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无中生有的意思“的技巧写一段关于闭幕式尴尬的说辞

浅谈医学论文写作的技巧,议论文写作技巧,英文论文写作技巧,论文写作技巧,医学论文..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浅谈医学论文写作的技巧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说话技巧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丁香客App是丁香园社区的官方应用,聚合了丁香园论坛和丁香客的精彩内容。医生可通过丁香客App浏览论坛,也可以在这个医生群集的关系网络中分享和互动,建立更广泛的学术圈子。
扫描二维码下载
今日:5 | 主题:435078 | & 收藏本版
每发1个新帖可以获得0.5个丁当奖励
【经验】医学论文写作的技巧
【经验】医学论文写作的技巧
分享到哪里?
这个帖子发布于4年零248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url][/url]来源.cn/zhichenlunwen
科学论文之写作的目的是要传达科学工作的理念和事实。科学家们透过其论文而相互地了解和评论彼此的工作。因此,科学论文要写得能让读者在初阅论文时即可理解其内容。医学论文也像其他科学的论文一样,要以清晰、流畅和正确的方法去写。实验性和观测性的医学论文格式包括题目、摘要、正文、志谢和参考文献。论文题目要含有资讯性;摘要要言简意赅,它应扼要地说明研究的理由、方法、主要发现和结论。正文内通常分为绪言、方法、结果和讨论;绪言部分叙明研究的目的和立论基础;方法部分要以最小的详细说明而足供其他同行可重复实验或评估该方法和结果的可靠性;结果部分依序而有条理地陈述代表性而非重复性的数据;讨论部分阐述由研究结果所衍生的原理、关系、 通则和重要意义,并与前人发表的结果相比较及说明未解决的问题。另外,作者须简要地申谢提供研究经费或专知性协助的团体或个人,并以杂志能接受的方式附引最相关的文献。在拙文内,笔者将务实地介绍医学论文写作中从初步至完稿及投稿所需的每一步骤工作,并将重点置于说明论文的每一部份所应包含的是何种内容。
医学科学的进展日新月异,曾几何时,Watson 和Crick 发现去氧核糖核酸的双螺旋结构,解开了生命遗传之谜,迄今只不过四十五年,已揭露了多种生物的基因库,也有了基因转殖生物和复制的动物呈现世上。透过科学杂志管道的流通和论文的散布,使无数的医学新知和专技得以即时地传播而被知悉。因此,处于这种医学科学知识呈现神速的扩增世代,不论是为了即时吸收新知而阅读论文的读者或是从事科研工作而发表研究成果的作者,都须要熟谙医学科学论文的格式和写作方法。因为做为被告知医学资讯的读者,娴熟论文写作的规范,则较易洞悉和评判论文中所传达的事理之真义,能以最短的阅读时间获取论文中的精华讯息,并开启新的思索空间和方向。相对的,做为作者,精悉论文写作的技巧,则较能清晰地将自己的理念与创见正确地传达给读者。作者撰写论文的目的除了是要保存研究成果外,更重要的是借论文的发表而将研究成果公诸于世,特别是同侪,为世人所应用或启迪后进。因此,一项完整的实验研究是从构思开始,直到论文发表才算完成。在写作的过程中经过反覆思考,回顾文献、整理资料和论述辩解等思绪活动将会激发研究灵感与活络思路,因而建构另一延伸的或崭新的工作计画。所以,为了促成读者与作者之间的知识交流能获致最大的效益,彼此都熟识论文的写作规范则十分重要。另一方面,也许有读者认为目前国内有职业性或业余的英文顾问提供学术性论文的英文咨询或修改服务而有恃无恐。其实这种协助虽有助于文笔的改善与增色,但若这些中外人士并非与你同行,则改善的可能仅止于文词的表述,对于论文的专业内容部份不见得有所裨益,因此有隔靴搔痒之憾,很难使麻雀或乌鸦变凤凰,使劣质的论文变为可发表的论文。即使为你的论文润色美容的是同行专家,可能也不易在意念诠释与论辩阐述方面整型易容或无中生有地写出你心中所当言而未言的见解。因此,求人不如求己。也许有年轻的读者依赖指导教授的护盘而自己认为不懂写作或写得不好无关紧要,但是总有一天必须断奶而自立,即使有业师可为你的论文斧正润饰,自己熟谙论文写作的规范与技巧,仍然有其必要。因此,论文写作的知识和厚植写作的技能要趁早充实,不能戒急用忍。
