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冰微博的小屋视频里,刘寅(菜刀)弹唱的是什么歌曲啊?

大冰的小屋_wind精选集 - 虾米音乐
Loading...
入选曲目(21)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留言,请用虾米帐号
wind的其它精选集
关注虾米:你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 请开启后刷新浏览器获得更好的体验!
夜行丽江古城碰到大军和大冰
夜晚的丽江真的很漂亮,漂亮的古城,呆在大城市呆傻了,看到这样古城夜晚非常激动,在路上碰到大军,当时不认识他们俩,弹吉他是大军,拍鼓是主持人大冰,他喜欢流浪
: 微博多少?//@丽江樱珞客栈: 我们是丽江古城木府边上的一个小客栈,老板娘是来自齐齐哈尔的美女,热情好客。欢迎要来丽江的朋友来我们家住,享受家人一般的感觉。暂时不能来的朋友们可以先关注我们的微博: 求个普: 哇!好棒!我也想偶遇!: 譚小增是单身靠谱小青年儿 感受一下,做做功课: 大冰的手鼓真是绝对了: 谁能扒下吉他谱: 我们是丽江古城木府边上的一个小客栈,老板娘是来自齐齐哈尔的美女,热情好客。欢迎要来丽江的朋友来我们家住,享受家人一般的感觉。暂时不能来的朋友们可以先关注我们的微博: 他笔下的成子是否还在丽江喝茶,阿明还能碰到他吗?: 我想希望在丽江的时候碰到他会是什么样的情景是就这样擦肩呢还是。。。。: 大冰,今年过年,: 这是什么歌?: 红彤彤xinxin 等待戈多MX: 好听: 哪个帖子在天涯 你可以去看看你 好似一个很凄美的爱情故事 //@卡瓦伊尼:靳松的博客里写大冰有一次住旅社遇到一中规中矩按时睡觉的女孩就问她你出门是为了旅行的浪漫还是为了完成任务?女孩反问他那你随身背个小凳子干嘛??: 混迹于旅游圈经年,疯子至爱旅行。对于旅途中的住,我也有几分小癖好。以丽江为例,我不会选择星级酒店,道理你懂得。古城客栈中,我独爱宛若故里。五星床品、好茶好书叹人生外,居然还可以饮得百年甘泽泉水,在太阳下泡温泉。难得!: 好的旅者当敬畏天地,并尊重人文。在丽江,我推荐入住宛若故里。它除了解决一夜好眠外,还提供好茶、好书以及近在咫尺的温泉。住着舒适,同时兼具环保和生活美学,细致妥帖、有趣有品,如同客栈主人一样。: 这什么情况……居然偶然的发现最熟悉的人在照片里(当然不是指大冰)哈: 欢迎您来丽江玩,您有啥问题都可以问我噢,比如游玩路线,吃喝玩乐,住房,有空就来我们客栈喝茶噢,另外祝您新的一年里一切顺利,马到成功,马上幸福,关注微博住房就享受会员价格噢,祝您生活愉快。: 你以为地震是火灾???全部变成灰了?? //@鬼宿新:哪有什么古城,都是新建的仿古建筑而已,丽江以前就是个有老房子的村子罢了,而且老房子早在地震中震没了,就外地人相信童话: 他们最幸福: 看到大冰的手鼓了……他们最幸福: Regan_Ren,推荐下载清迈攻略App,手机上最好的清迈攻略,下载方式见我置顶微博。: 浮躁的丽江,民谣在那里不好活啊。还有,国人素质真是够呛,不看节目干嘛在前面晃悠。: 要不要这样啊?那么幸运啊?????????: 点子真正啊。: 从一个到大冰。: 哪有什么古城,都是新建的仿古建筑而已,丽江以前就是个有老房子的村子罢了,而且老房子早在地震中震没了,就外地人相信童话: 云南丽江: 终于让我找到大军唱的这首歌了,真难找啊!大冰 我给喜欢配上大冰哥手鼓的这伴奏音乐好听!: 这时代哎 真正的好音乐在流浪 民谣民谣 原创原创
老百姓能听懂 代表他们的心声
我们这些业余写歌的
要做属于我们自己的 为生活歌唱: 花儿,我看了!很棒,支持!: 大军 风雨情深专辑 《我会一直陪伴你 》//@:这是什么歌呀: 这是什么歌呀: 我的灵魂有一部分一直留在了丽江。: 靳松的博客里写大冰有一次住旅社遇到一中规中矩按时睡觉的女孩就问她你出门是为了旅行的浪漫还是为了完成任务?女孩反问他那你随身背个小凳子干嘛??: 光个?: 懒洋洋同学呀,这样都被你找到了。菜刀刘寅歌曲下载地址
菜刀刘寅的歌曲下载和收听地址:
115网盘下载地址:
路上-菜刀.mp3
看不见-菜刀.mp3
各走各路-菜刀.mp3
飞鸟的翅膀-菜刀.mp3
最后的温暖-菜刀.mp3
