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少年派道德发展问卷

今天,为什么少年儿童品德会出问题_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今天,为什么少年儿童品德会出问题
今天,为什么少年儿童品德会出问题
少年儿童基础道德状况的研究 内容摘要: 为进一步贯彻中共中央8号文件和第五次少代会的精神,了解上海市少年儿童基础道德发展的状况,本课题自编了“上海市少年儿童基础道德状况调查问卷”,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上海市1000名少年儿童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主要从爱国守法与正义责任、文明礼仪与行为习惯、诚实守信与合作互助、勤劳俭朴与传统美德四个方面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广大少年儿童基础道德状况主流是健康向上的,总体呈上升态势. 关键词:基础道德 调查 知行分离
今天,振兴道德的焦点都集中到少年儿童和学校,强化学校道德教育成为热点话题.“强化教育的人文精神,把培养少年儿童的道德素质、塑造少年儿童的人格作为教育的基本任务.”爱国责任、遵纪守法、文明礼貌、尊老爱幼、诚实守信、勤劳俭朴以及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养成等基本要求和规范都引导少年儿童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我国学校教育一贯将德育置于首位,从小学、中学到大学,教学计划中设置了专门的德育课程,在学校的其他各学科中,均注重渗透德育内容,学校的各项工作,也注重于育人.数十年来,坚持道德教育对于学校育人工作已产生了良好的效果,促进了少年儿童全面发展.
然而,我们也应看到传统的德育与当代的社会发展、少年儿童成长体现出不适应性:德育的目标要求过高、德育的方式方法单一.在重智轻德观念的影响下,我们的道德教育出现学科化、成人化、简单化倾向,将孩子们看成是一个简单的容器,将我们认为正确的思想意识、伦理道德、价值规范、行为准则、情感意志等往他们的大脑里一味地灌输,这直接导致了现实生活中少年儿童基础道德的“知行分离”现象,学校德育工作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
因此,我们开展了对当今少年儿童基础道德现状的调查研究,通过详实的数据、鲜活的事例来调控我们的观念和行动.在教育变革与发展中,强调道德教育内容的基础性,强调道德教育方式方法的变革,强调道德评价的过程化和综合性,将少年儿童基础道德养成与生活的真实、社会的真实相融,在“行在知前,知行统一”的道德践行中“亲近自然、融入社会、 认识自我”,获得道德发展.
二、研究方法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是问卷调查和随机访谈.问卷调查以全上海市接受九年义务制教育的学生(初中学生、小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共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870份,其中有效问卷774份.随机访谈主要是针对统计结果中部分问题比较突出的方面进行了访谈.
三、研究结果与结论
(一)热爱祖国、遵纪守法是广大少年儿童的主流价值观,但负面影响不容忽视
在访谈中,92%的少年儿童对国旗、国徽、国歌都表示认同,并为做一个中国人而自豪.96%的少年儿童能从奥运赛场上升起的国旗、奏响的国歌声中感受到国旗、国徽、国歌的尊严,产生崇高的自豪感、荣誉感.82%的孩子能经常关心国家新闻大事,关心中国在世界中的事件、作用等.尤其在初中阶段,绝大多数少年儿童对改革开放成果及社会生活的变化表示肯定,78%的孩子经常关心“两会”等时势信息,对改革开放、市场经济、“三个代表”等理论表示关注,这一系列数据表示多数少年爱国正义,有着较高的爱国热情和信念,这将成为指引少年儿童成长进步的思想基础.
在遵纪守法方面,上海的少年儿童普遍知道其重要性,并感到法律法规的约束对个人学习成长极其重要.例如访谈中对法规“不允许无监护人陪伴的14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进入营业场所.”96%的学生表示知道,问卷中对于“有没有看到自己的同学进入营业性网吧”的回答中,有58.5%的学生回答“没看到过”.学生除了要遵守国家法规和公共秩序以外,还要遵守学校的规定和纪律.在中学生行为规范中就明文规定:“爱护校舍和公物,不在黑
3 板、墙壁、课桌、布告栏等处乱涂改刻画.”因此不应该在课桌上乱涂乱画.调查显示,有59.6%的学生认为“很少有同学在课桌上乱涂乱画”.
当看到高年级学生欺负低年级学生时,有35.5%的学生会“告诉老师”,另外有35.2%的学生会“上前去制止”,还有17.6%的学生会“绕开继续走”,11.7%的学生认为“不管我的事”.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有70%的学生都对不良现象采取了措施,要么告诉老师,要么当场制止,这反映出多数学生有较强的制止不良的意识和正义感.但还有进三分之一的学生对不良现象熟视无睹,需要引起教育者的重视.
令人可喜的是广大少年儿童有着强烈的爱国情感,同时在日常行为与生活中普遍增强了规则意识.这一方面反映了学校德育与少先队实践的阶段性成果,另一方面也折射出社会文明与进步带来少年儿童道德发展的积极影响.
在看到少年儿童基础道德发展主流的同时,我们同时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多元文化可能对主流价值观带来的冲击.调查表明:有45.8%的少年儿童对“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发展的必然选择”这一信念尚比较模糊,这就需要我们要随时研究新情况,针对少年儿童的实际,不断提高理想教育的实效.这是道德教育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二)举止文明、讲究礼仪,少年儿童行为规范水平不断提高,好习惯养成仍需持之以恒
多年来,教育系统与少先队组织广泛开展小公民道德教育活动,各部门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引导广大少年儿童学习礼仪,讲究规范,不断提高文明素养.
自本世纪以来,上海教育部门在中小学与中等职业学校广泛开展行为规范学校的建设与评比工作.学校领导认真规划学校行为规范的培养工作,并将这项工作与学校德育工作、师德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等工作相结合,为少年儿童良好行为的养成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与此同时,上海少先队组织发动广大少先队员积极参加“养成道德好习惯”实践活动,在归纳少先队员意见的基础上,上海市红领巾理事会向全市少先队员发出倡议:“在老师、家长帮助下,队员们努力养成10个道德好习惯:微笑待人、每日为父母做件事、主动打招呼、及时感谢别人的帮助、按规则办事、说了就要努力做、用好每一分钱、集体的事情一起干、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干干净净迎接每一天.”此举得到百万少先队员的积极响应.
调查显示,87.3%的少年儿童对随地吐痰持否定态度,61%表示在公共汽车上应主动给老人让座,81%认同“应看红绿灯过马路”.在看到行为养成教育成果的同时,我们同时应正视存在的问题.统计显示,在各项数据中都存在一定比例的“不足行为”或“不正确态度”选项,表明工作尚未到位.我们认为,行为规范的要求真正内化为基本习惯与素养,并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各方面持之以恒的努力,同时也期望全社会的文明程度不断提高.
(三)知行分离现象依然存在,道德教育模式应及早走出“学科化”、“成人化”、“简单化”倾向的误区
本次调查再次显示,少年儿童在道德养成过程中,知行分离现象依然存在.例如在一项关于对随地吐痰行为态度的调查显示,对“没有罚款人员时会随地吐痰”态度的选择比例,小学三—五年级组为6.1%,初中预备班—初一年级组为10.0%,初二—初三年级组为15.4%.从“知”的角度来看,年级增长和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会带来道德认知水平的提高,这是可以确定的;但道德认知水平的提高并不一定会带来道德行为规范水平的提高,这与我们道德教育对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有直接关系.在家庭责任方面,78.4%的学生知道父母的生日,体现出对父母的关心;90%的学生能尊重父母的意见,听从父母的教导,但实际承担一定小家务的同学仅占40%.这其中家长的观念起着决定作用,认为“孩子小,学习忙,不必做什么家务”,忽视实践体验是造成知行分离的主要原因.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认为,学校承担社会文化价值维持与传递的功能,教师依据社会的要求和教育大纲的规定,代表着社会,将这些社会文化价值有计划有系统地传递给儿童.而儿童似乎就是一个“生物受体”,被动地接受并组织这些由教师灌输的社会文化价值.似乎这样就能发展儿童的社会性人格,就能使他们成为一个懂得与理解真、善、美的健全的人,就能教会他们在社会生活中采取正确的行为反应了.可以说,学校基础道德教育存在一些误
4 区,是造成知行分离的罪魁祸首.
第一,道德教育存在“学科化”倾向.考察一个儿童是否获得了道德的发展,我们最通常的做法就是文本的考试.对于这些考题的标准答案,实际上学生们早已熟记于心,文本上那些所谓的“案例”,就是平时在课堂中那些所学的翻版.学生只要做出一个“对”或“错”的判断,并将教师给出的“依据”套上去就行了.这时是,教师根本不需要去考虑学生是否会回避自己的真实感情.
第二,道德教育存在“成人化”倾向.儿童需要的是通过活动、体验、群体间的交互认知上的冲突等外显行为,逐渐走向内化的认知.儿童有着属于他们自己的生活,有着他们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价值的独特过程.而传统的道德教育往往没有真正去关注儿童的这些特征,教师常常是从一个成人的视角来审视儿童社会性人格的形成与发展,最主要的表现就在于“替代”,即用成人的道德发展模式去替代儿童的道德教育.我们认为,让儿童先不接受那些所谓的思想道德价值知识,而先创设一个真实的生活情境,引起他们行为和认知上的冲突,让他们在这个情境中自由地、充分地交互和共享,并在不断的体验和冲突中调整、修正或改变原有的一些属于主观上的或是经验上的东西,逐渐发展他们的社会性人格,这才是我们最应该做的.
第三,道德教育存在“简单化”倾向.对道德教育的片面理解,造成了“道德判断唯一性”的误区.在教学中,教师往往追求儿童在同一事件判断上的同一性,因此“背条例”、“记答案”也就有了市场.在道德教育中,典型案例的运用比比皆是,他们大都来自名人、伟人或英雄,即便是一些所谓的普通人,也几乎被我们装扮成为一个没有缺陷的“完人”,以为展现了这些典范,学生就会去学,就会获得道德的发展.但事实恰恰相反,榜样的力量可能是无穷的,但完人的作用肯定是无力的!当然,有时我们也会用一些所谓的反面案例来让儿童作“剖析”,可惜的是,我们所给的那些案例又太过直露,将一些不对的地方明白无误地展现在儿童的面前,这样的剖析有多大价值?
