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izarov外头部固定器器怎么操作

副主任医师
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茆军大夫本人发表
当前位置:
& 大夫个人网站
& 文章详情
Ilizarov环形外固定支架在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摘要〕& 目的:探讨Ilizarov环形外固定支架在胫腓骨开放性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使用Ilizarov环形外固定支架治疗开放性胫腓骨10 例。术中根据患肢情况设计Ilizarov环形支架构型,清创及复位后穿针固定,全针均带张力固定。结果:经3~7 月(平均4.7 月±5 天)均愈合,患肢功能良好。结论:应用Ilizarov环形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开放性,创伤小,术后可早期下地活动,极大的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关键词〕 胫腓骨;外固定支架;Ilizarov技术胫腓骨为临床常见,常常伴有软组织损伤或开放伤口,伤后肿胀较剧烈,甚至并发筋膜间隔综合征。治疗方法有多种,本院自2009 年03 月~2010年07 月以来应用Ilizarov环形外固定架治疗10 例胫腓骨开放性,愈合良好,下肢功能恢复良好,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1 0例中男5 例,女5 例;年龄25~55 岁,平均42 岁;左侧7 例,右侧3 例。胫骨上段1 例、中段3 例、下段6 例,腓骨上段2 例、中段4 例、下段4 例,胫骨粉碎性3 例、斜形2 例、螺旋形3 例、横形2 例,腓骨斜形4 例、横形6 例。1.2 手术方法 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或全麻。清创后先行胫骨闭合手法复位经皮复位钳固定,如不能较好复位则在处做一小切口,复位后用复位钳或两枚克氏针固定。部分病例在胫骨复位后行腓骨切开钢板螺钉内固定术或闭合穿克氏针内固定术。C臂X光机透视确认胫骨解剖或近解剖复位后将组装好的环形支架自远端套入小腿相应位置处,原则上端每侧两个环,每个环上两个全针或一个全针和一个半针。同一环上两针交角至少30°,全针需要使用紧针器拉紧后再最终与环固定。支架固定完毕后,活动膝踝关节,如有皮肤牵拉紧张,需要切开松解以免术后活动时疼痛。1.3 术后处理 术后根据伤口情况应用抗生素3-7 天,术后3 天每日换药1 次。3天后每3-5 日换药1 次,如钉道有红肿渗出则每日换药1 次并口服或静滴抗生素,如不能控制则拔除并更换固定针。术后3 天开始扶拐下床站立,逐步过渡到功能锻炼。后期根据复查的X片愈合情况,决定何时拆除外固定器。2 治疗结果本组10 例患者的治疗都获得愈合,拆除外固定支架时间为3-7 月,平均4.7 月±5 天。支架拆除后患者膝、踝关节功能均正常,行走自如,3 月后随访均未再次发生。治疗过程中发生钉道1 例经换药及静滴抗生素1 周后未能完全控制,予以拔除固定针后治愈。3 讨论Ilizarov外固定架是由原苏联医学专家Gavriil A. Ilizarov于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研制的多用途骨外固定器[1]。Spiegelberg等[2]认为Ilizarov技术为复杂、畸形、骨不连、骨髓炎的治疗提供了牢固的固定方法,能很好的保护骨周围软组织,发挥骨组织的潜能。秦泗河等[3]认为凡是传统骨科技术难以处理的肢体畸形、残缺,骨肿瘤节段性截肢后的肢体形态与功能重建,都有可能采用Ilizarov技术获得满意疗效。Ilizarov技术治疗胫腓骨的优点是能使断端达到较强稳定性,使用橄榄针使螺旋及斜形精确复位并紧密接触,小的骨段可贯穿多根钢针并拉张,早期负重的轴向加压作用能显著降低骨延迟愈合及骨不愈合的发生率,有利于关节功能恢复,利于二期处理[4]。笔者在临床应用中发现与其他治疗方法相比有许多优点。3.1 与单臂外固定架的比较& 单臂外固定支架一般用作早期的临时固定,通常这种伴有较严重的软组织损伤,不能使用内固定治疗。经一段时间治疗后,软组织情况好转,常改用内固定作为最终治疗手段。其对于多段粉碎则不能有效固定。单臂外固定支架为弹性固定,轴向加压不全面,早期不能负重行走,如用作最终治疗则易发生延迟愈合及不愈合。而Ilizarov技术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但单臂外固定架操作简单,对于一些简单也可以用作最终治疗,穿针一般不通过肌腹,发生针道的几率更低。3.2 与钢板螺钉内固定的比较& 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通常用于闭合的简单,不伴有严重的软组织损伤。但胫骨目前常用内侧解剖型锁定钢板固定,钢板置于胫骨内侧,此部位软组织较少,缝合皮肤后张力大,不易于皮肤愈合,一旦皮肤不愈合则钢板螺钉外露,极易发生,且不易治疗,通常需要取出内固定才能使创面愈合。