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什么会有喜怒哀乐毛概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告

浅歌的空间
为您精心推荐中小学作文,生活百态等精品文章。
自我成长分析报告
自我成长分析报告
我相信在帮助别人之前,需要帮助自己。在分析别人之前,要先懂得分析自己。人生的过程中充满了喜怒哀乐。在踏入人生第28个年头的前夕,我回顾了自己的成长历程。我从何而来,又将往哪里而去?家庭、学校、教会生活的体验,形成了今天的我。走过伤心、泪水,在每一段成长历程和人生经验中,我总是找着一份可以帮助我继续成长、感恩、爱,以及更加积极面对人生的机会。认识自己,认识别人;爱自己,爱别人;接纳自己,接纳别人;宽恕自己,宽恕别人。
我出生于马来西亚一个纯朴的鱼米之乡。我的父母是善良、朴实的农夫。父母的教育程度并不高,两人都没有修完小学。父亲是一位能言善道、对时事关注、负责任的男人。我一直都不觉得我父亲是个低教育水平的人。母亲比父亲年长2岁。她是个善良、贤淑、乐观、传统、勤奋的女人。她靠着看报纸,学会了很多字。父亲在我童年时期有一段很长的时间是在外地工作,3-4个月才回家一次。有一年,他还去了台湾工作,一年都没有回家。童年的记忆里,母亲常跟父亲聊电话,父亲也会常常给母亲写信。别人问母亲:你不担心你丈夫在外风流吗?母亲总是表现得如此有信心和对父亲百分的相信。每天早上,父母醒来后,他们会躺在床上聊天。以前,我的房间就在他们的隔壁,常常会听到他们的声音。他们的关系到现在还是如此的密切,这是我觉得骄傲和羡慕。
我有3个姐姐和1个哥哥。大姐比我年长9岁,二姐7岁,哥哥4岁,三姐2岁。妈妈生我时已经是35岁了。在我的记忆中,小时候,父母常常需要到田里工作,很多时候,会把照顾孩子的工作放在大姐身上。姐姐一直把我们照顾得很好。从小,我就跟着哥哥、姐姐们学习。在我还没有上学前,我已经把他们的课本翻过了。这促成了我自小就对书本有特别的喜好。
父母的教养方式是温暖型、放任型。父母从来没有给我们太多的言教和严教。很多时候,我们都能够自由地做决定。这造成了我们有不一样的个性、学业成绩、事业和婚姻选择。父母不曾要求我们考试成绩要获得几个甲等,考第几名之类的。这有好,也有坏。他们给予的自由使我从小就在学业上没有压力,我能够享受求学的过程,因为成绩不是我的最终目标。我总是可以看自己喜欢看的书,安排自己的时间。
我的大姐小学成绩甲等,初中一去了民办独立中学念书,可是,因为经济的问题,高一时,她欲申请回到家乡的公办中学,可是,不成功,结果,她就辍学了。二姐在初中三考试成绩不理想,也辍学了。比我年长2岁的三姐念完高中后,参与了护士培训,当了6年的护士。
哥哥自小跟父亲的关系不理想。他5岁那年跟朋友去邻居家玩,把别人的鸭子弄死了。父亲从田里回到家,邻居来投诉,父亲拿起塑胶水管,二话不说,就往哥哥身上打。从此,他们的关系就有了裂痕。哥哥自小误交朋友,在上初中时,就被学校开除。13岁开始,他就跟着姑丈工作。这段期间,哥哥试过把朋友的摩托车弄不见了,父母赔了好几千块。之后,在姑丈车厂工作,跟同事开玩笑时,把对方沾了汽油的手烧伤了。父母再次赔钱。他的所做所为一次激怒和伤害家人。父亲对他很是气愤,试过几次说不再帮他了。母亲总是慈母般,再所有人都对他投于失望之时,母亲对他总是接纳和宽恕。对于这点,当时处于青春期阶段的我也开始对这个童年玩伴,手足怀了气愤和恨意。我甚至希望母亲可以狠起心来,把哥哥赶出家门,那时不是就可以省了很多麻烦呢?那时,当年幼稚的想法。为了哥哥的事,我跟妈妈吵过几次嘴。
烧伤人的事件之后,哥哥跟着舅舅工作。可是,由于他的愚拙,不听舅舅的劝告,误交损友。无知的他跟着他们去打劫,结果被警察捉了。父亲很生气,可是还是赶巴士去探望他,处理这件事。我一直记得那个晚上,父亲在等车的店门口等车的样子。他是最讨厌坐巴士的,因为他很不喜欢巴士的味道。我看着他,那开始老去的脸,可是,却因为要处理儿子的事情,他必须颠簸6、7个小时的路程去处理这件事,虽然他有千万个不情愿。这件事,加深了我对哥哥的恨意。我不明白为什么他就不可以聪明、长进一点?少惹点祸,少丢父母亲的脸。
看着父母日夜到田里工作,一分一毫存起来的钱。我每次看见同学们拥有新的书本时,我也想有,可是,却不敢向父母要钱。可是,哥哥三番四次的闯祸,每一次都是把父母辛苦赚来的血汗钱丢入大海里。我内心真的很想否认这个哥哥。这件事情上过法庭,之后,哥哥没有坐牢。我想,应该是父亲给了钱处理掉的。可是,至今,我都没有问过父母亲这件事究竟是如何解决的。爸爸平时连路上的交警(给50元就可以处理掉的事)他都不会贿赂,甘愿要对方开罚票,然后顶着大太阳,开半小时的摩托车去还150元。他又如何在这件事情上没有挣扎、委屈自身的原则呢?