在目前国际间流通而受重视的杂志都是英文的,就连国内医学期刊至少也有约60%是刊载英文论文[1],英文写作不好的论文不仅不易被杂志接受,即便有幸而被刊载出来,也会给国内外的读者有学术水准低劣的负面印象。依据最近的资料指出近十年()我国学者所发表的论文总篇数由1988年全球各国的第二十八名跃升至1997年的第十九名;成长倍数为2.28倍,居全球的第五位;而近十年每五年间的论文被引用总次数也由年间的第二十八名晋升至年间的第二十四名[2],显示在论文的质与量上皆有长足的进步。但是,这是就国内学者已外销于国际性杂志的论文而言,实际上仍有许多因某些缘故而内销国内一般水准的杂志之论文, 更有无数的研究结果因为不谙写作技巧而在写作的中途夭折或难产以至于产销不畅。若是写作的技术加以改良,也许可以使部份品质不差的内销产品论文跃登国际优质杂志市场而更提升我国学者之论文的质与量;或许也可以使夭折或难产的半成品论文复苏或顺利产出。根据笔者多年来的相关工作经验,不论是英文或中文的论文,较常见的论文写作缺失依序为文句结构松散、语意不明或辞不达意、段落起承转合不顺、英文文法错误(尤其是动词时态)、中文论文有洋泾浜式的中文词句、参考文献列举欠当、文稿形式未符规定等。改善或解决这些问题端赖论文的作者之努力和较有写作经验的专家之指导。在目前虽有一些大学院校开授科学论文写作相关的课程,但仍非普遍,多数的读者恐无缘亲炙薰陶,只得自行寻觅相关的专著自我摸索研习,无人师而自通。
拙文的主旨就是希望帮助读者多了解一些有关医学论文的写作规范和技巧,以期矫正一些可能存在的错误观念,清除写作的业障,进而正确地写作,使论文更容易地被读者看懂,使论文内的讯息更容易地传达给读者,也冀望能使论文更容易地被杂志接受发表。当然,写作的技巧和风格因人而异,写作的手法与招数也人人会变,但万变不离其宗, 此「宗」即是科学界约定成俗的常规与要求,而不是诸法皆空,自由自在地恣意而行。笔者不敢奢言文内的浅见为标准规范或金科玉律,但它们是笔者累积多年的写作和编审之认知和心得,并参酌他人的高见和杂志的投稿要求所汇整而成的,愿与读者分享或供资浅写作者在论文写作上的参考。
科学语文的特性
科学的语文和文学的语文不同;文学性的写作除了传记文学以写实为原则外,一般的作品主要传导的是情感(emotion)、感觉(feeling)和喜悦(delights),常涵藏着心灵的意象和情绪的悲欢,呈现的是超越时空与事实的感性描述,因此,遣词用字讲究的是意境的幽深和词藻的优雅。相反地,科学性的著作要传达的是观念(ideas)和事实(facts),所以字里行间有具体思维和实事求是的理性论述。科学论文的一般要求是文辞的表述要达到六项目标,即清晰的(clear)、正确的(precise)、简要的(concise)、流利的(fluid)、熟知的(familiar)和直接的(forthright )境地[3]。前四项容易被了解,不用赘述。所谓「熟知的」就是遣词用字要采用读者熟识的而非艰涩隐晦的词句;而「直接的」即是平铺直述,而非模拟两可或拐弯抹角地让读者猜疑费解。在学理的诠释或阐述方面要逻辑通顺、论理严谨和不偏不倚;要避免文词松散、泛泛之言及言过其实;还要讲究起承转合的条理顺畅。诚然,要把论文写得浅显易懂和深入浅出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也非一蹴可及的,即使对一位写作经验丰富的顶级老手也是如此,因此,Huth 曾道“Good writing is hard work even for an experienced writer.”[4]。不过,一般公认的事实是良好的写作来自于练习,练习也许不能写出完美的论文,但会改善论文的文采,此即所谓由做而学(learning by doing)。坊间有许多英、美学者或学术团体所编写有关科学论文写作的英文论著[3-10],也有一些由在国内的学者所撰写的论文写作之中文专著[11-15]。这些论著除了介绍科学性论文的写作技艺之外,也列举许多英文文法、修辞和用字的正误范例,值得一读。另外,台湾医学会编印的「论文投稿、审查及编辑手册」和中华民国肾脏医学会编制的「医学杂志投稿规则手册」等都可供读者参考。不过,要了解的事是徒法不足以自行,熟悉写作的方法和技巧是一回事,如何写出优质的论文则是另一回事。 科学论文的组织
