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戚的葬礼,当wwe送葬者最好看的的司机好吗?

为什么在葬礼中一定要悲伤甚至哭泣?这种行为是怎么留下来的?
我们一定要为去世的人(这里不是指车祸天灾意外去世的人)表达悲伤吗?像是得了不治之症的人,既然活着要承受巨大的痛苦,死去难道不是一种解脱吗?既然也都认为他们是摆脱了痛苦去了天堂,不应该为他们高兴吗?为什么在他们去世时一定要哭呢?仅仅因为他们离开了我们吗?可是就算能让他们留在我们身边却不考虑他们所承受的痛苦,难道不是一种自私吗?补充:不表现悲伤并不表示不值得悲伤或者不悲伤,只是站在不同角度上的问题。另外不要再讲什么亲人离世的悲伤故事了,偏题了。
按投票排序
177 个回答
我竟然还看到了
“题主你妈死了” 这样一个来自匿名用户的充满恶意和无知的回答。还有无数说“题主懂得悲伤吗、题主认为不哭要笑吗”之类的可笑回答。我相信知乎用户再无知应该也听说过庄子,那有没有听过庄子是如何对待妻子死亡这件事情的?如果庄子太深奥了看不懂,推荐去看一下电影——《非诚勿扰2》。里面李香山面对死亡的态度应该能让你重新思考这个问题。小时候有个亲戚家信仰天主教,那个姐姐的母亲去世后,她并没有在葬礼上表现的痛哭流涕,只是很平静的走完了仪式。她认为,病故的母亲可以不受病痛折磨是一件好事,母亲是会去天堂的。所以她不哭。我在这里请问一下,假如死者就是抱有这种信念的人,难道也要不尊从死者的意愿嚎啕大哭吗?就不能回家大哭吗?一定要在葬礼上大哭吗?爱不是成全吗?动物面对伙伴死亡会怎样表现?人类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葬礼?葬礼上大哭和对鬼神的敬畏有关吗?哭泣是怎么引发的?死者的意愿一般是怎样的?没有人能从专业角度解答题主的问题 也没有人思考一下这道题该从什么角度给予专业解答吗?(求折叠,我和那些骂题主的答案一样答不对题)
说说的我观点,可能相对于诸位的观点较为理性(冷血),请慎重阅读。我还处于刚摘下红领巾不久的时候,我奶奶就因为车祸去世了,是一个夜晚过马路时,被酒驾司机以超高的速度撞飞了。当时我妹和爷爷还没反应过来,也正巧了,出事地点就在医院门口。门卫和医院的人仅仅是大致看了她的生命体征就觉得已经不行了,让家属迅速转院。然后120嗖嗖的往市医院开,人送到的时候,各种仪器插上,可这些几乎是徒劳的。当时我刚上晚自习回家,发现家里一个人都没有,我正从家里出去的时候,被舅舅叫住搭上一辆车就奔向医院了。当时舅舅一路上跟我说,说一会儿你要有心理准备,你奶奶可能要走了之类的。当时在医院我们一大家子人鸦雀无声,围坐在医院的大厅,我根本浑然不知。那一晚上全家人都住在叔叔家,一个70平的房子住了一堆人,我坐睡在沙发上,妹妹睡我腿上,第一晚就这么过去了。这是我长这么大第一次经历最亲的人身亡,而且是意外身亡。后来,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第一次去火葬场,第一次亲眼目睹我奶奶整个人被推进火葬场的火炉里烧了。我自小奶奶对我并不是很好,她比较喜欢我妹妹,所以人心换人心,其实我也并不怎么喜欢我奶奶。但当她被推到火炉里的时候,自始至终没流过一滴眼泪的我,终于感受到了那种离别感。而周围的人,早已经泣不成声,哭跪的都有。大概过了有七八年,有那么几个夜晚我在梦里想到了我去世的奶奶。想到了我小时候她骑自行车带我上下班,给我买变形金刚。渐渐的,我通过自身的成长领教了一次死亡的力量。也是从这些年常跑急诊的缘故,我渐渐脆弱了,我开始害怕我最爱的人们离开我,我挺怕的。故事不讲了,题主的疑惑我很能理解,而我上面讲的故事也就是在说题主的问题问题:为什么在葬礼的时候一定要悲伤?甚至是哭泣?我的答案是:这个问题不成立,因为我当时就没哭。原因很简单,你与逝者并没有过于深厚的感情基础,不足以勾起你对逝者的惋惜和怜惜,甚至不足以勾起你的悲伤之情,何谈哭泣呢?此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题主说的:这种行为是怎么留下来的?我的答案是:这种行为与氛围环境、个体性格、从众心理等有很大关系,我说个特别有趣的例子吧,当时我奶奶在灵堂的时候,周围好多她单位的人来看她的时候,一见面就哭。可那时我根本不懂,至于么,怎么可能瞬间泪崩呢?我慢慢长大,明白了一些。其中是因为哭泣的人与逝者有足够深的感情基础,比如同事共事多年,比如邻里相处多年,比如朋友友谊多年等等,人都是很感性的动物,触景伤情在所难免。还有一个可能,就是世俗问题。我当年在灵堂是唯一一个没哭的人,甚至觉得蛮可笑。正因为我当时没哭,我还被家里长辈训斥了一顿,被罚跪了。从这一点足以证明传统世俗以及氛围蛊惑对人心的影响程度。也就是说在群众潜意识里,所有人都因为逝者哭了,但你不哭,那你在别人眼里就是异类,就会被贴上不孝顺反社会的标签。再举个例子:比如学校组织一群孩子去观看《妈妈再爱我一次》,你没哭又怎么了?哭了就是明白人生道理懂得感恩和母爱了?难道不哭就是证明你是怪胎,被众人指责你冷血心肠硬是个坏人?其实只要弄明白我们人类为什么会因为这些事而触动感情引发泪涌行为,就可以解释一切了。如果是一个跟你八竿子打不着的人,甚至是你认为这个人价值观和做人都有问题的人,而这个人死了,你会为这个人哭泣悲伤吗?我不敢说所有人都会或不会,至少是未必的。综上所述:这个问题严格来说并不成立,不是每个人在葬礼上都会悲伤或哭泣,哭泣和悲伤的缘由来自于氛围、性格、关系等多个因素造成。倘若你与逝者并无感情瓜葛,你若不是个玻璃心也未必会落泪。至多会因为现场他人的气氛而潜意识的带动了你的泪腺,促使你融入了当下的环境;哭与悲伤,本身就是一个很感性的词汇。它们牵连着我们的真情实感,一个人哭的时候,必定是有人或事触动了他内心深处难过的地方,比如与自己亲密挚爱去世,你会想起你们过去美好的每一分每一秒。因为美好,所以才会启动你内心的怜悯和真实,从而哭泣惋惜。但如果葬礼的一切与你毫无干系,死的是谁都不认识,说不定这死的人生前干过不少恶心人的事,你让别人哭?别逗了,能有人来参加葬礼就算给面子了,而且群演的盒饭哪儿领去呢?对于葬礼这件事,严肃一点吧,对得起你自己内心的真情实感就好,想哭就哭,不想哭也别笑。如果不想去参加葬礼就别去,但在国内显然是不入流(不太可能)的,就像我当年在葬礼上不哭一样,会被群众认为是异类,认为是不孝。有时候我真感慨,那些烧纸钱的人们,老人活着的时候也没见你们有多孝顺,老人走了你们都一个个的开始买阎王爷的纸钱尽孝了?活在当下,对爱你和你爱的人好一点,这样在他们逝去的时候,你遗憾悔恨的眼泪或许也就少了些,毕竟你要相信,人在做天在看。多给爱你的人一些关爱,你内心也就少了份自责和愧疚。
