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道教与佛教的区别情况下,可以习炼道教的武术吗?

道教与其他宗教相比,是什么原因使它日渐式微而不能成为当今世上又一大宗教?
中国道教与印度教(包括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相比,是什么原因使他日渐式微,不能成为世界第五大宗教? [基督教、天主教公元元年,基督教信徒21亿,天主教徒11亿;印度教徒8亿,佛教信徒3亿; 伊斯兰教产生于公元600年,信徒13亿]
按投票排序
141 个回答
作为一个道士,首先要说的是其实道教势微势大这些事情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作为一个道士,修行是关键,施德于天下是关键,至于自身门派的扩大我觉得真的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其二,道教的处世即为顺应天道,不强人所难,因为道教不能许你一个来世荣华富贵,或者许你一个多念经吃斋就可脱离轮回,一切都要靠自己修行,扭转自身的关键还是自己,正所谓我命由我不由天。但是又有几人能真的做到
致虚极,守静笃呢?就算真的拜入三清门下,也没几个人能做到这六个字,我自问我就做不到。一个无法许给你好处的宗教又有多少人愿意去听呢?再者,一些电影电视及媒体的宣传,总是把道教和鬼啊啊妖啊之类的联系起来,久而久之让人觉得道士都是一群装神弄鬼的,已经在心里套上了迷信的色彩。和尚则给人慈祥的态度,道士却一直给人脾气倔,不易相处的感觉。这也是道教入门门槛高所致,道教的经书一般不允许外人来诵,因为诵错一字,损千万功德,必须有师傅过经以后才可自行诵读,所以这也造成了一定的隔膜。高道大德的隐居生活,民间骗子的栽赃嫁祸(比如淘宝那些卖所谓灵符的一些骗子), 这些都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道教如今的窘境,但是,在一个道门弟子眼中,弘祖师大道确实是一个愿望,但是其势未到,也不可逆天而行之,顺其自然吧。。。
补充从理念上看,道家并不追求普渡世人,相反求的是万物于我无滞,看看《庄子》,看看杨朱留下来的一些言论,这种对己身之外的漠不关心是非常明显的;老子呢?道德经作为修道书我是完全不懂,但是作为思想著作,完全看不出老子有普渡世人的想法。没有这种“普渡”、“拯救”的概念,从一个“万物为我”的理念出发,无法形成有力的组织是很正常的。从组织形态上看,寇谦之改革之前,道教尚处在原始状态,五斗米、太平道身上的巫术色彩浓重。宗教组织要招揽信众,必然有所承诺。道教对信众给出的回报是符水治病、祈福之类,而对比来看,亚伯拉罕一神教、佛教都许诺永恒国度,而且这种永恒国度只需要你履行一个信众的基本要求,不成为基督教士、不成为僧团修众,按照宗教对信众的戒律行事,你也有可能升入天堂、往生极乐;但道教呢?没有佛教那一套完备的理论和宗教愿景的进攻,道教能不能发展成为一个全国性组织都很成问题。贴一篇奇文,大家感受下---------------------------------------------------------------------------------------------------------------------------------是时候拿出这张图片了
这是我在另一个问题中的答案:一、佛教结合中华文化迅速融合,基督教(包括天主教和新教)积极传道,伊斯兰教以血缘传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外来宗教文化从传入了中国以来,互相影响,佛教迅速融合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包括道教文化,大开方便之门形成了禅宗和净土宗,了解佛教的人不难看出,禅宗、净土宗完全是魏晋南北朝后,佛道儒三家合一的产物,其教义与原始佛教相去甚远,特别是净土宗开创了诵念”南无阿弥陀佛“即可往生净土的法门。随着十年动乱,宗教文化的逐渐式微,各个宗教遭受灭顶之灾。80年代后,佛教迅速抓住机会,深入民间,抓住了老百姓内心最为迫切需要的——健康、财富、婚姻、名利、死亡等问题,原本原始佛教的安般守那被舍弃了,禅宗的禅定也被淡化了,现在一提佛教,人们知道最多的就是超度、祈福。究其根本,这本是道教文化的体现。