原创性的科学研究之过程包括想(thinking)、做(doing)、说(talking)和写(writing) 四部曲。详细地说,就是构思假说、设计实验或提出理论、收集和分析数据资料、诠释数据和阐述理论、口头演讲及撰写论文。科学研究的进程之快慢和成果品质之优劣主要取决于有能力的工作者投注于这四部曲的时间与精力的多寡,辅以适当的经费与设备而收相成之效。一般的生物医学领域之研究多数是属于解释性的研究,即以逻辑实证法和归纳法来证实或否证假设;更高层次的预测性研究是将创意在有条件的假设下理论化,再求证或否证之。不管研究的性质为何,科学工作者都要把缜密地研究所得的真知灼见以「论文」公诸于学界及世人,所以论文的发表是保持科学生命的血液。科学论文以原著(original article)为主要,原著包含二个要点︰其一是前人没有发表过的,即原创性(originality);其二是有足够详细的方法、结果和论述。学者们对所谓「原创性」的程度可能有不同的认知,吾人研究的目的是在弥补知识的空隙、解决不一致性或延伸过去的研究,故科学论文总要在方法上、观念上、观察上和解释上不能炒冷饭或新瓶装旧酒,而要有新的内涵,即所谓创意或新义。所谓发现其实就是看到大家都看过的,但想到无人想过的;而有创意的研究绝不是拾人牙慧或东施效颦的二手研究(me-too study)。
在1965年,英国的Hill爵士在「写作的理由」一书(The Reasons for Writing)中倡言任何医学与科学性的论文之作者都必须回答四个基本的问题,包括「你为何开始?」( Why did you start?),「你做了什么?」(What did you do?),「你发现了什么?」(What did you find?),「它的意义是什么?」(What does it mean ?)[16]。这四个问题在目前都已有了固定的论文格式来回答,此格式乃IMRAD结构,即绪言(Introduction)、材料与方法(Materials and Methods)、结果(Results)和(And) 讨论(Discussion) 。目前依实验(介入)性或观察性的研究而撰写成的原著性论文之正文(text)都遵循此结构格式,另加上题目(Title)、摘要(Abstract)、志谢(Acknowledgments)和文献(References)就构成了论文的主要部分。论文内的这些部分通常的排列依序是题目、摘要、绪言、材料与方法、结果、讨论、志谢和参考文献。每一部份应从另一新页开始,页数则从标题页(title page)开始起算。也有少数杂志将「材料与方法」简化为「方法」而已,有些期刊则将方法部份列在文献之后,且以较小的字体印出,此乃为方便读者迅速阅读论文的研究结果及其意义,而对研究所用的冗长或详细方法则另列在后,如此对已熟悉实验方法的读者可以省略时间。也有部分的杂志不印出「绪言」一词,但是,不管有无绪言一词,每篇论文的本文都以绪言开始。至于其他的论文,如病例报告、综合评论和社论等则有其他的型式,作者须参照目标杂志的投稿须知去撰写。
开始写作之前,要预作几项准备的工作,即决定作者、熟悉论文的规范、了解杂志的要求、型式和出版过程、汇整实验数据、记录和图表。凡事豫则立,事前状况的了解不仅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时间与人力的浪费,而且可以按步就班、顺利地完成撰写与投稿的工作。 论文的题目(Title)
题目反映论文的内容,是论文的标签,所以可以是也可以不是一完整的句子(不用动词)。题目类似广告,抓住读者的眼睛,吸引读者去读它,所以如何定好题目,值得深思。如果一篇论文的内容本来是某些读者有兴趣的,但题目写得不好,引不起读者的兴趣,那么读者会错失一篇有用的论文。相反地,如果一篇论文的题目看起来是在读者的兴趣范围内,但内容却不是,则读者会大失所望或恼怒,所以论文的讯息要正确而适当地表现在题目上。
