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池余氯标准太高身上会不会脱皮

200多吨室内游泳池,水发白浑浊不见底,余氯1.0mg/l 池水4个小时一个循环周期,一个月200多吨室内游泳池,水发白浑浊不见底,余氯1.0mg/l
池水4个小时一个循环周期,一个月前刚换的水_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200多吨室内游泳池,水发白浑浊不见底,余氯1.0mg/l 池水4个小时一个循环周期,一个月200多吨室内游泳池,水发白浑浊不见底,余氯1.0mg/l
池水4个小时一个循环周期,一个月前刚换的水
200多吨室内游泳池,水发白浑浊不见底,余氯1.0mg/l 池水4个小时一个循环周期,一个月200多吨室内游泳池,水发白浑浊不见底,余氯1.0mg/l
池水4个小时一个循环周期,一个月前刚换的水
余氯浓度太高了吧2015年,网络剧迈上新台阶,大投资、大制作正在蓄势待发。[]
这条公路还是条全程免费的一级公路,带你畅游江苏沿海17县、11个美丽海港。[]
“不屈的江淮、伟大的胜利”图片展在南京拉开帷幕。[]
& &&&& & 正文
扬州市内游泳馆卫生吗?一家余氯值略高
【字号:&&】【】
  市卫生监督所检查游泳池
  通讯员周桦记者阿龙文/图
  中国江苏网7月10日讯
从今天开始,我市正式进入暑期模式,虽然天气凉爽,泳池里还未出现“下饺子”的景象,但盛夏加上暑期的到来,市内各大泳馆人气有望增多。昨天,市卫生监督所开始对市区37家营业性游泳场所进行专项监督检查。通过昨天的初步检查,发现有一家游泳馆余氯值略高,其它指标将送实验室进一步检测,结果约10天后向社会公布。
  “下饺子”情况尚未出现
  不过需明确“最大容量”
  在很多人记忆中,每年游泳池都像“下饺子”,那泳池到底有没有限客规定?记者了解到,国家质检总局、国家体育总局曾在2006年颁布《游泳场所经营国家强制标准》,规定人工游泳场馆的人均游泳面积不得小于2.5平方米,天然游泳场内的人均游泳面积不得小于4平方米。
  昨天,记者在几家游泳馆看到,因为天气还不热,游泳的人并不是很多。皇宫游泳馆一位工作人员说,因为孩子还没放暑假,今天正式放暑假了,人就要多了。另一家泳馆工作人员说,这段时间,即使高峰时段,泳客也没达到“爆满”,气温更高点就不好说了。
  “持证游泳”操作难
  游泳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根据要求,泳客游泳时须携带“健康证明”等相关证件。昨天,记者采访了数十位泳客。其中一位刘姓泳客表示,之前听说过该证明,但一直都没办。“我偶尔游游泳,有时心血来潮去泳馆,总不能特地办一张吧!”
  各游泳场馆在执行中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我们想严格执行,但严格执行的游泳馆,泳客就流失了,这就存在经济利益的损失,没人会去做的。”一家游泳馆负责人说,游泳场馆能做的就是保证泳池经常性消毒、换水,防止交叉感染。
  有一家游泳馆余氯值略高
  昨天中午,记者跟随卫生监督所人员来到皇宫游泳馆。门口显示屏上有字条滚动:“余氯0.4,浸脚池余氯8”。据介绍,游泳馆每天、每两小时都会进行水质自测,自测情况会及时公布在入口显示屏处。
  随后,卫生监督人员对馆内浸脚池和泳池进行了检测,仪器显示,泳池余氯含量是0.5mg/L。“正常范围是0.3mg/L到0.5mg/L,这符合标准。”监督人员解释,余氯的数值既不能太低,也不能太高。低了消毒效果差,水中的微生物会超标,易发生传染病;高了会对皮肤和呼吸系统等产生刺激。而浸脚池余氯检测含量为10mg/L,浸脚池余氯值标准在5mg/L到10mg/L,也在范围内。
  而在锦苑健身游泳会馆,门前也对水质自测情况进行了公示,全部达标。卫生监督人员检测后发现,泳池余氯值为0.8mg/L,而浸脚池余氯值为8mg/L。也就是说,泳池余氯值偏高,老板也承认,中午12点左右新投了一次余氯。卫生监督人员表示,因为检测时间为下午1:40,时间过短。超得不多,影响不会很大,余氯是一个实时动态的数据,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挥发。
  新增5家游泳馆,约10天公布检测结果
  卫生监督人员还对游泳场所采集了浅水区和深水区的池水,封瓶送市疾控中心实验室做进一步检测。
  据了解,目前市区共有营业性游泳场所37家,比去年新增了5家。“游泳场所的分级量化,分别为A、B、C级,若在检查中指标不符合要求,将被降级。”市卫生监督所监督一科科长王礼富介绍说,往年检测比较突出的两大问题是余氯和尿素,几乎成为游泳场馆水质卫生不达标的主要原因。
  市卫生监督所人员表示,今年37家游泳场所的水质检测结果,约10天后向社会公布,并继续采取“红黑榜”进行公示。此外,卫监人员提醒,如果市民发现水质有问题,可以拨打投诉热线。
  如何避免因游泳染上疾病?
