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乒乓球特长生体育特长生高考是什么流程

河北省教育厅关于组织开展2015年河北省体育特长生高考加分资格认定工作的通知
密 码:
 | 
河北省教育厅关于组织开展2015年河北省体育特长生高考加分资格认定工作的通知
冀教政体函〔2015〕15号
各设区市教育局,定州、辛集市教育局:
按照教育部等五部委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意见》(教学〔2014〕17号)精神,经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并报教育部备案,自日起取消体育高考加分项目。对已经获得加分资格的考生,采取过渡办法,加分项目暂时予以保留,加分分值降为5分,2018年起全部取消。
为做好2015年河北省体育特长生高考加分资格认定工作(以下简称&资格认定&)。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报名条件
凡符合高考报名条件的应届毕业生,高级中等教育阶段(三年内)获得国家二级运动员(含)以上称号的运动员,如申请2015年高考体育优惠加分,须参加我省统一组织的资格认定专项测试。
二、加分测试项目
(一)加分项目:田径、游泳、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武术、健美操等共9项。
(二)测试项目:除田径、游泳按单项测试外,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武术、健美操等项目,采取专项素质、专项技术和综合能力分项测试、量化评分。
田径测试项目:100米、200米、400米、800米、1500米、3000米(女)、5000米、5000米竞走、110米栏(男)、100米栏(女)、400米栏、跳高、跳远、三级跳远、铅球、铁饼、标枪。
游泳测试项目:50米、100米、200米、400米,游泳姿势以运动员等级证书登记为准。
篮球测试项目:助跑摸高(10分)、折线跑(20分)、曲线运球(20分)、一分钟投篮(男子为跳投) (20分)、综合技术(20分)、综合能力(10分)。
排球测试项目:助跑双脚起跳摸高(15分)、立定跳远(10分)、&之&字移动(20分)、定点发球(20分)、接发球(10分)、正面扣球(15分)、综合能力(10分)。
足球测试项目:立定十级跳(15分)、折线跑(20分)、运球过竿射门(20分)、定位球踢准(15分)、三个部位颠球(10分)、助跑脚内侧射准(12米远,门一米宽) (10分)、综合能力(10分)。
足球守门员测试项目:立定十级跳(15分)、折线跑(20分)、1分钟扑球(20分)、踢发球(15分)、掷发球(15分)、综合能力(15分)。
乒乓球测试项目(可自带跳绳、球拍):双摇跳绳(15分)、滑步移动(20分)、扣球击远(10分)、正手攻球(15分)、左推右攻(15分)、发球&搓球&拉球(或攻球) (15分)、综合能力(10分)。
羽毛球测试项目(可自带跳绳、球拍):双摇跳绳(15分)、滑步移动(20分)、徒手掷羽毛球(10分)、正、反手击高远球(15分)、正手扣杀(15分)、搓球(15分)、综合能力(10分)。
武术测试项目:纵劈叉(10分)、正踢腿(10分)、仆步抡拍(15分)、下腰(15分)、燕式平衡(10分)、腾空飞脚(10分)、侧空翻(10分)、综合能力(武术成套动作,器械自带) (20分)。
健美操测试项目:纵劈腿(10分)、击掌俯卧撑(15分)、20秒屈体分腿跳(15分)、1分钟两头起(腿后击掌)(20分)、国际年龄二组单人操规定动作(40分)。
三、测试合格标准
田径、游泳项目,参照国家体育总局最新制定的等级运动员标准确定;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武术、健美操等项目参照往年标准确定。
四、测试办法
(一)考生测试项目以运动员等级(或成绩)证书所列项目为准,每人限报一项。
(二)参加同一项目测试的考生,在半天内分组进行。田径竞赛和游泳项目抢跑2次(以测试组为单位)及以上,按自动退出论。
(三)田径项目在塑胶田径场(投掷项目在土场地)进行,跑鞋要符合塑胶跑道使用要求;游泳项目在游泳馆内进行;足球项目在塑胶和人造草皮场地进行;篮球项目在室外水泥场地进行;其它项目在室内木质场地上进行。
(四)考生本人必须按规定的时间到测试现场报名、测试,逾期不予补报、补测,责任自负。测试中全程监控录像;测试后公示合格名单(7天),制发合格证。
五、测试时间、地点
专项测试于2015年4月中、下旬进行,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六、注意事项及要求
(一)体育加分资格认定工作由省教育厅负责组织。各市教育局负责通知辖区内的考生做好体育加分申请、报名、测试等相关准备,4月2日前完成本地考生的报名、审核、登记及信息录入(见附件3)等工作,确保考生申请表和微机录入数据材料绝对一致。如有错报、漏报,由考生户口所在地教育局负全责。
(二)各市教育局负责审核考生报名资格、填写内容、相关材料和照片(近期二寸彩色证件照)等,按统一要求录入考生信息,统计有关数据,并于日前将考生报名清单(姓名打不出的须注明)、报名统计表(见附件2)报送我厅思政体卫处,同时将电子版数据信息发送至:,逾期出现问题由各市负责。
(三)凡异地(以考生高考报名地为准)办理运动员等级证或代表其他学校(以考生所在学校为准)参加比赛获得成绩证书的考生,现场报名时须提交所属学校和市教育局的证明,说明考生体育特长情况及异地(或代表其他学校)参赛、办等级证原因,并加盖公章,否则不得参加测试。