并且钢板螺钉内固定需要第二次手术切开取出,在体内存在电解反应及应力遮挡,通常需要在临床愈合后才能负重活动。而使用Ilizarov技术则可避免这些问题。钢板螺钉固定能够很好的治疗大部分闭合,术后护理方便,一般切口愈合后极少发生,术后配合支具也可早期下地行走。3.3 支架构型& 支架构型简单,一般使用四个环,每两环之间用三个连接杆等距固定。每段两个环,两环间距根据段长短调整,两段之间距离根据线长度调整。胫骨近端为保留膝关节活动度,建议使用C环。3.4穿针注意事项 &&全针一般使用直径1.8-2.0 mm的克氏针,半针直径一般为4.5-5.5 mm。要熟悉胫腓骨局部解剖,穿针时避开血管、神经。胫骨近端穿针要避开鹅足,否则膝关节活动时会刺激鹅足及覆盖在其表面的皮肤,会导致膝关节活动受限。胫骨中段如使用两个斜向的全针,至少有一个全针不得不穿过一个肌腹,这就导致疼痛和肌肉形成瘢痕并伴随更高的率,因此建议使用两个半针或半针加一个全针(斜向的全针始终从胫骨内后缘的前面出来)。在胫骨远端穿针时,从前侧进针时要跖屈踝关节,穿透后侧皮质时将踝关节背伸,这样踝关节活动时不会受限。半针一般垂直胫骨内侧面,穿过对侧皮质两个螺纹。3.5 橄榄针的使用& 橄榄针用来防止骨块沿针滑动,对骨块的阻力是单独全针的100多倍。如橄榄针张力过大,在固定2至3 周后橄榄针的圆珠会引起置针处骨质溶解。这将导致支架稳定性的丢失,减少了支架的矫正能力,并会及形成环状死骨。我们一般使用橄榄针作为闭合复位工具,当复位满意及支架固定后,可用一个全针和半针来代替橄榄针。3.6 腓骨下段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的原因 腓骨不仅是肌肉的附着点,也是保持踝关节稳定的重要结构。因此外踝必须要做到解剖复位,固定可靠,才能保持踝关节的稳定性,预防后期可能出现的损伤性。如使用克氏针固定通常不能达到解剖对位,因此我们常切开使用钢板螺钉固定。3.7 针道& 这是最常见的并发症[5],术后良好的护理有助于减少。术后护理需细致动态观察病情变化,分析不同时期的护理重点内容,采用正确的护理方法[6]。本组10 例中发生了1 例1 处针道。术后保持针道干燥清洁是预防针道的关键。术后3 天需每日换药(使用0.5%碘伏溶液),如针道局部有红肿渗液, 需每日换药1 次并使用抗生素治疗, 一般能很快治愈。本组发生的1 例系全针通过胫前肌肌腹且支架固定时间较长,经换药及静滴抗生素不能控制而拔除全针后治愈,因已初步愈合未重新置针。穿针时要严格无菌操作,尽量不要通过肌腹。如不能控制,及时拔除固定针,如有必要则更换位置重新置针。3.8 骨的愈合 本组病例无骨不连发生。7 例术后3 月愈合后拆除支架,3 例因合并较重软组织损伤,愈合时间较长。拆除支架前均先松开支架,嘱患者自由活动半月,如无异常再拆除全部支架。对骨延迟愈合的病人,均在术后3 月松开支架,给予断端应力刺激以促进愈合。Ilizarov骨外固定器最早主要是针对于长管状骨的和骨不连的治疗,经过不懈的努力与创新,在今天Ilizarov技术被应用于几乎所有的骨科领域[7]。笔者在临床使用中体会到其设计合理,应用范围广泛,对软组织影响小,疗效卓越,但是术中操作较其他方法复杂。如果术后需要长时间固定,患者会感不适,对于患者的抱怨,笔者的心得就是术前及术后要与患者充分仔细的沟通,定期随访,给予患者精神上的支持与鼓励。通过学习和使用,我们认为如能正确熟练使用此技术,定能获得极好的疗效和社会效益并减少病人的经济负担。[1] 秦泗河,李刚.Ilizarov 理论与技术的起源、发展与传播史[J].中国骨与关节外科,):417-423.[2] Spiegelberg B,Parratt T,Dheerendar SK,et al.Ilizarov principles of deformity correction[J].Ann R Coll Surg Engl,):101-105.[3] 秦泗河,陈建文,郑学建,等.改良Ilizarov技术救治濒临截肢的下肢残缺畸形[J].中华骨科杂志,-426.[4] 舒衡生,马宝通,阚世廉,等.胫腓骨远端应用环形外固定架治疗的体会[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587-589.[5] 周志羽.使用Ilizarov支架13例护理体会[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141-142.[6] 宋国敏,孙桂洁,陈晓英,等.Ilizarov外固定架结合带蒂皮瓣转移治疗小腿性不愈合伴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术后护理[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348-349.[7] 方广文,吕廷灼,舒衡生.Ilizarov技术在治疗并发症中的应用进展[J].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825-827.图1 患者,女,41 岁,因外伤致右胫腓骨伴小腿内侧伤口,急诊行清创复位环形外固定支架固定加腓骨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术。术后3 个月拆除支架,术后1 年取出腓骨钢板螺钉。A.术前X片。B.术后X片。C.术后1 年取出腓骨钢板螺钉X片。
发表于: 21:18
暂无评论,我来发表第一篇评论!
