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最新bbc纪录片chinesevirgin school 纪录片, 就是五个中国老师去英国教书。中英字幕。

如何评价 BBC 今年播出的纪录片《Chinese School》?
8月播出的纪录片Are Our Kids Tough Enough? Chinese School,讲述5位中国中学老师在英国中学教授50名学生一个月的教学实验。BBC官方链接另一个版本的中西教育对比,丹麦9年Z班VS中国初三13班。
按投票排序
190 个回答
我也是BBC纪录片中的邹老师(教数学的男老师)的学生,之前读于杭外剑桥高中,现在在牛津大学读书。昨天在b站看完了这部片子,又听到了Simon萌萌的英语也是觉得很有意思。我觉得这部片子可以从很多角度看吧,也算是讲讲我个人的感受。首先我觉得我绝对属于,在中国学校而更像片中英国学生的类型。高二一年翘课178节,然后被校长通报批评了(不要问我为什么没有被开除。。)。上化学课的时候看杂志被老师缴了3次然后不让我上课。。反正我觉得老师也是挺爆炸的。所以所谓中国学生就是比较听话认真听课我个人表示无法信服。另一方面,英国的私立学校纪律管理非常严格也是在英国的人都懂的。基本上不服管一两次就是关禁闭,多了就是开除,不可能有学生在课堂上这样闹事。所以这部片子的倾向性也是明显的,就是警示英国人公立教育的问题。--------------------------------------------------------------------------------------------------英国的教育(阶级)问题在英国,公立教育的问题就是在一个阶级分化的国家教育分化的问题。在这里,不同的高中类型对于一个人以后上怎样的大学几乎有决定性的作用。就牛津的录取而言,英国10%的私立学校提供了牛津60%的生源。牛津内部的录取委员会已经对于特定的邮政编码降低了面试门槛,但是这个结果还是长期没有改变。很明显的一个问题就是,公立学校的师资力量十分有限,很多高中课程的问题老师自己都答不出。另一方面很多学生对于考上好大学也没有什么欲求(这点和中国非常不一样,我觉得是社会环境和家庭传统的问题,不是学校的问题)。在很多英国高中,十几年没有任何人申请(对,是申请,不是录取)牛津剑桥是很正常的现象,因为那些学生觉得这种学校高不可攀也没什么必要浪费精力,老师也觉得不能让学生好高骛远。结果就是,如果连上好大学的欲求都没有,又有什么动力努力在高中阶段学习呢?我们学院每年都出路费组织这些公立高中的学生来参观学院上公开课什么的,向他们表达其实牛剑离他们一点也不远。但是这些举措的效果有限,因为很多英国家庭几代人都没有上过很好的大学,对于子女也丝毫不抱这种期望。另一方面,很大一部分牛津的英国学生都是父母,祖父母乃至祖上n辈都是在牛津上学的,对于这一系列流程都很熟悉也觉得很理所当然。同时他们高中在私立高中学习(这种地方的设施、师资和纪律都暴国内高中很多条街。包括杭外南外人大附什么的。),每个学校每一届都有非常多学生能上顶尖大学,所以他们对于高中努力学习然后上个好大学也觉得很自然(伊顿公学一年仅牛津就有超过60个学生录取)。决定一个学生能否上好的高中最重要的就是家庭背景。受过良好教育的家庭重视教育,愿意花大代价送孩子进好的高中。反之很多新移民家庭只能把孩子送到公立高中。在我看来,英国的公立教育和国内的区别最重要的是讲是否有制度化的学习压力。中国的学校和家长有明确的价值观导向,就是用读书改变命运。这些压力从学校的课程安排和时间安排体现,压榨学生的每一分精力用来学习。而很多的英国的公立高中做不到这一点。去年英国的教育大臣还付钱(补贴)给学校让公立学校把学生在学校每天多留2个小时,因为学生每天一回家就没机会学习了,然而很多学校没有这个资源和意愿仍然是做不到。--------------------------------------------------------------------------------------------------新加坡的教育国内因为饱受军事化教育之苦,媒体常见的都是国外如何“快乐学习”,国内如何“死记硬背”。但是不花功夫可以学到东西,哪有这种好事?只要是国外优秀的私立高中,无一例外都有严格的纪律和学术要求。我心目中的宇宙第一高中新加坡的来福士Raffles高中,就是以严格的纪律和激烈的竞争出名的。在这种地方读书,每天不花10个小时学习根本没法见人。虽然每天下午3-4点就放学了,但是之后的课外项目如果你当做真的是选修的就太年轻了。来福士的足球队、篮球队、板球队、橄榄球队等等都是非常非常职业化的,训练强度基本和国内的体育生差不多。在这个学校读书,身心压力都很大,也是经常有人吃不消就退学了。但是这样的人并不多,因为新加坡的教育制度就是从小学开始将学生层层筛选,只有最坚韧最优秀的学生可以一步一步升到这所高中。基本上理科的课程都是上大一大二的课,文科的论文也都是大学的要求。每年牛津都从Raffles要录取超过80个学生。是的,比英国最好的伊顿还多。Raffles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很多学生来自新加坡很普通的工薪家庭。学生基本都是靠自己的努力(很多时候也有天赋)一步一步爬上来的。新加坡另一所英华高中相对就有更多比较优越的家庭的学生,其教育氛围就很不一样。新加坡的高中有一个SM1的项目,每年都会从中国各地招收最优秀的学生到新加坡免费读高中(很多都是中考状元)。一部分目的是吸引优秀的人才留在新加坡,另一方面就是引进优秀的学生给新加坡本地学生压力。。。。。。。有这种政府在真的不愁学生不学习。。。。。所以我觉得道理很简单,没有压力的学习是没有意义的。更重要的问题,无非是如何合理合适的施加这份压力。国内很多遭人诟病的教育体制,很多问题其实是过分剥削学生的体力,或者强迫学生使用错误低效的方法学习。--------------------------------------------------------------------------------------------------老师的影响虽然制度层面上有这么多差别,其实具体到每个人来说,教育的核心真的就是老师。一个好的老师,能让你想学,学得好,还学得轻松一个不好的老师。。。则反之。像邹老师这样十项全能又懂教育方法的老师,无论是在什么制度下都能让学生更有能力有兴趣学习。但是我高中有些老师就没那么好了。。真心是每天上课就是照本宣科,问问题也不懂,这样的老师上课怎么能不睡着啊!。。。这也是我旷了那么多课的原因。。好的老师往少数的好的学校集中,在中国英国都是这样的,所以教育资源的不平均,真的是教育质量不平均的主要原因。--------------------------------------------------------------------------------------------------BBC到底想干嘛只要有钱有时间有本事,教育方法真的是小问题。中国目前无非就是教育的阶级分化还没有达到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程度,现在有资源有意愿的家庭还是只能给孩子上课外辅导来给教育加餐。一个清华老师一对一辅导一个小时,和普通老师一对五十上一个小时效果自然不一样。无非是中国现在还没有将私立学校和民办教育发展到英国的私立高中的程度。等到了那一天,什么因材施教,鼓励式教育,启发式教育和小班化教育都是轻松做到(其实只要你愿意看看中学老师写的教案,教学感言什么的,这些他们都懂,只是条件不允许)。然后没有这个资源的家庭只能将子女送到衡水中学等军事化学校用压力式学习来填这出身的差别。BBC现在想的不是让英国优秀的学生学习中国“优秀”的教育方法,而是用中国灌输式、军事化的教育来弥补英国阶级分化的教育鸿沟。
录制的学校是公立中学,其自由散漫环境,英国自己人都看不下去。个人经历来讲:1,我在私立中学上学时,我校老师就对当地公立中学的校风各种嗤之以鼻。2,15年大选时有幸旁观当地的选举,家长也对本地公立高中学生的不良行为表示担忧,希望政府有所措施。相比之下,我所在的私立中学算是当地比较有声望的。虽然学校教学质量确实排不上,但1541年由royal charter所建,多少还是有点儿口碑。不仅如此,这还是一个教会学校,所以校风极其严格,一日三次点名。有任何不当行为,便会立即Suspend,三次之后直接退学没有任何商量余地,一年少说也有两三例被退学转学。大概是由于严谨的校风,我倒是根本没见过任何对老师不尊重的现象,而课上我们亦是以抄笔记为主。我妈还曾笑话我学校太过古板。以上两点应该可以说明这部片子中的学校没有普遍性,所以我们并不能以偏概全。另外一点想表示,我还在学校学习时,我的经济老师在课上不止一次赞扬中国教育,批评英国政府过宽的福利导致学生不再努力学习。但其实,真的,那帮洋学生有的真的很刻苦!!所以很多时候老师这样讲我都会脸红。可能由于当时我学了5门AL,宿舍摆满了书,他们就误认为我是那种超级学霸,【其实我是学渣一枚,数学比他们英国人都差,好丢脸& &】很多学生和老师都能发自内心的欣赏我刻苦上进的态度【主要是因为太笨,所以从小就被教导笨鸟先飞…】,并衷心希望可以将中国教育系统引进英国【校长每年都会来中国交流学习】。故每次夸我的时候,我都会为我曾接受的中国教育感到自豪,但同时我也十分敬佩他们那种“不耻下问?”的精神【想不到合适的成语,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大家帮我想想恰当措辞吧,多谢~】腐国作为曾经的日不落帝国,虽风采不再,但实力还是有的,尤以教育为傲。作为发达国家中的翘楚,他们能真心实意的赞赏发展中国家的教育并向之学习,这一点也值得我们学习。个人认为,这种思想便已展现出我们一直渴望的贵族精神精华——不卑不亢,站在世界顶端时可以放下身段向他人学习谓之不亢;虽国力式微,但发现自己的缺点之后勇于改正而不妄自菲薄谓之不卑。身在国外目睹我大天朝国力日渐昌盛,我等出国狗自然心中欢喜。但逐渐的,我发现了一个问题:我们的经济虽然领先全球,给了我们骄傲的资本。但一夜暴富之下,我们不禁会有些眼高于顶,不知天高地厚。认为天下之大,我们大天朝最牛,到处挥霍浪费,各种显摆炫耀。个人认为这一现象可能是因为我们富得太快,还来不及将金钱沉淀。所以由此来讲,英国人在这一点上真的值得我们去学习。我们确实应该爱我们的国家,以中国为傲没错,但同时还要戒躁戒躁继续努力。还记得这片子里老师咋教导地来着?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我们在向超级大国不断靠近,希望我们的谦虚可以使我们继续提高全国的人文素质水平,成为真正的第一大国呀 最后写跑题了 但就是这个意思 一言概之便是 【中国教育很好 英国的精英教育也不差 大英腐国很欣赏我们的教育理念
但同时我们要戒躁戒躁 向他国学习】
第一集我看了。等第二集。上面各位答主写的不错,不过好像没有提到我想到的一个点。第一集有个老师,忘了是教哪个学科了,好像是体育课的助教和那个胖胖的总助教。说了这么一段(大致意思),英国教育是用不同大纲的,不同的学生用不同的大纲,进度也不同,通常不会放在一起比。(包括体育,体育助教是在一起体测那一段说的)这话什么意思?你永远不会知道你与最优秀的人有多少差距。这太可怕了。不知差距,就没有压力。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难怪英国阶级固化如此严重。经过这样教育出来的学生,见识浅薄,还容易狂妄自大。相反中国的老师:you survive, or you die.这才是赤裸裸的现实。我们一定要引以为戒!
