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性德的经典诗词悼亡词的文献综述

论纳兰性德的悼亡词--《芒种》2014年17期
论纳兰性德的悼亡词
【摘要】:纳兰性德被誉为"满清第一词人""第一学人"。纳兰性德是个性情中人,词作尽出佳品,备受世人好评,著有《通志堂集》和《纳兰词》。然而这样一个出身贵胄的少年英才,他的词作却处处充斥着哀感顽艳的意蕴,靠"真"字取胜,写情真挚浓烈。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I207.23【正文快照】:
王国维评价纳兰性德的词为:“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北宋以来,一人而已。”感情生活的一波三折,仕途生涯的坎坷,朋友的久难相见都是纳兰性德生活里无法排解的痛苦。纳兰性德的词作中最负盛名的便是悼亡之作,悼念亡妻之词情真语挚,凄婉动人,广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宫春临;;[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年01期
阎崇年;;[J];前线;1984年06期
姚崇实;[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1985年04期
陈子彬;[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1986年04期
张一民;;[J];文献;1987年02期
张一民;[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1991年04期
别廷峰;[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1991年04期
李晓明,王喜伶;[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10期
董仲湘;[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1988年04期
刘德鸿;[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199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秉戍;;[A];满学研究(第三辑)[C];1996年
张佳生;;[A];中国少数民族文学60年学术研讨会会议手册[C];2009年
李鄂荣;;[A];地质学史论丛(4)[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张应志;[N];西部时报;2011年
张本瀛;[N];中国档案报;2006年
黄涌;[N];阿坝日报;2006年
王伟瀛;[N];四平日报;2006年
圆融;[N];中国乡镇企业报;2002年
两当县香泉中学教师;[N];陇南日报;2010年
张宗刚;[N];太原日报;2007年
咏慷;[N];人民日报;2004年
李洋 实习生
李瀛;[N];北京日报;2010年
徐晋如;[N];中华读书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耿传友;[D];复旦大学;2005年
孟洋;[D];吉林大学;2012年
张宁;[D];南开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杨海立;[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周舒浩;[D];青岛大学;2010年
崔双;[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齐嫚嫚;[D];淮北师范大学;2014年
冯曦缘;[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赵丽敏;[D];中南大学;2013年
罗艳;[D];新疆师范大学;2004年
刘萱;[D];黑龙江大学;2004年
吕菲;[D];安徽大学;2005年
董娜;[D];曲阜师范大学;201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纳兰性德悼亡词文献综述
> 作品展示 >
摘要:清代纳兰性德与阳羡派代表陈维崧、浙西派掌门朱彝尊鼎足而立,并称&清词三大家&。纳兰词作现存348首(一说342首),内容涉及爱情悼亡、兄弟友谊、边塞江南、咏物咏史及杂感等方面,而成就最高的当属悼亡词。本文总结了纳兰悼亡词艺术风格与手法,风格成因及其成就、影响。
关键词:纳兰性德;悼亡词;对象争议;风格;成因;成就
纳兰性德, 原名成德, 字容若, 号楞伽山人, 清朝满族成就卓著的词人, 生于顺治十一年(1654) , 卒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 , 虽然在人世间只度过了短短的三十一年, 却以其情真意切、委婉动人的诗词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被誉为&北宋以来一人而已&,&国初第一词人&, 足见其影响之大及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光辉地位。
据台湾青年学者李嘉瑜统计, 纳兰的悼亡词共32 阕, 24 个词牌。其中标有悼亡副题的共6 阕, 词牌是《青衫湿》、《鹧鸪天》、《南乡子》、《沁园春》、《金缕曲》、《青衫湿遍》。未标&悼亡&字样而实是追忆亡妇、回恋旧情的有26 阕, 词牌是《忆江南》、《浣溪沙》、《菩萨蛮》、《减字木兰花》、《卜算子》、《采桑子》、《眼儿媚》、《荷叶杯》、《鹊桥仙》、《蝶恋花》、《凤凰台上忆吹箫》、《沁园春》、《临江仙》、《生查子》、《红窗月》、《山花子》、《摊破浣溪沙》、《虞美人》。
清代词学理论家陈廷焯在《白雨斋词话》中言:词&兴于唐,盛于宋,衰于元,亡于明,而再振于我国初(清),大畅厥旨于乾嘉以还也。& 清初纳兰性德便是以悼亡词将词推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而对于纳兰的悼亡词的悼亡对象,历来都有争议。
据史料记载纳兰性德与其表妹从小指腹为婚,两小无猜,但后来表妹因清朝制度被迫入宫做了秀女,有学者因其多写对于深宫女子的同情和&回廊&&深墙&意象,认为纳兰悼亡词对象便是作为其初恋情人的表妹。
但至今大多数学者则认为纳兰悼亡词对象是其亡妻卢氏,卢氏18岁嫁给纳兰,21岁便因难产而亡,娇妻的死对纳兰的打击颇大。&纳兰的词告诉读者: 妻子逝世后的8 年时间里, 他的思念和痛苦始终不能自已,且与日俱增, 甚至达到了如某些评论家所断言的娇妻亡故, 词风为之一变的程度。所以他的同窗好友叶舒崇颇为肯定地说道:&于其殁也, 悼亡之吟不少, 知己之恨尤深。&&
纳兰性德悼亡词独树一帜,开创了纳兰词风的崭新形式,根据历年来学者对其的研究,总结出以下几点:
第一,纳兰的悼亡词哀婉凄艳,有着至真至深的情感世界,表达了对亡妻刻骨思念。
纳兰&以他满腔的清泪、刻骨的疚心、永久的悲哀、无尽的思念来遣句填词, 以痴极坳极的至情致语来倾诉生死之恋。&纳兰悼亡词&以情取胜, 荡气回肠的情感力量营构出强烈的悼亡氛围, 创造了充满哀怨、感伤、缠绵、悲凉的感人气息, 形成纳兰悼亡词艺术氛围的底色和基调, 强有力地支撑起了纳兰悼亡词整体艺术氛围的构建; 并且成为词作艺术氛围形成的主导力量, 为词作艺术氛围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张仁政曰:&先生弱冠时, 已赋悼亡, 缝蜷哀感之作, 居词集之半, 声泪俱随, 令人不能卒读。&陈维落说:&《饮水词》哀感顽艳, 得南唐二主之遗。& 顾贞观说:& 婉丽凄清, 使读者哀乐不知所主, 如听中宵梵叹, 先凄婉后喜悦。&
