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以宁与吴敬琏 黄圣依观点提出的历史背景

2014搜狐财经峰会在京召开:厉以宁吴敬琏开讲
&&来源:中国网&&作者:佚名&&责任编辑:王磊
搜狐董事局主席、CEO张朝阳致辞
  11月29日,“2014搜狐财经变革力峰会”在北京召开。此次峰会以“寻路中国,告别狂飙突进的时代”为主题,集中探讨“新常态”下经济、法治等各方面问题。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吴敬琏、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扬、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胡德平等知名专家、学者现场进行了演讲、讨论。
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
  厉以宁、吴敬琏现场开讲:
  结构调整、法治社会、企业平等成最热词汇
  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吴敬琏、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扬作了开幕主旨演讲。
  厉以宁对今年中国的宏观经济局势做了总结归纳,他认为中国已经进入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期,结构的调整比单纯追求经济总量更为重要,一旦错过调整的最佳时期,会留下很多后遗症。
吴敬琏获“2014最具变革力人物”大奖
  吴敬琏的演讲则聚焦在法治社会和媒体责任,他认为中国正站在新的十字路口上,要坚持推进市场化、法制化、民主化的改革,务必建立包容性的经济和政治体制。
  李扬的演讲主要围绕“新常态”,他认为在经济新常态下,体制和机制也将进行改革,未来将更加强调国家治理体系,强调市场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强调政府适当发挥作用,强调建设开放型经济,强调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等。
  此外,银监会创新监管部主任王岩岫,原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城乡建设经济研究所所长陈淮,2013年公募基金年度冠军、中邮基金投资部副总任泽松,战略史、改革史学者雪珥分别就《监管会不会变?》、《房价会不会跌?》、《股市会不会涨?》、《雾霾会不会散?》的问题,在下午论坛开始环节进行了主旨演讲。
  四场论坛聚焦“新常态”:
  破局新思想、新经济、新金融、新文化
  2014年我们熟悉了一个新名词“新常态”,“新”意味着告别和改变,意味着另一种速度,也意味着新的格局。此次财经峰会共设四个分论坛,近三十位各界大咖,围绕“新常态”下的中国改革、新经济、新金融、新文化等层面的发展,展开思维的交锋和观点的碰撞。
  上午场的“新思想:《旧制度与大革命》”论坛,以当前热度极高的《旧制度与大革命》一书为出发点,主要聚焦中国改革如何平安度过深水区,如何避免停滞和失控。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胡德平、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秦晖、民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邱晓华、战略史与改革史学者雪珥,就这个问题展开探讨:当改革在深水区徘徊已久,什么样的改革思路才能平安过河?改革如何避免停滞又如何避免失控?人们畅想美妙新世界,又该如何警醒其中风险?
  下午的三场分论坛囊括“新经济”、“新金融”和“新文化”。其中,“新经济”论坛围绕“经济发展的下一个风口该如何顺势而为”展开讨论,搜狗CEO王小川、聚美优品创始人陈欧、滴滴打车创始人程维、IDG合伙人李丰、知名财经作家李志刚就此分享了自己的观点。
  “新金融”论坛则围绕“颠覆式创新该如何由幻想变为现实”展开,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副院长朱宁、中国金融博物馆理事长王巍、中国民生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董文标分别谈了有关金融创新的理念。
  在经历了前几年票房大跃进的发展后,如今中国影视业已经进入资本狂欢的“疯狂时代”,一夜成名与一夜暴富的神话,戏里戏外同样精彩。政策与市场、收益与品位需要平衡,在造梦、造星、造富之外,新文化如何更有文化?“新文化”论坛围绕这一主题展开讨论,博纳影业集团董事长于冬、果麦文化传媒董事长路金波、资深制片人杜扬、著名娱评人谭飞等现场交锋。吴敬琏与厉以宁观点PK:改革开放30年成败得失_华商网
&滚动新闻:
10:05 )&&&· (
10:04 )&&&· (
10:00 )&&&· (
09:59 )&&&· (
09:58 )&&&· (
09:57 )&&&· (
09:57 )&&&· (
09:55 )&&&· (
09:54 )&&&· (
09:39 )&&&
& |& & |& & |& & |&
您的位置:
吴敬琏与厉以宁观点PK:改革开放30年成败得失
日 09:32:42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定制,3元/月!
  核心提示: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栏目13日来到北京大学,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和大家一起来回望我们刚刚经历过的中国改革开放的30年,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和吴敬琏同台细读改革开放30年成败得失。
  中国新闻网1月14日报道
赵赫:“今天我们《经济半小时》栏目来到了北京大学,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
念讲堂和大家一起来回望我们刚刚经历过的中国改革开放的30年,30年来从1978年到2008年,30年来,我们的改革给我们带来的成果,大家有目共睹,我们的国民收入实现了迅猛的增长,当然30年来,我们经历了辉煌也经历了艰难,今天在这里我们特别邀请了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亲历者,也是推动者,著名的经济学家厉以宁先生、吴敬琏先生为我们共同来探究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的成败与得失,并且为我们共同展望中国改革未来的发展方向。首先有这样一个题目,我想请我们的经济学家分别来给出你们各自的答案,从1978年到2008年,30年来让你们感觉到最满意或者是最成功的改革有哪三项?我们先请吴老谈。”
  吴敬琏、厉以宁: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成功三方面
  吴敬琏:“我认为最成功的改革在我个人的印象里面,是这么三次,第一就是84年,84年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明确了商品经济是我们改革的目标,不过这个改革只能说是个改革的启动,这是一个;第二个就是1994年,根据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这个决定进行的,全面的改革90年代我们之所以能够跨一大步,跟94年的改革有直接的关系;第三就是根据97年的十五次代表大会,所规定的建立基本经济制度这个改革,我们沿海地带到了世纪之交,经济很快就起来了,这是跟97年以后建立基本经济制度的改革直接有关的。”
  赵赫:“我们请厉老选择您的三个答案。”
  厉以宁:“第一个是农村的家庭承包制,农村家庭承包制,在当时条件下它要通过农民的积极性调动来促进农民的生产,打破从前人民公社下大一统农业的情况,所以当时是冒着生命危险,安徽凤阳小岗村我去看过,在展览室里还陈列着当初十八户农民印了手印签的协议,协议上有一句话,如果谁被抓了,其他各家有义务把他们家的孩子抚养成人,是冒着这个危险来搞的,但是承包制就推广了。你看几年之内中国市场的东西就那么多,多年不见的香油、花生米、鸡蛋、猪肉这些全有了,所以这个是第一个大成绩;
  第二个大成绩是从80年代中后期开始的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革,由于股份制改革的推进,结果中国有了证券市场,所以尽管在当时还是很不完善的,但是毕竟为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和证券市场开辟了道路。所以今天我们回顾当初,尽管股份制受到过各种责难,但中国的股份制、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革终于取得了成就,这是第二点;
  第三个民营经济的兴起。民营经济的兴起在当初也是冒着各种责难发展起来的,一直到民营企业不断成长以后,大家感到民营企业的确至关重要,就业是谁帮助解决得最多,是民营企业,70%以上的新增劳动力岗位是在民营企业中,很多城市中它的税收是民营企业提供的,我们的出口很多是民营企业起的作用,所有这些我们看到,民营企业的发展,国有企业股份制的改革和证券市场的建立以及农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就表明了中国在前三十年改革开放中,我认为最值得提出的三件事情。“
  吴敬琏:“对厉老师来说,他选的第一条其实我是同意的,但是我不认为承包制,承包制的作用是非常的大,而且进行得应该说也很快,虽然有很大的风险,因为党中央特别是邓小平的支持,所以进行得也比较顺利,可是它与其说是一个改革还不如说是它回到了原来农民所喜欢的一种体制,所以我没有把它列在里面。”
  赵赫:“厉老,刚才我们也听到了,吴老对您的选择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也确实,你们二老刚才所选择的答案确实有些不同,您怎么评价对方的答案?”
  厉以宁:“我是从这个角度讲,要使改革有不可逆转性,改革走上这一步就不能再后退了,农业承包制,农民搞了承包让他再过人民公社生活他不干了,国有企业已经改成股份制企业了,股票人家已经买了,你叫他再退回去就不行了,民营企业已经搞了,也不能再退回去,就像三个丢到大湖上的石头一样溅起了层层波浪,从此中国经济再也不能平静下去了。”
  赵赫:“好像您只是坚持了自己的看法。”
  厉以宁:“因为我不愿意去评论人家的,因为经济学家个人有个人的看法,刚才讲过了,每人从每人自己经历的角度讲。”
  赵赫:“这点您就不如吴老,吴老就很大胆地评价了您的(观点)。”
  厉以宁:“你让我真正评价一句,我说他讲的也有道理,这就行了。”
  赵赫:“其实能看得出来,吴老在说这番话的时候厉老脸上一直洋溢着笑容,并且在频频点头,能不能说说不一样的地方?”
  厉以宁:“不一样的地方要说的话,坦白说对于宏观政策层面的几个改革,我们没有谈这个,我认为这个不是主要的。”
  赵赫:“吴老,您觉得厉老能说服您吗?”