家人给我一生(至少到我活到现在)的影响是很大的。父母的随和、不计较、宁愿委屈自己、勤奋、乐观、朴实都是给予我们孩子最珍贵的礼物。我们一家人除了哥哥早期的事情,整体上关系都很融洽。小学至中学的家庭生活,除了父母和兄弟姐妹,还有奶奶、姑姑。
在大家庭的生活,我被训练了过群体生活和人际交往的方式。我一方面很爱这个家,一方面又觉得家里有很多可以改善的地方。例如:我觉得父母在教养孩子方面,有时过于放任、逃避。哥哥早期的问题,父母并没有抓着时机去了解和教育他,而是让事情就那样过了,失去了让我们长智慧的机会。那到底怎么样可以为这个家带来改善呢?通过教育?通过信仰?这是我常常会思考的问题。
之前提的,小时候跟着哥哥、姐姐们学习以及父母的没给予压力促成了我自小就对书本有特别的喜好。
记得上幼稚园的那一年,老师让我们学写字。她会用红笔在我们簿子上写上某个华文字和它的笔顺。谁写完了,可以叫老师再写别的字,让我们写。那是我最喜欢的事,我已写完字就跑到老师的座位,叫她再给我写别的字。
可能是小时候没有太多的自卑感,幼稚园毕业时,我的成绩很好,得了很多礼物。到了小学,班上还是同样的同学,有校长的女儿,商人的儿子,为什么我之后的成绩就会开始下降呢?是不是自卑心在作祟呢?
小学时期,我只有一次上台的机会。3年级那年,级任老师很喜欢我,选我参加讲故事比赛。可是,我当天的表现很差,这使我一直都不太敢拿着麦克风在众人面前说话。
小时候从学校回到家,我就知道我不能为难父母教我做功课。所以,有不会的功课就问学校的老师或同学。
我自小六至高中开始就在第一班(马来西亚的学校一般上是按成绩分班的)学习。青春期那段时间,家里的一些风暴,促使我把精力放在学业上。我很感恩,那段期间我并没有所谓的逆反心,因为家庭的问题成为不良少年。我想是书本救了我。
中学时期是我目前最回味的一段时光。班上的学习、课外活动的充实、师生们的融洽关系、友谊的可贵、暗恋的青涩等等,编制了我青春无悔的梦。
初中政府考试(PMR)我获得了全科优等,我很惊讶。父母并没有奖励或表扬我什么,我自己心里除了开心之外,只是有种难以置信的感觉。考试后,我们升上了高一理科班。当时,有个很要好的朋友遇车祸去世了。我内心充满了复杂的心情。事故后的那段时间,上课的时候,躲进厕所哭泣几次。老搞不懂,生为何,死又为何?这段时间促使我思考关于人生价值的问题。之后,想从这件事情走出来。思想了一下,故友比我聪明有理想,可是,已经没机会追求了。我活着的人,为何要浪费时间呢?除了死,还有什么事情惧怕的呢?这件事,促使了我生活认真,不过于喜欢个人享乐和娱乐消遣,因为觉得那是浪费时间的事。我感觉人的一生太短暂了,为什么不多花时间、精力在有建设的事情上。朋友的突然离开也教导了我要珍惜身边的人。身边的人多可恶也好,可是,我都尽量对每个人都持着一颗积极的心态,因为一些话现在不说,或许将来也没机会说了。我不想,生活中充满太多的遗憾。
高中毕业后,我成功进入马来西亚的一间国立大学念师范类化学。教书是我小时候的梦想,可是,我却不是抱着这样的心情进入象牙塔的。我知道理科不是我的强项,也非我爱。可是,我当时是跟着大队申请大学的。收到录取通知时,在身边的母亲开心得很。可是,当时的我一点喜悦也没有,内心很是挣扎,就像逼着嫁给不爱的人一样,4年的时间,我真的要这样委屈自己吗?可是,我担当得起辜负父母的罪行吗?我不敢对父母说这件事,找了朋友聊这件事。她说了:你家里算你读书最多了,你父母虽然从来没说什么,可是,你知道他们其实对你是有期望的。我想了一下,还是硬起心肠,进了去大学。我用了1年的时间接受自己是大学生,因为我对求学的想法一直是想知道更多知识。突然变成大学生这样的身份,有点奇怪。我,真的成为大学生了吗?这是我以前不曾想过的,父母也没有灌输过的想法。
