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带来哪些环境污染问题有哪些问题

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全球性问题,直接影响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这些问题包括(
)①环境污_百度知道
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全球性问题,直接影响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这些问题包括(
②恐怖主义& )①环境污染&nbsp。这些问题包括(&&③经济安全&nbsp,直接影响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出现了一系列全球性问题
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nbsp
提问者采纳
经济安全是指在全球化下发达国家占主导地位
本题要注意审题“直接影响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不符合题干的要求,发展中国家经济的严重恶化,对发展中国家掠夺与剥削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经济全球化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经济全球化的世界
三、经济全球化的世界
●知识能力目标:了解下列基础知识:“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基本史实,分析其影响。简述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由来和发展,认识它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了解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史实,认识其影响和作用。概述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探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
●过程方法目标:在教师的指导下,阅读课文和查找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谈判的历程等,了解“从GATT到WTO”的过程,围绕世界贸易组织建立的必要性并对中国加入WTO的利与弊等问题展开讨论。开展课堂讨论或辩论:经济全球化对本地区的影响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情感态度目标:通过了解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树立面向世界、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信念和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奋斗的责任感。通过了解区域经济集团化与经济全球化之间的相互关系,认识现实生活中合作与竞争的重要性。
(1)知识与能力:了解“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基本史实,分析其影响;简述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由来和发展,认识它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了解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史实,认识其影响和作用;概述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探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阅读课文和查找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谈判的历程等,了解“从GATT到WTO”的过程,围绕世界贸易组织建立的必要性并对中国加入WTO的利与弊等问题展开讨论;开展课堂讨论或辩论:经济全球化对本地区的影响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如何解决经济全球化出现的问题?从多角度去分析历史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树立面向世界、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信念和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奋斗的责任感;通过了解经济区域集团化与世界经济全球化之间的相互关系,认识现实生活中合作与竞争的重要性。
重点难点:经济全球发展的趋势
难点:如何正确理解全球化的影响?
1、资本主义的发展、世界市场的形成,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必要的历史前提,而20世纪则是世纪经济全球化进程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世纪。尤其是20世纪末以来,世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世界经济区域化、集团化和全球化的过程持续发展,世界经济日益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世界各国相互依存程度进一步加强的同时,国际竞争也空前加剧。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领域已跨越了民族国家的鸿沟,开始了全方位的交流与沟通。全人类也将为解决诸如“环境污染”、“能源危机”和“恐怖主义”等全球性问题而全面合作,为共同创造一个和平美好的“地球村”而努力。发展中的中国正在积极顺应并加入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潮流,加入世贸组织就是其中的重要步骤之一。
2、从“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到“世界贸易组织一目主要讲清两个问题:一是“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二是“世界贸易组织”。被称为“经济联合国”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是第二次大战后世界出现的第一个以法律形式调整国际贸易与贸易关系的规则和程序、体现缔约国间权利及义务关系的体制,体现了自由贸易的精神。世界贸易组织是克服了关贸总协定的缺点,适应世界经济发展新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表明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又取得了新的进展。
3、“突破国家的界限”一目主要讲述了两大问题:一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及其影响;二是,经济全球化主要特征及迅速发展的原因。
4、“不甘落后的非洲”
一目主要讲述非洲的一体化进程——从非洲统一组织到非洲联盟。非洲一体化相对其它地区而言,起步较晚,成效不明显,但一体进程的速度在不断加快。
5、为了世界的发展本目主要讲述的是阻碍全球经济发展的因素及相应的对策。阻碍全球经济发展的因素及原因:第一,经济全球化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因此在全球化进程中获得更大的利益。而发展中的国家经济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影响了经济全球的进程。第二,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环境污染、人口爆炸、能源危机、粮食短缺、毒品泛滥、传染病横行、恐怖组织活动猖獗并日益突出,成为影响人类的根本利益,直接涉及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第三,频繁的战争和核武器试验使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应对全球化挑战的措施:其一,建立公正的国际贸易秩序,保护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其二,面对全球化的挑战,发展中国家应加强地区性合作。其三,世界不同文明和不同发展模式应互相交流和借鉴,求同存异、扩大合作,保持经济和社会平衡发展。
一、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
1.基本进程
(1)开始: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各地区之间的隔绝状态被打破,世界市场开始形成,世界贸易体系建立,从而开始了全球化的进程。
(2)发展:两次工业革命的进行,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推动各国开拓海外市场,进行殖民掠夺。随着世界殖民体系的最终建立,把世界绝大部分地区卷入资本主义市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建立,全球化进一步发展。
(3)深化:进入20世纪,特别是90年代以来,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进行和国际形势的变化,全球化速度大大加快。
2.发展原因
(1)科学技术的发展是根本动力:科技发展历来是人类社会进步和世界经济发展的源泉。近年来科技的不断发展,不仅成为世界经济新的增长领域,也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提供了现代化的手段。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是经济的根本动力和物质基础。
查一查:第三次科技革命有哪些新的科技成就?
