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原地跑步和跑步的区别室外跑步有什么区别

在跑步机上跑10KM,实际跑过的距离是不到10KM的么?
按投票排序
这个问题不断的出现在各种地方进行讨论,本人是个跑步爱好者,全程马拉松跑过三次(成绩一般,都是四个多小时,但能跑完);现在基本上每周会跑至少三次以上,每次至少7公里,路上跑为主,有时候也在跑步机上跑步;另外由于工作原因,参与过对传统跑步机的升级改造工作(研发智能跑步机);对跑步和跑步机都算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积累,现在来谈谈个人对题主这个问题的看法:1、这个辩论进入了某种误区,主要是对“实际跑过的距离”这个词的理解,可以肯定的讲,跑步机上跑10KM确实是您实际跑过了10KM的距离,毋庸置疑,因为跑带在您的脚下实实在在的移走了10KM,唯一可以质疑的地方是跑步机上距离的计算终极来源是电机的“转数”,用这个转数乘上一系列的参数(跟跑带长度、传动机构系数 、摩擦系数等相关),这些参数不一定是完全真实的,出厂时设置的算法随着跑步机的使用这些参数会有变化,所以结果的误差应该比路跑要大,但是也可能是变少,也可能是变多,呵呵;2、我想大家通常对这个问题的争论集中在“就算跑步机对距离的计算没有问题,跑步机上跑10KM也比实际路上跑10KM要少耗能量”这个焦点上,这才是大家真正有分歧的地方,这个问题分两种情况讨论,一种情况是一个掌握了跑步技术的人(熟练的跑者),一种情况是没有很好掌握跑步技术的人(生手);3、这个问题把风阻之类的条件抛开来谈,有台湾运动生理学界的学者做过实验,实验者带上《气体代谢分析仪》(测试运动中人体能耗的权威仪器,原理是通过对氧和二氧化碳的变化分析代谢状况),跑步机上的用固定仪器,路跑者用便携仪器,实验对象都是熟练的跑者,测试的结果是同样的距离,跑步机上的能耗要低10%左右;4、生手由于受技术影响很大,特别是没用习惯跑步机的人在跑步机上会消耗一些不必要的能耗,这个部分咱们就不展开讨论了;5、为什么会出现第三点这样的结果呢?通过对视频的分析,学者们发现了一个问题,在跑步机上跑步比在实际路上跑步要少做一个往前跨步的动作(跑步机上跑步只需要抬腿、放下、无需跨步),就是这个动作使得在跑步机上跑步节省了一些能耗;6、我列出的这些都是自己的体会和对自己看到的各类资料的个人选择性理解,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有益的东西,如果有质疑,大可批判;我讲的这些资料有心人在网络上都可以找到,个人暂不提供相关资料的展示;
看了一堆答案,赞同大多数答案的大多数部份,但没看到一个答案把我心里想说的都说清楚了。首先,赞同 对问题的解读,这个问题的争论集中在“就算跑步机对距离的计算没有问题,跑步机上跑10KM也比实际路上跑10KM要少耗能量”这个焦点上,这才是大家真正有分歧的地方。那么,我就来分析并回答一下“跑步机上跑10km是否比一条无限长的无拐弯的马路上跑10km消耗更少的能量”。我们先看一下理想状态人在跑10km时运动状态的改变。1.站立静止;2.加速十几秒至既定速度;3.保持既定速度直至跑到10km;4.减速十几秒至静止状态。再看一下人跑步全程能量到底用在了哪些地方。各位知友多次提到“移动自身重量做的功”等概念,而却不讨论人在做加速运动和匀速直线运动时做功的差别。而对于人体自身能量的消耗,无非是活动肢体。只有活动肢体,才能让脚下有摩擦力(相对运动的趋势导致静摩擦力的产生),从而提供向前加速的力以及抵消空气阻力。1. 先讨论一下人的身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的情况。暂时忽略空气阻力。人在无限长的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推动人向前的不是任何力,而是人体自身的惯性。可以想象一下,这时如果地面是光滑的,你跑步时身体两边分别有一个架子,把你的胳膊舒适的架空,那么,此时你的腿悬空,你的身体会以一个稳定的速度一直向前运动下去。接着,你放下来你的脚,试图保持你的脚与地面接触的时候与向后移动的地面保持相对静止。