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篇《论国家治理与法治课程标准及其意义》的论文

科技论文写作常识及课程考查要求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科技论文写作常识及课程考查要求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主题帖子积分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120556
课程名称:信息检索与毕业论文写作
英文名称:Writing Scientific Papers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学& & 时:18
学  分:1.0
适用对象: 农学专业
考核方式:考查(平时成绩占总成绩30%)
先修课程:不限
二、课程简介
本课程围绕科学技术活动中所涉及的各种写作方法进行系统、全面的讲授。课程共分5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介绍课程基本情况和科技人才道德建设;第二部分,包括第三章至第五章,介绍信息获取、科研选题和立项申请;第三部分,包括第六章和第七章,介绍科研设计、试验实施和数据分析;第四部分,包括第八章至第十章,介绍学位论文与科技论文的写作、以及论文投稿和修稿;第五部分:包括第十一章和第十二章,介绍成果申报、知识产权与专利申请。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本学科是方法论,课程目的主要是阐明自然科学研究的基本原理和技术,介绍科学研究的基本规范,重点讲授信息获取与科技综述写作、学位论文实验与写作方法,引导学生开展科学研究的兴趣,培养学生运用学术资料的能力、把握科研选题的能力、实施科研试验的能力、分析实验与调查资料的能力、撰写科技文章的能力和开展科研创新的基本能力。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绪论
(一)目的与要求
1. 了解科技研究方法与写作的发展历史与学习的目的意义,科学研究方法的特性和功能;
2. 掌握自然科学方法与社会科学方法、科学方法与技术方法的异同;
3. 熟练掌握科技研究方法、科技写作方法的分类与特点。
(二)教学内容
1. 主要内容
科学技术研究方法的概述;自然与社会科学方法的关系;科学研究方法的特性和功能;科学技术写作的概述;学习科技方法与写作的意义。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1)基本概念:科学方法;科技写作。
(2)知识点:论文的要素与功能、科技写作人称的选择与运用。
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1)科技写作的特点。
(2)科技写作的作用。
(三)课后练习
(1)科学技术研究经历哪些发展阶段?各有何特点?
(2)当代大学生如何提高科技写作能力?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与提问相结合。
第二章&&科学技术与人才培养
(一)目的与要求
1. 了解科学技术人才的社会作用;
2. 掌握科学技术人才成长的条件和科学技术人才的职称评聘;
3. 熟练掌握科学技术人才职业道德建设的内容。
(二)教学内容
1. 主要内容
科学技术人才的社会作用;科学技术人才成长的条件;科学技术人才的职业道德;科学技术人才的职称评聘。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1)基本概念:职业道德;科技道德;职称评聘。
(2)知识点:科学技术人才职业道德建设。
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1)专业技术人员的资格条件。
(2)科学技术人才职业道德建设。
(三)实践环节与课后练习
1. 如何把握专业技术人员资格条件,实现个人专业技术职务的晋升?
2. 如何加强科学技术人才职业道德建设?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与提问相结合。
第三章&&信息获取与科技综述
(一)目的与要求
1. 了解积累资料的作用、科技文献的种类和资料搜集的途径;
2. 掌握网络检索方法与本专业主要网址;掌握科技综述的概念与特点、作用与意义;
3. 熟练掌握科技综述写作方法。
(二)教学内容
1. 主要内容
科技信息获取的途径与方法;科技综述的特点、作用和写作方法。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1)基本概念:科技综述;科技报告。
(2)知识点:网络检索方法;科技综述观点的提炼。
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1)搜集资料有哪些途径?
(2)科技文献有何种类?
(3)网络检索方法与专业网址。
(4)科技综述的主要特点。
(5)如何正确把握科技综述的写作方法?
(三)实践环节与课后练习
1. 提供与本专业密切相关的网址5~10个;
2. 通过社会调查研究,撰写调研报告1篇或通过科技文献搜集整理,撰写科技综述1篇。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提问、上网搜索和分组讨论相结合。
课堂讨论:如何写好科技综述?
