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调查访谈设计十个问题以上主动学习和自主学习网的访谈

看得透,想得开,拿得起,放得下,立得正,行得稳。
(管理人员)
关注  粉丝
总访问量:9358
今日访问:0
最后登录: 08:03:58
黑龙江宁安市
辽宁大石桥市
山东肥城市
河南长葛市
河南驿城区
广西海城区
山东肥城市
辽宁大洼县
山东肥城市
江苏灌云县
山东肥城市
(最近更新:2350)
(最近更新:15)
(最近更新:256)
(最近更新:116)
(最近提问:56)
《中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实验与研究》结题报告
《中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实验与研究》结题报告&&&&&&&&&&&&&&&&&&&&&&&&&&&&&&&&&&&&&&&&&&&&&&&&&&&
执笔人:邹艳丽一、课题研究的背景、意义和价值:1.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我校课题的现状分析:新课程改革已过十余年,虽然取得了相当丰硕的成果,但是在农村初中,因为教师起始学历低等各方面因素影响,新课程改革提出的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并没有真正实现,教师的角色还没有真正转变,有的部分教师还是担当课堂教学的讲述者,同时农村中学学生底子薄,基础差,家长重视程度参差不齐,很多学生因“学困”而辍学,成绩两极分化很严重。我们九道岭中学地处农村,是课改的神经末梢,信息闭塞、坐井观天,教师素质整体偏低,教学观念相对滞后,依靠教师个人能力独涉深水,推进改革,难度可想而知。但是,开弓没有回头箭,我们深知,改革是农村教育适应新形势,跟上时代新步伐,缩小与先进地区差距,实现教育均衡持续发展的唯一出路。而课堂教学是突破口,是改革的着眼点和着力点。我们也相信群体的智慧和力量,众人划桨开大船。以借东风、挖内力为基础,集中群体智慧,我们继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牢固树立“构建兴趣、高效课堂”的基本理念,旨在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主动探究,形成终身学习能力。我校课题的现状分析:(1).我校于2008年前,在七年级六个班中进行了实践,并进行了相关的研究探索,达到了一定收效。(2).2008年12月,在省级农村远程教育现场会上,做了省级公开课,并以学习汇报的形式做了经验交流,为全校开展此课题研究奠定了一定基础。(3).“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理念受到广泛巩固,不少老师早在十年前就开始了相关的尝试,并把此课题研究形成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2.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根据新课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素养的宗旨,通过“自主”意识的培养,塑造学生的个体形象,减轻学生的负担,“自主”、“合作”“探究”一直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高效行为方式,社会需要我们不断向前,只有合作,才会有发展,不落后于别人,也正是我们立于不改之地的根本。因此,根据课改要求和农村中学教学的需要,特设立此课题,旨在:(1).探索出适合我校农村学生特点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并在地区有一定影响力。(2).“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真正实现,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习成为学生乐趣,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3).教师角色真正转变,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教师“主导”作用,教师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参与者、倾听者、引导者、帮助者。(4).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促进学生能力的培养。二、课题主要概念的界定:1.自主学习: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适应21世纪“终身学习”的需要,是全球教育发展的三大必然趋势之一,这是因为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谁也无法在学校“一学定终身”。因此,让我们的学生尽早尽快具备自主学习能力,以适应信息化、学习化社会的要求,这不但对学生的一生大有裨益,而且对改变我们现在学校教育的困境也有深远意义。在实施自主学习方式的教学模式时,应根据教师、学生、教材及其他各种所具备的教育资源的具体情况,使这种教学模式具备灵活而不是僵化、多样而不是单一、有效而不是注重形式的特点。要给学生创造出适宜的自主学习环境,依据一定的操作原则和程序,帮助他们逐渐树立自主学习的信心,掌握必要的学习策略,不断增强他们的学习动机,尤其是内在学习动机,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会终身学习。2.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学习的组织形式,相对的是“个体学习”。