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PDF《高等数学 pdf在中学数学中的应用1000例》高分悬赏~满意还会提分~

数学小报_爱帮知道
paopaogyy 13:45:07浏览次数:742次
学校要写数学小报,和报纸大小一样,要横面排版的.大概就是50*38CM的大小,希望大家能给我一会数学小报的内容:例如数学家的故事,数学笑话,数学题,数学急转弯题.只要和数学有关就OK,希望能多给点,好的话一定会重赏.初中水平...不过小题目什么水平的都行
列一些数学名人成长中的小故事啦,一些有意思的应用题和计算题,不知你是上几年级呢,不要超出你们所学的范围太远啦,比如一些比较难解的问题,你可以列出此题的解答过程,还有写一两个和数学有关的小笑话等等,还可以写几句数学家的名言名句,比如陈景润对数学忘我精神等等。呵呵,其实我也不懂,只是给你一些建议而已 杨辉三角是一个由数字排列成的三角形数表,一般形式如下: 1 1 1 1 2 1 1 3 3 1 1 4 6 4 1 1 5 10 10 5 1 1 6 15 20 15 6 1 1 7 21 35 35 21 7 1 … … … … … 杨辉三角最本质的特征是,它的两条斜边都是由数字1组成的,而其余的数则是等于它肩上的两个数之和。其实,中国古代数学家在数学的许多重要领域中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中国古代数学史曾经有自己光辉灿烂的篇章,而杨辉三角的发现就是十分精彩的一页。杨辉,字谦光,北宋时期杭州人。在他1261年所著的《详解九章算法》一书中,辑录了如上所示的三角形数表,称之为“开方作法本源”图。而这样一个三角在我们的奥数竞赛中也是经常用到,最简单的就是叫你找规律。现在要求我们用编程的方法输出这样的数表。 同时 这也是多项式(a+b)^n 打开括号后的各个项的二次项系数的规律 即为 0 (a+b)^0 (0 nCr 0) 1 (a+b)^1 (1 nCr 0) (1 nCr 1) 2 (a+b)^2 (2 nCr 0) (2 nCr 1) (2 nCr 2) 3 (a+b)^3 (3 nCr 0) (3 nCr 1) (3 nCr 2) (3 nCr 3) . ... ... ... ... ... 因此 杨辉三角第x层第y项直接就是 (y nCr x) 我们也不难得到 第x层的所有项的总和 为 2^x (即(a+b)^x中a,b都为1的时候) [ 上述y^x 指 y的 x次方;(a nCr b) 指 组合数] 其实,中国古代数学家在数学的许多重要领域中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中国古代数学史曾经有自己光辉灿烂的篇章,而杨辉三角的发现就是十分精彩的一页。 杨辉,字谦光,北宋时期杭州人。在他1261年所著的《详解九章算法》一书中,辑录了如上所示的三角形数表,称之为“开方作法本源”图。 而这样一个三角在我们的奥数竞赛中也是经常用到,最简单的就是叫你找规律。具体的用法我们会在教学内容中讲授。 在国外,这也叫做"帕斯卡三角形". 还有小故事: (一)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日,苏联的联盟一号宇宙飞船在返回大气层时,突然发生了恶性事故——减速降落伞无法打开。苏联中央领导研究后决定:向全国实况转播这次事故。当电视台的播音员用沉重的语调宣布,宇宙飞船在两小时后将坠毁,观众将目睹宇航员弗拉迪米·科马洛夫殉难的消息后,举国上下顿时被震撼了,人们都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 在电视上,观众们看到了宇航员科马洛夫镇定自若的形象。他面带微笑地对母亲说:“妈妈,您的图像我在这里看得清清楚楚,包括您头上的每根白发,您能看清我吗?” “能,能看清楚。儿啊,妈妈一切都很好,你放心吧!” 这时,科马洛夫的女儿也出现在电视屏幕上,她只有12岁。科马洛夫说:“女儿,你不要哭。”“我不哭……”女儿已泣不成声,但她强忍悲痛说:“爸爸,你是苏联英雄,我想告诉你,英雄的女儿会像英雄那样生活的!” 科马洛夫叮嘱女儿说:“你学习时,要认真对待每一个小数点。联盟一号今天发生的一切,就是因为地面检查时忽略了一个小数点……”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距离宇宙飞船坠毁的时间只有7分钟了。科马洛夫向全国的电视观众挥挥手说:“同胞们,请允许我在这茫茫的太空中与你们告别。” 即使是一个小数点的错误,也会导致永远无法弥补的悲壮告别。 古罗马的恺撒大帝有句名言:“在战争中,重大事件常常就是小事所造成的后果。” 换成我们中国的警句大概就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吧。 (二)一个故事引发的数学家 陈景润一个家喻户晓的数学家,在攻克歌德巴赫猜想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创立了著名的“陈氏定理”,所以有许多人亲切地称他为“数学王子”。但有谁会想到,他的成就源于一个故事。 1937年,勤奋的陈景润考上了福州英华书院,此时正值抗日战争时期,清华大学航空工程系主任留英博士沈元教授回福建奔丧,不想因战事被滞留家乡。