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让慈雕鱼不打架

水族知识、宠物饲养用品、绿植盆栽、多肉植物、微景观、兴趣爱好,分享我们的最宠之物
当前位置: >>鱼种
宝贝来自:
七彩神仙鱼又名七彩燕鱼、盘丽鱼,属热带鱼中的慈鲷鱼科,原产于南美洲的亚马逊河流域。鱼体大小中等,侧扁,尾鳍扇形,形如满月,色彩丰富艳丽,性情稳重,游姿优雅,雍容华丽,素有“热带观赏鱼之王”的美称,在自然环境中,七彩神仙鱼主要栖息于环绕巴西、哥伦比亚和委内瑞拉的热带雨林的河流中。在广大的雨林中有很多的河流,依据这些河流水的颜色可分为“白水”、“黑水”和“清水”3种类型。最著名且最大的白色水河流就是亚马孙河,清澈的河流是黑欧特帕耶和里欧克什格河,而黑水河流则以里欧尼格罗和里欧库奴奴河最为闻名。七彩神仙鱼胆小,游动缓慢,易受惊吓,人们从未在主流河段发现过七彩神仙鱼,而在人迹稀少而静谧,几乎没有暗流的支流和上游区域,以及小湖泊中可以看到它们的踪影。它栖息在水流缓慢的河边,或者是静水弓形湖边。河岸倾斜到一定的深度(1.5~2.5米),并含有尽可能多而且稠密的木材沉积物,在其旁边能见到落进水里的树梢,这才是七彩神仙鱼适宜生存的“家”。有了木材的保护,才能使七彩神仙鱼免遭埋伏在空旷水域里的凶猛动物的侵袭。在水面下1米处水温是30℃,而在4~5米以下则变成23~25℃。原始种七彩神仙鱼大都栖息在水深3~5米的地方,只有在入夜渐渐凉爽后。才会浮出水面捕食河虾、鱼类的卵、蚊子、昆虫和浮木边的木耳等。
七彩神仙鱼养护知识:
别 名:七彩燕、铁饼、七彩、盘丽鱼
科 种:慈鲷科
产 地:南美洲亚玛逊河流域及贝伦地区、秘鲁、委内瑞拉、巴西、圭亚那
水 温:25-28摄氏度℃
硬 度:软性水&
Ph 值:6.2-6.8&
体 长:18-25cm
体 高:16-25cm
可混养鱼:七彩神仙鱼 月光鱼 斑马鱼 灯科鱼 凤尾 玛丽鱼 红箭 鼠鱼,和小鱼混养注意体型大小不能悬殊过大
七彩是一种对水质要求非常高、对水质变化非常敏感的鱼,因此养彩需要将饲养缸内的水质控制在相当稳定的水平。尤其是采用裸缸养彩,虽然优点突出,但水质的变化比较剧烈,控制不好很容易使鱼生病,或者养不出高品质的七彩来。下面本人结合基本原理、换水和水质控制方法。
现在养鱼主要水源还是自来水,但自来水中含有大量的氯和其它化学物质,必须经过处理才能用来养彩。一些较专业的彩友都专门准备一个养水缸,在养水缸的进水口设置一过滤盒,里面配上过滤棉和活性碳,自来水经过这一道处理后,水质会变得澄清,不然直接将自来水注入养水缸,其水质白浊,以后再处理就比较麻烦。注满水后开动空气泵打气(俗称“曝气”),打气10小时以上就可以了。如果没有条件装备养水缸,那么可以采用七彩专用除氯剂或水质稳定剂处理,如果换水量较少是没问题的。
换水对于裸缸养彩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但换水的根本目的是保持水质的稳定,而不仅仅是为了保持水质的澄清。因此对于换水要掌握好以下方面:
每次换水的量因根据个人请情况加以控制,如有时间的话每天1/5的水,把它行程规律,对控制水质有很大作用,如没有时间的话每周两次换水1/3的水一定有规律。&
换水的动作要缓慢,不能直接提着水桶往饲养缸里倒,应该慢慢地将新水注入饲养缸,一方面使水流对七彩的冲击控制在最小程度,一方面也使新水注入后,缸内新老水质的变化平缓进行,让七彩能够逐步适应。
七彩喜欢生活在PH值6.2-6.8的弱酸性水中,一般自来水的PH值超过7.0,要控制水质是在饲养缸内种植叶面宽大的水草,当一些叶片发黄变烂时不要立刻清除,保留浸泡一段时间,这样有利于调低PH值。因为在七彩的故乡亚马逊河流域,河床上铺满热带森林的落叶,其在水中长久浸泡腐烂,最终造就了当地的弱酸性水质。
七彩的繁殖中,这算是难的一环,的确,连公母都分辨不出是不用提繁殖的!七彩不像其他种类的鱼可以轻易的分辨出性别,例如非洲慈雕的公鱼较漂亮,可以一眼就分出。
七彩的公母本身没有太大的差异,需要有相当的经验才能判断的出。以下提供几个判断方式
1、生殖孔:之前版上就有人讨论,公鱼的生殖孔尖细、母鱼的圆粗,但是通常要等发情时生殖孔伸出时较易判断,而且所谓的“尖细”、“圆粗”都只是一种相对的形容词,并没有一个很客观的方式判断,所以对一般人来说,这个方法是不太容易的。
2、头部 :公鱼的头部会较突起,母鱼的会较圆顺。腹部公鱼的腹部平顺,母鱼的腹部微凹
3、体型:通常公鱼体型会较大。
4、颜色:颜色就同一窝鱼来说,蓝色基因在公鱼身上是表现出显性基因,因此同一窝的鱼中,公鱼会较蓝,母鱼会较红。
以上大致提到四点判断方式,笔者在这想强调一点:上面这些判断方式都只是一个参考,并不一定适用在每种品系的鱼身上,也极容易产生误差,通常分辨公母还需要加入一些感觉跟经验,而这两样似乎是最重要的,建议玩家可从同一窝鱼中练习分辨,同一窝的鱼很容易从发色的表现度的差异中判断出性别的,如果这窝鱼的品系还不太乱的话,要分辨是不难的。由上可之,七彩的公母分辨是有其困难度的,没有人敢打包票100%分辨正确,高手级的分辨错误的情形也是常见的,因此最好的方法就是:多看。
中文名:鸽子红
英文名:Pigeon Blood Discus&
鸽子系列的全红七彩(鸽子红、蛇鸽、白鸽、棋盘鸽、万宝路……)提起鸽子七彩神仙遗传性真棒,它可以自己完成一系列的七彩,例如:条纹型鸽子,珍珠鸽子,棋盘鸽子,蛇纹鸽子,一片型鸽子(白鸽、万宝路)、喷点型鸽子、红斑型鸽子,图腾型鸽子,黄金型鸽子……几乎其它品系的特征它都可以溶入并自成一格,所以光是鸽子系统就够玩家们收藏与繁衍了。鸽子七彩神仙唯一令人遗憾之处是身体有黑纱,当环境不良时黑纱会浮现更多,饲养时要注意水质条件等。挑选时,尽量挑黑纱少的鱼,整条鱼看起来光洁亮丽有如晨曦的色调。各类鸽子再依它的品种选其特征重点。例如:条纹型鸽子的条纹要清晰平顺但不要断。珍珠型鸽子要全身布满细小的珍珠串。棋盘型鸽子要类似棋盘划分,纹理清晰。白鸽则要体侧雪白底色亮丽,白色若能布满全身更佳。万宝路红应尽量无条纹,全身色调均匀不带杂斑。喷点型鸽子希望能有很多扎实的红点。红斑型鸽子希望每个大圆斑清楚独立。图腾型鸽子希望有清晰动人的乱纹……等等。
1、 鸽子红七彩神仙&
1991年鸽子红七彩神仙首次面世,立即闻名全世界,它是另辟蹊径的七彩神仙实变新品种。很多人说鸽子红七彩神仙是指它身体上的红色,其实原创者是形容它的眼睛。世上有一种美丽的红宝石称为鸽子红,鸽子红七彩神仙具有的血红色眼睛,就像是最美的红宝石,所以好的鸽子红七彩神仙眼睛必须是血红色。在七彩神仙鱼商品世界里,鸽子红七彩神仙是一种很成功的品种,颜色动人,价格价廉,而且容易饲养,配水草缸也极为适合,八个月大已经完全成熟,繁殖力强。最值得骄傲之处,是遗传力极强,凡是用鸽子红七彩神仙配出来的鱼,必定将其基因遗传至下一代。
2、 万宝路红七彩神仙鱼
你能想象得到吗?今天这么耀眼夺目近乎完美的万宝路七彩,早期竟然是遍布黑纱的鸽子红七彩神仙的后代?每一位七彩神仙繁殖者都有一个梦想,创造属于自己的完美体系,在七彩神仙历史中留下光辉的一页。万宝路七彩神仙原创者泰国的林亚头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个。他当年手上有千条鸽子红七彩神仙,而大部分都是有条纹的。于是他开始有个构想,把这种鱼推至完美极点。正巧当时德国推出阿莲卡七彩神仙全色红鱼,香港创造出天子蓝七彩神仙全色蓝鱼,两者都是极受欢迎的鱼种。林先生决定要附近去所有的图案,制造一条全色红且没有黑纱的完美品种。说起来简单,干起来难,创造历程艰难漫长,整个改良工程需花上数年时间。在创作过程中,林先生采用了条件较佳的鸽子红七彩神仙,配上棕五彩神仙,创造出万宝路红七彩神仙。有一点是林亚头先生未估计到的,就是头上的白色部份,歪打正着,由于白头与身上红色成强烈的红白对比,就好像万宝路烟盒上的红白颜色组合,由此而得名万宝路七彩神仙。繁殖者经过多代净化,终于除去了黑纱,现在已成功创造出清透的鲜红色七彩神仙。此鱼幼年时只现出浅红色及通透特点,未呈现鲜红色。你只要喂含虾红素的饵料或虾卵等,成熟后就能表现它独有的鲜艳红色。万宝路七彩神仙由于色彩耀眼夺目,身上没有黑栋加上鸽子独有的血红色眼睛,非一般红鱼所能媲美,极受世界各地玩家欣赏。后来又经新加坡等地繁殖者努力去掉白头,成为全红色鱼,更风靡世界。
中文名:万宝路
英文名:Marlboro&
万宝路七彩神仙是由泰国的林亚头先生用鸽子红七彩神仙与棕五彩神仙繁殖 出来的。万宝路七彩神仙以其耀眼的色彩,血红的眼睛风靡世界各地。
中文名:黄金
英文名:Golden
变种品系—黄金七彩神仙及派生系统 (黄金、黄金蛇纹、喷点黄金)(一)黄金七彩神仙黄金七彩神仙是由五彩神仙突变而产生的。早期突变种,身上颜色是淡金黄色,鱼身呈透明状,眼为红色,全身完全无条纹,没有黑栋,没有黑环带及黑纱,只在头部有少许头线。鱼的上下鳍边缘呈现红色,是很美的鱼。因为是突变种,饲养遇到一些困难,加上此鱼性成熟晚,需一年半时间才能繁殖,无法大量生产,业者们就把此鱼与其它鱼杂交,这样产量就大大提高了。
可惜,如此一来,我们再难目睹黄金七彩神仙祖先本来面目了。现在的黄金七彩神仙很多都会被繁殖者用来杂配黄鸽子七彩神仙,加强身体的黄色色素。但鸽子遗传性很强,所以配出来的鱼都带有鸽子味道。用这种方法配出来的黄金七彩很容易辨别。子代身上多数带有黑纱,最明显是在鱼嘴附近,上下鳍边凝聚黑色色素,鱼尾也显现黑色。这种鱼产量多,容易饲养。纯种的黄金七彩幼鱼,身体肉色通透,绝对没有黑纱,颜色无比独特,加上毫无砂点,清纯的柠檬黄令人心醉。极为吸引人。这种纯种黄金七彩生长中要特别注意,容易感染病菌,要细心观察,注意防病。