也许你会觉得地面很滑,你的脚一直在打滑。没关系,你总能找到一个合适的交换双脚的频率,从而完美的与地面契合。再想象一下,你胳膊下的架子接在空中的一个无限长的光滑的轨道上。你仍然在被惯性带着超前做匀速直线运动。(注意,架子不提供任何超前的动力,它只提供向上的支持力!)而你脚下的地面变得不那么光滑,渐渐的变成了马路的样子。但由于你之前来回交替双腿的动作已经保持了很久,你已经习惯了这样的运动,你脚下一直与接触的地面保持相对静止,没有任何相对运动趋势。这时你有意识的减少胳膊下架子对你的支撑,在保持交替双腿动作的同时慢慢地把脚放到地上。这时架子对你的支撑由地面对你脚底的支撑,这个支撑是垂直地面向上的,没有任何横向的力。而你的脚由于完美的保持了和地面相对静止的状态,没有相对运动趋势,也就没有了横向的静摩擦力。对于你来说,你只是感受到了地面对你的支撑,却没有“把地面往后蹬”的感觉。我们的想象到这里结束了。上面想象推理的结论是,在一个无限长的马路上,忽略空气阻力,你的惯性使你保持匀速直线运动,地面提供支持力,你感觉不到脚向后蹬地面,你确实只是在交替双脚跳跃。大家可以试一试,在平坦的跑道上尽可能的保持一个速度前进,你的脚掌没有向后蹬地面的感觉。至少我是这种感觉。那么进一步,在跑步机上,自然也是如此。因为脚与传送带一直是相对静止的,那么脚与传送带之间没有横向的摩擦力,你只是在交替着双脚原地跳跃而已。所以,忽略空气阻力,做匀速直线运动,在跑步机上的10km和路面上的10km消耗的能量完全相同。再重新考虑空气阻力。如果有空气阻力,那么需要另外一个力去抵消空气阻力,才能让你继续依靠惯性向前。在实际的跑道上,提供这个力的就是脚底与地面的静摩擦力。每跑一步,空气阻力会降低你的速度(也就是地面相对你身体往后移动的速度),而你的脚会希望保持之前的速度,那么,你的脚相对地面就有了向后相对运动趋势,静摩擦力由此产生。从此,每跑一步,你都会感受到向后蹬的力,这个力抵消了空气阻力,维持着你向前运动的趋势。这个力再乘以距离(具体是多少距离我还没想明白),就是额外做的功。这里,就带来了匀速直线运动时跑步机与路面的差别。想象一下,如果刮着非常大的风,你又背着一个巨大的风筝,要保持与跑步机上相同的速度,是否每次蹬脚都会费很大的力?至于没有风时,由于人自身运动带来的空气阻力对人跑匀速直线运动的影响,我不知道是多大。但如果这个空气阻力小到可以忽略,那么做匀速直线运动,在跑步机上的10km和路面上的10km消耗的能量基本相同这个结论就是正确的。2.再讨论一下人从静止加速到既定速度时的运动。先是路面上。你每次起步的时候,由于惯性,地面总是以当前的速度向后移动,而你的双脚每次都要移动的更快,才能让身体加速。正是由于脚每次都移动的更快,那么脚底与地面就有了相对运动趋势,于是有了静摩擦力,也就是你感受到的把地面往后蹬的力。这个静摩擦力是你身体作为一个整体受到外界的唯一的向前加速的动力。在打滑之前,相对运动趋势越大,静摩擦力就越大,你身体获得的加速度自然就越大。这也是为什么你蹬得越厉害,速度就加得越快。而这个静摩擦力再乘以距离(具体是哪个距离木有想清楚),就是横向上你做的功。再看看跑步机。现在的跑步机都是由电机带动,当你设定了某个速度时,电机会完成匀加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你的脚只需跟上传送带当前的速度。对于一个有经验的跑步机用户来说,跟上这个传送带非常容易,以至于每次和传送带接触的时候,脚底和传送带都是相对静止的!那么,也就没有了静摩擦力。换句话说,在跑步机上加速运动至既定速度时,也没有向后蹬的力,仍然只是频率变化的原地跳跃!3.最后讨论一下从既定速度到静止的运动。和上面一段类似,经验丰富的跑步机用户,在传送带速度匀速下降的时候可以轻易的将双腿交换的频率也相应的降低,从而维持与传送带相对静止的状态,那么仍然是频率逐渐降低的原地跳跃。对于跑道上减速的人,由于惯性,地面仍然是以当前速度向后运动,脚的频率则由人自身有意识的降低,那么对于与地面相接触的往后蹬的脚面,则有了相对地面向前运动的趋势,地面给了脚底向后的静摩擦力。对于整个人体,正是这个向后的静摩擦力提供了整体的加速度,使速度降低。这个静摩擦力再乘一定的距离,就是相对于跑步机多做的功。最后,我们看一下总结。