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指导记录怎么写参考文献怎么写有2个具体例子,请指导下。

论文指导老师说我的论文参考文献格式有两处错误,我怎么也找不到了,麻烦高人帮忙指点下!不胜感谢!_百度知道
论文指导老师说我的论文参考文献格式有两处错误,我怎么也找不到了,麻烦高人帮忙指点下!不胜感谢!
小学班主任[M],北京,1989.6,檀传宝,百度文库.16:中国林业出版社,当代小学生成长指南[M],2007,岳麓书社.25,远方出版社,.6,21世纪中小学生素质教育文库(67):人民教育出版社。[12] 黄济。[10] 肖川,陆士杰, 《如何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广西教育出版社,小学教育学[M].1-10:科学出版社,。[4] 刘垣生,北京。[5] 张斌贤等。[6] 于世献,] 张金芳:教育科学出版社.9,武汉大学出版社。[3] 翟天山。[11] 刑改萍主编.2,差生的预防教育,北京,2010。[7] 杨聪霞.14,1997,莒县刘官庄镇第二中学,后进生的心理特点与教育[M],21世纪中国教育改革论坛[J],教育学基础[M]。[2] 蒋宗尧,2005,北京,教育教学论[M],教师实用手册[M],中小学教育科学研究[M]。[13] 李洪元,北京,2002年下卷161-163,1996:师范大学出版社。[8] 王铁军,《浅谈后进生转化策略》,1999,教育的理想与信念[M].12。[9] 湖炯涛.12,劳凯声,2002
提问者采纳
出版年:教育科学出版社.中国教育报,且作者与作者之间用“; (2)如果解释某些内容,论文集[C].[2]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专著[M]、学位论文.参考文献体例格式如下、所有者或责任者(为方便描述、内部资料:期刊文章[1]作者.论文题目[J].期刊名称,与注②要求一样、编者,起止页码.专利引用日期(任选) .&#5你的标点符号出错
你可以参考下面的要求修改,32(6),要以圈码标识上标①表示。②对于不同文献的作者,期刊文章[J]; [2]编者或作者.书名或论文,或者引文来自经典著作,三个及以下作者的:出版社,要把作者名字全部写出来,出版日期.&#57348, 报告[R],三个及以下作者的、报告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居中)[1]高建民; [4]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领导讲话,如“……和谐社会①,2002; 电子文献&#57348。(3)说明,报纸文章[N].教育评论,以及转引自有关文章:专利号。③对于英文文献,卷(期).2003年中国教育绿皮书[M]、文件法规.农村税费改革对基础教育财政的影响[J]:8-10,(5)。”,专利[P],要在第三个作者后加“等”,学位论文[D],发表或更新日期/三个以上作者的。作者名字姓在前名在后.[3]张景勇,要在第三个作者后加“et al”:起止页码. 专著.5倍行距,标准[S],年,2003、工具辞书、报告&#57348、论文集:①文献类型标识方法为,均可做为注释(说明作者,”分开;
[3]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家把脉农村学生辍学率顽症[N];三个以上作者的,1、题名和出处)。参考文献(黑体,小三,均以作者代替).北京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参考文献的相关知识
其他1条回答
6,7两处标点不对吧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查看话题
请教参考文献的两个问题
1、一般如果引用中文文献,需要标注(in Chinese)么?
2、是不是所有的期刊名都要缩写?如果写全名可以么?
谢谢谢谢谢谢!!!
总之都是按照期刊具体的格式要求的,它会有专门的格式指引的,以那个为准。。不过话说一般是全名,汉语的标出in Chinese.... Originally posted by 炮灰大神 at
总之都是按照期刊具体的格式要求的,它会有专门的格式指引的,以那个为准。。不过话说一般是全名,汉语的标出in Chinese.... Thank you^_^但是要求上也没有说这个... Originally posted by Alexshao at
Thank you^_^但是要求上也没有说这个... 一般都会有,不过可能在某个猥琐的角落不好找。。如果你用endnote的话,它官方的网站上有很多期刊要求的格式的模板可以下载的。。。 额,sorry,楼主,我记忆有偏差了,我找了几篇paper看了一下,很多地方是用缩写期刊名字的。。比如Phys. Rev. A这种.... 我看过的文献中,参考文献的期刊名都是缩写的,没看到全名的 1.写上可以,注意投英文国际期刊,非英文的文章引用不要太多.
2.我们都是写全名-用缩写的杂志,你写了全名没有关系,很多出版社给你换成缩写;但你用缩写(本身这就容易出错),需要全名的话,很难换回去(出版社不一定知道全名是什么,特别是非英文杂志). 不用也行,楼住 可以的,但最好按要求结题报告是课题研究的“收官”阶段,旨在反映课题研究过程和结果的书面材料。通过结题报告在同学之间进行交流培养自己归纳、总结、概括、推理和论述能力,学会展示自己的工作和成果;总结和反思自己的研究工作,不断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
&&& 结题报告的要素:结题报告主要是介绍自己的研究过程和结果。报告将以下几个问题介绍清楚:
做了什么事情(研究的题目)。 是谁做的(课题组成员--课题负责人、组员是谁?)。 为什么要做(课题的目的、意义、来源及背景)。 怎样做的(课题研究的过程)。 做得怎样(课题研究的结果)。 讨论或体会(有哪些尚待解决的问题需要和同行探讨;有哪些感受向同行交流)。 参考文献(要注明参考文章的作者、名称;如果是网上查寻的,还应注明网址)。 &
&&&& 结题报告的一般格式: 一般由标题、摘要、研究背景、正文、参考文献等部分组成。
(一)标题&
标题是课题研究内容的高度概括,在整篇论文中起“画龙点睛”作用。标题名称要注意以下几点:⑴引人注目。题目要新颖,醒目得体,能准确表达研究内容,恰如其分地反映课题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切忌“体会” 、“浅谈” 、“管见”之类用语,否则显得肤浅、俗气。⑵简练明了。标题字数要少,直奔主题,使人一目了然。若标题偏长,可增设副标题。⑶便于分类。标题要表明研究的主要变量,能看出研究内容的学科范围和课题类型。&