(四)少年儿童责任意识培养值得关注
第一,在公共责任方面:近3成学生表现比较淡漠,表现出事不关己的态度.当问及你对“在听报告时有人在下面说话”的态度时,有24%的学生表示“就当没看见”,4.5%的学生表示“与他们一起讲”,也就是说有近三分之一的学生对不良现象熟视无睹.在调查对“有同学在墙壁上乱涂乱画”的态度时,约有20%的学生表示“不关我的事,只要我没做就行了”.在调查对“水龙头在漏水”的态度时,有23.5%的学生认为“又不是我弄坏的,不关我的事”.虽然大多数少年儿童具有一定的公共责任感,但还有部分学生的公共责任观念淡薄,应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
第二,在家庭责任方面:认识和行为还存在着很大差距.据调查,有78.4%的学生知道父母的生日,体现出对父母的关心;有90%的学生能尊重父母的意见,听从父母的教导.但在生活中实际承担一定小家务的同学仅占40%.这其中家长的观念起着决定作用,认为“孩子小,学习忙,不必做什么家务”,但不可否认当代少年儿童在知行统一上做得还不够.
第三,在自我要求与约束方面:呈现出较大的波动性.81%的学生表示“应看信号灯过马路”,另有19%的学生认为“没有车”或“父母叫我过”时就可以不看信号灯过马路.在一项对“考试作弊行为”的态度调查中,小学三~五年级组、预备班~初一年级组、初二~初三年级组认为“偶尔一次,可以原谅”的比例分别为6.6%、16.4%、23.1%,呈现出明显的递增趋势.另一项对“试卷多加分数”的态度调查显示,三个年龄组认为“主动要求改过来”的比例分别为86.0%、57.7%和48.1%,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在被问及“在知识竞赛前,你的一位竞争对手向你请教一个问题,这时你会怎样做”时,超过一半的学生选择“应该告诉他正确答案”,而还有46%的学生分别选择“对他说我不会”(26.4%)、“随便说一个答案”(6.2%)和“不予理睬”(13.3%).这些都说明少年儿童在遇到有关个人切身利益的问题时就会失去原则,表现出波动.
我们认为,少年儿童在责任意识所出现的一些问题值得老师、家长好好反思.
5 一是责任意识培养需要以理解与认同为基础.在道德教育中普遍存在注重学生对道德结论“知”了多少,而忽视学生内心的真实感受,更忽视“做”得怎样.专家认为,道德养成的过程成人无法替代,只有让学生自己不断地在实践中去感受与体验,实实在在地去经历一个个道德的冲突,他们才能逐步建立起真正的道德观念,直至道德信念.
二是责任意识培养需要成人做榜样.老师、家长都应该成为学生道德上的良师益友,成为他们学会做人的榜样.尤其是在细微之处,更应自然地、真实地、持久地表现出良好的道德风貌.
三是责任意识培养还需要社会大环境的支持.有关专家建议,全社会都应为少年儿童道德实践创造条件,净化社会环境,加强对丑恶现象的打击,树立正面形象.要健全完善基础道德教育评价体系,进一步建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格局,充分发挥团队组织在道德教育中的主体作用,努力实现让德育回归生活,回归真实;让德育充满情感与智慧.
四、对策及建议
第一,加强学习,进一步开展对当代中小学生基础道德习惯养成的研究,切实加强对少年儿童基础道德教育的热点、难点和公民品性教育的研究.充分发挥少先队组织对学生道德养成教育的作用,以少先队活动为载体,重视强化道德体验和道德内化.要积极探索适应新形势下基础道德教育的新模式、新机制,开展相关课题立项,建立基础道德教育试验基地,以“项目制、基地群”上下联动.
第二,建立健全相关法制法规建设.结合《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上海市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文件贯彻落实,进一步开展地方法规立项,如《终身学习法》、《家庭教育法》等,为少年儿童基础道德教育提供法律支持和政策保障.建议上海市少工委结合市科教党委、市教委颁发的《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生命教育指导纲要》,结合新课程改革发展,研究少先队学科化工作,真正在少年儿童基础道德教育中体现少先队的组织作用和优势.
第三,改进基础道德教育的方式、方法,以情境式、角色化和研究性学习等学习方式的变革达到“教、学、做合一”,并强调“知行统一”,强调孩子的体验、感悟和“亲历”,强化过程评价和综合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进一步发挥少先队活动优势,以假日小队、快乐中队创建为平台,以雏鹰争章、道德好习惯养成等为主要内容,让队员在“做中学”、“玩中学”、“在生活中学”.
第四,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师德教育,加强教师心理问题调适研究,坚决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减少少年儿童基础道德养成过程中的“师源性因素”的影响,强化教师及所有育人工作者以人格魅力影响学生基础道德的效应.要加强少先队辅导员队伍建设,建议市少工委开展关于少先队辅导员专业化发展课题研究,重视辅导员“辅德”、辅导员专业技能、辅导员与队员关系等研究,在建队育人中培育一支有思想、有活力、有实绩的少先队辅导员.进一步开展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优秀少先队辅导员等的评选.
第五,健全和完善基础道德教育的评价体系,进一步建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大教育格局,加强对网络媒体、文化市场的监管,加强对黄赌毒等丑恶现象的打击,树立正面形象,开展榜样教育,形成大教育合力.建议各级学校结合新课程改革,进一步完善学生品德的评价体系,开展成长档案袋等过程评价、综合评价的实践;建议少先队组织结合《素质教育成长手册》中的雏鹰争章记录,开展相关评价研究. 参考文献:
刘海梅,教育孩子,从尊重和体验开始.人民网,2007. 陈
蔷,公民道德建设要把握五个关系.新长征,2006. 姚少宇,少儿图书馆要注重对少儿思想道德的培养,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孙云晓,全国少年儿童十年对比调查.请采纳如果你认可我的回答,敬请及时采纳,~如果你认可我的回答,请及时点击【采纳为满意回答】按钮~~手机提问的朋友在客户端右上角评价点【满意】即可.~你的采纳是我前进的动力~~O(∩_∩)O,记得好评和采纳,互相帮助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状态问卷的修订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状态问卷的修订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青少年群体的道德价值观
价值观是个体对事物做出是否具有道德价值的判断时所持的内在尺度。在现实生活中,个体追求何种道德生活、崇尚何种道德信条、接受何种道德规范、做出何种道德判断和道德评价、欣赏和选择何种道德行为、如何实施其道德行为以及产生何种道德情感体验等,这一切无不受到个体的道德价值观的支配、调节和控制。道德价值观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复杂的心理构成体。从不同的侧面去考察道德价值观,其结构有着不同的特点。本研究以这一构想为其理论依据。青少年正处于道德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对青少年道德价值观的现状、特点、教育对策等问题的探讨显然十分迫切。它可为青少年形成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提供科学的依据;也可为教育者的活动、为决策者的工作提供参考。
在江苏和广东选取普通青年知识分子和大、中学生(以初二、高二、大二、青年知识分子为主)为被试,青年知识分子主要是硕士研究生、博士生和青年教师(35岁以下),包括广东外贸外语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旅游管理学院、安徽师范大学、淮阴师范学院、淮阴工学院、南京孝陵卫中学、南京13中、南京一中、淮安淮洲中学,样本总人数为735人(见表1)。由研究者主持测试,并当场回收试卷。
 青少年样本组成(N=735)
青年知识分子
第一部分 青少年价值取向的特征分析
(一)问题的提出
道德价值取向是道德价值观的取向特征之一,表现为道德意识对道德行为是否应当的内在价值认定,因而它具有“定向”的功能,使个人的思想和行为都一致地朝向某一目标或带有一定的心理倾向性,决定着个体道德价值观体系的确立,指导个体对道德行为的选择。本研究试图以问卷调查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对部分青少年的测试与考察,探讨当今社会背景下青少年道德价值取向的基本特征,并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与社会现实及个体道德发展规律中寻找其根本原因,从而为青少年道德教育提供可借鉴的依据。
(二)研究程序
1.编制问卷
研究首先进行文献查阅和专家访谈,内容包括青少年群体道德观念的最大影响源是什么?道德观念有哪些多元、多样、多变的特点?青少年有哪些普遍认同和奉行的道德规范?青少年群体荣辱观的特点及其影响机制?哪些社会不良现象使身心尚未成熟的青少年受到负面影响?问卷采取开放式和封闭式相结合的方式。对专家问题和访谈进行汇总和分类。
2.研究工具
(1)自编价值观取向问卷
由于价值观是一个多维度的心理结构。本研究依据30年来我国心理学家的研究思路,结合当今现实把青少年价值观取向划分为:第一,集体价值取向;第二,社会公德价值取向;第三,法制价值取向;第四,生命价值取向;第五,荣耻心价值取向;第六,金钱价值取向。共6个维度18个项目,其中集体价值取向、社会公德价值取向、荣耻心价值取向为道德价值观,其他为非道德价值观。选取南京地区普通大、中学生共200人参加初始问卷的测试,根据项目分析结果修改相应题项,更换仍不理想的项目。正式问卷仍采用自陈式、5等级评定(从非常不同意到完全同意,1—5分记分),为保证研究的科学性,其中一部分题项采用反向记分。问卷经计算,问卷的Alpha系数(即内部信度系数)为0.61,区分度在0.30以上,表明本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水平。
(2)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危机量表
