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臣元个人简历范文

作为麟州杨氏家族的后裔,从小长辈们就告诉我,我们家的老祖宗来自华阴,为“四知堂”弘农杨氏。并说我们麟州杨氏家族的先祖叫杨(元);还说杨家城(古麟州城)是我们家族的“祖邑”。
杨二子,取名弘信、弘荣,以示“弘农”。驰名中外的“杨家将”领军人杨业,是杨弘信的长子,所以说历史上的杨家将英雄人物正是麟州杨氏家族世系中的长门血脉。他们为宋保边,为官从政,史有记载;他们忠勇爱国,名扬天下,民间广传。我们这一支则是二门头杨弘荣的后人,世代务农。只因后来多逢世乱,家史续代无人落笔,故而世系相延一断再断,情节失记。不过由于杨家将威名举世,因而我们这一支的晚辈人,凭其同祖同根,自攀血亲,也觉荣耀。只是历来史家对不曾做官的民户,除其特殊事迹外,一般不会把百姓事迹记录于史。所以,时至今日,提杨家将事,世人皆知;说麟州杨氏家族,并不广为人知。许多往事,全靠当地杨家极少的《家谱》与家庭接代人的口头传言得知。因此,诸多说法并不一致,难免虚实混存,需要多方面对证,方可翔实资料,留记给后人。
721yu724742758778786801
公讳,祖籍长安新昌坊,出生麟州南河(黄河)畔,为华阴弘农杨氏后裔。祖溥,唐末带二子安贞、安吉避乱陕北。父安贞至麟州。公勤于耕读,行“农坛”耕作,番汉共融,遂成地方大户。生二子,念祖根,起名弘信,弘荣,行多善事。长子弘信喜武功,自起为州刺史,故民间胡羌对公有“王爷”称;麟州杨氏家族尊其为家族先祖。今神木县南乡沙峁镇北山梁有发祥地,民间也世称“杨家城”。亦有传名“杨寨”的。次子弘荣,持父业,终身务农,历七朝(唐、五代、宋),寿过百龄,七世同堂,多义行(神木道光《县志》有记)。荣子三,崇礼、崇义、崇孝。一女,民称“杨四妹”。
156010130010
5007429071669079605496011271691127122633
11291146171178701222520
9579609679721897998298331
50011781222
①《史记?秦本纪》。
②⑤⑥⑨⑩21《资治通鉴》卷二一二,卷二二五,二三二,二三六,卷二五六,卷二八四,卷二九,卷二九一。
③新旧两《唐书?张说传》。
④《太平御览记》卷二七,旧《唐书?地理志》,《寰宇记》卷三八。
⑦宋?邓明世《古今姓氏书辩证》。
⑧⑲⑳戴应新《折氏家族史略》:“折嗣伦碑文”、“大事记”、“折嗣伦碑文”。
⑪杨维森《弘农杨氏族史》,1994年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
⑫杨文岩《麟州杨氏家族?调查报告》。
⑬石城即银城,距州城80里。《元和郡县志》记:“后魏时置石城,废帝改银城关。”北周武帝保定二年(562)“移于废石龟镇”,即石城是最早的银城遗址。
⑭《宋史?杨震传》。
⑮⑯⑰吴天墀《西夏史稿》:“大事年表正德元年”,“西夏州名?麟州”,“大事年表,乾六年”。
⑱清?道光《神木县志》。
22余嘉锡《论学杂著》:“杨家将考信录”。
23顾全芳《杨家将问题质疑》,1980年《山西师院学报》第一期。
242627周华斌《略谈杨家将故事的历史衍变》。校注《明秦淮墨客?杨家将演义》:附录三《烬余录所载杨家将事迹》。
25欧阳修《供备库副使杨君〈琪〉墓志铭》(《欧阳永叔集》卷二)
(本文为2008年冬在榆林学院历史系的一次专题讲座稿,内容略有整理。)
在线互动留言
个人主页:
请输入您的评论:
请输入验证码:* →
共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版权所有 陕西省神木县 杨家将文化研究会
联系电话:&&
特别感谢中共神木县委、神木县人民政府对本网站的大力支持!汝姓的来源,姓汝的名人(精彩奉献)
希望这篇文章给你的工作生活带来一定的价值,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汝姓的来源,姓汝的名人( 精彩 奉献)》的文章,觉得应该跟大家分享让你的写作更简单,希望这篇文章对你此刻的
希望这篇文章给你的工作生活带来一定的价值,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汝姓的来源,姓汝的名人(奉献)》的文章,觉得应该跟大家分享让你的写作更简单,希望这篇文章对你此刻的文字需求有参考价值,把个别词句做了更有文采的处理。
  一、姓氏源流
  汝(R&)姓源出有二:
  1、出自以地名为氏。古代时,中原有一条河叫汝川,就在现今河南省南部,至今仍叫汝河,汝姓的先祖,就生活在汝河两岸。那是在周朝,周平王将国都迁到洛阳,开始了东周的王朝。周平王将功臣和王族分封为各地的首领,其中,有他最小的儿子,被封于汝川,并同时被封为侯爵,人称汝侯。汝侯的后代子孙,就以封地名为氏,世代姓汝。这是汝姓主要的一支。
  2、出自商代汝鸠、汝方之后,世代相传姓汝。据《元和姓纂》上记载,《尚书》有汝九鸟,汝方。在商朝,汝鸠、汝方俩都做高官,子孙也都相传姓汝。
  汝姓始祖:汝鸠。汝氏出自以地名为氏,周朝时,中原有河名汝水(在今河南省南部,现称之为汝河),住在汝水之滨的居民中,就有以这条河流为姓的,可能是出于对此河的感激之意,他们就是汝姓的始祖。相传周朝迁都洛阳后,周平王把最小的儿子封在汝川(今河南省南部),官为侯爵,人称汝侯。汝侯的后代就以封邑的地名为姓氏,称为汝氏。另外,在商朝时,有贤士汝鸠、汝方,曾位居高官,后来子孙就随之为汝氏,世代相传。据《姓氏考源》载,周平王少子封于汝川,其后有汝氏。又《元和姓纂》载,殷贤人尚书汝鸠之后。汝氏后人奉汝鸠为汝姓的始祖。
  二、迁徙分布
  (缺)汝姓在大陆和台湾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汝河是我国汝姓的发源地。河南省境内,有一条汝河,自古以来就有名气,在《汉书》的&地理志&就有记述。周平王继承王位以后,把自己的独生子们分封于各地,自立门户为诸侯。当时他最小的一个独生子被封于汝川,即现在的汝河。后来汝侯的子孙,就&以国为氏&而姓了汝,并且从此绵延不断地繁衍流传下来。关于汝氏的源流,《元和姓纂》一书指出,是周平王的少子封于汝川,他的后代有汝氏。也有些学者认为汝姓的出现更早,在殷商时期就已经有了的。在《尚书》上就有一位当时著名贤人汝鸠。根据《元和姓纂》上记载,尚书有汝鸠,汝方。汝姓望居天水郡(西汉置郡。相当于今天甘肃省天水、陇西以东地区)、渤海郡(西汉置郡。在今天河北省、辽宁省的渤海海湾沿岸一带)。
  三、历史名人
  汝 郁:后汉和帝时为鲁相。字幼异,陈国人。年五岁,母被病不能饮食,汝郁常抱持啼泣,亦不肯饮食。母怜之,强为餐饭,欺言已愈。郁察母颜色不平,辄复不食。宗亲共奇异之,因字幼异。为相时,以&德惠化人&,许多流浪无归的农民都到他管治的地方去定居,而为时人所称道。
  汝 为:宋朝人,曾冒死当使者到金国去。后来又被奸臣秦桧所逼,逃到四川去隐居了。
  四、郡望堂号
  1、郡望
  天水郡:汉天水郡治平襄(今甘肃省通渭西北)。东汉一度改为汉阳郡,移治冀县(今甘谷东南)。魏恢复天水原名。西晋移治上邽(今天水市)。隋唐天水郡即秦州。
  渤海郡:西汉置郡。在今天河北省、辽宁省的渤海海湾沿岸一带。靺鞨粟末部为主体所建,先称振国(震国)。唐玄宗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忽汗州都督,遂名渤海。渤海地跨乌苏里江两岸。公元926年,为契丹所灭。
  2、堂号(缺)
  【汝姓宗祠通用对联】
  〖汝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渤海望族;
  商汤贤臣。
  &&佚名撰汝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汝姓族居渤海郡。下联典指商代贤士汝鸠、汝方为汤之贤臣。
  晋卿知礼;
  商代名贤。
  &&佚名撰汝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春秋时晋国大夫汝叔齐,位列九卿,《左传》载,君子说他&于是乎知礼。&下联典指商代汝鸠、汝方,同为知名贤人。
  〖汝姓宗祠五言通用联〗
  凛凛斥贼勇;
  拳拳报国心。
  &&佚名撰汝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明代常州训导汝可起,行间,宿韩生家,寇数骑突入,众散走。惟可起整衣危坐,骂贼不屈,寇砍杀之。下联典指南宋刺史汝为,丰县人。赤心爱国,立志灭金。建炎中,致书宋朝判臣刘豫忘祖。后入临安,献恢复中原功略,又上丞相书三要,激怒秦桧。秦椴欲将他押送金国,他遂改名换姓入蜀。
  〖汝姓宗祠七言通用联〗
  叔异宰相施恩化;
  可起知府善德行。
  &&佚名撰汝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东汉鲁相汝郁,以德化人,流民归者甚众。下联典指明代汀州知府汝讷,吴江人。善政,威惠大行,后补安南。
  〖汝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联〗
  鲁相以德化育,万民安集;
  宋臣有志恢复,三要胪陈。
  &&佚名撰汝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东汉陈国人汝郁,字叔异,和帝时由侍中贾逵推荐,官至鲁相,以德化民,流亡外地的百姓归家八九千户。下联典指南宋丰县人汝为,建炎年间曾上书发表对边防的看法,以开洲刺史的身份出使金国,又致书刘豫(金人册立的傀儡政权&齐&国皇帝),刘豫要挽留也做官,他暗中逃回南方。后又向朝中献《恢复方略》、《上丞相书三要》。&胪陈&,谓陈述。
  以上就是这篇文章的详细内容,主要描述通用、渤海、佚名、天水、下联、上联、河南省、今天,希望网友能有所收获。
(责任编辑:www.jingcaifanwen.co)
------分隔线----------------------------
下一篇:没有了
|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 &&& &&&
作者简介 ? ? ? ? ? ?