2010年四月,我亲爱的二姑去世了。当时我人在北京,盯后期机房,接到爸爸的电话时,我完全没有反应。十分钟后,妈妈发来短信,说爸爸发火了。他无法理解,我为什么会如此冷漠?那可是小时候最疼我的二姑。我也不理解。我坐在沙发上好半天,拿着手机像个傻逼,心里安静地跟黑洞似的,怎么一点情绪都没有?虽然几年后我才意识到,那段时间我得了抑郁症,而这种麻木可能是抑郁症导致的病状。但当时的我不明白,我怎么了?我姑去世了哎……那是我二姑,最亲最亲的二姑哎……虽然我在很多事情上反应慢半拍,但那次我很果断,很快做出决定:买票,当天下午回老家,我要回去奔丧。风尘仆仆几千公里,出了火车站,我大哥已等在暴土扬尘的广场接我。嗯,回到大西北了。坐车又是几十公里,临到二姑家附近,我看到一个寿衣店——不知出于哪来的“懂事”,我叫停了车,下去买了一整套纸物。然后我和别墅、轿车、两只仙鹤、一对金童玉女挤在一起,傻呆呆地被送到了二姑家门外。太超现实了。那个我儿时熟悉的院子,完全布置成重幡宝盖的灵堂,姑姑的追随者们、邻居们,出出进进,塞满了每个角落。我爸一向对我很温情的,见到我也只是拍拍头,让弟弟们招呼我进去。爸爸瘦了,眼睛红着,话也更少了。我觉得他并没有怪我。一进灵堂,一群妇女哭成一片,首当其冲的……居然是我那个多年评为优秀党员的妈!还有小时候见过的阿姨、婶婶,各房亲戚……她们都哭得好伤心啊。我跪在灵前,脑袋里空空如也,既哭不出声,也掉不出泪。只是接过弟弟递来的纸钱,一张一张又一张地焚化……太超现实了。守灵的当夜,我跟大哥、两个弟弟,还有我二姑夫,一起坐在停灵的房间地上。谁都没说话,听着风扇呼呼转,一人端着一碗羊肉汤默默喝掉。我的姑姑就躺在我们中间的高台上,脸上盖着布,脚抵着墙,一动不动。好像也没在怕,也没人说话,亲人之间都很默契,我们靠在一起,陪姑姑最后几个小时。午夜时分,仪式正式开始。灯火通明,火烛纸钱噼啪乱响,阴阳先生按部就班地指挥仪式。姑姑被送进了一口漂亮的大棺材,如真同仪式所示,那她正在登天梯,走向另一个世界。她回头能看到我们吗?会不会挥手?第二天的吉时,姑姑被他的儿女抬起,将要送到最后的归处。我们是外姓娘家人,送到了分叉路口,就不往前走了。我只记得那黄瑟瑟的一片中,红色的盒子越走越远,我跟二姑挥挥手,嗯。“再见。”整个葬礼我都没有哭。一滴泪都没有。因为我最远,却跑回来奔丧,家里人都很感动,但我一点都没有感觉,嗯,最可怕的感觉是——我一点都没有感觉。回北京后又开始了我吃喝玩乐的生活,只是一个人的时候,我偶尔会想:姑姑啊,你到底错疼我了,别看我跑回家一趟,其实我是个多么没有心肝的人呀。我那时候觉得,自己的心眼已经坏掉了,嗯,被这狗屁唠糟的生活风干了。直到半年后的有一天。那是一个莫名其妙的夜晚,我跟当时的男朋友回他老家看望爷爷奶奶,晚上一个人睡在客厅另一边的小屋。准备睡了,我突然想起了我的二姑。一阵强烈的悲恸突然袭来,好像迟到了半年的海啸。我竟然嚎啕大哭起来……还惊动了男友和他妈妈(一滴汗,那时候年纪小,还有些稀里糊涂的)。我太伤心了。你问那是一种什么感觉?就是,我想我二姑了。以后每年的晴明、鬼节,我都会自己买点纸钱烧烧。哈,这么远,各位亲能收到吗?一边抱着这种好笑的念头,一边蹲在树坑旁独自哭成狗。烧完,用水浇灭。也不磕头,也不摆祭品。嗯,打扫完战场就跟没事人一样回家了,该干嘛干嘛。我就是觉得,如果我想她,就应该让她知道。
哭丧是一种习俗,从魏晋时期就有了。一来是为了宣泄亲人逝世的苦痛。题主这么说是有道理,但更多的还是形而上,跟自己关系紧密的亲人去世无论是何种形式,都叫人难受,即使是在床榻停留多日,突然地去世仍然是一种打击。二来是表达对子欲孝而亲不待的自责。只有亲人去世后,你才会觉得有很多事没来得及做,没有及时尽到孝道,让亲人就这样不明不白地走了。三来是传说逝者身上若有泪痕阎王就会不收,可以少受许多痛苦。所以民间有专门的哭丧仪式,请人来哭,把泪痕低落到逝者身上,以此身后能够得到更好的照料。
莫言获得诺贝尔奖的时候,曾经在演讲中给大家讲过一个故事。 “上世纪六十年代,我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学校里组织我们去参观一个苦难展览,我们在老师的引领下放声大哭。为了能让老师看到我的表现,我舍不得擦去脸上的泪水。我看到有几位同学悄悄地将唾沫抹到脸上冒充泪水。我还看到在一片真哭假哭的同学之间,有一位同学,脸上没有一滴泪,嘴巴里没有一点声音,也没有用手掩面。他睁着大眼看着我们,眼睛里流露出惊讶或者是困惑的神情。事后,我向老师报告了这位同学的行为。为此,学校给了这位同学一个警告处分。  多年之后,当我因自己的告密向老师忏悔时,老师说,那天来找他说这件事的,有十几个同学。这位同学十几年前就已去世,每当想起他,我就深感歉疚。这件事让我悟到一个道理,那就是:当众人都哭时,应该允许有的人不哭。当哭成为一种表演时,更应该允许有的人不哭。”
由此可见,在中国社会这种非常注重群体行为的群体意识下,个人和群体的一致性确实已经形成了一种道德和人情世故的绑架。“合群”作为意识形态的一种,其实已经跟儒家思想一样,成为了封建社会乃至今天维护统治的一种手段。只有在这种模式下,才能避免因为个性或不同的声音见解而带来的治理成本和风险。 所以,这种思维和行为的遗传和继承,其实是作为一个有利有弊的东西被持续选择而经久不衰的,已经成为我们的基因。 那么,意识到了这一点,你可以做什么呢?在需要合作的时候配合别人,发挥社会属性,跟大家一起共盈。在不需要合群的时候,保持自己,众人都哭的时候,你当然可以选择不哭。
想必一堆说题主没有相似经历所以没经历过的太把自己当所以然了吧自己的感受推论不了别人确实有时候觉得他人走了似乎是一种解脱但是恶心的是在葬礼的时候不哭不表现出来会让人留下话柄这种把自己拉到道德高地指责别人的行为太恶心他们不知道道德只能律己不能律人可是有人就是喜欢指责别人来拔高自己可悲的是在网络上这些人还喜欢大声说就像小时候一些孩子喜欢损别人来找笑料,他们还自我感觉自己十分幽默然后呢 指责你最多的是你的亲戚因为这关乎他们的面子,特别是农村谁家葬礼谁的子孙哭的厉害谁家就有脸,是的 有脸他们最先站出来只因为他们是利益相关者最后 只要明白哭的凶,哭的厉害和对逝者生前怎么样并不是充要条件
题主问这样的问题,说明你不明白死亡是什么,不知道死亡真正意味着什么。95年那个夏天,头一天晚上还在亲切叫我名字,问我吃饱了没有,第二早上起来,听到我幺爸说,四哥死了,然后我大姑姑听说过来,抱着我爸爸尸体大声哭泣,我小姑姑随后赶过来,也是哭成了泪人,边哭边诉说着孩子还这么小你就走了他以后怎么办,边哭边诉说着他过去对自己的种种好,我在一边,看着他们一个哭得呼天抢地,自己却木然的站着,像个木偶,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要哭得这么伤心,办丧事的三天,我就哭过一次,就是埋葬之前那个晚上要为他做法事,到凌晨两三点没完,我瞌睡来了吵着要睡觉,大声哭着不端牌位,大人又哄又骗做完才让我睡了觉。第二天早上,依稀记得七点多吧,在盖棺前,大人叫我看他最后一眼,我不看,大人们说,再不看,你以后再也看不到他了,强按我头看了一眼,当看到他那张煞白的脸的一下被吓到了,我赶忙缩回头,吓得后面几年不敢再看死人的脸。当铲起第一铲泥土,淹没棺材,堆起一个新坟后,我也是头也不回的离去,仿佛他的离去,与我没有关系。那一年95年,当时我8岁,就这样,送走了我最最亲爱的爸爸,没有眼泪,没有怀念。