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atzen是德国值得去的地方哪个地方?

汉诺威拉岑莫斯汽车旅馆(Messe Motel Laatzen)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好巧网专注于境外酒店搜索,让你明白住哪里...
评价文档:
汉诺威拉岑莫斯汽车旅馆(Messe Motel Laatzen)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文档试读已结束,请登录后查看剩余内容!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德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一览表
全球约有 750 个保护景点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其中德国拥有 27个。 德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一览表:1978 Aachen CAThedral 亚探大教堂1981 Speyer Cathedral 施佩耶尔大教堂班1981 Wurzburg Residence, including the Court Gardens and Residence Square 乌兹堡王宫1983 Pilgrimage of Church of Wies 魏斯朝圣教堂1984 Castles of Augustusburg Falkenlust 奥古斯都宫和猎鹰宫1985 St. Mary's Cathedral St. Michael's Church, Hildesheim 希尔德斯海姆大教堂和米歇尔教堂1986 Roman Monuments, Cathedral Liebfrauen-Church Trier 特里尔罗马建筑群,大教堂和修女教堂1987 Hanseatic City of Lubeck 吕贝克老城1990 Palaces and Parks of Potsdam and Berlin 波茨坦皇宫和园林1991 Abbey and Altenmunster of Lorsch 罗什修道院1992 Mines of Rammelsberg and the Historic Town of Goslar 戈斯拉尔的古城和拉梅尔斯贝格矿山1993 Bamberg 班贝格老城1993 MAULbronn Monastery Complex 毛尔布劳恩修道院1994 Collegiate Church St.Servatius, Castle and old Town Quedlinburg 奎德林堡慈善教堂,宫殿和老城1994 Volklingen Ironworks 弗尔克林炼铁厂1995 Grube Messel, an open-pit mine with 50 million years old fossils 麦塞尔矿井化石出土地1996 Cathederal at Cologne 科隆大教堂1996 Places of Martin Luther's activities in Wittenberg Eisleben 艾斯雷本和维腾堡的路德纪念馆1996 Bauhaus at Dessau and Weimar 德绍和魏玛包豪斯学校1998 Classical Weimar 古典魏玛1999 Wartburg Castle in Thuringia 瓦特堡1999 Museumsinsel (Museum Island) Berlin 柏林博物馆岛2000 Garden Kingdom of Dessau-Worlitz 德绍-沃里茨的园林2000 Monastic Island of REIchenau at Bodensee 博登湖中赖兴瑙岛上的寺院群2001 Coal-pit &Zollverein& at Essen 埃森工业文化园2002 Historical centre of Stralsund Wismar 施特拉尔松和魏斯玛的老城2002 Upper Middle Rhine Valley 莱茵河中上游河谷德国新增的世界文化遗产景点:德雷斯顿-易北河岸的文化景观,不来梅-市政厅和罗兰德雕像,萨克森州和波兰边境的穆斯考公园,源于科布伦茨附近,横跨黑森州,巴登符腾堡州,在雷根斯堡结束,长达500公里的罗马界墙,德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景点已达31个. 于1972 年,UNESCO一致通过了“国际保护全球文化及自然遗产公约国”。公约的主要目的是要针对自然及文化遣产,列出了所有特别具有历史价值,人类应尽责保护的地方。公约的目标更希望通过全人类、国家的合作,而作出有效地保护。当公约签定后,每个国家便要负责对该国领土的文化遗产作出负债及保护。而 UNESCO也将对这些国家作出相应的支持,从而更好发挥联合国其科学及文化组织之精神。资料来源:德国国家旅游局
全球约有750个保护景点被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其中德国拥有27个。全球约有750个保护景点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其中德国拥有27个。 德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一览表:1978AachenCathedral亚探大教堂1981SpeyerCathedral施佩耶尔大教堂班1981WurzburgResidence,includingtheCourtGardensandResidenceSquare乌兹堡王宫1983PilgrimageofChurchofWies魏斯朝圣教堂1984CastlesofAugustusburgFalkenlust奥古斯都宫和猎鹰宫1985St.Mary'sCathedralSt.Michael'sChurch,Hildesheim希尔德斯海姆大教堂和米歇尔教堂1986RomanMonuments,CathedralLiebfrauen-ChurchTrier特里尔罗马建筑群,大教堂和修女教堂1987HanseaticCityofLubeck吕贝克老城1990PalacesandParksofPotsdamandBerlin波茨坦皇宫和园林1991AbbeyandAltenmunsterofLorsch罗什修道院1992MinesofRammelsbergandtheHistoricTownofGoslar戈斯拉尔的古城和拉梅尔斯贝格矿山1993Bamberg班贝格老城1993MaulbronnMonasteryComplex毛尔布劳恩修道院1994CollegiateChurchSt.Servatius,CastleandoldTownQuedlinburg奎德林堡慈善教堂,宫殿和老城1994VolklingenIronworks弗尔克林炼铁厂1995GrubeMessel,anopen-pitminewith50millionyearsoldfossils麦塞尔矿井化石出土地1996CathederalatCologne科隆大教堂1996PlacesofMartinLuther'sactivitiesinWittenbergEisleben艾斯雷本和维腾堡的路德纪念馆1996BauhausatDessauandWeimar德绍和魏玛包豪斯学校1998ClassicalWeimar古典魏玛1999WartburgCastleinThuringia瓦特堡1999MuseumsinselMuseumIslandBerlin柏林博物馆岛2000GardenKingdomofDessau-Worlitz德绍-沃里茨的园林2000MonasticIslandofReichenauatBodensee博登湖中赖兴瑙岛上的寺院群2001Coal-pitZollvereinatEssen埃森工业文化园2002HistoricalcentreofStralsundWismar施特拉尔松和魏斯玛的老城2002UpperMiddleRhineValley莱茵河中上游河谷 于1972年,UNESCO一致通过了“国际保护全球文化及自然遗产公约国”。公约的主要目的是要针对自然及文化遣产,列出了所有特别具有历史价值,人类应尽责保护的地方。公约的目标更希望通过全人类、国家的合作,而作出有效地保护。当公约签定后,每个国家便要负责对该国领土的文化遗产作出负债及保护。而UNESCO也将对这些国家作出相应的支持,从而更好发挥联合国其科学及文化组织之精神。资料来源:德国国家旅游局||德国新增的世界文化遗产景点:德雷斯顿-易北河岸的文化景观,不来梅-市政厅和罗兰德雕像,萨克森州和波兰边境的穆斯考公园,源于科布伦茨附近,横跨黑森州,巴登符腾堡州,在雷根斯堡结束,长达500公里的罗马界墙,德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景点已达31个.||:evil::pint:||支持!||2000MonasticIslandofReichenauatBodensee博登湖中赖兴瑙岛上的寺院群这个去过啊,四个字,无聊之极。。。||::hyfq::xiaoding德国有自然遗产没??