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丰园砂锅粥谁在暗恋罗国辉

北京千橡网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文网文[号··京公网安备号·甲测资字·文化部监督电子邮箱:wlwh@·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电话: 举报邮箱:admin1@&&&&&&&&&&&&&&&&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内源IAA对亚种间杂交稻籽粒灌浆的信息效应.pdf
下载积分:1000
内容提示:内源IAA对亚种间杂交稻籽粒灌浆的信息效应.pdf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0|
上传日期: 22:27:45|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内源IAA对亚种间杂交稻籽粒灌浆的信息效应.pdf.PDF
官方公共微信专论与研究DOI: 10.3969/j.issn.13.01.0072013, 19 (1 ) : 27-31水稻高温热害及耐热性研究进展王志刚 王 磊 林 海 庞乾林 鄂志国 张玉屏 朱德峰 ** (中国水稻研究所, 浙江 杭州 310006; 通讯作者, E-mail:
zhudf@mail. )摘 要: 综述了高温对水稻形态发育、 产量、 品质、 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以及水稻耐热性鉴定与高温预测评估的 研究进展, 并对进一步深入开展水稻耐热性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水稻; 高温; 热害; 耐热性 中图分类号: S4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13 ) 01-0027-05温、 光、 水、 肥、 气是农作物生长的 5 大要素。近年 来, 由于全球气候变暖、 环流异常等造成极端高温天气 导致农作物减产的事件时有发生[1]高的地区水稻生育期短, 气温低的地区水稻生育期长; 在不同气候生态条件下, 气温每升高 1℃ , 我国水稻生 育期平均缩短 7~8 d。此外, 水稻在生长发育不同阶段 对温度的要求各不相同,都存在一个最适温度和临界 温度, 如果超出了上限或下限临界温度, 水稻的生长发 育就会出现异常。从不同生育时期对高温的敏感性来 讲, 水稻整个生育期中, 以开花期对高温最敏感, 灌浆 期次之, 营养生长期最小。 石春林等[7]认为, 减数分裂期 和开花期是水稻对高温敏感的 2 个主要阶段。 1.3 高温对水稻形态与发育的影响 李金军等 [8]发现, 部分对高温比较敏感的品种, 在 营养生长期就会出现高温伤害现象,比如出叶速度减 慢, 叶片退绿或白化 、 畸形, 叶片变短, 植株瘦小变矮 。 张玉屏[9]等对早稻抽穗期的高温模拟研究表明, 在日最 高温度 32℃ ~38℃ 条件下, 随着温度的升高, 剑叶伸长 量越大。李成德等[10]研究表明, 抽穗灌浆期受高温危害 会导致大量空壳水稻出现,这些植株只有空粒和实粒 之分, 几乎没有秕粒; 茎秆上会出现高位分枝, 部分高 位分枝能长成小穗, 但不能结实; 有包颈和抽穗不畅现 象。Matsui 等[11]和 Koti 等[12]认为, 花期高温会影响水稻 花药开裂以及花粉管的伸长。 1.4 高温对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 就产量构成性状而言,水稻高温热害表现为结实 率对高温最敏感, 每穗粒数次之, 千粒重第三, 株穗数 最小[13]。 高温对水稻产量的影响主要是降低结实率。 水 稻抽穗开花期日平均温度大于 30℃或日最高气温大于收稿日期:
