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时陌生老板凶了儿子,浓毛妈妈和大儿子该怎么做?

【最新消息!中考录取时间表新鲜出炉,想要了解的亲亲请回复关键词“初升高”获取】妈妈们常有这样的困惑和苦恼:带小男孩去公共浴池洗澡,不能超过几岁?就算如今公共浴池离很多家庭遥远,可是家里仍旧有类似的问题——父母洗澡或者换衣服需要回避孩子吗?孩子能看父母裸体吗?孩子大了要一起洗澡,怎么办? 家长提问儿子五岁了,平时我洗澡和换衣服都会避着他。最近出门旅游,宾馆条件不太好我们就在一起洗澡,没想到回家后他还常要妈妈和他一起洗。我觉得不太好,也不知道该怎么对孩子说。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呢?——一个苦恼的妈妈专家解答家长之所以紧张,主要是担心孩子看到不该看的,以至于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留下阴影、影响他们的未来。所以,我们首先需要清楚知道什么是孩子应该看到、应该知道的,其次是如何让他们学习到那些应该知道的事情。父母需要理解,有关性的、男女身体不同的知识是孩子们应该知道知识的一部分,就像其它科学知识一样。告诉孩子这些知识的时候,你不用感到害羞或尴尬。孩子眼中的世界和我们是有很大不同的。有过带小孩子游泳或是泡温泉经历的父母,可能都会对在游泳馆更衣室里那令人尴尬的一幕很难忘怀。那么多人在数个水龙头下沐浴,绝大多数的人都是赤裸的,我们大人都尽量回避不看别人的身体。可是小孩子却不管这一套,看看这个看看那个,最糟糕的是他Ta还会毫不掩饰地把观察到的都大声告诉父母,“爸爸,刚才那个人怎么那么多的毛呀?我长大也会有很多毛吗?”“妈妈,那个阿姨的胸好大啊,她要喂宝宝奶吗?”这种时候,做父母的可能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正所谓童言无忌,当我们把正确的观念教导给孩子的时候,他们就不会大惊小怪了,而我们也不再尴尬。不用太担心,父母和孩子一起沐浴在他们幼年时并没有多大的影响,唯一要注意的就是你得确定孩子不会将你的身体情况在小朋友们面前曝光。妈妈带儿子一同沐浴到4-5岁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如果是爸爸带女儿一起洗澡最好不要超过3岁。而到了七八岁,孩子会开始注意自己的身体,一般不会随便要求和父母一起洗澡了。如何在洗澡的过程中,教给孩子相应的身体生理知识,引导孩子学会自己独立洗澡,是更值得父母关注的事。【文/王凤廉 摘自“亲子根基”博客】开始烦恼如何向孩子讲述那些“羞羞的事”?莫担心,你最坚实的后盾就在这里!点击阅读原文,超好的性教育短片送上,给孩子看看吧。*瞬间可靠的松某露*【回复以下关键词,获取相关信息】▏夏令营 ▏去哪儿 ▏小升初 ▏初升高 ▏安全 ▏最新活动 ▏小学 ▏幼儿园报名 ▏高考 ▏成都幼儿园 ▏学英语 ▏画画 ▏入园 ▏世纪的约定 ▏做作业 ▏刷牙 ▏▏绘本馆 ▏跳蚤市场 ▏儿童乐园 ▏情绪 ▏书单 ▏DIY ▏游戏 ▏作文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微头条立场
的最新文章
很多父母都坚定的认为,等熊孩子们上了学,自己就省心了!为啥?哈,这还用问,师者,传道授授业解惑者也。何上周末,气温一度飙到38度,“烤”得七姐脖子上长了一圈红痱子。亲,你还好吗?不好!很!不!好!在家窝了两天天大的事儿,也挡不住秋大婶的瞌睡虫。话说,充足的睡眠是健康的首要保证,孩子更是如此!可如果你有下面这个小近来,电梯事故频发。被困电梯内、被电梯卡住……对于孩子来说,日常乘坐电梯有哪些要注意的?又该怎么教给他呢?四除了世界名著之外,我们还可以为孩子推荐些什么书呢?怎样才能给孩子们带来丰富多元化的阅读体验?莫急,四川教育你的孩子有礼貌吗?有规则意识吗?在犯错之后,有勇气承认吗?遇到不如意的事情,容易情绪消极幸福其实很没道理,有时候一件简单的小事也能让我们感到莫大的幸福。而成为父母之后,幸福来得好像更简单了。我们永看着朋友圈里秀出一张张美美的自拍亲子照,你是不是也有冲动自拍一组。可是,怎么才能自拍出萌女子、帅小伙呢?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总会出现一些让爸妈头疼的行为:他们把手指啃得津津有味、书撕了一本又一本、玩具扔得【回复以下关键词,获取相关信息】美德少年四川行 | 世纪的约定 ▏跳蚤市场 ▏去哪儿 ▏小升初 ▏初升高 ▏看大数据怎么说。事件回放7月29日,四川教育手机报微信公众平台报道了成都市高新区实验小学通知3-6年级学生于新学期搬迁至目前如果教育只靠爱,呵呵。笑喷,比唱《团结就是力量》有用多啦!火、炎、焱、燚!酷暑难耐,以致于今年暑假都有些反常,CCTV居然木有放《西游记》,芒果TV居然木有放《还珠格忙碌了一天,下班刚回到家,就接到了女儿的班主任文老师打来的投诉电话:“思思很不像话,上课让她起来回答问题,她“控”取complex(情结)的开头音,指极度喜欢某东西的人。现代社会流行各种“控”,尤其是年轻人,从美食到明天就是8月了,屈指一算又快过年了!想什么呢?今天要说的不是过年的事,这些事每一件都比过年重要,明天起新版火有空一定要都去一遍。四川省各地儿童跳蚤市场,尽收眼底!孩子的成长,需要父母双方的共同努力。但家里如果有这五类爸爸,孩子的未来就堪忧了。快来看看是哪五类吧!桃花爸爸关于教育孩子,爸爸其实比妈妈更“靠谱”!【回复以下关键词,获取相关信息】美德少年四川行 | 世纪的约定 ▏跳蚤市场 ▏去哪儿 ▏小升初 ▏初升高 ▏爸爸和孩子的相处问题,可能是很多妈妈心里的结,有网友发帖说——“曾经一本家庭教育的书中说到:一个好的家庭关系每一个资深吃货都深藏着一颗晒图的心,尤其喜欢深更半夜在朋友圈拉仇恨。然而~并不是每个吃货都是随身带单反的摄假如现在就可以知道,30年后你的孩子是什么样,他会做什么样的工作,和什么样的人结婚,取得何种成就……你会不7月28日,四川教育手机报微信公众平台(scjiaoyu)接到多位用户反映:成都市高新区实验小学以非正式公告微信已成为大多数年轻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社交软件,可是你真的了解微信吗?除了用来聊天、发照、做微商,它还能干“台湾小学五年级女生怀孕,同班“小爸爸”当场吓哭。“再次引发社会对青少年过早性行为的关注,来看看著名脱口秀【智能搜索】分享——回顶部,点击右上角“…”,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关键词——回复“安全”“最新活动”“小学”昨天晚上,用户@金字塔里的猫 给四川教育手机报发来一条消息:最近女儿在家里玩一种叫水精灵的东西,五毛钱一瓶,【本文原创,转载请于文前注明“四川教育手机报”】 最近,一段小鸭子上台阶的视频火了,鸭麻麻站在高高的台阶上从以玩为主的幼儿园生活到以学习为主的小学生活,孩子需要适应新环境、迎接新挑战,在这个阶段应该重点培养孩子的哪在当今这个女神与女汉子共存的世界,还有一种人,她们既没有女神的美貌如花,也没有女汉子的霸气侧漏,但是她们是独我居然是菜鸟!*有写作狂躁症的秋大婶* 【回复以下关键词,获取相关信息】▏
夏令营 ▏去哪儿 ▏小升初 ▏初这脑洞开得太大,我承受不来!scjiaoyu四川省传播未成年人科学教育理念的新媒体、监测未成年人成长环境的新平台,服务于广大家长、教师和有关未成年人工作机构及人员。热门文章最新文章scjiaoyu四川省传播未成年人科学教育理念的新媒体、监测未成年人成长环境的新平台,服务于广大家长、教师和有关未成年人工作机构及人员。Table 'event_2013.shop_shops' doesn't exist
[教育日记]回归自然的教育-------我和儿子的100个故事 - 丫丫网 3岁以上版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javascript,会导致您不能正常的浏览网页。[&&]
热门推荐:
共6页2...&
#27&&|&& 13:04
来自: 湖南 衡阳)
&&&& 情人节那一天,我拒绝了儿子的请求
&&&& 今天下午,我和爱人一起去游泳馆接儿子。儿子出来了,看到我们来接他,非常高兴,欢快地跑了过来:“噢,今天你们来接我了。”
& && &我笑着说:“是呀,爸爸妈妈今天来接你。不过,待会你自己坐车回去,外婆在家等着你吃饭呢。”