||查到貌似只有一个2002UpperMiddleRhineValley莱茵河中上游河谷||还有自然遗产一说(俺没文化)||:evil::hahah||德国的自然遗产是:1995GrubeMessel,anopen-pitminewith50millionyearsoldfossils||UpperMiddleRhineValley是文化遗产||觉得郁闷。。。小小个德国都那么多了,中国有几个啊:gg||中国有33处,仅次于意大利和西班牙,数量位于第3位。||谁来贴贴意大利?||查一下维基百科就行了::lol意大利(41项)40项文化遗产,1项自然遗产。(其中1项与梵蒂冈共有)瓦尔卡莫尼卡岩画(c,1979年)圣玛丽亚感恩教堂和多明我会修道院以及列奥纳多·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c,1980年)罗马历史中心、罗马城中享有治外法权的梵蒂冈管辖建筑和圣保罗教堂(墙外)(c,1980年,1990年):意大利的罗马历史中心(1980年)-梵蒂冈管辖的罗马城中享有治外法权的建筑和圣保罗教堂(墙外)(1990年)(与梵蒂冈共有)佛罗伦萨历史中心(c,1982年)比萨大教堂广场(c,1987年)威尼斯及其潟湖(c,1987年)圣吉米尼亚诺历史中心(c,1990年)马泰拉的岩洞民居(c,1993年)维琴察城和威尼托地区的帕拉第奥风格别墅(c,1994年,1996年)阿达的克雷斯皮(c,1995年)文艺复兴城市费拉拉及其波河三角洲(c,1995年,1999年)那不勒斯历史中心(c,1995年)锡耶纳历史中心(c,1995年)蒙特堡(c,1996年)拉韦纳的早期基督教建筑(c,1996年)皮恩扎城历史中心(c,1996年)阿尔贝罗贝洛的楚利建筑(c,1996年)卡塞塔的18世纪皇宫以及园林、万维泰利水道和圣莱乌乔建筑群(c,1997年)阿格里真托考古区(c,1997年)庞贝考古区、赫库兰尼姆考古区和托雷安农齐亚塔考古区(c,1997年)帕多瓦植物园(c,1997年)摩德纳的大教堂、市民塔和大广场(c,1997年)阿马尔菲海岸景观(c,1997年)韦内雷港、五村镇和群岛(c,1997年)萨伏依皇家建筑(c,1997年)巴鲁米尼的苏努拉西石头建筑(c,1997年)卡萨尔的罗马别墅(c,1997年)阿奎莱亚的考古区和主教教堂(c,1998年)奇伦托和迪亚诺河谷国家公园及帕埃斯图姆考古遗址和韦利亚考古遗址以及切尔托萨-迪帕杜拉(c,1998年)乌尔比诺历史中心(c,1998年)蒂沃利的阿德里亚纳别墅(c,1999年)阿西西的圣方济各教堂和其他方济各会建筑(c,2000年)维罗纳城(c,2000年)伊奥利亚群岛(n,2000年)蒂沃利的伊斯特别墅(c,2001年)东南西西里诺托谷地的晚期巴洛克风格城镇(c,2002年)皮埃蒙特和伦巴第的圣山(c,2003年)切尔维特里和塔尔奎尼亚的伊特鲁里亚墓地(c,2004年)瓦尔迪奥西亚(c,2004年)锡拉库萨和潘塔立克石墓群(c,2005年)热那亚的新街和罗利宫殿体系(c,2006年)
德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名片之《古典魏玛》古典魏玛英文名称:ClassicalWeimar所属洲:欧洲批准时间:1998批准标准1998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IIVI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18世纪晚期和19世纪早期,魏玛的小萨克森镇正是处于令人瞩目的文化繁荣时期,它吸引了众多的作家和学者,其中包括歌德和席勒。这次文化大发展主要反映在周边地区有很多高质量的建筑和公园。与歌德国家纪念馆,包括歌德之家。并列的是席勒和李斯特纪念馆、尼采档案馆以及另外16个历史性的纪念馆、纪念宫和纪念碑。魏玛古城的地基上有公爵夫人安娜.阿利娅图书馆,歌德和席勒档案馆,还有在某些方面千变万化却独一无二的建筑物以及魏玛内外的五个公园。在日,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作出遗嘱,嘱咐要保留他的珍藏品,并把它们的所有权传给尚未成年的孙子。当作家的最后继承人瓦尔特.冯.歌德在1885年逝世时,他作出遗嘱,将房子及其在弗劳恩海因的花园以及所有的珍藏品全部捐献给了萨克森-魏玛-爱森纳赫大公国,歌德的手稿则全部委托给大公国夫人索菲。随着歌德国家纪念馆和歌德档案馆的建立,1885年确立了魏玛古城的地基中心。这些研究机构的建立使得魏玛成为歌德研究的中心。在君主政体瓦解、魏玛共和国宣布成立后,歌德国家纪念馆、歌德花园别墅、维特姆斯宫殿、罗米斯开斯纪念馆、魏玛城堡、贝尔韦代雷的宫殿、蒂富特和埃特斯堡以及李斯特纪念馆一起成为图林根州的财产。1992年,歌德花园别墅、维特姆斯宫殿和蒂富特宫成为歌德国家博物馆的一部分。此外,该博物馆还包括1924年至1925年加入的李斯特纪念馆和罗米斯开斯纪念馆。1946年,魏玛城将已经先后于1847年和1917年成为该城市遗产的席勒纪念馆和基尔姆斯-克拉克乌纪念馆也并入歌德国家博物馆。同年,大公国公爵家族将歌德席勒档案馆的所有权上交,菲尔斯藤格鲁富特和俄式东正教小教堂也归入图林根州。1953年,政府将这些遗址和学者研究机构合并成“国家古典德国文化研究和纪念馆”。1954年,研究机构还掌管了多恩堡,1956年接管了尼特兹谢档案馆,1961年兼并了埃特斯堡宫,1969年,图林格地方图书馆加入,1969年至1971年间,又并了魏玛二代花园,蒂富特和贝尔韦代雷皇宫花园。随着时间的推移,歌德和席勒的其他纪念性遗址也都归到了图林根州。在德国重新统一后,1991年10月,魏玛的国家古典德国文化研究和纪念馆被重新组织为“建立魏玛古城”机构。歌德国家博物馆与歌德和席勒档案馆以及公爵夫人安娜.阿马利亚图书馆三者一起成为重建魏玛古城的三大主要行政管理部门。歌德国家博物馆行政机构主要负责管理突出的整体遗迹以及魏玛内外的博物馆。其中包括文学、音乐和哲学领域内关键人物的十个纪念馆,以及关于古代魏玛的新的长期展览,还包括十个城堡和可居住的宫殿以及三个历史陵墓。魏玛古城中的诺伊斯博物馆是一个现代艺术博物馆,始建于1864年,于1869年初步完成。它坐落于卡尔奥古斯特绿荫道的尽头。令人瞩目的是该博物馆与柏林的历史建筑赖希施泰格在某些方面有着惊人的象似,尤其是中央的圆屋顶简直就是它的缩制品。另一处纪念馆是歌德之家,它位于弗劳恩布朗,建于1709年,1782年以后,歌德一直住在这里。开始是租的它,后来成为该房屋的主人。不过现在,席勒之家和歌德之家都成为诗人笔下的博物馆了。歌德家族陵墓也是魏玛古城的一个纪念馆。从1818年起,魏玛的历史陵墓就一直在使用中。在它的中心是俄国东正教教堂式的皇帝陵墓,参观收费,并且不许拍照。歌德和席勒也在这个陵墓中,而歌德家族的其他成员夏洛特.冯.施泰因及库德雷家族和武尔皮乌斯家族则在这个皇帝陵墓之外。评价: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魏玛是一个高度文明的小城,许多作家及学者如歌德、席勒等都被吸引至此。这种现象也反映在其周围高水平的建筑物和公园上。||德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名片之《维斯朝圣教堂》维斯教堂英文名称:PilgrimageChurchofWies类别:文化遗产国家:德国所属洲:欧洲入选时间:1983年维斯教堂,意为“维斯受鞭打的救世主朝圣教堂”,位于德国巴伐利亚州施泰因加登镇维斯区,于1746年至1754年由约翰·巴普蒂斯特·齐默尔曼(JohannBaptistZimmermann,日—日)和多米尼库斯·齐默尔曼(DominikusZimmermann,日—日)兄弟设计建造,他们都是德国洛可可风格的画家和建筑师。维斯教堂采用了当时流行的洛可可设计,因相传教堂内的救世主像曾落泪而成为圣地,是一座雄伟的朝圣教堂,其室内装潢相当出色,1983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1985年至1991年花费了1060万马克进行整修。现在每年有超过一百万人来到这里,教堂内经常性地举宗教音乐会。5月1日是维斯每年朝圣的开始,而每年的6月14日和接下来的星期日则是“耶稣的眼泪”节,以纪念救世主雕像落泪奇迹的发生和维斯圣地的建立。维斯教堂(修建于1746年至1754年间)座落在风景秀美的阿尔卑斯山谷中,这是出自建筑师多米尼克斯·齐默尔曼的作品,是巴伐利亚人洛可可风格的优秀代表作,整个作品充满了活力、欢快,色彩丰富。维斯教堂中供奉的是一尊受鞭打的救世主雕像,由帕特尔·马格努斯·施特劳布和卢卡斯·施魏格尔兄弟于1730年在上巴伐利亚的施泰因加登修道院雕刻完成。传说日,维斯的一位名叫玛丽亚·洛吕(MariaLory)的女农民在救世主雕像的眼睛中看到了几滴眼泪,消息传开以后,很快引来了礼拜和朝圣的人潮,人们蜂拥前往一睹传说中流泪的救世主雕像,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维斯建造起了一座小型的礼拜堂,它就是维斯教堂的前身。1745年至1754年,齐默尔曼兄弟在AbtMarinusII.Mayer的带领下建造了现在这座洛可可风格的维斯教堂,圣坛上的画作是由慕尼黑的宫廷画师巴尔塔萨·奥古斯特·阿尔布雷希特(BalthasarAugustAlbrecht)创作的;四位西方世界伟大神学家希尔尼玛斯(Hieronymus)、安波罗修、圣奥古斯丁和额我略一世的雕像,是蒂罗尔画家安东·施图尔姆(AntonSturm)的成熟期作品;教堂的管风琴造于1957年。随着巴伐利亚地区政教分离的开始,19世纪初维斯教堂曾被下令准备拍卖和拆除掉,被当地的农民抢救了下来,也使得朝圣能够继续。