论文要力求简单的(simple)、精短的(short)和提供资讯的(informative)题目,使题目既精简又能充分地反映论文的主题。不过,题目简短但要恰到好处,加一字则嫌长,减一字则嫌短。题目正如龙的眼睛,订题目就像画龙点睛。标题上常见的缺点包括废字太多、辞不达意和描述欠缺精实。原著和短(要)讯论文(short or brief communication)的题目有两种类型,即指示性或描述性题目(indicative or descriptive title)和资讯性或知识性题目(informative title)。举个简要的题目为例来说,前者如“Role of M in X-Induced Disease in Rats”;后者如“M Receptor Blockade Blunts X-Induced Disease in Rats”。看了前者,读者只知道作者做什么;但是后者包含了主题、主要的结果和结论。换言之,资讯性题目的作者在题目上已告诉了读者做了什么和发现了什么,所以,这样的题目较能吸引读者,似乎较佳[6]。但也另有一种的看法认为标题上不宜透露论文的最后讯息,其理由是读者在知道了最后的答案后就缺少了对该论文的好奇心而无意再读[17]。各位读者们可任取一本杂志,看看该期所载的原著论文之题目有多少篇是资讯性题目?有多少篇是指示(描述)性题目?然后,你自己觉得较喜欢那一类型的题目之写法呢?
题目若以重要的字词开始则显得较为强而有力;有些学者认为已完成实验观察的论文题目要避免用不特定的字眼,如A study of, An investigation into, A case report of, Studies on… ..等[6],可改用特别性状的字或描述的形式来陈述。题目通常要避免用缩写字,至于题目要多长及是否要有副标题(subtitle)或使用问句型式端视内容而定。有学者建议标题若超过二行或十二个英文字仍无法表达论文的主题,则可再加副标题[18],有些期刊会限制标题的字数。标题页(title page) 尚要写明完成研究工作的所属机构(institutional affiliation)、地点、通讯作者及索取抽印本(reprint)的通讯处以及有字数限制的页首(栏外或简略)题目( running or short title)。有时某项研究工作是在甲机构完成,尔后作者转换到乙机构工作,则论文内该作者的所属机构仍应写甲机构,因为那才是该归功的单位,再在附注的适当处说明作者的现址是乙机构。有些杂志也会要求将资助研究经费的单位和提供试药的团体或个人写在标题页内,但也可写在志谢栏内。 摘要(Abstract)
一般的读者看完题目后若有兴趣即再看摘要,因为它是论文的精髓,是主要内容的简述,如果不了解或觉得摘要所述的与其工作无关,就不会再继续看下去,所以,摘要的写作很重要。通常摘要是被写成一段,而且要写得简要,但要具有知识性的(informative)而非只是描述性(descriptive)的形式,过度详细的描述性文词应该加以避免。有些杂志会限制摘要的字数;有些杂志要求摘要要分段叙述实验的背景(Background)或目的(Objective)、实验方法(Methods)或设计(Designs)、结果(Results)和结论(Conclusion)。摘要的内容包括实验简介、数据结果和结论陈述。通常摘要的开始是以一或两句简介为何做此研究及做什么研究;接着以二或三句扼要地描述所用的研究方法与材料;其次为主要的研究结果,这是摘要的主体部分,句子多寡视内容而定;最后以一或两句作结论及概述其重要的意义。所以,写摘要并不是简略地写(Writing abstract is not abstract writing.)。
虽然摘要是在论文的最前面,但最好是在写完正文之后才写,因为摘要是包括论文各部分的最小缩影,好比溶剂蒸发后的蒸馏物,是高度浓缩的结晶。如何把一篇论文的要点毫无遗漏地精简成150至250字的摘要是项挑战。摘要的前身是总结(summary),总结原是在论文最后综合全文的要点,1976年Warren [19] 担任Arch Surg主编时倡用“abstract”,并把它放在论文的最前面,让读者先看到,后来大多数期刊就陆续采行,但有少数杂志仍沿用总结一词,并呈现在本文的前面,且分点条述,另有极少数的杂志将总结置于正文之后。