(二)摘要&
摘要是课题研究的内容提要和研究成果的简短总结,能直接说明研究的问题、方法、过程和主要结论。使读者看了摘要后能了解结题报告的概况,以决定是否值得阅读全文。摘要撰写要短小精悍、准确完整、严谨流畅,一般不要越过300字。
(三)研究背景&&
研究背景又称提出问题、前言、引言,这是研究报告的开头部分 ,其重点是提出研究问题和研究假说。引言的逻辑结构为:阐述问题的前后联系→提出研究问题→形成研究假说。其主要内容:⑴介绍研究背景和目的,阐述前人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尚未解决的问题及研究进展。⑵简介本课题的研究方法。⑶概述本课题研究成果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四)正文&
& 正文是研究者表达研究成果和研究过程的主体部分,在研究报告中占绝大部分篇幅。要求详细阐述本课题所采用的研究方法、过程,说明产生结果的条件及相关因素,对一些不容易了解的地方要给予明确的解释。正文主要包括方法、结果和讨论三部分。
(1)方法&
& 研究方法是研究报告的主体部分之一,其主要内容包括:①对课题出现的主要概念的定义与阐述。②研究对象的条件、数量、取样方式及研究的时间安排。③各变量间的关系分析。④研究的操作设计与研究成效的比较方式。这部分内容与前面我们的一个专题如何选择研究方法相关的。
&& 结果是总结课题研究的数据和有关的统计分析或调查结论,这是研究报告的另一个主体部分。其主要内容包括:①列举以原始资料为整理所得的统计图表等数量资料和经过归纳的定性资料。②用逻辑学和统计学等技术手段得出结果或结论。③简要说明结果或结论与研究假说的联系。在撰写这部分内容时要注意三点:一是选取数据和现象描述要实事求是。数据或取样要准确、具有代表性,事实材料要有典型性,决不能按主观意愿任意舍取数据或更改素材,更不能造假。二是图表要少而精,简捷明了。借助图表可以明确、简捷、形象地表示出主要结果,故图表要精心设计、使人一目了然,但不宜过多,一般不要超过3--4个。三是结果或结论要科学严谨。分析问题要遵循认识论规律,所得结论要经得起推敲和验证。写结论时措辞要严谨,逻辑要严密,内容要具体,不能使用“也许” 、“可能” 、“大概” 、“前茅” 等模棱两可的用语,更不能夸大其作用,如“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国内领先” 等。
(3)讨论&
&& 讨论是研究者对研究结果的主观认识与分析,其作用在于从理论上加深对研究结果的认识,并对研究结果不完善之处作补充说明,对研究本身的局限性进行探讨,并指出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科研结题报告 ?德育结题报告 ?课题结题报告 ?怎样写结题报告
& (五)参考文献&&
&& 参考文献列于研究报告的末尾,应注明报告中直接引用或提到的文献资料来源。这不仅反映了作者科学求实的态度,而且是对他人劳动的尊重,同时也是一种文献资料的积累方式,今后要使用同样资料时,参考文献目录无疑是查找的索引。参考文献一般引用正规期刊杂志和正式出版物,未经出版的资料、网上资料和报纸不宜引用。资料引用应列出文献的名称、作者、刊物(或出版社)名称及页码、发表(或出版)时间等。参考文献目录排序有3种方式:⑴按研究报告所提到或引用的顺序。⑵按文献发表(或出版)的时间顺序。⑶按姓氏笔划排序。
& 撰写结题报告的注意事项:&& 撰写结题报告(即科学论文)是一项严肃、慎重的工作,必须要认真对待。除了上述的要求外,还应注意下列问题。&
&&& 1.论文撰写要注意科学性、真实性和新颖性
&  科学性是指题目与结论的合理程度,要做到书写规范、文理通顺、叙述明确、层次分明、逻辑严谨。真实性是指原始材料是否完整,论文是否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原始材料完整是指有原始记录(应由学生本人填写),并附有必要的实验数据、图表、照片、标本等。不能凭自己的主观意愿,任意修改数据或素材,为自己的观点报务。研究性学习论文切忌“成人化”,老师给予必要的指导是可以的,但不能越疽代疱。新颖性即独创性,论文中结果与有关数据是通过实验或调查获得,是他人所没有的。以往的学生论文存在“假大空”现象,关键是没有实验数据及其它原始材料,或从报刊杂志上抄袭。因此,我们必须从源头抓起,在研究过程中必须重视原始材料的积累。研究的成功经验要在实践中通过检验并加以推广,若发现问题可以进行下一轮的探究活动,进行滚动式研究。
&&& 2.要善于运用和图表来说明问题 &   研究结果完全用文字表述,不但比较繁琐,有时还不容易表达清楚。若在文中恰当运用图表,可以简捷明了地表述研究的主要结果。图表可以对研究过程中一些零乱的原始数据进行初步加工整理,从而直观地反映数据的某些规律和特征,显示事物发展规律、变化趋势及分布状况。常用表格有分类表、频数频率分布表、累积频率分布表等。使用表格一般都要进行显著性检验,如卡方检验。有时为了更直观地表达研究结果,可以用统计图像,如条形图、圆形图、线状图等。在论文中若运用量表和常模,必须标出名称,并简述使用方法[1]。   3.论文的篇幅要适宜
&&& 要做到行文流畅,不说空话、大话,对于一些谦虚和自夸之词、一般公式及推导、一般常规的实验方法等等都可省略。凡能用表格说明的问题,就不必用文字描述;能用图像表达的,就不必列表格。总之,要做到删繁就简,字无废言。
阅读:人次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培训超市& (5000多套光盘)硕博论文网欢迎您
您当前的位置: >
> 北京理工大学硕士论文格式要求及范例
本文为北京理工大学硕士论文格式要求及范例,从硕士论文构成、硕士论文撰写及打印格式基本要求等12个方面结合范例介绍了硕士论文格式。
1 &北京理工大学硕士论文的构成
1.1 &引 &言
本文的目的在于提高硕士论文的写作效率。&
1.2 &前置部分
1.2.1 &扉页
首页用中文,后一页用英文。要有题目、硕士论文标注文字、作者、导师、学校、日期。
中文题目中一般不要出现英文名称和英文字母的缩写词。字数一般不要超过20个,但可以有副标题。
1.2.2 &摘要
首先为中文摘要,然后另页起为英文摘要(Abstract)。摘要和Abstract在内容上要相同。摘要应说明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重点是结果和结论。
摘要中一般不用图、表、化学结构式、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
1.2.3 &关键词
关键词选3~8个。另起一行,排在摘要的左下方。
标题&关键词&和&Keywords&后空一格且不跟&:&号。各个关键词间用逗号分开。 &Keywords&不要写成&Key words&。