第四章&&课题类型与科研选题
(一)目的与要求
1. 了解科学研究课题的类型、科研选题的基本概念与目的意义;
2. 掌握科研选题的一般程序与注意事项;
3. 熟练掌握科研选题的基本原则。
(二)教学内容
1. 主要内容
科学研究课题的类型;科学研究选题的方法。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1)基本概念: 课题;论题;题目;选题。
(2)知识点:选题的主要途径与注意事项。
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1)科学研究课题的主要类型。
(2)课题、论题和题目三者的异同。
(3)如何把握选题的基本原则?
(4)选题有哪些主要途径?
(5)选题要注意那些事项?
(三)课后练习
1. 按科研分工,科学研究课题有哪些类型?
2. 课题、论题和题目三者的异同。
3. 选题的主要途径及其注意事项。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提问和课题讨论相结合。
第五章&&科技计划与立项申请
(一)目的与要求
1. 了解国家科技计划管理的主要类别;
2. 掌握广东省科技计划管理的主要类别;
3. 熟练掌握国家和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的立项申请书写作。
(二)教学内容
1. 主要内容
科技计划的类型、特点;立项申请文书的写作方法。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1)基本概念:纵向课题;横向课题;“973”计划;“863”计划;“948”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软科学计划;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
(2)知识点:立项申请书的写作。
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1)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有哪些主要类别?
(2)简述国家和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评审标准。
(4)广东省科技计划的评审标准。
(三)课后练习
1. 如何把握立项申请书中的“立项依据”?
2. 如何把握立项申请书中的“技术路线与设计方案”?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与提问相结合。
第六章&&科研设计与试验实施
(一)目的与要求
1. 了解研究试验的类型与方法,试验研究的步骤与试验结果的初步处理;
2. 掌握研究试验设计的原则、要素与原理;
3. 熟练掌握研究试验设计的条件控制。
(二)教学内容
1. 主要内容
科研试验的设计;科研试验的实施。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1)基本概念:定性试验;定量试验;决断试验;对照试验;模拟试验;析因试验;生产试验;系统试验。
(2)知识点:科研试验方案的设计;科研试验的条件控制。
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1)研究设计的基本要素与一般原则;
(2)研究设计的基本原理与条件控制;
(3)试验的类型与方法;
(4)试验结果的处理。
(三)课后练习
1. 如何控制试验研究的各种条件,以提高试验的质量?
2. 试验中本质与非本质的区别?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与提问相结合。
第七章&&试验统计与分析技巧
(一)目的与要求
1. 了解试验统计的基本概念、定量与定性资料的统计分析方法及其意义;
2. 掌握试验结果的整理;
3. 熟练掌握生物统计软件包的使用。
(二)教学内容
1. 主要内容
试验结果的整理;试验统计与分析;生物统计软件包。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1)基本概念:示意图;直方图;线型图;显著性检验;试验误差。
(2)知识点:定量与定性资料的统计分析方法。
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1)如何进行图、表设计?
(2)定量数据与定性数据的统计分析方法有何差异?
(3)简述主要的生物统计软件包。
(三)实践环节与课后练习
1. 如何合理设计表格?
2. 选用1~2种生物统计软件如SAS、DPS等进行实践操作练习。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与提问相结合。
第八章&&论文规范与写作技巧
(一)目的与要求
1. 了解科技论文的基本要求与撰写步骤;
2. 掌握科技论文的表达方式与写作技巧;
3. 熟练掌握科技论文的写作格式。
(二)教学内容
1. 主要内容
科技论文的基本要求;科技论文的表达方式;科技论文的撰写步骤;科技论文的写作格式;科技论文的写作技巧。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1)基本概念:科研论文;报道性文摘;指示性文摘;报道-指示性文摘;关键词;主题词;分类号;顺序编码制;著者——出版年制。
(2)知识点:科技论文的表达方式与写作技巧。
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1)科技论文的基本要求。
(2)作者署名的条件是什么?
(3)参考文献著录的原则有哪些?
(4)如何把握科技论文的层次标题?
(三)实践环节与课后练习
1. 如何确定论文的致谢对象?