  吴敬琏:“真正的区别可能还是在刚才厉教授讲的,他认为股份制改革,特别是我们股票市场的改革是很成功的,这一点我有不同的意见,说来话长,所以就不能够(展开说了)。”
  赵赫:“虽然话长,但我们还是非常想听。”
  吴敬琏:“我跟老厉在这个问题上的争论已经很长的时间了,我们要提倡一种风气,经济学家所秉持的原则是思想自由,学术独立,所以应该要形成一种氛围,使得各种不同的意见为了一个目标,就是为了推进改革,为了建立一个法制的市场经济,为了振兴中华,这个目标是一致的,观点应该要进行讨论。”
  赵赫:“我想吴老的这番话厉老一定会同意的。”
  厉以宁:“同意同意。”
来源:中国新闻网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④ 所有图片可登录华商图片网()查询,图片供稿及购买请致电029-。
联系方式 新闻热线:029- 版权及其他:029-
 互动社区
 社会大观查看: 3226|回复: 8
阅读权限34威望0 级论坛币133341 个学术水平45 点热心指数79 点信用等级39 点经验49635 点帖子1864精华0在线时间949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学科带头人
学科带头人
积分 4528, 距离下一级还需 1297 积分
权限: 自定义头衔, 签名中使用图片, 设置帖子权限, 隐身, 设置回复可见
道具: 彩虹炫, 雷达卡, 热点灯, 雷鸣之声, 涂鸦板, 金钱卡, 显身卡, 匿名卡, 抢沙发, 提升卡, 沉默卡, 千斤顶下一级可获得
道具: 变色卡
购买后可立即获得
权限: 隐身
道具: 金钱卡, 雷鸣之声, 彩虹炫, 雷达卡, 涂鸦板, 热点灯
上火签到天数: 124 天连续签到: 1 天[LV.7]常住居民III
吴敬琏的个人传记目前有三个版本。一个是柳红写的《吴敬琏评传》,一个是吴敬琏女儿吴晓莲写的《我和爸爸吴敬琏》,吴晓波的《吴敬琏传》是最新版本。令大多数人始料未及的是,吴晓波的《吴敬琏传》引发了“一场不大不小的风波”,而且这场风波一时还难以平息。
& & 最初的发难者是柳红。2月8日,《经济观察报》刊发了柳红的文章《话语权背后的责任——兼谈为吴敬琏写传》。柳红担任吴敬琏助理长达9年,对于吴晓波在2009年8月至9月间对吴敬琏作了6天累计20个小时的采访,随后在3个月里就写完了这本传记,她表示:“如果我是吴晓波,我没有胆量向人们宣称所用时间之少,因为这实为羞耻之事。”
& & 2月11日,《中国青年报》上张彦武据此发表了另外的评论文章《吴晓波的商业之累》,对吴晓波的《吴敬琏传》提出质疑。
& & 3月2日,吴晓波在《经济观察报》上发表《对于诚意的怀疑我必不能接受》,对批评作出回应。吴晓波写道:“我原本以为柳红的文章是对我的新书中的事实、数据、论点或价值观提出异议,毕竟她比我更早接触并研究吴敬琏。然而,她的洋洋四千字,都是在教我怎样写书、采访、做学问以及怎么做人。你可以不屑于我的作品,但是,对于创作诚意的怀疑,我必定不能接受。”
& & 6天,20小时采访,3个月写作,能不能写出一本可信的传记?这是柳红最尖锐的质疑。吴晓波解释,所谓的“6天、20小时”,是指作者与吴敬琏在摄像机的拍摄下进行的一次“长篇影像口述史记录”。此前,他已经进行了大量的资料梳理等案头工作,“以为我就靠这20个小时写成《吴敬琏传》的。这恐怕是一个误解。”
& & 擅长在时代宏观背景下叙事的吴晓波,这次在《吴敬琏传》中延续以往的写作方式。“我这次写作《吴敬琏传》,除了传主的生平之外,更注重的是他以及中国60年来经济思想史的演进,其内在的逻辑线是他亲身参与过的十多场经济论战。”吴晓波表示,“在过去十年中,我写的每一本书,写作时间都没有超过三个月的。我习惯于准备好所有的材料,然后以每天创作数千到一万字左右的进度,一口气完成一部作品。所以,对我来说,用两到三个月时间写完《吴敬琏传》,不是什么有难度的问题。”
& & 吴晓波的回应却引来柳红的第二次炮轰,3月8日,柳红再次发文《吴晓波〈吴敬琏传〉的硬伤、软伤及其后果》,指出《吴敬琏传》有14大硬伤和6大软伤。
& & 柳红列举的第一条硬伤就是“媚俗拔高”。吴晓波描述吴敬琏的语句“从外貌到灵魂都干干净净的人”被拿了出来。柳红说:“这种近乎宗教式的颂扬,无论是知识分子,还是普通民众听来,都不以为然。”
& & 此外,柳红还认为,吴晓波在封底写吴敬琏几乎参与了新中国成立后所有的经济理论争议,但柳红认为,1949年吴敬琏只有19岁,还没上大学,至少在上世纪50~70年代,他的年龄、知识、思想水平在经济学界都是小字辈,没有那么大的影响。柳红还举了吴晓波书中个别关于时间、数据的错误,以及“贬人扬吴”、“轻易结论”、“编造情节”、“轻浮推理”等等问题。例如,吴晓波写1993年:“吴敬琏认为,中国前15年改革的本质近似科尔奈提出的‘战略A’,他据此分析说:‘……这一理论框架完全可以用来分析中国改革战略演变。’”在这里,吴晓波把吴敬琏2003年的一个分析提前了10年。再如书中147页,写日吴敬琏和袁木等人就计划市场问题争论后:“在这次座谈会上,薛暮桥和刘国光也站在市场取向改革的一边……”。用“也站在”几个字,把薛暮桥和刘国光放在相对次要的地位是完全不对的。要知道,薛暮桥是改革时期最早主张市场取向改革的领军人物,并为此承受过种种批评和压力。
& & 柳红表示,《吴敬琏传》的这些硬伤和软伤导致的后果就是,提供了一个不真实的经济改革历史图像,同时也是对吴敬琏本人的伤害,将会给吴敬琏先生“带来难以挽回的遗憾”,书中的史实错误也给社会留下以讹传讹的可能,助长快餐式传记的产生。
& & 对于柳红此次质疑,有记者采访了吴晓波,他表示作家“言论自由”,自己将不再作出回应,“因为上次已经写过一篇稿子,建议去看看那篇文章。上次写回应文章的时候,就已经说过这是最后一次回应,不会再写回应文章。”
& & 吴敬琏夫人周南则表示,不便评论作家之间的论战。“吴晓波的书是根据对吴教授的采访和研究写出来的。我只知道吴晓波要求写这本传记是在2007年。当时他提出要写的时候,说自己已经把吴教授的著作,能够买到的都买到了。作家会有自己的考虑。”
& & 对于柳红文中的“媚俗拔高”等批评,周南认为“关于对吴先生的拔高,我也不好评价。但是吴先生也对晓波提过,不要对个人赞誉太多。但是晓波有自己的看法,我就很难来评价。”
& & 由于两位论战者的特殊关系,有人猜测这是一次吴敬琏代言权的争夺战。张彦武就认为,柳红和吴晓波的作品存在一定程度的竞争关系。加之吴敬琏在中国经济学界乃至整个社会层面的泰斗地位,甚至可以断言他们在争夺对吴敬琏的解释权。
载入中......