1.2.4 &符号表
表中给出符号、符号的含义说明、国际标准单位和首次出现的页码。
符号按字母顺序排列,先出现英文字母符号,再出现希腊字母符号。收录要全, 常见的问题是一方面列了&符号表&,另一方面,论文中的一些符号并没有收入表中。
1.2.5 &缩略词表
表中给出缩略词、英文全称、含义的中文说明和首次出现的页码。
按英文字母顺序排列。
缩略词表不能与重要符号表混合成一个表。
1.2.6 &目录页
目录页各层标题中同一层次的排列要靠左对齐, 且下一个层次的标题都应比上一个层次向右缩进2个字的空间。
页码靠右对齐。&
目录页中各章节如何安排, 哪一章在前, 哪一章在后, 哪些内容为一章, 哪些内容为一节, 都必须在写作前与导师商量好, 然后再撰写。否则一旦导师要求重新编排章节, 这以前的写作时间和精力就被浪费了。
1.3 &主体部分
1.3.1 &一般要求
全文要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页码。页码应标注在每页的右下角。封面、封二、封三和封底不编页码。将目录页等前置部分(见第1.2节)单独编排页码,用罗马大写数字Ⅰ,Ⅱ,Ⅲ,Ⅳ,Ⅴ,Ⅵ,Ⅶ,Ⅷ,Ⅸ,Ⅹ,Ⅺ,Ⅻ等。
图、表、公式、化学反应式等,用阿拉伯数字分别分章依序、连续编排序号。
论文中第一次出现缩略词时,无论有多么熟悉, 要给出中、英文全称,此后一直用缩略词,不再出现中、英文全称。
1.3.2 &引言&
引言要叙述研究工作的目的、意义、内容或对象、国内外相关领域的近期工作、本课题的重要发展(里程碑)以及作者所在学科组的工作。引言还应叙述本项研究内容的关键环节、难题所在、理论基础和分析、研究设想、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预期结果和全文的安排等。叙述时语言要精练、准确。常见的问题是重点内容被&淹没&在大量素材中, 并没有达到上述各项要求。
1.3.3 &正 &文
正文各章、节要给出详细的研究内容,包括研究对象、实验和观测方法、仪器设备、材料原料、实验和观测结果、计算方法和编程原理、原始数据或原始资料、经过加工整理借讨论的图表、对方法和结果的讨论、形成的论点和导出的结论等。各章中要特别注意科学合理地给出最第一手的数据、图表、设施说明图有关照片等。有些内容不宜作为正文内容,可以作为正文的附录,放在&参考文献表&后,哪些内容作附录要征求导师意见。常见的问题是上述各项内容虽然写了,但一章一节作为一个整体没有产生&研究&的&味&。
每一章都应有&本章小结&作为最后一节。小结中不但要给出有关研究结果的总结,而且要给出有关研究方法的总结。&本章小结&中的结论用1)、2)、3)&&给出。
1.3.4 &总结与展望
最后一章应为&总结与展望&。第1节的标题应为&总结&,总结部分须是最终的、总体的结论,不是正文中各章&本章小结&的简单重复。结论应准确、完整、明确、精练。第2节的标题应为&展望&,可以在这一节中提出有关建议,例如尚待解决的问题、仪器设备改进意见、下一步研究设想等。
1.3.5 &参考文献表
硕士论文在正文后要给出参考文献表(见第3.3节)。
1.3.6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在这个目录中,只放入已经发表的与论文课题有关的学术论文和专利等。没有被正式录用的论文不列入目录。
1.2.7 &致谢
具体内容可以参考&博士论文格式与要求&一文。
2 &北京理工大学硕士论文撰写及打印格式基本要求
2.1 &论文形式
2.1.1 &打印用纸
打印用A4纸。
2.1.2 &页面设置
页边距取上3.0 cm,下2.0 cm,左2.8 cm,右2.2 cm,页眉1.8 cm,页脚1.5 cm。行间距取22磅(操作:格式?段落?行距?固定值?设置值22磅)。字间距取加宽1磅(操作:格式?字体?间距?加宽?磅值1磅)。
在上述要求下,请检查是否实际可以达到每行35字,每页32行,每页字数约1120字。
学位论文的每一页,从前置部分起,都要有页眉,写&北京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居右排列。
2.2 &字体和字号
2.2.1 &前置部分
前置部分中,标题&摘要&、&关键词&、&重要符号表&、&缩略词表&用四号黑体加粗,正文用小四号宋体。&Abstract&标题用Times New Roman,四号,加粗。正文用Times New Roman, 小四。&Keywords&用Times New Roman,小四,加粗。
目录页中,标题,即&目录&两字,用四号黑体加粗。编排时,前置部分的每个标题用小四号黑体加粗,写在目录上的章名用四号黑体加粗,其他各个层次的节名用小四号宋体。&
2.2.2 &主体部分
每章标题取黑体加粗, 三号。每节标题取黑体加粗, 四号。节以下标题取黑体加粗, 小四号。各级标题中的序号取Times New Roman加粗。
正文部分取宋体, 小四。
正文中, 从每节标题开始(包括每节标题在内),各层标题和正文各行的行距一律一样,即标题前后不留空。
页眉取宋体, 五号。
图序和图题用五号黑体加粗。图注与说明用小五号宋体。
表序和表题用五号黑体加粗。表身内容用五号宋体。表注与说明用小五号宋体。
2.3 &标题层次
采用四级标题制。在正文中,每章大标题为第一层次。不写&第1章 &引言&,应写&1 &引言&,居中排。第二层标题&1.1&、&1.2&等居左排列。第三层标题&1.1.1&等居左排列。可以有第四层标题如&1.1.1.1&,居左空2个字符排列。
在四级标题以下或正文的叙述中,还有层次性描述时,不可有第五层标题如&1.1.1.1.1&, 用&1),2),3)&,再往下用&a),b),c)&。
不要在标题上标注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应标注在正文的叙述中。不要在标题上标注缩略词或其他说明性文字。这些内容应出现在正文叙述中。
3 &北京理工大学硕士论文参考文献格式范文
3.1 &一般要求
常见的问题是参考文献过少, 或参考文献不是直接的第一手的文献。为了表明硕士论文的学术水平,参考文献要收集经典的、影响大的、引用的多的或权威学者发表的。一般性的参考文献尽量多用最近一、二年的文献。&
论文中出现的具有专业&事实和证据&含义的图、表、公式、数据、结论等,除非是本文工作或研究的结果或结论,一定要给出所引文献来源,最合适的做法是标注参考文献。常见的问题是有具体数据但没有权威的来源,即没有标参考文献。
有时为了省略实验方法、仪器设备的繁杂的说明,可以标注参考文献,此时应该用文字明确说明,例如&方法的介绍见文献&。