白色的维斯教堂座落在风景秀美的阿尔卑斯山谷中。这是出自建筑师多米尼克斯·齐默尔曼的作品,是具有巴伐利亚人特色的洛可可式的优秀代表作,整个作品充满了活力、欢快,色彩丰富。在德国的维斯有100多个教堂和圣坛(祈祷祭拜的地方),而且从巴伐利亚北部到施泰尔马克(奥地利东南部一州)最南端,迄今为止已发现有1500多个类似这样的地方。到维斯旅游观光的游客,都会惊叹于维斯教堂的奇观:如此超脱、气魄辉煌,这样的建筑物竟然奇迹般的出现于这处几乎与世隔绝的隐蔽之地!从许多角度来看,许多不平凡的事的确在此处发生了。人类的眼泪是精神建筑的栋石,创造出维斯教堂这颗洛可可式建筑风格、闻名于人类历史上的璀璨珍珠。作为朝拜救世主之地,同时也是巴洛克建筑风格的艺术之宝,早在8世纪,维斯教堂的声望就已经风靡于整个欧洲。维斯教堂建在一片辽阔草地的正中央,由于该处地势比周围要高,所以即使从很远的地方,人们也可以一眼眺望到这座与众不同的教堂。整个建筑的设计思想都围绕着“朝圣”这个中心原则,它着重体现了苦难、悔罪和拯救。精雕细琢、超凡脱俗体现在维斯教堂的每一个细节中,但这一切看上去却并非华而不实,所有细节连同那些各式各样的装饰品都像是视觉感受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维斯教堂将建筑风格以及人们心中的“天堂”融入到装饰用的灰泥之中,如此天衣无缝的结合真是不可思议的奇迹。洛可可式的建筑风格在此处可谓是达到了极点,这也是绝无仅有的一例。除此之外,维斯教堂的神学来源也是不可估量的。教堂的精神中心上帝的儿子、人类的救世主——耶苏·基督。许多来自世界各地拜访维斯的游客,都希望能从这里获取生活的方向,教堂凭借自身的艺术表达形式和其精神源泉的力量,满足人们的欲望。||德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名片之《德昭和魏玛的包豪斯学校》魏玛和德萨奥的巴哈奥斯,又称包豪斯及其遗址英文名称:TheBauhausanditssitesinWeimarandDessau所属洲:欧洲批准时间:1996批准标准1996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IIVVI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魏玛的巴哈奥斯及其遗址始建于1919年,是巴哈奥斯的第一个居住点,当时它与皇家艺术学院同在一起。1996年,由亨利设计的早期风格的巴哈奥斯及其遗址(现在是魏玛-巴哈奥斯大学的所在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1919年4月,建筑师沃尔特在萨克森(德国东南部地区)-魏玛-爱森纳赫自由州的临时共和政府的支持下,在魏玛设计建造巴哈奥斯政府大楼,他以当时已存在的两个学院--艺术学院和工艺美院为基础,形成了一个新的艺术规划。但由于政治原因,巴哈奥斯于1925年被迫迁离魏玛,之后在德萨奥进行了后续工作。1925年至1926年,根据沃尔特的设计,著名的巴哈奥斯建筑在德萨奥建立起来。整个大楼全部是用玻璃、钢筋和混凝土建造而成,一切与建造者的初衷完全吻合,每一个物体都是整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大楼里同时兼有画室、工作场所、技校和舞台,这使巴哈奥斯,又称包豪斯建筑展现出独特的、富于创造性的风格。德萨奥的巴哈奥斯及其遗址将建筑的艺术和技术融合在一起,堪称现代工业文明的先驱。与建筑同样可以载入史册的是画家和巴哈奥斯其它艺术家的作品,它们已成为人类文明史中不可磨灭的组成部分。1932年,德国社会党成员强行关闭德萨奥的巴哈奥斯及其遗址,在战争中该遗址遭到了破坏,直到年才下大力气使它恢复了原貌,如今它已成为巴哈奥斯,又称包豪斯学派建筑的鼻祖,而且又恢复了它最初的功用:设立了专门的学院培养学生,其学科领域涉及建筑工程、设计和测量。魏玛的德意志国家剧院属于德国历史上最富有的剧院,德国剧作家,诗人席勒和歌德所创作的最重要的作品首先要在这里上演。这个剧院是歌德本人于1791年建立的,在他26年的苦心经营下,德意志国家剧院成为德国第一流的艺术舞台。在与生活和工作在魏玛的艺术家们的密切接触和广泛交流下,德意志国家剧院逐渐扩大了影响。自从1996年末到1997年初,德意志国家剧院一直在进行修复中,直到1999年2月才对外开放,以纪念巴哈奥斯,又称包豪斯遗址建立80周年,当时首演剧目是歌德的伟大作品《浮士德》。为了使建于1932年的歌德国家博物馆符合现代博物馆的各项标准,最近对其里里外外都进行了重新改造。在全新理念的指导下,歌德国家博物馆中的长期展览不再以展示歌德生平为重心,而是着重突出1750年至19世纪30年代这段时期的文学、政治及艺术成就,当然会对魏玛的经典之作给予特别的关注。一个藏有绘画作品的大厅、有关艺术和博物学的书库都位于一个叫做“藏品楼”的建筑之内,这所大楼与诗人的旧居恰巧毗邻。德萨奥巴哈奥斯基金会是一个致力于保护巴哈奥斯建筑遗产的组织,而且它正努力使巴哈奥斯建筑风格更好地符合今天的社会环境。这项工作将巴哈奥斯建筑分成几个部分,分别从工作场所、收藏品以及学院等不同方面着手。舞台上又有了演出,人们能欣赏到珍贵的展品,导游引导着游人游历巴哈奥斯及其遗址,这一切使得巴哈奥斯建筑焕发出勃勃生机。评价:1919年到1933年,始建于魏玛,又建于德萨奥,又称德绍的巴哈奥斯学校,又称包豪斯学校,改变了建筑风格,继承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传统。这个由学校教授建造并装饰的建筑物发动了中世纪的建筑运动,成为20世纪建筑学的早期雏形。||德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名片之《奎德林堡慈善教堂和老城》奎德林堡神学院,城堡和古城英文名称:OldTownofQuedlinburg所属洲:欧洲批准时间:1994批准标准1994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Ⅳ)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奎德林堡位于北德中部,地处哈尔茨山的边缘,波德河畔,这一地区还耸立着两座高山。奎德林堡建于公元10世纪,曾经是帝国的首都和贸易中心。公元919年至936年在位的国王亨利一世,在奎德林堡两座山脉中的一个侧面建造城堡,他的皇家驻地成为日耳曼王国弗兰哥的首都。公元936年,奥托大帝在同一座山的顶峰建立了圣瑟维提图斯教堂。这座牧师会教堂的影响扩展到整个王国乃至帝国。木笃会修道院在第二座山上建造。公元962年,奥托大帝由教皇约翰12世加冕为“皇帝和奥古斯都”,他使查理曼帝国重新走向辉煌,几个世纪以后,帝国成为闻名的神圣罗马帝国。公元944年,奎德林堡获得的公民权利证书,1040年和1134年两度重新获得。保证了城市在北海和阿尔卑斯之间开展贸易。奎德林堡迅速地发展了起来。公元12世纪,奎德林堡开始在靠近波德河东岸地区扩展。1330年,人们修筑了城墙,圈住了城市的两部分。1384年,奎德林堡成为低地萨克森联盟城市的一员。1426年,城市又成为汉萨同盟的成员。奎德林堡于1477年失去贸易特权之前,在同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16和17世纪,城市的经济和艺术重要地位依然在增加,而且出现了新型的半露木房屋。对于萨克森同盟而言,17世纪是灾难性的。1698年,奎德林堡的保护国出卖了勃兰登堡的选民,1618年,包括普鲁士公国在内的各公国开始扩张。帝国根基世俗化以后,奎德林堡于1802年合并到普鲁士王国。城河沿着防御城墙呈现不归则的轮廓,部分城墙受到保护。老城中狭窄、曲折的巷道,年代久远可追溯到公元10世纪。城市的新建部分有统一的规划,建造于公元12世纪,形成中世纪的格局。老城的中心靠近城市主要广场,是知名的市场。山上建造有城堡,城堡附近环绕着建筑,组成该城市独特的核心。罗马风格、哥特风格、文艺复兴风格和巴洛克风格的建筑遍布整座城市,形成奇特的建筑景观。圣瑟维提图斯牧师会教堂建于公元10世纪和12世纪之间,是城市中极为重要的建筑。数量众多的半露木式住宅属于15至17世纪,建筑非常细致,沿着城市弯曲的街道与城市广场接壤。奎德林堡是建于中世纪欧洲城市的典范,城市保留了大量的高质量的木制结构建筑。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位于萨克森.安哈尔特州的奎德林堡是萨克森.鄂图大帝统治王朝期间,东法德帝国首都。从中世纪开始就一直是一个繁荣的商业城。保存完好的木框架建筑使奎德林堡成为欧洲中世纪城市的杰出典范。它的学院教堂是罗马风格的杰作。||德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名片之《维腾堡和艾斯雷本路德纪念馆》艾斯林根和维腾贝格的马丁.路德纪念馆英文名称:TheLutherMemorialsinEislebenandWittenberg所属洲:欧洲批准时间:1996批准标准1996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VVI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马丁.路德出生在一个从中世纪向现代化过渡的时代,这个时代充满了动荡不安,人们越来越怀疑已有的世界观,同时,人们又对世界充满了新的虔诚。无论在艺术方面,还是在科学方面,人文主义者和文艺复兴者都把教会的墨守成规抛在一边。建立的大学越来越多,其中包括维腾贝格大学。