳后不给明明机会,直接贴上去,不要说人家耍赖,这是聪明的表现,证明他们有研究过明明的打法。虽然后面几个回合明明甩出几个组合拳什么的,但我看上去是觉得明明有效拳没有伦龙多。到最后,双方都觉得自己赢了,这很正常。比分不是117:111吗?伦龙扣3分。明明是9分。差距其实不大。
央视的两个解说傻逼的一腿,还不如人家风云直播的解说,人家还在网吧里解说的。。。。
不论谁赢,也都说的过去,感觉两人水平比较接近且熟悉。没想到比分差距这么大。
现场看,邹劣势明显
今天看了比赛录像,邹市明的确没赢。但他勇于参加职业拳击也是很值得钦佩的,毕竟个人要重新脱胎换骨才行,而这对已经功成名就的邹来说实属不易。此类比赛的节奏快,速度快,选手反应也快。只是少了些力量感。推荐去看董建军近期暴虐菜鸟黑叔叔的比赛。理由:1.董2.1米,260斤,肌肉多,拳头力道大。技术就别提了,新手。2.对手黑叔叔虽然是用来练手的菜,注定是要输掉的,但肥嘟嘟的很可爱,打我是不成问题的。3.对手吃董一拳就懵了,应该不是装的…很惊讶咱们也有身体素质这么好的重量级选手。之前的江涛貌似也不如他壮。
当我在新闻上看到说邹市明的赔率占优势的时候,我就知道他要输。
天哪,真是太高深了,看不懂
其实个人认为嘛,客观的来说是打了个平手,出拳上伦龙占优势,但landed punches' percentage是邹市明获胜。看得出来罗奇是对邹进行过职业拳击苦训的,重拳也能打出来,拳架也摆出来,并没有想有的人说的那样,拳软无力或海盗式打法。那么问题来了,经过魔鬼式训练,面对伦龙这样的渣渣,也只能勉强打平手,我看,职业拳击这条路,也就不用勉强了吧
我是跟风看比赛的,平时从不看拳击,比赛很精彩,而且无论从我自己的视角还是解说员的解说来看,邹都是占优势,最后解说员还说不知伦龙哪来的自信在那里庆祝,还说邹要迎来他的时代,结果……duang……一开始对这个结果我是拒绝的,但是后来想想,这就是生活。几个小时前我还人品爆发台球赢了一个我从来没有打赢过的哥们(我怀疑会不会是我人品爆发造成蝴蝶效应影响了澳门的比赛╭(╯ε╰)╮),这种事一旦发生,只能深呼吸,默默接受。邹确实尽力了,我不懂拳击但是我觉得比赛很精彩,他已经做到了最好。他曾经说以后一定会以失败来结束生涯,我认为这正是他热爱这运动的表现。期待他退役前能迎来他的时代。ps:路人已转粉,就在今天ps2:看了其他的回答,说邹占优势其实是解说给误导的,伦龙赢得没啥说的,裁判有倾向那也是没招的事,只能祝福邹未来的路越走越顺了~
没有电影中拳击赛那么激烈,对于拳击不懂,只是知道看直播的时候主持人感概和一些抱怨,点数计算真心不同,但是邹不错,至少场面上看起来不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拳王争霸赛2015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