茆军大夫的信息
网上咨询茆军大夫
在此简单描述病情,向茆军大夫提问
茆军的咨询范围:
软组织感染与缺损, 骨折、骨髓炎、骨缺损, 神经、肌腱断裂及术后粘连, 肢体畸形, 上肢及足踝疼痛应用Ilizarov外固定器治疗儿童马蹄内翻足12例--《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5年16期
应用Ilizarov外固定器治疗儿童马蹄内翻足12例
【摘要】: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R726.8【正文快照】:
1临床资料3-5采用Ilizarov外固定器结合足部小手术矫正足部畸形12例(12足),男9例,女3例,年龄3.3~9.2岁,平均5.5岁.其中先天性者8例(均为僵硬型其他手术方法治疗后复发),神经源性3例(系脑脊膜膨出引起),外伤性者1例(烧伤引起).手术前根据患儿年龄、患足畸形程度、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李明,张德文,刘正全,龙海兵,马学,林兰荣;[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3年23期
房国军,吴其常;[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5年20期
王汉林;李亚洲;罗军忠;刘玉昌;杨永焱;;[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6年20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金晓明;[D];浙江大学;2005年
房国军;[D];延边大学;2006年
王汉中;[D];吉林大学;2007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张玉琴;许萍;;[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6年09期
秦泗河;[J];中国医刊;2005年01期
秦泗河,陈建文,郑学建,夏和桃,彭爱民,王振军;[J];中华骨科杂志;2004年06期
秦泗河;;[J];中华骨科杂志;2006年09期
李刚,秦泗河;[J];中华外科杂志;2005年08期
夏榕圻,楼跃,唐凯,范毓华,黄禄基;[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02年03期
秦泗河,孙磊;[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2年03期
王宇,张大伟,张志刚,吴其常;[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4年06期
马梦然,梁启鹏,章树桐,王建设,张志诚,张烈,刘放,刘振东;[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1997年01期
刘明廷,房清敏,赵志彩,毛宾尧;[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1998年04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毛天球;[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1999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海;;[J];现代医药卫生;2011年21期
闵敏,杨继红,袁跃海,刘文勤,熊云斌;[J];九江医学;1994年02期
刘中坡;聂志红;霍霁;;[J];伤残医学杂志;2005年04期
张本寿;[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2年10期
骆苏红;栾波;陈艺新;张云强;王积辉;刘伟;;[J];西部医学;2011年08期
;[J];中国医学文摘.儿科学;2005年05期
徐林刚;郭义威;郭再兰;谢峰;翟弘峰;;[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9年05期
王汉林;李亚洲;罗军忠;刘玉昌;杨永焱;;[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6年20期
杨培基,王金良,孟祥起;[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1995年02期
陈振杰,田建军;[J];徐州医学院学报;199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明;;[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小儿外科学术会论文集[C];2010年
孙里杨;郭峰;王列;张美彪;;[A];2009年浙江省神经外科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周立新;闵捷;耿承奎;李兴伟;蔡国锋;;[A];第六届西部骨科论坛暨贵州省骨科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仲肇平;陈秋;任荣;徐荣明;彭琳瑞;庄云强;;[A];2007年浙江省医学会骨科学学术会议暨浙江省抗癌协会骨软肿瘤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仲肇平;陈秋;彭琳瑞;;[A];2007年浙江省医学会骨科学学术会议暨浙江省抗癌协会骨软肿瘤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李亚民;郭海滨;邹国锦;;[A];第五届全国灾害医学学术会议暨常州市医学会急诊危重病及灾害医学专业委员会首届年会学术论文集[C];2009年
