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目怒睁,左目垂视,右手持剑,左手亲情右手爱持索

土嘎活佛主持摧破金刚荟供!净除障碍,增加财富,圆满资粮!
摧破金刚,或称摧坏金刚,梵文bajra-vidarana。藏名是多杰南炯。多杰是金刚,南炯就是摧毁、破坏、毁灭之义,故称摧破金刚。最常见的形像,主要是身绿色、三目、左手持金刚铃、右手持十字金刚杵。又有白色、青色、青绿色等不同尊形。
本宝贝为摧破金刚荟供祈福活动,包含4月15日(藏历十五,阿弥陀佛日子)当天佛前供鲜花,水果供品、垛马食子、供灯,供水各一份,由土嘎上师和丹真堪布亲自主持的摧破金刚荟供活动。一份祈福金可写3个祈福名字(为生者祈福)
忿怒摧破金刚由《金刚摧破根本续》中所出,是由世尊释迦牟尼佛,加持金刚手菩萨,使其入于愤怒金刚三摩地而出生本尊摧破金刚,总集一切佛愤怒除障摧破的威力,因此可知为金刚手菩萨之特殊除障事业之化现。
修持摧破金刚本尊法之功德,主要为消除众生内在之不净,如内心烦恼以及疾病。亦消除一切外在之不净(比如秽气,烟草产生的就是一种秽气),举列如下:
一、摧破一切恶业、烦恼所造成的痛苦。净除众生的顽愚无明。
二、摧破一切疾病:尤其是医药无法治疗的龙病,皮肤病,精神心理病及瘫痪病、慢性中风、眼病、痴呆症。乃至心神不宁、鬼魅惊扰、怯懦畏缩。皆可消除。
三、摧破凶曜恶星流年不利之障碍:举凡太岁冲煞,大运小运流年不利,各种运势低落之障碍,全部消除。
四、摧破一切衰损、衰败之害:举凡寿元减损、财富曰削,人际关系违逆,感情不顺、家庭失和之障碍全部消除。
五、摧破魔障,降服魔敌:摧灭一切恶魔、鬼神、怨敌、恶人所造成的恶障。
六、能使一切事业成功,圆满诸般愿求:获得健康、财富、平安。
转账银行:广州工商银行朝天路支行(属大德路支行)
卢智敏 - 微店
土嘎活佛主持摧破金刚荟供!净除障碍,增加财富,圆满资粮!
摧破金刚,或称摧坏金刚,梵文bajra-vidarana。藏名是多杰南炯。多杰是金刚,南炯就是摧毁、破坏、毁灭之义,故称摧破金刚。最常见的形像,主要是身绿色、三目、左手持金刚铃、右手持十字金刚杵。又有白色、青色、青绿色等不同尊形。
本宝贝为摧破金刚荟供祈福活动,包含4月15日(藏历十五,阿弥陀佛日子)当天佛前供鲜花,水果供品、垛马食子、供灯,供水各一份,由土嘎上师和丹真堪布亲自主持的摧破金刚荟供活动。一份祈福金可写3个祈福名字(为生者祈福)
忿怒摧破金刚由《金刚摧破根本续》中所出,是由世尊释迦牟尼佛,加持金刚手菩萨,使其入于愤怒金刚三摩地而出生本尊摧破金刚,总集一切佛愤怒除障摧破的威力,因此可知为金刚手菩萨之特殊除障事业之化现。
修持摧破金刚本尊法之功德,主要为消除众生内在之不净,如内心烦恼以及疾病。亦消除一切外在之不净(比如秽气,烟草产生的就是一种秽气),举列如下:
一、摧破一切恶业、烦恼所造成的痛苦。净除众生的顽愚无明。
二、摧破一切疾病:尤其是医药无法治疗的龙病,皮肤病,精神心理病及瘫痪病、慢性中风、眼病、痴呆症。乃至心神不宁、鬼魅惊扰、怯懦畏缩。皆可消除。
三、摧破凶曜恶星流年不利之障碍:举凡太岁冲煞,大运小运流年不利,各种运势低落之障碍,全部消除。
四、摧破一切衰损、衰败之害:举凡寿元减损、财富曰削,人际关系违逆,感情不顺、家庭失和之障碍全部消除。
五、摧破魔障,降服魔敌:摧灭一切恶魔、鬼神、怨敌、恶人所造成的恶障。
六、能使一切事业成功,圆满诸般愿求:获得健康、财富、平安。
转账银行:广州工商银行朝天路支行(属大德路支行)
信用卡支付
支付宝支付