2. 如何著录参考文献?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提问和课堂讨论相结合
第九章&&投稿修稿与论文发表
(一)目的与要求
1. 了解学术刊物的一般特点与分类;
2. 掌握适合本专业投稿的国外刊物;
3. 熟练掌握科技论文的投稿与校对。
(二)教学内容
1. 主要内容
学术刊物及其载稿特点;科技论文的投稿与校对。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1)基本概念:投稿;录用;发表;退修;退稿;校对。
(2)知识点:投稿刊物的选择与论文修稿。
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1)学术刊物的一般特点是什么?
(2)适合本专业科技工作者投稿的国内外英文刊物主要有哪些?
(3)如何选择投稿刊物?如何修稿?
(三)课后练习
1. 论文发表分哪几个阶段?
2. 论文作者自校时的注意事项。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与提问相结合。
第十章&&学位论文与写作要领
(一)目的与要求
1. 了解学位论文的概念、特点、作用与要求;
2. 掌握学位论文的选题原则,试验结果的正确处理与整理;
3. 熟练掌握学位论文的撰写与答辩。
(二)教学内容
1. 主要内容
学位论文的概述;学位论文的规格;学位论文的选题;实验设计与实施;学位论文的撰写;学位论文的答辩。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1)基本概念:毕业论文;学位论文;毕业设计;变异本式摘要;附录;注释表。
(2)知识点:学位论文的特点与撰写。
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1)学位论文的选题与开题报告的撰写。
(2)学位论文的写作方法。
(3)论文答辩材料的准备。
(三)实践环节与课后练习
1. 本专业学位论文撰写规格。
2. 如何提高论文答辩的质量?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提问和分组讨论相结合。
讨论题目:“学位论文基本写作规范”
第十一章&&科技报告与成果申报
(一)目的与要求
1. 了解科技报告的概念与种类,写作格式与要求;
2. 掌握科技成果鉴定文书和科技成果奖申报书的写作。
(二)教学内容
1. 主要内容
科学技术报告文书的概述;常见科学技术报告的写作;科技成果申报文书的概述;科技成果鉴定文书的写作;科技成果奖申报书的写作。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1)基本概念:科学技术报告;考察报告;科技研究报告;科学游记;科技成果;科技成果鉴定;科技成果奖励;
(2)知识点:科技成果鉴定文书和科技成果奖申报书的写作。
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1)科技会议考察报告的撰写。
(2)科技成果鉴定的条件。
(3)科技成果奖申报书的写作。
(三)课后练习
1. 科学技术报告的特点。
2. 科技成果鉴定意见的撰写。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与提问相结合。
第十二章&&知识产权与专利申请
(一)目的与要求
1. 了解知识产权的概念、作用与特点,商标的含义和特征、种类及作用,商标注册申请文书的写作;
2. 掌握专利申请文书的写作;
3. 熟练掌握著作权的保护对象、内容与权利规定。
(二)教学内容
1. 主要内容
知识产权概述;专利申请文书;商标文书;商标注册申请文书;作者的著作权。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1)基本概念:知识产权;专利;商标;著作权。
(2)知识点:专利申请文书的写作、著作权的界定与保护。
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1)申报专利的适用范围是什么?
(2)著作权与专利权的根本区别在哪里?
(3)如何界定职务作品?
(4)职务作品的使用有什么规定?
(三)实践环节与课后练习
1. 申报专利的特征要求是什么?
2. 侵犯著作权的法律责任有那些?
3. 如何查找免费专利?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与提问相结合。
五、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其他教学环节
复习与考查
六、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源
(一)推荐教材
郑奕雄编著. 学位论文与科技写作. 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印. 2006.
(二)参考书
[1] 吴成福主编. 科技论文写作. 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0
[2] 刘润进等编著. 实用农业科技英文论文写作教程.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3] 刘国建编著. 科学技术研究方法导论. 广州:广东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2
[4] 魏尔清等编著. 生物医学科研——基本知识和技能.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5] 朱国奉主编. 科技应用文写作.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主题帖子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69, 距离下一级还需 131 积分
这是百年难得一见的好贴啊!苍天有眼啊,让我在有生之年得以观得如此精彩绝伦的帖子!