采用台湾学者江南发根据埃里克森的理论编制和修订的“青少年同一性危机量表”。该量表是由江南发在Byrd、Smiss、Speisman等人所编制的量表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这些量表均是以埃里克森理论中自我同一性发展的理论逻辑和自我同一性7个同一性危机层面之间的关系编写而成。江南发根据以上量表的项目,综合修订并编制了“青少年同一性危机量表”,共28个题目,其中积极层面危机有15个题,消极层面危机13题,计分采用5点式。各层面得分越高,表示其危机程度越高,该量表的内部信度为0.86,效度也较理想。
3.正式施测
本研究以团体为单位进行施测,问卷回收后用SPSS 11.5进行统计处理。
(三)结果与讨论
1.总的分析
采用自编的“青少年价值观问卷”对青少年进行调查,并对青少年道德价值观在性别、生源地和年龄等方面的特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从总体上看,青少年道德价值观各构成因素的平均分大小依次是:社会公德价值观、集体价值观、荣辱价值观、金钱价值观、生命价值观、法制价值观。不同亚群体青少年的道德价值观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
青少年的价值取向
图1 青少年价值观维度发展曲线图
从调查分析结果来看(见表2、图1),我国青少年的社会公德价值取向较好,其次是集体价值观和荣辱价值观,在5点评分上分别为约4.63、4.31、4.07。在6种价值取向中,法制价值取向明显比较淡薄,仅为约3.23。在青少年的道德价值取向中,集体价值观与社会公德取向、法制价值观、荣辱价值观相关明显(皮尔逊相关系数分别约为0.358、0.213、0.191),呈显著相关(P<0.01),社会公德与法制呈显著相关(皮尔逊相关系数约为0.241),荣辱价值与金钱观有显著相关(皮尔逊相关系数约为0.310),而社会公德与荣辱、荣辱与法制都无明显相关。
研究发现,集体价值中的年龄差异最为明显,随着年龄增长,集体价值取向呈逐渐上升趋势,荣辱观的价值取向随着年龄的增长也有所增高,但幅度不大。社会公德与法律价值观在各年龄段无显著差异。社会公德价值取向普遍比较好。在荣辱观的价值取向和金钱的价值取向上,高中生与青年知识分子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差异不显著。
研究还发现,道德同一性与自我同一性危机呈负相关,即危机程度越高,道德同一性低。毫无疑问,道德同一性与集体价值观与社会公德存在显著相关,另外与法制也有相关,但与荣辱无相关。另外,集体价值观、社会公德都与同一性危机存在相关,而荣辱价值观与同一性危机无相关。从表2还可以看出,生命价值观与自我同一性危机有相关。
2.青少年价值观的内部特征分析
从调查分析来看,在青少年的道德价值取向中,集体价值观与社会公德取向、法制价值观、荣辱价值观相关明显,呈显著相关,社会公德与法制呈显著相关,荣辱价值与集体价值、金钱观有显著相关,而社会公德与荣辱、法制都无显著相关。
调查结果表明:青少年价值取向存在显著的内部差异,而且在道德价值体系内部存在一定的矛盾性和不协调性,表现为道德价值评价模糊零散、价值选择矛盾混乱、价值观念复杂多样等。青少年道德价值取向在各类价值关系中的表现是不均衡的,存在显著的组内差异。
(1)集体价值取向
个人与集体、国家的关系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之一,也是日常生活中随时可见的伦理关系。当代青少年普遍具有较强的民族尊严感,绝大部分学生对祖国都抱着一种正确的情感和态度,能热爱自己的祖国,对社会的关注度较高。至少在认知水平上已经表现出来,而且在特殊情况下在行为上也能有明显的表现。
图2 青少年集体价值取向
在涉及当今中国的社会现实时,青少年的集体主义价值观状况有多元化倾向。例如,在访谈中发现,在热爱祖国方面,当问及“如果在奥运会上,当中国国旗升起,中国国歌奏响时,你会有自豪感吗”?绝大多数青少年都作出肯定的回答。调查中我们问道:“参加集体劳动,如果你提前完成任务,你是否会帮助他人把任务完成?”结果有约39.2%的青少年完全同意(见图2。图2—图7中:①表示完全不同意;②表示部分不同意;③表示中立;④表示部分同意;⑤表示完全同意)。
调查中我们问道:“你是否会觉得迟到、考试作弊、乱扔纸屑会损害集体荣誉?”结果有约64.6%的青少年完全同意。调查中我们问道:“如果听到有人正在诋毁你所在的集体,你会据理反驳吗?”结果有60.8%的青少年完全同意。进一步深入访谈发现,当下我国进行的集体主义价值观教育,存在如下不足:缺乏对青少年个体的足够重视;教育脱离青少年个体的实际;过分注重树立正面典型,忽视对反面事例的剖析等。
(2)社会公德价值取向
社会公德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之一。社会和谐的发展需要每个青少年自觉地提高自己的公德水平。调查中发现,大多数青少年都有较强的社会公德意识,对社会上存在的不文明行为内心非常反感。同时也发现,青少年对一些不文明行为存在困惑和失望,特别是对屡禁不止的不文明现象产生了无奈甚至麻木的心理。这从另一个侧面说明社会风气中的一些不良因素对未成年人的社会公德存在着较大的负面影响。调查中我们问道:“你是否认为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扔纸屑是一种缺德的表现?”结果有约71.6%的青少年完全同意(见图3)。
图3 青少年社会公德价值取向
调查中我们问道:“你是否认为尊老爱幼、孝敬父母是一个人美德的表现?”结果有约86.5%的青少年完全同意。虽然持反对意见的青少年是少数,但心理学研究早已证明,少数人的负面、消极心理对社会的影响大于多数人的正面、积极心理的影响。这种倾向值得引起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高度关注。
从对青少年调查的整体情况来看,青少年的公德意识比较强,公德面貌比较好,显示了多数青少年的公德素质和精神状态。但青少年的公德意识与公德实践之间存在较大差距。不少青少年有明确的是非善恶标准,有较强的道德认识与判断能力,但往往不能落实于行动,道德实践能力比较差。访谈中多数人认为不应该随地吐痰,但真正吐到手纸里扔到垃圾箱里的不足一半。青少年的可塑性很强,他们的成长主要受社会环境和成人的影响。绝大多数青少年认为社会环境、家长、教师等成人在他们公德形成过程中起着主导和表率作用。目前社会上存在着一些不良社会风气,一些成人品行不良,这些将会对青少年良好公德的形成产生非常消极的影响,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3)法制价值取向
调查中我们问道:“你是否认为我国的法制是维护大多数人利益的?”结果有约32.7%的青少年完全同意。有约16.9%的青少年不同意,这说明有一部分青少年对我国的法制建设持怀疑态度。调查中我们问道一个有趣的问题:“如果你的亲人违法,而证据掌握在你的手中,你会在司法部门调查中将证据提供出来吗?”结果只有约15.5%的青少年完全同意(见图4),大部分青少年表示反对或部分同意,这反映了我国青少年对亲情的观点是亲情重于法理。这与我国传统中重视家庭观念的文化影响有密切关联。
图4 青少年法制价值取向
调查中我们问道:“如果只能通过违法的手段去挽救一个人的生命,你会去做吗?”结果有约10.2%的青少年完全同意,大部分青少年表示反对,说明青少年有一个在尊重法律的基础上去行事的原则。在遵纪守法方面,绝大多数被调查者认为闯红灯是一种违法乱纪行为。当访谈问及“你最不能容忍的社会不文明行为是哪一种”时,回答“见利忘义、不讲诚信、随地吐痰、打架骂人、不尊老爱幼”的排在前列。这说明青少年大多数有遵纪守法意识,懂得小事可以体现一个人的素质高低和文明程度的道理。
在法制教育方面目前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实际效果有待提升,社会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存在死角盲区,青少年违法犯罪率居高不下等。当前,社会上一些领域道德失范,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滋长,“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诲淫诲盗的文化产品、网络文化屡禁不止,都对青少年法律意识的养成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加强法制教育要从娃娃开始,小学、中学都要进行这个教育。青少年应当具备必要的法律知识。大专院校、中学、小学都应当开设法制教育课。目前要解决如何针对各个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认知规律讲授法律知识、如何使学生能够容易接受和掌握、如何让学生感受到“法律就在我身边”等一系列问题。
(4)生命价值取向
本次对生命的调查使我们很不乐观。调查中我们问道:“一场车祸致使某人瘫痪,有人说还不如撞死了好,你会赞同吗?”结果我们吃惊地发现,有约39.4%的青少年完全同意(见图5),这是一个很不利的信息,这反映我国相当一部分青少年对生命的淡漠。我国每年有25万—28万人自杀身亡,还有200多万人有自杀倾向,该调查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图5 青少年生命价值取向
调查中我们问道:“你认为自杀是一种解脱吗?”结果有近50%的青少年完全同意,这严重地折射出我国青少年对学习、生活质量的消极人生态度,他们对生命失去了热情,这很值得我们的教育、社会与家庭反思。调查中我们问道:“实行安乐死是于国于民一件有益的事吗?”结果有约10.0%的青少年完全同意,有超过约50.3%的青少年反对使用安乐死。
因为缺少生命教育,一些青少年漠视生命的存在和价值,容易陷入生存的迷失状态,对自我生命抱有一种无所谓的态度,也不尊重他人生命,甚至轻易走上自杀、自残或伤人犯罪的道路。一些青少年通常在成绩不好或不理想的情况下,遭遇家长训斥或老师批评,这种状况加重了代沟并增加了孩子的逆反心理,长此以往,一些心理脆弱的孩子可能因此产生轻生念头。据最新调查分析报告显示,部分在校大学生在遭遇失恋、求职失败后,曾有过自杀念头。生命教育要让青少年懂得“生命无价”、珍爱自我及他人生命。生命教育是一种唤醒,要唤醒生命的可贵意识,引导青少年认识生命,了解生命的本性、发展规律和成长条件,同时珍爱生命,保持心理和情绪健康。生命教育已成为青少年思想素质教育中刻不容缓的一个全新教育课题。
(5)荣辱价值取向
荣辱观是人们在根据一定的思想道德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和社会评价活动中逐步形成的关于荣辱观念的基本倾向。调查中发现,当代青少年的荣辱观主流是好的、积极的。绝大多数青少年的荣辱观是正确的。但如果要在荣辱与金钱之间作出选择,当下青少年会选择什么样的结果呢?
