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我过改革开放30年的轨迹如何理解改革开放30年的新处何在

(2009.广东省鹤山一中开学考试)(17分)材料一:2008年我们迎来了改革开放30周年。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重大而关键的抉择,是我们党领导的一场新的伟大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材料二:广东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先锋、理论创新的热土。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许多标志性的理论创新成果都是首次在广东提出的。而正是有这些正确的理论成果的指引,广东改革发展才引领全国风气之先,实现了历史性的飞跃。当前广东的发展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转入科学发展轨道的关键时期,必须以当年改革开放初期“杀开一条血路”的气魄,努力在实践科学发展观上闯出一条新路。要深刻审视所处环境变化,深刻分析优势与不足,深刻反思思想精神状态,把思想从不适应、不利于科学发展的认识中解放出来,大胆探索,先行先试,以新一轮思想大解放推动新一轮大发展。根据上述材料,回答: (1)运用价值观有关知识,说明为什么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重大而关键的抉择?(7分)(2)结合材料二,运用《生活与哲学》有关知识,谈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应该怎样进一步解放思想?(10分)-乐乐题库
& 问答题知识点 & “(2009.广东省鹤山一中开学考试)(1...”习题详情
188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83.5%
(2009.广东省鹤山一中开学考试)(17分)材料一:2008年我们迎来了改革开放30周年。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重大而关键的抉择,是我们党领导的一场新的伟大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材料二:广东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先锋、理论创新的热土。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许多标志性的理论创新成果都是首次在广东提出的。而正是有这些正确的理论成果的指引,广东改革发展才引领全国风气之先,实现了历史性的飞跃。当前广东的发展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转入科学发展轨道的关键时期,必须以当年改革开放初期“杀开一条血路”的气魄,努力在实践科学发展观上闯出一条新路。要深刻审视所处环境变化,深刻分析优势与不足,深刻反思思想精神状态,把思想从不适应、不利于科学发展的认识中解放出来,大胆探索,先行先试,以新一轮思想大解放推动新一轮大发展。根据上述材料,回答: (1)运用价值观有关知识,说明为什么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重大而关键的抉择?(7分)(2)结合材料二,运用《生活与哲学》有关知识,谈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应该怎样进一步解放思想?(10分)①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大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选择正确的价值观,我们就会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取得成功,否则就会遭到失败。(3分)&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解答题&|&来源:2010-政治五年高考三年联考分类练习: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分析与解答
习题“(2009.广东省鹤山一中开学考试)(17分)材料一:2008年我们迎来了改革开放30周年。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重大而关键的抉择,是我们党领导的一场新的伟大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实践证明,...”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2009.广东省鹤山一中开学考试)(17分)材料一:2008年我们迎来了改革开放30周年。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重大而关键的抉择,是我们党领导的一场新的伟大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还有不懂的地方?快去向名师提问吧!
经过分析,习题“(2009.广东省鹤山一中开学考试)(17分)材料一:2008年我们迎来了改革开放30周年。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重大而关键的抉择,是我们党领导的一场新的伟大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实践证明,...”主要考察你对“问答题”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与“(2009.广东省鹤山一中开学考试)(17分)材料一:2008年我们迎来了改革开放30周年。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重大而关键的抉择,是我们党领导的一场新的伟大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实践证明,...”相似的题目:
材料: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我国土地、淡水、能源、矿产资源和环境状况对经济发展已构成严重制约。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某市二中高三(4)班同学决定围绕“水资源的节约使用”这一课题展开探究学习。在调查中,同学们也了解到,当地一家大型企业,采取适当措施,使原先的“废水”得到充分利用,水的重复利用率达到90%以上,大大节约了水资源。(1)请你说明,“废水不废”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6分)(2)节约水资源是每个公民的应尽职责。请你就制定“家庭节约用水计划”提两项措施,并分别说明这些措施的哲学依据。(6分)