(二)黄金蛇纹七彩神仙
黄金蛇纹七彩神仙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新七彩神仙组合,是目前世界上最新的鱼种之一。最初繁殖者把蛇纹七彩配黄金七彩神仙,但很多都失败。1998年,一位业余爱好者把一条蓝蛇纹配一条黄金七彩神仙才真正成功的繁殖出黄金蛇纹七彩神仙。黄金七彩神仙最弱的一环是身上的条纹,即白色条纹很难在黄色底色中表现出来。把蛇纹转到黄金身上,成数很低,第一代只有20%左右,第二代有30·40%左右,它们大约在8厘米开始出现身上的蛇纹条纹,由于品种未稳定,在每一群仔鱼中都有很多没有表现出蛇纹特征。只要表现蛇纹特征,颜色绝对是金黄色。
(三)红点黄金七彩神仙(喷点黄金)&
红点黄金七彩神仙还不能算是完全成功的品种。红点黄金七彩神仙是繁殖者将黄金七彩神仙与野生绿七彩神仙杂交而产生的新品种。红点是由尾部开始,再延伸至鱼身中部,虽然红点没布满全身,但也十分漂亮。由于红点绿七彩神仙鱼遗传性不及黄金七彩神仙鱼强,市场上的红点黄金七彩神仙都是不稳定的品种,需要用丰富的虾红素饵料来加强红点的凝聚能力。近一两年繁殖者选用的黄金七彩和红点绿七彩来自不同系统,配出来的红点黄金七彩神仙效果也不一样,各有千秋。此鱼其红点遗传性及表现度还需要改进,展望未来,注意其发展’前途。 严格来说黄金系统尚不稳定,只好以黄色来定论,凡黄色鱼都叫黄金七彩。它容易杂配出很多新品种,如黄色七彩神仙与魔鬼交配形成金头魔鬼,黄金七彩与红松石交配称为金早晨,黄金七彩神仙与鸽子红交配称作喷点黄金……杂交种很多,目前有一种肉黄底色外面包着一层淡白色雾状的纹路也算此系列。
中文名:一片红
英文名:Alenquer Red Discus
野生棕七彩的变异种“伊撒红”、“阿莲卡”的捕获,使“红”基底体色成功的转移到子代上遗传下来。“伊撒”、“阿莲卡”棕七彩的强力赤红色遗传基因,可做出全红(一片红)或红松石等红系七彩神仙。
香港的劳永溢大师(现已移台湾),麦海强都是较早繁殖红七彩的名家。台湾在国际上以伊撒红七彩神仙鱼获总冠军更掀起了创造全红(一片红)鱼的高潮。万宝路红七彩起源于泰国林亚头先生。黄七彩起源于马来西亚,但黄金七彩既难养也难繁殖,纯黄金七彩为数不多。多为夹有黑色或黑鳍边的所谓“金太子”。
台湾正欲创造一只全身无蓝色花纹,赤红色的一片红七彩。最近鱼王水族已初成功。
中文名:红点绿
英文名:Red Spotted Green Discus
红点绿七彩神仙正风行于全世界。红点绿首先由劳永溢、吴正勇先生积极努力繁殖改良成功,到了F3使红点绿出名,至今风靡七彩界八年有余,如今已创造出多个品种、豹纹红点绿、马赛克红点绿、金早晨红点绿等。红点绿七彩是所有七彩当中要求标准最高的七彩。要想把红点绿七彩饲养好,困难如下:&
1、要配出黄底色、杏红底色。
2、难配出许多红点。
3、饲养七彩到5--6cm要不出问题,这需要水质处理饲养都很有经验,否则红点绿七彩很容易饲养到10个月才5--6cm,成为长不大小鱼饲养红点绿七彩需要较高的技术。&
4、要随时注意鱼只的健康状况,保持红点绿色体色正常,不苍白,不发黑,眼睛清澈明亮,不混浊,不发黑的良状况。
5、要注意营养,注意水质管理才能保持红点绿七彩鱼的红点正常化,不褪色。如果您能养好红点绿七彩神仙,您饲养七彩神仙的功力可谓80分以上。现在七彩界正致力开发新的人工红点绿七彩,我们正期盼着早日一睹其绚丽的风采。
中文名:红松石
英文名:Red Turquoise
别名:七彩燕、铁饼、七彩、盘丽鱼、七彩神仙
科种:慈鲷科
硬度:低于5dh&
Ph值:4.2-6.8  
视觉刺激上能缓和紧张、寂寞或枯燥无味生活,使其带上快乐气氛效果,象征「吉祥欢喜、活泼健康」气息的「红」色,自古以来不只是中国人的最爱,而且也是不分中外,极能吸引嗜好观赏鱼休闲乐趣鱼迷们的颜色。早期七彩神仙鱼人工改良上的成就,完全是在于身上蓝绿色调纹路为其主流(蓝系七彩神仙);而后,为了衬托出这些所谓闪光灿烂蓝绿「松石」色调,使其更为鲜明生动;要将其棕色基底体色改为「红」色,可说是费尽心力,寻寻觅觅很多年后,才如愿以偿竟其功,而成就了红系七彩神仙的。这也是前辈七彩大师-史密特.福克医师,历经检视皇冠七彩(R.R.B. ;Red Royal Blue Discus)等后相当失望,后来获得棕五彩变异种「伊撒红」五彩,才得以将其「红」基底体色成功转移到子代上遗传而来的。在当时数年间里并未能找寻到第二只同种「伊撒红」五彩,其后则传说过只有某人拥有六只「阿莲卡」红五彩,但不久另外几人也宣称各拥有六只等震撼故事。现今已有多数如「伊撒」、「阿莲卡」红五彩等被证实具有强力赤红色遗传基因鱼种,可资做出全红(一片红)或红松石等红系七彩神仙,另外再加上出现于东南亚各国的色素变异种,如鸽子红、黄金、魔鬼等,以致偏全红或偏全黄品种的创造风潮正方兴未艾。
由德国的爱德华·史密斯·霍克医生几乎与威利同时期开始用皇室蓝或绿七彩于第6子代做出了可称为松石七彩神仙的改良品种。
英文名:Green Diamond Turquoise
学名:Symphysodon aequifasciatus ssp.
科种:慈鲷科
水温:七彩神仙适宜的水温是23一28℃,平均大概为25℃。至于目前将改良的品种饲养在30~32℃的环境,其实应该尽量避免如此,最好维持在27~28℃的状态下。&
水质:水质方面,野生系的七彩神仙需要pH5~6.6,这是属于较低的pH值,当然也有的可以生长在pH6.0一7.0之间。但如果水质的pH值在7.5一8.0之间,则会使鱼儿的原来体色产生变化,并且也会破坏体型。于育种纯蓝绿七彩神仙的绿宝石是台湾业者所精心培育的品种,其背鳍及臀鳍高耸,感觉身形十分高挑,拥有绿色的胸鳍,让人一看就非常舒服,此尾绿宝石在形质及体色上都十分优良,颇受七彩神仙爱好者的青睐。
英文名:Emperor Blue Turquoise
学名:Symphysodon aequifasciatus ssp.
科种:慈鲷科
水温:七彩神仙适宜的水温是23一28℃,平均大概为25℃。至于目前将改良的品种饲养在 30~32℃的环境,其实应该尽量避免如此,最好维持在27~28℃的状态下。&
水质:水质方面,野生系的七彩神仙需要pH5~6.6,这是属于较低的pH值,当然也有的可以生长在pH6.0一7.0之间。但如果水质的pH值在7.5一8.0之间,则会使鱼儿的原来体色产生变化,并且也会破坏体型。帝王蓝录属于育种条纹蓝绿七彩神仙的品系,拥有圆润的体型,以红色为基色,其上布满宽后的蓝色条纹,再镶上如宝石般的红眼睛,其帝王般的高贵气质立刻显露出来,十分有价值。
野生红点绿
英文名:Red Spots Green Discus
学名:Symphysodon aequifasciatus aequifasciatus
科种:慈鲷科
水温:七彩神仙适宜的水温是23一28℃,平均大概为25℃。至于目前将改良的品种饲养在 30~32℃的环境,其实应该尽量避免如此,最好维持在27~28℃的状态下。&
水质:水质方面,野生系的七彩神仙需要pH5~6.6,这是属于较低的pH值,当然也有的可以生长在pH6.0一7.0之间。但如果水质的pH值在7.5一8.0之间,则会使鱼儿的原来体色产生变化,并且也会破坏体型。黄棕色底色的野生红点绿,其体表上布满许多红色小斑点,9条贯穿头部、身体及尾柄的横纹清楚明显,再加上背鳍及臀鳍的黑环带醒目,使他看来分外耀眼,体型圆润,是型、质均佳的野生品种。
野生皇室蓝
英文名:Royal Blue Discus F1
学名:Symphysodon aequifasciatus haraldi
水质:水质方面,野生系的七彩神仙需要pH5~6.6,这是属于较低的pH值,当然也有的可以生长在pH6.0一7.0之间。但如果水质的pH值在7.5一8.0之间,则会使鱼儿的原来体色产生变化,并且也会破坏体型。这是从玛卡普鲁湖中抓到的野生七彩神仙所培育出的第子一代,归类于野生蓝七彩神仙之林,在他红棕色的底色上布着清新、亮丽色蓝色条纹,体侧上的蓝色缐纹向上下扩展延。
科种:慈鲷科
水温:七彩神仙适宜的水温是23一28℃,平均大概为25℃。至于目前将改良的品种饲养在 30~32℃的环境,其实应该尽量避免如此,最好维持在27~28℃的状态下。伸,直达背鳍及臀鳍,而整个体型又非常圆润协调。
玛卡普鲁红
英文名:"Manacapuru" Blue Discus
学名:Symphysodon aequifasciatus haraldi
科种:慈鲷科
水温:七彩神仙适宜的水温是23一28℃,平均大概为25℃。至于目前将改良的品种饲养在 30~32℃的环境,其实应该尽量避免如此,最好维持在27~28℃的状态下。&
水质:水质方面,野生系的七彩神仙需要pH5~6.6,这是属于较低的pH值,当然也有的可以生长在pH6.0一7.0之间。但如果水质的pH值在7.5一8.0之间,则会使鱼儿的原来体色产生变化,并且也会破坏体型。产于南美玛卡普鲁湖的野生蓝七彩神仙,台湾中部繁殖场独具慧眼,挑选出这尾以红橙色为基底色,像粉刷一般一抹划过体表中央部分的美丽鱼种,靠近鱼鳍的上下部分则缀有蓝绿色的亮丽条纹,拥有典型的皇室蓝七彩神仙的条纹,使它整体看来十分具有野性美。
野生蓝七彩
英文名:Blue Discus
学名:Symphysodon aequifasciatus haraldi
科种:慈鲷科
水温:七彩神仙适宜的水温是23一28℃,平均大概为25℃。至于目前将改良的品种饲养在30~32℃的环境,其实应该尽量避免如此,最好维持在27~28℃的状态下。