项大业;何少波;连永生;巨纪清;刘涛;;[A];2007年浙江省医学会骨科学学术会议暨浙江省抗癌协会骨软肿瘤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李亚洲;王汉林;张奉琪;杨永焱;;[A];全国骨科临床研究新进展研讨会暨学习班论文集[C];2006年
兰海;宋跃明;;[A];第八届全国脊柱脊髓损伤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仲肇平;狄正林;徐荣明;彭琳瑞;陈秋;曹进;王浩然;姚陆丰;;[A];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第十四次学术年会暨省级继续教育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孙燕明;[N];中国消费者报;2007年
湖南省儿童医院骨科
刘宏;[N];大众卫生报;2002年
秦红群;[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上海市儿童医院 应灏;[N];科技日报;2002年
刘世辉;[N];大众卫生报;2001年
咨询值班医师:李主任;[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5年
保健时报特约记者
张献怀;[N];保健时报;2007年
高原;[N];医药经济报;2007年
黄永兴(儿外科主任);[N];上海中医药报;2002年
卢敬三;[N];科技日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韩培立;[D];第一军医大学;2005年
曹东华;[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朱昭琼;[D];四川大学;2005年
王寿勇;[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徐玉生;[D];浙江大学;2005年
杜世新;[D];中国医科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姬;[D];四川大学;2005年
梁睿;[D];重庆医科大学;2007年
钟涛;[D];重庆医科大学;2008年
封林;[D];重庆医科大学;2007年
韩勇;[D];重庆医科大学;2007年
阮航;[D];武汉大学;2005年
陈剑锐;[D];山西医科大学;2005年
孙付杰;[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5年
李功俊;[D];大连医科大学;2006年
王京;[D];中南大学;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您现在的位置: >>
>> 正文内容
Ilizarov外固定器治疗慢性骨髓炎及骨不连
发布时间:01-10-2011
患者女性, 14岁,车祸致右胫腓骨骨折,外院行外固定治疗,后出现骨髓炎,皮肤软组织缺损。我院行充分清创后,采用 Ilizalorov环状外固定器进行骨搬运。最终伤口愈合,骨缺损得以修复。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我已经阅读了这个提醒
字体大小:小中大
Ilizarov外固定器治疗严重[外翻的疗效
&&坚决打击王八蛋网站剽窃本人文章和图片&
&&& [外翻是个常见病,看10个人的脚,肯定可以找到1个是[外翻。老百姓不知道这个病的确切名字,俗称“大脚骨”、“大骨拐”等。人为啥会得[外翻啊?很多人说穿鞋影响,其实,从医生的角度看,所有的[外翻,都是基于遗传而来。人的脚形和人的脸一样,生下来就定型了,这是基因决定的。穿鞋有影响是肯定的,但不是根本。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骨科康庆林
&&& [外翻的脚肯定是比较难看的,至少看起来不舒服,轻者仅仅影响穿鞋,买鞋要买宽松一点的,而且再好看的鞋穿久了也会变形,局部鼓个包出来。难看暂且不说,关键是,[外翻的脚,长久会出现疼痛,疼痛部位有两处,一处是鼓包的位置,就是大骨拐的位置,长期和鞋磨蹭,会生成一个皮下囊包,出现疼痛,叫做[囊炎。另一处,是脚底前部,就是第2、3、4脚趾头根部的下方,学名叫做跖骨头下方。这地方痛是因为,本来脚在着地负重时,脚跟、第1跖骨头、第五跖骨头三者形成一个三点负重,脚底的其他部位是不太受力的,这样的脚是标准的负重方式,不会痛。
&&& 而[外翻的脚,前方比较宽,连接五个跖骨头的韧带松弛,前足弓塌陷,本来不应受力的第2、3、4跖骨头每天受力,也就是一种病理性的负重状态,长久以往,脚底前部就痛,特别是不能穿薄底无弹性的鞋。而且,由于这些部位由于长期磨蹭负重,在第2、3、4跖骨头的下方,往往长有厚厚的胼胝(就是老茧),不信,你可以看看自己的脚。很多人为此去扦脚,去修剪老茧,可是,修掉很快就会再重新长出,百思不得其解,修脚工虽然是老法师,可是他只管简单的修剪,却无法根治老茧的再生。
&&& 理解了这些基本的道理,对[外翻患者很有帮助。
&&& 如何治疗[外翻呢?