过去人们口中的“老天爷保佑”也渐渐的变成了“阿弥陀佛,菩萨保佑”,为什么?因为佛教抓住了宗教发展最根本的支柱——信众。基督教也是一样,他们使用”毛泽东思想“的农村包围城市的办法,最初在农村积极传教,随处可见散发的教义传单,慢慢的拓展到城市边缘以及城市,姑且不论这样做合不合适,但他们同样抓住了传教的根本——信众。伊斯兰教以血缘家庭和弯刀来传播宗教,小孩从一生下来就是伊斯兰教徒,在和平的过度只要积极地生育,就能扩大教徒数量。在动荡的过度,就通过暴力——战争和bao乱来传教。此为外因。二、道教高冷,道士有傲骨,传道不积极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自然包含着中国人傲骨的影子,道人的傲骨甚至更胜文人一筹,每个道人都希望清净自在,得道成仙,对于传道这些外显的事情不屑去做,那么好,道人不做,自有别的宗教做。这一做,就牢牢抓住了信众们的需求,不少人说宗教发展程度取决于当权者的扶持与否,其实不然,当权者尚且要取决于民众,更何况宗教的发展呢? 此其内部第一忧患。三、 神仙体系纷繁复杂 道教是典型的多神教,神系纷繁复杂,神祇数量极多。“道”无形无象,而又生育天地万物。道教主要的有四大神系:正统道教神系,民间信仰神系,上古神话神系,神魔小说神系。在道教中,“神”指先天自然化生之圣,“仙”指后天修炼得道之人。人们通常将神、仙二词合用或混用。正统道教之神称为“尊神”,民间信仰之神称为“俗神”,神魔小说中虚构的神仙一般不列在道教供奉范畴之内。信众很难全部辨识。四、群众对道教不理解正是由于道教徒传道不积极,使得很多人想入道门,却不知道教文化到底是何如,人们一提到道士就想到影视作品和小说中精通捉鬼除妖、堪舆风水、卜卦算命的形象,须知这都是道术,并不是道法。好多影视和文艺作品甚至对道士进行恶意丑化,此其内部第二忧患。五、道教内部不团结道教历史源远流长,大小门派粗略统计有三百余之多,现今以全真、正一为两大主要流派,道士也分出家、在家两大群体。作为同一信仰的信徒,本应亲如手足,但是现在的现状却经常看到全真说正一无道,正一说全真无法,出家说在家无德,在家说出家无修。各派、各宫观甚至各人都存在攻击他人的情况。网上更是存在一群人,自恃熟读道经甚至通读道藏,常以《藏》中所言指点他人,道教是在不断地发展的,我们欢迎这类学者提出意见,但如果不是实修还是不要指点他人。其实诸般修行法门甚多,谁也没办法学全,除师可言徒过外,旁人谁人有权说他人修的不对?你和他修的又不是一个法门,纵然是,每个人具体情况不一样,修行也不是复印机,怎么可能和自己的一样,更何况《太上感应篇》里写得明白:“刚强不仁,狠戾自用”“挫人所长,护己所短”“诳诸无识,谤诸同学”“逞志作威,辱人求胜”等都是恶念的表现。大家同是道祖门下,何苦纷纷攻讦?“十个道士九个傲”,但应傲在气节,争在修行,相互促进,共同扶持,而不是内斗不止,再不团结,悔之晚矣!此其内部第三忧患也。 六、缺少以振兴道教为己任的领军人物好多修道之人入道门,却对自己该做什么,该怎么做很迷茫,不知到底是想入道?还是想修行?还是想为道教做贡献?其实也可以通俗的理解为:究竟是想成为教徒还是纯粹的修行人或者教职人员?因为修行最贵“清净”二字,而宗教事务要发展,势必会牵扯俗物而难得清净,所以我一直对一心一意为教务和宗教事业发展做事的各宗教人士都非常尊敬,因为他们实际上舍弃了很多自身修行的机会,当然,处理教务本身也是一种修行,只不过更多的只能是“性命双修”中的“性”修了,常常需要处理教务到深夜,连打坐、睡子午觉的时间都没有。当然我们不能说持“无为清净”态度的修行人们不对,但是道教要发展,必须要有更多的舍己为教的领军人物的出现,他们要能协调各个宗教宗派之间的关系,在这个基础上扛起“振兴道教”的大旗,积极传教,光大道法。绝对不能再自命清高下去了,这样非但不能让人们认识到道教的清净,反而使道教渐渐的脱离了群众,任何事物的发展不能够不贴近群众。此其内部第四忧患也。七、宗教内部不少人打着道教的旗号为己谋私利 道教是一个宗教,是一种信仰,但是道教的“高冷”和“玄之又玄”正给了道教内部的一些打着道教的旗号为己谋私利人,上文提到了,道教的发展存在不够贴近群众的现象,这种现象不但造成了信众的缺失,更给道教蒙上了一层不可取的“神秘面纱”,很多信众不明白道教究竟是什么,在某些“大师”的煽动蛊惑下,耗费大量财力物力人力供养之或是请这些“大师”为他们做法事,甚至有女善信人财两失。据悉,某地曾有宫观道士将平安符刻于黄金等贵重物品之上让善信恭请,其实善信们不知道的是,哪怕用钻石打造的符箓,也不如二两朱砂画的符来得有效。