  皮肤有破溃的人,最好不要游泳
  记者昨从城区几家医院获悉,每年夏天都会接诊到一些游泳引起的皮肤病患者。凡是可以介水传播的疾病,如红眼病、呼吸道以及肠道传染病、皮肤病等,都有可能在水中传染。
  那么,如何避免因游泳染上疾病呢?专家提醒,皮肤有破溃的人,最好不要下水游泳,细菌可能会通过破溃处进入身体引发细菌感染;其次是泌尿系统感染,最常见的是女性游泳后出现尿道炎、盆腔炎等;此外还有病毒性感染,例如水痘、带状疱疹、麻疹等传染病。
  至于性病会不会在泳池传播,则需要区别对待,梅毒、艾滋病,是不会通过毛巾、泳池水传播的,淋病则可能通过不洁用品传播,如别人使用过的潮湿毛巾等。
市内游泳馆卫生吗?一家余氯值略高
&&责任编辑:李笑林、马燕&&
弥子瑕一、晋卫灵公与弥子瑕《韩非子?说...
7月8日下午,江苏卫视主持人孟非在微博...
你可能还想看
&|&&|&&|&&|&&|&
中国江苏网(江苏中江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移动网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因特网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资讯搜索:
您的位置: &
& 健康专题
夏季游泳传言Yes or No 专家:皮肤破损别下水
  广州日报 字号:
  戏水消暑正当时。本周,广州市公布泳池卫生状况抽检结果,三成泳池水质不合格,包括星级酒店游泳池在内的多家&人气泳池&因病菌总数超标、氯超标等原因上了&黑榜&,引发公众对游泳池卫生状况的担心。
  &游泳时可能传染性病&、&游泳时间越长,得皮肤病风险越高&&&近年来,类似传言常让泳客们心惊胆战。去公共游泳池戏水,要防范哪些疾病?做足哪些防备,就能安心畅游?本报特推出&夏季游泳池防病指南&,邀请疾控专家和各科医生为读者解惑。
  抽查结果
  广州三成泳池不合格
  今年5至6月期间,广州市卫生局组织各区县卫生局、市卫生监督所和市疾控中心对市内366间游泳场所水质进行监督抽检,检测项目包括pH值、浑浊度、游离性余氯、大肠菌群、尿素、细菌总数共6项。其中254间游泳场所水质监测结果全部合格,合格率为69.4%。
  市卫生局同时还公布了抽检不合格场所名单。记者统计发现,112间水质不合格的游泳场所中,近半是住宅小区泳池,而一些街坊们喜爱的健身场所泳池、至少20间宾馆酒店泳池、包括大学城7所高校在内的大中小学校园泳池,水质问题多多:海珠区珠江御景湾小区会所室外泳池是本次唯一验出大肠菌群超标的泳池,越秀区全民健身活动中心泳池水检出尿素超标,大学城7所高校泳池水出现余氯超标或不达标情况,四季酒店泳池水和浸脚池水余氯未达标,同时发现尿素超标、细菌总数超标。
  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杨智聪介绍,从泳池抽检的6个卫生指标可以看出泳池管理的状况。记者发现,抽检问题中最常见的游离性是余氯不合格。杨智聪介绍,相关对游泳池水的残留氯气有一定的范围控制,假如达标,池水中的微生物基本可以被杀死,游泳时被微生物感染的风险极低。假如不达标,一旦有传染源进去微生物就有生长机会,导致水质不干净。而假如余氯太高,对人体的皮肤、眼睛等也会造成刺激。而人体的尿液和汗液中含有尿素,假如泳池中尿素超标,表示水质不洁或泳客太多,新鲜水补充不够,或有人在池中小便所导致,这将会增加皮肤病、眼病、呼吸道、胃肠道疾病的发病率。
  大肠菌群与粪便污染有关,大肠菌群本身是条件致病菌,人体在免疫水平正常的情况下不会致病,但免疫水平低时就有可能会导致腹泻、肠炎等疾病。
  杨智聪表示,最近都是泳池客流高峰,泳池管理者应该提高换水频率,或使用沉淀剂来洁净泳池水。对于普通市民,体检后持&健康证&才能下水游泳的做法已经叫停多年,杨智聪认为,假如体检能够严格执行,健康证对泳客健康和水池水质都能起到很好的保障。现在除非泳池水明显浑浊,否则肉眼难以辨别水质,因此最重要的还是呼吁每个泳客从自身做起,注意个人卫生,患传染病、皮肤病时不要下水,游泳前应该先冲身、洗脚。
  破除传言
  游泳时可传染性病?NO!