几所大学得知消息,都想邀请沈教授前进去讲学,他谢绝了邀请。由于他是英华的校友,为了报达母校,他来到了这所中学为同学们讲授数学课。 一天,沈元老师在数学课上给大家讲了一故事:“200年前有个法国人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6=3+3,8=5+3,10=5+5,12=5+7,28=5+23,100=11+89。每个大于4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两个奇数之和。因为这个结论没有得到证明,所以还是一个猜想。大数学欧拉说过:虽然我不能证明它,但是我确信这个结论是正确的。 它像一个美丽的光环,在我们不远的前方闪耀着眩目的光辉。……”陈景润瞪着眼睛,听得入神。 从此,陈景润对这个奇妙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课余时间他最爱到图书馆,不仅读了中学辅导书,这些大学的数理化课程教材他也如饥似渴地阅读。因此获得了“书呆子”的雅号。 兴趣是第一老师。正是这样的数学故事,引发了陈景润的兴趣,引发了他的勤奋,从而引发了一位伟大的数学家。 (三)为科学而疯的人 由于研究无穷时往往推出一些合乎逻辑的但又荒谬的结果(称为“悖论”),许多大数学家唯恐陷进去而采取退避三舍的态度。在年期间,不到30岁的年轻德国数学家康托尔向神秘的无穷宣战。他靠着辛勤的汗水,成功地证明了一条直线上的点能够和一个平面上的点一一对应,也能和空间中的点一一对应。这样看起来,1厘米长的线段内的点与太平洋面上的点,以及整个地球内部的点都“一样多”,后来几年,康托尔对这类“无穷集合”问题发表了一系列文章,通过严格证明得出了许多惊人的结论。 康托尔的创造性工作与传统的数学观念发生了尖锐冲突,遭到一些人的反对、攻击甚至谩骂。有人说,康托尔的集合论是一种“疾病”,康托尔的概念是“雾中之雾”,甚至说康托尔是“疯子”。来自数学权威们的巨大精神压力终于摧垮了康托尔,使他心力交瘁,患了精神分裂症,被送进精神病医院。 真金不怕火炼,康托尔的思想终于大放光彩。1897年举行的第一次国际数学家会议上,他的成就得到承认,伟大的哲学家、数学家罗素称赞康托尔的工作“可能是这个时代所能夸耀的最巨大的工作。”可是这时康托尔仍然神志恍惚,不能从人们的崇敬中得到安慰和喜悦。日,康托尔在一家精神病院去世。 康托尔(),生于俄国彼得堡一丹麦犹太血统的富商家庭,10岁随家迁居德国,自幼对数学有浓厚兴趣。23岁获博士学位,以后一直从事数学教学与研究。他所创立的集合论已被公认为全部数学的基础。 (四)数学家的“健忘” 我国数学家吴文俊教授六十寿辰那天,仍如往常,黎明即起,整天浸沉在运算和公式中。 有人特地选定这一天的晚间登门拜门拜访,寒暄之后,说明来意:“听您夫 人说,今天是您六十大寿,特来表示祝贺。” 吴文俊仿佛听了一件新闻,恍然大悟地说:“噢,是吗?我倒忘了。” 来人暗暗吃惊,心想:数学家的脑子里装满了数字,怎么连自己的生日也记不住? 其实,吴文俊对日期的记忆力是很强的。他在将近花甲之年的时候,又先攻 了一个难题——“机器证明”。这是为了改变了数学家“一支笔、一张纸、一个脑袋”的劳动方式,运用电子计算机来实现数学证明,以便数学家能腾出更多的时间来进行创造性的工作,他在进行这项课题的研究过程中,对于电子计算机安装的日期、为计算机最后编成三百多道“指令”程序的日期,都记得一清二楚。 后来,那位祝寿的来客在闲谈中问起他怎么连自己生日也记不住的时候,他知着回答: “我从来不记那些没有意义的数字。在我看来,生日,早一天,晚一天,有 什么要紧?所以,我的生日,爱人的生日,孩子的生日,我一概不记,他从不想 要为自己或家里的人庆祝生日,就连我结婚的日子,也忘了。但是,有些数字非记不可,也很容易记住……” (五)苹果树下的例行出步 1884年春天,年轻的数学家阿道夫·赫维茨从哥廷根来到哥尼斯堡担任副教授,年龄还不到25岁,在函数论方面已有出色的研究成果.希尔伯特和闽可夫斯基很快就和他们的新老师建立了密切的关系.他们这三个年轻人每天下午准5点必定相会去苹果树下散步.希尔伯特后来回忆道:“日复一日的散步中,我们全都埋头讨论当前数学的实际问题;相互交换我们对问题新近获得的理解,交流彼此的想法和研究计划.”在他们三人中,赫维茨有着广泛“坚实的基础知识,又经过很好的整理,”所以他是理所当然的带头人,并使其他两位心悦诚服.当时希尔伯特发现,这种学习方法比钻在昏暗的教室或图书馆里啃书本不知要好多少倍,这种例行的散步一直持续了整整八年半之久.以这种最悠然而有趣的学习方式,他们探索了数学的“每一个角落”,考察着数学世界的每一个王国,希尔伯特后来回忆道:“那时从没有想到我们竟会把自己带到那么远!”三个人就这样“结成了终身的友谊.” (六)报效祖国宏愿--华罗庚的故事 同学们都知道,华罗庚是一位靠自学成才的世界一流的数学家。他仅有初中文凭,因一篇论文在《科学》杂志上发表,得到数学家熊庆来的赏识,从此华罗庚北上清华园,开始了他的数学生涯。 1936年,经熊庆来教授推荐,华罗庚前往英国,留学剑桥。20世纪声名显赫的数学家哈代,早就听说华罗庚很有才气,他说:"你可以在两年之内获得博士学位。"可是华罗庚却说:"我不想获得博士学位,我只要求做一个访问者。""我来剑桥是求学问的,不是为了学位。"