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新常态论文与社会转型背景对企业产生哪些影响 论文

经济新常态与社会转型背景对企业产生哪些影响_百度知道
经济新常态与社会转型背景对企业产生哪些影响
其他类似问题
社会转型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宿迁日报社数字报刊平台
第B06版:专版
&&&&标题导航
宿迁日报社主办
集聚新特质
激发新动力实现转型期新常态条件下悦来经济社会新发展
  沭阳县悦来镇党委书记(试任)&&卢浩  根据市委“五新”大调研、大讨论活动的要求,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下,我们针对悦来当前发展的现状,就如何实现悦来经济在转型期新常态大背景下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深入的调研与思考。对此,我们有如下体会:  一、直面发展现状,找准薄弱环节  我们悦来镇地处沭阳西南岗,总面积88.5平方公里,有10万亩耕地,是传统的农业大镇。改革开放后,经过全镇干群的共同努力,初步形成了种植、养殖以及粮食加工三大支柱产业。近年来,我镇依据工业强镇的目标,以招商引资为抓手,寻求工业突破,至今年8月,在镇区已投产工业企业30多家。2013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8285元,财政收入7318万元,其中完成地税收入5225万元、国税收入748万元,实现一般性预算收入674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244元。2014年上半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9158元,财政收入6324万元,其中完成地税收入&4154万元、国税收入1491万元,实现一般性预算收入798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948元。&  在宏观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稳定择优发展的新形势下,直面悦来的发展现状,经过调研,我们认为主要存在以下一些薄弱环节。首先,324省道改道后,悦来在西南岗失去交通优势,县域发展领头地位移位;其次,受较长时期重农轻商思维惯性影响,农民小富即安思想严重,从而致使悦来工业基础薄弱,工业经济发展严重滞后,未形成拳头项目更无拳头产品;在农业发展上也没有形成较高效能的特色项目。  二、集聚新特质,谋求发展新优势  对于悦来而言,在以前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并没有充分抓住机遇,在以农业为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中长期徘徊不前,面对新的经济发展形势,愈发难以为继,亟待实现转型。如何实现在转型中可持续高增长,扭转悦来发展的不利局面,集聚发展新特质,形成后发优势,通过调查研究,我们认为要注重从五个方面探索和把握。  (一)突出招商引资,集聚工业发展新特质。悦来发展不充分的最大问题还是工业经济落后,而加快工业化进程是实现悦来跨越发展的核心任务,招商引资又是提升工业化的“不二法门”,所以招商引资依然是我们今后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镇党委、政府将紧盯全年招商引资目标任务不动摇,切实做到巧思、勤跑、会干、敢拍,努力提升招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增量的集聚,培育更多的经济增长点,为转型跨越争取更大的空间。如何招商,我们认为应突出四点。首先主要领导领头招商。其次,要利用悦来外出务工人员多的优势,组织专业招商人员,以回乡“省亲会”、上门“座谈会”、成立“联谊会”等形式,拓宽招商信息渠道。三是在促进大项目推进的同时,充分利用标准化厂房优势促招商。四要抽调精兵强将实行定向、定点、定目标专业招商,创新考核方法,树立以实绩奖励、用人的导向,以压力促招商。  (二)围绕存量产业升级,集聚传统优势产业新特质。引导现有企业扩能升级所产生的成效要比新建项目产生的成效快得多,所以在加快新项目引进、建设的同时,要引导全镇各类工业企业通过资产重组、合资合作、产业升级、增加生产线、技术改造、引进风险投资等方式,再造新的工业经济增长点,也是我们今后工作的重点。  经过多年广大干群的共同努力,悦来初步形成了种植、养殖以及粮食加工三大较为优势的产业。但是我们专而不特,多而不大。