& &&&“那你们今晚去哪?”儿子瞪着我们,惊奇地问。
& &&&“我们今晚去过情人节呀,待会我准备请你老妈到山姆大叔吃西餐。”
& &&&“我也要去,我想去吃牛排。”儿子一听有好吃的,使劲拖着我俩。
& &&&“不行,今天是我和你妈妈的节日,你去干嘛?”我笑着对儿子说。
& &&&“就去嘛,我就要去。”儿子开始撒娇赌气。
& &&&“今晚是我和你妈妈两人单独聚会的时间,我可不想带个小电灯泡在身边。你想吃牛排,过几天我再请你吧,今晚绝对不行。”我开玩笑地说。
& && &一翻拉拉扯扯,儿子终于让步,有点失望地走了。看着儿子远去的背影,妻子有点于心不忍,对我说:“还是带上骅骅吧。”
&&&&&&我说:“不要带了吧。儿子必须学会一个人与父母适当的分离。他必须要明白,父母也有父母的生活和乐趣,不可能天天围着他转呀。”
&&&&&&在西餐厅用餐时,看着餐厅里许多夫妻带着自己孩子一起过情人节的情景,我开玩笑地对妻子说:“看看,在中国,就是到了情人节,许多父母也舍不得与自己的孩子分开一下呀。”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比较完美的家庭关系应该是一个等边三角形,三个人的关系是等距离的。细细想来,这么多年,我们夫妻俩不带儿子出去玩,独自享受二人生活也有很多次了。做为父母,我们非常爱自己的孩子。这么多年来,我和妻子都很关注儿子学习和生活各方面的感受。在儿子心中,我们早已成为儿子心中安全的精神港湾,在生活中,儿子碰到不如意、不高兴的事,都会主动找到我和妻子倾诉。但这并不表明,父母什么事都要依着儿子。其实,那些时时围着孩子转的父母,把所有的爱都倾注在孩子身上,反面忽略了夫妻之间情感的培养,这样做,对孩子对自己都不好。
& && &因为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处理各种关系的方式会无形中影响孩子。如果父母都能在日常生活中做到既爱自己、爱妻子(丈夫),又爱儿子。那么孩子长大后也会学着父母的方式在生活中爱所有的人,而不会只偏爱一方而忽略另一方。
& && &在一个家庭中,只有爱自己、爱妻子(丈夫)、爱儿子三者之间取得平衡才是一个合格的家庭。
日 15:00, 骅骅爸 作第 2 次编辑
#29&&|&& 15:23
来自: 湖南 衡阳)
梁子妈 在第28楼写到写的真好。真是个有心的爸爸。祝福你们。欢迎常来坐坐~~~
#30&&|&& 15:24
来自: 湖南 衡阳)
“借力与卸力”之借力篇
& && && &——借力也好,卸力也好,关键是用对地方。只有走在“有为”与“无为”之间的教育,才会取得最好的教育效果。
& && && && && && && && && && && && && && && &
& && &去年北京一好友打电话给我,向我求教如何改正孩子写作业磨蹭的毛病。我详细问了孩子各方面的情况,给他的孩子开了一张“药方”,在“药方”当,我提了五六点建议,其中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提到了父母一定要与孩子的老师相互配合,形成合力,这样才能更快、更有效的改正孩子作业磨蹭的毛病。&&
& && &父母主动与学校老师配合,其实就是一种“借力”行为。许多父母在教育孩子时,特别是在矫正孩子坏习惯的过程中,根本没有意识到要与老师配合,或者是怕老师,不敢去麻烦老师。结果造成父母在家使劲改孩子坏习惯,孩子一到学校,因为没有人接着督促,坏习惯又开始反弹。最后在改正孩子坏习惯的过程中,走入了紧一下、松一下、再紧一下、再松一下的恶性循环中。
&在矫正孩子作业慢的过程中,我有切身的体会。我的孩子五岁在当地好苑幼儿园读书,孩子每天也有一些抄写的作业。每到下午放学时,我到幼儿园接孩子,我的孩子总是最后一个走,到教室一看,老师正守着我孩子补作业呢。老师也多次跟我说起过:“骅骅写作业慢,在写作业过程中总爱玩,要求父母一定要注意孩子写作业慢的问题。儿子写作业慢的毛病慢慢在班上出了名,导致每次放学去接儿子时,总能在耳边响起“交响乐”:
“莫家骅还没走呢,他写作业可慢了,老师正留他呢。”那一段时内心就是一个感觉——晕呀!
& && &骅骅六岁了,因为想让儿子多锻炼身体,把身体练得棒棒的,我把儿子转到了体育幼儿园。儿子写作业慢的毛病也已经引起了我的高度重视。我必须要把儿子写作业慢的坏习惯早早扼杀在摇篮之中。
& && &但我也清楚,要改正孩子的这个坏毛病,光靠家庭的力量远远不够。原因很简单,家里要求孩子快,孩子做到了。到了学校,保不准又旧病复发。所以我意识到,要改正这个毛病,必须要学校和家庭相互合作,做到全方位监督。
& && &于是我主动找到儿子幼儿园的两位老师。班主任兼语文老师姓肖,数学老师姓张。诚恳地把孩子写作业慢的毛病跟老师提出来。希望两位老师今后能多多关注孩子写作业这个方面的情况,一旦发现儿子在课堂上写作业表现好一点了,一定不要吝啬表扬,多夸夸我孩子这方面(备注:实际上就是多关注亮点)。
& && &两个老师非常愿意配合,经常当着班上小朋友们的面表扬我儿子写作业速度又快了。我和妻子在家里也盯紧孩子的作业,本着“多表扬、不批评”的原则,一发现儿子作业速度快一点了就使劲夸。一个学期下来,儿子写作业慢的毛病完全改掉了。直到现在读四年级了,作业的速度总是又快又好,在这一点我再也不用操心了。
& && &以上就是一个典型的“借力”的例子。家长在实际教育中一定要经常学会借助各种教育力量,养成“借力”的意识。比如借助教师的力量、有影响力的长辈的力量、好的影视和书刊的力量,外面的正面宣传力量等等。
&在孩子刚开始形成各种好习惯的过程中,借力非常重要,这么做的目的无非是为了形成合力。比如在西方先进国家,很多孩子从小就容易养成各种生活上的好习惯。比如:不闯红灯、不随地吐痰、不插队、不高声喧哗等等。说白了,就是因为这些国家除了家长和学校在这方面教育孩子外,还加上了良好的社会环境也在每天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形成了“三位一体”的合力,孩子马上就培养出了好习惯。
& && &反观我们的国家,在教育的“合力”上比较失败:比如闯红灯,虽然家庭和学校要求孩子不要闯,但是社会上闯红灯的大有人在,这样家庭、学校与社会大环境之间没有形成合力,所以孩子这方面的好习惯就很难培养起来。
& && &比如学校中的“暴力行为”,学校与家庭教育孩子们不要打架,但是每天的电影、电视以及新闻网络又在无形中有意无意地给孩子们“宣传”暴力行为,所以也无法很好地解决孩子中的暴力行为。
&再比如家里父母之间吧,教育观念也很难统一。孩子的爷爷奶奶与爸爸妈妈之间教育观念无法统一,结果造成了教育力量之间的内耗,使得成长中的孩子无所适从,好习惯无从培养。比如:在家里我要求儿子、儿子的表弟、表妹三人轮流收碗、洗碗、擦桌子。已经坚持两三个月了,即将大功告成。这时外婆突然住进来了,非要抢着收碗、洗碗、擦桌子。甚至怪我们父母太懒,非逼着孩子洗碗。在外婆的努力“干预”下,这个好习惯的培养计划最终以失败而告终。日 16:07, 骅骅爸 作第 1 次编辑
#31&&|&& 15:26
来自: 湖南 衡阳)
“借力与卸力”之卸力篇
& (二)卸力
&&&& 接下来说说卸力。
& &&&在培养孩子的过程,有些家长太“有为”了。方方面面都要管着孩子,因为管得太多、太严,孩子没有了自由呼吸的空间,这样做的结果,要么造成亲子关系紧张,孩子越来越逆反。要么造成有些孩子变得越来越沉默、呆板,没有了孩子应有的灵气。尤其对于到了逆反期的孩子,家长更要早早修练出
“卸力”的功夫。在教育自己的孩子中,我就几次成功的运用了“卸力”这一招,避免了与孩子的冲突。
& && &一、顺势“卸力”,把麻烦踢给学校。
& && &儿子的表弟是个在小区和学校出了名的淘气包,活泼、开朗、脾气臭、鬼名堂多。活脱脱电视剧《家有儿女》里面刘星的那一角,父母包括学校的老师已经明显感到没有能力对付他了,对付这个小家伙,没有一点机变、灵动的教育智慧,是很难管理好他的。
& && &小家伙游泳很有天赋,就是做任何事都是三分钟热度,缺乏恒心。这不,游泳学了一年多,又开始想方设法逃避训练了。一天,小家伙不想去游泳,又开始想办法了:“姨父,我今天有点头晕,不想去训练了。”
&一看臭小子表情,就猜到是假的,真想好好“训”他一段。但是不行,这个小家伙,在生活中像只脱疆的野马——纯粹一个横冲直撞的主,经常受到家里父母、学校老师的训斥。小家伙脾气又臭,是那种一不如意就发脾气的人。如果老是为了一点点小事,与小家伙干来干去,争来吵去,过不了多久,人就油盐不进了,久而久之,还会伤了我和他之间的感情。为这点小事,伤了感情,导致以后关键的、原则的问题无法进行有效的教育,实在不值!