两年中,他集中精力研究堆垒素数论,并就华林问题、他利问题、奇数哥德巴赫问题发表18篇论文,得出了著名的"华氏定理",向全世界显示了中国数学家出众的智慧与能力。 1946年,华罗庚应邀去美国讲学,并被伊利诺大学高薪聘为终身教授,他的家属也随同到美国定居,有洋房和汽车,生活十分优裕。当时,不少人认为华罗庚是不会回来了。新中国的诞生,牵动着热爱祖国的华罗庚的心。1950年,他毅然放弃在美国的优裕生活,回到了祖国,而且还给留美的中国学生写了一封公开信,动员大家回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他在信中坦露出了一颗爱中华的赤子之心:"朋友们!梁园虽好,非久居之乡。归去来兮……为了国家民族,我们应当回去……"虽然数学没有国界,但数学家却有自己的祖国。 华罗庚从海外归来,受到党和人民的热烈欢迎,他回到清华园,被委任为数学系主任,不久又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所长。从此,开始了他数学研究真正的黄金时期。他不但连续做出了令世界瞩目的突出成绩,同时满腔热情地关心、培养了一大批数学人才。为摘取数学王冠上的明珠,为应用数学研究、试验和推广,他倾注了大量心血。 据不完全统计,数十年间,华罗庚共发表了152篇重要的数学论文,出版了9部数学著作、11本数学科普著作。他还被选为科学院的国外院士和第三世界科学家的院士。 (七)、中西文化交流之倡导者 莱布尼兹对中国、的科学、文化和哲学思想十分关注,是最早研究中国文化和中国哲学的德国人。他向耶酥会来华传教士格里马尔迪了解到了许多有关中国的情况,包括养蚕纺织、造纸印染、冶金矿产、天文地理、数学文字等等,并将这些资料编辑成册出版。他认为中西相互之间应建立一种交流认识的新型关系。在《中国近况》一书的绪论中,莱布尼兹写道:“全人类最伟大的文化和最发达的文明仿佛今天汇集在我们大陆的两端,即汇集在欧洲和位于地球另一端的东方的欧洲——中国。”“中国这一文明古国与欧洲相比,面积相当,但人口数量则已超过。”“在日常生活以及经验地应付自然的技能方面,我们是不分伯仲的。我们双方各自都具备通过相互交流使对方受益的技能。在思考的缜密和理性的思辩方面,显然我们要略胜一筹”,但“在时间哲学,即在生活与人类实际方面的伦理以及治国学说方面,我们实在是相形见拙了。”在这里,莱布尼兹不仅显示出了不带“欧洲中心论”色彩的虚心好学精神,而且为中西文化双向交流描绘了宏伟的蓝图,极力推动这种交流向纵深发展,是东西方人民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繁荣进步。莱布尼兹为促进中西文化交流做出了毕生的努力,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他的虚心好学、对中国文化平等相待,不含“欧洲中心论”偏见的精神尤为难能可贵,值得后世永远敬仰、效仿。 战争中的数学撷趣------“山本五十六输在换弹的五分钟”
在战争中,有时候忽略了一个小小的数据,也会招致整个战局的失利。
二战中日本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也是一位“要么全赢,要么输个精光”的“拼命将军”。在中途岛海战中,当日本舰队发现按计划空袭失利,海面出现美军航空母舰时,山本五十六不听同僚的合理建议,妄图一举歼灭敌方,根本不考虑美军4舰载飞机可能先行攻击可能。他命令停在甲板上的飞机卸下炸弹换上鱼雷起飞攻击美舰,只图靠鱼雷击沉航空母舰获得最大的打击效果,不考虑飞机在换装鱼雷的过程中可能遭到美机攻击的后果,因为飞机换弹的最快时间是五分钟。
结果,在把炸弹换装鱼雷的五分钟内,日舰和“躺在甲板上的飞机”变成了活靶,受到迅速起飞的美军舰载飞机的“全面屠杀”。日本舰队损失惨重。从此,日本在太平洋海域由战略进攻转入了战略防御。
战后,有些军事评论家把日本联合舰队在中途岛海战失败原因之一归咎于那“错误的五分钟”。可见,忽略了这个看似很小的时间因素的损失是多么重大。智力陷井………买蟹骗局
一人提了一篓又肥又大的螃蟹到一条小街上出售,开价每斤(500克)50元.不一会儿,先后过来两个青年,由此一场合谋的骗局开始了.两青年中的一人自言自语:"这些蟹倒不错,不过,我就喜欢吃蟹肚,蟹脚、蟹钳吃起来真讨厌,真不想吃."另一青年马上插话,说:"如果蟹脚、蟹钳便宜些价钱卖给我,下下酒倒蛮好的."于是他们煞有介事地商量决定蟹肚35元一斤,蟹脚、蟹钳15元一斤.转而对卖蟹人说,这些蟹我们包了,你帮我们分一分,再称给我们,反正35元加15元仍然是50元,我们又不占你便宜.卖蟹人一时没有反应过来,没有觉察其中有诈,就按他们的意思做了.结果分得蟹肚3斤,蟹脚、蟹钳1斤,两青年分别付了105元和15元,他们分别拿着蟹肚、蟹 脚和留钳走了.事后,卖蟹人一数钞票共120元,这与他来小街前预计的数字相差甚远,发现有问题,再想去追回买蟹人,但已来不及了,只能连呼上当.想一想,这个问题错在哪里?应该怎样付钱才合理?
解:这是一个不难解决的问题,按"优质优价"的原则,蟹肚质量明显优于整只蟹的质量,所以蟹肚价格应高于整只蟹的价格,就是说蟹肚价格应高于50元,现在定在35元是不合理的,为了较为容易地说明问题,不妨设想蟹肚、蟹脚和蟹钳各买1斤,货款的和是50元,但重量的和却是2斤,这不就说明两者都低于原价是不合理吗?