合作学习的实质是一种以生生互动为主要特征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合作学习的代表人物,美国霍普金斯大学的斯莱文教授认为:“合作学习是指使学生在小组中从事学习活动,并依据他们整个小组的成绩获取奖励或认可的课堂教学技术。”我国教育学者王红宇在借鉴西方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所谓合作学习,就是指课堂教学以小组为主要组织形式,根据一定的合作性程序和方法促使学生在异质小组中共同学习,从而利用合作性人际交往促成学生认知、情感发展的教学策略体系。”合作学习理论认为,让每个学生自尊、归属、自由和娱乐的需要在合作小组中得到满足,感受到个人不可替代的存在价值与个性尊严,这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关键。基于这种理念,合作学习为学生创设了既充满温暖和友爱又体现协同与竞争的学习情境。同学之间通过相互帮助,满足了自己影响他人的需要,也使自己的归属需要得到了满足。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倾听他人的意见与建议。在这种情境中,学生们体验到了合作融洽、活动顺利所带来的愉悦,他们会更喜爱学习。3.探究学习: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探究性学习已经成为中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与各学科逐渐渗透、整合,成为学科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探究”是指在求索知识或信息的过程中,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帮助学生深入探讨、反复研究、得出事物本质和规律的一种课堂教学方法。探究性学习是一种以探究为形式的学习,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对所选的课题进行探究,并在探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只有进行真正的、科学的探究才是真正的探究性学习,才能实现探究性学习的目标和目的。三、课题研究的目标1、改变教师的心态,形成研讨教学问题的良好氛围。良好的教学和育人心态是我们从事教书这一行业的一个至关重要的条件。许多年来,我们构建起了以年段教学管理为主线的学校教学管理思路,然而,挡在我们面前的一座大山始终很难让我们有所突破,那就是我们寻找不到一个教学研讨的支撑点和起航点,我们忙碌于每天繁琐的工作却丝毫感觉不到任何教学的乐趣,因此,通过该课题的实施和研究,力求在教师群体中构建起一个积极探讨学校和年段教学研讨的平台,以从根本上改变我校教师的心态,促进教师以更加积极、乐观向上的精神去享受教书的乐趣。2、提升教师的教科研水平和能力。我校教师群体中以年轻教师为主,他们有活力,善创新,对教学的整体发展有自己独特的理解,但他们同时缺乏经验,忙碌但也盲目,孜孜不倦却无从下手,特别是在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上面,往往感觉很难入手。因此,确定此课题研究的一个目标之一就是提升我校教师的教科研水平和能力,使老教师能够有所创新,新教师能够有所突破。3、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构建更加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培养具有终身学习能力的学生,我们在长久的传统教学环境中,几乎每个老师均已习惯于自己的教学模式,而这种教学模式又大部分是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学生的主动思考能力与空间很难得以释放。新教师虽然具有很强的创新精神,但是在这种传统教学模式的引领下,他们即便想要改变些什么也是很困难的,因为他们一来受到老教师传统教学的影响,二来他们也没有足够的信心可以取得教改的突破,这种求稳的心态决定了他们一两年后也就必然回归传统了。所以,利用整个新课程改革的契机,利用该课题的研究,对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方式与能力进行探索和研究,构建一个更加合理有效的课堂教学。4、开发具有农村中学地方特色的校本资源。农村中学校本资源缺乏,此课题的开展有利于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研究体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四、课题研究的对象及内容:1、研究对象:该课题的研究以教师的教学指导和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主要研究对象,教师在课题实施研究的过程中要注重教师地位与学生地位的研究,要注意二者的不同。2、研究内容:(重点与核心问题)(1)构建更加合理有效的课堂教学该课题研究力求通过部分老师的先行实践,带动我校教师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改变传统教学中“只重视教师教,忽视学生学”的教学模式,创新教学经验,体会新课程改革的内涵与本质。(2)开发与完善地方校本资源建设该课题研究不但要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同时注重学生课外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结合个别学科特点及本地的风情人物特色,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校本资源。