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低年级阅读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课题研究

您现在的位置: >>
>> 正文内容
十一五省级规划课题《小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结题报告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日
小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结题报告
课题界定:&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时基本的行为和认知取向。从教育心理学角度讲,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接受和发现两种。本课题重点研究小学生发现学习(探究式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
一、问题的提出
(一)课题研究背景
21世纪是知识激增、信息爆炸的时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正在发生着前所未有变化,不仅要求一个人拥有扎实宽厚的基础知识,而且更应该具备获取知识的能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指出: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这种个人同他自己的关系的根本转变,必然要求受教育者学习方式的变革。世界各国都把学生学会学习作为最重要的教育改革的方向。基础教育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课程改革目标中提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对学习方式变革给予了高度重视。
我国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基本上是灌输&&接受,学生学习方式基本上是听讲&&&背诵&&练习&&再现教师传授的知识,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被动接收的状态。教师注重的是如何把知识、结论准确地给学生讲清楚。学生只要全神贯注地听,把老师讲的记下来,考试时准确无误地答在考卷上,就算完成了学习任务。教师对学生的要求是倾听,听成为学生最重要的学习方式。在沉重的课业负担下,学生很少有自由支配的时间和空间,主观能动性难以发挥,合作能力得不到培养,学生的探究欲望受到抑制和扼杀。因此,改变原有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客观地学习,成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
作为基础教育要紧跟时代的潮流,立于&课改&洪流的潮头浪尖,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关注学生的生命发展,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因为学生的学习方式与学生的终身发展休戚相关,学习方式的变革将为学生的学习拓展出一片广阔的田地。为切实培养、提高小学生的学习能力,我校课题组开展了&小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课题研究。
(二)课题研究意义
1、时代发展的要求
社会已进入21世纪,知识经济的浪潮伴随着历史前进的车轮滚滚而来。随着时代的不断向前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正在发生着前所未有变化。知识经济时代要求一个人不仅拥有扎实宽厚和基础知识,而且应该具备获取知识的能力,也就是说不仅要&学会&而且要&会学&,要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学会做人。面对新时代的新挑战,教育应当做出相应的反应。因此,探索适用的学习方式是教育改革适应时代的重要内容。
2、学校教育现状的要求
研究小学生如何学习是我校教育的传统,&十五&课题是&利用课外实践活动培养小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研究&,本课题是我校&十五&课题研究成果的继续。
通过前期调研我们发现广大教师对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概念的内涵缺乏理论上的认识,目标、要求上缺乏细化与分解,组织实施上还乏操作性指导。有的学生还是停留于只满足于记忆、练习、考试等被动的学习方式,没有主动学习的习惯和兴趣,离开家长、离开老师、离开学校后,不知道如何安排学习,如何获取知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依赖性强。很多学生学习上总是处于被动地位,习惯于在老师的严格检查下学习。课堂上习惯于听从老师的指令完成一系列学习活动,基本上还是老师提问,学生回答;老师规定要求,学生操作;老师指定题目,学生解答。如果让他们自己想办法验证一项结论,自己选喜欢的方式学习,根据自己情况,自选练习,学生往往不知所措,勉强完成也是低质量的。