阅读权限34威望0 级论坛币133341 个学术水平45 点热心指数79 点信用等级39 点经验49635 点帖子1864精华0在线时间949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学科带头人
学科带头人
积分 4528, 距离下一级还需 1297 积分
权限: 自定义头衔, 签名中使用图片, 设置帖子权限, 隐身, 设置回复可见
道具: 彩虹炫, 雷达卡, 热点灯, 雷鸣之声, 涂鸦板, 金钱卡, 显身卡, 匿名卡, 抢沙发, 提升卡, 沉默卡, 千斤顶下一级可获得
道具: 变色卡
购买后可立即获得
权限: 隐身
道具: 金钱卡, 雷鸣之声, 彩虹炫, 雷达卡, 涂鸦板, 热点灯
上火签到天数: 124 天连续签到: 1 天[LV.7]常住居民III
柳红:话语权背后的责任——兼评吴晓波著《吴敬琏传》
作者:柳红& &发布时间: 0:18:02& &
-27日在香格里拉召开了《发展与转型中的制度暨吴敬琏教授80岁生日国际研讨会》,我没有参加,随后收到吴敬琏老师夫人托薛小和带给我的会议资料,其中有已耳闻的吴晓波所写《吴敬琏传》。会前会后都有人打电话来说,这本传和我九年前所写有很多雷同之处。对此,我并没有在意。恰恰相反,去年10月,断断续续地听说吴晓波在写吴敬琏传,我由衷地高兴。人物传记可以有多种版本,每个版本都可以从新的角度,依据新的史料对传主进行挖掘,为历史提供更多的思考空间。但是当我仔细翻阅这本《吴敬琏传》后,我震惊了,引发很多联想。& &
  传记是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史学的原则当然也是写传记的原则。传记的对象可以是大人物,也可以是小人物;可以在历史上起大作用,也可以起小作用;可以有正面的历史地位,也可以有负面的历史地位。但是,无论是数百页的传记,还是言简意赅的墓志铭,都要建立在扎实的史料基础上,经得起推敲。& &
  2002年1月,在中国首次出版的当代中国经济学家学术评传中,吴敬琏一本是我所写。从1998年做吴敬琏的研究助手起,我们就开始了回忆录的口述整理,那是一个没有时间表的工作。之后,吴敬琏评传的写作任务意外地落在了我的身上。虽然那时的我在学识上、知识面上、思想上都相当幼稚,但是,毕竟懂得要遵循做传写史的原则。& &
  第一个问题:写一本传记至少要花多少时间?吴晓波是高产、丰收作家。仅最近三年就出版了:《激荡三十年——中国企业》(上、下)(年),《跌荡一百年:中国企业(上)(2009)。在《吴敬琏传》的缘起部分,他写出来他所用的时间:月间,对吴敬琏做过6次采访,每次3个多小时。2009年10月,梁小民老师曾告诉我,吴晓波对吴敬琏做了20小时采访,为他写传记。我大概说过,20小时写不了传记的话。然而,事实是,在他采访之后短短3个月时间,传记不仅写出来了,而且出版了。而从媒体上看到,3个月间,吴晓波并非专事写作,还有其他事务。我以为,写一位有80年人生的经济学家传记,在十分熟悉他的著作思想、生活为人,在与传主有深交的前提下,专心致志也起码所花时间要以年计。如果我是吴晓波,我没有胆量向人们宣称所用时间之少,因为这实为羞耻之事。& &
  第二个问题,与传主有关的人大都健在,岂能不做采访?在后记中,吴晓波感谢了一些与他本人相关的人,包括几位助理;提及:“在书中我参考了《吴敬琏》和《我和爸爸吴敬琏》两书中的部分内容,感谢柳红和吴晓莲。”除了对吴敬琏做过20多个小时的采访外,未见提及对任何一位吴敬琏的故旧、家人、同学,经济所或者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同事、博士研究生、课题组成员等等做过采访。想当初,我认真做了采访:首先是吴敬琏的家人,他的大姐吴敬瑗、大姐夫唐志镛、二姐吴敬瑜,以及他的女儿吴晓莲和吴晓兰;其次是吴敬琏的同学、同事、朋友、与父辈熟识或共过事的人:周叔莲、赵人伟、荣敬本、薛小和、张春霖、张军扩、石小敏、张钰、黄范章、乌家培、胡敏、张卓元、赵筠秋、贺菊煌、李剑阁、陆学艺、姚介厚、袁中良等,还有魏加宁、华贻方、金吾伦、张志雄、刘琦岩、范世涛、王则柯、李绍光、李瑞等;第三是吴敬琏夫人周南的同事寇老师、萱老师、卢乐山教授等等。如果我是吴晓波,至少我要采访柳红,从那里寻求更宽广的探讨。据说梁小民老师给过他这个建议。& &
  第三个问题,如何求证?从2008年12月到2009年12月,我在《经济观察报》上写专栏《那些人与事》,写的是经济学家在1980年代参与中国经济改革的故事。这个过程让我深刻体会到:小心求证的重要。人有选择性记忆,有记忆失误,有遗忘。有时为一个情节,几个受访者有几种说法,且每一位都言之凿凿。怎么判别?由此,我对唐德刚先生所说 “口述史并不是对方说什么我就记什么,还要查大量的资料来校正他们,”体会甚深。而在吴晓波的《吴敬琏传》中,似乎看不到他求证的心血和痕迹。& &
  第四,研究传主思想及来源,给予恰当的历史地位。做传主思想研究时,还要对大历史背景,同代人以及前辈的思想做研究。我的体会是,第一手和第二、三手资料的质感完全不同。为此,我曾充分利用北京大学图书馆、国家图书馆、社科院经济所图书馆,甚至关于吴敬琏外祖父参加保路运动史借用了四川的大学图书馆资料。这是一个走进的过程,找感觉的过程。曾经,对我笔下有的经济学家有成见,而当我走近他们,却有了全然不同的发现和了解,方知自己的浅薄。写史者,必须有开放的思维,不以一己之见,近此远彼。& &
  1990年代以后,吴敬琏无疑是中国最有影响、知名度最大的经济学家之一,他的持续影响力已经20年了,这在世界其他国家是很少见的,是中国这个转型国家的一个独特现象。吴敬琏现象及其背后的深刻原因是需要探讨和解读的,我从来没有放弃过这个方向的思考。& &
  2002年我撰写的《吴敬琏》评传出版后,我有很多遗憾,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遗憾在不断地加重。第一,对大时代把握不够;第二,对传主在历史上的确切地位和贡献占有资料不够全面,因此影响了判断和评价;第三,缺少个性深层分析等等。与此同时,也听到了批评意见,比如夸大了吴敬琏在确认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问题上的作用等等。另外,我也看到,吴敬琏孜孜以求,为改革事业尽心竭力,在理论和实践上不断进取。所以,我在年,对原书做了一次修订,将受限制的某些历史和人物作了如实地呈现;补充了一些问题;吸取了听到的意见,增加了历史背景和较细致的脚注。然而当书稿发给三联出版社的编辑还差一点结尾时,儿子病危,一切搁置。之后是经历丧子之痛。以及个人生活发生变化,我辞去了吴敬琏的研究助手工作。今天,我庆幸我的传记修订版当时放下了。为什么这么说呢?那是缘于我过去一年多的经历。& &
  为《经济观察报》写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那些人与事》专栏时,我大约采访了60位经济学家,其中一些是数次采访。曾遇到这样一件事,是在写《经济研究》的转型时,从一位受访者的讲述中受到启发,我提出采访另一位当事人。没想到,几天后他们虽然告诉我可以去约了,但同时也告诉我,人家听说是柳红,便说看过我写的《吴敬琏》,对其中的一段历史有意见。我赶紧给赵人伟老师打电话询问,报出这位前辈的名字。赵老师一听便知,“他是指1956年向科学进军的事。”他很感慨:“唉,政治运动啊,造成了多少恩怨!”所谓“向科学进军”风波,是在经济所团支部和党支部之间发生的分歧和斗争。在这场争论中,最终是团支部“获胜”。党支部负责人被打成了“反党分子”和“右派分子”。吴敬琏、乌家培、周叔莲、黄范章、张卓元都跟我讲过,我也收集了当年《中国青年》杂志上的争论文章,原以为,对这段历史没有疑问了,从没有人告诉我团支部中也有青年因为靠近党支部,而被开除团籍,下放外地。对我有意见者,便是当年团支部中受贬抑的这一位。这令我十分不安。& &
  我同经济所另一位老经济学家谈及此,他非常尖锐地向我指出:“有对立面时,一定要采访对立面。不能只听一面。”此外,还告诉我《吴敬琏》中另外三处问题:比如关于皇甫平的文章发表等。他说书中所写不是事实,当事人还在,人家提出来了。这样严肃的问题着实让我三思。深感写史做传非同小可,需尽心竭力,耳听八方。& &
  传记无非两类,一类自传;另一类由他人写传。在他人写的传中,又分:一,传主作古,后人依赖史料来写;二,传主在世,却完全不知情地被写;三,写手和传主合作,一起推动。吴晓波所写的传属于最后这种情况。显然他是经过吴敬琏首肯,并提供内容参与修改的。于是,我不由得想到这样的问题:这样快速地推出传记,无论是从市场呼唤的角度,还是从心灵呼唤的角度,都给人以粗糙、仓促的感觉,继续和强化了“快餐”传记。& &