综合信誉:
店铺收藏:18
联系卖家:
成交10笔以内
成交10笔以内
成交10笔以内
成交10笔以内
成交10笔以内
成交10笔以内
成交10笔以内
成交10笔以内
成交10笔以内
成交10笔以内
成交10笔以内
成交10笔以内
成交10笔以内
成交10笔以内
成交10笔以内
成交10笔以内
成交10笔以内
成交10笔以内
成交10笔以内
成交10笔以内
成交10笔以内
成交10笔以内右目怒睁,左目垂视,右手持剑,左手持索_百度知道
右目怒睁,左目垂视,右手持剑,左手持索
您的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
系统奖励20(财富值+经验值)+难题奖励30(财富值+经验值)法 音 2009年第11期 (总第304期
藏传佛教护法神吉祥天母的图像样式
  吉祥天母为西藏“八仇凶神”之一,属于出世间护法神,是藏传佛教与大黑天并列的重要女性护法神。由于与达赖喇嘛的密切关系,清代有大量的造像实物存留。但笔者不久前见到一尊具永乐款的吉祥天母造像,为一面四臂式,并且有摩羯首空行母持缰绳驭骡,这与清代大量流行的一面二臂像完全不同。于是笔者考察了现今存留的主要吉祥天母像,试图对其造像样式作一个全面的梳理。
一、永乐款吉祥天母像引发的样式思考
   不久前,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准备征集的藏传佛教金铜佛造像中,有一尊具永乐款的吉祥天母像,女神为一面四臂,两主臂在前,左手持索,右手托嘎巴拉碗,另两手上举,右手持剑,左手持戟。口中含人尸。在奔走的骡前,有一尊摩羯首空行母持缰绳,并回头望着吉祥天母。汉文阴刻款在莲花座下沿,款为“大明永乐年施”(图一,本文配图均见本期中插彩页)。就笔者所知,目前具永乐款的吉祥天母像可能只有两件,另一件存于西藏博物馆。这两尊永乐款吉祥天母像样式完全一样。与我们通常所见的一面二臂样式不同,前面的摩羯首驭者也多是一面二臂像所不常表现的,从而这尊永乐款吉祥天母像将我们的视野引向更早的文献及样式传承上,希望通过图像学的排比,找到其变化的规律和原因。
   吉祥天母曾作为萨迦派的主要护法,在他们最崇拜的喜金刚礼拜仪式中,有三位最重要的伴神,习称萨迦三护法,第一位就是吉祥天母。在噶举派举行的金刚舞中,直贡噶举派的主要护法神是贡布和阿吉曲珍,而阿吉曲珍被普遍认为是吉祥天母的一个化身。在格鲁派中,吉祥天母受到达赖喇嘛的特别崇信,她是达赖和班禅的保护神,受到二世达赖喇嘛根敦嘉措和五世阿旺罗桑嘉措的大力推崇。在拉萨东南三百里有个湖,每一位达赖在其一生都要礼湖一次,传说在湖里要出现影子,预兆他的一生事迹及死时的情况。达赖一生也拜像一次(旁人去不得),传说是与影像谈话,受重要启示。
二、前人的成果及遗留问题
   关于吉祥天母身形样式的研究,早期学者就有所关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意大利东方学者图齐(Tucci)在painted scrolls(西藏画卷)中,谈到了吉祥天母自印度传入西藏,最后通过格鲁派得到发扬光大的大致传承过程,并讨论了该神的身形变化。
  通过图齐的研究,我们知道,在萨迦派之前,虽然有吉祥天母的传承,但似乎并没有广泛地流行,天母如狂风般奔驰的骡子一直驰骋到格鲁派的兴起,她的喧嚣才响彻雪域,真正的吉祥天母信仰在达赖喇嘛的魅力感召下,于藏区流行开来。自一世达赖喇嘛根敦朱(dge’dun grub,)之后,他将吉祥天母作为山居噶丹派[1]护法神系统中的主神,吉祥天母的礼拜仪轨最终在这个学派中确定下来,到二世达赖根敦嘉措(dge-’dun rgya-mtsho,)时,吉祥天母成为历辈达赖喇嘛的守护神,也是西藏地方政权的保护神,这个地位一旦确定下来,吉祥天母的形象变得越来越突出。在书中,图齐又给出了吉祥天母的7种曼陀罗相:
  一、 四业力神
  在曼陀罗中心,女神后面,希沃拉姆右手持镜,骑在骡上;
  右边,骑着黄骡子的嘉巴嘉拉姆是黄色身形,一面二臂,右手持食物瓶,左手持珠宝;
  左边,骑着红骡子的是红色身形的旺嘉拉姆(dBang kyi lha mo),右手持钩,左手持索;
  前面,查包拉姆骑黑骡子,一面二臂,左手持拘鬼牌(khram shing),右手持有套索的棒子。
  二、 四考劳玛姆(aKhor ma mo)
  拉玛蒂(Rematī),一面二臂,在尸体上,右手持剑,左手持鲜人头;
  索杜玛(Srog bdud ma),黑色身形,骑黑马,右手持人心,左手持钩;
  脱派玛查玛(Thog aphen ma drag ma),红色,踩着太阳和月亮,双手握一个装满闪电和冰雹的袋子。
  那顿玛(Nad gtong ma),黑色身形,蝎子头,右手张开,左手握装满疾病的袋子,骑着骆驼。
  四位女神的乳房都是下垂状,以蛇为项饰。
  三、 四傲神(Dregs pa bzhi)
  大遍入(Khyab ajug chen po),十面,右三面白色,左三面红色,中间三面与身体同为黑色,上一面为乌鸦头。前两只手执弓和箭,另两只手执上面有摩羯像的旗帜和索。
  赞衮(bTsan rgod),红色,穿胸甲和头盔,右手握矛,左手持索,骑红马上,属于赞神。
  吐衮(bDud mgon),黑色,狮首,右手持有战旗的矛,左手对着她的敌人投掷牺牲的碎片。
  嘉波利庆哈拉(rGyal po li byin ha ra),粉色,右手持金刚,左手持头骨碗。
  秋仁顿兼(Chu srin gdong can),深蓝色,右手持索,左手持缰绳梢。[2]
  四、 夺命奴仆四姐妹(Bran gyog mched bzhi)
  魔女拉玛提(bDud mo Rematī),深蓝色,右手持剑,左手持盛血的头骨碗,骑着前额有白色印迹的驴。
  病主母(Nad kyi bdag mo),深蓝色,右手持骰子,左手持丝带,骑骡子。
  杰婷玛(sKye mthing ma),黑色,右手抓一人心,左手施期克印,骑牡鹿。
  赤勉萨莱玛(Khri sman sa le ma),白色,双手持摩羯皮,骑黑鸟。
  五、 四季女神
  春之女王,深蓝色,右手持剃刀,左手持头骨碗,骑骡。
  夏之女王,深红色,右手持钩,左手持头骨碗,骑牡鹿。
  秋之女王,黄色,右手持兵器索尔(zor),左手持头骨碗。
  冬之女王,深蓝色,右手持棍和头骨碗,骑骆驼。
  六、 长寿五姐妹
  七、 十二丹玛女神
  奥地利学者沃杰科维茨在《西藏的神灵与鬼怪》中有一章专论吉祥天母[3]。不同于图齐的是,他在著作中没有讨论到吉祥天母的传承和与印度传统文化的关系,而是通过文献,讨论了吉祥天母的十种化身[4]:
  一、欲界自在天女
  也称为魔主。一身黑色,倚靠在骷髅之上。女神一面四臂,一右手上举持大斧,另一右手弯曲持巨大的红色头骨碗;一左手挥舞兵器法伴,另一左手挥三叉戟。口中含人尸。伴神是玛姆、空行母和毗沙嘎。
  二、班丹玛索杰姆
  这个身形来自于她的法器:索尔,一种镰刀一样的法器。身深蓝色,一面二臂骑骡子。右手挥檀木杖,左手于胸前持头骨碗。头上戴孔雀羽毛冠,伴神有无数的魔、黑色鸟、黑狗和黑绵羊。她的伴神还有:
  1、 四业力神
  (1)在女神背后,是骑在白骡之上的希沃拉姆,身白色,一面二臂,面相平和。右手持装药的六柄银瓶,左手持显现今世幸福的银镜,呈盘腿坐姿,完成息业。
  (2)在女神右侧,是骑黄骡的杰贝拉姆,身黄色,一面二臂。右手持盛甘露的金器,左手持装如意公宝珠的金罐。呈盘腿坐姿。完成增业。
  (3)在女神的左侧,是骑在红骡之上的旺杰拉姆,身红色,一面二臂,右手持钩,左手握绳套。呈盘腿坐姿。完成自在业。
  (4)在女神的前方,是骑在黑骡之上的查贝拉姆。身黑色,一面二臂,大怒相。右手持拘鬼牌,左手持干尸制的节杖。完成诛业。
  2、四嘎念玛姆
  (1)在查贝拉姆女神前面,出现一骑在巨大死尸背上的女神魔主桑珠,女神一面二臂,呈狂怒相,右手持剑,左手于胸前拎一颗滴血的人头。
  (2)在前方,出现女神索杜玛,双手紧握太阳和月亮,骑黑色鸟。
  3、业四傲神
  (1)大遍入,有九头,右边三头白色,左边三头红色,中间三头黑色,九头上方还生一鸦头。手持弓箭,做射箭姿势。下面一双手持幡,幡上有摩羯的头。身体的下半部是绿色的盘绕的蛇尾。身上布满一千只眼睛,肚子上还生有一张面孔。
  (2)野赞,红色身,右手挥长矛,左手持绳索,着头盔胸甲,蹬高筒红靴,骑红赞马飞跑。
  (3)狮面魔护,黑色身形,右手举长矛,左手给敌人投去“红朵”,骑黑马。
  (4)王李庆哈拉,身粉荷色,呈平善相,三眼,戴叫作“萨虚”的帽子,右手持金刚,左手于胸前持头骨碗,穿红色长袍、蒙古靴,骑象。
  4、恐怖面二神
  (1)在女神的骡子前面是深蓝色的摩羯首女神,他右手持绳套,左手持骡缰绳。
  (2)在骡的后面是暗红色的狮面女神,手持战斧和装满鲜血的头骨碗。
  5、夺命奴仆四姐妹
  (以女神为中心,四个方向出现的是)
  (1)前方,深蓝色魔女王泰玛提(Temati),右手持剑,左手持头骨碗,骑额上有白斑的驴。
  (2)右边,深蓝色病主女,右手持副骰子,左手持红色药,骑一匹骡子。
  (3)后方,黑色的杰婷玛,右手捧人心,左手作期克印,骑红色雌鹿。
  (4)左边,白色的赤勉萨莱玛,双手向上持摩羯皮,骑黑色鸟。
  6、四季女主
  (1)在前方,右边的角落,深蓝色的春之女王,右手持斧,左手捧头骨碗,骑骡。
  (2)在后方,右边的角落,红褐色的夏之女王,右手持钩,左手捧头骨碗,骑水牛。
  (3)在后方,左边的角落,黄色的秋之女王,右手持索尔刀,左手持头骨碗,身穿孔雀披风,骑红色雌鹿。
  (4)在前方,左边的角落,深蓝色的冬之女王,右手持刻有有凹痕的魔杖,左手持头骨碗,骑额上有白斑的骆驼。
  7、长寿五姐妹
  8、十二丹玛女神
  三、修命神女铁橛自生女王
  黑色,一面四臂,右二手分别持魔镜和蛇绳索,左二手分别持三叉戟和铁橛。伴神有益西玛姆(智慧天女)、业力天女和世界天女,另外还有母龙、夜叉、罗刹女和鸠槃荼。
  四、护螺神女
  身白色,一面二臂,微怒相,右手持水晶剑,左手持吐宝兽。
  五、魔女
  除了没有坐骑之外,其他与上面材料的相同。
  六、四手龙女
  黑色,骑罗刹之驴,驴额头上有一块红斑,一面四臂,二右手持剑和骷髅念珠,二左手持头骨碗和三叉戟。伴神是红色的摩羯首女神,持斧和蛇绳套的八大黑龙,亿万只小龙。
  七、夜叉
  黑色,一面二臂,右手持剑,左手捧吐宝兽,由十六名黑夜叉女伴出。其中八位夜叉女持杖和头骨碗,八位挥剑和捧吐宝兽。
  八、金刚展翅女
  黑褐色,一面二臂,一对燃烧的翅膀,手持剑和头骨碗,肘弯处卧有一只吐宝兽。女神的其他标识是装满瘟病的口袋,一副骰子和孔雀羽毛作成的华盖。
