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笔墨以写天地以万物为刍狗万物而陶泳乎我也是谁的观点

我要一篇关于石涛&苦瓜和尚画语录》的论文_百度知道
我要一篇关于石涛&苦瓜和尚画语录》的论文
一定不能程式化 2000字左右 原创最好
我要的是论文 起码得让老师觉得是自己写的 不是网上复制的
今晚之前要 拜托大家
提问者采纳
我们正写着呢!哈哈 你是东北师大的吧 、
提问者评价
我自己写完了 不过还是谢谢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石涛的相关知识
其他1条回答
太古无法,太朴不散。太朴一散,而法立矣。法于何立?立于一画。一画者,众有之本,万象之根。见用于神,藏用于人,而世人不知。所以一画之法,乃自我立。立一画之法者,盖以无法生有法,以有法贯众法也。夫画者,从于心者也。山川人物之秀错,鸟兽草木之性情,池榭楼台之矩度,未能深入其理,曲尽其态,终未得一画之洪规也。行远登高,悉起肤寸,此一画收尽鸿蒙之外,即亿万万笔墨,未有不始于此而终于此,惟听人之握取之耳。人能以一画具体而微,意明笔透。腕不虚则画非是,画非是则腕不灵。动之以旋,润之以转,居之以旷。出如截,入如揭。能圆能方,能直能曲,能上能下。左右均齐,凸凹突兀,断截横斜。如水之就深,如火之炎上,自然而不容毫发强也。用无不神,而法无不贯也;理无不入,而态无不尽也。信手...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假如你走来——柳国金美术工作室
当前位置:&&&&
浅论中国画之精髓——线条
上传: 曾婷 &&&&更新时间: 16:19:22
[摘要]中国画的点和线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点或线条,它具有特殊的品格和丰富的内涵。 中国画中的线条本身已是高于生活的艺术和装饰化了的艺术手段,对中国画来说,线条这 一艺术形式的运用对造型、抒情写意具有重大意义,并且产生着特别显著的审美效果。 [关键词]线条骨法用笔抒情写意精髓 在漫长的中国绘画史上,国画线条作为艺术形式美以及国画线条对艺术美的创作所起的重作用,都曾十分显著地表现了我们民族的绘画特色和审美意识的特征,也十分显著地显示了中国画作为中国大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和一种反映形式所固有的东方艺术的独特性。中国画的点和线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点或线条,它具有特殊的品格和丰富的内涵。可以说,不了解中国画中线的品格和内容,也就很难了解中国画。下面我就从两方面来浅谈一下中国画的线条于我的认识。 一、骨法用笔 中国画创作中使用的工具材料笔和墨,由于在中国画的发展过程中,艺术家们高度发挥了它们的性能,使笔和墨的表现成为中国画形式系统中最生动、最富有特殊性和最能体现画家情感意趣的重要构成要素,同时也成为中国画民族风格和民族文化传统中最具有代表性的风格特征。从古至今,笔墨以不仅作为一种形式技巧和艺术家功力的代名词,而且还成为画家学者人品学识、成就高低以及中国画优劣的品评标准。由此,很多人把笔墨看作是中国画的实质,可见笔墨在中国画中有着重要意义,其中用笔便是重要一项。我们都知道,在中国画当中,用笔也就是用线。中国数千年文明的历史积淀,尤其是中国书法的发展和特殊的尖头毛笔的运用,使中国人从深度方面充分发掘出&线&的内在潜力。线意识和笔墨意识的不断深化和积淀使中国画始终没有脱离具有丰富内涵的&线&的表现范畴。&线&不仅作为一种独具东方艺术特色的美的形式而得到发展,而且作为造型手段,也形成了一种不同于西方绘画的独立的艺术体系。我国南齐时期的艺术家谢赫在他的《古画品录》中,第一次提出&六法&,其中&骨法用笔&排在第二的重要位置。谢赫所说的&骨法&指人的骨相,也就是人的形体状貌和与人的形体状貌相关的人的内在精神气质,也就是形和神的综合体。在谢赫看来,用笔与表达人物的形神是相统一的,用笔是达到写形传神的基本手段,用笔的目的就是写形传 神。