前面两年,我流着眼泪过活。每次考完试,我就知道成绩会不理想。那种挫败感一度让我很自责。我不是没有念书的,只是数理科,别人是用来理解的,我却是用来死记硬背的。这些我都不敢对父母说,反正他们从来没过问我的成绩考得如何。
2004年,我终于修完了4年的学士学位(中国叫本科)课程。我是家里的第一个大学生。家人都来参加我的毕业典礼。当时,我有点梦幻的感觉。我如释重负。我又可以离开数理科了。
十六年的校园生涯大部分是快乐的日子。学习上虽然没有太标青的表现,可是,学习的过程中让我就像畅游在徜徉的大海中。毕业后,我心里决定如果有机会、经济许可,我还想继续深造。我决定先工作,再升学。
念大学的那段时间,我认识了一些跟我不同信仰的朋友。跟我同宿舍的女生是信基督的。她多次邀请我参与她们的教会活动,可是,我都拒绝。我参加佛学会,听佛曲。我的小姑姑(爸爸的小妹)是个出家人,她常常会寄佛书、佛曲给我们。看了那些轮回的书,虽然有起到警戒的心,可是,却看不到爱和平安。在一次机会下,我参加了同宿舍女生教会的活动。之后,又参加了周日的讲道崇拜。
我一向对哲理较感兴趣。第一次,听圣经里的话语,让我有一种找到的感觉。这会是我一直找寻的答案吗?人活着的意义为何?这一生该为谁而活?我挣扎之后,毅然选择了基督教为我的信仰。我很欣赏上帝要求人需要常常审查自己的心,要悔改。现代人太忙碌了,常常忘了要停下来寻找自己的心,然后再继续走。许多人就是麻木地过日子,谁在乎沾染了尘埃的心需要洗涤,受伤的心要得到修补?就算想要,要由谁和什么样的方法去做这些工作?我相信,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没有人有资格去看不起某种族、职业、国籍、家庭背景的人。我相信,每个人生命都有价值,人在世上都有个使命去完成,可是,每个人的生命蓝图都不一样。而上帝就是这个设计师。
我不会因为我在任何领域上有什么成就而感到骄傲,因为我相信我只是上帝所使用的一个器皿,去完成当完成的事,走当走的路。
从早期父母对我的极大影响,到2000年信主后,信仰就逐渐的成为我生命的指南针。我愿意信仰圣经所推崇的爱、接纳、饶恕。早期对哥哥的恨意在上帝的爱里变得一笔勾消了。我思想回去自己也曾作过错事的时候,父母、朋友也是接纳了我。我喜欢被接纳,同样也可以去接纳其他人暂时的不完美。
我相信,信仰是活的,能够改变人生命的,不是一种迷信、偶像般的崇拜。我想,上帝是一个催眠师,他把我催眠了,让我之前看为恶的事,现今看为是美事。像我哥哥给予我的惨痛经历,帮助了我选择了为人师表的工作,特别是对那些问题青少年想了解的更多。我曾经看为懦弱的母亲,在我看来,她是伟大的母亲,她那无条件、不放弃的爱,就像耶稣对世人的爱,促使了哥哥的生命被接纳。我相信人之初性本恶,可是,就如阿德勒相信的,人还是可以改变。我们不要对人持着偏见,而是持着等待他回头的一天。
2004年,我开始了教书的生涯。我在一间国立中学执教了4年。哥哥的事情是影响我在工作上的方向、热忱的一大因素。这段期间,我主动接触问题青少年。除了教导语文科,我还负责处理学生们的纪律问题。我每一天需要体罚学生。我的意思是想帮助更多的孩子和他们的父母亲。遇到一些不理解我的学生(一些学生以为我是为了获得权利而当上纪律老师),他们会指着我骂,用利器刮花我的车子。我并没有生气他们的行为。因为,我相信这是他们在不成熟的情况下才表达的发泄方式。我感觉自己缺乏对他们的心理的理解和掌握。藉着获得中国政府奖学金,我在2008年9月过来了南京师范大学学习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毕业后,我需要回到马来西亚继续服务。我希望在这三年里,可以好好学习一些将来在我工作上有用的知识和技巧。