水质:水质方面,野生系的七彩神仙需要pH5~6.6,这是属于较低的pH值,当然也有的可以生长在pH6.0一7.0之间。但如果水质的pH值在7.5一8.0之间,则会使鱼儿的原来体色产生变化,并且也会破坏体型。在棕色的基底色上有连贯性的蓝色条纹,且从身体中央一直分布到背鳍及臀鳍,再配上那英气逼人的红眼,使它充满了野性气息及王者风采。
野生棕七彩
英文名:Brown Discus
学名:Symphysodon aequifasciatus axelrodi
科种:慈鲷科
水温:七彩神仙适宜的水温是23一28℃,平均大概为25℃。至于目前将改良的品种饲养在 30~32℃的环境,其实应该尽量避免如此,最好维持在27~28℃的状态下。&
水质:水质方面,野生系的七彩神仙需要pH5~6.6,这是属于较低的pH值,当然也有的可以生长在pH6.0一7.0之间。但如果水质的pH值在7.5一8.0之间,则会使鱼儿的原来体色产生变化,并且也会破坏体型。野生棕七彩神仙红棕色的底色不仅鲜明澄澈,基底色上平均分布着9条横纹,体侧周围有蓝色条纹,在鳃盖部位则有斑点状的蓝色纹路,尤其是从头部延伸至背鳍的蓝色纹路晶莹亮丽,形成一个完美的弧度,体型圆润,眼睛红亮。
英文名:"Red ica" Brown Discus
学名:Symphysodon aequifasciatus axelrodi
科种:慈鲷科
水温:七彩神仙适宜的水温是23一28℃,平均大概为25℃。至于目前将改良的品种饲养在 30~32℃的环境,其实应该尽量避免如此,最好维持在27~28℃的状态下。&
水质:水质方面,野生系的七彩神仙需要pH5~6.6,这是属于较低的pH值,当然也有的可以生长在pH6.0一7.0之间。但如果水质的pH值在7.5一8.0之间,则会使鱼儿的原来体色产生变化,并且也会破坏体型。录属于第二品系色伊萨红七彩。是名副其实的野生棕七彩神仙,其橙黄的基底色上呈现出亮丽如血般的鲜红色泽,且体侧的第五条横纹高耸直力,背鳍、尾鳍及臀鳍的黑色缐纹恰好形成完美的环带,轮廓圆润、完美、是任何人也无法将目光不集中在此的极致品种。
野生黑格尔
英文名:Heckel Discus
学名:Symphysodon discus
科种:慈鲷科
水温:七彩神仙适宜的水温是23一28℃,平均大概为25℃。至于目前将改良的品种饲养在 30~32℃的环境,其实应该尽量避免如此,最好维持在27~28℃的状态下。&
水质:水质方面,野生系的七彩神仙需要pH5~6.6,这是属于较低的pH值,当然也有的可以生长在pH6.0一7.0之间。但如果水质的pH值在7.5一8.0之间,则会使鱼儿的原来体色产生变化,并且也会破坏体型。野生黑格尔七彩神仙,其体型圆滑,呈标准的“铁饼状,身上的第1、第5及第9条横带轻轻划过体表,它给人的感觉十分柔美,与世无争的恬适之感也油然而生。
野生蓝面黑格尔
英文名:Heckel Discus
学名:Symphysodon discus
科种:慈鲷科
水温:七彩神仙适宜的水温是23一28℃,平均大概为25℃。至于目前将改良的品种饲养在 30~32℃的环境,其实应该尽量避免如此,最好维持在27~28℃的状态下。&
水质:水质方面,野生系的七彩神仙需要pH5~6.6,这是属于较低的pH值,当然也有的可以生长在pH6.0一7.0之间。但如果水质的pH值在7.5一8.0之间,则会使鱼儿的原来体色产生变化,并且也会破坏体型。红棕色的基底色上有明显的9条横纹,身上并分布着明亮的淡蓝色条纹,加上彼为协调的外形,使其成为野生黑格尔七彩神仙中的极品。
鱼体近圆盘形,扁平。鱼的体色丰富多变,有以红色为主基调的红七彩,以棕色为主基调的棕七彩,以蓝色为主基调的蓝七彩,并以红、黄、蓝、绿、黑、棕、白、紫色等为点缀,花色繁多,
  七彩神仙鱼美不胜收,素有“热带鱼王”的美称。与其他鱼相比不易伺养。宜用大型水族箱(长度在90厘米以上),箱中最好种上疏密相当的水草,放置几块岩石,为其创造一个幽静舒适的生活环境。据有关资料记载,七彩神仙按照海克-布列罕先生所倡导的分类方法,分为野生七彩和人工育种七彩两大品系。其中,野生七彩有野生黑格尔七彩、野生棕七彩、野生蓝七彩、野生绿七彩;人工育种七彩鱼。&
  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的水域内,隶属于慈鲷科(Cichlidae)中的pterophyllum属。拥有修长而飘逸的背,臀,腹鳍,从侧面看像是在空中飞翔的燕子,故也称燕子鱼;背鳍和臀鳍都很长,上下对称,好像是张开帆的小船;腹鳍柔软而细长,像一对美丽的飘带。鱼体的基色是银白色,背部为金黄色,体侧有4条黑色横向粗条纹。气质独具的倩影游于缸中之际,总会勾起人们无限的遐想。神仙鱼原始野生种只有埃及神仙、普通神仙和长吻神仙三种,其中以有“热带鱼之帝王”之称的埃及神仙最受欢迎,而所有的人工繁殖种则几乎都是由普通神仙改良而来,于是野生种的变通神仙便渐被淡忘,至于长吻神仙在国内并不受欢迎,所以踪迹难觅。
饲养水质:酸性软水 饲养水温:28℃ 放养形式:单养  活动区域:一般& 特殊需求:优质的水环境。
七彩神仙鱼别名铁饼、七彩燕,原产于南美洲的亚马逊河流域,属热带鱼中的慈鲷鱼科。十几年前七彩神仙鱼刚流行饲养热带鱼时,大家还叫它“五彩神仙鱼”,品种也只有几个,叫做“绿五彩”、“蓝五彩”等等。后来,随着世界各地“神仙鱼迷”对该鱼的不断繁殖和培育,它的品种越来越多,色彩也越来越丰富,渐渐地名称也升级为“七彩神仙鱼”,像野生七彩、棕七彩、蓝七彩、绿七彩、黑格尔七彩、皇室蓝七彩、皇室绿七彩等。甚至还有人戏称,说不定再过几年,它就要改称为“九彩神仙鱼”了。七彩神仙鱼贵得有道理,这似乎成了记者逛遍莱太花卉交易中心观赏鱼区所有热带水族店后得到的一个共识。听常逛这里的行家说,七彩神仙鱼价格会较贵主要是因为它的投资成本高,因为这种鱼属于高温高氧鱼,对水质和饵料的要求都较为苛刻,饲养起来非常不容易,至于说纯种繁殖,那就更物以稀为贵了,即使是钱花得足够多,时间花得足够长,不成功的决不在少数。不过,也有一部分人认为,七彩神仙鱼之所以贵,也离不开人为炒作,但是对于好的鱼种,大家还是一致认为物有所值的。&&听一些“七彩神仙鱼迷”们介绍,在同一品系中甚至在同一胎鱼里,七彩神仙鱼绝对是属于有价格差异的鱼种,因此如果发生不同店面贩卖同一品种的七彩时,千万不要被价格差距给误导了,因为两种鱼彼此之间有可能等级不同,有可能甚至连品种都不同,所以挑选七彩神仙鱼千万不能以价格高低来取舍。&
其中的一位行家还介绍说,购买七彩神仙鱼最好选购2寸至4寸的小鱼,因为此阶段的鱼价格较便宜,也易于日后饲养。一般来说,买鱼应该首先选择到口碑好、信用佳的水族专卖店里去购买;待选定自己喜欢的品种后,要仔细观察鱼儿是否健康活泼地到处游动,是否会表现出积极的索饵状,眼睛与身体比例是否正常,在这里要注意,鱼的眼睛越小、越红最好,这表明它的成长与照顾没有问题;另外,要注意观察整群小鱼中带头的前几只,因为它们往往是最佳的购买目标。&
在所有观赏鱼中,似乎是以七彩神仙最注重日常管理,要养好七彩神仙鱼,必须建立良好的观念和习惯才能将七彩神仙鱼之美发挥到极致,杂乱无章的管理在加上错误的观念,不但会使你的鱼缸中七彩神仙鱼逐渐消失。最后更会让你对七彩神仙鱼敬而远之。并不是七彩神仙鱼难养,而是饲养前应先确定未来理想的目标,请教专业人士或收集、弄懂了相关资料以及后,然后再来饲养;饲养过程中要依照鱼缸中的七彩状况及时调整养殖方案,以求顺利达到自己的目标。&
饲养七彩神仙鱼 要准备鱼缸、过滤器、生化棉、加热棒和日光灯、气泵等必须的器材和设备。
一般来说,1cm鱼至少需要1公升水来养,鱼才有足够的活动空间,过大或过小都不合适。中鱼或成鱼的繁殖缸建议采用长、宽、高分别为120×50×45(cm)的规格,种鱼繁殖缸建议采用长、宽、高分别为50×50×45(cm)的规格,这几种规格的缸适合养殖,能合理利用空间,便于管理。&
气泵:七彩神仙鱼对氧气的需要量较大,因此,保证水中有充足的溶解氧十分重要。实际工作中要根据渔场面积,鱼缸数量、鱼的数量和大小选择气泵。国产泵价格便宜;进口泵价格较高,但持久耐用,几乎无噪音。&
加热棒:饲养七彩神仙的水温一般以28~30℃为宜,自然条件下一年四季很难达到这一要求,所以要用加热棒,特别是北方地区,养七彩神仙几乎离不开加热棒。选择加热棒时一定要选择质量可靠的产品,不能因出现故障不加温或持续不停的加温将鱼缸煮沸。无论使用何种加热棒,要经常观察水温的变化,以防不测。七彩神仙应以水温28℃最为理想。如果长期低于28℃,七彩神仙鱼的免疫能力会受到影响,寄生虫和疾病迅速的侵入鱼体,对鱼造成伤害。&
过滤器:过滤器是养殖七彩必备器材之一。七彩使用过滤器已经十分普遍,常用的有上部过滤器、外置式过滤器、桶式过滤器、滴流式过滤器、海绵式过滤器等。&
一般过滤器常用的滤材有:白色过滤棉、生化球、陶瓷环、活性炭和海绵过滤棉(俗称水妖精)等。海绵过滤棉分为附壁式和立式二种海绵过滤器,是采用气举动力,出水量小,培养消 化细菌能力较强,最适合繁殖缸和鱼苗等小水量鱼缸。&
照明设备:七彩神仙鱼对灯光要求不高,一般15平方米的渔场有一个40W的灯泡就足够了,但在繁殖缸上应再加一个小灯作为长明灯,一是避免开关瞬间给七彩带来惊吓,二是有助于仔鱼附着在种鱼的身上,防止大鱼伤及仔鱼。可选择10~40w不等的规格。&
温度计:饲养七彩神仙鱼的鱼缸中一定要有一支精确易读的温度计,放在明显易看的位置上,以使你能经常观察到水温的变化情况。&
打氧装置:七彩神仙鱼不需要较高的溶氧量,鱼缸中仍应随时有着饱和的氧气。而鱼缸的打氧装置提供了多项功能,最重要的当然是确保鱼缸中的生物能获得充足的溶氧量,另外也可以避免鱼缸中的水温出现分层状态,因此,气泡石应该置于加热装置附近,如此可确保热源能均匀分散到各个角落。