如何引导、培育农民在种养领域上规模,由一村到一片,再到全镇;如何让粮食加工企业组合、升级,进一步做大做强,形成产业链、形成品牌产品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利用与颜集、新河等花木种植强镇联合“北花南引”是我们农业发展的新特质。  (三)加大创新扶持力度,集聚全民创业新特质。引导农民从小富即安的思想中转变过来,积极参与全民创业,是实现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以鼓励利用本地订单多的企业进行复制,实力强的企业进行补链裂变,催生更多中小企业入驻镇标准化厂房的方法扩大创业规模。在“三来一加”工作中,我们要围绕老项目提升,围绕空白村抓覆盖,围绕劳力就业抓增收,围绕专业村抓典型,力争取得实效。从拓宽创业门路,扩大创业规模,做好创业服务,跟进创业扶持入手,推动全民创业工作上台阶。  (四)推进城镇化建设,集聚资源配置新特质。城镇建设发展是今后一个时期拉动经济发展的最大潜力和引擎。如何吸收更多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向小城镇集聚,我们将继续以“绿化、亮化、美化”小城镇为抓手,以“三个拓展”为目标,进一步提升小城镇建设品位。一是拓展绿化覆盖,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在镇区做到“应绿尽绿,见空插绿”,从而达到美化小城镇的目标。二是拓展市场功能。计划在华府世家等三个小区建设固定大棚市场7.8万平方米。三是拓展基础设施配套。小城镇的供电、供水、路灯、人行道以及下水道等基础设施实施进一步配套完善。年内预计可改造下水道2500米,更新供电线路42000米。  (五)提升民生服务水平,集聚软环境建设新特质。始终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我们工作的根本出发点,推进公共服务建设,结合群众路线教育改变干部工作作风,办妥办好民生实事项目,解决好联系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以软环境建设为突破口,努力形成全镇上下促增长、促发展的浓厚氛围,也是我们今后工作的重点。我镇将持续建开展镇村干部工作作风整治活动,由镇纪委牵头,镇督查办公室配合,以实实在在驻村、真真实实解决问题为重点,制定落实了统一的整治方案、整顿范围、整顿措施和整顿目标。具体整顿方法是:首先由镇纪委出台了考勤纪律、驻村纪律、工作纪律、卫生制度以及完成领导交办工作等各项规章制度,然后由镇督查办公室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实行跟踪督查,每周向党委政府交一份督查通报,并在街道视频和各村广播里设立专门曝光台,凡因作风不实而导致工作落后的单位领导要在街道视频和广播里进行表态发言,以此来推动镇村干部整治行动取得实效。  针对悦来镇特殊的镇情民风,我们本着宣传引导、文明行政、和谐管理的原则,综合抓好社会管理工作。首先,我们加大社会宣传力度,年内投入80多万元资金,在全镇12个行政村安装调频广播120个,结合悦来政务工作、民风民俗、好人好事等进行宣传报道,在街道中心位置,设立大型视频,我们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农村广播和街道视频这一载体,进一步引导社会风气,特别是在秸秆禁烧等农村疑难工作中,我们就可以发挥宣传优势,为全面做好各项中心工作打下良好基础。在社会管理中,以正确面对矛盾、及时化解矛盾为宗旨,按照教育与打击并重的原则,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三、科学面对新常态,激发自身新动力  新常态之“新”,意味着不同以往,应遵循规律,创新驱动;新常态之“常”,意味着相对稳定,深化改革,稳中有进;新常态之“态”,意味着注重质量,调整结构。主要表现为经济增长速度适宜,结构优化,社会和谐。那么什么事悦来的“新常态”,我们认为直面经济发展现状,找准薄弱环节,集聚招商引资、优势产业升级、全民创业以及城镇资源有效配置与功能提升,进一步关注民生,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等经济社会发展新特质,就是我们悦来的“新常态”。而对新任务、新目标,我们将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部署,团结带领悦来广大干群,坚定信心,克难奋进,为推动悦来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一)解放思想,提升干部精气神。我们要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工作目标和工作要求,以“五新”大讨论为契机,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认识,要通过政治学习和作风整顿,打造一批能适应县委、县政府工作节奏、服务经济发展、解决疑难问题的镇村干部队伍。