②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主要表现有:a.杂乱无章。书桌上乱七八糟,写作业时找不到本子,该交作业了才想起还忘在家里,常常找东西的时间比学习的时间还长,该带的学习用具没带,只好中断学习。b.心不在焉。注意力很难集中,几乎每节课思想都会开小差。c.虎头蛇尾。做事有头无尾,很多机会放弃了没有抓住,不少时间、精力浪费即没有效果。d.不求甚解。作业敷衍了事,不懂的题蒙混过关,有些同学还有抄袭作业现象,学习是完成任务式的。e.知难而退。学习上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学得比较肤浅,探究精神不足。
③缺乏学习策略意识,很少讲究学习方法。通过课堂调研我们发现有的同学认为合作学习对自己没有帮助、对是否愿意担任小组的什么角色抱无所谓的态度,有的学生认为最好的学习方式是老师仔细讲我认真听等等,说明学生缺乏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意识。
通过前期调研反映了教师依旧对知识拥有权威性,学生多数情况处于被动地位。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沟通较少,缺乏合作,学生的智力活动是松驰的,对学习过程的监控是较低水平的,甚至是失控的,获得的知识通常具有很强的记忆色彩,迁移的层次较低。我们认为,这与学生学习方式密切相关,它是提高教学质量需要研究的问题,也是我校教育教学中急待解决的问题。
3、学生年龄特点及个性发展的需要
一个人人格的形成要经历由乳儿期至青年期的几个重要时期,从教育角度来说,小学阶段正是学生各方面的奠基时期,一旦养成良好的学习方式,学生将会终身受益。从生理的角度来看,小学生处在对知识探求的渴望期,有着极强的好奇心,小学生的学习是人类学习的一种特殊形式和一个特殊阶段,如果教师、学校能在这一时期帮助学生运用适当的学习方式,构建良好学习品质倾向,学生将获得终身学习能力。因此构建高效的学习方式应该是小学教育阶段的重要内容。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对象和内容
(一)研究目标
1、了解小学生掌握学习方式的现状;
2、探索不同类型学科发现式学习模式的构建;
3、探究不同年段的发现式学习模式的运用。
(二)研究对象
本课题以学校日托班学生为研究对象,以平行班作为参照。
(三)研究内容
研究内容是研究目标的具体化。为了实现研究目标,我们设想将目标分解为子课题进行研究:
第一子课题: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根本,探索全新、高效的学习方式
学习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拓展、优化、组合学习资源);学习方法的渗透和指导(个体学习方法、众体学习方法、革新教法以促学法);学生学习方式的评价。
第二子课题:以各科教学为抓手,探索发现式学习模式的构建。
第三子课题:以年段教学为根据,探索不同学习方式的适用范围和应用条件。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方法和步骤
(一)理论基础
1、人本主义理论: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家罗杰斯提出的&以学生为中心&的&非指导性教学&理论有着丰富的内涵,他倡导教学方法应该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师的教学应该以学生的学为中心来组织;他所倡导的师生关系,是一种民主、平等的关系,是一种辅助者与学习的主人的关系;在教学管理上,他提倡应以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为主。
2、主体教育理论:主体教育理论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我国掀起的教育学理论。该理论认为,人的主体性是人的自然性和社会性的最本质的特征,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最重要的前提。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理应注重培养和发展人的主体性。培养和发展人的主体性,说到底是要通过启发、引导受教育者内在的教育需求,创造和谐、宽松、民主的教育环境,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规范各种教育活动,从而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自主地、能动地、创造性地进行认识和实践活动的社会主体。
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派认为,教师要从知识的传递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构建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应当在教学中采取全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思想,彻底摒弃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知识传授、把学生当作知识灌输对象的传统教学模式。建构主义认为,正确的教学模式应该是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4、群体动力理论:勒温及其弟子认为群体是成员之间的互赖性可以变化的动力整体。积极互赖(合作)产生积极互动,个体之间相互鼓励和促进彼此的学习努力。消极互赖(竞争)通常产生反向互动,个体之间相互妨碍彼此取得成功的努力。我国有学者认为,具有不同智慧水平、知识结构、思维方式、认知风格的成员可以互补。在合作性的交往团体里,上述不同的学生可以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相互实现思维、智慧上的碰撞,从而产生新的思想。 