主题帖子积分
历史就会记住你,精彩就会留住你,你的名字将伴随着这篇精彩的帖子直到永恒...............”
主题帖子积分
正是楼主那种对真理的执着追求和楼主那种对理想的艰苦实践所产生的厚重感
主题帖子积分
面对楼主的帖子,我震惊得几乎不能动弹了,楼主那种裂纸欲出的大手笔
主题帖子积分
看完楼主的帖子,我的心情竟是久久不能平静。正如老子所云: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我现在终于明白我缺乏的是什么了,正是楼主那种对真理的执着追求和楼主那种对理想的艰苦实践所产生的厚重感。面对楼主的帖子,我震惊得几乎不能动弹了,楼主那种裂纸欲出的大手笔,竟使我忍不住一次次地翻开楼主的帖子,每看一次,赞赏之情就激长数分,我总在想,是否有神灵活在它灵秀的外表下,以至能使人三月不知肉味,使人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感受。楼主,你写得实在是太好了。我惟一能做的,就只有把这个帖子顶上去这件事了。
主题帖子积分
我纵横网络bbs多年,自以为再也不会有任何帖子能打动我,没想到今天看到了如此精妙绝伦的这样一篇帖子。楼主,是你让我深深地理解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这句话。谢谢侬!在看完这帖子以后,我没有立即回复,因为我生怕我庸俗不堪的回复会玷污了这网上少有的帖子。但是我还是回复了,因为觉得如果不能在如此精彩的帖子后面留下自己的网名,那我死也不会瞑目的!能够在如此精彩的帖子后面留下自己的网名是多么骄傲的一件事啊!楼主,请原谅我的自私!我知道无论用多么华丽的辞藻来形容版主您帖子的精彩程度都是不够的,都是虚伪的,所以我只想说一句:您的帖子太好看了!我愿意一辈子的看下去!这篇帖子构思新颖,题材独具匠心,段落清晰,情节诡异,跌宕起伏,主线分明,引人入胜,平淡中显示出不凡的文学功底,可谓是字字珠玑,句句经典,是我辈应当学习之典范。就小说艺术的角度而言,这篇帖子不算太成功,但它的实验意义却远远大于成功本身。正所谓:“一马奔腾,射雕引弓,天地都在我心中!”楼主真不愧为无厘界新一代的开山怪!本来我已经对这个论坛失望了,觉得这个论坛没有前途了,心里充满了悲哀。但是看了你的这个帖子,又让我对论坛产生了希望。
主题帖子积分
论文帮手-中国知网CNKI万方维普期刊论文检测查重网
主题帖子积分
真知灼见啊!楼主的帖子实在是一句中地。子曰:三人行而必有我师焉。斯言善哉。
主题帖子积分
如果上天给我再回一次的机会,我会对楼主说三个字“还不够”,如果非要在这份承诺上加一个数量,
  那麽我希望是“一万篇”............................人呢,是人请文明用语生的,妖是妖请文明用语生的,
  人之所以是人,是因为他们看帖都要回帖,
  如果人看帖不回帖,那就是人妖,..................看到楼主这麽经典的帖子,
  一时激动情不自禁,以上所述只代表个人观点,希望不会玷污了楼主如此精彩的帖子...........
