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企鹅,企鹅会游泳吗的鸟》

《哈佛哲学课》(电子图书)
&《哈佛哲学课》(电子图书)
陈颖编著的《哈佛哲学课》在教授的引导下,通过有趣的场景设置,生动阐释、信仰、身份认同、公平与正义、伦理学、两难选择等问题,帮你解答现实中遇到的困惑。《哈佛哲学课》并非枯燥的理论灌输,而是向读者展示问题产生的前因后果,兼具启发性和趣味性,使读者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能够锻炼自己的思维和完善自己的价值观,从而在这纷乱喧嚣的世界中暂驻片刻,让心灵得以慰藉。
谁需要哲学
踏上精神的智慧之旅
Philosophy:“有智慧”还是“爱智慧”
哲学的意义:让你更理性地生活
反思的智慧:像猫头鹰一样审视一切
哲学烤不出面包,但能使面包增加甜味
哲学是一剂慰藉精神的良药
彻底改变你看待世界的方式
逻辑与方法:人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吗
悖论与谬误:上帝举不起的石头
哲学语言:人在符号中存在
哲学思维:苏格拉底的追问
人类在文明中迷失了方向
当一切有了标准
得不偿失的交易
赫胥黎的预言真的来了吗
与人造子宫的伦理颠覆
人性的真相:人往哪里去
我们真的拥有自己吗
认识你自己
人能否选择自己需要的
我们能追求到完美吗
自尊:一切想法和判断的根源
第二课&:洞见人性的黑子
撒斯姆:我们到底应不应该有欲望
路西法效应:好人是如何变成恶魔的
赫拉的猜疑:人们是否应该相互信任
我们为什么会成为谣言的传播者
的厮杀:向善抑或向恶
恐惧向我们的心灵浇灌有毒情感
上帝·人·动物:重估一切价值
上帝与人,你听谁的
尼采的精神三变:重构
忒修斯之船:什么使你成为你
教养:这样实现人的蜕变
伦理:为什么好人想做坏事
善与恶的困惑:什么是对的
道德的力量究竟有多大
良心:每个凡人的上帝
政治与道德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游戏
受到惩罚只是运气不佳吗
羞耻感可能诱导我们做坏事
第二课&:如何让人成为人
:期望的意外效果
爱的界限:既不能匮乏,也不能过分
潘多拉盒子里的希望
:洞察现象的背后
社会的困惑:不可思议的悖论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罪过,公众的利益
不和的金苹果:我们为何不能理性地对待他人的评价
判断撒谎行为正确与否的标准在哪里
守身如玉者为何更易助长艾滋病的传播
平等与公正:如何做才是正确的
第一课&:绝对公平是虚无的
乌托邦:更多的平等,更多的利益
精英者的公正:差异让我们生活得更好
正义者是否比不正义者更幸福
在灾区哄抬物价,应该受到道德谴责吗
公平的不平等
我们彼此有什么义务
哥哥犯罪,弟弟是否应当报案
我们的行为应由谁负责
我们都应该是英雄吗
阿罗定律:少数服从多数不一定是民主
秩序与规范:拿什么来保证人的权利
基于契约的社会一定可靠吗
不带剑的契约只是空文
协议就是公平的吗
规则是谁的规则
命运到底在谁手中
第一课 选择的困境
你是那头布里丹毛驴吗
当选择变为一种抉择
命运只是生命的
向苦难索取生活的意义
人生是创造还是享受
女妖塞壬:享乐的诱惑
世上哪有不负责任的工作
准备生活实际上是摧毁生活
在分享中温暖彼此的生命
如何征服死亡的恐惧
死亡离我们很近
为什么我们觉得死亡陌生
反正都要死,为什么还要活着
你有自杀的权利吗
注视着死,才懂得如何活
爱与美:灵魂的洗礼
第一课&可以分离吗
卡夫卡的身体悖论:孤独与爱抚
情欲如炭火,需用理智冷却
生命中不能承受的是重还是轻
没有激情,爱真的不能成长吗
爱。还是被爱
爱情具有让人升华的力量
爱情不是理智的产物
给对方选择的权利
理想的伴侣需要培养,而不是找寻
让你的爱人了解你,而不是认可你
婚姻的围城:进还是不进
爱情总是难以选择,婚姻往往很无奈
外遇只是一只扣着的碗
爱能把潜能变为现实
婚姻长久是一个谎言吗
第四课 在审美中涤净心灵
审美判断:究竟何为美
艺术让你生活于审美中
爱美能够拯救你的世界
幸福有标准吗
如何让幸福最大化
幸福有标准吗
幸福生活跟财富有多大关系
无所事事是魔鬼设下的陷阱
爱与牺牲并非对等关系
究竟什么是自由
你是自由的,就可自由选择吗
追求自由,一个走向奴役之路的悖论
冲破他人地狱,你就获得自由
幸福,在你一转身
为什么我们会感到不幸
目标与幸福是一个不等式
我们究竟想要怎样的生活
在现实和期待中找到平衡
《哈佛哲学课》
&|&&|&&|&&|&
&&&&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完整的世界。
&&&&杀死一个人,
&&&&就毁灭了一个完整的世界。
&&&&而拯救一个人,
&&&&就拯救了一个完整的世界。
&&&&这是摘自犹太教法典《密西拿》中的一段话。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一个完全孤立的岛屿,每个人都是陆地的一部分。如果大海冲走了一块泥土,整个陆地就会缩小一点,就好像一个岬角或者一座属于你自己或者你朋友的城堡被吞没了似的。任何一个人的毁灭,都会使世界缺少一点,从而变得残缺不全。
&&&&然而,在当今世界,人们却随时面临着“毁灭”,这种毁灭不是来自外界或他人,而是来自人类日渐消沉的自我毁灭。
&&&&面对诸多的人生难题:善与恶的困惑;道德的冲突与背叛;经验和信念的不一致;欲望与理智的冲突;爱与恨的纠结;灵与肉的分离;理想与现实的碰撞;目标与幸福的背离……人们陷入了选择的困境之中,困惑、迷茫、麻木、沉沦,乃至走向自我毁灭。
&&&&人生短短几十年,难道我们就这样让宝贵的生命日趋走向毁灭吗?难道就没有一剂人生良药能够拯救人类、拯救世界吗?
&&&&马可·奥勒留就此问题给出了明确的答案:世上有什么能够指引我们的人生?有一个且只有一个,那就是哲学。
&&&&提起哲学时,很多人都认为哲学是抽象难懂的,认为“哲学家不过是空想主义者”。其实不然,哲学中的生活智慧关注的是真实的生活和生活方式,只是后来哲学逐渐被制度化,成为一种与生活毫无关系的脑力活动。如今,哲学正在回归,慢慢让普通人能够理解和应用它,这样,你就可以用它对人性展开无限的探索。
&&&&我们哲学从业者的职责就是将哲学从发霉的图书馆书架上取下来,抹去灰尘,放在你的手里。你可以学习如何使用它,这不需要任何经验。你在踏上人生的旅程之前务必要先了解一些哲学《哈佛哲学课》一书将为你提供解答所有问题的钥匙,无论你是独自一人还是和朋友在一起,都能够在人生道路上一路顺风,精彩无限。
&&&&本书将带你走进历来被看做是美国哲学缩影的哈佛大学,20世纪的美国哲学几乎就是由其统领的:在学风传承上,早期的刘易斯、中期的蒯因、晚期的普特南等哲学家都在哈佛哲学系任教;在思想传统上,哈佛大学哲学系是美国实用主义的摇篮,实用主义的创始人皮尔士、詹姆斯等人都是哈佛的骄傲。同时,美国的生命哲学、过程哲学等也都发起于哈佛。
&&&&作为当代美国哲学的缩影,哈佛哲学不仅体现了美国的实用主义哲学精神,而且反映了当代美国哲学的发展现状。哈佛哲学的多元化不仅体现在哲学系的课程设置以及教师队伍上,而且在与哲学、宗教、文化等相关的院系,如哈佛燕京学社、世界宗教研究中心、东亚系等,也始终保持着活跃的学术氛围,对哲学系以及整个哈佛哲学圈都有很大的影响。哈佛的实用主义和分析哲学作为治学方法和生活态度,渗透在哲学家们各自的研究领域,从而形成了风格迥异的各种哲学思想:蒯因的思想会受到卡维尔等人的批评,而普特南的思想也会受到来自伦理学家的责难,哲学家之间的学术争论和思想交锋经常发生。对伦理学和政治哲学的深入研究以及罗尔斯、诺齐克、桑德尔等人的世界影响力,使得哈佛哲学在所谓的应用哲学领域也取得了极高的声誉。
&&&&这也是哈佛哲学课备受关注与追捧的原因所在。哲学,其实是绝大多数人都能力行的。哲学思考甚至不需要有具备学位或资格证明的哲学家参与,只需要有进行哲学主题研究的意愿就可以。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哲学,我们是在生活的过程中逐渐建立自己的人生哲学的。经验是最好的老师,但我们还需要仔细思考一下经历过的事情。我们需要用批判的观点来看待问题,寻找规律,将所有的事物组合起来形成一幅大的图景,指导我们以后的人生道路。了解自己的人生哲学定能够帮助我们预防、解决或处理许多问题。
&&&&本书将告诉你如何处理人生中的重大问题。谈及的方方面面每个人都会遇到,包括揭示人性弱点、推行伦理道德、面对死亡问题、应对职业更换、处理恋爱及婚姻关系、寻求生命的意义或目的等。当然,不是所有问题都有解决之道,但即使你无法找到解决方法,还是需要以某种方式去面对它,毕竟生活还是要继续的。解决还是面对,本书将告诉你如何选择,定会让你在这个充满挑战的世界中获得持久的满足感与充实感。
&第1课 踏上精神的智慧之旅
&&&&“人的本性在于求知”,好奇、思考及寻求答案是人类独有的基本特征,而这个世界从来就不乏喜欢好奇、思考并立志探索答案的人。所以,这个世界有了哲学家。
&&&&哈佛大学哲学教授普特南一直很赞赏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即投身哲学事业需要两个基本条件:一是闲暇,二是诧异。闲暇,是说哲学家必须有充分的空余时间,不会为衣食所忧,不会为生计奔波,不能饿着肚子研究哲学;诧异,就是要对世界保持一颗好奇心,有着孩子般的天真,否则,就不会对哲学产生敏感。
&&&&Philosophy:“有智慧”还是“爱智慧”
&&&&对于多数人来说,“哲学”是一门枯燥、抽象而又空洞的学科。很多人认为哲学家就是空想主义者,他们所说的话全凭个人想象,毫无科学论据,而且往往把一些简单的东西说得极为复杂,把你原本懂的东西说到你不懂为止。还有人嘲笑搞哲学的人都是疯子,最好的例证就是尼采,尼采把哲学研究得足够通透,可惜,最后他却疯了。
&&&&难道哲学真的这样一无是处吗?