基金项目: 农业行业科研专项 “ 主要粮食作物高温热害 及干热风预警及缓解技术研究示范” ( ) ; 现代 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 “高低温对水稻成苗与 结实影响及防御技术研究” (CARS-01-09B )。水稻虽是喜温作[2]物, 但温度太高仍会对其造成伤害。 近 50 年, 我国长江 其中, 2003 流域发生重大水稻高温热害事件有 6 次 , 年保守估计全流域受害面积达 3.0×10 hm ,损失稻谷7 22006 年, 川渝地区发生百年不遇的特大高 达 5.2×10 t。7温干旱灾害, 7-9 月各地日最高气温超过 35℃ 的日数 在 40~60 d,导致当年川渝地区水稻减产 25%以上, 局 部甚至超过 5 成 。 高温已经成为水稻产量潜力发挥的[3]主要限制因素,并随全球温室效应的加剧影响在进一 步扩大。 因此, 开展水稻耐高温研究以及选育水稻耐高 温品种对稳定水稻产量具有重要意义。1 高温对水稻的影响1.1 高温对不同类型品种的影响 不同类型水稻以及不同品种水稻的抗高温能力存 在明显差异。一般情况下, 与常规稻相比, 杂交稻对高 温的敏感程度更大, 受害范围广且更严重; 籼稻的耐高 温性强于粳稻;同一类型早熟品种比晚熟品种不耐高 温。 张再君等[4]研究认为, 受高温影响, 杂交稻结实率降 低的程度比常规稻更明显,其中三系受影响的程度又 较两系更重。 高亮之等[5]研究认为, 在同一生育阶段、 相 同高温强度和持续时间下, 常规籼稻受害最轻, 杂交籼 稻和籼粳杂交稻次之, 粳稻受害较重。 同一籼稻或粳稻 品种之间也不同,如南优系列组合耐高温性比汕优系 列组合略好。 1.2 高温对水稻生育时期的影响 温度是影响作物发育速度的基本因子之一。水稻 生育期间温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生育期的长短 。温度升 高会促进水稻的生长发育, 导致生育期缩短 。崔读昌[6] 研究认为, 生育期日数与温度呈线性关系, 生育期气温·27· 王志刚等: 水稻高温热害及耐热性研究进展2013, 19 (1 ) : 27-3135℃会造成结实率下降。 通常认为, 抽穗后前 20 d 高温 的影响较大。王才林等[14]研究表明, 当日平均温度超过 30℃,连续 3 d 以上就会造成花器官发育不全和花粉 发育异常, 导致结实率普遍下降或籽粒发育畸形。 陶龙 灌浆期高温将导致籽粒灌浆加速, 有 兴等 研究表明,[15]灌浆 随灌浆期温度升高而增大。程方民等[25]试验表明, 结实期温度对稻米胶稠度的影响随品种差异存在着两 种生态反应类型, 即直线正相关型和抛物线型。 已有的 对高温影响的调控机制研究认为,高温通过提高灌浆 速度、缩短灌浆时间以及改变淀粉合成酶类的比例等 途径改变了稻米品质。 1.6 高温对水稻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刘媛媛 [29]对水稻品种 K30 的研究表明, 高温胁迫 后水稻剑叶电导率的平均值 、膜脂过氧化产物 MDA、 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有明显提高;剑叶的光合速率和 总叶绿素含量、 气孔导度、 胞间 CO2 浓度、 剑 蒸腾速率、 叶内可溶性糖含量、 SOD、 POD 等抗氧化酶的活性明显 降低。曹云英等[30]研究表明, 高温处理明显降低了水稻 幼穗的核糖核酸含量,显著增加了叶片丙二醛含量和 幼穗的乙烯释放速度,并且能够显著增加耐热品种叶 片的抗氧化酶活性。程方民等[31]研究表明, 在籽粒灌浆 淀粉含量及蔗糖 初期, 高温处理下籽粒中的蔗糖含量、 合成酶 、 ADPG 焦磷酸化酶 、 可溶性淀粉合成酶 、 淀粉 分支酶和淀粉去分支酶的活性均不同程度地高于适温 淀粉含量与有关酶的关 处理, 而灌浆中后期蔗糖含量、 系相对复杂 。汤日圣等 [17]对杂交稻特优 559 的研究表 明, 灌浆期高温胁迫使剑叶 SOD 活性明显降低, 质膜 透性和 MDA 含量明显增加, 脯氨酸、 AsA、 GSH、 可溶性 蛋白质以及可溶性糖含量明显降低。高温使灌浆期水 稻叶片衰老加速、 光合能力下降是导致灌浆速率、 结实 率、 粒重和籽粒产量降低的主要生理原因。滕中华等[32] 对温度钝感型和温度敏感型水稻品种的研究表明, 灌 浆期高温能增强温度钝感型品种的光合能力 、净光合 速率以及籽粒脱落酸含量;温度敏感型品种灌浆期高 温处理后,净光合速率在灌浆前期与适温处理无明显 差异, 灌浆后期反而下降。高温热害的机制, 归根结底 在于高温胁迫破坏了水稻体内正常的生理代谢活动 。 