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村学校经典朗诵苏州评弹经典视频全集集

责任编辑:陈瑞郭村小学博客群
郭村小学博客群空间开通了!欢迎您的加入!
郭村小学博客群 & 文章列表
让经典浇灌儿童心灵之花 (浏览次数:89)
让经典浇灌儿童心灵之花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先进科技,就会落后、痛苦,受人宰***;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传统优秀文化,没有民族人文精神,就会虚无,就会异化,甘愿为人奴隶。我们的中华民族有着悠悠五千年历史,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琴棋书画各树一帜又融会贯通,诸子散文、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犹如一枝枝文化奇葩,绽放着独特的美丽幽雅。正是这“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文学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使我中华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会被别的民族同化。诵读经典诗文,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中华文化,使青少年能够具有民族自信心和独立性,在文化冲击和碰撞中正确认识自己,并得以创造性地发展的重要途径。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明确德行教育的本质
一个人的德行教育,应从小做起。古人就深明其道,至明清时期,还有了专门的启蒙读物,如《三字经》《千字文》《第子规》等,教导儿童要尊重君亲师,要孝顺长辈,要孝敬父母,亲爱兄弟姐妹,以及要注重遵守的操守.德行等。
&& 在现代文明高度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一些迂腐的规则,我们可以不必再去遵守,但一些传统的美德还是要发扬.保留的。这样才不会愧对中华民族礼仪之邦这一称号的。《三字经》有言“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人的本性,都是善的。本性虽然都是善的,但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明显地发现,每个人的禀性和习性不同,如果不从小教育,就会随着种种不同环境的熏习,养成了他的习性,进而影响他的一生。从历史经验可以证明,好的学习环境造就贤圣。相反,污浊的环境也会腐蚀人心,破坏人的本质,小者影响其一生与家庭,大者败坏社会风气、影响国家安定。所以我们必须深刻明白教育的重要性。士先器识而后文艺,教育论其根本要培养德行,其次才是传授知识技能。让孩子们保持本善之心、常存善念、常做善行,进而培育其诚意、正心、修身的大根大本,这才是真正教育化人的目的。
人之所以异于禽兽,在于人接受过教育。教育的首要目的是明白人伦大道,即五种人际关系:父子关系、夫妇关系、兄弟关系、朋友关系、君臣关系(君臣用现代话来说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让孩子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他是什么身份、处于什么关系,应尽什么义务。
&&& 人际关系明白之后,进一步教孩子与环境相处的道理,即与动物的关系、与植物的关系、与山河大地的关系。这些都是宇宙人生的大道理,是做人的大根大本。受教之后,他就懂得如何做人了,就能活得有价值、有意义。由此可见,教育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
二、明确教师的角色定位
教育,就是培育、长养孩子的善心、善念、善行,纠正其偏差的观念、错误的言行举止,引导他树立起正确的思想理念,进而树立宏伟的人生目标,这样才能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一位好的老师能成就孩子的一生。所谓“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也”
儿童经典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近年来已普遍获得大众的共鸣。能担起经典导读者众,但能身体力行、德行涵养皆备的老师就不多了。
