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怎么面对经济全球化教案

面对经济全球化&教学设计
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面对经济全球化
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迅速发展,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面对经济全球化趋势,必须抓住时机,迎接挑战,立足国内、放眼世界,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新课标基本要求】
感受经济全球化进程,明确应该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趋势。
(一)知识目标
1、识记经济全球化及其主要的表现形式。
2、理解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利弊影响,发展中国家对经济全球化的态度。
3、运用所学知识,初步分析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辨证的、全面的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使学生树立努力学习、为民族振兴而奋斗的志向。增强自己的使命感、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难点】
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实质和影响
【教学方法】
教师利用多媒体,通过启发、引导学生讨论,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请学生表述:你知道那些中国市场上的外国产品,国外市场上的中国产品(感知经济全球化)
学生活动:叙述上述问题
教师活动:展示多媒体图片,让学生感知商品的跨国性。
提出问题:什么是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学生活动: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概念明确】
经济全球化: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的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
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原因:生产力的发展
充当小老师】
学生上黑板,写出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形式: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
【探究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形式】
教师活动:出示教学案例《空中客车的生产》
探究问题:为什么许多的商品要由多个国家共同生产,而不是自己生产全部产品呢?
学生活动:合作讨论、探究
【知识结论】
同国家在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优势,有的国家劳动力较丰富,有的国家技术力量雄厚。有利于世界各国发
挥各自的优势,节约社会劳动,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经济效益,促进经济发展。
【感知现实】
教师活动:问题:你还知道那些产品是多国共同生产的?
学生活动:例举(感知生产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生产全球化的发展对我国和世界经济发展是有益的。
教师活动:出示对外贸易发展的图片
问题:上述图片反应了什么样的发展趋势
学生活动:合作、探讨、发言——贸易全球化
教师活动:问题:不同的国家为什么要进行对外贸易往来?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
【辅助教学】为什么要进行对外贸易
教师活动:出示教学案例《甲乙两国的贸易》和问题(问题设计由浅入深,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分析我国)
学生活动:思考、合作讨论
&&&从个人的劳动生产率来看,乙国在粮食及肉类的生产上均占据着绝对优势。但是,进一步比较会发现,乙国在肉类生产上的优势更大(是甲国的两倍),甲国虽然在粮食及肉类的生产上均处于劣势,但是在粮食生产上的劣势相对更小。也就是说,甲国拥有生产粮食的比较优势,乙国拥有生产肉类的比较优势。因此,甲国应主要生产粮食,乙国主要生产肉类,然后两国之间进行贸易。&&&
我国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上拥有比较优势,而在资本、技术密集的行业,目前除个别领域外,一般不具备比较优势。我们应当努力在继续发挥劳动密集型产业比较优势的同时,创造我国在资本、技术密集行业的比较优势。
教师活动:如果让你投资,你准备把钱投向什么地方?
学生活动:畅所欲言(中心是获利)
教师活动:问题:当今世界投资呈现什么趋势?
学生活动:回答:全球化
教师活动:问题:为什么资本投资呈现全球化趋势
学生活动:讨论,回答
第一,资本总是向利润最高的地方流动,即追求利润的最大化第二,伴随着生产和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规模加大。
【感知现实】
教师展示多媒体图片,让学生感知资本全球化的发展
【探究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载体】
教师活动:在全球的生产、贸易、资本流通中,谁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呢
学生活动:跨国公司(结合教师的多媒体图片,感知什么是跨国公司)
教师活动:问题;什么是跨国公司,它为什么能够成为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主要载体?
学生活动:阅读课文,感知图片,合作探讨
【知识综合】
跨国公司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根本原因在于科技进步,生产力的发展
【探究经济全球化的利弊】
教师活动:展示图片《智力反对经济全球化游行》和《中国得益于经济全球化》
问题:经济全球化是福音还是祸水?
学生活动:辩论:正方:主张经济全球化是福音
&&&&&&&&&&&&&&&
反方:主张经济全球化是祸水
&&&&&&&&&&&&&&&
学生充分利用课前搜集的资料说明
【教师辅助学习】
正方:经济全球化是福音——经济全球化发展给发展中国家带来那些机遇
正方:展示多媒体资料(正方搜集)
反方:展示多媒体资料(课前贮备)
经济全球化发展一定使发展中国家普遍收益吗?