纳兰的这些悼亡词追忆往昔、情真意切、让人不忍卒读,具有令人泪湿沾襟的魅力,以其独特的艺术个性成为清初词坛甚至整个中国词史上的美锦奇葩。
第二,纳兰悼亡词&以白描见长, 以深情取胜&,抒发了一种纯真的高尚人情,构造出一个超越世俗的精神家园。
&纳兰性德展现的精神家园丰富了词作的内涵, 进一步拓展、提升了悼亡词的艺术氛围, 为作品注入了深沉蕴藉、清丽脱俗、多感超拔的艺术气息, 从而创造出高远的艺术境界, 使悼亡作品的艺术氛围呈现多维度的结构。&
纳兰的思念是深广而绵长的, 他的悲痛是深沉而不息的。他用一种圣洁而纯真的情感打动读者,给予读者人世间最珍贵的人情和人性,高尚而纯洁。
第三,纳兰的悼亡词成功地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造就了虚实相生的意象天地。词染上一种&失望与希望相伴,痛苦与快乐交织的凄迷色彩&。
纳兰性德经常借助一些意象表达他对生命的体认, 使意象具备哲学意蕴, 所抒发的情感更具有形象性。如借藕断丝连表达他对妻子的爱不会中断,&风絮双残已化萍, 泥莲刚倩藕丝萦。珍重别拈香一瓣, 记前生。&《摊破浣溪沙》&惟有恨, 转无聊, 五更依旧落花朝。衰杨叶尽丝难尽, 冷雨西风打画桥。&《鹧鸪天》词作以风雨摧花喻人早亡。而在这类表现手法中, 表现最突出的当属《蝶恋花》。
第四,少年老成的抒情辞调。
以词写悼亡, 北宋苏轼、贺铸已开其端。苏东坡《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和贺方回《半死桐》& 重过闻门万事非& 二词可作为宋代悼亡词的代表。前者如梦似幻, 还融有作者自己半生坎坷沉浮的深沉感啃, 以艺术境界胜后一首质朴自然, 情出于患难与共的日常生活, 以写实胜。艺术成就上可与前代作家比肩, 而词作数量最多, 写作时间跨度最长的作家, 就不能不推纳兰性德。
纳兰的创作与前人同题材词作相比,具有了少年老成的抒情辞调。
1、从时间上讲,卢氏21岁逝世,其时纳兰也只有二十三岁,从妻子初亡到纳兰三十一岁病逝,8年的悼亡生涯使纳兰的悼亡词超出了他本身的年龄,抑郁而深沉。纳兰悼亡词的写作跨越了纳兰的整个后半生, 直至他生命的尽头。
2、从深度上讲, 原配卢氏的亡故对纳兰一生造成的影响要远过于其他悼亡词作者, 相应, 悼亡词的创作对纳兰词整体思想感情风貌的形成, 对其词风的转变都有着深层的影响。
纳兰性德写下如此多的悼亡词,并且形成其独特的风格,有着很多方面的原因,根据历年来学者对其的研究,总结出以下几点。
其一,性格原因。在性格方面,纳兰性德是一位感情丰富、多情多义之人。他敏感而多情的性格使他的词风细腻婉约,尤其在悼亡词的写作上,忧郁的个性将其中的哀伤浓墨淡染,氤氲如画。
其二,因为纳兰性德对其妻卢氏有刻骨铭心的爱情,而爱妻的死,对其打击有其深刻。从《卢氏墓志铭》中对卢氏的介绍评价到纳兰词中对卢氏的追忆描绘,无不表现出二人的深厚感情。&纳兰性德的悼亡词血泪交融、情深义重,是死者对生者的期望,也是生者对死者的承诺。它不仅表达了纳兰性德与卢氏之间个人的真挚爱情,而且表现了人类对最纯洁情感的追求,并且展示了人性中最美好的精神世界。如果从这个角度来读纳兰性德的悼亡词,那么带给我们的将不会只是感动了。&
其三,与对仕途境遇不满,一生悲慨有关。纳兰虽生在富贵之家,但父亲的荣耀也成为他仕途的桎梏,侍卫生活的不自由更加重了他的哀伤,所以才会有&自是天上痴情种,不是人间富贵花&的感慨。纳兰性德的词并不是只在写悼亡时悲慨,他的词风&在整体上被评价为&悲感顽艳&,悲情是其主调。那么他的悼亡词便与他的心境有了直接的关系,悼亡也成为他发泄心中悲凉情绪的一种方式。&纳兰的思想和心境经历了一个由初入仕途的兴奋,很快转为厌弃官场生活的过程,而且这种悲慨的心情一直伴随了他的一生。
其四,出于纳兰性德对词的特殊理解与偏爱。纳兰性德少年时即偏爱于词,并对词体有特殊的理解,故以词悼亡成为表达思念卢氏的主要方式。纳兰长于填词, 也善于写诗, 而且诗词的数量大体接近。但抒写悼亡这一内容, 纳兰却有意识地选择了词这种文学样式。
其五,纳兰饱受儒学滋养, 熟悉我国古代的文化典籍和历代著名的文学作品, 他深受中华民族传统道德观念的影响, 忠君、至孝、信友、尊师, 也对温馨的小家庭尽责。
其六,纳兰把悼亡作为文学创作的重要的严肃的题材来对待。他是以一种极为严肃诚恳的态度悼亡的,没有丝毫的虚伪、庸俗和浅薄。纳兰继承并发展了潘岳、元稹、苏轼和贺铸的悼亡诗词,挣脱封建思想的束缚,通过悼亡,抒发了一种崇高的感情和人间的至情与至爱,从而在悼亡诗词的发展史上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四、成就、影响
纳兰的悼亡词在中国悼亡词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总结历年来学者对其的研究,得出以下几点:
第一,纳兰性德的词抒发的哀悼亡妻之情是真挚感人的,因而具有审美价值。
第二,创设出了鲜明而深邃的意境,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第三,纳兰悼亡词是对前人悼亡诗词的继承与发展,态度严肃真挚,在悼亡诗词的发展史上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悼亡之作在纳兰爱情词里占据重要的位置,在中国文学史上, 悼亡诗最早可推溯到《诗经&绿衣》, 此后有潘岳的《悼亡诗》、元稹的《遣悲怀》、李商隐的《锦瑟》、苏轼《江城子》、贺铸《鹧鸪天》等, 这些词虽都属悼亡名篇, 但数量上没有纳兰的悼亡词多, 而且纳兰的悼亡词意切情真、酸楚悲凉、荡气回肠、哀音绝响, 正是后来者居上, 所呈现出来的恰恰是纳兰&心比秋莲苦&(《蝶恋花》) 的死别求诀的吟叹。&
第四,纳兰的悼亡词在内容与形式的结合上达到了和谐与统一。纳兰充分发挥了词特别适于抒情的长处,词这种文学样式或长或短的篇幅, 错落有致的句式, 谐婉顿错的韵律和情韵悠扬的风致, 更适宜于表达他那种低回婉转、回肠荡气的思绪和缠绵悱恻的儿女之情。纳兰的悼亡作品是他无限凄楚的悼亡之情和卓越的文学才华水乳交融的结晶。
第五,纳兰性德的悼亡词是把心灵直接向读者剖示的至情词, 他把视妻子为唯一的真情, 细腻关切的深情和盼望来生再结姻缘的痴情, 融合到了几近完美的境界同时, 所选择的意象清新疏朗, 对情感的抒发不加节制。亲人亡故这种情感本身就是非常令人震撼的, 不加雕饰就足以打动人心, 强烈的情感表达比含蓄的表达艺术效果更好。所以, 纳兰性德的悼亡词才会得到后世如此高的评价, 悼亡词这一题材正是到了他这里才登峰造极。
第六,纳兰悼亡词对于纳兰性德自身却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悼亡心态贯穿着他的后半生,使他不能自拔。纳兰青春时代& 当花侧帽& 的明快心境随着卢氏的亡故一去不返。为了从这种无力自拔、消耗心力的悲苦中解脱出来, 纳兰转向禅学以求出路。也是这个缘故, 纳兰词集再刊时更名为《饮水词》。&但在佛经中, 他所找到的并非是解脱, 而是走向了寂灭, 和对人生本身的否定。&悼亡心态是纳兰在人生中形成了&无奈的心绪&和往&&后&看的状态&。
纳兰性德的悼亡词一直以来受到评论研究者的重视,本文对历年对纳兰悼亡词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包括对象争议,艺术风格,风格成因,成就影响四个方面,以期对纳兰悼亡词的进一步研究有所启发。
参考文献:
(1)《悼亡心态和纳兰词》济南职业学院 王卉《科技信息(学术研究)》 2007年31期
(2)《哀感顽艳婉丽凄清&&纳兰性德词风探析》沈燕红《宁波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3月 第14卷第1期
(3)《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试论纳兰性德的悼亡词》罗建勤(萍乡高等专科学校江西萍乡 337000) (4)《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第1期