&&&&经常去图书馆查看资料的人一定会发现:哲学的编号是“1”,这又作何解释呢?这是因为哲学是一门具有基础性与整合性的学科,既能作为一切知识的基础,又能统合所有的知识。Ph.D.(博士学位),就是DoctorofPhilosophy(哲学博士),这充分说明了哲学是所有学科的最高境界。
&&&&“philosophy”,这个词是从希腊语“philo-sophia”转变而来,“philo”意思是“热爱”,“sophia”意思是“智慧”,哲学因此被称为“爱智慧的学问”。
&&&&很多人认为“爱智慧”就是“有智慧”,实际上,这是两种不同的境界。“爱智慧者”与“有智慧者”虽然只有一字之差,含义却根本不同,前者指追求确定真理的哲学家,后者指靠炫耀技巧赚钱的“智者”。
&&&&在古希腊前期的城邦中出现了这样一批“智者”,他们自称是有智慧的人,通过给别人传授辩论和修辞的技巧来获得报酬。智者虽然是“有智慧的人”,但不是以智慧为追求目标的“爱智慧的人”,与其说他们传授的是“学”而不如说是“术”,智慧只是他们用来达到目的、获得收益的手段。柏拉图站在哲学家的立场,把智者斥为“批发或零售精神食粮的商人”。在柏拉图看来,真正的哲学是不计较功利的,真正的哲学家是“爱智慧的人”,典型的代表便是他的导师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最伟大的哲学家,他出生于雅典的一个中等阶级家庭,父亲是塑料作坊主,母亲是一个助产婆。传说苏格拉底面目丑陋,身材矮小,这与智者温文尔雅的形象相去甚远。他平时像一个智者一样生活,以教育青年为己任。但他与智者有本质上的区别:他从不收取学生的学费,更反对诡辩和似是而非的夸夸其谈,他自称是没有智慧但爱智慧的人。哲学对于苏格拉底来说不是纯思辨的个人私事,而是他对当时自己所生活的城邦和时代所尽的义务。在此意义上,苏格拉底自称是针砭时弊的“神圣牛虻”。但是,苏格拉底的言论使有些人感到恐惧,为此他遭到了所谓“有智慧”的智者的反击和污蔑,而很多雅典人也不理解苏格拉底的意图,认为他既然没有智慧又为何来教导雅典民众呢?苏格拉底最终被诬陷“亵渎神明”和“腐化青年”而入狱,尽管他在法庭上发表了义正词严的申辩,仍被雅典民众以公投的方式处死。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
&&&&毫无疑问,苏格拉底是一个有智慧的人,但是他更愿意把自己定位为爱智慧的人,一方面不断追求真理,另一方面不夸夸其谈,卖弄炫耀。“哲学”的本意告诉我们要“爱智慧”,要做一株虚心思考的芦苇,而不做一只夸夸其谈的乌鸦。
&&&&哲学的意义:让你更理性地生活
&&&&《催眠》是一部日本恐怖电影,它的原著作者松冈圭佑是一名催眠指导教授,此书被书评家推选为心理悬疑小说的最佳杰作。影片中讲述了几起光怪陆离的死亡案件:一个正在赛跑的女孩突然全身骨折死亡;一个新郎在婚礼举行时突然勒死自己;一位中年男子在生日当天突然跳窗身亡……这些死亡案件表面看似自杀,实际上都是因为他们的意识被人催眠致死。
&&&&很多时候,我们的意识是被催眠的。在小的时候,我们就被灌输很多观念。当时的我们往往认为这些观念是对的、没有疑问的,也就从来没有认真仔细地反省过。
&&&&哲学与哲学家最重要的精神,即批判精神和求真精神。所谓批判精神,是指哲学不会向惯常的说法、权威和传统屈服,而是敢于置疑一切、批判一切。所谓求真精神,是指哲学不会满足于停留在事物表面,而是要穿透表象,挖掘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写了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群人,世世代代住在一个洞穴中。从出生起,他们就像囚犯一样,被铁链锁在固定的地方,甚至连脖子也被套住,不能转动,更不能回头,只能直视前方。在他们身后,有一堆篝火,在火与囚犯之间有一堵矮墙,墙后有人举着各种各样的雕像走过,火光将雕像的影子投射到囚犯对面的洞壁上。就这样,这些囚犯一生都好像在看皮影戏,他们不能相互观望,不知道自己的模样,也不能回头看这些影像是如何形成的。于是,他们都以为眼前晃动的影子就是真实的事物,并用不同的名字称呼它们。
&&&&囚徒们早已习惯了这样的生活,并没有感到命运的悲惨,也没有想过挣脱束缚他们的锁链。然而,有一天,一个囚犯偶然挣脱了锁链,移动脚步,回过头来,生平第一次直接看到了炫目的火光,火光刺痛了他的眼睛,使他看不清原先已经习以为常的影子。
&&&&过了一段时间以后,他的眼睛逐渐适应了火光,终于能分清影子和雕像,明白了雕像比影子更真实,于是,他顾不上刺痛的眼睛,朝火光走去,走到洞口,便被人从陡峭的洞口拉出洞外。
&&&&当他第一次看到阳光下真实的事物时,再次感到眼花缭乱,比先前见到火光时更为痛苦。所以,他只能一步一步适应洞外的生活,先看阳光下的阴影,再看水中事物的倒影,再抬头看天上的星星和月亮。最后,他终于能直视太阳,才明白太阳主宰着世间的万事万物。
&&&&然而,解放的囚徒并没有得到一个好归宿。这个走出洞外的囚犯回想起往事,在庆幸的同时,开始怜悯他的同伴。这些囚徒中最有智慧的,也不过是善于捕捉倏忽即逝的影子,善于记住影子的形状,善于推测即将出现的影子而已,所以仍然是一个可怜虫。知道事物真相的人不会再留恋洞穴中的奖赏,再也不愿回到洞中做囚犯。
&&&&为了解救他的同伴,走出洞穴的囚犯义无反顾地回到了洞穴里。可是,他从光明的地方重返黑暗的地方,已不能适应那里的生活。别人因为他看不清影子而嘲笑他,说他在外面弄坏了眼睛。没有人相信他在洞外看到的东西,他不得不和他们争论幻觉与真理、影子和雕像的区别,却因此激起众怒,大家恨不得把他处死。
&&&&柏拉图用洞穴中的囚徒来比喻世人把表象当做真实,把谬误当做真理。而哲学家就是那些挣脱束缚走到洞外的囚犯,虽然挣脱时要付出极大的代价和痛苦,但毕竟看到了真实的世界,而不是一辈子活在黑暗当中。
&&&&虽然走出洞外的囚犯没能成功地帮助自己的同伴,但毕竟他走出过洞穴,看到过真实,能够做到理性地思考问题,经历过真正的幸福,他是值得称赞的,他的失败是因为光明不能适应黑暗。相反,他的同伴是可悲的,他们只看到事物的表象,并被表象所迷惑,不能够理性地思考问题,最终也就没能走出黑暗获得解放。
&&&&反思的智慧:像猫头鹰一样审视一切
&&&&哲学是对于世界本质的思考,这种思考是剥离表象,褪去浮华的,因而有时候显得有些冷峻,有些不近人情。同时,哲学又是带有反思性质的,它通常会以犀利的眼光穿透现实的迷障,让我们从纷繁的表象中得到隐藏在背后的知识和智慧,成为我们继续前行的良师益友。哲学也正是因为这种冷峻的反思才具有独特的魅力,在这个意义上,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将哲学形象地比喻成“密涅瓦的猫头鹰”。
&&&在古希腊神话中,智慧女神雅典娜多才多艺,她同一只猫头鹰共同守护雅典的平安。她们有着相同的神力和特征。传说正是她把纺织、缝纫、制陶、园艺等技艺传给了人类。猫头鹰是密涅瓦的象征,代表智慧、理性和公平。所以,英语中有一句谚语:像猫头鹰一样聪明。猫头鹰眼睛明亮,目光锐利,洞察力强。古希腊哲人毕达哥拉斯将哲学定义为“爱智慧”,而象征智慧的猫头鹰也成了哲学的代称。“密涅瓦的猫头鹰”从此流传于世。
&&&&在黑格尔看来,密涅瓦的猫头鹰飞翔了,就意味着人类的智慧启动了。但猫头鹰不是在晨曦中迎旭日而飞,也不是在午后的蓝天白云间自由飞翔,而是在黄昏降临的时候才悄然起飞,同时用冷峻的目光扫视一切。
&&&&黑格尔借这个譬喻说明:“哲学的认识方式是一种反思——意指跟随在事实背后的反复思考。”按照黑格尔的说法,“反思”是“对认识的认识”、“对思想的思想”,是思想以自身为对象反过来思考。如果把“认识”和“思想”比喻为鸟儿在旭日东升或艳阳当空的蓝天中翱翔,“反思”当然就只能是在薄暮降临时悄然起飞。
&&&&黄昏时起飞的猫头鹰同时寓意哲学的反思必须是深沉的、自甘寂寞的,同时是冷峻的。现实的压力和繁杂琐碎的事物使我们疲于奔命,在不停地运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追求物质利益和享乐生活的时候,我们往往忽略了对生活本身和自我的审视,从而让自己没有自由的心情去理会那较高的内心生活和较纯洁的精神活动。哲学所要反对的,一方面是精神沉陷在日常功利的兴趣中,一方面是思想的空疏浅薄。精神一旦为这些空疏浅薄的意识所占据,理性便不能追寻它自身的目的,因而没有发展的余地。哲学的反思需要“精神上、情绪上深刻的认真态度”,需要从“日常功利的兴趣”中超脱出来,需要排除“思想的空疏浅薄”。
&&&&猫头鹰是智慧的代名词,而哲学就是对于智慧的认识与应用。黄昏中起飞的猫头鹰给我们带来启迪和智慧,同时也要求我们排除纷繁杂念,用冷峻的眼光审视现实,也审视自己。
&&&&哲学烤不出面包,但能使面包增加甜味
&&&&古希腊时,一个青年来找苏格拉底,说:“我想跟你学哲学。”
&&&&苏格拉底问他:“你想学到什么呢?学法律,可以掌握诉讼的技巧;学木工,可以制作家具;学经商,可以赚钱。学了哲学,将来能做什么呢?”