经济全球化发展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发展的机遇,带动其经济的发展,为其解决了发展中的资金、技术、设备、和经验。但经济全球化扩大了世界各国的贫富差距。经济全球化导致风险全球化,加大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威胁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可见经济全球化是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
教师活动:
展示一个故事&&&&&&&&&&&&&&&&&&&&&&&&&&
《鸡尾酒》
在一次盛大宴会上,来自中国、法国、俄国、德国、意大利、美国的贵宾聚集一堂,各国来宾纷纷夸耀自己国家的文化。他们拿出本国的国粹——酒来彼此相敬,中国人拿出古色古香的茅台,瓶盖一开,沁人心脾,举座皆惊,俄国人拿出伏特加,法国人拿出大香槟,意大利人拿出葡萄酒,德国人拿出威士忌,只有美国人两手空空。(你猜他拿出了什么)只见他不慌不忙地走上前来,把各国的名酒兑在一起,举杯相敬,说:这就是我们美国的酒——鸡尾酒。
问题: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发展呢?
学生活动:合作讨论、探究(分组提出自己的观点)
积极参与、抓住机遇、趋利避害、防范风险、迎接挑战
播放《走进新时代》感受中国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
【课堂小结】
一、经济全球化趋势
1、经济全球化的含义
2、经济全球化的原因(重点)
3、经济全球化的表现(重点)
4、跨国公司
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1、“双刃剑”——机遇与挑战并存
2、现阶段经济全球化的实质
3、正确应对经济全球化
【课堂巩固】
1、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是(&&&
&①生产全球化&&
②贸易全球化&&
③政治全球化&
&④资本全球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美国福特公司的莱曼汽车设计在德国。而制动装置生产在韩国,在美国生产燃油泵,在加拿大生产自动驱动器,在澳大利亚生产发动机……一部整车从设计到装配,竟涉及8个国家。这反映了(&&&
A、生产的全球化&&&&&&
B、市场的全球化
C、资金的全球化&&&&&&
D、科技开发与应用的全球化
3、(2005年江苏政治试卷第24题)下列选项中对经济全球化认识不正确的是(&&
A、经济全球化是世界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B、参与经济全球化有利于我国经济发展
C、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
D、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普遍受益
4、面对经济全球化,我们应该(&&
①大力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
②加速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
③避开全球化趋势,保护民族经济
④与发达国家联盟,提高开放水平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世界500家最大跨国公司已有400多家进驻中国。有人认为,跨国公司进入中国不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
[解析]跨国公司迅速发展,是当代世界市场迅速发展所呈现出的新特点之一。对跨国公司的进入,我们要有正确的态度,既要看到压力和竞争,更要看到机遇和发展。关键在于我们如何面对这种挑战和压力,怎样变压力为动力,在竞争中发展壮大我国民族工业。
答案:(1)二战后,世界各国各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跨国公司迅速发展,通过对外直接投资,从事国际化的生产和经营,资金、技术、人员在国际间的流动更加自由,出现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跨国公司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进入中国的。
(2)跨国公司在资金、技术、人才及管理,尤其在市场开拓、资源配置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这就给中国民族工业造成了巨大的竞争压力。
(3)跨国公司进入中国也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因为通过竞争,我们可以学到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现代化的管理经验,使观念得到创新、管理得到优化进而使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得到全面提高,达到扩大市场份额的目的;同时,通过与跨国公司合作,有利于国内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从而在国际市场上占领一席之地
6、经济全球化必将促进全球经济的发展
1、一方面,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同时也促进了生产力的
发展。它促进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以及国际贸易的发展,推动了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各国生产力的发展,为各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2、但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这种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两极分化更加严重,扩大了世界各国的贫富差距。经济全球化导致风险全球化,加大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威胁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
3、因此,题中的观点是片面的。
【课余作业】
请同学们通过网上搜索或采访等形式调查肯德基或耐克的经营理念和经营方式,为我们南通海安纺织、丝绸等品牌产品积极参与和应对经济全球化提出合理化建议。
【教学体会】
本节内容理论性较强,在学习中应该多引导学生联系经济全球化的具体实例,从实践中理解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趋势,以及对世界各国经济的正反面影响。
w.w.w.k.s.5.u.c.o.m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面对经济全球化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文档贡献者
评价文档:
&&¥1.00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面对经济全球化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大小:10.40K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吉林大学精品课程--世界经济概论
&&课后习题 &&& &&& &&& &&& &&& &&& &&& &&& &&& &&& &&& &&& &&& &&& &&& &
第二章课后习题与答案:
1.怎样理解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和内涵?