  &游泳时究竟会不会感染性病?&这个传言在公众中已经流传了很久。常年从事性病一线防治工作的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皮肤科陈建浩医师表示,没有证据显示正常情况下游泳会感染性病。
  &绝大部分性病病原体离体几个小时就会自然死亡。游泳池水通常采用加氯的方法,氯的浓度高,会加速病原体的死亡。&陈建浩指出,广东地区常见的性病主要有淋病、梅毒和尖锐湿疣,其主要传播途径为经血液、精液传播,淋病还可通过尿液传播。皮肤黏膜没有破损的普通人,接触病人的汗液、唾液等,是不会有感染风险的。
  不过,陈建浩提醒,如果去泡温泉,或者去温泉泳池,需要警惕尖锐湿疣的传播可能。尖锐湿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所致,以肛门生殖器部位增生性损害为主要表现,约有三成病人属于非性途径的间接传染。&有部分病人反映,发病前没有性行为,也没有去游泳,但是曾经泡过温泉。&陈建浩表示,HPV病毒在温湿环境下有一定传播力,在泡温泉时如果皮肤破损,或者刚好和尖锐湿疣患者同时下水,就有感染的风险。有些酒店游泳池和温泉会提供拖鞋和浴巾,如果消毒不过关,也可为病毒和真菌传播制造条件。
  陈建浩指出,性病传播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有明确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通常免疫力低下、皮肤破损的人在接触传染源时,更容易中招。因此,如果皮肤擦伤、破损、过敏等状态下,最好不要下水畅游,尽量不要使用公用的浴巾擦身,尤其不能用其擦拭私处。
  游泳时间越久,越容易得皮肤病?YES!
  对于&游泳时间越久,得皮肤病风险越高&的传言,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皮肤科副主任陈明春表示,皮肤浸泡在水中的时间越久,作为皮肤屏障的角质层越容易出现松懈,从而降低对外来病原的屏障作用,理论上感染皮肤病的机会就会增高。&如果游泳时发现手脚皮肤泡得发软起皱,甚至发白,说明皮肤屏障功能已经下降,这时最保险的选择是上岸。&
  陈明春指出,在游泳池最容易感染的皮肤病主要是手足癣。此外,细菌感染引发的毛囊炎、疥疮,也有可能在游泳池里传播。他建议,皮肤病患者应讲究公德,不要到公共泳池游泳。手足癣患者特别是手脚正在脱皮、起疱的人,最好不要到公共泳池游泳,普通人游泳前一定要去洗脚池浸脚消毒。
  陈建浩表示,泳者应尽量去水质合格的游泳池,&有些泳池氯超标,或者尿碱超标,都会对皮肤造成刺激,尤其是皮肤敏感的人、老人和小孩,应慎选游泳池。&
  专家提点
  防皮肤病:
  皮肤破损最好别下水
  专家介绍,预防皮肤病,以下几点需要特别注意:
  1.皮肤状态不好,例如过敏、出现破损时,哪怕只是蹭破皮,也最好不要去游泳。2.环境允许的话,最好穿着自带的拖鞋从更衣室走到泳池,入水前别忘先到洗脚池清洗足底。3.游泳时间以一小时为宜,当皮肤开始发皱甚至发白时,意味着皮肤自我屏障功能已经下降,应停止游泳。4.上岸后应尽快使用沐浴液或香皂彻底清洗身体,尤其是私处,然后用自带的干净毛巾擦净,别漏掉脚趾缝。有条件的人最好使用润肤霜涂抹全身。
  防眼病:
  滴眼药水防红眼病没用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主任杨为中介绍,每年夏天,医院眼科门诊红眼病(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患者都会增加,一是因为夏季气温高,病菌最活跃;二是游泳的人多了,受污染的泳池水直接接触眼部会快速传播,增加感染机会。滴眼药水可以起到&洗眼睛&的效果,可以稀释病菌,但对预防红眼病的效果不大。
  有时候游泳时眼睛觉得涩痛,有可能是泳池的水余氯过高。杨为中说,余氯过高有可能使角膜上皮损伤。戴游泳镜隔绝眼睛和池水直接接触,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少感染几率或受余氯刺激,但难以100%避免。
  老人:
  有严重心血管病别游泳