合理的方法是先称出蟹的总重量(4斤)后,
计算得贷价是50×4=200(元),卖蟹人应要买蟹人付200元,至于蟹肚、蟹脚和蟹钳的具体价格可以由买蟹人自己去协商议定。美妙的对称
闹钟、飞机、电扇、屋架等的功能、属性完全不同,但是它们的形状却有一个共同特性——对称。
在闹钟、屋架、飞机等的外形图中,可以找到一条线,线两边的图形是完全一样的。也就是说,当这条线的一边绕这条线旋转180度后,能与另一边完全重合。在数学上把具有这种性质的图形叫作轴对称图形,这条线叫作对称轴。电扇的叶子不是轴对称图形,不管怎么画线,都无法找到这条直线。但电扇的一个扇叶,如果绕这电扇中心旋转180度后,会与另一个扇叶原来所在位置完全重合。这种图形数学上称为中心对称图形,这个中心点称为对称中心。显然闹钟也是一个中心对称图形。所有轴对称和中心对称图形,统称为对称图形。
人们把闹钟、飞机、电扇制造成对称形状,不仅为了美观,而且还有一定的科学道理:闹钟的对称保证了走时的均匀性,飞机的对称使飞机能在空中保持平衡。
对称也是艺术家们创造艺术作品的重要准则。像中国古代的近体诗中的对仗,民间常用的对联等,都有一种内在的对称关系。如果说建筑也是一种艺术的话,那么建筑艺术中对称的应用就更广泛。中国北京整个城市的布局也是以故宫、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门为中轴线(对称轴)两边对称的。
对称还是自然界的一种生物理象。不少植物、动物都有自己的对称形式。比如人体就是以鼻尖、肚脐眼的连线为对称轴的对称形体,眼、耳、鼻、手、脚、都是对称生长的。眼睛的对称使人观看物体能够更加准确;双耳的对称能使所听到的声音具有较强的立体感,确定声源的位置,双手、双脚的对称能保持人体的平衡。对称是数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但数学中的对称概念不仅限于图形的对称,也把数对(3,4)与(-3,4)称为平面上关于y轴对称;把数对(3,4)与(-3,-4)称为平面上关于坐标原点对称。另外还有对称方程、对称行列式、对称矩阵等概念。 在17世纪之前,一直与公式紧密关联,到了1837年,德国数学家狄利克雷()抽象出了直至今日仍为人们易于接受,并且较为合理的函数概念。一、函数的概念。1. 定义:设某一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 和 , 是一个给定数集.若对 , 按照一定法则,总有确定的数值与它对应,则称 是 的函数.记为 , 为定义域.函数值的全体 为函数值域.2.函数与映射 映射的概念观察下列对应(投影2):(为简明起见,这里的A、B都是有限集合)(对每个对应都要强调对应法则,集合顺序)映射的定义一般地,设A、B是两个集合,如果按照某种对应法则ƒ,对于集合A中的任何一个元素,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的元素和它对应,那么这样的对应(包括集合A、B及A到B的对应法则f)叫做集合A到集合B的映射。记作:f:A→B 由此定义:(2),(3),(4)三个对应都是A到B的映射,(1)的对应不是A到B的映射。(2)f:
(3)f: x x2;
(4)f: x 2x象,原象的概念
给定一个集合A到集合B的映射,且a∈A,b∈B。如果在对应法则f的作用下,元素a和元素b对应,则元素b叫做元素a(在f下)的象,元素a叫做元素b(在f下)的原象。 注意:(1)映射有三个要素:两个集合,一种对应法则,缺一不可;(2)A,B可以是数集,也可以是点集或其它集合。这两个集合具有先后顺序:符号“f:A→B”表示A到B的映射,符号“f:B→A”表示B到A的映射,两者是不同的;(3)集合A中的元素一定有象,并且象是唯一的(因此(1)不可以构成映射),但两个(或两个以上)元素可以允许有相同的象(如图(3));例:“A={0,1,2},B={0,1,1/2},f:取倒数”就不可以构成映射,因为A中元素0在B中无象(4)集合B中的元素在A中可以没有原象(如图(4)),即使有也可以不唯一(如图(3));(5)A={原象},B {象}。一 一映射的概念问题3:观察图(2)、(3)、(4),想一想这三个对应有什么不同特点?分析:(3)是多对一(即多个元素有同一个象);(4)是一对一(但B中有的元素在A中没有原象);(2)是一对一(且B中所有元素在A中都有原象);再观察下图:(投影4)由此有:“一一映射”的定义:一般地,一个映射f:A→B,若满足:a.
对于集合A的不同元素,在集合B中有不同的象;(单射)b.
集合B中每一个元素都有原象;(满射)那么这个映射叫做A到B上的一一映射。
例:分析上面图中或上面例题中对应是否为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一映射?为什么?注意:(1)一一映射是一种特殊的映射(A到B是映射,B到A也是映射,或从一一映射定义解释);(2)若在映射f:A→B中,象的集合C≠B ,则映射不是一一映射,即C=B是一一映射的必要条件。 (想一想为什么不充分?)(因为映射f:A→B未指出对于集合A中的不同元素的集合B中有不同的象。即f:A→B可能是多对一的情形。)注
定义域与对应法则是函数的两个要素,它是判断两个函数是否相同的标准.
如: 与 不同;与 不同;与 相同;与 相同. 2. 分段函数:用几个式子来表示一个函数为分段函数.如:
的定义域为 ;
的定义域为 .例1
定义域 ,值域 ;3.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1)解析法(将两个变量的函数关系,用一个等式表示):如 等。优点: (2)列表法(列出表格表示两个变量的函数关系):
如:平方表,三角函数表,利息表,列车时刻表,国民生产总值表等。优点:不需要计算,就可以直接看出与自变量的值相对应的函数值。(3)图象法(用图象来表示两个变量的函数关系):如: 优点:直观形象地表示自变量的变化。 二、函数的几种特性1. 单调性设有函数 , , .对 ,有 ,则称 在 上单调递增;若有 ,则称 在 上单调递减.注意 单调性也与区间有关.如: 在 内非单调,但在 内单调递增,在 内单调递减.
证明 在 内单调递增.证
, , 当 , 同号时,右边二因子均正数,故 ; 当 , 异号时, , ,故 .故对 ,有 . 所以 在 内单调递增.2. 奇偶性设有函数 , .若对 ,有 ,则称 为偶函数;若对 ,有 ,则称 为奇函数.如: 是偶函数, 为奇函数;不满足上述两条的为非奇非偶函数,如 .注:奇函数的图形对称于原点,偶函数的图形对称于y轴.