&&& 教师本是传道、授业、解惑,但在现实的教育中,多以学科知识传授为主,人文的教育、道德的教育几乎被忽略了。就传道、解惑而言,如果仅仅止于言教,没有深入体悟求证,就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也无法进一步落实学习。所以自古以来,都提倡身教重于言教。老师如果不深入学习经典义理,不在人品上扎扎实实地下功夫去落实,不在道德修养上提升自己,那又如何能教书育人呢?毕竟“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从事教育的人应以此自勉。《礼记?学记》云:“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越是深入学习,就越感到自己的不足;越是不足,越能激发自己向学的动力。教学相长是难得的提升自己的机会,身为教师,要好好把握这得天独厚的学习机缘,让师生在学习互动中更一起成长。
&&& 三、 处理好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宗教教育的关系
&&& 教育分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及宗教教育。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根本;学校教育不能忽视德行教育。社会教育是全面性的教育,覆盖面广,遍布各个阶层、各个角落。它可经由电视、网路、报纸、杂志等媒体,深入到家庭、学校,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当前的社会教育负面的比较多,其危害往往为人所忽略。面对社会教育的现状,我们应该有清醒的认知,凡有影响力者,如电视媒体、文化媒体、艺术媒体均应负起正面的教育作用。否则,社会风气、道德公义只有日益沦丧而已!宗教教育是道德的教育,是提升人性向善的教育,但往往被忽视或排斥。究其原因,是因为没有深入去了解,常常人云亦云,产生对宗教教育的严重误解。宗教教育是多元文化教育,都倡导爱与和平。而这爱与和平是人类所必需,是维系人类安定的力量,是神圣的教育,是值得学习的教育。
&&& 以上四种教育,就是人生的教育。在人生过程中,与我们息息相关。成长期间,家庭教育是根基;求学时候,学校教育是核心;步入社会,社会教育就是每一个人应尽的责任;精神的升华、德行的提升就要靠宗教教育来熏陶。所以我们应该有正确的认知,明白这四种教育对人生的重要性,因为每一个阶段的教育都是人生的关键。身为一个教师,对于这四种教育若能有明白的理解、深刻的体悟,就能做好这份神圣的教育伟业。
四、在经典诵读中如何落实德行教育
“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教育是奠定孩子一生为人处世、成家立业、幸福成功的基础。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我们主要这样做:
1、培养孩子纯真善良的心。
&&& 首先,要肯定所有孩子的心性都是善的,老师须以身教、言教启发濡养孩子纯善的心。长养孩子的善心、善念,就是培育孩子做人的根本。许多学生虽然书读得不错,但与人相处的能力非常差,难以面对挫折,胆小懦弱,心胸狭隘,因此,老师应当主动引导学生,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落实《弟子规》。例如:如何对长辈礼敬应对、与同学友爱相处,如何注意公共场合的行仪等等,这些在课堂上都要详细讲解。必要时,可以将《弟子规》编为剧本,让孩子表演、互相观摩学习,从中理解做人的道理。
&&& (1)对人:要教导孩子明白五伦关系,知道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尊敬师长、关怀体贴他人;教导孩子建立互助合群的理念、培养他宽厚待人的心性;还要晓喻见贤思齐、知恩报恩的道理。
&&& (2)对事:强调「事虽小,勿擅为」的重要性;要求「事勿忙,忙多错」的做事方法;注重礼仪、讲求信用,建立威仪与守信的观念;教育「承担责任、知过必改」是善良的品行;培养「面对困难,能冷静学习如何解决问题」的态度;教导是非判断的能力,并培养好学的精神。
&&& (3)对物:灌输日常生活必须「节用爱物」,还要晓喻物资来源的艰辛,感恩大自然的赐予。例如:长养慈爱心,爱护小动物和植物;物有定位,对物品也要有恭敬爱惜之心,这样才能用得久远,常保如新,而且使用方便。
2、培养自我约束的行为习惯。
容止安详,不可随心所欲、为所欲为(现代家庭孩子少,自小不少已养成自大、为所欲为的心理);注意自我仪容整齐,房间自理是应尽的责任(例如叠被、叠衣、书桌的整理、鞋袜的洗涤、参与家务劳动);要求出言谦敬有礼,晓喻口为祸福之门,强调言语的重要;对于饮食,晓喻营养均衡、不偏食有助于身体健康。
3、帮助学生立下远大的志向
“志不立,无以成事。”凡是有成就的人,必有志向。年少之时,就能立下远大的人生目标,需要老师引导和栽培。若能经常向孩子介绍古今中外圣贤的故事,以他们奋斗的事迹和不畏艰难的感人历程,来激励学生勤奋、好学的精神,就能启发他们无尽的潜能。受到这样教导的孩子,在学习的道路上,不但能勇于接受挑战,更能不畏艰辛,勇往直前。
&&& 由此可见,帮助学生确立人生的方向与目标,也是老师非常重大的责任。
4、教师要以身作则,成为学生行为的典范。
&&&正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老师要以身作则,带头示范。例如如何整理家务、物品的归类、书籍的排列、书包的整理、缝补纽扣、家电安全、时间安排等等。如果老师能用心体验,就能教好学生日常生活的仪礼与规范。所以用身教示范,是老师达到教学成功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5、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教导学生落实经典的教诲