版块推荐百宝箱>>&在职硕士24小时点击排行
>>&在职博士24小时点击排行1956年《汉语》《文学》课本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79》对比研究&#..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1956年《汉语》《文学》课本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79》对比研究--优秀毕业论文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求一篇《我所认识的中国文化》为题的小论文,字数在1000左右,_百度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求一篇《我所认识的中国文化》为题的小论文,字数在1000左右,
求一篇《我所认识的中国文化》为题的小论文,字数在1000左右,
历经五千年沧桑岁月,中华民族经历了战和更替、聚散分合、对峙与融汇,却始终不曾割断共同的文化传统.民族认同感一脉相承,而且越是历经磨难,遭遇坎坷,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的自我意识和对中华文明的认同感越是增强.千百年来,对国家统一的不懈追求日渐发展成为中华民族高于一切的政治理想和道德情感.而造就中国历史这一鲜明特征的重要因素,不能不说是“大一统”文化观念的潜移默化影响所致.它像一根坚韧的纽带将中国境内各民族联系、团结在一起,逐渐形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并日见巩固.我们今天从历史的角度考察中国统一大势的形成、巩固和发展这一历史现象,就不能不充分认识到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实现国家统一过程中的特殊地位与重要作用. 中华文化追求“大一统”的价值观是奠定和强化国家统一的牢固基石 中华文化对于国家统一大势的形成与发展的意义,首先在于“大一统”价值观长期以来深入人心,从而使统一成为人们所普遍认同的理想政治秩序. 早在先秦时期,中华民族随着内部凝聚力的不断增强,就初步形成了“大一统”观念.《诗经·小雅·北山》中的“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就表达了这种思想倾向和价值取舍.而战国时代“九州说”与“五服说”的盛行,则反映出人们的大一统观念进一步走向成熟.正如有的学者所指出:“众口言九州的情景,反映了九州观念普遍流行于先秦社会.……九州就是中国,九州的完整代表着中国的完整”(唐晓峰:《“体国经野”:试论中国古代的王朝地理学》,《二十一世纪》2000年8月号).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这种追求统一的思想趋向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其历史必然性.当时,西周社会创立的礼乐文明遭遇到根本性的冲击,早期初始形态的“一统”格局趋于瓦解,天下缺乏合法一统的政治秩序,结果导致诸侯争霸,混战绵延,因而人们渴望重新实现政治上的统一,建立起合理合法的政治秩序.这一点在当时大多数思想家的学说中都得到了充分的反映.虽然他们在追求统一的方式上存有歧见,但天下必须“定于一”则是普遍的共识.譬如,法家主张“事在四方,要在中央”(《韩非子·扬权》);墨家提倡“尚同”,“天子唯能一同天下之义,是以天下治也”(《墨子·尚同上》);儒家强调“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孟子·梁惠王上》),并憧憬着“四海之内若一家”(《荀子·王制》)的局面.这些思想充分反映了“大一统”观念已成为人们普遍的精神寄托和政治信仰,并发展成为中国传统文化观念的一个重要内容.正是具备着这样的思想基础,当统一条件基本具备之时,才会由秦国通过战争的手段,横扫六合,鲸吞六国,使这种政治理想变成了现实,“车同轨,书同文”,建立起多民族的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才会有继秦而起的两汉大统一,出现汉武帝在“泰山刻石文”中所描绘的那幅国家“大一统”的理想图画:“四海之内,莫不为郡县,四夷八蛮,咸来贡职.与天无极,人民蕃息,天禄永得.”(《后汉书·祭礼志》注引《风俗通》) 作为思想观念的“大一统”,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涵,并随着历史的演进而发展变化.