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斯坦签证坦

哈萨克斯坦旅游景点_哈萨克斯坦旅游攻略_哈萨克斯坦旅游网
关注欣欣旅游微信 找攻略、订线路、查门票、搜酒店... 扫描二维码或微信查找“cncncom”
旅游指南旅游百宝箱旅游服务平台
吉安出发 更改城市
选择您的出发城市
线路 景点 旅行社 综合 门票
您的位置: >
> KAZAKHSTAN
跟团游14780元起省1110元跟团游5380元起省1600元自由行2800元起省100元跟团游36800元起省200元跟团游36500元起省300元跟团游36580元起省220元友情链接:中国石油在哈萨克斯坦
公司于1997年进入哈萨克斯坦,目前在哈萨克斯坦开展油气投资和油气田工程技术服务等业务。
油气投资业务
工程技术服务
环境与社区
公司在哈萨克斯坦的油气投资业务主要包括阿克纠宾油气项目、北布扎奇油田项目、PK石油公司项目、KAM、ADM五个油田开发项目和两个勘探项目。同时,在哈萨克斯坦承建并与哈方合资运营中哈原油管道、肯基亚克—阿特劳管道等油气储运项目。
阿克纠宾油气项目
1997年6月,公司购买了哈萨克斯坦阿克纠宾油气股份公司60.3%的股份,获得让纳诺尔、肯基亚克盐上和肯基亚克盐下三个油气田的开采许可证和一个勘探区块合同。目前,公司拥有中油阿克纠宾股份有限公司85.42%的股份。
2011年,阿克纠宾肯基亚克盐下油田采收率进一步提高,曼格什套(MMG)原油产量创近年新高,被合作伙伴哈萨克斯坦国家油气公司称为中哈油气合作的典范。公司与哈萨克斯坦国家油气公司签署了《关于哈萨克斯坦乌里赫套项目合作的原则协议》,双方将联合勘探开发乌里赫套气田,为中哈天然气管道二期提供气源保障。
o 肯基亚克盐下油藏开发
公司接管阿克纠宾油气股份公司后,利用先进的钻井技术和丰富的开发经验,使得肯基亚克盐下上亿吨难以动用的储量得到开发。
o 让纳诺尔油田
让纳诺尔油田是一个已经开采了近30年的老油田。公司应用气举采油技术,解决了油井高含硫防腐、气举阀投捞等难题,缩短了油井的排液和投产周期,平均单井日增原油18.1吨。目前,气举技术已在让纳诺尔油田250多口油井得到应用,气举井日产量占全油田总日产量的67%以上。
o 滨里海盆地东缘中区块
2002年6月,公司与哈萨克斯坦能矿部签署了滨里海盆地东缘中区块勘探合同。滨里海盆地东缘中区块位于阿克纠宾州南部,勘探面积3262.3平方公里,合同期限6年。
2005年,公司部署在该区块的A-1探井获得高产油气流,经测试,日产油85吨。2007年,滨里海盆地东缘中区块北特鲁瓦构造上的5口探井在其主力油层均获得高产油流。经测算,该区石油地质储量达1.5亿吨。2008年,滨里海中区块希望油田累计探明地质储量达到1.8亿吨。
2009年,哈萨克斯坦滨里海中区块部署的多口探井获得新突破,进一步扩大了阿克纠宾油气合作项目希望油田含油面积。
2010年,滨里海中区块获得新的地质发现,巩固和扩大了阿克纠宾项目希望油田的资源基础。
2011年,哈萨克斯坦希望油田第四油气处理厂项目顺利完工。
PK石油公司项目
2005年10月,公司收购了哈萨克斯坦PK石油公司。2006年7月,公司与哈萨克斯坦能矿部达成协议,将PK石油公司33%的股份转给哈萨克斯坦国家石油公司。
目前,公司拥有PK石油公司67%的股权。
哈萨克斯坦PK公司是一家从事油气资产收购、勘探、开发、炼油及油品产品销售的综合性能源公司,拥有11个油田和5个勘探区块。上游资产位于哈萨克斯坦中部的南图尔盖盆地,下游业务以炼油、成品油及原油销售为主,拥有哈萨克斯坦国内最大的奇姆肯特炼厂和分布在塞浦路斯及哈国各地的销售公司和加油站。
公司接管PK石油公司后,通过滚动勘探和精细勘探技术,相继在老区和新区获得勘探突破和油气发现。2006年12月,部署在油田区深部的Aryskum-27井完钻,钻井过程中钻遇良好的油气显示,展示了该地区油田下部地层良好的勘探远景。同时,公司通过油层改造、控制综合含水等措施,使得PK石油公司原油产量连续两年保持在千万吨以上。
2008年,PK石油公司发现规模碳酸盐岩潜山油藏,在西部Doshan区块和北部勘探程度很低的Karaganda区块获得商业油气发现。
2010年,PK石油公司南图尔盖盆地两个勘探区块和两个老油田的滚动勘探取得重要突破,首次在区域盖层之上发现油气,展示了非构造油藏的勘探新领域。
