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球比赛规则规则有关的两个问题

【问个棒球规则问题】关于11集克里斯的满垒双杀_钻石王牌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1,935贴子:
【问个棒球规则问题】关于11集克里斯的满垒双杀
当时手回传本垒阻止得分可以理解,但如果攻方二垒跑者已经在跑向三垒了为什么不选择杀二垒跑者而要去杀打者?发现很多情况下制作双杀为什么第二个杀的永远都是打者?有这样的规则吗?
俺,,,俺居然看不懂嘛意思
⊙﹏⊙‖我的理解:二垒跑开跑去三垒,你如果投给三垒,跑者肯定掉头回二垒。于是再把球传给二垒夹杀神马的。于是在这过程中,夹杀成功与否不说,传来传去的时候,打者都上一垒了。二垒那个万一再失败,立刻就变成1、2垒或者1、3垒的局面了...所以立刻先把打者out比较合适吧~毕竟只要能3出局,管你满垒也不怕~——以上。棒球小白的纯脑补答案~
单纯距离上的问题啊,传杀本垒后再传二三垒已经来不及了,只能传一垒
又看了一遍问题 居然看懂了~~ 一般上一垒的时间比较长 因为打者要看球打到哪儿了
而且是从静止到跑起来 这又费了点时间 这样杀一垒的话 从根本上保证一个出局数
哪怕进了3b 只要不是回本垒 都不用怕的~ 所以一般都是先杀其他垒位 在杀一垒 这样就2出局 哪怕下一个打者打出去 只要能让打者出局 就算3垒的回本垒 也是不得分的~~
跑者能离垒,甚至能较快启动,所以基本上是先杀跑者在杀打者
打者变击跑者通常会慢一点,很多时候会选择封一垒,成功率高
你如果杀三垒的,他又往二垒跑,在2-3徘徊,而且你不确定能不能杀掉。。打者这时候也上一垒了。。
这是16分09秒 克里斯用眼神吓退三垒跑垒员的图虽然一垒方位看不到 但是我们仍然可以获得以下信息:1.由二垒跑垒员站位,可推测三个跑垒员均已离垒 且均处于蓄势待发状态2.打者是右打(由其站在左侧击球区得知)两个信息都支撑着一个结论:打者到一垒的距离大于二垒到三垒、一垒到二垒的距离。所以传杀一垒最保险。另外补充:满垒状态下 一旦击球员击出界内球 四位跑者均必须进垒 绝不存在可以回头的情况 否则一个垒包上将会有两个人(11L因为把大于写成了小于 故自删)
跑者可以离垒,本垒到二垒比一垒远,传一垒out机率最高
能抓到三垒跑者是最理想的,但三垒跑者可以回到三垒上啊,如果这时候已经传本垒了,那只能传杀打者,就变成二、三垒有人了,所以一般情况下为稳妥起见宁可丢一分也要抓两个出局数,这个还是得靠场上防守球员的判断的。
太慢了,等球到达时,2垒跑着早就跑到三垒了
难道不是因为近吗…游戏里好像也这么干的…会不会是一开始就是为了之后直接让三垒跑者出局呢…毕竟三垒还有人得分欲望会强吧O_O
打者挥完棒 到助跑再到冲刺一垒的时间 和打者击到球 二垒跑者就开始从离开二垒快一米的地方开始冲刺三垒的时间就知道啦 待传完捕手 二垒的几乎已经上三垒了。
不是因为距离吗?而且除了打者,其他人不都可以提前离垒的?还有比传一垒更好的吗?
因为二垒跑者的离垒距离会非常大,我们以前的队友现在在做教练,他在投手做投球动作后二垒离垒的距离会达到二三垒间距的三分之二甚至四分之三,如果球未打出捕手传二垒他就进三垒,传三垒他就跑会二垒,一旦球打出基本上三四步就进三垒了,三垒手接到球都未必来得及去触杀。而双杀时第二个总是杀打者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打者需要跑的距离是最长的,第二个原因是一垒有跑者如果先传二垒的话,由于一垒跑者身后有打者,所以是强迫进垒,一旦球传到踩着二垒板的守备队员手中就会对一垒跑者造成封杀,如果一垒手接到球先踩了一垒板那么原本一垒的跑者身后没有人就必须要触杀才能让他出局可实现性就很小了。简单的说就是三块积木用不同的速度从天上掉下来,假设接三块是三杀接两块是双杀,肯定是先接快落地的最后接慢的不是么,然还有一块积木速度非常快也就是二垒跑者,去考虑接这块积木往往三块都接不到,所以一般都是先接中速的那块再接最慢的
因为根据棒球的规则,打者如果可以跑一垒那么一垒永远是最容易拿出局数的地方因为只要接到球踩一下垒包就可以满垒其实如果打出内野滚地球是最最容易多杀的因为所有人都可以封杀。踩一下垒包就出局一个还有,优先杀一垒不仅仅是因为容易,还有当二出局的时候,打出滚地球,如果打者没有安全上一垒,就算其他跑者都跑回垒了也不算分。所以绝大部分的优先顺序是,本垒=一垒》三垒》二垒
因为打者是强迫进垒,只需要接杀即可,而二类跑者是需要触杀的
这个要分情况,如果两出局,即使三垒有人还是直接刺杀打者。双杀第二个刺杀打者是因为打者跑的是全部距离,先刺杀的都是先偷跑的。
我也有一个一直纠结的问题,传回本垒杀三垒跑者之后,再杀打者的时候为什么要靠外野手补位?一垒手在哪呢?
这是因为无人出局下,除非能在三垒跑者回本垒得分前完成三杀,否则都会算得分,所以在三垒和其他跑者的出局机会一般大时优先选择三垒,这种情况下打者如果能上垒就要算是野手选择。而满垒的情况下表示三个跑者加上打者,共有四个人要踩三个垒包,在没有改变情况前,都只能向前推进,所以在能本垒前封杀三垒上的跑者,触杀应该是翻译错误,实际上也没看到触杀的动作。选择一垒是因为其他三个跑者可以提前离垒(不站在垒包上)甚至提前启动(偷跑),而打者必须在完成打击动作后才能离开打击区,所以打者到一垒的时间会比其他跑者慢。至于为什么要靠外野手,是因为漫画设定内野趋前守备(有提到一句),连一垒手都需要补防就表示是内野全面趋前,就是四内野手都在垒包前,目的是要防止短打强迫取分,因为转身也来不及回防,所以右外野手才会向前补防。这种情况下得分的方式有,四坏保送,三垒手走回来;短打强迫取分,球落地后三垒启动;高飞牺牲打,接杀后三垒手启动,安打三垒手启动,全垒打大家一起走回来。漫画设定主角不会四坏球保送,所堵死了第一条路,趋前堵死了短打的路,剩下的情况都会被内野手跳起来的那记NicePlay给干掉。只是这种情况,虽然看起来每个人都很强,但在战术上是不合理的,因为趋前就会造成守备的真空,球只要落在守备真空带或是由一二垒间、投手上方、三游间穿过,就是个一二垒有人或是一三垒有人无人出局,失两分的悲惨情况,接下来就可以继续强迫取分,所以克里斯不算是个好补手,大家可能是在这里感到违和。当时是比赛刚开始,合理的方法应该要是正常防守,放三垒上的跑者得分,确实取得一到两个出局数,然后信任队友能在下一局把比数扳回来。突然觉得作者好不信任笔下人物喔。--正在某点写一本假装很硬的硬棒球的小说,看上面就知道有多硬了,新人新书,请多支持。
内&&容: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 棒球规则
棒球规则:第10章 记录规则
  第10章 记录规则
  10.01:正式记录员
  (A)协会主席(联盟主席)或比赛主办单位应指派正式记录员担任比赛的记录工作。记录员在比赛场地指定记录员席内进行工作。记录员有权对诸如击球员是安打上垒或守场员失误上垒作出裁定。他应通过手势或语言将这些判定告诉记者和广播员。
  记录员应于比赛完全结束后24小时内确定比赛中所作出的判定。确定后不得更改。除非有正当理由需要更改,经向主办单位负责人请示同意后方可更改,但任何更改均不得与记录规则相抵触。
  记录员应于每场比赛结束后(不论是弃权比赛还是有效比赛)尽快根据规则所规定的项目内容和方法上报主办单位所规定的格式,将比赛记录和技术统计上报主办单位。这些记录和材料必须包括以下内容:比赛日期、地点、比赛队名、裁判员姓名、整个比赛过程的得分记录,每个比赛队员的技术成绩等等。这些记录和材料一经上报即不得修改,除非提出理由要求修改。记录员在职责范围内自行作出判定,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与记录规则相抵触。
  (B)1为使比赛的记录统一,记录员应严格按照正式记录规则进行记录。对规则上没有明文规定的事项,记录员有权自行确定其记录方法。
  2如果发生三人出局前交换攻守的错误情况时,记录员应立即向司球裁判员提出。
  【注】除本项5的规定不得主动提示外,其他如&二击&、&三球&时司球裁判员误以为击球员已得四坏球而上一垒时,或其他队员替补不得替补的投手出场比赛时,记录员可主动向裁判员提示。