可是后来,我用了差不多20年时间,为他弥补那时欠他的泪水。8岁之前,家里很穷,甚至有时候粮食不够一家人吃,但是爸爸从来没让我饿过肚子,哪怕红薯也要让我吃饱;每到过年,家里再没钱,爸爸总会想办法然后买上一两米布给我做身新衣;在别家孩子都在玩耍时,爸爸会在空闲的时间里教我数数,识字,打算盘,背口诀,我经常不乖不愿意,爸爸拿着棍子打我,我哭着也会很认真很认真的听他教我;在我生病时,在漆黑的夜里,踩着小路背上我去几里外的医生家看病……8岁之后,读书总是付不起学费,交不上杂费,在学校总是饿肚子,每次路过卖零售的小店,总是告诉自己叫唤的肚子,挺过去就好;从此再也没有人给我做新衣,到高二肄业出来,我一直都再也没有穿过新衣;每次感冒,总是告诉自己,再过几天就会好转;从此作业再也没有人管,总是蓬头垢面穿着脏兮兮的衣服去学校;每每受到别人欺负,总是躲到角落,抹干泪,告诉自己,没有什么大不了。以前外向活泼的孩子,从此不敢说话再也害怕抬头……之后的岁月,让我渐渐明白大人在盖上棺材时说的那句话,从此,你再也见不到你的爸爸。从此,我想起这句话,总会情不自禁掉下眼泪。之后的生活让我明白,什么是死亡,死亡,意味着,那个深爱你的人从此再也不能爱你,从此再也感受不到他给予的爱,生活从此改变。8岁那年还幼小,不知道死亡是什么,我没有为我爸爸掉下一滴眼泪。现在我明白,面对死亡,唯有眼泪,是对最爱你的逝者最好的感激和怀念。回到题主的问题,当你看到那些为逝者呼天抢地的痛哭时,那些人深深明白死亡意味着什么。有些人,总会有迟来的明白。想起一句话,身为人母/父,才懂得父母的好。勉之。——————————————————————————更一下。我的故事比较极端,因为爸爸去世得早,所以很多人不会有我这样的经历,对于父母缺失而缺少爱的重要性体会没有我这样深刻。人这一生,爱是有人接替的,小时候是父母,长大后是爱人,然后这一生就这么走完。或许年老之时,失去另一半时,才会有我年少时的体会,如果孩子不在身边,没有人关心是多么孤单,不管生活还是内心。我的故事得出的结论有些偏颇,但是那是我最痛彻心扉的明白,所以也不想改正。但是我想加一点,就是亲人死后,再也无法报答其生前之恩情。每个人都有很多很多关于被给予的爱的温馨故事,人也是总爱念其各种好,人都有感恩的心,以前我们得到的,总想在以后去回报他,可是,不知道哪天,想要回报他的人突然离开这世界,自己却什么都还没做,或者做得不够,再回想以前逝者给予的各种好,何尝不让人心酸撒泪。正如一句话所表达的意思,子欲养而亲不在。最后想说,我为逝者哭泣,那是因为爱得多么深沉,多么无奈。
一个活生生的人去世了,亲戚朋友悲伤一下哭一下也值得问为什么?真是问得莫名其妙。
为什么感觉ls都没能真正理解题主的问题么。这个问题可以简化成两个部分,葬礼一定要觉得悲伤么?悲伤就一定会哭泣么?大多数人的答案两个都是是,所以觉得lz的提问不可理喻或者没经历过,所以不懂。但是这一切都是天生自带的本能么?人悲伤流泪,看似是一件本能的事情,但是在同类的其他灵长类中,并没有这种行为习惯。动物的泪水基本上是因为眼部受创或者别的生理原因产生的。眼睛进了沙子,就算不想哭,也会分泌泪水。而人类哭泣这种独特的习惯是跟什么有关系呢?是怎么产生的?是不是后天习得性的?反社会人格的人是否也会真正的因为悲伤流泪?如果脑补某个区域受创,人类能不能因为悲伤哭泣?悲伤为什么会哭泣这个问题目前好像没有人能准确的回答。这里面涉及社会文化,生理结构,心理学等等。无力回答。不过另外一个部分,葬礼一定是悲伤的么?显然不是。中国文化中的红白喜事,将老人寿终正寝形容为喜事,可见哭,哀伤,甚至形容为喜事都是一种文化。哭丧的习惯到底是怎么产生的?说到底,中国还有喜丧这样的实例。这次回老家,刚好赶上参加了一个“福寿全归”的“老喜丧”式的葬礼。悲喜交融。站在死者身边的人们个个皆豁达,思维方式之达观,真乃可敬可叹。葬礼,是在的一个叫的村子,长眠于地下的死者,是一位九十二岁的男性老者,属高寿了。停灵三天,看不出亲人晚辈们的悲伤;却真正是欢乐有佳,热闹非凡。有些地区的喜丧,还要制作碗分给来参加葬礼的人,对方要开心的接受。其含义是像逝者一样度过幸福,长寿的人生,像逝者一样吃那么多年的饭,分享其寿禄。这种喜丧的背景下,大哭等等都显得不合时宜。逝者家属通常也不会表现的哀伤,而是感觉到欣慰和荣幸。当文化对于死亡的理解产生变化的时候,葬礼的含义也是不一样的。前面的问题,人为甚感受到悲伤的时候会流泪。没有能力回答,不过可以解答为什么那么多人哀伤的时候并不会流泪。人的悲伤一般分为五个阶段。伊莉莎白?庫伯勒?羅絲( -)提出「悲傷五個階段 Five Stages of Grief」的理論她把有關「協助面對生死」和「臨終關懷」的多年研究心得,在1969年43歲那一年出版了「論死亡和臨終關懷」一書,此書一推出,便轟動一時。有29種語言的翻譯本,立刻成為「生死學」方面的經典著作,在此書中她提出了現在已舉世聞名的伊莉莎白?庫伯勒?羅斯的「悲傷五個階段」的理論,這五個階段是:一、否認的階段,二、憤怒的階段,三、討價還價階段,四、沮喪階段,五、接受階段。一般而言,臨終病人都會經驗這五個階段,這五個階段的理論已經被普遍採用做臨終病人家屬的參考,對醫療之工作者的評估、分辨病患與家屬情緒反應時,助益非凡。哭不出来只是处在的阶段不同,很多人处在否认阶段的时候,并没有真正的认识到发生了什么,并不是没感情。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后来突然哭出来了。
高中父母离婚,因为争夺财产的事情。我和父亲完全决裂,那天后再没有联系过。毕业两年后,姑妈告诉我,他走了。我做了很强烈的思想斗争还是去参加了追悼会。他躺在那,静静的,我的心情异常平静。直到推进去烧的那一刻,直到奶奶告诉我他弥留之际还在问我怎么还没到的时候,我忽然意识到他走了。眼泪夺眶而出,内心终于觉得疼了。
记得以前看过黑泽明有关的故事,《梦》中黑泽明对于其小姐姐夭折所表现的态度,很是令我感动。
“一个人好好地生活,好好地劳动,辛苦一生后死去是值得庆祝的”。
在黑泽明小学四年级时,他最喜爱的16岁的小姐姐得了一场病,就像突然被旋风刮走的一般,去了另一个世界。在影片《梦》中,黑泽明曾满怀深情地描述他和小姐姐过偶人节时陈列偶人喝甜酒的欢悦。他记忆里的小姐姐柔美得过了头,有一种水晶般透明、柔弱易损、令人哀怜的美。他们关上电灯,在光线微弱的房间里,借着纸罩蜡灯的柔光看摆在铺着猩红毯子的五层坛上那些宫廷偶人,它们栩栩如生,美丽至极。这时小姐姐突然跑去了桃林,然后就不见了。黑泽明到老都记得,小姐姐的戒名是:桃林贞光信女。在为小姐姐举行葬礼这天,黑泽全家都坐在寺庙的正殿上听和尚诵经。当诵经声木鱼声加上铜锣声达到高潮时,小明(黑泽明小时候的昵称)却止不住地哈哈大笑起来。他想:小姐姐会高兴的。
原则上葬礼是要自发参加的,但是在我国显然行不通……