  游泳运动能给人体带来多方面的益处。广州市体育科研所体质研究室助理研究员高雪峰介绍,游泳对心血管系统的改善有相当重要的作用,能增强心肺功能,加强人体适应温度变化和抵御寒冷的能力,还能塑体美型。
  需要提醒的是,特殊人群游泳要多加注意。婴儿出生后保持一段时间与水的接触,可以使其更快地完成从子宫内到宫外的过度,还能刺激脑神经发育、对外界环境的反应能力,增强新生儿肠胃消化系统的吸收功能,使体重增加的速度加快。但为了健康和安全,婴儿在游泳前应注意听从医生的建议和安排,下水前做好充分准备工作,选择合适的水温,水质要保证。根据婴儿具体情况控制好游泳时间,一次10~15分钟为宜。
  游泳也非常适合老年人,对骨质疏松有很好的预防作用,但有严重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不建议进行游泳运动,一般患者则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时间、地点游泳,并做好充分的运动前准备及善后措施。
【】【】【】
() () () () () () () () () ()
医药网免责声明:
浙江网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浙江网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联系电话:6 邮件:
& 版权所有游泳泡温泉会感染性病?得皮肤病是真的
  戏水消暑正当时。本周,广州市公布泳池卫生状况抽检结果,三成泳池水质不合格,包括星级酒店游泳池在内的多家&人气泳池&因病菌总数超标、氯超标等原因上了&黑榜&,引发公众对游泳池卫生状况的担心。
  &游泳时可能传染性病&、&游泳时间越长,得皮肤病风险越高&&&近年来,类似传言常让泳客们心惊胆战。去公共游泳池戏水,要防范哪些疾病?做足哪些防备,就能安心畅游?特别推出&夏季游泳池防病指南&,邀请疾控专家和各科医生为读者解惑&&&
  抽查结果:广州三成泳池不合格
  今年5至6月期间,广州市卫生局组织各区县卫生局、市卫生监督所和市疾控中心对市内366间游泳场所水质进行监督抽检,检测项目包括pH值、浑浊度、游离性余氯、大肠菌群、尿素、细菌总数共6项。其中254间游泳场所水质监测结果全部合格,合格率为69.4%。
  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杨智聪介绍,游泳池水残留氯气假如不达标,一旦有传染源进去微生物就有生长机会,导致水质不干净。余氯太高,对人体的皮肤、眼睛等也会造成刺激。而泳池中尿素超标,将会增加皮肤病、眼病、呼吸道、胃肠道疾病的发病率。大肠菌群与粪便污染有关,在人体免疫水平低时就有可能会导致腹泻、肠炎等疾病。
  杨智聪呼吁:每个泳客从自身做起,注意个人卫生,患传染病、皮肤病时不要下水,游泳前应该先冲身、洗脚。
  破除传言:游泳时可传染性病?NO!
  &游泳时究竟会不会感染性病?&这个传言在公众中已经流传了很久。常年从事性病一线防治工作的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皮肤科陈建浩医师表示,没有证据显示正常情况下游泳会感染性病。
  &绝大部分性病病原体离体几个小时就会自然死亡。游泳池水通常采用加氯的方法消毒,氯的浓度高,会加速病原体的死亡。&陈建浩指出,广东地区常见的性病主要有淋病、梅毒和尖锐湿疣,其主要传播途径为经血液、精液传播,淋病还可通过尿液传播。皮肤黏膜没有破损的普通人,接触病人的汗液、唾液等,是不会有感染风险的。
  不过,陈建浩提醒,如果去泡温泉,或者去温泉泳池,需要警惕尖锐湿疣的传播可能。尖锐湿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所致,约有三成病人属于非性途径的间接传染。&HPV病毒在温湿环境下有一定传播力,在泡温泉时如果皮肤破损,或者刚好和尖锐湿疣患者同时下水,就有感染的风险。有些酒店游泳池和温泉会提供拖鞋和浴巾,如果消毒不过关,也可为病毒和真菌传播制造条件。
  陈建浩指出:如果皮肤擦伤、破损、过敏等状态下,最好不要下水畅游,尽量不要使用公用的浴巾擦身,尤其不能用其擦拭私处。
  游泳时间越久,越容易得皮肤病?YES!