  3如果在比赛中由于比赛队提出抗议而中止比赛或发生改期续赛时,记录员应将中止比赛的实际情况记录清楚,其中包括:比分、出局人数、跑垒员所在垒位、击球员的&球&数&击&数等。
  【注】把宣布&改期续赛&的实际情况或局面记录清楚是十分重要的。由于比赛队提出抗议而中止比赛,在决定重新比赛时,必须完全按中止比赛时的实际局面开始比赛。
  4记录员所作的任何判定不得与竞赛规则和裁判员的判定相抵触。
  5对击球次序错误,记录员不得向裁判员和比赛任何一方作出提示。
  (C)记录员是联盟(协会)或主办单位的代表,应该享有尊严并受到协会主席(联盟主席)的保护。记录员如果受到主教练员(MANAGER)及教练员,运动员或主办单位的工作人员不尊敬的对待时,应立即上报协会主席(联盟主席)或主办单位的领导人。
  10.02:正式记录员的报告书
  记录员应按照协会主席(联盟主席)或主办单位所规定的正式报告书对比赛的整个过程进行记录和技术统计。记录和统计材料应作为档案长期保存。
  (A)关于每一击球员和跑垒员的记录:
  1自由击球数:从轮击总数中减去。
  (1)牺牲触击球和牺牲高飞球;
  (2)四坏球上垒;
  (3)投球中身上垒;
  (4)妨碍或阻挡上一垒;
  【注】击球员击球后,守场员完成选杀后,该击球员因受到妨碍被判进一垒时,击球员记自由击球数。如击球员受到妨碍获进一垒时,记录员如判定该击球员为安打时,应记自由击球数并记安打。
  2得分数;&(R)&(RUNS)
  3得分打数;&(RBI)&(RUNS BATTED IN)
  4一垒打数;&(H)&(HITS)
  5二垒打数;&(2B)&(TWO BASE HITS)
  6三垒打数;&(3B)&(THREE BASE HITS)
  7本垒打数;&(HR)&(HOME RUNS)
  8垒打总数;&(TB)&(TOTAL BASES ON SAFE HITS)
  9盗垒成功数;&(SB)&(STOLEN BASES)
  10牺牲触击球数;&(SH)&(SACRIFICE BUNTS)
  11牺牲高飞球数;&(SF)&(SACRIFICE FLIES)
  12四坏球总数;&(BB)&(BASE ON BALLS)
  13故意四坏球上垒数;&(IBB)&(INTETIONAL BASE ON BALLS ALLOWED)
  14投球中身上垒数;&(HP)&(HIT BY PITCHES)
  15妨碍或阻挡上垒数;&(INT)、(OB)&(INTERFERENCE)(OBSTRUCTION)
  16被投杀数(三击不中出局);&(SO)&(STRIKE OUTS)
  17地滚球双杀和封触双杀&(GDP) (参照2.23(A)(B))
  【注1】击跑员前位的跑垒员因妨碍行为被宣判出局,致使击球员也出局时,不记击球员的地滚球双杀。
  【注2】一垒有跑垒员,一垒手接击出的地滚球后形成3&6&3的双杀时,称为双封杀,若将传球顺序改为3&3&6的传杀时,称为封触双杀。守场员漏接高飞球或平直球(不包括故意失接)而构成上述双杀时,不视为双杀行为。
  【注3】击球员击出会被双杀的地滚球时,第一传出局成立后,由于第二传球击跑员可能出局,但守场员漏接被记失误,故此双杀未能完成时,该击球员应被记为双杀。
  18盗垒被杀数&(CS)&(CAUGHT STEAING)
  (B)有关守场员的记录:
  1接杀数;&(PO)&(PUTOUTS)
  2助杀数;&(A)&(ASSISTS)
  3失误数;&(E)&(ERRORS)
  4参与双杀数;&(DP)&(DOUBLE PLAYS)
  5参与三杀数;&(TP)&(TRIPLE PLAYS)
  (C)有关投手的记录:
  1投球局数;&(IP)&(INNINGS PITCHED)
  【注1】关于投球局数的计算方法是:一人出局算1/3,例如先发投手于第6局一人出局时被替补,则记该投手51/3局。先发投手如于第6局无人出局时被替补,则记该投手投5局,并记下他在第6局投球的击球员。替补投手使二人出局后被替补,则记其投2/3局。
  【注2】决定投手的连续无失分局数,例如该投手在第五局无失分,第六局为一人出局留下跑垒员后退出比赛,该跑垒员得分时(为自己的责任)该1/3局不计算,无失分局数为五局。反之第六局一人出局,二垒有跑垒员的情况下出任后援投手被次一击球员安打,二垒跑垒员得分(为前任投手的责任)之后与此局自己应付的责任中未再被得分并使二人出局时该2/3局应被计入。
  2轮击人次数;&(BF)&(BATTERS FACED)
  3自由击球人次数;&(BATTERS OFFICIALLY AT BAT AGAINST)
  4被击出安打数;&(HITS ALLOWED)
  5失分数;&(RUNS ALLOWED)
  6责任失分数;&(ER)&(EARNED RUNS)
  7被击出本垒打数;&(HOME RUNS ALLOWED)
  8被击出牺牲触击球数;&(SACRIFICE HITS ALLOWED)
  9被击出牺牲高飞球数;&(SACRIFICE FLIES ALLOWED)
  10四坏球数;&(BASES ON BALLS ALLOWED)
  11故意四坏球数;&(INTENTIONAL BASES ON BALLS ALLOWED)
  12投球中身数;&(BATTERS HIT BY PITCHED BALLS)
  13投杀数;&(STRIKE OUTS)
  14暴投数;&(WP)&(WILD PITCHES)
  15投手犯规数;&(BK)&(BALKS)
  (D)附加数字:
  1胜利投手姓名;&(W)&(WINNING PITCHER)
  2失败投手姓名;&(L)&(LOSING PITCHER)
  3各队先发和结局投手姓名;&(GS)、(GF)&(GAME&S STARTING AND FINISHING PITCHER)
  4助胜投手姓名;&(S)&(SAVE)
  (E)各队接手的漏接次数;&(PB)&(PASSED BALLS)
  (F)参与双杀和三杀的队员姓名:(例如:双杀:张某、李某。三杀:陈某、王某、刘某。)
  (G)各队残垒数;&(LOB)&(LEFT ON BASES)。数字包括所有上垒而未得分和未出局的跑垒员。此数字也包括在第三人出局时由于守场员选杀而上了一垒的击跑员。
  (H)满垒时击出本垒打的击球员姓名;
  (I)在最后下半局三人出局前取得决胜分时的出局数;
  (J)每队在各局比赛中的得分。
  (K)裁判员姓名,按下列顺序列出:
  1司球裁判员;
  2一垒司垒裁判员;
  3二垒司垒裁判员;
  4三垒司垒裁判员;
  5司线裁判员;
  (L)实际比赛时间。(应减去因气候或灯光而推延的时间)
  (M)主队提供的实际观众人数。
  10.03: 替补击球员、替补跑垒员
  (A)记录员填写正式比赛记录时,应列出每个队员的姓名、防守位置,或按击球次序表列出上场队员姓名及其防守位置。(比赛结束前未击球的队员按原应轮击的次序列出)。
  【注】队员并不与其他守场员调换防守位置,而仅是为了对付击球员击球而临时站在某个防守位置时,就不把这个临时防守位置作为他的防守位置记录。
  【例】(1)守队为了防备攻队的抢分触击,把右外场手临时调入内场防守。
  (2)二垒手临时到外场防守等等。
  (B)替补击球员击球或替补跑垒员跑垒后,不管是否继续比赛下去,应在上场队员名单的方格内打个记号或写个字以便作为替补击球员或替补跑垒员进行个别记录。
  【例如】:1在第三局代替A击出一垒安打。2在第六局代替B击出高飞球被接杀。
  3在第七局代替C跑垒被封杀出局。4在第九局代替D击出地滚球被传杀出局并为E取得一分。
  5在第九局为E代跑。
  凡经过裁判员宣布上场比赛的替补击球员和替补跑垒员都要加以记录。但是,宣布后并未上场就被替换下来时,只记录后继替补队员为前位替补队员击出什么球或如何跑垒等。
  (C)记录数字的核对:
  只要各队的自由击球数、四坏球数、投球中身上垒数、击出牺牲触击球数、击出牺牲高飞球数、被妨碍或阻挡上垒数的总和等于该队得分数、残垒数和被对方队接杀数的总和就证明记录的统计数字是正确的。
  (D)击球次序的错误