水质测试: 饲养七彩应随时观察水质的pH值、亚硝酸盐等指标的变化,尤其是pH值。理论上讲,七彩神仙鱼适宜水质pH值在6.0~6.5之间。实际上,由于七彩神仙鱼的进化和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各地区甚至同一地区对这指标的看法也不一样& 。某个渔场pH值在7.9~8.4之间(渔场水质是地下水,并经过滤棉和活性炭),渔场照样出鱼。我们东北地区如:大连、鞍山、长春、哈尔滨等城市对pH值的把握都不一样。这不是说七彩神仙鱼对pH值要求不严格,要求是相对同一地区、同一渔场、同一只鱼而定的,这就是“实践出真知”(让鱼去适应你,你别去适应鱼& )。pH值在7.9~8.4之间繁殖仔鱼,在七彩理论上是说不通的,港台地区有水族专家根本就不相信这一现实。在北方地区繁殖七彩pH值在6.0~6.5之间好,还是7.9~8.4之间好,这一问题有待专家们进一步分析,才可得出结论。&   
水质处理:饲养观赏鱼有一句名言“养鱼先养水”,这对七彩养殖来说更为重要。养水分为两部分,一是进入鱼缸之前的水处理;二是鱼缸中的水质控制,就是过滤和管理系统。& 最简单的水处理系统主要的目的是将自来水中的氯气及其它不必要的杂质去除,自来水与养水缸之间可自己安装一些设备来养水。常用的方法是加装中心、前置过滤器,随着工业化的发展,自来水水质因环境的污染变得更加不适合养七彩了,所以加装中心、前置过滤器是很重要的。北方地区原来大量用电渗析处理水技术,近年来,逆渗透处理水技术迅速发展,也大量运用于七彩养殖业。这种过滤器不需& 要加装动力装置,是利用自来水压力来工作。主要由粗滤、碳滤、超滤几部分组成,拆装方便。在除去水中氯 &七彩神仙鱼气、重金属、残余农药等方面效果明显。以前也有采用阴阳离子交换树脂、磁场处理器等方式来处理水,但效果不如逆渗透方法明显、快捷。&   
不同阶段的饲养和管理
&   小鱼期& (1~5cm):此时的小鱼喂食期是最重要的,需要2~3个小时就喂一次。小鱼一顿能吃多少为准?,计算的方法是以3分钟内吃完为原则。因此喂食时先别给得太多,不够吃再给点,不要喂的十分饱,饿点有助健康。& 喂的食物可以为冰冻丰年虾或线虫。这时期的小鱼喂的次数多,水质一定要处理好,每天可以换2次水,换水量都在80%以上,水温控制在28~30℃之间。
&   中鱼期(4~12cm):此时的主食是汉堡,以丰年虾赤虫为辅,喂食的次数一天可降至3次以上,由于中鱼身上的色彩逐渐扩展,所以要给它一个宽大的地方,这期间七彩成长的速度要慢些,在换水方面,每天可以在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一即可。
&   成鱼期(12~14cm):七彩身上的色彩要到成鱼期12cm以上才会正式表现出来,这时七彩神仙开始出现配对的情形,体色会变的更艳丽,上下鳍的黑晕轮廓加深,有占地盘的现象。这时,成鱼每& 天可以喂2次,以汉堡为主。在换水方面每天换三分之一就可以。
&   种鱼:既然被叫做“种鱼”,表示此鱼开始进行繁殖了,有一点必须切记的是亲鱼带仔是很消耗体力的,此时期应喂少量赤虫或& 汉堡以补充体力和降低污染。换水要靠个人的手法去做,不要听别人怎么说你就去怎么做,只有自己去体验才是正确的。
七彩神仙饲养的饵料:&
  汉堡:是一种自制的七彩神仙饲料,自制的汉堡每家都不一样,各有各的配方,其配料主要以牛心、虾肉、鱼肉、鱿鱼、鸡肉等再加适量的蔬菜,如:菠菜、胡萝卜、西红柿、及添加一些酵母片、螺旋藻粉,综合维生素等搅拌碎后放在冰箱里冷冻,以便随时拿出来喂鱼。&
  赤虫:七彩神仙最喜欢这种饵料,但活的饵料有致病的危险,最好是放在 冰柜里冷冻后再喂比较安全。但要注意赤虫不能冻的时间过长。如时间过长,赤虫会因氧化而变黑,有时也会腐烂。所以要选择一些优质的赤虫冻起来最好。如果喂一些活的赤虫,必须经过杀菌处理方可使用。&
  细蚯蚓(线虫):这种饵料是生长在污泥里的虫,七彩喜欢吃此饵料,但这种饵料营养价值很低,对七彩神仙的色彩有直接影响,建议少量的使用。&
  增色剂:目前,增色剂已成为七彩饲料中固定的一部分。不必责备这不公平的行为,因为即使在亚马逊河谷中的野生七彩也可觅到天然的增色剂,市面上有各色各样的增色剂。已调制在饲料颗粒中或作为纯粹原料,可以混合在汉堡等饲料中喂养。这种增色剂可以从自然界中提取,如螺旋藻、虾红素等。
七彩神仙常见病因:
环境水质因素:
  (1)捕捞运输造成的紧迫伤害&
  (2)酸碱度不适应或骤变&
  (3)硬度不适应或骤变&
  (4)水温不适应或骤变&
  (5)溶氧不足&
  (6)水中含氮废物;氨,亚硝酸盐浓度过高&
  (7)治疗药物的刺激或污染&
  (8)其他不良水质因素。
病原的感染
  (1)病毒性病原:七彩神仙鱼病毒性疾病的资料目前并不齐全完整,但是,根据国内外文献报道是一定存在的,有文章指出七彩神仙鱼病毒经过学术单位分离,初步鉴定类(IPN)病毒。&
  (2)细菌性病原:细菌性病原的种类很多,大多数为条件致病菌,只在水质环境恶化;鱼只受到紧迫;抵抗力下降时,才会大量滋生造成病害。常见的致病菌有:产气单胞菌;爱德华氏菌;滑走细菌;链球菌;分枝杆菌。&
  (3)原生动物病原:包括六鞭毛虫;旋核鞭毛虫;二鞭毛虫;原周鞭毛虫;白点虫;斜管虫;四膜虫;钟形虫;夜出纤毛虫等。&
  (4)扁形动物病原:包括指环虫。&
  (5)线虫类病原:包括毛细线虫;驼形线虫;蛲虫等。&
  (6)霉菌类病原:包括水霉菌;鱼胞霉菌。
鱼只健康因素
  (1)饲养密度不适宜&
  (2)营养不均衡,长期缺乏一些维生素,矿物质或微量元素&
  (3) 大小鱼混养,个体差异太大&
  (4)与七彩混养的鱼种不适宜,七彩受到惊吓或攻击&
  (5) 潜伏性疾病或慢性病害。
  1.黑格尔七彩神仙鱼&
  1840年维也纳自然历史博物馆的鱼类学家约翰.贾可巴.黑格尔把在南美探险18年中所搜集的五万种动物标本分类《包含1700种鱼类》时.第一次发现一种鱼(圆盘,胶齿鲷鱼)被正式定名为symphysodon& discus,这就是后来称的黑格尔七彩神仙鱼。&
  野生的黑格尔七彩大多生活在尼格罗河。黑格尔七彩最显著的特征是在体工侧的中央有又黑又粗的第五暗色纵带。七彩神仙鱼品种主要以有无黑格尔暗带来进行区分。本鱼种体侧分布有许多细长水平条纹.颜色依产地不同.就有灰蓝色,银蓝色以及绿蓝色
  黑格尔是现今所有野生彩中繁殖最困难的~!所以,黑格尔的人工种才会如此少,於是许多人以公黑格尔来杂交其他种,企图将黑格尔那商标般的黑Bar遗传下来,但困难的是在子代黑Bar遗传率极低....&,当然也有人喜欢黑格尔的水波纹。据说已有6种之多本种七彩的眼睛大多是暗褐色到暗橙红颜色。&
  其中最特别的有,威利史瓦兹黑格尔、蓝面黑格尔&
  2、蓝七彩神仙鱼&
  在亚马逊河流域里.野生篮七彩从圣塔伦至累提西亚是它分布的区域。&
  野生篮七彩具有红色调和棕体底色,头部到背鳍某部和臀鳍周围,有一些美丽的蓝色条纹。其中有完整条纹表现的叫皇室蓝七彩。该七彩的眼睛是橙红色或橙黄色~!&野生蓝彩的底色有棕红色及黄棕色,搭配上头部贯穿至上下鳍宽厚的蓝色条纹 ,布满全身条纹的通称为皇室蓝Royal&Blue, 实为极稀有的个体,通常为整群蓝彩的领袖鱼,而现今红松石欲改良成黄棕色底色及保持笔直松石纹路,就只能依赖以蓝彩改良了。&
  3、绿七彩神仙鱼&
  野生绿七彩分布在秘鲁的普图马优河到亚马逊河中的泰飞河。野生七彩又依产地的不同而名称不同.如“果亚利绿”、“泰飞绿”等。又将绿色系水波纹特多或红点特多的个体叫皇室绿七彩。野生绿七彩有这么多产地,辨认其不容易。&
  绿七彩与蓝七彩的差别:绿七彩的水波纹通常不会超过臀鳍的脊端.蓝七彩往往会超过.换而言之.绿七彩在臀鳍的纹路上表现较碎裂,蓝七彩则成条纹状。&
  绿七彩神仙本身特征是具有强烈红色调的眼睛.这种特征常被继承在其改良的品种上。绿七彩的另一个特征是具有黄色味较重的棕色或存棕色体色以及绿系色调的细长水波纹。&第一只正式发表的野生绿彩,是由法国分类学家派勒格林於泰飞发现的,大部分的野生绿彩都带有浓厚的金黄色至褐黄色底色,这也是目前红点绿七彩改良黄底的唯一途径,野生绿彩与蓝彩许多大大容易混淆的,最容易的分辨方式就在下鳍的的红色点线不同,绿彩呈现迷彩状[以点与线断断续续的组合方式], 蓝彩则是呈现规则的线条[呈直线放射状]。&
  4、棕七彩神仙鱼&
  在所有野生七彩神仙鱼中,此种是最普遍而常见的品种.也是最易养殖、繁殖 的一种。分布于阿莲卡,伊撒河等水域。&野生棕七彩神仙鱼的特征是身上的条纹特别少,主要只散在头颈部及鱼鳍上 会因产地不同拥有不同的基底颜色.有浅黄色、土褐色、红棕色、红色等。此体系目前常被用作培育红系七彩。野生阿莲卡、伊撒红的出现,使野生棕七彩重新受到大家的重视。&
  野生棕彩算是早期最普遍的野生彩,同时在繁殖上也比其他种类较容易,现今所有全色红的鼻祖,就是由它改良出来,野生棕彩的样式有带有黑BAR的伊卡、或体色像一片黄的,而大部分的棕彩体色皆以红棕色至黄棕色居多,棕彩另一项特色就是身体条纹很少,大都集中在头部及上下鳍。&
  以上4种野生七彩是人工繁殖的祖先。现今上海郊区也有不少七彩神仙鱼的观赏鱼养殖场,花色品种已突破上述4种七彩神仙鱼了。
★★★★★★★★★★★★★★★★★★★★★★
★&七彩神仙鱼相关文章阅读:&★
★★★★★★★★★★★★★★★★★★★★★★
162 位网友中的 162 位认为值得购买!