  九、女神独髻母
  身黑褐色,发辫披向左侧,一面二臂,右手持三叉戟,左手捏人心和绳索,周围有熊熊火焰萦绕,许多母狼是她的使者。
  十、 女神南喀阔巾
  身天蓝色或淡蓝色,一面二臂,怒相,右手持战斧,左手捧盛血的头髓碗,左脚抬起踩在人尸上。
  中国学者李安宅先生,通过田野调查,最早描述了吉祥天母身形的象征意义及其在法事活动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通过对前人成果的总结,我们可知:一、吉祥天母信仰在上至古老的宁玛派,下至新兴的格鲁派的宗教活动中都是重要的神灵,甚至在公元11世纪,她已经成为大译师仁钦桑波的个人护法神[5]。但吉祥天母信仰的真正流行应该在黄教兴起之后。而据文献得知,黄教的真正兴起应该是在16世纪后期,即三世达赖索南嘉措(bsod-nams rgya-mtsho,)名声大隆之后,以1587年明室敕封索南嘉措为“朵儿只唱”(即藏文rdo-rje-’chang,持金刚的音译)为标志,格鲁派最终取代了曾经名重元明的萨迦派和噶举派的地位,成为西藏最具影响力的佛教流派。二、文献记载的吉祥天母有诸多的身形和曼陀罗,其组合样式极为丰富。但前人遗留的问题是,事实上流行的吉祥天母样式,是诸多吉祥天母身形及曼陀罗中的哪一种,比如明代流行的造像是哪种身形,清代流行的造像是哪种身形,它之所以流行的可能原因是什么?笔者发现事实上流行的造像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样式:即一面二臂和一面四臂式。而其中具体是哪种身形会与实物对应起来,与精美的永乐款吉祥天母样式对应起来的又是哪种身形,它们正确的图像学名称是什么?这些问题将是我们下面要讨论的内容。
三、对目前收集到的吉祥天母造像分析
  传说第一幅唐卡是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亲自绘制的吉祥天母像,之所以这样,是因其在修建大昭寺时护法有功,从而在拉萨地区形成了有关她的专门节日。至今吉祥天母的重要祭日有两个,一是每年藏历正月初一周游世界日,人们要祭她;另一个是藏历10月15游行日,这一天,会有数百名藏族善男信女聚集到拉萨大昭寺门口,向护法主尊吉祥天母敬献哈达,僧众从大昭寺吉祥天母殿中将她的塑像抬出来,在拉萨市内游行,这就是西藏一年一度的“吉祥天母节”。&
  传说与前人的研究都显示了吉祥天母信仰的古老悠久,但事实上,从现存实物看,吉祥天母造像流行的时间和地区可能并没有那么久远,我们几乎看不到更早的吉祥天母像的实例,后弘期早期的造像中,几乎没有吉祥天母的踪影。目前笔者收集到最早的一件实物,据说是13世纪的,即元代的造像。而大部分的造像实物集中在明清两代,其中又以清代居多。其流行的时间正如图齐所说,由于格鲁派的信奉,这尊女神变得越来越伟大。
  下面是对于几件有代表性的实物进行的描述。
  1、吉祥天母塑像
  约13世纪,高18厘米,石质涂金,卫藏藏品。可能是尼泊尔工匠在西藏的作品。女神一面二臂,面有三眼,呈大怒相。右手上举持剑,左手握吐宝兽,骡子行走在血海之中,前面有摩羯首空行母牵引缰绳(图二)。
  2、 吉祥天母唐卡
  14世纪,画幅为73.7×58.4厘米,棉布彩绘。个人收藏。女神一面二臂,肤色深蓝。面有三眼,呈怒相。右手上举持剑,左手胸前托嘎巴拉碗,同时腋下夹吐宝兽。身披人皮,披挂人头蔓。骡前有白色的摩羯首空行母,向骡举嘎巴拉碗。唐卡四周是各种小神像(图三)。