(5)《悼亦有道&&&爱伦&坡与纳兰性德的悼亡诗对比分析》赵卫东(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 上海200092)《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8卷第4期2007年8月
(6)《论纳兰性德的悼亡词》宋培效&&& 《承德民族师专学报》1997 年第4 期
(7)《满纸悲愁之音吟唱断肠愁曲&&解读纳兰性德词》朱凯(潍坊学院, 山东潍坊261061)《潍坊学院学报》2005 年1月第5卷第1期
(8)《纳兰性德&青衫湿遍&悼亡的对象》 亓 元&《满语研究》2005年2期(总第41期)(黑龙江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80)
(9)《纳兰性德情词初探》张晓群《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第23卷2006年10月第10期
(10)《浅论纳兰性德悼亡词的特色与成因》潘荣江《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2007年第3期
(11)《憔悴谁知浪得生&&浅谈纳兰性德爱情词中的苦情咏叹》薛梅《承德民族师专学报》第25卷第4期 2005 年11月(承德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 河北 承德 067000)
(12)《人间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和月&&评析三大悼亡词》张锡梅 《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2007年第3期
(13)《如水的情 如梦的影&&论纳兰性德悼亡词的艺术氛围》耿丽萍 (桂林电子工业学院社科系, 广西 桂林 541004)《内江师范学院学报》第20卷 第1期(2005)
(14)《若似月轮终皎洁 不辞冰雪为卿热&&论纳兰性德悼亡词》吴波 (咸阳师范学院中文系, 陕西咸阳)《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3期 2007年8月
(15)《色彩交替中的如梦缠绵&&论纳兰性德的悼亡词》陈蓉芸、陈利(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浙江金华321004)(16)《文化研究》科教文汇2007.2 下半月刊
(17)《试论纳兰性德词风的形成》 周俊萍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 2007.06
(18)《试论纳兰性德的悼亡词》项小玲《南平师专学报》2000 年第19 卷第1 期
(19)《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浅析苏轼与纳兰性德的悼亡词》申茜 (吉林大学文学院, 吉林长春)《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 第22卷 总125期
(20)《天上人间情一诺&&论纳兰性德的悼亡词》张佳生 《民族文学研究》2005. 1
(21)《我自终宵成转侧 忍听湘弦重理&&解读纳兰性德 金缕曲 亡妇忌日有感》 山东潍坊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魏红梅《电影评介》 2006/20
(22)《怎一个&愁&字了得&&解读纳兰性德词》朱 凯(山东潍坊学院中文系, 山东 潍坊 261061)《满族研究》2005 年 第4期
(23)《小晏、纳兰词比较论》 邹自振 《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3月第7卷 第1期
(24)《因无端之事 作有关之想&&小议纳兰性德悼亡词》虎利平(昆明大学社会科学系,云南 昆明 650118) 《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9月第18卷第3期
(25)《折叠多歧摇曳情浓&&读纳兰性德的悼亡词金缕曲》严迪昌《名作欣赏》 1982/02
(26)《一种相思两处闲愁&&试比较纳兰性德与哈代悼亡诗两首》(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刘敏《科技信息(学术研究)》 2007/13
(27)《一种凄惋两样情怀&&纳兰词与李煜词之比较》刘萱(佳木斯大学高教研究所, 黑龙江佳木斯 154007)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4月第22卷第2期
(28)《血泪哀歌, 命运悲叹&&纳兰性德悼亡词初探》林朝辉 (汕头文化艺术学校 广东汕头 515041)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9月第23卷第3期
(29)《一阙悲歌泪暗流断肠声里忆平生&&纳兰性德凄婉词风形成原因试论》孙谦龙《岩师专学报》 2002年10月第20卷第5期
(39)《自是天上痴情种不是人间富贵花》王葳《世界文化》 1995年 01期
(40)《纳兰容若悼亡词浅论》韩俊兰《渤海学刊》1995年第4期
(41)《纳兰性德悼亡词的悲剧意蕴》徐承红《名作欣赏》 2001年03期
(42)《略论纳兰性德词凄艳风格的形成原因》孙明霞 (成都教育学院 四川成都 610071)《成都教育学院学报》第20卷第4期2006年4月
(43)《论纳兰性德的悼亡词》李嘉瑜《承德民族师专学报》1995年第4期
(44)《纳兰性德悼亡词试论》宋培效《承德民族师专学报》1994年第2期
(45)《纳兰性德和他的悼亡词》郭凤歧《固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1996年第4期 (总第58期)纳兰容若 纳兰容若诗词 纳兰性德-飞天文学网-笔下文学
■您的位置:
纳兰容若 纳兰容若诗词 纳兰性德饮水词
推荐更多阅读:
纳兰性德词全集《饮水词》
昏鸦尽,小立恨因谁?急雪乍翻香阁絮,轻风吹到胆瓶梅,心字已成灰。
新来好,唱得虎头词。一片冷香惟有梦,十分清瘦更无诗。标格早梅知。
三眠未歇,乍到秋时节。一树斜阳蝉更咽,曾绾灞陵离别。絮已为萍风卷叶,空凄切。
长条莫轻折,苏小恨、倩他说。尽飘零、游冶章台客。红板桥空,溅裙人去,依旧晓风残月。
(咏黄葵)
铅华不御,看道家妆就。问取旁人入时否。为孤情淡韵,判不宜春,矜标格、开向晚秋时候。
无端轻薄雨,滴损檀心,小叠宫罗镇长皱。何必诉凄清、为爱秋光,被几日、西风吹瘦。便零落、蜂黄也休嫌,且对依斜阳,胜偎红袖。
萧萧几叶风兼雨,离人偏识长更苦。欹枕数秋天,蟾蜍下早弦。
夜寒惊被薄,泪与灯花落。无处不伤心,轻尘在玉琴。
催花未歇花奴鼓,酒醒已见残红舞。不忍覆余觞,临风泪数行。
粉香看又别,空剩当时月。月也异当时,凄清照鬓丝。
春云吹散湘帘雨,絮黏蝴蝶飞还住。人在玉楼中,楼高四面风。
柳烟丝一把,暝色笼鸳瓦。休近小阑干,夕阳无限山。
隔花才歇帘纤雨,一声弹指浑无语。梁燕自双归,长条脉脉垂。
小屏山色远,妆薄铅华浅。独自立瑶阶,透寒金缕鞋。
晶帘一片伤心白,云鬟香雾成遥隔。无语问添衣,桐阴月已西。
西风鸣络纬,不许愁人睡。只是去年秋,如何泪欲流。
朔风吹散三更雪,倩魂犹恋桃花月。梦好莫催醒,由他好处行。
无端听画角,枕畔红冰薄。塞马一声嘶,残星拂大旗。
为春憔悴留春住,那禁半霎催归雨。深巷卖樱桃,雨余红更娇。
黄昏清泪阁,忍便花飘泊。消得一声莺,东风三月情。
(下阙第二句纳兰手迹作“忍共”。)
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杨柳乍如丝,故园春尽时。
春归归不得,两桨松花隔。旧事逐寒潮,啼鹃恨未消
枕函香,花径漏。依约相逢,絮语黄昏后。时节薄寒人病酒,铲地梨花,彻夜东风瘦。
掩银屏,垂翠袖。何处吹箫,脉脉情微逗。肠断月明红豆蔻,月似当时,人似当时否?