  白谦慎。1978年考入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1982年毕业后留校任教。1986年赴美国罗格斯大学攻读比较政治博士学位,1990年获硕士学位后转至耶鲁大学攻读中国艺术史。1996年获博士学位。年任教于西密执安大学艺术系。1997年至今任教于波士顿大学艺术史系,2004年获终身教授职位。 主要著作有《傅山的世界:十七世纪中国书法的嬗变》(哈佛大学亚洲中心,2003年),《天倪――王方宇、沈慧藏八大山人书画》(与张子宁等合作。佛利尔美术馆,2003年),《傅山的交往和应酬――艺术社会史的一项个案研究》(上海书画出版社,2003年),《与古为徒和娟娟发屋――关于书法经典问题的思考》(湖北美术出版社,2003年)。《兰亭论集》(与华人德合编。苏州大学出版社,2000年)。 目录 ??????
总序谢辞致中文读者导言第一章 晚明文化和傅山的早年生活 晚明:一个多元的时代? ? ? ? ? ?
总序谢辞致中文读者导言第一章 晚明文化和傅山的早年生活 晚明:一个多元的时代 尚“奇”的晚明美学 董其昌和晚明书家 古代经典权威的式微 文人篆刻对书法的影响 日益紧迫深重的危机感 傅山在明代的生活第二章 清代初年傅山的生活和书法 动乱的年代 傅山同仕清汉官的关系 历史记忆的典藏 颜真卿的感召力 支离和丑拙 晚明文化生活的遗响第三章 学术风气的转变和傅山对金石书法的提倡 年代山西的学术圈 学术的新趋势 学术思潮对书法的影响 清初的访碑活动 碑学思想的萌芽  打破唐楷图式 南方的回应第四章 文化景观的改变和草书 傅山的晚年生活  博学鸿儒特科考试 傅山的行草与草书结语图版目录主要参考文献索引? ? ? ? ? ? 书评: 23:39:44   来自: 北溟鱼 (要死的三分钟上篆刻) 傅山的世界的评论 &&   《傅山的世界》看完,之前被美美的封面和插图晃瞎了狗眼,细读发现还是论文。从环境去读字是个好方向,只是白谦慎究竟是念政治出身,对于当时代横向的联系研究的细而精,然而忽略纵向的思想史,好比他一再强调的晚明尚“奇”对傅山所谓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的书法审美的影响,却忽略了傅山的道家背景和他对庄子的推崇,丑,拙本就是道家审美的起点,支离疏是庄先生的人物呢。另外的bug,孝和忠在原典中的排序,解释的竟然不能差强人意。可见,做任何一个方面的人文社科研究的学者都应该先抓去读哲学。metaphysics,可以解释为物理之上,也可以是之前,拿它当liberal arts读的某人倾向于后者。      最大的收获大概是插图的《哭子诗》。傅山和傅眉的故事,真是萌。早早没有了娘的聪明孩子,被才华横溢的爹教导读书,习字,自然长成玉树临风的青年,可是这个任性的爹不喜欢屈从当时的政治,喜欢到处去采药,拓碑。云游间带着的是侄子傅仁,逢人便说侄子的好处。藏起风华的儿子经营药铺,供给吃穿用度,如果不是临终前几年在京城不经意的风华绝代,傅山大概要永远觉得侄子不如儿子出息。      以上为YY。确定的是在这个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故事里,傅山扮演着一个总也走不出悲伤喋喋不休的角色,他一遍一遍的抄写这卷组诗,在任何相似的情景里回忆起他教导他读书,医药,一道完成作品的样子。这是这个出色的医生和文人留在世上最后的作品。      不去从技术上说什么隶化的行草笔法,融入了狂草的行笔,只说第一眼看上去那么多字与字之间让人透不过气来的笔画的穿插纠缠,纠缠而后仿佛力竭的枯笔,枯笔之后好像啜泣不能尽笔下之言的飞白。断断续续,是浓是淡,都是书写的那一瞬间胸中的情尽数落在笔下的纸上,而后封存百年,每一个抬眼看见它的人都好像被那种浓烈又细腻的情感包围,透不过气来。      白谦慎没有说,然而傅山学颜真卿,学到得其魂的大概就是《哭子诗》。太像《祭侄文稿》。都说《祭侄文稿》是行书第二,然而第一的《兰亭序》不见真迹。从传世的摹本上看,是魏晋的风骨,依然优雅有度的醉态,情感的流转习惯性的高蹈到矜持到没有激烈的起伏,就是错笔,也涂改的从容不迫,几乎就是仙风道骨了。《祭侄文稿》太不同,它是在一辈子的大多时间都雍容着的颜真卿一次精神的崩溃,这一次他没能把握住自己,但也就是这个不可复制的一次让那些太过跌宕激烈的情感成就了他。            同样的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故事。只不过这次,是叔父为殉节于安史之乱的最心爱的侄子安葬未齐的尸骨时的心情。      起初的勉强的节制有度,是这一个有大悲戚的故事开始之前的娓娓道来,而后气息渐急。颜真卿的思绪跑在了笔前,而后在追赶情绪的同时笔下不自觉的用力。终于追到这个悲剧高潮开头的那句,“尔父竭诚,常山作郡”对应的回忆已经到了贼臣不救一句,又一遍的回忆的颜真卿几乎狂乱,连错笔也涂改的几乎要透过纸背去,而《兰亭序》,不过轻轻圈出来而已。父陷子死,这四个字是我看这贴第一下就注意到的四个字,前后的淡墨行书,这四个字却更像是行楷之间,一字一顿,一笔千言。      颜真卿在多宝塔,大唐中兴颂里谨严有序的间隔距离在这里完全失了方寸,最后一段齐齐的向左倾倒,真像被压垮的理智。      还是说傅山吧,真可惜网上没有《哭子诗》的图片,然而傅山以狂草笔法写行草的“如疯”两个字甚至比颜真卿更不能自已。傅山究竟是学赵孟\起家的,尽管他用力的抹去这种痕迹,但笔画间赵的清雅依然存在,相比颜真卿用不顾所有的方式释放这次悲痛,傅山更多的在最后一笔延过数字,或是淡墨再书的枯。他们都说他是最后一位草书大师,他的最后一幅作品,用这样一种方式为汉人最后的自由灵魂画上了句号。而后,会有康乾盛世,在中央政府毫无异议的一个声音之后是这些天生就把不满当做立命之本的知识分子转向金石篆籀。藏起字,而后藏起人。      字如其人是这个意思。当墨以各种方式浸饱宣纸的时候,它在这个瞬间起码是提笔那人真正的样子,甚至是他还来不及弄清的潜意识的自己。语言可以骗人,字,真是难。      古今之间,倒有真诚相待的可能。
08:58:25 喝水熊猫  mark