宝贝来自:
菠萝鱼,给人一种体态优雅、落落大方的感觉,表面上看起来温顺,但是因为其属于丽鱼科,具有较强的领地观念,所以和其他鱼时常会打架,所以混养的时候,要注意放养密度,可以和体型相当的鱼混养。菠萝鱼又称金菠萝鱼,又名西付罗鱼,属丽科鱼。原产于南美洲的亚马逊河流域。主要分布:巴西、圭亚那境内。产地: 产于圭亚那、亚马逊河流域 食性: 喜食活饵、切碎的蚯蚓等。菠萝鱼鱼体扁平宽大,尾鳍圆形。鱼体呈浅黄绿色,头部颜色较深,吻端有小红斑点。背鳍未端之间有一垂直的黑色条纹,雄鱼体侧有红色小点组成的纵条纹,呈菠萝纹状排列。雌鱼体侧有检向暗褐色条纹,这些条纹会随着鱼的生长而逐渐消失,只剩下尾柄基部的一条。雌鱼体上斑点较少,色彩也较淡。雄鱼背鳍、臀鳍未端较尖。体长可达200毫米。根据其体色不同,可分为金菠萝鱼(体呈淡金黄色)、紫菠萝鱼(体色为淡紫色)。五彩菠萝鱼(背部及背鳍、尾鳍呈艳蓝色,腹部呈棕红色)。
  菠萝鱼爱在水族箱底部游动,性情安静温和,对水质无严格要求,喜欢中性水,适宜水温为23~28℃。发情期性情变得暴躁,富攻击性,可单独饲养。卵生,对配偶要求苛刻。应从小群养,使其自然配对,挑感情融洽、配对稳定的作亲鱼。繁殖水温以26C左右为宜,鳖殖箱里应放一块平滑的石头或置一花盆,先将选好的雌鱼放人,待它用嘴清洗出一块产卵地后再将雄鱼放入。经追逐,雌鱼将卵产在清洗好的产卵点上,雄鱼随后射精。受精卵为粘性;产卵后亲鱼有护卯行为,每对亲鱼每次产卵1000粒左右。受精卵经60小时孵化,此时可将亲鱼捞出,再经60小时左右仔鱼可游动、摄食。一年可达性成熟,每年可繁殖多次。原产于圭亚那、巴西、委内瑞拉。金菠萝体长可达到18-20cm。椭圆形,体色金黄,头部有红色花纹。眼大,口小,眼虹膜呈金红色。背鳍末端之间有一垂直的黑色条纹。雄鱼体侧有红色小点组成的纵条纹,呈菠萝纹状排列;雌鱼体形略小于雄鱼,色彩稍呈淡白色。金菠萝对水质的要求不是很严,最适合生长于水温为20-25摄氏度,PH7-7.2。爱在水族箱中底部活动。平时性情安静温和,但在发情期和极度饥饿时性情变得暴躁,具有攻击性。喜好吃红线虫、水蚯蚓。成鱼最好以血虫或水蚯蚓喂养。如只喂水蚤等小型鱼虫,会使其营养不良,发育迟缓,导致成为僵鱼。所以,一旦长至4cm以上,一定要喂以大型鱼虫。
性格较温顺,对水质要求不严,要求宽大水体和砂石、水草的环境,爱在水下层游动。一般情况下性情温和,但在饥饿或繁殖等需要大量营养时,也会袭击小鱼,宜和体型较大的鱼混养。
繁殖:&雌雄鱼自择配对,不可强迫,因此繁殖较难。6月龄左右,体长13厘米以上的菠萝鱼性腺成熟良好,繁殖期的雄鱼体色比雌鱼艳丽,并有红色斑点和菠萝纹。繁殖水温28°C,硬度9—11度,宽大水体,但无需砂和水草,有光滑石块附卵就行。产卵300粒以上,2—3日孵出仔鱼,亲鱼有护幼习性,不用捞出。菠萝鱼属大型卵生热带鱼种之一,体形大,体长可达20厘米,眼大,有黄绿带红的光泽,口小,嘴端有红色斑点,从背鳍末端至尾部有一深色横条纹,竖着与菠萝纹相似,故名菠萝鱼,又名新蓝头、新蓝火口鱼、西付罗鱼、斑眼花鲈等,变异种有白菠萝、蓝菠萝、草菠萝、红眼金菠萝等。菠萝鱼的体色多变,随年龄增长而变成浅黄色、古铜色、橄榄绿等,雄鱼较雌鱼色彩更为艳丽。
菠萝鱼平时性情温和安静,在植有水草的鱼缸中游弋,显得非常斯文优雅,可是在饵料不足时,也会因争食等原因袭击小鱼。在繁殖期雄鱼变得十分凶残,会对它不喜欢的雄鱼突然袭击,甚至追咬致死。菠萝鱼与一般观赏鱼不同,在繁殖配对上,要求自由恋爱,先建立感情,如雄雌能亲切和睦相处,繁殖成苗有十分把握,如相互间不理甚至发现不睦现象时,应立即捞出,以免发生伤害。所以在菠萝鱼的配对上最好先将十余尾鱼从小养在一起,陆续挑选彼此感情好的配对成亲。
菠萝鱼体质强壮,适应能力较强,可使用较宽大的水族箱饲养,喜有沙石、水草的环境,爱在水的下层活动。食量大,食性杂,爱吃动物性饵料,如小蚤、线虫、切碎的小鱼等。适宜的饲养温度为20℃,每日换五分之一的新水,并保持充足的光照,以利生长。繁殖期雌雄很好辨认,雄鱼体色特别鲜艳,红色斑点和菠萝纹特别明显,背鳍和臀经雌鱼尖。繁殖用缸以80厘米×40厘米×30厘米为宜,缸中应放置一块表面光洁平滑的石头供产卵用,选用15厘米以上身体健壮的亲鱼进入繁殖缸。应在缸水中注入小量蒸馏水以促使发情。繁殖期水温以保持26℃至28℃为宜。每次可产卵300—500枚,受精卵在三昼夜左右可孵出仔鱼,再经4天,仔鱼可自由活动,20天左右可进入正常管理阶段。6月龄体长可达15厘米,开始进入性成熟期。在整个繁殖期亲鱼的最大特点是不仅不会吞食鱼卵,且始终在旁守护,故从孵化到仔鱼成长,亲鱼不必捞出单养。 菠萝鱼亲鱼性成熟一般约为6个月,视其发育而定。一般情况只要正常喂养,幼鱼长至六个月就可以成为亲鱼。
幼鱼的挑选
菠萝鱼有很多品种,就金菠萝而言,品质也有很大差异,这就要求我们在挑选金菠萝幼鱼时要注意一些问题。一是要挑选颜色黄的幼鱼,就一窝鱼中,越黄越好,不要挑选那些体色发白的幼鱼,那样的鱼前途不大,挑选时最好关掉灯,在自然光下挑选,这样准确。二是要挑选身体短圆的菠萝,不要选长的,圆的长大后好看,长的不好看。三是要选一窝中体型大的菠萝,不要选小的,大的往往是公鱼,长大后颜色鲜艳,而且幼鱼大的往往能长很大,小的长不到那么大,所以你要是坚持饲养一窝菠萝的话,你会发现它们长大后体型相差很大,有的可以长到很大,有的则比较小,不象一窝鹦鹉长得那么整齐。
幼鱼的饲养
菠萝幼鱼的饲养比成鱼难,记得上次有个鱼友说他买的小菠萝老是养不到一个礼拜就死了,这是因为菠萝幼鱼的抗病能力比较差的缘故。3厘米以下的幼鱼饲养要注意哪些问题呢,就我的经验来看,要注意几个方面。一是水质。菠萝幼鱼抗病力差,要保证高成活率,饲养菠萝的水最好用“黄粉水”。所谓“黄粉水”是指按使用剂量在饲养水中加入黄粉(就是呋喃西林类药),使水色保持微黄,并适当加盐,实践证明,小菠萝养在黄粉水中患病几率很小,几乎就不患病,而养在普通水中就很容易患病,尤其是血鳍症(菠萝鳍发红充血,倒鳍归并)。二是水温。菠萝幼鱼喜欢比较高的水温,最好保持在27——30度,在这个水温菠萝不仅生长快,而且不易患白点病,小菠萝爱患白点病,不少人等患白点病后又来加温,事倍功半,所以购买小菠萝的最佳时机是5、6月份,等到秋天冷的时候菠萝已经长大了,不然的话你就得多费电,呵呵。三是饲料。小菠萝不爱吃人工饲料,即使吃也长得慢。有的鱼友喜欢用红线虫喂小菠萝,虽然长得飞快,但是很不卫生,容易患血鳍症和白点病,不是个好办法。有经济实力的鱼友可以用冰冻血虫喂小菠萝,效果很好,就是贵点儿。据我的经验,有一个好办法,就是用鱼卵喂小菠萝。鲫鱼、鲤鱼或者草鱼的卵都行,你们在市场上买这些食用鱼回家在剖杀时留下鱼卵,特别是有的一尾鲤鱼就有很大一包卵,把卵放在碗里,用80度水烫一下,然后放在冰箱冷藏室里,喂的时候用勺子喂,实践证明,小菠萝很爱吃鱼卵,生长快,也利于发色。
成鱼的饲养
菠萝成鱼相对不易患病,但是饲养时也很重要,要注意一些问题,否则难以养出好品相的菠萝 。一是水质。大菠萝对水质适应能力较强,不像鹦鹉要求那么高,但是也要注意保持它喜欢的水质才会养出色泽黄艳的鱼,大菠萝喜欢弱酸性软水,同鹦鹉,注意不要用碱性或硬水养菠萝,否则菠萝的颜色会发白,不黄。二是水温。大菠萝要求的水温没有幼鱼那么高,从22——30度都可以生长良好,但是要想菠萝生长快一些的话,还是保持在26度以上为好。三是饲料。大菠萝对饲料的要求没有小菠萝那么挑剔,人工颗粒饲料、血虫、鱼卵、虾、面包虫、鸡鸭肝脏等都肯摄食,而且往往吃得很饱,可以吃很多,但是大菠萝最爱面包虫,吃面包虫也长得最快。四是发色。菠萝养到6厘米就要开始注意发色了,不要等养到十几厘米再来发色就晚了些。菠萝发色和鹦鹉有所不同。鹦鹉发色是增红,而菠萝发色既增红,也增黄。发色的饲料主要可以用:鱼卵(增黄)、河虾(增红增艳)、人工增色饲料(如宝增红)。长期坚持喂鱼卵的菠萝比一般的菠萝体色要黄,河虾则对菠萝的红眼圈和身上的红斑纹有很强的增艳作用,一尾十多厘米还不出红纹的菠萝,你只要坚持天天喂河虾,不出一个月,脸部和腹鳍殿鳍就会变得红艳动人。五是混养:菠萝属于温顺的大型鱼,注意不要和一些过于凶猛的大型鱼(比如罗汉、红魔鬼)混养,否则菠萝的鳍会被反复撕裂而无法复原,大大降低观赏价值。 以上是我饲养菠萝的一点心得,很肤浅,愿听各位批评指正。
常见病及预防
(1)病原体:多子小瓜虫(寄生虫)。传染途径:水蚤、病鱼,污染的工具是热带鱼的1号玻热带鱼比金鱼易患白点病,水温忽高忽低是本病的诱因,也是初学者常常失败的原因。欧洲最初兴起热带鱼饲养业时曾因此病全军覆没。及时发现早治疗,早隔离,加强消毒,保持恒温是防止此病的有效方法。白点病分为早、中、晚三期,病程5~7天,各期为2~3天,常致鱼群很快大批死亡,死亡率可达60%~70%。
(2)症状:早期,各鳍及身躯有个别的小白点,有食欲,精神没有多大变化。中期,鳍、身躯到处是白点,没有食欲,不爱活动,到处蹭痒,颜色变暗。晚期,白点布满全身,鱼浮在水面或沉入箱底。鱼有气无力,左右摇摆,体表粘膜增多,呼吸困难,窒息而死。
(3)治疗:此病要综合治疗,只用药收效不大,加强饲养管理很重要。首先停食4~5天,减少污染,保持水温恒定,升温比原水温高2~3℃为佳。在没有水草的情况下可适当投药,水草对各种药物敏感很快枯死。
热带鱼常用验方如下:参考验方1:早期可投入0.5%~1%食盐,可取得一定效果。