& && &眼珠一转,办法来了!小家伙不是怕游泳教练吗?(备注:在我印象里,凡是体育教练都是很凶的那种),那就把这件麻烦事交给教练去处理吧,我何必费力不讨好呢?
& && &我一边摸着“小家伙”的额头,一边故做同情地说:“还真有点烫!”
& && &然后,为难地说:“但问题是,你这一段时间已经几次‘请假’了,教练都冲我和你妈妈发脾气了,怪我们太放纵孩子,对你们将来没有好处。并且要求我们家长,以后每次请假,必须要你亲自打电话给他。”
& && &说着,我掏出手机,翻出教练的号码,交给小家伙:“这样,你给教练打电话请一下假吧。”我把球踢给了小家伙。
& &&&“我不打,姨父你帮我打吧。”小家伙把手机推了回来。
& &&&“我以前倒是可以打,但现在有点不敢了,我怕你们教练训我,我这么大一个人了,难道你好意思让教练老是骂姨父呀。”我又顺势把手机推了回去。
& &&&“算了,我看我还是去吧,一点头疼算不了什么,坚持一下就过去了。”小家伙见逃不过,开始撤退。
& && &我忍住笑,摸着小家伙头故做严肃地说:“真不赖呀,比起以前更能吃苦了,好好表扬一下。”我冲着小家伙晾了一下大拇指。
& && &从此以后,小家伙游泳训练时不大敢随便“请假”了。但是小家伙也不是省油的灯,没过几天,又通过别的事来“找碴”了。
& && &原来学校要出去“春游”,可把儿子和表弟高兴坏了。早一天就准备了许多吃的玩的,足足有两大包。不过临出门时,我一看两人的着装,怎么就是不一样呢?儿子穿的是学校的校服。但表弟不同,穿的是平时自认为最“酷”的衣服,居然还带了幅太阳镜!天哪,这是春天,戴什么太阳镜呀,不是故意找碴是什么?
& && &赶紧转头问儿子:“学校今天要求统一着装了吗?”
& && &儿子回答:“要求了。”
& && &我盯着儿子表弟:“那你为啥穿成这样?”
& && &小家伙挺不服气:“哼!这是去春游,又不是去上课。凭什么还要管我们穿什么衣服呀?”
& &&&“行,有种!”我心里想。“你以为我又会为这种鸡毛蒜皮的事去跟你较劲吗?只要学校老师愿意你这样穿,我才懒得管。再说了,估计十之八九老师不会同意,又会被赶回来,我才不会接你的招呢。”(因为老师知道我们家离学校很近)
& && &我一边想着,一边开心地说:“那好吧,你们去吧。祝你们今天玩得开心,记得多照点照片回来哟。”
& && &果不其然,没过二十分钟,小家伙气冲冲地回来了。我忍住笑,故意问他:“怎么了?”
& && &小家伙说:“哼!老师非要让我回来换衣服。说如果不换的话,就不要去了。”
& &&&“活该!”我在肚子里偷着乐。
& && &二、顺势让步,让“社会评价”去教育孩子。
& && &一次,一位同事找到我“大吐苦水”:她的孩子读初二了,不知怎么的,以前那个懂事又听话的女儿突然不见了,变得不买父母的帐了,在家经常跟父母争吵,这让同事大伤脑筋。昨天,女儿又为了一件小事与妈妈吵了一架,原来妈妈陪孩子去理发,孩子非要理个“新式头型”,很酷的那种,还非要把头发染黄。妈妈不同意,孩子就这事又与妈妈大吵了一场。
& && &同事告诉我:“学校是要统一着装的,头发染成这个样子,学校肯定不允许的。
& && &我问:“孩子学校有人这样染过头发吗?”
& &&&“没有,绝对没有。这所学校抓得可紧了。”同事说。
& && &我以前见过这个孩子,据我观察,是个挺懂事的孩子。估计是同事在家一直对孩子管得严,现在孩子到了逆反期,故意拆父母的台。父母说向东,孩子偏要向西;父母说不能理这种头型,孩子偏要理,对着来了。
&我对同事说:“孩子要理什么头型,你就让她理呗。据我估计,你如果不管她,随她便,估计她反倒不敢理了。如果孩子真打算理这种头型,那她自己就要考虑后果,首先要过老师那一关,接着还要过校长那一关。只要她敢,你就让她理。再说了,你的孩子我见过,觉得她不至于一下子那么开放,真让她理这种头型,她还怕同学取笑她呢。对这种事,我的意见是甭管了,随孩子便吧。”
& && &同事听完我的话,觉得言之有理,就走了。
& && &过了几天,又碰到这位同事,问她:“孩子最后理了吗?”
& && &同事笑着说:“孩子没敢理,说怕同学笑话她。”
& && &三、不管他,由“自然后果”惩罚他。
& && &其实最好的教育方法就是大自然赋予给所有生物的“自作自受”法。这让我想起了儿子二年级的一件趣事。
& && &每年清明节前几天,儿子的学校都要组织学生们到岳屏公园去春游,一方面给烈士们扫墓,一方面组织孩子们在公园里痛痛快快玩一天。那一天,总是孩子们最快乐的日子。他们可以在公园里尽情地玩自己喜欢的娱乐项目,吃一大包从家里带去的自己喜欢吃的食物。
& && &今年的清明节又快到了。儿子兴冲冲地跑回家对我们说:“爸爸,妈妈,明天我们学校组织春游活动,老师要我们明天自己带上好吃的东西。”
& && &于是,我们一起到超市买了许多儿子爱吃的食品和饮料。回到家,我们嘱咐儿子记得把食品装好放在书包里,省得明天忘记了,儿子满口答应。
& && &第二天早上,儿子高高兴兴地背着书包出门了。我一看,发现昨天给儿子买的那一袋好吃的东西全放在茶几上。哈哈!儿子还是忘记把它们装在书包里了。
& && &儿子的这种丢三落四的毛病什么时候能改呀!我一狠心,使劲“弊”住自己,故意没有提醒儿子,让他去吃一堑、长一智吧!就这样,儿子出发了……
& && &晚上回来,我问儿子:“今天玩得开心吗?”