要进一步加强党的组织建设,积极培育和提拔一批政治素质好、发展能力强的镇村干部队伍,促进各项工作顺利发展。  (二)创新工作思路,破解发展难题。我们将继续围绕大项目招引和“2158”厂房利用,镇村工业、城镇建设等重点工作,大胆探索,放手工作,着力解决好工业薄弱、镇区面貌、民计民生等突出问题,坚持把我镇打造成投资建设的“洼地”、能人兴镇的“高地”,使我镇经济发展水平和规模都有大的提升。  (三)强化组织领导,推进目标考核。我们将认真谋划、精心组织,真抓实干、奋力拼搏,争取各项工作都有新突破。特别要针对县委、县政府已确定的各项目标,以“重点工作抓重点、业务工作抓条线、村组工作抓驻村”来强化工作责任,以“干部抓队伍、队伍抓纪律、纪律抓执行”来细化推进落实,从而激发干部精气神。继续坚持“日督查、周计划、月总结”工作制度,通过落实全方位的目标考核机制,推动我镇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宿迁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All rights reserved
&合作伙伴:经济之声年终特别报道之一:新常态下的经济转型
&&来源:&&&&分享到:
  2014年,是农历的马年。这一年,中国经济增长虽然“换挡降速”,但是改革“快马加鞭”。从数量发展到质量发展、从投资驱动到消费拉动、从增长奇迹到常规平稳,新常态成为描绘经济发展的关键词。
  用新常态的视角浏览今年中国经济的成绩单,会发现很多新亮点,最大的亮点是:经济增速放缓至7.4%,但是并没有滑出保就业的下限。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
  今年是中国就业压力最大的一年,当初我们绝大多数人最没底的就是就业。如果讲2014年中国经济取得的最重要成就,我认为就是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有了就业大家才能有收入。有了收入才是扩大消费的前提。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城镇新增就业1082万人,提前完成全年1000万人的目标,稳定的就业支撑着人们的消费预期,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8.5%,超过投资。
  15秒钟,成交1679万。两分钟超过了10亿,38分钟突破100亿。
  这是今年双11天猫成交数据的变化。当天,天猫成交额超过570亿元,在世界记录上也是第一次。电商崛起的背后,经济学家更看重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就业的增长。姚景源:
  570亿,应当说是一个天量数据。在他背后有近900多万家网店。上百万快递的人员。产业结构由于创新而发生变化,服务业迅速的发展,上百万人新加入这个行业,就业得到充分满足。
  青岩刘村,浙江义乌市郊一个普通的小村庄,聚集起全国各地1万五千多名年轻人、2800多家网店和近30家快递公司,被称为网店第一村,类似的“淘宝村”正迸发出转型升级的活力,要说今年经济的另一大亮点,就是第三产业的发展。第三产业GDP占比扩大到46.7%,高出第二产业2.5个百分点。
  经济新常态产生水落石出的效果:就业目标完成,第三产业崛起亮点频出,但是,制造业回落过快,是否影响稳增长?结构进入新调整,二三产业如何均衡?类似的经济深层次矛盾、以及由此带来的挑战也暴露于前。
  浙江温州是制造业的活跃区域,打火机行业曾是温州制造业的火种,如今却正在萎缩:原来500多家打火机企业,现在萎缩成不到120家。温州市打火机行业协会会长黄发静介绍:
  这当中能够好生存的,有业务的,比较正常的企业,应该只有60家。
  制造业衰退,带来资金的转移。在温州市民间资本投资服务中心,每天都有老板寻找可投资的项目,服务中心董事长黄伟健说,温州老板见面的第一句话就是,最近有什么好项目可以投资:
  在我这里登记了200多亿的资本,在寻求项目寻找出路。
  11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也就是PMI继续回落,创出8个月新低。制造业萎靡,人口、资源正在从制造业转向第三产业,冰火两重天,潜在风险不容忽视。汇丰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提醒:第二产业快速下滑,长期来看,仅靠第三产业并不能完全弥补就业的放缓。
  对第二产业经济下行的风险我们不能忽视。中国毕竟是一个人口大国,不可能依赖一个单纯的产业去解决整体就业的问题,第二产业,三产并举,才能达到整体的就业新常态。?