20:54:12 恰恰香瓜子  我要看两遍,静下心来。鱼,有空多写写。受益的人很多的。 11:52:33   来自: bioboly 傅山的世界的评论 &&   书法向来在文人心中只能算末端细小技艺,但是书法同时也是一个传统文人寄托自己精神的喉舌。   于是书法本身是一个矛盾体,文人要时时刻刻告诉身边所有的人我看不起这个微末技艺,另外一块又要人觉得其实我在这块很是很不错的。   对于,傅山这一代的文人而言,矛盾的冲突已经不局限在书法的范畴内。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朝代更替或社会变动的年代往往出现大书法家和大画家,究其原因,一方面是许多有抱负的人在为官的道路上断绝希望之后,投入到书画等艺术休闲门类,另一方面,这样的时代往往思想交流旺盛,人们容易形成小团体,第三方面,个人的思考不在局限于无关痛痒的日常小事,更多的生活履历和见闻充实了艺术作品。   明末有几个人都很传奇,譬如徐渭、譬如傅山,民间加官方的内容让他们获得了中国历史中独特的支离的片段。   正是生活的支离,傅山在自己书法作品中具有几个特质,第一同大环境相匹配,当时崇尚的书风在傅山这里都可以找到,从帖学到碑学,从完整到拼接,第二同傅山的个人经验密不可分,从赵体到王字再到颜体,最后到汉碑,以及发展了的异体字,导致傅山在作品中表现出很多面,从接受董其昌的字要熟中生,导致后期傅山的作品不再齐整、端庄、典雅,而是支离、粗陋、反传统,不过正是这样的突破,让傅山成为他那一代一个标志的书法标本。      
18:04:44   来自: 子衿 (夜坐听风 昼眠听雨) 傅山的世界的评论 &&   在翻开《傅山的世界》前,我非常担心这样一本涉及书法史的书会不会过于艰涩而无法一气读完,可非常出乎意料的是,我花了两天通读了一遍,其中有几个章节我看了两三遍,如尚“奇”的明清美学、董其昌和晚明书家、颜真卿的感召力、支离和拙丑,不可否认这些章节写得非常精彩,让人欲罢不能。特别是对明清社会“奇”的描绘,不禁让我联想到当下的中国,真有些异曲同工之妙。在急速的社会转型变革期,外部世界的沸腾必然会激荡人的内心。看看书中最后几章内傅山的晚期作品,那份扭曲与癫狂足以让人震撼。最后,我决定上卓越买一本,希望可以放在床头细细品味。      《傅山的世界》绝不是单纯的书法史和传记,它好像兼于两者之间。作者白谦慎是移居海外多年,近年来在研究中国古代书法领域内颇有声誉的学者。他的著作多少折射出西方学者评判中国古代艺术的崭新视角。他没有孤立的看待傅山与他的书法技艺,而是将他们置身于明末清初波澜壮阔的时代变迁中,从历史发展观照艺术家的个人命运,从时代氛围透射艺术家的独特风格。他借助傅山为我们展开了一幅明末清初知识分子的生活画卷。书中涉及到大量明末清初与傅山有交往的学者,同时也展示了较多藏匿于世界各大博物馆的书法珍品。在他的笔下,历史是生动的,人物是鲜活的。此书是先出英文版,后出中文版的。这样一想,觉得有些好笑,原本是属于我们的历史与艺术,却要以这样一种方式重新介绍给我们。设想一下,一个中国学者留学海外,进入了国外研究中国古代艺术的领域,海外丰厚的中国古代艺术资源使他如鱼得水,他用英文撰写了关于中国书法的较多论文,并出版了专著。他的书在海外获得高度关注,随后以中文再版。或许是墙内开花墙外香,也或许是文化断层,研究资源匮乏。一个本土学者在研究本土文化时,放弃滋养本土文化的那片土壤,自觉选择异国作跨越式研究,那份隔岸回眸,究竟是幸还是不幸?作为喜爱中国古代艺术的我们却无法在第一时间看到中国人写的关于中国书法的专著,这究竟是不是一种悲哀?      本书所论及的关于十七世纪中国书法的嬗变,其实就是书法审美的变化,书法品味的变化。广义上讲,中国书法的审美其实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不自觉的审美时期,如甲骨文的出现,那些文字多为占卜。第二阶段是从不自觉到自觉的过渡审美时期,如篆隶的出现,这其中历经了一次文字统一及隶变。第三阶段是完全自觉的审美时期,准确讲是魏晋南北朝,行、草、楷三大书体的确立时期。如同一个人从出生到成年,必将经历婴幼儿、少年至青年。第一阶段的书法大都出自无名氏之手,在艺术蒙昧阶段,无理论技艺可谈,浑然天成。第二阶段,美的意识有所觉醒,如同少年,童心未泯又浅谙世事。进入第三阶段,中国书法已拥有严谨的法则与娴熟的技艺,并有了完整系统的书法理论。明末清初的书法其实已在某种熟稔中兜兜转转,难以突破。这就像爬山,爬上巅峰,也如同进入绝境,再无攀高的可能,只有另辟蹊径。这和西方绘画如同一辙,古典油画为何在经历了大卫和安格尔后出现了印象派。这是历史的必然。傅山和他同时代的画家正好被推到了书法发展的一个顶峰,他们是幸运的,历史给了他们一个变革的契机。      明末之前,书法界可谓帖学一统天下,圆转、流丽、娴雅、柔媚一直是评判书法的标准,“二王”也是所有学书者心中的神圣。随着明朝灭亡,清人入关,历史带有几分戏谑的让中国书法变了脸。在封建社会,由于某种阶级局限性,汉族读书人大多以读书、科举、入仕、忠君、报国来规划自己的人生,可一夜之间,天下大变,江山易主,君已不是汉人的君,忠君却意味着背叛,没有人愿意为异族掌控的朝廷效力,没有人想沦为“贰臣”,但若不入仕途,即使满腹经纶,学车五斗,又有何用?那种迷惘矛盾的遗民情结几乎在每个汉族知识分子内心落地生根,很多人一生无法摆脱。傅山、石涛、八大山人都是。这时,他们只能借助书画来构筑自己的另一方世界。被异族统治的屈辱与愤怒,理想与抱负在动荡社会中灰飞烟灭后的孤独与冷清,与当权者抗衡后的落寞与无奈,这一切都化为笔墨,得以宣泄。在书画中,他们营造了一个自我放逐的精神世界。他们的书画,形式到技艺都偏离了主流艺术审美,不羁,狂野的有些自甘堕落。那种曾经支持他们的君臣关系被打破,那些实现理想的上升链条被打断,他们无依无靠,只能在自己的精神世界中流浪。流浪者必然是蓬头垢面,不衫不履。古拙、率真、奇崛成了他们向往的境界。傅山、石涛、八大山人,这些明末遗民一生的艺术追求,其实就是在与当权者对峙中,表达自身荒凉苦闷的心境。奇、怪、残、拙都是他们逃遁现实的精神观照。本书用较多篇幅论述了傅山早年追随赵孟\,中晚年弃赵投颜(颜真卿)的心理轨迹。由此可见,忠君在古代知识分子内心是节气与人格的高度体现。“字如其人”,人品决定书品,甚至高于书品。一个“忠”字,竟然使赵孟\在书法史上遭遇了最不公正的评判,一个“忠”字,竟然使大量的汉族知识分子远离朝廷,放弃理想,忘却身外之事,在书画中以奇异古怪的表现形式抒情达性,寻找自我。      虽然是有一定的阶级局限性,但是傅山确实是用一生的言行追寻着某种信仰,兑现了某种承诺,证明了一个古代汉族知识分子的高尚节气与人格,也用他一生的艺术实践为中国书法划出了一道审美的风水岭。   
21:21:01 搬砖头  您很熟悉书法史啊。读了受启发。   还没有在卓越买书,您是在网上读的此书?