近几年来,我国经济稳步增长,国家财政逐年增加,越来越多的大型、特大型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上马或建成,为实现21世纪我国经济的腾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企业、个人创造了良好的生产和生活条件。运用所学经济常识知识,说明经济发展水平与财政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12分)&&&&
材料:为了推动中俄两国经常性、深层次的语言文化交流,为了拓展两国间的全方位合作、深化两国人民之间的传统友谊、巩固和发展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根据中俄两国元首达成的共识,在中俄建交60周年时举办中国“俄语年”,2010年为俄罗斯“汉语年”,中俄两国将举办260余项活动。国家主席胡锦涛日在塔什干会见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胡锦涛强调,今年上半年,中俄关系全面向前推进。两国元首两次会晤,就加强战略协作、深化务实合作达成新的重要共识。今年下半年中俄关系中大事很多,建议双方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安排好梅德韦杰夫总统访华和两国总理第十五次定期会晤等高层交往,保持中俄关系强劲发展势头。二是推动经贸、能源、地方等重点领域合作多出成果,提升两国务实合作整体水平。三是推进人文合作,确保“汉语年”活动顺利完成,夯实两国关系的社会基础。四是在国际体系变革、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加强战略沟通,有效维护两国安全和发展利益。胡锦涛主席重申“中国将始终把中俄关系放在优先发展方向”。分析中俄双方互办“语言年”、加强双方人文交流的《文化生活》道理。(12分)&&&&
“(2009.广东省鹤山一中开学考试)(1...”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该知识点易错题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2009.广东省鹤山一中开学考试)(17分)材料一:2008年我们迎来了改革开放30周年。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重大而关键的抉择,是我们党领导的一场新的伟大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材料二:广东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先锋、理论创新的热土。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许多标志性的理论创新成果都是首次在广东提出的。而正是有这些正确的理论成果的指引,广东改革发展才引领全国风气之先,实现了历史性的飞跃。当前广东的发展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转入科学发展轨道的关键时期,必须以当年改革开放初期“杀开一条血路”的气魄,努力在实践科学发展观上闯出一条新路。要深刻审视所处环境变化,深刻分析优势与不足,深刻反思思想精神状态,把思想从不适应、不利于科学发展的认识中解放出来,大胆探索,先行先试,以新一轮思想大解放推动新一轮大发展。根据上述材料,回答: (1)运用价值观有关知识,说明为什么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重大而关键的抉择?(7分)(2)结合材料二,运用《生活与哲学》有关知识,谈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应该怎样进一步解放思想?(10分)”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2009.广东省鹤山一中开学考试)(17分)材料一:2008年我们迎来了改革开放30周年。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重大而关键的抉择,是我们党领导的一场新的伟大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材料二:广东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先锋、理论创新的热土。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许多标志性的理论创新成果都是首次在广东提出的。而正是有这些正确的理论成果的指引,广东改革发展才引领全国风气之先,实现了历史性的飞跃。当前广东的发展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转入科学发展轨道的关键时期,必须以当年改革开放初期“杀开一条血路”的气魄,努力在实践科学发展观上闯出一条新路。要深刻审视所处环境变化,深刻分析优势与不足,深刻反思思想精神状态,把思想从不适应、不利于科学发展的认识中解放出来,大胆探索,先行先试,以新一轮思想大解放推动新一轮大发展。根据上述材料,回答: (1)运用价值观有关知识,说明为什么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重大而关键的抉择?(7分)(2)结合材料二,运用《生活与哲学》有关知识,谈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应该怎样进一步解放思想?(10分)”相似的习题。①解放思想必须坚持科学理论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引领新一轮的大发展。(2分)
②解放思想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勇于创新,开拓进取,努力在实践科学发展观上闯出一条新路。(2分)
③解放思想要坚持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深刻审视目前所处国内外环境的变化,做到实事求是。(2分)
④解放思想要正视矛盾,深刻认识和正确对待目前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转入科学发展轨道关键时期形势与不
⑤解放思想要坚持实践的观点。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在实践中认识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2分)。
试题分析: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怎样进一步解放思想,学生需要准确、全面解读材料内容,概括材料信息蕴含的哲学道理。“在正确的理论成果的指引下”说明解放思想需要坚持科学理论为指导;“必须以当年改革开放初期杀开一条血路的气魄”说明要拥有创新,开拓进取;“要深刻审视所处环境变化”说明要坚持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要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启示要坚持实践的观点。
考点:本题考查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请选择年级高一高二高三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高中政治