我是一个热爱工作、生活的人。工作上的上司和同事都知道我是勤奋、负责任、乐意帮助人的老师。在工作的第三年,我获得了国家教育局颁布给教师们的年度表现杰出奖。我感觉很开心,因为那对我来说是一种强化。原来做自己喜欢的事,还可以有奖励的,感觉很好。我不是带着追求名利对待我的工作,只求做事尽全力。很喜欢圣经的一句话:无论作什么,都要从心里作,像是给主作的,不是给人作的,不是给人作的。因为抱着这个心态,学生的反应、工资的多少、别人的称赞或贬低,不是主要影响我工作素质的原因。
个人人格类型的描述
我的个性外向合群、热情、独立、坚强、喜欢思考、宽容、接纳、乐观。我不太喜欢埋怨,也不太能理解喜欢埋怨的人。身边曾经有一些思想消极的朋友,我总是回于积极的话语。很多时候,我会怀疑这些人会不会认为我无法理解他们。
我不是一个要求完美的人,很多时候我会对自己和别人说:凡事尽力就好了。我看重的是过程。为求达到目的,而在过程中破坏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是我处理事情的态度。很多时候,我感觉自己在一些事情没有主见。朋友给我的意见是:不是你没有主见,只是为了全体的利益和和谐,你会暂时不表达自己的意见,以免场面更恶化。我常常可以忍耐别人不能忍耐的人事物。这大概是信仰中培养出来的个性。处理得当,大家皆大欢喜。处理得不当,我会变得压抑情感的人。整体来说,到目前为止,情况还是理想的。
我的缺点是做事没有计划、缺乏自信、不坚持自己的意见或叫没有主见。可能是年龄的关系,我感觉自己变得越来越压抑自己或者是叫做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绪。以前的我,总是可以稀里哗啦的表达自己的狂喜、开心、失望。可是,可能是因为熟络的亲友不在身边,我在这里的同学、朋友(大部分比我年幼的)比较少看见我狂笑和发怒的样子。
中学时期,我迷上三毛的书。能够像她那样做自己喜欢的事,如写作、流浪,曾经是我人生的一大梦想。来到南京的第一年里,我感觉到孤单和寂寞。为了排遣这种感觉,我试过去一些地方旅游,有时候是跟朋友去,有时候是一个人去。可是,去再多的地方,也无法满足我的内心。我学习了跟孤单、寂寞相处。有时候,心烦时,就会去运动流汗,感觉就会好些。
二、职业行为分析
从过去的家庭、工作经验和本身的个性,使我对成为心理咨询师有一定的兴趣。我喜欢听人诉说内心的感受。在现今这个科技、经济发达的社会里,越来越多人迷失了。德兰修女认为现代人最大的贫穷不是物质上的缺乏,乃是内心的缺乏,不被需要与没有人爱。我相信很多人遇到挫折时,他们需要一双愿意聆听的耳朵。当人们在六神无主地情况下,希望有个可信任的人可以帮他们理清头绪。我相信,心理健康问题是现今时代急需关注的事情。我自己在这段时间里,通过心理学更认识过去、现在的自己。我认为一个人心理遇到问题,如果得到妥善的疏通和引导,可以帮助他在人生中的成长,将来活得更精彩、有信心、快乐、有方向。每个人都是有潜力去处理自己的问题,心理咨询师要做的就是给他一份鼓励、引导、耐心。
目前,我觉得自己还不能算是一个合格的心理咨询师。我所缺乏的是更深入的心理咨询理论和实践,也还没有报考任何咨询师的考试。通过这学期心理咨询理论和实践的课程,我学习到了一些基本理论和原则,并且与同学做了几次体验。通过更多的学习与阅读,我相信这方面可以得到改善。
我发现自己性格上有个拦阻,使我无法释怀地朝这心理咨询方面的发展。从过去的工作经验,我发现自己容易把学生或家长的问题成为自己的问题。一方面,可以说是有同理心、对人有关注。另一方面,我担心自己的过于投入会对自己带来负面的影响。这会拦阻我在这方面长期性的发展吗?要如何有效地排遣这种情感,更理性地处理,这是我要学习的。