五、课题研究的方法:(一)行动研究法行动研究属于应用研究范畴,准确说是一种教育研究活动,通常是教师和教育管理人员为解决具体问题,或为基层决策提供信息而使用的研究方法。在该课题研究中,我们将构建以不同学科教师为载体的课堂授课模式,在课题研究实验教师之间通过行动研究寻求最佳的课堂授课模式,以提升我校教育教学质量。(二)实验法 实验法即在人为的控制条件下有计划地操纵实验变量,观察相随的现象变化,探究之间的因果关系。在该课题中,指导和自主是两个关键词,教师如何正确处理好指导与自主学习之间的矛盾关系,通过实验法,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因果联系原理是可以有效解决该问题的。(三)问卷法和调查访谈法课题研究实施过程中学生的心理感受等情绪情感因素的获取是我们深化该课题研究的一个重要媒介,因此,通过问卷法和访谈法可以有效了解到学生学习过程中所存在的诸多问题,促进教学过程的逐步完善。同时,针对本地风情人物资源的开发,指导学生通过问卷法和调查访谈法来实现相关数据的获得是很有必要的。(四)比较分析法、统计分析法和经验总结法课堂教学的优劣往往没有一个非常客观的标准,针对我校生源实际,如何实施和开展有效教学,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运用比较分析法可以促进教师间的教学交流,提升教师的教科研水平;运用统计分析法和经验总结法可以有效总结课题研究过程中的经验和成果,以进一步推进和辐射该课题研究的成果,使该课题研究真正走入引领学校教学教研发展的轨道。六、课题研究的过程:(一)、高度重视,制定课题研究实施细则。2012年11月,我校向辽宁省教育学会提交了名为《中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实验与研究》科研课题研究申请书,它的提出,为我们基层学校在深入课改的关键时期提供了新的课题,进一步促进了我们的教育科研行为。提出申请后,我校高度重视,课题组领导及成员专门例会对本课题的相关内容进行了学习和研讨,结合我校几年来课改实验工作的实际情况,制定出课题研究实施细则,《细则》的制定与颁发,令我校新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驶入了科学规范的快车道。(二)、加强领导,构建科研课题研究管理网络。为了加强本科研课题的研究管理工作,课题研究工作领导小组转变了职能,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分管副校长、教务主任为成员的常规落实管理领导小组,明确规定了领导小组成员中领导的职责和任务。这样学校领导和教师一起开展科研课题研究,共同进行集体备课、说课、听评课、案例研究、课后反思等研讨活动,从而达到管理与共同研究和提高的双重功效,同时也更好地解决了常规落实科研工作当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这种管理机制运行二年来大大提高了学校领导管理科研及教学能力,也极大鼓舞了广大教师投身本科研课题教育教学研究的热情。(三)、落实常规,提高科研课题研究的实效性。1、在教学设计环节上加强科研课题研究工作的落实。教学设计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要通过备课程标准、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备过程、备资源做到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学生,脑中有方法,体现科研课题研究的目标和任务。(1)明确教学目标。认真研究新课程标准,制定好每学期学科教学计划和实施方案。课时设计要通读教材,了解教材编写意图、思路及其在学科中的地位和作用,结合学生实际制定好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三个目标要高度统一。(2)科学安排教学内容。深入钻研教材,把握好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知识体系和课程结构。明确重点、难点和学习要求,理解和掌握教材中规定的内容,注意补充现代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新成果资料,整合教学资源,做到思路清晰、容量适当、难易适中、重点突出、贴近学生。(3)周密设计教学过程。了解学生认知水平,把握好共性特点和个性差异,学生活动注重目的性、科学性、趣味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4)灵活运用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精心设计教学情境,科学设计问题,巧妙设计师生活动,注意课堂新知识生成。(5)充分开发课程资源。教师通过对教材内容的认识、实践和反思,把课程内容按照学生实际需求加以组织、整合,实现教材的再创造。合理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和现代农远工程信息资源。(6)学习评价过程全面。评价方式关注了个性,语言准确、中肯、坦诚、有情、有理、有度。(7)教前反思通过集体备课和自身不断反思作了调整和补充。(8)教案规范、完整。教案内容按学校要求做到课程标准训练阶段性要求凸显,教材分析透彻,进度合理,辅助活动注重实效,课时计划完整,突出习题配备,强化课后反思。为进一步推动科研课题教学课课前设计落实,我校从管理《细则》颁发后一直都在学期期中阶段搞了教案展评活动,所有科研教师教案及公开课课前设计(打印稿)在多功能教室进行了展评,全体科研教师在一起进行交流,然后评出优秀教案,学校进行了表扬,并在期末量化考核中予以加分的奖励。2、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落实科研课题的研究。课堂教学是科研课题研究实施的中心环节。