  如果讲市场呼唤,中国真的需要好的传记。现在的传记市场,范围不可谓不广,古今中外的主要人物传记都可找到,但是,重复的多,综合他人的多,浅尝辄止的多,真正用新的历史视角,基于更深挖掘的资料,包含深入分析的传记并不多见。这里我想记下我参与《纽约时报》写吴敬琏人物小传的过程。那是2009年1月我在维也纳,接到《纽约时报》记者邀请做电话访问。显然,他们准备得很细致,我有问必答。没想到当我回北京后,访问又进行了三次,有面对面的,有通过长途电话的。其间,他们告诉我采访了吴敬琏数次,以及不少中国经济学家,听到了截然不同的声音。为此,他们反复求证,得出自己的判断。直到2009年9月,我接到电话,还是他们,继续在问“为什么?”。我惊叹,怎么快一年了,文章还没写出来。一份报纸的人物写作,竟然较真细致到如此地步,真让我见识了《纽约时报》的作风。& &
  如今,吴敬琏誉满天下,年届80,撰写和出版新传都是情理之中的事。但是,吴晓波的这本《吴敬琏传》显然没能起到应有的作用。至少,写吴敬琏传,要触及三个问题:第一,他是经济学家,涉及思想范畴,需发掘思想演变和形成特征,做出新的贡献;第二,传主的思想局限性是什么,需要认真探讨;第三,吴敬琏是活到老、学到老、努力到老的人,传记虽然写过去,不是未来,但是,应该让人们读出对未来的关注。在传主和作者合作时,这些都是不可忽略的问题。而吴晓波的《吴敬琏传》在这三大问题上的缺失是显而易见的。而它间接地反映了传主的局限性。& &
  如果讲心灵呼唤,不论是传主还是写手,都应该具有强烈的历史责任和道德感,因为传主已经是一个历史和时代的符号;这本传记本身已经超越个人,应该是作者与传主心灵、时代和读者的交融,让读者解读出在传主的生平学术贡献背后更深层的东西。一个优秀的传记还应该具有反省和自我批判精神。& &
  每一个历史人物都有他的局限性,而不应该是简单的肯定和誉美。我过去所写的评传,显然没有达到这个境界。遗憾的是,事隔八年,在传主和新的作者合作中,看不到明显的觉悟和突破。我印象中的吴敬琏,爱惜名誉有如生命。然而,这一次组合推动传记出版,给人留下诸多疑问。& &
  以吴敬琏的名望,吴晓波的文名,两个人的合作使他们的话语权得以空前放大。要知道,具备这种扩大的话语权,在今天中国的知识分子中也是很稀罕的。所以,他们更应该把这种放大的话语权当作压力、机会和鞭策。因为,话语权背后实实在在地是一种历史责任。& &
  当前,在经济和物质资源的分配上,两极分化。其实,还有精神资源分配上的两极分化。其中,话语权是一种重要的精神资源。在一个成熟的社会里,人人都有发言权,或者代语权。话语资源的分配相当均衡,难以垄断。知识分子,特别是公共知识分子与话语资源的关系至深,应该懂得维持话语权的独立性、批评性、公正性。遗憾的是,在中国拥有话语权的人和他们本身应该具备和担当的道德和历史责任常常是失衡的。& &
  经济学家,不同于一般的人文科学家,在中国尤其如此,他们可以直接和间接地影响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影响经济的运行和制度的演进,与国计民生、民间疾苦息息相关。所以,经济学家本身对历史和道德的责任无疑应该更为强烈。& &
  几年前我做过吴敬琏回忆录的口述实录。看了这本吴晓波的《吴敬琏传》,我期待吴敬琏回忆录早日问世,显现出他超越自己,推动中国的发展和进步的历史智慧和历史勇气。其中,也包括对自己人生道路所进行的批评和反省。(作者系自由撰稿人,专栏作家)
阅读权限34威望0 级论坛币133341 个学术水平45 点热心指数79 点信用等级39 点经验49635 点帖子1864精华0在线时间949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学科带头人
学科带头人
积分 4528, 距离下一级还需 1297 积分
权限: 自定义头衔, 签名中使用图片, 设置帖子权限, 隐身, 设置回复可见
道具: 彩虹炫, 雷达卡, 热点灯, 雷鸣之声, 涂鸦板, 金钱卡, 显身卡, 匿名卡, 抢沙发, 提升卡, 沉默卡, 千斤顶下一级可获得
道具: 变色卡
购买后可立即获得
权限: 隐身
道具: 金钱卡, 雷鸣之声, 彩虹炫, 雷达卡, 涂鸦板, 热点灯
上火签到天数: 124 天连续签到: 1 天[LV.7]常住居民III
对于诚意的怀疑我必不能接受  吴晓波
  《吴敬琏传》的出版,会溅起一场不大不小的风波,是我始料未及的。
  2月初的一天,《观察家》版的主编、我的责任编辑殷练给我打来电话,告知说,她的另外一个专栏作者、写过《吴敬琏》(2002年,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一书的柳红刚刚发来一篇文章,对我新出版的 《吴敬琏传》提出了严厉的批评,她预先告诉我一下,让我有点心理准备。我在电话里说,我乐意看到文章的发表,因为,无论如何,我们绝对不能成为——哪怕是试图成为——钳制舆论自由的人。
  几天后,文章发表了,果然火力很猛
 (见本报2月8日38版,柳红:《话语权背后的责任——兼谈为吴敬琏写传》)。又隔三天,有论者据此发表了另外的批评文章(见2月11日《中国青年报》,张彦武:《吴晓波的商业之累》)。春节度假期间,我对柳文以及《吴敬琏传》的创作过程进行了再三的反思,形成此文,就教诸贤。
  我原本以为柳红的文章是对我的新书中的事实、数据、论点或价值观提出异议——毕竟她比我更早接触并研究吴敬琏,如是,我必然会认真答复,如有谬失,马上更正。然而,她的洋洋四千字,都是在教我怎样写书、采访、做学问以及怎么做人。
  柳红的文字非常麻辣,让人乍读之下,颇为不快。不过在冷静下来之后,我还是十分愿意“照单全收”,虚心聆教。在这里,我想告诉柳红的只是,二十年来,我是一个严肃的、从事非虚构写作的财经作家,是一个以“持中正之心写作、务求字字有出处”来要求自己的人——若非如此,单因两本《大败局》我恐怕早已就官司缠身了,也是一个对自己、对读者、并试图对历史负责任的人。你可以不屑于我的作品,但是,对于创作诚意的怀疑,我必定不能接受。
  柳文对我有几个重要质疑,其中最具刺激性的问题是:写一本传记至少要花多少时间?据她认定,我只采访了吴敬琏二十个小时,然后花了三个月就写出书来,因而说“如果我是吴晓波,我没有胆量向人们宣称所用时间之少,实为羞耻之事”。
  这里面其实有两个问题:一是,一本书的写作时间需要多久,二是,一本书的整个准备及创作时间需要多久。关于第一点,我必须承认的是,在过去十年中,我写的每一本书,从《大败局》、《非常营销》、《被夸大的使命》、《穿越玉米(,-1.24%)地》、《激荡三十年》(上下卷)、《大败局2》到《跌荡一百年》(上下卷),所有的写作时间都没有超过三个月的。我习惯于准备好所有的材料,然后以每天创作数千到一万字左右的进度,一口气完成一部作品。所以,对我来说,用两到三个月时间写完《吴敬琏传》,不是什么有难度的问题。
  在财经写作领域,这也并不是多么稀罕的事情。美国的彼得·德鲁克一辈子写了94部作品,日本的大前研一从1990年至今,共出版了将近30部作品,其中翻译成汉字的就有23部。以年均1部的速度和节奏出版作品、传播思想,是很多职业型专家的惯例——当然小说家、歌手及演员更不在话下。而如果保持这样的节奏,其实际写作时间应该都在三个月之内,否则就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思考、调研、讲课以及陪伴家人。
  柳红对我在前言中所谓的“六天、二十小时”非常不以为然,她——包括很多人以为,我就靠这20个小时写成《吴敬琏传》的。这恐怕是一个误解。
  事实上,“六天、二十小时”是指我与传主在摄像机的拍摄下进行的一次 “长篇影像口述史记录”——这不是漫谈式的采访,而是按照一份既定提纲,进行格式化的、可供日后留为影像记录的对话。
  这些年,在研究企业史的过程中,我常常焦虑于史料的失真与流失。中国本轮改革才进行了30多年,但是,由于缺乏预先的准备,没有人士或机构进行有条理的、及时的整理和记录,很多重要事件的还原已是“一地鸡毛”。随着时间的流逝,特别是一些重要当事人的去世,无数珍贵的改革细节已不再可得,这种状况如果持续下去,改革史的整理工作将越来越艰难,所谓“中国式经济改革经验(教训)”、“中国式管理思想”的形成更是无从谈起。所以近年来,我一有机会就试图说服那些著名的改革参与者——其中包括企业家、学者以及政治家,能够以影像记录的方式完成口述历史,特别是那些年长的前辈们。我觉得,这是他们留给后人的重要思想财富,也是他们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在完成这些影像口述史后,那些能够发表的,就发表出来,不能发表的,就藏之案库,以待后人。我将之视为“历史抢救工作”。
  历史不是一条河流,而是几条河流,因而对历史的记录常常是拼图式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度、立场以及陈述逻辑,它们都未必是完全“真实”的,只有把各自的“图景”拼接起来,才可能让后人更丰富地了解那些发生过的事实。在2008年前后,我曾经与中央电视台、上海第一财经等合作过,对年广久等人进行了影像口述记录,不过,那些记录大多是为了电视节目进行的,时间长度基本在3-5个小时之内。而这次采访吴敬琏,我则把时长加大到了20个小时——分6个时段,每次3个多小时。