我是BBC纪录片中的邹老师(教数学的男老师)的学生。我就读于杭外剑桥高中,一个中西方教育模式交融的地方。我认为这才是最好的教育模式。我们学习A-Level课程,位置分布是一组五六个同学。邹老师,同Simon,同塞萌(一听就是一个很萌很好的老师),教学质量非常高。每每他先用旧的知识点引出新的知识点,同时教我们同学思考,用创意的方法理解与解答新的知识点。这里会有一场很激烈的小组讨论,一部分同学争执不下,一部分同学埋头苦算。直到Simon公布了他认为最好的解法,大伙儿恍然大悟,深深感觉自己被塞萌或者被数学耍了。偶尔会有同学想出比课本,比塞萌更好的方法。塞萌两眼放光,慢满是讚许:“BigHand to……” 掌声响起,为同学,为塞萌,为数学。塞萌的课上,创新与探究来自西方,团结与守纪来自中国。塞萌不仅展示了我们独立的数学知识,同样展现了我们数学的魅力。我们从探究中发现,数学如同一颗生长的树,最初,它只是一颗细小的种子,如基本的自然数,与图形,渐渐成长,发展出了分数,图形的面积与体积,再是数形结合,便有了各种各样的函数,直到最后我们高数课上学的微积分,与生活结合的机械动力与统计。因为塞萌,我们班很多同学大学走上了数学的“不归路”。不仅仅是知识,塞萌的课上还有团结与友爱。当他不再是英国“支教”精疲力竭的中国老师,他是我们最好的大朋友。犹记得那年数学一阵阵默契的哄堂大笑,那是我们终生难弃的快乐的回忆。塞萌很可爱。他有很多经典名言。比如“Working mathematics is like making a girlfriend. You have to try many relationship until you find the right one."再比如,某同学在数学课上仰天长啸:“死算吧!”塞萌接了一句:“算死吧!”再比如,数学考试,我用可擦笔画图,想到塞萌有可能会扣分,我写道:“此笔可擦,同铅笔,请勿扣分。”Simon回复:“此分该扣,同情中,请勿伤心。”就是这么一位很有幽默感的老师。塞萌很敬业。他的课上得很有条理,且引人入胜是有原因的。他有一大本讲义夹子:全是他自己理的教案,里面明白地写着知识点的纲要,推导与论证,相关的图形,以及最合适我们的习题。对了,他从来都有课后作业,但从来不是太多。高三这一年学高数。因为有conditional offer的要求,我得努力考到A或A star。于是我请塞萌帮助我,他拉出了两个大箱子,几十个文件包。一个文件包是一份试题,里面是他写的详尽的过程与各种出彩的解答方法。这么敬业!塞萌要求我刷题。我一直觉得题海战术还是有一定必要性的。(这句话是针对普通人,我们班一个学神觉得这个很然并卵。就这厮,拿了剑桥康奈尔两只offer。这厮复习不刷题,只看书,自己推导思路。)题海战术不是盲目的,它是为了复习,为了巩固,为了更好更熟练的运用知识。期间,便更深刻地理解了知识,也学会了举一反三,以不变应万变的道理。也许有人嫌这个过程枯燥,在我看来也算是极有趣味的:这像是在玩切水果,横切竖切各种打发,只为了刷出比之前更高的积分。塞萌保佑我高数到condition吧!这三年里我最感激塞萌的,是他引导我们班成为年级里最温馨美好的班级。我们班同学相处起来就像是兄弟姐妹,包容,且温暖。他立了班规,做事情不能越了底线。犯了错只好用劳动来补偿。这一方面,他保证了我们班基本的纪律。同时,对于作为个体的同学们,他用鼓励多过惩罚。我们只出现过BBC里小胖子信心大增的情形,却从未有过因为塞萌而感到自卑的情绪。塞萌也多多鼓励我们大伙儿一起做些什么,比如定期愉快的合唱,让我们班级收获了最好的比赛荣誉以及最快乐的回忆。现在毕业了,我们班收获的offer算是最多最好的吧。英国有剑桥,帝国理工,LSE,美国有宾大康奈尔Pomona等一流名校,还有多伦多洛桑港大麦基尔等。不论美好的结局,我只愿这三年再来一次——这最灿烂温暖的三年!最后非常感谢塞萌!再给两个链接吧,算是秀秀我们愉快的班级生活与可爱的班主任。剑高版【江南style】by Titian塞萌真的亮瞎了哈哈!再来一个有趣的段子。听说塞萌BBC马上开播了,我们大家欢呼:“塞萌上电视了!塞萌上电视了!”嗯,小学生式的欢呼。然后塞萌变得很不好意思:“上电视这种事情,对于我这种颜值的人来说………”他意味深长。我们笑成一团,不见得这么自黑的啊塞萌!!几天以后春游,我们的班旗被画成了这样。塞萌你最帅!颜值你最火!———————————————最后总结一下,证明我没有跑题。塞萌是我心目中最好的老师。他的教学,既有中式传统的精神:他严谨,他敬业(真的,我觉得中方老师为课业投入的精力更多),他引导一个班级团结向上,尊师重教。同时,他又有西方教育的灵魂:创新与探究。知识的获取不是食来张口,而是我们苦苦追寻来的。且,他打开大门,也打开了窗户,窗户外面的阳光是另一种可能性。中西方的教育,各有利弊吧。只有相结合,去糟粕,去精华,才是最好的。最后,致广大校友:保护珍惜塞萌,人人义不容辞。请大家不要把塞萌的联系方式,如手机号码,微信号,电子邮箱等,泄露给任何外人(比如媒体与编辑)。塞萌最近被骚扰了……超级可怜。不过可以告诉你们麻麻:喏~这是我们杭外的老师。壮哉大杭外!!!留和路299号万岁!!!