鬓云松,红玉莹。早月多情,送过梨花影。半饷斜钗慵未整,晕入轻潮,刚爱微风醒。
露华清,人语静。怕被郎窥,移却青鸾镜。罗袜凌波波不定,小扇单衣,可耐星前冷。
百字令 宿汉儿村
无情野火,趁西风烧遍、天涯芳草。榆塞重来冰雪里,冷入鬓丝吹老。牧马长嘶,征笳乱动,并入愁怀抱。定知今夕,庾郎瘦损多少。
便是脑满肠肥,尚难消受,此荒烟落照。何况文园憔悴后,非复酒垆风调。回乐峰寒,受降城远,梦向家山绕。茫茫百感,凭高唯有清啸。
人生能几,总不如休惹、情条恨叶。刚是尊前同一笑,又到别离时节。灯绿舨校k尽,无语空凝咽。一天凉露,芳魂此夜偷接。
怕见人去楼空,柳枝无恙,犹埽窗间月。无分暗香深处住,悔把兰襟亲结。尚暖檀痕,犹寒翠影,触绪添悲切。愁多成病,此愁知向谁说。
绿杨飞絮,叹沉沉院落,春归何许。尽日缁尘吹绮陌,迷却梦游归路。世事悠悠,生涯未是,醉眼斜阳暮。伤心怕问,断魂何处金鼓。
夜来月色如银,和衣独拥,花影疏窗度。脉脉此情谁识得,又道故人别去。细数落花,更阑未睡,别是闲情绪。闻余长叹,西廊惟有鹦鹉。
(废园有感)
片红飞减,甚东风不语,只催漂泊。石上胭脂花上露,谁与画眉商略。碧L瓶沉,紫钱钗掩,雀踏金铃索。韶华如梦,为寻好梦担阁。
又是金粉空梁,定巢燕子,一口香泥落。欲写华笺凭寄与,多少心情难托。梅豆圆时,柳棉飘处,失记当时约。斜阳冉冉,断魂分付残角。
点绛唇 黄花城早望
五夜光寒,照来积雪平于栈。西风何限,自起披衣看。
对此茫茫,不觉成长叹。何时旦,晓星欲散,飞起平沙雁。
小院新凉,晚来顿觉罗衫薄。不成孤酌,形影空酬酢。
萧寺怜君,别绪应萧索。西风恶,夕阳吹角,一阵槐花落。
别样幽芬,更无浓艳催开处。凌波欲去,且为东风住。
忒煞萧疏,争奈秋如许?还留取,冷香半缕,第一湘江雨。
一种蛾眉,下弦不似初弦好。庚郎未老,何事伤心早?
素壁斜辉,竹影衡窗扫。空房悄,乌啼欲晓,又下西楼了。
(寄南海梁药亭)
一帽征尘,留君不住从君去。片帆何处,南浦沈香雨。
回首风流,紫竹村边住。孤鸿语,三生定许,可是梁鸿侣?
杨花糁径樱桃落,绿阴下、晴波燕掠,好景成担阁。秋千背倚,风态宛如昨。
可惜春来总萧索,人瘦损、纸鸢风恶,多少芳笺约。青鸾去也,谁与劝孤酌?
谢家庭院残更立,燕宿雕粱。月度银墙,不辨花丛那辨香?
此情已自成追忆,零落鸳鸯。雨歇微凉,十一年前梦一场。
而今才道当时错,心绪凄迷。红泪偷垂,满眼春风百事非。
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一别如斯,落尽犁花月又西。
彤霞久绝飞琼字,人在谁边。人在谁边,今夜玉清眠不眠。
香销被冷残灯灭,静数秋天。静数秋天,又误心期到下弦。
谁翻乐府凄凉曲?风也萧萧,雨也萧萧,瘦尽灯花又一宵。
不知何事萦怀抱,醒也无聊,醉也无聊,梦也何曾到谢桥。
冷香萦遍红桥梦,梦觉城笳。月上桃花,雨歇春寒燕子家。
箜篌别后谁能鼓,肠断天涯。暗损韶华,一缕茶烟透碧纱。
桃花羞作无情死,感激东风。吹落娇红,飞入窗间伴懊侬。
谁怜辛苦东阳瘦,也为春慵。不及芙蓉,一片幽情冷处浓。
海天谁放冰轮满,惆怅离情。莫说离情,但值良宵总泪零。
只应碧落重相见,那是今生。可奈今生,刚作愁时又忆卿。
拨灯书尽红笺也,依旧无聊。玉漏迢迢,梦里寒花隔玉箫。
几竿修竹三更雨,叶叶萧萧。分付秋潮,莫误双鱼到谢桥。
凉生露气湘弦润,暗滴花梢。帘影谁摇,燕蹴风丝上柳条。
舞d镜匣开频掩,檀粉慵调。朝泪如潮,昨夜香衾觉梦遥。
土花曾染湘娥黛,铅泪难消。清韵谁敲,不是犀椎是凤翘。
只应长伴端溪紫,割取秋潮。鹦鹉偷教,方响前头见玉箫。
白衣裳凭朱阑立,凉月t西。点鬓霜微,岁晏知君归不归?
残更目断传书雁,尺素还稀。一味相思,准拟相看似旧时。
(塞上咏雪花)
非关癖爱轻模样,冷处偏佳。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
谢娘别后谁能惜,飘泊天涯。寒月悲笳,万里西风瀚海沙。
明月多情应笑我,笑我如今。辜负春心,独自闲行独自吟。&
近来怕说当时事,结遍兰襟。月浅灯深,梦里云归何处寻?