引用文献时要引用关键词、词组和重要事实,而不是句子,引用时&句子&和&内容&要自己重写,尽量不要直接抄录文献上的句子,实在避免不了,不能多于3句(含3句), 否则算抄袭。即使只抄录了2句或1句, 也要把这个文献作为参考文献标明。如果这两句话原本就标了参考文献,那么要加上或换成被引的手边的这个文献。中文、英文参考文献都应该执行上述原则。
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采用顺序编码制(见GB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参考文献表中的各篇文献要按照正文部分引用文献出现的先后顺序连续编码,并将序号置于方括号中。常见的问题是硕士论文正文修改时在正文中间增加了参考文献, 但编码顺序没有调整。
引用多篇文献时,只须将各篇文献的序号在方括号内全部列出,各序号间用&,&。如遇连续序号,可标注起止序号。如:[1]、[3,4]、[1,5,8]、[2-5]。
参考文献表不编章的序号,即它不是一章。请注意,在论文目录中称&参考文献&的这部分内容,本文都称为&参考文献表&。
3.2 &文内引用参考文献的标注
在正文中引用参考文献有如下几种情况。
3.2..1 &句末引用
CexZr1-xO2已成为新一代汽车尾气催化净化处理的关键材料[3]。
化学振荡,混沌与化学波的基本内容见文献[14]。
3.2.2 &作者姓名后引用
曾庆轩和冯长根[7]研究了化学振荡和化学混沌。
1998年,胡晓棉和冯长根[12]进行了Cook-off实验。
3.2.3 &观点、数据等处引用
在陈朗的研究中采用120 ℃[5,6-8]作为反应温度。
文献[4]给出了详细的软件说明。
3.3 &文后参考文献表著录规则
3.3.1 &排列
文后参考文献表按文献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依次排列。顶格编排,回行时缩进5个英文字母的空格。
每条文献单独排。
每条文献末尾加&.&。
3.3.2 &著录应齐全
文献的著录项如人名、文献标题等应齐全,不得使用&同上&、&ibid&等字样。
3.3.3 &作者的著录
文献作者不超过3个时,全部列出。超过3个时,只著录前3个作者,后加&, et al&。& et al&须斜写。应姓前名后,姓全大写、名首字母大写,姓、名之间不用逗号。名可缩写,不加缩写点&.&。国外文献作者请认真核实姓和名。英文姓名例如P. Gray, 应该变为&Gray P& 。
3.3.4 &期刊名称的简写
期刊刊名可以缩写,不加缩写点。以下是刊名缩写基本原则。
1)由1个单词构成的刊名不能缩写。
2)由1个单音节或5个以下(含5个)字母组成的词不能缩写。
3)刊名缩写时,其中的冠词、连词、前置词一般应删除,但前置词作为刊名首词则要保留。
4)刊名中有人的名称,这个名称不能缩写。
5)著录缩写刊名时,原刊名中的符号,例如连字符&-&、加号&+&要保留。
3.3.5 &字母大小写
外文书名、论文标题名、专利名、标准名、报告名中的首词大写,其他小写(除专有名词外)。期刊名每个实词首字母大写(见第6章&外文字母&)。
3.3.6 &期刊年、卷、期和页码的写法
1)期刊有年、卷、期号:): 253-265.
2)期刊有年、卷号,无期号:3-265.
3)期刊有年、期号,无卷号:2003(2): 253-265.
3.4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格式
3.4.1 &专著(包括普通图书、会议录、汇编、学位论文、报告、标准)
【著录格式】序号 &主要责任者. 题名: 其他题名信息[文献类型标志]. 其他责任者. 版本项.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 引用页码[引用日期]. 获取和访问路径.
表3.1~3.2给出了文献类型的标志。
表3.2 电子文献载体和标志代码
载体类型 磁带 磁盘 光盘 联机网络
标志代码 MT DK CD OL
[1] 冯长根. 热爆炸理论[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
[2] 冯长根. 热点火理论[M]. 长春: 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1.
[3] 冯长根. 小尺寸微通道爆轰学[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1999.
[4] 冯长根, 曾庆轩. 化学振荡, 混沌与化学波[M]. 北京: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4.
[5] 陈朗, 龙新平, 冯长根, at al. 含铝炸药爆轰[M]. 北京: 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4.
[6] 王丽琼, 冯长根, 杜志明. 有限空间内爆炸和点火的理论与实验[M]. 北京: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5.
[7] 李俊平, 周创兵, 冯长根. 矿山岩石力学&缓倾斜空区处理的理论与实践[M]. 哈尔滨: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2005.
[8] FENG Changgen. Thermal theory of explosion and ignition[M]. Beijing: New Times Press, 2000.
[9] PEEBLES P Z, Jr. Probability, random variable, and random signal principles[M]. 4th ed. New York: McGraw Hill, 2001.
[10] 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全科学技术研究中心. 城市与工业安全: 2003中国(南京)首届城市与工业安全国际会议论文集, 南京, -30[C]. 南京: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3.
[11] YUFIN S A. Geoecology and computers: Proceedings of the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s on Advances of Computer Methods in Geotechnical and Geo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Moscow, Russia, February 1-4, 2000[C]. Rotterdam: A. A. Balkema, 2000.