&&&&青年无法回答。
&&&&确实,哲学能做什么呢?哲学是没有什么实际用途的,既不能解决温饱,也不能防身。马克思也讲过一个关于哲学无用的故事:
&&&&一个哲学家坐在船上,他问船夫:“你懂哲学吗?”
&&&&船夫说:“不懂。”
&&&&哲学家说:“那你至少失去了一半的生命。”
&&&&船夫沉默不语。这时一个巨浪把船打翻了,哲学家和船夫都掉到了水里。看着在水中挣扎的哲学家,船夫问:“你会游泳吗?”
&&&&哲学家说:“不……会……”
&&&&船夫说:“那你就失去了百分之百的生命。”
&&&&哲学真的没什么具体用途,关键时刻连命都救不了,还不如去学习一项有实际用途的技能实在。但是“无用之用乃大用”,越没有实际用途的东西往往越有大的用途,哲学家不会烤面包,但有经世济民的大用。
&&&&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下另一个版本的《哲学家和船夫》的故事:
&&&&中国战国时期有一个诸侯国——梁国,这个国家的丞相死了,哲学家惠施想要去梁国谋求这一官职,可在过河的时候太匆忙,不小心掉到了河里,路过的划船的人把他救起来。
&&&&划船的人问他:“你要去哪里啊?怎么会那么匆忙呢?”
&&&&惠施说:“梁国没有丞相,我想去那试试看。”
&&&&那个人又说:“你只是在船上那么小的地方都会遇到困难,要不是我的话,你就死了,你哪来的本事做梁国的丞相呢?”
&&&&惠施说:“说到在水上驾驶船只,我是不如你;但是说到治理国家,保全人民社稷的安定,你和我比起来,还差得远呢。”
&&&&人无面包不能活,人无思想同样不能活,生活因思想而精彩,思想因生活而丰富。于是,有了哲学的生活便有了厚度和意义。
&&&&“哲学不能烘面包,但是能使面包增加甜味。”人生就是一个烘烤面包、品味面包的过程;若要面包变得更好吃,则需要调味的奶油或蜂蜜,而那奶油和蜂蜜指的就是哲学。
&&&&由此,我们应该明白:活着和活得有意义并不是一回事。而哲学就是展现人生意义的一个美丽的万花筒。所谓意义,是指理解的可能性。譬如,一个人到一家异国餐厅就餐,菜谱上显示的都是异国文字,而这个人完全看不懂,根本不能够理解菜谱上文字的意思,那么这份菜谱对这个人就毫无意义。于是,这个人就只能胡乱点菜,或是看着周围人点什么菜自己就点一份同样的菜。如果不学哲学,没有理解的可能性,那么我们的人生就会陷于这种盲目、随波逐流的困境。
&&&&没有人不渴望清楚地了解人生的真相,因为如果错过这一真相,人们的各种抉择就会陷入一种险境之中,当然,这种冒险未必能够带来立即而明显的困境,但是,时间匆匆而过,人生一去便再也无法回头。
&&&&尼采说过:“一个人一旦知道自己为了什么而活,他就能够忍受任何一种生活!”一个人只要了解自己人生的整体构图,知道自己为何有此一生以及此生究竟为何而生,那么,相比之下,人生中的苦难又算得了什么呢?
&&&&哲学是一剂慰藉精神的良药
&&&&如果你的鞋子里有粒沙子,就一定会让你感到不舒服,这时,你根本不需要去问别人怎么解决,只需要脱下脚上的鞋子,将沙子从鞋子中取出来就可以。因为无论倾听你苦恼的人能对你产生多大的同情,无论医生为你调制多少剂灵丹妙药,要想解除脚痛,仅靠和他们谈论鞋子里的沙子是绝对无法让你的脚好受些的。
&&&&人活着是痛苦的,因为我们总要面对各种各样的人生难题:职业与道德冲突;经验和信念的不一致;理智和情感的冲突;人生意义、目的或人生价值危机;个人认同;寻求教育策略;对人生转折、职业更换的焦虑;无法实现个人目标;中年变化;交际关系问题;亲人之死或自身的死亡……
&&&&面对这些人生难题,我们该怎么办?其实,这个世界上真正能够拯救你的只有自己,你需要不断地充实自己、完善自己,成为自己的上帝。
&&&&可新的问题又接踵而至,具体怎么样才能够真正成为自己的上帝呢?
&&&&有“帝王哲学家”之称的马可·奥勒留在《沉思录》中是这样说的:“世上有什么能够指引我们的人生?有一个且只有一个,那就是哲学。”
&&&&在数千年的历史当中,有许多伟大的思想家对人生的一些大问题都已经给予了深刻的思考,并留下了他们独到的见解和有效的指导供我们参考。但是哲学也是我们每个人的事情,我们自己也是自己的哲学家。我们可以尝试着从其他资源中汲取营养,获得探索世界的方法,使其为我们服务,但是,我们必须首先自己完成独立思考的过程,因为人生中的问题是大致相同的,但具体落到每个人身上,由于外界环境、个人人生阅历与经验的不同,仅仅依靠借鉴别人的经验教训是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自己的人生难题的。
&&&&如果我们能够用哲学的观点看待问题,那么,我们就会发现在面对任何现在或将来的人生问题时,我们便都能够用一种坦然、淡定和沉着的心态来处理。我们只能通过沉思而不是药物治疗来获得内心真正的平静;我们宁可悉心地去学习柏拉图,也不能要疗效快但治标不治本的百忧解(一种抗抑郁药物)。这就需要我们进行清楚和敏锐的思考,当然,并非一定要达到高深莫测的地步。
&&&&人生是匆忙而复杂的,但我们不必忧虑和困惑。哲学将讨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面临的一切问题。一个人在失去信心或自信的时候往往是脆弱的、不堪一击的,因为他无法从生活、宗教、科学中找到所有问题的答案。尤其是在当代,生活的烦琐、宗教的日渐隐退、科学的进步以及意义的丧失、人与人之间的冷漠等,使得我们脚下的深渊日益塌陷。而且我们当中的大多数人直到掉下去之后才发现深渊的存在。虽然存在主义哲学家为此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但还是无法将人们从苦难的深渊中解救出来。这时,我们就必须依靠自己,从所有的哲学流派中收集实际的应用之法,以指引自己的人生道路。
&&&&每项个人问题都属于一种精神上的疾病,人类最大的痛苦就是精神上的痛苦。而这种疾病的痛苦的根源是由于人类疏于思考造成的,所以,我们应当用勤于思考来治疗。这也正是哲学的意义所在。
&&&&古希腊的哲学家们认为哲学的作用就是实现心灵的平静。虽然保持满足感很难,但至少哲学能够让你坦然地接受挫折与失败,不至于使你的内心产生太大的波澜。这样一来,你的人生一定能够更加美好。
彻底改变你看待世界的方式
&&&&美国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哲学家蒯因在哈佛期间仅用短短两年时间就获取哈佛学位,创哈佛在最短时间内获得博士学位的纪录。他认为哲学家的一个任务是把默认的、含混的东西变得明显和清晰,从而揭示和解决悖论,消除无意义的或不再有意义的各种谬说。
&&&&逻辑与方法:人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吗
&&&&还记得美国经典爱情影片《乱世佳人》中女主人公斯嘉丽在影片结束时说的最后一句话吗?
&&&&“明天再说吧!”
&&&&那么,斯嘉丽为何说出这样的一句话呢?