希望树(现场版)-刘寅.mp3
达人秀菜刀决赛夜歌曲_村庄_完整版.mp3
达人秀菜刀决赛夜_歌曲村庄完整版.rar
村庄现场版—菜刀刘寅.mp3
再见!大拉坝.wma
希望树.wma
大冰的小屋.wma
刘寅___中国达人秀_希望树-视频.rar
土豆网分享地址:
达人秀菜刀决赛夜歌曲&&村庄&&完整版
希望树--菜刀(现场版)
再见!大拉坝--菜刀
喜欢--菜刀
希望树--菜刀原版
孩子--菜刀
看不见 - 菜刀
路上 - 菜刀
飞鸟的翅膀 - 菜刀
大冰的小屋--菜刀
各走各路-菜刀
看不见-菜刀
最后的温暖-菜刀
5sing 中国原创音乐基地分享地址:
村庄--完整版
希望树--菜刀现场版
大冰的小屋--菜刀
再见!大拉坝
喜欢--菜刀
希望树--菜刀原版
孩子--菜刀
飞鸟的翅膀-菜刀
各走各路-菜刀
看不见-菜刀
最后的温暖-菜刀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一)  不要一提丽江就说艳遇。  那时的丽江地,还不是艳遇之都。  过了大石桥,走到小石桥,再往前走,一盏路灯都没有。三角梅香透了半条街,老时光零零星星地堰塞在墙壁夹角处,再轻的脚步声也听得见。  流浪狗蜷缩在屋檐下舔爪子,虎皮大猫撵耗子,嗖嗖跑在青石板路上画"之"字……遥远的是一晃一晃的手电筒光圈,那是零星的游人在慢慢踱步。  整条五一街安安静静的,一家铺面都没有,一直安静到尽头的文明村。  我和路平都爱这份宁静,分别在这条路的尽头开了小火塘。  火塘是一种特殊的酒吧,没有什么卡座,也没舞台,大家安安静静围坐在炭火旁,温热的青梅酒传来传去,沉甸甸的陶土碗。  木吉他也传来传去,轻轻淡淡的,弹的都是民谣,唱的都是原创。  寻常的游客是不会刻意寻到这里的,故而来的都是偶尔路过这条小巷的散客。  他们行至巷子口,觅音而来,轻轻推开吱吱嘎嘎的老木头门,安安静静地坐下,安安静静地喝酒听歌。  那时候没有陌陌和微信,没人低头不停玩手机。  那时候四方街的酒吧流行一个泡妞的四不原则:不主动、不拒绝、不负责、不要脸。  火塘小酒吧也有个待客四不原则:不问职业,不问姓名,唱歌不聊天,聊天不唱歌。  这里不是四方街酒吧街,没人进门就开人头马,大部分客人是一碗青梅酒坐半个晚上,或者一瓶澜沧江矮炮坐一个通宵,他们消费能力普遍不强,我们却都喜欢这样的客人。  他们肯认真地听歌。  路平的小火塘叫D调,青石砖门楣。  我的,叫大冰的小屋,黄泥砖墙壁。  小屋里发生的故事,三本书也写不完。  游牧民谣在这里诞生,26任守店义工在这里转折了自己的人生。  数不清的散人和歌者在这里勒马驻足,李志在这里发过呆,张栓在这里拨过口弦,李智和吴俊德在这里弹过冬不拉,万晓利在这里醉酒弹琴泣不成声。时无俗人论俗务,偶有游侠撒酒疯。  支教老师菜刀刘寅当年在小屋做义工时,曾写过一首歌。  《大冰的小屋》  月光慢慢升起,扔出一枚烟蒂,静静地呼吸  一个女人离去,留下寂寞背影,碎碎的绣花裙  昏暗的灯光里,点上一支双喜,满地空酒瓶  一个男人闯进,穿进黑色风衣,背起满脸胡须  …………  人群都已散去,门环的撞击,清脆的声音  大冰的小屋,一切都很安静,你我沉默不语  大冰的小屋,一切都是安定,世界陪我一起  大冰的小屋,总有人离去,我们依然在这里  …………  时光荏苒,眨眼带走许多年,房租从四位数涨到六位数,丽江的民谣火塘日渐凋零,从当年的上百家到当下这唯一的一家。  小屋是最后一家民谣火塘,不用麦克风不用音响,只唱原创民谣。  有人说:小屋是丽江的一面旗,不能倒。  当然不能倒。于我而言,它哪里仅是间小火塘,它是一个修行的道场,是我族人的国度,哪怕有一天我穷困潦倒捉襟见肘了,捐精卖血我也要保住这间小木头房子。  按理说,佛弟子不该执念于斯,可我有九个理由守住它,护持住它。  给你讲一个最遥远的理由。  就从歌里的那个穿绣花裙的女人说起吧。  那个女人叫兜兜,眉目如画,是我见过最白的女子。  兜兜脸色白得透明,白的担待不起一丁点儿阴霾。手伸出来,根根是白玉一般的色泽。不知道她是长发还是短发,不论室内室外,她始终戴着帽子,从未见她摘下过。  她说话细声慢语,笑笑的,一种自自然然的礼貌。  我那时酷爱呼麦,热衷唱蒙古语歌曲,她问我:这是什么歌?  我说:蒙古语版《乌兰巴托的夜》。  