解答: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以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和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为代表,还包括人工合成材料、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等高新技术。
(2)新交通和通讯方式是纽带: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大规模应用,经济信息得以广泛传播,资本的跨国流动速度大大加快,商品交易日益网络化、全球化,这些都是新交通和通讯手段的功劳,而根源仍在于科技的发展。
(3)两极格局的解体是前提
想一想:两极格局对世界经济发展产生了怎样的消极影响?
解答:两强相争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动荡或相对紧张的局势不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两极之间尖锐对立,形成两大对立的阵营,造成了欧洲的分裂,这种状态不利于经济的交流和经济联系的密切,从而阻碍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苏东剧变标志着两极格局的解体,这意味着国际形势相对缓和,对立封闭状态被打破,有利于各地经济的交流与融合,经济因素在国家关系中的比重也大大增加。
(4)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是途径:随着更多的国家走上市场经济道路,并逐步与国际接轨,出现了世界各国均广泛参与国际分工与交换的局面。在世界贸易组织的推动下,各成员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大幅度下降,为商品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通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极大地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3.主要表现
(1)市场的国际化:主要是国际贸易迅速发展,贸易的绝对量和相对量迅速增长。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外向型经济的行列,世界贸易有增无减。世界市场的扩大和国际贸易的增加,把各国经济有机地联系起来,人们可以轻而易举地从身边的商店买到来自世界各地的产品。
(2)生产的国际化:国际分工的日益成熟,使得国际化生产成为可能。生产的国际化体现在跨国公司的发展上。一战前只有少数发达国家在其他国家利用当地资源和劳动力建厂,二战后开始普遍,跨国公司遍及世界各地,一些发展中国家由于民族经济的发展壮大,也积极对外投资,兴办跨国公司。跨国公司成为活跃在世界经济中的主体。
想一想:还有哪些经济要素在日益国际化?
解答:适应跨国公司大规模的生产需要,金融国际化程度也大大加强,形成新型的国际借贷资本市场;随着各国经济联系的密切,经济管理制度与经济习惯的国际化之间加强,更多国家按国际惯例来发展本国经济等。
总之,经济的全球化有效地实现了世界各地资源的合理流动与配置,为各国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更丰富和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二、问题与展望
议一议:为什么说经济的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会带来哪些问题?
解答:经济的全球化同科技的发展成果一样,在带来更多利益和机会的同时,也产生了很多问题,尤其是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1)拉大贫富差距:发达国家拥有世界上3/4的生产力,在技术、资金、管理等方面具有竞争的优势,并且影响着国际经济规则的制定,因此在全球化中能够获得更大的利润。而越是不发达的国家,越容易在全球化中被边缘化。因此贫富差距会越来越大。
(2)发展中国家处于劣势:在全球化潮流中,经济发展处于不同阶段、工业处于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将面临同样的规则,履行同样的义务,因此经济基础薄弱、结构不合理、技术落后、市场不完善的发展中国家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和压力。发展中国家都面临保护和发展本国经济的问题。
(3)经济运行的风险加大:全球化使各国相互依赖程度加深,联系紧密,一旦发生经济危机,其传染性和破坏性都将空前增加,发展中国家更易受到冲击。特别是国际金融市场资本规模大,流速快,投机性强,金融风险日益突出。如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就给东南亚乃至全世界造成严重损失。
(4)环境和生态危机:工业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就是最大限度地谋求最大的积极利益,很少顾及环境、生态和社会效益。发达国家在掌握世界经济主导权的基础上,将利润高、污染重的企业迁至发展中国家,甚至倾卸有害垃圾,还有的发达国家凭借优势对发展中国家的资源进行掠夺性开采,这些都会造成严重的环境和生态问题。
归纳一下: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中分别处于怎样的地位?