我还没有有系统地搜索这领域在马来西亚的发展。通过这里的学习,我希望将来回国后可以致力于从事心理健康方面的实践和研究。我希望将来从事的方向包括青少年心理健康咨询、恋爱婚姻咨询、父母咨询。
我期盼自己可以成为一个管道,让更多的人能够敞开心分享,从而帮助他们更健康、快乐地生活。
个人成长分析报告
【摘要】本报告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自我成长分析,对自己从童年到青少年再到成年的人生成长道路进行了回顾,力求寻找自己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气质、人格特征形成的遗传、教育及社会环境因素。第二部分为职业行为分析,结合心理咨询师的标准要求,分析了为什么做心理咨询师。
【关键词】心理咨询师职业;自我成长分析;职业行为分析;
一、自我成长分析
1、我的心理发展史
1982年的初春我出生在一个普通而和睦的家庭里,我有两个哥哥,我是家人都比较盼望得到的女孩子,我的降生给全家带来无限喜悦。
爸爸妈妈对我很是偏爱,但不溺爱,若和哥哥之间发生矛盾时,如果错误一方是我,必定由我来承担后果。
姥姥对我也是倍加呵护,但不袒护,和小朋友发生矛盾时,如若错误的一方在我,我必定要赔理道歉,并承担损失后果(如弄坏了小朋友的玩具要自己拿心爱的玩具来赔给小朋友)。如果错误的一方是其他小朋友的话,我得理解与宽容小朋友。
两个哥哥对我也照顾有加,但是我自己份内的事情,一般由我独自完成,在必要时给予相应的帮助。
正是家人的言传身教,让我学会了主动去帮助有需要的小朋友;学会了勤于做事,主动帮家人做些力所能及的活;让我学会了对人真诚、有爱心,与小朋友相处融洽,与家人和睦共处,其乐融融的家庭氛围让我倍感幸福,让我度过了快乐无忧的童年,因此使我形成了开朗乐观的性格。
我的少年是在新疆舅舅那里度过的,第一次离开家那么远的地方,和舅舅及舅舅的家人生活在一起。首先就是适应的问题,适应那里的人文环境,饮食习惯以及如何与新的老师和同学,还有舅舅和舅舅的大家庭相处的问题,由于我开朗乐观的性格,很快就适应和融入新的生活了,顺利的开始了新的学习生活。
经过寒窗苦读,如愿上了自己喜欢的学校,因为从小就爱助人,在选择专业时,倾向于选择能助人的专业----护理专业,希望能当一名合格的护士,帮助病人减轻疾病的痛苦,我的家人都非常的支持。在学习期间,我在认真学好本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又担任了学生会干部,我的工作得到了老师、同学的肯定,并获得了很多值得自豪的荣誉。我的学习时光是快乐而充实的,常利用业余时间积极参加各种类型的活动,在成长的道路上不断发现自己,完善自己。
毕业后顺利来到医院工作,每天为那些正在遭受疾病痛苦折磨的人忙碌着,每天都感觉很累,但看到病人康复出院时却感到很欣慰。
在工作过程中,渐渐发现很大一部分病人的痛苦,不仅来自己躯体,更多的来自心理。有人说的好:“一个人得什么样的病不重要,重要的是什么人得了病”,这句话,足以说明,心理对人的影响的重要性。
加之耳熟能详的是,有个别老医护人员,交接班时第一句话就是:“那个病人死了没有(或怎么样了)?”答者面无表情的说:“没呢”!问者接着有些气愤说:“怎么还没有死呢?”。答者说:“看你的了,送走吧!”若是答者有些喜悦的说:“去了”!问者就会有些兴奋的说:“太好了”!听着这样的对话,有种说不出的滋味,心中不禁会想,我会不会也出现这样的职业倦怠呢!
在工作过程中,悲观离合场面我们是常见的情景,看到病人死去,我心中会有很难过,心情好几天都缓不过来;看到新生命的降生,心情很是愉悦,走起路来都会哼着小调。
可怎样才能保持自己对工作的那份热情与对病人那份无微不致的关爱呢?