参考验方2:初期、中期可用1~5ppm的呋喃西林粉剂洒全箱。用火柴棍蘸甲基蓝结晶粉,涮入病鱼箱内变色即可,都有较好效果。
参考验方3:早期、中期,将红汞放入水中,变成淡红色即可,有很好的消灭病原的作用,但不能反复使用,因汞有毒,鱼不易排出体外。
参考验方4:中期、晚期,特效药为硝酸亚汞,但鱼对此药很敏感,易造成死亡,故一般情况下不采用。90×45×60(厘米)箱放绿豆粒大小一块即可,此药也不能反复使用。北京动物园治疗此病治愈率较高,一般损失不大。
出血性腐烂病
(1)病原体:为细菌。传染途径为水蚤或病鱼以及被污染的工具。此病不易根除,好了后常常是带菌者,水质恶化立即又发病,死亡率较高,一般为50%左右。
(2)症状:鱼体出现出血点,各鳍由鲜红充血变成苍白而烂掉,腮丝也由红变白,部分烂掉。解剖内脏有出血点。常并发肠炎。发病急,蔓延快(2~3天)易造成大量死亡。
(3)治疗:停食4~5天,全箱投抗生素药物青霉素:90×45×60(厘术)箱80万单位,上、下午各1支,连续3天为一个疗程。一般4~5天可治愈,初期可治愈,中期可以得到控制,烂掉的鳍需1个月左右才能长好。把患病箱内的水草拔出用清水冲净并用美蓝消毒(用火柴棍蘸一下美蓝结晶变化即可)15~30分钟。在病鱼箱内投放呋喃西林粉剂(1~5ppm),一般3天可得到控制,6天左右治愈。发病初期也可用0.5%~1%的食盐,亦得到控制。
(1)病原和症状:病原体为轮虫,传染途径多为喂水蚤时带进虫体。新鱼虫要清洗多遍才能喂鱼,否则易得此玻发病率高,死亡率不高。一般症状:轮虫在箱内聚成云雾状。鱼浮在水面,在鱼身上、鳃内到处寄生。色体粘膜增多,呼吸困难。病鱼如不及时治疗,也会大量死亡。
(2)治疗:最好的方法是把全箱的水倒掉,把鱼移入新箱,再投些药。治疗的特效药是硫酸铜,90×45×60(厘米)的箱放绿豆大小结晶块即可。水草对硫酸铜特别敏感。要拔掉草再投药。不能用部分换水方法处理,这样反而加速轮虫的大量繁殖,鱼将加速死亡,所以必须全换水与投药同时进行。
此外也可用0.5%~1%的浓盐水治疗也有效。
(1)病原和症状:病原体为各种水霉菌。传染途径:水蚤、病鱼。养过2~3年鱼的房屋到处有霉菌,新水2~3天就可污染霉菌。在鱼没有外伤或鱼体健壮时不发玻反之,即刻可以发玻虽有传染性,但发病率不高,死亡率也不高,但病程长(几个月),也不容易根治。在鱼外伤外长出白长毛或白毛缠身。鱼卵更易感染。
(2)治疗:没有特效药,以预防为主。保持水质的清洁,和鱼体健壮。日常操作及捞鱼时要轻巧,不要造成鱼体外伤。用0.5%~1%食盐可以抑制霉菌生长。通风多晒太阳,增加紫外线照射,以及流动的水是最好的预防措施。此外,也可将患鱼捞出,把外伤处的白毛用镊子取下,在患处涂些呋喃西林干粉,有一定疗效。
(1)病原和传播途径:病原体为杆菌。传播途径:水蚤,病鱼或工具。热带鱼中有几种易染此玻如二年的虎皮、一&年以上的小桃核、红桃核、蔓龙。这类鱼特别易因患此病而死亡。但发病率不算高。自然死亡率不高。
(2)症状:鱼体从肌肉层长出硬泡,有时能流出大量脓血。
(3)治疗:待泡熟后开刀排脓,再用呋喃西林水冲洗干净,涂呋喃西林干粉或抗生素粉剂均可收到较佳效果。严重者立即淘汰,发现身上有鼓包者捞出单独治疗。大型鱼可肌肉注射青霉素(4~8万单位)或用药液冲洗疮面。
预防此病应保持水质清洁,防止鱼外伤。
(1)病原:病原体为粘球菌,传染途径主要是病鱼。从商店购买鱼易带此玻金鱼、热带鱼都易得此病,不易根治。常常并发肠炎,有时不出现任何症状鱼即死掉,只有撬开腮盖或解剖后,才能确诊此玻死亡率一般50%~60%,有时高达80%。
(2)症状:腮丝由鲜红变成苍白,由外缘开始靡烂,脱落。腮盖骨内充血,中心骨坏死脱落。腮丝之间粘膜增多,呼吸困难,轻者浮水面,重者沉箱底很快死亡。有的鱼并发肠炎,解剖肠出血,亦有溃烂的斑点。轻者有食欲,重者无食欲。
(3)治疗:个别鱼得病捞出淘汰。如普遍患病,全池洒药,停食4~5天。用红汞治疗,其用量以使水变色即可,能保持3~4天,亦可撒呋喃西林粉剂,浓度为1~2ppm。还可用抗生素(青霉素、金霉素、红霉素)。90×45×60(厘米)1次用80万单位,上、下午各1支,3天为一个疗程。一般2个疗程即愈。
由于水温突然变化造成的,倒箱最易造成此玻
(1)症状:鱼倒入新箱很快夹尾,不爱游动,或轻度地左右晃动。有个别鱼沉入箱底而又马上窜上来。若不及时发现治疗,可造成大批死亡。
(2)治疗:掌握水温恒定,停食2~3天,以1%的食盐洒入箱内,一般1~2天即好转。
(1)症状:水螅尖端有吸盘,另一端带有触手的口,吸盘能在玻璃、水草上吸附,身体与触手在水中晃来晃去,争吃喂鱼的饵料。几天之间繁殖满箱,更易传入其他鱼箱。
(2)治疗:特效药为硫酸铜,90×45×60(厘米)箱可放绿豆粒大小结晶块将它们杀死,但对养有水草的箱就不方便了。这种情况在发生初期(数量不太多,可放几捆紫铜丝,3天左右可将它们杀死。紫铜丝可与水族箱中的酸根作用,生成铜的化合物,杀死水螅。目的达到后尽快取出铜丝,过多铜对鱼有毒。
病原体为鱼虱,途径是在喂鱼虫时常带入鱼虱或有病鱼存在。虫体寄生于鱼体表鳞片缝中吸取营养使鱼逐渐消瘦,发病率不高,死亡率也不高,较易治愈。
(1)症状:虫体寄生鱼体表鳞片缝之中。病鱼表现不安,到处蹭。有的虫体被蹭掉,有的蹭不掉。传染较快。如发现几条鱼有虫体,全箱要下药。
(2)治疗:大型鱼,把鱼捞出用镊子镊掉虫体,患处可涂磺胺、呋喃西林粉剂。小型鱼类,绝大部分已得鱼虱,可用1ppm晶体敌百虫液体浸鱼或遍洒鱼箱,高锰酸钾治疗也有效,用量可掌握在水稍变色即可。
病原体尚不清,发病率不高,死亡率高。
症状:鱼腹鼓大,最初有食欲,后期无食欲。最后浮水面或沉箱底不动。用手挤腹部流出黄色液体,病程较长,最后死亡。无法治疗。
(1)病原体:病毒。诱因是用低于原箱水温的水,直接冲到了鱼体受凉而引起的。
(2)症状:鱼的鳞片都竖起来,是因为皮下有水肿而引起。严重时鳞片脱落而死。发病率不高,死亡率高。
(3)治疗:无特效药。但可用1#3~2#3的海水养浴数日,可恢复健康。也可用抗生素及呋喃林干粉消炎。有一定疗效。&
★★★★★★★★★★★★
★推荐菠萝鱼及用品★
【拍2包送粒粒氧 拍3包送1包】
★★★★★★★★★★★★
474 位网友中的 474 位认为值得购买!
宝贝来自:
  虎皮鱼也是一种常见的小型热带鱼,仔细观察它的眼睛你会觉得虎皮长得还是蛮秀气的呢!虎皮鱼,又名四间鱼、四间鲫鱼。原产地马来西亚,印尼苏门答腊岛、加里曼丹岛等内陆水域。虎皮鱼体高,似棱形,侧扁,长5~6厘米。体色基调浅黄,布有红色斑纹和小点,从头至尾有4条垂直的黑色条纹清晰可变,斑谰似虎皮,名称由此而来得。背鳍高,位于背上中部,尾柄短,尾鳍深叉形。
  最适生长水温24~28℃,要求含氧量高的老水。杂食性,但爱吃鱼虫、水蚯蚓等活饵料,干饲料也摄食,爱吃贪食。虎皮鱼好群聚,游泳敏捷、活泼,成鱼会袭击它鱼,尤爱咬丝状体鳍条,以嗜食其它鱼的鳍而遐尔闻名,不宜和有丝状体鳍条的鱼(如神仙鱼)混养。宜同种群养。
  虎皮鱼的变异种有绿虎皮鱼、金虎皮鱼、白虎皮鱼等。绿虎皮鱼的体形、鳍形均未变,但体色改变成不规则的绿色大斑块和条纹,非常美丽。绿虎皮鱼要求高溶氧水体。金虎皮鱼体金红色,眼红色。
  虎皮鱼是一种喜高温高氧的热带鱼,饲养水温应在24-28摄氏度之间每日可换1/3新水,这样可增加鱼的食欲。当水温低于18摄氏度时,虎皮鱼就会患病,水温低于15摄氏度时,虎皮鱼就会死亡。
  虎皮鱼生性好动,游泳速度快,喜群居,故饲养时饲养缸要大,要群养。其食性杂,比较贪食,但喜食鱼虫等活饲料。
  虎皮鱼喜在中层水域游动,虎皮鱼之间经常发生互相斗殴和转圈追咬现象,成鱼会袭击游动缓慢的热带鱼,爱咬丝状体鳍条,故不宜过密。如和神仙鱼、鸿运当头等不宜混养,会被其追咬。
  虎皮鱼呼吸空气时,和老鼠鱼一样,它知道不能在水面上停留太久,不然会被抓。所以,它们会迅速冲到水面上又迅速回到水底下。它们通常会在水草中,因为水草会给它们一些安全感。
  家里的虎皮鱼很贪食,有时把手指放进去,虎皮与就会一群一群的来吮吸你的手指。注意手上不要沾上油!&
  要繁殖虎皮鱼,先决条件就使要会区分虎皮鱼的雌雄,在动物界中的普遍规律就是雄性动物普遍比雌性动物要漂亮,而多出的这些美丽的东西会在求偶时发挥它的作用,雄性虎皮鱼也是这样的,它的几个鱼鳍根部的红色都要比雌性的要红很多,通过这个简单的方法我们就能很快的区分出雌鱼和雄鱼,这样就可以安排配对的数量了。选择4厘米以上的作亲鱼。雄鱼身披鲜艳的婚姻色,腹鳍、背鳍、臀鳍上的红色素更红;雌鱼体态丰满,腹部膨大。要求氢离子浓度100&251.2nmol/L(pH6.6&7),硬度4度的软水,水温27-29℃。虎皮鱼的繁殖不是很难,我们先要为其繁殖创造基本的条件,首先在产缸内植如水草,虎皮鱼属于中水层的鱼,所以水草不宜种植过大的种类。成年的虎皮鱼在六个月后就可以性成熟了,性成熟时的雌鱼比雄鱼的体型要稍大,腹部就像吃多了一样隆起。发情时先将雌鱼放入产缸,等它适应产缸的环境后将雄鱼放入。虎皮鱼贪食,产完卵就要吃,产卵结束即捞出亲鱼。受精卵经24小时孵出仔鱼,再经2,3天,仔鱼可以水平游动,这时,可投喂“洄水”和轮虫,也可以给鱼仔喂些熟蛋黄,但是不要过多,尽量可以一次吃完,吃不完的蛋黄要及时吸出,以免影响水质。一到两周后可以给些鱼虫增加营养。
99 位网友中的 98 位认为值得购买!