  3、 吉祥天母唐卡
  15世纪初期,刺绣,画幅为81.2×46.3厘米。现存威吉尼亚美术馆91.505(Virginia museum of fine arts)。女神一面四臂,肤色深蓝,二右手执剑、置胸前;二左手执嘎巴拉碗、蛇索。骡前摩羯首空行母牵缰绳。值得注意的是画面左右上角分别绣了两个小像,左边是一戴黑帽的僧人,右边是一空行母(图四)。
  4、吉祥天母像
  明永乐款,铜鎏金,通高21厘米,现存西藏博物馆。一面四臂,有摩羯首空行母引缰绳(图五)。
  5、吉祥天母像
  国家博物馆征集品。一面四臂,与上同不赘述(参见图一)。
  6、吉祥天母像
  清乾隆年,铜,部分泥金,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一面二臂(图六)。
  7、吉祥天母唐卡
  清,存布达拉宫。一面二臂,有摩羯首空行母引缰绳(图七)。
  8、吉祥天母像
  清代,高18厘米,铜鎏金。一面二臂,但此像有趣的是,在骡的前后有两尊兽首空行母伴出(图八)。
  9、 图齐的唐卡收集品(图九—图十二)
  这些造像出现的理由,我们尚不知道,但明清的造像因缘大致可以了解。明代金铜造像可能多是内地政府造作后赐赠给蒙藏佛教领袖的。明史载在永乐五年封噶玛巴为大宝法王之后,永乐六年,当大宝法王辞归时,帝赐其“金币佛像”;永乐十四年,大慈法王辞归,帝“赐佛经佛像法杖僧衣绮帛金银器”等[6]。佛像不只是赐赠的,也是互送的,有赐有贡,如《明史》载:永乐帝时,大宝法王“遣人贡舍利佛像”[7]。在这种赐与贡的佛像中,可能会出现三种造像样式,一种是宫廷中汉人工匠所造的汉式藏传佛像,典型的即我们通常看到的有永乐款的样式,另一种是宫廷中外国工匠或是番人工匠所作佛像,也受到汉地影响的一种外域样式,第三种则是在藏区由藏人或尼泊尔等外来工匠所造的纯外来样式的佛像(图十三)。清代作品,看起来多是地方宗教领袖或宫廷造办处造像后,进贡给皇上的。如乾隆五十一年(1786)布本唐卡,就是中正殿画佛达喇嘛扎克纠多尔济恭进黑唐吉祥天母唐卡,史料还记载有画佛喇嘛措尔体穆措也画过一幅吉祥天母[8],承德外八庙存乾隆四十五年造像也是这种情况。造像样式多采用一面二臂式(图十四、十五)。
  曼陀罗形式的吉祥天母像除少量实物存留之外,主要是经典文献中的插图。下面介绍几种主要的曼陀罗形式。
  北京故宫梵华楼中的吉祥天母像,与眷属构成吉祥天母曼陀罗。组合如下:
蒙文《甘珠尔》《秘密经》第三卷中表现的吉祥天母曼陀罗:
蒙文《甘珠尔》佛像大全《秘密经》第五卷(图十六):
乾隆满文大藏经中的插图,在《金刚香菩萨经》中的曼陀罗(图十七):
  通过以上文献及实物材料,可以将吉祥天母的样式归纳为5类,其图像元素如下:
  1、一面二臂,持吐宝兽,有摩羯首神引缰绳。
  2、一面四臂,有摩羯首神引缰绳。
  3、一面二臂,有摩羯首神引缰绳。
  4、一面二臂,无摩羯首神。
  5、曼陀罗样式。
  五种样式,时代上分布及样式特点如下(由于图齐的三件唐卡没有断代,在下面的统计中不算在内,经典插图不计在内):
  其中,一个特点是早期的吉祥天母,多为持吐宝兽的形象,明代的吉祥天母,主要呈现为一面四臂式,而清代流行的则是一面二臂式。
四、关于吉祥天母像的样式及图像学名称
  结合材料,笔者试将实物与文献作一个比对,以期找出它们的图像学名称。
  前文描述的第一件实物,由于石刻造像没有清晰的色彩帮助我们辨识图像,身形可能与沃杰科维茨描述的“护螺天母”相合。通过材料我们知道,“护螺天母”的记载为:白色身相,一面二臂,右手举晶体火刀,左手托吐宝鼠。因此13世纪的这件吉祥天母造像,图像学名称可能是“护螺天母”。