北布扎奇油田
北布扎奇油田位于哈萨克斯坦西部曼格斯套州。2003年,公司先后从Nimir石油公司和Texaco公司购买了雪佛龙-德士古北布扎奇有限公司35%和65%的股份,从而获得北布扎奇油田100%的股权。经历多次股权变动后,公司目前和俄罗斯卢克石油公司(Lukoil) 各持有北布扎奇油田50%的股份,双方以联合作业的方式共同经营北布扎奇油田。
2005年,公司在北布扎奇油田开展的侧钻水平井和酸化增产试验取得明显效果。侧钻水平井日产量提高14.4倍,酸化试验井日产量提高3.6倍。
日,北布扎奇中心处理站二期工程全面投产,使油田处理能力达到200万吨/年。
KAM项目主要包括肯尼斯油田和贝克塔斯油田,均位于哈萨克斯坦南图尔盖盆地,面积431平方公里。
2004年11月,公司收购了哈萨克斯坦肯尼斯油田和贝克塔斯油田(合称KAM项目)50%的股权。目前,公司在两个油田分别拥有25%的权益。
2005年1月,公司与艾旦石油股份公司签署购股协议,获得艾旦石油股份公司在哈萨克斯坦项目100%的权益。艾旦石油股份公司拥有阿雷斯和布里诺夫两个勘探区块的勘探许可证。阿雷斯和布里诺夫勘探区块位于哈萨克斯坦南部克孜勒奥尔达州,面积分别为215.86平方公里和59.697平方公里。
2006年,公司部署在北滨湖3号构造上的评价井SPR5井在白垩系地层获得油气流,经测试日产油122立方米。2007年,南阿雷斯和鲍金根地区发现商业油流,新增石油地质储量1200万吨。2008年,滨湖探区岩性油气藏勘探获得多项新发现,预示阿雷斯-滨湖构造过渡带存在一定岩性油气藏勘探潜力,为下一步精细勘探奠定了良好基础。
合资运营的油气管道
o 中哈原油管道
o 中亚天然气管道哈萨克斯坦段
o 肯基亚克—阿特劳输油管道
o 让纳诺尔-KC13天然气管道
o 日,公司获得阿克纠宾油气股份公司60.3%的股份。
o 2003年5月,公司购买了中油阿克纠宾股份有限公司25.12%的股份,在中油阿克纠宾股份有限公司的持股比例达到85.42%。
o 日,公司收购了德士古-北布扎奇合资公司100%的股份。
o 日,公司与哈萨克斯坦国家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签署了《关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阿塔苏至中华人民共和国阿拉山口原油管道建设基本原则协议》。
o 日,公司在阿克纠宾州修建的让纳诺尔油田-KC 13处理厂的天然气管线竣工。
o 日,公司成功收购哈萨克斯坦PK石油公司。
o 日,公司与哈萨克斯坦能矿部达成协议,将PK石油公司33%的股份转给哈萨克斯坦国家石油公司。
o 日,中哈原油管道一期工程(阿塔苏-阿拉山口)竣工投产。
o 日,中哈原油管道二期工程开工。
o 日,中亚天然气管道中哈段在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开工建设,中哈段全长1300千米。公司与哈萨克斯坦国家石油天然气公司成立的中哈天然气管道合资公司(AGP),将负责中亚天然气管道在哈萨克斯坦境内的建设和运营。
o 日,公司与哈萨克斯坦国家石油天然气公司签署关于在天然气及天然气管道领域扩大合作的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共同研究和推动合作开发乌里赫套凝析气田,实施中哈天然气二期管道项目。
o 日,中油国际(PK)有限责任公司获得哈萨克斯坦“最佳企业奖”银奖。该奖项由哈萨克斯坦政府设立,用于表彰在哈境内履行社会责任方面成绩突出的企业。评委会认为,PK公司作为一家在积极贯彻和履行社会责任,关爱、支持员工和健康安全环保方面表现最为出色的企业,在为员工提供良好薪酬福利、保障员工职业稳定、提供完善专业培训和在职再培训等方面做出了突出成绩。
o 日,与哈萨克斯坦国家油气股份公司签署了《关于扩大石油天然气领域合作及50亿美元融资支持的框架协议》。双方还与中亚石油有限公司签署了《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与哈萨克斯坦国家油气股份公司联合收购曼格什套油气公司的协议》。
o 日,中哈原油管道二期一阶段肯基亚克-库姆科尔管道正式开始商业输油。