[12] 王树山. 爆轰波非常规传播现象及其应用研究[D]. 北京: 北京理工大学, 1995.&
[13] 钱新明. 危险评价突变模型研究[D]. 沈阳: 东北大学, 1996.&
[14] 王亚军. 整装催化剂及催化转化器若干研究[D]. 北京: 北京理工大学, 2000.
[15] 刘霞. 酪氨酸磷酸酶1B抑制剂及其降血糖作用[D]. 北京: 北京理工大学, 2004.&
[16] FENG Changgen. Generalized thermal explosion theory: Criticality, transition and temperature-profile evolution in spontaneous ignition[D]. Leeds: University of Leeds, 1983.
[17] WAN Xingzhong. The decomposition and combustion of unstable powders under temperature-ramped condition[D]. Portsmouth: University of Portsmouth, 1993.&
[18] 张力, 黄曙东. 中国核科技报告:岭澳核电站人因可靠性分析[R]. 北京: 中国核信息中心, 2001.
[19] 景国勋. 博士后出站报告: 灰色系统理论在安全中的应用研究[R]. 北京: 北京理工大学, 2000.&
[20] U.S. 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 Federal Highway Administration. Guidelines for handling excavated acid-producing materials, PB 91-194001[R]. Springfield: U.S. Department of Commerce National Information Service, 1990.
[21]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稀土办公室. GB/T 1 汽油车排气净化催化剂[S]. 北京: 标准出版社, 2003.&
3.4.2 &专著中的析出文献(包括普通图书、会议录、汇编中的析出文献)
【著录格式】序号 &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 析出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志]. 析出文献其他责任者//专著主要责任者. 专著题名: 其他题名信息. 版本项.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 析出文献的页码[引用日期]. 获取和访问路径.
[1] 冯长根, 刘霞. 苦瓜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M]//苏定冯, 缪朝玉, 王永铭. 2003年药理学进展.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2] 周长春, 冯长根. 煤矿井下瓦斯爆炸过程结构的初步分形研究[M]//冯长根, 李后强, 祖元刚. 非线性科学的理论, 方法和应用. 北京: 科学出版社, 0.&
[3] 景国勋, 冯长根. 人的行为过程的状态空间特征分析初探[M]//白春华, 何学秋, 吴宗之, et al. 二十一世纪安全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趋势. 北京: 科学出版社, 6.&
[4] WEINSTEIN L, SWERTZ M N. Pathogenic properties of invading microorganism[M]//Sodeman W A, Jr., Sodeman W A. Pathologic physiology: mechanisms of disease. Philadelphia: Saunders, 2.
[5] 蒋军成, 王志荣. Danger and hazards analysis and risk assessment in process industry[C]//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全科学技术研究中心. 城市与工业安全: 2003中国(南京)首届城市与工业安全国际会议论文集. 南京: 东南大学出版社, 7.
[6] WU Chao, YANG Dian, ZUO Zhixing. Establishing professional degree of master of safety administration (MSA) and raising safety status[C]//WANG Yajun, HUANG Ping, LI Shengcai. Progress in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Vol.Ⅳ, Part A. Beijing: Science Press, .
[7] QIAN Xinming, FENG Changgen, CHEN Linshun. Comparison study among the models to evaluate the consequence for vapor cloud explosion[C]// LI Shengcai, WANG Yajun, HUANG Ping. Progress in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Vol. V, Part A. Beijing: Science Press, 8.&
3.4.3 &连续出版物中的析出文献(包括期刊、报纸中的析出文献)
【著录格式】序号 &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 析出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志]. 连续出版物题名: 其他题名信息, 年, 卷(期): 页码[引用日期]. 获取和访问路径.
[1] 冯长根, 刘赵淼, 曾庆轩, et al. 反应NH4ClO4+Mg+K2Cr2O7的非线性化学动力学&Ⅰ. 固相振荡燃烧的实验现象[J]. 化学学报, -235.
[2] FENG C G, SCOTT S K. Times to ignition in systems initiated by light[J]. J Chem Soc Faraday Trans, ): 601-605.
[3] 傅刚, 赵承, 李佳路. 大风沙过后的思考[N/OL].北京青年报, (14)[].
[4] 冯长根. 科技队伍建设中的同行认可价值体系[N]. 人民日报, (08).&
3.4.4 &专利文献
【著录格式】序号 &专利申请者或所有者. 专利题名: 专利国别, 专利号[文献类型标志]. 公告日期或公开日期[引用日期]. 获取和访问路径.
[1] 冯长根, 曾庆轩, 周从章, et al. 一种制备功能性离子交换纤维的新方法. 中国, ZL [P]. .
[2] 曾庆轩, 冯长根, 周从章, et al. 一种糖汁脱色方法. 中国, ZL [P]. .
[3] KEITH C D, SUMMIT, SCHREUDERS T, et al. Apparatus for purifying exhaust gases of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US, 3441381[P]. .
[4] KOSEKI A, MOMOSE H, KAWAHITO M, et al. Compiler: US, 828402[P/OL]. []. http://FF&p=1&u=netahtml/PTO/search-bool.html&r=5&f=G&l=50&col=AND&d=PG01&sl=IBM.AS.&0S=AN/IBM&RS=AN/IBM.
3.4.5 &电子文献(包括数据库、计算机程序、电子公告)
【著录格式】序号 &主要责任者. 题名: 其他题名信息[文献类型标志/文献载体标志].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更新或修改日期)[引用日期]. 获取和访问路径.
[1] 江向东. Solution of information / library management system on Internet / Intranet[J/OL]. 情报学报, ): 4[].
[2] Online Computer Library Center, Inc. History of OCLC[EB/OL]. [].