不知道你是几年级的??1、无理算术 算术老师道:“这里有梨10只,吃去了6只,还剩多少?”一个贪食的学生答道:“我看把剩下的也一起吃掉吧。” 2、四舍五入 仔仔兴高采烈地从学校里回来,问妈妈:“爸爸呢?”妈妈看到仔仔兴奋的样子,奇怪地问:“爸爸在家,你找爸爸做什么?”“我向爸爸要5角钱。” “为什么?”妈妈问道。“在考数学以前,爸爸对我说‘如果考了100分,就给我1元钱,考80分给8角。’今天,我数学考了45分。“仔仔回答说。妈妈吃惊地问:“什么!数学才考45分?”仔仔得意地说:“是呀,数学上要4舍5入,因此,爸爸必须付5角钱。” 3、大写 一位衣着时尚的女郎走进邮局汇款处,把汇款单填好后交给了营业员。营业员一看,把单退回说:“数字要大写。”女郎头一歪说:“大写?格子这么小,叫我怎么写得大?” 4、不算错 敏敏:“7+3=10,你怎么写成7+3=1呢?”宝宝:“只是末尾的0没有写而已嘛!”敏敏:“那就错了!”宝宝说:“0不就是没有的意思吗。” 5、武则天 历史课上,老师问道:“谁知道武则天是什么人?”学生:“武则天是数学家,过五则添,就是发明四舍五入的那位大数学家。” 6、等车 “爸爸,4路车来了!”“傻瓜,那不是4路,是31路!”“老师说,3+1=4!”小男孩理直气壮地说。 7、差别在此 方老师在数学课上问阿细:“一半和十六分之八有何分别?”阿细没有回答。方老师说:“想一想,如果要你选择半个橙和八块十六分之一的橙子,你要哪一样?”阿细:“我一定要一半。”“为什么?”“橙子在分成十六分之一时已流去很多橙汁了,老师你说是不是?” 8、验算 考试中某学生拿出骰子,摇出十道选择题答案。 快结束时他突然又拿出来摇。 监考老师终于忍无可忍:“你在干什么?” 学生答:“我在验算。” 9、四舍五入 仔仔兴高采烈地从学校里回来,问妈妈:“爸爸呢?”妈妈看到仔仔兴奋的样子,奇怪地问:“爸爸在家,你找爸爸做什么?”“我向爸爸要5角钱。”“为什么?”妈妈问道。 “在考数学以前,爸爸对我说‘如果考了100分,就给我1元钱,考80分给8角。’今天,我数学考了45分。“仔仔回答说。 妈妈吃惊地问:“什么!数学才考45分?”仔仔得意地说:“是呀,数学上要四舍五入,因此,爸爸必须付5角钱。” 10、乘法分配律老师发现一个学生在作业本上的姓名是:木(1+2+3)。 老师问:"这是谁的作业本?"一个学生站起来:"是我的!"老师:"你叫什么名字?"学生:"木林森!"老师:"那你怎么把名字写成这样呢?"学生:"我用的是乘法分配律!" 数学家的墓志铭 一些数学家生前献身于数学,死后在他们的墓碑上,刻着代表着他们生平业绩的标志。 古希腊学者阿基米德死于进攻西西里岛的罗马敌兵之手(死前他还在主:“不要弄坏我的圆”。)后,人们为纪念他便在其墓碑上刻上球内切于圆柱的图形,以纪念他发现球的体积和表面积均为其外切圆柱体积和表面积的三分之二。 德国数学家高斯在他研究发现了正十七边形的尺规作法后,便放弃原来立志学文的打算 而献身于数学,以至在数学上作出许多重大贡献。甚至他在遗嘱中曾建议为他建造正十七边形的棱柱为底座的墓碑。 16世纪德国数学家鲁道夫,花了毕生精力,把圆周率算到小数后35位,后人称之为鲁 道夫数,他死后别人便把这个数刻到他的墓碑上。 瑞士数学家雅谷·伯努利,生前对螺线(被誉为生命之线)有研究,他死之后,墓碑上 就刻着一条对数螺线,同时碑文上还写着:“我虽然改变了,但却和原来一样”。这是一句既刻划螺线性质又象征他对数学热爱的双关语. 祖冲之(公元429-500年)是我国南北朝时期,河北省涞源县人.他从小就阅读了许多天文、数学方面的书籍,勤奋好学,刻苦实践,终于使他成为我国古代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 祖冲之在数学上的杰出成就,是关于圆周率的计算.秦汉以前,人们以"径一周三"做为圆周率,这就是"古率".后来发现古率误差太大,圆周率应是"圆径一而周三有余",不过究竟余多少,意见不一.直到三国时期,刘徽提出了计算圆周率的科学方法--"割圆术",用圆内接正多边形的周长来逼近圆周长.刘徽计算到圆内接96边形, 求得π=3.14,并指出,内接正多边形的边数越多,所求得的π值越精确.祖冲之在前人成就的基础上,经过刻苦钻研,反复演算,求出π在3..1415927之间.并得出了π分数形式的近似值,取为约率 ,取为密率,其中取六位小数是3.141929,它是分子分母在1000以内最接近π值的分数.祖冲之究竟用什么方法得出这一结果,现在无从考查.若设想他按刘徽的"割圆术"方法去求的话,就要计算到圆内接16,384边形,这需要化费多少时间和付出多么巨大的劳动啊!由此可见他在治学上的顽强毅力和聪敏才智是令人钦佩的.祖冲之计算得出的密率, 外国数学家获得同样结果,已是一千多年以后的事了.为了纪念祖冲之的杰出贡献,有些外国数学史家建议把π=叫做"祖率". 祖冲之博览当时的名家经典,坚持实事求是,他从亲自测量计算的大量资料中对比分析,发现过去历法的严重误差,并勇于改进,在他三十三岁时编制成功了《大明历》,开辟了历法史的新纪元. 祖冲之还与他的儿子祖暅(也是我国著名的数学家)一起,用巧妙的方法解决了球体体积的计算.他们当时采用的一条原理是:"幂势既同,则积不容异."意即,位于两平行平面之间的两个立体,被任一平行于这两平面的平面所截,如果两个截面的面积恒相等,则这两个立体的体积相等.这一原理,在西文被称为卡瓦列利原理, 但这是在祖氏以后一千多年才由卡氏发现的.为了纪念祖氏父子发现这一原理的重大贡献,大家也称这原理为"祖暅原理". 不知道行不行,反正我是尽力了,不够再找我要!