题主的考虑很对,并不是所有的葬礼都是要表达悲伤的。2014年1月份的时候我在德国慕尼黑的一个研究所短期学习。指导我的教授叫Ernst,70多岁,是时间知觉领域的大牛,在哲学,心理学,艺术领域都颇有造诣。这个所里的人在我初到的时候教授差不多带我见了一遍,后来基本每天就呆在实验室处理数据。周一早上教授突然进门对我说:“Do you want to see a funeral? There's one out there! (想参加个葬礼吗?有一个!)”当时我是听懂了,但一时没反应过来,大概是无法把教授的表情和内容联系起来。我带着不可思议的神情问他说的是不是葬礼,他表示所里的一个教授去世了,明天早上会有葬礼。“It would be a good chance to join a western funeral(参加西方葬礼会是个不错的机会)” 说完他风度翩翩的走了。后来实验室的同事回来,我才知道一个叫Hans的教授去世了。这名教授同样是时间知觉的科学家,正是一个月前Ernst带我在楼上的走廊里见了一面。彼时还觉得他面色发红,后来才知道是长期酗酒造成的。据说上周日和前妻儿子一起参加了一次画展,后来回到家中在睡梦中去世了。我们第二天早上去了慕尼黑郊外的一个小小的圆顶教堂,就在一个墓地旁边。在外面等的时候,看到家属穿黑色衣服,被很多人围在中间,托着去世的人的画像,神色悲痛,但是并不怎么流泪。有亲属过来的时候,他们会相互拥抱,一瞬间看起来非常要哭的样子,不过马上又克制住了。随后我们所有人进了教堂里,围着中间的坐了几圈。教堂很小,只有一个圆厅。拱顶上有陈旧的壁画,光从顶部的窗子透进来。房间冷的吓人,我穿了羽绒服仍然瑟瑟发抖。木棺差不多放在中间,很小,应该是烧过以后的。旁边放了一些画,厅右边有一个麦克风和传出轻柔基督教音乐的音箱。先后有他的儿子,研究所所长,以及我的指导教授(好友)上去致辞。由于说的都是德语,我什么都听不懂。师姐给我解释,差不多是讲他的生平,工作,友谊和哀悼的。厅里基本没有任何哭声,只有似乎是死者的女儿看起来有些太难过了,被丈夫揽在怀里小声啜泣了一会儿。讲话的儿子有时候会哽咽,不过没有哭。最后,在我觉得冷的快受不了时候,所有人开始站起来,一个个从木棺前面走过,鞠躬,或者放一朵花。低声说一句话。之后教授告诉我,这是一个比较简单的小型葬礼,很可惜很多基督教的步骤我看不到了。我整体的感觉是,整个葬礼很安静,几乎每个人都很克制。基督教徒认为,死者会到上帝那里,所以不应太过悲伤。除了这个原因,西方人的个人主义也占有了很大关系。比之于我们,他们亲人之间的牵绊感觉确实会小一些。他们也会用一些其他方法来纾解,例如相互安慰,感到去世的人得到了解脱。似乎离别对他们来说,并没有我们如此的悲惨。最触动我的是Ernst教授的态度。从开始告诉我,到后来与我谈起此事,仿佛谈起一次普通的事情一样。诚然,他和Hans没有太亲密的关系,但同样作为一个70多岁的老人,还曾经中风过,另一个同事就这么突然去世,难道不会感到害怕和自伤吗?他说的很平静:“I'm always preparing my death. Who knows when
I leave this world? So I always live to best as it were my last day. There's a lot to explore.(我总是在准备我的死亡, 谁知道我什么时候就会离开世界呢?所以我才要活的最充分,世界上需要探索的东西太多了)”其实这次葬礼的两个月前,我参加了爷爷的葬礼。不过我永远也无法像基督徒这样,能够如此克制。在那个葬礼上,我目睹了女人的大哭,甚至趴在地上哭,要阻止棺木下葬。然而我随爸爸忙,写悼词,也尽量的克制。给爷爷磕头哭了一会,就不再继续哭了。奶奶也不能大哭,担心她伤身体。由于种种操心,我无法痛痛快快的哭一场,可我心里其实非常希望能够到一个没有人的地方和爷爷的遗体呆在一起,好好的哭泣,道别。我那时觉得,周围的一切太吵了,人太多了。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葬礼上,人很难哭出来。在人群中哭的压力,必须表达悲痛的压力,阻碍的情绪顺畅的流出。甚至有些人,难以理解死者的离去对自己来说意味着什么。葬礼上哭不出来,并不是心中不悲痛,也不要那这种心理来阻碍自己。传统中无形的规矩有时候会阻碍自己,可是离别本来应该是最自然的时刻。很多人的大哭,乃是发自肺腑。而对于有些人,数年后的深夜的哭泣,也是哀痛的回潮。至于为什么要哭,较之于西方葬礼习惯性的克制,眼泪和哀哭更像是一种根植于体内的文化传统。对于中国人来说,死亡差不多是最惨烈的离别,即便是对于逝者确实是一种解脱。我们无法在天堂相见,也无法在阴间等待。此生缘尽,或许就永远无缘。在所有团圆的时刻,都有一份悲哀在至亲的心中。倘若不在离别时哭泣,恐怕要憋出病来。活着的时候,我希望我能够如此像Ernst一样,保持着这样充满生命力的生活态度。身后之事我虽无能为力,却也无法避免这种悲伤。死亡如同中国人的枷锁,生前有多亲密,死后就多哀戚。
懒得看的话直接拉到最底下哭丧环节~~~停尸仪式 中国的传统丧葬文化非常讲究寿终正寝的。在病人生命垂危时,亲属要给他脱穿戴好内外新衣;否则,就是"光着身子走了",亲属会感到十分地遗憾和内疚。病人在咽下最后一口气前,亲属们要把他移到正屋明间的灵床上,守护他度过生命的最后时刻,这叫做"挺丧"。 在对死者进行沐浴更衣之后,亲属要马上把尸体移到灵床上。同时还要采取一些仪式,把死者的灵魂也引到灵床上去。山东临沂一带的习俗,是用一块白布从梁上搭过来,再用一只白公鸡在病床上拖几下,顺着白布从梁上递到外间屋,在死者身边走上一圈,然后把公鸡杀死,这叫做"引魂"。 按照旧时的规矩,在沐浴更衣的仪式结束之后,还要举行饭含仪式。饭含是指在死者的口中放入米贝、玉贝和米饭之类的东西。这是为了不让死者张着空嘴、饿着肚子到阴间去受罪,而成为饿死鬼。报丧仪式 停柩一段时间之后,诸事准备就绪,就要选日子报丧。报丧可以说是人死后的第一种仪式了。报丧仪式早在周代的时候就已经形成了。它用发信号的方式把有人逝世的消息告诉亲友和村人,即使已经知道消息的亲友家,也要照例过去报丧。招魂、送魂仪式 死者的尸体安排就绪之后,就要举行招魂仪式。据说,客死在他乡的魂魄,找不到归途。这个魂魄就会像他的尸体一样停留在异乡,受着无穷无尽的凄苦。他也不能享受香烟的奉祀、食物的供养和经文的超度。这个孤魂就会成为一个最悲惨的饿鬼,永远轮回于异地,长久地漂泊,没有投胎转生的希望。除非他的家人替他"招魂",使他听到那企望着他的声音,他才能够循着声音归来。人死亡后,灵魂当然就要离开肉体。但是茫茫的阴间,从哪里走呢?于是下一个程序就是由活着的人来给他"指路"。"指路"就是为鬼魂指引升天的道路。在北方一些宗教的亡灵世界里,亡灵的"回归"需要巫师的帮助和引导。首先,先上一条道,继续向前走去,就分出许多岔道,这是按照死者的不同性别设的小道。亡魂走上自己氏族的道,要渡过一条河,那里有许多白骨。在这种作法下,据说可以安全渡河。做‘七’仪式 按照古代的丧俗,灵柩最少要停三天以上。据说是希望死者还能复生。三天还不能复活,希望就彻底破灭了。实际上停柩的时间长,是由于当时丧礼繁缛复杂,尤其是天子诸侯,需要浩大的陵墓和大量随葬品,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另外,父母死后应该合葬。