&&进程: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向更高层次发展的一个过程和一种状态。经济全球化是以当代科技革命、市场经济和跨国公司的大发展为驱动力,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投资、国际交通和通讯的大发展,以及国际间人口的迁移,使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大规模流动,使企业生产的内部分工扩展为全球性的分工,使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优化组合和优化配置,从而使各国相互依存和相互融合空前加速和深化的状态和过程。
&&内涵:&&&&&(1)经济全球化是经济范畴和历史范畴的统一&&&&&(2)经济全球化是一个与时空相联系的概念&&&&&(3)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资本及其载体扩张的全球化&&&&&(4)经济全球化是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其结构中存在着多种不对称。
2.战后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的原因和表现。
&&nbsp原因:&&&&&(1)科技革命的大发展&&&&&(2)市场经济体制向全球扩展&&&&&(3)西方国家贸易、投资、金融自由化的发展&&&&&(4)跨国公司的大发展。
&&表现:&&&&&(1)贸易自由化与全球网络化:贸易自由化和信息网络化,世界贸易的范围和规模急&&&&&&&&&&剧扩大&&&&&(2)金融、货币、投资市场的全球化:金融市场的全球化,货币流通的全球化,投资&&&&&&&&&&活动的全球化&&&&&(3)人力资源流动的全球化:世界性移民数量和范围的扩增,人才跨国培养和流动大&&&&&&&&&&幅增加,人才“隐性跨国流动”趋势增强。&&&&&(4)全球产业链的的形成和国际生产体系的全球化:全球工业化的展开和世界范围梯&&&&&&&&&&次继起的产业链的形成;全球生产体系的形成&&&&&(5)国际经济协调机制逐步形成。
3.怎样认识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机遇: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积极利用国际分工深化和世界性产业结构调整的机会,采取符合本国国情的对外开放战略和政策,引进外国资本、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本国的产业结构和产品质量,尽快地提高本国民族企业的竞争力大力发展对外贸易,使国内资源得到充分合理配置,实现本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此外,经济全球化也可推进发展中国家的政治改革,加速民主化进程。
&&nbsp挑战:&&&&&(1)发展中国家在当前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处于不利地位。随着全球贸易和全球生产体系的迅速发展,以及跨国公司及其资本的不断扩张,使发展中国家的民族经济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和冲击,对发达国家的依附性也不断增大。&&&&&(2)经济全球化导致和加剧了世界经济发展的进一步不平衡,南北差距不断扩大,发展中国家更加落后于发达国家,尤其是造成那些处于最底层的发展中国家更加贫穷落后。&&&&&(3)发展中国家内部不平衡发展也在加剧发展的不平衡趋势如不设法解决或抑制,将对投资构成潜在的威胁,刺激泡沫经济的发展,为金融危机埋下隐患。&&&&&(4)经济全球化带给发展中国家的最大问题或者说最大威胁,是它们的国家主权受到冲击和削弱,国家经济安全受到挑战。&&&&&(5)对发展中国家的改革带来巨大的压力。经济全球化使得经济传递和同步性加强,如何接受经济的正传递,抑制副传递,成为发展中国家急需解决的重大难题。
4.怎样评价经济全球化下南北差距拉大的观点?
&&&经济全球化总体上推动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但各国由于条件不同,在经济全球化中所处的地位是不同的,因而所得的利益份额也不同。发达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有更多的优势,获得更多的利益,而发展中国家所处的相对劣势地位,使其在经济合作过程中必然要承受经济上、政治上的风险,付出更多的代价。西方发达国家更是利用它们在经济全球化中的主导地们,极力推行新殖民主义、经济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因而导致了南北差距和全球范围贫富悬殊的进一步扩大及其他后果。
&&&经济全球化理应是世界各国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经济全球化,国家不论大小,不论南北,都应是全球化的受益者。少数国家的富裕不应该建立在其他国家的贫困之上,南北差距、贫富差距应逐步缩小,而不是日益扩大。我们需要的全球化,是世界各国和平共处的经济全球化,是相互尊重,相互促进,坚决反对那种利用经济全球化,把自己的文化和价值观念强加于人的做法。
&&&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必须抓住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有利条件,迎接挑战,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趋利避害,争取从中取得更大的利益。发展中国家之间必须加强合作,依靠整体的力量反对新殖民主义、经济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消除南北关系中的不平等,为建立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要求、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而努力。
5.经济全球化对国家主权和世界格局发生了什么影响?