深秋绝塞谁相忆,木叶萧萧。乡路迢迢。六曲屏山和梦遥。&
佳时倍惜风光别,不为登高。只觉魂销。南雁归时更寂寥。
那能寂寞芳菲节,欲话生平。夜已三更,一阕悲歌泪暗零。
须知秋叶春花促,点鬓星星。遇酒须倾,莫问千秋万岁名。
严霜拥絮频惊起,扑面霜空。斜汉朦胧。冷逼毡帷火不红。
香篝翠被浑闲事,回首西风。何处疏钟,一穗灯花似梦中。
(居庸关)
v周声里严关峙,匹马登登,乱踏黄尘。听报邮签第几程。
行人莫话前朝事,风雨诸陵,寂寞鱼灯。天寿山头冷月横。
(咏春雨)
嫩烟分染鹅儿柳,一样风丝。似整如欹,才着春寒瘦不支。
凉侵晓梦轻蝉腻,约略红肥。不惜葳蕤,碾取名香作地衣。
琵琶仙 中秋
碧海年年,试问取、冰轮为谁圆缺?吹到一片秋香,清辉了如雪。愁中看好天良夜,知道尽成悲咽。只影而今,那堪重对,旧时明月。
花径里、戏捉迷藏,曾惹下萧萧井梧叶。记否轻纨小扇,又几番凉热。只落得、填膺百感,总茫茫、不关离别。一任紫玉无情,夜寒吹裂。
明月棹孤舟 海淀
一片亭亭空凝伫。趁西风霓裳偏舞。白鸟惊飞,菰蒲叶乱,断续浣纱人语。
丹碧驳残秋夜雨。风吹去采菱越女。辘轳声断,昏鸦欲起,多少博山情绪。
风流子 秋郊射猎
平原草枯矣,重阳后,黄叶树骚骚。记玉勒青丝,落花时节,曾逢拾翠,忽听吹箫。今来是、烧痕残碧尽,霜影乱红凋。秋水映空,寒烟如织,皂雕飞处,天惨云高。
人生须行乐,君知否。容易两鬓萧萧。自与东君作别,i地无聊。算功名何许,此身博得,短衣射虎,沽酒西郊。便向夕阳影里,倚马挥毫。
收却纶竿落照红,秋风宁为翦芙蓉。
人淡淡,水鳎等肼ǘ痰阎小
正是辘轳金井,满砌落花红冷。蓦地一相逢,心事眼波难定。谁省,谁省。从此簟纹灯影。
黄叶青苔归路,苑垡孪愫未ΑO⒕钩脸粒褚瓜嗨技感怼G镉辏镉辏话胍蚍绱等ァ
纤月黄昏庭院,语密翻教醉浅。知否那人心?旧恨新欢相半。谁见?谁见?珊枕泪痕红泫。
万帐穹庐人醉,星影摇摇欲坠。归梦隔狼河,又被河声搅碎。还睡,还睡,解道醒来无味。
微云一抹遥峰,冷溶溶,恰与个人清晓画眉同。
红蜡泪,青绫被,水沉浓,却与黄茅野店听西风。
落花如梦凄迷,麝烟微,又是夕阳潜下小楼西。
愁无限,消瘦尽,有谁知?闲教玉笼鹦鹉念郎诗。
风丝袅,水浸碧天清晓。一镜湿云清未了,雨晴春草草。
梦里轻螺谁扫。帘外落花红小。独睡起来情悄悄,寄愁何处好?
金人捧露盘 净业寺观莲,有怀荪友
藕风轻,莲露冷,断虹收,正红窗、初上帘钩。田田翠盖,趁斜阳鱼浪香浮。此时画阁垂杨岸,睡起梳头。
旧游踪,招提路,重到处,满离忧。想芙蓉湖上悠悠。红衣狼藉,卧看桃叶送兰舟。午风吹断江南梦,梦里菱讴。
摊破浣溪沙
风絮飘残已化萍,泥莲刚倩藕丝萦;珍重别拈香一瓣,记前生。
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悔多情;又到断肠回首处,泪偷零。
一霎灯前醉不醒,恨如春梦畏分明。淡月淡云窗外雨,一声声。
人道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又听鹧鸪啼遍了,短长亭。
欲寄愁心朔雁边,西风浊酒惨离颜。黄花时节碧云天。
古戍烽烟迷斥堠,夕阳村落解鞍鞯。不知征战几人还。
又 姜女庙
海色残阳影断霓,寒涛日夜女郎祠。翠钿尘网上蛛丝。
澄海楼高空极目,望夫石在且留题。六王如梦祖龙非。
伏雨朝寒悉不胜,那能还傍杏花行。去年高摘斗轻盈。
漫惹炉烟双袖紫,空将酒晕一衫青。人间何处问多情。
又 红桥怀古,和王阮亭韵
无恙年年汴水流。一声水调短亭秋。旧时明月照扬州。
曾是长牵锦缆,绿杨清瘦至今愁。玉钩斜路近迷楼。
身向云山那畔行。北风吹断马嘶声。深秋远塞若为情。
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古今幽恨几时平。
已惯天涯莫浪愁,寒云衰草渐成秋。漫因睡起又登楼。
伴我萧萧惟代马,笑人寂寂有牵牛。劳人只合一生休。
万里阴山万里沙,谁将绿鬓斗霜华。年来强半在天涯。
魂梦不离金屈戍,画图亲展玉鸦叉。生怜瘦减一分花。
杨柳千条送马蹄,北来征雁旧南飞,客中谁与换春衣。
终古闲情归落照,一春幽梦逐游丝,信回刚道别多时。
记绾长条欲别难。盈盈自此隔银湾。便无风雪也摧残。
青雀几时裁锦字,玉虫连夜剪春幡。不禁辛苦况相关。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莲漏三声烛半条,杏花微雨湿轻绡,那将红豆寄无聊?
春色已看浓似酒,归期安得信如潮,离魂入夜倩谁招?