我国唐代著名艺术家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也说&:夫物象必在于形似,形似须全 其骨气,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张彦远强调了用笔与造型的关系。立意必须 造型,造型必须用笔,用笔便是基础的基础。不同风格线条的创造,首先要依赖于用笔的变化。古人讲&用笔为上&、&用笔千古不易&,都是强调用笔与个人线条风格形成的重要关系。毛笔握在手中,笔在运行过程中的急缓、提按、轻重、方圆、尖扁、藏露,都会产生线在力度和质感上的变化。这种力度和质感的变化与造型中客观物象的坚硬、柔软、轻盈、挺拔、平缓、曲直、方圆等变化相对应,使形在&线&的天地里找到自己相应的表现手段。所以,线在形体的塑造中绝不是一种对轮廓线的描摹,而是在对物象形体把握界定的同时,还能表现出物体的质感、量感和动感。例如在人物画的&十八描&中,柳叶描具有柔和绵密的感觉。而减笔描则能表现出简率而转折硬朗的感觉。在山水画中皴法的表现,虽然都是画石画山,但斧劈皴和披麻皴在给人的质的感觉上有着明显的差异。可见,中国画中的线在塑造形体的过程中,不仅可以达到状物的目的,而且是以艺术化的手段描写揭示出客观事物的性情状态,也就是说达到了形神兼备,这不能不归于线的特殊品格。同时中国艺术家在运用线的过程中对客观形象的概括、提炼和理解能力,体现了他们驾驭物象的巨大创造力。中国画中的线条本身已是高于生活的艺术和装饰化了的艺术手段,它比忠实地描摹物象具有更强的主观因素。因此,中国艺术家运用线来造型的过程也是其主观能动性得到发挥的过程。那么,在浩瀚的中国绘画发展史中,骨法用笔作为中国画形式系统中一个最稳定的因素以成为不可动摇的了。 二、抒情写意 西方绘画也并不完全排斥用线条来描绘物象,但和中国画的用线细加比较,其区别就很明显,其中最根本的一点在于中国画线条的抒情性与写意性。在中国画中,线与它构成的形体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依附关系,如果说到联系那应该是由线条自身的品格特征表现的物象与作者之间当时的情感的一种联系沟通。石涛在《苦瓜和尚话语录》中说&:借笔墨以写天地万物而陶泳乎我也&,正说的是笔墨的这一特征。那么中国画的线条之所以具有抒情写意的性格特征,首先是由于画家在运笔中充分调动力度、速度及轻重、缓急等变化,使线自身也具有千变万化的姿态。一方面,线条丰富多姿的形态可以唤起欣赏者对现实生活中的万物中类似的物体形态美的联想,使抽象的线条成为现实事物形体美的一种间接曲折的反映,因而唤起人们的不同感受。另一方面,画家在运笔过程中个人情绪、意趣、思想的灌注,使得中国画中的线条具有明显的画家个性特征,达到抒其情、畅其神、写其意,进而表现人的审美理想、气质、心灵、人格。这也就是古人说的&画如其人&。同为写意花鸟画大家的徐渭和朱耷,徐渭运笔大刀阔斧,纵横睥睨;而朱耷则笔如钢杵,墨似乌云。徐渭的肆意奔放表现了他在自己&九死九生&的坎坷人生道路上时时涌现出骚动矛盾的内心情感,而朱耷那简炼凝重的笔法,则又与他孤独、冷漠、高傲、倔强的心态相连。可见,对中国画来说,线条这一艺术形式的运用对造型、抒情写意具有重大意义,并且产生着特别显著的审美效果。根深蒂固的中国文化传统不仅造就了特有的中国画形式和技法,同时,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和广博仍然是中国画发展最适合的土壤和基础。只要有中国文化,中国画所固有的东方艺术的独特性也将永远屹立,作为中国画之精髓的线条也将不断进步、创新! 参考文献 [1]毕建勋《万象之根&&中国画基本原理与方法》 河北美术出版社1997 [2]周积寅《中国画论辑要》江苏美术出版社1998 [3]韩林德《石涛与话语录研究》江苏美术出版社 中国意象油画发展论略--《运城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评论:(未激活和未注册用户评论需审核后才能显示!如需回复,请留下联系方式!)