在地理概念上,它是指国土统一,“天无二日,土无二王”(《礼记·坊记》);在政治概念上,它是指全国上下高度一致,听命于最高统治者,“天下若一”,“夙夜匪解,以事一人”,“尊天子,一法度”;在时间概念上,它是指长久统一,千秋万代江山永固,“至尊休德,传之亡穷,而施之罔极”(《汉书·董仲舒传》);在民族概念上,它是指“夷狄进至于爵,天下远近小大若一”(《公羊传解诂·隐公元年》).这种以“统一”为理想政治秩序观念的形成,其根本原因在于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亲身体验到分裂割据给国家、民族带来的深重灾难.所谓“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孟子·离娄》),所谓“白骨蔽于野,千里无鸡鸣”(曹操《蒿里行》)等等,都是关于分裂战乱对社会生产力造成巨大破坏的形象写照.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在统一的政治秩序下,社会生产的发展相对迅速,民众的生活相对安定,国家的安全相对能得到保证.这无疑是比较理想的局面,可以实现人们向往的“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盛况.由此可见,对战乱的厌恶,对和平的渴望,以及对中央集权的追求,使得统一既是统治者的政治雄心,客观上也符合广大普通民众的意愿. 正因为“大一统”的理念植根于中华民族的内心深处,成为人们衡量政治有序、天下有道的主要标志,所以自秦汉以降,历史上虽然统一与分裂交相更替,但总的来说,统一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主流,是不可逆转的总趋势;割据分裂的局面虽然不时出现,但它始终无法为人们所认可,始终不能被承认为正常、合理的政治状态,也始终被中华文化所排拒.即便是在分裂的年代里,追求统一也始终是各族统治者和广大民众的共同政治理念和奋斗目标.如魏晋南北朝时期,天下分崩,群雄并立,但各个政权的统治者大都以统一为己任,并以炎黄之后自居:诸葛亮倡导“还定旧都,汉室可兴”,前赵刘渊以黄帝之后自居,后赵石勒赞赏刘邦不封六国之后,前秦苻坚渴求“平一六合”等均为明证.它从一个侧面说明中华民族宁合不分的愿望是多么顽强而普遍.这种强烈的“统一”意识还反映在人们对“正统”观的理解上.从政治学的角度看,古代“正统”说的主导倾向就是为“大一统”观念作历史哲学层面的论证.所谓“正统”就是指“王者大一统”.正如欧阳修所说:“夫居天下之正,合天下于一,斯正统矣.尧、舜、夏、商、周、秦、汉、唐是也.虽始不得正统,卒能合天下于一”(《居士集》卷十六,《正统论下》). 千百年来,这种以“统一”为“正统”理念的思想普遍流行,进一步强化了人们认同国家统一的自觉性,成为中华文化培育统一意识、指导统一实践、完善统一秩序的又一个显著标志. 中华文化为中国统一大势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智力资源 在中国统一大势不断巩固和发展的过程中,博大精深、与时俱进的中华文化不但起到了团结各族人民、促进国家统一的重要作用,而且为合理化解统一道路上所遇到的各种矛盾提供了重要的智力资源.这种作用突出地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中国文化讲求“用中适时”、“随时以行”,要求人们把国家统一视为一个长期复杂的历史过程.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用中适时、随时以行是人们认识和处理事物的思想方法论,所谓“极高明而道中庸”正是这种理性精神的集中体现.这种文化理念决定了人们在对待国家统一的问题上,能够秉持现实客观的态度,既充分肯定大一统的历史合理性和必然性,又冷静看待实现大一统的艰巨性与曲折性.作为统一大略的制定者,尤其要注重统一基本条件的创造与统一有利时机的把握.而其基本原则就是“时不至,不可强生;事不究,不可强成.”(《国语·越语下》)所以,在一些特定的形势下,要敢于面对暂时分裂的现实,先完成局部的统一,并肯定局部的统一对于最终实现国家统一的必要性,努力为将来的大统一局面的形成创造条件.譬如,在历史上,战国七雄争战之于秦汉统一、魏蜀吴三国鼎立之于西晋统一、南北朝分治之于隋唐统一、宋辽金对峙之于元明清统一等等,在当时不少政治家、思想家看来,都是走向国家大一统的必要环节,是“分久必合”的重要前提.在这个时候,对于当时的战略决策者而言,关键是如何作好充分的准备,繁荣经济,改良政治,增强军力,从而在统一时机成熟之时,运用军事、政治、经济等多种手段,顺应民心以结束分裂的局面,“宜当时定,以一四海”(《晋书·羊祜传》).与此相反,如果昧于时势,企冀在条件不成熟之时“毕其功于一役”,则必然事与愿违,不但无法实现大统一,而且还可能导致更加严重的分裂局面.