我选择学习心理学,让自己保持良好的心态,同时更好的去帮助病人从心理上减轻痛苦,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有了选择后,我积极的参加心理咨询师的课程学习,于2005年初取得了心理咨询师的执业资格,此后,我一边在临床工作中给病人以更多的心理抚慰,一边利用业余的时候开通了心理咨询热线,受到广大朋友的好评。
我常说播种爱心,收获快乐,这是心理咨询这一职业带给我的,我在体验着这样的过程。回首走过的路,更明确自己需要什么,哪里还存在不足,怎样才能更好服务于需要帮助的人。
我对心理咨询职业的无比热爱,但我现在心理咨询技能水平,还有待进一下的提高,需要汲取更的心理咨询方面的知识,需要更多的实践技能,心理咨询专家们自然流露出来的真诚、包容、慈爱、关怀的人格魅力深深感染着我,我暗下决心有朝一日也象他们一样带给周围人们如沐春风的感觉。
我深知要达到这一目标要求,需要克服的种种困难,我还需要完善五个方面是:1、完善人格,时刻以积极、乐观心态面对生活。2、提高应对各种挫折能力。3、提升包容、豁达、宽广的胸怀。4、不断学习、实践,充实提高自己服务水平。5、时刻怀揣感恩的心,助人自助。
2、我的人格类型的描述
我朴实,保守,自律,性格开朗而温和,具有多血质的热情和粘液质的稳重,内外向兼备,情绪相对稳定。
我自认为拥有的五种品质是:真诚、善良、包容、有爱心和责任心。
我的朋友对我的评价是:性格随和,通情达理,待人真诚,易于相处,敢于承担责任,积极进取。
人无完人,当然我也有我的缺点,大家这样评判我:做事太过认真,有些小固执,不通世故。
二、职业行为分析
1、心理咨询师职业吸引力:“让生活失去色彩的不是伤痛,而是内心世界的困惑;让脸上失去笑容的不是磨难,而是戒备心灵的煎熬;没有谁的心灵永远一尘不染;战胜自我,拥抱健康!沟通消除隔膜、交流敝开心扉、真诚熔化壁垒;健康人生,从心开始!”这是我喜爱的“心理访谈”的开场白。心理咨询师们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成功个案展现了这一新兴心理咨询职业的魅力,深深吸引了我。
2、具备成为一个合格心理咨询师的个性品质:我性格随和,通情达理,情绪相对稳定,处事比较理智,待人真诚,尊重他人,易于相处,敢于承担责任,积极进取。其次几年护理工作使我特别关注他人的感受与需求,护理职业与心理咨询师有着同样的同理心,需要同样真诚的给予患者理解与引导。
3、临床医务工作者和患者心理问题令人担忧:我所在的临床医务工作者群体与我所接触的患者,呈现心理问题令人担忧,在临床工作中,医务工作者超负荷工作,心理压力大,易出现职业倦怠等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却熟不知自己心理问题又会带给家人,带给患者多少不经意的伤害?在临床工作中看到很多深受心理痛苦折磨的人苦苦的追寻一个又一个专家,走访了一家又一家的医院,承受着躯体过多的检查,上一个就诊的医院,刚从生化到X光再到CT为做了一一排查,而下一个就诊医院因迫于各方面的原因不得不再次轮翻重查,熟不知医源性损伤对身体的造成的伤害,如此反反复复累加,后果可想而知,在这种现状之下,更坚定了我从事心理咨询的决心。
4、职业责任感使我选择了心理咨询这一职业:长期的临床工作使我对医务工作者和患者这一群体有着特殊的感情,我希望能够帮助自己,使自己能够更专业的为使医务工作者和患者提供咨询;能够帮助医务工作者能以良好的心态生活,更好的态度服务于患者;能够帮助患者正确的面对疾病,走出心灵的壁垒,健康的生活。
心理咨询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将咨询的技术个性化地应用于每一个求助者,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清醒地认识到自己与合格心理咨询师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在今后的日子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践,提高咨询技能水平,与自身的修养,期待能像心理咨询专家们一样自然流露出来的真诚、包容、慈爱、关怀的人格魅力给周围人们如沐春风的感觉。
心理健康 自我成长分析报告