对于一个经验丰富的跑步机用户,在无限长的跑道上跑10km和在跑步机上跑10km消耗的能量确实有区别,一个是最初几秒至十几秒和最后几秒至十几秒的加速运动过程中脚对地面做的功,另一个则是整个过程中用以抵消空气阻力的脚底的静摩擦力做的功。这两个功是否能忽略我不太清楚。最后的最后,我们再看一下非理想条件下,人在跑道上是不能一直维持匀速直线运动的。那么,整个过程中,不免有加速和减速,这个过程就会带来额外的静摩擦力的消耗。同时,跑步机上的跑者也不能完全与传送带同步,会有时而落后时而超前的现象(这也是为什么跑步机修那么长),在这个过程中,也是有额外的静摩擦力的消耗的。至于这两个哪个消耗的更多,我个人凭经验,觉得还是跑步机上更容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的。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时候我觉得跑步机更轻松的原因。同时,在实际生活中,还有转向等各种问题,都会导致同样的10km,室外跑步确实会消耗更多的能量。至于能不能忽略,还是因人而异吧。================分割线==================== 的答案前半部分让人很困扰,但“如果户外跑步是理想环境的匀速直线运动的话,两者是等价的,但实际跑步中的风阻,摩擦的热损耗,转向需要做的功,(和单纯移动肢体关节所需要的能量相比)恐怕都不是能简单忽略不计的。” 这部分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也和我的结论一致。
我自己实际经验来说,跑步机上10k,实际上比10k多的多,我自己带的bong手环和耐克手环测试多次了最新编辑但是,跑步机上特别轻松,比路上轻松多了
主要来阐述下
答案的错误之处。人在跑步机上跑,跑步机利用电机带动皮带把人往后面拉。如果跑步机的皮带足够长,我们就会看到跑步机在把人往后拉,这是一个做功的过程,不考虑其他能量耗散,这个功等同于人在皮带上往前运动同样距离所做的功。所以仅仅一根皮带并没有影响人跑步的做功。 博士的说法是把跑步机的皮带当成了一个没有摩擦力的东西,就像人在绝对光滑的表面上跑动,因为脚底只会打滑,所以人不可能前进,这个时候,做的功才如其所说,仅仅是肢体运动和身体上下运动耗散的能量。而没有移动自己的重量。这两者的本质区别在于,人静止站在绝对光滑的表面,是不会向后运动的,而在跑步机上,是会被扔下去的。但是,由于材质、风阻、扶手、氧气含量、地面崎岖程度以及看到漂亮妹纸概率等等因素,室内跑步机和室外跑步运动的能量消耗不会完全一样。 提到的扶手的确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因为跑步有很大部分的能量损耗在身体的上下起伏上。但是并不是所有人在跑步机上都撑个扶手跑的。
“跑”的距离是一样的,但是做的功(消耗的热量)是不一样的。跑步机是在移动下面的带子(而且实际上还大部分是电机带动的,而不是跑步者带动的)。而室外跑是在移动自身的重量。如果假设两种移动的做功效率是一样的,那么仅仅因为身体重量比较大,也会做更多的功。或者说跑步机上更多的是在活动自己的肢体,而实际跑步还要推动自己向前。当然,如果户外跑步是理想环境的匀速直线运动的话,两者是等价的,但实际跑步中的风阻,摩擦的热损耗,转向需要做的功,(和单纯移动肢体关节所需要的能量相比)恐怕都不是能简单忽略不计的。
, 跑步机上做功必然要少于平地其次
跑步的距离也未必一样不信的可以尝试下,在不掉下“传送带”的情况下,在跑步机上尽量原地上下起跳。实测结果是:空中滞留时间越长,实际跑步距离越短所以想偷懒的亲们,不要往前跑,而要往“高”跑
想象一辆底盘紧贴地面的汽车,以1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车的地板上挖了一个洞,你就站在洞里往前跑一个小时,距离必然也是10km。此时地面就相当于传送带,车厢就是健身房了。