5、多元智能理论:霍华德&加德纳认为:人的潜能结构由七种智能要素组成:①语言智能②逻辑教学智能③空间思维智能④肢体运动智能⑤音乐智能⑥交际智能⑦内省智能。这七种智力因素同等重要。而这七种智力在每个人身上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程度的组合使得每个人的智力各具特点。人的多元智能的发展水平的高低关键在于开发,学校的教育是开发智能的教育,应选择和创造多种多样适宜的、能够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方法与手段,因材施教,以满足不同智力特点、学习类型和发展方向的学生,促使其发展。
(二)研究方法
根据学习方式的特性、学习方式形成的标准和过程,我们确立了以行动研究法为主。它是一种实用取向的研究,以实际问题的解决为主要导向,以改进实际工作、提高行动质量为首要目标。再辅之以文献研究法、问卷研究法、经验交流法和论坛研究法。
1、行动研究法:在班级教学的动态环境中,实践中具体研究如何转变学习方式。
2、文献研究法:对国内外有关学习方式转变的文献进行学习和探讨,以促进课题在我校的深入发展。
3、案例研究法:对教学中转变学习方式而取得成功和失败的相关案例予以研究和探索,从而建立富有实效的开放性、探究性、综合性的学习方式。
(三)研究步骤
本课题的研究从调查切入,针对问题,通过研究解决问题的思路,采取整体设计、分解为子课题、分段实施的方法,在每一阶段结束前进行交流总结,提出下一阶段实施研究的侧重点,朝着预定的目标前进。具体研究过程。
1、研究准备阶段(<span lang="EN-US" style="font-family: A mso-fareast-font-family: 仿宋_GB.7-<span lang="EN-US" style="font-family: A mso-fareast-font-family: 仿宋_GB.9)
(1)收集有关理论资料。学习有关的理论,树立先进的教育思想观念,更新观念,客观认识前期研究成果,明确本课题的目标。
(2)成立以学校主要领导参与指导的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和课题研究组。
(3)论证研究方案,根据论证修改研究方案。
2、研究实施阶段(<span lang="EN-US" style="font-family: A mso-fareast-font-family: 仿宋_GB.10-<span lang="EN-US" style="font-family: A mso-fareast-font-family: 仿宋_GB.12)
(1)做好宣传发动工作,让全校师生了解&小学生学习方式研究&的研究过程和内容,以推动我校教育科研的开展。
(2)设计调查问卷,对学生学习方式现状进行分析,使研究更有针对性。
(3)各子课题进入探索,各参加实验老师把实验过程有关情况(包括体会、实验数据的整理、对比,教案、教学片断,个案研究等)以书面形式汇报课题组,以积累材料。
(4)课题组的全体成员必须总结好研究成果,不定期向有关报刊投稿,或送交各级学科教学研究会年会、专题论文评比,争取获得更多奖项。同时上交课题组,课题组拟出论文集。
(5)课题组每学期进行经常性的研讨和评价,及时反馈信息和调控进程,作出阶段性总结。
3、研究总结阶段(<span lang="EN-US" style="font-family: A mso-fareast-font-family: 仿宋_GB.1-<span lang="EN-US" style="font-family: A mso-fareast-font-family: 仿宋_GB.06)
课题组成员总结,学生典型总结、课题目标与效果全面总结。课题组根据以上的总结和分析材料,写出综合性的研究报告。
研究成果:研究报告、教学案例集、教师论文集
四、研究的成果
(一)不同类型学科发现式学习模式。
1、语言类学科提出:&协助、指导、创设、营造、分享&的教学模式
协助:协助学生决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基本途径。
指导: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和发展元认知能力。
创设: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条件,为学生服务。
营造:营造一个接纳的、宽容的课堂气氛。
分享:作为学习的参与者,与学生分享他们的感情和思想。教师和学生一道寻找真知,共同承担过失和错误与探索真知的快乐。
&语文&协助、指导、创设、营造、分享&教学模式综述
(1)语文&协助、指导、创设、营造、分享&教学的模式指向。
语文&协助、指导、创设、营造、分享&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师的引领下的,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策略,指导学生形成阅读习惯,创设进入情境的教学氛围,建立师生、生生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分享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情感。在小学阶段,师生在&协助、指导、创设、营造、分享&等环节中所起的不同作用,决定语文教学的开放水平。教师据此循序渐进地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以逐步完成语文教学中学生活动的由定向到自由的过渡。