21:46:39 子衿  我在上海图书馆借的,不错,极力推荐,对于不熟悉书法的也可以看看,因为不枯燥。 18:56:49   来自: 碎影 (c拖延B症Y到底~) 傅山的世界的评论 &&    之前听人推荐过这本书,亦听说是研究单个艺术家最好的学术著作之一,于是我就在某个冬夜诚惶诚恐地翻开了它。可悲的是,我一点也不懂书法,俗物一个,所以只能是隔靴搔搔历史的痒了。       傅山是明末清初那个神奇时代环境培育出来的奇人,观摩他晚年的行草,字居然可以写成那样,其内心之疯狂不亚于著名的疯子徐文长。1644年,他正好38岁,启祯年间年轻士人热衷于干的大事,他都做过了。譬如跟复社人士交好,率山西学子进京请愿,在京城贴大字报骂奸党(揭帖),出尽了风头。不期然,明祚已尽,38岁的他也陷入颠沛流离的生活,风华不再。任何一次改朝换代对于有产者都是一场灾难,傅山家的田产亦化为乌有。曾经优渥的生活已是昨日黄花,他和其他遗民面对着同一个问题,如何谋生?作为一个中年人,傅山的危机和压力也许更大,如何养活大大小小一家人呢?       傅山行医,卖字,这时候牛人真正的气场开始慢慢浮现了。一不小心,他就成了医疗史上响当当的女科医者。书法更是不用说,白谦慎说他是近代以前最后一位草书大师。即便是谋生工具,牛人也会把它做成千秋功业。哇赛。景仰完毕,开始看这本学术著作。       政权更迭以及学术风气的变化,究竟多大程度上改变了书法家的书写风格?这也许是作者思考的主旨。晚明文人爱好篆刻,收藏古印,这种爱好反应在书法上就是对篆书的喜好。不过,他们“好古”却并不“知古”。篆书,异体字,这些来自遥远时代的文字不过是文人们的玩具,亦是名利场中的一种炫耀。傅山在晚明的书写风格熏陶中长大,经历鼎革之后,抛弃圆润秀美的赵孟\,转而选择了颜真卿。显然,时代变化对艺术家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他审美趣味的变化,家国之痛改变了对世界的感觉。傅山开始鼓吹“支离”“丑拙”之美,既是对当下的批评,又仿佛在抵抗外界某种无形的压力。这一段是此书的精彩之处,傅山大玩篆书,异体字,字书中的冷僻,甚至自己造字。       但是,作者试图讲述的另一个变化却不能自圆其说。众所周知,明末清初亦是学术的转型期,学术从讲求义理的心学走向了求实考证一路,开始重视音韵、文字等学问。作者试图将学术界对金石文字的兴趣和书法界联系起来,从傅山这个人物开始。他唯一的证据就是,傅山受到文字学的熏陶之后,不再乱写生僻字,若写也只是游戏,这个解释太牵强了。若按照这个逻辑,可惜傅山活的时间不够长,他要是能活到乾嘉,跟二王、钱大昕等考据派对话就好了,哈哈。       学术和艺术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相辅相成的关系,学术的严谨求真反而在某种程度上约束了艺术家的大胆试验。这也许就是明文化和清文化的区别吧。       不管怎样,这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傅山也是一个值得继续探索的奇人。
19:37:46 老孔雀  人的思想很难琢磨,有时候就是小说家自以为是,这本书有的地方就给人这样的感觉
22:15:45 北溟鱼  是的。说的好。总的来说,对环境,比如说傅山的交游之类的考察的比较详细,但是思想的连贯性和穿透性不够。我只不过是冲着那么多的插图去的…… 16:37:42   来自: 【读品】 (阅读-记录-分享) 傅山的世界的评论 &&   《啬庐妙翰》,这也许是书法史上最奇特难解的一件作品了:真、草、行、篆、隶混杂而书,其间不时出现奇奥的古体字,艰涩的异体字和不知所起的古篆。一个浅显的“于”字就有三四种书写方式,“天地”两字竟是用卦象代替,另几处甚至夹杂着作者自创的字形。细观书风,时而洗练豪迈,时而朴拙如稚童手书。真书尚带隶意,而隶书又是古意盎然的金石味。同时作品通篇缺乏清晰的行距,结字随性所至,变形残缺的字体随处可见。而所书的文本也尽了拼贴之能事,笔记、药方和《庄子》的篇章参差相间,亦时杂批注。      这个作品带给观赏者的首先是戏剧性和惊愕感。优秀的书作,难道不是如二王那样俊逸流畅,或是赵孟\那种精致典雅吗?为什么竟透露出了一种奇谲繁复,支离丑拙的面相呢?这一书作背后,究竟有怎样一种独特的艺术观?这又处于何种社会文化和学术思潮中呢?      这重重疑云的始作俑者正是明清鼎革之际的著名书画家和学者傅山――一位融儒释道思想于一家的明遗民,十七世纪中国书法由帖学渐转碑学的关键人物。而试图引领读者解开傅山之谜的,则是留美艺术史学家白谦慎。在这部十年磨一剑的《傅山的世界》中,白先生用详实的史料和精彩的叙述复原了这位书者所处的社会文化图景和思想景观,期望以此来对当时书风的嬗变作一种艺术史的,也是艺术社会学的考察。      有唐一代,书者尚法,楷书范式基本定型。继宋元明历代的发展承续,优美典雅,整饬洁净的书风成为了通行的审美标准,即使是最为不羁的草书,也需遵循提按转折的法度,种种牵丝映带也必有章可循。而学习书法的不二法门就是刻苦临习二王以来历代书家传世的名帖。其中最负盛名的莫过于宋太宗主持编修的《淳化阁帖》了。直至清初,官方力倡馆阁体,传统的书体终于走入了一个封闭狭隘的困境。此时“帖学”才真正成为了思想界的一个问题――被历代奉为圭臬的法帖,是不是学习书法的唯一合法资源?如果说二王及唐往后帖学积弊日深,那么如何才能扭转这种颓靡的书风呢?      实际上,这一努力从明末清初就开始了。17世纪这一山河巨变的时代使汉族的知识分子精英们重新思考传统文化的处境,当然也包括其载体――书法。帖学渐被置疑,流利研媚的书风遂为人所不耻。古朴淳厚的篆书和隶书转而赢得士人的青睐,而长期被人遗忘的汉魏石碑和上古的金石铭文则逐渐成为了替代性的书法资源。这就是相对“帖学”而言的“碑学”。这一潮流日益发展,清中期以后,再经邓石如、伊秉绶、何绍基等人的发展,终成一大流派。      在白谦慎看来,傅山正是这一书法思想和审美价值突变的转捩点。一方面,他是晚明的行草大家,年少时刻苦临习过帖学各家的作品,另一方面,他又是清初明遗民知识分子团体的重要人物,见证并推动了那次学术和艺术观念的转变。他中晚期的作品最早透露出了帖学发展的讯息。以傅山的造诣,完全可以写出传统意义上的优美书法,他甚至曾经用心于赵氏研丽的书风,但他的笔下却诞生了《啬庐妙翰》这样令人费解的作品。也许用他自己的话来评价最合适不过了:“如见一丑人,初见时村野可笑,再见则古怪不俗,细细丁补,风流转折,不衫不履,似更妩媚,始觉后世楷法标致,摆列而已。”      既然“楷法标致,摆列而已”,那么必然要取法于楷法既成之前。颜真卿是傅山用心较多的一个人物。颜处于楷书定型之初,也颇写过《多宝塔》这样端正秀丽的名帖,但他晚年转而研习魏碑,书体气象顿时开阔,才有了古拙宽厚的《麻姑仙坛记》。傅山曾评价其为“支离神迈”。在他的眼中,颜真卿是连接帖学传统和这一传统之外资源的一座桥梁。通过颜,傅山进入了更早的篆隶书写系统寻找灵感。在那里,一碣断碑,一片残简都是他激赏的对象。傅山在其《训子帖》中这样总结这种新的书法观:“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直率毋安排,足以回临池既倒之狂澜也。”      然而这不仅仅是傅山个人的转变。傅山的世界的巨变,正是在王朝的更迭,社会文化风尚的迁移和学术思想转向的背景下发生的。描绘这一总体性的景观,并如抽丝剥茧一般厘清各种可能的影响因素,才是白谦慎的野心所在。他所要尝试的,是一种更为广阔的艺术史写法,而非局限于一专门的领域。而书法这一艺术形式正是书写这种艺术史的绝好材料。一方面,外界景物的具体变迁并不能象绘画那样直接进入书者的作品,他唯一可兹取法的始终是一个封闭的形式系统,任何的创作必须从临摹开始;另一方面,书写又是传统知识分子和艺术家表达思想和情绪最直接的方式,正所谓“书,心画也”。这一对矛盾使得书风的演变和思想文化及社会生活之间的互动关系更为复杂难解,也使得书法的艺术史写作更丰富多样。      而白谦慎凭借多年的习书经验和严谨的艺术史学科训练,从容应对了这一挑战。在他看来,十七世纪中国书法观念的激变正是晚明“尚奇”的文化和清初古典学复兴的综合产物,而特殊的身世和境遇使得这两种潮流在傅山身上碰撞、结合,最早产生了一种新书风的萌芽。      晚明文化是一个充满异质性的多彩世界。城市文化的崛起,市场的扩展和商业的繁荣,西洋文化的最初传播,使得除诗学之外各种艺术领域异彩纷呈,才人辈出。在一幕幕新奇炫目的社会场景的刺激下,知识分子的想象力和才能极大的释放出来。然而繁荣富庶而又扰攘混乱的世界总是和传统思想图景与道德樊篱的崩溃携手并行。当晚明文人的自我意识逐渐觉醒于一个生气勃然的乱世之中时,承袭的艺术表现形式和传统经典被认为遮蔽了真实自我的显现。一种对新奇独特的表现形式的追求遂发轫于兹。“奇”于是成为晚明文本中出现最为频繁的词汇之一。当“奇”成为一种形式的要求时,它已不自觉的固化为一客观的审美标准。晚明文人转而竞相献奇,继而愈翻愈奇。      书法的领域自然也免不了这场寻奇的竞赛。在印刷业普及之前,书法只是一种文化精英的艺术。