教师要通过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把科研课题研究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全面落实课前设计,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以及学会学习的方法,同时也是课程资源实际利用的过程,更是通过师生、生生活动生成新知识的过程。在课堂教学落实科研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我们尝试了构建“导学探究、分层训练”五步教学法。流程是以“前提测评、展示目标、导学探究、分层训练、总结评价”为课堂基本教学步骤。其中,“导学探究、分层训练”是主体,是核心。在此基础上,明确课堂教学五个总体要求,即必须运用导学探究法进行教学;必须合理利用课堂学习小组;必须有效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必须使用反馈卡进行反馈评价;必须实行“二二五”时间分配,即一节课教师占用时间不能超过20分钟,学生学习和活动时间不能少于20分钟,检测评价时间不能少于5分钟。对科研课题研究课堂教学的环节、方法、内容,我们也提出了基本原则、具体要求和指导意见。其具体内容是:A、导学提纲(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航标和引擎)。导学提纲的编制由初始阶段科研教师编制,逐步向科研教师指导学生编制,学生在自学教材的基础上主动质疑,自主编制过渡,进而形成学生受益终身的自学能力。导学提纲必须具备以下特点:(1)、目标性:明确体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涵盖本节课的知识点,能力训练点、重点、难点,符合课标要求。(2)、导引性:有效引导学生寻找快捷途径达成目标,完成学习任务,解决相关问题,形成学习能力。(3)、层次性:有梯度,由浅入深,由易而难,循序渐进。(4)、连贯性:铺垫到位,衔接自然、环环相扣,符合认知规律。(5)、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6)、直白性:问题表述清晰易懂,言简意赅、明了直白。B、训练习题,要做到:(1)、层次性:a.问题层次:编选基础性、综合性、拓展性三个层次习题。由浅入深,由易而难,由单一到综合,循序渐进。b.学生层次:优等生、中等生、学困生,分层次、有针对性训练,因材施教。(2)、典型性:举一反三,触类旁通。(3)、训练性:巩固新知、研习考点,训练能力。(4)、选择性:《学案》上编选多层次习题,指导不同层次学生自主选择。C、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应做到:(1)、必要:学生学习过程中不能独立完成的问题,小组合作完成才有必要。(2)、合理:处理好学生独立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关系,该独立必须独立,需合作再合作,不可一概而论。(3)、有序:发言、讨论、展示、交流、评价要有组织、有秩序,防止杂乱无章、众说纷纭。(4)、有效:能切实解决实际问题,防止流于形式。(5)、灵活:引导组际之间合作交流,防止小组固化和封闭。D、电子白板的使用应做到:(1)、形象性:激发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启发学生思维。(2)、直观性:化抽象为直观,化繁为简,化难为易。(3)、快捷性:增大信息量,提高效率。(4)、必要性:可用可不用坚决不用,更不能为用而用,并防止不必要画面和特殊声音等给学生带来的注意力分散。(5)、辅助性:电子白板不能代替文本,更不能代替黑板,教师要有必要的板书,学生要有必要的板演,师生更不能因此而脱离教材。E、反馈卡的使用:为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全面准确反馈学习信息,引导学生全员参与学习评价,我们设计了A、B、C、D四个反馈卡,学生人手一套,在用法和使用上做了详细要求。(1)、评价反馈要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以全面准确地反馈信息,并据此调控课堂,保证解决问题的针对性、及时性和实效性。(2)、教师要刻意引导学生参与评价,阅卡要认真仔细,提高关注度,保证反馈面,以全面吸引学生注意,了解学情,并让所有学生都感觉到老师的关注,以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3)、对学生亮“卡”要有要求,训练要规范,读卡要细致、全面,紧逼盯人,防伪打假。F、总结评价这一环节是每节课收口环节,不能蜻蜓点水,一笔带过,或泛泛而谈,浅尝辄止。总结评价重结果,更要重过程。应做到:(1)、归纳知识,梳理本节课所学知识点,提炼考点、能力训练点。(2)、总结规律,深刻挖掘知识的内在联系,归纳科学的方法和技巧,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反思过程,总结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路径、方法、效率、积累经验,查找不足,也可对其他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互帮互学,扬长补短,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4)、评价结果,对自己本节课的学习效果,定量定性评价。G、师生活动安排教师:要做到“六重”,即重引导、重总结(规律和技巧)、重强调、重调控(调整控制课堂节奏和进程,快慢适宜、详略得当)、重要求(教师对学生的要求要严格,训练要规范)、重管理(关注、管理所有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防止出现旁观者)。学生:要做到“九动”,即动眼观察,动耳倾听,动脑思考,动笔书写(演算),动口表述,动手操作,动心记忆,动情参与,动卡评价。