解答:发达国家居于主导地位,由于经济的实力和优势往往是主要获利者;发展中国家处于劣势和被动地位,面临更大的挑战和压力,经济危机对他们的破坏性更大,经济运行的风险更大,环境问题和生态危机更严重。
比一比:经济的全球化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解答:经济全球化是有利有弊,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但是经济的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无法改变的历史趋势。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经济的全球化还是利大于弊的。如发达国家资本、技术、管理经验等的扩散,有利于带动相关国家的经济发展,从而相对削弱发达国家的垄断地位。
可见,只要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的新秩序,因势利导,趋利避害,就能够实现世界的共同繁荣。
重难点知识分析
1.世界经济全球化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2.怎样理解世界贸易组织在经济全球化中的作用?
3.经济全球化的特点有哪些?
我的思路:经济全球化的特点表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国际分工向纵深发展。原来主要依据自然资源分布形成的垂直型分工(即发达资本主义工业国与亚非拉殖民地半殖民地农业国、原料产地之间的分工),逐渐向以科技为基础的水平分工转变,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承担起原来由发达国家完成的生产流程,使国际分工深化,各国经济在水平方向相互渗透,联系更加紧密。第二,形成了全球贸易体系。二战后,各国生产的产品比过去有更大一部分需要投入国际市场才能实现。为适应这一情况,出现世界贸易组织,负责管理世界经济和贸易秩序。第三,跨国公司遍及世界,跨国银行迅速发展。它们面向世界,推行全球发展战略,极大地加强了各国的经济联系。
第一题: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有什么影响和作用?
1.解析思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有利有弊,但总体上是利大于弊。
2.答案要点:作用:有利于中国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国际分工,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扩大出口和利用外资,并在平等条件下参与国际竞争;有利于促进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直接参与21世纪国际贸易规则的决策过程,摆脱别人制定规则而中国被动接受的不利状况,从而维护中国的合法权益;有利于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将促进世界经济的增长。影响:加入世贸组织会对我国的弱势产业带来压力和严峻的挑战。随着市场的进一步扩大,关税的大幅度减让,外国产品、服务和投资有可能更多地进入中国市场,国内一些产品、企业和产业免不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
第二题:你如何理解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1.解析思路: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都需要从利与弊两方面理解,但侧重点不同。
2.答案要点: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1)它既加速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也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2)对发达国家来说,它们凭借资金、技术、市场和经营管理方面的绝对优势,成为最大的受益者。但是,在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及许多工业化国家的资本、技术、管理经验以不同形式在不同程度上向外扩散,有利于带动相关国家的经济发展,从而相对削弱了发达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垄断地位。这种趋势对世界经济的发展是有利的。(3)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但在总体上发展中国家处于相对劣势。从机遇看,它有利于吸引外资、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开拓国际市场。从挑战看,由于发展资金匮乏、债务沉重、贸易条件恶化、金融风险增加及技术水平落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其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面临着空前的压力和挑战。发展中国家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制定合理的对策,在积极主动参与中谋求发展。
讨论: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集团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种趋势,你认为哪一种趋势更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哪一种趋势更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发展?