(2)语文课堂&协助、指导、创设、营造、分享&教学模式的基本教学环节。
课堂文本阅读探究是培养、提升学生语文能力的主阵地,首先,充分发挥课堂阅读教学中文本阅读探究的功能。就阅读教学的程序而言,一般应包括&设置情境&&整体感知&&发疑设问&&探究释疑&&合理留疑&五个环节。
设置情境 首先,导其入境。引导学生进入文本中气象万千的境界,感知作者描绘的画面、人物、情调或气氛,融合于作者的思想感情之中。其次,激其情感。教师在教学中要包含激情,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与文本中的情感产生共鸣,能给学生以启迪,提高整个智力活动的积极性。
整体感知 整体研读感知环节是为了维护学生平等对话的权利,《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吸纳了阅读学的研究成果,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要求学生对文本作仔细认真的整体感知,包括借助工具书解决常识性的语言信息,掌握有关文化文学信息,疏通文句,结合教师的背景性提示与文本的相关资料,边阅读边思考,对文本形成具有一定个性特征的初步感知,具有一定个性特征的感受和思考,并初步明确学习的基本方向。在研读感知过程中,需要明确,阅读首先是学生与作品之间的对话,应追求本色的东西。应鼓励和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学生对文本的研读感知应包括语境、疑点、美点、共鸣点等内容。该环节十分重要,不能因为时间紧,老师一言堂代之,一定让学生进行整体研读感知。
发疑设问 发现设问的环节是探究教学极其重要的环节。探究总是起源于问题。在整体研读感知中,尽管学生会受到知识结构、学识水平、生活经历、情感形式等因素的制约,对文本的理解、阅读的疑点、难点和探究的价值点的把握有所差异,但经学生阅读、思考产生的发现对教学具有无可估量的意义。鼓励学生破除对作者、编者的盲目崇拜,勇于与作者、编者对话,消除学生心理上的敬畏感。这样,学生才有可能发现更多的、更有价值的问题。
探究释疑 该模式的基本精神是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培养其发现、研究、探索的精神。探究释疑过程中,生生合作、师生合作,可收集整理资料以发现真知,可切磋讨论以丰富理解,还可问难辩驳以砥砺真知。要求在充分调动个人心智主动参与的基础上,提倡发挥集体的智慧,如小组讨论,班级辩论等,使释疑尽可能客观、科学。学生必须对自己的发现作出分析和阐释,对问题作出力所能及的回答。教师要把握释疑的广度、深度、准确度,即要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让各种意见充分发表,又要把握释疑的导向,对释疑过程中的分歧和缺陷作调解和弥。对学生的观点,要给予真挚的发展性评价,鼓励和包含学生的质疑和创新精神。
合理留疑 释疑只是模式的一个环节,不是模式的终极。任何释疑的结果都只代表一种看法,绝非不刊之论。因此,学生的思维活动不能因教学活动的结束而停止,随着新资料的发现,研读和探究的深入,新的发现和问题会姗姗而来,而这些,往往是新思想、新创造的契机和萌芽,应引起师生的高度重视。同时,由于师生知识储备、资料掌握和认识能力的不足,允许存有疑而未决的问题,将之留存,待后解决,这是科学的严谨的治学态度,绝不可为了保持教师的权威,维护教师的&最后裁决权&,作硬性的武断的决定。另外,教学非课堂所能全部完成,教师对一些有利于学生课后继续深入探究的问题,也可以且应该合理留存。
一篇课文如《智斗》,学生会提出&谁智斗谁?&&为什么要智斗?&&智斗结果如何&这样的三个问题可以用1课时完成研究任务,组织形式可以采用个人研究为主的方法。课前的阅读和翻阅《智取威虎山》的资料,课中的研读对话相对比较集中,能很快解决课文的重难点。
(3)常用教学法:情感入境法& 自主探究法& 小组讨论法& 自主阅读法& 欣赏分享法
&英语&协助、指导、创设、营造、分享&教学模式综述
(1)英语&协助、指导、创设、营造、分享&教学的模式指向。
英语&协助、指导、创设、营造、分享&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师的引领下的,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策略,指导学生形成自觉学习习惯,创设创设比较真实的语言情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建立师生、生生互动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分享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情感。在小学阶段帮助学生成为一个积极的英语学习参与者,在有可能的环境大胆说英语的人;一个不怕输、不怕挫折和失败,坚信错误会在练习中减少的人;一个敢于实践的学习者,通过实践把知识转化为技能的人。
(2)英语课堂&协助、指导、创设、营造、分享&教学模式下,听、说、读、写四项技能综合培养,就教学的程序而言,一般应包括以下五个环节:
A.Pre-task 呈现和学习完成任务所需的语言知识,介绍任务的要求和实施任务的步骤;