文明上网,理智发言11:石涛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文档贡献者
评价文档:
&&¥2.00
&&¥3.00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大小:51.50K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查看: 1403|回复: 7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5 小时听众数威望55 注册时间阅读权限10帖子精华0积分60UID664145
新手上路, 积分 6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40 积分
在线时间5 小时威望55 注册时间积分60好友帖子UID664145
11:40 上传
白崇然,回族,生于北京,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北京大学书法艺术研究生班。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供职于北京大学,兼《中国书画收藏》杂志学术部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书画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徐悲鸿画院院士、中国王羲之书画艺术研究院名誉院长、中国文艺家联合会副主席。
巨幅山水《江山多娇》主笔画家,李瑞环题词。为纪念红军长征70周年创作的《长征万里图》,由全国百多位著名书画家签名,《中国书画报》以四版通刊报道,并搭载于“神舟六号”飞船遨游太空。
有数十幅作品被国务院办公厅、中南海紫光阁、人民大会堂、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国务院、外交部、北京市政府、中央军委办公厅八一大楼等国家机关及多家博物馆、美术馆等单位收藏。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专题报道其书画作品及艺术成就。
其作品获首届高校书画大展一等奖、“爱北京”艺术大展金奖、第二届全国山水画展铜奖、中国画三百家展铜奖、盛世国风·中国画年展金奖、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画展最高伟人金像奖。多幅作品入选全国首届、第二届中国山水画展,全国首届、第二届中国画展,第八届全国美展等数十次全国性大展。曾获1997年中国画坛“百杰画家”称号,被国家人事部授予“当代中国画杰出人才”奖。荣获《感动中国杰出文化传承人》荣誉称号。荣获《中国艺术飞天奖杰出贡献人物》荣誉称号。
出版有《百杰画家·白崇然》、《白崇然写意山水画艺术》、《白崇然· 溪山秋韵图卷》、《中国当代著名画家个案研究·白崇然写意山水》、《中国当代名家画集·白崇然》八开精装个人专辑,及入编系列丛书画集数十部。2005年入编《中国当代美术全集·山水卷》。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5 小时听众数威望55 注册时间阅读权限10帖子精华0积分60UID664145
新手上路, 积分 6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40 积分
在线时间5 小时威望55 注册时间积分60好友帖子UID664145
11:44 上传
11:44 上传
11:44 上传
11:44 上传
11:45 上传
11:45 上传
11:45 上传
11:45 上传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5 小时听众数威望55 注册时间阅读权限10帖子精华0积分60UID664145
新手上路, 积分 6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40 积分
在线时间5 小时威望55 注册时间积分60好友帖子UID664145
11:47 上传
11:47 上传
11:48 上传
11:48 上传
11:48 上传
11:48 上传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5 小时听众数威望55 注册时间阅读权限10帖子精华0积分60UID664145
新手上路, 积分 6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40 积分
在线时间5 小时威望55 注册时间积分60好友帖子UID664145
评论家贾德江如是说
& & 上世纪80年代,白崇然就开始山水画创作实践,应该说其创作心态是较为自由的。也许是自幼受其传统文化的熏染,白崇然骨子里浸染着传统文化的乳汁。
