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中国最帅的足球运动员中的安全

 当前位置:
安徽省教育厅要求大力开展校园足球活动
  记者刚刚获悉,安徽省教育厅发文要求教育系统大力开展校园足球活动,不断扩大青少年学生校园足球活动的参与面,促进学校体育工作全面开展。此外,各地、各校要成立校园足球活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指导、部署和协调校园足球工作,在师资、经费、设施设备等方面给予保障,确保校园足球活动有序开展。
  省教育厅要求,凡具备开展足球运动场地的学校,都要以班级或年级为单位,建立足球队;校园足球教学、训练、竞赛活动经常化、制度化;力争通过3至5年的努力,形成一批足球文化氛围浓厚、足球运动特色鲜明、有一定影响力的校园足球特色运动项目学校。
  根据要求,市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各学校要加强安全知识教育,制定体育安全管理工作方案,明确管理责任人,落实安全责任制。加强对体育场馆、设施的维护使用管理,切实保证使用安全、运动安全。要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学校风险管理机制与校园意外伤害事件的应急机制,形成包括安全教育培训、活动过程管理、保险赔付等学校体育风险管理制度,依法妥善处理学校体育意外伤害事故。(记者 许谚)
标签:校园足球 安全知识教育
   相关新闻
   精彩推荐
合肥一中校运动会上学...
版权申明:
① 安徽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中安在线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如中安在线-安徽日报。
② 本网独家发布的稿件和图片,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
③ 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了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
西安一大学办博士生集...
北京圆明园举行高三学...
陕西一父亲背残疾姐弟...
四川一中学规定三年跑6...
合肥市六安路小学运动...
合肥市红星路小学:向...
合肥学院艺术创作点缀...
合肥学院2014级新生国...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8228全国中小学校园足球现状调查
  火热的6月,巴西足球世界杯的号角已经吹响。然而,与过去多届世界杯一样,这次依然没有中国队的身影。“足球要从娃娃抓起”被很多人视为救赎中国足球的良方,国内中小学校园足球的发展近年来也一直备受各界关注。那么,中小学校园足球发展现状究竟如何?校园足球在发展中存在哪些问题?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采访。
  校园足球“火苗”渐旺
  根据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官方网站2014年1月公布的统计数据,全国已有49个国家级布局城市、3个国家级试点县、82个省级布局城市开展了校园足球活动。参加活动的学校5084所,注册学生运动员19万人。
  作为全国仅有的3个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试点县之一,陕西省志丹县全部23所中小学(初中4所、小学19所)和7所幼儿园,成为校园足球布点学校。志丹县足协主席丁常保告诉记者,从2010年起,跨年度的志丹县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和“县长杯”青少年足球锦标赛正式启动,联赛参赛队伍稳定在22支队伍以上。
  近日,北京市延庆县校园足球启动大会举行,现场发布了《关于开展校园足球工作的实施意见》,计划通过3到5年时间,使延庆县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基本达到“人人能踢球,人人会踢球,人人爱踢球”的递进式目标,进而打造延庆县所有47所中小学“全员参与”的校园足球模式。
  记者了解到,近几年,各级各地体育、教育行政部门陆续出台了校园足球发展方案。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2013年2月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的意见》中指出,足球对于青少年健康成长具有独特的综合教育功能,各级各地体育、教育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切实抓紧抓好校园足球活动。
  今年3月,教育部组织开展中小学校园足球工作专项调研,重点包括学校足球教学、课外活动和课余训练、比赛的情况及计划;学校足球师资配备、培训和足球场地、设施、器材情况及计划;校园足球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困难与下一步工作设想和政策建议等。
  中国足协副主席、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告诉记者,计划到2020年在全国1万至2万所学校布局校园足球,培养1000万至2000万校园足球人口。他表示,目前新一轮校园足球推广计划正在积极制定中,预计今年7月可以形成草案。