& && &儿子皱着眉头说:“开心什么呀,我今天忘记带吃的了。害得我出了个大洋相。中午还是同学们分了一点东西给我吃。”
& && &“是吗?怎么会这样?我记得昨天还专门提醒过你的。”
& && & 妻子凑过来加了句:“没有饿坏吧,宝贝。”
& && & 儿子无语。
& && & 晚餐时,儿子吃了破例两大碗饭:“以后我一定要先检查一下”
& && &作为家长,在教育孩子时,一定要学会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有时要学会“借力”,有时要学会“卸力”。这份本事,需要在生活中慢慢体验、慢慢琢磨。只有走在“有为”与“无为”之间的教育,才能取得最好的教育效果。
日 15:27, 骅骅爸 作第 1 次编辑
#37&&|&& 18:33
来自: 湖南 衡阳)
培养孩子成为一个敢于求人的人
& && &昨晚7点,我和妻子正在家等着儿子游泳训练回来吃饭,突然听见楼下传来摩托车开来的声音,紧接着就从楼下飘来儿子的喊叫声:“爸爸,快下来,我没带车钱,快给我送车钱下来。”
& && &妻子问我:“今天儿子去游泳,你没给儿子车钱吗?”
& &&&“我一般是一个星期给一次,可能是儿子身上钱用完了,又不记得找我要了吧。”我一边说,一边赶紧下楼替儿子付车钱。
& && &回到家,问儿子:“怎么?身上连坐公交车的一元钱都没了?”
& && &儿子回答:“是呀,忘记找你要钱了。所以,就干脆找了一个摩托车拉客的师傅直接送我回来了。”
& && &“不错呀,儿子现在越来越能干了,知道想办法对付生活中的难题了。”我夸奖着儿子,同时好奇地问:“你是怎么跟摩托车师傅说的。”
& &&&“我就说,叔叔,我今天忘记带钱了,麻烦你送我回去吧。一到家,我马上让家里人拿钱给你。叔叔听后,马上就送我回来了。”儿子回答。
& && &我和妻子同时冲儿子伸出了大拇指。
& && &回想起几年前的儿子,原来是个内向、害羞的人,不要说去主动求人帮忙了,就是看到不熟悉的人都会红脸,赶紧往父母身后躲。我和妻子也曾暗暗焦急,这样的性格长大后如何在社会上混呀。
&现在的中国是个开放的国家,越来越讲究与外面的世界打交道了。个人与个人之间,公司与公司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沟通越来越频繁,联系越来越紧密。那些精通与人打交道的人,就会在“人性从林”中活得如鱼得水,相反,那些不擅长与人打交道的人,喜欢“单打独斗”的人,生存的空间会越来越狭小,成功的机率会越来越低。现在的很多大学也专门开设了公共关系课,就是指导大学生们学会将来如何在社会上如何与人打交道。
&在现实中,我们也经常看到一种奇怪的现象:许多原本在学校品学兼优、看起来前途似锦的学生,走上社会后却并不怎么成功。而那些原来在学校并不被看好,甚至各方面表现很差的学生,走上社会后却往往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这里面有诸多原因,但我想,其中最关键的一条应该是这些表面上很“一般”的学生,走上社会后,敢于放下自己的“面子”主动求人,没有那些优秀学生们所谓的“清高”,善于利用他人的资源来帮助自己解决困难。
& &&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在生活中,我很注意培养儿子主动与人交往的能力。教育孩子在生活中既要学会帮助同学,同时自己有困难时,也要学着主动寻求别人的帮忙,包括寻求陌生人的帮助。因为人活一世,总有许多自己无法独立解决的问题,你不可能万事不求人。有时越是能力强的人,越是成功的人,反而越需要经常寻求别人的帮助。
& && &教育就是训练。这种与人交往的能力,主动求人的意识,不是靠父母简单的说教和灌输孩子们就能掌握好的。这需要实践,在生活中多实践、多训练。需要家长们有意识的做个“提供者”,在生活中为孩子们提供各种机会,让孩子们在生活中慢慢体验、慢慢掌握这些求人的技巧。
&&&就拿我的孩子来说吧,我会经常给儿子创造机会:在餐馆吃饭,我会鼓动儿子主动去找服务员要免费餐巾纸;在小店里买衣服,我会鼓动儿子主动去跟老板讨价还价;儿子题目不会做,我会鼓动儿子主动去问老师;儿子在进行乒乓球训练时,胶皮掉了,我会鼓动儿子去找教练,让教练帮着儿子沾上胶皮;在西餐厅吃饭时,发现照相机没电了,我会鼓动儿子拿着相机充电器去找服务员给电池充电……
& && &总之,我会尽量提供各种机会给儿子,让儿子冲在前面,主动锻炼自己的胆量和与人交往的能力。慢慢地,儿子求人的次数多了,被拒绝的次数多了,“脸皮”也越来越厚了,求人的技巧也更高明了。
& && &其实,不但在外面是这样,就是在家里也可以锻炼这种求人的能力。有一次,儿子在回家的路上,看中了一个玩具,想让我给他买,可是那天恰好我身上没带钱,我就鼓动儿子:“你可以试着去说服妈妈给你买呀。”
& &&&儿子说:“前几天,妈妈给我买过一个玩具,估计这次妈妈不会答应。”
& &&&我说:“你可以去试一下呀,试一下又不会损失什么。如果你不去试,就一点机会也没有了。”
& & “那怎么才能说服妈妈呢?”
& && &我启发儿子:“你可以试着多想几个理由,待会见到妈妈时,你可以一个一个理由多方面去试着说服妈妈。”
& && &儿子觉得有道理,就开始想,我也在旁边启发儿子,儿子想好了几个理由,在肚子里编好了话,虽然最后还是没有成功,但至少儿子知道了求人之前要先编好话,懂得了原来讲话也是很有艺术性的。
& && &正是这种在生活中的不断磨炼,儿子跟人沟通的能力越来越强了,越来越敢于求人帮忙了,求人的技巧也越来越高明了。我相信,随着儿子的不断成长,儿子适应生活的能力会越来越强,最终会脱离父母勇敢地飞向外面广阔的世界。
#40&&|&& 18:33
来自: 湖南 衡阳)
趣谈“变数强化”
& &&&儿子从小有个不好的习惯,就是用了东西不喜欢归位。从三年级开始,这个毛病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不但自己的房间里乱七八糟。有些东西开始乱丢到客厅里了,最气人的一次是把刚换下来的袜子放在电视机上了。
& &&&再不改正这个毛病,那还得了!不但长大后会影响学习和工作,以后未来的儿媳妇也会跟着受罪。到时,儿媳妇岂不会在背后骂死我们这些做父母的没有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 &&&于是坐下来跟儿子沟通,先讲了一大通乱扔东西会带来不良后果的大道理,先在思想上取得儿子的认同,接着开始跟儿子签了一个小小的“契约”。“契约”规定:凡是儿子当天能够做到自己房间的干净整洁,不乱丢乱扔。那么就可以在表格上加一分,两个月后,如果达到规定的分数,父母答应完成儿子一个小小的心愿。听说有奖励,儿子改正坏习惯的动力来了。
& &&&说干就干,计划当天就开始实行。晚上儿子睡觉时,我和妻子检查了儿子的房间,房间很干净整洁。就这样,每天我和妻子都会检查一次儿子的房间。每次儿子的房间都整理地很好。两个月很快过去,儿子顺利达到了我们当初定的要求,好习惯也逐渐开始养成。我们按照当初合约的承诺,完成了儿子的一个小心愿——儿子自己选了一把心爱的手枪。
& && &当晚,我们又跟儿子坐到了一起,商讨下一步的计划。我对儿子说:“第一阶段你表现不错,圆满完成了任务,我们可以进行继续第二阶段的任务了。”
& && &儿子疑惑:“还有第二阶段?”
& &&&“有呀!第二阶段是三个月时间,如果你完成得好,我同意给你买一辆雷速登赛车。”
& &&&“真的?”儿子两眼放光,当即表示同意。要知道那可是儿子最想要的玩具。(备注:这个赛车在行为心理学里被称为强化物。)
& && &“但是,这次爸爸妈妈不会天天都检查你的房间了,毕竟爸爸妈妈有好多自己的事要做,不可能天天抽时间检查你的房间。以后,我们可能要每隔几天才抽查一次,如果没有问题,就给你加分。三个月以后看分数,行不?”