首先声明,我是一名在加拿大的执业教师,我在中国市属高中教书了好几年。我看了这个片子之后我觉得这是很真实。我在公立学校当代课老师的时候,天天跑不同的学校,接触不同的学生。去过很好的区,也去过一些有很多问题的孩子的学校,那些在片中看到的不尊重老师的现象一点也不奇怪。我曾经在上课不到3分钟就送学生去办公室,因为他带头起哄,就是要看看你老师拿我有什么办法(这是三年级)。有如楼主所述的“唯一有可能就是,平时都是小班化教学,有那么一两个吵闹的也不成气候”,我所代课的班是23人而已,很多问题孩子,我送了那个捣蛋孩子去办公室,接着另外一个又找我茬,而且他们根本不听你,我问过他们班主任,班主任告诉我就是这样。而且她也是很严格要求他们,那个捣蛋孩子也在她手里送去训导好几回。那种互相关照包庇的情况很多。social capital不同,就像书香世家,官二代,富二代他们家里拥有的社会资源不同,结果也不同。片中的孩子我不清楚具体的家庭背景。英国的教育现在存在问题,他们一直招收加拿大的老师去英国教书,英国现在极端缺老师。我一周起码收到4封邮件要我去英国教书。我一些当地同事(白人)就被骗去,他们告诉我那里的学生不是一般的难教,还以为欧洲孩子好教。那你说欺负中国来的老师不懂他们的国情,他们也欺负自己人。我和一个美国的教授交流过,这个教授一直给美国政府和世界银行当顾问,他完全不懂为什么现在孩子不努力,他知道只有努力才有好生活。我自己在实习的时候看过一个加拿大六年级的孩子,家里靠政府补助过日子,他是个聪明孩子,可惜看到不用工作就有钱,何必发奋?天天无所事事,学校也拿他没办法。我和一些加拿大入编的老师聊过天,述说过我所遭遇的情况,他们直接都说那些孩子非常at risk,他们有问题的方面来自家庭不教养,家庭暴力等导致在学校不听话。bbc这个纪录片不公正,不是严格的调研。我教过两大不同风格的孩子,我个人认为,学会做人很关键,例如尊重。在加拿大,这情况太多了。在片中看到那个sophie还是哪位学生,自己都说不知何为humble(谦虚)。加拿大的体育教育是让学生拥有欢乐,却让本来专注力差的学生更不专注,你要知道多少孩子被迫服药,这样他们才能在课堂上不吵闹啊?那些药都是副作用很大的。至于教育方法有待商榷,可以因材施教,也可以有时强迫。生活有时候不给我们选择。这个时候是看意志力。
看了很多答案,想参与一下。主要是后面的,想说说我看到的今日中国教育的变化和趋势。-----------先说纪录片本身-----------BBC作为纪录片殿堂,知道连载式纪录片必须有争议,有节奏,有高潮。看完第一集。参考一些新闻。我估计这次故事架构八九不离十是这样的:第一集:文化冲突第二集:尝试解决-&冲突升级到不可调和第三集:本土文化介入,解决冲突-&师生相互理解-&中英成果互有胜负,留下遗憾的和思考如今中英教育对比是热点。单纯搞出一个单方面胜利,那从BBC还是从学校角度来说都是极不合适的。作为有历史的传统强国,相信最希望的是“中为英用”,“以英为体”的思路。其实之前就关注过类似话题,英国来中国取经之后,他们提出的一些观点我觉得值得关注(下面是大意):“中国教育的特点是认为所有人通过努力都能获得好成绩”,“中国学校不希望差生掉队”,“虽然我们的好学生不比中国学生差,但我们差生太差了”沿着这个思路来看BBC这次的“导演”,就很容易理解了。这次请的南外、杭外等老师,面对的学生都是顶级的,正如有的评论说的,相当于英国“哈罗公学”之类的。还有的评论说这次的顶级公立学校的学生不算好英国学生,所以这次PK不公平。其实从英国人角度思考一下,就明白了。1、选择南外、杭外的老师,不仅是因为他们好,而是他们能用全英文教学。2、某些报道有提到,BBC刻意要求他们用大班、传统的板书和死记硬背的教学方式所以,这些老师是去模拟中国普通高中的情况。不是那些靠生源的好学校,而是普通学校那样,靠老师保障最差的学生也能得到提高。从这点看,要给BBC树个大拇指。可以预见,这次纪录片最后的结果里面,有差生的成绩提升的结果,毕竟BBC网文已经提到“更长的学习时间有利”。而这一句对好学生是没有什么正面意义的。-------谈中英教育之前,来看看美国-----TED上有一个WISE 2014峰会:第一个演讲其实是那个性格的力量。给出一个例子是国际象棋兴趣小组,这里胜负很明确,老师不会安慰你的失败,只会不断刺激你,让你对胜利充满渴望并愿意承受大量的失败。另一个例子是KIPP,the Knowledge Is Power Program,知识就是力量项目。这是个伟大的I项目,最难得的是入学采用抽签,大量吸收贫困学生和问题学生。在这种情况下,做到了让低收入人群的数学成绩追上顶级私立。提到的方法就是设定非常明确的目标(每个学生入学就会定下考入某大学的目标,并全程为此而奋斗),鼓励但保持高期待高要求。具体学校理念很新,中国教育界也在参考。可以看官网:KIPP is a national network of free, open-enrollment, college-preparatory public schools dedicated to preparing students in underserved communities for success in college and life看看官网里面our-approach:How we did it的前两条,和我们是不是神似?A Belief in All Students:Our work at KIPP is built on the most basic of beliefs: that all students will learn and achieve. College Graduation as the GoalGrounded in this belief, teachers, leaders, and staff at KIPP are united around a shared end goal: to prepare KIPP students to succeed in college and lead choice filled lives当然,后面几条则更有魔力,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但无论如何,前两条是基础,没了这两条后面的都是幻影了。此外,演讲里面还提到了Angela Duckworth的毅力(grit)“向着长期的目标,坚持自己的激情,即便历经失败,依然能够坚持不懈地努力下去,这种品质就叫做Grit。”结合这些,用我的理解,成功的品质中最重要的是毅力,而毅力的培养,现在的教学手段是:明确的目标+不断胜负刺激太少失败的刺激,那是不会有毅力。不明确胜负标准,也不会有毅力的。当然,鼓励很重要,但鼓励不能以降低标准为代价。最终大家还是要用同样的高标准去要求。国内也有思考,可以参考这个文章:在这种社会思潮下,美国很多学校已经在引进新的课程,比如加利福尼亚州长滩中学,创建了新型的课堂文化-让孩子在学习中面对更多挣扎和冒险,而不只是获得了正确答案。在他们看来,智商是与生俱来的,而坚毅是每个人都可以开发的。------------------我对中英教育的一些思考-------------------------作为高考的收益者,我一直以来都挺反高考,反死记硬背的。但有了小孩之后,自然会关注教育,也经常YY很久以后小孩出国读书等问题。慢慢的,对中国教育有了一些新认识。其实高考也罢,死记硬背也罢,这是一种文化,日本如此,韩国如此。他们经济如此成功,显然不要轻视这种文化。这种文化的背后,就是一种理念:“努力就会成功”。对于学生来说,这句话很委屈。但工作了,就会听到一个更加残酷的版本:“失败没有借口”。对应英国强调他们的优势是“人性化”。尽量每个学生给与最合适的教育但可惜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老师资源是有限的,水平也是参差的,外加别的教育机构的挖角。最终只能落到简单分班,给不同学生不同大纲,降低要求。结果是学校和老师屏蔽掉差生的失败感,不让差生感觉到自己的不足。通过降低标准曲意逢迎差生。这样最大的问题不是差生的知识变差,而是差生没能不断接受失败的刺激,会变得越来越没有毅力。他们以后工作了,会期待外界改变来适应自己,而不是自己努力去提升自己适应社会。这些人成功的希望会越来越渺茫。也难怪《56up》里面阶层固化如此严峻。对应这次纪录片第一集,小胖子的沮丧。让人觉得实在太娇气了。在中国是缺乏关怀和鼓励,这个随着生活水平和人们知识的丰富在不断改善。但像英国这样根本不给他失败的刺激,那只会让他跨入社会后直接崩溃。好学生也一样被这所谓人性化的教育消磨了毅力。因为好学生所在的班级虽然要求高,但理念上依然是一脉相承的,他们的教育依然是处处减少失败刺激的。就算不考虑这个,只考虑私立学校,没有了差生也是不合适的,好学生除了需要有好榜样,也需要有身边失败者去刺激。更何况,学校经常有妖人,从最后突然变成中上。这种活生生的例子,对好学生是很大的精神刺激。其实英国的教育理念,如果单国来看,问题不大。但问题在于英国是有外国学生,接受移民的。