  当不应轮击的击球员被接杀出局,而应轮击的击球员又在投手起动向下一击球员投球前经对方申诉被判出局时,记应轮击的击球员一次&轮击&出局,并记对方队一个&接杀&和一个 &助杀&(如有助杀行为时)。如不应轮击的击球员击球后上垒,应轮击的击球员因为未按击球次序击球被对方队申诉出局时,记应轮击的击球员一次&自击&出局,并记接手一次&接杀&。而不应轮击的击球员的击球上垒一概取消。如果连续有一个以上的击球员未按击球次序击球时,由于这些击球都变为合法击球,所以就按照已形成的局面记录,应轮击击球而未击球的击球员则作为失去一次击球机会而不作任何记录。
  【注1】上例应解释为不应轮击的击球员单独在到达一垒之前出局的记录方法。例如:不应轮击的击球员与其他跑垒员被双杀时,经守方&申诉&成立,判应轮击的击球员出局不应轮击的击球员之行为被取消,因此不能将这一过程记入应轮击的击球员身上,而应记接手一次&接杀&。
  【注2】例如:应由第一棒击球时,误由第二棒击球,被三击不中投杀出局,其次第一棒上场击出中外场高飞球被接杀成为第二人出局,第三棒没有上场,第四、第五棒击出安打时,应记第二棒、第一棒,第三棒不记其次记第四棒、第五棒,因此第三棒轮击次数自然少一次而不作任何记录。
  (E)有效比赛和弃权比赛
  1.如果比赛是有效比赛,把从开始到结束的所有队员和全队的攻守活动都按本规则4.10和4.11的规定加以记录。如果是中止比赛的平局比赛,不记胜利投手和失败投手。
  2.如果比赛在构成有效比赛后弃权,把从开始直到弃权时为止的所有队员和全队的攻守活动都记录下来。如果弃权时,胜队本来一直领先,就将直到弃权为止具备赢球或输球条件的投手记录为胜利投手或失败投手。(参照10.17的规定)因对方弃权而获胜的队如果在对方弃权时比分落后或相等时,不记胜利投手或失败投手。如果弃权时成为无效比赛,则不作任何记录,只记弃权。但应向比赛大会报告弃权比赛的情况。
  10.04:得分打
  (A)击球员由于击出安打、牺牲触击球、牺牲高飞球,守场员选杀而使跑垒员得分时,或满垒,击球员由于 &四坏球&、投球中身、被妨碍或跑垒被阻挡上一垒而变成跑垒员,使三垒跑垒员被迫进入本垒得分时,都记击球员得分打。
  1.击球员击出本垒打时,记该击球员得分打。如垒上有跑垒员,按跑垒员加记其得分打。
  2.二人出局前,三垒跑垒员由于守场员的失误而进入本垒得分时,如果记录员认为守场员即使不失误,三垒跑垒员也能返回本垒得分时,记击球员得分打。
  【注】二人出局前,一垒无跑垒员,接手&第三击&漏接,在传杀击跑员时,三垒跑垒员跑回本垒得分,此时记击球员得分打。
  (B)击球员击出地滚球造成双封杀或封触双杀时,即使有跑垒员跑回本垒得分也不记击球员得分打。
  (C)守场员传球一垒或其它垒,因失接传球而未完成双杀时,不记击球员得分打。
  (D)守场员持球在手或传球传到错误的垒位而使跑垒员进入本垒得分时,是否记得分打要由记录员作出判断。通常,如果跑垒员在继续进垒而得分就记得分打;如果跑垒员停止前进,见守场员失误再跑进得分则只记守场员选杀得分,而不记得分打。
  10.05:安打
  (A)击球员由于下列任一情况安全上垒时记击球员&安打&。
  (1)在安全到达一垒或后继任一垒位时,击出的界内球未经守场员接触而停止在比赛场内或碰触或弹越过围墙或本垒打线时;
  (2)由于击出的界内球异常迅猛或很慢致使守场员来不及传杀因而安全到达一垒时;
  【注】某守场员处理击出的球并有可能传杀击跑员时,因受其他守场员的碰触或拦截致使该球改变方向未能传杀时,仍记击球员&安打&。
  (3)由于击出的界内球弹跳不规律在触及守场员前触及投手板或垒包(包括本垒板),致使守场员虽经正常防守行为的努力也未能接杀或传杀,因而击球员安全到达一垒时;
  【注】击出的界内球先碰触投手板,本垒板或垒包致使守场员虽经正常防守行为的努力也未能接杀或传杀因而击球员安全到达一垒时,也记击球员&安打&。
  (4)击出的球未经守场员接触而到达外场界内地区,守场员虽然经正常防守行为的努力未能接杀出局时,但记录员判定经正常努力可以接杀出局时不记&安打&。
  (5)击出的界内球在未经守场员接触前先碰触跑垒员或裁判员时;
  【注】跑垒员因碰触内场高飞球被判出局时不记击球员&安打&。
  (6)守场员未能传杀前位跑垒员而记录员认为守场员虽经正常防守行为的努力也难以传杀击跑员时。
  【注】在难以确定应记&安打&或&失误&时,应从保护进攻考虑,记击球员&安打&而不记守场员&失误&。例如:守场员精采的防守未能传杀击跑员出局时,记击球员&安打&而不记守场员&失误&。
  (B)如遇下列任一情况时,不记击球员&安打&:
  (1)前位跑垒员被封杀出局或如无失误可能被封杀出局时;
  (2)虽然击出明显的安打,但被迫进垒的前位跑垒员在跑进中漏踏下一垒位而被申诉出局时,不记击球员&安打&而记一次&自击&;
  (3)当投手、接手或任一内场手将正在向下一垒位跑进或退回原占垒位的跑垒员传杀出局或无失误经正常防守行为的努力可以传杀出局时,记击球员一次&自击&而不记安打。&
  【注1】跑垒员因跑垒滑离垒位或离开已占的垒位被守场员持球触及身体时,应解释为击球员已使跑垒员进垒,应被记为&安打&。
  【注2】本项所称内场手是指在正常范围内进行防守的内场手。如内场手越过正常的防守范围到外场防守时,不视为内场手。例如:二垒有跑垒员,击球员击出游击手与左外场手之间的高飞球,二垒跑垒员怕该球被接杀、故离垒较少,当看到该球落地后才冲向三垒而被游击手的传球触杀于三垒前,则不适用本项规定。如外场手处理击出的球时,除非跑垒员被封杀出局外,对击球员应记为&安打&。
  (4)守场员未能将前位跑垒员传杀出局,但记录员认为可以传杀击跑员于一垒时;
  【注】如果处理击出球的守场员不立即传杀击跑员,而是观望或假作向其它垒上传球动作而不传杀致使传球延误使击跑员进入一垒时,不适用本项规定。应记击球员&安打&。
  (5)跑垒员因妨碍守场员接传击出的球而被判出局时,不记击球员&安打&。但记录员认为如不发生妨碍行为,击跑员确能安全到达一垒时,仍记击球员&安打&。
  10.06:垒打数(安打、长打)的确定
  在无失误或接杀情况下、一垒打、二垒打、三垒打或本垒打的确定作如下规定:
  (A)除本条(B)及(C)的情况外,击跑员停止在一垒为一垒打,停止在二垒为二垒打,停止在三垒为三垒打,踏触所有垒位回到本垒为本垒打。
  (B)垒上有跑垒员,击球员击出安打后越过一垒进至二垒或三垒时,击球员的垒打数要根据击球员靠自己击出的安打所进垒数来决定,或者是否靠守场员的选杀所进垒数来决定。
  【注】前位跑垒员如果在本垒被传杀出局或者记录员认为守场员如不失误就能传杀于本垒时,不能记击球员&三垒打&该跑垒员如果在三垒被传杀出局或者记录员认为守场员如不失误就可能将其传杀于三垒时,不能记击球员&二垒打&。此外,在任何情况下,不能以前位跑垒员的进垒数来确定击球员的垒打数。前位跑垒员可能只进了一个垒或没有进垒,可能就会给击球员记二垒打;击球员进到二垒,前位跑垒员也进了两个垒,但也可能只给击球员记一垒打。
  【例1】一垒有跑垒员,击球员击出一右外场安打球,右外场手接球后传杀一垒跑垒员于三垒,但未成功,击球员进至二垒。这时只记击球员&一垒打&。
  【例2】二垒有跑垒员,击球员击出界内高飞球到外场,跑垒员止步观察该球是否被外场手接住,确定安打无误后才跑进,因而只到达三垒。但击跑员进至二垒,这时记击球员&二垒打&。
  【例3】三垒有跑垒员,击球员击出界内高飞球到外场,跑垒员稍离三垒,以为可能会被外场手接住而返回三垒。但该球为安打球。三垒跑垒员怕被传杀而没有向本垒跑进。但击跑员进至二垒。这时记击球员&二垒打。&
  (C)击球员如果用滑垒争取二垒打或三垒打时,必须踏触最后到达的垒位。如因滑垒过头 (未触垒)而在回踏垒位前被触杀出局。他的安打数只能按已安全到达的垒位记录。如在二垒滑垒过头(未触垒)被触杀时只记&一垒打&;如在三垒滑垒过头(未触垒)被触杀时只记&二垒打&。
  【注】但是在二垒先触垒再跑过头虽在回踏垒位时被触杀出局,仍记击球员&二垒打&;在三垒先触垒再跑过头,虽在返回垒位时被触杀出局,则仍记击球员&三垒打&。
  (D)击出安打的击球员如果漏踏垒位,以其安打到达的最后垒位记其 &一垒打&或二垒打或三垒打。如果漏踏本垒,记&三垒打&;漏踏三垒、记&二垒打&、漏踏二垒、记&一垒打&;漏踏一垒,不记&安打&而记一次&自击&。