她轻轻地挑下眉毛,眯起眼睛说:真好听……有汉语版么?  那时候兜兜歪坐在炭火旁,头倚在男人的肩头,火光给两个人镀上了一道忽明忽暗的金边,她在他的手心里轻轻打着拍子。跟随着吉他的旋律,两个人都微微闭着眼睛。  …………  来自旷野的风啊,慢些走  我用沉默告诉你,我醉了酒  飘向远方的云啊,慢些走  我用奔跑告诉你,我不回头  …………  男人眼中泪光盈盈一闪,稍后又慢慢隐退。  兜兜喊他大树,听起来很像在喊大叔,他40多岁的光景,新加坡人。  我和路平都对大树有种莫名的好感。  这是个听歌会动情的男人,有一张温暖的面孔和一双厚实的手。他好像一刻都离不开她的模样,要不然揽着她,要不然让她倚靠在自己身上,要不然把她的手搁在自己的手心里……好像她是只黄雀儿,须臾就会蹿上青云飞离他身边。  古人描述男女之情时,并不用"爱"字,而是用"怜惜"一词。  大树没有中年男人的矜持和城府,他对她的感情,分明是一种不做任何避讳的怜惜。  不论什么年纪的女人,被百般呵护宠溺时,难免言谈举止间带出点儿骄纵或刁蛮,兜兜却丁点儿都没有,她喜欢倚靠在他身上,好像他真的是棵大树,承担得住她所有的往昔和未来。
楼主发言:7次 发图:0张
  (二)  他们都爱小屋,经常一坐就是一个晚上。  那时,来小屋的人一半是客人一半是歌手,经常是歌手比客人还多。  流浪歌手们背着吉他,踩着月色而来。有人随身带一点儿花生,有人怀里揣着半瓶鹤庆大麦,诗意和酒意都在六根弦上,琴弦一响,流水一样的民谣隔着门缝往外淌。  时而潺潺,时而叮咚,时而浩浩荡荡,时而跌宕。  靳松的歌最苦 X ,小植的最沧桑,大军的歌最温暖,我的最装 X ,菜刀的歌最奇怪,各种肾上腺素的味道。  那时候,菜刀已经开始在宁蒗山区的彝族山寨当支教老师。他在小屋当义工时基本的温饱有保障,去支教后却基本没有了经济来源,我让他每过几星期回丽江一趟,把小屋的收入分他一部分当生活费。他知道小屋存在的意义,故而并不和我瞎矫情。  菜刀最初写歌是我撺掇的,我一直觉得他骨子里有一种很硬朗的东西,若能付诸音乐的话,会创作出很奇特的作品。他采纳了我的建议,边支教边写歌,后来制作了一张自己的民谣专辑,每次回丽江时,都站在街头卖唱、推销CD,打算用卖CD的钱给孩子们买肉吃。  他实在是没钱,手写的词歌单,封套也是自己用牛皮纸裁的,有的是正方形,有的是梯形,比盗版碟还盗版,故而几乎没人愿意买。  一箱子碟卖不出一两肉钱,菜刀很受打击,一度有点儿沮丧。  有一天,菜刀从街头回到小屋后,情绪很低落,一个人躲在角落里闷着头,我随口问他今天的销量如何,他用手比出一个"0",然后苦笑了一下,很认真的问我:大冰哥,你觉得我真的适合唱歌吗?  我说:啊呸,不就是碟片卖不出去吗,至于吗?  当着一屋子的客人的面,我不好多说什么,递给他一瓶风花雪月让自己找酒起子。菜刀好酒,一看到啤酒眼里长星星,喝完一瓶后很自觉的又拿了一瓶,很快喝成了醉猫。喝完酒的菜刀心情不太好,他美滋滋的拿过吉他拨弹几下,高声说:接下来我给大家唱首原创民谣……  我说你省省吧,舌头都不在家了还唱什么唱。  他不听劝,非要唱,且满嘴醉话:今天晚上就算是我的原创音乐告别演出了……以后我再也不唱自己写的歌了,以后大家想听什么我就唱什么,我唱五月天去……我唱TWINS去……  他弹断了三弦,把自己的作品唱了两首半,剩下的半首还没唱完就抱着吉他睡着了,不一会儿,呼噜打得像小猪一样。  菜刀年轻,众人把他当孩子,没人见怪,大家该喝酒喝酒,该唱歌唱歌。我起身把菜刀横到沙发上睡,喝醉的人重的像头熊,好半天才搞定,累的我呼哧呼哧直喘气。  正喘着呢,兜兜说:菜刀的CD,我们要十张。  我吓了一跳,十张?  大树掏出钱夹子递过来,兜兜一边数钱一边悄悄说:别误会,我们是真觉得他的作品挺不错,真的很好听,他不应该放弃。我们也不是什么有钱人……先买十张好吗?  她把钱塞进我手里,又说:明天等菜刀老师醒了,能麻烦他帮忙签上名吗?  菜刀趴在卡垫上一边打呼噜一边滴答口水,起球的海魂衫一股海鲜味,怎么瞅也不像是个给人签名的人。  那应该是菜刀第一次给人签名。  他借来一根马克笔,把自己的名字在报纸上练了半天,往CD上签名时他是闭着气的,力透纸背。  他搞的太隆重了,像是在签停战协议。  兜兜接过专辑时对他说:菜刀老师,我喜欢你的歌,虽然发音很怪,但你的歌里有情怀。