o 日,与哈萨克斯坦国家油气公司签署《关于中哈原油管道二期二阶段建设的框架协议》和《关于联合开发乌里赫套气田的框架协议》。
o 日,与哈萨克斯坦国家油气公司签署《关于中哈天然气管道二期设计、融资、建设、运行原则协议》,将合作建设中哈天然气管道二期工程,以满足哈萨克斯坦南部地区天然气需求。
o 日,中哈天然气管道二期工程开工建设,将修建阿克纠宾州巴卓伊至南哈萨克斯坦州奇姆肯特段,全长1164千米,输气能力60亿立方米/年。
o 日,公司与哈萨克斯坦国家油气公司签署《关于哈萨克斯坦乌里赫套项目合作的原则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按50%:50%的权益成立合资企业,联合勘探开发乌里赫套气田。
o 日,中哈天然气管道二期工程主体管线在南哈萨克斯坦州突厥斯坦市开工建设。管道始于哈萨克斯坦曼格斯套州别伊涅乌,在南哈萨克斯坦州奇姆肯特与中亚天然气管道相连,设计输气能力100亿立方米/年,可扩至150亿立方米/年。
o 日,与哈萨克斯坦国家油气公司签署《关于中哈天然气管道C线设计、融资、建设和运营的基本原则协议》。2012年初开工建设,计划2014年初开始供气。
公司在哈萨克斯坦提供物探、钻井、测录试、井下作业以及工程建设方面的服务。2008年,公司顺利获得中信测井项目、SAGIZ测井射孔项目,形成了阿克纠宾、阿克套、阿特劳和克兹拉尔达四个规模市场。
肯基亚克盐下油藏钻井
哈萨克斯坦肯基亚克盐下油藏埋藏深、压力高、地层剖面结构复杂。钻井过程中经常发生井漏、井喷、卡钻情况,钻井成功率很低,是世界级技术难题。针对上述情况,公司采用两性离子聚磺饱和盐水钻井液,抑制岩盐溶解,同时加入防塌、防卡处理剂,防止地层失稳垮塌,顺利钻穿3000米厚的含气岩盐层,解决了巨厚盐岩层钻井等技术难关。
中哈原油管道
中哈原油管道(阿塔苏-阿拉山口)是哈萨克斯坦首条直接连通国外消费市场的能源通道。中哈原油管道工程于2005年12月竣工,2006年7月投入商业运营。公司承担的施工段地质条件复杂,途经34公里的沼泽地,150公里的沙漠戈壁地段和83公里的强风口区,先后穿越4条大型河流和9条公路,并两次穿越铁路。
中亚天然气管道
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是公司首条在境外跨多国建设和运营的天然气长输管道。管道起自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边境格达伊姆,经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到达中国境内新疆霍尔果斯,采用A、B双线并行方式敷设,全长3666千米。日,A线竣工投产。
中亚天然气管道哈萨克斯坦段全长1300千米。2008年7月,在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开工建设,日单线竣工。中国石油与哈萨克斯坦国家石油天然气公司成立的中哈天然气管道合资公司(AGP),将负责中亚天然气管道在哈萨克斯坦境内的建设和运营。
日,中亚天然气管道双线贯通。日,中亚天然气管道哈萨克斯坦境内4号压气站竣工,中亚天然气管道输气能力增至150亿立方米/年。
中亚天然气管道自2010年10月双线通气以来,保持了安全平稳运行。2011年,1、4、6号压气站建成投运,使中亚天然气管道输气能力提升至230亿立方米/年,全年输送天然气158.6亿立方米。公司还分别与乌兹别克国家油气公司、哈萨克斯坦国家油气公司签署了中亚天然气管道C线建设和运营协议,C线将与已建成投运的A/B线并行敷设,输送来自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哈萨克斯坦3个国家的天然气,建成投运后将使中亚天然气管道全线输气能力提升至550亿立方米/年。
中亚天然气管道二期
中哈天然气管道是中亚天然气管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分两期进行建设。一期工程为中亚天然气管道过境哈萨克斯坦的管道,全长约1300千米,已于2009年12月竣工投产。