  【注】此项规定不仅适用前位跑垒员漏踏垒位被申诉出局,也适用后位跑垒员超越前位跑垒员被判出局时击球员垒打数的确定。
  (E)击球员根据本规则7.05或7.06(A)的规定被判二垒打或三垒打或本垒打时,根据实际进垒情况分别记其&二垒打&或&三垒打&或&本垒打&。
  (F)再见安打时垒打数的确定:
  除10.06(G)的规定外,击球员于最后一局击出安打,使得分超过对方队而取得比赛胜利时,击球员的垒打数以跑垒员跑回本垒取得决胜分的进垒数来决定。但击球员的安全跑垒数应与取得决胜分的跑垒员的进垒数相同。
  【例如】:最后一局,二、三垒有跑垒员,击球员击出的球落地后越出本垒打线而得二垒打,如二垒跑垒员回本垒得决胜分,记击球员二垒打,但三垒跑垒员回本垒得决胜分,只记击球员&一垒打&。
  【注】根据本规则6.09及7.05的各项规定。击球员可能不靠自己的安打而取得额外的垒打数。但仍应按本项规定记垒打数。
  (G)击球员在最后一局将球击出场外成本垒打因而取得比赛胜利时,击球员和垒上跑垒员都记得分,并记击球员&本垒打&。
  10.07:盗垒成功
  凡跑垒员的进垒并不依靠安打、接杀出局、封杀、失误、选杀、漏接、暴投或投手犯规,并符合下列规定的,给跑垒员记一次&盗垒成功&;
  (A)跑垒员在投手起动投球前向下一垒位盗进时,即使投球造成暴投或漏接致使跑垒员到达下一垒位。仍记该跑垒员&盗垒成功&,不记投手&暴投&或接手&漏接&。但是,如果暴投或漏接使盗垒的跑垒员多进一个垒,其他未盗垒的跑垒员也进一个垒时,则除记盗垒的跑垒员&盗垒成功&外,还要记投手&暴投&或接手&漏接&。
  【注1】如下列情况虽有暴投或漏接,但跑垒员在投手投球前已进行盗垒应记为&盗垒&。(1)击球员得&四坏球&上一垒,并非因击球员得四坏球而获进垒权的跑垒员进至下一垒或进至以上的垒时。(2)击球员第三击时,造成暴投或漏接致使击球员或跑垒员进垒时,记暴投或漏接。但二人出局后,一垒、一、二垒或满垒有跑垒员,各跑垒员的进垒及一、三垒有跑垒员时,一垒跑垒员的进垒不记为&盗垒&。
  【注2】三垒跑垒员盗垒时,接手或守场员妨碍击球员击球,按7.04(D)规定,得分的三垒跑垒员除记得分外,另记&盗垒成功&。
  (B)跑垒员盗垒时,接手接投球后为防止盗垒而传球造成暴传,致使跑垒员安全进垒时,记该跑垒员&盗垒成功&不记接手&失误&。但是,接手暴传致使盗垒的跑垒员多进一个垒,其他不盗垒的跑垒员也进一个垒时,除记盗垒的跑垒员&盗垒成功&外,还要记接手一次&失误&。
  (C)跑垒员试图盗垒或被投手传牵制球后在垒间被夹杀,如未借助守场员的失误而免于夹杀并且进占一个垒时,记该跑垒员一次&盗垒成功&。这时,如果其他跑垒员也乘机进占一个垒位时,也记其他跑垒员一次&盗垒成功&。如果跑垒员趁另一跑垒员试图盗垒而被夹杀于垒间,并且未借助守场员的失误而安全退回原占垒位时,应记乘机进垒的跑垒员一次&盗垒成功&。
  (D)进行双盗垒或三盗垒时,只要其中一个跑垒员在到达欲盗垒位前被接杀出局,则其他跑垒员都不记&盗垒成功&。
  【注】如记录员认为势必出局的跑垒员,因守场员失误而幸免出局时,同样对所有跑垒员不记盗垒。
  (E)盗垒的跑垒员因滑垒过头,在企图继续进垒或返回踏垒时被触杀,则不记盗垒的跑垒员&盗垒成功&。
  (F)记录员如果认为试图盗垒的跑垒员的安全进垒是由于守场员没有把传来的好球接住而掉落时,致使盗垒的跑垒员幸免出局不记盗垒的跑垒员&盗垒成功&。没有把传来的好球接住的守场员记一次&失误&,并记传球的守场员一次&助杀&。
  (G)跑垒员企图盗垒时,但由于守队对此并没有显示防守行为也没有理会其盗垒,也属传杀行为因而进垒时不记&盗垒成功&,而记&守场员选杀&进垒。
  【注】在判断防守队是否对跑垒员的进垒不理会,记录员应根据总体的情况来考虑,包括局数和比分。是否是防守队把跑垒员保留在垒上,在跑垒员进垒前,投手是否有牵制跑垒员,守场员是否有进垒配合,防守队是否有战略上的考虑,为防止跑垒员的进垒或得分而不理会另一个跑垒员的进垒,防守队是否为了阻止跑垒员获得盗垒记录而对其盗垒的行为不予理会。例如:一、三垒有跑垒员,如果记录员判断防守队为防止三垒跑垒员得分而未传杀二垒,一垒跑垒员因而进至二垒,记录员通常会给上到二垒的跑垒员记一次&盗垒成功&。如记录员推断防守队是为了阻止跑垒员接近联盟盗垒记录,或个人职业生涯盗垒记录而不去传杀,该行为是不允许的,应记跑垒员一次&盗垒成功&。
  (H)&盗垒被传杀&
  跑垒员如有下列任一行为而被判出局或因守场员失误行为而幸免出局时,记该跑垒员一次&盗垒被传杀&。
  1试图盗垒时;
  2投手传牵制球后未及时返垒而试图进占下一垒时(只要向下一垒位移动就视为试图进占下一垒位);
  3盗垒时滑垒过头越出垒位时(未先触垒)。
  【注1】如果跑垒员见接手接投球时失接而进行盗垒时,则不论被传杀出局或由于守场员失误而进占垒位都不记该跑垒员&盗垒被传杀&,也不记&盗垒成功&而按一般传杀或防守失误记录。
  【注2】跑垒员因被阻挡而进占一个垒时,不记&盗垒被传杀&。
  【注3】离开垒位的跑垒员在回垒被传杀出局或如无失误可传杀出局时,不记跑垒员&盗垒被传杀。&
  10.08:牺牲打
  (A)二人出局前,击球员触击,送垒上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跑垒员安全进垒而本人则被传杀于一垒或守场员如不失误会被传杀于一垒时,记该击球员一次&牺牲触击球&。
  (B)二人出局前,击球员触击,守场员传杀垒上跑垒员,虽无失误但未能传杀出局致使击跑员进入一垒时,仍记击球员一次&牺牲触击球&。但是,记录员如果认为守场员不但未能传杀垒上跑垒员出局,而且改而传球一垒而无失误也不能传杀击跑员出局时,记击球员&安打&而不记&牺牲触击球&。
  【注】一垒跑垒员于击球员触击后进入二垒,但由于跑垒员跑垒或滑垒过头,在回踏垒位时被触杀出局,这时仍记击球员&牺牲触击球&。
  (C)任一跑垒员利用击球员的触击球进占下一垒时,如有一人被传杀(无论封杀或触杀)出局时,不记击球员牺牲&触击球&而记一次&自击&。 守场员接触击球后将进垒的跑垒员传杀出局时,不记击球员&牺牲触击球&而记一次&自击&。
  【注1】击球员的触击球使一垒跑垒员达到二垒,跑垒员离开垒位被守场员触杀出局时,因击球员已将跑垒员送上二垒,跑垒员的出局属自己的失误,该击球员应记为&牺牲触击球&。
  【注2】不仅只是跑垒员成为出局,当势必被传杀出局时,因守场员的暴传、漏接等失误使跑垒员幸免出局时也不记录为 &牺牲触击球&而记该守场员失误。但如有上述失误时,应判断如无该失误跑垒员能进垒时,应记为&牺牲触击球。&如因该守场员的失误而使跑垒员进得更多的垒时,应与失误并列记录。、
  (D)两人出局前,击球员击出高飞球或平直球,外场手或进入外场的内场手在界内或界外地区接球并发生下列任一情况时,记击球员&牺牲高飞球&;
  1守场员将球接住,而跑垒员于接球后抢回本垒得分时;
  2守场员将球失落,而跑垒员跑回本垒得分,记录员认为即使守场员将球接住,跑垒员于接球后也能抢回本垒得分时。
  【注】即使其他跑垒员由于击球员击球后成为击跑员而被封杀出局,只要三垒跑垒员于守场员接球后抢回本垒得分,仍应按本规则10.08(D)2的规定记击球员&牺牲高飞球&。
  10.09:接杀
  (A)&接杀&记在下列守场员名下:
  1接住界内外高飞球或平直球的守场员;
  2接住传来的球,使击跑员或跑垒员出局的守场员;
  3持球触杀离开原占垒位的跑垒员的守场员。
  (B)如遇下列任一情况时记接手一次&接杀&:
  1 击球员三击不中被判出局;
  2 击球员不合法击球被宣判出局时;
  3击球员二击后触击成界外球被判三击出局时;(注意本规则6.05(D))
  4击球员被击出的球碰触而被判出局时;
  【注】在本垒附近碰触时,适用本项的规定,如在一垒附近碰触时,为一垒手接杀。
  5击球员因妨碍接手而被判出局时;
  6击球员不按击球次序击球而被判出局时;(见本规则10.03(D)的规定)
  7击球员得&四坏球&上一垒,但未踏触一垒而被判出局时;(见本规则4.09 (B))
  8 跑垒员在决胜得分时未从三垒跑回本垒而被判出局时。(见本规则4.09(B))
  【注】此外,下列情况也记接手&接杀&:
  (1)击球员击出界内球,有意再用球棒触及该球而被判出局时(见本规则6.05(H))