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一群从小就缺乏失败刺激的小孩,如何能和一群从失败刺激教育中磨砺出钢铁般毅力的小孩面前胜出?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英语很溜的印度人,在英美社会的成功。从这次BBC的探讨来说,其实我们中国人不必太入戏。这个纪录片首先是给英国人看的。也可以感觉到英国现在其实并不只是在向中国学习那么简单。而是在美国已经开展了5年的坚毅教育探索之后,在丹麦已经有教育片明确说出危机3年之后,英国发现自己的教育理念大幅落后与世界了。他们希望用中英教育PK来刺激社会,尽快推动教育部门的改革。毕竟英国教育部门远比美国死板。BBC的标题是《Are Our Kids Tough Enough》,显然BBC是知道世界趋势的。BBC还早早在播出之前就大量剧透,扔出了英国校长的这句话“...并不能归功于先进的教学方式,中国父母,中国文化和价值观,才是真正的助力。”但很可惜,从社会的反馈来看,英国社会的视野依然在是否需要老师权威和课堂纪律这个浅薄的层次,甚至有教育专家还以为只是培养考试机器。英国社会认知不但远落后美国,也远落后于丹麦。我觉得英国基础教育挺没救的。毕竟教育是全社会的事,靠少数教育家是没用的。--------------我对中国教育发展的一些感性认知---------------从各答案来看。中国真是一个广袤的大国。各地差异极大啊。有南外这种,集合全省尖子生的出国导向的公立学校。有衡水这样以高考为导向的军事化学校。也有不少人分享自己在重点学校重点班的经历正好我在广东长大,现在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不敢说这里就是全国的趋势,但我相信还是很有可能称为将来全国的模型之一。上个世纪末,广东也是这种重点学校+重点班的模式。那时候华师附中全省招生,能在全省高考前100名里面占一半以上。这时候是行政资源主导,生源决定一切。(老师也重要,但作为自己那个年代重点考出来的,老妈曾教普通高中的,深知重点中学老师其实轻松,普通中学老师其实也有不少很用心很有水平的)1995年以后,珠三角十几年的高薪聘请名师校长的模式开始见效,出现越来越多的状元。发达地区的学校更能和省会PK。而传统的粤北好学校(粤北两市穷,有几百年读书出头的传统)则慢慢跟不上了。这个阶段,名师的作用开始上来了。特别是发达地区,某些小城市,堆了大量名师,师资明显优势。很多时候,你老师再好,数量不够,也是无法达到效果的。2009年之后。深圳试点,慢慢广东开始推广。公立学校开始不断减少作业。到如今,深圳甚至有一种巴不得你早早放学走人的态度。当然,要求并没有降低,而且随着外来人口问题,导致中考压力比以前更大了。这个阶段,就开始进入了拼补习班的阶段。我记得大约10年前后,就开始陆陆续续有家长抱怨,老师故意课堂不讲细,让小孩参加自己的课后补习班。当然,后来政府严打这种行为。就开始出现了老师自己不开补习班,但也依然积极劝说学生去上补习班的情况。现在深圳,好初中里面不上补习班几乎是不可能排名中上的。其实过河去香港一看,才发现,补习班文化原来已经有很长历史了。但最近几年,又开始有了新的趋势。就是私立学校的崛起。深圳考试成绩最好十所的学校,越来越多私立学校了。私立学校的好处是:生源:全市招生老师:竞争上岗,工资可以很高学习时长:公立学校受限制,不得留太多作业,私立学校可以直接要求晚自习,堆大量作业补习班:可以办补习班。针对优秀小孩特别训练最近从上海的朋友了解到。上海最好的小学和初中已经是私立了。高中还不是,但其实这是高考资格的历史影响,可以预期总有一天会打破平衡的。所以有人说中国教育死板,缺乏创造力。从动态来看并不是问题。不能给尖子生提供个性化教育,也从来不是问题(只是太多家长高估自己子女,或者不知道怎么花钱去创造条件)关键是家长要尽快转变自己的思路,多看看别的地区在发生什么事情。江浙都是很富裕的省,富裕家庭比广东要多得多。但还在沿用全省集中尖子生,极少量学校堆积大量资源的行政主导模式。我觉得这有点不可思议。毕竟上海已经给出了样板。我相信,或者说我希望,江浙也会出现大量的优秀的补习班。再慢慢的私立学校会成为最好的学校。毕竟,江南私塾几百年来都是全国最高的水准。--------------我对中国教育的未来的一些浅见---------------从我的认识看,中美教育在走向趋同。就是高期望高要求,强烈的竞争,大量的胜负刺激。外加人性化关怀和个性化的指导。但这样是很耗费人力的。中国以前是父母付出了很大的帮组,但随着竞争激烈这是远远不够的,最终的结果就是财富对教育的影响加剧。中国毕竟不如美国家庭有钱。我希望国家加大这部分的补助,最好是针对到学生而不是给到学校。让更多学生拿着教育券,可以去接受小班补习甚至竞赛补习。未来几十年,随着人口红利变少,越来越需要人才。如果这时候还不去补贴学生,还把补贴放在学校和自己荷包的话,13亿人养出比美国更多的人才只能是痴人说梦。对比之下,欧洲被“人性化”束缚太深,恐怕会失去这一波人力资源的竞争。我对中美统治未来还是非常有信心的。当然,美国有一点,有很多贫困家庭放弃了教育改变命运的希望。中国目前也有这方面的苗头,这很不好,只希望我们能坚守“只要努力就能成功”个理念。毕竟世界这么大,只要在中国养成了坚毅的性格,相信努力获得成功,以中国教育对后进学生的高要求,在全世界范围的竞争力还是非常强的。
基本就是英国版变形计。英国人也是在故意装傻,他们不是不知道本国的贵族私立学校管理有多严格,而论南外在中国,也是最顶级的高中了。本来就该拿哈罗公学的课堂跟南外的比,恐怕谁更严格要倒过来。BBC绝对不是不知道那些私立高中的精英教育。所以这节目是在一本正经的装瞎比较。根本就错位比较,所以从中得出的结论没有任何意义。(用哈罗公学跟国内中专普通高中比一个意思,中专普高那可比电视上的这所英国公立高中乱多了)----有人质疑国内普通高中是否乱,正好传送知乎最近大火的答案
【多图预警】刚看完第一集,觉得蛮有意思的。先说几点结论吧:1. 这不能被叫做一个“实验”,充其量只能是一次有趣的观察。因为作为实验,它有太多不严谨的地方。除了大家都提到的、作为被试的英国学校只是一所普通的公立学校这一点之外,还存在一个问题:有能力全英文授课的老师,恐怕在全中国来说,凤毛麟角。而这样就会造成一个抽样偏差,即中式教育中最优秀的老师并不能反映中式教育的平均水平。而从纪录片的内容来看,中式教育中最优秀老师的做法也并不能代表中式教育的普遍做法。2. 纪录片中反映的中式教育是这样的:表面上,校服、早操、大班级、晚自习、体育考试、注重纪律;内核上,纸笔学习、教师权威化、对教学效率的极致追求。而英式教育则基本上是中式教育的反面。表面上看起来,显然是英式教育更先进、更科学、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然而要客观评价两种教育体系,需要多方面的综合考量。首先,教育理念是否正确,需要实证检验;其次,两种教育体系是否适合自己的国情,可行性如何,也是值得考虑的。举例来讲,大班级到底是学校主动选择的,还是对学生多、老师少、学校小的现实的妥协呢?而纸笔学习又是否是因为条件不足,只能如此呢?3. 这个项目有一个额外的效果,即发生在中国学生身上的一些现象,到底是教育带来的,还是生来如此?作为一个跨文化的观察,这个项目值得一看。而目前看来,这些现象体现出了跨文化的一致性。可以看到,在短时间内,英国学生也产生了“学这些有什么用”的终极思考,而学生之间的水平也开始迅速分化,而他们本来是按照能力被分到一起的。接下来,将对此展开论述。3.1 “学这些有什么用”纪录片中学生的不配合、扰乱课堂纪律,乃至于发问“学这些有什么用”,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属于一种心理阻抗。心理阻抗作为一个临床概念,在教育领域也认识到了阻抗这一现象的存在及其重要性。而从教育层面看,心理阻抗指教育对象对教育内容所产生的抵触、排斥和反感情绪。而在教育领域,不同学者提出了对心理阻抗成因的不同观点。Lotz等人认为,学生的阻抗来源于两个方面:其一是在由成人制定规范和互动形态的学校里,体会到的是挫折、无聊与地位剥夺,从而降低学习动机;而另一方面则是低成就感。当我们把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时,我们就会发现中式教育完美符合激发学生阻抗的条件:老师在强调纪律、制订规范,而这些都是前所未有的;而中式教育对效率的极致追求、可能超出英国学生原有水平的教学内容,也能让英国孩子体会到前所未有的低成就感。如果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不会产生阻抗,反倒是一件怪事了。3.2 学生的水平迅速分化纪录片一开始,英国校长对自家的教育理念十分自信,宣称学生们都是按照能力分班的。那么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老师指导的班级,内部本来的差距并不明显。而看到后面就会发现,学生水平已经产生了分化。有的学生根本听不进去,而有的学生却十分喜欢,认为老师讲得条理清晰。