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甘草店镇副镇长马燕玲郭庵村

春耕系全局农忙正当时
“互助春耕”正流行
本报讯 (记者马禄祯 通讯员温书功 贾志琼)眼下正是春耕备播时节,4月1日,记者在郏县冢头镇农田里看到,三五成群的农家妇女合作做农活。她们统筹使用农具、机械,一家农活做完了,再接着做另一家的…… 这就是在郏县田间地头悄然流行的“互助春耕”新模式。
随着农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大批劳动力向城市及二、三产业流动,家里只剩下妇女、儿童和老人。过去每到农忙时节,外出打工的不是急着往家赶,就是出钱雇人干。于是农民朋友悟出了一个道理:与其雇人干活儿不如相互帮忙――田间地头开始出现“新型农民互助组”。
郏县冢头镇行动较早。从去年起,该镇出现了一大批邻里互助型、富户带动型、技术融合型或亲戚互助型的互助组织。这些组织或由位置较近的若干户组织起来,统一耕种责任田,收入归各户;或将掌握不同技术的家庭组成专业合作体,根据技术需求相互帮助。这不仅解决了单个农户劳动力不足、致富技术不全面的问题,而且使农业生产机械得到了有效利用。
据了解,目前郏县参与“互助春耕”的农户达2万户,年可降低农业生产成本500多万元。②13
安天下稳民心
一年之计在于春
面对复杂严峻的形势,抓好春季农业生产,是对国家发展全局有决定性作用的重要之举
春耕生产绝不仅是农民和农业干部们的事,而是国家经济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粮食丰收与否也不单是数字的多多少少,更是国家管好通胀预期、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关键之举。
当前,干旱、低温等异常气候正对农业生产造成冲击。在农业生产“六年丰”的成绩面前,个别地方抓粮、种粮的劲头有所懈怠。另外,随着我国经济企稳向好,企业用工增加较多,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一些地方农村劳动力紧缺,给春耕生产特别是春季农田水利建设和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带来较大困难。
从支撑农业的条件看,一些“三农”学者认为,6年来全国粮食面积恢复增加了1.44亿亩,继续扩大面积的空间有限,基础脆弱、科技薄弱、后劲不足的问题凸显。
此外,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仅1.38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在现有生产条件下,既要发展粮食生产,又要发展棉花、油料、果蔬、花卉等经济作物,保证工业原材料供应,统筹发展难度很大。
复杂严峻的形势警示我们,抓好农业生产工作,来不得半点放松和懈怠。
一年之计在于春
能否实现夏粮丰收,保住全年1万亿斤粮食总产,打好春耕生产战役是关键
去年冬天大部分地区入冬时间早、气温低,全国平均气温是近22年来的最低值!北方冬麦区,出现了多年少有的严重低温冻害。而立春以来,冷空气频繁,降温次数多、幅度大、时间长。
在异常气候影响下,全国农业生产形势不容乐观。农业专家说,黄淮海、长江中下游、西北三个区域的小麦面积和产量占全国九成。由于长时间的低温,导致积温减少,小麦生长量不足。
专家表示,今年是自2004年以来苗情最差的一年。后期苗情能不能由弱转壮?转壮后会不会旺长?会不会遭受冻害?都还不确定。
全年粮食丰收的第一道考验就是夏粮能否丰收。由于夏粮占全年粮食产量的近四分之一,夏油产量超过全年油料产量的五分之二,春播粮食面积占全年的一半以上。抓好了春季农业生产,才能把握全年农业生产的主动权。做好春耕生产,争取夏粮生产首战告捷,才能为保持粮食产量稳定在1万亿斤以上奠定坚实基础。
人勤地生宝
实现粮食丰收要靠“政策好”,更要“人努力”。抓好春耕生产需要“一环扣一环”
当前的春耕生产形势,举国关注。从中央到地方,一场春季农业生产的热潮正在掀起。
政策信号已经非常明确。今年国家继续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力度,一系列重大举措已经出台――
继续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增加良种补贴,扩大马铃薯补贴范围,启动青稞良种补贴,进一步增加农机具购置补贴。国家已经提前公布提高小麦、水稻最低收购价,并分两次提前预拨1047亿元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和良种补贴资金。
在重点粮食品种收购上,已明确今年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每斤白小麦、红小麦(混合麦)均比去年提高0.03元;每斤早籼稻提高0.03元,中晚籼稻提高0.05元,粳稻提高0.1元。
此外,财政部等有关部门正在积极研究安排农业生产救灾资金,对因低温冻害造成的冬小麦弱苗追施拔节肥给予补贴。
“人勤地生宝,人懒地生草”。中央的好政策、农业等相关部门和地方的迅速行动,为确保夏粮以及全年粮食的增产打下了一个好基础。
(据新华社北京4月5日电)
武陟农民跨区春耕
本报讯 (记者 朱殿勇 通讯员 任晓东)3月30日,5台拖拉机相继离开武陟县詹店镇郭庵村发路农机专业合作社,开赴山西省长治市长治县,利用春耕时间差,开始跨区作业。
“3月26日已经有14台拖拉机去了长治县,这一二十辆车主要以春耕为主,作业时间28天左右,每台纯收入在1.5万元至2万元。”该合作社理事长郭法路告诉记者。
合作社社员郭小川说:“现在本地春耕土地较少,春天农机用处不大。为了多找些活干,我们就模仿夏收、秋收的跨区作业模式,进行跨区春耕作业。山西我已经连续去五六年了,这台850型东方红拖拉机虽然比较老了,可每年仍能赚1.5万多元。”
2009年,郭庵村26位村民共同组建了发路农机专业合作社,统一组织、统一管理、统一维修、统一作业,还修建了一个加油站,统一供油,大大降低了作业成本。
“3月初,我到山西等地进行了考察,划定了几个作业区域,今年俺们去不用再绕弯路了。”郭法路说,“春耕跨区作业是增加收入的一个新路子。如果每台拖拉机能赚1.5万元,那么我们合作社的19台拖拉机就能增收近30万元。”②6
(本文来源:
跟贴读取中...
网易通行证:
跟贴昵称修改后,论坛昵称也会变哦
网易通行证:
复制成功,按CTRL+V发送给好友、论坛或博客。 浏览器限制,请复制链接和标题给好友、论坛或博客。
网易新闻48小时评论排行
评论8302条
评论6979条
评论6452条
评论6399条
评论5927条
游戏直充:
热门功效:
热门品牌: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殷店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