常有人把道教被扭曲归责于影视动画及网络小说之流,其实真正把道教“神棍”化的,真是我们队伍里的部分想以道谋私,大发玄幻神秘财的人。更有不少人,将奸淫幼女等罪名归结于修炼道教房中之术采阴补阳之道,在纠正这种错误论点的同时,我们是否想过把真正的道教修行方式介绍给世人,这样世人了解了道教,也自然更贴近道教,自然也不会有那么多人上当。既然选择了道教事业,哪怕不能做出什么贡献,也不能以道养人,靠道教混吃等死,道教贵生,宫观自然会给穷苦大众活下去的机会,但不是给人不劳而获的机会。道教应当透明化,道教发展的功利化,此其内部第五忧患也。八、宗教外部有人打着道教的旗号行骗内斗不可取,但我们也不能忘了剔除打着道教幌子的“滥竽”,自从上文提到的有人发现通过玄之又玄的所谓“法术”可以牟取暴利以来,各种并不是道教徒的人自创的门派法脉便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出现,为什么要自创?因为无从考证,更添神秘!但凡是正统的道士,多少都能查到法脉的传承,而这种自创的法脉,大可以推脱隐世不出多年、一脉单传等托词来瞒哄信众,这些人多有以下特点:1、传承不明,无从考证。2、重法轻道,不持戒律。3、以“做法事”之名收取大量钱财。4、神神叨叨,假托鬼神。但凡满足以上四点的,大多都是所谓骗子“神棍”。欲发展必先正己,整顿队伍刻不容缓。道教人员队伍的不规范,此其内部的第六忧患也。九、政府和旅游部门的干涉和破坏宫观是举行道教活动的场所,也是道士们生活的地方,信众可自由到此进香祈愿,但现在不少宫观成了旅游部门收取门票的盈利机构,更有甚者停止宫观内宗教活动,彻底成为一个旅游景点,甚至让工作人员充当宫观教职人员的身份兜售所谓“开光物品”,致使道教形象遭到破坏,而本应维护道教形象,领导道教事务的道协也存在干涉宫观内部事务,以宫观为谋利工具的情况,道协成立之初,便写明道协工作人员应当是道教信徒,但现在却受到了民宗局等政府机关的干涉,试问,让一群无宗教信仰的人,管理、待领养一个宗教,这不正是最大的忧患么?
当今道教已经糜烂,复兴谈何容易,从业人员都是以此养家糊口的,迷信居多,就算有高深理论他们也不知不愿知,不想别人知,庙中香火够旺,能忽悠的人够多就好了。自迷引他迷,根本跟不上这个时代的脚步,空言应物,实则脱节。
道教本自道家,道家上承官学,官学可朔之于上古。本是巫祝宗史医卜之学。祖天师创教,一制彼时巫鬼横行,二是演礼于野,所谓礼失之于朝,而求之于野也。故有斋醮科仪。三是教化一方。这三者本为一事。稍后灵宝上清等宗渐兴,乃至唐大兴后渐衰。晋唐道士渐渐融慑佛理,直至全真,看似进步,实则坏了教法,只从唐前后道士追求就能看出端倪。唐前高道都言形神俱妙,白日飞升,乃至许真君拔宅飞升,鸡犬升天的典故。而唐后内丹大兴,却少有丹家能得此妙,至全真教盛行,几乎也以弃肉身升举为尚,渐失古仙之法,多参佛理禅机,杂而不纯,流于旁门,止于杂学,故此后一代不如一代。名存实亡,而今道流,宽袍大领而养家糊口,吹拉弹唱而做科行法。天上真仙看了也要把鼻子气歪。所以说式微不如说只留皮毛存世罢。-----------三洞之教,乃三天之真仙所传,非是散仙所创之世俗教门。然世事流变,有此等教门出现也不足为奇。师尊有教,不可歧视沙门,同理也不可歧视而今道教从业人员,愚当自省之。丈人有言,道可道,非常道。不以己道而独尊,让而不敢为主,故容沙门之东传,以此为筛漏,磨砺门下。奈何从心而不从道日多,慨然而叹矣。全真承运而起,有其可观之处,乃禅风大作,底层修行体系受其冲击,仙真融摄应对之教也。于道教之延续有承上启下之功。只是后世弟子不参祖师真言,以己为常,无功行而擅改教法,以致败乱吾教,义愤难当,才出言责之。然愚之前论只是一端,偏而不全,有失公允,所谓察一时者不能与之言化。虽有拳拳维护之心,却有言人是非之过。更有不敬先辈之罪。不能以今人之过而掩先人之功。故在此自问其心,公示己过,以彰教法。而今真正道流,不逢其时,难知教法,以盖庙宣教为业者多,真心修行者希,作文于此,唯望后来,实心修行,不可从弊流俗。真仙有道,登天有径,惟至诚者能参。大道无穷,岂可自满于人心点滴,以始为终,空度百年,岂不悲哉?天运甲午戊寅癸亥吉时