这不禁要让我们发问了,同样一个班的,做人的差距咋这么大呢?这一现象可以从两方面得到解释。其一,学生认知风格不同,导致了他们对中式教育的吸收程度不同。这话从何说起呢?这就涉及到中式教育与英式教育的差别了。上文所述的中式教育,核心之一便是纸笔学习,导致学生们所能接触的几乎只有文字信息;而英式教育,如纪录片中所说,属于混合教学,一部分时间用于阅读课本,一部分时间动手实验,不偏不倚,没有偏废。而认知风格是指个体在信息加工过程中表现在认知组织和认知功能方面持久一贯的特有风格,包括个体知觉、记忆、思维等认知过程方面的差异。认知风格有很多种类型,这里仅以言语-表象型举例。顾名思义,言语-表象型指的是以言语信息为主和以表象信息为主的两种认知风格,不同的认知风格对于不同的信息接收程度也不尽相同。如果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就知道为什么面对同样的课程,英国小正太昏昏欲睡,而学霸姐妹花谈笑风生了:学霸姐妹花的认知风格属于言语型,在不偏不倚的环境下“吃不饱”,所以她们才会吐槽原来根本听不懂;小正太正好喜欢表象信息,看到枯燥无味的板书自然昏昏欲睡。其二,对于教育内容的吸收程度不同,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关于学习动机的理论十分繁杂,这里选取自我效能感理论进行分析。自我效能感这一概念最早由班杜拉提出,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班杜拉认为,人会对自己能否进行某种行为的实施能力进行推测或判断,当人确信自己有能力进行某一活动,他就会产生高度的"自我效能感",并会去进行那一活动。班杜拉等人的研究还指出,自我效能感具有下述功能:a. 决定人们对活动的选择及对该活动的坚持性。b. 影响人们在困难面前的态度。c. 影响新行为的获得和习得行为的表现。d. 影响活动时的情绪。在中式教育下如鱼得水和寸步难行的孩子,他们的自我效能感会如何,又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恐怕不用我多说了吧。学习效果影响学习动机,而学习动机又影响学习效果,这就是毅种循环。在一所英国学校内,一次不严谨的实验便产生了如此明显的效应,这加深了我们对中式教育副作用的认识。---一起来看看这部纪录片吧。以下是第一集的内容。整个过程是这样的:五位老师将前往腐国,对50名9年级学生实施为期四周的中式教育。四周之后,这群学生将与其他班级做一个对照。而同学们面临的第一件事,就是换上中式校服。当然了,还有中国特色的整队。当然了,还有中国特色的整队。接下来,是中国特色的广播体操。此时英国学生想象中的中国学生是这样的也许看到这里诸位会笑出声来,但是接着看你就会发现,这群老师居然也是这么想的。也许看到这里诸位会笑出声来,但是接着看你就会发现,这群老师居然也是这么想的。至少从我上学的经验来看,这群老师似乎被中国的优秀学生惯坏了。而在更广大的范围内,无数老师都必须以富于策略的方式进行课堂管理。从这一点来看,很显然地,他们带到英国的不是中式教育的全部。与中国的所有老师相同,五位老师也认为:而教室也的确像传统的中式课堂一样,不仅人数众多,而且有名言墙。而教室也的确像传统的中式课堂一样,不仅人数众多,而且有名言墙。而中式教育到底是什么,这位曾经在中英两国均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师这样认为:而中式教育到底是什么,这位曾经在中英两国均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师这样认为:当然,中式教育还拥有另一个显著特征:当然,中式教育还拥有另一个显著特征:然而接下来的体育课,让我感觉到中式教育的巨大分化。可能在发达地区的确是这样,体育被列入考试项目,成为衡量成绩的又一道标准。但是在大量不发达地区,对于体育成绩,学校总有“办法”,甚至根本不会开展体育考试。在这一点上,中式教育不完全是老师们带过去的那样了。---而在中式节奏下,英国学生同样产生了中式问题。这不就是“学这些干什么买菜又用不到”的英国版吗?有意思的是,之后有一段学生听不懂然后去找他们原来的老师求助的情节,而“为什么要学”这个问题没有出现。这是否意味着,“学这些干什么买菜又用不到”并不是反智主义,而是在强压力下的一种必然心理反应呢?在求助情节,也暴露出这个项目的一个小问题。由于文化的隔阂,中国老师难以做到以英文的思维方式进行教学。与“正余切口诀”类似的中文口诀,我们的老师不知道发明了多少,学生也不知道背了多少。然而在英国,十八般武艺却全然无法使用。而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中国老师教学效果的下降。而中式教育对学生带来的分化作用,是迅速而显著的。有学生这样认为:而学霸觉得不错:而学霸觉得不错:而这样的差别,在她们之前接受的英式教育下,显然是不存在的。而这样的差别,在她们之前接受的英式教育下,显然是不存在的。几乎是必然地,中式教育下的英国学生出现了纪律问题,像大多数中国班级一样。中国老师对此制定了一些对策。而至于对策能否起效,就要看下回分解了。
在伏尔泰眼中,中国是一个充满了哲人王的国家,人人文明讲礼貌,内心坚韧而有节制,天性善良而悲天悯人,和那些冷血的西方资本主义强盗不同,是整个人类文明最后的希望在罗素眼里,中国虽然没伏尔泰说的那么好,不过也差不多啦,号召大家要学习中国人安贫乐道知足常乐的精神50-70年代间,美帝一致认为中国是全世界妇女权益保障最得当,妇女地位最高的国家,估计当时没有什么联合国人权指数和女权指数之类的报告,总之当时人就这么认为啦,觉得中国是一个妇女能顶半边天的国家,比美帝英皇都要好太多了到现在美帝的教育工作者仍然认为在未来,下一代之间的竞争,以中国的学校教育,他们必然是被秒杀的美帝那里的人,所谓的爱国者,基本上都是药丸党,公开发言能怎么批判怎么批判,批判时候能怎么危言耸听怎么危言耸听,充斥着浓浓的“药丸”味,像波士顿法律里Alan Shore这种男性,还真的遍地都是,一开口就是大道理,“如果我们再不做点什么的话,贵国就真的完蛋了!” 不管美帝实际形势有多好,他们一开口全是严峻的问题,全是药丸的味道,并且总是能找出别的国家的优点,对比自己国家的缺点,然后呼吁大家努力改进类似中国也有这样的人,从鲁迅胡适那代人开始就有这种传统,无限制的美化日本,到了现代,陈丹青也总是说西方如何如何举出这么多例子,其实是想告诉各位,针对他国的分析,如果仅仅是分析和报道,那么这类消息往往是可以参考的,比如经济学人的banya板块,纽约客的中国来信板块如果仅仅是报道披露和分析,这些都是有参考价值的但如果一旦涉及到他国和本国的对比,类似这类的分析,往往对于他国人来说,几乎毫无参考价值,甚至连可信度都基本没有因为一旦涉及对比,那么就不再是客观公正的分析和报道了,他们自然是带有目的的,有了目的,自然是带有偏好的,不管是伏尔泰还是鲁迅,都会存在刻意美化他国的情况他们的目的其实就一个,要么是激励本国人,要么是警醒本国人,所以针对他国都会存在刻意的美化或者抹黑情况本国人拿着这样的分析,可以激励自己,也可以警醒自己,但是如果他国人把这种分析当真了,连你都会觉得他们太傻逼吧毕竟别的国家的人进行分析对比,目的也是为了自己国家,干嘛要好心的帮你辛苦分析得出结果让你改进呢?中国的教育到底是怎么样的,大家都上过学,想必比BBC清楚,就算不清楚,也可以找找中西方的教育家写的分析文章和书籍,但是对于BBC做的这种明显带有对比性质和目标指向的东西,不看也罢看人家名字:Are Our Kids Tough Enough? 说的是British kids, 而不是Chinese kids,一群中国小孩在这嗨个什么劲儿?BBC都不爱操理你这种纪录片,对本国人的意义远大于他国人,结果本国没多少热度,反而他国人议论纷纷,甚至还坚信不疑说明他国人还需要提高自信和智商啊
首先通报一声,B站已经有资源了,中英字幕,建议关弹幕观赏。另外再给大家发一个前阵子丹麦的电视台拍的纪录片,讲的是中国和丹麦的两个班级之间的比较和竞赛,反映两国教育文化的差异,也有点意思,带中文字幕,用网盘可看。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第四部分:我觉得很难机械的比较哪种教育比较好。而且BBC拍这片子也不是为了证明哪种教育制度好,也不是简单的满足猎奇心理,更不是为了吹捧中国。我猜也是和丹麦那个片子一样,一部分人对自己国内长期宽纵过度的基础教育现状和青少年的学习态度心怀忧虑,希望引入一个参照物,引起国民的一些思考,不管思考的结论是什么,思考总是有益的。这种做节目的态度是值得国内学习的,我们的媒体总是习惯捧之欲其上天,贬之欲其下地,殊不可取。英国有几百年积累下来的财富和文化来使他们的下一代享受比较宽松自由的教育环境。但中国不可以,庞大的人口基数和有限的教育资源,我们只能搞大班教育,强调纪律和教师的权威。针对不同的程度进行不同的教学,我们做得到吗?
欧洲人随便做个什么工作加上各种福利就能享受比较优质的生活,甚至家里蹲也能靠福利有吃有喝,中国人做得到吗?