&&&&要知道,斯嘉丽可一向是一个很坚强、凡事不轻易放弃的女子。这是因为斯嘉丽在此之前经历了太多的灾难:战争的纷争、亲人的离世、家园的破碎、生活的颠沛流离、爱情的破灭……生活的变化莫测让她饱受煎熬,在她说出这句话的那一刻,她是真的不确定明天还会有什么新的灾难会降临。生活的变化莫测让一向坚韧刚强的她也显得有些束手无策。
&&&&这就是生活,永远都是变化不定的。太阳每天都会准时升起,但今天的太阳还是昨天的太阳吗?哲学努力为人的存在寻求一种超越我们本身之外的确定感,然而变化却是每个哲学家都无法回避的话题。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非常强调变化,他有一句非常著名的话:“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他的意思是,世界是永恒变化着的,运动是绝对的,即“一切皆流,无物常驻”。他说:“除了变化,我别无所见。不要让你们自己受骗!如果你们相信在生成和消逝之海上看到了某块坚固的陆地,那也只是因为你的目光太仓促,而不是事物的本质。你们使用事物的名称,仿佛它们永远持续存在,然而,甚至你们第二次踏进的河流也不是第一次踏进的那同一条河流了。”
&&&&后来,赫拉克利特的学生克拉底鲁把他的观点绝对化、教条化,提出了一个极端观点:“人一次也不能踏入同一条河流。”他认为当我们踏入“这条”河流的时候,它已经不是刚才我们看到的“那条”了。如果按照这样的逻辑思考,世界上不会有确定性质的事物了,整个世界将成为混沌一团。我们既不能认识事物,也不能解说一个事物是什么了。因为,当我们还没有说完“这是一张饼”时,饼已经变成其他东西了,当我们把饼吃到肚子里的时候,它又变成了另外的东西。因此,克拉底鲁主张用动手指代替说话,因为一开口就过时了。这显然是荒谬的。
&&&&赫拉克利特说“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是强调运动具有绝对性,一切都存在,同时又不存在,因为一切都在流动,都在不断变化,不断产生和消失。而克拉底鲁说“人一次也不能踏入同一条河流”,其实就割裂了运动和静止之间的关系。物质世界处于永恒的运动之中,但绝对运动的物质有相对静止的一面。如果连相对静止都否认了,那么这个世界就没有什么是可以认识的了。
&&&&关于克拉底鲁的错误,还有一个小故事讲得更直白:有一个人外出忘了带钱,便向邻居借。过了一段时间,这个人不还钱,邻居便向他讨债。这个人狡辩说:“一切皆变,一切皆流,现在的我,已不是当初借钱的我。”邻居发了脾气,一怒之下就挥手打了他,赖账人要去告状,这位邻居对他说:“你去吧,一切皆变,一切皆流,现在的我,已不是当初打你的我了。”赖账人无言以对,只好干瞪着眼。
&&&&赫拉克利特强调运动变化,但并没有否定静止。在他的思想中,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赫拉克利特还认为世界的本源是火,这是万物的本性;但是火的形态是不停变化的,表现为不同的形式。这就告诉我们要看到事物静止的一面也要看到运动的一面。恩格斯高度评价了他的这个思想:“这个原始的、素朴的但实质上正确的世界观。”
&&&&因此,我们在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时,绝不能用静止的眼光看待问题,而应该认识到事物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看到事物的无恨可能性。
&&&&悖论与谬误:上帝举不起的石头
&&&&如果说哲学是对存在的追问,那么逻辑一定是这种追问的工具。在逻辑中,有一种可以推导出互相矛盾的结论但表面上又能自圆其说的命题或理论体系——悖论。悖论的成因虽然十分复杂,但它的出现往往是因为人们对某些概念的理解和认识不够深刻正确所致。
&&&&在中古时代的欧洲,人类理性和思辨的火花仅存于教会所办的学校,也就是经院之中。那时的哲学正是以神学的姿态面对世界的。但是,自从哲学试图摆脱神学的那一刻起,对于上帝是否全知全能的争论就从未停止过。全能的创造者可以创造出比他更了不起的事物吗?这一直是哲学中著名的悖论之一。
&&&&安瑟伦是中世纪著名的经院哲学家,被称为“最后一位教父”和“第一位经院哲学家”。他宣称上帝是全能的,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他不仅认为上帝的存在是超然的和不可辩驳的,仅仅从“上帝”这个概念就可以推出上帝的必然存在,还认为上帝是凡人无法理解的。他称赞上帝说:“主啊,我并不求达到你的崇高顶点,因为我的理解能力根本不配与你的崇高相比。”
&&&&安瑟伦从“上帝”观念的意义出发分析出上帝必定存在且全能的方式从一开始就遭到了人们的反对。当时,法国僧侣高尼罗对他的这种观点进行了反驳。在《为愚人辩》中,高尼罗问安瑟伦:“上帝能否创造一块他自己举不起的石头?”
&&&&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却又是个非常难以回答的问题。因为不论怎么回答,都会陷入困境。如果上帝是万能的,就应该能够创造一块这样的石头。但是,如果上帝创造出一块这样的石头,他又举不起这块石头,那他就不是万能的。所以,高尼罗说:“或者上帝能创造一块自己举不起来的石头,或者上帝不能创造一块自己举不起来的石头,总之,上帝不是万能的。”这是用结论来责难前提,是逻辑学领域最广为流传的悖论形式之一。
&&&&安瑟伦陷入两难困境,无法回答高尼罗的问题,“上帝万能说”因此动摇了。
&&&&当然,古往今来,人们都试图在这一问题上给出合乎逻辑的完美回答,其中最普遍的一个回答是:既然上帝是全能的,那么“不能举起”理所当然是毫无意义的条件。任何形式的回答都指出这个问题本身就是矛盾的,就像“正方形的圆”一样。这种解答你能够认可吗?
&&&&哲学语言:人在符号中存在
&&&&凡有人类的地方就会有语言。世界上到底有多少种语言呢?据德国出版的《语言学及语言交际工具问题手册》说,现在世界上查明的有5651种语言。在这些语言中,约有1400多种还没有被人们承认是独立的语言,或者是正在衰亡的语言。很显然的问题是,说不同语言的人之间的交流必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偏差,于是就有人希望出现一种全球性的语言,而这种愿望在古巴比伦时期就出现了。
&&&&《圣经》中记载,诺亚及其家人靠方舟逃过洪水大劫之后,天下人都讲一样的语言。诺亚的后代繁殖得越来越多,遍布地面。那时候人们的语言、口音都没有分别。他们在往东边迁移的时候,在示拿这个地方遇见一片平原,于是就在那里住下。因为在平原上,用做建筑的石料很不易得到,他们就发明了制造砖的方法,用泥作成方块,再用火烧透,就拿砖当石头,又拿石漆当灰泥,建造起繁华的巴比伦城。
&&&&人们为自己的业绩感到骄傲,决定在巴比伦修一座通天的高塔来传颂自己的赫赫威名,并作为集合全天下弟兄的标记,以免分散。因为大家语言相通,同心协力,阶梯式的通天塔修建得挺顺利,很快就高耸入云。
&&&&上帝是不允许凡人达到自己的高度的。他看到人们这样统一强大,心想,他们语言都一样,如果真修成宏伟的通天塔,那以后还有什么事干不成呢?上帝曾把希望具有他那样智慧的亚当和夏娃赶出伊甸园,又用剑与火看守生命树上的果子,不让人分享,今天他要再一次制止人类接近自己的狂妄举动。于是,上帝就离开天国到人间,变乱了人们的语言。人们各自使用不同的语言,感情无法交流,思想很难统一,就难免出现互相猜疑,各执己见,争吵斗殴。这就是人类之间误解的开始,通天塔最终也就没能建成。
&&&&语言本身就是一种世界观。不同语言背景下的人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是不一样的。“巴比伦之塔”就是语音“变乱”的意思。语言在敞亮世界的同时,也凝固了世界,从而使得统一的现实世界在语言的支配下支离破碎。
&&&&因此,哲学也关注语言,但不像语言学本体研究那样探求语言规律并对语言现象作出解释,而是要从语言中观察世界,讲出关于世界的道理。在语言哲学家看来,语言本身就是哲学的研究对象,所以,研究语言就是研究思想本身。而思想则是人存在的标志,所以,语言是存在的家园。
&&&&古希腊哲学从一开始就表现为一种语言学上的诉求,后来海德格尔通过对“存在”的追寻而实现了西方哲学的语言学转向,形成了今天的语言哲学。在语言哲学家看来,语言便是存在的家园,实际上可能是最后的家园。语言的诞生象征人类具有了精神的独立性,为人类个体心灵的发展开辟了一条神奇的道路。一部人类的文明史,就是一部纵横交错的语言发展史。
&&&&德国哲学家卡西尔说:“人是符号的动物。”人通过符号向世界颁布意义,从而在本能世界之外又建立起一个文化、符号的世界。随着人类语言的物质符号——文字的出现,语言成为构成人类存在本质的一个重要层面。时至今日,我们仍然在进行着古巴比伦人进行的活动,建造着自己的“通天塔”。
&&&&随着全球化的日益发展,国际之间的经济文化政治交流愈来愈频繁,对统一的语言和文字的需求越来越急迫。于是,英语作为一种殖民主义的附带品逐渐开始展现自己全球语言的一面。这一方面带来了交流的便利,另一方面也带来了其他小语言的消失,而由语言承载的思想性和存在性也随之都消失了。也许不再会有上帝来惩罚我们,但是我们亲手毁掉了我们的存在。
&&&&哲学思维:苏格拉底的追问
&&&&苏格拉底探讨真理的方法很简单,那就是对话,站在不同立场上的两个人的对话。在谈话的过程中,人们各自吸取对方的优点,在彼此不断追问中,去揭示问题的本质。这种对话是辩证的、不断向上提升的。
&&&&苏格拉底在法院门口遇到欧西佛洛,欧西佛洛因其父亲的疏忽导致一名工人丧生,于是便打算以侵犯神的权利的罪名到法庭控告父亲。苏格拉底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后,开始了与欧西佛洛的对话。
&&&&苏格拉底说:“太好了,既然你对神非常崇敬,要维护他的权利,那就请你做我的老师,告诉我什么是‘敬’。”
&&&&欧西佛洛答道:“‘敬’就是做的事情要让神高兴。”
&&&&苏格拉底说:“那么多神,应该让哪一位神高兴呢?况且神与神之间有那么多恩怨仇恨,这个神高兴的事,另外一个神不一定高兴啊!”
&&&&欧西佛洛觉得苏格拉底的话很有道理。如此一来,苏格拉底就把焦点转移了,他们继续讨论,苏格拉底的每一句问话都是谦虚的,最后,欧西佛洛难以招架,只好说:“总之,敬神就是对神很好。”
&&&&苏格拉底则说:“对神很好,是不是就像照顾马一样?你对马很好,替它刷背,洗澡,目的是为了利用它为你拉车。这么说你是在利用神吗?”