水稻在遭受高温胁迫的过程中,体内的各种抗性物质 和内源激素都会发生变化,从而产生防御胁迫的适应 能力。效灌浆期缩短,籽粒充实度降低,进而影响籽粒千粒 重。谢晓金等 对水稻抽穗期高温胁迫的研究表明, 随[16]着胁迫温度的升高与胁迫时间的延长,水稻每穗实粒 数、 结实率以及单株产量均有所下降, 而千粒重的变化 灌浆期高温胁迫会使籽粒 较小。汤日圣等 研究表明,[17]灌浆速率 、 结实率 、 粒重和籽粒产量降低 。郑建初等[18]研究表明, 在大田条件下, 远红外高温处理的水稻结实 率比常温对照下降 25 个百分点以上, 但穗粒数和千粒 重的差异不显著。 以上大多是对日间高温影响的研究, 其实夜间高温对水稻的影响也很大。Peng 等 通过连[19]续 12 年对 20 多季水稻田间试验的研究表明,水稻生 水稻产量下降 长期间, 平均夜间最低温度每升高 1℃ , 10%。李海霞 对水稻灌浆期的高温研究表明, 无论是[20]光期高温还是暗期高温处理,最终籽粒鲜质量均小于 对照,且暗期高温处理对籽粒鲜质量的影响大于光期 高温处理。 1.5 高温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稻米品质受品种的遗传、栽培技术以及气候环境 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且较为复杂 。 李林等 研究认[21]为, 水稻灌浆前期平均气温在 26 ℃以上或 21 ℃以下, 多数品种稻米的加工品质会下降 。 姜华武 对浙 733[22]的研究表明,开花期连续日温 35℃高温处理稻米的整 精米率比适温处理约降低 10 个百分点, 垩白面积约增 加 50 个百分点, 透明度从 2 级降到 3 级, 并且高温明 气 显降低了稻米直链淀粉含量。高如嵩等[23]研究表明, 象生态因子对水稻粒长和粒形的影响不大,但可以显 著改变稻米垩白的大小及透明度的高低, 其中, 日均温 度是影响稻米垩白的首要气象因子 。贾志宽等 研究[24]表明,温度对稻米垩白的影响还与水稻灌浆结实期的 时段分布有关,水稻抽穗后的前 15~20 d 的影响效应 要远大于其后阶段。程方明等 认为, 结实期日均温越[25]高越能提高稻米蛋白质含量。但周广洽等[26]、 李林等[21] 研究表明, 高温并不一定能够提高稻米蛋白质含量, 温 度对稻米蛋白质的影响还受太阳辐射、雨日以及日较 多数研究认为 差等因素影响。[27-28]2 高温灾损评估与预测张倩 [33]应用改进后的 WOFOST 模型, 模拟了不同 发育时段高温热害对早稻和中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 响, 并以水稻减产率作为高温热害的评估指标, 评估了 长江中下游地区高温热害对水稻的影响程度。石春林 等 [34]在量化水稻颖花开花规律的基础上, 结合高温对, 结实期温度越高, 稻米碱解值愈低, 即糊化温度越高, 反之碱解值升高, 糊 化温度下降。 稻米的胶稠度受温度的影响较明显, 一般·28· 王志刚等: 水稻高温热害及耐热性研究进展2013, 19 (1 ) : 27-31颖花结实率的影响以及气温日变化的规律,构建了水 稻开花历期高温败育模拟模型,为水稻高温热害预警 与受灾评估研究打下良好基础。刘伟昌等 利用 OR[35]指标一般以品种的细胞膜透性以及渗透物质含量为 主。抽穗开花期以及灌浆期的鉴定指标多以品种的结 实率和粒重为主[41-42]。 如陈小霞等[43]、 马晓娣等[44]通过测 定小麦幼苗热胁迫处理前后叶片相对电导率的变化来 鉴定品种的耐热性 。杨永杰等 [45]利用热害胁迫指数即 (适温条件下结实率 -高温处理结实率) /适温条件下结 实率, 把水稻耐热性分成 4 个等级。陈庆全等[46]利用人 工气候室法,根据不同温度条件下的结实率差异把水 稻分为较耐高温型、 高温敏感型和高温中敏感型。 张宏 玉等[47]选取籽粒充实度 、 秕粒率 、 饱粒密度 、 垩白粒率 、 垩白度 5 个指标,建立了一种对水稻品种灌浆期耐热 性进行综合评判的方法 。周伟辉 [48]在抽穗开花期和苗 期高温筛选试验的基础上,比较了不同水稻品种的耐 热性差异,并从生理学和蛋白质组学上鉴定和分析了 耐热水稻品种的耐性机理 。宋洪元等 [49]建议采用多个 评价指标代替单一指标,并提出分级评价法和隶属函 数值法等方法来比较不同品种的耐热性。 