我也是经常在这两种上跑的人。也是题主自问自答中,跑步机成绩远远好于实际跑成绩的人。感觉跑步机远远要比实际跑要轻松。有两点:1.题主自问自答的答案中,说不考虑风阻,恰巧风阻还是比较重要的。有没有注意长跑比赛中,有些运动员会相互掩护,让成绩最好的紧跟自己,在最后去发力。这些都和风阻有关。2.跑步机跑是可能偷懒的,或许有的人不知道,但我跑的久了就不自觉的用。在实际跑步中一条腿离地后另一条腿要发力把身体往前推,而跑步机上可以少发力或者不发力等待传送带把你往后推,然后你悬空的腿落到传送带前段就好。还有一证据可以证明,你们可以试试原地跑,在陆地上的一点也不会前移的。而在跑步机上原地跑绝对要比你站着不动落地要慢。具体的可以自己体会测试下,但愿不要害的大家都不自觉的偷懒。
我就是一个只在跑步机跑步的,试过户外跑,有几个最大的不适应1 没有速度指示,经常意外超速,影响持续能力。2 普通路面比跑步机硬很多,膝盖强烈不适。3 坡度可见度障碍交通等杂项。
先说明我的观点——同样距离,在跑步机上的做功会少于实际路面。下面我谈谈我的看法,欢迎大家讨论。首先,我认同题主所说的关于参照系部分的内容,我认为这部分内容没有任何错误,在跑步机上参照皮带和在实际路面参照地面都是位移10KM,大致做功应当是相同的。但是有一个差别被忽略了——人跑步时并不是一个质点在移动,甚至不是一个轮子向前滚。我们在实际路面上跑步或者是行走,每一步跨出,之后需要腿做功把上身向前推动。而在跑步机上,其实只需要对上身做出支撑,两条腿来回倒换就行了。把模型换一下我认为更好理解这个事情——情况1:你在跑步机上用双手撑住自己的身体,几乎全部撑住,这时候你只用双脚很轻的跟着皮带向后动,这时候腿的做功几乎仅仅只是来回移动腿自己而已。情况2:假设在实际路面上用双手撑住一个质量为0且和地面摩擦力也为0的架子,这时候向前移动,腿的做功是来回移动自己+推动上身的质量前进。
同意跑步机做功少于平地。仅用我微薄的高中的物理知识来解释,跑步做功用摩擦力乘以位移对于跑步机和平路跑步都不适用。首先对脚局部分析静摩擦力没有对脚产生位移,但是人跑步确实感到累了,确实消耗能量了。所以,用能量守恒来解释,人需要付出的能量是维持动能肌肉伸缩的能量,重心上下的能量,这两项无法明显论证跑步机和实际跑步的区别。但是,人跑步每一步都需要加速消耗的能量(减速的过程通常能量也被机体消耗,但无法获得,所以这里也不考虑) 两者却有很大区别。每一步加速消耗的能量(假设人质量m,速度v,加速变化delta v), 其需要做功:1/2*m*(v+delta v)^2-1/2*m*v^2=m* v* delta v+1/2*m*delta v^2。而在传送带上跑步上式的v趋近于0,所以每一步加速的能量只有:1/2*m*delta v *2 由于m * v * delta v 中 v&0,加速delta v&0, 所以整项始终大于0. 所以跑步机的能量消耗始终小于运动时的加速减速的消耗。 即使,想继续拿参考系来计算动量的同学,高中物理告诉我们,动量计算一般只能用地面作参考系。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跑步机对于跑步的人来说是做正功还是负功呢?想想应该不会是负功吧?
一样的(忽略风阻)。地球就是个大跑步机。
在地上跑有个蹬地往前的力,跑步机上没有这个力,跑步机轻松。人对地的摩擦力很大的。
室内跑步机上跑空气阻力小得多,当然比在室外轻松。
一样的。测试过,带着sportwatch在跑步机上跑,算出来的距离和配速是一模一样的。排除无聊的因素,体力感觉也是差不多滴!
我认为对于大多数跑者来说(包括我),以相同的目标配速,跑步机上都会有一种“轻松感”,有外因和内因。以现代科技设备,精确计算皮带的距离不应成为问题,关键并不是差多少实际距离,除了跑步机天生的均速、地面平,无干扰,相比地面复杂的路况,跑步机能让你保持最省力 状态。另外,跑步机天生具有的限定条件:避免掉下皮带,则像一个限界一样逼迫你向前跑动。或许从心理上会有一种“省力”的错觉。实际跑过的距离应当误差不大,但心理和物理上的距离,可有明显的区别了。
因为跑步机传送带和人组成一个惯性系,因此在这个参考系内计算做功的方式跟大地参考系是相同的,唯一的区别就是风阻力。拙见轻拍跑步机上跑步和真实跑步区别在哪里? | 问答 | 问答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跑步机上跑步和真实跑步区别在哪里?
跑步机上能跑很久,实际跑就完全不行。跑步机上跑步和真实跑步区别在哪里呢? 感觉有一个因素是空气流动,实际跑起来时迎面有风,呼吸会受到影响。其他还有什么区别么?