而当晚明商品经济的发展促使书籍大规模出版时,高雅文化和通俗文化的界限第一次变得模糊了,书写也不再被精英所垄断。这使得书者寻奇的动机又增添了一个:拉开和日常书写的距离,重新界定文化的身份标志。      奇特的古体字和异体字是符合这一双重目的的。这些从古书遗卷里捡出来的古怪夸张的字形总是给人视觉的冲击和心灵的震慑。同时书风的转变也是必然的。当略通文墨的乡野村人也能依样画葫,写出几笔像样的优美书法时,这种书风就不再被珍视了。文人们转而追求一种朴拙不饰的古风,甚至是丑陋残缺,或粗野简率。只就是傅山所说的“风流转折,不衫不履”,也似乎唯有此端,才是真实自然的,才能作为一个文化精英的基本标志。      然而1644年改写了士大夫们丰富闲适的文化生活。昔日的文化贵族一落而成一文不名的遗老遗少。在痛苦寂寥的心境之下,象傅山和顾炎武这样的明遗民转而思考晚明政治衰弱的原因。兼具叛逆个性和颓靡色彩的晚明文化品质自然首当其冲。明的灭亡被归咎于儒家正统的衰微和多元化的文化环境,而不是岌岌可危的官僚系统和难以应对的政治局势。“追本溯源”、“回归经典”便成为清初的学术主张。遗民们纷纷把精力投入历史和经典的研究,试图探讨历史兴衰的规律,从而维护汉族的文化优势,以期有朝一日恢复汉室河山。音韵学、金石学和考据学于是成为学者关注的主要领域。      这种学术的新风尚促使知识分子日益和金石文字为邻。于危峰险壑之间探寻古碑或是不遗余力的金石收藏成为了他们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当漫漶的碑文出现在孤城孽子的面前时,一种超越时空限制的历史对话悄悄展开了,寂寞悲苦的心灵由是得到片刻的慰藉。和金石文字的朝夕相处与研究赏玩必然对书法艺术产生深远的影响――古朴端庄,厚重圆浑的篆隶书风逐渐为书家所激赏。      在这里,晚明对“奇”的热情追寻和清初对“古”的细致研究奇妙的结合了。对古文字的兴趣不再是浅薄的寻奇求别,而有了更为深沉的学术追求和政治理想。书家以更严谨的态度来书写各种古体字和异体字,未经考证的字体便不再随意进入严肃的作品中了。而支离和丑拙作为一种独特的审美情趣,在延续“尚奇”精神的同时,也成为了知识分子逃避异族政治,消极抵抗的隐喻。明遗民们需要一种新的书法典范来对抗清政府强制推行的优美保守的书体,以表示他们对亡明的忠诚和对传统文化的捍卫。当晚明奇风孕育出来的书体逐渐涤去轻浮和张扬,并注入清代古典学的深厚情怀时,这一书法史上的重大转折便渐现端倪,只待后世几位大书家横空出世了。      白谦慎希望通过傅山的世界来描绘的,正是这个更大的文化世界的嬗变。书法史传统,文化氛围和具体的社会政治环境的持续互动在白先生全景式的描绘中若隐若现,时时吸引着读者不断前行。实际上,丑拙和残缺作为一种审美情趣在艺术史上并非独一无二。上世纪初,西方古典音乐也发生了类似的艺术观的转变。虽然莫扎特的典雅旋律和王羲之的俊逸书法一样未遭攻击,但仍然坚持写优美旋律的音乐家如老柴,却被讥笑为区区匠人。破坏旋律线,制造不和谐音,和突破调性的一代音乐家在这种新的音乐观下成长起来,并最终衍成了更激进的音乐形式。而17至19世纪中国书法从帖学向碑学的转向在支离丑拙的审美之外,还有一场旷日持久的复古运动,并不能和其他艺术史现象和艺术类别简单类比。这是独特的文化思潮和社会政治情境遇合的结果,只有深入到具体的历史场景中才能领略一二。而白谦慎的《傅山的世界》也许是一个不错的开始。
10:45:47 松露mushroom  ??? 01:08:27   来自: 镜斋 (总要给自己留点什么吧) 傅山的世界的评论 &&   傅山可真是一个博古通今,博闻强记的天才.他的&&如何先生传&&正道明了傅山在哲学上独立于各家的矛盾思想.表现在书法上也是如此, 他的杂书卷册可以说是明清的一绝.突然想到自己在小时候练字的时候也矛盾的要死,颜真卿,柳宗元,赵孟\,王羲之亦或是诸遂良都让我难以割舍.但一个人终究会找到自己的人生准则.后来,傅山入了道,选择了颜真卿.而我应该如何选择呢?难道也要像傅山那样给自己定性呢?
10:46:27   来自: Oxygen 傅山的世界的评论 &&    《傅山的世界――十七世纪中国书法的嬗变》的我一直没有勇气读的一本书,尽管学习美术史多年,但一涉及书法我就挠头。每次在展览中看见傅山的大轴章草,我总是以不懂为由,心安理得地跑来。而年龄的增长和写论文的紧迫需要促使我下定决心在今年寒假里读了白谦慎先生的这本书,的确收益良多。    在美术史领域,对于书法史的研究一直滞后于绘画史。研究书法除了最基本的美术史和文献学素养外,还需要对古文字学、金石学、音韵学等均有涉猎,因此大多数美术史研究者都对书法史研究却步。    白谦慎先生是美国美术史家班宗华(Richard Barnhart)教授的高徒,《傅山的世界》是他历时13年完成的博士论文,其功力可见一斑,但文章却并未给人处处用力之感,反而是游刃有余,深入浅出的大家风范。全书分四章,从时间线索和社会大背景入手,层层剥笋,揭示出傅山在明末、清初,各个历史时期所处的社会、历史、学术环境,以及这些背景、问题是如何影响到傅山的生活和艺术创作。白谦慎的研究最难能可贵之处在于:他把外向观的社会背景与傅山艺术创作的关系剖析得丝丝入扣,不再是空洞的说明,而是让读者感到了两者之间紧密的相互影响。    对于不懂书法的我来说,自然难以在短时间内欣赏傅山狂傲潇洒用法的美妙,但是我喜欢看白谦慎先生对于傅山书法字体选择和政治文化背景关系的分析。他指出了,原本我们认为极其个人化的书法,其学习渊源、学术研究以及日常应酬都是带有深刻寓意的选择,风格的确立并非漫无目的或是纯粹的偶然性结果,选择的过程和结果都体现着艺术家的政治态度和审美好恶。    无论你对艺术史、书法史或是历史感兴趣,《傅山的世界》都是一本值得细读的好书。
01:06:43   来自: 灰土豆 傅山的世界的评论 &&   字如其人   ――读《傅山的世界》小记       “字如其人”现在并不常说,因为电脑普及,人人用标准的宋体与楷体,字必不如其人,否则将成为机器人。日常交流的写字,好看与否,也许并非重要到字须与人相配合的地步。我周围常有堂堂挺立男生,做事做人皆受人称赞,但字如蝇头乱撞;或婉约女生,字颇刚劲沧桑。我自己个头小,喜欢写斗大的字,写考试卷常常没写几句话,答题的空间便不够用。现在人们并不因为字的美丑影响到生活,因为几乎不写字,只打字。平常笔记便条,写字能达到信息传递的功用,已经圆满,与美丑无关。       真要到“字如其人”的境地,必如《傅山的世界》里所说的各位书法家,将字看做艺术品,看做人格的标记。《傅山的世界》副标题为“十七世纪中国书法的嬗变”,白谦慎先生在其中详细介绍晚明至清初心学、理学相继起伏的哲学境况与学术氛围,明清鼎革的政治态势,尚“奇”的美学趋向。以诸般细节描述出彼时文人的精神生活与世界,并以这样一个庞大的世界烘托起书的主角――山西书法家傅山。    这个庞大的世界,即是“字如其人”的证据,并非是字要与人配合,而是人的环境造成人的品格,品格形成字,也只有这样的字叫做书法。这样看,我以往不懂的许多形状奇怪的书法,在读书的进程中明白起来、美起来。    傅山,明遗民。全祖望《阳曲傅先生事略》中如此说他的书法成就:“工书,自大小篆,隶以下,无不精,兼工画”。《傅山的世界》中所附傅山楷书,圆通正雅,白谦慎考据,其中的正气,来源于对颜真卿忠臣操守与德行的佩服,并且“对颜真卿书风的热衷至老不衰”。而傅山蔑视赵孟\的流离婉转,则是因为赵孟\宋臣侍元,是不守忠贞的“贰臣”,道德有问题。这便明显了,书法所要体现的,是自己所坚持的道德原则与操守。    傅山对于书法有自己著名的判断:“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真率毋安排。”于是他的字常常脱离漂亮的楷、隶正体,一路向崎岖怪异走,白谦慎考据傅山这种看法的来源,是汉隶,或更古远的金石、碑刻文字上的一种拙朴对他的影响,甚至篆刻上不经意损坏的痕迹,也成为一种拙朴的代表,这种拙朴深为当时的文人喜爱。古代器皿上的金石书法笨拙然而敦实,有汉字初蒙时未事雕琢的稚拙状态;立碑有礼仪祭拜之用,残碑有愁绪,成为怀念故国的中介,书中引两句诗,一句是“故国已是愁如许,拂残碑,却又伤今”,另一句“终古英雄客,看碑泪泫然”,而残拙碑学的逐渐兴起,在当时文人心中令帖学的精致成为一种精神上的次品。这种拙朴,不事安排,实际上是艺术所需要的自由感,是艺术家超脱规则的舞动状态,这是要说,书法体现的是书家受美学趋势影响下的审美态度。    书中还介绍各种学术思潮、遗民忠贞观念、儒道释各家思想,甚至喝酒对傅山书法风格的影响。不论是什么影响了傅山的精神世界,进而令傅山不断改变字的面貌,归根到底,我从这本书里领悟到“字如其人”的一种真义:书法家的字所承载的,是书写时的整个精神世界,整个学术态度、整个生活观念。故书法神奇处,除了笔画、风骨,更大的部分,竟在于字背后的乾坤。    现在少听说有大书家出现,不奇怪――哪里还能找到能够竖立起书法风骨的环境。       当然,即便不研究书法,日常写字,好看些总没有坏处,也许还可以讨到老婆。前几日看吴宇森一个电视访谈,吸引他太太与他定下情缘的,便是因为吴太太看到吴宇森一手好字摊在书桌上。
09:11:33 天涯  难怪我讨不到老婆,原来是字太难看.