  (2)击出的界内或界外高飞球,击球员或攻队队员妨碍守场员接杀因而判击球员出局时;
  (3)二人出局前,一垒有跑垒员,击球员三击不中接手漏接,因而击球员被判出局时;
  (4)击球员二击后挥击未中,但投球触及身体或挥棒后球棒触及接手,因而判击球员出局时;
  (5)击球员击出高飞球,接手因受观众妨碍而失接,因而判击球员出局时;
  (6)投手踏板或起动投球时,击球员从某一击球区移动到另一击球区因而被判出局时;
  (7)二人出局前,三垒跑垒员抢进本垒,但击球员妨碍接手因而判三垒跑垒员出局时;
  (C)接杀的其他记录法如下(除特殊情况外只记&接杀&,不记&助杀):
  1击球员因内场&高飞球&被判出局,但守场员未接球时,记录员给最可能就近接球的守场员记一次&接杀&。
  2跑垒员被击出的界内球(包括内场高飞球)碰触时,给离该球最近的守场员记一次&接杀&。
  3跑垒员因躲避触杀跑离跑垒限制道而被判出局时,给该跑垒员所要躲避的守场员记一次&接杀&。
  4后位跑垒员超越前位跑垒员而被判出局时,给离超越地点最近的守场员记一次&接杀&。
  【注】后位跑垒员超越前位跑垒员被判出局时,对有关守场员给予接杀和助杀,虽然守场员没有实际防守行为,依照记录员的判断认为可以给予接杀和助杀时,记录员应记录接杀和助杀。如认为不能给予助杀时,则应记录接杀。
  5跑垒员因逆向跑垒被判出局时,(参考规则7.08(I))给防守在该跑垒员开始逆向跑垒的垒位的守场员记一次&接杀&。
  6跑垒员因妨碍守场员被判出局时,给被妨碍的守场员记一次&接杀&。如被妨碍的守场员将球传出,则给接该传球的守场员记一次&接杀&,被妨碍的守场员记一次&助杀&。
  7如击跑员由于前位跑垒员的妨碍行为而按本规则6.05(M)的规定被判出局时,记一垒手一次&接杀&。如果守场员被妨碍时正在传 球,则给该守场员记一次&助杀&而给接传球的守场员记一次&接杀&。
  【注】在一次攻守行为的多次传球中,例如夹杀,守场员的传球如被妨碍,仍只记一次&助杀&(参考规则10.10)
  10.10:&助杀&
  (A)1.守场员接击出的球后传出或阻截击出或传出的球后或任何传球导致击跑员或跑员出局时,记该守场员一次&助杀&。守场员传球后,即使由于接球的守场员失接而未能将击跑员或跑垒员接杀,如果记录员认为如无失误可以传杀出局时,可记传球的守场员一次&助杀&。在夹杀过程中,如夹杀成功时,参与传球或阻截的守场员都记&助杀&,但每个守场员不论传球或阻截多少次,在这次夹杀中只记一次&助杀&。
  【注】只是碰触一下球而无助于传杀的不能记&助杀&。这里所谓&阻截击出的球&是指改变球的方向或减慢球的速度因而有助于传杀击跑员或跑垒员出局,因此记&助杀&。当所提申诉出局成立时,应给予相关守场员&助杀&的记录,如投手的传球提出申诉成立时,也应给予投手&助杀&的记录。
  2.守场员在传球或阻截击出的球时,受到跑垒员的妨碍或跑垒员为躲避触杀而跑离跑垒限制线,裁判员因此判跑垒员出局时,给守场员记一次&助杀&。
  (B)1.投手投杀击球员出局(即:三击不中出局)时,不记投手一次&助杀&。但是击球员三击不中接手未将球接住。投手将球捡起向一垒传球而将击跑员传杀出局时,记投手一次&助杀&。
  【注】但是投手的这一传球造成暴传时,记录员认为这一球如果传好,能传杀击跑员击局,就记投手一次&失误&。
  2.接手接到投手投球后,为将试图盗垒的跑垒员传杀出局或将跑垒员牵制传杀出局或将企图进入本垒得分的跑垒员触杀出局时,不记投手&助杀&。
  【注】投手由于投手的防守行为不能记助杀,但投手退离投手板后向本垒传球致使跑垒员被触杀时,应记投手一次&助杀&
  3.守场员传球传偏致使跑垒员安全进垒时即使在后继的攻守活动中被其他守场员传杀出局,也不能给传球传偏的守场员记一次&助杀&。因为将球传偏以后的防守为新的攻守活动。除非该守场员在后继的新的攻守活动中又参与了防守。
  10.11:双杀和三杀
  在投手两次投球之间或投球后造成死球局面之间,守场员没有失误而连续把两个或三个击球员和跑垒员传杀出局时,分别给参与双杀或三杀的守场员记&助杀&或接杀。
  【注1】一垒有跑垒员,击球员击出一垒前地滚球,一垒手接球后传球给进入二垒的游击手,封杀一垒跑垒员于二垒,游击手接着传球一垒,一垒手接杀击跑员成&双杀&,这时各记一垒手和游击手一个&助杀&和一个&接杀&。
  【注2】一个接杀或两个接杀成死球局面后,如果投手持球准备恢复比赛时立即传球提出申诉而使跑垒员出局时,应追加一个接杀成&双杀&或&三杀&。
  10.12:失误
  (A)1.因守场员的过失行为(接球不稳或失接或暴传等)致使应出局的击球员继续击球或应出局的跑垒员未出局(包括击球员)使跑垒员进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垒时,记该守场员一次&失误&。依记录员的判断,在两人出局前,三垒有跑垒员,守场员为避免接杀该界外高飞球导致&牺牲打&,三垒跑垒员得分而有意放弃接杀时,不应记守场员失误。
  【注1】守场员处理击出或传出的球时动作比较缓慢并不构成技术失误,不记&失误&。 例如:守场员干净利索的把地滚球接获,但没有及时将击跑员传杀出局,不记该守场员失误。
  【注2】失误的记录并不以守场员是否触及击出或传出的球来决定是否记他&失误&,如击出一般的地滚球在守场员的腿间穿过,或守场员没有碰触高飞球而掉落地面时,依记录员判断该守场员经正常防守行为的努力能接住时,应记该守场员一次&失误&。例如:击出的地滚球穿过内场手,而记录员判断,如该内场手在该防守位置经正常防守行为的努力能使跑垒员出局时,应记该内场手&失误&。另外,外场手失接击出的高飞球而记录员判断该外场手在该防守位置经正常防守行为的努力能接获该球时,应记该外场手&失误&。如果守场员传球过低、过高、砸地或偏离其目标致使应出局的跑垒员幸免出局时应记该守场员&失误&。
  【注3】除非规则中有特殊规定,对守场员心理上和判断上的错误不记为&失误&。
  心理错误导致守场员动作错误,例如:守场员错误的认为已是第三人出局,而将球抛入观众席或将球抛滚至投手区(投手土墩)导致跑垒员进垒时,对于本规则这些失误不应视为是心理错误,应记守场员一次&失误&。
  在防守时,如果接手忘记补进一垒,致使击跑员安全进至一垒时,不记接手失误。守场员没有把球传到正确的垒位时,不记该守场员失误。
  如守场员无意妨碍导致另一守场员失接时,应记该守场员&失误&。例如:守场员碰撞了正在接球的守场员,导致手套中的球失落,如记了妨碍的守场员&失误&,就不应给另外的守场员记&失误&。
  2.守场员没有把容易接住的界外高飞球接住,使击球员能继续击球时,不论击球员由此安全到达一垒或被判出局。记该守场员一次&失误&。
  【注】这里所谓&界外高飞球&指守场员通常能接住的界外高飞球。(参考规则10.12(D))
  3.守场员接传来的球或击出的地滚球后可能把击跑员杀出局,但未持球触踏一垒或触杀击跑员而使击跑员安全进垒时,记该守场员一次&失误&。
  4.守场员接传来的球或击出的地滚球后可能把被迫进垒的跑垒员封杀出局,但未持球触垒或触及跑垒员而使跑垒员安全进垒时,记该守场员一次&失误&。
  【注】不仅限于上述封杀出局情况,如很容易持球触杀跑垒员出局的情况,然而守场员触杀失败,致使跑垒员进垒时,应对该守场员记一次 &失误&。
  5.守场员的暴传致使跑垒员安全进垒,而记录员认为如该球传好能使跑垒员出局时,记该守场员一次&失误&。但是,根据本项规定,接手的暴传如果是为了阻止跑垒员的盗垒时,不记接手&失误&,而记跑垒员&盗垒成功&。
  6.守场员为了防止跑垒员进垒传球造成暴传,致使跑垒员或其他任一跑垒员进垒。如果进垒数比传球传好时的进垒数多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垒时,记该守场员一次&失误&。
  7.守场员的传球如果发生不自然的弹跳或碰触垒包、投手板、跑垒员、守场员或裁判员致使跑垒员安全进垒时,记该守场员一次&失误&。
  【注1】有时守场员的传球虽然准确,在适用本项规定时看来有点不合理,但是只要跑垒员进垒,就要记守场员一次&失误&。
  【注2】因夜间灯光照明的光线或白天太阳光线的照射而导致失接时,记传球的守场员一次&失误&。