应当指出的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谓“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云云,绝不是简单的重复和循环,而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分”是为更高层次意义上的“合”作必要的铺垫和准备,“合”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结果.从中国国家统一的历史大势看,秦汉统一的规模胜过宗周的天下一统,隋唐统一的规模超迈秦汉,有清一代的统一规模又远逾隋唐,这正是国家统一大势日趋增强的历史印证.因此,可以这么说,“用中适时、随时以行”的思想方法论,几千年来始终维系着人们对大一统的坚定信心,帮助人们克服分裂与统一交替出现所带来的困惑,推动着国家统一大业在曲折中不断向前迈进. 第二,中华文化讲求“守经用权”、“和而不同”,强调国家的统一是一个富有层次的文化现象,要求人们在国家统一的历史进程中实现稳步推进.“守经用权”指的是在处理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要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的有机统一,相辅相成;“和而不同”指的是要正确看待事物之间的共同点与差异性的关系,更好地实现“一”与“多”的辩证统一.按照“经权”原则,“大一统”是人们必须严格遵循和不懈追求的“大经大法”.因此,建立“大一统”的政治秩序,既是历代王朝一以贯之的最高政治目标,又对国家的统一与发展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在这种文化思想指导下,人们在坚守“统一”至上原则的同时,要“守经用权”,通权达变,从而为更好地实现“大一统”这一基本目标铺平道路.而“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文化观念则为人们追求与完成国家的大一统提供了哲学上的依据.它提醒人们,在国家统一大势的形成与发展上,既要看到统一的必然性,又要承认统一的差异性.因此,中华文化始终强调,“天下”乃是有中心与边缘之别的天下,有层次的天下.早在战国时期人们就已经充分意识到这一点,“五服制”的提出就是证明.而事实上,在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过程中,不仅拥有广大的农业区,而且还有广大的农牧业结合地带和牧业区,地区差异很大,彼此的矛盾与冲突在所难免.在这样的背景下,要在全国雷同地推行“大一统”行政管理,显然不切实际.因此,传统的“经权”、“和同”思想正好为历代的统一政治实践提供了可事操作的方法.这就是要坚持“大一统”之“经”,以建立大一统的政治秩序为目标,全面推行中央集权制、郡县制,积极经营边疆,同分裂割据等违背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行为作斗争.同时,也承认统一的地区差异性、内外层次性,重视区域差别与文化多元.在统一实践上体现出“通权达变”的理性宽容精神,对不同地区或不同民族采取不同的政策和制度.如形形色色的“羁縻”体制及政策,就既赋予了“四夷”边疆在“一体”中的角色,体现了大一统的原则,维护了中央的权威;又“适天地之情”,“各适其性”,“地移而事移”,照顾到了不同民族和地区生活方式和经济文化水平的差异,做到了因时因地因人而治.这种“经权”、“和同”理论,无疑是国家统一的强大粘合剂. 第三,中华文化强调“王者无外”、“夷夏一体”,要求人们把国家统一视作一个民族融合的和谐形态,在实践中追求各民族文化、经济、政治和社会的共同进步.中国自古就是多民族的国家.因此,所谓“统一”就不单纯是华夏汉族方面的问题,而是汉族与众多少数民族共同关注与参与的历史主题.换言之,统一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消除国内各民族之间的畛域,实现民族大融合.中华文化有关民族问题的立场有两大支柱:一是所谓“夷夏之辨”,鼓吹“用夏变夷”;一是所谓“夷夏一体”、“王者无外”.就前者而言,它承认诸夏与夷狄之间有差别,但这种差别不以种族归属为标准,也不以地域远近为界限,而是以文明进化程度为标准.由于所处位置以及观察角度的不同,占主体地位的华夏民族自然认为诸夏代表着文明与先进,夷狄代表着野蛮与落后,历史的进程当以诸夏为中心,由诸夏的文明改造所谓的夷狄,“以夏变夷”,使夷狄逐渐向先进文明过渡,最终实现大同的理想.当然,对这种诸夏本位观,国内少数民族不一定完全赞同,汉代时中行说与汉使辩论时亟论匈奴风俗文化之优长,就是证明.就后者言,“王者无外”、“夷夏一体”意味着天下乃是“统一”的天下,“日月所照,舟舆所载”的普天之下、“六合之内”均为“皇帝之土”(《史记·秦始皇本纪》),所以,华夏的天子是全“天下”的天子.按照这个逻辑,国内不同的民族自然可以各处其所,进而走向融合,统一于天子的号令之下.这两种民族文化观念从本质上说是一个整体,互为弥补,共同作用于民族融合与国家统一的历史进程.