它是萨克森州诸侯弗雷德里克.特.维斯于1502年在所居住的城镇创办的。这所大学很快发展为德国最著名的几所大学之一。1525年6月马丁.路德的婚礼给遭遗弃的修道院带来了新的生命。路德在1514年曾经是圣.玛丽教堂的一个牧师。他认为“一个基督教徒是掌管万物的自由人,也不受制于任何人;同时,一个基督教徒是万物的仆人,也受制于每一个人。”在1517年的春天,发生了一起滥售免罪符的事情。那些有罪的人只要买约翰.特策尔的免罪符就不必再为他们的罪行担心了。在日,路德写信给教堂负责人,要求立即停止滥售免罪符的行动。他还随信附寄了自己的95个反驳论题。这些论题标志着宗教改革运动已经开始了。这次改革推动了继续反对罗马的战斗,然而却违背了路德自己的最初意愿,即仅靠圣经教义来取得成功。对路德来说,最重要的事情便是把《新约》从原来的希腊文翻译成德文。而且还要思考如何实践改革的问题。路德的追随者在维腾贝格进行了这项改革。牧师们结婚,不再举行弥撒仪式,双方思想得以交流,并组织了一个“同心会”。1522年3月,路德已经打破了对旧偶像的崇拜,对新合约的需求或者甚至是暴力的需求变得迫切起来。他稳妥地接管并规范了这场运动。然而,马丁.路德依然坚信,可以只通过圣经教义取得成功。在1523年,路德最终自己首先开始了宗教改革。1520年和1521年是改革运动的决定性阶段,马丁.路德编译了教堂和非宗教的全面的改革内容。日,教皇威胁要把他逐出教会,这使改革达到了它的第一个高潮。教会给反叛者60天的时间以让其收回他所教的所有东西。12月10日,改革者当众焚烧了教规书籍、出版物以及一份教皇布尔法令的复件。这样,于日,教会正式驱逐了路德。教皇宣布路德是一个被驱逐者,按照帝国法律是必须被驱逐的。然而,又给路德一个最后撤消改革的机会,在日,路德在沃尔姆斯的国会中勇敢的坚持了他的教义,这样,皇帝查尔斯五世便把他置于帝国的严禁之下。路德纪念馆原本是为定居在那儿的隐士建立的一所修道院。萨克森州的诸侯弗雷德里克.特.维斯把这个纪念馆跟他于1502年在维腾贝格建立的大学连在了一起。在1504年和1507年间原来圣神医院的一部分也跟它建在了一起。计划中的修道院建筑只有南翼得以完工。早在1556年以前,修道院的拱廊就已经被拆除了。1518年,进行了大规模的整修。然而,在1522年修道士们解散的时候,仅修完了所谓的寝宫部分。修道院建筑包括四个讲经大厅,还有食堂和圣经教室。原计划在修道院中建设更多的建筑,但最后只完成了少数几个附属建筑。1503年前存在的医院小礼拜寺,修道士们将它作为教堂使用。新教堂的建设始终没有完成。1524年,政府将此建筑指定为马丁.路德的私宅。马丁.路德在1525年结婚后跟他的家人一直住在这儿。在1532年,该地区的诸侯正式将这幢建筑物给马丁.路德作酒店用。1535年后,马丁.路德就对它进行了修改,他扩建了地下室,把西翼改建为自己的家庭居所,即“路德起居室”,直至现在,它还完好无缺。他的妻子,卡塔琳娜.冯.博拉,定制了一扇很大的正门,门中央是一个壁龛和一个弧形的龙骨尖顶饰物。为了迎接1983年马丁.路德的500年诞辰纪念日,在年间对它作了刷新。室内的一切,包括墙壁、地板、天花板和门的构造都是完好无缺的,保持了19世纪的房屋设计特色。路德于1535年在一层的大厅中竖立了一面墙,这样,起居室就形成了。它是路德生活、学习的地方。直到今天,它的主要部分依然保持完整。从1983年起,路德纪念馆主要展览“年的马丁.路德”,讲述他把改革作为终身事业的事迹。11间房子中的大约1000幅陈列品展示了他生活工作中最重要的阶段。评价:在萨克森的这些纪念馆展现了马丁.卢梭和他的信徒米郎克荪的生活。纪念馆包括米郎克荪在维腾贝格的住所、马丁.卢梭1483年~1546年在艾斯林根和维腾贝格的住所、教堂以及他日发起世界宗教和政治革命新纪元的城堡教堂。||德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名片之《施特拉尔松和魏斯玛老城》施特拉尔松德和维斯马老城英文名称:HistoricCentresofStralsundandWismar所属洲:欧洲批准时间:2002遴选标准:标准ii:施特拉尔松德和维斯马是13世纪到15世纪汉萨同盟文德地区的领导核心城市。17世纪到18世纪,施特拉尔松德和维斯马又成为瑞典抵御德国势力范围入侵的行政和军事管辖区,为发展波罗的海地区汉萨同盟城市极富特色的砖制建筑形式、建筑技术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同时也促进了瑞典时代的防御系统的发展;标准iv:施特拉尔松德和维斯马对汉萨同盟时期的贸易城市的建造技术发展和典型城市形式起到了决定性的影响作用,具有代表性的建筑有教区的教堂、市政厅和一些商业建筑。维斯马Wismar和施特拉尔松德Stralsund是梅克伦堡-前波莫瑞州濒临东海的两座城市,风景优美,都有着辉煌的历史。如果任其败落,将是人类文化的一大损失。维斯马在保护其港口和运河一直做得相当好,而施特拉尔松德的历史中心自13世纪以来几乎没有任何变化。14世纪,施特拉尔松德和吕北克是德国东海地区最重要的两个城市。但它随着汉萨同盟的衰亡而衰落了,直到完全丧失它的经济地位。约翰内斯修道院和港口是旅游者必到的地方。有82公顷面积的施特拉尔松德市老城是汉萨同盟时代自由城市发展的又一座纪念碑,市容景观极富特色。市政厅是该市的象征。临街一面的建筑物体现了不同时期的建筑特征。居民表面楼富丽堂皇的装饰证明了这座汉萨城市曾经的富有。施特拉尔松市位于前波莫瑞地区,离波兰边境不远。当年,施特拉尔松是一座光辉的汉莎贸易城市,一度甚至曾使吕贝克市父母官们羡慕不已。可是,今天有谁还会想起这段历史呢?施特拉尔松市作为海上贸易中心的光辉时代可以追溯到中世纪。1234年,施特拉尔松获得城市自立权以后,它与波罗的海的其它城市,其中有吕贝克、维斯玛和罗斯托克结成了强大的汉莎联盟。施特拉尔松市的帆船远航俄国、斯堪的纳维亚和西欧,带来了法国的葡萄酒、挪威的鳕鱼和俄国的皮毛。走在施特拉尔松市小胡同里不平的铺路石上,游客可以感受到这个城市的历史。尽管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炸弹造成了很大的破坏,但是考古学家在施特拉尔松市总能找到乐趣。这里的街道和广场象几百年前一样,仍然保持着中世纪棋盘式的格局。老城的核心在一个小岛上,几乎完全为大海怀抱。蓝色和红色是这个城市的主体颜色。晴天时,寺院、市民住房和教堂的朱红色外墙在蓝天碧云下闪闪发光。许多哥特式砖石结构的房屋都是十七和十八世纪时盖成的。当时,经过三十年战争后,施特拉尔松市处于瑞典的统治下,成了瑞典的波莫瑞州首府。豪华的市政厅大门上的市徽就是这个时期的文物,它是这个城市的象征。维斯马是中世纪晚期及汉萨同盟兴盛时期的见证人。在整个德国北部城市中,它的市中心部分是最具中世纪风貌的。中世纪遗留下来的港湾和通航用的水道仍然保持完好。中世纪向东迁徙的商人们就在如今维斯马所在的地方歇脚。其他的人则敢于深入波罗的海,在宁静的海湾中找到歇息的地方。有些人则不愿意再往前行进了,于是便留了下来。附近的小河维塞马拉水为商人们的聚集区命了名:维斯马。19世纪时,通过航运贸易,维斯马曾经繁荣一时。20世纪以后发展成一个以造船业为主的工业城市。这座城市繁荣起来,并同吕贝克和罗斯托克结为三市联盟,由此发展而成为中世纪最强大的商业帝国:汉萨同盟。赤裸裸的金钱和异国货物甚至也吸引了许多害怕光明的人。海盗们在波罗的海上抢掠一切他们可以到手的东西。著名的海上大盗克劳斯.施托特贝克据说就出生在维斯马,或者在这里生活过。但是不久这些海盗们便人头落地了。汉萨同盟大获全胜。维斯马变得如此富庶,它的腰缠万贯的市民们集资建起了宏伟的带有高大砖砌塔楼的教堂-这不仅仅是为了炫耀,也是为了让靠岸的船只有所参照以确定方向。特别是瑞典人前来维斯马的道路畅通无阻。不过,回去就不那么简单了,因此瑞典人干脆就多待一段时间-这一待,就是整整250年。在老城中确定自己的方位并不是那么简单的。许多游客倘佯在精心修复、错落相间的房屋之间,而汽车则排列成队试图从狭窄的小巷来到市中心。车流从市里的街巷纷纷涌向中心的集市,在那里汇聚成一片车的海洋。拥有1万平方米的这个广场堪称北德最大的广场之一。观看广场周围的建筑,便仿佛走在建筑史书中一般:哥特式的阶梯山墙,清晰的文艺复兴式的线条,还有巴罗克式的繁琐的装饰相互映衬。集市上还有一个已生铜锈的水亭,一百年前,维斯马人还从这里汲取饮用水呢。20世纪对这座城市没有产生什么影响。没有遭到炸弹摧毁的,也随着岁月而坍塌,被风吹散了,比如1990年,乔治教堂的一部分就是这样倒塌的。在波罗的海滨生活总是意味着,要向天气做斗争,而且要迎风扬帆。船总是用得着的。很久以来,维斯马就一直在建造船只。造船厂如今是维斯马的工业命脉。城边上巨大的厂房就象一块大型蓝色积木一样。这里制造的许多船只往往载着货物重返维斯马的油港、钾盐港或远洋码头。||德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名片之《柏林和波茨坦普鲁士皇宫和园林》波兹坦与柏林的宫殿与庭园英文名称:PalacesandParksofPotsdamandBerlin所属洲:欧洲批准时间:1990批准标准评为遗产的年代及标准:99年,C(Ⅰ)(Ⅱ)(Ⅳ)波兹坦位于中德北部的侵蚀山脉和冰川区内,距离柏林10公里。柏林纳森林和哈维尔河形成的一系列湖泊和池塘,为波兹坦的宫殿和庭园提供了优越的自然资源。这个地方的历史,人们最早能追溯到公元10世纪。这里在历史上曾经是政治和文化生活中心,现在是柏林地区的主要城市。公元10世纪,斯拉夫部落占据了波兹坦地区;公元12世纪,阿斯卡尼亚王朝在这里设城建立了统治。在中世纪时期,霍亨佐伦人迁徙到勃兰登堡平原,这是波兹坦在历史上的转折点。1617年,他们在波兹坦建造城堡,作为他们的居住地。