  之所以是20个小时,则是我按照多年来的企业史研究经验,以及参照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口述历史部的某些做法,而给出的长度。我认为,经过设计的、有效率的20小时访谈,大抵可以把一个公司(二十年以上成长史)和一个人的一生基本讲述清楚。
  这是在中国还没有开展过的尝试,我是试图建立起一种口述史记录的新模式。长篇的影像口述史记录是一项完全陌生的工作,它要求讲述者在摄像机的镜头下自如、坦白地表达,同时,对于提问者的要求也非常高,关于这一点,唐德刚在他的作品中多次提及“讲述者与聆听者的对等性”。我自认有一定的企业史研究功底,而且也客串当过一段时间的电视节目主持人,所以,在采访吴敬琏之时,便提出了进行一次长篇影像口述记录的“非分要求”。好在吴老竟非常的支持。
  我恐怕一辈子也很难忘记那些口述记录的场景。每次,吴敬琏都在夫人周南的陪同下准时出现,穿戴整整齐齐,在一把硬木椅子上正襟危坐,一讲就是3个多小时(场间休息一刻钟左右)。以我四十一岁的体力,每次做完访谈,都有点疲惫,而年近八十的吴老则一直 “奉陪到底”。当时正值江南盛夏,上海如同火炉,访谈是在中欧图书馆的一个阅读角进行的,因为图书馆的空调是中央空调,所以,阅读角的气温比较高,摄像师多次提醒我注意老人的健康,倒是吴老反过来安慰我,表示“没有问题”。
  对于吴敬琏的这次长篇口述访谈,给予了我很大的信心,我相信,这份资料的价值将在日后一再地呈现出来——它对于中国改革史的研究以及商学院教学,都是无比珍贵的第一手最真实的影像素材。
  至于书稿的创作,如果有人以为靠这20个小时、6次采访,就能写出一本书来,我也只有苦笑。这涉及另外两个问题,一是准备的时间,二是写作的角度设计。
 我提出写作《吴敬琏传》是在2007年,之后我先后出版了《激荡三十年》和《跌荡一百年》,也就是说,我对过去130年的中国企业史并不陌生。在这期间,我也购买了吴敬琏几乎所有的著作,做笔记以及相关的案头工作。而当吴敬琏答应我的访谈要求后,我其实已形成了自己的写作逻辑——我决定把这位经济学家的人生履历与中国近百年来的经济改革思想的衍变史结合起来,吴敬琏的家族史以及他个人的曲折历程是一个十分难得的“时代标本”。而这种大时空背景下的宏大叙事正是我娴熟的写作风格。在这部作品中,我至少完成了三个原创性的研究工作:
  ——我梳理了“梁启超(邓孝可)—胡适(邓季惺)-顾准-吴敬琏”这条伟大的改良主义血脉,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它总是被暴力和革命打断,但却从未断绝,迄今看来,这一力量的顽强延续将成为中国继续前行的重要思想保障之一;
—我以“批判性精神”与“建构性人格”来描述吴敬琏式知识分子的人格特征,而这也成为我构筑全书事实关系的基本点;
  ——我发现吴敬琏几乎见证和参与了建国之后所有重要的经济理论及政策争论,我以他参与过的十多场“论战”为叙述的主线,结构性地描述了60年经济改革思想的衍变历程。我相信,这是我的《吴敬琏传》与柳红的《吴敬琏》最大的创作差异所在。
  在书稿完成后,我又与传主前后进行了三轮大幅度的修改,2009年平安夜的整个白天,我都是在传主北京的寓所里度过的,到了深夜十一点多才飞回到杭州的家人身边。而据我知道,2010年元旦的那几天,年近八十的吴老师也没有好好休息,都是在修改书稿,对此我心怀感念,无以回报。
  说实在话,像《吴敬琏传》这样一本26万字的作品、写作的对象是如此重量级的经济学家,如果没有长期的史料准备以及对中国经济改革史有一定的研究与心得,要能够靠20个小时的素材以及在3个月里就写出来,我必惊之为 “天人”。
  在这里,我还必须要特别强调一点的是,吴敬琏并不同意我在书中对他的很多议论和评价,以为有溢美的成分。有些,我尊重他的意见做了修改,有些,我则坚持地保留了下来。因为,这毕竟是我的作品。
  柳红对我的另外一个质疑是,为什么只采访吴敬琏一个人。我的回答其实很简单,为什么不能只采访吴敬琏一个人?中外传记史上,从来不乏只采访传主一人、其余全靠文本资料、历史档案的传记。
  我这次写作《吴敬琏传》,除了传主的生平之外,更注重的是他以及中国60年来经济思想史的演进,其内在的逻辑线是他亲身参与过的十多场经济论战,在这一层面上,大量的言论、观点及交锋,其实都以各种不同的文本方式被留存了下来——在21世纪的今天,每个人都活在一个“档案社会”之中,在“孤例不立”的前提下,对于一个事实,你以为当事人日后的陈述一定比当年的文本记录更真实、更可靠、更有价值吗?柳红在日前的那篇文章中罗列了数十位她采访过的、与吴敬琏有关的人士。我并不否认她的劳动。不过,那是她的、应该受到尊重的工作方式。而我,有自己的、深思熟虑的方式。
 最后回答一个问题,《吴敬琏传》的创作是否存在“时间上的压力”?
  我必须诚实地说,存在,而且于私于公,有两个。
 于私,我从一开始就决定在1月24日出版此书,那一天是吴敬琏八十岁的寿辰——尽管他从来不为自己过生日,我愿意将此书当成是一位后辈对他的“致敬之作”。于公,我认为《吴敬琏传》自有尽快出版的迫切性。
  正如各位所见,中国改革自2003年之后进入到了一个沉闷的、在某些领域甚至出现倒退的时期,当经济体制的市场化目标被确立之后,法治改革的步伐却缓慢了下来,腐败严重、贫富悬殊以及权贵资本主义等现象已到了动摇国本的地步。也是在这些年里,性情温和的吴敬琏表现出了无比勇敢的一面,他坚持不懈地呼唤法治的市场经济,对种种不正常的景象进行无情的抨击,对中国改革的前途提出了自己的担忧和建设性的政策建议。他本人也遭到了来自多个方面的攻击,其中还发生了“间谍门”等极不正常的事件。我在书中,以极大的篇幅对这一情况进行了记录和描述,我想让更多的人听到吴老的声音,让市场化改革的力量能够以某种方式继续聚集。法国年鉴学派的史学家布罗代尔在《文明史纲》中说,他写作历史的目的,就是要帮助读者“在理解历史的同时,直面他们即将在其中生活的世界”。我写《吴敬琏传》,抱持的其实正是这样的初衷。
  我想,所谓“名利”,对于八十岁、名满天下的吴敬琏来说,早已是过眼云烟。他也根本不需要一本传记来证明什么。他之所以支持我的创作,并容忍我的种种浅薄,其本意应该也在这里。在这个意义上,《吴敬琏传》的确是一本冒险的“应景之作”。
  最后,还是要谢谢柳红的批评,她让我更看清了自己。
阅读权限34威望0 级论坛币133341 个学术水平45 点热心指数79 点信用等级39 点经验49635 点帖子1864精华0在线时间949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学科带头人
学科带头人
积分 4528, 距离下一级还需 1297 积分
权限: 自定义头衔, 签名中使用图片, 设置帖子权限, 隐身, 设置回复可见
道具: 彩虹炫, 雷达卡, 热点灯, 雷鸣之声, 涂鸦板, 金钱卡, 显身卡, 匿名卡, 抢沙发, 提升卡, 沉默卡, 千斤顶下一级可获得
道具: 变色卡
购买后可立即获得
权限: 隐身
道具: 金钱卡, 雷鸣之声, 彩虹炫, 雷达卡, 涂鸦板, 热点灯
上火签到天数: 124 天连续签到: 1 天[LV.7]常住居民III
面对历史:只有诚实和谦卑
--吴晓波《吴敬琏传》的硬伤、软伤及& && && && && && && && && && &&&柳&&红
& & 我在《话语权背后的责任----兼谈为吴敬琏写传》(载日的《经济观察报》)中,提出了慎用话语权的问题;反思了自己九年前撰写《吴敬琏评传》(以下简称《评传》)时的思想局限性,以及历史研究不足等诸多遗憾;我同时指出吴晓波所著《吴敬琏传》是一本粗糙的、带有快餐性质的传记。随后,吴晓波发表《对于诚意的怀疑,我必不能接受---答柳红对&吴敬琏传&的质疑》(载日《经济观察报》)。经过思考,我决定回应,为了历史,也为了那些不能开口说话的人,或故去、或衰老、或被边缘化、无话语权的人。
& && && && && && && && && && && & 一、硬 伤
& & 吴晓波的《吴敬琏传》,“硬伤”累累。所谓“硬伤”,是指书中显而易见、与事实不符的地方。本文举例如下:
& & 硬伤1:媚俗拔高。
& & 吴晓波在《吴敬琏传》开篇的“缘起”称吴敬琏,“这 个从外貌到灵魂都干干净净的人”。这种近乎宗教式的颂扬,无论是知识分子,还是普通民众听来,都不以为然。
& & 封底折页上写:“吴敬琏之重要性在于,他几乎参与了建国之后所有的经济理论争议,由他的思想演进出发,可以勾勒出中国经济变革理念的大致曲线。”须知,1949年吴敬琏只有19岁;1950年才上大学。至少在50、60、70年代,他的年龄、知识、思想水平在经济学界都是小字辈,没有那么大的影响和作用。中国经历了巨大的转型,1949年前后,从市场经济私有制社会转向计划经济公有制社会;1979年前后,从计划经济公有制社会转向市场经济,其间,至少有五代经济学家参与了中国的转型再转型。如果有人能够在这样巨大的社会转型中始终处于主流,其逻辑怎么自洽呢?