这是个好问题,非常锻炼思维能力,涉及到说的那种探索隐秘真相的方法,所以暂时留个名占坑,看下能不能在不借助资料的情况下用逻辑建立起一个宗教评价体系。第一次更新。今天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是宗教?宗教是一个非常笼统的概念。在常识中,宗教有信徒,有信仰目标,这就是宗教了。但是,我要举几个反例。第一,奥地利学派,这是宗教吗?第二,共产主义,这是宗教吗?第三,墨家,这是宗教吗?这三者都符合有信徒,有信仰对象的特征,但是显然,他们是学派,党派或者公开结社,但远远上升不到宗教的高度。那么,奥地利学派和基督教,道教的区别究竟在哪里呢?是神迹。真正意义上的宗教和信仰对象,是有严格规范的。他不是用语言逻辑构建的理论,也不是天下大同,人人平等的社团目标,更不是反对侵略战争,坚持列国割据的政治信条。所以,奥地利学派,共产党,墨家,都不是宗教,虽然他们有何宗教类似的地方,但是毕竟差了关键一步。这关键的一步是什么?就是神迹。对于犹太教来说,他们的信仰来自和上帝立下约法。犹太教相信西奈山时,上帝确实出现并指引了犹太人的未来。相信摩西的队伍在红海边徘徊时,海面突然分开,让他们安然通过。对于基督教来说,信徒们相信耶稣不断地掰开饼子,让所有人都吃饱。相信玛利亚处女受孕,相信耶稣复活,相信未来的审判日。对于伊斯兰教来说,他们相信穆圣被传送到圣城耶路撒冷,并在登霄石上飞升,接受了神的旨意,要把神的律法广布天下。对于佛教徒来说,他们相信生死轮回,相信成佛和终极的觉悟。对于印度教来说,他们坚信湿婆创世并且灭世,世界反复出生,又反复灭亡。对于道教徒来说,他们坚信白日飞升,坚信三十三重天,坚信雷法,符箓,妖鬼,经脉,气血。以上要证明的是,神迹是一个宗教的必要条件。但是有了神迹并相信神迹就可以么?不是的。人类历史上的超自然现象成千上万,宣称并相信鬼魂存在的人何止上亿,但是这些人是信徒么?不是。与神迹并行的另一个必要条件,是组织。任何宗教都是人类社团。大家为了一个共同的神迹,从五湖四海,走到一起来了。那么,我的结论是,神迹+组织,才构成了一个宗教的起点,之后有经文,律法,仪式等人类组织共同拥有的组织衍生品。下期预告,第二个问题,如何看待几大宗教的区别。上次说到,宗教的本质,是一个相信神迹的人类社团。那么问题来了,同样是神迹,几大宗教之间为何出现了如此显著的区别?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相信的是一个神,这个神最初活动在中东地区,我们先解决这三个神迹相近的宗教。犹太教可以说是上帝学派中的极端正统序列,他们只相信旧约和犹太内部约法,最极端的犹太派系,也就是极端极端正统序列,只相信摩西和上帝的约法,除此都是扯淡。所以,要指望犹太教传教,是很扯淡的事儿,他们觉得上帝就是犹太人的神。到了基督教,情况不一样了。严厉无情的上帝,有了一个雌柔和顺(愿基督徒宽恕我)的人间儿子,他爱世人,是穷苦群体的福音,他反对犹太祭司,并被一个犹太人出卖。在这个上帝学派的衍生物中,广泛传教出现了——神的爱是不分种族的。到了伊斯兰教,新的变化出现了,神在这个世界上有了使者,与耶稣不同,这个使者强大,有力,是法王,统帅和皇帝,党政军大权在手,并创造了一个彪炳史册的大帝国——刀剑传教出现了,并且神认为这是对的。另一个隐秘的趋势是,神的旨意愈发简单了,犹太教的仪轨和理论带有神秘主义色彩,基督教就比较亲民,而古兰经则是个识字的人都很容易理解,这一点,非常重要。总结一下的话,三大宗教统一的一点是,一个人(摩西,耶稣,穆圣)接受了神的启示,要光神道于人间。但是到了东方,就发生了变化。首先,神系突然繁杂起来了,印度教,佛教,道教都具备空前庞大的神系,一个真神搞定一切被认为是不可思议的。而且,神并不是最重要的。印度教有梵,佛教有业,道教有道。在这三者之间,印度教强调血统,命运,轮回,佛教相对积极一些,强调业力,自修,最奇葩的道教,提出了逆天的“我命由我不由天”。这句话相当于宗教世界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另一个显著的区别是,东方宗教的起源。婆罗门教我不熟,不胡说了。佛教的起源是佛陀——一个凡人的觉悟。他不是神启,而是自我觉醒,找到了摆脱生老病死的终极方法。这是一个凡人对人类自身局限性的一次超越,并且,没有啥外力。同穆圣这种没读过啥书的人不同,佛陀本人才华横溢,思路精深。道教的起源是张道陵,和佛陀一样,他也是知识储备无比渊博,而且名气越来越大,并且和佛陀一样,他也对功名利禄兴趣不高。比佛陀厉害的是,张天师组织的宗教从一开始,就是个民间政治实体(不愧是中国人)。佛道的真正分歧,从这一步就开始了,别看都是凡人觉悟,悟出来的东西是大不一样的。总结一下今天的想法,一神系是神启宗教,东方系是觉悟宗教。一神系的神迹是神的力量,东方的神迹是知识渊博的凡人通过对规律(业,道)的认识,掌握了超自然力量。