在论文稿的摘要之后,常随附3-10个关键字或片语,通常是选择正文中出现的重要性字词或短片语,做为索引名词(index term),正确的关键字词将会被纳入文献指引而利于查询。关键字词的选择宜依照“The Medical Subject Headings (MeSH) List of Index Medicus”,如果拟用的关键字词未在MeSH 收录的清单内,则由作者选择有具体观念和含意的适当关键字词。 MeSH 是由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所建立的医学资料之索引标题,约有一万七千余字或片语。利用MeSH 索引标题可以检索八种生物医学资料库的文献资料[20],包括MEDLINE(检索生物医学的文献)。了解这些MeSH关键字词也有助于平日迅速地在电脑网路线上查到所需的资料或文献,至于西文资料库检索系统的检索方法已超出本文范围,不拟赘述,读者可请教有经验者或医学图书馆馆员。
有一点须加说明的是完整性论文内的「摘要」和一般会议的「摘要」之写法略有区别,前者有字数的限制,后者则有空间(space)的限制及包含题目、作者和工作机构等内容,且为单行打字。通常学术会议的「摘要」须写得比论文的「摘要」略为详细些,表达出创意和有趣,让安排会议学术性节目的委员会相信该摘要有值得报告的内容而接受它。由于会议摘要常在会前数月即提出,此时实验可能尚未完成,作者也可能不知届时会得到什么数据及结果是正面或负面的,所以可仅写些适当的数据,及数据能支持的结论,避免书写「将予讨论」(will be discussed)的类似词句。 绪言(Introduction)
绪言或称绪论、前言或引言。绪言是要让读者知道论文所述之研究的来龙去脉,故此部分乃在说明研究开始之前对研究的主题所知的往事与现况、其中存在的疑问、此研究将提供的新知和如何去做,通常以二至三段为度。因此,绪言部分首先要告诉读者的是尚待研究之问题的背景和定位,即陈述问题,提出疑问,告诉读者为何要做此研究,但应避免一般教科书上能找到的通俗资料。接着要说明研究的立论基础(rationale)、相关文献及此研究的妥当性(justification)。引述文献要引用一些最直接相关的文献而非要回顾详细的历史(除非是学位论文),因此,巨细靡遗的长篇引述并不合宜。绪言要能引导读者的兴趣,言之有物也有理,使读者心动而会继续看下去是什么答案。有少数学者认为在绪言部分扼要地简述主要的发现和此发现的意义也未尝不可。
写绪言时常会把一些英文字母很多而且一再出现的特定名词以缩写字代替(测量的标准单位除外),缩写的原则是在第一次出现该字时写出全名,之后为缩写字加括弧,第二次以后再出现该名词则以缩写字表示之。有些学术领域允许一些习以为常的专用名词的缩写字不经首次出现的界定而使用,如GFR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一般读者都讨厌缩写字,因为要不断地回首去找寻缩写字的意义。因此,有些杂志要求将所有的缩写字集中在绪言的前后位置或附注处,以方便读者查阅。有些杂志则要求在论文中重复使用至少多少次的特定名词才使用缩写字,一般而言,会重复五次的就适合了。 材料和方法(Materials and Methods)
通常这部分最容易写,因为实验的方法是自己设想的或现成的,而实验的设计是自己规画的,并经自己执行的,故很熟悉。其实,在实验进行中,这部分即可着手去写。有些杂志只简化为方法(methods),但这并不是说材料就不必写了。在内容上要说明实验或受测的对象、实验设计的选择、材料和仪器的来源与厂牌型号、实验的步骤(包括观测、定量或定性分析)和统计分析方法等。如果是采用别人的方法或修改别人的方法则要注明而不要掠人之美,如果是自创的新方法要写详细些,并提出验证新方法的适用性。一般作者常感到困惑的是方法部份的描述顺序要如何及要写得多详细才好,原则上是除非是特殊情况,否则可依实验观测过程的时间顺序来叙述,而且要最小的详细( the smallest detail),即要写得简明,但也要提供足够的资讯让读者可以用相同的方法重复实验时能获得相同的结果,至于一般研究者所了解的细节则可省略不提。