但是, 到目前为止, 由于高温的不可控性和不稳定 性以及品种自身对不同环境的适应性存在差异,水稻 品种耐热性鉴定的准确性仍有待提高 。田小海等 [50]认 为,水稻高温抗性资源鉴定中还没有发展出像对水稻 低温冷害抗性资源鉴定那样成型的方法,这可能与对 高温危害机理的研究还不够深入有关。YZA2000 模型模拟了衡阳地区不同温度和气候条件下 的水稻产量,并计算了各年实况及设定条件下的产量 灾损率,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两种水稻产量灾损率评估 模型。 Challinor 等[36]建立了高温对作物结实率和产量影 响的模型, 该模型考虑了作物的开花习性, 取得了较好 的模拟效果。 温度是农作物生长的关键因子,开展高温预测对 减轻粮食产量损失具有重要的意义 。潘敖大等 [37]将西 太平洋海温作为因子, 与江苏省淮北 、 江淮 、 苏南 3 个 地区的高温热害指标进行了场相关分析,并建立了水 稻高温日数预测模型,对江苏不同区域的高温热害具 有较好的预测能力。谢晓金等 、 张佳华等 利用卫星[38] [39]遥感技术, 通过野外高光谱、 热红外以及荧光遥感等研 究和监测高温对水稻的影响也取得了初步成效 。由于 水稻对高温的反应极为复杂,不仅受水稻品种基因型 升温的速度 、 高 的影响, 更受高温胁迫时高温的强度 、 温持续时间、 植株的生育时期和其他环境因子如光照、 湿度、 营养条件等以及它们之间互作效应的影响。 我国 尚未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可预报农作物高温热害的监 测、 预警以及灾害评估体系, 对热害指标的研究也属起 对水稻高温热害的监测、 预警和评估还 步阶段。因此, 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和不稳定性。4 水稻高温热害的防御及调控郑国光 [51]指出, 全球气候变暖将导致我国主要粮 食作物生产潜力下降、 不稳定性增加, 如果不采取有效 措施, 到 21 世纪后半期, 我国主要农作物年产量最多 可下降 37%。 因此, 积极探讨多种减灾避灾措施对保障 我国粮食生产显得尤其重要。 目前,对水稻高温热害的防御研究主要集中在抗 性育种、 播期和水肥调节等方面, 缺乏对水稻高温热害 的预警与灾害评估研究。国际水稻研究所最先开始耐 热水稻品种选育的研究, 筛选出了一批耐热品系[41]。曹 立勇等[52]利用典型的籼粳交组合 IR64×Azucena 花药培 养的 DH 群体在田间及温室高温条件下控制结实率的 加性和上位性效应的 QTL 定位研究, 探讨了应用分子 标记辅助育种选育耐热性水稻的可能性 。盛婧等 [53]不 同播期以及穗肥处理试验表明,长江流域为避免水稻 抽穗期高温危害,适宜播期应安排在 5 月 20 日之后, 通过增加穗肥来延迟水稻抽穗时间的效果不大 。段骅 等 [54]对 3 种不同灌溉方式的研究表明, 与水层灌溉相3 水稻耐热性鉴定水稻耐热性鉴定是进行水稻耐热种质资源评价和 利用的基础,耐热性鉴定方法的科学性是准确评价及 利用耐热种质资源的关键。水稻耐热性鉴定主要有直 接鉴定法和间接鉴定法。直接鉴定法主要是利用自然 高温条件或简易薄膜等遮盖增温处理鉴定田间品种的 耐热性。此方法简便易行, 但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 试验的可控性和鉴定结果的重复性较差。间接鉴定法 主要是通过人工气候箱 (室) 控制温度 、 湿度以及光照 等人工模拟高温条件进行耐热鉴定。此方法鉴定结果 可靠, 重复性好, 但设备投入大, 且难以对大批量材料 同时鉴定。 另外, 还可以通过电导率法和配子体生活力 鉴定等方法在实验室进行鉴定。现有对作物耐热性鉴 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苗期和抽穗灌浆期 。陈旭等 认[40]为, 水稻耐高温鉴定指标主要有小穗育性 、 籽粒品质 、 质膜稳定性、 光合作用、 生理生化成分等。苗期的鉴定·29· 王志刚等: 水稻高温热害及耐热性研究进展2013, 19 (1 ) : 27-31 [5] 高亮之, 李林. 水稻气象生态[M]. 北京: 农业出版社, 1992. [6] 崔读昌. 