1、无理算术 算术老师道:“这里有梨10只,吃去了6只,还剩多少?”一个贪食的学生答道:“我看把剩下的也一起吃掉吧。” 2、四舍五入 仔仔兴高采烈地从学校里回来,问妈妈:“爸爸呢?”妈妈看到仔仔兴奋的样子,奇怪地问:“爸爸在家,你找爸爸做什么?”“我向爸爸要5角钱。” “为什么?”妈妈问道。“在考数学以前,爸爸对我说‘如果考了100分,就给我1元钱,考80分给8角。’今天,我数学考了45分。“仔仔回答说。妈妈吃惊地问:“什么!数学才考45分?”仔仔得意地说:“是呀,数学上要4舍5入,因此,爸爸必须付5角钱。” 3、大写 一位衣着时尚的女郎走进邮局汇款处,把汇款单填好后交给了营业员。营业员一看,把单退回说:“数字要大写。”女郎头一歪说:“大写?格子这么小,叫我怎么写得大?” 4、不算错 敏敏:“7+3=10,你怎么写成7+3=1呢?”宝宝:“只是末尾的0没有写而已嘛!”敏敏:“那就错了!”宝宝说:“0不就是没有的意思吗。” 5、武则天 历史课上,老师问道:“谁知道武则天是什么人?”学生:“武则天是数学家,过五则添,就是发明四舍五入的那位大数学家。” 6、等车 “爸爸,4路车来了!”“傻瓜,那不是4路,是31路!”“老师说,3+1=4!”小男孩理直气壮地说。 7、差别在此 方老师在数学课上问阿细:“一半和十六分之八有何分别?”阿细没有回答。方老师说:“想一想,如果要你选择半个橙和八块十六分之一的橙子,你要哪一样?”阿细:“我一定要一半。”“为什么?”“橙子在分成十六分之一时已流去很多橙汁了,老师你说是不是?” 8、验算 考试中某学生拿出骰子,摇出十道选择题答案。 快结束时他突然又拿出来摇。 监考老师终于忍无可忍:“你在干什么?” 学生答:“我在验算。” 9、四舍五入 仔仔兴高采烈地从学校里回来,问妈妈:“爸爸呢?”妈妈看到仔仔兴奋的样子,奇怪地问:“爸爸在家,你找爸爸做什么?”“我向爸爸要5角钱。”“为什么?”妈妈问道。 “在考数学以前,爸爸对我说‘如果考了100分,就给我1元钱,考80分给8角。’今天,我数学考了45分。“仔仔回答说。 妈妈吃惊地问:“什么!数学才考45分?”仔仔得意地说:“是呀,数学上要四舍五入,因此,爸爸必须付5角钱。” 10、乘法分配律老师发现一个学生在作业本上的姓名是:木(1+2+3)。 老师问:"这是谁的作业本?"一个学生站起来:"是我的!"老师:"你叫什么名字?"学生:"木林森!"老师:"那你怎么把名字写成这样呢?"学生:"我用的是乘法分配律!" 数学家的墓志铭 一些数学家生前献身于数学,死后在他们的墓碑上,刻着代表着他们生平业绩的标志。 古希腊学者阿基米德死于进攻西西里岛的罗马敌兵之手(死前他还在主:“不要弄坏我的圆”。)后,人们为纪念他便在其墓碑上刻上球内切于圆柱的图形,以纪念他发现球的体积和表面积均为其外切圆柱体积和表面积的三分之二。 德国数学家高斯在他研究发现了正十七边形的尺规作法后,便放弃原来立志学文的打算 而献身于数学,以至在数学上作出许多重大贡献。甚至他在遗嘱中曾建议为他建造正十七边形的棱柱为底座的墓碑。 16世纪德国数学家鲁道夫,花了毕生精力,把圆周率算到小数后35位,后人称之为鲁 道夫数,他死后别人便把这个数刻到他的墓碑上。 瑞士数学家雅谷·伯努利,生前对螺线(被誉为生命之线)有研究,他死之后,墓碑上 就刻着一条对数螺线,同时碑文上还写着:“我虽然改变了,但却和原来一样”。这是一句既刻划螺线性质又象征他对数学热爱的双关语. 祖冲之(公元429-500年)是我国南北朝时期,河北省涞源县人.他从小就阅读了许多天文、数学方面的书籍,勤奋好学,刻苦实践,终于使他成为我国古代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 祖冲之在数学上的杰出成就,是关于圆周率的计算.秦汉以前,人们以"径一周三"做为圆周率,这就是"古率".后来发现古率误差太大,圆周率应是"圆径一而周三有余",不过究竟余多少,意见不一.直到三国时期,刘徽提出了计算圆周率的科学方法--"割圆术",用圆内接正多边形的周长来逼近圆周长.刘徽计算到圆内接96边形, 求得π=3.14,并指出,内接正多边形的边数越多,所求得的π值越精确.祖冲之在前人成就的基础上,经过刻苦钻研,反复演算,求出π在3..1415927之间.并得出了π分数形式的近似值,取为约率 ,取为密率,其中取六位小数是3.141929,它是分子分母在1000以内最接近π值的分数.祖冲之究竟用什么方法得出这一结果,现在无从考查.若设想他按刘徽的"割圆术"方法去求的话,就要计算到圆内接16,384边形,这需要化费多少时间和付出多么巨大的劳动啊!由此可见他在治学上的顽强毅力和聪敏才智是令人钦佩的.祖冲之计算得出的密率, 外国数学家获得同样结果,已是一千多年以后的事了.为了纪念祖冲之的杰出贡献,有些外国数学史家建议把π=叫做"祖率". 祖冲之博览当时的名家经典,坚持实事求是,他从亲自测量计算的大量资料中对比分析,发现过去历法的严重误差,并勇于改进,在他三十三岁时编制成功了《大明历》,开辟了历法史的新纪元. 祖冲之还与他的儿子祖暅(也是我国著名的数学家)一起,用巧妙的方法解决了球体体积的计算.他们当时采用的一条原理是:"幂势既同,则积不容异."意即,位于两平行平面之间的两个立体,被任一平行于这两平面的平面所截,如果两个截面的面积恒相等,则这两个立体的体积相等.这一原理,在西文被称为卡瓦列利原理, 但这是在祖氏以后一千多年才由卡氏发现的.为了纪念祖氏父子发现这一原理的重大贡献,大家也称这原理为"祖暅原理". 22