根据教学内容及课堂情境需动则动,该静则静,不能走极端,更不能刻意追求形式化的课堂效果和带有表演意味的课堂氛围。我校要求科研教师严格按照上述要求和指导意见进行科研课题研究的实验课课堂教学,对于平时的科研课题研究的课堂教学落实情况,校科研课题领导小组领导实行推门课的做法,不定期进行考核,评等赋分纳入期末量化考核。3.在撰写课后反思时巩固科研成果。教学反思是教师们自己的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教学行动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惊醒审视和分析的过程。在教学反思过程中,我校加强了反思理论的学习。在教学设计中进行课课堂教学后的反思、教学随笔、教学日志、教学案例、教学叙事、教学课例的反思形式,真正成为既是教育者,又是受教育者,既是参与者,又是评论者的反思型教师,下一步我们还将继续进行反思教学行动研究。在课改实验初期,我校曾开展过:“走进新课程,谈课后反思”的大讨论活动,广大教师精心准备,踊跃发言,谈体会,提问题,有成功的喜悦,失败的困惑,解决了当时课改过程中诸多问题,有力地推动了新课改进程。在实施本科研课题研究伊始,校主管科研工作的刘校长对全体科研教师再次依据《新课程教学设计概论》理论对教学反思行为做了培训,从教学目标分析、学习任务分析、起点行为分析、教学策略分析等方面进行了理论学习。提出教师在课堂教学结束后及时在备课簿反思栏内进行反思分析,提倡每学期要写两篇反思性文章,两篇教学随笔或教学案例或教学叙事等,号召科研教师坚持写教学反思日志。同时也提出课题研究小组每周开展两次以上集体反思性活动,并做好记录,防止教师出现孤立无助情况,有问题及时切磋,互相协作,经验共享,共同提高。在反思与提高的过程中,我校科研教师把反思行为真正推向科研实际研究,通过以科研促课改的方法解决了很多具有普遍性问题,并很好地巩固了科研课题实验课所取得的科研成果。七、课题研究的实际效果:通过开展科研理论学习,大胆进行课题研究实践与探索,我校的课题研究逐步取得成果,总结如下:1.课堂教学中凸显出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学校领导通过带领实验教师去周边中学参观学习,让实验教师亲身体验先进学校的宝贵经验,然后再由实验教师带动我校的每个学生主动参与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全过程中去,使得我校的学生能够主动参与,主动学习,把课堂教学作为学生自己探究知识,获取知识的主渠道。学生学习兴趣、积极性很高,学习主动性较强,主动探究能力有所提高。自主合作探究的课题实践研究,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原则。在教学中,学生在积极主动参与探究的过程中获得了知识,增强了能力。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的一次次成功,使他们兴高采烈,而这反过来又更激发了他们探究的兴趣,“要我学”的被动状态得到了根本的改变。2.学生的学习方式得到彻底转变,学生的各种有利于“终身学习”的能力逐渐形成。通过科研课题实验课的实施,真正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的主动性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生存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了学生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让他们体验了主动学习、独立思考的快乐,而师生之间面对面的交流,更促进了师生情感对话,使他们充分感受到了学习小主人的角色地位,使学生主动性、独立性得到不断生成、张扬、发展和提升。3.构建成“导学探究、分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科研实验教师的指导、组织、协调能力增强,课堂上能够把一定的时间还给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并形成了培养学生“自学→展示自学成果→分层训练”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方式,即“导学探究、分层训练”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并从中概括出了若干要素,即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流程:“前提测评、展示目标、导学探究、分层训练、总结评价”,将其细化便是:预习→前测→出标→示纲→自学→探究→展示→交流→解惑→训练→总结→检测。第一步:预习学生根据老师编写《学案》明确预习目标,完成预习任务。学生通过学习小组讨论交流,做好预习题,不懂的难题全班交流,甚至留给教师下一节课指导学习。第二步:前测这一环节通过教师巧妙地设置问题情景,把学生尽快有效地引入课堂所学,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当然,测评的问题情景必须要服务于教学内容,关键看它是否让学生尽快入境。第三步:出标科学的教学目标能指引、激励学生的学习。在教学过程开始时,明确告诉学生教学目标是什么,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从而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励学生对学习新内容的期待和达到教学目标的欲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励学生努力学习。第四步:出纲于文森教授提出:先学的核心是阅读和思考。导学提纲的价值就在于为学生阅读和思考提供思路和平台。