气候变暖对水稻生育期影响的情景分析[J]. 应用气象学 1995, 6 (3 ) : 361-365. 报, [7] 石春林, 金之庆, 汤日圣, 等. 水稻颖花结实率对减数分裂期和开 花期高温的响应差异 [J]. 江苏农业学报, 2010, 26 (6 ) : . [8] 李金军, 刘明放, 陆金根, 等 . 粳稻穗期耐高温鉴定技术的研究 [J]. 上海农业学报, 2003, 19 (4 ) : 25-27. [9] 张玉屏, 朱德峰, 林贤青, 等. 高温对水稻剑叶生长和气孔导度影 2012, 34 (1 ) : 1-4. 响[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10] 李成德 . 高温导致水稻出现大量空壳分析 [J]. 陕西农业科学, 2003(5 ) : 45-47. Kobayasi K, Yoshimoto M, et al. Stability of rice pollina- [11] Matsui T, tion in the field under hot and dry conditions in the Riverina region of New South Wales [J]. Australia Plant Prod Sci, 2007, 10 (1 ) : 5763. [12] Koti S, Reddy K R, Reddy V, et al. Interactive effects of carbon diox- ide, temperature, and ultraviolet -radiation on soybean flower and pollen morphology, pollen production, germination, and tube lengths 2005, 56: 725-736. [J]. J Experiment Botany, 林瑞坤, 吴振海. 水稻高温热害的研究进展[J]. 福建农业 [13] 杨晓春, 科技, 2006 (2 ) : 68-69. 仲维功. 高温对水稻结实率的影响及其防御对策[J] . 江 [14] 王才林, 苏农业科学, 2004 (1 ) : 15-18. [15] 陶龙兴, 谈惠娟, 王熹, 等. 高温胁迫对国稻 6 号开花结实习性的 影响[J]. 作物学报, 2008, 34 (4 ) : 669-674. 申双和, 李秉柏, 等. 抽穗期高温胁迫对水稻开花结实的 [16] 谢晓金, 影响[J]. 中国农业气象, 2009, 30 (2 ) : 252-256. [17] 汤日圣, 郑建初, 陈留根, 等. 高温对杂交水稻籽粒灌浆和剑叶某 2005, 31 些生理特性的影响 [J].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 (6 ) : 657-662. [18] 郑建初, 张彬, 陈留根, 等. 抽穗期高温对水稻产量构成要素和稻 米品质的影响及其基因型差异 [J]. 江苏农业学报, 21 (4 ) : 249254. Huang J, Sheehy J E, et al. Rice yields decline with higher [19] Peng S, 2004, 101: 9971night temperature from global warming [J]. PNAS, 9975. [20] 李海霞. 光期高温与暗期高温对水稻米质和籽粒蛋白表达影响 的差异研究[D]. 武汉: 华中农业大学, 2011. [21] 李林, 沙国栋, 陆景淮. 水稻灌浆期温光因子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J]. 中国农业气象, 1989, 10 (3 ) : 33-38. [22] 姜华武. 水稻胚乳淀粉合成相关基因克隆与高温影响稻米品质 的分子生理学机制研究[D]. 杭州: 浙江大学, 2002. [23] 高如嵩, 张嵩午. 稻米品质气候生态基础研究[M]. 西安: 陕西科 1994. 学技术出版社, [24] 贾志宽. 稻米垩白形成的气候生态基础研究 [J]. 应用生态学报, 1992, 3 (4 ) : 321-326. [25] 程方民,朱碧岩. 