+ 加入我的果篮
如果跑步机不带角度的话。1.少了不少风阻2.跑步机的履带有弹性,能返还一部分能量,利用得好的话让你用更小的能量抬升身体,但也可能起反效果。不同意跑步机只要往上跳就能完成跑步动作这种观点(牛一定律),如果你愿意想象为不停地跳,那至少是不停地向前跳(跑步机的弹性履带发挥省力的作用了,我是一只袋鼠,呵呵)。
软件工程师
实际跑步的时候因为场地,交通等问题节奏不容易固定,更容易感到疲劳。跑步机则不会。
每天早上公园跑,还有各种妹子助跑
我觉得是个节奏的问题:户外跑的节奏是可以根据身体状况自由调节的,但是跑步机的节奏是一定的,个人感觉超累有木有~~
跑步机与实际路面跑有两个重要区别:一是风阻,跑步机在室内且几乎是原地跑,所以没有室外路跑的风阻;二是动作,跑步机上跑步时比平时跑步少了一个向前跨步的动作;(大约节省10%的能耗)综合以上两个因素,跑步机上跑步比室外路跑要省力至少15%以上,可以这么说,在室外平地路跑3000米相当于在跑步机上跑3500米的样子。
在外面跑会得肺癌而死
如果跑步机不调坡度的话强度跟户外跑比是差点儿的 因为跑步机的履带在自己动 实际上你只用往上蹦就好了。 如果把坡度调到0.5到1.0的话强度就跟户外跑差不多了。 刚看的,要翻墙
软件工程师
也许还有室内湿度的问题跑步的时候,如果没有空调,你周围的空气的湿度会迅速提高。但是在外面,由于你是移动状态,情况就很不一样的,快速的水分流失会让脆弱的呼吸道细胞立刻开始抗议,从而引起身体反应阻止你进一步的剧烈运动。
胡搞瞎搞胡搞瞎搞
以前我是很鄙视在跑步机上跑步的人的但是看着越来越查的空气质量 实在是揪心不过我选择戴n95口罩跑几公里后 就想摘掉口罩大口大口地喘几下这时候我就告诫自己 权当是防化训练吧
跑步机效果好点,外面跑十几分钟就感觉没场地了,而且还怕撞车。。。
心情完全不一样,所以会导致内分泌系统的工作机理也完全不一样
跑步机跑步可以扶着……随时可以跑……没有安全风险……跑板对膝盖的伤害相当于橡胶跑道,好于水泥地面……可以一边跑一边看电视,看片,打游戏(我一般快走的话就打Xbox),比较容易坚持。
法治新闻编辑
跑步机上跑完下来起码半分钟是头晕的,完全不适应静止的地面
看了一下答案,没有人提到是因为匀速和变速的原因吗?匀速跑步起来所费的力气会小很多,相比较在外正常跑步,正常跑步时基本没人能做到匀速吧,变速的过程会非常耗体力。
区别肯定有,定性的考虑,最简单的思考方法是:在外面跑,所有能量都来自于人体自身;在跑步机上跑,跑步机在耗电运转。如果这两者一样的话,那么跑步机耗掉的这些电都去干什么了?
就感觉手没甩动,其他也没区别
杂牌工程师
跑步机跑起来太无聊,实际跑的最大问题是没场地,城市里面很难找到合适跑步的地方
感觉在户外跑更轻松,在跑步机上跑比较累在跑步机上不能随时自由的调整脚步速度(按钮?太麻烦了吧),跑步过程中脚的受力不一样,而且手臂摆动也不自然。户外不仅空气好,而且还有不同的风景看,不用一直盯着跑步机~
风和坡度。主要就这两个因素
如果有区别,感觉纯粹是心理因素。一个是眼前有长长的跑道,或者其他鉴别位置的标志;一个是滚动的数字。还有就是跑步机速度恒定,感觉节省体力。
传说中的数学老师。。。
好像听说跑步机跑步不太伤膝盖
跑步机很无聊,至少在户外跑步的时候一定会有一群人一起在锻炼,说不定还有养眼的妹子~
化工学士,学士后
跑步机的优势,一致的路面,没有日晒,甚至有空调,不必为行人路况分心调整。说到底,户外相对于跑步机差不多是障碍赛一样。
同样跑10km,在跑步机上的能耗比路跑少1/3左右
Engineering student
感觉跑步机对脚底的冲击力比实际的路面小很多。而且跑步机跑步是不需要避让行人,很放松也很无聊。
机械工程师
跑步机上跑,脚推动的是皮带而不是身体,所以缺乏驱动感
航空工程研究生
一直看着同一个环境会无聊吧……外面跑步好歹有不同的风景
个人觉的跑步机跑时因为跑步机履带和人脚掌运动方向都是同一个方向,所以省力,户外因为地面是固定的,所以跑步比在跑步机上累,根据个人感觉同等条件下跑步机上跑3公里只相当于户外一公里多的。
感觉实地跑更关联到全身动作技巧诶~ 节奏啊蹦跶的高度啊什么的也完全驾驭~ 跑步机本质上就是“有一点前倾的原地蹦”...吧.............