提纲的编写特别是问题的设置要具有一定的开放性,给学生提供一定的个性化阅读和思考的空间。导学提纲的编写凸显“四性”:a.导向性。导学提纲要紧扣教材,并加以揭示,引导学生通过自学掌握基础知识。b.启发性。导学提纲要对教材难以理解的内容,通过启发性的揭示,选配一定数量的思考题、讨论题,使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知识。c.阶梯性。导学提纲主要以基础知识为主,但是也要拉开档次,使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均有提高。d.多样性。导学提纲中的问题应呈现多样化、标准化,题型一般不直接用“是什么”的形式来提问,而采取变式题型,并力争具有启发性、趣味性。第五步:自学让学生利用《学案》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指导学生自学方法,精心设计学习情景,提供学习参考资料,教师对知识的重难点进行必要的思路点拨,学生充分利用小组平台,完成学习任务。第六步:探究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问题探究是一种教学活动,这一教学活动中有:教师的引导、点拨、答疑、强调;有学生之间的互相帮助、交流与合作;有教材示范作用、旧知识迁移作用的发挥;也有辅助教学手段的有效利用。可以说:只要我们教师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教学条件,学生对问题的探究就能够成功。对于“问题探究”这一环节,我们决不能误认为是“设计具体的探究问题”。第七步:展示。学生对自学及探究的成果进行口头或书面展示,同时学生可以提问补充,教师予以引导纠正。第八步:交流。学生带着问题与其他同学交流,小组内解决不了的,做好记录,写在黑板上或课堂反馈记录上,与其他组交流,必要时,由老师点拨。第九步:解惑。对学生自学和讨论交流遗留的疑难问题,随堂由老师讲解思路,借题发挥,举一反三,适当补充,延伸拓展,指导学生自学和质疑联想。第十步:训练。苏霍姆林斯基肯定了这样一个事实:各个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是不相等的。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教育理论也告诉我们这个道理。而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各有所获,这是素质教育内涵之所在。为此,教师在设计练习题时,应掌握不同学生水平的差异,分层设计。一是针对学生因材施教,二是针对习题配备和作业做到有梯度。根据不同层次学生,使用不同习题,留不同作业,习题应包括必做题、选做题,从而达到分层提高。通过分层训练,让优等生“吃得饱”,中等生“跳一跳,够得着”,后进生“消化得了”,使全体学生各有所获,各取所得。第十一步:总结一节课的最后几分钟,往往是学生大脑最疲劳、注意力最容易分散的时候,如果教师能够精心设计一个新颖有趣、耐人寻味的课堂小结,将会在愉悦的氛围中把一节课的教学推向高潮。课堂小结能够对课堂教学进行归纳梳理,给学生一个整体印象;课堂小结能促进学生掌握知识、总结规律;课堂小结也是学生对新知识的一次很重要的记忆;悬念式、激励式课堂小结可以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架设桥梁,埋下伏笔;教师将知识、方法、技能、思想等展现在学生面前的课堂小结更是学生后续复习的理论依据。通过课堂小结,让学生回顾所学,交流收获。第十一步:检测这一环节,教师根据课堂教学实际剩余时间,可以有选择地进行,如果课堂上未能检测,可以变成课后作业。若时间允许能够完成测试题,可以实现当堂反馈与矫正,老师随堂批改与辅导。4.实验教师初步总结出课堂教学的自己课堂教学模式:①预习课预习目标→知识提纲→难点解惑→典型例题→预设习题→探究思考题②新授课设计问题(创设情境)→学生自学(尝试解决)→信息交流→总结规律→运用规律解决问题→当堂训练→深化提高→反思小结(观点提炼)③复习课设计问题 (创设情境)→讨论交流 (生讲师结)→巩固练习 (运用规律 )→答疑解惑升华提高 →教师点拨思路④讲评课总结、周结学习情况、反馈考试信息→展示学生解题正误→学生讨论交流思考→总结教训、跟踪练习→反思小结⑤探究课探究目的→器材→设计实验→实验步骤→记录数据→分析总结→评估交流→完成实验报告通过课题研究,教师逐步树立起新的教育理念,更新了教学方法。教师的教学能力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一批又一批青年教师脱颖而出,成为本市乃至地市的教学骨干,在各级各类评比、竞赛中频频获奖。2011年6月,在义县初中首届青年教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评比中,我校历史教师孟丽荣获综合一等奖;2011年9月,在义县第二届教师行动研究成果评比活动中,孟丽设计的《元朝民族关系的发展》一课获优秀研究成果一等奖;2012年3月,音乐教师夏春艳撰写的《浅谈中学铜管乐器教学的感悟》一文,被辽宁省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评为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2012年5月,在锦州市中小学体育、音乐、美术和健康教育评优活动中,夏春艳执教的《军旅之歌》一课,荣获一等奖;2012年10月,在锦州市中小学教育科研论文征集活动中,张维撰写的论文《改变传统教育观念