如果是以人体为试验的对象,则试验计画要先经「伦理委员会」或「人体试验委员会」的同意及事先征得受试者的认知之同意(informed consent),并亲自签字认可。如为动物试验,也要先经过所属机构的「动物管理和使用委员会」的同意。愈来愈多的期刊要求作者在投稿的论文中述明此事方予受理文稿。
如前所述,方法部份很容易写,但内容复杂,故要写得有条有理,必须要将内容归纳与组织,分门别类,且分段地写才会层次分明,读者也容易了解。以英文写作时要注意实验的工作已完成了,所以动词或助动词要用过去式表达,以中文撰述则无此顾虑了。 结果(Results)
结果是论文的心脏,是论文所欲传达之讯息的依据,也是绪言所陈述之问题的答案与证据的所在。实验观测所得的结果通常是数据,须将之数据化和图表化,但数据(值)是0至9的整数或带小数点的组合,数值本身并无意义,但数值的相对大小和变化却蕴含着重要的讯息,适当地利用文字以逻辑的顺序叙述之,使其意义有条理地呈现。叙述实验的结果不一定要按结果获得的时间顺序,也可以从容易被解释的结果开始。通常先叙述主要的结果,再描述次要的发现,至于这些结果或发现的意义和应用价值则留待讨论部份再予评析。未预期的负面结果如有特殊的参考意义也应一并陈述。在以英文叙述时,句子的动词或助动词要用过去式,因为所叙述的结果是在写作时的过去时间已产生的事了。
实验数据的表达可用绘图或编表,但究竟是选用图或表来呈现较好则视实验数据的性质和含意而定。图可清晰地表现及简化实验的结果,并显现实验参数变化的规则或不规则、集中或分散,变化趋势及相关与否等特性。如欲表达这方面的意念,则图优于表。但是,表可以节省版面的空间,有利于多层次的数据之整合。图之说明(legends)要另页打字,附加在参考文献之后及表前。图的大小和图上的座标和座标上的数字、文字和图示线条的大小比例要适当,使之在出版时缩小翻照仍能清晰显现。投稿时,图是以照片(通常为5×7吋,最大不超过8×10吋)随稿交付;少数杂志也接受同大小的雷射印出图。至于表则是每一表在新一页,也是隔行打字,加有标题及注解(footnotes),表内除了行栏小标题以横线隔开外,其他的数据间不可以内横线或内直线隔开。要注意有些期刊对图或表内的符号形式有所限制与规定。
不管选择的是图或表,实验数据都要经过整合以正确地反映和传达数据的含意,并使读者一目了然。在正文内阐述图和表内的结果时,不要重复地引述表内的数据,因为数据已在表内列明,读者很容易就看到了,但图的数据如属重要者,则可以叙述,因为图上的座标无法标示准确的数据。相同的数据不可重复地出现在图和表上,若数据能整合成一表或一图而呈现清晰且具体的概念或结论则应加整合,避免过多零散或残缺的图或表。
实验的数据以直接测量所得的或再经过整合后的数据为主要的数据(primary data),而经计算所得的数据则为次要的数据(secondary data),但衍生的数据(derived data)如GFR, cardiac output等仍视为主要的数据。次要的数据并非不重要,其重要性视数据的内涵和解读而定,计算所得的百分比变化、差值或比例如果没有同时地呈现基础值或对照值则无意义。另一方面,数值如有小数点则应取适当的有效数字;如整数值已上百成千,则其小数点后的数值已微不足道而可忽略不表。
在陈述结果时常会比较两(多)组或两(多)种实验状况下所得之数据的差异, 譬如「张三的血压比李四的(李四的血压或李四者)高」常常被误写成「张三的血压比李四高」,这种比较的标的不同而不合逻辑的比较法都是肇因于习以为常但欠正确的口语化的结果。若以英文写作也是同样的道理,即“The blood pressure of Mr. A was higher than that (the blood pressure) of Mr. B.”而不是“The blood pressure of Mr. A was higher than Mr. B. ”。当然,诸如此类的比较也有不同的写法,例如“The blood pressure was higher in group A than in group B.” 等等。