调查中我们问道:“为得到一份工作、一笔钱,你愿意跪地求人吗?”我们惊奇地发现,有约78.6%的青少年不同意,这说明在金钱与荣辱之间如果要作选择的话,绝大多数青少年不会选择金钱,这说明当代的青少年生活在金钱之上的流行观念中荣耻心较好。调查中我们问道:“你认为古代越王卧薪尝胆、韩信受胯下之辱值得吗?”结果有约74.1%的青少年完全同意或部分同意。调查中我们问道:“你认为嫁或娶一个有钱人是改变人生最好的办法吗?”结果有约36.7%的青少年完全同意,有约18.0%的青少年部分同意(见图6),这反映了部分青少年普遍存有金钱能改变人生的消极观念。同时,在访谈中可以发现,热爱祖国是大多数青少年精神风貌的主流。但也不难发现,在爱国主义教育方面我们还有不少工作要做,毕竟还有一小部分青少年爱国主义的情感淡化而有待加强。“不辨是非难处世,不知荣辱不成人”,对青少年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仍是一项系统工程。
图6 青少年荣辱价值取向
(6)金钱价值取向
金钱观是指人们对于金钱的认识、态度、观点和看法的总和,是人生价值观的一部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品交换日益频繁,金钱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日益显著。对金钱的态度是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试金石,有人认为金钱是万恶之源,有人认为是能力、身份、地位的象征,到底金钱在青少年们眼中的地位如何?校园并不是与社会完全隔离的,受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在学校里,学生与学生之间有这样一种风气:以金钱来衡量一个同学,从而造成了“富裕者以拥有金钱而尊贵,寒微者以身无分文而自卑”的不好现象,导致同学间的攀比风比较盛行。在访谈中,有不少青少年认为,金钱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东西,可以买到快乐。他们甚至认为只要不伤害人,任何赚钱的方法都可以尝试。
在调查中,当我们问道:“如果你的家人为了赚钱而制售假冒伪劣产品,你会制止吗?”时,结果有超过50%的青少年完全同意(见图7),这个信息至少说明,在我国的青少年中有很大一部分人反对社会丑恶现象,并痛恨它的存在,也就是反对用不法手段去谋财。但却有近一半的青少年对此不反对,这反映了一个很严峻的社会经济和企业伦理的现实。
图7 青少年金钱价值取向
在调查中我们问道:“在我国贩毒50克以上可判处死刑,如果有人让你携带1000克毒品,承诺给你100万元,你会去做吗?”结果发现,有约77.8%的青少年不同意,这说明大部分青少年并不是把金钱看得比法制还重。调查中我们问道:“如果碰到坏人抢劫,你会把身上的钱财乖乖地奉送吗?”结果只有约15.5%的青少年完全同意,有约31.2%的人不同意,在有些青少年看来,似乎金钱比生命要重要得多。
3.六种价值观的年龄差异
调查结果表明(见图8—图13),青少年价值取向无论从总体水平还是内部差异上均存在显著的年龄特征。从年龄阶段上看,集体价值中的年龄差异最为明显,随着年龄增长,集体价值取向呈逐渐上升趋势,青年知识分子、大学生好于中学生,在五点评分上初中、高中、大学生和青年知识分子得分分别为4.02、4.28、4.33、4.49。荣辱观的价值取向随着年龄的增高有所增高,但幅度不大。
集体价值取向的年龄差异
图9 社会公德价值取向的年龄差异
法制价值取向的年龄差异
生命价值取向的年龄差异
荣辱价值取向的年龄差异
金钱价值取向的年龄差异
在社会公德与法律价值观中,道德价值观各年龄段无差异。社会公德价值取向普遍比较好,得分分别为4.51、4.70、4.66、4.72。相比之下,法制价值取向则不高,在五点评分上得分分别为3.26、3.09、3.17、3.11。在荣辱观的价值取向和金钱的价值取向上,高中与青年知识分子都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在金钱价值观上中学生要比年长的大学生和青年知识分子好。
4.青少年价值取向性别差异
从性别上看(见表3),男女在六种价值取向上总分接近,在5点评分上男女得分分别为3.91、3.89。男性在公德价值、集体价值取向与荣辱价值取向普遍较好,在法制价值取向较低;女性在社会公德价值取向较高,而在法制与生命价值取向较低。总体说来,男女在各种价值取向差异上都较小,唯有在荣辱观中,男女存在差异,男性高于女性,其他均无差异。另外,在大学生人群中,研究发现,大学生在各种价值取向上,均无文理专业差异。
青少年道德价值取向的性别差异比较
4.2807±0.70680
4.3404±0.58450
4.5474±0.75468
4.7128±0.54620
3.1579±0.75142
3.3121±0.75064
3.3018±1.02230
3.2234±0.86259
4.1930±0.82310
3.9574±0.71548
4.0000±0.72608
3.8050±0.71577
*:p<0.05。
5.大学生道德价值观的地区差异和专业之间的差异
问卷中的地区选择主要放在广州和内地的江苏苏北和安徽,发达地区以广州大学生为对象,主要是中山大学、广州外语外贸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的大学生,欠发达地区以江苏苏北淮安的二所高校的学生为对象,主要是淮阴师范学院和淮阴工学院的大学生。
从地区上看,在大学生人群中,研究发现,大学生在各种价值取向上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在六种价值取向上都不存在显著差异。从总体上看,在集体价值取向、法制价值取向和金钱价值取向上,欠发达地区稍高于发达地区;在程度上差异较大一些的是在生命价值取向上,发达地区略好于欠发达地区;在荣辱价值取向上,欠发达地区好于发达地区。
研究还发现,大学生在各种价值取向上,均无专业差异。只有在集体价值取向上,文理科的差异接近于临界值。
(四)结果启示
1.青少年道德价值观的主流特征
调查结果表明:青少年道德价值取向总体上以社会取向为主,个人取向不占主流,但占有可观的比率。同时发现,近几年来青少年道德价值观个人本位倾向有发展的趋势。此外,发现青少年道德价值取向呈现出一定的功利化色彩。这主要表现在对义利关系的认识和评价上,具有从传统的“重义轻利”向“义利并重”偏移的倾向;表现在对道德价值目标的评价上,从个人需要甚至是个人物质需要来评价道德价值,缺乏崇高的道德理想;在对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上,强调关心他人的前提和关心他人之后的反馈。当代青少年是伴随着改革开放成长的一代。世界一体化的竞争环境,使他们的视野更开阔,独生子女的地位,使他们更具有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调查结果显示,青少年的思想品质健康向上,公德意识较强,他们较好地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他们较好地接受了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主题的思想道德教育,具有准确判断是非的能力和强烈的正义感。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总体来说是健康向上的,但受社会现实的影响,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少数人思想观念中出现一些消极成分。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少年的自我意识增强,但社会责任感有所下降,学习目的更趋于现实。青少年具有基本的道德判断和辨别是非的能力,他们大多数明礼诚信,遵守社会公德、环境道德。比较起来,初中学生更单纯、更规范些。到了高中阶段,升学压力加大,加上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道德敏感性下降。大中学生对目前社会道德水准评价不高,他们中的大多数是知法、守纪的,并知晓一定的法律常识,对违规违纪行为持否定态度,是非标准和判断比较明确,有正义感。大学生和青年知识分子考虑问题更复杂,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明显较中学生强,而且判断是非的能力较好。
2.积极的道德价值层面
当代青少年是积极、健康向上的,大多数学生能够紧贴时代,视野开阔,思想活跃,兴趣广泛,关注祖国的进步和繁荣,体现了新时期青少年鲜明的特征。总体上说,现在的青少年主流价值观是好的,拥护党的领导,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能听进去,他们对社会的不正之风、贪污腐化深感厌恶,忧国忧民的学生大有人在。笔者在某中学听说有个学生成绩非常好,居然放弃了考名校的机会,依然报考了军事院校,其家长不同意,而他认为中国的富强不能没有军事。有些老师也认为,现在的学生知识面广,聪明好学,如果道德教育引导得好,他们关心国家、社会与他人的热情很高,只不过受社会阴暗面的影响太深。大多数学生喜欢能够触动心灵的道德活动,如“18岁成人仪式”、“孝敬父母活动”等,在这些活动中青少年能够懂得个人与国家、家庭的关系。这些现象告诫我们,社会和政府应该对道德教育的实效性进行深刻反思。
3.消极的价值观层面
在我们的访谈中,感触最深的是集体主义精神淡薄,为个人着想得太多,其中包括一些成绩好的同学,部分学生平时不关心他人,在学习上总担心别人超过自己,责任心淡漠,一切从自己出发,关心自己比关心别人多,爱自己比爱别人多,道德感淡漠,缺乏同情心。如举行升国旗仪式时,学校非常重视,但是大多数学生心中缺乏自豪感、庄严感。在观看国产影片和国外大片的选择中,大多数学生选择国外大片。现在的独生子女,从小多娇生惯养,不少人不懂得尊重家长和老师。有的老师反映,有时老师带病上课,但很少有同学看望老师。更让人费解的是,平时观看爱国主义影片时,老师能被感人的情节感动得热泪盈眶,而有些学生则不以为然,甚至鼓掌、逗笑。
青少年身上表现出来的自我关注、升学唯一、极少关心他人和国家前途的个人本位的思想,以及追求物质金钱和“实惠”的价值观念应成为我们今天教育关注的动向,它与我们今天所倡导的公民道德素质要求有很大的差距。
4.道德价值观多元化、多样性,甚至相互矛盾
从调查中不难看出,当前青少年在道德认识上基本是良好的。但是,凡涉及青少年的日常生活,需要他们做出现实努力的道德要求时,道德行为上就会出现偏差和欠缺。具体表现为:他们认同责任感,却缺乏从我做起的责任意识;有高社会公德价值取向,却没有良好的遵守社会公德习惯;有较好集体的价值取向,但在行动上,重实惠、讲实利;认同诚信价值理念,但却考试作弊、弄虚作假;认同爱护公物、勤俭节约的社会公德,但校园里长明灯、长流水以及乱扔、乱倒、乱张贴等有损社会公德的现象屡见不鲜。由此可以看出,由于道德认知不需要个体做出现实努力,青少年的认同是不需要付出代价的,也是相对容易的。而道德行为不仅需要青少年做出实际努力,有时甚至需要放弃部分的个人利益。
(五)青少年价值取向基本特点及成因分析
1.青少年道德价值取向的形成特点