B.While-task 设计数个微型任务,构成任务链,学生以个人伙伴或小组形式完成各项任务;
C.Post-tas 各小组向全班展示任务结果;
D.Check 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总评;
E.homework 课后作业五个环节。
例如我校英语复习课是这样上的:课前给学生提出要求:自己总结本单元的单词与词组、找出本单元的新学句型,利用本单元句型与同学合作排演情景对话。复习课上:请学生列出本单元重要单词与词组,教师给以读音指导,请学生做小老师做一些拼读练习;请学生归纳出本单元重点句型,教师就难点与注意点做简明讲解;学生运用句型做情景表演,教师给以点评、矫正。整个复习过程突显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学习过程,教师起到参谋和指导者的作用,效果非常好。
(3)英语课堂&协助、指导、创设、营造、分享&教学模式下的学习策略:课堂听力、口语练习、书写练习、合作掌握、改错记录、收集课外内容、单元总结等。
(4)常用教学法:情境模拟法& 任务法& 小组合作法& 自主阅读法& 欣赏分享法& 表演法& 体验法
2、科学类学科提出:&引、研、展、析&的教学模式。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不断探索科学高效的教学模式,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所以科学类(数学、科学)学科高效的教学模式要适合学生的自身素质形成与发展来展开的,更要与学生有效的学习紧密的结合起来。根据理科的自身特点,提出:&引、研、展、析&的教学模式。即引导提问&&研讨问题&&展示结果&&分析评价。
教学过程是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教学过程往往是围绕着一个个问题展开的,以往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基本上掌控了课堂上所有问题的提出,学生的质疑意识与能力受到了习惯性的抑制,极大地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拓展,也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对问题的提出方式要重新的思考。在此将&提出问题&归为两类。
①由教师提出的具研讨性的问题
课堂教学要注重高效性,因此即使是一个教学环节中的问题提出也不应随意,有的问题过于表面化,一经提出,学生便可不经思考就可回答,那么这样的问题就缺乏一定的实效性,对教学帮助不大,而且久而久之学生会对课堂上的问题失去了思考的兴趣。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应该是教学环节中的重要部分,起到知识展开和链接的作用。因此要注重问题的质量,如启发性、研讨性、趣味性及适度性,尤其要强调研讨性。
教师所进行的提问,也是一种艺术,所用的语言具有启发性,可以给学生指明思考问题的角度、方向和方法。防止学生一头雾水,没有思路。带有趣味性的提问能营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情绪下积极思考,学有所获。而提出问题的内容则一定要具备可科研性,具有较强研讨性的问题可以使学生进行独立思考,思维及时转向,不受定势影响而产生独特见解、提出新颖的方法、提出新的观点,能够有效的达到学生学习的目的,提高学生自身的素质。
②由学生提出具有讨论性问题
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总会提出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以前我们对学生所提出的问题总是忽略,或者以简练的语言加以应付,觉得学生所提出的问题与所教的知识无关。学生在知识的建构中,会发现很多问题,对学生所提出来的问题要有新的思考。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了问题,是观察和思考的结果;学生提出问题的过程,是创造的过程。即使偶尔提出不恰当甚至荒唐或错误的问题,但只要提出问题,就证明他们动过一番脑筋,是其进行独立思考的结果。做为老师应该给予学生极大的鼓励,鼓励学生坚持这种质疑的精神,因为这过程本身就蕴涵着创造性思维的力量,是获取知识的源泉。教师要敢于并善于引导学生提出具有讨论性的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处理学生所提出的问题时,不要急于把现成的答案告诉学生,鼓励其他学生发表见解,通过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学生有效生成新知识。
研讨问题就是通过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将所提出的问题解决。有的问题可以通过在课堂上讨论获得结果,而有的问题需要在课下通过一段时间的研讨才能得出结论。但所采用的形式主要是小组合作讨论来完成。
课堂小组讨论是课堂教学的一个常用方式,充分有效地开展小组讨论将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表达交流和人际交往的能力。
合作学习可以有多种方式。在教学中,指派基础性较差的学生担任&发言人&,由他把本小组讨论的意见向全班表述出来。在教学中真诚地鼓励每位&发言人&,这种激励使他们树立信心,不懂就问,学会思考,主动探求知识。实践表明,原来上课不注意听、不主动举手的同学,做了&发言人&以后,变得爱发言、爱学习了。几次发言以后,可以换小组中的其他成员,让每一位学生都有表达的机会。