另外,常有一些作者以流水帐式或一成不变的句型或语态叙述实验观察所得的反应或变化结果。例如Fig 1 shows…..,Fig 2 shows…..,Drug A increased….., Drugs A and B increased…..等,令人视之单调,读之乏味。窥究其因,可能是作者对英文的字汇之认识太少或应用不够娴熟所致;也可能是宥于作者的中文思考与写作模式。其实,若在平日勤读文献时,能细心品味典范佳作的文笔,则日久之后,对遣词用字必也能运用自如。举例而言,一些常被交互应用的动词如shows, demonstrates, depicts, illustrates, presents…..等等,又如increase, augment, elevate, enhance…..等字。当然,交互选用这些字时还要注意该动词是否适合于所叙述的事物性状。这些动词的交互应用,再加上以妥当的主动语态与被动语态来描述,可使句型的变化与写法更加多端而不致于令人读之味同嚼蜡。 讨论(Discussion)
讨论是作者阐述结果和评析事证,再外加旁征博引之处。通常首段可综合并扼要地阐述实验的最主要结果(但非重复结果部分的叙述)及其意义和重要性, 此即最初的问题之答案。其次分段再阐述主要结论的支持证据及证据的正确性(本实验的,其他实验的,反证的),另外的支持证明也可陈述。在叙述正反两面的证据或不一致的意见时,应加以详述与解释。如有文献支持,可将实验结果加以引申,但切勿凭空揣测。易言之,有几分证据,就作几分的论述(唯博士学位论文是允许,甚或鼓励推测、想像和创意的)。必要时得扼要地将实验的结果与前人的或相关的作比较或对比,并解释不一致的原因及其重要性。
实验的结果不要再于讨论时重复地叙述,但由结果衍生而出的原理、关系或通则要加以讨论。特异的数据、不如预期的结果和未解决的问题都应陈述,并加解释,阐述时可引述相关的文献。最后根据实验所得的证据,指出实验结果在学理上或临床上的意义和适用性,并作一总结,使之前(首段)后(末段)呼应,有始有终,把欲传达的讯息以肯定的语气陈述之,缺乏确定性的写法如This seems to suggest …..等宜尽量地避免。
新手在撰写讨论部份时,较感困难的是如何地分段与布局,使段落的层次分明,逻辑的架构允当。换言之,即如何使各段平顺地起承转合。其实,段落的目的是让读者休息, 它是一个单位的思想或讯息,表示仅仅一个理念(idea或thought),然后给读者的心智上或视觉上休息一下。有些作者常在一段里写出一大堆的理念,这会使读者感到迷惑或混淆,也抓不到重点。比较好的方式是先列出大纲,写明有多少理念要告诉读者?理念的层次如何?关连性如何?先后的顺序如何?及其他等等。每一个理念各写一段,理念上要层次分明或彼此连贯,如果是需要很长的讨论,也可加一小标题(subheading),当然,不切题或冗长累赘的文句讨论宜尽量地避免。对非以英语为母语的国人或以英文写作较不专精的作者来说,得要非常地留意英文文法的正确性,所以逐句地检查并订正全篇论文是必要的。目前较新版的电脑文书处理的软体,如Word 97等,有自动地显示英文词句中错误之处及拼字检查的功能,此对文句正误的检查大有助益,但这也只能告诉作者个别句子的正误,至于语意是否明确、文笔是否流畅及其他修辞的精炼与否则仍无法依靠电脑文书软体来协助。至于翻译性软体,目前已有英文译成中文的软体,但译文似比英文更费解,而中文译成英文软体尚付之阙如,故写作上的研习与精进仍是极其必要的。
通常以英文写作论文的经验较少的读者,尤其是研究生,最常犯的英文文法之错失是有关动词时态的写法,此点值得加以申述。原则上在论文的正文和摘要内,若是陈述过去的动作,则动词或助动词都以过去式来写;换言之,在撰写论文时,执行研究和因此产生结果的动作,包括数据的收集整理和统计上的分析,都是已属过去的行动,所以动词及(或)助动词应该用过去式表述。另一方面,在撰稿当时的意念作为,如实验结果「是以平均值± 标准误表示」(…. is or are expressed as Mean ± SEM)、图一「显示」….(shows ….) 、表五「综合」…. (summarizes ….)、在摘要部分最后总结本实验结果或数据「指出」“indicate”或「建议」“suggest ”等等的动词要以现在式表示。如果正文内(不管讨论或绪言部分)引述某人发现什么,则动词或助动词用过去式;若有附属子句,其动词或助动词也一样用过去式;若是一般性的阐述或是陈述众人已经认知的事实,则文句的动词或助动词用现在式。除此之外,其他常见的动词用法之误失尚有下列情形︰1.