&&&&欧西佛洛顿时哑口无言。在苏格拉底的追问下,他感到自己并不知道什么是敬神,又怎能用这个理由来告父亲,于是借故离开了。
&&&&苏格拉底从来不告诉别人什么知识,而是不断地与人对话,只要别人说出一个观点,他就不断地追问,一直问到别人答不出来为止。
&&&&苏格拉底的母亲是一位助产婆,协助别人分娩婴儿;苏格拉底认为自己好似心灵上的助产婆,协助别人生出智慧的胎儿。苏格拉底生长在雅典这样一个爱琴海畔人口只有几十万的小小城邦,却从来不觉得有什么局限,因为他能时时地追问,将这最原始的方法发挥到极致。这或许也是他成为四大圣哲之一的原因。
&&&&智慧必须由自己觉悟而生,不能由别人给你,而这种觉悟则来自于自己对生活的印证。人的生命特色和其他动物不同,即人有自由。有自由代表需要选择,而通过选择,就能够使某些价值呈现出来。
&&&&就像有的人在进行婚恋选择时,习惯于向父母、朋友等过来人求教,但恋爱、结婚是自己一个人的事情,这和鞋子是否舒适只有自己能够体会到是一个道理。
&&&&这里有这样一则笑话:
&&&&有这样一个女人,在一次偶然的机会遇到了初恋情人的妻子。于是,她就对初恋情人的妻子说:“我真是羡慕你,当初我想和他在一起,他却不同意,现在你能够嫁给他,实在是太幸福了!”
&&&&结果初恋情人的妻子却说:“你为什么不嫁给他呢,害我受了这么多年的苦!”
&&&&人生是需要体验的,人生的问题是需要靠自己去印证的。如果凡事只是停留在怀疑的层次,而没有自己去体验,到了最后还是只能在知识的迷雾中打转。相反,如果一个人真的能够在怀疑与追问中借由体验去印证价值,那么随着生命的成长,他的生活阅历会越来越丰富,并且对人生的体验及对价值的掌握也会更加深刻和准确。
&第3课 人类在文明中迷失了方向
&&&&人类为了改善自己的物质生活条件、摆脱繁重的体力劳动而日以继夜地发明技术,但大工业使人变成机械的一颗螺钉,丧失了人性。高度发达的现代科技正把人类以及人类文化带向一个陌生、冷漠、黑暗、充满危机的世界。
&&&&哈佛神学院唯一一位神教派牧师爱默生认为,娱乐是花,务实是根。如果要欣赏花的美丽,必须先加强根的牢固。
&&&&当一切都有了标准
&&&&看过《泰坦尼克号》的人一定不会忘记这样两个场景:
&&&&当泰坦尼克号开始下沉时,船上共有两千多位乘客,却只有七百多人可以坐上救生艇逃走,这时出现的一句话是“妇女与小孩优先”;
&&&&在船最后快要沉没时,居然还有几位乐师在甲板上继续拉着曲子。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有责任在最后关头安慰他人,让大家勉强维持平和的心境,跨越生死的界限,前往另外一个世界。
&&&&这两个场景体现了这样一种价值标准:骑士精神。“骑士精神”是男性对自我的一种期望,也是对自我价值的肯定。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应该感受到幸福与自足。然而,事实恰恰相反,人被控制在自身欲望的享受和苦斗中,被弄得精疲力竭,不仅没有感到自由和幸福,心灵深处反而会感到失落和空虚,没有精神寄托。人们虽然每天奔走忙碌、认真地生活,但是感觉不到生活的真义,
&&&&在现代文明制度下,无论是家庭,还是公司、社会,人们都按照一套完整的政治、经济、道德、知识体系,以一种普遍统一的价值模式来复制个人、规定个人的生存方式。每个人在这一系列“人的标准化”的规训改造之下,成为“标准化的人”。个人失去了自己的独特价值,可以被任何一个别人替代,就像机器上的螺钉那样。
&&&&法国哲学家福柯认为,当每个人都在按照“人的标准”的普遍模式去打造自己或他人的时候,人就已经死了。福柯曾借圆形监狱形象地描述“人死了”。
&&&&圆形监狱的蓝图是英国人提出的,其基本结构是:圆形监狱由一个中央塔楼和四周环形的囚室组成,环形监狱的中心是一个瞭望塔,所有囚室对着中央监视塔,每一个囚室有一前一后两扇窗户,一扇朝着中央塔楼,一扇背对着中央塔楼,作为通光之用。这样的设计使得处在中央塔楼的监视者可以便利地观察到囚室里的罪犯的一举一动,对犯人了如指掌。同理,在中心眺望塔监视者能观看一切,但是不会被观看到。另外,监视塔有百叶窗,囚徒不知是否被监视以及何时被监视,因此囚徒不敢轻举妄动,从心理上感觉到自己始终处在被监视的状态,时时刻刻迫使自己循规蹈矩。这就实现了“自我监禁”——监禁无所不在,潜藏进了他们的内心。
&&&&这种监狱按照严密组合方法建立起来,对惩罚轻重的等级处理和禁锢空间的分配都依据科学的理性原则,有一整套控制、监视、管教、改造和惩罚的组织管理手段,并由此建立起现代的纪律和训练观念。犯人在那里受到隔离、禁闭和行为约束,他们的行动按照统一的时间表进行。在这里,人不被看做是一个具有自己独特个性的个体,而是一个能够被驯化、调教、塑造的对象。通过这个系统的改造,人变成了一个个整齐划一、有用而听话的“肉体”。
&&&&福柯借此与生活于现代文明下的人进行对比,家庭、学校、社会所有的生活空间都以此为模式,各个机构的一道道高墙就是囚室的四壁,宽阔的街道只不过是监狱中散步的走廊和放风的庭院。
&&&&整个现代世界都是一座无所不在、无所不能的“圆形监狱”,每个人都在监控网络之中,被各种纪律、制度约束,人们监视着每一个人,同时也被别人监视着,随时警惕着不符合秩序的个体,随时对异常个体进行处置,最后都成了“驯服而有用的肉体”。
&&&&能够感受到自己生命具有独特意义的人,是没有存在的价值的,是不被这个社会所需要的。“人”在社会这个巨大的圆形监狱中“死”去了。人永远生活在别处,而不在自己之中。
&&&&福柯的“人之死”,就是想要杀死价值模式化所建构的标准人、样板人,让鲜活灵动、自由舒张的人性解放出来,就像福柯所希望的,“人的生活应当成为艺术品”。
&&&&人与自然得不偿失的交易
&&&&“知识就是力量”是培根一句脍炙人口的名言,人们往往拿这句话来说明现代文化和科技的重要作用。没有现代科技,就没有我们乘坐的汽车,没有我们拨打的电话,甚至没有我们惬意的现代生活。
&&&&然而,这句话并不是培根思想的全部。在培根看来,人是自然的主人,可以驾驭自然,但“要命令自然,就必须服从自然”,即认识自然规律,掌握科学知识。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培根提出了“知识就是力量”的著名论断,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生活。知识是力量,但要是应用不当就是不可逆转的破坏性的力量。
&&&&1948年瑞士化学家保罗·米勒因发明了对人和动物有剧毒的有机氯杀虫剂DDT而获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最初DDT确实呈现了巨大的功效。二次大战末期,各国士兵用DDT来杀灭虱子,以阻止斑疹伤寒的传播。而斑疹伤寒是影响部队实力的严重疾病,譬如影响到拿破仑军队于1812年远赴莫斯科的征战。在1948年的诺贝尔奖授奖大会上,瑞典的G·费希尔兴奋地说:“出人意料地、戏剧性地突发转机,DDT成为力挽狂澜的角色。”
&&&&然而1962年,美国女生态学家莱切尔·卡逊出版的《寂静的春天》指出,DDT作为剧毒化学物质杀死了大量生物,而且对人和环境也产生了难以估量的严重危害:作为美国象征的白头海雕因DDT和其他杀虫剂的毒杀濒临灭绝,世界许多地方的青蛙因DDT污染而致畸形,DDT使用较多的地方导致鸟类减少甚至灭绝。DDT不仅抑制人和生物的免疫系统,损害神经和生殖系统,而且有致癌作用。莱切尔清醒而担忧地预言:“我们长期以来一直行驶的这条道路,使人容易错以为是一条舒适、平坦的超级公路,能让我们在其上高速前进。实际上,在这条路的终点却有灾难在等待着我们。”
&&&&莱切尔所描述的恐怖景象,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正在一步步扩展。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认为,大量事实证明,每年由人类释放到环境中的污染物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毒性是最大的。随着从南极企鹅的体内检测出DDT超标的消息传来,也许这个世界上真的没有一块净土了。人类如果不限制有毒化学物质的生产与消费,最后吞下苦果的还是人类自己。人类依然在拼命破坏环境、耗竭资源来换取一点生活欲望的满足,但是始终没能跳出叔本华的悲剧性断言,我们付出了那么多,就是为了吃、喝、拉、撒的欲望之需,且把地球搞得越来越糟,人类遭受更大痛苦的危机日益加重。这是何等得不偿失的一场交易!