日,中哈天然气管道二期工程开工建设。二期工程始于哈萨克斯坦曼格斯套州别伊涅乌,在南哈萨克斯坦州奇姆肯特与中亚天然气管道相连,全长1475千米,设计输气能力100亿立方米/年,可扩容至150亿立方米/年,以满足哈国南部地区天然气需求。
公司承建的其他石油工程建设项目主要有:
· 2005年4月,公司运用先进的油气混输工艺技术,建成肯基亚克油田至让纳诺尔油气长44公里的油气混输管道。
· 2007年12月,公司承建的让纳诺尔油田第三油气处理厂一期工程建成投产,成为哈萨克斯坦第一个实现大规模伴生气100%回收的样板工程。
· 2008年4月,公司承建的PK石油公司天然气综合利用工程(一期)投产,油田伴生气燃放从2007年的9700万立方米减少到4600万立方米,达到了哈萨克斯坦政府对油田天然气排放指标的环保要求。
公司严格遵守哈萨克斯坦法律法规,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和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积极推广应用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新技术,切实采取提高能效、循环利用资源、生态修复和减少排放等多种措施保护环境。
中国石油在哈萨克斯坦的每一个项目,无论是勘探开发、炼油化工,还是管道运输或工程技术服务,都要对环境影响进行评估(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简称EIA),制定两个以上的实施方案,并从生态经济角度优选方案,将生产活动可能给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
PK石油公司模范遵守哈国环保法令,积极响应政府关于天然气综合利用的号召,继续加大天然气综合利用工程建设力度,PKKR天然气综合利用工程二期和TP的油气处理厂建成投产,天然气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在哈国各企业中处于领先水平。
天然气综合利用
公司响应哈萨克斯坦政府关于禁止天然气火炬空燃的要求,在油田开发中合理有效、系统地规划利用油田伴生气资源,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环境和社会综合效益:一是提高油气处理能力,解决了上产瓶颈,增加了油气产量;二是回收伴生气发电,提高了能源效率;三是将剩余油田伴生气回注到地层,减少了环境污染。
2005年,公司投资建设的让纳诺尔-KC13天然气管道,结束了当地伴生气燃放的状况。在减少环境污染的同时,为管道沿线居民提供清洁能源,提高资源利用率。
日,PK石油公司天然气综合利用工程(一期)投产,油田伴生气燃放从2007年的9700万立方米减少到4600万立方米,达到了哈萨克斯坦政府对油田天然气排放指标的环保要求,得到了哈萨克斯坦能矿部、社会保障部、克孜勒奥尔达州政府的高度肯定和赞扬。
2009年10月,因成功实施天然气综合利用工程和其他环保成就,PK石油公司获得由哈萨克斯坦政府颁发的哈国石油工业环保最高奖——金普罗米修斯奖。
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公司以优惠价格向哈萨克斯坦居民和企业提供天然气,为哈国炼厂提供原油,以优惠价格向哈萨克斯坦提供农业用油,并且通过购买哈国的商品和服务,带动了当地中小企业的发展。
·向当地居民提供优惠油气
根据哈萨克斯坦政府《关于2010年天然气领域发展计划》的要求,中油阿克纠宾油气股份公司一直以优惠价格向阿克纠宾州居民和工业企业供应天然气。如今,阿克纠宾州居民使用的天然气价格仅为周边市场价格的四分之一。
根据哈萨克斯坦政府要求,中油阿克纠宾油气股份公司每年按哈国国内油价向哈国炼厂提供义务原油。年,共向哈国炼厂提供义务原油340多万吨。
公司积极响应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有关支持农业发展的倡议。2004年以来,中油阿克纠宾油气股份公司每年春、秋两季,都以优惠价格向当地提供柴油和重油,支持农业生产。
·带动基础设施建设