青少年道德价值取向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在中学阶段,随着生活范围扩大,学校生活成为青少年主要的生活方式,学校、社会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有所增强;又由于青少年的独立性和主体意识的增强及其特殊的“闭锁”心理,使青少年越来越脱离父母的影响而呈现“离家”的趋势,家庭作用有所减弱。另外,青少年道德价值取向作为价值层面的精神现象,其影响因素应是存在于家庭、学校、社会、自身的各种因素有机结合而形成的一种合力,主要是与中学生生活相关的社会生活因素。
价值观是主体对客体关系的一种评价系统,道德价值观则反映道德主体与道德客体之间关系的一种评价。在社会转型期,社会价值体系发生紊乱,道德价值观体系异常活跃,青少年道德价值观也随之多元多样,从而使主流道德价值观与青少年道德价值观发生冲突,冲突的结果往往使社会主流道德价值观对青少年道德价值观进行整合并吸取其合理的成分,为自身输入新鲜血液,从而保持旺盛的发展活力。
青少年道德价值观的形成具有如下特点:一是多元性,主流道德价值观是一元的,而青少年道德价值观在对主流道德价值观的批判与逆反过程中则崇尚多元性,青少年主体意识的增强及辩证思维的发展也为多元的价值取向奠定基础。二是个体取向性,个体本位的价值取向是当代青少年亚道德价值观的一大特点,对青少年的一项调查表明:青少年在认可个人价值之时,比较偏重从个人需要的满足去考虑,不太强调从个人对社会贡献中去认同个人价值,似乎个人价值就是对个人而言,忽视个人价值的大小取决于对社会的贡献。三是功利性,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青少年道德价值观较为崇尚功利,惯用世俗的态度来理解现代生活,道德生活中注重互利互惠,青少年之间注重“物质交往”、“礼尚往来”就是明证。四是不稳定性,从总体上看,青少年道德价值是一种未定型的价值观,这在少年期和青年初期的表现尤为明显,他们对诸多道德问题的评价往往显得幼稚而游移不定,因而价值观的多元色彩较浓,需要主流道德价值观的引导。
2.成因分析
(1)社会环境发展因素
第一,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我国正处于以市场经济为先导的社会转型期,整个社会生活正在发生巨大变化。经济因素已经成为引起社会价值变革的有力因素,是社会价值观念变革的现实基础,也是青少年道德价值观变化的根本原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行多种经济形式,势必导致利益主体的逐渐分化和经济利益的个体化,多元利益的存在意味着利益矛盾的存在和利益主体与个体之间的利益差别和冲突,也产生了利益主体将个体利益凌驾于整体和他人利益的可能,因此这种调整在人们的主观价值层面上产生深刻影响,导致价值观念的分化、个人本位倾向及对物质利益的追逐等。此外,市场经济实行以按劳取酬为主体的多种分配形式,人们之间的贫富差距拉大,利益差别扩大,社会阶层结构也随之发生新的变动,这使人们越来越关注自身的生存状况,重物质需求,价值取向趋向功利。对物质利益的过分追求势必会使人陷入金钱至上、自私自利、唯利是图,个人主体意识增强势必会追求自我价值、讲求实惠,导致国家观念、集体意识淡化等。
第二,社会价值导向。首先,长期以来我国推行“集体主义”的价值导向,但随着市场经济时代的到来,原来为社会所普遍认同的“集体主义”价值体系受到严重挑战,而一个能为全社会所普遍认同的价值目标体系尚未形成。其次,社会在推行主导价值时又存在许多问题,如“一手硬一手软”,弱化对纪律观念、奉献精神、服从意识的强调,忽略利益机制的引导等,使社会价值导向无力,道德价值观多元矛盾状态的存在不可避免。
第三,社会风气。社会风气是人们价值观演变的催化剂,也是青少年道德价值观变化的直接诱因。我国正处于新旧体制转型期,社会控制相对弱化,社会价值导向的推行机制(如法律、道德、舆论等)缺乏应有的约束力量,又为某些社会思潮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可乘之机,不仅影响和干扰了社会生活的正常进行,而且无时无刻不对青少年保持着细微而持久的渗透,成为青少年价值观演变的直接诱因。
第四,社会文化。在转型时期,文化开放使中国当代的文化背景更加复杂,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西方文化与民族文化相互交织,又与大众文化融为一体,构成特定的文化氛围和文化环境,对青少年思想观念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传统伦理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定势,在人们吸收新观念的过程中时隐时现,或大或小地起着作用,使人们形成双重人格压力和价值观念的内在冲突,极易产生困惑与矛盾的心态。同时,西方腐朽文化与消极生活方式的渗透,亦给我国青少年价值观念带来更大混乱。因此,道德价值观多元化有着特殊的社会文化发生机理。一些社会不良现象使身心尚未成熟的青少年受到负面影响,现代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冲突带来青少年道德观念的断裂,试管婴儿、克隆等现代科学技术使青少年在道德伦理上产生困惑和失落。
(2)学校教育因素
一是,多元化社会影响与德育模式单一的矛盾。社会全面变革时期,青少年处于一个交往范围扩大、各种影响并存及社会活动日趋多样化的开放的社会环境中,各种社会影响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对青少年一代施加强有力的影响。但由于教育发展的相对独立性,德育在内容和方法上还未及时适应社会变革的要求,仍表现出封闭单一的特征,内容上脱离社会现实生活,忽视个体需要,缺乏时代感;方法上单调枯燥,重外铄轻内修,重约束轻引导。这种矛盾使青少年思想观念形成强烈反差,陷入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之中,产生种种困惑。
二是,德育观念滞后与时代精神变革的矛盾。德育的目标首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但长期以来,道德认知主义倾向却使德育被当做一门功课,局限于道德知识的传授、道德原则的灌输,忽视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习惯和道德思维能力的培养。其次,长期以来,德育实际上是被当做政治教育、理想教育、集体主义教育来实施的,使德育走向脱离现实生活的极端,脱离时代精神变革的需要,其强大定势在社会变革时期并未完全被打破,依然困扰着德育工作,成为道德知行问题的严重隐患。此外,在应试教育传统下,忽视了对学生的品德教育和价值引导。
(3)家庭教育因素
首先,社会变革时期,家庭结构、家庭模式随之发生变迁,家庭的稳定性也面临严峻考验,不但影响着子女的心理发展,对其价值观念也带来强烈的冲击;其次,独生子女一代的父母教育方式大多是既望子成龙又过分宠爱,使青少年处于心理压力大和心理承受力差的矛盾之中,面对社会多元价值的冲击,价值选择易陷入矛盾混乱之中。此外,应试教育的盛行使许多家庭父母只重视子女的学习成绩,重视对子女物质需求的满足,而忽视对其精神世界的引导,削弱了家庭应有的道德教育力量。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家长对孩子的影响很大。目前,由于一些成年人的人生观尤其是价值观发生了扭曲,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思想滋长,工作缺乏进取性、责任心等,对孩子产生了极大影响。
(4)个体自身因素
我们发现,无论是在对人生价值的看法上,还是在个人对他人关系的处理原则上,青少年以个人为本位的人生价值取向出现了惊人的发展。同时在学校生活中,集体主义教育影响仍起较大的作用,表现为“公私融合”、个人为本的鲜明特点,这反映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既有诱导学生注重个性发展、实现自我价值的积极影响,也有诱发个人主义的消极影响。因此,青少年的价值意识明显表现为利己主义和个人主义占上风的特点。而在首位价值观中,突出地表现在对学业成功的自我关注和物质金钱观上,半数以上学生在价值观上带有公私融合、注重个人的特点。
从个人生活的目标和追求来看,学生普遍看重“升学”、“功课”、“就业”等问题。这说明追求学业成功是当代中学生的首位价值,很多中学生把自己以后能不能考上大学看做适应社会的基本条件,对公益劳动、公共财物则采取不感兴趣甚至冷漠的态度。
青少年阶段是儿童向成人过渡的重要转折期,表现出半幼稚半成熟、半独立半依赖的特点,因而在身心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不平衡性和矛盾性的“边际”心态,使青少年极易接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该特点与社会转型的高速度及各种不稳定因素、消极因素的存在相互作用,导致其价值观体系的不稳定性及矛盾性。此外,青少年道德认知水平和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对其道德价值取向具有明显的制约作用,因此,青少年道德价值取向具有鲜明的年龄特征。
(六)教育建议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发展和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了解并掌握青少年思想道德状况,有针对性地加强青少年道德教育,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形成健康、积极的道德品质,对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道德观念是人的道德品质的内在主观表现,“反映历史上变化着和发展着的道德关系,即人们在道德活动中产生的各种关系以及如何处理这些关系的行为准则”,也是人对道德活动中所产生的各种关系以及如何处理这种关系的行为准则的反映。据此,一些教育学者认为,道德价值观是“个体对事物做出是否具有道德价值的判断时所持的内在尺度”。这个尺度的高低直接反映着社会的道德发展水平。
1.注意道德价值观教育的针对性
本调查表明,青少年的道德价值观从取向特征看具有一定的年龄特征和性别差异,所以必须针对青少年不同团体的特点施以不同内容、不同方法的道德价值观教育。从年级差异来看,青少年的利己性基本上呈上升趋势,而集体性则以相反趋势变化。这种变化趋势是青少年道德主体意识不断增强的表现。教育者应认识到学生在道德教育中的主体作用,必须把学生当做主体来看待,尊重学生自主选择权利;应该指导、帮助学生自己思考、自己体验、自觉地选择,而不是一味地约束、灌输;教育者要帮助学生协调好集体与个人这一对矛盾,一方面帮助学生正确认识集体与个人的关系;另一方面随着年级的升高,教育者可以适当减少集体活动而突出个体活动,或开展基于大家共同需要的活动以调整这一矛盾。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发展和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社会、道德转型深深地影响其道德生活,并客观要求青少年作为社会道德主体参与社会新道德的建构。观念的变革是行为的先导,道德价值教育观念的变革是道德教育改革的关键所在。