展示结果就是学生通过研讨问题,将所研讨的结果展示给大家。针对于不同的问题、展示结果的形式是不同的,主要有这样几种展示方式,如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讨论结果,实验课或研究性学习的实验报告、调查报告、研究报告等等。
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结果展示是最常用的,每个小组可以自选一位&发言人&,将本组的研讨结果向全班学生展示,可以用语言描述法、表格法等等。在这一过程教师可对学生进行相应指导,指导学生尽可能清晰地将结果呈现出来,而且,要尽可能让每位学生在学期内都有做&发言人&的机会,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加强自我展现的勇气。
实验报告也是非常常见的方式,教材中的常规实验较多,通常以六个学生为一个小组合作完成实验,以实验报告的形式,将小组进行实验的步骤、结果、结果分析等内容呈现给老师,由老师和同学进行分析、作出评价。
在教学的过程中,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设置一些可探究的问题,各小组学生可以设计实验方案、按照自己设计的方案动手操作实验,再把成果写成研究报告,呈现给全班同学,各小组再进行交流、探讨和评价。在学生策划研究报告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展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深度,以及学生自身能力的程度。也更好的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性思维。因为在研究性报告中无论是过程的设计还是结果的分析都要做到有理有据。
总之,学生在展示结果的过程中,无论以何种方式,一方面是展现成果,最重要的是要注重学生自身能力的培养,体验学习的趣味以及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自己正确认识自己。
在以前学生以及老师都认为分析评价只是老师对学生进行评价,而与学生无关。这种陈旧的观念应该剔除,要建立新的符合新教学改革标准的评价观。分析评价应该是由老师和学生一起对研讨的结果进行分析,而分析的过程本身就是在做出评价。让学生参与其中,可以锻炼学生对事物做出正确判断的能力。在教学中主要应用以下几种方式:①学生自评;②生生互评;③小组互评;④师生互评;
常用教学法:①小组合作法;②问题探究法;③学案导学法。
3、综合类学科提出:&问题探究、主题研究&探究合作的教学模式
综合类学科探究教学中的&问题&主要是在学习中,教师不是给&结论&,告诉问题答案,而是挖掘、引发不同质的疑问和想法,使其互相碰撞,进行探究,加以解决。
问题探究主题研究教学模式的基本程序是:创设情景&&激问;指导探究&&解问;延伸拓展&&生问这三个环节。
创设情景&&激问
问题意识从认知心理学上讲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并产生一种困惑、探究的心理状态,是一种思维的问题性心理。问题要素可分为:目标状态或终点状态;对问题作出给定条件或事先描述的初始状态;一系列中间状态,它用以描述达成目标的各种可能解决的途径,三种状态构成了&问题空间&。因而,利用多种途径创设问题情景,建立问题的初始状态与终点状态,呈现问题空间,激发学生提出问题、发现问题,为探究做好准备。要让学生上课时带着问题,带着疑惑,带着好奇来学习新知识。
指导探究&&解问
E.D.加涅在《学校学习认知心理学》一书中指出:问题的解决过程包括三方面,解题者构建问题的表征;搜寻问题空间(激活工作记忆中的知识和运用长时记忆中的知识);对解题结果成功与否进行评价。在这三方面中,问题表征最为重要,因为不同的表征往往决定了解题者在问题空间中如何进行搜寻。所以无论学生提出或多或少、或深或浅的问题时,都要对问题进行表征,对问题进行感知、描述,最终呈现给全体同学讨论、自学、探究,通过师生间多种方式多方位的交流、解疑,形成新知识。经过这样的思维碰撞、交流,每位同学都有自己的看法,教师再加以点拨,新知识更容易接受、掌握,最后总结评价归纳,上升到正确的价值观。在指导探究&&解问的过程中,教师要抓住三导:导思、导议、导评,引导学生去讨论、分析、探索,引导学生对问题解决结果的评价,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学习、接受知识的能力。
延伸拓展&&生问
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必将生成很多新问题,有的是单一学科内的,有的甚至是跨学科的,这时,教师便可以鼓励学生去实践、去探索、去研究,延伸课内,充分利用课外,开展研究性学习,使课内理论性的知识、理论上的解题思路通过实践、探索、论证,更好地掌握。在课堂教学结束前,教师应延伸、拓展新知识,启发学生再发现、提出更多的问题,让学生带着更多的问题走进教室,走进研究性学习。
常用教学法:①情境再现法;②小组合作法;③问题讨论法;④研究性学习法。
4、吉林街小学&&发现式(探究式)&课堂基本模式
(二)不同年段发现式学习模式。
低年段的学生拥有无穷的&为什么&,但缺乏对事物本质的把握能力,缺乏研究的方法指导,缺乏一定的坚持度,兴趣来得快,也消退得快。因此,课堂采用的&半发现型&,课堂中的假设基本由老师预设,而且设定的问题开口小,指向性强,研究的跨度不超过两天,迅速给予激励性的评价。小组成员的选定起先采用指定式,成员之间的分工,有自愿有任命的。如《树真好》一文教学中,教师可预设&树为什么真好?你认为最好的是哪一段?&小组合作学习时可以通过朗读,可以是绘画,可以是搜集一些相关的资料补充,还可以通过表演。这样有明确的研究目的,有研究方法的指导,能激发学生兴趣。