气象生态因子对稻米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J]. 中国农业气象, 1998, 19 (5 ) : 39-45. [26] 周广洽, 徐孟亮, 谭周, 等. 温光对稻米蛋白质及氨基酸含量的影比,结实期高温胁迫下轻干湿交替灌溉可以促进籽粒 粒重和产量, 同时可以显著增加精 灌浆, 提高结实率 、 米率和整精米率, 降低热敏感品种的垩白粒率, 提高稻 米崩解值, 降低消减值; 重干湿交替灌溉则降低产量和 品质。赵决建[55]研究表明, 适宜的氮磷钾肥用量以及比 例、 开花期喷施硼和磷酸二氢钾混合液, 能够显著增强 水稻的抗高温热害能力, 大幅度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 另外,通过施用微量元素以及激素类物质也能增 强水稻品种的耐热性或减轻高温危害 。李文彬等 [56]研 究表明, 在高温条件下, 施硅能够显著提高水稻花药开 裂率和柱头上的授粉量,有利于保证水稻花的受精与 结实。吴晨阳等[57]研究表明, 硅钾制剂可以减轻水稻在 高温逆境下结实率的下降。Mohammed 等 报道, 采用[58]外源植物生长调节剂在高温之前进行处理,可以有效 减轻高温对水稻的危害, 其中以水杨酸效果最好。 汤日 圣等[59]研究表明, 在高温胁迫条件下, ABA 处理能有效 减缓水稻秧苗叶片中 SOD 活性的降低,降低 AsA、 GSH、 脯氨酸 、 可溶性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 对降低 膜脂过氧化程度、 减轻细胞膜的损伤、 提高水稻的抗热 性有积极作用。5 研究展望我国对水稻高温热害的研究起步较晚,且多集中 在高温对水稻产量、 品质以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上, 对水稻高温热害的形成机制和机理研究较少,且在耐 高温鉴定和评估中存在一定的不足。今后需加强以下 研究:一要加强耐高温水稻品种的选育和现有品种的 耐高温鉴定。 在新品种选育过程中, 要把耐高温鉴定与 病虫抗性鉴定同等对待,提早鉴别筛选高产优质多抗 品种。二要深入研究水稻高温热害以及耐热性的生理 机制和遗传机制, 为抗性育种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三 要建立快速、 简便、 易行且准确的耐热品种的鉴定方法 体系和完善的高温热害监测预警体系。四要积极开展 水稻高温热害的防御及调控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切实 减少实际生产中水稻高温热害的产量损失。参考文献[1] IPCC. 气候变化 2007: 综合报告[R]. 瑞士, 日内瓦, 104. [2] 田小海, 罗海伟, 周恒多, 等. 中国水稻热害研究历史、 进展与展 2009, 25 (22 ) : 166-168. 望[J]. 中国农学通报, [3] 罗孳孳, 阳园燕, 唐余学, 等. 气候变化背景下重庆水稻高温热害 发生规律研究[J]. 西南农业学报, 2011, 24 (6 ) : . [4] 张再君, 朱英国. 高温对不同类型杂交稻结实率的影响 [C] // 湖 2004. 北省遗传学会第七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30· 王志刚等: 水稻高温热害及耐热性研究进展 响[J]. 生态学报, 1997, 17 (5 ) : 537-542. [27] Resurrecion A P. Effect of temperature during ripening on grain 1977, 23 (1 ) : 109-112. quality of rice[J]. Soil sci plant nutr, [28] 程方民. 灌浆结实期温度对稻米糊化温度的时段效应分析[J]. 陕 1996 (1 ) : 3-5. 西农业科学, 西 [29] 刘媛媛. 高温胁迫对水稻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研究[D]. 重庆: 南大学, 2008. [30] 曹云英, 段骅, 杨立年, 等. 减数分裂期高温胁迫对耐热性不同水 2008, 34 (12 ) : 稻品种产量的影响及其生理原因 [J]. 