(1)道德价值教育必须强调核心价值引导,启发价值思考,使学生形成道德价值选择和整合的自主力量。传统的道德价值教育强调价值原则、道德规范的灌输,而忽视价值判断和思考能力的培养。目前家庭、学校、社会都无法把一套清晰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传递给青少年,价值观仅靠灌输是不能获得有机建构的,但价值可以被引导,人们可以在价值原则的基础上进行价值思考,形成价值评价、选择、整合的自主力量,并通过这种自主力量,从现实中寻找驾驭现实、超越现实、面向未来的可能性。由此可见,学校德育必须处理好“应然”和“实然”的关系,引导学生建立理想的道德价值体系,追求理想的道德人格,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和主体精神。市场经济时代,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的导向应是一元的,应十分明确地导向社会本位价值观和内在精神价值的实现,以集体主义、利他主义精神为核心,加强集体主义教育,让真正的“集体主义”成为时代精神,成为一元的价值导向。
(2)发展道德判断能力是学校的教育责任。学校德育的最终目的不是通过某种手段服从一个外在的目的或机械地接受外在的价值观念,而是受教育者对道德价值原则的能动性理解和创造性运用,是理智的思考和选择的能力;只有达成较高的思维能力,才能给良好的道德规范赋予更高的价值,因此,学校德育的重点是促进个体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决策能力的发展,道德知识的传授已不是中学阶段道德价值教育的重点。所以,学校必须从多方面为学生设置启发思考与判断的道德情境,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赋予学生道德价值评价的自由与责任,反对不经思索一味接受现成价值观念的做法。
(3)道德价值教育要引导学生建立“价值轴心”。调查表明,青少年道德价值取向缺乏稳定一致性。因此建立一种首位价值观念统率人们对多元价值观念的选择和认定是必要的,我们称之为“价值轴心”。道德教育应鼓励和引导学生建立“价值轴心”。首先,学校德育要保持应变、开放、理性的态度面对多元价值观,逃避、堵截的办法是不可取的;其次,增强学生的应变和批判能力,在一元价值导向下建立自己的“价值轴心”,并用它来衡量不断涌现的新观念;最后,强化青少年对永恒的具有终极意义的道德价值观念的认同和反省。
(4)道德价值教育要有层次性。调查表明,青少年道德价值取向具有年龄特征、性别差异且有层次性,所以道德教育必须在青少年不同年龄阶段施以不同目标、不同内容、不同方法的道德价值观教育,对同一道德价值原则在不同阶段应有不同的方式和内容,使道德价值观教育形成一个科学的序列,避免无效重复的现象。道德价值观教育层次起点一般是从低到高,从基础文明素养到抽象的道德价值原则,每个阶段坚持基础性和发展性的统一。
(5)道德价值教育应充分发挥“隐性课程”的力量。青少年道德价值观的形成是多种主客观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社会、家庭以及学校德育课程之外的教育体制、教育氛围、校园文化等以“隐性课程”的形式对青少年道德价值观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仅靠德育显性课程无法构建其道德价值观体系,道德价值教育应充分发挥“隐性课程”的力量。
2.重视青少年道德价值观的建构
青少年是道德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其世界观尚未定型,受传统熏陶少,容易接受新事物,易形成新的价值观。当代青少年的新社会价值观正由社会本位向个人本位转变,以往人们曾追求的以社会、团体价值为人生最高理想正日趋淡漠,正转向关心个人的社会地位、生活质量和个人的知识能力上。
首先,教育是传递、净化和升华文化与价值观念的主要工具,道德教育的基本观念要从“给现成的结论”转变为“给分辨武器”。道德价值教育目标是培养有自律道德的人。道德德育目标首先要从客体性向主体性转变,使其最终落实到学生的自我判断、自我选择和自我教育能力的发展上来;其次,实现德育方式要由强制性向民主性的转变,通过民主的交流与合作,通过发挥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的交互作用,启发学生自我评价,培养学生自我道德判断能力、道德行为选择能力和抵制不良影响的免疫能力;最后,必须实现德育的实践性转变,通过学生主体参与实践,缩短教育内容和学生需要的时间,领会道德的意义,从而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念。如果教育者以权威者的身份,以训诫的口吻,要求学生服从、遵守规则,忽略其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把学生当做一种“美德袋”让他们接受单一化的教育,接受纯品德的灌输,没有品德情感的体验,明显是不合时宜的,使他们丧失了自我判断、自我选择、自我教育的机会。在强制和灌输中,学生对规则条例的遵守,不是出于道德需要,而是迫于外界的压力。因此,学校道德价值教育应该考虑学生的行为是他律还是自律的,这对于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冲突有一定意义。目前亟待调整思路,改变理念,德育要有更加包容和开放的姿态。
3.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应该让学生懂得金钱不是万能的。“有钱能使鬼推磨”的观点是错误的。金钱很重要,但不是最重要的,还有很多东西比金钱更重要。如对祖国的忠诚、对父母的孝心、对普通民众的关心等。金钱不是白来的,需要辛苦的劳动。要教育孩子了解家庭金钱获取的途径,让他们知道赚钱的艰辛。现在许多青少年不知道家长挣钱的辛苦,当家长的一定要给他们讲自己挣钱的艰辛。例如,德国家长们经常带孩子到工厂参观,了解生产的过程,资源的开发与节约,特别是了解生活用品是怎样生产出来的。这样既能让孩子开阔视野,又培养了学生勤俭节约的意识和品德。这种做法我们应该借鉴。
因此,青少年要健康成长,必须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东西是钱买不到的,如人格、尊严、健康、友谊等。我们既要承认金钱与人生有密切关系,还要看到取得金钱的手段应正当、合法,更要看到金钱不是人生的全部内容,不是人生价值的决定因素。
4.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
当前,社会上一些领域道德失范,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滋长,“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与淫秽网络文化对青少年法律意识的养成产生不良影响。目前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还存在死角盲区,特别是九年义务教育结束后,初中毕业辍学的青少年是法制宣传教育的盲区,辍学及闲散的青少年犯罪率大大高于在校青少年学生,致使青少年违法犯罪率居高不下。有关部门统计,我国18岁以下青少年犯罪占全部犯罪案件五成以上,出现青少年犯罪“十五六岁现象”。要改变大学生获取法律知识途径单一的缺陷,丰富电视法制节目,开拓课堂、报纸杂志、新闻报道等多种渠道途径。
第二部分 当前青少年道德观念认同的调查分析
(一)问题的提出
道德认同是行为主体在道德认知或道德情感上对某一对象的一致性,是社会规范内化和道德价值移入的关键环节。
在社会变迁和全球化浪潮双重影响下,中国社会原有的道德价值体系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有关研究表明,认同问题在全球范围内都存在,而且正越来越深刻地影响年青一代的内心和行为。对当代中国来说,未成年人的道德认同问题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因为这一群体的道德选择无疑最终会对未来社会的道德建构产生决定性影响。青少年“是否接受传统的道德标准”或者“选择什么样的伦理行为准则”等道德认同方面的问题已经成为社会面临的一个新困惑,而且正越来越深刻地影响青少年的道德行为。对处于经济转型时期的青少年道德面貌应该怎么看?青少年追求何种道德生活,崇尚何种道德信条,接受何种道德规范,做出何种道德判断和道德评价,欣赏和选择何种道德行为,对于这些重要的问题如果不做调查分析,就不能做出正确评说。
(二)研究程序
1.编制问卷
研究首先进行文献查阅和专家访谈,内容包括道德观念有哪些道德价值取向?青少年有哪些认同的规范和奉行的规范?哪些社会不良现象使身心尚未成熟的青少年受到负面影响?问卷采取开放式和封闭式的分析相结合。对专家问题和访谈进行汇总,并进行分类。
2.研究工具
(1)罗克奇的价值观量表。本研究采用了罗克奇(Rokeach,M.,1973)编制的价值调查表(修订版)。包括18项终极性价值观和18项工具性价值观,要求对这两类价值观按其对自己的重要性进行排序,最重要的排在第一位,最不重要的排在第18位。量表的分半信度为0.635。
(2)笔者用百度搜索,根据词汇出现的频率结合有关中国德目词条筛选出传统道德价值德目13条、现代道德价值德目21条以及当前负面影响的观念15项进行测查。
3.正式施测
本研究以团体为单位进行施测,问卷回收后用SPSS 11.5进行统计处理。
(三)结果与讨论
1.推崇什么样的品德
(1)青少年价值观与道德价值观的变迁
罗克奇把价值取向分为两大类:终极价值和工具价值。终极价值指的是反映人们有关最终想要达到目标的信念;工具价值则反映了人们对实现既定目标手段的看法。罗克奇在其名著《人类价值的本质》中,提出了终极价值和工具价值的各18个成分。通过对价值观意向进行调查(见表4),结果发现,青少年对价值观内容排序,既关心世界和平,又重视家庭温暖,还考虑个人的自由和自尊的需要,反映了当代青少年价值观多元化的明显趋向。和1988年我国西南师范大学学者黄希庭对五城市青少年的价值观研究相比发现(见表5),“自由”、“幸福”等价值观等级位置大幅度上升,而“有所作为”、“友谊”、“社会承认”等级位置有所下降,反映青少年个人价值取向更加注重个人的自由、自尊和平等,追求人格的独立和崇尚个人的生活幸福。同时还发现,学生对“助人”、“有礼貌”、“友爱”评价较低,反映学生对利他精神与人际协调比较忽视。
青少年对价值项目的排列等级
终极性价值观
工具性价值观
自由(5.72)
有抱负(6.61)
家庭温暖(6.83)
诚实(6.65)
自尊(7.01)
有能力(6.72)
世界和平(7.31)
胸怀宽广(7.06)
幸福(7.75)
自制(7.62)
国家安全(7.85)
勇敢(7.88)
平等(7.94)
聪明(8.64)
友谊(7.98)
愉快(8.85)
有所作为(8.64)
独立(8.98)
美的世界(9.27)
有责任心(9.63)
舒适的生活(10.38)
宽容(9.72)
社会承认(10.69)