  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扬算了一笔账,他说,第三产业的劳动生产率比第二产业要低得多:
  上海是全国服务业最发达的地方,但是,服务业劳动生产率只相当于上海地区制造业劳动生产率的70%,全国来看就更低了。
  资源配置如何优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探索未来产业的发展方向。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对此的解读很直白,他说,只需要做好一件事:
  我想只有一句话就够了,就是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只要真正的把这句话落到实位,这就是最好的政策。
  值得肯定的是:新常态下,经济增速放缓成为共识,也为市场起决定作用创造了条件。只有政府的GDP考核机制被弱化,才能有效遏制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的冲动,这也是主动适应新常态的迫切要求。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从九个方面阐述了新常态的变化,三驾马车被率先提到。顺序依次是消费、投资和出口,这与今年前三季度他们对GDP的贡献率排位恰好一致。对消费的描述还颇有新意: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基本结束,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这显然是对内需的再平衡,但是,消费拉动是个慢工,需要时间。现阶段,投资依然是“一根定海神针”,不过,投资金谁来投、怎么投、投向哪里,却大有讲究。&&&&&&&&&&&&
  新常态的特征,正有效改变并改善中国的投资结构。以往过热的商品房投资,高污染、高耗能的粗放型投资,和产能过剩的低水平重复投资逐步减速;但市场和公共需求十分旺盛的棚户区改造、环保、节能、新能源、绿色产业、基础设施等领域的投资依然强劲。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郑新立认为,新常态下,投资应该集中于促进消费长期增长的基础设施、教育、文化、医疗保健、节能等领域:
  投资要特别投向那些能够拉动居民消费的领域,有些领域如果没有投资的话,公共消费的环境难以改善,消费也上不来,所以要通过扩大投资来引导和扩大消费。
  新常态的背景下,消费在中国经济增长中的权重越来越大。有权威机构预测:明年,消费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将超过50%,并维持逐年增长的趋势。在初级消费基本满足后,多样化、个性化的消费,在中国市场上激发出一波接一波新的消费热潮:比如互联网经济带来的信息消费,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知识、文化和娱乐消费,紧跟世界新潮流的绿色消费、健康和保健类消费,都渐次成为市场亮点。
  恰恰是新常态的特征,促使投资与消费在市场中形成良性互动,多样化的消费需求,来自于市场,它为中国经济的下一轮增长,不断寻找着新的动力。李杨分析:&
  &以前投资服务于投资,自我循环,一项投资导致更多的投资。这是最坏的投资,肯定不行。下一轮新的动力还在找,还没有确定。
  新的增长点应该由政府来寻找吗?