(四)考生现场报名时须交验2015年河北省体育特长生高考加分资格认定申请表(见附件1,不得空项;右上角须标明各市编排的考生编号),考生本人居民身份证(二代)、《报考证》、意外伤害保险单、运动员等级证书原件及复印件各一份,运动员等级证书相应比赛的秩序册(含竞赛规程)、成绩册复印件各一份,同时交纳报名测试费;异地办理运动员等级证(代表其他学校参加比赛)的考生,须提交学校和市教育局出具的相关证明原件,否则不得参加测试。
凡因居民身份证问题影响报名测试的,责任由考生本人自负。
(五)考生参加测试前必须自行办理意外伤害保险,参加测试的往返途中和测试中要注意安全,严防意外事故发生。考生需自行安排食宿,食宿、交通、医药等费用自理。
(六)参加资格认定的考生要实事求是,严禁弄虚作假、冒名顶替等舞弊行为,对在报名、测试中被认定违规的考生,将按照教育部《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规定进行处理,并将违规事实记入其高考电子档案。
七、加强组织领导
为切实做好2015年河北省体育特长生高考加分资格认定工作,成立2015年河北省体育特长生高考加分资格认定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领导、组织、审定相关工作事项。
组 长:刘教民
副组长:韩俊兰 张庆文
成 员:杨立华 于国莹 刘若群
附件:1.2015年河北省体育特长生高考加分资格认定申请表
2.2015年河北省体育特长生高考加分资格认定报名统计表
3.考生信息录入要求
河北省教育厅
高考流程:   
招生政策:  
考生名单: 
  
招生章程:
招生计划:
高考地方站当前位置: >
转发安徽省2015年高考加分政策
安徽省教育厅 安徽省民委 安徽省公安厅安徽省体育局 安徽省科协关于印发安徽省调整和规范高考加分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皖教办〔2015〕22号
各市、省直管县教育局、民(宗)委(局)、公安局、体育局(体委)、科协:
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和《教育部、国家民委、公安部、国家体育总局、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关于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意见》(教学〔2014〕17号)的部署和规定,现将经省政府同意并报教育部备案的《安徽省调整和规范高考加分工作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2015年申报高考加分截止时间为5月25日。考生可携带身份证(少数民族考生另须提供户口本)、相关证书和证明材料等(原件和复印件)到所在市、县(区)教育招生考试机构申报高考加分,逾期不予受理。各教育招生考试机构将对申报材料原件进行电子扫描并上传,逐级审核后报省教育招生考试院。
二、经教育部审定,我省体育政策加分的规定项目为田径、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武术、游泳、羽毛球等8项。对申请加分考生的运动员(二级及以上运动员)等级资质由省体育局进行复核复测,省教育招生考试院按相关标准组织测试。具体安排另文通知。
三、按照教育部《关于做好2015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教学〔2015〕1号)规定,日前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取得体育特长生、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科技类竞赛、思想政治品德有突出事迹相关称号、奖励、名次的应届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考生具有加分资格。
&&& 四、我省享受高考政策加分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名单见附件。
请各单位精准掌握高考加分政策,做好政策宣传工作。各地各相关部门要按照&谁主管、谁审核、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健全考生加分资格审核工作责任制,明确各有关部门主体责任、工作流程、审核规则和违规处理办法,确保职责明确、办法清晰,便于考生和社会监督。要强化协调配合,确保政策调整平稳顺利进行。
附件:我省享受高考政策加分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名单
&安徽省教育厅 &&&安徽省民族事务委员会& &&安徽省公安厅
安徽省体育局&&&&&&&&& 安徽省科学技术协会
&&&&&&&&&&&&&&&&&&& 日
(此件主动公开)
安徽省调整和规范高考加分工作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和《教育部 国家民委 公安部 国家体育总局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关于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意见》(教学〔2014〕17号),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提高人才选拔水平,经省政府同意并报教育部备案,现将我省调整规范高考加分工作实施方案公布如下:
一、总体要求