宝贝来自:
  孔雀鱼,又名彩虹鱼、百万鱼、凤尾。原地产委内瑞拉、圭亚那、西印度群岛等地。孔雀鱼体形修长,有着极为美丽的花尾巴,故名孔雀鱼。雄鱼体长4厘米左右,尾部(包括尾柄及尾鳍)长占全长的2/3左右;雌鱼体长达5-6厘米,尾长占全长的1/2以上。雄鱼满身闪烁金属光泽,有红、橙、黄、绿、青、蓝、紫等色,基色调有淡红、淡绿、淡黄、淡紫、红、黑和孔雀蓝等。尾鳍上的花色图形,妙不可言,有1/3行排列整齐,大小一致的黑色斑点或是一个彩色大圆斑,状似孔雀尾翎上的圆斑。随着杂交选择,出现了变化万千,如花似锦的各种孔雀鱼,有的满身银点闪烁,有的斑纹发光和蛇皮,有的尾鳍红如火炬,有的一身淡紫,有的半身红一色、黑一色,也有的分段为绿、红、黑色。北京的热带鱼爱好者将这些鱼称这为:蛇皮孔雀鱼、火炬、红袍、紫袍、黑袍、蓝袍等。尾鳍形状多达13-16种,有圆尾、三角尾、旗尾、火炬尾、琴尾、齿尾、燕尾、上剑尾、下剑尾、裙尾等。雌鱼体色较雄鱼单调逊色,各鳍一般,但尾鳍呈鲜艳的蓝色、蓝色、淡绿、淡蓝,散布着大小不等的黑斑点,由于体色和别的鳍不显著,突出了尾鳍,游动时似许多小扇在扇动。
  孔雀鱼适应性很强,能耐16℃低温和耐受较脏的水质,在没有调温和充气设备的水族箱中生活良好。最适生长温度为22-24℃,喜微碱性氢离子浓度39.81-63.09nmol/L(PH7.2-7.4)]水质,也能适应中性水质。夏天室温常常高于30℃以上,加上天气热,饲主通常会较懒得换水,因此水中饲料残存、排泄物、亚硝酸等浓度皆会快速提高,到达威胁孔雀鱼生存的地步。而且高温伴随而来的是孔雀鱼的代谢速率过快,造成体内钙质的大量流失,因此大型的老母鱼很容易出现脊椎弯曲的情形,弯曲越大,越容易压迫内脏威胁孔雀鱼的生存。要解决这个问题釜底抽薪的方法就是降低温度,降低温度的手法有很多,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在家里开冷气,缺点就是要负担较多的电费,另一种方法较为经济,但是比较辛苦,就是"常换水",如果可以每天换水,多少可以降低几度,而且更可以让孔雀成长快速、鱼体健康,可以说是一举数得。秋冬季节到了,水族箱内水温如果低于18℃比较容易发生一些状况,例如:食欲不振、精神痿糜、也容易感染水霉等疾病,所以可视个人情况决定是否使用鱼缸专用水温加热棒。
  孔雀鱼虽然容易饲养,但如要获得色彩非常艳丽,体形、尾鳍长大漂亮的孔雀鱼,则从仔鱼开始就要放入大的水族箱中饲养,有宽大的水体、深颜色的砂底、较多的水草、适宜的水质等良好的生活环境。它食性广泛,各种饲料都肯摄食。但不能因此而在饲养中喂养太差,以免影响生长和色泽。孔雀鱼性情温和,能和其他热带鱼混养,平时活泼好动,雌鱼受惊后极易跳跃。
PH:7.0 H:8 T:27c L:4cm V:40L
杂食性,胎卵生,适合在有水草和沉木的水族箱中,可以和小型鱼混养。
  水的硬度
  孔雀鱼喜欢偏硬的水,硬度要10~15度左右,虽然如此,但是以版主个人认为,水的硬度对孔雀鱼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就拿两个饲养孔雀有相当历史的国家:德国和日本做为例子,德国的水是偏硬水,而日本的水质皆为软水,而这两个截然不同的条件都可以将孔雀养得很好,可见的孔雀的适应能力很强,比较不需要饲主费心调整水的硬度高低。这也是许多人常说孔雀鱼易于饲养的原因之一。
  亚硝酸浓度
  亚硝酸浓度的高低对于孔雀鱼的生存也有相当大的影响,虽然孔雀对于亚硝酸浓度的适应远超过其它的鱼种(根据资料显示,孔雀鱼可以忍受的亚硝酸浓度约为七彩神仙的100倍)但是一旦亚硝酸浓度过高,对于孔雀总是一种伤害,尤其是水族缸是一个完全封闭的水体,加上通常我们又以过高的密度饲养鱼只,所以一旦疏忽,有可能在短时间内孔雀鱼就集体暴毙,身为饲主的鱼友们不能忽视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市面上有不少测试亚硝酸浓度的试剂贩卖,可以轻易的测量出大概的数值。
  要解决亚硝酸浓度过高的问题,最快速的方法就是立即换入新鲜且除过氯气的水,不过长期亚硝酸浓度过高,就必须考虑是否过滤器的效果太差或是鱼只饲养密度过高。
孔雀鱼的喂食
  人工饲料
  目前市面上销售的人工饲料已经有相当多的种类,大致分为三种:一、薄片饲料;二、颗粒饲料;三、冷冻饲料。这些饲料是属于最容易取得也最容易喂食的饲料,此外还有专门为孔雀鱼开发的饲料,也应该是大部分孔雀鱼饲养者当作主食的选择,营养成份也相当完整。
  活饵的使用一向都是毁誉参半,因为活生生的饵料营养价值,当然远胜过人工处理过的饲料,但是伴随而来的却是安全性的问题,身为饲养者的我们不可不慎,否则带来的后遗症会让你觉得不如只喂食饲料就好!
  目前最安全的活饵应该就算是丰年虾(无节幼虫)吧!准备时间并不需要太长,也不需要太多的手续,不过孵化出来以后,应该尽快喂食,因为无节幼虫最营养的就是刚孵化出来还带着卵黄囊的时候,如果时间拖的太久,卵黄都已经被无节幼虫吸收殆尽,因此营养价值就会稍微打点折扣。如果网友有孵化丰年虾来喂食孔雀的习惯,如果有多孵的丰年虾,可以将他冷冻起来,下次要在喂食的时候,只要解冻就可以用。
  还有一种就是水蚤,可以用绿水繁殖,要注意的地方是刚从野外采集回来的水蚤最好不要直接拿去喂鱼,因为水蚤是驼形线虫的中间宿主,一旦被驼形线虫寄生的话,可不是三言两语就可以解决的喔!况且野外采集到的水蚤,由于野外的水中可能细菌量较高,如果贸然进入鱼缸中,也许会感染温室里的小宝贝-孔雀鱼。还有就是要注意你所得到的水蚤是哪一种,如果是属于剑水蚤,由于有坚硬的外壳,比较不适合。
  另外一些水族馆最长用的活饵首推丝蚯蚓,丝蚯蚓的营养价值非常高,放一些在鱼缸中,可以生存很久,让你的孔雀不停的进食,因此孔雀鱼会相当快速的成长,又可以当作药饵,将药物先喂给丝蚯蚓变成药引,再给孔雀鱼吃,效果相当不错。照这样看来,丝蚯蚓应该是最完美的饲料,但是由于丝蚯蚓的来源都是从野外采集回来,虽然某些水族馆会先杀菌处理,但是谁也没有办法保证丝蚯蚓的体内不会带有寄生虫的虫卵,因此使用者不得不注意。
孔雀鱼的喂食方法
  从小孔雀鱼诞生开始,爱鱼的朋友就必须要忙着准备各式各样的食物,小孔雀鱼出生后很快就可以游泳、觅食,如果发现母孔雀即将临盆,就可以开始准备孵化丰年虾,等到小鱼出生后不久,就会有一顿丰盛的第一餐,不过记得喂食的量要注意,如果过多的饲料吃不完,会污染水质,造成反效果,如果手边没有丰年虾卵、或是没有孵化的经验,也可以拿平常喂时成鱼的薄片饲料,将薄片饲料磨成碎屑,小鱼也可以吃得下去,要注意的就是投喂的饵料份量不宜过多,避免小鱼吃不完而污染水质。还有一种就是用煮熟的蛋黄,拿网子包住,在水中轻微晃动,数量不须太多。因为太过营养,所以残饵的污染将更为恐怖,如有需要应该在喂食完毕后,立刻准备换水。
  通常在分出孔雀的性别之前,可以尽量喂食高蛋白质类的食物,但是等到公母鱼可以分开饲养以后,最好不要让公鱼吃太多高蛋白的食物,避免公鱼的腰身变得太粗,母鱼就不须担心,可以尽量喂食,让母鱼的体型变得更圆润,不过如果喂食数量增加,换水的频率也要相对有所调整,避免水质恶化速度过快,造成其中疾病滋生,危害孔雀鱼。通常成熟的孔雀鱼各种饲料都会吃的很高兴,不过要注意最好不要固定使用同一种饲料,可以偶尔变化一些口味,主要就是为了预防营养不均衡而造成问题。&
  孔雀鱼的寿命:短暂而美丽
  孔雀鱼一直被认为是拥有旺盛生命力的鱼种,但其寿命却相当短促,平均大概只有一年左右。不过一些改良品种能活到一年以上的已经非常稀少。孔雀鱼的一生,是美丽而短暂的一生。&
  发现孔雀鱼的短命夭折现象,可以从饲育方法、品种等方面来分析。例如:营养不均衡时,会造成鱼儿畸形或营养不良,高温饲养虽有助于发育速度,但亦会使鱼儿短命。这点也和人类一样,住在热带地域的人通常比较不会长寿。此外,在品种改良上,若只是以尾鳍的大小、颜色、模样为重点目标,往往造成最重要的“健康问题”。如果只是随便地让这一只品种和那一只品种杂交,其改良的结果难以预料。总而言之,均衡地给饵,水温维持在22~24℃,选择已有某个固定程度的品种交配,这样才能期望鱼儿在健康的饲育下,维持系统化的繁殖。
  鱼种的选购:有优秀的“父母”,不一定有优秀的“女儿”;没有优秀的种鱼,就一定没有优秀的仔鱼
  优秀的仔鱼在于亲鱼的选择。选择亲鱼所注重的不只是外观,血统品质也同样重要。在系统化之下所繁殖的鱼种会明显地表现出各品种所具有的特征,且履次经过严格的选择与淘汰,进而被维持下来,才符合种鱼的条件。良好系统下的亲鱼,其生出的稚鱼大都和亲代有相似的资质特性。然而,后天的成长、给饵、水的管理等环境和饲养技术如果出了问题,也会造成遗珠之憾。相对的,不好系统下的亲鱼生出的仔鱼,出现好品质的机率较小,即使奇迹般地出现漂亮的鱼来,也通常会有短命或生殖能力弱的现象,常会出现畸形或体质虚弱的仔鱼,当然也无法延续下去了!在选择雄鱼方面,尾鳍夹角大,颜色及模样引人注目,体型健壮匀称,尾柄肥大,会来回地追逐雌鱼,充满生命力的雄鱼是最佳的选择。在雌鱼方面,最重要的是尾鳍的形态、颜色、模样等,皆能表现其品种应有的特征。最好的情况是已产下一次仔鱼的母鱼,其腹部十分膨松,且呈暗色,是最为理想的鱼只。买的时候以3~5个月月龄的鱼最为漂亮,如果选了太年轻的鱼,就不能判断其成鱼的模样如何。此外,超过6个月大的鱼不易用在繁殖上,虽然较美丽但寿命较短,并不能提供你长期观赏的需求。你在水族馆内可以发现各式各样的孔雀鱼,其价格高低不同。有些已固定的系统品种其价格通常比较高,不过有时候孔雀鱼的品种是已固定,但如果产量大就可以较便宜的价格买到;同样的,也有些数量稀少的鱼种,虽系统尚未固定下来,价格反居高不下。所以孔雀鱼的价格通常是由供给关系来判断的,你可以依自己的嗜好及消费能力的多寡来考量选购。