我的思路:经济全球化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应该说经济全球化更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但在当今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下,经济全球化更有利于少数发达国家的利益,而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面临的更多的是挑战。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要想发展经济就必须勇敢面对经济全球化,因为全球化是一个无法回避的历史发展趋势,它会给我们提供一些经济发展的机会。然而面对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参与全球化必须做到因势利导、趋利避害,而参与或组织一些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就不失为一种好的办法。
1.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动因
纵观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造成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原因主要有五个方面。
(1)国际政治格局的急剧变迁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前提,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标志着“冷战”的结束和两极格局的终结。国际政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朝着多极化趋势发展,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潮流。世界各国开始将关注的焦点放在经济发展方面,而且经济安全、社会安定、生态环境已日益成为国际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各国逐步认识到进行经济合作、寻求共同发展的必要性。另外,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和平与发展逐渐取得共识,它们的经济相互依存和相互渗透的程度不断加深,这为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
(2)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革命的发展为世界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和物质基础。首先,以原子技术、电子技术等为标志的技术革命在20世纪80年代特别是90年代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尤其是信息技术的重大进展及其在现代日常生活中的日益广泛的应用,压缩了国与国之间的空间和时间,降低了国际间的交易费用和远距离控制的成本,便利了商品和资本的国际流动,促进了各国经济的联系,从而加快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其次,新科技革命有力地推动了世界上不同类型国家生产社会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促使各国经济结构和管理体制更加趋于完善化和高效能化,为世界经济全球化打下基础;最后,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有些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不是一个国家所能够单独完成的,需要各国的通力合作。
(3)经济活动的自由化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直接动力。20世纪70年代后期,西方发达国家经济普遍出现“滞胀”现象,新自由主义兴起。它们为了摆脱经济衰退和扩大世界市场,采取减少国家干预、放松经济管制的自由化政策,掀起了贸易自由化和资本自由流动的浪潮。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新兴工业化国家也纷纷调整经济发展战略,实行市场经济体制,从而进入经济振兴时期,为世界经济注入了巨大的活力。无疑,各国国内市场化改革以及对贸易投资领域管制的解除或放松,促进了商品、服务和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的流动,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加速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4)跨国公司的发展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载体。跨国公司是当今世界经济中集生产、贸易、投资、金融、技术开发和转移于一体的经营实体,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主要体现者。近20年来,跨国公司迅猛发展,奉行全球战略的跨国公司以争夺全球市场份额为目标,在世界各地展开生产经营活动,带动了资本、技术和服务在各国间的流动,促进了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特别是近几年跨国公司进行了大量兼并与收购,建立了多种形式的战略联盟,再加上交易内部化和本地化经营战略,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5)国际经济组织自身的发展和完善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重要促成因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银行(WB)和世界贸易组织(WTO)三大国际经济组织对于稳定各国经济,特别是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促进世界经济相互依赖关系的加强,推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意义
世界经济全球化是一种进步,虽然它对各国的影响各不相同,既有利也有弊,但总体而言,利大于弊。
(1)经济全球化把世界紧密联结起来。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不断加强,各国经济相互交织,相互结合,形成了全球经济的有机整体,各国经济依存性增强。在这个经济有机整体中,不仅商品和生产要素在各国间更快地流动,而且各国经济总体上的相互传动和影响也增强了。一方面,发达国家通过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把商品、资金和技术带到发展中国家,但也把危机和衰退转嫁给这些国家;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波动也对发达国家产生影响。例如,东南亚金融危机不仅给发生危机的国家造成巨大损失,同时也波及和影响日本、韩国、美国等发达国家以及世界上其他许多国家。