09:22:29 灰土豆  ...这没有必然联系的啊..
12:27:25 独自凭栏  我很想看这本书,就是一直没有时间(当然是借口)。
09:17:13 Van  \"江西书法家傅山\"貌似应该改为山西。   另,傅山晚年对赵孟\的态度有所转变。
09:20:50 灰土豆  对,笔误,是山西。已修改。
19:43:56 xzj155855  书法史的研究已经突破了前人的藩篱,视野开阔。
10:06:21 好多小猫  想看这本书了。
19:01:42 哪儿的事儿  文章书画   真正打动人的   都是此间背后的东西      技近乎道   方为上善      
20:34:05 棋如人生  难怪   
16:03:47 一了  那怎么解释秦桧、汪精卫的书法都那么好呢
21:56:17 DenDen  “那怎么解释秦桧、汪精卫的书法都那么好呢”      一点愚见:所谓“字如其人”,字迹传递出来信息,不过是作者万象之一、二,或气质或修养或风骨,而人是立体的、多面的,并不单只某一个方面。此其一。   其二,书法的审美,人的道德评价甚至政治立场,固然有联系,但又未尝不是彼此独立的不同方面,标准不一,自然结论不一。      所以不入史家、文人“法眼”的蔡京、赵孟\、黄道周甚至王铎,虽政治立场上不可取,但书法上的成就,不容抹杀。
21:57:09 DenDen  抱歉,黄道周应为张瑞图。
22:08:11 一了  我觉得书法本身的审美可能是有问题的,写书法时的那种感觉教人成为一个圆滑的人,在顺应某种整体气韵的前提下灵活地舞蹈,而不是教人成为一个坚持原则、正直的人。   我不懂书法的,只是一种猜测。
18:51:33 DenDen  楼上仁兄此言差矣。   听我给你举两个初盛唐写楷书的方家,你找他们的字来一看便知。   其一是初唐的虞世南,引唐高宗话说就是“刚正忠烈”;其一是盛唐颜真卿,鲁直公的大字是出了名的“外圆内方”,你看鲁直公大字的转折笔画便知。 22:22:28   来自: frank有山有水 傅山的世界的评论 &&   过去的文人总是那么的爱好,无拘无束,他们总是去想那些乐趣的事情。这个广博的文人在生活中多少还是很不幸的,看着自己的侄儿,儿子,妻子一个个离他而去。他的一切造诣在最后也只能寄托到文章之中。但这些都与他无关。他是一个道士,知道自己的不幸。或许他意识他一次次的转变都是逃不脱时代。
15:32:13   来自: R (句xu校n著述) 傅山的世界的评论 &&   晚明清初风气之变,论者颇多,此书此书独辟蹊径,传闻以名冠三晋之朱衣道人傅青主。      道人本不名一家,所交亦多时彦,而白氏但立论以书,道人心境,于是乎昭然纸上:其始步趋于赵,而后专务异奇,相竞绚烂。既经鼎革,遂访古寄思而复归平淡,虽间有草乱,亦乃应酬故为也。以至于身后碑学大显,风靡数代。      作者之志本或不囿于一艺,其文亦可见当时气象也:始而复古,继而尚异,再而复古。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克己复礼,本以更新邪?      读罢掩卷,深叹作者文献之搜罗,方内瀛外,庋藏私珍,靡不具载,昔日静安先生二重证据之说,抑或斯之谓也。
20:45:20 X  呐… 15:59:21   来自: [已注销] 傅山的世界的评论   这次是真的关于傅山的世界的了,话说一天的早上我看完了这本书的最后一页,很是恋恋不舍啊。看到过美女走过的哥们和看到过帅哥走过的姐们应该可以准确而真实地理解我当时的感受。这本书上出现的注解特别多,书页的一边还特意腾出来放注解,考虑到一口气读下来全书会比较痛快,我看第一遍的时候注解基本上没有怎么看,也就是说为了看注解我还会再看一遍。一个问题是不知道为什么那么多人和学者对明代那么感兴趣,特别是明末清初那一阵子。根据我的道听途说来的一点消息形成的一点印象是当时的皇帝荒淫无道,一心想长生不老,经过一帮流氓道士的解说,长生之道到了皇帝那儿就变成的御女之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唐太宗喜欢大王的书法,结果盛唐除了一大批很有成就的书法家,明代皇帝喜欢御女之道,结果就可想而知了。当然这只是我的臆测啦,因为到现在为止还没有看到确凿的资料显示历史上真的有这回事,虽然不排除有的可能,中国人在这方面的创造力一直有神来之笔。不管怎么说既然有这么多人感兴趣,至少说明这也是个不平凡的时代。      看了这本书后主要在考虑两个问题,一个是书法方面的还有就是历代的遗民现象了。从傅山流传先来的一些临作来看,他在学书过程中也没有少花功夫在临帖上,但是我感兴趣的不是他的学书经历,而是他对学书提出的一个看法。他认为后来的行书,草书和楷书都是由篆书隶书发展来的,钟繇和王羲之书法之所以在书法上有这么大的成就就在于他们熟悉之前的古隶,学书也要追根溯源,在篆隶上多花工夫才能把行草楷写的好。傅山也不是第一个有这个想法的书法家,后人评论颜真卿的行草书如争座位帖常说有籀篆气,说颜真卿的行书浑厚有力就得益于他曾经在籀篆上面花了不少功夫。米芾也很欣赏颜真卿书法中的这种风格不过没有像傅山这样单独提出来篆隶在学习行草楷中的作用并且身体力行。我在临帖的时候也一直有这么一个想法,认为多写篆书和隶书对于写行书会有帮助,但是我理解的帮助是在练习篆书和隶书的过程中可以增强笔下的表达能力,并没有发展到拿篆隶的结构和书风入行草。这一想法应该是在朱大霖先生门下旁听学书的时候出现的,朱先生特别强调的是写字的时候要悬腕中锋行笔,这样写出来线条比较饱满。写篆书对训练中锋行笔就比较有帮助,有一段时间我每天临帖的内容是一页篆书,袁安袁敞碑,一通十七帖,自己写的一直都是行书。傅山提出的篆隶和行草的关系是在笔法而不是在线条上,傅山的连绵草很大程度上就是借用了篆书的笔法,他同样用草法写篆书,这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草篆,在笔法方面我要学习的还有很多。在家的时候翻一本傅山专题的书法杂志,方传鑫说跑到山西看了傅山的连绵草原作才知道傅山的伟大,看马世晓的书展也有同样的感慨,有些书作的魅力是翻印件难以传递的。      知道世界上有遗民这一群体是从认识朱耷开始的,因为他那个性十足的画风和难以分辨哭人还是笑人的八大山人署名。傅山和八大山人,石涛同为明代的遗民,他们不向满清王朝低头因为他们是汉人。白谦慎在叙述这一问题的时候不像孟晖那么投入那么的慷慨激昂,提到唐五代艳丽的花间词就感叹国将不国,而是以一种很平淡的口吻谈论傅山的气节,谈论傅山作为最后的一批遗民的尴尬处境。看的时候就感觉汉民族是个不争气的民族,蒙古族来了就认蒙古族为王,辽金打过来还不够,自己人还要先对掐一阵,满人来了,也是赶紧换衣服叩拜。当然汉民族伟大的地方在于像鲁迅先生说的那样,最终都把他们给同化了,无论谁过来几百年以后文化上生活方式上都和地地道道的汉人没有什么明显的差异,他们最终写的是汉字,读的是儒家的四书五经。了解了明代的遗民才明白满汉全席的所指,心想应该改称汉满全席才说的出口。其实我不是很热衷于找晚清欺负我们的国家算账的想法的,因为中国之前虽然一直在改朝换代,但是发展一直都在世界的前列,不能保证那时候我们没有欺负过别人。看看我们对日本的态度就可以想的出那些国家怎么看我们的先辈。      再想想我们对外族的入侵的坦然接受也是佛教广为传播的结果,佛教在所有宗教中是最宽容的,历史上有十字军东征,有信教运动,但是从来没有任何关于佛教为了维护信仰而付诸刀枪的行动,佛教的历史可以和任何一种古老的宗教的历史一样的悠久。有王羲之,颜真卿,米芾,傅山,何绍基这些人的书法,书写的汉字永远不会消失,就像有莎士比亚,卡尔维诺,文学就不会消失一样。