加油哦  在此之前没人这样夸过他,我们一干兄弟在一起时很难说出褒奖对方的话,这算是菜刀看自己的音乐获得的第一份认可。  我在一旁看着这一幕直乐,菜刀老师像个遭到表扬的小学生一样,耳朵红扑扑的。他努力调节面部的肌肉,想搞出一副淡定的模样,却怎么也合不拢嘴,没办法,菜刀老师的门牙太大了。  精神状态决定气场,此后菜刀的街头演唱充满了自信,虽然销量还是很差,但再没听他说过要放弃原创这一类的话。  他把那种自信的气场保留了很多年,他曾站在《中国达人秀》的舞台上理直气壮的说:我写歌是为了给孩子们挣买肉吃的钱。也曾站在《中国梦想秀》的舞台上说:我是一个支教老师,但也是一个民谣歌者。  菜刀后来接连出了两张专辑,都是在支教工作的间隙写的,他的歌越写越好,第三张专辑和第一张相比有天壤之别,慢慢的,他有了一群忠实的音乐拥趸,也影响了不少后来的年轻人。  最初唆使菜刀写歌的人是我,最初帮他建筑起信心的人却是兜兜和大树。  兜兜和大树不会知道,若无他们当年种下的那一点儿因,不会结出当下的果。  有些时候,举手之劳的善意弥足珍贵。  虽然我不确定当面他们买碟时,是否真的爱听菜刀的歌。  兜兜和大树还帮大军卖过CD。  大军是我的仫佬族兄弟,胡子男,音乐疯子,资深流浪歌手。我不喜欢结交不三不四的人,所以我认作兄弟的人一般都很二,大军是个中翘楚,他那时刚干了一件二到家的事情——把累年16万元的积蓄取出来,倾其所有制作了一张专辑。  他的这张寺辑叫《风雨情深》,塑料的外壳,铮亮的黑色胶盘,制作精良,肉外兼修,编曲和录音不亚于一个出道歌手的专辑品质。  但花了16万啊!有这个必要吗?  我骂他败家,骂了半个多小时:你花一万两万做个好点的Demo(样片)就得了,有必要把全部身家押上去吗?你有几个钱能糟蹋?一张碟你卖50块的话,得卖3200张碟才能回本。你能保证丽江天天不下雨吗?这里半年是雨季!你能保证琴被城管没收的时候碟片不会被没收?你又不需要打榜又不需要拿金曲奖,你这16万等于是打水漂儿啊,吧啦吧啦吧啦……  我负责骂人,大军负责被骂,一边还笑眯眯的喝茶。  大军很包容的看着我说:那可是我自己写的歌啊。  我形容不出那种眼神,好像他是个戴红箍的,我是个随地吐痰的。  新碟出来后,大军继续以卖唱为生,计划着攒够了钱再出第二张,他甚至已经把第三张碟的封面都找人画好了。我计算了一下投入产出比,回想一下自己认识的那些心狠手辣的理财经理,没有一个黑心理财经理的手段有大军对他自己狠。不过说实话,大军唱歌确实好听,他有自己独特的嗓音和风格,老暖男一枚。大军气场很独特,他在街头唱歌时简直可以用不卑不亢来形容,你若给他鼓掌,他是面带微笑宠辱不惊的。收钱时他有种天经地义的理直气壮,他会说:哎呀,谢谢你支持我的音乐……我的碟好啊,什么电脑都能放出声音来……  每回听他这说句话,我都暗暗咽下一口血,眼前飞过一只乌鸦,尾巴上拴着个牌子,上面写着:16万元。  大军每次都强调自己碟片的播放质量,还真有较真的客人要现场验证的,有一个时期几乎是五分之一的比例。没办法验证人家就不买,交了钱的也把钱要回来,这对生意的影响比较严重,我劝他改改广告词,他不听,坚持认为自己的碟什么电脑都能放出声来……可大马路上上哪儿找电脑去?  没想到电脑自动出现了。  不知从哪天开始,大军街头卖唱,兜兜和大树天天去报到,大树背着他的笔记本电脑,一张一张地帮买碟的客人验证碟片是否能放出声音来。兜兜坐在他旁边,细心的帮忙拆封又重新包装好。  人是很奇怪的动物,之前是每五个人里才有一个要求验证,现在硬件施舍一到,几乎人人都要求验证,大树天天把电脑充满了电拿到街头,不到一个星期就废掉了光驱。  大军过意不去,请他们两口子吃饭,他们笑着拒绝,转过天来换了新光驱又来帮忙做验证。  我们一帮人都过意不去了,死说活说才说服他们赴一次宴,席间推杯换盏相谈甚欢,一个不留神,他们悄悄买了单。  