风髻抛残秋草生。高梧湿月冷无声。当时七夕记深盟。
信得羽衣传钿合,悔教罗袜葬倾城。人间空唱雨淋铃。
一半残阳下小楼,朱帘斜控软金钩。倚栏无绪不能愁。
有个盈盈骑马过,薄妆浅黛亦风流。见人羞涩却回头。
消息谁传到拒霜?两行斜雁碧天长,晚秋风景倍凄凉。
银蒜押帘人寂寂,玉钗敲烛信茫茫。黄花开也近重阳。
谁道飘零不可怜,旧游时节好花天,断肠人去自经年。
一片晕红才著雨,几丝柔绿乍和烟。倩魂销尽夕阳前。
十里湖光载酒游,青帘低映白苹洲。西风听彻采菱讴。
沙岸有时双袖拥,画船何处一竿收。归来无语晚妆楼。
残雪凝辉冷画屏。落梅横笛已三更,更无人处月胧明。
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
雨歇梧桐泪乍收,遣怀翻自忆从头。摘花销恨旧风流。
帘影碧桃人已去,院鄄赞壕犊樟簟A矫己未υ氯绻常
欲问江梅瘦几分,只看愁损翠罗裙。麝篝衾冷惜余熏。
可耐暮寒长倚竹,便教春好不开门。枇杷花底较书人。
泪藕旒愕诩感校饺私磕衽驴啊D悄芟泄檬惫狻
屏障厌看金碧画,罗衣不奈水沉香。遍翻眉谱只寻常。
睡起惺忪强自支,绿倾蝉鬓下帘时。夜来愁损小腰肢。
远信不归空伫望,幽期细数却参差。更兼何事耐寻思。
又(郊游联句)
出郭寻春春已阑(陈维菘),东风吹面不成寒(秦松龄),青村几曲到西山(严绳孙)。
并马未须愁路远(姜宸英),看花且莫放杯闲(朱彝尊),人生别易会常难(纳兰性德)。
脂粉塘空遍绿苔,掠泥营垒燕相催。妒他飞去却飞回。
一骑近从梅里过,片帆遥自藕溪来。博山炉烬未全灰。
五字诗中目乍成,尽教残福折书生。手等勾鞘鼻椤
别后心期和梦杳,年来憔悴与愁并。夕阳依旧小窗明。
十八年来堕世间,吹花嚼蕊弄冰弦。多情情寄阿谁边。
紫玉钗斜灯影背,红绵粉冷枕函偏。相看好处却无言。
肠断班骓去未还,绣屏深锁凤箫寒。一春幽梦有无间。
逗雨疏花浓淡改,关心芳草浅深难。不成风月转摧残。
容易浓香近画屏,繁枝影著半窗横。风波狭路倍怜卿。
未接语言犹怅望,才通商略已懵腾。只嫌今夜月偏明。
旋拂轻容写洛神,须知浅笑是深颦。十分天与可怜春。
掩抑薄寒施软障,抱持纤影藉芳茵。未能无意下香尘。
十二红帘@地深,才移i袜又沉吟。晚晴天气惜轻阴。
珠w佩囊三合字,宝钗拢髻两分心。定缘何事湿兰襟。
锦样年华水样流,鲛珠迸落更难收。病余常是怯梳头。
一径绿云修竹怨,半窗红日落花愁。种皇窍铝惫场
肯把离情容易看,要从容易见艰难。难抛往事一般般。
今夜灯前形共影,枕函虚置翠衾单。更无人与共春寒。
(寄严荪友)
藕荡桥边埋钓筒,苎萝西去五湖东。笔床茶灶太从容。
况有短墙银杏雨,更兼高阁玉兰风。画眉闲了画芙蓉。
(大觉寺)
燕垒空梁画壁寒,诸天花雨散幽关。篆香清梵有无间。
蛱蝶乍从帘影度,樱桃半是鸟衔残。此时相对一忘言。
败叶填溪水已冰,夕阳犹照短长亭。何年废寺失题名。
倚马客临碑上字,斗鸡人拨佛前灯,净消尘土礼金经。
又(小兀喇)
桦屋鱼衣柳作城,蛟龙鳞动浪花腥,飞扬应逐海东青。
犹记当年军垒迹,不知何处梵钟声,莫将兴废话分明。
五月江南麦已稀,黄梅时节雨霏微。闲看燕子教雏飞。
一水浓阴如罨画,数峰无恙又晴晖。溅裙谁独上渔矶。
又(咏五更,和湘真韵)
微晕娇花湿欲流,簟纹灯影一生愁。梦回疑在远山楼。
残月暗窥金屈戍,软风徐荡玉帘钩。待听邻女唤梳头。
酒醒香销愁不胜,如何更向落花行。去年高摘斗轻盈。
夜雨几番销瘦了,繁华如梦总无凭。人间何处问多情。
又(庚申除夜)
收取闲心冷处浓,舞裙犹忆柘枝红。谁家刻烛待春风。
竹叶樽空翻采燕,九枝灯虏鸪妗7缌鞫撕弦刑旃
抛却无端恨转长,慈云稽首返生香。妙莲花说试推详。
但是有情皆满愿,更从何处著思量。篆烟残烛并回肠。
减字木兰花
烛花摇影,冷透疏衾刚欲醒。待不思量,不许孤眠不断肠。
茫茫碧落,天上人间情一诺。银汉难通,稳耐风波愿始从。
相逢不语,一朵芙蓉著秋雨。小晕红潮,斜溜鬟心只凤翘。
待将低唤,直为凝情恐人见。欲诉幽怀,转过回阑叩玉钗。
晚妆欲罢,更把纤眉临镜画。准待分明,和雨和烟两不胜。
莫教星替,守取团圆终必遂。此夜红楼,天上人间一样愁。
断魂无据,万水千山何处去?没个音书,尽日东风上绿除。
故园春好,寄语落花须自扫。莫更伤春,同是恹恹多病人。
花丛冷眼,自惜寻春来较晚。知道今生,知道今生那见卿。
天然绝代,不信相思浑不解。若解相思,定与韩凭共一枝。
从教铁石,每见花开成惜惜。泪点难消,滴损苍烟玉一条。
怜伊太冷,添个纸窗疏竹影。记取相思,环佩归来月上时。
木兰花令 拟古决绝词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何如薄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鹧鸪天 离恨
背立盈盈故作羞,手得啡锎蚣缤贰S牒扪袄伤担美晒楹奕葱荨
云澹澹,水悠悠,一声横笛锁空楼。何时共泛春溪月,断岸垂杨一叶舟。
风淅淅,雨织织。难怪春愁细细添。记不分明疑是梦,梦来还隔一重帘。
惊晓漏,护春眠。格外娇慵只自怜。寄语酿花风日好,绿窗来与上琴弦。
(丙辰生日自寿,起用弹指词句,并呈见阳)
马齿加长矣,枉碌碌乾坤,问汝何事。浮名总如水。拚尊前杯酒,一生长醉。残阳影里,问归鸿、归来也未。且随缘、去住无心,冷眼华亭鹤唳。
无寐。宿酲犹在,小玉来言,日高花睡。明月阑干,曾说与,应须记。是蛾眉便自、供人嫉妒,风雨飘残花蕊。叹光阴、老我无能,长歌而已。
春浅,红怨。掩双环,微雨花间画闲。无言暗将红泪弹。阑珊,香销轻梦还。
斜倚画屏思往事,皆不是,空作相思字。记当时,垂柳丝,花枝,满庭蝴蝶儿。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
夕阳谁唤下楼梯,一握香荑。回头忍笑阶前立,总无语,也依依。
笺书直恁无凭据,休说相思。劝伊好向红窗醉,须莫及,落花时。
青衫湿 悼亡
近来无限伤心事,谁与话长更?从教分付,绿窗红泪,早雁初莺。
当时领略,而今断送,总负多情。忽疑君到,漆灯风s,痴数春星。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逾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蜀弦秦柱不关情,尽日掩云屏。已惜轻翎退粉,更嫌弱絮为萍。&
东风多事,余寒吹散,烘暖微酲。看尽一帘红雨,为谁亲系花铃?&
夜雨做成秋,恰上心头。教他珍重护风流。端的为谁添病也,更为谁羞?&
密意未曾休,密愿难酬。珠帘四卷月当楼。暗忆欢期真似梦,梦也须留。
红影湿幽窗,瘦尽春光。雨余花外却斜阳。谁见薄衫低髻子,抱膝思量。&
莫道不凄凉,早近持觞。暗思何事断人肠。曾是向他春梦里,瞥遇回廊。
蜃阙半模糊,踏浪惊呼。任将蠡测笑江湖。沐日光华还浴月,我欲乘桴。&
钓得六鳖么?竿拂珊瑚。桑田清浅问麻姑。水气浮天天接水,那是蓬壶?