2004年,公司投资建设了恩巴—让纳诺尔铁路工程,为铁路沿线村庄农牧产品的外销提供了运输便利。作为哈萨克斯坦第一条由外国公司投资并由哈国公司建设施工的铁路,恩巴铁路获得了哈国政府的高度评价。
2007年,公司分别为克兹罗尔达州和南哈萨克斯坦州提供400万美元和180万美元,用于帮助当地修建公路、社区公园、学校、图书馆,改善居民饮水、用电等。
2010年,曼格什套项目为所在州五个农业区提供农业援助,并投入大量资金用于社区幼儿园的维修维护。
培训与教育
公司高度重视人力资源开发,注重将员工职业素养和能力的提升转化为公司长远发展的持续动力,把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作为一项重要工作,设计培训、教育和轮岗机会,搭建员工发展平台,使他们迅速地成长。目前,已与十余家哈国国内外知名高校及专业培训机构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主要开展的培训项目涉及技术、管理、销售、HSE、质量监督、商务、外语等领域。
公司控股子公司中油阿克纠宾股份有限公司是所有在哈经营的外国公司中当地劳动力所占比例最高的公司,目前约有2万哈籍员工,约占阿克纠宾市就业人口的15%。
1997年以来,公司每年都会在项目所在地举办培训或者选送哈方员工到中国及第三国进行培训。已连续多年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培训中心举办为期3周的哈籍管理人员培训班,让当地管理骨干学习经营管理知识,并组织他们到中国石油所属国内油田企业参观,进行横向业务交流。
同时,通过设立专项教育基金、赞助高校学术会议、举办全国大学生辩论会,以及选派哈国留学生到国外留学等多种形式,支持哈萨克斯坦的教育事业。2000年,中油阿克纠宾油气股份公司设立了100万美元的专项教育基金,用以培养年轻的哈籍专家、优秀学生和家庭困难而有才华的年轻人。2008年,投入77.69万美元用于支持哈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其中包括资助77名哈国青年学生到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接受高等教育,35名哈国学生在哈萨克斯坦国内高校学习。
2011年,公司所属工程建设公司哈萨克斯坦分公司积极与当地大学沟通联系,拓宽管理人才招聘渠道,同时与阿克纠宾工学院、奇姆肯特第二职业学校等当地院校达成长期培训合作意向,为当地员工骨干提供理论培训;位于奇姆肯特和扎那诺尔的两个培训基地能够同时满足25名焊工、30名管工和30名铆工的实际操作培训。
本地化和多元化
中国石油有着开放、兼容并蓄的企业文化,在哈萨克斯坦开展业务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员工本地化原则,促进多元文化的融合。十多个民族的员工在公司和睦相处,共同工作,主要油气投资业务中员工本地化程度已经超过97%。
公司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自由,在饮食、婚庆、丧葬、节日等方面遵循哈国的习俗。每逢哈萨克斯坦重要的民族节日和国家节日,公司都要组织隆重的庆祝典礼和联欢晚会,和当地员工一起欢度。
2005年,中国石油全面接手哈萨克斯坦PK石油公司的生产经营管理,随后更名为中油国际(PK)有限责任公司(简称“PK公司”)。公司并购初期,PK公司面临生产经营困难重重、员工人心浮动的困境。4000多名来自哈萨克斯坦、美国、加拿大、中国等10余个国家的员工,在语言、文化信仰、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等方面存在着很大差异。中国石油在PK公司中积极推动建立和谐互信的工作关系和沟通机制。多次召开员工座谈会听取意见和建议,利用公司网站、布告栏及时报道公司重大问题和决议、解答员工提问,以坦诚的态度挽回员工的信心。还通过举办语言培训、组织集体活动等多种方式,
搭建员工交流平台。常年组织中、哈、俄、英四个语种的培训,并穿插介绍中、哈、西传统文化,增进员工对彼此文化的认知和理解。同时,还利用假日组织郊游、举行宴会和晚会等多种形式的集体活动,大大促进了公司内不同文化的交流和融合,相互欣赏、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的新企业文化悄然形成。