  8 .守场员如未能接住或未试图接住准确传来的球致使跑垒员进垒时,记该守场员一次&失误&。如果传球到二垒,记录员要确定应由二垒手还是游击手接球,记有责任应该接球而未把球接住或不去接球的二垒手或游击手一次&失误&。
  【注】记录员如果认为传球已失去时机不能使跑垒员出局时,即使传球准确而接球的守场员没有接好,应记传球的守场员而不是记接球的守场员一次&失误&。
  (B)因守场员的暴传不论造成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跑垒员进多少个垒,都只记该守场员一次 &失误&。
  (C)守场员因妨碍或阻挡行为使击跑员进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垒时,不管击球员或跑垒员进几个垒,只记该守场员一次&失误&。
  【注1】记录员如果认为守场员的阻挡行为并未改变当时的攻守活动时,不记该守场员&失误&。
  【注2】例如:击球员击出可能成为三垒安打,通过一垒后受到一垒手的阻挡,裁判员判定三垒打时,不记录一垒手失误,应记录击球员三垒安打。
  【注3】例如:一垒跑垒员在一、二垒间被夹杀时,因二垒手阻挡的跑垒员,经裁判员判定被阻挡的跑垒员安全进二垒时,记录二垒手的&失误&。
  (D) 如遇下列任一情况时不记&失误&:
  1.接手为截杀盗垒的跑垒员,即使暴传致使跑垒员安全进垒,也不记接手一次&失误&。而记&盗垒成功&。除非该跑垒员或其他跑垒员因此而多进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垒。
  2.守场员虽然暴传,但记录员认为这一传球即使传得准确也无法传杀击跑员或跑垒员时,不记该守场员&失误&,而记击球员&安打&。除非这一暴传使击跑员或跑垒员比准确传球所能进占的垒数多一个或一个以上时才记该守场员一次&失误&。
  【注】守场员接击出的难度较大的球后,因身体失去平衡而暴传时,即使传准可能使跑垒员出局时,也不记该守场员&失误&。但这一暴传比准确传球所能进占的垒数多一个或一个以上时,仍记该守场员&失误&。
  3.守场员在谋取双杀或三杀的最后一传成为暴传,致使双杀或三杀失败时,不记该守场员&失误&(因为在连续的一次防守活动中已接杀过一次)。除非这一暴传使任一跑垒员比准确传球所能进占的垒数多一个或一个以上时才记该守场员一次&失误&。
  【注】双杀或三杀时,对最后出局所传的好球,如果接球的守场员失误应记&失误&,给传好球的守场记录助杀。
  4.守场员没有把击出的地滚球接住或把击出的高飞球或平直球失落或把传来的球失落,但及时捡起球封杀了任一垒上的跑垒员时,不记该守场员&失误&。
  【注1】本项不只是出局成立的情况,进入垒上接应传球的守场员,因掉球失误并失去了封杀的机会时也适用,应对该接球失误的守场员记录为失误。
  【注2】接获传球的守场员本应可持球触杀跑垒员出局,然而因失误未能使跑垒员出局。但立刻又传球其他垒封杀了跑垒员(包括击跑员)出局者也适用本项规定。
  5.由于投手和接手的处理球次数比其他守场员多得多,所以,根据本规则10.13规定,投手的暴投和接手漏接都不作为&失误&记录。
  (E)击球员由于四坏球、投球中身、暴投或漏接而上一垒时,不记投手或接手&失误&。
  (1)第三击时暴投致使击球员上一垒时,记投手一次投杀和一次&暴投&。
  (2)第三击时接手漏接致使击球员上一垒时,记投手一次&投杀&,接手一次&漏接&。
  【注】接手未接住第三个好球,而立刻捡起该球传向一垒成暴传,致使击跑员上垒时,经记录员认为该球非暴传时,能使击跑员出局,则不记录暴传或漏接,而记为接手失误。但记录员认为与接手的暴传无关,而击跑员进一垒时,不记接手失误而记暴传或漏接。甚至因暴传而使击跑员,进到二个垒以上,其他跑垒员也因此而进到更多的垒时,记暴投或漏接,并记暴传的接手&失误&。
  (F)跑垒员由于暴投、漏接或投手犯规而上垒时,不记投手或接手&失误&。
  (1)裁判员宣判&四坏球&时暴投或漏接致使:
  ①击跑员的进垒超过一垒而到达二垒;
  ②被迫进垒的任一跑垒员的进垒超过一个垒;
  ③非被迫进垒的任一跑垒员进占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垒时,记投手一次&四坏球&并根据实际情况记投手一次&暴投&或接手一次漏接&。否则,只记击球员&四坏球&上垒。
  (2)三击时暴投或漏接,但接手立即将球检起来传杀击跑员于一垒或持球触杀击跑员而其他跑垒员乘机进垒时,记投手一次&投杀。&对跑垒员的进垒不记投手&暴投&也不记接手 &漏接&。而根据传接杀情况,记传接杀守场员&接杀&或&助杀。&
  【注】但二人出局前,一垒有跑垒员,击球员三击出局,投手暴投或接手漏接,致使一垒跑垒员进垒,此时,记投手&投杀&,另记接手&漏接&。
  10.13:暴投和漏接
  (A)投手合法投出的球过高、过低或过偏致使接手虽经正常防守行为的努力仍无法阻截或控制,因而使跑垒员进垒时,记投手&暴投&。投手合法投出的球先着地再经过本垒板致使接手难以阻截或控制,因而使跑垒员进垒时,也记投手&暴投&。
  (B)投手合法投出的球,接手经正常防守行为的努力可以将球接住或控制,但未接住或控制致使跑垒员进垒时,记接手&漏接&。
  【注】守队的防守致使进垒的跑垒员出局时,不记&暴投&或&漏接&。例如:一垒有跑垒员,投手的投球砸地,接手未直接将球接住,但再次捡球后直接传杀跑垒员于二垒,不记&暴投&。至于其他跑垒员的进垒记守场员&选杀&。另外,一垒有跑垒员,因接手失接投球,但再次捡球后直接传杀跑垒员于二垒,不记&漏接&。至于其他跑垒员的进垒,记守场员的&选杀&。
  10.14:四坏球和故意四坏球
  (A)击球员因&四坏球&安全上一垒时记一次&四坏球&。但击球员得四坏球时被投球击中时记&投球中身&,不记&四坏球&。当一个以上的投手给一个击球员投出&四坏球&时的记录方法见本规则10.16(H)的规定。当一个投手给一个击球员及其替补击球员投出一个&四坏球&的记录方法见本规则10.15(B)的规定。
  (B)所谓故意四坏球是指投手有意投第四个坏球给投球出手前已站在接手区外的接手时记投手一次&故意四坏球&。
  (C)击球员得&四坏球&,但未进入一垒而被判出局时,不记其:&四坏球&而记一次&轮击&另记接手一次&接杀&。
  10.15:三击
  (A)遇下列任一情况时记&三击&。
  1.击球员第三击,接手将球接住时;
  2.二人出局前,一垒有跑垒员、击球员第三击,但接手失接时;
  3.击球员第三击时,由于接手失接而变成击跑员时;
  4.击球员第三击时采用触击法击成界外球时。但是,击球员三击时如果采用触击法击成高飞球并被接杀出局时,不记击球员&三击&,而记一次&轮击&,并记接球的守场员一次&接杀&。
  (B)击球员二击后由替补队员继续击球而得&三击&时,记原击球员&三击&和一次&自击&。如替补击球员由于诸如&四坏球&或其他行为完成其击球任务时,记替补击球员&四坏球&或其他行为。
  【注】在同一轮击中,分别调换三名击球员上场击球,第三名击球员被判三击不中出局时,其中被判第二个好球的击球员,应被记录为三击不中并计算自由击球数。
  10.16:责任失分和失分
  责任失分是指由投手负责的失分,在推算责任失分时,应重设没有失误(除去接手妨碍)和接手漏接的局面。 在决定如不失误跑垒员可能到达哪个垒有疑问时,应从有利于投手的角度加以考虑。投手如投&故意四坏球&不管任何情况都要看作跟一般的&四坏球&一样。
  (A)在三人出局(或有三个出局机会)前,如果跑垒员是由于安打、牺牲触击球、牺牲高飞球、盗垒、接杀、守场员选杀、四坏球(包括故意四坏球)、投球中身、投手犯规或暴投(包括第三击时暴投,击球员安全上一垒)进垒继而得分时,该得分记为投手的责任失分。根据制定本规则的目的,对守队妨碍行为的处罚应视为一次出局机会。暴投纯属投手过失责任、在推算责任失分时与投手犯规、四坏球上垒同样处理。
  【注】所谓&出局机会&是指若无防守失误,定能把进攻队员杀出局的局面。
  【例1】投手甲投球,把击球员A和B杀出局,由于守场员失误,C上了一垒,D、E连续击出本垒打,投手甲投杀了F结束该局比赛。共失3分,投手无责任失分,因为在重设局面时,如果没有此失误,C已是第三人出局。
  【例2】投手甲投球,把击球员A杀出局,击球员B击出三垒打,投手甲向C投球造成暴投,致使B得分,接下来投手甲连续将D、E投杀出局。投手甲责任失分为1分,因为暴投纯属投手应负的责任。