&&&&如果人们问培根,知识是如何获得改变自然的力量的呢?培根的回答应该是,人的知识是对自然的因果规律的了解,了解自然的因果关系之后,就可以改变它、命令它,趋利避害,使自然规律为人类的利益服务。然而可惜的是,现代人只看到了知识具有力量这一面,却忽视了知识本事就应该建立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之上,从而导致像滥用DDT造成恶果的事件一再发生。
&&&&1988年,波兰导演基斯洛夫斯基拍摄的《十诫》以十个当代波兰人的故事将古老的“十诫”重新演绎,揭示了当代人所处的种种道德困境。其中每一集与基督教教义里的《十诫》有着一种松散的对应关系。
&&&十岁的男孩帕维尔母亲去世,父亲独自抚养他。帕维尔编了一个程序,可以和死去的妈妈对话。父亲相信一切都能够用电脑方程式运算出来。冬天到了,父亲让帕维尔打电话询问最近三日的温度,得到的回答是:“今天-11℃,昨天-14℃,前天-12.5℃,有八天的霜冻。”父亲将它们一一输入电脑,计算结果很快出来了,冰面的承受强度为每平方米可以承受257公斤,“一个比你重三倍的人。”帕维尔兴奋得晚上睡不着觉。
&&&&隔天下午,父亲独自在书房工作。突然,放在桌上的一支钢笔开始渗漏,墨水瓶破裂,深色墨水洒在书上。湖上的冰裂了,帕维尔沉落湖底,再也没有上来。
&&&&显然人类将他们科学活动的作用夸大了。实验室里的活动是在理想条件之下的活动,而任何具体的人类事务总会遇到许多偶然的、意想不到的情况,受着某时某地条件的限制,而不像实验室的情况那样纯粹,实际生活并不是用任何原理所构筑起来的。这种盲信科学主宰一切,将科学当做一切声音中的最强音,乃至用科学蓝图去改造社会,是现代人类悲剧的来源之一。
&&&&赫胥黎的预言真的来了吗
&&&&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是20世纪最经典的反乌托邦文学之一,与乔治·奥威尔的《1984》、扎米亚京的《我们》并称为“反乌托邦三书”,在世界思想界h影响深远。
&&&&赫胥黎在《美丽新世界》中为我们描绘了虚构的福帝纪元632年即公元2532年的社会。这是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都受着控制的社会。在这个“美丽新世界”里,由于社会与生物控制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沦为垄断基因阶段公司和政治人物手中的玩偶。这种统治甚至从基因和胎儿阶段就开始了。人们渐渐爱上压迫,崇拜那些使他们丧失思考能力的工业技术。 
&&&&在新世界里,人类把汽车大王亨利·福特尊为神明,并以之为纪年单位,它的元年是从福特第一辆T型车上市那一年开始算起的。
&&&&在这个想象的未来新世界中,人类的人性已经消泯,成为严密科学控制下,一群被注定身份和命运的奴隶。
&&&&故事里的大部分人都住在城市里。这些城市人在出生之前就已被划分为“阿尔法(α)”、“贝塔(β)”、“伽玛(γ)”、“德尔塔(δ)”、“爱普西隆(ε)”五种“种姓”。阿尔法和贝塔级别最高,在“繁育中心”孵化成熟为胚胎之前就被妥善保管,以便将来培养成为领导和控制各个阶层的大人物;伽马是普通阶层,相当于平民;德尔塔和爱普西隆最低贱,只能做普通的体力劳动,而且智力低下,尤其是许多爱普西隆只能说单音节词汇。此外,那些非阿尔法或贝塔的受精卵在发育成为胚胎之前就会被一种叫“波坎诺夫斯基程序”的方法进行尽可能大规模的复制,并且经过一系列残酷的“竞争”之后才能存活下来,可谓“出胎即杀”,如书中以电极惩罚接触花朵的婴儿,以暴力洗脑的方式对婴儿进行教育。书中的第五姓经以人工的方式导致脑性缺氧,把人变成痴呆,好使这批人一生只能以劳力工作。
&&&&管理人员用试管培植、条件制约、催眠、睡眠疗法、巴甫洛夫条件反射等科学方法,严格控制各姓人的喜好,让他们用最快乐的心情去执行自己的被命定一生的消费模式、社会姓和岗位。真正的统治者则高高在上,一边嘲笑,一边安稳地控制着制度内的人。
&&&&婴儿完全由试管培养、由实验室中倾倒出来,完全不需要书、语言,无须负责任的性爱成为人们麻痹自己的正当娱乐,有情绪问题用“苏麻”(一种无副作用的致幻剂)麻痹,所谓的家庭、爱情、宗教……皆成为历史名词,社会的箴言是“共有、统一、安定”。
&&&&一个“野蛮人”约翰和母亲由美国新墨西哥州的“野蛮人保留区”进入了作为那个时代的最大政权“世界国”的重要城市伦敦。当地人非常惊讶,因为“野蛮人”有太多使他们不解的地方。而“野蛮人”也对伦敦有太多不解的地方,他为了人生的自由、为了解放城市人而努力过一会儿,最后却受尽城市人的白眼、取笑,陷入绝望,直至最后自杀而死。
&&&&正是在这个“美丽新世界”里,人们失去了个人情感,失去了爱情,失去了痛苦、激情和经历危险的感觉。最可怕的是,人们失去了思考的权利,失去了创造力。在“美丽新世界”中,每个人都失去了自己的个性与追求,像一台不知烦恼的机器一样活着,不会有悲伤,但也不会有快乐。
&&&&如今,我们是不是在面临2012的预言呢?是不是预言要实现了呢?还是人们又一次幸免于难。灾难可能不是来自外界的,更可能是出自人性扭曲和科技加剧。人们的确是渐渐异化,变得爱上压迫、迷恋制度、丧失独立,而带来真正的灾难。何况,一旦有人倾向于相信2012的预言,于是他们恰好更理所当然地发出了“娱乐至死”的口号,并视之为行为之圭臬,进一步和“美丽新世界”的目标接近。
&&&&在这样的一个时代,我们怎样发出抵抗的声音?在赫胥黎早早发出警告而我们正重蹈其覆辙的时候,当我们的孩子迷恋电视节目而过早失去了童年的时候,每个人的心里都已经启动了埋藏好的弹药。
&&&&人造子宫的伦理颠覆
&&&&迅速发展的现代科学技术不仅为人类提供了创造物质财富的前所未有的能力,而且对人类道德的进步起着有力的促进作用,但同时也给传统的伦理观念带来了冲击。《生物技术世纪》一书作者里夫金称,继克隆人之后,人造子宫是又一颗等待引爆的“生物学炸弹”,无疑,一旦这项研究成熟,自然生育就面临着终结的命运。
&&&&日,世界上首只克隆羊“多利”在英国诞生。自此以后,“克隆”在人们的生活中早已经不再新鲜了。随着“人造子宫”概念的提出,人们的视野里又多了一个冲击。“人造子宫”的设想,源于上节中我们提到的反乌托邦小说《美丽的新世界》:
&&&&人类社会变成了一个“基因乌托邦”。高水平的基因技术使得生育这一漫长而又痛苦的过程变成了机械化工厂里的流水作业。设计、克隆、人造子宫孕育成长。高度机械化的程序运行中,人类延续至今的繁衍过程变得愈加简单,自然生育方式早已变成了“禽兽行为”,女人生育的职责已经彻底解放了。女性和男性通常会选择在最佳生育年龄将各自的卵子和精子在生命工厂中冷冻保存,等到他们想拥有自己的孩子时,只需授权生命工厂进行人工授精,并在人造子宫中孕育。婴儿从人造子宫中出生以后,生命工厂再通知父母前去认领。
&&&&这在20世纪30年代还被谴责为“痴人说梦”的构想,现如今已经真正来到我们的世界。科学发展的速度竟然如此之快,女权主义者曾经抱怨女性生育的痛苦却没有选择的权利,对女性来说,怀孕和分娩无疑是一次痛苦的经历。“人造子宫”的提出正是给女性提供了一个可以选择的权利。然而,即使有“人造子宫”的存在,多数妇女仍愿意选择亲自怀孕,她们认为这是一个女人的幸福所在。
&&&&但是克隆技术极大地冲击了社会伦理观念。克隆人也许为人类实现长生不老的千年梦想提供了有科学依据的可能,但祸福相依,克隆行为将会损害被克隆者的公民权益,使被克隆者的唯一性、独特性大大降低。同时,自我欲求、需要、生存价值受到限制,与他人同样所应有的自主权、自决权将遭到否定。
&&&&更为重要的是,“克隆人”为人类人口的非自然生产,即人工生产。正如一位美国伦理学家所指出的:“如果把克隆技术用于制造婴儿,那么我们便面临着由父母生育子女的时代向父母制造子女的时代转变。”
&&&&果真如此的话,我们将面临一系列的伦理问题。父母的职责会发生什么变化?父母与子女的联系是否会大为削弱?我们借以延续人类文明的传宗接代观念还会继续存在吗?一旦“人造子宫”与克隆技术结合,同性恋也会有属于自己的孩子,那性别角色在我们的社会中还会存在吗?女人一旦不在自己的子宫里生育,那么女人存在的价值是否要重新界定呢?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这类伦理难题虽然有望解决,但积淀于人们内心深处的传统伦理文化观念对未来人们的影响不会完全消失。由此可见,传统的爱情、婚姻、家庭伦理已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第4课 我们真的拥有自己吗
&&&&人的命运一半是由外力造成的,一半是由自身设计的。如果我们不能改变我们周围的际遇,那么起码可以掌握我们自己的内心。
&&&&人生只有一次,上帝在这件事情上赐予众生无与伦比的平等。我们又怎能将这仅有的一次生命让他人做主?