(2)使世界资源得以最有效的配置,提高了世界经济效益。世界经济全球化使商品、服务、资本、技术、人员等在世界范围内可以更加自由地流动,各国可根据各自的比较优势进行分工和贸易,这有助于全球范围内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促使各国要素价格均衡化,从而使各国乃至世界总体福利水平提高。
(3)有助于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市场的逐步形成。世界市场是指世界各国通过经济合作和对外贸易关系建立起来的进行商品交换的场所和领域,它是商品交换关系突破民族、国家界限扩充到世界范围的结果。但是,世界市场的发展绝不仅仅是技术、资金、商品等流通的某种程度的国际化进程,它同时还突出地表现为市场经济原则的全球化进程。从某种意义上讲,世界市场的发展过程就是在世界范围内形成统一的、规范的市场经济的过程。只有市场经济充分发展了,一个真正意义的无所不包的世界市场体系才会最终形成。“冷战”结束后,世界出现了经济转型和开放的大潮,许多相对封闭的市场逐步开放或进一步加大开放的力度。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市场经济已经成为世界市场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使商品、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流动,以实现各种生产要素在全球的优化组合,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这本身就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因为“世界市场不仅是同存在于国内市场以外的一切外国市场相联系的国内市场,而且同时也是作为本国市场的构成部分的一切外国市场的国内市场”。
(4)世界经济全球化推动世界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往的产业结构调整主要是在一国内部进行,其代价比起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更高,且所需的时间更长。世界经济全球化刺激了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使各国在更大的世界经济规模上配置资源,开拓市场,促进技术间的转让,推动发达国家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升级,并将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含量低的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数字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大大缩短了美国、日本和欧洲新兴工业经济体以及其他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技术和产业传递过程,使世界产业结构调整速度加快。
(5)使国际关系以协调为主。世界经济全球化使各国之间的经济利益错综复杂,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赖性加强。经济上的互惠互利推动了国与国之间的接触和对话,促使大家搁置分歧,增进了解,进行协商,努力协调各种矛盾,变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扩大合作。
(6)有利于减少腐败现象。据世界银行估计,全世界贿赂数额可达发展中国家外来直接投资和进口的5%,即每年近800亿美元。众所公认,腐败行为对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影响恶劣。世界银行1997年世界发展报告指出,在腐败最猖獗的国家中,投资只占GDP的12%,而在较廉洁的国家中,该比例超过21%。世界经济论坛在一份有关1997年全球竞争报告中指出,公务员受贿和法律制度受到损害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最大的挑战”。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贸易与投资的自由化、市场经济的普及可以减少管制成本,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腐败现象。例如,通过降低贸易壁垒来减少腐败的机会和腐败可能获得的寻租量,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而且,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增强也促进反腐败的国际合作。
1.乌拉圭回合谈判
1986年9月在乌拉圭的埃斯特角城举行了关贸总协定部长级会议,决定进行一场旨在全面改革多边贸易体制的新一轮谈判,故命名为“乌拉圭回合”谈判。这是迄今为止最大的一次贸易谈判,历时7年半,于1994年4月在摩洛哥的马拉喀什结束。谈判几乎涉及所有贸易种类,从牙刷到游艇,从银行到电信,从野生水稻基因到艾滋病治疗。参加方从最初的103个,增至谈判结束时的125个。
谈判的结果使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平均降税1/3,发达国家工业制成品平均关税水平降为3.6%左右;农产品和纺织品重新回到关贸总协定贸易自由化的轨道;创立了WTO并将关贸总协定的基本原则延伸至服务贸易和知识产权,达成了《服务贸易总协定》和《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修改和完善了解决争端的规则,其中有些措施是立即实施的。谈判以签署乌拉圭回合一揽子协议方式告终,协议对WTO成员均适用。
非歧视进行贸易是WTO的基石,是各国间实现平等贸易的重要保证,也是避免贸易歧视和摩擦的重要基础,它主要通过最惠国待遇和国民待遇原则加以体现。
根据WTO协议,各国一般不得在其贸易伙伴之间造成歧视。如果给予某一国一项特殊优惠,例如针对其某项产品征收更低的关税,也必须给予其他所有WTO成员同样的待遇。这就是最惠国待遇原则。该原则非常重要,是为了保障各国都能平等对待WTO每个成员。
这一原则也允许一些例外。例如,某地区的几个国家可以签订自由贸易协定,该协定不适用于来自集团外的产品。或者,一国可对来自特定国家的被认为是进行了不公平贸易的产品设置壁垒。对于服务贸易,允许在少数情况下采取歧视性做法,但协议只允许根据严格的条件实施这种例外。
2.“多哈回合”谈判