  击跑员上一垒是由于接手妨碍,继而后来得分,该得分不是责任失分。记录员不能设想如接手没有妨碍行为,该击球员就会出局(这与击跑员因守场员接球失误而安全进至一垒的情况不同),因为该击球员没有机会完成击球,从而无法判断如无接手妨碍击球员接下来的情况会怎样,比较以下例子:
  【例3】二人出局,A上一垒是由于游击手失接地滚球,B击出本垒打,C被投杀出局,失2分,该2分不是责任失分,因为在重设局面时,如没有此失误A已是第三人出局。
  【例4】二人出局,A上一垒是由于接手妨碍,B击出本垒打,C被投杀出局。失2分,A的得分不是责任失分,B的得分为责任失分,因为不能断定如无接手妨碍A是否出局。
  (B) 跑垒员因下列原因而上到一垒,其随后的得分不记投手责任失分:
  (1)防守队员失接界外高飞球导致该击球员继续击球,继而击出安打上至一垒;
  (2)由于防守队员的妨碍或阻挡而上至一垒;
  (3)由于防守队员的失误而上至一垒。
  (C) 跑垒员因守场员的失误上垒,若不出现失误跑垒员将被接杀出局,继而得分,该得分
  不记做投手的责任失分。
  (D) 得分的跑垒员进垒如果是借助于失误、接手漏接或守场员的妨碍或阻挡,而记录员认
  为如果不借助于这些失误、跑垒员就不可能得分时,不记投手责任失分。
  (E) 在确定投手的责任失分时,投手的失误等同于其他守场员的失误。
  (F) 跑垒员进垒时,如遇守场员失误,在确定守队如无失误跑垒员可能到达哪几个垒位时,
  应从有利于投手的角度加以考虑。
  (G) 在一局比赛中更换投手,后援投手对前任投手留在垒上的跑垒员的得分(算为失分或责任失分)不负任何责任。由于选杀了前任投手留落下来的跑垒员而让自己所投的击球员上到了一垒,该击球员继而得分,后援投手该得分也不需负责,不记后援投手的失分和责任失分。
  【注】制定本规则的目的在于每位投手应对在他投球时上垒的跑垒员的人数负责,而不是单个跑垒员的得分负责。投手投球时,跑垒员上垒,之后被替换下场,他应对相当于在其被替换时留在垒上的跑垒员人数的失分负责,除非这些跑垒员的出局不是由于击球员的击球行为造成的,而是由于诸如盗垒被杀、牵制出局或击跑员进到一垒前因妨碍被判出局。(参阅以下7例)
  【例1】投手甲投球,击球员A获四坏球到一垒,投手乙替补甲,击球员B击出地滚球被传杀出局。把A送到二垒,击球员C击出高飞球被接杀出局,击球员D击出一垒安打,A得分,记甲责任失分。
  【例2】投手甲投球,击球员A获四坏球到一垒,投手乙替补甲,击球员B击出地滚球,A 在二垒被封杀出局,B上一垒,击球员C击出地滚球在一垒被杀出局,把B送到 二垒,击球员D击出一垒安打,B得分,该得分记甲责任失分。
  【例3】投手甲投球,击球员A获四坏球到一垒,投手乙替补甲,击球员B击出一垒安打,送A到三垒,击球员C击出游击手方向地滚球,A在本垒被传杀出局,B到达二垒, 击球员D击出高飞球被接杀,击球员E击出一垒安打,B得分,记投手甲责任失分。
  【例4】投手甲投球,击球员A获四坏球到一垒,投手乙替补甲,击球员B得四坏球上一垒, A上二垒,击球员C击出高飞球被接杀,A在二垒被牵制出局,击球员D击出二垒打,B从一垒进入本垒得分,记投手乙责任失分。
  【例5】投手甲投球,击球员A获四坏球到一垒,投手乙替补甲,击球员B得四坏球上一垒, A上二垒,投手丙替补乙,击球员C击出内场地滚球,A在三垒被封杀出局,击球员D击出地滚球,B在三垒被封杀出局,击球员E击出本垒打,得三分,分别记投手甲、乙、丙各1责任失分。
  【例6】投手甲投球,击球员A获四坏球到一垒,投手乙替补甲,击球员B获四坏球上一垒, A上二垒,击球员C击出一垒安打,满垒,击球员D击出地滚球,A在本垒被封杀出局,击球员E击出一垒安打,B和C得分,分别记甲和乙个1责任失分。
  【例7】投手甲投球,击球员A获四坏球到一垒,投手乙替补甲,击球员B击出一垒安打,A在三垒被传杀出局,B乘传球三垒进入二垒,击球员C击出一垒安打,B得分,记乙责任失分。
  (H) 后援投手在击球员&球&多于&击&时上场后,击球员得四坏球上垒,后援投手并不负责。
  (1)在击球员&球&&击&数为无击二球、一击二球、无击三球、一击三球或二击三球时, 替补投手上场,继而击球员获四坏球上垒,此击球员和四坏球记给前任投手。替补后,击球员由于其他原因如安打、守场员失误、守场员选杀、封杀、投球中身而上垒时,记给后援投手。
  【注】本规则10.16(H)(2)不得作与10.16(G)相抵触的解释。
  如果当替补投手在击球员&球&&击&数为二击二球、二击一球,一击一球,无击一球,二击无球或一击无球上场时,此击球员及击球员所获得的击球行为记给后援投手。
  (I)如一局中替换投手,在决定后援投手的责任失分时,他不应从其上场前已有的出局机
  会中获益(在推算责任失分时,后援投手只能享受前面投手的实际出局数,不能享受前面投手的出局机会数)。
  【注】制定本规则的目的在于后援投手的责任失分是只应由其负责的失分。有时后援投手的责任失分可能不是该队的责任失分,举例说明如下:
  【例1】二人出局,投手甲四坏球,击球员A上一垒,击球员B因守场员失误上垒,投手乙替补甲,击球员C击出本垒打,得3分,记甲失2分,没有责任失分;乙失1分,责任失分1分;球队失3分,队伍没有责任失分(因为如防守不失误,击球员B应为第三个出局,本局即结束)。
  【例2】二人出局,投手甲四坏球,击球员A上一垒,击球员B又得四坏球上垒,投手乙替补甲,击球员C又因守场员失误上垒,成满垒,击球员D击出本垒打,得4分,记甲、乙各失2分,均没有责任失分(因为如防守不失误,击球员C应为第三个出局,本局即结束)。
  【例3】无人出局,投手甲四坏球,击球员A上一垒,击球员B因守场员失误上垒,投手乙替补甲,击球员C击出本垒打,得3分,击球员D及E被投杀出局。击球员F因守场员失误上垒,击球员G击出本垒打,下2分,记投手甲失2分,其中责任失分1分,记投手乙失3分,其中责任失分1分,记球队失5分,队伍责任失分为2分(因为如防守不失误,只有击球员A和击球员C能够得分)。
  10.17:胜利投手和失败投手
  (A)先发投手在一场获胜的比赛中应至少投完整五局,而且在被替补时得分领先,替补者直至比赛结束为止仍然领先而获胜时记先发投手为&胜利&投手。
  (1)该投手为完成规则10.17(B)所规定局数的先发投手。
  (2)符合规则10.17(C)所规定的投手。
  【注】当出现平分时,胜利投手就需重新考虑,一旦对方队比分领先时,本队所有先前投过球的投手就失去记录胜利投手的资格。如果一名投手连续投球,开始对方比分领先,后来将比分反超,并把比分领先的优势保持到比赛结束时,记该投手为&胜利投手&。
  (B)先发投手如果没有投完下列规定的局数不记录为&胜利投手&:
  (1)先发投手&应至少投完五局&适用于所有六局以上的比赛。
  (2)如果是5局有效的比赛,先发投手应至少投完整四局,而且在被替补时得分领先,被替补后直至比赛结束时仍然领先,才记先发投手为&胜利投手&。
  如果在5局或6局以上的比赛,先发投手没有投满5局被替补。而由一名后援投手投完本场比赛,该后援投手为&胜利投手&。如果由两名以上的后援投手共同投完本场比赛,应把对该场比赛胜利起最大作用的后援投手记录为&胜利投手&。
  【注】确定哪位后援投手的投球效果优劣,要结合整场比赛(包括失分)来考虑,后援投手至少要投完一局,或者投完一个关键的出局。当第一位后援投手投球较有效果,不应马上推断其就是&胜利投手&,可能第二位后援投手投球更有效果,因为规则要求应给投球效果最佳的后援投手记录为&胜利投手&。在决定谁的投球效果更有效,可比较失分、责任失分和垒上的跑垒员数,并结合后援投手出场时的境遇来考虑。如两名以上的后援投手上场投球而效果差不多时,一般给先出场的后援投手记录为&胜利投手&。
  (C)如果先任后援投手在短暂的比赛中表现不佳,而接替先任的后援投手有效再将比分领先,并以优异的表现保持到终局时,不记先任后援投手为&胜利投手&,而记后任后援投手为&胜利投手&。
  【注】后援投手上场时间短,投球效果不佳,是指投球少于一局,责任失分超过2分,即便这些失分是先任投手留在垒上跑垒员的得分,规则10.17(B)【注】提供了从若干名投手中选择符合&胜利投手&的明确条件。