&&&经济全球化使国家主权受到冲击,相互协调成为时代主旋律。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传统的国家主权内容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原本是一国独有的权利,日益成为国际社会共同拥有的权力。各国的经济活动越来越多地遵循国际条约、协定、规范和惯例来运作;跨国公司在各国经济生活中地位的提高,使国家对产业政策的干预作用在减弱。在国家存在的情况下,出现了主权让与,但是它是以对等为原则的。当今世界各国都是拥有主权的独立国家。共享是让与的前提,没有共享也就不会有让与。经济全球化迫使各国把二者结合起来,出现了相互协调,使它逐步成为各国处理对外经济贸易关系的基石。随着乌拉圭回合谈判的结束和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和运行,协调管理贸易政策在国际上和各国贸易政策中开始成为主流。
&&&经济全球化是冷战后世界格局发展演变和最终形成的决定性因素之一。经济全球化是生产要素的全球配置与重组,是生产、投资、金融、贸易在全球范围内的大规模流动,是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融为统一的、相互依存的经济体系的过程,它已经成为21世纪不可逆转的历史洪流。由它释放出来的巨大的世界生产力动能,是推动世界巨变的根本动力。由于经济全球化大大加强了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由于大国之间的竞争已经不是在相互孤立的状态下,而是在全球化过程中展开 ,一些国家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相对下降,另一些国家在世界格局中的影响与作用相对上升。这样,作为全球核心结构的世界格局就会发生力量对比的重大调整。多极化是世界各国和各地区走向均衡同步发展的过程,就是世界和平的基础增强的过程。经济全球化促进了世界多极化,世界多极化增强了人类和谐化。
&&&对整个世界来说,在经济全球化中,伴随着生产要素在国际间的加速转移和移动,全球性公害问题日益突出。它们的危害不仅涉及发展中国家,也涉及发达国家,甚至涉及整个世界。因而经济全球化进程,必然带来诸多国际政治经济摩擦。这种摩擦有的表现为各国政府之间的矛盾和斗争,有的表现为各国企业之间的明争暗斗,有的表现为人民群众对全球化进程的抵制,并演化为有组织的群众性的反全球化运动。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 版权所有 2008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第十一课 第一框 《面对经济全球化》
☆教材分析
《面对经济全球化》是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第十一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第一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学习经济全球化及其主要表现形式、实质、利弊影响,发展中国家对经济全球化的态度等。经济全球化是前面第十课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的具体表现,又是下个框题我国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时代背景。所以本课内容既是前单元的延伸和深化,又对下单元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内容主要是感受经济全球化进程,明确应该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趋势。
☆学情分析
学生进入高一阶段,身心发展趋于成熟,知识积累量增多,社会接触面扩大,社会交往更加频繁,思想意识日趋活跃,思维能力明显提高,参与活动、有所获取的主动性增强,但是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水平有差距。有些学生对于基础知识都不清楚,所以讲解时需要详细。对于经济全球化的表现需要教师指导并给予直观的认识。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说出经济全球化的含义及其主要的表现形式。
(2)说出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利弊影响,发展中国家对经济全球化的态度。
&& (3)运用所学知识,初步分析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辨证的、全面的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使学生树立努力学习、为民族振兴而奋斗的志向。增强自己的使命感、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实质和影响
☆教学过程
预设学生行为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五)布置课后练习
检查落实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学生的疑惑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接触了很多的外国事务,不用出国也可以感受到国外的生活,同学们能举出我们生活中的外国商品吗?我们中国的商品打入外国市场的又有哪些呢?
教师:请同学们思考,为什么会出现经济全球化趋势?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92-93页内容,结合自己收集的材料,说明经济全球化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教师适当的补充一些材料进一步的归纳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教师:想一想:经济全球化一定会使世界各国普遍受益吗?
展示华尔街金融危机图片,并对之进行简要介绍。
探究与共享: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应该如何应对?