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工作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素质教育实施,科学合理地体现考生的相关特长、突出事迹、优秀表现等,引导每一个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纠正少数人片面追求高考加分的倾向。突出问题导向,着力解决当前群众反映最强烈、矛盾最集中的体育、艺术等特长加分和地方性加分问题。促进公平公正,严格制定加分项目设立程序,加强考生加分资格审核公示,加强监督管理,严厉打击加分资格造假。体现积极稳妥,从紧从严,有序衔接,平稳推进,确保实现大幅减少、严格控制、规范管理、公平公正的目标任务。
& &&二、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
&&& (一)取消以下加分项目。日起,取消以下高考加分项目,此后获得相关奖项、名次、称号的考生均不再具备高考加分资格。考生的相关特长、突出事迹、优秀表现等情况记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或考生档案,供高校录取时参考。
& &&1.取消体育特长生加分项目。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获得&重大国际体育比赛集体或个人项目前6名、全国性体育比赛个人项目前6名&&国家二级运动员(含)以上称号&的考生,均不再具备高考加分资格。相关考生可选择报考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招生,或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单独考试招生,或其他体育学类专业招生。
&& &2.取消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加分项目。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获得全国中学生(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全国决赛一、二、三等奖的考生,不再具备高考加分资格。考生的相关学科特长可作为自主招生试点高校优先给予初审通过的条件。
& &&3.取消科技类竞赛加分项目。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获得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含全国青少年生物和环境科学实践活动)、&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一、二等奖,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或国际环境科研项目奥林匹克竞赛奖项的考生,不再具备高考加分资格。考生的相关科研特长和创新潜质可作为自主招生试点高校优先给予初审通过的条件。
&& &4.取消思想政治品德有突出事迹加分项目。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被认定为思想政治品德方面有突出事迹的考生(限获市级以上表彰见义勇为者),不再具备高考加分资格。对有突出事迹的考生,按照有关程序,高校可破格录取或单独考试录取。
&& &日之前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已取得上述项目有关奖项、名次、称号的考生,仍具有加分资格,加分分值为5分。有关部门要加强资格认定和严格管理,对申请加分考生的运动员等级资质由省体育局进行复核复测,省教育招生考试院按相关标准进行严格测试。
&& &(二)保留和完善部分加分项目。根据相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保留&烈士子女(10分)&&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和台湾省籍考生(10分)&&自主就业退役士兵(10分)&&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含)以上或被大军区(含)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20分)&加分项目。加分分值保持不变。
(三)规范和完善地方性加分项目。保留&侨眷、港澳同胞及其眷属&加分项目,即全国性加分项目&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和台湾省籍考生&以外的&侨眷和港澳同胞及其眷属&,分值仍为5分。保留&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少数民族考生&加分项目,加分范围限定在我省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分值仍为5分。其他散居在汉族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与汉族考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以上两项地方性加分项目仅适用于我省省属高校招生。
三、申报审核程序
(一)政策加分由符合条件的考生本人在高考报名时到当地考生考试机构申报,签署《高考政策加分申报及诚信承诺书》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其中:
1.少数民族考生的资格审查由县及以上民族工作部门负责并出具证明;
2.&烈士子女&&自主就业退役士兵&资格审查由县及以上民政部门负责并出具证明;