孩子很容易受环境影响,要营造尊师好学、谦敬有礼、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这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是非常大。可以由点带面、由面及点地让他们在良好的环境中健康成长。平时,教师要求学生必须做到四正:心正、身正、椅正、书正。要求上课专注、座椅平正、姿态挺正,课本摆正。在家里也应如此,因为精神散漫就容易意志不集中,学习效率降低。
&&&& 要求每天朗诵固定遍数,例如十遍、二十遍、三十遍……,一周下来就可累积百遍以上,自然就能背诵下来,背诵得越熟越好。可以终身牢记不忘。而且对于已经背过的经典也要经常令其复习,诚如《论语》所言: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背诵的遍数也是越多越好,因为读书百遍,其意自见。
&&&6、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与沟通
&&& 教育不是孤立的,如果家长与老师在理念上能达成共识,在教育上紧密配合,就非常有利于孩子向既定的目标发展,能起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则,老师一种要求,家长又另行一套,孩子会不知所从,教育的效果也就大打折扣。
&&& 另外,教师与家长经常沟通,也有助于及时发现孩子的问题,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双管齐下,对孩子加强督导,就可以取得很好的教育效果。
&&&&特别要重视的是,把握学生犯错的「第一次」,是老师和家长教育他的关键时期。为人师长、家长者,这个时候尤要相互密切配合,谨慎地教育引导,纠其偏差,补救不足、扶正心性,以奠定孩子初始的根基。
7、提倡老师教学交流与读书会
&&&&对不同地区、不同环境、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需要用不同的教育方法。老师间彼此切磋交流,有助于掌握更多因材施教的方法。
&&& 中国圣贤的典籍非常多,透过读书会,可以开阔对古籍更深一层的了解。有助于充实自己,彼此相互勉励,受用无穷。
&&以上是我在经典诗文诵读研究探索中的一个真实过程和感受,不管能不能把学生引进民族文化的殿堂,但我始终相信,在孩子们的心灵深处将永远有祖国和人民,同时受到传统优秀文化的感染和熏陶。这条诵读经典诗文之路,我们将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并踏实地学习、真诚地落实、积极地奉献,努力办好教育树人的事业。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优酷土豆网公开分享的内容,仅供喜爱戏曲的网友交流学习用,不存储任何资源。本站是一个戏曲爱好者建立的个人非盈利性网站,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商业广告,如果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我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2008-
| 联系方式邮箱:网校通行证
校园冬季一景
教研组会议
国旗下的宣誓
请选择你最喜欢的栏目(可以多选),你宝贵的一票将成为下一步网校改版的参考
教师Office
网校荣誉:县级优秀
网校版本:公益版
季度排名:24532
网校积分:2128
季度积分:115
运营天数:1964
总访问量:29003
本周访问:19
今日访问:19
注册职工:1
注册教师:7
注册学生:7
注册家长:1
文章数量:42
图片数量:37
视频数量:0
资源数量:0全国高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相关负责人回应媒体学历认证相关质疑商丘教育网讯针对近日有媒体反映部分学历认证机构学历认证收费不合理、认证周期较长等问
在网上广泛流传的教官和学生发生冲突的照片。 8月24日,有网 详细…
女孩一家三口。学生家属提供阜新育才高中16岁的高一女生王静薇,在 详细…
版权所有:商丘教育网
制作维护:商丘市中原科技教育宣传中心
本单位保留所有权利
QQ: @ 地址:商丘市政府院内 邮编:476000
Copyright(C)ShangQiuJiaoYu.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访问地址:/wap.asp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经典朗诵视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