故事背景:某地、某校、某班进行了一次考试。其中有一试题为:某人一天吃3个苹果,问此人4天吃几个苹果?某生答曰:4×3=12个也。师大怒,曰:汝之不惠!此题应为:3×4=12个也。吾闻此事,乃大惊,即以此事请教数学大师也。 牛顿:如果这张试卷落在我肩上,我一样可以发现万有引力。因为我是站在无数张试卷上才能望的更远。 阿基米德:此老师一定是通过捷径走上讲台的。 祖冲之:此题在《九章算数》的第二章第三节中有述。 欧几里德:老师为什么不用几何的方法解这道题目?我所研究的几何可是建立在公理的基础上的。 毕达歌拉斯:3×4?唔,第三边应该是5。 高斯:我不能表扬这位学生,因为表扬他就是表扬我自己。 陈景润:我的最好成绩是1+2。 华罗庚:我一生比较满意的事是带出了一帮好学生,此老师好象在向我学习。 王元:这道题目的难度可放在以后的全国数学竞赛中。 笛卡尔:让我躺到床上去想一想。 欧拉:可以用心算吗? 柯西:难道还要用高等数学来求? 韦达:此答案与方程x2-7x+12=0有关,可以考虑用韦达定理来解此题。 费马:你问我这个问题是需要用数学方法解决还是用法律方式解决? 希尔伯特:为什么不早一点说这个问题?否则我就把他列入第24个问题了。 罗素:好小子,想挑起第四次数学危机吗! 爱因斯坦:这么难的问题来问我?不知道我数学能力不强吗? 验算 一日期中考,所有题目都是选择题,所以甲生就带了一个骰子去,乙生坐在他旁边以下是考试情形:甲生丢骰子甲:3.1.1.3.4.2.4.2.1然后甲生就写完了,开始睡觉不久甲生起来了,又开始丢骰子。 乙:你在干嘛? 甲:验算啊! 减法 数学课上,教师对一位学生说:“你怎么连减法都不会?例如,你家里有十个苹果,被你吃了四个,结果是多少呢?” 这个学生沮丧地说道:“结果是挨了十下屁股!” 五百只鸭子 一位男教师对两个吵闹不休的女学生说:“两个女人的声音,犹如一千只鸭子的叫声。” 一会儿,教师的妻子来看望他。其中一个女学生赶来报告。“老师,门外有五百只鸭子来看您。” 十一点半 上午第四节课,A生肚子饿,无心听课,坐在位置上呆呆地想着牛肉,面包。 数学老师发现他走神,便提问他:“1.130小数向右移动一位,将会怎么样?” A生毫不犹豫地回答:“将会开午饭!” 概率 我去参观气象站,看到许多预测天气的最新仪器。参观完毕,我问站长: 「你说有百分之七十五的概率下雨时,是怎样计算出来的?」 站长不必多想便答道:「那就是说,我们这里有四个人,其中三个认为会下雨。」 数字 「数字是不会骗人的,」老师说:「一座房子,如果一个人要花上十二天盖好,十二个人就只要一天。二百八十八人只要一小时就够了。」 一个学生接著说:「一万七千二百八十人只要一分钟,一百零三万六千八百人只要一秒钟。此外,如果一艘轮船横渡大西洋要六天,六艘轮船只要一天就够了。四杯25度C的水加在一起就变开水了!数字是不会骗人的!」 多少次 老师在课堂上提问:“西班牙在十五世纪发生了多少次战争?” “六次。”一个学生很快就答出来了。 “哪六次?”老师又问。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和第六次。” 直角 老师:“这道几何题你未经证明,怎么得出这个角是直角的呢?” 学生:“我用量角器量过了。” 口试 课堂上,老师出了一道判断题要求同学们当场判断正误。 老师:“小林,请你判断一下。” 小林:“我认为答案应该是‘错误’。” 老师:“为什么呢?” 小林:“因为前面小燕回答说‘正确’,但你没有让她坐下。” 问答 老师:“我给同学们出两个问题,谁只要回答出第一个问题,就不要求他回答第二个问题了。现在我问第一个问题:谁知道自己有多少根头发?” 小丽:“我知道,我有99999根头发。” 老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小丽:“老师,这是第二个问题了,你不能要求我回答了。” 悖论问题 我正与同学讨论一悖论问题:村里唯一的理发师每月一定要给自己不理发的人理发,问理发师的头谁理?真难!若是理发师自己理发,就是给自己理发的人理发,若是理发师自己不理发,就是不给自己不理发的人理发,好深奥啊!讨论半天毫无结果。 后排同学钱某插过来一句话:“这还不简单,理发师秃头呗!” 求职记趣 陈立言去应征一份工作。经理问他道:「你要求多少工资一年?」 「以我的工作能力,应值年薪一万八千元。」陈立言道。 经理注视了他一会才说:「值年薪一万八千元?你计算清楚没有?一年只有365天,你每天睡觉花了八小时,则一年共花去122天。365天减去121天。再者,你每天除山作外有八小时是休息及娱乐的,即一年共有122天。那麽,243天减去121天了,只余下121天了。但是,一共有52个星期,星期天不用上班,因此121天减去52天便剩下69天。同时,逢星期六下午是放假的,则一年一共26天,所以69天减去26天余下43天。再减公司给予的两星期年假只剩下29天。别忘了每天有一小时午餐时间即一年是15天。用29减15余下14天。再除去新历年、旧历年、中秋节、复活节、感恩节以及圣诞节等等公众假期共10天,这就是说,一年只工作4天。你认为值一万八千元吗?」 数数 儿子今年三岁,已懂得从一数到十,也知道五比一大;我也随时找机会教他,问他小狗小猫哪个大。 有一次,我左手拿一块巧克力,右手拿两块巧克力,问他: "哪一边比较多?”。儿子不回答,我耐心地继续追问,儿子突然放声大哭,说:“ 两边都很少啊!” 