紫玉拨寒灰,心字全非。疏帘犹是隔年垂,半卷夕阳红雨入,燕子来时。
回首碧云西,多少心期。短长亭外短长堤。百尺游丝千里梦,无限凄迷。
眉谱待全删,别画秋山。朝云渐入有无间。莫笑生涯浑似梦,好梦原难。
红B啄花残,独自凭阑。月斜风起袷衣单。消受春风都一例,若个偏寒?
双燕又飞还,好景阑珊。东风那惜小眉弯,芳草绿波吹不尽,只隔遥山。
花雨忆前番,粉泪偷弹。倚楼谁与话春闲,数到今朝三月二,梦见犹难。
清镜上朝云,宿篆犹熏。一春双袂尽啼痕,那更夜来山枕侧,又梦归人。
花底病中身,懒约溅裙。待寻闲事度佳辰,绣榻重开添几线,旧谱翻新。
野宿近荒城,砧杵无声。月低霜重莫闲行,过尽征鸿书未寄,梦又难凭。
身事等浮萍,病为愁成。寒宵一片枕前冰,料得绮窗孤睡觉,一倍关情。
闷自剔残灯,暗雨空庭。潇潇已是不堪听,那更西风偏著意,做尽秋声。
城柝已三更,欲睡还醒。薄寒中夜掩银屏,曾染戒香消俗念,莫又多情。
霜讯下银塘,并作新凉。奈他青女恁轻狂,端正一枝荷叶盖,护了鸳鸯。
燕子要还乡,惜别雕梁。更无人处倚斜阳,还是薄情还是很,仔细思量。
金缕曲 亡妇忌日有感
此恨何时已。滴空阶、寒更雨歇,葬花天气。三载悠悠魂梦杳,是梦久应醒矣。料也觉、人间无味。不及夜台尘土隔,冷清清、一片埋愁地。钗钿约,竟抛弃。
重泉若有双鱼寄。好知他、年来苦乐,与谁相倚。我自中宵成转侧,忍听湘弦重理。待结个、他生知已。还怕两人俱薄命,再缘悭、剩月零风里。清泪尽,纸灰起。
又 慰西溟
何事添凄咽?但由他、天公簸弄,莫教磨涅。失意每多如意少,终古几人称屈。须知道、福因才折。独卧藜床看北斗,背高城、玉笛吹成血。听谯鼓,二更彻。
丈夫未肯因人热,且乘闲、五湖料理,扁舟一叶。泪似秋霖挥不尽,洒向野田黄蝶。须不羡、承明班列。马迹车尘忙未了,任西风、吹冷长安月。又萧寺,花如雪。
又 姜西溟言别,赋此赠之
谁复留君住?叹人生、几翻离合,便成迟暮。最忆西窗同翦烛,却话家山夜雨。不道只、暂时相聚。衮衮长江萧萧木,送遥天、白雁哀鸣去。黄叶下,秋如许。
曰归因甚添愁绪。料强似、冷烟寒月,栖迟梵宇。一事伤心君落魄,两鬓飘萧未遇。有解忆、长安儿女。裘敝入门空太息,信古来、才命真相负。身世恨,共谁语。
又(赠梁汾)&
德也狂生耳。偶然间、淄尘京国,乌衣门第。有酒惟浇赵州土,谁会成生此意?不信道、遂成知己。青眼高歌俱未老,向樽前、拭尽英雄泪。君不见,月如水。
共君此夜须沉醉。且由他、蛾眉谣诼,古今同忌。身世悠悠何足问,冷笑置之而已。寻思起、从头翻悔。一日心期千劫在,后身缘、恐结他生里。然诺重,君须记。&
又(简梁汾)&
洒尽无端泪,莫因他、琼楼寂寞,误来人世。信道痴儿多厚福,谁遣偏生明慧。莫更著、浮名相累。仕宦何妨如断梗,只那将、声影供群吠。天欲问,且休矣。
情深我自判憔悴。转丁宁、香怜易k,玉怜轻碎。羡杀软红尘里客,一味醉生梦死。歌与哭、任猜何意。绝塞生还吴季子,算眼前、此外皆闲事。知我者,梁汾耳。
又(寄梁汾)
木落吴江矣,正萧条、西风南雁,碧云千里。落魄江湖还载酒,一种悲凉滋味。重回首、莫弹酸泪。不是天公教弃置,是南华、误却方城尉。飘泊初,谁相慰。
别来我亦伤孤寄。更那堪、冰霜摧折,壮怀都废。天远难穷劳望眼,欲上高楼还已。君莫恨、埋愁无地。秋雨秋花关塞冷,且殷勤、好作加餐计。人岂得,长无谓。
又(再赠梁汾,用秋水轩旧韵)
酒鹎嗌谰恚〈忧啊⒎缌骶┱祝星槲辞病=笾褙ピ兀菔骼岷坌葶R÷渚 ⒂穸杲鸺搿6嗌僖笄诤煲毒洌瞪睢⒉凰铺旌忧场?帐∈叮颊埂
高才自古难通显。枉教他、堵墙落笔,凌云书扁。入洛游梁重到处,骇看村庄吠犬。独憔悴、斯人不免。衮衮门前题凤客,竟居然、润色朝家典。凭触忌,舌难剪。
生怕芳樽满,到更深、迷离醉影,残灯相伴。依旧回廊新月在,不定竹声撩乱。问愁与、春宵长短。人比疏花还寂寞,任红蕤、落尽应难管。向梦里,闻低唤。
此情拟倩东风浣。奈吹来、余香病酒,旋添一半。惜别江郎浑易瘦,更著轻寒轻暖。忆絮语、纵横茗碗。滴滴西窗红蜡泪,那时肠、早为而今断。任枕角,欹孤馆。
未得长无谓,竟须将、银河亲挽,普天一洗。麟阁才教留粉本,大笑拂衣归矣。如斯者、古今能几?有限好春无限恨,没来由、短尽英雄气。暂觅个,柔乡避。
东君轻薄知何意。尽年年、愁红惨绿,添人憔悴。两鬓飘萧容易白,错把韶华虚费。便决计、疏狂休悔。但有玉人常照眼,向名花、美酒拚沉醉。天下事,公等在。
疏影临书卷。带霜华、高高下下,粉脂都遣。别是幽情嫌妩媚,红烛啼痕休泫。趁皓月、光浮冰茧。恰与花神供写照,任泼来、淡墨无深浅。持素障,夜中展。
残G掩过看逾显。相对处、芙蓉玉绽,鹤翎银扁。但得白衣时慰藉,一任浮云苍犬。尘土隔、软红偷免。帘幕西风人不寐,恁清光、肯惜t裘典。休便把,落英剪。
(自度曲)
新睡觉,正漏尽、乌啼欲晓。任百种思量,都来拥枕,薄衾颠倒。土木形骸,分甘抛掷,只平白占伊怀抱。听萧萧一剪梧桐,此日秋声重到。
若不是忧能伤人,甚青镜、朱颜易老。忆少日清狂,花间马上,软风斜照。端的而今,误因疏起,却懊恼、四晟佟A嫌λ思氏忻撸谎钅焉ā
金菊对芙蓉 (上元)
金鸭消香,银虬泻水,谁家夜笛飞声。正上林雪霁,鸳L晶莹。鱼龙舞罢香车杳,剩尊前、袖掩吴绫。狂游似梦,而今空记,密约烧灯。
追念往事难凭。叹火树星桥,回首飘零。但九逵烟月,依旧笼明。楚天一带惊烽火,问今宵、可照江城。小窗残酒,阑珊灯拢鹱怨厍椤
险韵慵拈,新声醉倚。尽历遍情场,懊恼曾记。不道当时肠断事,还较而今得意。向西风、约略数年华,旧心情灰矣。
正是冷雨秋槐,鬓丝憔悴。又领略、愁中送客滋味。密约重逢知甚日,看取青衫和泪。梦天涯、绕遍尽由人,只尊前迢递。&
凉月转雕阑,萧萧木叶声乾。银灯飘落琐窗闲,枕屏几叠秋山。
朔风吹透青缣被,药炉火暖初沸。清漏沉沉无寐,为伊判得憔悴。
风紧雁行高,无边落木萧萧。楚天魂梦与香消,青山暮暮朝朝。
断续凉云来一缕,飘堕几丝灵雨。今夜冷红浦溆,鸳鸯栖向何处?