1618年至1648年的30年战争以后,统治者弗里德里希.威廉()在这里建造宫殿,重建了城市。1685年,波兹坦敕令颁布以后,胡格诺派教徒和荷兰人源源不断地涌入城市,他们也与波兹坦的繁荣有很大的关系。在位于1713年至1740年的弗里德里希.威廉一世统治时期,城市的主要功能加强了,建立了法国教堂和荷兰居民。在位于1740年至1786年的弗里德里希二世时期,波兹坦进入其兴盛期,它成为普鲁士事实上的首都。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二世热衷于艺术与文学,他促成了无忧宫庭园和宫殿的发展。1756年至1763年的7年战争之后,他建造了包括新宫殿在内的许多建筑。19世纪,在位于1840年至1861年的弗里德里希.威廉四世国王,在无忧宫庭园内增建了7座建筑和庭园。其他的庭园和公园整体因此也增加了空间。波兹坦是城市设计中的杰作,它根据自然背景,从有利的视觉角度来组织城市中园林和宫殿建筑,在设计中运用了对称和自然的原则,后者借鉴了英式花园的风格。尽管建筑样式丰富和风格多样,整座城市仍然保持着和谐。除了巴洛克或古典风格,这里还有洛可可风格,无忧宫庭园正是这种混合风格的卓越典范。克诺贝尔斯多夫、辛克尔和莱内,这些著名的艺术家使19世纪盛行的复古主义在早期的无忧宫庭园建筑中留下了足迹。“波兹坦的别墅和庭园是卓越的艺术成就,其折衷主义的运用和大胆的创新意识使其更具独特……一系列的建筑和景物杰作建筑在狭小的空间内,各个建筑的迥异风格并没有破坏整体布局的和谐,它的设计思想逐渐地跨越了时间……”“波兹坦的无忧宫是很多影响的结晶……。波兹坦是18世纪欧洲城市和艺术时尚的结合,城堡和庭园提供了一种新的模式,它们大大地影响了奥德河东部的建筑艺术的发展和空间的拓展。”这个地方“是建筑创新和园林艺术的典范,同时也是欧洲内部的君权观念的体现”。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拥有500公顷的公园和150座从1730年到1916年期间建造的建筑物波茨坦宫殿和庭院的结合构成子一个艺术体系。它的唯一感觉就是折衷的自然性。它一直延伸到柏林采伦多夫区,并且宫殿和庭院把哈弗尔河和格列尼克湖连接起来。位于桑图谢――苏西宫殿的伏尔泰宫是1745年到1757年弗雷德里克二世在位其间修建的。||德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名片之《柏林博物馆岛》柏林博物馆岛英文名称:MuseumsinselMuseumIsland,Berlin所属洲:欧洲批准时间:1999批准标准1999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IIV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柏林是一座著名的博览会城市,其中博物馆名目繁多、包罗万象:德意志民族学博物馆向人们展示了欧洲德语区从17世纪至今的民族文化活动物品;史前及古代历史博物馆展示了欧洲及小亚细亚史前及早期的文物珍品、旧石器及中石器时代的文化等;古文物馆展出的是希腊和罗马古代艺术品、雅典及意大利的花瓶和绘画及古代金饰珍品等。此外,还有埃及博物馆、印度艺术博物馆、民族学博物馆、东亚艺术博物馆、邮政博物馆、乐器博物馆等。这些博物馆通过各种引人入胜的方式,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柏林老博物馆同其后的新博物馆、国家美术馆、博德博物馆及佩加蒙博物馆组成柏林著名的博物馆岛。其中以佩加蒙博物馆所收藏的大型硬代建筑物部分最具盛名。如希腊佩加蒙神庙的祭坛、公元前二世纪左右的小亚西岸密列特的市集大门和巴比伦的依舒塔尔城门。包豪斯档案、设计博物馆(Bauhaus-Archiv,MuseumfuerGestaltung)是一处有关包豪斯学派档案展览及研究包豪斯学校的设计、建筑及艺术的博物馆。包豪斯(建筑)学派是建筑设计的派别之一,一九一九年瓦尔特.格鲁皮阿斯创立于魏玛,它综合了功能建筑、抽象艺术、革新使用建筑材料;在设计上不用实用装饰并以综合应用技术、工艺和设计美学,以不区分纯美术和实用美术为其纲领。此博物馆于1964年由沃尔特.克罗皮尤斯设计,并于1979年开放。档案室、图书馆、演讲室及行政办工室位于大楼北面,而南面则有四个展览厅。布罗汗博物馆是一处集青春艺术风格、装饰派艺术及功能主义于一身的州立博物馆,专门收集和研究新艺术、装饰派艺术及功能主义的历史资料。装饰艺术和绘画是两个主要涉及的对象。通过精心挑选的玻璃物品、陶瓷、银及金属作品、家具、地毯、灯饰等,博物馆引进新艺术及功能主义建筑。手工艺博物馆(Kunstgewerbemuseum)是德国同类型博物馆中历史最悠久的。二次大战中虽然遭到严重破坏,但还拥有一些全世界最重要的欧洲手工艺品。博物馆位于屈尔特尔弗朗及正在修建中的科派尼克城堡。手工艺博物馆收藏艺术历史里古典时期后的物品,包括丝绸和服饰、镶板及家具、玻璃、象牙及瓷制器皿等。在屈尔特尔弗朗的博物馆大楼约有7000平方米、介绍由中世纪至新艺术年代手工艺的发展及差异。在地库的新收藏系列展出了二十世纪的手工艺品及一些工业产品,后者比一些个别的手工艺品更能反映现今的生活方式。工业设计收藏系列博物馆本是柏林工业设计学院(“InstitutsfuerindustrielleGestaltung”)的一个参考系列。二十世纪日常文化博物馆(WerkbundarchivE.V.-MuseumderAlltagskulturdes20.Jahrhunderts)由1973年成立的德国手工艺联会的资料记录活动发展而成。最初博物馆的目的为记录德国手工艺联会的历史,博物馆的另一目标为研究大量生产的物品的历史及其美的一面,还有二十世纪的日常文化发展。博物馆于1986年搬进了位于柏林的马丁-克罗皮斯博现址,此后它便成为了手工艺联会档案、二十世纪日常文化博物馆。博物馆视自己为一间文化历史博物馆,它包含设计史、科技史、思想系统史、社会史、艺术史及感知史。此外,柏林博物馆还包括两处目录博物馆:比勒费尔德和达姆施塔德博物馆。世界遗产报告中指出柏林博物馆是推进现代博物馆建筑设计最好的说明,是启蒙时代的一种社会现象,并影响了法国革命。这个博物馆是城市的象征,也是想象变成实体的最好例证。评价:柏林博物馆属于18世纪启蒙运动的一种社会现象的产物。它的五个部分建于1824年至1930年,完成了预想中的计划,并推动了博物馆设计向前发展。每个部分均由不同的方案设计而成,然后组成一个有机的艺术整体。博物馆融合的重要性是体现了文明的高度发展,提高了城市建筑和建筑质量。||德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名片之《德昭沃里茨园林》||德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名片之《维尔茨堡主教宫》维尔茨堡主教宫英文名称:WzburgResidencewiththeCourtGardensandResidenceSquare所属洲:欧洲批准时间:1981批准标准1981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Ⅰ)(Ⅱ)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维尔茨堡居住区位于法兰克福和纽伦堡之间的河谷盆地里,四周山峦起伏。维尔茨堡城是座千年古城,最初的宗教中心,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发展成为繁荣的手工业城市。自从1803年以来一直处在巴伐利亚州的管辖之下,它以和谐的对称之美而著称,是德国南部巴洛克时期最为宏伟精美的建筑。凡到过这里的人,无不为它气势恢宏的设计所深深地感染和震撼。主教宫殿前面饰以浅黄色的沙石;站在排列整齐的豪华的房间里,美丽的花园、宽大的楼梯以及富丽堂皇的中央大厅尽收眼底、一览无余:巴洛克式的建筑风格,丰富的雕饰,整体巍巍壮观,而每一部分又是及其精美纤细。德国曾是一个极其信奉宗教的公国,而维尔茨堡居住区作为其时的政府所在地,不仅吸收了当时在德意志南部占主流地位的巴洛克艺术和建筑风格的精华,而且也融入了纪念顺博恩家族的历史意义。顺博恩家族在巴洛克时期产生了无数的主教。1720年,来自顺博恩家族的约翰恩.菲利浦.弗朗茨在此打下了地基,并委托一个名叫诺伊曼的建筑师全权负责设计和施工。诺伊曼在这之前曾博得了该建筑订约人(即约翰恩.菲利浦.弗朗茨)的叔叔--美因茨(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西部城市,莱茵兰-法耳次州首府)选帝侯(德国有权选举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诸侯)和约翰恩.菲利浦的兄弟--维也纳(奥地利首都)副长官的青睐;最后诺伊曼不仅将二者各自的主建筑师纳为旗下,而且还聘请到了两位享誉巴黎的法国宫廷建筑师。其中约翰恩.菲利浦兄弟的建筑师卡尔负责该建筑内部的设计并于1729年正式着手规划,为了使维尔茨堡居住区呈现典型的欧洲风情,他找来了一大批维也纳、意大利、哈普斯堡低地(比利时)的艺术家。在那些外表几乎千篇一律的房间中脱颖而出的是一个改造过的带镜子的橱柜和大理石制成的小礼拜堂,它们是那样独具匠心,与众不同,以至于人们见后总是过目不忘。整个居住区竣工于1744年,8年后,来自威尼斯的泰波罗创作了大厅中的壁画,这幅悬挂在楼梯上的巨大壁画,至今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天花板油画。