教师结合板书小结知识
小组作业:如果你是国务院总理.在当前国际经济形势下,你会如何带领政府作出正确的应对措施?
自由发言,说出自己观察到的现象。
结合材料,积极思考。学生分组讨论,四人一组,最后由组长代表发言,感受在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并归纳经济全球化
学生继续感知经济全球化
学生根据书本知识讨论,得出结论
学生思考,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
学生紧跟老师复述本节课的知识点
各小组充分讨论,收集资料,提出自己的解决措施,形成文字材料上交。
使教学具有针对性
吸引学生,由此进入新课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更加深刻的感知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有助于进入下一环节,过渡顺畅一些
让学生在辩论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形成辩证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学会运用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从总体上把我知识结构
布置练习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引导学生关注时事。
&☆板书设计
一、经济全球化趋势
1、经济全球化的含义
2、经济全球化的原因(重点)
3、经济全球化的表现(重点)
4、跨国公司
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1、“双刃剑”——机遇与挑战并存
2、现阶段经济全球化的实质
3、正确应对经济全球化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学生活动评价表
学生姓名:&&&&&& &&&班级:&&&&&&&& &&&&学号:
评估方法:自评、小组评、教师评
是否和小组成员同心协力
是否积极地探究
能否提出自己的见解
课堂表现评价
是否积极参与到小组讨论中
课堂是否认真,有没有做与课堂无关的
☆教学反思
总之,要教师与学生互帮互助,相互配合更好。
本文章还没有评论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面对经济全球化”教学设计
  “面对经济全球化”教学设计    陈耀文 王明霞    一、教材教法分析    1.学习目标:    课标要求:感受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分解转化后的学习目标:1.能区分经济全球化的三种不同表现形式并解释全球化趋势,掌握经济全球化的载体和实质。2.结合实际体会经济全球化的影响,认识到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提高辩证思维能力及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3.归纳我国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应当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提高主人翁意识和实践能力。    2.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全面把握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教学难点:准确理解经济全球化实质。    3.教学方法:遵循“自主学习――探究――展示交流――拓展提升”的教学思路,突出归纳法和演绎法的运用,沿用启发式、开放式的教学方式,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用生动、新颖的材料,真实的事例来吸引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教学环节流程    【导入新课:感受经济全球化】今天的话题就从曾经读的一本书说起吧,这本书的书名叫《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说的是一个美国家庭进行了一次没有“中国制造”的一年试验,结果发现:“没有中国产品的生活一团糟”。    内容梗概:美国的一名普通家庭主妇在圣诞节发现家里随处可见中国制造的产品。于是开始了为期一年的抵制中国产品的活动。她想衡量一下,中国产品到底在多大程度上渗入了我们的生活;她想知道放弃使用中国产品到底需要花费多少和,以及会带来多少不便。然而,接下来的种种经历让主妇吃尽了苦头。从儿子的网球鞋到小女儿的童鞋;从生日蜡烛到手表带;从电视机到儿童玩具,美国或别国产品的价格都是“中国制造”的好几倍……经过一年的抵制,这位家庭主妇发表感言:“没有中国你也可以活下去,但是生活会越来越麻烦,而且代价会越来越大,以后十年我可能都没有尝试这种日子。”    大家没有想到吧,中国的产品对他国生活的影响如此之大,其实也有很多国外的品牌产品深入到了我们的生活。你的生活是否也感受到了呢?你平时又接触过哪些外国品牌?现在老师就来做一个简单的采访。(提示:从衣、食、用、行方面)    老师总结:在日常生活中,“洋货”到处可见,我们几乎处处能感受到经济生活中的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这些现象的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经济学道理呢?我们这节课的话题就会围绕我们生活中的国外产品来展开。    (设计意图:从学生生活体验导入,激发学生对生活的感悟,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自主学习:了解经济全球化】    出示目标,自主阅读。简单梳理知识,写出阅读中的困惑。老师收集问题卡并共性的问题进行简要解答。    (设计意图:体现以学定教,先学后教,在学生自学基础上收集学生的困惑点,以便教学有的放矢。)    【合作探究:剖析经济全球化】    一、经济全球化及表现    问题情境:大家通过自主学习对经济全球化已经有了一些模糊而粗浅的认识,下面老师将带领大家一起深入剖析经济全球化。刚才大家说到了行的问题,前几天老师也走上了街头去感受了一下,下面请大家一起来看老师拍回来的街头一景:播放视频――街头行驶的各种汽车。    请大家大声说出你看到的品牌:( )①起亚(韩国)②奥迪(德国)③标致(法国)④本田(日本)⑤克莱斯勒(美国)⑥奔驰(德国)⑦丰田(日本)⑧陆虎(英国)⑨铁龙(法国)⑩斯巴鲁(日本)(11)尼桑(日本)(12)宝马(德国)(13)别克(美国)    合作探究1:    (1)这些车都是一国生产的吗?如果不是,你知道为什么吗?    (2)街头这些国家的品牌车是通过怎样的方式来的?    学生回答,老师引导。出示福特车的生产图:    老师总结:这幅图说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各国的生产活动已经成为世界生产链条中的一部分。一个产品,虽然品牌是某国的,其实是许多国家共同协作完成的。这样的结果是什么?各国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赖。为什么不自己完成生产的所有程序呢?会导致什么结果?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国际分工的不断发展,不同国家在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优势,有的国家劳动力较丰富,有的国家技术力量雄厚。于是生产一个产品所用的资金、原料、技术和劳动力很可能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结果导致各国的生产相互联系、相互协作。这样有利于世界各国发挥各自的优势,劳动,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如瑞士手表、德国汽车、日本家电、法国香水等。这里有一个相对优势的理论。    衔接提问:老师那天在街上拍车时,真是觉得市民们的生活水平高了,好车不断,而且方便,只要你有经济实力,不用出国门就可以买到世界各种品牌的汽车,每天车管所等着上牌照的就有几百人。每年北京的汽车展览会上各国的汽车更是琳琅满目。(出示北京世界汽车展览会图片)这又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随着生产的全球化,贸易也呈现出全球化的趋势,消费和商品流通日益全球化。    老师总结:是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交易的品种越来越多,交易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技术、劳务、信息等等,都已经纳入了交易的范围。近50年来,世界贸易年均增长速度比世界GDP年均增长速度高一倍以上,这一趋势将持续下去。世界各国每年平均有近1/4的GDP不经过就无法实现。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从没有今天这样紧密。    衔接提问:无论是生产还是贸易,都有一个不可缺少的要素是什么?    学生回答:资本。    老师总结:随着生产和贸易的全球化,资本的触角也不可避免地伸向全球。哪里赚钱就到哪里,这就是市场经济。其实不仅带来的是资本全球化,技术、劳务、产品也都呈现出全球化的趋势。    出示事例和数据,目前,国际金融市场年交易值达500万亿美元,每年通过国际金融市场实现的融资在1000万亿以上,它们可24小时为世界服务。目前,外资在各国资本构成的比重不断增加,发达国家达到25%,发展中国家平均13%,中国达到15%。从外资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来看,发达国家为21%,发展中国家达到31%,外资的贡献率不断提高。    老师引导学生回顾总结经济全球化的三个主要表现及关系。以上就是经济全球化的三个主要表现。生产全球化是贸易全球化和资本全球化的基础,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又进一步促进生产全球化。    衔接提问:经济全球化似乎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而实际上,它就悄悄发生在我们的经济生活中,而且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潮流,我们能否从这些表面的现象后挖掘其内涵呢?(从表现中让学生概括含义)    学生概括提炼经济全球化的含义。    老师总结:(提示关键词:什么东西,在什么范围,结果如何,是经济活动的一种趋向和走势)经济全球化的含义: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    (设计意图:改变了教材的原有顺序,按照从生活到理论,从具体到抽象的逻辑,对教材进行了重新整合,注重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并且一例贯底,保持了学生思维的连贯性。)    二、经济全球化的载体及实质    问题情境:出示世界十大汽车公司    合作探究2:    (1)在全球汽车的生产、贸易、资本流通中,谁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呢?老师把刚才街头所看到车的生产公司列出来了,你觉得它们是跨国公司吗?判断标准是什么?    (2)为什么这些跨国公司要在全球各地开子公司开展全球贸易呢?提醒:注意与前面知识的联系。公司是以什么为目的的?
《》出自:链接地址:/jiaoan/HTML/jiaoan_55_205973.html
上一篇教案: 下一篇教案: 没有了
 ★读了本文的人也读了: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面对经济全球化ppt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