& &&&有雷速登赛车这把诱人、鲜嫩的“草”,儿子这头“小羊”欣然同意。“变数强化”就这样开始实行了。“变数强化”有一个好处,就是父母不必每天监督孩子了,只是有时间抽查一下即可,孩子由于不清楚父母到底哪天抽查,所以只能天天都努力,目的就是想通过不确定的那次检查,这样才能完成父母的考核任务。这种方式对于监督一方的父母来说,就比较清松了。
& && &由于想得到自己最想要的东西,不管父母当天是不是检查,儿子每天都能坚持把自己的房间整理好。而我和妻子只是隔几天象征性地检查一下。
& && &三个月过后,儿子得到了自己心爱的“雷速登”,同时好习惯也固定下来了。
& && &以上矫正儿子坏习惯的方法,就是 “变数强化”的方法。这种方法并不是只能用在教育上。许多商家也经常采用这种方法吸引顾客买东西。最经典的莫过于“买彩票”和“赌博”了!平时生活中的钓鱼活动也是
“变数强化”,只不过不是人设计的,而是大自然设计的。许多人去买彩票,买一次不中,买两次还不中,但是顾客知道多买几次,总有一次会中奖。冲着这个不确定的中奖,许多顾客会一而再、再而三地买下去。因为他的内心知道只要坚持买下去,就会有中奖的可能。正是这种心态的驱使,顾客会努力买下去,买到最后才发现自己买彩票花去的钱远远多于自己中奖的钱。
&蒙牛公司也曾采用过这种办法帮助自己销售牛奶,由于喝牛奶的大部分是青少年。为了吸引孩子们多买蒙牛奶,蒙牛公司聪明的在每一件牛奶里附带放了一张精致的儿童卡,儿童卡上说明:只要能够集齐全套12张卡片,就能得到一件非常贵重的礼物。正是这样一种诱惑,许多孩子都想集全这套卡(这实际上是人的完形心理在起作用),所以每次买牛奶喝,都只买蒙牛奶。其实孩子们喝什么品牌的奶都无所谓,孩子们介意的是想得到全套的卡片。我的孩子也曾是这支“集卡大军”中的一员,可惜的是,集了整整一年,儿子也最终没能集齐12张卡。我甚至怀疑,就没有孩子能集全过,因为蒙牛公司只要不放出其中的任何一张卡,就永远没有集全的可能。
& &&&儿子有一段时间喜欢上了下象棋,经常缠着我下棋。由于儿子水平低,我让了儿子三个子,儿子还是下不赢。儿子渐渐很少缠着我下棋了,下棋的兴趣明显低了,因为他从来没有赢过我。这就像一个人去钓鱼,钓来钓去总是钓不到鱼,自然不想钓了。
& && &为了让儿子能继续下下去,我开始改变策略。下次儿子再找我下棋时,我故意不小心输给儿子一盘棋。总是输的儿子开始看到了“赢”的曙光。我也趁机表扬儿子下棋有点小进步了。儿子兴趣大涨,因为在儿子心里会觉得,能赢一次就有可能赢第二次、第三次……于是就坚持下下去了。
& && &那一段时间,儿子天天缠着我下,我也经常借机输了几盘给儿子,虽然儿子还是赢少输多,但发现自己赢的次数开始慢慢增多了,所以就能一直坚持下去,儿子的下棋水平提高很快。这其实还是一次“娈数强化”的巧妙运用。
& &&&“变数强化”运用得好,可以让孩子坚持把一件事情持续做下去,也能让孩子坚持把一个坏习惯改好,这就看家长能不能巧妙运用此法了。“变数强化”其实只是一种方法,因为方法本身是中性的,被正确操作就能起到积极作用,被错误操作就会适得其反。
& && &比如孩子在商场看到了中意的玩具,非要吵着买。父母开始不肯给孩子买,孩子就开始哭闹,甚至在地上打滚。父母看孩子一再吵闹,面子上过不去,又同意给孩子买了。这就是错误地运用了“变数强化”。下次孩子再看到了好东西了,又会试着哭闹对付父母,孩子心里认为,只要自己努力哭、使劲闹,就有可能像上次一样打动父母。
&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孩子要买玩具,同意买就马上给孩子买。如果不同意,就守住底线,坚决不同意,让孩子知道不管怎么吵闹,都没有任何希望。
#41&&|&& 10:51
来自: 湖南 衡阳)
生活中,你把选择权交给孩子了吗?& &&&办公室内,几个女同事正在&当当网&和&***网&替自己的孩子&淘&着各种心爱的物品,比如:衣服、鞋袜、图书、玩具等,一边&淘&还一边互相讨论哪个更好看、更实用。这几位妈妈的孩子年龄都不大,最大的孩子7岁,最小的3岁多,也正是妈妈们教育孩子最有兴致的时候。在办公室里,女同事们每天议论最多的话题就是自己的孩子。& &&&你看,打开快递员送来的各种邮包:这个妈妈给孩子选的是一个精致的水杯。那个妈妈给孩子选的是一件讨人喜欢的衣服,另一个妈妈选的是一盒好看的水彩笔&&正在一起叽叽喳喳地议论着。& &&&仿佛,妈妈就是孩子本人!& &&&看到年轻妈妈们兴致盎然的样子。我忍不住插嘴问:&你们替孩子选的东西,孩子真的喜欢吗?&& &&&妈妈们愕然:&应该喜欢吧,这么漂亮的衣服,怎么会不喜欢?。&& &&&我笑着说:&可你们不是孩子呀,你们喜欢的东西孩子就一定喜欢吗?&&&&&&宋代著名学者苏东坡到寺里和佛印和尚打坐参禅,与佛印相对而坐。坐了一个时辰,苏东坡觉得内外舒泰,便忍不住问佛印:&禅师,你看我坐禅的样子如何?&佛印看了一下东坡,点头赞道:&像一尊佛。&苏东坡很高兴。佛印也问他:&你看我的坐姿如何?&苏东坡揶揄地道:&像一堆粪!&佛印的听了并不动气,只是置之一笑。
&&&& 苏东坡觉得自己占了便宜,很是得意。回家以后,苏东坡得意地向妹妹炫耀说自己今天赢了佛印,苏小妹却颇不以为然:&哥哥你错了。佛家说&佛心自现&,禅师心中有佛,所以看你是佛;你心中有粪,所以才视禅师为粪。&
&&& 苏小妹的这番话揭示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个现象:人们在生活中,一与人交往中,常常不自觉地把自己的心理特征、想法以及意愿归属到他人身上,认为他们也有着与自己的相同的特征、想法和意愿,比如:自己喜欢的东西就想当然地认为孩子也会喜欢,自己喜欢吃的菜就认为孩子也一定喜欢吃,自己觉得今天天冷了要加衣服,就一定要逼着孩子也加,自己喜欢去哪里旅游就认为孩子也会喜欢去,自己认为很重要的事情&&比如:学习钢琴,就认为孩子一定要去学&&,自我感觉糟糕时,认为别人也不喜欢自己,看不起自己;心地单纯善良的人总认为世界上没有坏人&&这种不自觉地把自己的想法安放到另一个人身上,认为另一个人也一定会有同样的想法,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投射&,只是这种&投射&的游戏大多是潜意识的,本人不易察觉。&&&
&&&& 投射效应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各个方面。比如:我的妻子就是这样,在餐馆品尝到了她喜欢吃的好菜,她一定会马上夹一筷子放到我和儿子的碗里。她认为,这个菜我喜欢吃,那么,老公和儿子也一定喜欢吃。虽然,我多次指出了妻子这种行为,但是妻子下次还是会不由自主这样做。& &&&实际上,这种&以己度人&的做法很不科学。因为道理很简单&&你就是你,别人是别人;你有你的思想,别人有别人的思想;你有你的喜好,别人也有别人的喜好。正所谓&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你和别人是两个不同的个体,不应该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到别人身上。孔子说:&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我同时还认为,已所甚欲,也应该勿施于人。有一次我到我的初中班主任老师家吃饭,老师看到自己的学生来看望她,特别热情,在吃饭时夹了好多菜给我吃,满满一大碗,席间不停地劝我吃,在老师眼里,这些菜都是最好吃的菜,劝学生多吃一点无妨,这也是体现爱自己学生的一种方式。可当时的我看着自己碗里的满满的一大碗菜,真是觉得特别为难。因为那碗菜已经远远超出了我的食量。在老师热情地劝说下,为了不驳老师的面子,我还是非常艰难的吃完了那些菜,那顿饭我整整吃了两个小时。老师家里的其他人早在一个小时前就吃完了。&&&&&那么,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呢?很简单,做选择时,多听听别人的意见,多问问别人的感受。& &&&比如:上面提到的那几位妈妈,要替孩子买东西,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让孩子自己在网上选,家长最多是帮助孩子参考一下,最终买什么式样应该由孩子自己决定。这样做,一是尊重了孩子,孩子能买到自己心仪的东西。二是培养了孩子的审美能力和自已做决定的能力。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有主见,不会形成唯唯诺诺的性格。& &&&在这方面我也曾有过成功和失败两方面的例子:& &&&在生活方面,我的孩子从三岁多时,我就开始慢慢试着&放权&,由孩子选择自己的东西,比如自己选择文具、衣服、鞋袜等。印象最深的是儿子买鞋子的趣事,每次给孩子买鞋,儿子都喜欢选那种灰色的或者深颜色的那种,久而久之,儿子穿的鞋全是相似的颜色和款式。