评价:这座德国最大最漂亮最奢华浮夸的宫殿,是在两位先后继位的王室大主教的资助下兴建的。由一批以诺伊曼为首的来自世界各地的建筑师、油漆师、雕刻家和泥水匠共同建造的,四周围绕着美丽的花园。||德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名片之《班贝格老城》班贝格老城英文名称:TownofBamberg所属洲:欧洲批准时间:1993批准标准1993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Ⅱ)(Ⅳ)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班贝格城位于巴伐利亚州,距离南面的纽伦堡50公里,雷格尼茨河和美因河交汇区3公里处。城市山丘众多,而且深入山谷,占据着河流沿岸和岛屿,并被分成两个部分。班贝格建于公元1007年,曾经发挥着帝国城市和贸易中心的功能,是上弗兰哥地区的主要城市。公元9世纪,班贝格是巴奔堡伯爵的驻地。在这一时期,加洛林帝国不断被分割,日耳曼尼亚王国内部各派斗争激烈。公元前738年,阿勒颇被亚述帝国吞并,随即于亚历山大大帝死后并入了琉西帝国,公元前65年被罗马人占领。亨利二世于1007年在班贝格建造主教宫殿,巴伐利亚大公和德国皇帝从1002年直到1024年也建造宫殿。对于欧洲人而言,宏大的建筑是为政治和宗教目的服务的。在这个时代,班贝格拥有城市的地位。几座大修道院和教堂建立起来。整座城市呈十字架形状。在12至13世纪,班贝格在王公-主教的权威下又有所发展,建于1007年的宏大的主教教堂得到重修,显示了当时班贝格商业的繁荣。中世纪末期,班贝格的经济和艺术重要地位并没有被削弱。它的港口服务于美因河沿岸的的城市。市民和王公之间存在着分歧,城市在纠纷中继续发展。17世纪末和18世纪期间,班贝格的文化艺术活动非常活跃。18世纪末的启蒙运动的影响波及到国家的南部。数量众多的巴洛克风格的建筑在这一时期得以修建。这些建筑包括宗教建筑,例如圣.马丁教堂,特别是市民建筑,包括新式住宅和市政厅。1803年,班贝格成为巴伐利亚的一部分,城市的文化生活繁荣兴旺起来。班贝格城由三个中心组成,部分地区环绕着防御工事,勃格斯泰兹山上的建于11世纪的大教堂居于优势地位;因塞尔泰兹岛建于12世纪的是市场区域;河流的南岸以艾乌尔斯泰兹建于中世纪的古建筑而闻名,包括市场公园。班贝格的建筑具有重要的艺术地位。它的大教堂,同时具有罗马和哥特式特色,建筑实例说明了拉昂和兰斯大教堂建筑和雕刻艺术的再生。它的哥特式建筑影响到北德和匈牙利,波希米亚也被它的巴洛克建筑所影响。班贝格地区的城市设计和建筑属于中世纪,文艺复兴对城市形态和从11世纪以来的中欧城市演进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由于班贝格的城市规划和大量的宗教和非宗教建筑,它成为早期中世纪中欧城市的标志和典型代表,并因此得到保护。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从10世纪开始,班贝格城就成为联系斯拉夫民族尤其是波兰和pomernia民族的要地。12世纪是班贝格城的繁荣时期,当时它的建筑风格对于北德和匈牙利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还是18世纪晚期欧洲启蒙运动的中心,南德的伟大哲学家黑格尔和霍夫曼就住在那里。||德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名片之《德累斯顿易北河谷》德累斯顿易北河谷DresdnerElbtal,或书写为DresdenerElbtal,是易北河流域之一部分,是文化地理景观的名称,包含了文化与自然地景。德累斯顿素有“易北河上的佛罗伦萨”之称。德累斯顿的易北河谷是一个长18公里的延易北河地带,宽度在500米至3公里之间,总面积为19.3平方公里。顺着易北河从西岸至东岸,有宇毕高皇宫、德累斯顿展览场、国际会议中心、易北河前岸老城、易北河乡村地景、普鲁士区公园、阿尔伯特堡皇宫与罗马浴池、马克斯·普朗克协会分子生物与遗传研究中心,十九世纪的住宅文化、圣彼得堡别墅于布拉塞维次、蓝色惊奇(蓝桥)、易北河之洛施维次区、劳伯加斯特船、易北维森与玛丽亚教堂之河畔疗养地、匹尔尼次皇宫公园与水域皇宫等景观。特别是长147米的钢桥、空中铁路、古老的渡船(起源于1879年)和成立于1900的造船厂至今仍在使用中。德累斯顿空中铁路。1880年以后,Elberfeld和Barmen这两个城镇之间急需一条新的交通线路,由于地面上已经没有空地,所以科隆的工程师EugenLangen的在易北河上架设悬挂空中铁路的设计方案被采纳。这条铁路于1898年开始建设,日由当时的德国皇帝威廉二世亲自乘车测试这条空中铁路,日,这条铁路对公众开放。这条铁路是全钢结构,在建构、工程技术方面都是当时最先进的,100年之后的今天,这条空中铁路依然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悬挂铁路,目前德国正在对这条铁路进行翻修,希望它再运行100年。德累斯顿天主教堂。奥古斯特三世信奉天主教之后,下令修建一座天主教教堂。于是,德累斯顿天主教堂由意大利建筑大师GaetanoChiaveri在年间建成了,这是德累斯顿-萨克森地区规模最大的巴洛克风格的天主教堂,该教堂内部装饰华美,布道台上有雕塑大师BalthasarPermoser的洛可可式的雕塑,祭坛上有RaphaelMeng的壁画,管风琴是GottfriedSilbermann的最后杰作。虽然这座大教堂逃过了18、19世纪的战火,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在劫难逃,被夷为平地,1945年开始重建,1971年完工。1980年,这座大教堂成为德累斯顿-麦森教区的主教教堂,这座易北河边的天主教堂也成为德累斯顿的一道美丽的风景。易北河谷集地理及人文景观于一身,其宫殿建筑艺术是巴洛克风格建筑艺术与19世纪平民建筑的完美结合,堪称德国宫殿艺术的代表。2004年7月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定为世界文化遗产,由于坚持建造一条有争议的桥梁,德国德累斯顿易北河谷被从《世界遗产名录》中除名,成为自从名录设立以来继阿曼阿拉伯羚羊保护区之后第2个下榜的景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设的世界遗产委员会日在西班牙塞维利亚举行的会议上做出这项除名决定。据报道,遗产委员会的21名委员有14位赞成除名,5位反对,两位弃权。德国媒体评论说,这是德国文物保护的黑色一日。德累斯顿政府以缓解交通堵塞为由,不顾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反对和批评,于2007年底开始在河谷内建造一条长635米的桥梁,计划2011年竣工通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桥梁会破坏河谷的整体景观,建议用河底隧道替代。去年他们把易北河谷列入受到威胁的世界遗产红色名单,向德国发出除名警告。不过德国当地政府官员却坚持,对建桥德累斯顿已经通过全民公决,德国宪法法院也裁定认可,教科文组织是用名录问题对德累斯顿进行勒索。德累斯顿易北河谷被除名之后,全球各地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景观还有877处,它们分布在145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德国还剩下32处。据联合国新闻网站报道,2007年,由于阿曼把阿拉伯羚羊保护区的面积缩小90%,并且计划在那儿勘探油气,世界遗产委员会在与阿曼多次磋商无效后,决定将它除名。||德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名片之《巴特穆斯考园林》德国,波兰交界处穆斯考尔公园德国公爵皮克勒公园内的“新王宫”。这座意大利式建筑风格的王宫建于1520年至1530年间,是穆斯考尔公园内的主建筑。穆斯考尔公园位于德国和波兰交界处的巴德穆斯考小镇。在2004年苏州举行的第28届世界文化遗产大会上,7月8日通过决议,将由德国和波兰联合申报的穆斯考尔公园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德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名片之《吕贝克老城》汉萨同盟城市―吕贝克英文名称:HanseaticCityofLübeck所属洲:欧洲批准时间:1987批准标准1987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Ⅳ)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吕贝克荷尔斯泰因地峡,距离汉堡50公里,特拉沃河使吕贝克有了向波罗的海和北欧开放的河口,历史上吕贝克是贸易中心,为汉萨同盟的主要城市。吕贝克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1000年左右,当时的“吕贝思”城是一处皇家所在地和贸易中心。1143年绍恩堡的阿多尔夫二世在特拉沃河和维肯内茨河之间建造了一座商业城市,仍沿袭了原来的名字叫做吕贝思,萨森皇帝在位时后场大火摧毁了吕贝思城,吕贝克城也随之诞生,狮子亨利重建了吕贝克城,狮子亨利希在罗马兵营建立城市的时候,吕贝克环绕着大的长方形的市场发展而成。