  对于&游泳时间越久,得皮肤病风险越高&的传言,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皮肤科副主任陈明春表示,皮肤浸泡在水中的时间越久,作为皮肤屏障的角质层越容易出现松懈,从而降低对外来病原的屏障作用,理论上感染皮肤病的机会就会增高。
  陈明春指出,在游泳池最容易感染的皮肤病主要是手足癣。此外,细菌感染引发的毛囊炎、疥疮,也有可能在游泳池里传播。他建议,皮肤病患者应讲究公德,不要到公共泳池游泳。手足癣患者特别是手脚正在脱皮、起疱的人,最好不要到公共泳池游泳,普通人游泳前一定要去洗脚池浸脚消毒。
  陈建浩表示,&如果游泳时发现手脚皮肤泡得发软起皱,甚至发白,说明皮肤屏障功能已经下降,这时最保险的选择是上岸。&是皮肤敏感的人、老人和小孩,都应慎选游泳池。
  专家提点
  防皮肤病:皮肤破损最好别下水
  专家介绍,预防皮肤病,以下几点需要特别注意:
  1.皮肤状态不好,例如过敏、出现破损时,哪怕只是蹭破皮,也最好不要去游泳。
  2.环境允许的话,最好穿着自带的拖鞋从更衣室走到泳池,入水前别忘先到洗脚池清洗足底。
  3.游泳时间以一小时为宜,当皮肤开始发皱甚至发白时,意味着皮肤自我屏障功能已经下降,应停止游泳。
  4.上岸后应尽快使用沐浴液或香皂彻底清洗身体,尤其是私处,然后用自带的干净毛巾擦净,别漏掉脚趾缝。有条件的人最好使用润肤霜涂抹全身。
  TIPS1&滴眼药水防红眼病没用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主任杨为中介绍,每年夏天,医院眼科门诊红眼病(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患者都会增加,一是因为夏季气温高,病菌最活跃;二是游泳的人多了,受污染的泳池水直接接触眼部会快速传播,增加感染机会。滴眼药水可以起到&洗眼睛&的效果,可以稀释病菌,但对预防红眼病的效果不大。
  TIPS2&婴儿老人:有严重心血管病别游泳
  游泳运动能给人体带来多方面的益处。需要提醒的是,特殊人群游泳要多加注意。
  婴儿出生后保持一段时间与水的接触是很好的。但为了健康和安全,婴儿在游泳前应注意听从医生的建议和安排,下水前做好充分准备工作,选择合适的水温,水质要保证。根据婴儿具体情况控制好游泳时间,一次10~15分钟为宜。
  游泳也非常适合老年人,对骨质疏松有很好的预防作用,但有严重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不建议进行游泳运动,一般患者则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时间、地点游泳,并做好充分的运动前准备及善后措施。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粤B2-新民网移动客户端
您现在的位置: >
两家游泳池余氯含量超标
  □李德锐王君文/图
  中小学生已经正式进入暑假状态,炎炎夏日里,游泳馆是孩子们避暑的绝佳场所,可游泳池的卫生状况和水质能让人放心吗?7月8日,海州卫生监督所执法人员来到御景龙湾小区和海宁小区,对这里的两处游泳馆进行水质监测。结果发现,这两家被监测的游泳池含量均超标,容易刺激游泳者的皮肤和眼睛。
  被监测的两家游泳池含量均超标
  8日下午,笔者跟随海州卫生监督所执法人员来到市区御景龙湾小区的室内游泳馆,该游泳馆位于地下一层,刚走进泳池就闻到一股淡淡的漂白粉味,泳池里有十多个孩子在游泳。笔者目测观察,游泳池里的水质清澈见底,没有发现浑浊物。
  在泳池边,执法人员拿出快速检测仪,从游泳池里取出适量的水进行检测,几秒过后,试验瓶里的清水顿时变成了浅红色,含量为0.59毫克/升,略超过0.5毫克/升的国家规定标准上限。游泳馆工作人员介绍,去年9月,该游泳馆对外开放,池水采用过滤砂钢等电子系统控制自动添加消毒剂,在港城是最先进的设备,可能是刚添加不久,超标了。