测谎器 爸爸有一个测谎器,他问儿子:“你今天数学成绩如何呢?” 儿子答道:“90分。”测谎器响了。 儿子又改说:“70分。”测谎器还是响了。 爸爸很生气地叫道:“我以前都是90分以上。”这时,测谎器没有响却翻倒了。 事实 报刊的编辑,为显示报道真实生动,往往走上极端,把无关紧要的事实和统计数字告诉读者。某年,非洲新成立了一个工人共和国。一家著名杂志的编辑,指示记者写一篇关于豪华的总统府的报道。文章寄来了,开头是这样写的:“数以百计的台阶通向一道高墙,墙的里面就是总统府。”编辑读完这一句决定不予发表,并打电报给记者,命令他弄清楚台阶确切的数目和围墙的高度。 记者立刻出发去搞这些重要事实。过了很长时间,杂志就要出版,编辑等得不耐烦,他打了两个急电给记者,但没有得到回音。编辑勉强将文章照原来写得那样发表了。一星期以后,编辑终于收到记者的回电。原来这个不幸的记者,不但已经被捕,而且被投入了监狱,他经过哀求,发出了电报,向编辑报告。他是在数到通往总统府围墙的第884级台阶时被捕的。 作弊 老师发表成绩: "小华三十分、小明二十分……” 小猪: 我考 O 分耶! 小狗: 怎麽办, 我也是耶… 小猪: 我们两个考同分, 老师会不会以为我们作弊啊? 爱的圆圈 一对青年男女坐在沙滩上。男青年在地上划个圆圈说道:“我对你的爱,就像这圆圈一样,永远没有终点。” 女青年也用手指在地上划个圆,然后说:“我对你的爱,永远没有起点"。 你分为奥数、计算题、数学家知识、数学常用公式、数学格言或更多的内容,如果是手抄这五个板块就图你喜欢的颜色再画点装饰品就对了。 奥数,关于数学家的故事 ! 如果你觉得好的话···· 验算 一日期中考,所有题目都是选择题,所以甲生就带了一个骰子去,乙生坐在他旁边以下是考试情形:甲生丢骰子甲:3.1.1.3.4.2.4.2.1然后甲生就写完了,开始睡觉不久甲生起来了,又开始丢骰子。 乙:你在干嘛? 大约1500年前,欧洲的数学家们是不知道用“0”的。他们使用罗马数字。罗马数字是用几个表示数的符号,按照一定规则,把它们组合起来表示不同的数目。在这种数字的运用里,不需要“0”这个数字。 而在当时,罗马帝国有一位学者从印度记数法里发现了“0”这个符号。他发现,有了“0”,进行数学运算方便极了,他非常高兴,还把印度人使用“0”的方法向大家做了介绍。过了一段时间,这件事被当时的罗马教皇知道了。当时是欧洲的中世纪,教会的势力非常大,罗马教皇的权利更是远远超过皇帝。教皇非常恼怒,他斥责说,神圣的数是上帝创造的,在上帝创造的数里没有“0”这个怪物,如今谁要把它给引进来,谁就是亵渎上帝!于是,教皇就下令,把这位学者抓了起来,并对他施加了酷刑,用夹子把他的十个手指头紧紧夹注,使他两手残废,让他再也不能握笔写字。就这样,“0”被那个愚昧、残忍的罗马教皇明令禁止了。 但是,虽然“0”被禁止使用,然而罗马的数学家们还是不管禁令,在数学的研究中仍然秘密地使用“0”,仍然用“0”做出了很多数学上的贡献。后来“0”终于在欧洲被广泛使用,而罗马数字却逐渐被淘汰了 上中国数学资源网 你要得这些材料都有
甲:验算啊!
I DON NO~~我也不晓得,但是我可以告诉你:小报不是让别人帮的,是要用你自己嘞眼睛去发现它,你只要用功,啥子都可以嘞~~!!希望你慎重!!
地址:红牌楼北街13
电话:028--
评论:左邻右舍还不错。[价格] 狗屎楼盘???????
简介: 本项目由加拿大KFS国际建筑师事务所担当设计顾问,颠覆了成都传统小户型设计,两梯5-8户单元式设计,避免了传统内廊式小户型公摊高、通风采光差的弊病。户型采用双阳台设计,充分...
简介: 本项目由加拿大KFS国际建筑师事务所担当设计顾问,颠覆了成都传统小户型设计,两梯5-8户单元式设计,避免了传统内廊式小户型公摊高、通风采光差的弊病。户型采用双阳台设计,充分满足业主的户外空间;大板无梁无柱设计,给业主预留了充分的装修想象空间;5.8米的星级挑高大堂彰显业主低调而奢华的生活气质;功能分区明确,明厨明卫,使得左邻右舍的户型面积虽小,但居住和使用功能齐全。左邻右舍每个户型赠送可拆卸式飘窗,大大提高小户型住宅的使用空间;户型区间30-88平方米,主要为套一和套二户型。总户数506户,全部为纯小户型住宅,底层无商业,真正做到闹中取静。左邻右舍位于城南一二环内肖家河广福桥街,北临双楠成熟社区,南靠玉林紫荆。周边有幼儿园、小学、中学、武侯区人民医院、罗马假日广场等市政配套,为传统居家福地。项目外立面为维多利亚的英伦风格。项目被肖家河潺潺流水所环绕。在河边绿意成荫的柳树掩映下,宁静致远。
标签信息: ,住宅区
占地面积: 6521.84平方米
建筑面积: 36112平方米
容积率: 4.20
绿化率: 25%
周边配置: 中小学:红牌楼小学,玉林小学,西川中学等,幼儿园:金孔雀幼儿园、联议幼儿园等,综合商场:罗浮风尚街、罗马假日广场、人民商场武侯分场等等,银行:交通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工商银行、光大银行等,医院:
物业类型: 小户型 28-90平方米
建筑形式: 高层
开发商: 四川省万腾实业有限公司
网友点击排行
亲,您对数学小报的回答满意吗?如果您知道答案,快来写一条点评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徐小湛高等数学视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