4 &北京理工大学硕士论文插图格式范文
4.1 &一般要求
表示研究成果的曲线图、谱图等,图的大小应为1个A4纸页面,可以横放。其他所有插图一律占半张A4纸大小。
图序和图题排在图的下方,相对于整幅图左右居中,其总体长度不超过图面的宽度,否则图题应转行排。
图序与图题之间留1个汉字的空格,其间不用任何点号。图序用&图1.1&、&图3.2&。不用&图1-1&、&图3-2&、&图2-2-1&,也不用&图1&、&图2&。
几幅图共用一个图序和图题,每幅图应有子图序,如(a),(b),(c)等。可以有子图题。子图序和子图题置于横标目的下方,相对于横坐标轴整个居中排,每个子图序和子图题在各个图面中的位置应一致。在正文中引用子图时,用&图3.5(a)&、&图3.5(a)、(b)&等形式。
标目是曲线图横、纵坐标的量和单位符号。在标目中,量符号与单位符号之间用斜分数线(/)相隔。标目中的量符号与正文中的一致。&
图注与说明安排在图的下方,图题的上方。
如果插图是引用的,应注明。所注明的内容用括号括起,排在图题下。例如可写&(图引自文献[1])&。
插图中的曲线在必要时可以编码,称为曲线a、曲线b。编码要在图中相应曲线处标明。例如,&图5.11中曲线abc、aeb、afb分别代表推进剂燃烧过程中不同组分所发生的物理化学变化对温度的变化曲线。&
4.2 &插图在正文中的引用
在正文中,先见文字叙述,后见图。不能只有图,而没有正文中相应的文字叙述。&
在正文中叙述时,若提到多个图,最后一个图序不要&图&字,数字之间用浪纹连接号&~&,如&图3.5~3.12&、&图3.3~3.4&。多个图,但不连续时用&和&相连,如&图2.2和2.4&。
4.2.1 &正文中首次提到插图
正文中首次提到插图,有以下几种形式。为了突出硕士论文的研究成果, 写作中应该主要采用第1种形式。
1) 图5.6给出了本文关于温度与时间之间关系的实验结果。
2) 温度与时间之间存在着依赖关系,如图5.6所示。
3) 温度与时间之间的相互影响是值得注意的,见图5.6。
4.2.2 &对插图的讨论
在正文中,非首次提到插图,主要是对插图的讨论和说明,有以下形式。硕士论文的写作中应该主要采用第1种形式。
1) 从图2.3可知,在某个温度下,本项工艺改进是合适的,见图中曲线a。
2) 在某个温度下,本项工艺的改进显得十分合适(图2.3)。
5 &北京理工大学硕士论文表格格式范文&
5.1 & 表格的一般要求
采用三线表。表格的例子见本文第3章表3.1~3.2。
论文中的任何表格都不能没有表序与表题。
表序与表题之间留1个汉字的空格,其间不用任何点号。表序写成&表1.1&、&表2.3&,不写&表1-1&、&表2-3&、&表2-1-3&,也不写&表1&、&表2&。
表身内无数字的栏内,应区别情况对待。&空白&代表未测或未发现,&-&(一字线)或&&&代表无此项(即客观上不存在),&0&代表实测结果为零。
如果表格是引用的,应注明。所注明的内容用括号括起,排在表格底下。例如可写&(表引自文献[2])&。
如果表格是对若干个文献工作的总结,在表格中应该给出一栏,给出文献作者姓并标明参考文献序号,姓与表格其他内容在同一行中一起出现。在正文中首次提到此表时,可以写&本文在表1.4中总结了&&&。
5.2 &表格在正文中的引用
在正文中,先见文字叙述,后见表格。不能只有表格,没有相应的文字叙述。&
在正文中叙述时,在提到多个表时,最后一个表序不要&表&字,数字之间用浪纹连接号&~&,如&表2.3~2.10&。多个表,但不连续时用&和&相连,如&表2.2和2.4&。
5.2.1 &正文中首次提到表格
首次提到表格,有以下几种形式。硕士论文的写作中应该主要采用第1种形式。
1) 表3.2给出了本文的实验结果。
2) 温度与时间之间存在着线性关系,如表3.2所示。
3) 温度与时间的影响是值得注意的,见表3.2。
5.2.2 &对表格的讨论
在正文中,非首次提到表格,主要是对表格的讨论和说明,有以下形式。硕士论文的写作中应该主要采用第1种形式。
1) 从表2.3可知,在某个温度下,产率达到最大。
2) 在某个温度下,产率达到最大(表2.3)。
6 &北京理工大学硕士论文外文字母格式范文
6.l &外文正体
正体外文字母的使用有8种情况。
1) &所有计量单位、词头和量纲符号。
2) &数学式中的运算符号、缩写号、特殊函数符号和某些特殊的集符号等。
3) &量符号中为区别于其他量而加的具有特定含义的非量符号下角标。
4) &化学元素符号。
在一篇论文中,不要交替使用化学元素符号和中文名称,如&O&和&氧&,应固定一种形式。但第一次出现时应两者都有,如&氧(O)&或&O(氧)&。
5) &仪器、元件、样品等的型号或代号。
6) &生物学中拉丁学名的定名人和亚族以上(含亚族)的学名。
7) &不表示量符号的外文缩写字一般排为正体。
8) &表示序号的外文字母。
6.2 &外文斜体
斜体外文字母的使用有6种情况。
1) &数学中用字母表示的数和一般函数用斜体,矩阵符号要用黑斜体。
2) &量符号及量符号中代表量和变动性数字的下角标符号。
3) &描述传动现象的特征数符号。
4) &矢量和张量。
5) &生物学中属以下(含属)的拉丁学名。
6) &化学中表示旋光性、分子构型、构象、取代基位置等的符号,其符号后面常紧随半字线&-&。
6.3 &外文大写
大写体外文字母的使用有10种情况。
1) &来源于人名的单位符号的首字母。
2) &化学元素符号的首字母。
3) &人的名字、父名和姓的首字母。
4) &国家、组织、学校、机关以及报刊、会议文件等名称的每一词(由3或4个以下字母组成的前置词、冠词、连词等除外)的首字母。
5) &表示106以上(含106)因数的词头符号。
6) &量纲符号。
7) &附在中译名后面的外文专有名词以及德文名词的首字母。
8) &科技名词术语的缩写词通常都采用大写体。
9) &月份和星期的首字母。
10) 地质时代及地层单位的首字母。
6.4 &外文小写
1) &来源于人名以外的一般单位符号。
2) &附在中译名后的普通名词原文(德文除外)。
3) &法国人和德国人姓名中的附加词。
4) &由3个以下字母构成的前置词、连词、冠词等(处在句首位置或全部字母都采用大写的特殊情况除外)。
5) &表示103以下(含103)因数的词头符号。
7 &北京理工大学硕士论文量和单位格式范文