3.&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和台湾省籍考生&&侨眷、港澳同胞及其眷属&(即全国性加分项目&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和台湾省籍考生&以外的&侨眷和港澳同胞及其眷属&)资格审查由地市及以上侨务部门负责并出具证明;
4.思想政治品德方面有突出事迹的考生(限获市级以上表彰见义勇为者)资格由市及以上民政部门负责审核;
5.体育特长生运动员等级资格审核由省体育局负责,统一测试由省教育招生考试院会同省体育局组织实施;
6.奥赛、科技竞赛类资格审核由省科协负责;
7.&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含)以上或被大军区(含)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资格由省军区政治部负责审核。
(二)各县(市)招生考试机构汇总后进行本级公示,同时报市招生考试机构。
(三)各市招生考试机构汇总本市具有加分资格的考生名单,要在本市招生考试机构网站进行公示。
(四)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对各市上报的申报加分考生的资格进行再次复审复测,并对结果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6个月,接受社会监督。
四、严格管理和监督
& &&(一)加强加分考生资格审核。各地各相关部门要按照&谁主管、谁审核、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健全考生加分资格审核工作责任制,明确各有关部门主体责任、工作流程、审核规则和违规处理办法,确保职责明确、办法清晰,便于考生和社会监督。
&& &(二)加强加分考生资格信息公示。有关部门要进一步规范和细化信息公示的内容、办法、程序、时间安排等相关要求。公示信息须包括考生姓名、性别、所在中学、加分项目、相关佐证材料,以及审核单位、审核人员名单(包括评委、裁判)等。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基层教育行政部门及中学要严格按照要求详实、准确、及时公示考生资格。省教育厅要开展加分考生资格信息公示专项检查。
&& &(三)完善违纪举报和申诉受理机制。各地各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完善网络、电话、信函等多位一体的举报申诉工作平台,畅通违纪举报和申诉受理渠道,依照工作职责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及时受理加分造假举报和考生信访申诉案件,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时调查处理,回应考生和社会关切。
& &&(四)严肃处理资格造假考生。对弄虚作假、骗取相关加分资格的考生,一经查实,将依法依规取消其当年参加高考报名、考试或录取的资格,考生的违规事实记入国家教育考试诚信档案。
& &&(五)依法健全责任追究制度。各地各相关部门要完善高考加分资格审核工作责任追究制度,实行倒查追责。一经查实,对违规违纪责任人和相关责任人依法依规严肃处理。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五、组织实施
&&& 各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工作,按照《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和《教育部 国家民委 公安部 国家体育总局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关于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意见》要求,在规范高考加分实施方案公布后,认真做好宣传工作。要统筹运用好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精准解读政策,特别要明确告知政策调整时间节点及涉及考生的相关政策内容,确保政策调整平稳顺利进行。
我省享受高考政策加分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名单
序号&&&&&&&
序号&&&&&&&
一、民族乡(农场):10个
利辛县西潘楼镇郭楼民族村
肥东县牌坊满族回族乡
涡阳县义门镇义门民族村
五河县临北回族乡
涡阳县义门镇武举村
颍上县赛涧回族乡
涡阳县义门镇陶赵村
淮南市潘集区古沟回族乡
涡阳县义门镇赵屯村
淮南市八公山区李冲回族乡
谯城区牛集镇蒋楼民族行政村
淮南市谢家集区孤堆回族乡
谯城区牛集镇安溜民族行政村
定远县二龙回族乡
谯城区十八里镇园区民族行政村
寿县陶店回族乡
谯城区十八里镇十八里民族行政村
宁国市云梯畲族乡
谯城区十八里镇小怀民族行政村
安庆皖河农场三益回民分场
谯城区观堂镇观堂民族行政村
二、民族村:135个
谯城区观堂镇蒋瓦民族行政村
合肥市(13个)
谯城区沙土镇沙土民族行政村
蜀山区南岗镇梁墩回族村
谯城区双沟镇双东民族行政村
蜀山区南岗镇瓦屋回族村
谯城区古城镇张桥民族行政村
肥西县小庙镇北分路回族村
谯城区赵桥乡崔寨民族行政村
肥西县官亭镇马河湾回族村
谯城区龙扬镇东王民族行政村
肥东县店埠镇塘林回族满族村
谯城区汤陵办事处五里民族行政村
肥东县店埠镇花滩民族村
谯城区十河镇王合拉民族行政村
肥东县杨店乡黄栗民族村
谯城区华佗镇五里民族行政村
肥东县陈集乡稻香民族村
谯城区大杨镇丁固民族行政村
肥东县牌坊民族乡民新民族村
谯城区芦庙镇芦庙民族行政村
肥东县牌坊民族乡赵坊民族村