  随后,执法人员又来到了海宁小区的露天游泳池。执法人员随机抽取了水质进行检测,数据表明:游泳池里的含量同样超标。据负责人介绍,他们每天都要对池水进行3次消毒,保持游泳池水的清洁卫生。不过他坦言,如果使用自动水质净化消毒设备,一天下来,仅电费就要400多元,根本用不起,因此每天只能由人工清理沉淀物,并凭着经验添加消毒剂,有时候稍不留神就可能加多了。
  海州卫生监督所副所长孙志先介绍,泳池水超标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人工投药消毒时,未严格按照科学投放比例配置;二是为了节约成本,没有自行监测水质状况。水池采用人工消毒时,如果消毒剂投放少了,水质就会细菌超标,而如果投放多了,就会超标。泳池管理方为了大肠菌群、细菌总数等项目不超标,大多选择多投放消毒剂,导致超标的情况严重。
  超标容易刺激皮肤和眼睛
  据孙志先介绍,游泳场馆应该在醒目位置悬挂卫生许可证和水质检测报告,目前海州地区共有6家具有卫生许可证的公共游泳场馆。卫生监督部门要求泳池要自行检测、水温和ph值3个项目,并且每天在泳池开放前,在醒目位置公示。卫生监督部门要监督公共游泳场所是否按规定公示水质状况,池水浓度必须保持在0.3至0.5毫克/升;强制浸脚池开放时是否注水投药,并每4小时更换一次;更衣室、卫生间、泳池过道及池边是否定时冲洗消毒,开放时有无救生员、安全员巡查等。
  海州疾控中心专业人员介绍,游泳池中的主要来源于漂白粉、消毒剂等,超标会对眼睛、皮肤及口腔黏膜等产生刺激作用。过多可致皮肤过敏,让人觉得皮肤干燥、瘙痒;泳池里消毒剂用量不足则会使细菌超标,可能会导致泳客腹泻。游泳者身上若有伤口,则易被细菌感染,以致伤口溃烂。而且,细菌超标极易导致眼结膜发炎。
  那么,市民该如何判断的好坏?海州卫生监督所执法人员支招:判断的好坏,主要方法为“一看一闻”。“看”即用肉眼观察池水是否清澈,达标的池水应是无色透明的,不达标的池水会浑浊,含有悬浮及胶体状态的微粒。“闻”就是进入游泳池范围后闻一下有无刺鼻的味道,如果明显闻到刺鼻的味道,水质就可能有问题。
  游泳者如果有眼睛痛涩、口中干涩、皮肤干燥等不适感觉时,应及时用清水轻轻冲洗眼部、口腔以及皮肤。游泳完后,应该立即洗手、洗澡,这样可以将身上残留的细菌清洗干净,减少被感染的机会。皮肤有外伤的,以及刚刚感冒、发烧的人群、经期前后的女性最好不要到泳池游泳。
  图为执法人员正在检测游泳池的水质。
每天侪想听听上海闲话,聊聊上海城事,问问“阿里好吃好白相”……关注新民网出品的微信账号“侬好上海”,小侬天天陪侬“茄山河”!
更多关于的新闻
数据加载中……
【看4D大片,玩科技馆!】 最近,小侬给小朋友们的福利一波接一波。报名时间:5月23日—5月27日
由国家文化部与上海市政府联合主办的...
今天(7月9日),第十一届中国国际...
如果两天没有手机、刷不了朋友圈、看...
7月8日下午,约70位市民来到上海...
7月8日上午,2015年第30届“...
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小暑”,通常...
古猗荷韵获奖作品选登,各位作者通过...
今天(5日),上海交大2015本科...
上海市新闻道德委员会社会监督投诉电话、来信来访地址及电子信箱:
1. 投诉专线电话:021-
2. 社会监督来信地址:上海市闵行区都市路4855号2号楼 邮编:201199
3. 来访接待:
上海市闵行区都市路4855号2号楼
上海市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中心
4. 投诉电子信箱:
上海市新闻道德委员会通过社会监督电话、来信来访接待、电子邮件等多种方式,受理社会各界对新闻机构及新闻从业人员新闻职业道德失范行为的举报和投诉,对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进行监督。
受理时间接待时间为:
工作日上午9:30--11:00;下午1:30--4:00
新民网友:
评论成功,谢谢参与!
点“看微博”查看您的
评论成功,谢谢参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游泳池会不会传染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