有礼貌(10.07)
真知灼见(10.77)
助人(10.16)
成熟的爱(10.92)
富于想象力(10.61)
享乐(11.86)
逻辑性(10.82)
积极的生活(11.71)
友爱(12.09)
内心平静(13.72)
整洁卫生(12.13)
拯救灵魂(15.45)
服从(15.42)
青少年价值观变迁20年比较(等级前4位和后4位)
终极性价值观
工具性价值观
舒适的生活
积极的生活
(2)青少年传统道德认同的德目分析
进入现代社会,是不是还应该把“仁义礼智信”等作为现代社会的道德标准呢?在对传统道德价值取向的认同中,笔者选取了“诚”、“信”、“礼”、“廉”、“忠”、“恕”、“仁”、“耻”、“义”、“公”、“俭”、“勇”、“孝”等重要德目。“诚”主要是指做人要实在,对人要诚恳;“信”主要是指坚守自己的诺言,答应他人的事要做到;“礼”主要是指讲话注意场合,态度友善;“廉”主要是反对贪赃枉法,不以权谋私和奢侈浪费,提倡节俭,反对奢侈享乐;“忠”主要是指忠于自己的岗位及职责,忠于国家的法律规范,履行自己的家庭义务;“孝”主要是指关心父母,子女应该孝敬老人;“耻”主要是指出卖他人与国家利益,透露国家机密的可耻行为。
研究结果发现,几种重要德目的排序分别是:(1)仁;(2)孝;(3)信;(4)诚;(5)廉;(6)礼;(7)忠;(8)耻;(9)义;(10)恕;(11)勇;(12)公;(13)俭。排在前四位的分别是:“仁”、“孝”、“信”、“诚”,排在后四位的是“俭”、“公”、“勇”和“恕”,其中青少年对传统的“勤俭持家”认同度最差。“公”、“勇”和“恕”方面反映了现代社会中的青少年公德较差,集体观念不够。而“仁”、“孝”、“信”传统道德价值在今天仍有广泛的不变性。但在研究中发现,对传统道德价值观中的“恕”没有较好的认同,也反映了今天个人主义的自我倾向越来越明显。
从年龄结构上看,调查发现,初中生普遍认同“仁”、“孝”,但对“俭”和“公”认同差;高中生对“孝”和“仁”普遍认同,而对“俭”和“公”认同也较差;对于大学生来说,他们普遍认同“仁”和“孝”,对“俭”和“勇”认同差;青年知识分子对于“仁”和“诚”认同较高,而对于“俭”、“公”、“勇”认同差。从变化规律上看,“诚”随着年龄递增反而呈下降趋势。初中、高中则认同“孝”、“诚”、“信”,到了大学除了“孝”外,对“忠”认同有上升趋势。但研究也发现,青少年对传统各种道德价值认同均无年龄上的差异。
从地区上对大学生的道德价值观分析来看,调查发现,发达地区的大学生和欠发达地区的大学生都把“仁”、“孝”、“信”排在最前面,而把“俭”、“公”排在最后。
另外,在对传统道德价值观性别的考察中(见表6),发现男女性别在“忠”、“信”和“耻”上差异较大(p<0.05),男性在“信”和“耻”上高于女性,而在“忠”上,女性高于男性,其他则无差异。从事理上说,男人不讲信用、失去羞耻之心,就会被他人戳脊梁骨,正如孔子所言:“信为人之本,人无信不立。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而女性更易受传统伦理影响,更看重对父母、家庭的忠心,不可背叛家庭伦理。
青少年对传统道德价值认同的性别比较
综上所述,今天在市场经济和全球化的影响下,中国社会在伦理上的新秩序既表现出对传统道德的较强延续性,但同时也抛弃了一些旧的伦理观念,如勤俭、无私奉献、见义勇为、宽恕等方面。
(3)青少年现代道德认同的积极层面分析
笔者用百度搜索,根据词汇出现的频率选出了“公正”、“自由”、“民主”、“平等”、“仁爱”、“爱国”、“守法”、“尊重”、“责任”、“宽容”、“忠诚”、“敬业”、“团结”、“奉献”、“诚信”、“自律”、“自强”、“合作”、“勤俭”、“明礼”、“知荣耻”等赋予积极面的21条德目。在调查中发现,在含有现代的积极面道德价值中,青少年普遍把“诚信”、“公正”、“平等”、“爱国”、“知荣耻”和“责任”置于最重要的位置,分列前6位,特别是“诚信”,要远远高于其他选项,这在人际关系复杂的今天,讲信用显得格外重要。而“合作”、“敬业”、“勤俭”、“明礼”和“自律”则置于不重要的位置。
另外,在男女差异研究中发现,青少年男性把“诚信”、“爱国”、“知荣耻”、“平等”、“团结”置于前五位。女性则把“诚信”、“平等”、“爱国”、“责任”、“公正”置于前五位。女性将平等放在第二位,而男性则把平等置于第四位,说明女性对平等的认同高于男性,同时女性的责任认同也高于男性,而男性在“团结”、“荣耻心”的认同上比女性排序靠前。另外在“自由”维度上男女也存在差异。
2.青少年宽容什么,不宽容什么
在对现实道德问题的道德宽容性判断上,笔者从两个维度作了考察,一是家庭伦理、职业道德与社会公德领域方面的考察;二是道德与非道德的考察。问卷中提供了如“吸毒”、“嫖娼”、“卖淫”、“贪污受贿”、“司机肇事(撞车)后潜逃”、“不敬重父母和老人”、“偷税漏税和收藏赃款赃物”、“见死不救”、“同性恋”、“性自由”、“安乐死”、“选择独身生活”、“人工流产”、“离婚”、“公款吃喝”等15项。调查发现,青少年最不能宽容的依次是“贪污受贿”、“见死不救”、“司机肇事后潜逃”。而普遍认为“安乐死”、“离婚”、“选择独身生活”、“同性恋”可以宽容,这反映了当前青少年对非道德有宽容的一面。
从中学生对这15项的宽容度中可以看出(见表7),最不可宽容的依次是“吸毒”、“贪污受贿”、“司机肇事后潜逃”,认为可以宽容的依次是“性自由”、“安乐死”、“选择独身生活”。从大学生对这15项的宽容度中可以看出,最不可宽容的依次是“不敬重父母或老人”、“吸毒”、“司机肇事后潜逃”,认为可以宽容的依次是“选择独身生活”、“安乐死”、“离婚”。从青年知识分子的成人观念来看,最不可宽容的依次是“贪污受贿”、“不敬重父母或老人”、“司机肇事后潜逃”,认为可以宽容的依次是“安乐死”、“选择独身生活”、“人工流产”。很明显,青少年在对当前社会生活中的负面因素认识上存在一定的年龄差异。中学生在年龄上还处于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转化之中,所以把吸毒放在不可宽容的第一位;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意识增强了,所以比较关注家庭的责任,把不敬重父母或老人看得较重;而对具有一定社会成熟经验的青年知识分子来说,他们对社会比较关注,所以认为贪污受贿的不正之风是最不可宽容的。
不同年龄宽容性比较(不能宽容)(%)
青年知识分子
司机肇事后潜逃
不敬重父母或老人
偷税漏税和收藏赃款赃物
选择独身生活
从表7中可以看出,人们对某些行为的道德宽容程度有所提高,如离婚在以前曾被认为是不光彩的事,而如今大家已经变得相当宽容了。对有些新潮的观念也变得相当宽容了,如性自由、安乐死。今天变化最深刻的是中国家庭婚姻观念的变化,表现在对这类的宽容性在增加。
从调查中发现,青少年普遍对不敬重父母或老人的行为不予以宽容,这表明传统的孝道观念信仰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人们对近年来的丑恶现象与腐败现象表示极大的不满,而对同性恋之类的问题表示宽容。
从性别上看(见表8),男女在独身、同性恋、安乐死、离婚的宽容性上基本保持一致。而在对嫖娼一项的态度上,男女差异较大,表现为男性宽容性高于女性,但在对离婚上,女性宽容性则高于男性。另外,在对不孝敬父母、见死不救、性自由上,男性显得更为宽容。
不同性别宽容性比较(可以宽容)(%)
司机肇事后潜逃
不敬重父母或老人
偷税漏税和收藏赃款赃物
选择独身生活
毫无疑问,随着社会发展,人们会在个人与社会之间明显地划出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对于前者,诸如制造公害、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等违反人类共同利益、公共道德的行为将给予坚决抵制,不予饶恕;而对于后者,只要不危害到社会、他人的利益,属于他人的私事则给予最大限度的宽容。由此,凡属于那些体现人的尊严和个性的行为方式将受到普遍重视。
另外,在对负面的生活品行调查中(问卷中提供了欺骗、霸道、自私、懒惰、浪费、贪污、违法、暴力、虚伪、冷酷等10项),调查发现青少年最不能宽容的是欺骗和虚伪,其次是违法。而比较宽容的是浪费和对人冷酷。青少年对欺骗和虚伪不能认同,反映了在今天虚伪的道德在金钱轻轻一指之下毫无抵抗能力地沦陷。道德首先要还“人”以本来面目,人首先要成为自己,有了自己才可以有其他,要拒绝自己心理邪恶的情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浪费是当下一个严重的社会心理问题,它昭示了现代国人精神的贫困,尤其是公共责任感的缺失。乃至于有人把浪费的能力当成了一种“身份符号”,当成了衡量一个人有没有“面子”的重要指标。
另外,在对违反公共伦理、日常法律与日常道德认同的研究中发现(见表9),青少年对公共伦理上的行为最不能接受,例如在路上乱扔杂物、穿马路时不看红绿灯,而对另外一些社会公德有所忽视,如坐公交车不买票等。同时,研究发现,在日常道德认同上还存在着男女性别差异(P<0.05)。在对公共规范行为的认识中,明显地反映了青少年对一些基本的社会公共生活规范的认同出现了偏差。
青少年道德认同性别比较
(四)结果启示
目前,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面临的挑战,既有时代性、国际性,又有地域性、民族性。各种价值观冲击着每一个人头脑,其道德观念受到多元化的挑战。根据调查统计结果,得出如下值得深思的结论。
1.传统道德价值与现代道德价值并存
青少年崇尚什么样的品德,是展现他们价值取向的一个重要标志。从统计情况看,青少年的选择比较分散,说明了他们在道德价值观念上的多元性和多样性、多变性特征。但研究也发现,青少年较好地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优秀品质,对社会普遍憎恶的品行有广泛的共同反对倾向,同时积极追求与现代社会特别是与市场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现代意识和优秀品质。从调查不难看出,绝大部分的传统品德,如“仁”、“孝”、“信”、“诚”、“廉”等仍然受到肯定。这说明作为社会文化沉淀下来的这些品德,并未因为社会发展和时代变迁而失去其价值,相反其生命力具有恒久性。从性别因素的影响可以看到,男性和女性在传统与现代所谓“革新”的品德之间呈一种互补性关系,这有助于实现社会道德的平衡,达到社会的稳定。
在大多数的传统美德仍受到人们的认同和推崇,道德观念上的传统取向相当明显的同时,现代的道德观念也在逐步生成和发展,一些明显不适合于时代的传统品德,如“俭”、“公”、“勇”、“恕”等不被重视。从调查的结果看,同传统的五常德性“仁”、“义”、“礼”、“智”、“信”相比,其中“仁”、“孝”、“信”得到了很好的延续,而现代生活中又增加了“公正”、“责任”、“爱国”、“荣耻”等现代基本价值观。因此,新时期可以基本确立青少年的“新五常”主导道德价值取向:“仁爱”、“诚信”、“孝敬”、“公正”、“责任”,其中后两个德目体现了西方社会的伦理特征,表明了当今社会青少年的道德取向正由德性伦理向责任伦理过渡,出现了传统道德价值与现代道德价值并存的特征。
文化是一个不间断的河流,现在中国人身上仍然有强烈而深厚的传统道德观念。对道德价值中的“信”普遍认同较好,在人际交往日益频繁,人际关系愈来愈复杂的今天,讲信用、守信用更显得格外突出和重要。
2.道德彰显出宽容性和开放性