社会上的好工作就那么多,人口数量又这么多,我们的学生怎么能不拼?还有,人的本性就是好逸恶劳,充满惰性的,青少年时代更是如此。学习自然科学,有时忍受枯燥和记忆是难免的,我不觉得有几个老师能把解析几何和微积分讲得跟袁腾飞编历史似的妙趣横生,让人大笑,这时适当的自律和外部约束绝对是必要的,打着“不扼杀天性”的口号去放任学生,这是彻底的渎职和对学生不负责。但是片子里教理化的老师自己展示实验,不让学生参与也不太好,不太利于学生培养兴趣,也许是国内的资源和时间都很有限吧。所以个人认为一味嘲弄英国药丸和一味自轻自贱的态度都不可取。我相信片子里那些过分顽劣的学生在英国也不是受鼓励的,可能是片子为了戏剧化有意识选取的。 理想中的情况就是在英国的学校里加入一些对教师的尊重,对纪律的意识,适当增加一些基础知识学习的强度等。而中国教育能引入一些启发性教学,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增加一些学生休息和自我发展的时间等等。我相信这两种教育文化绝不是非此即彼的,任何事物都需要平衡和适度。过度的放纵和过分的压力都不好。
刚在56上看完,并读了BBC上英国观众的评论,大多数评论中既是是英国人也为视频中学生的表现汗颜。摘取两条():个人觉得从中国老师是想将中国教育中最典型的一些东西融合在一起去代表中国的教育。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这里面有些东西是和我曾经的体会是略有出入的,但不可否认,这些东西的的确确代表了中国的教育。 个人觉得从中国老师是想将中国教育中最典型的一些东西融合在一起去代表中国的教育。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这里面有些东西是和我曾经的体会是略有出入的,但不可否认,这些东西的的确确代表了中国的教育。 还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很明显英方的一些负责人从一开始就没有很看好中国的教育方式,态度比较消极。个人认为这个所谓的实验本身就不是一个严谨的科学实验,正确看待的方式,应该是敞开胸怀,互相学习,非要一争高下,那就没有意思了。关于部分学生在课堂中顽劣的表现,个人认为并不能用来以偏概全,且根本不值得任何赞赏。首先,正如楼上所说,即使是英国的老师碰到这样的课堂也得血压升高,根本不可能放任自流。唯一有可能就是,平时都是小班化教学,有那么一两个吵闹的也不成气候;第二,我目前在美国上大学,即将上大二,我从两百多人的大课到十几人的小课都经历过,在任何情况下都没有发生过视频中的情况,同时如果有人聚众在课上聊天,通常会立即受到周围人的提醒。我还曾去过美国的普通公立初中带六年级(美国的初中从六年级开始)的学生上物理实验课,关于视频中不仅不听讲还破坏纪律的现象也是从来没遇到过的。虽然美国和英国不一样,但应该还是有共同之处的;第三,有人说,视频中学生的行为体现了他们活泼,有创造力甚至勇于挑战权威。不可否认这些学生的确拥有这些特质,但这些特质和作一个有礼貌能认真听老师上课的人是不矛盾的。即使是再活泼,在该遵守纪律的时候遵守纪律也是应该的。关于教学方法,视频里英国比较提倡应材施教 (中国老师在墙上贴了那么多孔子语录,居然没写这条),但这也是基于相较于中国,英国能为每个学生提供更多资源这样的一个国情。看过视频的人会发现,中国的老师的确展示了中国的课堂教学方法,但是至于那些课后作业,答疑课,甚至学生不会老师给的单独辅导有没有就不得而知了。如果没有了这些用来弥补“不能应材施教”的中国教育方法的环节,那么这个实验就没有多大意义了。至于英国老师和部分学生一直不满的机械的记笔记,视频中也有学生表示喜欢,说明每个人的学习方式不一样,很难有一种方式能适合所有人。还有一点,个人觉得可能这些英国学生的基础本来就不是太好,突然增多课程的难度和内容本身就让他们有适应的难度,人之常情。关于别的,只是觉得把眼保健操翻译成 energizing face massage (提神面部按摩)实在太逗了,还有英国学生居然那么快学会了做操,我在上中学的时候一直不太会,可能也是从来没有用心的原因。才看完,暂时就想到了这么多,以后再补充。再次说明,这个回答只针对于中国的教学方法对于提高学生成绩的帮助这个话题,至于别的类似于中国教育让学生失去动手能力,失去创新能力,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之内。
看完第一集,我还是想说点什么,零零散散写着,突然发现就写了这么多了。(多图?????)大致写了以下七个方面:一、并不是完全的中式教学这一段是对纪录片中杨君老师的言辞的复述,个人认为有些极端,在我看来现在的教育并不是完全这个样子的。二、该如何进行课堂纪律的管理这里对杨君老师的科学课上的纪律管理和李爱云老师的自习课上的管理分别作了分析。三、碰到熊孩子,老师该怎么办针对纪录片中的Sophie进行了一个分析,而要如何正确与这种孩子沟通交流也是值得深思的。四、因材施教这里是对邹海连老师的三角函数这节课与国外老师的讲解作了一个比较。五、用心爱护那些敏感的学生对学术成绩不错但是体育成绩很差的学生Joe在经历跑步测试的挫败后,重新在九连环中拾得了信心。六、老师的思考关于课堂管理,关于师生沟通交流,关于教学七、我们的教育并不差,但是也需要学习改进虽然是一个教学大纲,相对公平的教学环境,你的身边有优秀的学霸,也有不爱学习的同学,老师不会放弃你,你可以选择你想要的路,优秀或者平庸,你享受的都是公平的。BBC或许想用这个纪录片来激励他们的孩子,他们的纪录片是给他们看他们学习的,对于两国教育理念的差异是必然存在的。我更多的希望的是,看了这个纪录片的老师可以更进一步反思我们的教育,把我们的好的留下来,去学习更多。多去总结一些班级管理的技巧,多去思考一些教学方法,多去与学生沟通交流,针对不同的学生给予不同的帮助。而接受过国外教育的人可以将国外教育的优势引进,同时,也希望家长或者终究要成为家长的人可以为孩子提供好的家庭教育。~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并不是完全的中式教学看完这一段视频,教科学的杨君老师给我的印象是最为深刻的。在出早操时,就看到了杨老师带早操的认真的样子,她在英式学校授课,但是对中式教学十分热衷(But she is a fierce advocate of Chinese way),我没有在网上找到这个老师的相关信息,或许可以冒昧的猜测(如果有误,还望指正,谢谢)她接受的是八九十年代的中式教学,没有长期在现在的中国的中学授课。在这节课上,她说在这节课上,她说在中国只要是老师,自然就会受到尊重。她认为老师认为只要努力,你就能成功。首先老师的权威随着时代的改变我觉得在慢慢削减,大多数学生都是尊敬老师的,但是老师必须有足够的能力才能让学生长期的尊敬你,而这个能力就涉及到各方各面。你必须值得让学生尊敬你,而不是automatically.这段话是她在与一个调皮的学生Sophie(后面会讲)两次在课堂上捣乱后说的,在她认为这段话是她在与一个调皮的学生Sophie(后面会讲)两次在课堂上捣乱后说的,在她认为在中国,我们不需要所谓的课堂管理技巧,因为每个学生从生下来就遵守纪律,天性如此,再加上家庭培养以及社会教育(by nature, by families, by the society)。在看纪录片的时候看到这一段话,我的内心是复杂的,我们的学生并不是天性如此,不管是多么优秀的班级,都会有那么一两个学生时不那么“听话的”,他们或许会顶撞老师,或许会在课堂上质疑老师的讲课内容,或许会做一些捣乱课堂秩序的行为等等。只是说在中式教育的培养下更多的学生知道了纪律,知道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会遵守一直以来学校教育的规定。而这种管理,做为一个老师,一定是需要技巧的。二、该如何进行课堂纪律的管理这段话或许很多人都很熟悉,我在小学的时候老师也说过类似的,老师在强调:”这段话或许很多人都很熟悉,我在小学的时候老师也说过类似的,老师在强调:”我没法一边讲课一边管纪律,我看到谁违反纪律我就让他出去,没有纪律你们就学不好……”而在她在介绍纪律的时候班上的同学仍然在说话,而这时她说了这样一句话:“Are you still talking when I'm talking."字幕给的翻译是:”我说话的时候你们讲什么讲。“不知道为什么,学生时候的我,听这句话的时候,会有点同情老师,因为我的同学们并不服管,甚至那些调皮的孩子还特别喜欢看老师这样子生气。觉得这样子很好玩。这句话——这句话——中国的学生,他们不会浪费别人的时间,他们不会浪费别人的时间。其实就像一个孩子听到妈妈说别人家的孩子今天考试考到多少多少,别人家的孩子怎么怎么优秀内心的感受是一样的。这种感受,我们很多人都体验过。甚至你们的老师也这么做过,在你们班夸隔壁班,在隔壁班夸你们班,还好这只是两个隔壁班的比较,可这却变成了两个国家的学生的比较,所以这些孩子肚子里肯定会有些不开心的。接下来就是杨老师在她的科学课上一次次的提醒学生不要说话。你们再说话,我就不讲课了。这里最后那句说"That's so cute, She reminds me of my nan"是Sophie,也是第一个接受惩罚的学生。而这句你们再说话,我就不讲课了,似乎在我们的课堂中并不少见。好了,别说话。但是下面这些学生并没有听,这样,杨老师开始采取了揪出一两个来。可是揪出一个Sophie并没有什么用,接下来又抓出一个去面壁。看到这样的课堂,因为没有切身体验过英国的课堂是什么样子,我不知道在他们的30人的小教室里,老师讲着课时,会不会也自顾自的说话,化妆,玩游戏,也许是因为知识教授的方式不同,我们的课堂多数是用黑板、书本、笔记本来完成,漫长的老师授课,不可否认的是这最快速的完成教学任务的方法。但也许这对英国的这群孩子并不适用,或许是因为长时间的听课导致了注意力不够集中才开始的散漫,而对于这种课堂的管理,我想做为老师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一遍遍的强调”不要说话“,或是抓出学生出来惩罚以警告其他学生都不是明智的做法。在我看来,虽然在一种新的教育方式下,他们并没有抵制,而是在接受,有些学生也觉得习惯甚至觉得这是好的,当然因为是新的教育体制,所以大部分人还是不习惯的,而这个班级大多数学生都是尊敬老师的,只是有几个孩子非常调皮,需要多加管理,这里在这一集的最后班上开始了班长和班委的选举,旨在希望通过几个学生的标杆,以及对班级的管理,这种办法是相对而言有效果的。