主要是重心移动。在外面跑步,跑了多少重心移动多少,可能还要多。跑步机只是双腿在前后摆而已。为什么那么多人去跑步机而不是外面跑步?不是空气原因,很多健身房的空气质量未必比外面好,氧含量可能更低。只是大家都不愿意承认,跑步机容易跑,容易跑出很长的距离,比较有成就感。到实际路上一般都跑不到那么长
我觉得大家应该认真思考下 的答案,仔细考虑下做功的问题人对跑步机做功,大概可以相当于人对跑步机履带的摩擦力乘以转过的距离,如果跑的节奏合适,摩擦力可以很小很小,理论上可以不对履带做功的。人在跑步机上消耗的能力,大部分适用于机械运动和抵消人向上运动时克服重力做功的真实跑步的时候摩擦力做功(应该是比较复杂,不能简单适用W=FS,当肯定有做功过程),而动力来源于人
如果傻逼使用跑步机,那么就会更傻逼...1.视力不协调。不解释。瞅着屏幕也会不协调。2.听力不协调。如果戴mp3室外跑的话,摘掉耳机会瞬间有回到熟悉的世界的感觉。跑步机么...就觉得回不来...再如从青山或秀水旁跑回路经闹市的家,那种郁闷的感觉么...健身房一直都有。3.触觉不协调。风呢?带给我跑步感觉的风呢?我的皮肤都要烂掉了!4.本能不协调。不值得动的,我动干什么?
在健身房跑了几个月后买了台跑步机回家跑发现建身房跑步机的速度被!调!慢!了!很!多!
都是一群没有想像力的如果你体重75KG,双腿跑了一千步,移动了一公里,和站在一样机器上,双腿跑了一千步,身体还在原地.这会是一样吗?体重越重,区别越大
后回答问题,你也可以用以下帐号直接登录
(C)2013果壳网&京ICP备号-2&京公网安备室内原地跑步30分钟跟室外跑步30分钟有差别吗?室内原地跑步一样有减肥效果吗?_好搜问答
|注册&您有新任务,
室内原地跑步30分钟跟室外跑步30分钟有差别吗?室内原地跑步一样有减肥效果吗?
被浏览39次
采纳率:48%
恩 室外空气好 室内你也不可能原地运动30分钟,实在是太无聊太闷了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分享到:
下面是答答童鞋给您的小建议,您看靠谱吗?初来乍到,弄错了您不要生气哦(*^__^*)答答小贴士
等您帮助的附近的朋友换一换
大家都在搜好搜APP下载好搜摸字APP 随时随地随心搜索 用好搜, 特顺手!
第9天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达到生命的彼岸。知道了从锻炼身体,提高基础代谢以及增强耐力等目的来看,用跑步机和在户外跑步,差别到底有多大?
跑步机不受天气影响但比较枯燥,户外则空气清新却障碍重重(天气,温度,过马路,红绿灯。。),二者的优缺点似乎比较明显,于是冬天我选择了室内。但是,有说跑步机久了会导致膝盖损伤的,也有说‘跑步这种室外运动关在屋子里练永远练不了好成绩’的,还有说根本达不到锻炼目的的,一时间让我非常困惑,求专业人士解答。
按投票排序
被人质疑我没跑过,这里说明一下我的情况:跑龄数年,万米最好成绩51分,半程马拉松最好成绩1小时57分。全马没跑过,属于马拉松刚入门级别。跑步目的以减脂为主并且希望能持续性的跑所以没怎么拉过速度。如果要拉速度我相信我万米能进50分,因为以51分的速度跑的时候我还能边跑边说话。年跑量大约在km左右,一般隔天跑一次10km,基本每个月会跑一次半马。天气好时跑户外,天气差时跑跑步机。上海阴雨天和雾霾天较多,综合下来大概户外和跑步机各占一半吧。另说明一点:我的万米成绩数次突破都是在室外完成,相反在跑步机上我很难突破。不过我相信这是我的个例,肯定有人跑步机的成绩比室外好的。===========================================正文开始:这个在跑步论坛讨论过几百次的话题居然在知乎也看到了!再说100遍,坚决,强烈,旗帜鲜明的反对那些说“跑步机比路跑轻松,跑步机跑10公里实际上跑的距离不到10公里”的说法!(在这里忽略风阻因素,对于普通人来说风阻几乎可以忽略不计,除非你在强风天跑步)。理论上讲,两者完全一致。所有说跑步机轻松的说法,都是初中物理没学好。参照系,什么叫参照系明白么?以下是论证过程:情况1:我在跑步机上跑,跑步机速度10,我以10km的速度匀速前进。此时,我相对于地面是保持不动的。1小时后,我跑完10km了。情况2:设想一列超长的平板火车,火车长度10km,整辆火车以10km的速度前进,而我在火车上以相反的方向用10km的速度奔跑(火车由东向西开,我由西向东跑)。此时的我,相对于地面,也是不动的。1小时后,我从火车头跑到了火车尾,我也跑完10km了。请问,在情况2下,我是不是,真实的,跑完了10KM?还是说,我只跑了9km?8km?请问,情况1和情况2,对于我跑过的距离,是不是一样的?能否有人论证这两者跑过的距离是不一样的?还想不明白的,有请大家回家继续翻翻初中物理书!最简单的忽略各种因素的论证到此结束。以下是进阶过程:进阶1:其实,情况1和2是有一点小差别的,差别在于,跑步机上还需要克服一个力,就是皮带和皮带下那块板的摩擦力,你的脚踩下去,皮带就和板接触,会产生一个摩擦,这个摩擦会消耗能量,而这个能量从哪里来的?从跑步机的电机来的,电机带动皮带克服这个摩擦。但即使这个小差别的存在,也无法改变跑步机和室外跑距离相同这个结论。进阶2:因人而异,有的人可能觉得跑步机比室外跑累。原因是这些人无法很好的控制自己的速度,在跑步机上是被迫以精确的匀速奔跑,在室外是以自己的想要的速度奔跑。被迫的情况下,要累一些。但这个是因人而异的。进阶3:可以很容易控制自己匀速跑的人,室外跑比跑步机要累一些。很简单的原因,路面不平,石子咯脚等等额外因素都会影响。进阶4:室外跑比跑步机舒服是正常的,空气是个很大的因素,室外跑呼吸的都是新鲜的空气,跑步机上跑呼吸的是身体周边那些空气,虽说差别很小但是距离长了也无法忽略。钢盔带好,等待各位拍砖!