  着名足球教练金志扬认为,在中央领导的重视和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中小学校园足球有望迎来新一轮发展热潮,“但在实际推行过程中,也面临诸多现实难题”。
  师资和场地成“瓶颈”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一所学校的校园足球发展如何,体育教师起着核心作用。校园足球特色校的发展模式一般是:以几名热爱足球的体育教师为核心,校长在管理层面给予必要支持,家长不过多干涉,教育主管部门鼓励引导。
  在北京,谈到校园足球,不得不提“小西甲”联赛。这是北京市乃至全国周期最长、比赛最多、最具特色的青少年足球比赛,由北京市体育局、北京市教委和西班牙足球甲级联盟联合主办,20支北京市U13小学生足球队分为A、B两组,分别以西甲联赛的20支球队命名,仿照西甲联赛赛制进行比赛。
  在本赛季的“小西甲”联赛中,丰台区西马金润小学代表队目前排名A组第一。而该校发展校园足球才不过4年,校长赵秀云认为:“关键是学校刚好会聚了几名懂足球、爱足球的体育教师,这是尤为难得的。”
  该校负责足球项目的两名体育教师,被赵秀云称为“把足球当生命”的人。“周一到周五,他们每天早晨6点到校,除了要上体育课外,放学后还要带着学生们训练,晚上8点后才离校。周末有比赛时,他们就开着自己的车,带学生打比赛。”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目前,中小学体育教师结构性缺编现象在各地较为普遍,而懂足球的体育教师堪称匮乏。而少量能够长期坚持的,也主要靠兴趣和理想支撑。安外三条小学是北京市知名的足球传统校,校长程洪告诉记者,从3月到6月,学校足球队几乎每个周末都要参加校园联赛,此外,校队还要参加北京市“小西甲”联赛。
  场地不足是影响校园足球发展的另一大难题,尤其是在寸土寸金的城市中心区,很多中小学都没有像样的足球场地。以北京市东城区为例,全区200多所中小学,只有汇文中学、55中、54中等几所足球传统校有标准的11人制足球场,少量中小学拥有7人制足球场或更小的5人制足球场。
  丁常保告诉记者,在志丹县,大多数学生只能在硬土或水泥地操场上练球。时至今日,该县也没有一块标准的天然草皮足球场。
  金志扬则认为,场地固然重要,但并非校园足球发展的核心要素。以足球强国巴西为例,很多青少年在街角、巷子里甚至随便找块空地踢球,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却涌现出了一批批世界级的足球巨星。
  人才培养体系“断层”
  据金志扬介绍,过去十几年间,我国青少年足球培养体系出现严重“断层”,足球人口骤减,“学生们都忙着读书、考试,踢球的人太少”。
  记者调查发现,校园足球“虎头蛇尾”现象较为突出。相对而言,小学阶段发展较好,而到了中学,由于学业压力骤然加大,开展的学校和参与的学生数量双双骤减。
  13岁的陈羽童是西马金润小学六(1)班学生,是学校女足的主力,文化课成绩很好,即将升入丰台区一所着名中学。但这所中学并不重视发展校园足球,陈羽童面临升学后无球可踢的现实:“练了几年就这么废了,很遗憾。”
  相比之下,该校六(2)班学生赵尉辉就要幸运一些。作为学校男子足球队的主力,他对口直升丰台区一所中学足球传统校。“我的理想是将来能成为职业球员。”赵尉辉告诉记者,自己在“小西甲”联赛中的优异表现,让父母认可了他的天赋,支持他继续足球梦想。
  家长对校园足球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然而,由于担心影响孩子学习以及意外受伤,很多家长并不支持孩子踢球。
  记者发现,除了上体育课时,各中小学的足球训练和比赛基本都安排在课余时间,如中午休息时间、下午放学后以及周末,主要是为了不影响学生学习。在安外三条小学,足球专业教师对学生提出一项特殊要求:凡是成绩退步的,暂停足球训练;凡是当天未完成学习任务的,不准参与足球训练。“对热爱足球的学生来说,这是最好的督促。”学校体育教研组组长黑景峰说。
  丁常保认为,要让家长真正转变观念,关键要在孩子升学考试方面实现突破。
  一些地方对此已经进行了探索。据北京市延庆县教委主任魏旭斌介绍,目前该县共有一中和五中两所纯高中,今后两所学校每年中考招生将各拿出10个名额,招收足球特长生,为足球好苗子搭建升学渠道。
  北京市东城区教委体卫科科长罗晓辉告诉记者,东城区正在争取辖区内几所有足球传统的优质中学的支持,与片区内的一些小学足球特色校建立起合作关系,重点解决足球特长生的升学问题。
  至于安全问题,记者发现,校长们比家长更担心。“一旦孩子受伤,学校通常要承担完全责任。”北京市一位中学校长的话,道出了校长们的普遍担忧。
  北京市教委体艺卫处原处长王东江表示,除了现有的校方责任险,今后还将专门设立校方无责任险,“孩子运动时受伤,如果查实学校和老师并无过失,将不必承担赔偿责任,解除学校发展校园足球的后顾之忧”。
  作为从业近20年的一线体育教师,黑景峰表示,学生运动时受伤完全是小概率事件。他告诉记者,在指导学生踢球时,教师会特意强调安全问题,并传授学生避免运动伤害的技巧,“家长和学校不必过分担心”。
  “体教结合”仍待完善
  “学生不能因为踢球而荒废了文化课。”中国中学生足球协会秘书长、人大附中三高足球训练基地主任李连江介绍说。所谓“三高”,是指道德品质高、文化素质高、训练水平高,这体现了人大附中“体教结合”的校园足球理念。
  在北京校园足球界,人大附中三高足球俱乐部可谓名声响亮。记者实地走访其训练基地发现,这里硬件设施优良,师资一流。三高足球训练基地实行封闭式管理,目前有120多名学生,每周一到周五,学生和普通中学生一样每天坚持文化课学习,授课的都是人大附中校本部的教师。足球训练安排在下午放学后,每天一个半小时到两个小时,周六训练半天。