单复数的主词与相关动词或助动词不一致。 2.不当地省略被动语态句子中的助动词,如“The sample was weighed and several fractions(were)taken for examination” 中的“were”常被漏写。 3.过度地使用被动语态;在学术论文中的句子使用被动语态是适当的,但如果每句都用被动语态会令人读之如同嚼蜡,故尽可能改为主动语态,因为以主动语态表述的语气较强而有力,而且句子较简短;如“Fig 1 shows”比“As (is) shown in Fig 1”为佳,用“We believe”而不要“It is thought” 。 4. 不连接不定词(dangling infinitives),如“ To apply this form of treatment, the patient had to be admitted.”一句,因为patient不是主词,改正之道即引入主词,如“To apply this form of treatment , we had to admit the patient to hospital.”;若在原句首加入“In order”则不对,即使原句改为“To…., admission to hospital is necessary”也不对。另外,不连接分词(dangling participles)也同样地须加留意避免。有关动词和助动词的正确用法及常犯的错误可参阅美籍专家方克涛先生(CJ Fraser)以中文所撰述的「英文科技写作︰文法与修辞原则」一书[11]。此书针对国人撰写英文论文时在文法上常犯的错误和修辞的要领有相当完整的解析,值得一读。 志谢(Acknowledgments)
志谢或称谢辞,此部份是在认知那些提供经费、技术协助、免费材料、药品、 仪器设备、专技和专知(如参与讨论、解释、方法的建议等)的个人或机构的贡献。一般的公认是其他如打字、清洗试管等工作者和提供实验设备或精神鼓励者(如上司对下属的言辞鼓励)都不宜列入志谢的名单,否则名单将长如古时妇人的缠脚布了,相关的规范可参阅本文末的参考文献[3-15, 21]。志谢所提及的人士应附加学位或职称,但学士学位常被省略而改以先生(Mr.)或女士(Ms.)称之。另外,作者也必须获得当事者的同意才可将其姓名列入志谢栏内;因为读者可能会认为这些被志谢者认同该研究的数据、观点和结论。
志谢部分对读者而言是论文中最缺乏学术意义的部分,但对作者而言却是表现感恩之情的所在。感谢的人物范围应以那些没有他们的协助则不能顺利地完成研究实验者为限,不可将志谢栏变为滥送人情之处。 参考文献(References)
参考文献或称参考资料,即被引用的文献。科学论文的论述必须是有凭有据的,故在论文内的适当处要加以引证,即引用文献。这样做除了表现作者的资讯之来源外,也表示认知该文献的作者们的工作对后续的工作之影响。在另一方面,也表示我们对前辈智慧债务的偿还,故引证(citation)是一种报偿的制度(reward system)[22],这也是一种承先启后的工作。该引文献而未引或不适当的引用文献会剥夺读者的资讯来源,也可能误导读者从事浪费性或重复性的工作。
通常被引用的参考文献包括四类︰1)有历史背景和意义的文献;2) 实验引用的方法;3) 支持性或冲突的证据;4) 比较用的类似文献。原则上在引用参考文献时要引用直接相关的(relevant)、特定性的(specific)和清晰的(clear)文献以印证自己的说辞。而且,直接地引用原著(primary publications)优于间接引注。引用综合评论(review articles)或学术性专书中的章节亦无不可。但是有二个不可忘记的原则︰其一是要引用原始的文献,避免引用二手文献,以免造成错误或误解。其二要引用自己看过的文献,而且是正确地引用,如果从记忆中去引用文献,常会有出错的危险,所以文献要经过心思的消化。
回复:【经验】医学论文写作的技巧
分享到哪里?
谢谢分享:)沙发!
关于丁香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无中生有为隐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