希望可以在第二集中看到一些效果。而对于这几个调皮的学生,如果可以课后或者自习的时候聊一聊,或许也是不错的办法。这里也分享一下来自南外的李爱云老师的自习课。首先,也是强调纪律,当然学生并没有听从老师的指挥,聊天的,玩的孩子比较多。接下来,李老师来到一个正在聊天的学生身边。首先,也是强调纪律,当然学生并没有听从老师的指挥,聊天的,玩的孩子比较多。接下来,李老师来到一个正在聊天的学生身边。李老师走近学生,双手抱在胸前,这种忽近忽远的距离感,或许可以让老师更贴近学生,她说李老师走近学生,双手抱在胸前,这种忽近忽远的距离感,或许可以让老师更贴近学生,她说因为我们要继续上课,所以我要更严格了,聊天的口气。接下来笑着说我的学校里学生是怎样的(这里我重复截取了几个李老师的表情,严厉但不是宣告权威),并没有说你们不如中国孩子,说的是两者的不同,并且告诉这群孩子我需要想一个办法出来。这个老师的态度我个人比较喜欢,但是她的课堂在第一集中出现的不多,以后更新完了可以再分析一下。三、碰到熊孩子,老师该怎么办看到第一集中的Sophie,我想很多老师都会头疼,有些学生也会回想起自己学生时代班上调皮的孩子吧。"this is why you guys learn less than the Chinese students learn.""this is why you guys learn less than the Chinese students learn."就是这么一句话,因为你们说话拖慢了进度,所以学的比中国学生少。但这句话却被Sophie误解成老师说我们比中国学生蠢。其实这并不是Sophie第一次接受惩罚,因为老师的一句话,加上他本身的误解,让她觉得老师是无礼的。当然做为学生,她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甚至她说了这么一句话:其实这并不是Sophie第一次接受惩罚,因为老师的一句话,加上他本身的误解,让她觉得老师是无礼的。当然做为学生,她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甚至她说了这么一句话:If it wasn't for the social life and for the friends, I would't bother with school.因为是孩子,她现在的这句话,作为老师的角度听着我觉得可以被原谅,但是作为老师我想更重要的是对这种孩子进行感化和教育。她有太多的言语,是不成熟的甚至是错误的。这是第二次被惩罚后,Sophie的内心独白,这个孩子她不知道自己以后要干什么,她对于接受教育的看法就是这是第二次被惩罚后,Sophie的内心独白,这个孩子她不知道自己以后要干什么,她对于接受教育的看法就是没钱什么都干不了。让我感到惊讶的是,对于得到钱的方法,要么kill people and get their money,要么工作。也许是随心的一句话,不知道为什么我看到kill people and get their money时,十分担心这个孩子。当老师讲”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后退“时,这个孩子说了这么一句:I’ve no idea what humble means.而对于严厉的老师管教时,她是这么想的:而对于严厉的老师管教时,她是这么想的:这种孩子,在中国也有,老师越是管束,他越是叛逆,想要捣乱。所以她成为了第一个接受惩罚的学生。这种孩子,在中国也有,老师越是管束,他越是叛逆,想要捣乱。所以她成为了第一个接受惩罚的学生。截图里,可以看看Sophie的表情,她并没有因为被老师点名而感到不好意思,甚至她也知道,老师点名是希望她以后不那么做。截图里,可以看看Sophie的表情,她并没有因为被老师点名而感到不好意思,甚至她也知道,老师点名是希望她以后不那么做。其实Sophie这是一类孩子,由于各种原因,他们并不知道我为什么要读书,这类孩子内心是缺乏安全感的,也许捣蛋能够得到老师的关注,他们选择了这种方式得到关注,也许听话并不是他们的本性,他们一次次的给老师带来麻烦。他们觉得这样子好玩其实内心还是会有一些难堪,但是又不能停下。似乎就是我们所说的叛逆的比较极端的情况吧。不过因为我并没有什么面对这种孩子的经验,希望能有人分享一下自己的经验╭?~。我作为一个准老师,希望的是感化学生,和学生单独聊天,找到他们这么做的原因,慢慢的灌输一些价值观,人生观等等。而对于平日的课堂,严厉和和蔼要适当转化,有教师的威信也要有朋友的亲切。四、因材施教邹海连老师是来自杭外的一名数学老师,在纪录片的开始,是这样介绍的”he's keen to bring the Chinese ethos to this new students“,纪录片里给出了邹老师的三角函数课的一部分视频。给出了三角函数的公式,这里他说给出了三角函数的公式,这里他说这里的学生不习惯去记公式,因为只给出了这节课的一些片段,和学生觉得进度快的一些词语,我也不能做出太多评论。但是当我看到一些学生去找他们的数学老师学习三角函数时,他们老师给出的记忆方法,对于我来说并没有什么优势。””SOH-CAH-TOA“在我们看来并没有什么特点的九个字母,但是在这群学生的理解下,居然是一下子就弄懂了什么是三角函数,所以对于不同文化,不同层次的学生,作为教授知识的老师,应该的是为他们寻找到一种合适的教学方法。除此之外,这么一段话也值得老师去思考。三角函数有什么用?那接下来就是很多人问的学数学又有什么用?希望更多的数学老师可以去把更多有趣的好玩的数学带给学生。三角函数有什么用?那接下来就是很多人问的学数学又有什么用?希望更多的数学老师可以去把更多有趣的好玩的数学带给学生。五、用心爱护那些敏感的学生在我们的身边,总有那些成绩好但是不爱说话的孩子,还有一些喜欢偏科严重的孩子,还有一些自卑的孩子。在这第一集当中,Joe就是一个。学术科目上优秀的Joe体育并不理想,在测试跑步成绩前有些焦虑,他的体育老师希望他坦然接受这个成绩,跑完就好了。学术科目上优秀的Joe体育并不理想,在测试跑步成绩前有些焦虑,他的体育老师希望他坦然接受这个成绩,跑完就好了。但是对于一个孩子而言,要接受这个并不容易。当Joe看到别人都跑完时,他会觉得自己表现的不好而感到丢脸,或者情绪低落。而在玩九连环时,Joe却轻松的就掌握了规律。而在玩九连环时,Joe却轻松的就掌握了规律。我想说的是,不管是什么学生,可能都有薄弱的一项,但是没必要因为这个感觉是rubbish,你这方面不太好,可以利用其它的进行弥补,而对于你相对薄弱的地方,或许并不能达到最优秀,但是你可以通过努力做得比现在的你做的更好,可以试着做一些你并不是很擅长的。我想说的是,不管是什么学生,可能都有薄弱的一项,但是没必要因为这个感觉是rubbish,你这方面不太好,可以利用其它的进行弥补,而对于你相对薄弱的地方,或许并不能达到最优秀,但是你可以通过努力做得比现在的你做的更好,可以试着做一些你并不是很擅长的。六、老师的思考关于课堂管理,引用邹老师的一段话:"Education is not always working. Sometimes you have to wait. As a teacher you have to have these ability or techniques to get them back."作为老师,不能仅仅是会教授知识就可以了,你需要技巧,让你的课堂有效,你需要技巧,让你的学生可以在你的课堂上集中注意力。关于师生沟通交流,这是邹老师在给出这群孩子玩九连环时的一个小片段,Connor成功解开了,邹老师及时鼓励,你看看这个时候的Connor,开心,成就感洋溢在脸上。如果脸盲的我没有认错的话,这就是那个被叫去面壁的孩子吧。每个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都会犯错,但是这时候需要老师去拉一把,这样,他就能逐渐找到属于他的路。如果脸盲的我没有认错的话,这就是那个被叫去面壁的孩子吧。每个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都会犯错,但是这时候需要老师去拉一把,这样,他就能逐渐找到属于他的路。关于教学,这个每个新老师都会大有感触吧,我备了认认真真的一堂课,在课上详细的讲给了学生,学生给我的反馈看起来也不错,可是测验一下,问题还是一堆堆的。而杨老师对自己的看法却是相对消极的。其实对于课堂效果的评估,在中国也是,讲完一堂课,能够完完全全吸收的孩子并没有多少,大多数需要课后的努力去完成,比如复习,预习,这样对于知识的吸收就可以有所增加。而老师需要更多的课后反思与总结,去更有效的上好每一节课。而杨老师对自己的看法却是相对消极的。其实对于课堂效果的评估,在中国也是,讲完一堂课,能够完完全全吸收的孩子并没有多少,大多数需要课后的努力去完成,比如复习,预习,这样对于知识的吸收就可以有所增加。而老师需要更多的课后反思与总结,去更有效的上好每一节课。七、我们的教育并不差,但是也需要学习改进一个教学大纲,相对公平的教学环境,你的身边有优秀的学霸,也有不爱学习的同学,老师不会放弃你,你可以选择你想要的路,优秀或者平庸,你享受的都是公平的。这是这两个孩子对于杨老师的课的评价,她觉得这个更清楚明白。这是这两个孩子对于杨老师的课的评价,她觉得这个更清楚明白。所以我想告诉学生的是,我们的教育模式并不差,你可以选择你要的路,我也想告诉你们,作为一个即将成为数学老师的我,我和我的同伴们,都想带给你们更多有趣的知识,虽然在应试教育的体制下,也许不会那么吸引人,但是我们想做的就是把更多更好的带给你们。最后引用一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一段话。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希望每个即将要成为老师的我们可以努力。
纪录片完全是按照bbc心中的中国教育方式在拍的,跟国内的实际情况差太多(PS:本人曾在农村学校,省重点,一流的私立学校待过)———————————————————————下次我们央视也可以请5个英国老师来中国带一个班试试嘛(&﹏
英国人真是蛋疼,何必从上海请什么老师,直接把腐国自己的伊顿公学之类的学校的教育模式推广就行了嘛.........