应该指出的是,“用夏变夷”的深层文化含义,是视夷夏关系为可变的实体,而非不变的顽石,两者的区分仅仅在于道德、政治方面,而与血缘种族、地域环境无涉,并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诸侯用夷礼则夷之,进于中国则中国之”(《韩昌黎文集》卷一,《原道》).夷狄可以进为中国,中国也可以退为夷狄.这样便为历史上少数民族推行汉化,入主中原,在更大范围内实现民族大融合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至于“王者无外”,则是致力于化解国内不同民族的对立与矛盾,使其认同于“天下”统一的理想.强调华夏与各少数民族的和谐相处,并在时机、条件成熟之后一步步走向融合.这样,便为历史上开明的统治者推行“胡汉一家”的进步民族政策,维护大一统格局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唐太宗倡言“天之生人,本无蕃汉之别”(《李卫公问对》卷中);强调“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资治通鉴》卷一九八,太宗贞观二十一年).雍正一再主张不得“有华夷中外之分”(《大义觉迷录》卷一).中华文化这种增进国内各民族之间的沟通与联系的价值观,毫无疑问在促进民族融合、进而巩固和发展国家统一大业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继承中华文化宝贵遗产再创中华民族新的辉煌 从中国历史发展大势看,追求统一、维护统一始终是中华文化的本质属性与价值取向.千百年来,中华文化既为国家统一大势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理论上的指导,也为人们参与这一历史活动提供了具有实际操作意义的手段与方法.即使在今天看来,它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也是深远的,贡献也是巨大的. 首先,它使中国在历史上长期保持了大统一的基本格局,形成了中华民族的现代政治版图,并为中华民族在向近代民族国家发展中培植了政治、民族和文化资源.自夏商周以来,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成就,为秦始皇统一天下,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的政策,建立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帝国创造了条件;而自秦汉以降,儒家的“大一统”文化价值观更是一以贯之,支配和规范着历代传统政治实践,成为传统政治运作的至上原则和行为方式.正因为如此,历朝历代都在不断地巩固多民族统一国家这一成果,各少数民族也都以融入到中华一体的民族大家庭为其发展的归宿,从而使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政治格局不断地得到巩固和拓展.换言之,大一统文化观念的深入人心,汉族与各兄弟民族在碰撞、融合、和谐的基础上互动互补,共同发展,不断增强政治与文化的认同感,这对于坚持国家统一大势的健康发展、增进各民族间的凝聚力、向心力功不可没.到了近代,中国虽然遭受到西方列强的野蛮侵略,但中华民族始终保持着国土的基本统一,表现出坚不可摧的民族力量,这不能不归功于以统一为宗旨的中华文化的整合凝聚作用. 其次,它使中国社会的发展保持了长期的历史连续性,使中华文明成为世界上唯一不曾中断的文明.中国“大一统”的政治体系与文化体系在其形成和发展中,也有一个不断充实、扩大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大一统”的政治体系不断成熟,中华文化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不断汇聚沟通,由点及面,由内向外,不断辐射,不断扩散,如此循环往复,逐渐将旧的边缘消融为新的中心,中华民族实体就在这一历史进程中不断地得到发展和巩固.因此,历史上的匈奴文化、突厥文化、蒙古文化、满族文化乃至域外的佛教文化、阿拉伯文化、基督教文化等,虽曾作为与“华夏文化”对立的一极受到排斥,但最终还是在不断扩大的交流中,在“大一统”的格局中,得到有机的融合,使中华文明不但一直没有出现断裂,而且不断进行更新,不断增加新的活力.可见,正是中华文化的亲和力、创造力与文化主体的自觉意识,使得国家统一大势浩浩荡荡,不可逆转,文明承续始终如一.
希望对楼主有帮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论国家形象与个人行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