  繁殖与培育:产前分居,产后休养
  雌鱼体内受精的卵成熟后,腹部会鼓起,下腹部会膨胀变黑,这即是所谓的 “妊娠状态”。当雌鱼在水族箱旁边上下游来游去,有异常行动出现时,则是即将产仔的前兆。这时,常可以看到雌鱼的下腹部内有稚鱼的容姿及其大眼睛。在这种情况下,若有其他的水族箱,最好能和雄鱼分开饲养,以免受到雄鱼的追逐干扰而歇斯底里地跳出水族箱外。健康的雌鱼确认其受精后,就应和雄鱼分离另外饲养,产仔期接近时,再把它放入产卵专用的水族箱或产卵箱内,初产时腹部并没有想像中的大。通常雌鱼和雄鱼在一起个月左右就能产仔了。雄鱼和雌鱼混养时,大概不到二个月龄就能产仔,此外,一旦交配过后的雌鱼,即使之后几乎没有和雄鱼接触,也会有三次产仔的时期。然而白化系的鱼在第三次时,有一半以上是放卵出来的,这时若不再跟雄鱼交配,则不会产仔。健康雌鱼约21~25天为一个繁殖循环期。不过会因水温不同或白化等品种不同而有所差异。产仔数依品种及系统而有差别,初产时约10只左右,第二次约20~30只,第三次约30~50只。如德国黄尾礼服一次只产几只的品种也有,其中也有一次就产下将近100只的雌鱼,但产仔数越多并不能代表就是理想的。产仔可以准备特用的水族箱或使用产仔箱,水族箱内部可以种满水草,营造出让雌鱼产仔的有利环境。将它放在新的水中,温度调高2℃左右,刺激后一两天就会产仔。繁盛的水草是稚鱼最佳的隐藏之所,不过要注意雌鱼可能会不小心将仔鱼吃掉,特别是白化系统的品种,因其视力较弱,而稚鱼的体色和鱼饵相似,所以很容易误食。产仔箱轻巧且使用容易,但不可太早放入,以预产期的前一天放入最为适当,完成产仔后应立刻将母鱼捞出,以保持空间广阔。产仔结束后,要让母鱼在别的水族箱中充分休养,并慎重地考虑是否让雌鱼再度产仔,以免水族箱鱼数过量,不方便管理。稚鱼在三周内的身体状况相当重要,有必要一日数次充分地喂食。除了注意营养均衡外,也要避免水质恶化。稚鱼停留在产仔箱约10天左右,可以用吸管将剩余的饵食或杂质去除,以维持水质状况。之后放入30厘米的小水族箱,水族箱并不需要太大,30厘米即可。你可以滴入数滴的甲基蓝于产仔的水族箱中,以达到疾病的预防的效果。&
&&&&&
稚鱼(仔鱼)的食物:可以吃鸡蛋黄,每次喂食不要过多,一点点即可,不要混水;还可以吃脱壳丰年虾卵,颗粒极小,适合凤尾鱼仔鱼作为开口饲料。
  稚鱼的挑选:淘汰性别难辨、性早熟及身体异型者
  稚鱼生出后三周左右即可分辨出雌雄之别,不过在这之前若能挑选出来分开饲养,那是更好的。除了白化系统及德国黄尾礼服等发育较晚的品种外,如果其他鱼种超过了三周后尚不能分辨出性别时,那就是发育不良,体质衰弱的象征了!从体型上,可以由雄鱼尾鳍基部的斑点来判断,而雌鱼下腹部的黑点亦是很容易分辨的特征。稚鱼在小水族箱的灯光下,从侧面、下方皆很容易观察出身体的特色,若有畸型、发育不良、尾鳍前端有病症出现时,需及早做处理。孔雀鱼早熟,和其父母放在同一个水族箱时,雄仔鱼不出一个月就会追逐妈妈,向妈妈求爱了!这么如此早熟的雄鱼大都无法当作种鱼,因它们大都会中途停止生长,保持小时样态,直到变为成鱼,所以不能当作种鱼,应尽早做处理,也就是将同胎的稚鱼,早点将雄鱼、雌鱼分开,以确保处女雌鱼系统繁殖的最初作业。若你不是为了商业理由而繁殖,只是为了兴趣,阶段性地培育下一代,那么就有必要好好选择雄、雌种鱼,以保持仔鱼的水准。要创造出优秀的孔雀鱼后代,须做好充分的管理,维持良好的生长环境,并且每天仔细观察,一过有畸形或发育不良的鱼只时,最好是尽快淘汰。出生1~3个月间,鱼的成长状况有想象不到的变化,须多加注意。孔雀鱼发育大约两个月后,颜色就相当稳定,尾巴很大,此时更要小心照顾,因它将来可以成为种鱼的后补鱼选。倘若发现鱼只身体大,尾鳍小,整体不对称,呈现出中性化的现象,则须马上处理掉。雄、雌鱼的大小在此时期大体上差不多,等三个月过后,雌鱼通常比雄鱼大,之后产仔期的雌鱼将会比雄鱼大得更多。经过反复地严格筛选与淘汰,约四个月大时就能选出种亲,孕育下一代。也就是四个月大左右时,是最适当的交配期。年轻的亲代交配,产出的仔鱼最为优良,其中,你可以挑出第一代、第二代的良质仔鱼(母鱼初次产仔称为第一代,第二次产仔称为第二代)。健康的雌鱼还可以产出第三代、第四代的良质仔鱼,不过越后产下的仔鱼,其畸形比率也会增多。雄鱼大概两个月以后才会呈现其品种的特征,这时身体的颜色或尾鳍的色泽模样及形状都已明显看出,可以想象出成鱼时的样态。&
  三角尾雄鱼,其尾鳍的上、下部呈直线状,有角度,尾端不是圆形,成鱼的尾鳍大且漂亮地开展。尾鳍中心部位的颜色或模样不明显,不被看好,且尾鳍前端呈现透明时,表示现在还在成长的阶段,直到成鱼尾端已变为黑色为止。除了尾鳍之外,背鳍也是必须注意的重点,背鳍的形状有否开展非常重要,太坚硬的背鳍即使变成成鱼后也不会开展,总而言之,背鳍除了要大之外,柔软性亦不可缺乏。如果发现背部弯曲、体型畸形等异常症状的种鱼则必须淘汰,否则遗传下去的可能性很大;而偏食或光量不足等所造成的后天失调因素虽不易遗传给下一代,但仍应避免选为种鱼,总而言之,要选择健康且漂亮的个体来作为种针。如上所述,雄鱼品质优劣可由外观来评定,要选择雌鱼的话,可就困难多了!雌鱼选择是否适当,对下一代的形质有绝对性的影响。&
  优秀的雌鱼要有健康的身躯,且能好好地将雄鱼的特征遗传给子孙,所以和其外观上、身体或尾巴太小,色泽模样的漂亮与否毫无关系。基本上,雌鱼尾鳍摇动时,伸展得很大,尾鳍接近无色最为理想。但固定化程度高的品种,尾鳍会有淡淡的模样及斑点出现。由于每一种品种都会有其特征,所以以基本的概念来选择雌鱼是非常重要的。&
  宠物家族热带鱼薄片饲料 神仙鱼孔雀鱼等饲料鱼食 1000ml
  本品热带鱼薄片采用最新科技成果研制而成的饲料,含有各种必须的维他命及矿物质,能促进鱼儿快速健康成长,饲料中含虾红素,蓝藻等能促进快速起色.
规格:1000ml/180g
保证成分:
蛋白质:38% 脂肪:3% 水分:8% 粗纤维:5%
79 位网友中的 79 位认为值得购买!
宝贝来自:
斑马鱼 - 简介
斑马鱼,是一种常见的热带鱼。斑马鱼性情温和,小巧玲珑,几乎终日在水族箱中不停地游动,易饲养,可与其他品种鱼混养。饲养水温20~23℃,在水温11~15℃时仍能生存。
斑马鱼体型纤细,孵出后约3个月达到性成熟,成熟鱼每隔几天可产卵一次。卵子体外受精,体外发育,胚胎发育同步且速度快,胚体透明。发育温度要求在25-31℃之间。斑马鱼由于个体小,养殖花费少,能大规模繁育。&&
由于斑马鱼基因与人类基因的相似度达到87%,这意味着在其身上做药物实验所得到的结果在多数情况下也适用于人体,因此它受到生物学家的重视。
鱼胚胎突变体是研究胚胎发育分子机制的优良资源,有的还可做为人类疾病模型,斑马鱼已经成为最受重视的脊椎动物发育生物学模式之一,在其它学科上的利用也显示很大的潜力。
斑马鱼 - 分布
分布于孟加拉、印度、巴基斯坦、缅甸、尼泊尔的溪流。被引进美国、日本、斯里兰卡、菲律宾、毛里求斯等地。
斑马鱼 - 特征
体色为银色或金色,覆盖著一些蓝色或紫色的横纹,这些横纹从头部延伸至尾鳍的后端,臀鳍和尾鳍上同样也有这种条纹,背部呈浅橄榄黄。雄鱼比雌鱼更修长,但略小一些。体长可达3.8厘米。有许多人工培养的品种。
斑马鱼 - 习性
斑马鱼栖息在溪流、沟渠或静止的水中,每2-3天可产卵一次,每次可产约200颗以上的卵,属杂食性,以昆虫、小型甲壳类等为食。性情温和,喜群游,通常数尾成一群。
斑马鱼 - 发育
斑马鱼的发育分为6个阶段:卵裂期,囊胚期,原肠胚期、分裂期、成形期和孵化期。
斑马鱼 - 雌雄鉴别
斑马鱼的雌雄不难区分:雄斑马鱼鱼体修长,鳍大,体色偏黄,臀鳍呈棕黄色,条纹显著;雌鱼鱼体较肥大,体色较淡,偏蓝,臀鳍呈淡黄色,怀卵期鱼腹膨大明显。
斑马鱼 - 繁殖方法
繁殖用水要求pH6.5-7.5,硬度6-8,水温25-26℃。喜在水族箱底部产卵,斑马鱼最喜欢自食其卵,一般可选6月龄的亲鱼,
在25cm×25cm×25cm的方形缸底铺一层尼龙网板,或铺些鹅卵石,繁殖时产出后即落入网板下面或散落在小卵石的空隙中。
选取2~3对亲鱼,同时放入繁殖缸中,一般在黎明到第二天上午10时左右产卵结束,将亲鱼捞出。其卵无粘性,直接落入缸底,到晚上10时左右,没有受精的鱼卵发白,可用吸管吸出。繁殖水温24℃时,受精卵经2~3天孵出仔鱼;水温28℃时,受精卵经36小时孵出仔鱼。雌鱼每次产卵300余枚,最多可达上千枚。水温25℃时,7~8天的仔鱼开食,此时投喂蛋黄灰水,以后再投喂小鱼虫。斑马鱼的繁殖周期约7天左右,一年可连续繁殖6-7次,而且产卵量高。其繁殖力很强,是初学饲养热带鱼的首选品种。
☆导购推荐:
★斑马鱼适合的鱼饲料:
69 位网友中的 69 位认为值得购买!
发现频道 最新内容
多肉 盆栽宝贝排行
发现频道 最新内容
最宠网微信公众号
点击链接加入QQ群与宠友交流:【】(群号)
请登录后进行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慈世平打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