  过去是政府规划,但是经验告诉我们,市场比政府聪明。
  今年以来,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建设公共产品的PPP模式引发追捧,怎样真正激活民间资本的巨大威力则成为下一步改革的方向,农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向松祚:
  为什么民营资本进入比如航空、电力、通信等这些大的领域,会心有余悸呢?主要是国有企业已经形成既得利益集团。很多国有企业过去是从政府部门转变过来的,以掌管者和监管者自居。我们应该鼓励民间资本独立发展,国有资本可以占小比例股份甚至不占股份,让民间资本去运作。
  客观上讲,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出现,与全球经济遇冷直接相关。2014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四次下调全球经济增长率,该机构副总裁利普顿坦陈:2015年,全球经济继续面临下行压力。作为全球最大贸易国、最大出口国,驾驭新常态特征下的中国经济,显得尤为复杂。
  12月8号,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11月份出口不及预期,进口增速滑入负区间,外贸全年目标实现无望,姚景源:
  从现在来看,要实现全年7.5%的增长目标没有可能。
  这意味着,中国对外贸易连续三年不能完成既定目标几成定局。如何打破僵局?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说,招商项目要高水平引进来,资本要大规模走出去。
  招商引资目应该精挑细选,更多的是高技术含量,跟我们国家现有的技术相互错位。旁观者、跟随者发展为参与者、引领者,怎么引领?强化资本输出,国外设了厂子,原料可能要由中国提供,资本输出、商品输出是大规模走出去的两个轮子,这两个轮子要一起转,缺一不可。
  既要稳住产品的出口,又要加速资本的出海,同时要推进自贸区的谈判、一路一带建设和人民币的国际化。中国的“对外经济战略”步步为营:通过成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400亿美元丝路基金,中国经济将“更加开放”。
  创新、改革、开放,是新常态背景下中国经济转型的三个关键词。消费模式、投资形态、对外经济贸易的转型正在发生;人力资本提升、技术进步、质量效率型竞争是转型的出路;杠杆和泡沫风险、地方融资平台和过剩产能的困局,是转型的障碍。新常态下转型的剧痛难以避免。如果说结束一个经济体三十年两位数增长的传奇,能换来稳定、健康的社会预期和更加繁荣的经济局面,无疑值得期待!
编辑:马继鹏作者:
央广网官方微信
央广网财经以政策创新应对经济新常态
作者:本报记者 王璐
  2015年首月,CPI和PPI依然延续了去年的回落趋势。这是否意味着中国经济进入通缩状态?在新的经济态势下,如何能让资金流到实体经济,达到稳增长的目的?为此,我们邀请了国家行政学院进修部副主任、研究员做客本期“首席观点”栏目。陈炳才认为,宏观经济调控已经不能简单延续过去的价值判断,即依据物价高低和经济增长速度高低判断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更不能简单地认为实体经济速度下行,是投资不够,货币供应不足,依然要刺激投资,增加货币供应,而是要适应新常态,创新政策进行调控。  宏观调控需要新的判断标准  记者:2014年我国CPI和PPI双双下降,您如何看待这一趋势?  陈炳才:我国物价低位运行,主要是受国际价格下跌影响。2014年下半年以来的石格大幅度下跌,与过去5至6年各类能源投资和产能扩张关系密切,2013年全球风力发电装机总量比2008年增长了163%,而太阳能发电装机总量同比增长了7.65倍,煤炭生产增长了17.67%,而2013年的石油消费只有41.85亿吨,比2008年增长4.6%。铁矿石、铜矿和有色金属价格等在2014年也出现了大幅度下跌,而且还会继续下跌,主要是由于全球产能过剩和经济下行所导致。  全球能源资源投资和产能扩张以及供需相对过剩是中期态势,至少未来3年如此。我国经济也进入下行的新常态阶段,产能过剩以及商品房的相对过剩,也将使未来2至3年消费物价和工业品出厂价格处于下行或低位运行态势。  记者:在“三期叠加”、产能过剩、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行的多重背景交织下,中国经济会怎么走?  陈炳才:过剩和廉价是经济新常态的重要特征,经济速度趋向下行而不是加速增长。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发展,中国的市场经济逐渐成熟,从过去的商品短缺、投资饥渴走向商品丰富、投资相对充足,乃至出现产能和供求相对过剩。