来源:政治五年高考三年联考分类练习: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部分有解析)
题型:综合题
(2009.广东省鹤山一中开学考试)(17分)材料一:2008年我们迎来了改革开放30周年。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重大而关键的抉择,是我们党领导的一场新的伟大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材料二:广东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先锋、理论创新的热土。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许多标志性的理论创新成果都是首次在广东提出的。而正是有这些正确的理论成果的指引,广东改革发展才引领全国风气之先,实现了历史性的飞跃。当前广东的发展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转入科学发展轨道的关键时期,必须以当年改革开放初期“杀开一条血路”的气魄,努力在实践科学发展观上闯出一条新路。要深刻审视所处环境变化,深刻分析优势与不足,深刻反思思想精神状态,把思想从不适应、不利于科学发展的认识中解放出来,大胆探索,先行先试,以新一轮思想大解放推动新一轮大发展。根据上述材料,回答: (1)运用价值观有关知识,说明为什么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重大而关键的抉择?(7分)(2)结合材料二,运用《生活与哲学》有关知识,谈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应该怎样进一步解放思想?(10分)
科目:高中政治
来源:学年黑龙江哈师大附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广东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先锋、理论创新的热土。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许多标志性的理论创新成果都是首次在广东提出的。而正是有这些正确的理论成果的指引,广东改革发展才引领全国风气之先,实现了历史性的飞跃。当前广东的发展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转入科学发展轨道的关键时期,必须以当年改革开放初期“杀开一条血路”的气魄,努力在实践科学发展观上闯出一条新路。要深刻审视所处环境变化,深刻分析优势与不足,深刻反思思想精神状态,把思想从不适应、不利于科学发展的认识中解放出来,大胆探索,先行先试,以新一轮思想大解放推动新一轮大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生活与哲学》有关知识,谈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应该怎样进一步解放思想?(10分)
科目:高中政治
来源:学年河北省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政治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广东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先锋、理论创新的热土。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许多标志性的理论创新成果都是首次在广东提出的。而正是有这些正确的理论成果的指引,广东改革发展才引领全国风气之先,实现了历史性的飞跃。当前广东的发展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转入科学发展轨道的关键时期,必须以当年改革开放初期“杀开一条血路”的气魄,努力在实践科学发展观上闯出一条新路。要深刻审视所处环境变化,深刻分析优势与不足,深刻反思思想精神状态,把思想从不适应、不利于科学发展的认识中解放出来,大胆探索,先行先试,以新一轮思想大解放推动新一轮大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生活与哲学》有关知识,谈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应该怎样进一步解放思想?(10分)
科目:高中政治
来源:政治五年高考三年联考分类练习: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题型:单选题
(2009.广东省鹤山一中开学考试)(17分)
材料一:2008年我们迎来了改革开放30周年。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重大而关键的抉择,是我们党领导的一场新的伟大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材料二:广东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先锋、理论创新的热土。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许多标志性的理论创新成果都是首次在广东提出的。而正是有这些正确的理论成果的指引,广东改革发展才引领全国风气之先,实现了历史性的飞跃。当前广东的发展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转入科学发展轨道的关键时期,必须以当年改革开放初期“杀开一条血路”的气魄,努力在实践科学发展观上闯出一条新路。要深刻审视所处环境变化,深刻分析优势与不足,深刻反思思想精神状态,把思想从不适应、不利于科学发展的认识中解放出来,大胆探索,先行先试,以新一轮思想大解放推动新一轮大发展。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
&& &(1)运用价值观有关知识,说明为什么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重大而关键的抉择?(7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生活与哲学》有关知识,谈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应该怎样进一步解放思想?(10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宏观调控目标演变轨迹
&&&&来源:&&&&
&&&&&&字号
原标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宏观调控目标演变轨迹
  ■资料链接
  宏观调控目标确定的第一阶段
  (从年间。提法为计划规定或计划确定等)
  1980年:有工农业总产值增长目标,及其他很细的目标。因开会的时间是日,所以目标讲的1981年。表述为:1981年国民经济计划主要指标安排如下。工农业总产值,比1980年预计增长5.5%,其中,农业总产值增长4%,工业总产值增长6%。