&&& 轻度的[外翻,仅仅难看,不影响走路,不痛,不需要治疗。如果有轻度的疼痛,能耐受,也可以保守治疗,穿松宽、厚底的鞋就可以了。如果[外翻采用了各种保守的治疗方法,都不行,影响走路,疼痛难忍,就要治疗了。
&&& 要想根治,只能手术。这个要搞清楚。
&&& [外翻的手术方法数不胜数,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软组织平衡手术,就是不动骨头,光动软肉和筋,调整肌肉的附着点,达到改善外形的目的。第二类,是截断骨头调整位置,重新固定起来,恢复脚底正常负重形态。现在通用的方法是,将两类手术合二为一。
&&& 既然固定骨头,就要用固定器械,常用的方法是内固定,就是钢板和螺钉,其优点是固定后埋植在皮肤里面,生活起居很方便,但是固定的力臂短,范围有限,对严重的畸形有时力不从心,不能从三维的角度从根本上同时解决拇外翻存在的所有问题,比如第2、3、4跖骨头的下沉。还有,就是以后需要再取出,很麻烦。
&&&&近年来,康庆林教授从俄罗斯专修Ilizarov技术之后,采用Ilizarov外固定器矫正严重的[外翻畸形,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 其优点是,微创、去除外固定不需住院,固定牢固力臂长,能从根本上解决拇外翻的所有病理机制,可以达到完全矫正的目的。缺点是外固定期间不方便。固定周期一般为2.5个月。
&&&与四肢的大骨头骨折或者畸形相比, [外翻不是大毛病,但是治疗这种毛病的对医生的要求并不低,需要有深厚的骨科理论基础和娴熟的手术技巧,更重要的是,对拇外翻的病理、发生机制必须有深刻的认识,并具备基本的足踝外科医生的潜质。如前所述,拇外翻的治疗方法有多种,无论采用什么方法,都必须从根本上解决该病的病理所在,才能取得满意和持久的效果。病人看重的是手术的最终结果,即外观好,脚不痛,不复发,前足底的自然胼胝消退等。有些医生对[外翻的病理机制缺乏基本的了解,甚或根本算不上是科班的骨科医生,片面强调手术切口的微创、小、隐蔽,或者说,术后马上走路,这都是江湖、玄虚之举,因为,所谓的小切口是以不根治[外翻的病理机制为代价的,长久的效果并不满意。
&&& 下面是一例应用这种方法治疗的前后照片。
手术前外观
手术后外观
拆支架后随访外观
最终的X线照片
康庆林的人气博文
本博文的最近访客
我来评两句
本周推荐博文加载中,请稍候...
加载中,请稍候...
商品编号:
京 东 价:
[定价:¥]
白条分期:
在线客服:
服务支持:
骨搬移治疗骨缺损与骨不连:Ilizarov技术的临床应用
加载中,请稍候...
商品介绍加载中...
扫一扫,精彩好书免费看
京东商城向您保证所售商品均为正品行货,京东自营商品开具机打发票或电子发票。
凭质保证书及京东商城发票,可享受全国联保服务(奢侈品、钟表除外;奢侈品、钟表由京东联系保修,享受法定三包售后服务),与您亲临商场选购的商品享受相同的质量保证。京东商城还为您提供具有竞争力的商品价格和,请您放心购买!
注:因厂家会在没有任何提前通知的情况下更改产品包装、产地或者一些附件,本司不能确保客户收到的货物与商城图片、产地、附件说明完全一致。只能确保为原厂正货!并且保证与当时市场上同样主流新品一致。若本商城没有及时更新,请大家谅解!
权利声明:京东上的所有商品信息、客户评价、商品咨询、网友讨论等内容,是京东重要的经营资源,未经许可,禁止非法转载使用。
注:本站商品信息均来自于合作方,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拥有者(合作方)负责。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加载中,请稍候...
珊珊老公(河北)
7leech(宁夏)
shuijinhui(吉林)
加载中,请稍候...
加载中,请稍候...
加载中,请稍候...
加载中,请稍候...
加载中,请稍候...
加载中,请稍候...
浏览了该商品的用户还浏览了
加载中,请稍候...
七日畅销榜
新书热卖榜
iframe(src='///ns.html?id=GTM-T947SH', height='0', width='0', style='display: visibilit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ilizarov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