中国经济的相对成熟是在融入经济全球化后出现的,具有重要的世界影响和划时代意义。以往的市场经济发展,基本是人口少、市场相对稳定的成熟工业化国家向人口多、市场潜力巨大的欠发达国家推进和发展,这个过程基本是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的时代,全球贸易、投资和经济不断扩张,它是小市场带动和融入大市场的过程。  但今天的市场经济,由于中国等经济体的发展,过去欠发达的人口大国和大市场的开发制造能力趋向成熟,出现了大市场带动和融入小市场的发展模式,新兴经济体等市场大国开发能力、制造能力、投资能力向人口小国和地域、资源大国扩散而共同发展,全球投资能力、资源和能源、土地开发能力将走向成熟,大多数制造品是丰富的、充足的,甚至能源、土地开发和投资,其产出也将是充足的,竞争是充分的,尤其是中国产能国际转移和国际再造,在未来10至20年影响巨大,产生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是必然。产能和供求相对过剩以及价格相对低廉和稳定是全球经济新常态的一个重要趋势和特征。  互联网、物联网、交通便利使得市场快速走向成熟,增长趋低。过去10年,飞机、高铁、航海等交通便利和效率提高、时间的缩短,带来了贸易繁荣和时间成本的降低,也推动了经济的繁荣;融资形式的多样化和资产证券化大大缩短了投资和生产周期,新产品投资和新消费需求扩张迅速;互联网和物联网以及移动通信的发展,支付方式的革命,这一切都使得市场经济的营销模式和金融、资本运行模式、消费及其支付模式发生了改变,所有一切的结果就是效率的提高,市场的迅速成熟以及繁荣周期的相对缩短。这也意味着实体经济的快速成熟和周期缩短,也意味着实体经济在高速增长之后趋向下行和相对稳定。  当然,由于新技术和的发展,以及应对气候变化的需要,外加新的需求产生,各种的增长潜力依然巨大,但这主要是结构性的发展潜力巨大,某种意义上也是市场替代。全球实体经济高增长时代在趋向收尾,而不是加速高增长,中国经济同样如此。  记者:在您看来,CPI和PPI的回落是通缩的标志,还是市场自我调节的手段?  陈炳才:产能相对过剩、价格相对低廉、增长相对低位,这是实体经济未来运行的基本状态。但服务业经济的需求和增长潜力巨大,依然会出现一个新的繁荣,而且可能成为未来经济的首要动力。  面对这样的状态,宏观经济调控已经不能简单延续过去的价值判断,即依据物价高低和经济增长速度高低判断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更不能简单地认为实体经济速度下行,是投资不够,货币供应不足,依然要刺激投资,增加货币供应,而是要适应新常态,创新政策进行调控。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  重点是政策创新  记者:面对新常态,我国高层已经通过核电、高铁等重点行业的“走出去”,来带动产业的转型升级。但重点是,如何能让资金流到实体经济,达到稳增长的目的?对此,您有何建议?  陈炳才:就宏观政策来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不应该过分强调经济增长,尤其是实体经济增长。更多应该关注就业,把就业作为优先目标。政策要注重服务业的发展和就业,这可能更符合时代的趋势。财政政策要更加注重社会收入和财富的分配、再分配公平调节,这有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税收政策应该降低正常工薪所得的税赋,按照家庭综合税赋进行征收,增加对非工薪收入的有效调节。尤其要注意加大对财富及其收益的差距调节。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要进行创新和改革。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不是一个部门所能够完成的,需要多部门的配合,政策的重点是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增加流动性,而不是增加信贷总量。一是加快推进资产证券化。首先是存款资产的证券化和转让,所有存款凭证化,可以转让和交易;存款凭证与国债、企业债一样,完全可以交易。其次是贷款也凭证化,乃至证券化,可以交易。这样,可以延伸金融产品的链条,市场资金就增加了一倍,这比降低存款的效果更好。二是探索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合作。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不能只用信贷表示。