& & 硬伤2:提前时间。
& & 170页,吴晓波写1993年:“吴敬琏认为,中国前15年改革的本质近似科尔奈提出的‘战略A’,他据此分析说:‘……这一理 论框架完全可以用来分析中国改革战略演变。’”
& & 在这里,吴晓波把吴敬琏2003年的一个分析提前了十年。
& & 2003年,科尔奈的《后社会主义转轨的思索》由 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其中,科尔奈对于两种转轨的分析给了吴敬琏很大的启 发。他在日“中国-俄罗斯转轨经验比较研讨会”上,首次介绍和谈论科尔奈的这个分析框架。他说:科尔奈认为“‘休克疗法’和‘渐进主义’的分类隐含的标准是速度,而速度不应成为衡量改革成功与否的主要标准。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有两种战略。其中,战略A被称为有机发展战略,最重要的任务在于使私人部门得以从下而上地生长起来;战略B被称为加速国有企业私有化战略,最重要的任务是尽快地消灭国家所有制。随后,吴敬琏说:“从这样的一种分析看,我觉得在中国之所以能够比较成功的转轨,它是实行了战略A。”当时与吴敬琏一起工作的人和他的学生对此都十分了解。我的电脑里,至今保存 着当时的工作草稿。
& & 硬伤3:删除人物。
& & 157页,吴晓波写:1992年“3月14日,……由吴敬琏任主编的《改革》杂志和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联合举办了一场‘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研讨会……这是邓小平‘南巡讲话’后,国内最先作出反应的大型学术活动。”这里删掉了《改革》杂志的创办者和主编蒋一苇的名字。蒋一苇是何等人物?1940年代,他是江姐的战友,《挺进报》的编辑;改革开放后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1979年发表著名的《企业本位论》。他不论在资历上、品德上、学术事业的创建上都了不起。以会议的方式联合学界,发出声音是蒋一苇最擅长的。和他相比,吴敬琏是晚辈,是后继者,也是行事作风有很大差别的人。这一次会,蒋一苇虽身患癌症,但是,他的威望,号召力和人格魅力,使他依然是绝对的灵魂人物。当时具体操办会务的人 如今都在,都了解情况。
& & 67、68页,是写1976年冬,于光远找人研究问题。67页省略掉冯兰瑞、苏绍智的名字;68页加上了冯兰瑞,省略掉苏绍智。要知道,今年90岁的冯兰瑞和87岁的苏绍智都是于光远的老友,不仅是对中国思想史有贡献,而且是为自己的良知和历史选择付出了人生代价的人。此时的吴敬琏是于光远、冯兰瑞、苏绍智的晚辈。
& & 128页,“日国务院主要负责人听取‘七五’改革设想讨论会的汇报。会上,宋国青、徐景安和吴敬琏代表三个不同的‘学派’作汇报。”事实是:那天汇报的人有:体改所的王小强、宋国青;体改所的徐景安;社科院经济所的华生和吴敬琏等。王小强是体改所副所长,宋国青是研究人员,吴晓波删除王小强,留下宋国青,不知用意为何?再有,删除华生。当年以华生为首提出的资产经营责任制非常重要,并且在局部做过试点。分明是四种方案汇报,他把它说成三个学派。且不论“学 派”之说成立与否,由四变三让人莫名其妙。
& & 178页,写吴敬琏1995年12月在《改革》杂志上发表《放开放活国有小企业》的文章,这是吴敬琏与其第一位博士生张春霖合作的。吴晓波删除了张春霖的名字。
& && & 硬伤4: 贬人扬吴。
& &&&167页:“1993年6月,中央电视台《经济专家论坛》….马建堂对正在展开的‘急刹车’政策进行了解释,吴敬琏的言论则显得更为独立”。“在晚年回顾此事时,他说‘我理解,经济学家的正确角色,不应当是‘解释和论证政策’,而是对经济情况和政策作出独立的判断’,并告诉政府和公众。”在这里,吴晓波设立了一个逻辑,以对一个政策的赞同与否来判别经济学家的独立与否。然而,他自己并没有贯彻这个逻辑,当吴敬琏赞同和解释政府政策的时候,吴晓波没有得出不独立的结论。更有问题的是,在同一页上,吴晓波两次用对比的方式表现“马建堂对‘十六条’进行了一番解读”,而吴敬琏与他不同。
& &&&269页,日北大光华新年论坛上,“与厉以宁相比,吴敬琏的表述更具有批判性。”
& &&&用这样的对比写法,贬低他人,抬高传主,不公正。
& & 硬伤5:轻易结论。
& & 4页,邓孝可“成为梁(启超)最信任的爱将之一。”我曾花了不少时间研究吴敬琏母亲家族,考察吴敬琏曾外祖父名字;追踪吴敬琏外公的哥哥邓孝可的事迹。从我掌握的史料上,无法做出邓孝可是“梁(启超)最信任的爱将之一”的结论。吴晓波这样写的根据何在?如果有,理应说明。
& & 硬伤6:编造情节。
& &&&24页,吴晓波写1956年向科学进军中的风波,“在一次党支部委员会上,吴敬琏一边做记录,一边听党支部的人批乌家培,他忍不住插嘴说‘我认为没有错,他们是在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呀。’话音刚落,狄超白等人马上用手指着他,齐声喊道:‘原来你就是后台!’”。
& &&&我在《评传》中是这样写的:“在党支部的一次会议上,吴敬琏边做记录,边听支部的人批乌家培,他觉得实在是太无理、太过分,忍不住插话说:‘我认为他们没错,他们是在响应党中央的号召。’狄超白和林里夫早就知道吴敬琏的思想倾向,对他的态度一点儿也不吃惊,反而说:‘你就是后台。’”。
& &&&看看这两段的相同和不同。内容和用字大体相同,只是,吴晓波加进了想象,出现“齐声喊道”的戏剧场面,降低了传记的可信度。
& & 硬伤7:数据错误。
& & 191页,“在此(1998年)后将近10年的时间里,……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则始终低于3%,走出了一条高成长、低通胀的‘完美曲线’”。实际的CPI是,%;%,%。
& & 116页,“1984年12月银行放贷总额比上年同期猛增48.4%”,应为84.4%。
& & 硬伤8:轻浮推理
& & 25页,吴晓波评论1956年中国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党支部和团支部青年的风波时写道:“它是一批信仰社会主义理论,已有一定学术涵养的青年们,为了追求‘思想自由’所进行的一次集体抗争,尽管它最后以‘失败’收场,却深深地埋下了思想解放的种子。”事实上,那次党支部和团支部之间的冲突,没有赢家。和我们数十年后所说的思想解放没有任何关系,那是一场时代悲剧。“失败”的一方,被打成“右派”和“反党分子”,甚至失去了工作权力。吴晓波的推断,完全忽略了时代背景。
& &&&对于同一段历史,我在《评传》中的评论是:“党支部的领导人和青年人无疑都作了政治运动的牺牲品。而想给别人戴‘反党’帽子,到后来自己也被戴上‘反党’帽子,苦渡‘右派’生涯的悲剧是这些当事人事先怎么也想不到的。年轻人的内心也为之不安。但是,谁又能掌控这个局面呢?个人的悲剧是由悲剧的时代引发的。”今天重读,我仍然认为对这场悲剧发掘和阐述得远远不够。
& & 硬伤9:微妙改动
& & 72页,吴晓波写筹建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列所,“胡乔木和于光远从全院征调了三个不同业务方向的骨干进行前期的筹备,其中包括哲学研究所的邢贲思、中国近代史研究所的丁守和和经济研究所的吴敬琏。”
& & 我在《评传》中这样写:“社科院要成立一个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研究所,胡乔木让于光远负责筹备。于光远找来邢贲思、吴敬琏、丁守和先是吹了风,让他们起草意见书,后又到经济所具体谈了一些思路……。”
& & 注意这里的差别:是胡乔木交待给于光远;于光远又找了几个人。原本,这并不是什么值得书写的大事,但是吴晓波还是用了这个材料,并做了改动,变成胡乔木、于光远从全院征调三个人。
& & 73页,吴晓波写1979年理论务虚会,“在这次会议上,吴敬琏做了一个长篇发言……”。我在《评传》153-154页中描述的事实是:“务虚会一共分了五个组,……吴敬琏在小组会上做了一个关于大寨执行‘左’的路线的真相的长篇发言。”在人们概念中,小组会和大会有区别。吴晓波用“会议上的发言”的模糊说法替代了小组会上的发言,经过如此微妙改动,很容易使人误会是大会上的发言。其历史重量就不一样了。
& &&&诸如此类的微妙改动,一处、两处也罢。如果在一本传记中有八处、十处,甚至更多,则不免引起熟悉历史的人们发问:这是为什么?
& & 硬伤10:人名错置
& &&&25页,吴晓波写1956年《中国青年》第8期上,“吴敬琏、张卓元合写了《只是指责过严吗?》”。我在《评传》中是按当时文章发表时的人名顺序写的:张卓元、吴敬琏。吴晓波把吴敬琏的名字提到张卓元前面,却并没有改动同期发表的章良猷、周叔莲所写《三大“罪名”》的作者顺序。
& &32页,写到1959年4月,在上海和平饭店召开的“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讨论会”上,“吴敬琏、张卓元和孙尚清等年轻人为几位著名经济学家充当助手和编写会议简报”。我在《评传》中写:“政治经济学组的孙尚清、吴敬琏、张卓元、陈吉元第几个年轻人担任会议记录、简报组工作。”孙尚清无论是在当年,还是在80年代改革时期,乃至去世前,他的职位和影响力始终处于领先地位。而在吴晓波这里,却把孙尚清放在了最后。
& & 147页,写日吴敬琏和袁木等人就计划市场问题争论后:“在这次座谈会上,薛暮桥和刘国光也站在市场取向改革的一边……”。用“也站在”几个字,把薛暮桥和刘国光放在相对次要的地位是完全不对的。要知道,薛暮桥是改革时期最早主张市场取向改革的领军人物,并为此承受过种种批评和压力。
& & 硬伤11:荒谬拔高
& & 33-34页,吴晓波用一页多篇幅,写吴敬琏在1960年发表的《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一文,将其拔高到“不但在中国经济理论界造成了轰动,甚至在国际左翼理论界也产生了影响”,“意味着一颗经济学新星兴起,吴敬琏从此成为新中国第二代经济学家中的一位标志性人物。”这篇吴敬琏自我评价很“左”的文章,恰恰证明吴敬琏的思想是需要不断成熟、不断突破、不断扬弃的,而并不标志才华和崛起。此外,吴晓波还写道,吴敬琏在这篇文章中提出的理论,“为当时的执政者提供了‘灵活’的理论武器”。什么叫“当时”?当时的执政者是毛泽东;当时的国情是“大饥荒”。多少人饥饿死亡,多少党内有识之士被打成“右倾机会主义分子”。吴晓波无视历史背景。在那个时代有远见卓识的人物,值得歌颂的人物是那些对当时的经济制度和政策进行反省和批判的人。
& & 硬伤12:自相矛盾
& &&&34页,吴敬琏因《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受到前辈学者的青睐和器重。”此处的“前辈学者”未指明是哪一位。38页,“孙冶方对吴敬琏非常器重,他们的经济观点也比较接近”。但是,紧接着分析吴敬琏成为“批孙”(批判孙冶方)积极分子原因时,第一点里就有《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的观点与孙冶方截然对立。前言不搭后语。
阅读权限34威望0 级论坛币133341 个学术水平45 点热心指数79 点信用等级39 点经验49635 点帖子1864精华0在线时间949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学科带头人
学科带头人
积分 4528, 距离下一级还需 1297 积分
权限: 自定义头衔, 签名中使用图片, 设置帖子权限, 隐身, 设置回复可见
道具: 彩虹炫, 雷达卡, 热点灯, 雷鸣之声, 涂鸦板, 金钱卡, 显身卡, 匿名卡, 抢沙发, 提升卡, 沉默卡, 千斤顶下一级可获得
道具: 变色卡
购买后可立即获得
权限: 隐身
道具: 金钱卡, 雷鸣之声, 彩虹炫, 雷达卡, 涂鸦板, 热点灯
上火签到天数: 124 天连续签到: 1 天[LV.7]常住居民III
硬伤13:随意草率
& & 283页,吴敬琏“这个在中南海勤政殿孤身出战的老者”“这个在讲台上一站就是几十年的知识分子”。吴敬琏何时孤身出战勤政殿?和谁作战?至于在讲台上一站就是几十年的说法,估计连吴敬琏本人也不会认可。
& &101页,“从现有的资料看,身在耶鲁的吴敬琏是第一个提出不能把改革与放权简单等同的中国学者。”仅仅“现有资料”四个字,来证明“第一个提出”太随意;再有,又有谁说改革与放权可以简单等同呢?