 宿州市(2个)
肥东县牌坊民族乡牌坊民族村
砀山县玄庙镇马良民族村
肥东县牌坊民族乡三王民族村
砀山县曹庄镇回民许庄村
肥东县牌坊民族乡兴一民族村
 蚌埠市(12个)
亳州市(23个)
怀远县万福镇回民新村
利辛县张村镇四里何民族村
固镇县仲兴乡余桥村
序号&&&&&&&
序号&&&&&&&
固镇县任桥镇桥东村
太和县经济开发区回民新村
固镇县王庄镇五铺村
太和县经济开发区闪庄民族村
五河县小溪镇上营回族村
太和县坟台镇民族村
五河县头铺镇大方回族村
颍东区口孜镇白屯民族村
五河县新集镇赤龙回族村
颍东区杨楼孜镇王屯民族村
淮上区沫河口镇四铺回族村
颍州区卅里铺镇洄溜民族村
五河县临北回族乡临北回族村
阜阳经济开发区京九街道办事处穆庄村
五河县临北回族乡尤巷回族村
 淮南市(13个)
五河县临北回族乡官塘铺回族村
谢家集区孤堆回族乡大洼村
龙子湖区曹山街道马村回族村
谢家集区孤堆回族乡杨岗村
 阜阳市(24个)
谢家集区孤堆回旋乡蔡圩村
颍上县赛涧回族乡周台民族村
谢家集区孤堆回族乡黄老圩村
颍上县南照镇姚岗民族村
谢家集区孤堆回族乡杨镇村
颍上县黄桥镇小集民族村
谢家集李郢孜镇赖山村
颍上县刘集乡甘罗回民村
潘集区田集乡南圩民族村
颍上县新集镇李许回民村
潘集区古沟回族乡太平民族村
颍上县江店孜镇双集民族村
八公山区山王镇闪冲村
颍上县六十铺镇桃花店民族村
八公山区李冲回族乡民族村
界首市泉阳镇集东回族村
八公山区李冲回族乡魏郢村
临泉县长官镇长官民族村
八公山区李冲回族乡李冲村
临泉县长官镇长东民族村
凤台县新集镇靳楼民族村
临泉县鲖城镇鲖城民族村
 滁州市(19个)
临泉县杨桥镇老街民族村
南谯区章广镇孟洼民族村
阜南县焦陂镇焦陂村
来安县施官镇贾龙民族村
阜南县焦陂镇曹庄村
天长市仁和镇南尖回民村
阜南县焦陂镇三和村
明光市明南办事处横山村
阜南县中岗镇南街村
定远县藕塘镇回民村
阜南县中岗镇西街村
定远县三和集镇三和回民村
序号&&&&&&&
序号&&&&&&&
定远县桑涧镇天河回民村
裕安区江家店镇新沟民族村
定远县定城镇回民村
叶集试验区镇区办事处花园回民村
定远县池河镇池阳回民村
马鞍山市(3个)
定远县池河镇青岗村
和县白桥镇陈桥洲民族村
定远县仓镇回民村
和县历阳镇沈家山民族村
定远县二龙回族乡岗镇村
博望区新市镇新禄民族村
定远县二龙回族乡中汤村
芜湖市(1个)
定远县二龙回族乡小岗村
繁昌县横山公共服务中心西街回族村
定远县二龙回族乡三苏村
宣城市(2个)
凤阳县红心镇梅市民族村
宁国云梯畲族乡千秋畲族村
凤阳县板桥镇濠光民族村
宣州区沈村镇胡村回族村
全椒县六镇镇大张村
池州市(3个)
全椒县西王镇管坝村
东至县胜利镇江心回民村
六安市(16个)
东至县胜利镇幸福回民村
寿县陶店回族乡陶店回族村
东至县东流镇桥东回民村
寿县陶店回族乡桃园回族村
安庆市(4个)
寿县陶店回族乡湖滨回族村
怀宁县江镇镇江家嘴民族村
寿县涧沟镇蒋庙村
望江县漳湖镇漳湖回民村
寿县双桥镇柏庙村
大观区海口镇保婴民族村
寿县安丰塘镇老街村
大观区十里铺乡茅岭民族村
寿县寿春镇九龙村
寿县寿春镇南关村
寿县堰口镇许寺村
寿县板桥镇清真民族村
霍邱县姚李镇鲁大庄民族村
霍邱县洪集镇会馆民族村
霍邱县洪集镇东岳民族村
金安区三十铺镇枣树回民村
& 安徽省教育厅办公室&&&&&&&&&&&&& &&&&&&&&日印发2015四川高考加分政策&取消体育特长生、奥赛等加分项目
&&&&来源:&&&&
&&&&&&字号
人民网成都5月5日电 (王军)5日,四川省教育考试院出台关于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实施意见。
取消部分全国性加分项目
日以后获得以下奖项、名次、称号的考生均不再具备高考加分资格。考生的相关特长、突出事迹、优秀表现等情况记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或考生档案,供高校录取时参考。
1. 取消体育特长生加分项目。
应届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生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参加重大国际体育比赛集体或个人项目取得前6名,全国性体育比赛个人项目取得前6名,在田径、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武术、游泳和羽毛球8个项目运动中获国家二级运动员(含)以上称号(或达到二级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的考生,不再具备高考加分资格。相关考生可选择报考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招生,或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单独考试招生,或其他体育学类专业招生。
2. 取消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加分项目。
应届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生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参加由中国科协主办的全国中学生学科(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下同)奥林匹克竞赛获得全国决赛一、二、三等奖的考生,不再具备高考加分资格。考生的相关学科特长可作为自主招生试点高校优先给予初审通过的条件。
3. 取消科技类竞赛加分项目。