父死不知母墓,母死不知父墓,都要把死者暂时殡起来,等找到父墓或母墓时再进行合葬。这样灵柩停放的时间就很难说了。 近代以后,灵柩一般都在"终七"以后入葬。人们认为,人死后七天才知道自己已经死了,所以要举行"做七",每逢七天一祭,"七七"四十九天才结束。这主要是受佛教和道教的影响。 佛教认为,除罪大恶极的立即下地狱,善功极多的人立即升天,灵魂一般并不能够马上转生。没有转生的亡灵不是鬼,是在死后至转生过程中的一种身体,等待转生机缘的成熟。所以,人死之后七个七期中,孝属或亲友如果能请僧人来为他做些佛事,亡者即可因此而投生到更好的去处。所以,佛教主张超度亡灵最好是在七七期中。如果过了七七期之后,亡灵托生的类别已成定案,再做佛事,就只能增加他的福分,却不能改变他已托生的类别了。如果一个人,生前作恶很多,注定来生要托生畜类,当他死后的七七期中,如果有孝属亲友为他大做佛事,使他听到出家人诵经,当下忏悔,立意向善,他就可以免去做畜牲,而重生为人了。而道家也认为超度度亡灵最好是在他"七魄"没有散尽之前。 "做七"期间的具体礼仪繁多,各地有各地的做法。在广州一带,旧丧俗中的第五个七天,必须由外嫁女回来,这一天的费用完全由外嫁女负担,如果死者没有外嫁女,就由外嫁的侄女或侄孙女来做。人死后的第一个七天、第三个七天和第七个七天,叫做"大七"。在这一天祭奠中有"走七"的习俗,就是说在这一天的祭奠中,外嫁女儿和媳妇们,每人各自提一只灯笼,在规定的仪式中飞也似吊唁仪式 在"做七"的同时要进行吊唁仪式。唁是指亲友接到讣告后来吊丧,并慰问死者家属,死者家属要哭尸于室,对前来吊唁的人跪拜答谢并迎送如礼。一般吊唁者都携带赠送死者的衣被,并在上面用别针挂上用毛笔书写的"某某致"字样的纸条。 首先要布置灵堂。灵前安放一张桌子,悬挂白桌衣,桌上摆着供品、香炉、蜡台和长明灯等。在没有收殓之前,这盏长明灯不管白天晚上都要有人看守,不能让它熄灭。据说,这盏灯就是死者的灵魂。尸体和灵柩都忌讳停放在光天化日之下。据说,怕受所谓"日晶月华",更怕冲犯上天过往的神灵。因此只要是举行简单的祭奠仪式,就必须要搭灵棚。 搭灵棚规模的大小,主要看丧居院落的格局。如果只搭一屋院子的棚,叫做"平棚起尖子",也叫"一殿",就像古典殿堂一样,上边起一条脊。如果丧居有两层院子,就可以搭一座大棚,将这两个院子都罩上,灵堂院子的棚顶高些,前院棚顶略低,使两个顶子浑然一体,后高前低,叫做"一殿一卷",即后院高顶为"殿", 前院低顶为"卷"。所谓"殿",就是殿堂的意思;所谓"卷",即棚顶全是活席,可以卷起来的意思。这种棚历来都用数层席箔里外包严,不见杉槁,不但美观,且不漏水。从外观上看,宏伟壮丽,犹如宫殿,使人望之,哀戚之情就油然而生。 除了主棚外,还必须有许多用途不等,名称不同的棚,规模大小不一。由于在这期间,吊唁的亲友多,而且时间都比较集中,上祭恐怕发生拥挤,甚至排不上号。所以在其他院落就要搭一座或数座祭棚,凡远亲、朋友来吊唁的,就被知宾引到这种棚里上祭。还有的棚是用来摆官座,让来宾们休息、喝茶、用饭的。 接下来就要举行开吊仪式。这是最讲究排场的一个仪式。 在浙江一带,丧家要在大门口设置一口"报丧鼓"。吊唁的人一进门就击鼓二下,亲属听见鼓声就嚎哭迎接。来吊唁的人向死者遗像行礼哀悼,然后垂泪痛哭。有的地方就只在灵案上放一个铜磬,由一个人专门负责敲击,隔一会而敲一记,说是铜磬响一声,黄泉路上就光亮一闪,灵魂可借着照明前行,但又不可以连连敲,不然死者亡魂就会匆匆踉跄。灵堂上女眷们悲泣哭声,洋溢着整个灵堂。孝子孝媳至始至终都披麻戴孝跪在灵案边陪祭。来吊唁者都要在哀乐声中向死者跪拜。俗称"先死为大",故除了长辈不下跪,即使平辈也得跪拜。有的地方把吊唁称为"拜祭",一般亲友所送祭礼是香、烛、鞭炮、纸钱、利布,而女婿家和娘家亲属除了香、纸外,必须备猪头、鹅为祭礼,当送祭礼前来吊唁的人到来时,有些还哭唱出来生前与死者的友好关系,嘱咐亡魂应保佑他如何等等。煮熟的猪头、鹅两样为一幅,到时一副供奉灵前,然后从上辈到小辈按顺序拜祭。死者的子孙全体跪于灵前,拜吊痛哭。而宁波一带的吊唁礼仪则别具一格,而且祭品也别有一番风趣。灵前摆上由火腿制成的琵琶琴,用熟猪头作头,熟猪肺和猪肝作身,制成的姜太公,饰着彩带的白鲞,用熟猪肚制成的白象,煮熟的鸡制作成的凤凰,悲悲切切的灵案上如一台小小的食品工艺博览,是家眷对亡灵的一番心意和良好的祝愿。吊唁开始,爆仗齐鸣,礼仪程序非常有讲究,吊祭的人都穿着素服,以亲疏尊卑为顺序,一家一堂,本家先祭,外客后祭,一律跪拜行礼,长者在前,晚辈在后,专门设一赞礼生手持焚香一束,立在东面。另外设一个赞礼生立在西面。最后,要燃放爆竹,以标志祭拜礼仪的结束。 现在城市,吊唁仪式已经大大简化了,主要是遗体告别和开追悼会。前来吊唁的人身着素装,佩戴白花和黑纱,在悠戚的哀乐声中,一一向遗体鞠躬致哀,而后在绕遗体一周瞻仰遗容。吊唁的人可以向死者的主要亲属说些简短的劝慰的话,如"请多保重"、"望您节哀"、"要主意身体"等,劝慰丧家节哀顺便,保重身体。入敛仪式 吊唁举行完毕之后,就要对死者进行入殓仪式。 入殓有"大敛"和"小敛"之分。小敛是指为死者穿衣服。根据史籍的记载,古代小敛是在死亡的第二天早晨的卧室门里。那个时候,先把小敛衣陈列在房里,然后铺设好敛床,接着举行着装仪式。主人和主妇都要把头上的饰物卸下来,把头发盘束在头上,男子要露臂,大家都要不停地号哭,以示悲痛至极。主持仪式的人开始为死者穿衣,先在床上铺席,再铺绞,它们的质地,要据死者的身份而定。无论贵贱尊卑,死者都应该穿上十九套新衣。穿好以后,亲属用被子把尸体裹上,然后用绞带捆紧。在这以后,再把布囊(称"冒",分为上下两截)套在尸体上,然后盖上被子,覆盖好尸体。 在民间的习俗里,入殓的衣服和被子忌讳用缎子,因为"缎子"谐音"断子",惟恐因为这个原因遭到断子绝孙的恶报。人们的做法一般用绸子,"绸子"谐音是"稠子",可以福佑后代多子多孙。殓衣又忌讳用皮毛制作。兽皮,虽然是难得的贵物,但是对于已经死去的人没有益处,留下来对生者倒还可以有用。还有一种说法是,用兽皮做被子的话,死者来世会转生为兽类的。另外一种说法是从"全尸"考虑的,说是恐怕人尸与兽革混杂一处而不能辨别。殓衣还不能用带"洋"字的布料,殓衣是给去世的人穿的,带洋字的布料会使殓衣带有"阳"的意思,对于在阴间的死者不好。 殓衣穿好后,有些地方要还要举行开光明和抿目等的活动。替死者穿好衣服后,"又拿一碗温和水,用一块新棉花,蘸这水,将亡人的眼睛擦洗擦洗,叫做开光,这也是孝子亲手作的事。说是死人若不开光,下辈子必是瞎子。在泉州一带的地方,丧家要把家里的鸡狗之类的动物捆绑起来。因为民间以为猫或其他动物靠近尸体,会诈尸。尸体会跳起来,死死抱住活人或其它东西不放。这些传说,实属迷信,无非是要利用这一禁忌,提醒孝眷谨慎看守尸体、灵柩、精心尽孝,不得轻待死去的人。, "大殓"是指收尸人棺,汉族民间俗称为"归大屋"。这就意味着死者与世隔绝,与亲人最后一别,所以举行大殓仪式非常隆重。 收尸盛殓的棺材,是以松柏制作的,忌讳用柳木。松柏象征长寿。柳树不结籽,或以为导致绝嗣。有的地方用柏木做棺材要掺一些杉木,据说完全用柏木做的棺材会遭天打(触雷电)。