世贸组织147个成员1日就“多哈回合”的主要议题达成框架协议。框架协议内容涉及农业、非农产品市场准入、服务贸易、贸易便利化和发展等领域。2001年11月,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的世贸组织第四次部长级会议启动了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新启动的多边贸易谈判又称“多哈发展议程”,或简称“多哈回合”。该轮谈判确定了8个谈判领域,即农业、非农产品市场准入、服务、知识产权、规则、争端解决、贸易与环境以及贸易和发展问题。但2003年9月在墨西哥坎昆举行的世贸组织部长级会议上,由于各成员在农业等问题上没有达成一致,会议无果而终,“多哈回合”谈判陷入僵局。2004年3月,世贸组织成员的代表在日内瓦就农业问题进行了紧急磋商,尽管各方一致同意要努力推动谈判、争取达成框架协议,但谈判并未取得实质性进展。
日,世贸组织公布“多哈回合”框架协议草案以后,各方贸易代表在日内瓦经过两周的密集磋商和30日起连续40个小时的昼夜谈判终于达成框架协议。在谈判的核心领域——农业的框架协议中,发达成员承诺最终取消出口补贴、大幅度削减国内支持,实质性改进市场准入条件。框架协议达成后,世贸组织成员将在此基础上继续就谈判模式和具体内容进行磋商,以最终完成“多哈回合”谈判。
从世界范围来看,随着新航路的开辟,经济全球化就开始了,到20世纪的90年代形成高潮。这一方面是20世纪科技不断发展的结果,科技的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同时也有其历史的必然性,那就是“冷战”结束后,占世界市场1/3的前“社会主义阵营”发生了变化,以苏联为榜样的走计划经济道路的发展中国家本来就因此路不通而长期停滞不前,更加贫穷落后,此时便纷纷改弦易辙,转入了市场经济体制。由此,完全意义的全球大市场诞生了,经济全球化开始进入全面发展阶段。经济活动和经济运行的全球化,已经成为我们所处时代的基本趋势和基本特征之一。
经济全球化的具体特征表现为:第一,市场经济体制的全球化;第二,贸易的全球化;第三,生产的全球化;第四,企业的全球化;第五,金融全球化和经济信息化;第六,区域经济一体化不断加强和国际经济组织日益健全。以上有关经济全球化的六个特征,对现实的经济运行既有着各自不同的影响,发挥着独立的作用,又互相制约、互相补充,共同推动着经济全球化的飞速发展。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规律的体现,使企业生产的内部分工不断朝横向和纵向扩展为全球性分工,使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优化组合和资源优化配置,从而促进了各国和全球经济的共同发展,同时也带来了各国和全球共同面临的社会经济问题。但经济全球化毕竟已经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我们所无法回避的,况且从长远看,经济全球化有利于世界和各国经济的发展,因此,我们应该勇敢地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而言,经济全球化是一柄“双刃剑”,具有二重性:既有正面效应,也有负面效应。
发展中国家通过参与全球化,利用经济开放程度的提高,使贸易投资自由化,获得了过去难以得到的先进技术、管理经验、资本、市场、资源和其他有利条件,实现经济“赶超梦想”。特别是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国际分工大发展、产业大转移、资本大流动和技术大外溢,对于发展中国家弥补国内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缺口,实现产业升级、技术进步、制度创新和整个经济起飞都是非常有利的。因此,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多数发展中国家也因此而在不同程度上成为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通过参与经济全球化,还可以使发展中国家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尽快地提高本国民族企业的竞争力,加快经济改革与对外开放,促进经济现代化的早日实现。此外,经济全球化也可以推进发展中国家的政治改革,加速民主化进程。
然而,世上从来没有“免费的午餐”,经济全球化作为一柄“双刃剑”,在推动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除了少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外(如东亚部分国家和地区),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被动参与者,是不自觉地被卷入的对象,在经济全球化中处于“边缘化”地位,它们面临的更多的是挑战和风险。人们都还记得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吧,在经济全球化和自由化的压力下,泰国过早地、过度地开放金融市场,撤掉了所有自我保护的屏障,结果导致一场严重的金融危机,然后很快发展成亚洲金融危机,还导致了俄罗斯金融危机和巴西金融危机。正如马来西亚一位前副总理所惊叹:“索罗斯使40年如一日,一直致力于发展本国经济的东南亚国家的经济毁于一旦。”
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还认为,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将失去独立性,全球化将使发展中国家变得更加贫穷,发达国家变得更加富有,两者之间的财富差距将越来越大。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一份报告中也认为,经济全球化只对少数人有利,使大多数人变得更加贫穷,造成了极端的不平等。而且,极少数国家从经济全球化中所获得的利益是以大多数国家的牺牲为代价的。2000年4月,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一年一度的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会议上指出,在全球化和新技术正给一部分人带来迄今为止无法想象的利益的同时,另一部分人——据估计人数更多——却仍然享受不到这些利益,过着极度贫穷、往往营养不良和疾病缠身的生活。
由此可见,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带来更多的是挑战,发展中国家在与发达国家分享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部分利益的同时,不但承受着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负面效应,甚至还要承受对本国经济的严重冲击。但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无法改变的历史发展趋势,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即使面临再大的挑战也只有勇敢的面对,只有做到“与狼共舞”,才能获得自身的迅速发展。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环境污染问题有哪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