应届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生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参加由中国科协、教育部等主办的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含全国青少年生物和环境科学实践活动)、“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获得一、二等奖,以及参加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国际环境科研项目奥林匹克竞赛获奖的考生,不再具备高考加分资格。考生的相关科研特长和创新潜质可作为自主招生试点高校优先给予初审通过的条件。
4. 取消省级优秀学生加分项目。
应届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生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获省教育厅表彰的省级优秀学生,不再具备高考加分资格。
5.取消思想政治品德有突出事迹加分项目。
以下三类考生不再具备高考加分资格
1. 四川省委、省人民政府及国家有关部委授予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的考生;
2.获得县(市、区)人民政府授予“见义勇为公民”称号、市(州)人民政府授予“见义勇为勇士” 称号和省人民政府表彰奖励的“见义勇为英雄”称号的考生;
3.应届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生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被认定为思想政治品德方面有突出事迹的考生。
对有突出事迹的考生,按照有关程序,高校可破格录取或单独考试录取。
日之前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已取得上述项目有关奖项、名次、称号的应届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生,可按四川原有规定给予加分,分值一律调整为5分。其中,省部级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和各级政府表彰的见义勇为考生在2015年至2017年录取中加5分,2018年起不再加分。
保留以下全国性加分项目:
1.自谋职业的退役士兵加10分;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含)以上或被大军区(含)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加20分。
2.归侨、归侨子女、华侨子女、台湾省籍考生加10分。
3.烈士子女加20分。
取消部分地方性加分项目
1. 2015年起,取消以下地方性加分项目:
(1)对第一志愿报考四川地方属农、林院校农、林专业的考生加10分。
(2)甘孜州、阿坝州、凉山州,峨边县、马边县、米易县、盐边县、石棉县、北川县、平武县、汉源县、宝兴县、兴文县、宣汉县、叙永县、古蔺县、筠连县、珙县、屏山县、荥经县,仁和区、金口河区(以下简称三州、十七县、两区)的艺术体育类考生专业统考成绩达到省控制分数线的,省内院校录取时加5分。
(3)全省艺术体育类专业统考成绩名列同类专业前三名的考生,省内高校艺术体育类专业本、专科录取时,文考成绩达到省控线而未上学校调档线或文考成绩在省控线下20分以内可破格录取。
(4)在普通类专业录取时,对高考单科成绩名列全省前茅的考生提高一个批次投档。
2. 2018年起,取消散居在汉族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报考我省地方属院校加5分的加分项目。
规范和完善少数民族加分政策
继续执行四川以下现行少数民族加分政策:①普通类专业录取时,三州、十七县、两区的少数民族考生报考本科第一批录取院校(含本科提前批执行本科第一批录取控制分数线的本科院校,以下简称本一批院校)加25分,报考其他院校加50分;其汉族考生报考本一批院校加10分,报考其他院校加25分。攀枝花市东区、西区的少数民族考生报考本一批院校加10分,报考其他院校加25分;其汉族考生报考本一批院校加5分,报考其他院校加10分。②艺术体育类专业录取时,三州、十七县、两区的少数民族考生文考成绩加35分,其汉族考生加20分;攀枝花市东区、西区的少数民族考生文考成绩加20分,其汉族考生加10分。③其他散居少数民族考生,在与汉族考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根据国家有关文件精神,上述少数民族加分政策中加分分值超出20分的项目,原则上只适用于省内高校在川招生。省外高校在川招生时,若学校认可我省上述少数民族加分政策,则按我省政策加分投档,由学校根据其录取规则决定是否录取;若学校明确认可的加分分值上限为20分,则投档时按学校要求执行。根据我省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进程,结合高考综合改革,适时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我省少数民族加分政策。
(责编:王波、高红霞)
善意回帖,理性发言!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热门资讯|图说中国
热点栏目|环球博览
24小时排行&|&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5中考体育特长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