  (三)  我忘了兜兜和大树在丽江盘恒了多久,好像有一个多月,他们从客人变为友人,每天到小屋来报道,大家相处得很融洽。  他们在丽江的最后一夜,兜兜拿出一支录音笔,擎在手上录歌。  过了一会,大树也伸出一只手,托住她的手和那只录音笔。  手心朝上,轻轻地拖住。  这一幕小小的感动了我,于是唱结束曲时,再次为他们唱了一首《乌兰巴托的夜》,蒙古语版加贾樟柯版,没用吉他和手鼓,加了点儿呼麦,清唱了六分钟。  别林特里,苏不足喂,赛义何嘞  也则切,亚德啦,阿木森沉么  别奈唉,好噻一亚达,嗦啊嗦  安斯卡尔嗒嗒啊,沉得森沉么  乌兰巴特林屋德西,那木哈,那木哈  啊哦陈桑,郝一带木一带木西,唉度哈  …………  游飘荡异乡的人儿在哪里  我的肚子开始痛你可知道  穿越火焰的鸟儿啊不要走  你知今夜疯掉的啊不止一个人  乌兰巴托的夜,那么静,那么静  听歌的人不许掉眼泪  …………  大树貌似在轻轻颤抖,他调整了一下坐姿,一支空酒瓶被碰倒,轻轻叮咚了一声。  这首歌是我的挚爱,那次演唱是状态最好的一回,故而留了邮箱号码,请他们回头把电子音频文件发给我。  兜兜微笑着点头,然后站起来伸出双臂,说:能拥抱一下吗?  拥抱?  我愣了一下,还没来得及尴尬,已被她轻轻揽住。  她把下巴搁在我的肩头,轻轻拍拍我的后脑勺,说:弟弟,谢谢你的小屋。  我说:客气什么呀……下次什么时候再来丽江?  兜兜轻轻笑了一声,没接我的话,自顾自地轻声说:多好的小屋哦,要一直开下去哦。  她没说再见,拉起大树得手,转身出门。她留给我的最后一个印象,是扑簌在夜风中的那一角碎碎的绣花裙。  一个月后我收到了载有音频文件的邮件,以及一封短信。  信很短,只有一句话:  音频文件在附件里,弟弟,真想再听你唱一次《乌兰巴托的夜》。  我懒,回信也只写一句话:文件收到,谢谢啦,有缘再聚,再见。  每个人是每个人的过客,和谁都不可能比肩同行一辈子,再见就再见吧。  我与兜兜自此从未见过面。  有一年,有客人从西安来,一进门就满屋子上蹿下跳地大呼小叫:额们西安有一家酒吧和你这家酒吧简直一模一样。  我说:你个瓜怂,踩碎我们家的接线板了。  我心下略略生疑,但没怎么当回事。  小屋的前身是老年间丽江古城唯一一家花圈店,变身酒吧后被挖地三尺改成了个半地窖模样,类似汉墓内室的棺椁模式,且四壁灰黄古旧,正宗的泥呸草砖干垒土墙……在整个丽江都是独一份,怎么可能在千里之外的西安会有个酒吧和我的小屋一模一样?  还有蜡烛塔。  你说的那家酒吧怎么可能有我们家这么大只的蜡烛塔?一尺半高呢,多少年来不知多少滴蜡泪生生堆积起的。  西安客人:真的真的,真的一模一样,墙也一样,蜡烛也一样,额没骗你……  我说:你乖,你喝你的啤酒吧,别BB了……  此后的一两年间,接二连三的有人跟我说同样的话,一水儿的西安客人,他们每个人都信誓旦旦的说:没错,那家酒吧和你的小屋一模一样。  一样就一样呗,未必我还要飞越半个中国去亲身验证。  我问他们那家酒吧的老板是谁,有人说是一对夫妻,也有人说只有老板,没有老板娘,老板好像是个新加坡人。  新加坡人,会是大树吗?  我很快推翻了这个猜测——若大树是老板,兜兜怎么可能不是老板娘?  此时的丽江已与数年前大不相同,五一街上酒吧越开越多,像兜兜和大树那样肯安安静静听歌的客人却越来越少。好几年不见了,忽然有一丁点儿想念的他们我翻出兜兜的邮箱地址给她发邮件:新酿的青梅酒,当与故人共饮,和大树一起回小屋坐坐吧,我还欠你们一首《乌兰巴托的夜》。  点发送键时,我心想,这么久没联系了,说不定人家早就不记得你了,这么冒昧的发一封邀请信,会不会有点儿自作多情了?  邮件发完后的第三天,一个男人推开小屋的门,他用新加坡口音的普通话说:  大冰,来一碗青梅酒吧。  我哈哈大笑着上前拥抱他,我说:大树!你是大树啊!  我拽他坐下,满杯的青梅酒双手递过去,我仔细端详他,老了,明显老了,鬓角白了。  我一边给自己倒酒,一边问他:大树,怎么只有你自己来了,兜兜呢?  他端着酒碗,静静的看着我说:兜兜不在了。  
  (四)  兜兜和大树的那次丽江之旅,是她此生最后一次远游。  大树和兜兜最初是异地恋。  大树工作在广州,兜兜那时做独立撰稿人,居住在西安。  两个人的缘分始于一家征婚网站。  在旁人看来,故事的开端并不浪漫,他们没在最好的年纪遇见彼此。  兜兜遇见大树时已近30岁,大树已过不惑之年。  大树从小是家中的骄傲,在新加坡读完大学后,在美国拿了MBA硕士学位,之后辗转不同的国度当高级经理人,人到中年时受聘于广州一家知名外企,任财务总监。在遇见兜兜之前他把大部分的精力倾注在事业打拼上,生活基本围绕着工作展开。  二人都是情感晚熟的人,在遇到对方之前,两个人好像都在不约而同地等待,从年轻时一直宁缺毋滥到青春的尾端,直到对方的出现。  很多事情很难说清,比如一见钟情。有人在熙攘的人群里怦然心动,有人在街角巷尾四目相对,也有人像兜兜和大树一样,在虚拟空间里一见钟情。  