  (D)投手因被对方得分领先而退出比赛,或退出后因为自己的责任使对方得分领先,并使对方保持领先直至终局时,记录该投手为&失败投手&。
  【注】在比赛进行中遇到比分相同时,关于胜、败投手的决定应以此时其视为比赛重新开始处理。
  (E)在非锦标赛(例如:MLB全明星比赛)规则10.17(A)(1),10.17(B)是不被采用的。一名投手在他的投球局里使本队比分领先,就可录记为&胜利投手&或在进攻局里调离投手位置,只要本队比分一直领先并保持到终局时,该投手可记录为&胜利投手&。在胜队取得控制性胜利后,出场的后援投手被攻队连续安打、得分而被迫替补时,不记该后援投手为&胜利投手&,而应记该后援投手的继任投手为&胜利投手&。
  10.18:完胜投手
  除非一名投手投完一场无失分的比赛记录,否则不记&完胜投手&。但是在第一局对方队无得分无出局时,替补出场的投手将无失分的比赛直至终局时,虽然非为&完胜投手&仍可给予无失分完胜比赛的记录。如果两名或两名以上的投手共同完成一场完胜比赛应在联盟投手成绩中加以说明。
  10.19:后援投手的&助胜&记录
  后援投手如同时符合下列4个条件时记录&助胜投手&
  (A)本队获胜的比赛中最后担任投完比赛的投手。
  (B)该投手并非&胜利投手&。
  (C)该投手至少有效地投完1/3局。
  (D)符合下列任一情况的投手:
  1.上场替补时本队得分领先未超过3分而至少投完一局;
  2.上场替补时,不论当时球数如何,垒上的跑垒员或击球员或准备上场的击球员有可能将比分扳平(换言之,将比分扳平的那一分有可能由垒上的跑垒员或击球员或准备击球员获得);
  3.该投手至少有效地投完三局;
  10.20:技术统计
  协会主席(联盟主席)或比赛主办单位应指派一名正式统计员,根据本规则10.02的规定,对每一个比赛队员的击球、防守、跑垒和投手投球进行记录和统计。
  统计员应于赛季结束时向协会主席(联盟主席)或主办单位呈报有关联赛(锦标赛)各队和每个队员的技术统计报告。报告里写明每个队员的姓名,是右打还是左打,还是左右打,是右投还是左投(投手)是右传还是左传(守场员) 的记载。
  在上场队员名单中所列先攻队开场队员,如果在一局下半局进入防守前被替补,就不统计他的出场防守记录,而只统计他进攻的记录。
  【注】有关比赛队员在防守时至少投出一球,或一次攻守行为出场比赛的记录:替补出场的队员在防守时投出一球或攻守行为结束前(如因雨)被宣布中止比赛时,应记击球有关出场比赛的记录,不记防守有关出场的记录。后援投手踏板投出一球,或攻守行为结束前(如因雨)被宣布中止比赛时,应记击球有关出场的记录,不记防守和投手有关出场的记录。
  10.21:技术统计的百分率:
  各百分率应按下列方式进行计算:
  (A)胜场率和负场率:以胜场数除以胜场与负场之和为胜场率,以负场数除以胜场与负场之和为负场率。
  (B)安打率:安打总数(不是垒打总数)除以自由击球总数(按本规则10.02(A)所规定的自由击球总数)
  (C)垒打率(长打率):垒打总数除以自由击球总数。
  (D)防守率:接杀数加助杀数除以接杀、助杀、失误的总和。
  (E)投手责任失分率:责任失分乘以9,再除以投球总局数。
  【注1】计算投手责任失分率时,如投球局数不满整局时,对不满的一部分也应计算在内。(不采用舍去或进位法)
  【例】责任失分为3,投球局数为9 1/3局时,其责任失分率为3&9&9 1/3=2.89。
  【注2】百分率的计算如无法整除时,以求至小数点后四位数并四舍五入。投手责任失分率,求至小数点后三位数并四舍五入。
  (F)上垒率:安打、四坏球、投球中身的总和除以自由击球总数、四坏球、投球中身、牺牲高飞球的总和。
  【注】计算上垒率时,因妨碍击球或阻挡跑垒而获得上垒者不计算在内。
  10.22:评定最佳运动员的最低标准
  职业棒球联盟评定最佳运动员(击球员、投手、守场员)的标准如下:
  (A)联盟的最佳击球员或首位长打击球员应给予安打率(最高上垒率击球员)和长打率(上垒率)最高的击球员。但(MAJOR LEAGUE)职业棒球联盟要求轮击次数必须为该赛季每个队所排定比赛总场数的3.1倍以上。而(NATIONAL ASSOCIATION)国家协会则需要2.7倍以上的轮击次数。
  轮击次数为自由击球、四坏球、牺牲触击球、牺牲高飞球、被妨碍或阻挡上垒次数的合计。
  如果未能达到必要&轮击次数&的击球员将其不足数与自击数相加,如果能成为最高安打率或最高长打率者该击球员仍为联盟的最佳击球员,或最高长打率击球员。
  【注】在(MAJOR LEAGUE)职业棒球联盟排定的每个队比赛场数为162场时,所需3.1倍,轮击次数为502次。在(NATIONAL ASSOCIATION)国家协会排定每个队比赛场数为140场时,该2.7倍所需上场轮击次数为378次,在计算时应将小数点后的尾数四舍五入。
  【例】A在500次自由击球中击出181个安打,安打率为0.362,排在职业棒球联盟规定502次轮击次数最高安打率首位。B的安打率为0.375,但B的轮击次数为490次,自由击球次数只有440次,165个安打没有达到轮击502次的最低标准。若把B的轮击次数增加12次达到502次,相应把B的自由击球次数也增加12次之后计算出B的安打率为0.365,比A的安打率高,这样B就成为安打率首位。
  (B)最佳投手的评定:
  (MAJOR LEAGUE)职业棒球联盟要求投手至少要投够该联盟对每个队所排定比赛场数相等以上的局数。(NATIONAL ASSOCIATION)国家协会要求投手至少要投够与本队在该赛季比赛场数的80%以上的局数。
  【注】(MAJOR LEAGUE)职业棒球联盟排定每个队比赛场数为162场,其规定投手要投够162局,如投手投了161 1/3局时,就无评定资格。(NATIONAL ASSOCIATION)国家协会排定每个队为140场比赛,其规定投球局数为112局。在每个队有144场比赛时,评定最佳投手场数的80%是115.2,相当于115 1/3局,这115 1/3是评定最佳投手的最低投球局数要求。在每个队76场比赛中80%的比赛场数为60.8,相当于60 2/3局,这60 2/3局是评定最佳投手的最低投球局数要求。
  (C)最佳守场员:按最高防守率及以下任一条件分别评定每个位置的最佳守场员。
  1.接手至少要参加该赛季该队比赛场数的半数场次;
  【注】出场数不满一局时不应计算。
  2.内场手或外场手要至少参加该赛季对每个队所排定比赛场数的2/3以上;
  【注】出场数不满一局时不应计算。
  3.投手至少投足该赛季对每个队所排定比赛场数相同以上的局数。
  【例外】未投满规定投球局数的投手,其防守机会数(接杀、助杀、失误合计的记录)如果与其他投手的防守率相同或高出时而防守次数较多,仍可评该投手为最佳防守率投手。
  10.23:连续记录的规定
  (A)连续安打记录并不因四坏球、投球中身、妨碍击球或阻挡以及牺牲触击球而中断,但牺牲高飞球仍属于该项记录中断的要素。
  (B)连续比赛安打记录并不因所有的轮击都是四坏球、投球中身,或阻挡以及牺牲触击球等任一因素而中断,但牺牲高飞球仍属该项记录中断的要素。队员个人的连续比赛安打是以该队员连续出场比赛的结果来决定的。
  【注】队员虽出场比赛,但尚未轮到击球,比赛就已结束或因上垒的跑垒员出局交换攻守,由此虽进入轮击但未能完成击球任务时,不视为连续安打及连续比赛安打的记录被中断。
  (C)连续出场比赛记录至少应在本队有某一局的出场防守 (自始至终)或上垒或出局而完成击球任务者,如果因仅代跑而出场者不得纳入连续比赛出场的记录。
  队员在未符合本项规定前,被裁判员判罚退出比赛时,不视为此项连续比赛出场记录的中断。
  (D)改期续赛适用于本条各项规则的规定,所有改期续赛的补赛至比赛结束的所有成绩记录,应视为原定比赛日期的比赛。
ICP经营许可证:本网站由华奥星空(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制作及技术支持
客服及报障电话: 客服及报障邮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棒球规则视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