& & 36页,把老一代经济学家杨坚白与张卓元、何 建章并列说成年轻人;
& & 49页,“在息县的荒芜平原上”。我随父母去的“五七干校”恰巧也在息县,且在那里生活三年。息县盛产小麦、水稻,绝非荒芜的平原。
& & 硬伤14:大量重复
& &25页第9行,“按照‘反党委就是反党’的逻辑”,向下间隔4行,出现同样的句子;
& &35页第4行,“这本书的‘资本主义部分’只用了1个月的时间就写成了”;第11行又写一遍;
& &44页第2-3行,“将学部全体成员下放到“五七干校”;在15行,又写一遍;
& &47页最后一个自然段,仅仅间隔两行,反复出现“一天还会被斗上三四次”;
& &116-117页,“他们认为,通货膨胀正是经济起飞时期的典型现象,”两次出现;
& &难以想象,一个老练的写作者,诸如此类的重复是怎么发生的?
& & 至此,我仅仅举出30例硬伤,实际上,书中人名单位的错误,张冠李戴的错误,时空颠倒的错误等等不胜枚举。
& && && && && && &二、软伤
& & 吴晓波的《吴敬琏传》,不仅硬伤累累,软伤也比比皆是。所谓“软伤”,指他在逻辑上,在传主与重要历史人物的关系上,在对传主的基本评价上,或误导读者,或歪曲历史,或言过其实的内容。 举例如下:
& & 软伤1:传主与顾准的关系。
& & 顾准是中国思想界的先驱已成定论。顾准对吴敬琏有过重大影响,这是肯定的。但是,讲到个人关系,在当时的经济所,除了与老一代,包括骆耕漠等人的亲密关系,在年轻一代中,顾准与张纯音关系最近,连张纯音的女儿也和顾准建立了忘年交。而周叔莲、赵人伟、张曙光等等都是顾准的朋友。在吴晓波笔下,不仅没有提及张纯音,还把顾准和吴敬琏说成一个小圈子,其他人只是后来加入的:“他们的小圈子也悄悄地在扩大,赵人伟、周叔莲和张曙光等都加入了进来。”(58页)这不是事实。如今赵、周、张等均在北京。
& & 此外,值得提及的是,58页,吴晓波写道:“每隔一两周吴敬琏与顾准见上一面,交流各自的心得与见闻”。我在《评传》中写的是“他们一两个月见一次面,交流一下各自的见闻、读书进展和学习心得”。“一两个月”变成了“一两周”,这个变化不知是如何发生的?
& & 212页,吴敬琏参加CCTV《对话》节目,“有人批评说:‘这个节目吹捧了一个人(指吴敬琏),这个人又吹捧了另一个人(指顾准)’,应该停播。看来吴敬琏是犯了某些人的忌讳”。我和吴敬琏及一些学生一起参加了那天的《对话》录制,随后引起的争论集中在股市像赌场的说法上。我并不知道有上述“批评”,至少,它没有在那时被特别提及。
软伤2:所谓“孤独战士”。
& & 吴晓波《吴敬琏传》的第六部分叫“孤独战士”。孤独,包含着精神上的孤独和在社会生活中的孤独。吴敬琏的精神世界是否是孤独的,只有他自己有权力说清楚。但是,吴敬琏在学术思想领域并不孤单,他的思想和主张有广泛的支持者和同盟军,至于吴敬琏在社会生活中,相比较于众多学者,包括经济学家,距离孤独这个概念的距离绝对不是最近的。他有机构支持;媒体从来向他开放;他有学生,有拥戴者。80岁生日在北京香格里拉饭店持续两天,高朋满座的场面盛大,与“孤独战士”的形象相距甚远。一个学者在坚持真理的过程中被批评,和孤独并没有直接的逻辑关系。说吴敬琏的性格中,有斗士的一面。吴晓波不是第一人。但是,他夸张了吴敬琏的“战士”形象:“一个人在战斗”,“在中南海勤政殿孤身出战的老者”(283页);“再次擂响改革的大鼓,战士已经垂垂老矣,却似乎仍有披袍再战的勇气”(285页)等等。这样的形容,给人滑稽之感。
软伤3:划派站队
& &吴晓波的《吴敬琏传》将中国经济学界“划派站队”,所划派别之多,是前所未见的。诸如:改革派/计划派;放权派/收权派;调控派/反调控派;改革派/保守派;极端派/温和派;左派/极左派/极右派/市场派。把经济学家之间的正常学术争论和批评都变成派别之争,变成对立面,实在是有些简单化、脸谱化。学术界本来就应该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中国经济改革中的经济学家争论,并不是派别之争。
& &以1985年的通货膨胀问题为例。117页,“在当时的一些青年学者中,还出了一种起飞论,代表人物是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的朱嘉明等人。他们认为通货膨胀正是经济起飞时期的典型现象,……如果实行了从紧的宏观政策,那就是打击和反对了改革。可以看出,当时争论的分歧之大,甚至,学术上的分歧在有些时候已被上升到政治和原则性的高度。”
& &我在《评传》中写的是:“此时,自由讨论的气氛良好。例如北京青年经济学会安排了一次吴敬琏和朱嘉明的‘对擂’,各自说明自己的道理,并没有发生在后来的讨论中,经常出现的那种泛政治化倾向,把同意自己的一方标榜为‘改革派’,对方的一方贬抑为‘保守派’”。而这些情况是当年吴敬琏告诉我的。到了吴晓波这里,事实被改变了。
& & 软伤4:所谓“论战”。
& &吴晓波说他写这本书的一条暗线就是在新中国的经济发展史上,吴敬琏参与过的12场论战。他说中国经济改革是由一次次论战组成的。这种用“路线斗争史“的办法来装经济思想史,是十分陈旧的。吴晓波用“护旗的人”作为大标题,描写的却是一位永远不倒的“旗手”。
& & 软伤5:所谓“采纳”与“不采纳”。
& &吴晓波在《吴敬琏传》中,一方面强调他的独立人格;另一方面,又特别强调吴敬琏的政策建议是否被领导采纳。因此,“采纳”、“不采纳”成了吴晓波书中出现频率很高的关键词。这和他强调的独立是什么关系?他没有给出充分的论证。
& & 软伤6:学术地位
& &虽然我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写《评传》时,已做吴敬琏研究助手三年,但是,对于吴敬琏以及整个经济学界的思想研究都相当薄弱。吴晓波对吴敬琏在当代中国经济学界的学术地位显然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多引用媒体评价给出论断,而不是经济学家的学术评价。比如,关于“市场经济第一人”的说法,吴晓波在第192页写:“在整个20世纪90年代,吴敬琏是最活跃,也是最重要的经济学家之一。他因捍卫市场经济而被传媒赞为市场经济第一人”。我只知道“吴市场”是90年代叫响的,从来不知道有“市场经济第一人”的说法。既然提出了,且有据可查,吴晓波理应通过研究吴敬琏及其他经济学家的著作给予说明。而吴敬琏本人曾撰文说顾准是“市场经济第一人”,其依据是顾准在1956年所写的《试论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一文,顾准说“由企业根据市场价格的自发涨落来作出决策”。如果这个第一人的位置没有异议的话,怎可能有两个第一人?何况时间跨度相差数十年。
& & 软伤7:引人联想
& & 273页,关于2008年8月的“间谍门”,有一个脚注,写道:“这一消息的首发机构是总部位于香港的‘中国人权民运信息中心’。龚方雄是美国沃顿商学院金融经济学博士,之前在北京大学读过运筹与经济学硕士,授业导师是厉以宁。据《华夏时报》的一则报道称,实际上,龚方雄和其师厉以宁的观点,是政府应该出手救市,与吴敬琏‘中国经济应该完全市场化’的观点有根本的不同。”这个脚注把不同来源、不同性质、不同人物、不同内容的信息组合在一起,甚至注入了政治元素,这势必引发人们不必要的联想,有悖知识分子的操守。
& & 吴晓波的《吴敬琏传》会产生不良的社会后果,有 些已经显现了。直接后果至少有:
& & 第一,提供了一个不真实的经济改革历史图像。媒体上已经出现“吴敬琏,一部改革开放史”这样的报道。吴晓波对改革三个十年的关系没有起码的认识,对经济学界的整体贡献,包括老中青三代,缺乏概念和理解。没有一个人可以反映和代表这三十年,那是一个群像。忽视了这一点,就没有了历史感、没有了质感、没有了实感。
& & 第二,对吴敬琏本人的伤害。改革历史尚在研究中,有很多需要重新评估的史实。包括吴敬琏本人,也会有新的有价值的东西需要发掘。而吴晓波的《吴敬琏传》之粗陋和错讹,很可能给年过80岁的吴敬琏带来难以挽回的遗憾。
& &&&第三,助长了快餐式传记的产生。以吴敬琏这样知名度的经济学家作传主,吴晓波的《吴敬琏传》开创了一个学者传记写作的坏先例。
& &&&第四,书中的史实错误,给社会留下了以讹传讹的可 能。