好问题。其实这个问题可以问得更大一些:如何在现代、科学的时代把一个古老的宗教发扬光大?(宗教与现代性,依然是各种博士论文可以考虑的维度……)抛开各种细节不说,两点很重要。第一,科学在做的事情,你就别去掺和了,你要去科学“看上去”还做不到的地方搀和一把;第二,要有良好的社会组织, 把一个个孤单空虚的现代人圈起来。我们来看看道教做得如何。道教追求成仙,追求这个世界上的长生不老以及这个世界上的真正洒脱与通达。 每个人,通过在这个世界上的修行,都可以在这个世界上成为仙——一个在中国非常古老的信念。历史上的道教可以是各种思想、方术、社会组织的混杂体,但道教之为道教,离不开对这一信念的坚持。今天一个希望长生不老的人会做什么呢?也许会看医生。事实上,道教组织在相当长的时间内, 扮演了地方医疗机构的角色。宋徽宗在地方上大建宫观,他的一个想法就是把当时先进的医疗送到基层——是他作为道君皇帝的惠政之一。没有生病的时候,现代人会去看各种保健节目,看专家怎么讲,甚至听各种保健大师讲课。其实,在离我们不远的过去,保健大师、专家都是道士。或者说,道士们被认为是保健方面的权威。他们告诉你怎样养性全真,怎样采食天地精气,最后呢, 你就可以“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连蒙古人都觉得,这帮道士在养身方面应该有一套。这样,你应该可以明白我们为什么不去找道士了。现代医学对道教的打击真的很大。虽然,佛教以外的各种宗教面对科学的时候总显得被动,但他们毕竟在回应一些很宏大的问题。那些问题或在一些科学的前沿地带,或者,在普通人看来根本就是科学不能回答的。比如,世界从哪里来的?死后的世界是怎样的?道教在这些问题上没有强势的回答——如果有的话,也是从佛教中移花接木来的。道教,关心的本来就是这个世界,人怎么活得潇洒。教义只是一个方面。组织同样重要。我们都看过搏击俱乐部,其实你不需要有什么高深的教义。能把人圈起来,搞一点活动,让他们觉得有归属感,就成功了。在这方面我觉得涂尔干是对的。遗憾的是,社会组织一直是道教的弱项。历史上的道教,不是效仿国家的等级体系,就是模仿佛教组织。换而言之,道教不是把自己弄成一个小政府——像张道陵那样,就是把自己搞成一个换了汤的和尚庙——像王重阳那样……明白了以上两点,我们也应该意识到,其实,在当代,复兴道教的空间很大。医患矛盾日益紧张,老百姓追求长生的愿望日益强烈,正是道教复兴的大好时机。一方面要利用自身传统的力量,在养身保健、性生活等领域上建立自己的话语权;另一方面要向基督新教的各种团契学习,重建自己的基层组织,并将之打入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此,则道教可兴,大业可成……就看谁有兴趣来做当代的张道陵、王重阳了……
道教是最有中国特色的本土宗教,其最大特色就是此岸性极为明显,这既是其长期存在的根基,也是其兴盛不起来的原因。因为道教之修炼,追求的最终点是在此岸此世即长生久视,羽化成仙,需要长期专注的避世修炼,而佛教、天主教和伊斯兰教皆为彼岸宗教,对普通百姓来说,只要这辈子信仰虔诚,不为非作歹,再积点功德就可以来世享福报或上天堂、登极乐,且方便法门极多,诱惑力比较大,获得“成果”不那么艰难。最重要的是,道教的成仙,是就在今生,所以成不成的了、能不能让人相信其可以成,这些问题都格外艰难,久而久之,怀疑者就多了,宋代道教从外丹修炼转为内丹,不就是因为吃外丹吃死的太多了让人无法保持信任么~~而佛教天主教的说法,都是死后如何如何,这个谁能看到?谁能证明?无法证伪,自然没有直接把柄,也就更容易让老百姓相信咯。当然,宣传方面,普世法门和方便法门太少也使得道教在推广上乏力,这个很多回答的道友都说到了,也就不再赘述。
基督教,伊斯兰教都脱胎于犹太教,三者同为一神教,树立了一个至高无上的存在,然后去信奉聆听,佛教,道教的“偶像”都是由人变化而来,释迦摩尼,老子都是我们所说的圣人,强调人都可以通过自身的修行达到某种境界,而不是去信奉某个神,所以佛教道教温和,而基督教伊斯兰教犹太教排斥异教徒,接触的信基督的说:基督教家庭成长的孩子比其他家庭成长的要优秀的多。而且一神教徒的粘性要大很多,还有基督教,伊斯兰教的扩张都伴随有血腥,天佑中华吧,儒道释都能好好融合,呵呵——————————————————————————————————————————这张图必须上一下啊!