穿在脚上,不知道的人还以为儿子只有这一双鞋呢。显然,儿子还不懂得穿鞋应该买不同样式的,这样才会有变化。下次再买鞋时,我和妻子就提醒儿子:&可以试着买一双颜色鲜一点的鞋子,这样就可以跟以前买的鞋区分开,省得别人说你儿子总是穿一双鞋子。&儿子听从了我们的劝告,买了一双颜色鲜艳的鞋子。再后来的几年,儿子渐渐明白了买鞋子和买衣服应该要在颜色和式样上有所区别,儿子的审美眼光明显提高了很多。& &&&在选择特长班上也是如此,我不会替孩子做决定学什么不学什么,儿子学的特长班都是儿子自己选的。正因为是自己选的,所以儿子的学习动力就很强,基本上不用父母操心。& &&&失败的例子则集中在旅游上:儿子五六岁时,我们觉得儿子小,旅游就替儿子作主了。我们曾先后带儿子到过北京、深圳、珠海、江门等地旅游,结果感到儿子对这些地方的兴趣不大。最有意思的是儿子五岁多时,第一次带儿子到深圳去旅游。本以为儿子会喜欢看市中心的那些高楼大厦。我们就特意带儿子到了深圳第一高楼&&地王大厦去参观。当我和妻子带着着儿子到了地王大厦,兴致勃勃地给儿子介绍时,没想到儿子只是瞟了一眼就再也没有兴趣看了。& &&&带儿子到北京去旅游也一样,儿子六岁时,我正好要到北京去学习10多天,就和妻子带上儿子一起去玩了。妻子带着儿子去看了很多地方:故宫、天安门、天坛、北京大学、卢沟桥、颐和园&&,一圈下来,发现儿子真正有兴趣玩的地方只有&北京科技馆&,其余地方兴趣不大。& & 后来,我们有了经验,从儿子七岁开始,每次我们带儿子出去旅游时,都会事先征求儿子的意见,我们会跟儿子一起上网查找各个旅游风景点的风景图片,问问儿子更喜欢去哪里玩,然后由儿子自己选择地方。我们发现,七八岁的儿子对自然风光好的地方更感兴趣。比如:张家界、桂林、海南、三峡、南岳等地方。儿子根据自己的选择决定了旅游地点,旅游的时候果然兴趣非常浓厚。日 09:54, 骅骅爸 作第 5 次编辑
#44&&|&& 11:54
来自: 湖南 衡阳)
微笑*^_^* 在第42楼写到骅骅爸,感谢你啊!看过之后,我很有感触,以后会多多借鉴。欢迎今后常来坐坐~~
#45&&|&& 11:55
来自: 湖南 衡阳)
迪儿妈咪 在第43楼写到好爸爸。教育真到位啊。迪妈也来学习了。不敢当,你是老前辈了,许多方面我要向你学习!
#46&&|&& 11:55
来自: 湖南 衡阳)
从儿子不愿参加游泳比赛想到的……(日)
& &&&今天早上,儿子读完书,冲到卧室对着我说:“爸爸,我想好了,我不准备参加省里的游泳比赛了。”
& &&&我说:“好的,那你今天下午游泳时就跟教练说吧。”
&&&这是今天早上刚刚发生的一幕。原来省里决定在3月21日、22日两天在郴州举办省青少年游泳比赛。儿子今年也被选上了市集训队。教练说:“凡是集训队的队员都有资格参加省里的游泳比赛,不过报名是自愿性质的。儿子虽然进入了集训队,但是训练成绩却在队里垫底。而与儿子一起参加训练的表弟年龄虽然比儿子小了一岁,但训练成绩反而比儿子好一些。儿子看到训练成绩后,心里有点受打击。因为和表弟比起来,儿子训练一直比表弟勤奋,但最后成绩却不如表弟。我安慰儿子:“没事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人不可能样样都强的。比如:在体育方面你不如表弟,但是在学习方面你就比表弟强呀。”
& &&&因为比赛是自愿性质的,所以教练对队员们说,如果打算参加省里比赛的话,必须在26号之前报名。儿子一直犹豫到底要不要参加,我给儿子的意见是去参加,即使比赛成绩是倒数第一名也无所谓呀,至少见了世面。但我也强调这只是父母单方面的建议,最后要不要参加比赛,还是由儿子自己定夺。
& &&&儿子经过了二十多天的考虑,在报名截止的最后一天做出了不参加比赛的决定。并且儿子还透露给我和妻子一个信息,决定参加完最后一个月的游泳训练,就不打算参加明年的游泳训练了。儿子准备去学打乒乓球,我和妻子都同意了儿子的想法。
&&&二十年的教育实践经验告诉我——许多事情并不是通过努力就一定能取得成功的,说得绝对一点,有些孩子如果不是这块料,你就是打死他,他也学不好。我本人是华罗庚奥数教练员,在当地也算是小有名气,学习奥数,需要孩子数学天赋好,许多父母想方设法把孩子送到我的手里让我来教。教奥数十多年,带过的学生至少不下于五千人,有许多学生曾在全国获奖。在这么多年教学的过程中,我有一个深刻的体验:都是我在教,都是一样的教法,一样的题目,孩子们也都是一样的努力学习,但学习效果却差距很大。学得好的可以打满分,学得不好的可能只打几分。在数学上有天赋的孩子轻轻松松就能学好的内容,给那些没有这方面天赋的孩子来学,却怎么也学不好。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独特的成才规律。所谓“龙生九子,各不相同”,在生活中我们会发现,有的孩子擅长讲话,有的喜欢学数学,而有的则喜欢唱歌跳舞、参加运动,还有的喜欢与人交往。要想让自己的孩子在人生道路上能够最大限度的爆发出“潜能”,关键是要做父母的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能够敏锐地发现自己孩子的强势智能区。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的孩子事半功倍地取得成功。
& &&&给大家讲一个发生在我身边的真实例子:我有一个朋友是教师,父母很重视对孩子的教育,这个孩子读书成绩很一般,父母想让孩子往特长方面发展,说不定能在特长方面取得发展呢?无奈的是孩子学什么都不上道,美术、书法、乒乓球、英语、舞蹈、作文、奥数走马灯似的在五年内换了十多项,可惜的是孩子什么都没学出来。父母几乎不抱任何希望了。
&&&然而,奇迹却在小学五年级时出现,孩子在自己学校代表班上参加了一次校演讲比赛,没想到竟然拿了一等奖。其实在当时来说拿个学校一等奖实在算不了什么,但是妈妈敏锐地抓住了这一点,感觉儿子在这方面可能会有所发展,于是赶紧把儿子送到外面去学演讲,没想到孩子学别的不开窍,学演讲却非常有天赋,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孩子进步神速。第二年,就在市里演讲比赛拿了一等奖,紧接着在“全国讲故事大王”比赛中又拿了奖,现在这个孩子已经长大了,正在某艺术学院学习主持专业。
&&&1983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心理学家霍华德o加德纳提出了著名的“多元智能理论”。加德纳认为,每个人身上都存在8个智能区,它们分别是: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音乐智能、礼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自省智能、人际交流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他认为,有些人热衷于写作,容易体验到创作的乐趣;有些人擅长演奏动人心弦的乐曲,表现出音乐的天赋;有些人对数字特别敏感,喜欢向数学难题挑战;有些人能够创作优美的视觉艺术作品;有些人能够轻松而优雅地完成体育动作;有些人在追求人生目标的过程中,对于自我的特长与追求有着深刻的领悟;有些人则具有领导才能,能够成为一群人的榜样和楷模;也有的人对自然有着超乎寻常的热情,他们乐于在美丽的大自然中探索,发现美妙而令人惊奇的自然规律。但是这8种智能区在每个人身上都不是均衡发展的,有的强、有的弱。但至少每个人身上都会有一到两种强势智能区。
&&&& 看到了这个理论,我们就会明白,原来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正所谓花有花的美,草有草的美。每一个孩子都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十全十美。父母所要做的就是细心观察孩子,发现孩子的优势潜能。我想我现在要做的,就是支持儿子的各种活动,给孩子选择特长班的自由,多给孩子尝试的机会,相信孩子会在兴趣班的不断变换中,最终能够发现自己既感兴趣又有天赋的强项。
#48&&|&& 17:18
来自: 湖南 衡阳)
培养儿子适应社会的能力
&&&& 晚上快8点了,两个小家伙游泳训练还没有回来,桌上的饭菜早说凉了。我、妻子还有儿子的外婆已经越来越坐立不安了,不停地从窗户上向外张望。怎么这个时候还没到家呀,难道路上不小心被车撞了?或者又没坐上公交车正在路上慢慢走?不安感渐渐笼罩在三个大人身上。
&&& “再等10分钟,如果还没有回来,我就去找他们。”我对妻子说。
&&& “还等什么呀,现在就去找呀!你就不担心孩子路上出事?”岳母娘来气了。
&&&&& 我穿上鞋正准备冲下楼,就听见楼下传来儿子和表弟跑上楼的脚步声。我大喊一声:“骅骅,是你们吗?”