人生总是变幻无常,你永远也不知道下一分钟会遇到谁会发生什么;人生总是充满喜怒哀乐,那曾经的种种心情是否还深藏心底;人生总是伴着酸甜苦辣,在过去的岁月中那一桩桩一件件或大或小的回忆是否还不能忘怀。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蓦然发现已度过了19个春秋。我从何而来,又将往哪里而去?是什么造就了今天的我?在每一段成长历程和人生经验之中,每一步都是我学习积极面对,迎接人生挑战的契机。在自我分析中也学会认识自我,完善自我。
1、兴趣爱好对自己的影响
我喜欢阅读、写作、音乐,但我并不是一个很有艺术细胞的人,甚至唱歌还会跑调,只是很喜欢,并从其中获得享受和快乐。
我喜欢做手工艺品例如刺绣、编制,没有原因,从小就喜欢,做手工让我非常有耐心还能陶冶情操。
我喜欢做饭,我喜欢学习各种各样的菜色,我甚至梦想过以后有机会出国学习各国的特色美食。我喜欢看到家人朋友吃到我的菜时开心享受的表情,也许是因为这样吧,我非常的恋家。
2、性格对自己的影响
类型:开朗、害羞、感性
我是一个热情开朗,合作和适应的能力特别强,喜欢和别人共同工作,乐于参加各种社团活动的人。我不会斤斤计较,对于别人的批评也能欣然接受并尽力去改正。但是我也很害羞,和陌生人初次见面时,通常都不会主动去搭话,所以和我不熟悉的人都以为我是个很内向安静的人,但一旦熟悉起来,我的话还挺多的。我的心里素质还算过关,对于生活中的变化和各种问题,一般都能比较沉着地应对。我对事物有自己的判断和想法,但有的时候又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因为从小要学会照顾自己,所以我的个性比较独立,喜欢去照顾别人,但自己有问题的时候又不愿去麻烦他人,喜欢自己解决。
3、能力与品质
我的人际交往能力很强,学习能力也不错,但创造性很一般,有领导和组织能力。思想道德观念比较强,能考虑集体和他人,做事认真。
4、自身的优势和不足
有出色的观察力和对细节的关注能力,务实、实事求是,追求具体和明确的事情,喜欢做实际的考虑,喜欢在执行前先完善计划。善于单独思考、收集和考察丰富的外在信息。喜欢逻辑的思考和理论的应用。做事有很强的原则性,尊重约定,维护集体。工作时严谨而有条理,愿意承担责任。
压力很大时,会过度紧张,甚至产生消极情绪。现实,考虑的东西太多,往往把简单的事情考虑的太过复杂。创造性不强。多愁善感,容易陷入自己的情绪中而忽略现实。
这篇自我成长分析报告到这里就结束了,通过这次的自我分析我更清晰的认识了自己。今后要多进行自我分析,才能够准确的把握自己,不断地完善自己。
自我成长报告分析
问:你如何看待自我
答:自我是一种误认。
拉康有一个“镜像阶段”的理论。他认为婴儿从6个月到18个月之间,在镜前开始逐渐把自己与外部世界区分开来,逐渐摆脱了他的手只是手,脚只是脚的“支离破碎的身体”的处境,确认了自身的同一性。起初婴儿只把自己的镜象看成是现实的事物,而后把她看成是他人的影像,最后才辨认出它是自己的影像,从而获得了自己身体的同一性和整体性。镜像阶段的结果使得婴儿从一个混沌之物发展为一个心理化的个体:自我,但还没有形成真正的主体。
所以,正如你所看到的,自我从一开始就是一种误认,把一个虚像误当作了自己。我们倾向于理想化那个虚像,将自己的自恋想象投射在这个虚像上。当我们开始认同这个虚像时,就像通常发生的那样,突然之间,我们做了什么——说了一句出乎意料的粗俗或无情的评论,产生了一个非常卑劣的想法,在需要同情的时候投下冷酷而无情的一瞥——我们便意识到我们并不了解自己;我们意识到,在我们面前的那个“自我”是一个完全陌生的人。这时,“自我”作为一个虚像的事实就被我们发现了。
但是我们对自我的认识是在不断发展的,它总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对那个虚像的否定中,无限地接近了我们的那个本质。
问:你如何看待爱情
答:“像一场巨大的灾难,一条可怕的寄生虫,一种永恒的紧急状态,毁掉了所有微小的快乐。”——齐泽克。
被爱让我感觉到我在主体心中占据了一个不属于我的位置,引起主体之爱的是我身上所不具有的深不可测的X。拉康说:“爱是献出一个人不曾有的东西......”
拉康想要指出的是爱的僵局:通常的,当我们爱上某人时,我们不是爱他/她的本身之所是,而是把他/她装进我们的幻想中。我们错认了他/她。所以当我们发现出错时,爱很快就变成了暴力。被爱的人,被对方当作他/她不是的人来爱,我们用自己的方式将他/她理想化。没有比这更致命和危险的了。在这种情况下,被爱永远都是一种屈辱。
我想,要完全抹除“爱”的这种不一致性,这道裂隙是不可能的,它总是最低限度的存在着的。我们不可能完全地接受一个人的全部,如果一个事物不是部分的(完全是不可能的)符合我们的某种理想,我们又怎么会爱上他/她的呢?