謝的邀兩者差別是很大的。同距離下,户外跑街強度要比跑步機大很多。其分別在於:-户外跑街為主動跑步,跑步機為被動跑步。被動跑步,在跑步機你可以感覺到被帶後,這意味者,地面反作用力的消失(相比下少。)地面反作用力:柏油路>PU跑道>草地>跑步機(而由於地面反作用力的較少,跑步機其實比跑街相對對膝蓋的傷害性要少。)地面反作用力比較(Janz, Rao, Baumann, & Schultz, 2003)說到這我扯來說說跑步,研究發現隨著跑步距離的增加,每一步的飛行時間會逐漸增加、地面時間逐漸減少,但是並不會改變每一步的總時間。(Hanley & Mohan, 2006)(Hanley & Mohan, 2006)而這個現象在跑步機上同樣成立。(他們就是在跑步機上跑的。)另外發現隨著跑步速度的增加,有步長增加、步頻降低、地面碰撞時間降低、地面垂直反作用力上升、出現最大力量的時間縮短的現象。事實上當跑步速度達到一定程度後,使用足尖推撐的情形會減少,左右腳的地面反作用力與跑步速度呈現正相關,速度越快雙腳的地面垂直反作用力越大。左右腳負荷率並無明顯差異。 (馮道正,2007) (馮道正,2007)(以上研究都是在跑步機上完成的)回過來說跑步機,跟户外跑的另一不同是,户外跑有風阻這個因素,所以户外跑強度更大。而另一重要因素是跑步機上大家大多數是均速跑,而户外則因為環境的關係而需要不斷變速。變速跑的強度要>均速跑。户外跑步比跑步機強度要大,所以提升的代謝跟耐力要大好多。
没有太多的理论依据,不过连续规律地跑了快一年,非常赞同的回答,相反得票最多的一楼无法苟同。排除主观感受,在路面情况良好的情况下,跑步机和路跑实际跑锻炼效果是差不多的。最近新买了nike+ sportwatch,为了显摆,也为了回答知乎和自己的疑问,就户外和室内都带着跑,实践出真知——跑步机和sportwatch w/ sensor 计算的距离、配速、消耗卡路里几乎完全一致。那么差别在哪里呢?主观地列出以下:户外跑pros:比较有趣,特别是跑不同的路线会有新鲜感,想跑得更远看一看。比如最近完成的第一次10km就是在户外跑的,沿着苏州河一路跑到华政,绕着操场一边跑了7、8圈一边看看踢球的男孩们,再折回,1小时多一点点就完成了。相信在跑步机上我是很难这样愉快地完成10k的。空气好=享受。第一次户外跑5k,是出差在庐山脚下,尽管坡度挺大的,但那叫一个神清气爽,从此爱上户外跑,虽然上海的空气真是让人心疼自己的肺。。。可以自己随时掌握速度。只要不再太大范围的浮动,速度根据自己身体的感觉微调,会跑得更舒服。cons: 受天气和空气限制;路况不好的话感觉很伤膝盖;如果不在住处附近跑,随身物件还有洗澡是一个问题;会成为装备控——GPS手表、防风外套、护膝、髌骨带……………………跑步机pros: 不受天气等自然界情况的干扰。 很享受外面下着大雨,我自在健身房跑步的感觉,特别是下雨天健身房人都会很少的时候!安全。在跑步机上可以完全忽略外界,发自己的呆,不用担心车辆啊,狗啊之类的。而且我跑步的时候从来不听音乐,不看电影,就是光跑步。很喜欢村上春树的那本关于跑步的书,跑步就是最好的和自己独处的时光。配速方便。可以练习匀速跑。有淋浴,方便省事,节省时间。cons: 比较无聊。但这个同时也是上面提到的第二个优点。锻炼自己无聊的极致。空气!最受不了的还是健身房太闷,满头大汗。总的来说,如果空气环境好的话我肯定喜欢户外跑;平时工作日为了省时间维持锻炼节奏,会比较偏向跑步机。
以“从锻炼身体,提高基础代谢以及增强耐力等目的来看”这个前提出发……跑步机和室外跑步没区别。区别只有几点:天气(阴晴雨雪空气污染)心理(单调的空间,不变的景色)便利程度(健身房更衣沐浴的设施)但这些都不从本质上影响你的锻炼效果。(实在是好奇那些凡是提到跑步必说膝盖磨损的同学,月跑量是多少,都被哪些伤痛困扰过……)
曾经在家原地跑步6个月,瘦了30斤,是跟央视那个采访 赵亦然学的,不管怎样跑,最重要的是毅力!