  1982年:报告时间为日和12月1日。主题是关于六五计划的报告。有“六五”计划经济增长目标,无年度目标。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了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和战略步骤,要求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从一九八一年到本世纪末的二十年内力争实现我国工农业年总产值翻两番。六五期间,工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递增百分之四,在执行中争取达到百分之五。
  1983年:报告时间为6月6日。讲的是今后五年的任务,无年度计划经济增长目标。从现在的情况看,“六五”计划规定的生产发展速度可以超过,“七五”期间的发展速度有可能比“六五”高一些。
  1984年:报告时间为5月15日。主要讲改革,没有提经济增长目标。
  1985年:报告时间为3月27日。也没有提经济增长目标。主要讲当前的经济形势和经济体制改革。
  1986年:报告时间为3月25日。关于第七个五年计划的报告。讲五年平均经济增长速度,没提年度经济增长目标,第一次讲国民生产总值概念,且是与老的工农业总产值并列提。根据社会不断增长的需要和综合各种生产条件的可能,“七五”计划草案规定,全国工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百分之六点七,其中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百分之四(包括村办工业为百分之六),工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百分之七点五(不包括村办工业百分之七);国民生产总值平均每年增长百分之七点五。
  1987年:报告时间为3月25日。没提经济增长目标。
  1988年:报告时间为3月25日。又讲的是今后五年的经济增长目标,没讲当年经济增长目标。在这五年里,我们要加快和深化改革,推动生产力发展,实现第七个五年计划,制定和实行第八个五年计划。到1992年,力争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上,使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5500亿元左右,平均每年增长7.5%左右。这个增长速度,大体相当于第七个五年计划规定的增长速度。
  1989年:报告时间为3月20日。无总量增长目标,有压缩投资规模的目标。国务院已经决定: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要比上年压缩920亿元,减少21%;其中,全民所有制单位投资规模压缩510亿元,减少19%。
  1990年:报告时间为3月20日。国家计划要求今年的国民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百分之五,工业总产值增长百分之六,农业总产值增长百分之四,粮食产量达到41250万吨,比上年增加505万吨。
  1991年:报告时间为3月26日。一九九一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在改善经济结构、增进经济效益的基础上,农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3.5%,工业总产值增长6%;国民生产总值增长4.5%。在保持国民经济主要比例关系大体协调的前提下,执行中争取超过这一指标。
  1992年:报告时间为3月20日。今年计划要求,在保持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基本平衡的基础上,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百分之六,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百分之八。投资要符合产业政策,避免盲目发展和重复建设。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增长百分之十二点三,货币发行和新增信贷规模与去年大体持平,零售物价上涨幅度控制在百分之六以内。
  1993年:报告时间为3月15日。无年度经济增长目标,但讲了今后五年的经济增长,且进行了重新调整。根据新的形势,国务院对“八五”计划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作了必要的调整,并将着手研究制定“九五”计划和到2010年的远景发展目标。关于“八五”计划指标的调整,已经印发给各位代表。按调整后的“八五”计划,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由原定平均每年百分之六调高到百分之八至九。就全国来说,保持这样的增长速度,在今后五年内,就能够实现原定2000年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宏伟目标。
  1994年:报告时间为3月10日。今年计划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百分之九。在连续两年增长百分之十三的基础上,安排这样的速度是比较合适的。只要我们能够再连续若干年保持百分之八至百分之九的增长率,就是了不起的成绩。
  宏观调控目标确定的第二阶段
  (年间。变化特点是由计划目标改为宏观调控目标)
  1995年:第一次称经济增长目标为宏观调控目标。综合分析各方面的条件,今年经济增长速度的宏观调控目标,定为百分之八至九。现在国际国内时机有利,我国经济增长具有潜力,实现较快的经济增长是有可能的。由于已经连续三年增长速度在百分之十一以上,当前又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今年增长速度比去年低一点是适当的。
  1996年:仅提五年计划的宏观调控目标。根据对各方面条件的综合分析,“九五”期间的宏观调控目标,年均经济增长速度为8%左右,固定资产投资率为30%,物价上涨幅度明显降低,首先要努力使之低于经济增长率。“九五”时期,扣除物价上涨因素,预计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年均增长5%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4%左右。
  1997年:今年要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经济增长速度的调控目标定为8%,物价上涨幅度比去年的实际涨幅低一些。无就业的数量目标。
  1998年:今年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经济增长速度8 %,商品零售价格涨幅控制在3 %以内。这体现了稳中求进的精神。实现这样的目标,就能保持高增长、低通胀的良好发展势头。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预定增长1 0 %或者更多一些。无就业数量目标。
  宏观调控目标确定的第三阶段
  (从1999至今。变化特点是由宏观调控目标改为预期目标。其中,面对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年连续三年未定年度增长的预期目标)