我是杭外毕业的,就是bbc纪录片里的两个中国学校中的一个。BBC拍节目的时候我们也看到了。在高二也去英国的中学交流过,利物浦一所非常优秀的中学,一个年级一百多人七八个上剑桥牛津的那种。我对中国的教育是了解的,对英国也知道一点。首先,拿杭外南外和英国一所普通中学比没有意义。英国的中学有普通的学校和Grammar school,后者是要考试的(不要认为Grammar school是教语法的,只是个名称而已,在最初因教授Latin而得名)。纪录片中的学校虽然是一所不错的公立学校,但和中国top的学校相比肯定是逊色的。如果拿伊顿公学和我们的北四中人附杭外南外比,我们恐怕要自愧不如吧。英国真正优秀的学校学生并不像片子里那样不守纪律,他们上课也是有秩序的,插嘴什么确实有,但对老师还是有礼貌的。其次,纪录片里面英国学生的毛病,比如懒散,确实存在。毕竟他们的升学压力非常有限,能上好的中学的学生家庭条件非常好,不能上好学校的学生又可以吃福利,懒散基本上成习惯了。放学以后大部分同学不是像杭外的同学那样去图书馆看书学习而是回家打游戏。至于上面有些回答提到的创造思维,确实是优于我们的,他们的通用技术课做出来的东西是我们想都想不到的。另外,我觉得英国人能够直面他们的问题,去思考怎么改进他们的教育,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他们发现了自己的学生考试不行,放下身段借鉴一个发展中国家的经验,本身就很可贵了。最后,中国的教育模式哪里是死读书了?我们课堂上也有讨论,也不是老师一个人讲。老师也不会把观点强加给我们。没有考试压力,不论哪种模式都不会让学生读成书呆子。而中国的教育模式(杭外南外的那种)在某些方面确实更高效
泻药。我个人的理解,西方发达国家大多崇尚精英教育,英国尤其明显。我们经常说,在这个国家,无论哪行哪业,永远是一个聪明人(精英)带着一堆肯干事儿的人再养活一帮闲人。但是,隐含在这个现象下面的其实就是英国固有的阶级观念。在英国,绝大多数人从一生下来就决定了他们未来的社会阶层和圈子,这也决定了他们住在哪里,将会在哪里受教育,教什么朋友,以及未来从事什么类型的职业。从这个角度来说,对英国公立学校教育的整体水平就不能一概而论了。这是因为每个学校的服务对象(客户)不同,对自身的定位也不同,他们根本不需要也没必要做越界的事儿。这就好像post 1992永远是new university(新大学)。上面 说了,英国的基础教育看起来更像是分流,我非常同意,因为英国的社会结构永远如此。BBC的这个纪录片其实和真人秀没啥区别,从偏见出发(中国基础教育普遍优秀,英国基础教育现在完蛋了),可想而知片子做出来的戏剧性会很强,可观赏性也会不错,但不能说明任何问题。我觉得当娱乐节目看看就完。做个小更新:我看很多其他回复说因为纪录片里面考虑的是公立学校,所以学生不好很正常,这也属于典型的偏见。英国的公立学校中也有很多好学校,否则的话,干嘛那么多家长费劲心思搬家买学区房?纪录片里面的Bohunt School,在英国官方教育标准评估中(OFSTED)所有项目都是Outstanding(优),感兴趣的可以看下这里:。如果说这样一个公立学校是个不怎么样的学校,那就有点非常不客观了。BBC做节目其实很讲究均衡。试问,找一个非常差的学校让中国老师打脸,且不提客观不客观的问题,连审查都过不去,因为观众绝对会不爽。
我看了这个第一集,哎,要是知道它是一周一集就等最后出完再看了,看了第一集,感觉如下。首先,这是BBC电视台的高端黑。为什么是高端黑→_→,很简单,这个设定明显有问题。让50个英国学生接受为期一个月的中国式教育…从节目里面你一下就能看出来,这五名老师绝对不是一般老师,全程英文授课,光这一点就可以干掉国内一大批老师了,而且一般来讲,这样的老师本身由于素质较高,绝对也不是笨人。为什么他们会采取一种非常死板的教育方式来教50个学生,这个是重点。说白了,5名老师应该是受到了摄制组和学校的要求,用传统中式教育来教学。5名老师只是配合这个要求而已,一开始就被英国人给了坑了有没有!但是,中国老师还是很有责任心的这一点无可厚非,特别是想用各种方法来教育学生的纪律性,从而让学生们能够安心学习。第一集里面那个 Sophia也好,还有那个动不动口技打鼓点的男学生,那就是班里的不安定份子!抛开节目,任何学校里,也不会这个事情让老师迎头去解决这个问题,教导处干啥吃的?不过几个老师也是用心良苦,明知道这个是个实验性的节目,但是毕竟是一个月的时间,所以不愿意同学因为这个事拉功课影响他们自己,才会各种招数来安抚学生。感觉老师们真的很敬业。我觉得如果 BBC把这个节目做成让中国老师用自己的方式来教一个班的节目一个学期会更好一些。中间就可以比较清楚的看到中国老师和英国老师对待教育方面的更多差别。一个月时间,感觉还是有点短的。其实这个节目也有好处,那种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的档次那种分纲教育的确会让学生不知道自己究竟处于什么样的位置。那个 Sophia也说了,不上学她也没法挣钱养活自己,只能抢劫啥的…问题是虽然她也知道这一点,但是也没什么改变的动力在。所以中国老师说的也对, you
die…社会也是这样的。
以前上学的时候真的很羡慕欧美的学生,课余活动多,假期多,下午很早就能回家。
现在回想惊讶的发现,关于我的学生时代,我并不惋惜后悔我的童年或者青春被所谓的残酷的教育制度压榨,我唯一后悔的是我没有好好学。
初中的地理课,高中的历史课,老师在讲台上认真的描绘这个世界的内核或者一个民族的兴衰时,我都在干些什么?
我后悔的居然是这个。
在b站看的这部纪录片,真的很真实,国情不同,理念不同,所以一些撕逼其实很没有必要。
要知道,想要成为所谓的成功人士,全世界的定律都是一样的,你所需要努力的程度,付出的心酸并不会因为你的国度发生改变。
这个道理,纪录片里的英国学生们终有一天都会知道的。
我觉得还是要紧扣BBC纪录片本身作答为好。我感受到了这部纪录片所体现出的一种开明,或者说是坦率。探索制度优劣的最好方法就是社会实验,而这通常是难以进行的。而英国能够勇于迈出实践的一大步,试点红色中国的教育方式,实在是勇气可嘉。当然,英国的Bohunt中学早已开设了孔子学院,公众对中式教育的敏感度比较低。要是在美国搞这个实验,估计学校大门会被香蕉人和戴满勋章的老陆战队战士围得水泄不通,他们会认为这是中国当局的“洗脑”(BBC:The Chinese Are Coming)。
有一个类似纪录片大概叫《丹麦九年级z班vs中国初三x班》,内容是让同龄的中丹学生参加由中丹教师共同命制的考试,结果发现,丹麦学生仅仅擅长英语听力,而数学、英语阅读、创造力(是的,你没有看错)完全被中国同龄人碾压。丹麦学生输给中国学生的原因,一个就是大家看到的,发达国家推崇的那种轻松式的教育(课堂很乱);一个是生源质量参差不齐,有的丹麦学霸抱怨课堂被捣蛋鬼毁了,但大多数人根本不懂老师在讲啥(丹麦估计在搞multiculturalism,这让很多文化程度不高的移民进入课堂)。与丹麦的纪录片相比,BBC显然更进一步。
目前中国教育界趋向于崇拜西方(比如丹麦纪录片的中方校长不断暗示应该大力向西方学习),可西方反过来却向中国学习。哪种教育更好,哪种体制更好?空谈误国,实践才是硬道理。要不是当初老人画了个圈,谁能预言今日中国之发展?
考虑到西方媒体(例如BBC)对华的一贯口吻,老欧洲在教育问题上能够如此放下身段,大胆尝试,真的是坦率而富有风度。其实,英国等西方国家在教育领域的衰退(如果存在的话)分明是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的,中国教师又何必呕心沥血去倾囊相授呢?特别是里面的Miss Yang,居然急哭了。那是因为,在诸多国际问题上,支持中国的声音不多,反对的声音倒不少。发达国家毕竟发达过,多少还是值得借鉴的。想必大英也没有太大能耐去折腾了,中英彼此多加深文化、教育上的交流是极好的。 中国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又不是没有问题。
什么时候中国也能拍个外教在中国学校教课的纪录片就好了。
还没看,占个坑。不过光看文字说明(上课吃东西,搞怪,和老师对着干等等)都是我在加拿大读高中时亲眼目睹过的,还有课上俩人跑出去垃圾桶附近打一炮的。。老师是也很头疼,不过这种行为受到的惩罚确实不重。一般都是带到办公室讲道理批评一顿,严重的请家长。我告诉你什么东西是这些敢站在老师脸上吃意面的人绝对不敢做的:歧视,虐待,辱骂,欺凌和作弊。这些都是很严重的后果,轻则教育,记一笔记录(影响到申请大学甚至找工作),重则直接退学蹲监狱。所以我们的小伙伴虽然顽劣不堪,毫无下限,但是不抄袭,校园凌辱也极其罕见。对比我在初中亲历的全班男生欺凌一个男生导致睾丸功能障碍,还有最近引起轩然大波的中国留学生校园欺凌案,还是安全的多了。这么对比起来,还是觉得中国学校是不是有点本末倒置了。看完再来补充点看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bbc纪录片中英字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