1159年此城进入繁荣时期,富于活力贸易中心已经形成,其影响力堪与威尼斯媲美。吕贝克以惊人的速度发展成为北欧的商业中心。另一与此城历史有同等重要地位的人是弗里德里希二世,他于1226年确立了吕贝克城独特的地位和自由权力,把它定为一处皇家自由城市。这标志着城市的市民不再属于某个公爵、伯爵或教皇管辖,而是直接属于皇帝管辖。其特殊地位维持了711年。13世纪城市联盟兴起,1241年,吕贝克作为公认的贸易商埠,与汉堡共同建立了汉萨同盟。同盟形成了最初的德国进出口商人和城市。城市在西方文艺复兴时期建立起来,逐渐控制了北欧的海上贸易。吕贝克成为汉萨同盟的盟主。大约在14世纪,汉萨同盟达到了它的鼎盛时期。在那个时候,同盟在议会中拥有自己的席位,直到16世纪末期城市依然繁荣。当市场上出现竞争对手以后,15世纪时一系列困难出现了,尽管汉萨同盟采用各种各样的手段努力维持自身的地位,但是它逐渐地衰落了。1618年至1648年的三十年战争,对于同盟是致命的打击。尽管在第二次大战期间城市遭到破坏,经过一系列的修复和改进工作,吕贝克汉萨同盟城市仍然保持了15至16世纪宏伟的贵族住宅街道景色,具有历史价值的地区位于特拉沃Trave河的北岸。这些建筑包括著名的砖门和盐楼,这是汉萨同盟强大的见证。古老的城市中心仍然保持着1942年轰炸的痕迹。作为一个整体,城市在它的结构和它的转石色彩上是和谐的。尽管在战争中摧毁了部分建筑,吕贝克依然是一处中世纪建筑的宝库,并被列入世界目录。两个属于吕贝克城建立时期的纵向的轴心穿越城市,水路环绕着城市。大型公共广场镶嵌有市场和大教堂,也容纳了古老的市政厅,各式各样的宽阔的街道,它们通常是曲折的,形成网络环绕着广场,从一个街区穿越另一个街区。1173年亨利开始着手兴建了北欧最大砖石质教堂-吕贝克教堂。圣马丽和圣彼得教堂也于同期开始兴建。吕贝克城不仅在亨利的引导下奠定老城规模,而且时至今日,仍保持了原来的风姿,每一个走在吕贝克城的人都确实在踏着上千年的古道。吕贝克城由于是历史最可信的见证区,它被总结为“汉萨同盟和它在海上商业历史上具有国际重要地位”。评价:建立于12世纪,作为汉萨同盟的前首都,直到16世纪才成为北欧的重要商业中心。到今天它仍是海上商贸中心,尤其在北欧国家之间。除去二战中所受的损毁,这座老城的结构,大部分由15世纪到16世纪的贵族居所,一些古迹、教堂和盐场仍保持完好无缺。||德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名片之《戈斯拉尔古城和拉梅尔斯贝格矿山》赖迈尔斯堡矿和戈斯拉尔古城英文名称:MinesofRammelsbergandtheHistoricTownofGoslar所属洲:欧洲批准时间:1992批准标准1992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Ⅰ)(Ⅳ)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评为遗产和报告:世界遗产委员会第16届会议报告。赖迈尔斯堡矿山和戈斯拉尔古城建立于公元922年,位于德国中北部下萨克森州境内,汉诺威东南70公里哈尔兹山区,距离赖迈尔斯堡1公里。赖迈尔斯堡-戈斯拉尔历史上曾是皇家都城,为采矿、行政、贸易中心。历史渊源:公元3世纪,赖迈尔斯堡山区成为采矿业中心,主要金属矿藏为银、铅、锌、黄金。10世纪以来,该地的采矿活动持续了一千多年;1988年停止开采。919年至936年在位的亨利一世国王创建了戈斯拉尔。他为城市市场选定地址,并发布有关采矿的法律。11世纪初,亨利二世皇帝同样被该地区的富有矿藏吸引,在赖迈尔斯堡山脚下修建了一处皇宫。直到1253年,戈斯拉尔一直是神圣罗马帝国的主要居民中心。按当地的采矿活动需要,城市围绕皇宫向外发展起来。大大小小的教堂和喷泉为城市增添了景色。中世纪末,戈斯拉尔的选矿、冶炼和贸易活动达到空前繁荣。城市加入了汉萨同盟并发挥着重要作用。1450年左右城市发展处于旺盛阶段,接下来的一个世纪中,城市进行了整修(主要是市政厅)和重建城堡的工作。建立了大量的同业公会,同时修建了大量半木结构房屋。1552年,布伦瑞克公国占领了赖迈尔斯堡并一直经营管理,直到1886年被普鲁士吞并。城市结构:戈斯拉尔是在防御城堡内密集修建起来的,围墙两侧有护卫塔楼,城市周围绿树环抱。城中集市广场上,由青铜圆碗叠加成的喷泉其历史可以追搠到帝国时代。狭窄的街道和林荫路组成了中世纪风格布局。15到16世纪形成的城市整体布局完好保留至今。罗马式、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和巴洛克式建筑组成城市的艺术景观。几个世纪中修建的大约1500座独创性的半木结构房屋与整个城市融为一体。大量工业遗迹成为赖迈尔斯堡卓越采矿史的见证。赖迈尔斯堡历史中心拥有中欧最大规模的开采冶炼中心,以及开发时间远远超过其它地区的矿床。几个世纪以来,在欧洲起着及其重要的经济作用。它是人类创造性的杰出代表。历史中心最为完善地体现了一种独特的,结合中世纪重要采矿中心与行政和贸易功能的城市-工业综合格局,并且完好无缺地保存下来。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位于赖迈尔斯堡附近的戈斯拉尔城,由于拥有富饶的赖迈尔斯堡金矿,使得它在汉萨同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从10世纪到12世纪,它一直是德联邦的圣地罗马帝国的中心。从中世纪开始这个拥有大约1500多座15世纪到19世纪的半木结构房屋的历史中心就保存的十分完好。
http:www.bmvbs.deenTransportRoads-,Schedule-of-Fines.htm都是很详细的,有些内容估计中国人都不习惯,比如超车太慢要被罚,看到行人想过马路但没有减速也要被罚...||Newfinesasfrom1February2009tocombatthemaincausesofroadaccidents不错,整理了一下链接,还是英文的,大家学习一下,谁来翻译一下,加分加威望!||我来吧,正好加强学习交通法规.新老罚款对比,新标准2月份开始执行.||酒后驾车罚款明细||未与前车保持安全车距:我的理解是,如果路边指示牌表明保持车距70m,如上图,那么在车速超过80kmhr时,与前车距离为35,28,21,14,7米的情况下,不同的处罚标准.||绿箭头违章:解释:个人理解,德国规定红灯时不得右转,但是信号灯下有'绿箭头'时可以无视红灯,但是必须确保无行人穿越或其他危险.||肇事逃跑:1.扣5分:如果表现悔改,如果法院减轻判罚或没有判刑事故发生于交通干道,较少物损,24小时内主动投案的;2.扣7分:如何其他.||未靠右车道行使的||道口违章||行使中使用手机,故意违章使用手机的扣分未包括:1.机动车40欧元,扣1分;2.自行车25欧元;||高速路和机动车道||违章超车||斑马线如果行人明显要过马路时妨碍行人穿越斑马线,或接近斑马线时未减速,或在斑马线超车的:80欧元,扣4分||红灯||让行标记
AugsburgHbfBerlinOstbahnhofBochumHbfDortmundHbfDüsseldorfHbfDüsseldorfFlughafenDuisburgHbfEssenHbfFrankfurtMainHbfFrankfurtMainFlughafenHamburgHbfHannoverHbfHannoverMesseLaatzenK鰈nHbfK鰈n-DeutzMannheimHbfMünchenHbfNürnbergHbfStuttgartHbfWürzburgHbf||更多详细官方信息看这里http:www.db.desitebahndeunternehmenkonzernkonzernthemenrailnetmobility__net.html||提醒都不是免费的。而且肯定比网吧上网要贵。大家有个心里准备,||是收费的,我在科隆机场搜到网络了,要用信用卡交费才给登陆密码。到麦当劳去上网好了,都是免费的无线网络,至少新加坡的麦当劳都有免费无线网络。德国的就不太清楚了,应该有的吧,猜的。::shame||麦当劳是免费的吗我也想知道...