作物学报, . 钟连进, 孙宗修. 灌浆结实期温度对早籼水稻籽粒淀粉 [31] 程方民, 合成代谢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 2003, 36 (5 ) : 492-501. [32] 滕中华, 智丽, 吕俊, 等. 灌浆期高温对水稻光合特性、 内源激素 和稻米品质的影响[J]. 生态学报, 2010, 30 (23 ) : . 中 [33] 张倩. 长江中下游地区高温热害对水稻的影响评估[D]. 北京: 2010. 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34] 石春林, 金之庆, 汤日圣, 等. 水稻高温败育模拟模型[J]. 中国水 稻科学, 2007, 21 (2 ) : 220-222. 张雪芬, 余卫东, 等 . 水稻高温热害风险评估方法研究 [35] 刘伟昌, [J].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09, 32 (1 ) : 33-38. [36] Challinor A J, Wheeler T R, Craufurd P Q, et al. Simulation of the impart of high temperature stress on annual crop yields [J] . Arric for Meteorol, 2005, 135: 180-189. [37] 潘敖大, 高苹, 刘梅, 等 . 基于海温的江苏省水稻高温热害预测 [J]. 应用生态学报, 2010, 21 (1 ) : 136-144. 申双和, 李映雪, 等. 高温胁迫下水稻红边特征及 SPAD [38] 谢晓金, 和 LAI 的监测[J]. 农业工程学报, 2010, 26 (3 ) : 183-190. [39] 张佳华, 姚凤梅, 李秉柏, 等. 星-地光学遥感信息监测水稻高温 热害研究进展[J]. 中国科学, 2011, 41 (10 ) : . 蒋晓英, 雷开荣, 等. 水稻耐高温研究进展[J]. 安徽农业科 [40] 陈旭, 学, 2008, 36 (33 ) : . Philippines, 1978[41] IRRI. Annual report for . Los Bones , 1984. [42] 森国谷男. 水稻高温胁迫抗性遗传育种研究概况 [J]//徐正进 译. 杂交水稻, 1992 (1 ) : 47-48. [43] 陈小霞, 景晓东, 梁小娜, 等. REC 法鉴定黄淮麦区 15 个小麦品 2009, 37 (31 ) : . 种的耐热性[J]. 安徽农业科学,2013, 19 (1 ) : 27-31 [44] 马晓娣, 王丽, 江矛, 等. 不同耐热性小麦品种在热锻炼和热胁迫 下叶片相对电导率及超微结构的差异 [J]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03, 8 (3 ) : 4-8. [45] 杨永杰, 符冠富, 熊杰, 等. 高温对水稻的影响及水稻耐热性测评 2012, 18 (1 ) : 39-40. 方法研究[J]. 中国稻米, 万丙良. 水稻耐热性的人工气候室鉴定方法研究 [J]. 安 [46] 陈庆全, 徽农业科学, 2009, 37 (14 ) : 6350. [47] 张宏玉, 刘凯, 钟平安, 等 . 水稻品种灌浆期耐热性的综合评判 [J]. 生态学报, 2006, 26 (7 ) : . [48] 周伟辉. 水稻耐热性生理机理和耐热资源的鉴定与筛选 [D]. 杭 2010. 州: 浙江大学, [49] 宋洪元, 雷建军, 李成琼. 植物热胁迫反应及抗热性鉴定与评价 [J]. 中国蔬菜, 1998 (1 ) : 48-50. [50] 田小海, 松井勤, 李守华, 等. 水稻花期高温胁迫研究进展与展望 [J]. 应用生态学报, 2007, 18 (11 ) : . 提高粮食安全保障能力 [J]. 求 [51] 郑国光. 科学应对全球气候变暖, 是, 2009 (23 ) : 47-49. [52] 曹立勇, 赵建根, 占小登, 等. 水稻耐热性的 QTL 定位及耐热性 2003, 17 (3 ) : 223-227. 与光合速率的相关性[J]. 