寿木做好后,搁在那里不能移动,俗说随便移动,对本人不利。棺材外面一般漆成朱红色,写上金字。也有画上花鸟人物的。 大敛的时间是在小敛的第二天,就是人死后的第三天举行,以等待他生还过来。按照民间习俗,要在棺底铺上一层谷草,然后在铺一层黄纸,意思是死者的灵魂能够高高地升入天堂。而七星板则是求寿之意。在七星板上铺黄绫子绣花的棉褥子,俗叫铺金,褥子上锈海上江牙、八仙过海等图案,意思是超度死者的灵魂升天成仙。而清末北京丧家流行用的陀罗经被、如意寿枕等物,都寄托了这种意思。 当主人"奉尸敛于棺"的时候,是最能表现也最需要抒发子女们的孝心的时候,是亲人孝思形式化的最佳场合。所以,家人们都要捶胸顿足嚎啕大哭。 在合上棺材之前还要往棺内放些葬物。民间的讲究是让死者左手执金,右手握银。多是让亡人左手拿一个一两重的小金元宝;右手拿一个一两重的小银元宝或银#子;而穷人就只好放些铜钱,或当时社会上通用的硬币,如大铜子、小钢板之类。最不济也得给亡人手里放一块手绢。所以,历代的陵墓都有过盗掘的现象。尤其是帝王陵墓,随葬品大都是希世珍品,更引来无数觊觎者。 为了保证亡人能够落个尸首完整,据说,凡是亡人生前从身上脱落下来的东西,都应殓入棺内。比如老年时,脱落的牙齿,以及小殓沐浴时所剪下来的指甲。这时,家属必须把它们放入棺内。还有,过去有太监因为"净身"而割下来的生殖器,也要在这时候放入棺内,说是"来生要脱生个整身子"。 尸体、殉葬物放妥后,接着要钉棺盖,民间称为"镇钉"。镇钉一般要用七根钉子,俗称"子孙钉",据说这样能够使后代子孙兴旺发达。 入殓后,雨打棺。否则,以为后代子孙会遭贫寒。入殓前后,停棺在堂,直至出殡。丧服仪式 在所有的这些丧葬习俗中,丧家必须穿戴丧服。 在丧礼中,晚辈给长辈穿孝主要是为了表示孝意和哀悼。这本来是出自周礼,是儒家的礼制,后来,又被人们引申成为亡人"免罪"。每个家族成员根据自己与死者的血缘关系,和当时社会所公认的形式来穿孝、戴孝,称为"遵礼成服"。 两千年来,汉族的孝服虽然有穿承和变异,但仍然保持了原有的定制,基本上分为五等,即:斩榱、齐榱、大功、小功、缌麻。 第一等叫"斩榱",是五服中最重要的一种。"榱"是指丧服中披于胸前的上衣,下衣则叫做裳。斩榱上衣下裳都用最粗的生麻布制成的,左右衣旁和下边下缝,使断处外露,以表示未经修饰,所以叫做斩榱。对"榱"的解释,就是指不缝缉的意思。凡诸侯为天子、臣为君、男子及未嫁女为父母、媳对公婆、承重孙对祖父母、妻对夫,都要穿斩榱。 次重孝服叫做"齐榱",是用本色粗生麻布制成的。自此制以下的孝衣,凡剪断处均可以收边;下摆贴边都在砸边际。孙子、孙女为其祖父、祖母穿孝服;重子、重女为其曾祖父、曾祖母穿孝服;为高祖父、高祖母穿孝服均遵"齐榱"的礼制。孙子孝帽子上钉红棉球,长孙钉一个,次孙钉两个;余者类推。孙子媳妇带三花包头,插一小红福字。未出嫁、且未梳头的孙女用长孝带子在头上围一宽榱,结于头后,余头下垂脊背,头上亦插一小红福字。孙子、孙女的孝袍子肩上钉有红布一块,有的剪成蝙蝠、有的剪成其它图案。按亡人性别,男左女右。谓之"钉红儿"。 重孙子孝帽子上钉粉红棉球,亦长孙钉一个,次孙钉两个;余者类推。孝袍子肩上钉有红布两块,亦男左女右。谓之"钉双补丁儿"。元孙肩上钉三个"钉丁儿"。 “大功"是轻于"齐榱"的丧服,是用熟麻布制作的,质料比"齐榱"用料稍细。为伯叔父母、为堂兄弟、未嫁的堂姐妹、已嫁的姑、姐妹,以及已嫁女为母亲、伯叔父、兄弟服丧都要穿这种"大功"丧服。 "小功"是轻于"大功"的丧服,是用较细的熟麻布制作的。这种丧服是为从祖父母、堂伯叔父母、未嫁祖姑、堂姑、已嫁堂姐妹、兄弟之妻、从堂兄弟、未嫁从堂姐妹,和为外祖父母、母舅、母姨等服丧而穿的。 最轻的孝服是"缌麻",是用稍细的熟布做成的。现在大多用漂白的布做成。称为"漂孝"。凡为曾祖父母、族伯父母、族兄弟姐妹、未嫁族姐妹,和外姓中为表兄弟、岳父母穿孝都用这个档次。 可见传统礼仪是根据丧服的质料和穿丧服的时间长短,来体现血缘关系的尊与卑、亲与疏的差异的。 五服之外,古代还有一种更轻的服丧方式,叫"袒免"。在史籍中记载:朋友之间,如果亲自前去奔丧,在灵堂或殡葬时也要披麻;如果在他乡,那就"袒免"就可以了。袒,是袒露左肩;免,指不戴冠,用布带缚髻。 到了近现代的时候,中国的丧葬习俗受到西方的影响,丧服有了很大改变。通常是在告别死者、悼念亡魂时,左胸别一朵小黄花,左臂围一块黑纱。有些妇女死了亲人在发际插一朵白绒花。这些象征的志哀方式,比起古代丧服,要大大简化了。出丧择日仪式 尸体收敛之后就要把灵柩送到埋葬的地方下葬,叫做出丧,又叫"出殡",俗称为"送葬"。停尸祭祀活动后就可以出丧安葬。在许多民族中对出丧日期都要慎重选择。 按照迷信的说法,人在刚日死,应选在柔日下葬;柔日死,应选在刚日下葬,刚日、柔日要配合好才行。否则,不吉。按照迷信的讲究,凡下奇月死者,应在偶月下葬;偶月死者,应在奇月下葬。奇月、偶月也要配合好才行。否则,不吉。若不能及时葬埋,可先柩起来。在河南一带,还有埋葬忌月的习俗,并且与姓氏有关。据说,张、王、李、赵四姓人,禁忌六、腊月动土葬埋。其余姓氏,三、九月禁忌动土葬埋。若忌月有丧事者,要排至三七、五七殓葬,必得避开忌月才行。如特殊情况需及时出殡者,也只能先用青砖柩之,不得入土葬埋。台湾以及南方一些地区,俗忌七月出葬。因民间传说,七月为鬼月,七月十五日为鬼节,该月阴间得鬼魂要到人世上来讨食。为避鬼煞,故忌此月殡葬。 旧时,民间还广泛流传着忌"重丧"得习俗。浙江一带俗说"重丧"是指死者出生的年月日,与死者死时的时辰有干支重字。俗称"月不清"。遇上这类情况,要举行特殊的丧仪,往往是在三、五更盖棺,抬至郊外。丧家不穿麻,不能哭,要等七日后,才呼号奔告亲朋,然后再补丧礼。但是,在台湾一带,"重丧"却是指某种葬埋忌日而言。俗说在某日葬埋便会犯重丧,亦即丧家还会再死人。当地的重丧日为:一月甲日、二月乙日、三月戊日、四月丙日、五月丁日,六月己日,七月庚日……十二月己日,依次类推。如果因为特殊事情不得不于重丧日安葬时,要采取一些仪式。符咒字,一般是正月、三月、六月、九月、十二月书"六庚天刑"; 二月书"六卒天庭";四月书"六壬天牢"; 七月书"六甲天福";八月书"六乙天德"等。不过,每月书写字样的规定都不怎么严格,也有相互串写的现象。,但大体上就是这类字类推而已。 少数民族在殡葬择日的信仰方面与汉族有相通的地方。东北地区的朝鲜族、赫哲族、达#尔族、满族均选择单日出殡,而不能在双日出殡,据说,双日出殡意味着要死两个人。#西的"勒墨人"忌在寅日、辰日出丧,也不能在死者的属命之日出丧,否则不吉利。云南一带的景颇族认为选择出丧日期以十二属相中会进洞的动物之属相最为吉利,不如属龙、蛇、鼠三天都是好日子,其余天日忌出殡。贵州一带的侗族最忌"冲#"日出丧。台江县巫脚乡苗族出丧最忌"犯双日"。广西一些民族地区则忌讳犯"重丧"日期出丧。白族若犯重丧,须在中堂挂一匹红绸,或在棺木上倒吊一只鸡,将其致死,在用笋叶做一口小棺,把装着死鸡的小棺从门坎小挖的小洞中送出,然后埋在路上,以此破之。而西藏米林县的#巴族,出丧的日期要由巫师行杀鸡看卦仪式来定,以鸡肝上纹路的走向显示吉凶。