11:58:44 S  坚守自己的文化,才会强大。    12:38:58   来自: AKI 傅山的世界的评论 &&    在梁羽生笔下,傅山是武艺高强的侠客;在医学历史上,他是妙手回春的大医,而在白先生的书里,他则是观察十七世纪中国书法的窗口。在《傅山的世界》里,白先生用了以点带面的手法,打开了17世纪书法现象赖以生成的广阔文化景观,让人读完不由生出“卷开天地远、思静入苍茫”之感。正如导言所说:“本书虽然是一本艺术史的著作,但它也为其他学科的读者而作。”在这数十万字的著作中,白先生并没有孤立地看待傅山,而是把他置于那时的历史环境去分析,勾画出明末清初时独特的文化现象、社会风俗、人际关系,毫无“论文腔调”,让理工科学生如我也能看得津津有味。       白谦慎先生从徐世溥给朋友的一通信札入手,用了极大的篇幅介绍了晚明文人尚“奇”的现象,也为后面分析晚明书法尚“奇”的现象做了铺垫。从东晋时期“二王”开始,中国书法便有了一套法度,后来者有人延续,完善,但也有人进行“破坏”。其实早在宋朝,米芾的“刷字”也给人以藐视法度、破坏规则的感觉(这或者也可以算是“奇”的起源?),直到晚明的徐渭那种恣肆大胆的狂草,而倪、王等人“臆造性临书”、写异体字的“奇”还是与前辈有所不同。在傅山的作品里,臆造的现象也时有发生,但是他更为注重“骨气”,笔画更为遒劲清健,在丑拙支离和直率的书写中,是傅山刚健恢弘的气势。我们似乎可以看到一种悲壮、一种紧张、一种痛苦,仿佛是在对人的内心自由和生命境界的关注和追问中寻找着自己的答案――而形成根源还是来自于“世界”。曾经认为,在那个政治腐败、道德沦丧的时代,尽管文化和艺术表现出空前繁荣,傅王他们那种疾走的线条里奔腾的想必是一种不满、一种表现内心苦闷郁结的发泄――这显然还是从傅山的“心”去看问题,而不是从他的“世界”――白先生是这么回答我的:“王傅不是用粗糙表达不满,他们的字就是比较粗糙,他们也比较能够接受和欣赏粗糙。” 再如观察到清初“访碑”活动的频繁,白先生将这一现象从时空上进行延伸,分析这种嗜古与宋、晚明有着不同的视野,是“一种孤寂之感,令人作古今之叹。”并且借着对隶书的重新理解、包括对汉隶的重视和书写隶书风气的兴盛,以及南方石涛等书风的介绍,把山西文人圈的风气扩大到全国范围上的风潮,让我们又一次看到了傅山的“世界”。       白先生这种舍弃当时情绪,以理性思维,从宏观架构去分析的研究法是在我一读再读《傅山的世界》后除了赞叹先生作品材料之丰富、内容之广泛、考证之严密、立意之高远外的另一层体悟。       读历史著作并非用来当滔滔不绝的谈资,更在借古知今。反观当前,网络之广、信息之发达,远非晚明时代可比,可却未见有书法大师再现,当前书法的生存环境相较以前也许更宽松了,因为现在的文化允许多元化开拓;或许也更尴尬,因为如何超越前人,找到突破口却成为最大的难题。我也曾经疑惑:为什么古人只不过靠一两本帖子便能创造出不同风格,而现代人拥有丰富的材料,却往往多见千人一面?或许真如白先生所言:“取法对象多了,但是,取法的方法却很相似,造成面目比较单一的现象。”这又是什么原因?       我想很大程度上与“现在的许多高校开了书法专业,这些毕业生很可能是各地的书法教员,他们确实是专业的书法家。但是,由于许多专业书法家在考进书法专业时的文化课成绩太低。”有关,毕竟我们当代整体人文学养无法和晚明清初相比,说得严肃点,可能是天壤之别。曾经一度出现的“民间书法”、“流行书风”也许是最好的注解。    如果把极度偏狭乖僻的行为美化为个性展现,忽略了艺术应有的表现力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忽视了傅山提出“四宁四毋”有其特定的历史环境,忽视他所说的“拙、丑、支离、直率”只是表象,实质是在追求一种外表粗糙笨拙内里光彩夺目的美,并且还在沾沾自喜,以为我们现代书法的兴起是“一种雅俗趣味积极互动的又一次革命”――那恐怕就误读了我们这个世界。         P.S:其实这是一篇不成熟的读后感,对于这本书,自觉可以继续学习思考的还有很多,关于当时的学术圈和学术风气、明遗民和仕清汉官的交往等等问题还待进一步嚼书思考请教,待后续。   
10:19:17 子衿  写得很好,正在看白先生的《与古为徒要和娟娟发屋》,他的文字不枯燥。我小时候练过几年书法,可是只是盲目的写,对书法的反思,是看了他的书开始的,而且又有了练书法的冲动。 00:28:25   来自: 我想我是海 (||想做一只蜗牛~) 傅山的世界的评论 &&         作者在导言就写作本文的背景作了如下的介绍。   1、自魏晋以来以王羲之为核心的帖学传统,其地位一直不容动摇,直到清初,这一传统,突然一变,“新的艺术品位在18世纪发展成碑学传统”,并对其后三百年的中国书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2、尽管有以上的重要性,但迄今为止少有学者对碑学形成的原因研究进行细致而深入的描述和分析。   3、傅山是明末清初的著名学者,生前就以学术成就和书画造诣闻名。“他生活的年代不但正当碑学思潮开始萌芽的时期,更重要的是,他和17世纪所有和碑学相关的政治文化事件皆有密切关系,明末清初书法中的各种艺术尝试,也都能在他的作品中找到。”“由于傅山的书法作品同时呈现出两个历史时期的特征,因而成为我们观察中国书法在17世纪嬗变的最佳窗口”。   4、所以作者的目的,是以傅山为蓝本来探究由帖学到碑学这一急转的缘由。      近日,看几本书上对赵孟\的评价各有不同,其书画上的造指及其对后世的影响远非傅山可比。而学者白谦慎却花十多年的功夫来研究傅山,并成书传世。可对于赵孟\,这一个具有悲剧色彩且影响深远的人物,世人似乎少有探究。今日又将《傅山的世界》一书找出来,再次细读了导言部分,终于晓得学者的目的在于探究书法史的奇点,而非简单地就人论人。      其实,宋末元初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与明末到清初的变化相对比的。都是异族侵入中原对汉人的统治,是一定程度上的落后对先进的统治,是倒退、是停滞、是禁锢,是折损、也是叹息。从文化上讲,唐朝,是中国封建王朝的鼎盛,由唐转宋,正是封建王朝由盛而衰的转折阶段,而宋元之变更加剧、推进了这一过程。近日读钱穆先生书《中国历代政治的得失》,书中论及明代政治的得失,言道,明代的省区制度,始自元,这正像前人所述“明亡实起于万历”是一样的,制度上的落后,实际是源于元之统治。而到明,并未加改进,反而继续延用,则明清之末,中华帝国衰亡之路,不能不说是一种宿命,是早在宋元之初,就已注定了的。      而文化上的反映,总是落后于时代的变化。      如今,我们也正经历着巨大的变革,在如此巨大的变革当中,个体是如此渺小而微不足道。这变革,自1840年始,这是因袭了传统的说法。下迄何时,或将稍稍安稳,是谁也无法预料的吧。这二三百年间的变化,与宋元之交、与明清之交,更可与魏晋南北朝之动荡相比拟。   
21:42:49   来自: 读易洞 (业余书店) 傅山的世界的评论 &&   从公元300年王羲之精致优雅的书风为核心的帖学传统,到公元十八世纪取法古拙质朴的金石铭文的碑学传统,经历了足足一千五百年。从八十年代风靡的硬笔书法到今天不用电脑就写不出字来,只用了20年的时间。   技术的发展,规模化的需求,艺术的形式天翻地覆。今天我们不说哪个字好看,而是说哪种字体好看。碑学的盛行和晚明印刷的普及有密切的关系,可是看傅山的书法,千变万化,在古拙质朴之外,有着强烈的抽象创造。照历史的演进,应书写得更有规律才是。   由此我相信,每一个时代,都有着传统的守护者,比如今天我们在遗憾电子邮件手机短信淘汰了平信的温暖,傅山在十七世纪无法抵御时代更替背景下书法嬗变的过程中,也在企图创造另外的途径,让书法的生命得以延续。