||转贴一篇亲身经历来德国头几年都是一个模式,读语言、找房子、申请学校。衣食住解决了后,看看德国高速公路建得那么好,就想学开车了。于是先找几个过来人探听一下,一圈下来,心就凉了半截,花一大笔钱是难免,在德国学车一小时四十到六十不等,通常都需要三四十小时,加上考试费用,算算是要花两千五到三千马克,差不多是打一个月的工了。这还不算,在这里一次通过率只有三分之一,再考一次就等于多花七八百马克;有一个美国人在自己国家里开了十五年的车,从没出过事故,到这来第一次愣是没考过,我也没见德国事故少到哪里去;又说什么考三次不过参加愚商测试,看看考生是不是脑子有问题,据说有个考题就是把三个生鸡蛋叠在一起,就算哥伦布来也没戏,谁要在那试个没完,是别想再考驾照了。权衡再三,想想自己脑子虽不太灵,也不是太糟,实在想体验那速度的感觉,决定还是乘年轻学开车。 主意已定,打电话咨询几个驾校,选了个便宜的,报了名,正儿八经开始学了。先是理论课,必须要上的,十节,每节一个半小时。那些老师水平一般,要么就是幻灯片一张张放,解说两句;要么是唾沫飞溅,说他碰到哪些生死关头,化险为夷。几个星期熬下来,课上完了,开始准备理论考试,这时显出咱们国家教育体制好了,六七百道选择题考四十道当然不在话下,实在看不懂就背下来,考试的题是一模一样,顺序都不变。虽然允许错三道,兄弟我还是混了个满分。 理论考过,这万里长征才名副其实走完第一步。接下来就是上路开车,头一次练在停车场,教练是个快六十的老头子,刚见面还挺客气,闲扯两句后,让我坐在驾驶座上,讲了一下哪是油门刹车离合,就在停车场上练加速减速,加油门踩离合一档上二档松离合,再加油门踩离合二档上三档松离合,然后再从三档到二档到一档,一百五十米长的停车场来回开。练了半个小时,老头子看差不多了,就让我往大路上开。我心里直打鼓,这怎么能行?我这还糊里糊涂,他就要上路?上路开了一阵儿,心里好多了,他那里离合刹车油门不停的帮我踩,我只要像打电子游戏一样掌握方向,实在偏得太远,老头子就一把手上了方向盘,把我拉回来。一个半小时下来,我是筋疲力尽,手脚都不听使唤了,比干一天活还累。几个星期过去,开了快二十个小时,开始摸着点门道,也不再怎么熄火了,就开始上高速公路。这是我梦寐以求的,德国高速公路有些地段不限速,驾校的车虽只是雪铁龙,也还不赖,一百七八公里每小时该没有问题。上去以后老头子只让开一百三,快慢都不行,只好超几个货车过瘾,眼睁睁看别人一辆辆赶过去。 开完高速老头子开始不对劲,先是不停找毛病。比如,说我开得太慢,说什么六十就要开到六十,五十九也不是六十;然后就是冷嘲热讽说我眼神不好,交通牌都看不到;要不就是我离骑自行车的太近。反正总是有毛病,搞得我神经紧张,一点自信都没了,怀疑自己是不是有开车的能力。回家后就开始检讨,想想今天又犯了哪些错误,下次碰到该怎么办。这么一开又是二十小时,腰包是越来越瘪,经济上压力大了,就和老头子说想要去考试,老头子倒爽快,说你只要一个半小时不犯错,我就让你去考,还和我分析利弊,说第一次不过就等于你多开二十个小时。我想也对,宁可保险也不冒险。十个小时下来我觉得不对劲,老头子一个劲儿搞些难题给我,慕尼黑本来就是个老城市,交通复杂,我一条路刚开熟,不犯错了,他有弄几条复杂的单行道让我开,一出问题,老头子就说你这样还去考试,考官要笑死了,五分钟就让你往回开。我问,那我还得开多长时间?他说再二十个小时吧。我说那岂不是开八十个小时了吗,别人四十小时就考出来了?老头子说八十也不多,我这里好几个一百小时多呢。我这才意识到中了计,他是想把我拖住,因为这时德国已到了冬天,学车的不多了,这时他们驾校老师是能拖一个是一个,没学生他们就失业了。回家打电话给别人,才知道每个学车的几乎都碰到这个问题,有些是吵起来,争取要考试,这也有坏处,因为考试时老师坐旁边,万一他使坏,找个机会踩刹车,那考试就马上泡汤。有一个就是栽在老师手里;有些是换老师,也不好,每个老师要求不一样,你在一个老师手下开熟了,换一个就说你这不对那不对,跟他说那个是这么教的,他就说那教得不对,你要按我的要求。电话打完,还是得自己拿主意,看看兜里是没几个钱了,决定还是搏一计,去考试。 找到驾校老板,讲了我的情况,老板很开明,说是可能有些老师拖学生,于是就先给我换个老师,跟他开一个小时,然后由我自己决定要不要考。约了个时间,和新老师见了面,一个四十岁左右的大块头,虎背熊腰,先问了下我的情况,说你怎么六十小时还不考试,诉完苦就让我开给他看,开了一阵自己也知道不怎么样,他倒耐心,不停说我应该放松,一个小时很快过去,他就拿写好名字的考试单给我,说下周二考试,带单子来交钱。我问那我要考试要注意什么呢,大块头说别紧张就行。我心里想上一个老师是刁钻刻薄,这个又像不负责任。唉,事已至此,只好硬着头皮上了。 考试那天早早起来,望望窗外,晴空万里,艳阳高照,运气该不错。再一次想了一遍考试中该怎么做,坐车去驾校。准时到了驾校,还没轮到到我,一共九个学生,全是大块头教练的学生,我是第七个,才考了三个,就先交了钱,坐那里和其他考生聊天,探听到头三个都过了,心里又兴奋一些,今天这个考官看来好对付。基本上三刻钟一个人,四号也考过了,马上就到我了,有点坐立不安,自己给自己打气,这么好的势头就把我也带上吧。五号回来是满脸欢欣,不用说也过了。六号出去后,我就赶紧再回忆练车中犯了哪些错误,临阵磨磨枪,还没磨好,大块头进来了,我一看表,才十分钟,出问题了,大块头和我们剩下的三个人说,刚才那个开的离路旁停的车太近,你们要注意一些。向我点点头说,该你了。跟他出去上了车,先和考官认识一下,一个年青人,和我讲了几句,说了些别紧张就像你平时开之类的话,而我紧张得根本没全听懂,只是一个劲点头。一切就绪,检查一下档位,调整后视镜,打火,开左转向灯,回头看后面车况,松离合,一切顺利,车平稳起步了。考官命令转了几个路口,上了一条限速六十的公路,就没有再说话,我就捡直往前开,这时教练和考官拉起家常,问考官家里老太太身体怎么样了,寒暄一阵,又感叹老人身体要保重,我是不停东张西望,表示我时刻在注意周围车况,实际上只是头部运动,哪看得见别的车。好在别人一看我只开六十,就知道要么是老太太,要么是初学开车,那敢往我边上靠,一个个超了过去。两个人聊得差不多,考官就让我拐进三十公里区,开了几条路,还好,单行道的牌子也看到了,找了块空地让我倒停车。这倒停车老头子没怎么教我练,所以全是凭感觉,时好时坏。我就方向盘向右打死,脑袋向后看,慢慢松离合,车子一点点后退,我也在一点点找感觉。我还没拿准什么时候该回方向盘时,就看大块头一只手在肚子前画圈,这个动作坐在后排的考官是看不到的,心里一喜,好不犹豫回打方向盘,慢慢摆正车子,停好后大块头开了一下车门,让我看了一下车离路旁石阶的距离,当然是没问题,考官也没说什么,就命令我往回开。看看表,半个小时过了,眼看大功告成,心里一阵狂喜,不觉放松了警惕,回来路上两次一脚油门闯了黄灯,归心似箭啊。回到驾校,大块头先下车招呼下一个,我和考官在车上,一瞬间脑子闪过若干个人因为小问题没通过的镜头,就听考官问道,最后一个黄灯是怎么回事,我说我有点紧张,就踩了油门,考官说你可以很好的停在交通灯前的,说着顿了一下,接着道,恭喜你,你拿到驾照了。 回家的路上发现世界也变的美好许多,半年的心血换来一张塑料片,感慨一番后开始琢磨驾照是有了,车子呢?德国买车倒不贵,低档七万公里也就两三千,就是保险太贵,一年也要一千五,汽油也要近千块,买不起。还是租吧,几个朋友工作的公司和租车公司有协定,只须付半价。于是搞了部奥迪阿四,几个人上了高速公路,看到不限速的标志后踩足油门,一百七的感觉是不错,看来在德国开车是一种享受,尝试上两百,终于在一个长下坡找到了机会,开到了两百一,初学乍练,那一刻我就觉得我们在飞,飞到哪我也不知道,吓了一身冷汗,赶紧减速,自己不要紧,一车性命呢。 后来和在德国学车的人聊,每个人都有部辛酸史,也有考四五次的,也有考了以后再不敢开车的,回头想自己还算幸运,一次就通过了。买车再也没打算,老老实实坐地铁,夏天时偶尔租车和大伙儿逛逛阿尔卑斯山,在盘山公路上练练手艺。||看来在德国考个驾照真是要命啊!还是美国好啊!||60个小时,确实多了一点,关键是银子花了不少,呵呵||我国内有驾照,但是在德国从新学的.全部费用大概750Euro,笔试两次,路考一次.因为笔试拖了一个假期,两个学期学完的.当时也不着急,全当每周开车去玩一次.普通,特殊路段好象分别都是用了十二学时.最便宜的听说有花四百左右的,不过是换照.||看着跟英国的过程差不多哦。||欧考了3次滴。:-P:-P:-P:-P||没做MPU?:14||偶在国内有驾照,去年年底换成德国驾照,虽说笔试路考都是一次通过,但前后还是花了我800多欧,心疼阿。但是自从拿到了驾照,偶就开始自觉不定期的向租车公司送钱,短短半年里把和德国接壤的国家(除东欧)都自驾了一把。想想在欧洲开车真爽,看看车费油费真疼!||::lf||“说什么六十就要开到六十,五十九也不是六十;然后就是冷嘲热讽说我眼神不好,交通牌都看不到;要不就是我离骑自行车的太近。反正总是有毛病,搞得我神经紧张,一点自信都没了,怀疑自己是不是有开车的能力。回家后就开始检讨,想想今天又犯了哪些错误,下次碰到该怎么办。”——同感:cry::-o||好贴好贴,当年俺考本本是用得国内驾照转考,国内学出来以后开车没过5000公里,所以比较紧张。练车得时候,第一个教员就说再练2个课时就行,下次又说再练2个。我当时就觉得不对,我虽然开得不够好,但是也不能老听他不着边迹的说啊。尤其是俺的德语也不行。。。当即找驾校要求换教官,换个教官就好多了,严格但是不会让我紧张,考试得时候,教官使劲跟考官聊天,别看考官聊得起劲,看路什么的一点也不放松。(直到最后都记得我有一次限速30,开得快了点)驾校么,一个考生一回来就马上请考官休息,咖啡,早饭,伺候得好好的。。。我运气比较好,一共开了10个学时,我的朋友一样转驾照就没那么好运气,开了将近40个学时。我唯一遗憾是没马上拿到驾照,当时外国人的驾照不是马上交手里的。后来据说好些了,即使没有驾照也给个临时驾照。上礼拜,俺的驾照已经3年了。3年里,上下班加上出去玩也开了20多万公里。3年一过,保险开始大幅度下降,开心。。。建议各位想学车的XDJM要早学,除非你能把国内的驾驶时间公证过来,否则3年内买车,保险是非常贵的。总结一下,自己好好练习重要,选到好教练也是非常重要滴。祝愿各位准备考的XDJM们好运~||能不能说一下你养一辆车的费用。最好能给出具体的数据什么的。谢谢了||保险和税的大致情况如下:车子的型号年份(新车和老车会贵一些)排气量(越大越贵)是否敞篷(敞篷车会贵不少)车子是否有过事故等等驾照三年内的人,保险数额大约是150%开车无事故,每年保险递减,最低好像是60%事故以后,如果是驾车者方的责任,保险会涨一个级别。三年内的驾照,保险+税的年费用最便宜的大约在1300上下,不包括自车维修,意外损坏,盗窃险等。验车是两年一次,包括车检和排气两项。价格不祥,我今年中交给车行,让他们换了两个轮胎,清洗齿轮箱(不开箱)换机油办理验车,一天取车,一共是350||谢谢半仙很有用。平均下来,你每个月花在车上支出大概多少欧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德国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