  1999年:综合分析国内外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今年的经济增长预期为7%左右。在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实现7%左右的增长速度并不容易,但是预计经过努力还是可以达到的。这个增长速度是指导性的,是就全国来说的,各地情况不同,有的增长速度可能高一点,有的也可能低一点。无通胀和就业的数量目标。
  2000年:既无经济增长调控目标,也无通胀、就业等数量目标。仅在第二部分“坚持实行扩大内需的方针”讲到: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我们面临问题的关键。只有在提高效益的前提下保持经济较快增长,才有利于缓解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减轻就业压力,促进结构调整和深化改革,也才能增加财政收入,防范金融风险,保持社会稳定。为此,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扩大内需的方针,以及相应的宏观经济政策。
  2001年:未提当年宏观调控目标,仅讲“十五”增长目标。提出: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十五”期间年均经济增长速度预期目标为7%左右。这个速度虽然比“九五”实际达到的速度低一点,但仍然是一个较高的速度。要在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实现这个目标,必须付出艰巨努力。同时,由于国际国内都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计划的预期目标要留有余地。这样,有利于引导各方面把主要精力放在调整结构和提高效益上,也有利于防止经济过热和重复建设。
  2002年:再次未提宏观调控的具体目标。但要求“保持国民经济较快增长,是扩大就业、改善人民生活和维护社会稳定的基础,也是推进结构调整和深化改革的重要条件。进一步解决制约经济发展的结构性矛盾和体制性障碍,是促进经济持续增长、提高经济素质和竞争力的根本举措。必须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坚持不懈地把经济体制改革引向深入。”
  2003年:综合分析国内外各种情况,今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为7%左右,这是必要的,经过努力也是可以实现的。关键要注重调整和优化结构,着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未提通胀的调控目标。
  2004年:中央提出今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为7%左右。第一次提出新增城镇就业目标。今年的预期目标是,新增城镇就业900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500万人。
  2005年:第一次全面提出四大宏观调控目标。综合考虑国内外各种因素,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4%;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
  2006年:综合考虑各种因素,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4%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3%;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2007年: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不低于9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在3%以内;国际收支不平衡状况得到改善。
  2008年: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4.8%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左右;国际收支状况有所改善。
  2009年: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4.6%以内;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4%左右;国际收支状况继续改善。
  2010年: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国际收支状况改善。
  2011年:今后五年,我国经济增长预期目标是在明显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年均增长7%。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4%左右;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国际收支状况继续改善。总的考虑是,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创造良好环境,引导各方面把工作着力点放在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上,放在增加就业、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上。
  2012年: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5%;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4%左右;进出口总额增长10%左右,国际收支状况继续改善。
  2013年: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5%左右,发展的协调性进一步增强;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低于4.6%;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实际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国际收支状况进一步改善。
  2014年: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加强对增长、就业、物价、国际收支等主要目标的统筹平衡。(资料整理:王小广)
(责编:值班编辑、孙源)
善意回帖,理性发言!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热点新闻|精彩博客
24小时排行&|&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改革开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