这个问题看到了不少精彩的回答,随便补充两句。1、道教是中国固有的宗教,仅在华人范围内流行,在外语人群中难以寻找生存土壤。想要在世界范围内向不同国家民族推广的宗教,在传播地都需要很大程度的妥协和本土化,基督教从中东向欧洲乃至之后向全世界传播的过程中,产生了天主,东正,新教三大宗以及其内若干的小宗,虽然笼统为基督教,但是宗教内部自己都能为了一句经义打得死去活来。佛教在传入中国和日本的过程中也各自产生了非常多本土化的改变,比如中国人熟知的佛教里面的神仙,哪吒,孙悟空,观音等,要么变成中国人,要么要么先在中国学习道术,啊,当然最惨还是被变性。道教并不如此,道教的仙人,大多都是中国古代修道(成仙)的道士。神则是具有各种美德被帝王加封的古人,如关公,杨戬,岳飞等等。从文化上来讲,道教拜的神仙是尊敬先贤,而要推广到海外,想让外国人了解这些神仙究竟做了什么,为什么要尊敬他,就不是那么好言说。2、作为宗教的一种,从目的论上,道教不具备便宜法门。任何一个宗教内部都具有许多宗派,修持方法各有不同,但是最终目的一致,为了达到推广宗教,获取更多信徒的目的,可以做的事情就是创造便宜法门,比如我们说基督教就是为了死后上天堂,基督教作为一神系宗教,信耶稣既得永生,你犯了错,在神父面前把你的罪孽说出来,神就会宽恕你,还有更快捷的方法,买赎罪券。另一方面的佛教,我们看现在佛教徒这么多,但普通大众对佛教的认识大多还是因为净土宗,如果是统计戒律宗或者密宗弟子数量,就少得多了,慧远创了念“阿弥陀佛”四字就可以往生净土的方便法门,自然遍地开花了。民间信仰并不等于皈依,单纯只说相信神明,可能大部分中国人都会去庙里道观上香磕头,但是这大部分人中也有很多分不清神仙和菩萨的区别。其他宗教皆是修死后修来生,而道教则是修今生,这太难了,你死之后上没上天堂,下辈子是否荣华富贵这没人知道,可是能不能练出法术成不成仙,就是可见的结果,世人见过的神仙又没有几个。本身就很难拿出让人信服的证据,而修炼的方法又这么费时费力,百日筑基,十月怀胎,三年哺乳,九年面壁。大家都这么忙,每天吃饭前念个佛号做个祷告,周末做做礼拜上上香也就好了。你要我天天打坐行功,实在太难。3、宗教想要得到大的发展需要政治的推动,或者说通俗点就是政府扶持(反过来,也有可能是扶持政府)。基督教也好,伊斯兰教也好,佛教也好在世界范围推广的历史过程中,最终形成了政教合一的稳定体系。唐代时基督教受到皇室支持也一度在中国小范围活跃过,但到了会昌年间武宗灭佛,景教也收了牵连,几乎就绝迹了。道教发展历史前面有很多人都已经说过了,清代满人以藏传佛教为国教,而道教则从乾隆起就开始受到各种限制,逐渐开始走下坡路。清末到近代,不论民国也好本朝也好,受外来文化的影响,道教无法在现在的政体中占据一席之位,同时遭受了各种打击。1)新文化运动对孔教及传统文化的批驳。2)文革对道教的打击破坏。3)共产党员不能拥有其他宗教信仰,然后你懂得。
佛教:信我吧,西天成佛基督:信我,上天堂伊斯兰:信我,庇佑你道教:爱信信,不信滚,别碍着老子飞升
因为从最根本上,道家是追求完全的自我解放(用了这样的俗词我真想戳死我自己)的。天生就不应该生成宗教,而应该生成人杰。道家最初形成宗教形式是为了起事造反。后来造反造不下去了传了天师教。所以道教当起生则生,当其灭则灭,对于学道的人都是好事。
道教分两种,一是黄老道家,是思想流派,宗教特征不明显;二是张陵创立的道教宗教,尊老子为道祖,建立了宗教体系。0.道教的教义不善于抓住人心理上的依赖,耶稣说你信我,末日我就拯救你,太上老君从来没说要拯救你,而是让你自救;道教宗教信众主要是相信神仙是有法力的,要善于对神仙尊崇,而这个神仙体系不是一般外国人能信得,三清四御,五帝星宿,没有几个外国人能产生真正的敬畏;道教哲学信众推崇自然之道,讲求顺天地,得道者不需要进入道教,也可以成为圣人,不得道者,日夜求神,也是凡人一个,没有想要劝更多人入伙的意思。1.黄老道家根植于中国古代思想之上,很有地域特色,东方哲学意味十分浓厚,理论十分抽象。2.老子哲学比较混沌,绵绵若存,偏玄学,表面看上去神神叨叨的,西方人的思想体系是很具体的,不大合。翻译就更难了。3.张道陵创立的道教系统又非常庞杂,道教典著、道教音乐、斋醮科仪等等,非中国人穷其一生都难入门。就像德云社在中国再火,也不能说给外国人听,他永远都听不懂。4. 玄门道教其实不轻易收弟子,尤其是龙门暗派,都是秘而不宣的。只有经过授录和高功拔职科仪,才能成为真正的道士。授录多年一次,一次一般就几十个人。道士和信众区分开,道士是少数的。道士一般不到处跑,就在道观里或者山上修行,偶尔有几个游历的,也不是去布道。
自强者,方得道,然而这个世界上,软弱并渴望依赖他人(神)的,终究是多数。