& & 白崇然企望在中国画的精深崇高中寻找创造性的形式语言,超越存在的生命形象。这样,他又开始一页一页地翻开了传统,一步一步回到数世纪以前的绘画宝藏中。从宋元山水到沈周、龚贤、四僧,真至黄宾虹,他都临习揣摩,从中国历史、文学史到美学、美术史、美术理论,乃至书法史都潜心研读。他深感汉晋方字的博大雄浑,隋唐诗词的壮健清灵,宋元绘画“天人合一”的深邃精神等,无一不体现华夏文明庞大的文化构架潜在的生命活力。
& & 但是,在信息社会,绘画上的新尝试,新探索很快会风行全球,由于开放,民族间的文化差别在缩小,艺术实践的求异求变是何等的不容易,惟有保持独特的民族艺术风格才能在艺术之林占一席之地。所以受外力影响的中国画在向现代形态转移这个过程中,更需要的是自觉地保护、延续、发展传统体系的整一性。但是,在实践中与前师、同道彼此难以拉开距离,自我意识、自我价值难以得到充分地体现又困扰着白崇然。
& & 这种两难境遇迫使他去寻找民族特色、个性风格和独特的艺术形式,以及“借笔墨以写天地万物陶泳乎我也”的中国式表述方式来完成自己的创作。
& & 笔法是白崇然得以驾驭水墨表现的前提,也是体现他艺术个性的语言符号。白崇然笔法运行的基本原则主要来自石涛的影响。石涛笔法的原则在于运笔使转应回环相顾,一应如人呼吸的道理。
& & 此外,历史上那些成就卓著的山水画家,如黄公望、王蒙、董其昌,渐江以及近现代诸家,也都成为他专心研究的对象,但他又不为名家和传统的笔墨程序所囿。他偏爱“北派”山水的沈雄博大,苍莽深厚,讲究法度谨严,功夺造化。同时他也吸收“南派”山水的秀润华滋,温文儒雅,讲究笔情墨韵,率得天趣。
& & 白崇然不喜欢用细笔雕凿,而善于用大笔挥洒,勾皴点染,一气呵成。大幅作品多取平远或高远全景式构图,给人以虎踞龙盘,气雄势壮的感受。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5 小时听众数威望55 注册时间阅读权限10帖子精华0积分60UID664145
新手上路, 积分 6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40 积分
在线时间5 小时威望55 注册时间积分60好友帖子UID664145
11:51 上传
11:52 上传
11:52 上传
11:52 上传
11:52 上传
11:52 上传
11:52 上传
11:53 上传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5 小时听众数威望55 注册时间阅读权限10帖子精华0积分60UID664145
新手上路, 积分 6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40 积分
在线时间5 小时威望55 注册时间积分60好友帖子UID664145
境由心造 彻悟通灵
&&文/贾德江
对于一个画家的认识,尤其对于一个具有深厚传统渊源而又奋力于承古出新实践的画家的认识,往往需要一个过程。画家的作品在一次展览中或一次见面时所看到的只是一种肤浅、朦胧的印象,如果就此妄加评论,只能是管窥之见。而对于画家那惊人的创造能力和作品独特的表现风格以及深邃的美学内涵,只有在反复赏阅和细细品味的过程中才能加以理会。我一直关注白崇然的作品,常常与他共享一次次创作成功带来的喜悦。我为他沿着长征之路写生而创作的气势宏大的百米长卷而庆贺,我为他为人民大会堂等国家级楼堂管所创作的不同凡响的山水画巨制而祝颂,我为他的作品随“神州六号”飞船上天而欢呼,我为他一次次入选全国性美展和邀请展并屡屡获奖而振奋,更为他的作品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收藏而欣喜。
&&白崇然的山水以雄强豪放为特点,大笔挥洒,随机放松,洋洋洒洒,勾勾斫斫,擦擦点点,富于行草般的书写性,雄强而不霸悍,豪放而不轻狂,绵密的笔意和松动的内部空间相辅相成,在苍茫雄厚、秀润华滋的视觉符号中传达出中国传统笔墨丰厚的文化蕴涵。概言之,白崇然的笔力、笔意、笔性自有一种朴茂苍郁的独到气象,早已走出了明清以来的传统山水画图式,包孕着中国文化的现、当代性因素。
&&荟萃于本画集的作品,大多是白崇然近期画作。经过几十年的历练,其画已“入深”于“成厚”,即意趣之深和气质之厚已达“法备气至,纯任自然”阶段,呈现出一种笔意纵横、灵气往来之感。画家在强调“有生活感受,无生活实景”的实践中放开彻悟,复归心灵,以意取象的山川流水、林木烟云,含蕴着独特而又不可替代的某种心绪,乃是一种秀润于沧桑的融合。作品中的意象,既不恣肆超拔,也不华美工丽,而是从容自在、平易简淡、松秀舒展,笔法愈为自由率意,状物益加不拘细节,笔法、墨法、色法都是适意、散淡、平和、凝练的结果。显然,画家意在强调作品的本色流露、无法之法,以实现“山水真趣”----造化自然之趣与人工剪裁之意。其艺术表现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用笔已极松动自然,顺笔、逆笔、中锋、侧锋,拖拉摁捺,皴擦点染,自由驰骋,率性而为,进入无碍无滞境界,笔与象、意与境、心与画,化合为一,真正有一种“从心所欲而不逾矩”之感。这种笔法表现上的自由王国状态,是画家数十年纯功历练的结果,它合符“道法自然”的人文理想。石涛在《画语录》里所谓“腕不虚则画非是”,“其用笔极重处,却须飞提纸上,消去猛气”,白崇然上述画法,恰是体现“虚腕”、“笔活”、“飞提纸上”之妙处。