中国水稻科学, [53] 盛婧, 陈留根, 朱普平, 等. 不同水稻品种抽穗期对高温的响应及 避热的调控措施[J]. 江苏农业学报, 2006, 22 (4 ) : 325-330. [54] 段骅, 俞正华, 徐云姬, 等. 灌溉方式对减轻水稻高温危害的作用 [J]. 作物学报, 2012, 38 (1 ) : 107-120. [55] 赵决建. 氮磷钾施用量及比例对水稻抗高温热害能力的影响[J]. 土壤肥料, 2005 (5 ) : 13-16. 王贺, 张福锁. 高温胁迫条件下硅对水稻花药开裂及授 [56] 李文彬, 粉量的影响[J]. 作物学报, 2005, 31 (1 ) : 134-136. [57] 吴晨阳, 马国辉, 付义川, 等. 优马归甲对水稻高温下结实率降低 的减轻效应[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1, 19 (6 ) : . Tarpley L. High nighttime temperatures affect rice [58] Mohammed A R, productivity through altered pollen germination and spikelet fertility 2009, 149 (6/7 ) : 999 [J]. Agricultural and Forest Meteorology , 1008. [59] 汤日圣, 张大栋, 童红玉. 高温胁迫对稻苗某些生理指标的影响 及 ABA 和 6-BA 对其的调节 [J]. 江苏农业学报, 2005, 21 (3 ) : 145-149.!!!!!!!!!!!!!!!!!!!!!!!!!!!!!!!!!!· 综合信息 ·河南省 2012 年审定通过的水稻新品种 (下 )类型 籼型三系杂交稻 籼型三系杂交稻 籼型三系杂交稻 籼型三系杂交稻 籼型三系杂交稻 籼型两系杂交稻 籼型三系杂交稻 选育单位 江苏省大华种业集团有限公司 四川省蜀玉科技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江苏中南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河南省信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河南省信阳穗源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江苏神农大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四川省绵阳市奎丰种业有限公司 亲本来源 D62A×信恢 2035 Ⅱ-32A×蜀恢 166 中南 1A×中莲恢 510 冈 46A×信恢 5330 冈 46A×荣恢 S×紫 66 冈 46A×奎恢 808 全生育期 区试产量 生试产量 (d ) (kg/667m2 ) (kg/667m2 ) 152.5 571.05 600.90 149.2 579.70 615.00 149.3 575.35 597.10 150.0 585.55 615.70 152.3 574.65 607.60 154.7 569.25 594.20 152.8 575.30 609.20 (中稻宣 )审定编号 品种名称 (豫审稻) 2012007 D 优
蜀优稻 166 2012009 中南优 1 号 2012010 冈优
紫金稻 8 号 2012013 冈优 808·31·
水稻高温热害及耐热性研究进展-是一个在线免费学习平台、通过收集整理大量专业知识,职业资料、考试资料,考试复习指导,试题资料等给大家分享;同时提供学习互动交流;更好的帮助大家学习。
相关文档:
搜索更多:“”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copyright &copyright 。非常超级学习网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客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李国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