更新课堂教学模式》和夏春艳撰写的论文《浅谈教师提高教育科研能力途径》均荣获优秀论文一等奖;2013年3月,王乙淳撰写的《课堂教学沟通策略》一文,被课为优秀论文;2013年9月,在锦州市优秀教育论文评选活动中,体育教师马乐撰写的《浅谈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一文,被评为一等奖;2013年10月,在辽宁省中小学音乐教学评优活动中,夏春艳执教的《我们走在大路上》一课,被评为优秀课二等获奖;2014年3月,经辽宁省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评审,马乐执教的《健美操基本步伐的拓展》一课,被评为2013年度优秀课一等奖。总之,在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过程中,我们科研教师时刻提醒自己,做到了不越俎代庖。孩子很多的学习行为都是教师事先不曾料想的,虽然有些行为可能是有些幼稚,甚至荒唐,但是也总比单纯的直接或间接的模仿要好。在科研实验课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呵护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兴趣与意识,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督促其从学习挫折中进行反思、提高,实现了当前实施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价值。八、课题研究的初步结论:1.教学活动中,在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同时,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进行指导,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保证了学生“有效的学习活动”。2.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课堂教学中初显以下几个作用: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克服了班级学额多的限制,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训练机会;消除了学生自卑,增强了自信心;促进了学生互相帮助,培养了合作意识。3.实施“探究性学习”模式具有重要作用:在探究过程中发展了学生的探究能力;提高了学生探索兴趣;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和科学素养。九、问题的存在与设想:通过本课题研究与实践,我们虽然取得了不少成果,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我们发现现实课堂教学中仍存在着诸多不足,为此,我们提出下一阶段课题研究的重点,以此进一步提升课题研究成果质量和实施新课程的水平。1.教师需要多角度赏识学生,才能使学生在心理上有一种安全感,并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充分地发挥出来。2.教师过多地包办,教师应该要多让学生自己思考,自己提出问题和选择方法,进行探究。3.还要进一步引领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全面促使他们自觉地、创造性地投入到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变革之中,并以此为统领,有效地将 “三维”目标落实于课堂教学。 4.小组合作探究,要分工明确,讨论交流不能流于形式,能使问题得到圆满的解决,并调动学生把问题拓展延伸,发挥小组的优势作用,大大增强孩子们的合作探究意识。5.需要积极调整“引探”策略,激活学生思维,努力达到让学生在质疑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在发现中生成的理想境界,培育出真正富有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6.无法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适合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发展性评价,评价落后于课堂教学改革,也制约了课堂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7.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使课堂教学的设计与运用能够致力于为学生创造反思性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情景和问题情境,防止陷入纯粹的技能训练或是花俏的课件演示。真正的学习是学生自主学习,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分数更重要,为了促进我校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发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教师要逐步科研,不断实验,不懈努力,继续前进。我们坚信,只要我们努力用新的教育理念来指导教育实践,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就会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中享受到浓浓的乐趣,蕴藏着的无限创造潜能就会尽情地释放,我们的课题目标将会更为充分地、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我们的付出将会为国家的教育改革注入活力。
暂时无人访问,速抢沙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自主学习平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