(,)公司与巴西合资成立投资公司,发挥各自的优势。的企业和银行相互持股,相互共生共荣。但是,这种模式在我国行不通。而且,国内企业要获得国际国内类似高铁、核电的项目融资,需要长期资金支持,而目前的金融制度不支持企业搞长期投资。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需要改革,即允许银行持有企业的股份、投资企业,甚至组建合资投资公司。这需要与国企和金融企业改革结合起来,包括银行监管的改革。三是允许符合条件的企业借用外债,或者在境外发行外币债券。制定允许企业借用外债和发行外币债券的门槛,凡是有创汇能力的企业,或者在境外能够获得外汇盈利和收入的企业,允许企业境外借款,增加对外币资金的使用,包括日元、美元、欧元,这也会迫使国内银行降低理财和存款利率。  以市场化手段调整利率  记者:目前市场预期降低利率,降低存款率,甚至预期人民币汇率贬值,您怎么看?有何建议?  陈炳才:就利率来说,市场预期的是行政手段降低利率,但也存在市场化手段降低利率的可能。当前,我国市场利率相对国际水平比较高。  问题在于当前的银行利率压力大。一是存款准备金的利率损失,商业银行要弥补。不仅如此,商业银行期限错配导致的市场拆借,包括通过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融资,进一步提高了其资金成本(相对于其交纳的存款准备金);二是目前银行争夺存款和理财,利率都远高于政策设定的存款利率,贷款利率无法降低;三是目前经济下行,呆、坏账和资金链条断裂形成的风险和损失大率,自然就高。这些因素也使得小微企业难以得到银行充足的信贷支持,难以承受高利率。  降低利率的最好方法是尽快实行存款利率市场化。即放开存款利率管制,全部存款利率由商业银行确定利率,中央只给指导利率价格。由于目前的短期理财利率超过3至5年的定期存款利率,一旦放开存款利率管制,资金就都趋向短期理财,理财利率必然降低,市场利率也就下行了。这个背景下,商业银行自身会考虑期限错配的风险。  存款准备金工具的使用有些为难。去年采用短期、中期常被借贷便利解决流动性问题,但高存款准备金率下,本该还给商业银行的资金以借贷形式融资,实际提高了利率,只能作为短期应急之策。长期看,今后依然需要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以引导利率下行,在时机上,可选择人民币汇率波动大,外汇占款减少的时机进行操作。  我认为,人民币汇率要升值而不是贬值。过去汇率廉价导致内部过度开采和利用乃至出口,吃了子孙后代的饭,而未来必须让汇率升值,引进廉价的资源、能源来保障经济可持续发展,解决14至15亿人口的生产与发展问题。其次,汇率升值可以进口廉价产品,让国外愿意出口到中国,也推动国际经济繁荣。人民币汇率升值配合国外低廉的资源和能源,我们的出口也具有竞争力。  中国经济的比较优势是开发、投资、制造能力,更在于人口和劳动力众多,比较劣势是资源和能源以及汇率过于廉价。汇率升值,人民币“走出去”直接投资和开发,进行制造能力的全球扩展,会带来中国进口廉价,这是良性循环,如同过去的美元升值时代。  当然,汇率升值与人民币国际化和金融国际化要结合起来。  (图片 明天)  陈炳才 国家行政学院进修部副主任、研究员。主要研究和关注宏观经济和国际金融,近年主要研究外汇储备、汇率、民间金融、人民币国际化和资本项目可兑换等,出版个人专著8本,发表论文300多篇,两次获得经济学著作奖,多次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  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不是一个部门所能够完成的,需要多部门的配合,政策的重点是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增加流动性,而不是增加信贷总量。应加快推进资产证券化,一方面是存款资产的证券化和转让,所有存款凭证化,可以转让和交易;存款凭证与国债、企业债一样,完全可以交易。另一方面是贷款也凭证化,乃至证券化,可以交易。这样可以延伸金融产品的链条,市场资金就增加了一倍,比降低存款准备金的效果更好。
(责任编辑:HN025)
03/10 06:0003/09 14:3603/09 13:1303/09 13:0603/09 12:3703/09 11:2703/09 10:5203/09 10:26
新闻精品推荐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焦点图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常态 经济转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