其实世上哪儿有什么一见钟情,所谓的一见钟情,不过是你终于遇到了那个你一直想要的人而已。人海茫茫,遇之是幸,不遇是命。其实每个人都会遇到想要的人,可惜大多数人在遇到对方时,己身却并未做好准备,故而,往往遗憾地擦肩。  万幸,兜兜和大树的故事没有这样的遗憾。  二人迅速见面,迅速的老房子着火,火苗不大,焰心却炙热。  他们都已经不是小孩子了,也不是外貌协会成员,岁月已经教会了他们如何去包容和尊重,也教会他们如何隔着皮囊去爱一个人的心灵,他们遇到的都是最好的自己。  这份感情好比煲汤,他们细火慢炖,一炖就是三年。  三年里虽然聚少离多,感情却与日俱增。  他爱她的知性和善良,她爱他的睿智淳厚,他们没吵过架,异地恋的后遗症在他们身上几乎不见踪影,这简直就是一个小奇迹。  很多情侣在年少时相恋,在摩擦和碰撞中彼此成长,他们不停的调整相处的模式,不停的适应对方的价值观,去细心呵护一份感情,却总难免因为林林总总的琐碎矛盾而夭折。  也有些情侣就像兜兜和大树一样,心智成熟时方遇见,他们知道感情不是一味地迁就,也不是一味地依赖。岁月虽将容颜打折,却赋予他们积淀,他们明白自己爱的是什么,要的是什么,也懂得如何去对待这份爱。  兜兜和大树没有在最好的年纪相恋,他们在最适合的年纪彼此遇见。  兜兜那时蓄着一米的长发,背影如烟云,她写诗、画画、爱旅行,出版过自己的长篇小说,鹤立鸡群在世俗的生活中。和后来被段子手们冷嘲热讽的文艺女青年们不同,兜兜的文艺是一种脱凡的诗意和轻灵,腹有诗书气自毕,她举手投足自有调性,和刻意表演出来的文艺范儿有着本质上的不同。  她如古书里的那些女子一般,身上的人间烟火气不浓。  上天怎会让这样剔透的女子常驻人间。  你是否曾隐约感觉到,在这个世界上有种癫狂的力量瞬间便可颠覆一切,主宰这种力量的不知是哪些促狭而伟大的神明。  古往今来无数的例证在揭示着这些神明有多么的善妒,他们见不得十全十美,也容不下完满的人生,他们在建筑和摧毁之间不停地挥动魔杖,前一秒还岁月静好,下一秒便海啸山崩。  有人把这种力量叫做命运。  日,兜兜被确诊为癌症晚期  疾病来的毫无征兆,发现的太晚,已是不治之症,从这一天起,她的生命进入倒计时。  兜兜没崩溃,独自静坐了一夜后,她坦然接受了这一现实。  她拨通了大树的电话,如实告知病情,她说:树,医生告诉我康复的几率已经为零,我认真考虑了一下……我们分手吧。  兜兜的态度很坚决,事已至此,她认命,但不想拖累别人,不想将大树的幸福毁在自己的手里。  隔着两千公里的距离,她的声音清晰而冷静。  她说:树,你已经不年轻了,不要把时间浪费在我身上……抱歉,不能陪着你了,谢谢你这辈子给过我爱情。  她尽量用平稳的语气讲完这一切,电话那头的大树已是泣不成声。  兜兜说,大树不哭。  兜兜说,我们面对现实好吗?长痛不如短痛……  说着说着,她自己反而掉出眼泪来,她狠心挂断电话,设置了黑名单。  与此同时的广州街头,路人惊讶地看着一个热泪纵横的中年男人,他孩子一样呜咽着,一遍又一遍拨打着电话。  11月的岭南潮湿温暖,路人匆匆,无人知晓刚刚有一场雪崩发生在这个男人面前。  六个小时后,大树飞抵西安。  眼前茫茫一片,恍惚,恍惚的楼宇,恍惚的人影晃动。  末秋初冬的天气,他只穿着一件短袖衫却完全感觉不到寒冷,心里只有一个信念:快点儿,再快点儿,快点儿去到她的身边。  大树敲门时,眼泪再次止不住,中年男人的眼泪一旦开闸,竟如此磅礴,他哭的说不出话,所有的力气都集中到了手上,他死命控制着自己敲门的力度,却怎么也控制不了节奏。  兜兜打开门,愣了几秒钟,又迅速把门关上。随着大门砰的一声响,他的坦然和冷静崩塌了,她不知该如何去面对他,只是一味用背抵着门板。  "树……你为什么要来?"  大树强止住哽咽,把嘴贴近门缝喊:兜兜开门吧,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有我在,你不要怕。  兜兜说:树,我不会好了……我自己可以面对的,你快走吧,忘了我吧。我们都不是孩子了,你不要犯傻……  声音隔着薄薄的一扇门传出来,却好似隔着整个天涯。  大树喊:兜兜开门吧,我等了40多年才遇到你,没有什么比你更重要!  他用力地砸门,大声地喊,半跪在地上紧贴着门板不停地央求,几十年来从未有过的情绪失控让他变成了自己都不认识的陌生人。  门的背后,兜兜不停地重复着:……你不要犯傻,树,你不要犯傻……  几个小时过去了,十几个小时过去了,天亮了又黑,大树昏厥又醒来,临走时嗓子已经失声。  他没能敲开兜兜的门。  都说时间能改变一切,消解一切,埋葬一切。  兜兜相信时间的魔力,她祈求大树不要犯傻,惟愿他如常人一样在命运面前缄声,理智地止步,明智地离去,然后把一切交予时间。  "结局既已注定,那就早点儿忘记我,早点儿好起来吧"  她时日无多,只剩这一种方式爱着他。  