在道德观念上青少年基本上呈传统取向,在大多数的传统美德仍受到人们的认同和推崇,道德观念上的传统取向相当明显的同时,现代的道德观念也在逐步生成和发展,但这一过程比想象的要缓慢,如对离婚和选择独身生活的态度就是最好的例证。另外,也要看到,人们对现代道德观念或品德,如创造性、独立性、宽容性等吸纳和接受程度不如想象得那么高,这既反映了在现代化进程中人们的道德观念保守、滞后的一面,也表明了处于深层的传统道德文化改变的艰巨性。
由于传统的中国社会是一个泛道德社会,道德系统对人有一定的约束作用,但由于社会结构的变化,道德明显彰显出它的宽容性和开放性。在道德观念上,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界限已变得日益清晰。首先并突出地表现在性和婚姻上,如独身生活、同性恋、安乐死、离婚等,在这些私人领域里,人们的道德观念变得相对比较宽容和开放。人们对道德的宽容表现出一定的特点,吸毒、不敬重父母或老人、卖淫、贪污受贿是当前青少年最不能宽容的。第一,人们对某些行为的道德宽容程度有所提高。比如,离婚,若干年前还被认为是十分不光彩的,而如今大家已持相当宽容态度。第二,有些评价在观念上相当新潮和先进,像对安乐死,青少年普遍表示出极大的宽容态度。第三,保留了中国的传统美德,比如大家普遍对“不敬重父母或老人”的行为不予以宽容。这表明传统的孝观念在新时期依然得到人们的重视。第四,对近年来社会上大量涌现的丑恶现象和社会腐败现象表示了极大的不满。
3.道德价值:由一元向一元与多元的结合转变
社会道德的主导价值应该是一元的,但如果片面强调一元的价值取向,最终只能使之成为僵化的教条。社会道德的主导价值与青少年道德价值是辩证统一的,传统德育只重一元的价值取向已不能适应转型社会的要求,因此,应将社会主导价值的一元性与青少年道德价值的多元性结合起来,使德育适应转型社会的要求。由于受一些外来思潮的腐蚀和社会不正之风的影响,一些青少年理想信念淡漠,有的甚至没有信仰,有的崇尚实用主义、个人主义,有的甚至信奉“伪科学”,部分青少年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信仰危机。
当代青年更加注重实际利益,并把追求个人价值与社会奉献统一起来,对奉献与索取统一的要求更为实际。当代青年在价值观的选择上,立足自我兼顾他人,行为方式更多受到现实利益的驱使,敢于争取和维护自身利益。
4.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界限已日益清晰
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家国同构”。这种现象正逐渐得到根本性的改变,私人领域的划出以及相应的道德观念的变化,无疑对传统道德提出了挑战,可以预料,一旦形成这种带有个人本位色彩的道德价值观念,就将全面地影响人们的一般道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婚姻家庭道德。在社会大变革中,年轻一代和老一代之间的道德观念上出现了某些断裂带,这种断裂带不仅包括对婚姻家庭和性问题的看法上,而且还涉及待人接物、人生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各个方面。这种道德观念上的差异,是当代代际关系矛盾和冲突直接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这种断裂不会无限延长下去,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对传统道德的扬弃,新道德的逐步形成,以及新旧道德的整合,代际之间道德观念上的弥合是完全可能的。
总之,当代青少年道德观念正走向多元化,这种现象必将伴随着传统与现代文化的交融和中西文化的交融表现得愈来愈充分和明显,我们应该珍视并继承优秀的传统道德,使之成为中国现代化的动力资源;同时也需要对在现代社会中孕育和生长起来的新道德予以精心培育和引导,推动新旧道德的整合,以保证社会的正常健康发展。
(五)教育建议
我国社会正处在转型时期,而与之相适应的道德体系尚不健全,建构与市场经济具有同一性的新道德体系已成为迫在眉睫的现实需求。因此,新道德体系的建构在社会转型期对社会的发展及人的精神提升具有独特的价值。我国目前伦理道德领域异常复杂,社会主流道德因社会改革、利益重组而变得“一片浑浊”,西方道德思潮的冲击波正“一浪高过一浪”,传统的以宗法、血缘、情感、人情为核心的伦理道德仍固着在许多人的意识中,国人的道德世界正经历从未有过的混乱、迷惘、冲突与裂变,也预示着新的整合。时代在变化,未来社会要求每一个个体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勇于迎接新时代的挑战。然而,在我国传统道德观念中,却把道德行为只归结为约束、给予或牺牲,把道德的作用归结为协调。这种观念对我国现代的学校德育教育也带来负面影响,进而忽视了学生进取性道德品质的培养,在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中由于人类进取精神的发扬和人的主体能动性的发挥,人才能更好地探索自然和改造自然,更好地发展。
1.重构社会高层价值体系
从问卷可看出,青少年认为对他们道德意识影响最大的是社会。社会层面价值观的建构应包括“社会价值观、职业道德、社会公德”三位一体的道德价值体系。在纷繁的后现代文化语境中,我们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和抵制与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相抵触的思想和文化,使大学生切实掌握主流理论立场、观点和方法,能够对当今社会多元文化、多元理论、多元价值观念进行独立分析,以解决理想信念上的困惑及彷徨、盲目和浮躁。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提出,是在社会最高层面价值观上展现出的全社会的共同心声。职业道德也是道德体系建设的重要一环,涂尔干甚至认为这是最重要的部分。在最高层价值观的指导下,建立各领域各自的道德规范,是保证价值观能够得以顺利渗透的关键因素。三位一体价值体系的第三层次是社会公德。要加强公民的社会公德教育,倡导符合国情的社会公德思想,加强监督和法律行政监督体系的建立。同时我们更要发掘中国传统美德教育资源。发扬我国传统美德,使之现代化,是能使我国传统文化和公德建设同时获益的举措。
2.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于一体的德育体系
由于影响学生思想道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因此,加强学生思想道德的工作也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它不仅要靠学校的努力,也要靠家庭和社会的配合。无论哪一部分的薄弱都会给德育工作的开展造成障碍。
一是要构建好德育内容体系。学校尽管是青少年思想道德品质教育的主阵地,但家庭、社区也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学校要主动与学生家长、社区各方面密切合作,以使“三教”互为补充,形成教育合力。通过学校、家长委员会等形式同学生家长建立经常性联系,大力普及家庭德育的知识,并吸收家长参加德育过程;学校要建立校外教育网点,依靠社会力量,充分挖掘和利用社会“德育资源”,做好德育工作。二是要建立学生、教师、家长全面参与的德育评价体系,从各个方面对学生的道德水平、道德行为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反馈给受教育者,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典型的警示作用、主流的带动作用、受教育者的自省自律作用。同时将评价结果与学生的综合评比、教师教育成绩的认定挂钩。教育者亦可根据评价结果发现受教育者哪些方面存在缺点和不足,以便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增强德育的针对性,提高德育的实效。
学校德育是一种持久的发展的教育,需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去研究,为学校德育的创新不断提供科学的理论,使学校德育走向现代化、科学化。
3.弘扬“仁”、“义”、“礼”、“智”、“信”的传统道德
可以看出,现代化的传统道德与构建和谐社会息息相关,代表了和谐社会的道德价值取向。“诚”、“信”体现了道德的经济价值,是市场和谐的要求;“礼”、“廉”体现了道德的政治价值,是政治和谐的基础;“忠”、“义”是一种精神境界,体现了人的精神价值,是人际和谐的需要;“孝”、“耻”,是道德价值的源泉,是良知的产物,体现了道德的自身价值,是家庭、社会和谐的根基。
关爱与孝敬是当今青少年普遍认同的两大传统道德价值。其中关爱是一个多层次、内涵丰富而深刻的概念,是中国的传统美德,也是人类最基本的道德情怀。《三字经》中的“人之初,性本善”,历来被古人列为“立教之初,发端之始”,关爱在今天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张扬,今天的青少年给予了它最大的认同。而“孝敬父母”的道德观念是中国传统美德的健康内核。未来的社会道德教育要强化了解父母、理解父母的道德认知教育,要加强亲近父母、关心父母的道德情感教育,同时也要增强尊重父母,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给父母添麻烦,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减轻父母辛劳等的道德行为教育。
4.当前要激发唤醒青少年俭朴与无私奉献的良知
现代社会奢侈和浮华的不正之风正毒害青少年,很多青少年因富为荣、因穷自卑已成时尚,对青少年人生观影响很大,把中学生守则中俭朴美德的教育目标去掉,笔者认为实属不妥。因此,要弘扬中国古代的“俭朴美德”的传统。
在今天,奉献服务社会的行动有时不被周围人群认可,甚至被讥讽为“傻子”。无私奉献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反映和体现的是社会成员对国家、集体和其他需要帮助者的一种纯洁高尚的道德义务关系。所谓“无私”可以理解为不自私,就是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毫无保留。所谓“奉献”就是要心甘情愿、恭恭敬敬地付出,如扶危济困,给慈善事业捐款,参加义务社会服务等。要把别人的幸福也当做自己的幸福,“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精神”仍然是社会需要大力宣传和弘扬的道德精神的最高境界。
(杨韶刚、万增奎)
摘自:《中国伦理道德报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文章来源: 中国网责任编辑:
发表评论用户名
文明上网 登录发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少年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