  针对有人认为每天只训练一两个小时,中小学校园足球根本不可能培养出高水平球员的说法,李连江表示,这是一个认识上的误区。他曾到欧美足球发达国家考察,发现国外18岁以下的青少年球员,每天训练时间很少超过两个小时。“事实上,国际青少年足球界对此早已达成共识,超长时间、高强度的足球训练属于过犹不及,不仅会消磨青少年踢球的热情,甚至会危害他们的身心健康。”
  有业内人士认为,人大附中三高俱乐部走的是专业队模式,不能算是真正的校园足球。李连江对此并不认同,但他也向记者表达了忧虑:“三高在体制之外,也在体制之内。”他表示,所谓“在体制之外”是指在体育系统之外,“在体制之内”是指在教育系统之内。“游离于体育与教育之间,这是我们当前面临的尴尬处境。”
  黑景峰认为,体育与教育可以而且应当适度结合,但发展校园足球并不是要求所有学生都要把球踢好,“关键是让孩子养成热爱运动的习惯,强身健体”。
  “中国足球的希望在校园,但开展校园足球并非是一味追求‘造星’。”金志扬表示,更大的意义在于壮大足球人口,“参与校园足球的人数多了,足球人才的涌现自然水到渠成。”
  【新闻链接】
  自2009年全国校园足球计划启动以来,目前已有49个国家级布局城市、3个国家级试点县、82个省级布局城市开展了校园足球活动,参加活动学校5084所,注册学生运动员19万人,全国校园足球比赛每年超过10万场次。在校园足球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的四级联赛中,青少年学生通过足球,分享了运动和竞技的快乐,感受着迎风奔跑的英姿飒爽。
责任编辑:郭伟
点击次数:
Haedu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查看本站免责声明
招考专栏信息
教育分类信息
? ? ? ? ? ? ? ? ?
通讯员图片新闻
培训机构展播全区推进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电视电话会议现场。
天山网讯(记者刘杰摄影报道)4月24日下午,自治区召开推进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电视电话会议,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副主席艾尔肯·吐尼亚孜出席会议并讲话。
艾尔肯·吐尼亚孜说,自2007年以来,自治区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和国家教育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体育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精神,自治区紧紧抓住普及青少年校园足球这个关键环节,加强教体结合,加大经费投入,夯实工作基础,为全区青少年校园足球事业的发展和后备人才的培养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全区校园足球发展还面临师资短缺、投入不足、场地设施有待改善、师资力量和能力水平还不能很好的适应校园足球活动开展等方面的问题。
艾尔肯·吐尼亚孜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各级各类学校深刻认识抓好当前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的重大意义,切实发挥学校教育的育人主渠道功能和主阵地作用,抓紧抓好抓实足球运动这个深受各族青少年喜爱的“抓手”和突破口,引领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和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用现代文化对冲极端思想对校园的渗透;进一步明确青少年校园足球运动的工作目标,加大对校园足球场地设施的资金投入,加强青少年足球培训基地建设,在校园足球课时分配、教材制定、师资培训、场地设施等方面制定配套政策,为开展好校园足球工作予以保障;积极探索市场投入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发挥作用,构建推动校园足球运动持续发展的长效投入机制。
艾尔肯·吐尼亚孜希望各级教育和体育部门加强配合,互相支持,及时解决校园足球活动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共同为足球后备人才的培养和输送创造条件;各地各学校高度重视安全问题和意外伤害处理,凡是被确定为青少年校园足球运动的学校和开展校园足球活动的学校,都应购买意外伤害校方责任险,做好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消除安全隐患。
会上,自治区教育厅、自治区体育局、自治区发改委等单位负责人介绍了推进全区校园足球运动方面开展的工作。
[责任编辑:单晓华]校园足球活动安全应急预案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校园足球活动安全应急预案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校园足球运动试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