  (五)  兜兜万万没想到,大树也只给自己剩下了一种方式。  一个月后,大树辞掉了广州的工作,将全部家当打包搬到西安。  这是他事业上最黄金的时期,资历名望,社会地位,高收入……他统统都不要了,不惑之年的男人疯狂起来,竟然比20岁的男生还要一往无前,他只要她。  大树没有再去敲门,兜兜已经入院,他百般打听,来到她的病床前。  她装睡,不肯睁眼。  他说:兜兜,我们能心平气和地聊聊天吗?  他坐下,指尖掠过她的脸颊,他轻声说:我们在一起三年了,难道我会不知道你在担心什么吗?你放心好吗,我向你保证,我将来的生活我自己会处理好的……兜兜,我们的时间不多了,不要再撵我走了。  他捉住她的手:你在一天,我陪着你一天,陪你一辈子,不论这辈子你还剩下多少时间。  泪水渗出紧闭的眼,兜兜挣脱不开他的手,哭着说:树,你傻不傻……  大树却说:兜兜,我们结婚吧。  2009年,6月28日,两人在西安结婚。  事情变得简单起来了:死神给你指明了道路的终点,但爱人在身旁说:来,我陪你走完。  这条路,好像忽然也没那么艰难了。  兜兜的身体状况越来越来恶化,一天比一天羸弱,遵医嘱,她开始住院静养,大树24小时陪着她。医院的生活单调,二人的话都不多,很多时候都是默默看着对方,看着看着,掩不住的笑意开在眉梢眼角。  她打针,他替她痛,医生叮嘱的每一句话他都当圣旨去遵守,比护士长还要护士长。  所有人都明白,不会有什么奇迹发生了,但大树认认真真地去做,就好像一切都还有希望。  有一天,大树帮他切水果,兜兜从背后揽住大树的腰,她说:树,趁我还走的动,我们旅行去吧。  她告诉大树,从20世纪90年代末起,自己一个人旅行过很多地方,漫长的旅行中,她曾遭遇过一个奇妙的小城,在那里人们放水洗街,围火打跳,零星的背包客拎着啤酒走在空旷的青石板路上,马帮的驼铃叮咚响,流浪歌手的吉他声在午后的街头会传的很远很远。  她说:树,你知道么?从2005年我刚认识你的那一天起,我就梦想着有一天能和你定居在那个小城,安安静静地一直到老……这个梦今生是无法实现了,但我想和你一起去晒晒那里的月亮。  兜兜说:大树,你去帮我去搞定医生好吗?  兜兜此生的最后一次旅行去的丽江。  她已经很虚弱了,坐久了会眩晕,稍微走快一点儿就会气喘,大树揽着她,给她倚靠的支点,两个人站在玉龙雪山前吹风,坐在民谣小火塘里听歌,烛火映红了每个人的脸庞,唯独映不红她那一脸的苍白。  木吉他叮咚流淌的间隙,她附在他的耳畔说:真好听哦,树,这个世界上美好的东西真多。  她说:我们支持他们一下,买一些他们的专辑好吗?  临行前夜,他站在2009年的大冰的小屋里说:多好的小屋哦,要一直开下去哦。  她牵着大树的手走出小屋的门,踩着月亮溜达在青石板路上。  碎碎的绣花裙飘荡,她牵着他的手,甩来甩去甩来甩去……她轻轻说:树,我知道你一直盼着我好起来,我又何尝不想,但希望越大失望越大,我真的不想这样……听我的好么?回西安后不要那么在意治疗效果了。  她停下脚步,扳过他的肩膀:  你说过,我走以后你会好好的生活,可是我希望你从现在开始就好好的生活,一直一直的好好生活,好吗?  她说:树,答应我,这个世界上美好的东西那么多,你要替我好好去体会哦。  重返西安后的兜兜接受了化疗,她失去了如瀑的长发,体重下降到70斤,她开始服用泰勒宁,又名氨酚羟考酮片,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中重度、急慢性疼痛,如重度癌痛。  剧痛的间隙,她攥着大树的手开玩笑说:在丽江还没事,一回来就疼成这样了,早知道就留在那里不回来了。  她和大树都明白,以她当下的状况,已不可能再度横穿大半个中国去往滇西北了。医生暗示过,癌细胞已经扩散,兜兜随时都会离去。  时间不多了,他们静静地四目相望,默默的看着对方。  大树忽然开口说:兜兜,那我们就造一个丽江。  辞职后的大树早就没有了高薪,高昂的治疗费用已将两个人的积蓄消耗了大半,他拿出剩余的积蓄盘下一间50平方米的屋子,仿照大冰的小屋的模样,建起了一家火塘,命名为"那是丽江"。  一样的格局,一样的气场,一样的音乐,一样的墙壁和烛台。  门外是车水马龙的西安,门里是烛火摇曳的丽江。  兜兜最后的时光是在这间小火塘里度过的,最后的日子里,大树给了兜兜50平方米的丽江。  