&&& “是呀,我们回来了。”楼下传来两个小家伙的回答声。
&&&& 回到家里,我问两个小家伙:“怎么这个时候才回来?又没坐上公交车?”
&&& “坐上了,不过坐过头了,到站时我们要司机停车,司机没有停,结果害得我们整整多坐了一站路才下车,一路走回来的。”儿子答。
儿子从游泳馆回家坐的是31路车,游泳这两年来,已经很多次出现了司机到站不停车的现象,最近这两个月这种到站不停车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可能是觉得小孩子坐车经常不数钱,所以司机不愿停。最恶劣的一次是上个月。四个游泳的孩子在游泳馆那一站连续邀了三辆车,没有一辆愿意停车的。我们这个小城市不比北京、上海、深圳那样的大城市,交通治安管理很多方面不是那么到位,经常出现公交车不愿意为老人和小孩停车的现象(备注:老年人都有老年证,按规定坐车是不要钱的)。原因就是觉得老人和小孩不会数车钱,所以懒得停。
&&& “这样下去怎么行,你们回的晚,大人在家可担心了,总怕你们在路上出什么事,你俩就不能想点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呀?”我又一次表露了自己的担心。
&&& “想了呀,我们想了两个办法。”两个小家伙兴奋地说。
&&& “哦,说来听听。”我和妻子表现得很有兴趣。
&&& “一、以后如果我们没有按时坐上车,我们会在旁边的电话亭先打个电话给你们,可以让你们来接我们。”儿子说。
&&&& “二、我们打算明天告那些司机。”儿子的表弟说。
&&&& “告司机?怎么告?”看到我疑惑的眼神。儿子的表弟赶紧从书包里掏出作业本递给了我。只见作业本上抄着一行字:“监投电话:8224880&& ”。
&&&& 原来,今天司机到站没有停车,两个小家伙一气之下,就把车内的监投电话抄下来了,打算明天告他们。想不到两个小家伙的唯权意识还是蛮强的。
&&&& 我乐哈哈地说:“哟,这个办法想得好,可以试一试,我坚决站在你们这一边,明天一上班的时候就打电话告他们。不过,你们要事先想清楚应该怎么告哟。”
&&&& 感悟:很多父母都有这样的想法:“自己小时候吃过苦,现在孩子不能再吃苦。”因而对孩子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总是会忍不住要伸出帮助之手。可是他们想不到的是,这样做表面是在帮孩子,其实可能是害了孩子。这许许多多“善意的帮助”,会在无形中限制了孩子自己适应外界的能力,剥夺了孩子们独立培养能力的机会。
&&&& 那些介入到孩子的事情中,帮孩子处理事情的人,就像“搭救者”。父母一次次把孩子从困境中搭救出来,会使孩子永远学不会自己解救自己。在父母的不断拯救下,许多孩子长大后开始过独立生活,开始感到很不适应:对自己必须计划收支平衡、买生活用品、找住宿之地等基本生活安排都感到惴惴不安。因为在家的时候,这些事总有人替他们干……
&&&& 为了培养孩子将来适应社会的能力,孩子自己能做的事,绝不要代替。否则会阻碍孩子学习自主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妨碍他们养成生活和劳动的基本能力。
&&&& 其实人一生下来,就有很强的自适应能力。在现实生活中,要努力培养自己适应生活的“弹性”,要培养出适应各种环境条件下的身心素质,如适应严冬酷署的恶劣天气,适应饥饿干渴的艰苦生活,适应疲乏劳累的繁重劳动,适应陌生复杂的社会环境等。
&&&& 在孩子遇到困难时,父母可以扮演三种角色:一是成为提供挑战的人,为孩子创造适度的挫折情境;二是可以成为孩子面临挑战时的智囊团;三是做孩子接受挑战时的休息站。最后,要说的一点是,在努力培养孩子适应社会的能力时,也要考虑好安全方面的问题。
日 17:31, 骅骅爸 作第 2 次编辑
#51&&|&& 10:04
来自: 湖南 衡阳)
篍水伊人 在第49楼写到LZ真是个好爸爸的典范!不愧为教子有方~你的帖子一路看来令人受益匪浅,强烈支持继续和我们一起分享教子经验,让我们的孩子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少些牵绊,多些阳光~再次真诚的送上祝福:愿孩子健康快乐每一天!谢谢,有你们的支持,我会努力写下去的.
#52&&|&& 10:05
来自: 湖南 衡阳)
快乐毅儿 在第50楼写到&& 楼主真是个懂得教育的好爸爸,相信骅骅在您的教育下一定会成长的很好,仔细拜读了您的文章,写的很好,很多观点也是我经常思索的.您文章中您儿子碰到的问题,我儿子也碰到过,您的观点和我的观点大部分都一样,包括我们对孩子说过的话有些都一样,希望你能继续,让我们一起分享教子的经验.&好的,一定努力记下去,欢迎常来~~
#55&&|&& 12:46
来自: 湖南 衡阳)
换个角度议撒谎(一)教孩子说点谎& &&&姐姐给我打来电话,说姐夫最近检查身体,结果查出肺癌,癌细胞有扩散趋势,现正在附一医院住院治疗。& && &我们决定一家三口去看望姐夫,临去前,我和妻子慎重交待儿子:&如果姨父问起病情来,千万记得不要说出实际情况,我们要统一口径说是一般的肺病。&& & &好,我记下了。& 儿子又小声嘟囔:&这不是撒谎吗?&& &&&我看着儿子,反问道:&严格讲,这算撒谎,但你觉得这个谎该不该撒?&& &&&儿子想了一会:&这个谎应该撒。&& &&&&为什么?&我继续启发儿子。& &&&&因为撒这个谎对病人的身体有好处,如果对姨父说了实话,会让病人难受,对病人身体康复不利。&& &&&我赞赏地看着儿子:&你说得对,这是个善意的谎言,世上并不是任何谎都不能撒的。重要的是我们要学会区分哪些谎能够撒,哪些谎不能撒。以后你在生活中听人说话时要多多留意哟&。& &&&在现实生活中,绝大部分家长最不能容忍的就是孩子撒谎!经常听到家长们说:&对于孩子,我别的都能容忍,就是不能容忍孩子撒谎。&从教育方面说,不论是在我们国家,还是西方发达国家,都把培养孩子诚实做为第一美德。社会心理学就人的个性品质专门进行过研究,结果发现最受人欢迎的品质是真诚和热情,最令人厌恶的品质是说谎和虚伪。可见从小培养孩子做人诚信是何等重要!& && &但是不是说,孩子就一点谎也不能撒呢?就一定要时时说大实话吗?& && &舞蹈家邓肯是19世纪最富传奇色彩的女性,热情浪漫外加叛逆的个性,使她成为反对传统婚姻和传统舞蹈的前卫人物。她小时候更是纯真,常坦率得令人发窘。圣诞节,学校举行庆祝大会,老师一边分糖果、蛋糕,一边说:&看啊,小朋友们,圣诞老人替你们带来了什么礼物?&邓肯马上站起来严肃地说:&世界上根本没有圣诞老人。&老师虽然很生气,但还是压住心中的怒火,改口说:&相信圣诞老人的乖女孩才能得到糖果。&邓青回答:&我才不希罕糖果呢?&老师勃然大怒,处罚邓肯坐到前面的地板上。& && &相信邓肯的老师平时经常教育自己的学生要说实话,但这次邓肯说了实话,但结果是遭到了老师的处罚。& && &社会心理学家费尔德曼对于撒谎的研究能够给我们很好的启示,他从人们说谎的动机上把谎言分为三大类:正性谎言、中性谎言、负性谎言。& && &第一类是&正性谎言&,是指一些对生活造成有利影响的谎言,正如他对这类谎言解释:&懂得在适当的时候撒谎或扭曲事实,是待人接物的技巧。&& && &在各行各业中,哪一类人说谎最多?医生。我们有病去看医生,特别是患上重病绝症,医生一般不会对你讲实话。大部分医生号脉诊断以后,会说这病是小事情,吃几副药,回去调养一段时间就会好起来的。