7.1 &一般要求
倍数单位的选取,一般应使量的数值处于0.1~1 000之间。例如,1.2&104 N可写为12 kN,0.003 94 m可写为3.94 mm,1 401 Pa可写为1.401 kPa,3.1&10-8 s可写为31 ns。
有的文献中,习惯用符号?表示&直径&两字,在硕士论文正文中不采用这种做法,因为使用符号?在量、单位和缩写中都不是规范的做法。需要用?表示时,可以直接写&直径&。
7.2 &有关问题
7.2.1 &单位符号
应写在全部数值之后,并与数值间留适当的空隙。
例如,应排成100 kg、10 lm(流[明]),而不应排成100kg、10lm。
特例,数值与平面角单位符号?、?、??之间不必留空隙,如30?15?26??不排成30 ?15 ?26 ??。但是,摄氏温度的单位符号与数值间仍要留空隙,如36 ℃不应排成36℃。
7.2.2 &平面角单位
度、分、秒的符号,在组合单位中应采用(?)、(?)、(??)的形式。例如,不用?/s而用(?)/s。
7.2.3 &分子无量纲而分母有量纲的组合单位即分子为1的组合单位的符号
一般不用分式而用负数幂的形式。例如,波数单位的符号是m-1,一般不用1/m。
在用斜线表示相除时,单位符号的分子和分母都与斜线处于同一行内。当分母中包含两个以上单位符号时,整个分母一般应加圆括号。在一个组合单位的符号中,除加括号避免混淆外,单位符号中的斜线(/)不得超过一条。例如,热导率单位的符号是W/(K?m)而不是W/K?m或W/K/m。
7.2.4 &非物理量的单位
例如,件、台、人、圆等,可用汉字与符号构成组合形式的单位。
亿(108)和万(104)等是我国习惯用的数词,仍可使用,但不是词头。习惯使用的统计单位,如万公里可记为&万km&或&104 km&,万吨公里可记为&万t?km&或&104 t?km&。
7.2.5 &量的表示法
如果所表示的量为量的和或差,则应当加圆括号将数值组合,置共同的单位符号于全部数值之后或写成各个量的和或差。
例如,l=12 m-7 m=(12-7)m=5 m,t=28.4 ℃&0.2 ℃=(28.4&0.2)℃
8 &北京理工大学硕士论文数字格式范文
8.1 &一般注意事项
在正文中单独一句话中说到零,用&零&不用&0&。例如,&其中的化学反应放热项为零。&又如,&令式(5.16)等于零&。但是,&令x=0&。
年份一般不用简写。如1990年不应简写作&九O年&或&90年&。日在正文中不要写成(在参考文献著录中可以这样写, 见第3.4.3节)。
8.2 &物理量
物理量量值必须用阿拉伯数字,并正确使用法定计量单位。
【示例】8 736.80 km(8 736.80千米) 600 g(600克) 100~150 kg(100~150千克) 12.5 m2(12.5平方米) 外形尺寸是400 mm&200 mm&300 mm(400毫米&200毫米&300毫米) 34 ~39 ℃(34~39摄氏度) 0.59 A(0.59安[培]) &10%~15%
8.3 &非物理量
一般情况下应使用阿拉伯数字。
【示例】 21.35元 45.6元 270美元 290亿英镑 48岁 11个月 &1 480人 4.6万册 600幅 550名
8.4 &多位整数和小数
8.4.1 &小数的分节
从小数点起,向左和向右每三位数字一组,组间空四分之一个汉字(二分之一个阿拉伯数字)的位置。
【示例】2 748 456 3.141 592 65
8.4.2 &写出小数点前定位的&0&。小数点是齐底线的黑圆点&.&
例如,0.46不得写成.46或0?46
8.4.3 &一个用阿拉伯数字书写的数值应避免断开移行
8.4.4 &阿拉伯数字书写的数值在表示数值的范围时,使用浪纹式连接号&~&
【示例1】150~200千米 -36~-8 ℃ 2 500~3 000元 &10%~15%
【示例2】0.5~1.0mol/L
8.5 &代号、代码和序号
证件号码、文件编号、部队番号和其他序号,用阿拉伯数字。
序数词即使是多位数也不能分节。
【示例】84062部队 国家标准GB
&国办发[1987]9号文件 总3147号 国内统一刊号CN 11-次特别快车 HP-3000型电子计算机 97号汽油 维生素B1
阿拉伯数字,应使用正体二分字身,即占半个汉字位置。&
9 &北京理工大学硕士论文数理公式格式范文
9.1 &一般注意事项
1)重要公式、长式居中排,比较简单的或叙述性的式子串文排。
2)居中排公式前的简短说明文字, 如&若&、&令&、&故&、&因为&、&其中&、&由式(4.7)得&、&解式(6.5)&等, 顶格且与公式排在同一行上;
3) 直排分式改为卧排式,尤其是在正文中排的直排分式。
4)公式的主体应排在同一水平线上。
5)分清繁分式的主辅线。主线比辅线要长,且与公式主体符号排在同一水平线上。
6)主辅式不能密排。主式与其条件式或说明式分开排,通常二者间空出1~2个字位置。
7)根号线的长度应与待开方的数相称。
8)减号和负号的符号是半字线&-&,不能写成三分线&-&。
9) 公式码加圆括号,与公式同行排在右顶格处。
10) 在正文中, 要引入公式时,叙述结束时的最后一个文字后,不加冒号&:&, 也不加句号&。&。
11) 叙述时, 提到多个公式时, 用&式(2.6) ~(2.9)&, 不用&式(2.6) ~(2.9)式&。
9.2 &公式的转行
1)优先在&=&或&&&,&>&,&<&等关系符号处转行,关系符号留在行末,转行后的行首不必重复写出关系符号。
2)其次可在&&&,&&&,&+&,&-&符号处转行,这些符号留在行末,转行后的行首不必重复写出符号。
3)不得已时可考虑在&&&,&&&,&&&等运算符号和&lim&,&exp&等缩写字之前转行,但绝不能在这类符号之后立即转行。
4)如果&&&,&&&等运算符号后面的式子一行仍无法排完,则可在其中的&+&,&-&号或适当的相乘因子处转行。
9.3 &公式中各符号的说明举例
式中T是温度,K;T0是固相初始温度,K;Tgin是气相入口温度,K;u是孔道中气体流速,m/s;?是空隙分数;d是孔道水力直径,m;L是反应器长度,m;?是密度,kg/m3;t是时间,s;x是轴向距离,m;s是几何表面积,m2/m3,s=4?/d;h是传热系数,W/(m2?K);cp是比热,J/(kg?K);?是导热系数,W/(m?K);下标g和s分别表示气相和固相。