文化的交融最终转化为经验和技术的大集成,PK公司在并购后短短三年时间里,迅速扭转了并购之初的困境,生产经营业绩大幅提升、履行社会责任业绩显著,成为本地区有影响力的一家大公司。2008年12月,PK公司获得哈萨克斯坦政府颁发给外国公司的最高荣誉——“最佳企业奖”银奖。
所属东方物探充分尊重业务所在地文化和宗教信仰,用实际行动赢得当地员工信任。具备3年以上工作经历的当地员工超过60%,在一些成熟地区超过80%。问卷调查显示,96%的外籍员工把成为东方物探“星级员工”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
作为社区的一员,公司在发展中也积极投身社区建设,制定了整体、系统和持续的社会公益事业支持计划,通过实施一揽子公益事业项目,将资源集中用于关系国计民生特别是当地普通百姓直接受益的项目。2008年,与合作方以合资公司的名义分别与阿克纠宾州、克孜勒奥尔达州、曼戈什套州及南哈萨克斯坦州政府签署了《社会经济合作备忘录》,支持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
1997年以来,中油阿克纠宾油气股份公司连续与阿克纠宾州政府签订《社会经济合作备忘录》,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资金和物资援助,主要用于发展乡镇农村设施、农业建设、社会公共设施建设、教育文化、体育与医疗卫生、扶贫帮困等公共事业。2008年,中油阿克纠宾油气股份公司完成了《社会经济合作备忘录》约定的638万美元协议额。2010年,投入2373万元用于阿克纠宾州、阿斯塔纳市的基础设施、医院、文化及宗教场所的建设和维修项目。
年,中油国际(PK)有限责任公司先后与克孜勒奥尔达州和南哈萨克斯坦州政府签订了《社会经济合作备忘录》,累计投入1500多万美元用于支持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城市供暖、农业发展、体育赞助、文化教育和医疗卫生等公共事业的发展。
支持当地文化和体育事业
1997年以来,中油阿克纠宾油气股份公司赞助了阿克纠宾州的很多社会文化活动,包括赞助阿克纠宾足球俱乐部、投资建设当地的博物馆和纪念碑、举办学术会议、艺术展览会和音乐会、资助学术机构等。2006年公司出资79.31万美元用于修建哈国音乐家茹巴诺夫纪念碑和博物馆,并为他举办了全国性的纪念活动。
中油阿克纠宾油气股份公司还积极支持大众体育和职业体育事业的发展,支持项目包括举重、游泳、曲棍球和散打等。近年来,中油阿克纠宾油气股份公司持续赞助的阿克套足球俱乐部正在不断取得优异成绩。
2000年开始,中油国际(PK)有限责任公司大力支持“青年成就社会基金”。基金的主要目的是向中小学生介绍经济发展规律,培养他们的社会实践技能。在基金的帮助下,3.7万名中小学生得到了深入学习了解市场关系原理的机会。同时,中油国际(PK)有限责任公司还与克孜勒奥尔达州政府共同设立了“发展基金会”,对当地文体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当地“凯撒”足球队在“发展基金会”的支持下,荣获了全国锦标赛冠军。“发展基金会”还赞助了哈萨克斯坦中央体育场的改造工程,并为发展当地的举重事业提供了大力支持。
PK项目因在企业劳动保护、履行社会责任、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突出贡献获得2011年度哈萨克斯坦“企业社会贡献总统金奖”。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大使馆经济商务参赞处
驻在国(地区)情况
中国商品网
环球商展网
中国买家网
世界买家网
供求信息网
中国省市商务概览
中国-亚欧博览会
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哈萨克斯坦时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