阅读权限34威望0 级论坛币133341 个学术水平45 点热心指数79 点信用等级39 点经验49635 点帖子1864精华0在线时间949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学科带头人
学科带头人
积分 4528, 距离下一级还需 1297 积分
权限: 自定义头衔, 签名中使用图片, 设置帖子权限, 隐身, 设置回复可见
道具: 彩虹炫, 雷达卡, 热点灯, 雷鸣之声, 涂鸦板, 金钱卡, 显身卡, 匿名卡, 抢沙发, 提升卡, 沉默卡, 千斤顶下一级可获得
道具: 变色卡
购买后可立即获得
权限: 隐身
道具: 金钱卡, 雷鸣之声, 彩虹炫, 雷达卡, 涂鸦板, 热点灯
上火签到天数: 124 天连续签到: 1 天[LV.7]常住居民III
& & 吴晓波在《对于诚意的怀疑,我必不能接受—答柳红对《吴敬琏传》的质疑》中指出在我的《话语权背后的责任》一文,没有对他书中的“事实、数据、论点或价值观提出异议”,本文前两部分,就是对他这一点的答复。下面是对其他几点的回应:
& & 第一,写作时间和 作品之间的关系。吴晓波讲“对我来说,用两到三个月时间写完《吴敬琏传》,不是什么有难度的问题。”为了证明自己,他提到“美国的彼得·德鲁克一辈子写了94部作品,日本的大前研一从1990年至今,共出版了将近30部作品”。德鲁克和大前研一都是具有原创性的人。他们创造性地思想,创造性地写作,因为思想喷涌而高产。而为学者作传,是完全不同的写作,需要依赖史实,需要仔细调研,需要大量采访,需要资料积累;要依据传主的思想,而不是自己的思想。顺便提一句,有一个关于德鲁克的评语:德鲁克是“在充斥着自大狂和江湖骗子的行业中一个真正的具有原创性的思想家”。这句话既肯定了德鲁克,又从另一个侧面给我们揭示了某种丑陋的社会现象。
& &&&吴晓波的《吴敬琏传》硬伤累累,软伤比比皆是,至少是吴晓波花时间不够、用功不足的一种证明。
& & 第二,所谓吴晓波 的原创性。吴晓波称,“我至少完成了三个原创性的研究工作:一是梳理了‘梁启超(邓孝可)—胡适(邓季惺)-顾准-吴敬琏’这条伟大的改良主义血脉”; 二是“以‘批判性精神’与‘建构性人格’来描述吴敬琏式知识分子的人格特征”;三是“我发现吴敬琏几乎见证和参与了建国之后所有重要的经济理论及政策争论,我以他参与过的十多场‘论战’为叙述的主线,结构性地描述了60年经济改革思想的衍变历程。”
& & 先说其一,他把一部自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到文化大革命、经济改革的历史牵强附会,对号入座,而没有扎实的依据和有说服力的论证;其二,吴晓波并没有向读者提供足够的“批判性精神”与“建构性人格”的特征和历史逻辑,以及支持这个历史逻辑的事实。吴晓波在书中多次提及科尔奈的名字。但是,只要读过科尔奈的自传《思想的力量》的人,都会看到,作为出自社会主义国家,经历了转型时期的经济学家,什么是他应有的批判性精神;其三,他把本文前面提及的封底用语“参与了建国之后所有重要的经济理论及政策争论……”作为原创性研究,恰恰说明他对改革前三十年没有足够创造性的发掘,对后三十年也是浅尝辄止。
& & 吴晓波还说“中国本轮改革才进行了30多年,……没有人士或机构进行有条理的、及时的整理和记录。……很多重要事件的还原已是‘一地鸡毛’”。这是想当然的说法。吴晓波有所不知,有不少人,包括机构都在研究改革史。他们埋头苦干,他们踏踏实实,他们访问、收集资料、仔细求证。我们对于中国改革的历史书写的期待将寄望于他们。我自己在过去一年 多所写作的八十年代的《那些人与事》,也是一点小小的努力。
& & 第三,关于采访。“柳红对我的另外一个质疑是,为什么只采访吴敬琏一个人。我的回答其实很简单,为什么不能只采访吴敬琏一个人?中外传记史上,从来不乏只采访传主一人、其余全靠文本资 料、历史档案的传记。”问题是,吴晓波写《吴敬琏传》并不仅仅写他一个人。所以,我的回答其实也很简单,你有权只采访一个人,但是,你无权错写他人。只要你涉及他人,就要谨慎,就要负责任。我的质疑是基于我的经验教训,是看到吴晓波的《吴敬琏传》中涉及他人的不公正和错误。
& &&&第四,所谓应景 之作。吴晓波说,“《吴敬琏传》的确是一本冒险的‘应景之作’”。不知所冒什么险:是政治风险、学术风险、商业风险,还是不能严肃对待历史的风险?所谓应景,是应了中国大历史之景,还是改革三十年之景,抑或是吴敬琏80寿辰之景?既是应景之作,在很大程度上就难逃媚俗,古今中外历来如此。而背后,则是价值观的问题。归根结底是怎么看待历史。
& & 第五,关于专业知 识。吴晓波对经济改革中面临的基本课题,思想演进的基本框架,经济学家群体及其思想,了解得都很不够。所以才发生了前述例举的硬伤。这是需要学习的。而学习是需要时间的。这些年,我们看到一些非经济专业的“财经作家”采用工作室、“流水线式”的工作方法,来写作一些重大的严肃的题材,其产品之粗糙和出错是必然的,不出错是侥幸的,精致是不可能的。
& & 吴晓波说,“历史不是一条河流,而是几条河流”。没错,但是每条河流的水,不能是无源之水。历史不可以虚构;传记所涉及的史实,不可以信手拈来,演义,扭曲,按照自己的意愿,粉刷和包装。这,将是永远不变的前提。
& &&&唐德刚先生是中国史学界的大家。他说:“胡适老师曾谆谆告诫我辈说,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有九分证据不能说十分话。……笔者不学,在个人拙作中,虽因时跻电脑时代,检索日益方便,而不愿再循繁琐史学之旧砗,然无徵不信之史学清 规,则绝不敢逾越也。”
& & 今天,我之所以站出来批评,不仅因为我和吴敬琏及其传记的渊源。更重要的是,我想实践唐德刚先生的精神,尽我所知纠正一些被扭曲的历史。在历史面前,只有一把尺子,这就是真实。所以,我和吴晓波的分歧,不是别的,是对待历史的态度的分歧。这背后,其实是价值观的问题,是良心的问题,是能不
阅读权限14威望0 级论坛币101 个学术水平0 点热心指数0 点信用等级0 点经验101 点帖子10精华0在线时间5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积分 18, 距离下一级还需 6 积分
权限: 设置帖子权限
道具: 彩虹炫, 雷达卡, 热点灯, 雷鸣之声, 涂鸦板, 金钱卡
购买后可立即获得
权限: 隐身
道具: 金钱卡, 雷鸣之声, 彩虹炫, 雷达卡, 涂鸦板, 热点灯
不便评论,O(∩_∩)O呵呵
阅读权限18威望0 级论坛币57 个学术水平1 点热心指数0 点信用等级0 点经验127 点帖子6精华0在线时间34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积分 46, 距离下一级还需 39 积分
道具: 彩虹炫, 雷达卡, 热点灯, 雷鸣之声, 涂鸦板, 金钱卡, 显身卡下一级可获得
权限: 自定义头衔
购买后可立即获得
权限: 隐身
道具: 金钱卡, 雷鸣之声, 彩虹炫, 雷达卡, 涂鸦板, 热点灯
, 是我最敬重的经济学家之一,敢于指出当前中国经济出现种种问题和阐述泡沫经济的危害,供执政者参考!
阅读权限38威望9 级论坛币176529 个学术水平334 点热心指数309 点信用等级278 点经验52293 点帖子3139精华在线时间1046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积分 10419, 距离下一级还需 7881 积分
权限: 自定义头衔, 签名中使用图片, 设置帖子权限, 隐身, 设置回复可见, 签名中使用代码
道具: 彩虹炫, 雷达卡, 热点灯, 雷鸣之声, 涂鸦板, 金钱卡, 显身卡, 匿名卡, 抢沙发, 提升卡, 沉默卡, 千斤顶, 变色卡下一级可获得
道具: 置顶卡
购买后可立即获得
权限: 隐身
道具: 金钱卡, 雷鸣之声, 彩虹炫, 雷达卡, 涂鸦板, 热点灯
开心签到天数: 1 天连续签到: 1 天[LV.1]初来乍到
严格来说 他女儿那本不算传记
柳红的最扎实,毫无疑问。
论坛好贴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厉以宁家族暴富史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