中年段的学生在&研究性课堂&有序列性的指导下,提出的问题已有一定的价值,小组之间的合作令学生对研究性学习充满着期待。教师可以放手,半扶半放地引导发现,但学生研究过程中资料搜集,以及调查设计都需要教师事先充分准备好。如第六册《把种子散播到远处》一文时,学生对于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很多,问题设计&种子为什么要散播?&&种子有哪些散播方式?&&不同散播方式的种子构造有什么不同?&对于研究过程中教师应给予更多地帮助,从研究起点是文本,拓展可以是科普类的书籍,可以是网站,最后的展示还回归到&课本&,如模仿种子散播的过程,还可以用第一人称自述种子的生长。
高年段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研究方法,研究小组的分工合作也表现出相对的自觉性,课堂中的研究内容已转变为老师和学生共同提出,学生自己提出,研究过程教师仅仅是学生的辅助者、组织者,研究性课堂向独立发现型过渡。如教学科学课《北极星&不动&的秘密》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组成5个研究小组,组内的分工也由研究组长分配,学生在展示时有对文本知识的理解,有丰富的资料补充,还有一些小组制作了PPT作辅助,课堂中研究氛围十分浓郁。
小学&&发现式(探究式)学习&阶段培养内容
五、研究的成效
四年来,根据课题研究目标和研究步骤,在理论与实践方面有序地开展了探索与研究,并及时进行交流、总结,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明显变化,学习能力得到了提高。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再是被动地听,机械地练,而是主动参与学习,获取知识,并初步掌握学习策略,懂得学什么、怎么学、学得怎么样。特别是高年级学生,在学期初能认真分析自己的学习状况,确立自己的奋斗目标,并据此制定出学习计划。学生更加热爱学习,增强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喜欢自主探索,也喜欢竞争合作;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也得到了加强。
(1)学生的主体意识明显增强。学生在主动参与中,渐渐成为学习的主人,即使是低年级的学生,课堂上不仅敢于发表见解,有时还对教师提出不同意见,甚至评价教师的示范。课堂上经常可以听到学生这样说&我认为&、&我还有一种想法&、&我们小组讨论后觉得&、&我是这样来学的&等等。
(2)学生的合作精神得到培养。在小组学习中,学生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不但能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且也能注意倾听同伴的意见,进行交流磋商,增强了团队精神、合作意识和交往能力。
(3)学生的探究能力获得发展。在老师搭建的平台上,学生能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进行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活动。学生在积极的课堂环境下主动参与所获取的知识,用得着,记得牢,学得好,学习效率大大提高。
(4)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养成。
从调查发现,学生学习的信心增强,学生已初步养成了自主预习、复习的习惯,乐思善辩的习惯,勤翻工具书的习惯,博览群书、广泛摄取信息的习惯,自疑解疑的习惯,为学生持续发展注入活力。
2、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了学生的个性特长。
我们通过定量及定性的分析,发现本课题研究开展后,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个性及特长得到较充分的发展。
在课堂教学中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能生动活泼地参与学习、活动、交往、管理的过程,实现师生角色的根本性转变,建立师生合作、教学相长的新型关系,在师生互动和合作性学习中提升教学合力。
例如,课题方案实施前后课堂上有一些典型的变化:实施前,课中教师讲授时间约占80%,学生自主学习和作业时间约占20%;实施后,教师讲授压缩为40%左右,而学生自主学习和作业时间上升为60%。实施前,课中能质疑问难的只是少数几个尖子学生;实施后,80%以上的学生都能主动质疑。实施前,课堂发言比较多的现象是后面的学生往往会顺着前面同学发言的思路,不善于发散及求异;实施后,一个问题学生往往会探求到多种答案。课堂上充满了生机活力。
3、教师的教学理念不断更新,教学行为得到了改善。
在研究的过程中,课题组的老师学理论,上研究课,写教学反思,在实践中感悟新理念,提升新思想,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动。
首先表现在教师处理教材上。教师在学习教材的基础上,通过各种途径收集相关信息,融入自己对教材的理解,针对学生特点,把一个个教材变&活&,使之更生动、形象,让学生乐于接受。