  (六)  大树独行丽江赴约后的几年间,我曾数次路过西安,每次都会去"那是丽江"探望他。  "那是丽江"坐落于西安书院门旁的巷子里,招牌是倒着刮的,兜兜走后,大树悉心打理着那里的一切。  两个人的丽江,如今是他一个人的西楼。  古人说: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古人说: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  说的都是黯然销魂的离愁。  我却并未从大树脸上看到半分颓唐,有的只是坦然的思念。  大树本命叫严良树,新加坡人。  他留在了西安,守着那家店,直到今天,或者永远。  大树履行着诺言,好好的活着。  兜兜天上有知,一定始终在含笑看着他。  兜兜生前主动签署了遗体捐献书,陕西省自愿遗体捐赠第一人。  她在日记里说:我有癌症,身上可用的器官只有眼角膜。但我的身体可以捐赠给医学机构做研究。这样自己可以发挥点儿作用,比让人一把烧光更有意义。  兜兜毕业于西北大学新闻系,逝于日。  她真名叫路琳婕。  命运对她不公,她却始终用她的方式善待着身边的世界。  兜兜当年用录音笔录制的那首《乌兰巴托的夜》,我收录进了自己的民谣专辑CD中,一刀未动,一帧未剪。第4分22秒,大树碰到了一支空酒瓶,叮咚一声轻响。  我偶尔也会在小屋唱起那首《乌兰巴托的夜》。  不论旁人如何不解,唱这首歌时我一定坚持要求关掉灯,全场保持安静,谁说话立马撵出去。  我傲娇,怕惊扰了老朋友的聆听。  兜兜,我知道你曾路过小屋,只不过阴阳两隔,我肉眼凡胎看不见,但你应该听得到我在唱歌吧。再路过小屋时进来坐坐吧,如果人多的话呢,咱们就挤一挤,这样暖和。咱们和当年一样,围起烛火弹老吉他,大军啊,路平啊,菜刀啊,靳松啊,咱们轮流唱歌。  大军生了两个孩子了,他还是每天坚持用自己的卖唱挣来的钱给老婆买一条花裙子,他和以前一样,天天晚上都会去小屋坐一坐。菜刀还是穿着那件海魂衫,宁蒗的彝族小学之后,他又组织援建了德格的藏族小学,他现在是支教老师里唱歌唱的最好的。我还是老样子,没出家,没去成布宜诺斯艾利斯,秉性没改,脾气没改,讨厌我的人和喜欢我的人和以前一样多。若非要说变化的话,只有一个:不知为何,最近两年越来越喜欢回味往事,哈,是快变老了吗?  当年你曾给过我一个拥抱,轻轻地拍着我的后脑勺,喊过我一声:弟弟。  你说:多好的小屋哦,要一直开下去哦。  这句话我一直记得。  这些年,越来越多的人说丽江变了,更商业了,小屋也变了,也开始收酒钱了。  我懒得解释也不想解释。  不管在游人眼中,当下的丽江有多么虚华浮躁,人心有多么复杂,房租有多么天价……你我心里的丽江都从未改变过。  其实你我眷恋的真的是丽江吗。或许只是一个叫做丽江的丽江而已吧。  世间美好的东西,每个人都有责任恪尽本分去护持好它。  我懂的,我懂的,我会尽力留住这间小屋子的。  六道殊途,不管你如今浮沉在哪一方世界,这算是咱们之间的一个承诺吧。  兜兜、大树、大树、兜兜。我一边想着你们的模样,一边写下这些文字,一边不自觉地哼唱起来了呢。  …………  乌兰巴托的夜,那么静,那么静  你远在天边却近在我眼前  …………  乌兰巴托的夜,那么静,那么静  听歌的人,不许掉眼泪  …………  乌兰巴托的夜,那么静,那么静  唱歌的人,不许掉眼泪  …………  好吧。  好的。  唱歌的人,不许掉眼泪  
  一字一字码出来,有错字的话实在抱歉。不为什么,只是故事太动人,来自大冰《乖,摸摸头》。  
  动人…… 真的动人~
  我z喜欢,iA试3Qt志hxndt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冰的小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