&&&&毕业于哈佛大学的哲学家亨利·戴维·梭罗认为,做自己的主人,人生的所有法则都将变得简单,孤独将不再孤独,贫穷将不再贫穷,脆弱将不再脆弱。
&&&&认识你自己,凡事勿过度
&&&&古老的哈佛比美国历史还长,世人都说“先有哈佛,后有美国”。哈佛以她独特的人文关怀精神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杰出的哈佛人。
&&&&哈佛学子之所以不平凡,是因为他们对自己有清楚的认识,他们能够充分认识到自己适合过什么样的生活,自己该有怎样的人生,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
&&&&翰森先生赤手空拳,艰苦奋斗,终于成为一名成功的金融家。
&&&&翰森只有威特一个儿子,从小就给他创造了一个优越的环境,希望威特能成为一个卓越的人。
&&&&威特从入学起,他的成绩在学校就是出类拔萃的。在6岁时,威特就梦想着当一名糕点师,做出最棒的布朗尼蛋糕。
&&&&高中快毕业的时候,威特踌躇满志地报考了3所烹饪学院,但最终却因考试成绩不理想而遭到各个学院的拒绝。这对从小就十分优秀的威特是个很大的打击,他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待了好几天。无奈之下,威特最终选择了哈佛大学。
&&&&几年后,威特以优异的成绩从哈佛大学毕业,进了翰森先生的公司工作。威特凭借自己的能力不仅很快熟悉了金融业务,而且很快在金融界崭露头角。毕竟岁月不饶人,翰森先生病倒了,虽然不严重,但医生还是叮嘱他卧床休养。
&&&&这天晚上,威特拿出自己烘焙好的布朗尼蛋糕递给翰森先生,棕色的糕体散发着巧克力香味,看上去松软可口。威特捧着蛋糕,脸上洋溢着得意的笑容。那笑容是翰森先生很久不曾看见的,他记起儿子孩提时的理想。
&&&&翰森先生的眼睛湿润起来,他接过蛋糕,认真地问威特:“这么多年,你工作得并不快乐,对不对?”
&&&&威特怔了一下说:“可我一直干得很出色。”翰森先生低头咬了一口布朗尼蛋糕,咀嚼半天,说:“我一直为拥有一个出色的儿子自豪,但是吃了你亲手做的布朗尼蛋糕,我才发现原来拥有一个快乐的儿子更重要。”
&&&&说罢,翰森先生带着儿子到书房,从保险柜里拿出当年威特考烹饪学院的成绩单,全是优秀记录——当时是他隐藏了威特真正的成绩。
&&&&第二天,威特就宣布辞去公司所有职务,正式经营一家糕点店。
&&&&一块美味的布朗尼蛋糕,不仅是威特的梦想,而且也是他与自己的较量。
&&&&世界上最难认清的就是自己。一个人要想真正认识自己,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它要求我们必须从性格、爱好等方面全面分析自己。只有正确地认识自己,才能保持本色,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认识自己,并且按自己的意图去做事,才能让自己具有无穷的魅力。
&&&&我们都知道在戴尔菲神殿上刻着“认识你自己”这一行字,“戴尔菲”是世界上著名的古希腊神殿,古希腊人把阿波罗神殿视作一个解决人生谜题的神圣殿堂。戴尔菲神殿中供奉的是阿波罗神,阿波罗神是希腊神话中的太阳神,他是光明、理性的代表。人生总是充满着困惑与不解,加之当时的教育又不够普及,当人们在迷惑不解时都会到戴尔菲神殿去求签,请神殿中的祭司加以解释。
&&&&对希腊人来说,戴尔菲神殿可以算是信仰的中心,而能够被刻在神殿上的语句一定是极其重要和特别的。其实,在戴尔菲神殿上还刻着一行大多数人不知道的字,那就是“凡事勿过度”。这句话是在警醒世人做任何一件事情都不要过度执著,要懂得适可而止。
&&&&一个背着大包裹的忧愁者千里迢迢跑来拜访一位德高望重的哲人,他诉苦道:“先生,我是那样孤独、痛苦和寂寞,长期的跋涉使我疲倦到极点,我的鞋子破了,荆棘割破了双脚,手也受伤了,流血不止;嗓子因为长久的呼喊而沙哑……为什么我还不能找到心中的阳光?”
&&&&哲人问:“你的大包裹里装的是什么?”
&&&&忧愁者说:“它对我可重要了。里面是我每一次跌倒时的痛苦,每一次受伤后的哭泣,每一次孤寂时的烦恼……靠了它,我才能走到您这儿来。”
&&&&听完后,哲人带忧愁者来到河边,他们坐船过了河。
&&&&上岸后,哲人说:“你扛了船赶路吧!”
&&&&“什么,扛了船赶路?”忧愁者很惊讶,“它那么沉,我扛得动吗?”
&&&&“是的,孩子,你扛不动它。”哲人微微一笑,说:“过河时,船是有用的,但过了河,我们就要放下船赶路。否则,它会变成我们的包袱。痛苦、孤独、寂寞、灾难、眼泪,这些对人生都是有用的,它能使生命得到升华,但久久不忘,就成了人生的包袱。放下它吧!孩子,生命不能太负重。”
&&&&忧愁者放下包袱,继续赶路,他发觉自己的步子轻松而愉悦,比以前快得多。原来,凡事不可过度,生命是可以不必如此沉重的。
&&&&在年轻的时候,我们总会怀揣着远大的抱负和理想,然后为此执著地、疯狂地追寻,为此,我们背负着沉重的心理包袱,以至于让自己身心俱疲,以至于在多年以后才悔悟到因为自己当时的偏执让自己错过了太多美丽的风景。如果我们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凡事勿过度强求,懂得适可而止,即使无法到达山顶,至少我们享受到了路边的美景。
&&&&一个人的成功过程就是一个不断自我认识的过程。一个人对自我认识是伴随着人的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丰富而完成的。虽然自我认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人完全有能力正确地认识自我。因为只有正确地认识了自我,才可以做出正确的决断和准确的选择,才能懂得适可而止,适时地把握机会,实现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人是否能选择自己需要的
&&&&哈佛医学院的一位著名教授曾遇到过一个名叫波波拉的女人,波波拉是位女教师,她对自己的脸感到很不满意,觉得哪儿都不顺眼,因此决定去整容。医师仔细地望着她,认为她长得并不难看,问题就在于她把自己估计得太低。医师还是动手术稍微改善了她的五官,但只是动了一些小手术,比她所要求的要少很多。
&&&&波波拉很不高兴,她一边打量着镜中的自己,一边埋怨道:“你并没有对我的脸作太大的改变。”医师说:“你的脸本来就只需稍作改变,问题是你使用脸的方式错了,你把它当做是一个面具,用来遮掩你的真实感觉。”
&&&&波波拉伤心地低下头说:“我已尽最大的能力了。”
&&&&医师理解地看着她,波波拉沉默片刻,然后袒露了心声:每一天她到学校去时,都像戴着面具,要表现出最好的一面,把所有的感情全部隐藏起来,只留下她认为“正确”的一部分。3年的教学生涯中,孩子们总是嘲笑她。
&&&&医师说:“孩子们嘲笑你,是因为他们已看出你一直在演戏。身为一名教师,并不一定非要表现得十全十美,偶尔也可以表现得愚蠢一点,学生们仍然会尊重你。摘掉你的面具,你会更喜欢你自己。”
&&&&离开诊所后,波波拉心情好多了。几个月后,她再也不担心她的脸,也不再抱怨了。
&&&&我们的生命、容貌、出身、本能等,都是与生俱来的,是无法选择、无法改变的。没有人会征求你的意见,如你愿不愿意出生、想要什么样的容貌、想选择什么样的家庭背景、都需要哪些本能等,你就已经降临人世,有了生命,在呱呱声中,来不及问一声为什么,命运的鞭子就已经催你上路了。
&&&&正如海德格尔所说“人是被抛入这个世界的”,我们是无法选择自己的。每一个人一生都会历尽艰辛苦楚,我们已经无法记清自己经历过多少次的心碎欲裂:为了枯萎死去的爱情,为了逝去的亲人、朋友,为了年少时的梦想,为了太多我们无法得到抑或是得而又失的人或事,我们常常会陷入苦痛的深渊而无法自拔,但每每走过一段人生历程,我们又常常会感叹于自己竟然能够走过那么多的苦难。终于有一天,我们经历完我们命定的劫难,可以安然地入睡了,但是就在你回眸而望的一刹那,你却突然疑惑了:这让你筋疲力尽的一生真的是属于自己的吗?也许,你只是被不幸选中来上演一场所有情节都被谱写好的戏剧,而且是一场注定就没有结局的悲喜剧,可是,面对这样的情境,我们却连说“不”的勇气都没有。当人生帷幕落幕的那一刻,看客们心满意足地走出了你人生的剧场,而你只能站在空旷的人生舞台上,望着他们漫不经心的背影,最后留给自己的只是欲哭无泪的彷徨……
&&&&叔本华劝世人斩断欲望,断尽痛苦的根源,最终却只能在拈花微笑的佛门找寻人生的皈依。“人们一思索,上帝就发笑”,人生的悖论永远是无解的,人们在无奈中哭泣地追寻,留下的永远是那双布满忧伤的眼睛。
&&&&托马斯·阿奎那认为:人生在世,只不过是过路的旅客。人是不可能永远活在人世上的,无论你是超级富豪还是一介平民,都逃脱不了人生之大限——死亡。所以说,人生的意义就是在这个旅行的过程中。托马斯让我们把幸福寄托于来世和上帝,把追求尘世幸福的行为和想法看成是邪恶的,其实是让我们否定现在,活在一种期待中。岂不知,人生的旅行并没有什么终极的目的地,耽误了路边的风景本身就是浪费生命。
&&&生命是一种过程,生命本身其实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只是你自己赋予你的生命一种你希望实现的意义,因此享受生命的过程就是一种意义所在。很多时候,人们都过于追求事情的结果,往往忽略了享受生命过程的美好。事情的结果好了,我们会感到快乐,但这种快乐是短暂的、稍纵即逝的;而享受生命的过程却能够使我们的生命更加充实,而我们在不断充实自己的过程中定能够享受到长久的快乐与满足。
&&&&我们能追求到完美吗
&&&&有这样一位老人,他的外表虽然狼狈,却有着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不论是行走或躺卧,他总是仔细而专注地观察着来来往往的人。
&&&&老人的外貌与双眼组合成了一幅极不统一的画面,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人们窃窃私语:这不是一个普通的旅人,他一定是一个特殊的寻找者。
&&&&但是,老人到底在寻找什么呢?
&&&&一些好奇的年轻人忍不住问他:“您究竟在寻找什么呢?”