20:09:59   来自: 藤原琉璃君 (《城邦暴力团》编辑进行中……) 傅山的世界的评论 &&   晚明是一个商品经济急剧扩张(美洲白银大量流入我国以及白银的货币化)、思想与宗教生活走向开放(三教合流,王学末流走向“狂禅”以及耶稣会士来华带来的西方科技)、城市文化繁荣、社会阶层的界线浮动消融的时代。社会巨变促成了一个蓬勃多元的文化环境。伴随经济成长而来的是教育的发展,一般民众的识字率也随之提高;而教育发展又促进了印刷文化的勃兴,为满足各种读者群的需求,刻书业倾其全力出版各样的印刷品,带来戏曲、小说、说书、笑话以及消遣性读物的日益流行。   在鼓吹探索内在真实自我的心学的鼓励以及锋芒毕露的城市文化的刺激下(一般民众读写能力的提高意味着有更多的人能够从事书写和欣赏文学以及书法),晚明的一些文人开始了浦安迪所言的“奇书”文体的创作(连“‘奇’书”都点出了晚明社会对“奇”的喜好,《今古奇观》《拍案惊奇》之类的名谓,正是良证。甚至到了清朝形成“四大奇书”这一称谓的时候仍有巨大影响),在改造传统故事素材的同时对原存叙事素材进行戏谑性的反讽修正,如:《金瓶梅》中的讽刺反话、《水浒传》里对英雄神话的贬损、《三国演义》中故作正经地戏用史官口吻和《西游记》里对使命崇高严肃性的戏谑;书法家则努力地在艺术中追求“奇”的特质,使这一时期的一些书法作品具有表现性、戏剧性、娱乐性。(在中国古代,考量一个文人的往往是文才和书法。)   李贽倡童心真诚。汤显祖《合奇序》主张:“文章之妙,不在步趋形似之间。自然灵气,恍惚而来,不思而至。怪怪奇奇,莫可名状。”袁宏道《答李元善》亦云:“文章新奇,无定格式,只要发人所不能发,句法、字法、调法,一一从自己胸中流出,此真新奇也。”但是,“奇”的悖论在于,“奇”可能会被他人模仿,一旦模仿成风,原本人们不熟悉的东西变得熟悉起来,见多不怪,“奇”也就不再成其为“奇”了。“奇”的标准总是相对的,流动着的,这意味着,当某一事物不再被视为拥有“奇”的特质,不愿落伍的、不愿与庸常人为伍的人们必须创造出新的事物来表现“奇”,这一点和现代的先锋派的情况相似,先锋派正是由于为革命而革命最后创造力耗尽以及向现实低头妥协而走进历史。   或许我们可以饶有趣味地来打量这场尚“奇”的运动,想像它若未被八旗南下而打断会走向何方?   当然也有不愿向这样的社会现实低头的人,张溥发起复社,为“兴复古学”而呐喊。这是清朝朴学的潜流之一;在书法被越来越多的人熟悉、书家难有与平常人区别的同时,随着石材的引进,篆刻成为文人的新领域,文人篆刻在晚明蔚然成风。文人篆刻又刺激了书法家书写异体字(亦好“奇”也)的风尚,随之而来就是赵宦光《说文长笺》等文字学著作的产生。书法家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萌发了“写生”的思潮,即有意识地与前人拉开距离以发挥自己的创造性,用“己意”去写;王铎等人对古代书法经典的调侃和戏拟,“他人掘之二三尺,我便掘他六七尺”的做法,更是严重地动摇了帖学传统的严肃性。宋代程朱对《大学》《中庸》经典的挖抠改补到了晚明的坊间刻本更是擅意任改。印刷品也多栏印制,中栏多插有时令笑话与正文全无瓜葛。   对古代经典态度之转变,正如哈罗德?布鲁姆所言“影响的焦虑”(anxiety of influence):任何作家都会受到前辈文学名家和经典名作的影响,但这种影响会使后人产生受到约束的焦虑。这种惟恐不及前辈的焦虑常常会使后来者忽略文学自身的审美特征和原创性,并让自己陷入前人文本的窠臼而不得出。只有少数作家才能通过“创造性误读”(creatively misreading)克服否定这种影响的焦虑,以自己的审美原创性解放自己的艺术创造力。浦安迪亦在《明代四大奇书》和《中国叙事学》中有言:明代的知识分子作为具有高度自觉意识的艺术家,面对一个过于庞大、非任何个人所能全部掌握的文化遗产,会因如何为自己在历史上定位而感到强烈的压力,迫切地要重申自己的立场。实际上晚明的书法家们更能感受到“影响的焦虑”的压力,因为书法没有写生或描摹自然一说,有的只是一个远较文学、绘画、戏曲封闭的系统里寥寥可数的前人书帖。   伴随着传统经典光环的销蚀,晚明艺术潮流的多元化为一些潜流开启了发展的机会,尽管哪种潜流最终可能发展成与帖学争锋的流派在当时并不清晰。明朝的倾覆并没有令晚明的艺术实践与风格戛然终止,在新的政治环境中,晚明文化的遗响持续了一段时期。然而,重要的变化也开始出现。朝代覆没的悲剧使许多遗民文化领袖开始思考明代灭亡的原因,加之清廷官方提倡朱学,暗藏不满的他们将注意力转向经史的研究,以期获得对古代典籍和历史更为准确的理解。学术风气开始发生变化。(这一“反向三代”的举动和刘小枫在洛维特《从黑格尔到尼采》的中译本前言中陈述的一样,即:使词重新返回物,使现象重新返回本质。“返回”古代观念,按古人的理解来理解古人。施特劳斯究其一生都在努力地让受尼采叔本华克尔凯郭尔黑格尔影响而偏差的德国哲学返回古希腊的原初传统、概念、意旨。东西方哲学在发展到一定阶段时,都产生了重求初始之基础的要求,颇有西东同途的意味。)   这一变化给予书法艺术以意义深远的影响。学者们因考证经史而研究古代的金石铭文,访碑与收集金石铭文成为学术生活的重要部分。书法家们也开始激赏金石文字的古拙质朴,晚明人士已有的对古印破损印文的兴趣,这时发展成对古代金石文字残破古朴的书风的效仿追求。家学从临碑获益良多的颜真卿成了他们钟爱的书法家,或许因为对“奇”的矫枉过正而喜爱他的“朴拙”或者是出于其忠臣的缘故。赵孟\则被放弃了,许和他“贰臣”的名声有关。随着碑学在清代中期成为新的书法范式,晚明张扬的狂草也终于消失在已然改变的文化世界中。文化界开始朴学的前行,等待他们的是乾嘉的隆盛。   
13:59:35 藤原琉璃君  埃利亚斯&文明的进程&第一部第183页上的理论表述正和白氏的相合
20:52:51 S.M.Z  我觉得“影响的焦虑”就像是圣斗士的圣衣一样,制作出来只是为了专人使用,用在其他传统上就会是个空架子,也没有新意。
10:07:08 [已注销]  看不懂 17:50:53   来自: hanqi 傅山的世界的评论 &&    呵呵 白先生的书 怎么说呢??原来学政治的白谦慎要去搞艺术史 有点不是很放心的下 我不是具体搞书法的 不好意思说什么了
11:41:56 熊罴精  绝对不输于巫鸿先生地。 18:45:48   来自: 戴新伟 (丨丨从此以后) 傅山的世界的评论 &&   傅山傅青主生于明末,到现在都还是个传奇。梁羽生、徐克告诉我们,傅青主是终南派的大侠,是抗清志士;在医学上,傅青主则是妇科大夫,而且是很有名气的那种。另外,他还是一位书画派,小品文也很棒。“傅山的世界”的确很复杂,也很有意思。   白谦慎教授的简历上有“1982年曾获全国大学生书法竞赛一等奖……”,可见艺术的熏陶由来已久。早在2003年,上海书画出版社曾经出版了他的《傅山的交往和应酬》,探讨艺术社会史的一项个案。《傅山的世界》将傅山置于17世纪的中国书法史上,以傅山来看这一时段的书法演变,再以书法演变来看待17世纪的文化。如果读过二十多年前国内的傅山研究,应该庆幸,艺术的以艺术的方式来还原和研究,而不是“地主阶级”式的分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个人简历模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