不要用以下方式作符号说明
式中 &u&推进剂的燃速,mm/s;
n&压力指数;
u1&燃速系数,即当压力为1MPa时的燃速。
10 &北京理工大学硕士论文连接号格式
10.1 &引言
连接号有5种形式。
10.2 &连字符(短横)的用法
10.2.1 &用于外来语
CD-ROM(只读光盘),e-mail(电子邮件), Three-way-catalyst (三效催化剂) 。
10.2.2 &用于移行
汉语拼音和外文按音节移行,在行末写完一个音节后加连字符,下行开头接着写后一个音节。
10.3 &半字线的用法
10.3.1 &连接相关的汉字名词,构成一个意义单位
以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物为骨架,得到了强碱型阴离子交换树脂。
复方氯化钠注射液,也称任&洛二氏溶液(Ringer-Locke solution),用于医疗和哺乳动物生理学实验。
压力&温度曲线,氧化&还原机理,作者&出版年制,吐鲁番&哈密盆地
10.3.2 &连接汉字词和数字/字母,构成产品型号或术语
&&Al2O3, CeO2&ZrO2固溶体, 东方红&75型推土机,米格&29歼击机,铀&235,L&蛋氨酸
10.3.3 &连接相关的字母、数字,构成各种专门用语
P&N结,Fe&Cr合金,U&2侦察机,HP&3000型电子计算机, GB8170&87
化学键以及键名符号与用半字线, 如&O2&&Ce4+&O2&&Mn+&O2&&。
10.4 &一字线的用法
10.4.1 &连接地点或方位名词,表示起止、路线或走向
本文工作是于2001年3月-2004年1月,在北京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完成的。
我国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秦皇岛-沈阳将建成铁路客运专线。
煤储量在昆仑山-秦岭-大别山一线以北约为94%,以南只有6%左右。
永定河以大致西北-东南的走向流经京津地区。
10.4.2 &连接几个相关的项目表示组合、程序或递进
人类的发展可以分为古猿-猿人-古人-新人这四个阶段。
10.4.3 &连接相关的时间、地点或数目,表示起止
鲁迅()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上世纪60-70年代。
10.5 &长横(二字线)的用法
铁路、公路、航空等交通部门用二字线标明运行起止点或路线。
例如,&北京&&广州&直达快车
10.6 &浪纹连接号的用法
连接相关的数字,表示数值范围。
在CexZr1-xO2固流体中,当x=0.4~0.6时,固溶体显示出最低的还原温度。
血液中的葡萄糖约有60%~70%在肝脏中转化成肝糖原储存起来。
脱水失重率在15%~22%范围的脱水纤维。
IEF单丝的直径一般不超过10~40?m,所以比表面积较树脂大。
IEF作为防毒面具滤料,可降低呼吸阻力约4~5倍。
梨园乡种植的巨风葡萄今年已经进入了丰产期,亩产1 000~1 500 kg。
其中一瓶口插0~200 ℃的温度计。
血糖在用药2~3周后降到正常。
X射线衍射的扫描范围20~70&。
注意以下特例
图3.5~3.12。
表2.3~2.10。
11 &北京理工大学硕士论文标点符号格式
11.1 &一般原则
硕士论文中表达成果、体现水平的指导原则是简明扼要, 要多用逗号&,&和句号&。&,尽量减少使用标点符号的种类。
11.2 &冒号
很多使用冒号的地方,实际上可以用逗号或适当的文字代替,而且句子也增加了可读性,琅琅上口。若已经使用了一些冒号,请改为逗号, 但要把冒号及其前后文字所表示的含义用文字写出来,并使句子具备通顺可读的风格。
例如, &从表中可以看出:当体系不额外加水时,室温条件下为透明溶液&。此处冒号&:&应改为&,&号。
又如,&这些疾病包括:糖尿病、肝病、肥胖症、痛风等&,此外冒号&:&应去掉。
但在表示时、分、秒时用冒号。例如04:00(4小时), 15:40(15时40分), 14:12:36(14时12分36秒)。
在表示比值时, 可用冒号, 例如,&体积比为1:2&。
大多数学术论文中的分号可以用句号代替,而不影响其物理含义。有一些分号也可以用逗号代替。但在解释公式中多个符号的含义时,不同符号的解释之间用分号,见本文第9章&数理公式&。
11.4 &括号
大多数论文中括号内的话实际上应该成为正文的内容,请去掉括号,使其含义变为正文的内容。过多的括号表明思考和安排内容上的欠缺。
使用括号的情况举例如下。
目前, 我国三效催化剂(Three-way-catalyst, 简称TWC)转化器的年需求量已超过500万套。
Scherrer公式中的&对应于(hkl)晶面的衍射角。
汽车发动机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成分主要为一氧化碳(CO)、碳氢化合物(HC)、氮氧化物(Nox)和硫氧化物(SOx)等。
11.5 &不使用标点符号的情况
在出现公式前的那一行最后一个文字结束后,不用冒号&:&,也不用句号&。&,即,此处不出现标点符号,使论文的页面更为洁净,并且不影响意思的表达。
12北京理工大学硕士论文名词格式
正文需要时,用&本文&特指硕士论文的作者,不用&我&或&我们&,也不用&本论文&和&本试验&。
原文地址:/form/11592.html,如有转载请标明出处,谢谢。
您可能在寻找论文格式方面的范文,您可以移步到论文格式频道(/form/)查找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C) 2011 – 2012 SBLUNWEN. ALL RIGHTS RESERVED.
硕博论文网免费提供专科论文,大学本科论文,硕士论文,博士论文范文,为毕业生解决写论文烦恼。
QQ在线客服
硕博论文网
400-600-6836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论文文献综述怎么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