  第二件实物是腋下夹持吐宝兽,则与沃杰科维茨描述的“金刚展翅女”基本相合:胯下骑神骡,肤色黑褐,一面二臂,右手执剑左手执头骨碗,腋夹吐宝兽。不同的是唐卡中没有表现女神如刀般的双翅。因此第二件实物的图像学名称可能是“金刚展翅女”。
  第三、四、五件实物是明代的造像,皆表现为一面四臂式,不同的是唐卡中的天母口中不含人尸。因此在图像志上可能属于不同的曼陀罗系统。关于此幅唐卡的图像名称,将在下面讨论,在此先说明两件永乐款的金铜造像。这两件具永乐款的造像,除了在样式上的一面四臂外,突出的一个图像元素就是口含人尸。这一点只在样式“欲界自在天女”中有相同的记载:吉祥天母肤色黑,一面四臂两足,右二手分执剑、嘎巴拉碗,左二手执索、三叉戟。口含干尸,獠牙呲咧,头发红黄卷曲,发辫左披,佩以蛇与顶骨蔓,右耳饰蛇铃,左耳饰狮铃。骑白额骡背上,在尸林中央咆哮怒吼,被无数空行天母围绕。这种身形的吉祥天母据说是由玛尔巴译师从那若巴听受后传入藏区的。除了一面四臂和口含人尸外,手中持物皆与造像相吻合,因此永乐款的这种金铜造像吉祥天母,其图像学名称应该是“欲界自在天女”。
   第六、七、八件实物,为一面二臂式,与文字材料对比,可能是“班丹玛索杰姆”,这种身形的造像,有各种组合,如与四季女神、与摩羯首女神和狮面首女神、与四业力女神、与四傲神等,因此,清代大量的一面二臂单尊或组合的曼陀罗像应是此种身形的吉祥天母。其中图八是典型的班丹玛索杰姆与恐怖二神(摩羯面和狮面)的组合。
五、关于永乐款吉祥天母像的认识
  明初,萨迦派已走向没落,噶举派正处于强势,第司政权统治着西藏,而新兴的格鲁派则处于崛起之初,地位还不稳定,社会影响尚不成熟,信徒很少。15世纪初期,即1409年传大召前后,格鲁派师徒们的活动经费主要来自噶举派,准确地说是来自大阐化王扎巴坚赞(grags-pa rgyal-mtshan,)[9]的资助,阐化王的势力实际控制着卫藏的大部分地区,格鲁派正是在他的扶植下,才最终达到全藏各派总领袖的地位。因此,虽然格鲁派崇拜的神系当中,吉祥天母占据着重要地位,与达赖喇嘛有着密切的个人关系,但在明代初期,来自内地的吉祥天母像可能是赠送给噶举派领袖的礼物,其中永乐款的吉祥天母可能也是赐赠给噶举派,而不是给格鲁派的。据史料记载,明时,黄教的势力还仰仗着噶举派的扶持,噶举派与之亲疏的直接反映,决定着新兴黄教在社会上的声望。虽然1409年宗喀巴举行了传召大法会,但背后噶举派的资助和扶持显示了正在成长中的黄教的稚嫩,因此才会有自1498年至1517年,近20年黄教僧人受制于噶玛噶举派,无权参加由宗喀巴开创的大法会,路见噶玛噶举派僧人要致敬等现象,因此黄教僧人,或者说领袖人物还没有得到中央政府足够的重视,即使有“多封众建”的明代治藏政策,新兴的黄教终究无法与噶举派和萨迦派的势力相比,不可能经常得到中央朝廷赐赠的礼物。现存威吉尼亚美术馆的刺绣唐卡(藏品号为91.505,参见图四)可能正说明了这一点。这是一件推测为15世纪初期的作品,也可能是永乐时期的,吉祥天母保持着与永乐款金铜造像一致的四臂样式(只是持物略有不同),在唐卡的左上角,有一位头戴黑帽的僧人,由于唐卡没有文字内容,我们只能通过唐卡的制造时间,推测这位高僧可能是黑帽系五世活佛得银协巴(de-bzhin gshegs-pa,)。据史料记载,明永乐五年(1407),帝赐其名如来,藏语称得银协巴,并封“万行具足十方最胜圆觉妙智慧善普应佑国演教如来大宝法王西天大善自在佛领天下释教”,简称“大宝法王”,考虑到明代噶举派的绝对势力,这一幅唐卡可能是明政府赐赠给黑帽系领袖的礼物。