&&(二)用墨已达“笔与墨会,是为氤氲”,“笔不笔,墨不墨,画不画,自由我在”(石涛语)的境界。这种境界无处不自然,无处不天成,无造作之笔,无雕琢之痕,美在清雅,妙在分明,将观者带进一个特殊的审美天地。有时精心层层积染,有时及时捕捉和留住偶然得来的墨色效果。在写与染的关系上,写不到时,他力求“染”到,满纸五墨交替,玲珑剔透,不板、不结、不滞,重重景象,虚灵绵邈,烟波无尽,目极无穷,虽丘壑无言,却透露出生命的神韵。
& &(三)进一步探讨的话,我们会发现,白崇然山水画的最大魅力即来自于他特有的书法笔意所形成的笔墨语言风格。他的山水感性色彩极强,创作过程的因气布势、虚实相生,运笔的刚柔相济、风流自呈,用墨的阶次分明、化机一片,皆显浓郁的书法气息。或以淡出,或以黑胜,或以线显,或以点优,或以色染,或以墨铺,或以空灵主,或以浓茂出,都是传统以书入画,以书法作画法的路数。然而,这种笔法又不同于古代传统,它强化了笔法的转换、起正=映带、方圆、刚柔,弱化了描绘性,强化了表现性,使绘画向“内在需要”(康定斯基语)走去,向心灵表现趋近。
(四)“山水画乃写自然之性,亦写吾人之心”(黄宾虹语),是白崇然山水区别于当代其他山水画家之处。正因为白崇然有如此的认识和追求,所以我们看到他笔下的山水,不以描绘、再现山水自然形象的真实为目的,貌不惊人,形不奇特,笔随意转,象有境生。其美妙所在正如石涛《话语录》中所言:“山水真趣,须是入野看山时,见他或真或幻,皆是我笔头灵气。下手时他人寻起止不可得,此真大家也,不必论古今矣。”就此而言,自然的“或真或幻”与画家的“笔头灵气”相合,让人“寻起止不可得”,表现了“山水真趣”,是白崇然山水画“内美”旨趣的显著表征。“内美”是一种难以言喻之美,是一种含而不露、出乎本质的天性之美,它应该大方、朴素、高贵、典雅、蕴藉、深沉、须久品耐观,方见其动人心魄之处。有如饮茶,大味必淡,至淡至浓,故须真知音赏者。
&&走向21世纪的中国山水画,流派纷呈,名家辈出,其发展态势大体为整个中国画的发展态势相结合。在发展与创造的探索中,主要呈现两种取向:一种是用西方的艺术观念和方法改造旧有的绘画传统,往往被称为革命新派或融合派;另一种是在传统绘画内部寻找变改方案,以借古开今,往往被视为传统派或延续派。显然,白崇然的艺术轨迹属于后者。他虽然没有融合派、革新派那么风光无限,但仍以护卫文人画传统为己任。扎实的画学研究,精深的书法功底,为他深入探讨传统精华提供了有效的保证。尤其是他在古诗文方面的造诣,使他的山水画删尽俗气,充溢诗情。诚如《望云慕高鸟》《心远地自偏》《古塞落秋红》《行云思故山》《春野晓风微》一类富有情思的作品,没有剑拔弩张、琐细繁冗的景观描绘,没有矫揉造作、游戏笔墨的痕迹,一切都立足于水墨本体的拓展与发挥。那种凛然的山水气势以及这种“气势”山水带来的诗情色彩,不仅表现为艺术的表现的浪漫风韵,更是一种山水情怀的独特表达。究其底里,可以发现白崇然的山水重视传统,但绝不因循守旧,力图在出旧阐新中摆脱“四王”及其传派只知师古人的桎梏;他重视写生,强调游历名山大川,滋养笔墨意趣,但他并不以写实为能事,而是写山水之意,“心随笔运,取象不惑”,“意在笔先,画尽意在”,力图在作品中运用水墨渲淡、点线的生动结合、墨色的丰富多变表现主体的虚与实、神韵与理气。
以传统技法意写真实山水,在笔情墨趣中写山水之真,直抒胸中性灵逸气,这是白崇然几十年执意不改的实践和追求,代表了传统借古开今的一种重要取向。我以为,白崇然用出入传统的笔墨语言阐述了一种超逸的民族文化精神,它自然内没,余味回甘,使传统山水画的再创于新生成为可能。正是他对传统山水画的继承和发展所做的不懈努力,使我们不能忽视他对推进中国山水画发展所作的贡献。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5 小时听众数威望55 注册时间阅读权限10帖子精华0积分60UID664145
新手上路, 积分 6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40 积分
在线时间5 小时威望55 注册时间积分60好友帖子UID664145
11:55 上传
11:55 上传
11:56 上传
11:56 上传
11:56 上传
11:56 上传
11:56 上传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5 小时听众数威望55 注册时间阅读权限10帖子精华0积分60UID664145
新手上路, 积分 6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40 积分
在线时间5 小时威望55 注册时间积分60好友帖子UID664145
11:58 上传
11:58 上传
11:58 上传
11:59 上传
11:59 上传
11:59 上传
12:00 上传
12:01 上传
12:01 上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