&&&&老人说:“我在你们这个年纪的时候,就发誓要寻找一个完美的女人,娶她为妻。于是我从自己的家乡开始寻找,一个城市又一个城市,一个村落又一个村落,但一直到现在都没有找到一个完美的女人。”
&&&&“您找了多长时间呢?”一个年轻人问道。
&&&&“找了六十多年了。”老人说。
&&&&“难道六十多年来都没有找到过一个完美的女人吗?会不会这个世界上根本就没有完美的女人呢?岂不是找到死也找不到吗?”
&&&&“有的!这个世界上真的有完美的女人,我在三十年前曾经找到过。”老人斩钉截铁地说。
&&&&“那么,您为什么不娶她为妻呢?”
&&&&“在三十年前的一个清晨,我真的遇到了一个最完美的女人,她的身上散发出非凡的光彩,就好像仙女下凡一般,她温柔而善解人意,细腻而体贴,善良而纯净,天真而庄严,她……”老人边说边陷入深深的回忆中。
&&&&年轻人更着急了:“那么,您为何不娶她为妻呢?”
&&&&老人忧伤地流下眼泪:“我立刻就向她求婚了,但是她不肯嫁给我。”
&&&&“为什么?”
&&&&“因为她也在寻找这个世界上最完美的男人!”
&&&&生活中许多人就像这位老人一样,终其一生都在寻找一位最完美的伴侣,寻找一份完美的工作,寻找一种完美的生活,然后日子就在这种寻找中如白驹过隙般溜走了。
&&&&追求完美是人类正常的渴求,也是人类最大的悲哀,因为现实生活中“完美”这个字眼的诞生原本就伴有缺憾。世界上本无完美的事物,如果你一味地将追求完美的茧一层一层地套在身上,那么你最终也会死在这重重的包裹中,最后留给自己的只能是遗憾和痛苦。
&&&&泰勒·本—沙哈尔教授原来也是一个完美主义的追求者。他在11岁时放弃了自己的篮球梦开始打壁球,那段时间,他的生活也是围绕壁球展开的。每天跑步,打球,上学,放学,打球,锻炼,写作业,睡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日子过得很艰苦,但是他身体上的痛苦始终比不上心理上的疲倦。他始终达不到自己理想中的状态,以致到了关键比赛就紧张无比,输掉了本该获胜的比赛。每次他都告诉自己,如果能够赢得这场比赛,自己就会开心,就会平静。最后,泰勒·本—沙哈尔终于打进了以色列全国壁球比赛的决赛,并且获得了梦寐以求的成功。
&&&&那个时刻,泰勒·本—沙哈尔高兴万分,认为这所有的一切都是值得的,因为他终于可以开心了。但是喜悦和兴奋过后,他哭了起来。这不是喜悦的泪水,而是无助和痛苦的泪水。泰勒·本—沙哈尔本以为这仅仅是大喜之后的大悲,会很快过去,但是这种情绪一直没有退去。数周后,他告诉自己,他要成为世界冠军才会真正快乐。
&&&&于是,泰勒·本—沙哈尔去了英国,去模仿世界冠军的训练方法。他每天跟随着世界冠军跑7英里,还要在健身房锻炼3小时。半年后,泰勒·本—沙哈尔已经成为了世界冠军的固定陪练,跟随他到处旅行比赛。不幸的是,伤病找上了泰勒·本—沙哈尔,但还好不是严重的伤病,泰勒·本—沙哈尔依然坚持刻苦训练,一直坚持了4年。但是伤病越来越重,直到20岁时,医生告诉泰勒·本—沙哈尔,他要么继续职业壁球生涯,不过背部必须做手术;要么就干脆放弃。于是,泰勒·本—沙哈尔放弃了自己的梦想,考到哈佛大学。
&&&&泰勒·本—沙哈尔进入哈佛前的经历竟如此曲折,而且他的身心也承受着巨大的痛苦,这是因为泰勒·本—沙哈尔对“完美”过于执著。事实上,在哈佛有很多人都有完美主义的情结:可能是因为他们本身就很优秀,所以倾向于各方面都做到最好;也可能是因为他们害怕失败,所以即使是自己没有能力做的事情,也力求尽善尽美。
&&&&有些事可以通过努力改变,而有些事无论如何努力都难以改变。对于我们不能改变的,不管喜欢与否,我们只能接受它们,不应该抗拒。世界就是这样,事情本来如此,天生万物,一些东西永远不可能改变。有些人为了让自己更加完美,不惜去做手术改变面容,然后当脸部发生不适的时候,又要去花大笔的钱将脸重新还原,否则就有生命危险。为了完美而苛求自己,无疑是对自我的一种虐待。
&&&&完美主义经常会悄悄地、深深地渗入人们的心里,但是世上哪有真正的圆满?对于自己的缺陷不要耿耿于怀,要敢于直面不完善的自我,这才是真正的勇者。从自身条件的不足和所处的不利环境的局限中解脱出来,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吧。
&&&&自尊:一切想法和判断的根源
&&&&有一年的春季学期,一个名叫斯坦的女孩子选修了威廉姆·詹姆斯的哲学课程。期末考试那天的天气很好,考试的内容是关于人生的意义之类形而上学的东西。斯坦看完题目后,在自己的答卷上写下一句话:“在今天这样美好的天气里答题考试,甚为可惜。”然后,她便离开了教室。哲学老师威廉姆·詹姆斯最后给了她A的成绩。
&&&&大家一定会觉得诧异,威廉姆·詹姆斯为什么给了这个女孩A的成绩?这是因为威廉姆·詹姆斯认为这个女孩具有独立的自尊心。
&&&&通常情况下,人们认为自尊心仅仅是自己虚荣心的满足。然而,美国自尊研究的鼻祖、一位有50年工作经验的心理治疗师和哲学家伯兰登对自尊做出这样的定义:“自尊是一种认为自己有应对生活基本挑战的能力、值得追求幸福的倾向。”这个定义中提到了两个概念:个体的能力和个体的价值感。这两者都很重要,否则会造成较低的自尊水平。
&&&&一个人在各方面都很能干,不管是事业、家庭还是人际关系都不错,但他的自尊心水平还是可能很低,这是因为他缺乏“价值感”。我们一生中作出的所有评估,都没有对自我的评估重要。因为我们一直和“自我”在一起,我们对自己的评价会影响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无论是独处的时候,还是与他人在一起的时候。无论是我们环顾周围,还是检验自己,几乎每个人的自尊心都有很多提升的空间。
&&&&自尊不是和成功、社会地位、金钱等联系在一起的,而是受其他因素的影响。
&&&&有一些人总是需要别人的表扬,比如做演讲的时候,如果观众反应强烈,就会很高兴,如果观众没有反应;他便讲得索然无味;又比如有的学生很在意家长和老师对自己成绩的评价,如果老师和家长都表扬他,他会很高兴;如果有人对他的成绩表示怀疑或者不屑一顾,他就会很难受,觉得自己受了莫大的委屈。这种喜怒全系于他人的人,生活的动力往往来源于他人的看法。比如就业时,会倾向于高名望、高地位的工作;选择伴侣时,主要考虑别人是否肯定、是否喜欢。他们对自己的判断也是来自与他人的比较,如果考试成绩比别人高,感觉很好,反之则感觉很糟糕。“我全身心地投入心理学的学习,如果有人比我学得好,我会感觉到压抑和羞愧。”几乎没有人不具备依靠性和比较性的自尊,因为我们都是凡人,不可能无视他人的看法,不与他人比较,这是人性使然。如果我们想要克服人性的弱点,就要学会遵从它,否则只会适得其反。
&&&&也有的人对自己的评判是根据自我的标准,比如,一个人很清楚自己的学习是否努力,工作是否用心,尽管别人对此有很多的看法,但最终内心的尺子是由他自己来衡量的。这样的人在思考自己的能力大小时,不会和他人比较,而是和过去的自己比较。我进步了吗?我是不是比过去的自己幸福?在这样的观念指导下,别人进步的多少,别人幸福还是不幸,都不会影响他对自己的评价。
&&&&对于自尊的维护,我们既不依靠他人的看法,也不应来源于自我的评判。我们在评价自己的能力时,既不需要和别人比较,也不需要和自己比较,它是一种自然存在的状态。例如,写一本书时,有的人会和其他书籍进行比较,动力来自于他人的赞扬和肯定;有的人的满足感来自自己写作水平的进步,由自己来决定书写的好坏;而有的人写书的目的很简单,就是当有好的想法时,希望能用书呈现出来。如果发现其他同样优秀的书,也会感到很满意——因为他们把自己和他人融为一体了,也就不会把自己和别人放在对立面上。
&&&&对于自尊的培养需要很长的时间,或许是一辈子,就像走路,我们在孩提时不会走路,磕磕绊绊,需要他人的帮助;一段时间之后,我们能单独走路了,但还是很小心翼翼,不太熟练;后来,我们就能独自熟练地走路了。刚出生的时候,我们都没有自尊,过一段时间后,我们开始通过他人的看法来了解自己;然后,我们开始有自己的意识,懂得和以前的自己进行比较;最后,如果独立性的自尊足够强,我们进行到自然而然的存在的阶段。很多人到了很大的年龄才真正懂得如何让别人了解自己,而不是一味地寻求肯定。
&&&&穿越现实的智慧之旅
  揭示隐藏在表象世界下的真实
  有谁能够为我们指引人生?
  有一个,且只有一个,那就是哲学。
  人类最大的痛苦就是精神的痛苦。而这一痛苦的根源是人类疏于思考,所以,我们应当用勤于思考来治疗。哲学就是慰藉精神的一剂良药。
  人生就是一个购买面包、烘焙面包、品味面包的过程,若要面包变得更好吃,就需要调味的奶油或蜂蜜,而奶油和蜂蜜指的就是哲学。
  哲学的作用就是帮助人们实现心灵的平静,至少能够让人坦然地接受挫折与失败,减轻心理上的痛苦。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企鹅图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