按前文描述的吉祥天母身形,其中只有“修命神女铁橛自生女王”手中握蛇,特征是黑色身相,一面四臂,穿黑丝衣。右二手持魔镜与蛇,左二手持三股叉与铁橛,身披人皮。这种身形的吉祥天母据说是莲花生授予空行智海而传入西藏。但除了身色和持蛇之外,其他持物不能一一吻合,因此也有可能是明代流行的四臂样式“欲界自在天女”的某种变体。由于派系不同,似乎可以理解为什么明代出现较多的是一面四臂相吉祥天母,而清代则几乎清一色的是一面二臂像。
  通过对于吉祥天母身形的梳理,可知吉祥天母是藏传佛教信仰中十分重要的神灵之一。其身形样式的变化,显示了不同流派与不同时期,对于此女神崇拜的微妙变化。
  每种造像在样式上的变化,都具有一定的目的性,这即是佛教所谓的表法功能,吉祥天母像的样式变化也是如此。因此元、明、清三代出现的不同样式之吉祥天母,对应的当是不同的成就功法。本文收集的13、14世纪的两件持吐宝兽的吉祥天母,显示了人们对其保护财物的关注,而永乐款吉祥天母像的关键词则是:一面四臂,口中含尸,有摩羯首空行母驭骡,对应的身形名称可能是“欲界自在天女”(但画家又将属于“四龙天女”的摩羯首伴神放在这里),这与四川德格地区清代的吉祥天母样式相一致,而在德格这一身形的吉祥天母正称之为“欲界自在天女”,这种身形反映了人们对于密教形象系统中多臂神像的敬畏。清代大量的一面二臂之“班丹玛索杰姆”像,说明了格鲁派对于此女神崇拜在样式上的变化。另外,通过藏传佛教派系的分析和对于本文图四的释读,说明明代一面四臂之吉祥天母像,至少其中有一部分是赐赠给噶举黑帽系的,推测这种身形可能是黑帽系所崇奉的。而清代大量流行的一面二臂像,可能正是格鲁派,尤其是达赖喇嘛所崇信的身形(图十八—二十一)。
  最后笔者要说明的是Tucci没有断代的四幅唐卡中,一面四臂相者,从绘画风格及身形上判断,似乎可以说,是一幅明代之作,身形样式如Tucci所说为“欲界自在天女”,而其他三幅作品则属于清代,身形样式可能属于“班丹玛索杰姆”。
  吉祥天母图像学类型主要有两大类,即一面二臂式和一面四臂式,确立的时代不能机械地与文献对应,至少在藏传佛教信仰中,事实上确立的时间应当在明代,而真正流行于清代,常见类型为一面二臂样式,伴神有女神骡前的摩羯首神与骡后的狮首女神。
  【注 释】
  [1] 山居噶丹派:Ri bo dGa’ ldan,藏传佛教格鲁派祖庙噶丹寺,建于拉萨东郊的卓日沃切山上,故有此名。
  [2] 这部分图齐说是“四傲神”,但在叙述时,描述了五尊神像的身形。
  [3] 见第二章“班丹拉姆女神”。
  [4] 以下材料据《西藏的神灵和鬼怪》第二章“班丹拉姆女神”整理。参见该书第25-42页。谢继胜译,西藏人民出版社,1993年。
  [5] 当然,如前文所示,仁钦桑波的护法神吉祥天母的身形与我们今天所见相差甚远。
  [6][7]
《明史》331卷。
  [8]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造办处活计档》胶片148,案卷号3652。
  [9] 第司政权的第五代法王札巴坚赞,明太祖洪武二十一年(1388)封其为“灌顶国师”,明成祖永乐四年(1406)又封其为“灌顶国师阐化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左手右手一个慢动作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