听了医生这样说,你的病就好了一半。假如医生实话实说:这病是绝症,或者说你还有几个月的寿命,恐怕病人就真的离死不远了。这说明,&说谎&有时是很管用的。如果一个医生不善于说谎,一说谎就脸红心跳动作不自然,估计这个医生永远不会成为最优秀的医生。& && &第二类谎言是&中性谎言&,这些谎言说了也不会对自己或他人造成不利影响。比如:有朋友找你借钱,你不想借给他,找个借口随便搪塞一下。比如:孩子不小心做了错事,为了保护自己不受惩罚而说谎。再比如:有时为了适当的恭维别人而说的谎言。都属于中性谎言。& &&&以上两类谎言说说也无防,甚至可在生活中适当&教&给孩子一些,因为不违背道德,反而突显出一个人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以及做人的灵活性。& &&&前两年风靡全国的电视剧《亮剑》中的一幕境头,至今我还记忆犹新。& &&&团长李云龙犯错误,被贬到一营当营长,一营原营长张大彪出来迎接:&报告团长&&&& && &&&李云龙马上纠正他:&我现在是营长。&& & &报告团长,一营没有姓李的营长,只有姓李的团长!&&&&是,团长&。& && &多会说话的张大彪,李云龙打心眼儿里喜欢他。& && &反之,接下来一组镜头:李云龙与部下一起出门,门口有一个新到卫兵,见到李云龙,一个标准敬礼,大声说:&营长好!&部下气得打了他脑袋几下。& && &卫兵找政委诉苦,政委说:&谁让你叫营长了?你穿开裆裤的时候,他就是团长了,你要叫团长&&&。& && &多老实的卫兵,只会说大实话,估计小时候父母的诚实教育过头了,一点谎也不会撒。我想,这个士兵以后再不改变方式,估计在军营没什么前途,也没有哪个当官的敢把重要事托付给他,因为他为人太不活泛,如何应对外面复杂的世界?看来,一个人会说谎也是一种能力的体现。从心理学角度讲,会撒谎的孩子在心智上比不会撒谎的孩子更高。可见,重要的不是撒谎本身的行为,而是要重视孩子撒谎的动机。& && &第三类是&负性谎言&。比如:有的孩子为了骗零花钱,谎称学校要交课本费。比如:有的孩子为了逃避作业,谎称学校没有布置作业。以上都是有预谋的&负性谎言&,多发生在年纪较大的孩子身上。这类谎言会对自己或他人造成不利,事关孩子的道德品质问题,父母和老师要引起足够的注意,真正予以重视。& && &那么如何帮助孩子改掉撒谎的毛病呢?提以下几点供家长们参考。& && &一、要善于发现并区分孩子的撒谎行为,如果发现孩子真的是在&恶意说谎&,父母要有能力及时发现。如果孩子在说过几次谎话后,未被父母、老师和同学识破,他会为自己的&胜利&而庆幸,以后就有可能越来越会骗人。针对这种撒谎心理,父母要注意观察,联系事情的前因后果分析判断。比如孩子明明逃学,却假说上课去了,父母只要问一下今天讲课的内容、作业难不难就会明白;当孩子说学校让交钱时,父母可以打电话问问老师。这样,学生的谎话被识破后,往往很不自在,以后就不会轻易撒谎了。& && &二、教给孩子区分谎言的性质,告诉孩子哪些谎能撒,哪些谎坚决不能撒。在实际生活中提高孩子的认知水平和道德判断水平。对于&正性谎言&要鼓励孩子说,并要适当教给孩子一些说&正性谎言&的技巧;对于&中性谎言&,视具体情况灵活处理;对于孩子的&负性谎言&,要坚决惩罚。& && &三、尽力避免指责孩子:假如孩子打坏了东西,父母一不追究&是不是你干的&,二不关注他是不是在撒谎,而着重强调&幸好没伤着你&、&幸好比这更值钱的东西没被打坏&等,使学生感到&就是说了说话父母也不会怪我的&,这样过了一段时间后他们就会自己承认撒谎行为。在学生承认自己撒谎时,父母要表扬他勇敢地承认错误。& && &四、强化诚实行为:心理学家说,在纠正孩子的恶意撒谎和过失撒谎时,奖励诚实行为比惩罚撒谎更为重要和有效。所以,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要有意多表扬孩子的诚实之处,奖励他的诚实行为。尤其是主动承认错误时,父母应免除或减轻惩罚,这样孩子自己的就能体会骊诚实比撒谎更有好处。& && &五、说理与游戏相结合:父母如果发现孩子撒谎,应告诉孩子撒谎得到的只是自欺欺人的短暂快乐,可失去的却是人最宝贵的品质&&诚实,失去的是父母、老师和同学的尊重和信任,撒谎虽然能一时骗住别人,但终究会被发现,遭到大家的厌恶。父母和老师还可以给学生讲一些撒谎者最终自食其果、下场可悲的故事、如&狼来了&的故事。或通过一些游戏,让学生体会到撒谎的危害。& &&&& && &感悟:
&&&&&&讲真话是实事求是,在特殊情况下,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或者为某种崇高的理想,或者为了自己的合理需求,讲假话也是实事求是。比如地下工作者、间谍、经常要讲假话。古代如郑国弦高以二十头牛犒赏秦军,保卫了郑国的安全。弦高虽然谎称郑国国君的命令来犒赏,说了假话,却立了大功。《淮南子&汜论训》总结说:&信反为过,诞反为功。&任何事情都是有界限的,哲学上称为度。超过度就要走向反面。讲真话也是有度的。比如一个病人患了癌症,已经查出,医生可以与病人家属通报情况,但不能跟病人本人讲真话,怕他恐惧伤心,这是人道主义的假话。有的人认为讲真话是实事求是,讲话不算实事求是,因此,实事求是的人在任何时候不会也不应该讲假话。这种推论就不是实事求是的,不是从实际出发,当然不可取。
&&&&&&当今社会越来越复杂,人际交往越来越反复无常,变幻万端,不会说&谎话&,如何在&人性从林&中立足?另外,在现实生活中与人打交道,没有讲话的艺术,不重视说话的技巧,总是直来直去,想什么说什么,往往会伤害甚至得罪别人而不自知,产生许多的矛盾和问题,造成人际交往障碍。有时,善意的谎言更能保护别人,表现出对别人的关爱。在现实生活中总是讲实话,缺乏变通的人是会到处碰壁的。& && &在我自己的人生经历中,因为讲话不会拐弯,是饱尝了许多苦果的,也对自己的事业造成很大的阻碍!在日常生活中,根据生活实际情况,教会孩子学会讲话的技巧和艺术,学会灵活变通,是有利于孩子今后更好的参与社会交往活动的。& && &回想自己教育的这些年里,在孩子的心目中,我是一个做事认真,说话算数,信守承诺的人。我们也一直信任孩子,从来没有过怀疑过孩子。孩子做错了事,我们从不训斥,更不打骂,都是采用晓之以理的方法加以引导。孩子对我们没有过必要说谎。我甚至相信,十岁的儿子到现在还不知道人与人之间普遍存在着互相猜疑,互不信任的现象。我还担心我的孩子太单纯,太缺乏心眼了,将来进入社会遇到很不诚实的人和事时没有能力去面对和处理。& &&&有时,我总觉得对孩子的教育缺少了什么东西,这种东西就是古人说的&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自己不去骗人,但是也要警惕被别人骗。如果孩子在成长过程帮助孩子形成了这样的能力,在人生的道路上就会少吃很多亏,少走很多弯路。日 11:54, 骅骅爸 作第 1 次编辑
#57&&|&& 18:35
来自: 湖南 衡阳)
红泥小火炉 在第56楼写到好贴好贴,有空慢慢看~~~谢谢,今后多交流.
共6页2...&
您还没有登录丫丫网,请先或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单身妈妈和风流儿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