马首望青山,零落繁华如此。再向断烟衰草,认藓碑题字。&
休寻折戟话当年,只洒悲秋泪。斜日十三陵下,过新丰猎骑。
帘外五更风,消受晓寒时节。刚剩秋衾一半,拥透帘残月。
争教清泪不成冰?好处便轻别。拟把伤离情绪,待晓寒重说。
何路向家园,历历残山剩水。都把一春冷淡,到麦秋天气。
料应重发隔年花,莫问花前事。纵使东风依旧,怕红颜不似。
凤凰台上忆吹箫 (除夕得梁汾闽中信,因赋)
荔粉初装,桃符欲换,怀人拟赋然脂。喜螺江双鲤,忽展新词。稠叠频年离恨,匆匆里、一纸难题。分明见,临缄重发,欲寄迟迟。
心知。梅花佳句,待粉郎香令,再结相思。记画屏今夕,曾共题诗。独客料应无睡,慈恩梦、那值微之。重来日,梧桐夜雨,却话秋池。
又(守岁)
锦瑟何年,香屏此夕,东风吹送相思。记巡檐笑罢,共捻梅枝。还向烛花影里,催教看、燕蜡鸡丝。如今但、一编消夜,冷暖谁知。
当时。欢娱见惯,道岁岁琼筵,玉漏如斯。怅难寻旧约,枉费新词。次第朱幡剪彩,冠儿侧、斗转蛾儿。重验取、卢郎青鬓,未觉春迟。
大T (寄梁汾)
只一炉烟,一窗月,断送朱颜如许。韶光犹在眼,怪无端吹上,几分尘土。手捻残枝,沉吟往事,浑似前生无据。鳞鸿凭谁寄,想天涯只影,凄风苦雨。便砑损吴绫,啼沾蜀纸,有谁同赋。
当时不是错,好花月、合受天公妒。准拟倩、春归燕子,说与从头,争教他、会人言语。万一离魂遇,偏梦被、冷香萦住。刚听得、城头鼓。相思何益?特把来生祝取,慧业相同一处。
东风第一枝
薄劣东风,凄其夜雨,晓来依旧庭院。多情前度崔郎,应叹去年人面。湘帘乍卷,早迷了、画梁栖燕。最娇人、清晓莺啼,飞去一枝犹颤。
背山郭、黄昏开遍。想孤影、夕阳一片。是谁移向亭皋,伴取晕眉青眼。五更风雨,莫减却、春光一线。傍荔墙、牵惹游丝,昨夜绛楼难辨。&
东风齐著力&
电急流光,天生薄命,有泪如潮。勉为欢谑,到底总无聊。欲谱频年离恨,言已尽、恨未曾消。凭谁把,一天愁绪,按出琼箫。
往事水迢迢,窗前月、几番空照魂销。旧欢新梦,雁齿小红桥。最是烧灯时候,宜春髻、酒暖蒲萄。凄凉煞,五枝青玉,风雨飘飘。&
(塞外重九)
古木向人秋,惊蓬掠鬓稠。是重阳、何处堪愁。记得当年惆怅事,正风雨,下南楼。&
断梦几能留,香魂一哭休。怪凉蝉、空满衾n。霜落乌啼浑不睡,偏想出,旧风流。
金液镇心惊,烟丝似不胜。沁鲛绡、湘竹无声。不为香桃怜瘦骨,怕容易、减红情。
将息报飞琼,蛮笺署小名。鉴凄凉、片月三星。待寄芙蓉心上露,且道是、解朝醒。
(元夜月蚀)
星球映彻,一痕微褪梅梢雪。紫姑待话经年别,窃药心灰,慵把菱花揭。
踏歌才起清钲歇,扇纨仍似秋期洁。天公毕竟风流绝,教看蛾眉,特放些时缺。&
盼天涯,芳讯绝,莫是故情全歇?朦胧寒月影微黄,情更薄于寒月。
麝烟销,兰烬灭,多少怨眉愁睫。芙蓉莲子待分明,莫向暗中磨折。&
密洒征鞍无数。冥迷远树。乱山重叠杳难分,似五里、蒙蒙雾。
惆怅琐窗深处。湿花轻絮。当时悠r得人怜,也都是、浓香助。&
(用韵送张见阳令江华)
愁绝行人天易暮,行向鹧鸪声里住。渺渺洞庭波,木叶下、楚天何处。
折残杨柳应无数,趁离亭笛声吹度。有几个征鸿,相伴也、送君南去。&
谢却荼蘼,一片月明如水。篆香消,犹未睡,早鸦啼。
嫩寒无赖罗衣薄,休傍阑干角。最愁人,灯欲落,雁还飞。&
帘际一痕轻绿,墙阴几簇低花。夜来微雨西风软,无力任欹斜。
仿佛个人睡起,晕红不著铅华。天寒翠袖添凄楚,愁近欲栖鸦。&
湿云全压数峰低。影凄迷,望中疑。非雾非烟,神女欲来时。若问生涯原是梦,除梦里,没人知。&
燕归花谢,早因循、又过清明。是一般风景,两样心情。犹记碧桃影里、誓三生。
乌丝阑纸娇红篆,历历春星。道休孤密约,鉴取深盟。语罢一丝香露、湿银屏。&
知己一人谁是?已矣。赢得误他生。有情终古似无情,别语悔分明。&
莫道芳时易度,朝暮。珍重好花天。为伊指点再来缘,疏雨洗遗钿。
帘卷落花如雪,烟月。谁在小红亭。玉钗敲竹乍闻声,风影略分明。
化作彩云飞去,何处。不隔枕函边。一声将息晓寒天,断肠又今年。
落红片片浑如雾,不教更觅桃源路。香径晚风寒,月在花飞处。
蔷薇影暗空凝贮。任碧s、轻衫萦住。惊起早栖鸦,飞过秋千去。&
重檐淡月浑如水,浸寒香、一片小窗里。双鱼冻合,似曾伴、个人无寐。横眸处,索笑而今已矣。
与谁更拥灯前髻,乍横斜、疏影疑飞坠。铜瓶小注,休教近、麝炉烟气。酬伊也,几点夜深清泪。&
推荐更多阅读:
Copyright &
飞天文学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纳兰性德的诗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