来晚了,估计我的回答不会有很多赞同,因为太靠下了。不过我想我的回答会比较直接一些,首先,一个教派要想延续上千年的发展,需要几个方面:不断革新的教义、精英领导层、广泛的教众层;然后,要想成为势力强大的教派,还必须有:雄厚的资金、与政权的结合。比如佛教需要三宝【佛法僧】,主要强调前者;道教讲究【财侣法地】,就是两者都需要。其实佛教也强调地和财,比如佛陀就需要有王舍城;但佛教和道教都没有在教义中强调与政权的结合,而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就特别强调与政权结合,也就发展的更好些。因此以下从这五个方面来看,按重要性排序。1、与政权的结合方面:三大宗教都实现了政教合一,而且时间很久;道教没有实现完全的政教合一,后来被更加入世的儒教排挤,再后来被论辩更为严密的佛教排挤,再后来沦落为零散的民间组织了。比较看来,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更为强调政权合一,因此是当今世界的主导力量。佛教受限于其结合的政权实力不够强。道教在汉以前还行,之后被儒教取代,也曾多次企图夺取政权(参见历次农民起义),但都未成功,具体原因参见各种中国历史。2、教旨变革方面:三大宗教都有教义下降的过程,道教下降的不够彻底,就不够平民化。佛教本来小乘为主(南传上座部佛教),讲究渐悟,修习戒定慧,追求的是寂灭,要求极高;后来大乘成为主流,讲究顿悟,修习法门多了,追求的是来世、普度众生,难度大大降低。基督教本来是旧约,后来有新约,救一切世人了,再后来各国有各种宗教改革,基本路线就是越来越平民化,后来好像有赎罪券,花钱就能得救赎。伊斯兰教教义好像变化不大,但人家本来也不高深,刀剑传教嘛。道教本来教义就是《道德经》,以及黄帝的,也就是黄老,后来又有老庄,特别玄特别高深;后世也有各种下降,但没有简化反而更为复杂;追求是一如既往的高,也就是成仙;也有下降的厉害的,就是各种雷法、符法啥的,再后来干脆演变成江湖骗子,下三滥了。3、教众吸收与组织发展方面:三大宗教都有严密的组织结构,教众极多。基督教和佛教都是扁平化发展,效率特高。反观道教,主要走精英路线,严格控制教众人数,很难大规模发展。其实还是教义的问题,追求长生追求登仙,这个要求太高,当然难以发展教众。另外与政权结合也是为了组织发展和资金供给,与政权结合不成功也就难以大规模组织发展了。4、精英领袖方面:宗教都搞造神运动,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是一神论,佛教和道教是多神论,多神论天生不足,原因建议参考西方专业的宗教对比分析著作。而道教在这方面又特别不足,前期造神三清等过于阳春白雪,后期造神财神关帝等又过于功利,搞得遍地城隍庙,再后来又八仙过海之类的,每况愈下。5、发展资金方面:在中国来讲,佛教寺院是大地主,皇家也多个朝代支持,东南亚干脆政教合一,举国供给。道教要炼丹,花费极大,只能依附皇家,搞死了许多位皇帝后,也就很少有皇帝信这个了,后面资金一直不足,只好占山为王,自给自足,走小规模精英发展路线,门派林立,从事各种理论研究。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与政权结合的更为彻底,现今控制着石油、天然气、矿产等各种资源,基督教国家更是持天下之牛耳,经济、金融、科技、工业等等,无不是世界领先。随着工业革命,这一点因素反而逐渐成为最重要的因素。综上,通过以上五个方面的分析,可以发现,教派发展最重要的是有权有钱,所以道教落寞是必然的。至于未来,基督教击败伊斯兰教,进而会统一世界吧!(具体参见世界史中各种宗教的消亡,其一般是伴随着政权的消亡)
道教不熟,倒是佛教,中國佛教史,往往寫到民國家結束了!趙樸老的這篇講話,不知道,大家看過么?陕西佳县的白云观是明清以来西北最大的道教宫观之一,自创建以来一直由北京的白云观派道士常住,代代相传,沿袭至今。1957年该观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宗教活动照常进行,香金布施完全由道士自主管理。“文革”时道士被逐,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该观十二名道士重返观内,恢复了宗教活动。1981年佳县政府派了一个文管所进驻白云观。1983年8月文管所收管了香火布施,开始时还让道士当面点数,开个收据,后来完全不让道士过问。有位远方来的香客发现不是道士收管香资,将人民币当火焚毁,以示愤慨。更有甚者,他们不顾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竟公开在碑石上镌刻“1963年党中央取消道教”的字样,在宫观内宣传无神论。文管所后来改名文管处,1988年又升格为白云山管理局。几年来他们在白云观胡作非为,管理混乱,问题成堆,试举数例:①1985年文管处从香火钱中拿出10万元给佳县某单位去深圳做生意,至今未还;②1986年管理处负责人刘某为了给自己的子女安排工作,从香火钱中拿走13万,借给神府煤矿,至今未还清;③1988年管理处某人因犯人命案,从香火钱中拿了3万多元作偿命费;④1986年省道协派人去白云山查帐,查出1985年文管所给道士开的收据的总数是60多万元,而文管所只报了29万多元的收入,其余30多万元下落不明。自1983年至今五年多来,白云山香火收入共达350万元以上,用于维修庙宇、道士生活等方面的开支,仅50多万元,其余300多万元用在何处,道士一概不知。這是老人家八九年的講話,現在呢?單純佛教來看,太多風景區的寺院,敢跟法師收門票!自家的寺院回去都得買票!!不從,就敢動手,比丘尼法師也不放過。我想,道家的遭遇恐怕也好不到哪裡去吧?又不能寫書出版、上電視,又不能成立基金會,學校也在認可體制外。。。請問不式微,還能怎滴?