其次是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发生了重大变化,原来的课堂教学更多的是向学生传递知识,现在更多的则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励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合作探究,促进学生自我发展。变&灌输式&、&一问一答式&为&启发式&,在引导上下功夫,既重视双基的训练,更关注学生自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4、校本教研的体系初步形成,科研水平得到提升。
校本教研以学校为基地,以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为研究内容,教师是研究主体,理论和专业人员共同参与,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既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又注重经验的总结、理论的提升、规律的探索和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保证新课程实验向纵深发展的新的推进策略。
在课题实施过程中,我们依托校本教研开展课题研究活动,要求教师养成学习与反思的习惯,用课题研究的理论引领和指导实践,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反思、分析和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把日常教学工作与教学研究、课题研究融为一体,促进了校本教研的体系逐步形成。同时,打破了教师对&科研&神秘感,认识到科研就在身边,科研是为了解决存在的实际问题,从而亲密接触科研,掌握课题研究的步骤和方法。
为了更好地研究,许多教师自觉自愿地投入学习,来提升自己的理论素养,去获取课题相关的各种信息。我们的教师正逐步由&教书匠&向&研究型&转变,不断地反思,总结。
5、营造了浓郁的科研氛围,提升了学校的师资队伍。
通过课题研究,许多教师对学科教学的价值观和课堂教学的优课观有了新的定位,对自身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了清楚的认识,他们对教师的职业定位也正由工作型教师向学习型、科研型教师发展。许多教师在心目中有了自己的好课观,明确了自身努力的方向。在课堂教学中逐步变得驾轻就熟,课堂教学效率得到了明显的提高。通过四年来对课题的实践和研究,培养了一支具有一定科研能力的教师队伍,扩大了骨干教师的群体。
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研究方向
四年的研究实践证明:只要我们正确把握学习方式的特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切实转换教师角色,改善教学行为,完全可以改变原有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起学生主动参与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从而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提高教育质量,提升办学水平。不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将不利于学生的主动发展、全面发展乃至终身发展。
在研究中,我们收益颇多,但困惑也不少。其中主要有:
1、对学习方式的认识尚需进一步提高。
从本质上讲,现代学习方式弘扬人的主体性为宗旨、以促进人的可持续性发展为目的,由许多具体方式构成的多纬度、具有不同层次结构的开放系统。目前还有一些教师对学生学习方式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往往更多地关注表面的形式,非常容易导致机械的、形式主义的做法,需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方式本身的研究,使每个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方式及其转变的认识更全面、更深刻、更辩证。如何针对小学生特点,选择适当的学习方式,结合教师的有效讲解,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掌握更多人类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精华,也需要重点深入地研究。
2、评价考核机制对学习方式的影响。&&&
评价机制一直是制约教育改革的一个瓶颈。建立一套能检测学生快速有效学习状况的评价体系十分必要,进行比较科学地评价与分析,把过程性评价与终极性评价、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阶段性评价与发展性评价结合起来,建立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发挥评价的激励性与发展性功能,形成与课程改革相适应能够促进课堂教学效益提高的评价体系,有效地反馈与检验研究成果,有利于规范我们的研究行为,改进我们的研究方法。
上一篇:[ 05-15 ]
下一篇:[ 05-14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低年级识字教学的研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