另外,在一些接近汉族的民族地区也有由"阴阳先生"的占卦仪式决定日期的。 还有一些民族和地区不但择日,还择时。彝族人家中有人去世,一般在家停尸很短,多是上午死,下午葬;下午死,晨葬。但忌讳正午出殡。俗以为正午出殡会招致灾异,不吉。云南一带的的苗族(黑苗)一般在早上出丧。而花苗和白苗则在午后和黄昏出殡。贵州一带的苗族(白苗)是在天刚亮出丧。东北黑龙江一带的赫哲族多在晌午出殡。广东等地瑶族出殡时间多在中午或午后,以为这种时刻最吉利。 出丧择日仪式甚是简单,有时只需翻翻皇历或问问"阴阳先生"即可。然而,此仪式所涉及的内容、牵扯的面极广,稍一不慎,便可能犯忌,所以必须慎重。哭丧仪式 择日仪式之后便要哭丧。哭丧是中国丧葬礼俗的一大特色。哭丧仪式贯穿在丧仪的始终,大的场面多达数次。而出殡时的哭丧仪式是最受重视的。 出殡的时候必须有全体后代尤其是男人们"唱哭",否则按照民间旧俗就会被视为不孝。另外,哭的音量大小也非常重要,如果哪家死者在黄泉路上没有响彻天地的哭声相伴,便在方圆数十里传为笑柄,其子孙后代也要被人们视为不孝,大逆不道,天理难容。为了求得孝得美名,孝子贤孙们在此确实也颇费了一番心机,花钱请人替死者哭丧便是历代孝子贤孙们得惯用手法。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职业性的哭丧夫或哭丧妇,收入不菲。 哭丧时"唱"出的歌叫哭丧歌,壮族习惯是请民间歌师二人来唱哭丧歌。两位歌师扮成舅甥,一问一答,唱歌彻夜,赞颂祖先业绩,劝导后辈不忘祖恩。许多民族并有哭丧歌舞仪式。彝族人称此为"跳脚",由四人手持八卦在尸旁跳,边跳边唱孝歌,据说这样可以为死者踩平通往阴间的荆棘之路。景颇人称此为"布滚戈",要请附近各寨的青年男女同跳,通宵达旦。除此之外,还要安排两个身着长衫的男子持矛舞蹈,绕竹幡作刺击状,以示驱邪。最早由执绋者唱挽歌送丧的风俗,起源于汉代。确切地讲,是从汉武帝开始的。其次,挽歌的代表性作品是《韭露》、《蒿里》。而且分别规定了《韭露》是为王公贵人出殡时唱;《蒿里》则是为士大夫和一般百姓出殡时唱。这两首通行西汉的挽歌,相传是田横门客的作品,可以说是迄今为止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挽歌。《韭露》的歌词是:"韭上朝露何易稀。露韭明朝更复活,人死一去何时归?"《蒿里》的歌词是:"蒿里谁家地?聚敛魂魄无贤愚。鬼伯一何相催促?人命不得少踟躇。" 挽歌入礼,在汉晋时代兴起,到南北朝时更加流行。有趣的是,挽歌习俗流行起来之后,唱挽歌的场合就不限于出殡送葬了。挽歌成了表达心中的痛苦,对亡者的深切的思念等凄楚情感的一种宣泄。 从形式上来看,现代民间哭丧歌,亦即挽歌可以分成三类:一是"散哭"; 二是"套头"; 三为"经"。散哭的特点是"随心翻",想到什么就哭什么,搭着什么就唱什么,没有限制。其内容主要是倾诉对死者的思念之情,自责对长辈的不孝,悲叹自己的苦难身世。至于套头,是有内容的限制的。主要有"抱娘恩"、"十二个寻娘"、"十二月花名"等。哭的时候是哭别人的好处,诉自己的苦楚。"经"是结合丧葬仪式来唱的。病人死后,由女儿或者媳妇唱"买衣经"、"着衣经"等。哭的时候眼泪不能够掉到死者的身上,否则的话尸体就会变成僵尸,没有办法腐烂,也就不能轮回了。另外一种说法是,阎罗王看到死者的身上有泪痕,就会把他拒之门外,死者就只好在阴间之外受无边的苦。另外,"着衣经"要在涨潮的时候唱,因为"涨"字有积攒家财的意思。如果在这个时候哭,他的家业就能够像潮水一样不断地高涨。如果死者是女性,女儿还要给母亲唱"梳头歌"。不管怎么样,入殓的时候会唱的子女和亲属都要唱"哭丧歌",倾诉自己对死者的思念之情。而出殡的这一天清早,长房媳妇要唱"开大门"。因为民间认为,人死了就会被打入十八层地狱,不哭开大门的话,死者就会在阴间受罪。出殡的时候,女儿或媳妇要唱"出材经",回来后唱"床祀经"。唱"亭子经"是为了让死者能够在阴间路上歇脚乘凉。当设灵台的时候,要唱"灵台经"。 这种唱经的习俗大多由女性来主持,目的是为了让死者平安的到达阴间。下葬仪式 经过了初丧、哭丧、做七、送葬等仪式之后,最后的环节就是下葬了。这是死者停留在世间的最后时刻了,一般都非常郑重其事。 由于各个民族所处的生存环境不同等原因,形成了很多不同的下葬风俗仪式。这种下葬的仪式反映了人们对灵魂的崇拜。汉族主要是实行土葬。墓地是死者的最终归宿,所以墓地的选择是埋葬死者的头等大事。墓地要选在地势宽广,山清水秀的地方,找出生气凝结的吉穴,从而可以使死者安息地下,庇佑子孙。 这种下葬仪式是非常讲究和烦琐的。抬灵柩的人叫做"八仙",挖好棺材洞穴叫做"打穴"。在打穴之前还要祭祀开山,孝子要烧香点烛行开山礼。有的地方要请地仙,还要画太岁,开山的时候要避开太岁的方向,不然就是"太岁头上动土",丧家就会遭受到祸害。开山的时候要在做墓穴的地方前后打个木桩,然后让孝子在打木桩的范围内用锄头挖三下。接着八仙就过来做穴,做好之后再把太岁的画像烧掉。这种墓穴,是把灵柩推进去的。在墓穴的底部铺垫着两根竹子或者剥了皮的光滑润泽的小衫树。放的时候,把灵柩的上首搁在上面,再用撬棍往里面推,推进去之后再抽掉垫底,最后铲一些草皮把洞口砌严封好。 灵柩在山上停放好之后还有很多有趣的风俗。在一些地方,孝媳妇要在灵前作揖拜礼,然后捧把黄土,在怀里包着,跑回家里把黄土撒到猪拦鸡笼和床下,据说这样就可以得到亡灵的保佑。要是媳妇多的,就要争取第一个吉祥,甚至有脱掉鞋子抄水路捷径回家的。撒完黄土之后,媳妇要急急忙忙地跑到厨房里吃几口饭菜,这叫做"进宝",是为了图个吉利。 在旧时,祭祀墓穴是人们非常看重的。祭祀的时候把一只公鸡杀死,用它的血来祭奠。公鸡不会马上就死去,而是在墓穴里反复扑腾,按照旧时的说法,公鸡死在墓穴里的哪个部位,哪个部位的子孙就会兴旺发达。公鸡扑腾下来的鸡毛叫做"凤凰毛",必须要拣掉。 下葬之前还要由死着的儿子把用五谷杂粮编成的五谷囤放在墓穴里。囤口上面盖着一张小烙饼。在墓穴里还要放一个陶瓷罐,罐子上面放一盏豆油灯,叫做长明灯。有的地方还在墓室上嵌一面铜镜,象征太阳。在古代的时候,有钱的人家要远离坟墓,射三支箭,然后马上后退。这样不敢靠近灵柩是因为担心压不住鬼邪,自己会遭殃。在灵柩放进墓穴的时候都必须放炮,说是为死者饯行去阴间。 按照旧时的规矩,下葬的时间也是要讲究的,必须是太阳落山灵柩也落土。落土的时候"八仙"拽着棕绳徐徐放下,四平八稳之后,亲属们必须抓起泥土扔到灵柩上,这叫做"添土"。灵柩下去之后,先要盖一层薄土,再把墓穴里扫出来的土撒在上面,之后要放上一只碗,叫做"衣饭碗"。这样做是为了以后迁坟的时候动作轻些,免得惊动亡灵,招来不幸。 民间的习俗认为,人死后的灵魂随时可能从坟墓里跑出来,跟着活人回家。所以下葬的人必须绕墓转三圈,在回家的路上也严禁回头探视。否则看见死者的灵魂在阴间的踪迹,对双方都是不利的。实际上这也是一种节哀的措施。不然的话死者的亲人不停地回头观望,总也不舍得离开,是很难劝说的。
为什么只看到他摆脱了疾病的困扰,一个和你度过了几十年光阴的人再也不能陪你,难道不值得悲伤?