户外跑步是好 但是现在空气污染pm2.5太高 跑之前还是考虑考虑。本以锻炼身体为目的,结果吸入更多的污染空气,得不偿失~~~
对于被这个问题困扰的同志 我认为跑步的姿态 呼吸的控制 鞋子的选择 跑的频率 应该要远远比在哪儿跑值得考虑 对于普通人 应该差别不大 不过练了一两年 应该 自己能分辨出哪种更适合自己
反正我是根据我自己的经验来说 跑步机跑步枯燥 没意思 在 操场跑步 比较有趣 看着各种各样的人 有新鲜感 关键是能看到好看的妹子 哈哈
跑龄2年多,跑过半马,跑过全马,年跑量最多4600km,这个问题有必要谈谈我的感受~首先我的感受:户外跑步(公路跑和操场绕圈)对于提升耐力和心肺功能的优越性要比在跑步机上要好的多,而且有跑步经验的人都知道,在破晓之时大汗淋漓的快感是在跑步机上无法体会的。此外,户外跑步可以自己调节速度,长距离慢跑中可以根据自己的状况调节膝关节的运动幅度和频率,而在跑步机上虽然可以调速,但是恐怕没有几个人会跑一会一调节吧,也就是说会被跑步机带动着跑,有些被动,膝关节负担相对过重。跑步机上跑步也有其自己的好处,最大的好处莫过于,对于绝大多数跑步人来说下雨、下雪、雾霾天可以依旧跑个10km,个人感觉如果单纯的以减肥为目的的人在跑步机上的减肥效果可能更好,太专业的科学依据没有,但我在跑步机上跑10km明显比户外跑要累,自身感觉消耗的也多,更何况可以调节坡度,对消耗卡路里是有一定的帮助的。以上均是根据个人经验和感受所写,每个人可能会有不同的感受,虚心接受批评,拒绝无脑黑。下面补充几点我跑步的感受:每天晨跑8km,风雨无阻(上面说的下雨天等因素去跑步机跑步的不适用于我,我巴不得在雨中酣畅淋漓的跑一把呢),有时也会想偷懒,有时也想休息,但是一想到跑步之时和之后的快感,就穿好鞋出门了,尤其是冬天寒冷的路上灯光幽暗,只有我一个人在跑步的感觉实在是太好了。要是真的累了,就休息一天无妨,隔天再跑状态更好!我也上过跑步机一阵,实在是觉得无聊,果断弃之~由于受伤病和先天因素的困扰,我的速度一直没有提上来,每年的跑量也降到了km,以前是为了减肥,现在跑步说不上为了什么,可能是为了在纷纷扰扰的世界里看清最真的自己吧~附上今年寒假晨跑归来照片一张附上今年寒假晨跑归来照片一张
希望能明白室外跑步和跑步机跑步到底哪个对膝盖损伤大上面的答案们里各执一词啊
慢跑的作用还是很大的,而且最容易做到。不过还是得注意空气质量,家里有个高档空气净化器的话还是不错的
跑步机最主要是价格问题。亲,你不会天真的以为一部几千块钱的跑步机就可以让你跑步?跑步机最主要的两个功能:跑步幅的宽度、跑步机的动机。要满足这两个功能大部分都是进口的,稍微好点的都接近1W。其实会问这个问题的人,一般都是在刚开始跑步阶段,甚至还没跑起来。亲,先坚持一段时间再说吧,那时候你不会再问这个问题了。
说几的都有~
我物理学得不好,作用力什么的我就不会分析了,单单从能量守恒来说吧。都是跑10km,路跑的时候,只有你一个人在做功,但是机跑的时候,既有你做功,也有跑步机消耗的电能在做功,这多出来的电能做功是啥,就是你机跑的时候省下来的功,所以机跑要比路跑省力气。这样分析对吗?
要提高基础代谢率的话,力量训练才是王道,跑步的作用是微小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室内原地跑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