明人谢肇淛在《五杂俎》里有一段话说得特棒”三教之最失其传者,无如道家。当时老氏之教,清净无为而已。施之于治,则绝圣去智,掊斗折衡,使给绳之治,可复原以用世,而非以长生也。至于赤松子、魏伯阳,则主炼养;卢生、李少君,则主服食。下至张道陵、寇谦之,则主符录篆咒,愈趋而愈下。至近世黄冠,如林灵素者流,则但醮祭上章,祈福禳罪而已。盖不惟与清净之旨大相悖?,即炼养服食之旨,驻年化羽之术,亦概乎未之有闻也。夫逢掖之口周孔,犹能论其世;髡缁之托释迦,犹能诵其言,至道流黄冠,口不绝声称太上老君矣,彼讵知柱史为何人?五千言为何物?大道上德之宗旨为何事耶?而悉依托之伯阳氏,以自立于三教之一也,不亦大可羞耶?“
各种宗教的基础内核体验是类似的,请参考还可以参考威廉·詹姆斯的《宗教经验种种》(尚新建译本)十六、十七章,他已经将各种宗教的神秘主义体验进行了科学的比较。各种宗教的差异是表面上的,这可能涉及到地域、文化、传教方式等原因,而在科学的发展之下,宗教其实都都面临着同一个问题:请用科学的方式向我们解释宗教基础内核体验。如果一个信教者(任何宗教)说,宗教不需要科学的解释,只需要信我就好,信者得救,那我们只能说这种行为依然是自私的,因为宗教要普渡众生,而只有科学的解释宗教的基础内核体验,也就是宗教的真正原因,才能让宗教获得新生,才能使宗教现代化,让人人都能更容易的获得真正的宗教体验。何况,所有宗教在科学面前都已经岌岌可危,科学才是当世第一大宗教。
在我看来,道教的最大问题是不开放。道教的最后一位牛人,应该是陈撄宁(),他传的弟子是胡海牙,胡海牙传的弟子是武国忠。武国忠就是我们现在经常在新华书店畅销书区看到的保健养生书的作者。陈撄宁的遗稿,被胡海牙汇编为《仙学精要》,《仙学精要》是一本不错的书,但对我们来说价值很小,因为普通人几乎不能搞懂他那一套语言体系,别说是普通人,就是道教内部人士,对于很多术语的理解,都存在着极大的争议,他里面花了很多功夫在做辨析词义的事情,到辨析到最重要的时候,他又不讲了,说这个东西不能公开。南怀瑾讲过一个故事,他去四川青城山拜访一个道姑,费劲千辛万苦,人家终于把秘诀告诉他了,人家给他的是一张纸,上面画一个圈,圈中间点一个点。南怀瑾一看,随手扔了,他说,这个我早就知道了,就是“守中宫”。所以,道教的弟子,可以说90%以上的精力,都花在了“厘清基本概念”上面。师父千辛万苦寻访到了一点秘诀,不会轻易授徒,徒弟也如此,道教是个非常封闭的系统。自然而然就日渐式微了。另外,道教还有个问题是背离科学。陈撄宁算是道教里比较讲求科学的人,但他依然相信,可以通过道教的那一套功夫,让普通人炼成“刀枪不入”的程度,从而抵御西方的飞机大炮。道教焉能不衰落?
张角玩黄巾引爆三国之后就被废了,重点在于曾经的威力而不是现在有没有完全废掉……
恐吓力不足,对死后世界,没有足够强烈的虚构恫吓,但凡正常人,大不了是重新投胎或者孤魂野鬼嘛,跟佛教杀了几只鱼几只鸡就够下十八层地狱了哪个吓人?道教靠的是修炼成仙等比较扯的正面吸引,因而拉人入伙不容易。另外道教偏重于民间方术,很多东西就是古代巫术,绝大多数已被证伪了,健身、医疗等社会功能被现代医学直接取代以后,参与社会生活的活动空间没有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佛教与道教区别在哪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