我有记忆的亲人去世有3位,先一一道来,再来解释一下我的理解。10岁左右,很疼爱我的爷爷过世,爸爸抚摸着我的头说:以后再也见不到爷爷了。我的眼泪就下来了。感觉不到悲伤。30岁左右,爸爸去世。感觉不到悲伤,只是很茫然,千里迢迢回家,站在村口,忽然不知道哪一个是我家,只能循声而去。心里非常淡定的想:难怪人去世要办葬礼,发出声音来让来奔丧的人不要走错人家的吧?然后是3天丧事,我可以淡定的处理各种事务,跟好久不见的亲戚聊天。只是不能把念头转到父亲身上。他的去世是“预计之内的”,因为是我做的决定停止治疗的,我安排了他的后事,也安排妥当了妈妈。所以,悲伤不是因为他,不是为了他。甚至不是为我母亲为他母亲,不是为了钱,不是为了我自己的什么其他无法处理的事情........都不是,是我自己的,跟别人无关。是我再也见不到他了。夜深人静,悲伤会慢慢笼罩过来,还是那句话,他走了。我翻个身,让自己睡去。到了第二天,需要陪着来客哭时已经没有泪了。心里非常淡定的想:悲也会消耗光的吧?第三天,终于下葬。回到家里,我身心俱疲,倒在床上就呼呼大睡。醒来时,一片茫然。心里有非常淡定的声音:为什么要办3天葬礼,是为了让亲人的悲伤一次性耗尽,就可以迎来新日子吗?我想是的,从第三天开始,周围人安慰父亲的至亲时的话已经变成了:他已经下葬了,你们也别再难过了。此后经年,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欢。在写这些文字的时候,还是得数度落泪。但悲伤真的似乎无影无踪了。几年后,和我感情一般的奶奶过世。还是千里奔丧。真的可以淡然的看待全部葬礼。之前的印象非常强烈:葬礼之中有各种让亲人表达感情的环节.....慢慢的,你的情绪就被耗尽了。那么亲人去世为什么要痛哭呢?我的理解,那是为普通人设计的程序,让痛哭减轻普通人的悲伤,让普通的人可以在失去亲人的悲伤后,继续前行。只是如果我们的规则设计的更人性化一点儿,肯定最好。比如,有些人,不悲伤,没关系;有些人悲伤的表达不是痛哭,也没关系。那当然是更好的。
我妈死的时候我一点都没哭,甚至没觉得有多难过。所以我能理解楼主的这些疑惑。但我也并没有因为她解脱了而为她高兴。因为她自己一点都不想离开。哪怕生命的最后一段时间活得那么痛苦,她还是想能活久一点。事实上,世上绝大多数人死去的时候都是对这个世界带着不舍的。请不要为别人决定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应该得到「解脱」。没有人规定葬礼就一定得悲伤,这世上也有很多人尝试以欢乐的方式处理葬礼[1],但哪怕我们再积极再乐观地安排这一切,也不可能怀着愉快地心情「欢送」某个人。那么能简简单单地「平静地」完成这场仪式吗?当然可以。但这是一场有关「失去」的仪式,而人在「失去」的时候总是很难完全平静的。与其问为什么要在葬礼上悲伤,不如问「人为什么会因为失去所爱的人而悲伤」?这个仪式是因为你失去了这位亲人或朋友,而不是因为他得到了某种「解脱」。你可以以这样的想法来安慰自己,却不能改变你失去了他的事实。而且就算是「解脱」,也意味着 TA 生前遭受着值得用离开这个世界来逃避的痛苦。如果再加上一点对所爱之人的悲悯心,我们甚至有更多理由而为此悲伤。我们应该意识到,每个人可以达到的悲伤程度,是很不一样的。如果用那些很容易悲伤和哭泣的人的标准来要求那些只会难过但从来不悲伤的人,是有点强人所难。我想这也是楼主有这种疑惑的原因之一。这些不会悲伤的人并不是没有人性,他们只是情感系统里有更多理性,无法达到很放肆的宣泄,这不代表他们不会同情、热爱和关心。只不过,这世上大部分人都无法轻松控制自己的感情,也没有必要让每个人都努力控制感情,有时候适当的宣泄很有必要,因为这样我们才能知道对方的感受,才能更好地理解彼此。如果人类只能用冷冰冰的语言来描述和沟通,而无法表达自己的感情,这个社会该是多么乏味。最后,人有时候就是很自私的,哪怕你知道你爱的人遭受着痛苦,也还是会希望 TA 能一直在你身边。如果 TA 足够爱你,自然也会希望留在你身边。同样地,我们也没有必要要求人人都不自私。[1]
我就经历过一次葬礼和追悼会,就是我爷爷去世的时候。当时我应该在上小学二年级。我记得最有趣的是,哀乐响起来的时候,我没忍住笑了一下,然后就意识到如果我不赶紧控制自己,会立马笑的肚子痛。但我意识到那种场合之下是不可以笑的啊,我就一直咬着嘴唇,特别恶心的是,我还用唾液涂在了眼睛周围假装是流眼泪了。我不知道我为什么会笑,真是觉得不可思议,以至于后来,上高中的时候,政治课前老师让每个人准备一段演讲,我一个关系不错的朋友在前面讲了印尼海啸惨状的事儿,幻灯片上播放着灾难照片,还配了一个特别悲伤的乐曲做背景音乐,然后她就在那里说着煽情的话。没错,我又无耻的笑了,而且这次我竟然都无法克制自己不去笑,笑到肚子痛,眼睛流泪,并带动着同桌和前来劝阻我的班长一起大笑,一直笑到下课。再说回我爷爷的葬礼啊,嗯,印象最深的还是我奶奶啊,我从小是在爷爷奶奶家长大的,就我对我奶奶的观察和了解来看,她是挺内向的人啊,行为举止都是蛮正常的老太太啊。可是就在我爷爷的墓碑前,我三叔打理了一些事后就叫我奶奶走上前,大概是说可以了之类的话,我奶奶就噗通一声坐在地上,开始哭了起来,哭就哭吧,人家老伴去世了肯定悲伤啊,可是我擦,竟然哭得念念有词,还是押韵的!哭腔和念词配合的恰到好处。那一刻我就一个感觉,奶奶,您欺骗了我!看来,哭也是程序仪式的一部分啊!而且那次葬礼让我明白了,葬礼上哭、喊与肃穆是三个不同的东西。
因为:1、分离是让人悲伤的2、死亡是一种彻底的分离3、悲伤的主要表现 之一是哭泣所以:死亡容易引发哭泣。又因为:1、对社会来说,更认可有情有义的人2、每个人都希望被社会认可3、有情有义的人应该为亲人朋友的离开表示悲伤所以:为了成为被社会认可的有情有义的人,合适的表现应该是表现悲伤综上:ergo,在葬礼上,不管你是真悲伤还是假悲伤,都应该哭一下。当然,这里几个可以深究的问题:1、为什么分离会让人悲伤?2、为什么会哭泣?什么是哭泣?3、为什么社会需要有情义的人?4、为什么个人希望被社会认可?这几个才是真正的大问题啊,不说了,一把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亲戚结婚送什么礼物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