问:你如何看待亲情
答:父母的爱和爱情中的爱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父母对我们有一个期待,一个他们理想中我们应成为的样子(拉康称之为“自我理想”),我们自己本身则是一个样子,并且我们对自己也有一个期待,一个我们自己理想中我们应成为的样子(拉康称之为“理想自我”)。如果“自我理想”和“理想自我”是一致的,我们和父母之间没有冲突,这是理想的情况;但是,就像我们在学物理时所看到的,理想的情况是一个假设,大部分情况下,“自我理想”和“理想自我”,“自我理想”和“现实自我”都是矛盾重重的——又是一个僵局。
事实上,在社会文化中“父亲”、“母亲”作为一种符号也被理想化了,这种符号传达给我们的信息常常是:无私、厚重、温柔。“而真实的父亲是一个被迫承担父名之重任的悲惨的个体,他从来都无法完全地担当其符号的委任”。
弗洛伊德的“俄狄浦斯情结”是关于家庭关系的隐喻。父亲代表“父性权威”和“父亲的法”;“母亲”代表为“父亲的法”所禁止的被欲望的客体;“父亲的法”总要对不为己所容的主体(儿子)的欲望(“母亲”)进行审查、压抑和摒弃。儿子则在不断地反抗父亲,反抗“父亲的法”,并试图得到那个被禁止的欲望。正如我们在传统戏剧(如《罗密欧和朱丽叶》、《西厢记》、《红楼梦》)中所看到的:两个来自不同阶级和团体的年轻人因为一个偶然的因素走到了一起,但他们的关系受到了家庭或社会的阻碍。于是,主人公走上了反抗父权(旧的社会秩序和律法)之旅,通常还会得到来自无产者(仆人)的同情和帮助,最终,在“杀死父亲”(当然是象征意义上的)后,自己成为“法”的制定者,承担起“父名”(父亲的名义)。
也就是俄狄浦斯的“弑父娶母”。
儿子的反抗是有着进步意义的,因为他的反抗,“新事物”最终得以产生。
问:你如何看待友情
答:我对待友情的态度应该是三者之中最积极的了。
我觉得友情和亲情、爱情之间的差异是很大的。首先,朋友是可以自己选择的;其次,朋友之间的感情与其说是一种爱,不如说它是一种伦理责任、一种担当。一个人,他在实际生活中可以非常的混账,但依然不影响我们之间的朋友关系,只要他为人是真诚的,讲义气。
所以,我们在朋友面前也是最轻松的——在情人和父母面前,为了获取、维持他们对我们的爱,我们不得不去扮演对方心中的理想形象,“献出自己所没有的东西”。
当然,一个适当的距离也不得不被引入,否则朋友也会变得不可忍受。
问:你是如何对哲学发生兴趣的
答:“柏拉图曾说,哲学是一种觉醒。而他很清楚,觉醒表达的是一种和沉睡的断裂。对柏拉图还有所有时代而言,哲学就是要思考:什么才能从思想的沉睡中断裂。故而,可以这样想,每当有一种矛盾的关系,即一种不是关系的关系,每当有一种断裂的情境时,哲学就发生了。”——巴迪欧
不错,我是想说我有过一段非常痛苦、非常迷惘的时光,那时我的现实生活充满了矛盾,一些事件发生了,它导致了我所感知到的现实的断裂。我不得不去重新认识我周围的人、事,当然,还有自己。这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的兴趣一开始是放在了文学上,尤其是诗歌,并且至今保持着对诗歌的爱好。我自己曾经也试着写过一些诗,但是我宁愿将它们忘掉,现在再面对它们将是一件非常难堪的事。
问:你最喜欢的戏剧、电影或文学人物,为什么
答:有很多,卓别林的电影《城市之光》中的流浪汉;电影《搏击俱乐部》中的泰勒;莫扎特的歌剧《唐璜》中的唐璜。我将会具体地谈一下唐璜。
今日我们对主体性的批判是:主体性(自我意识、自我定位的主动性等等)和人性是相对的,主体性的概念代表了一种危险的自负,一种权力意志,它混淆并歪曲了人性的真正本质。而拉康所做的恰恰是肯定人的主体性:在其所有伟大的文学解释中——从俄狄浦斯和安提戈涅,到萨德和克洛岱尔——他无不在探寻一个使我们进入“非人”维度的点,一个让“人性”瓦解,徒留纯粹之主体的点。
那么什么是一个严格的哲学意义上的主体?
在莫扎特的歌剧《唐璜》中,唐璜是中世纪西班牙的贵族,他胆大妄为,到处寻花问柳并且始乱终弃。因为其放荡的生活行为,唐璜面对着来自石头客的惩罚。石头客要求他悔罪,并祈求宽恕,否则等待他的将是地狱之火的煎熬。但唐璜英雄般地拒绝了,固执地坚持其放荡的态度,尽管他清楚地知道这不会给他带来任何利益和好处,只有无尽的痛苦。
也就是说,从我们功利的自我算计的角度来看,唐璜所应做的完全是相反的事:放弃恶,摆出忏悔的形式姿态(他并不需要真诚地悔罪),这样他便可以将自己从死后的折磨中解救出来。
唐璜的生活无疑是恶的,但我们如何可能不将唐璜对石头客所说的倔强的“不”,经验为一种真正的道德态度。
唐璜对其恶的坚持,是不受任何病态利益动机驱使的——他的坚持不会带来任何物质或精神的获利,只有折磨。就是在这样一个具备了道德一致性,忠实于自我欲望的行动中,唐璜作为一个主体出现了,他比我们所有人都更加诚实和根本。
这就是为什么在全剧的末尾,唐璜的死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崇高的纬度,而那些自称善良的人们在欢唱着“恶有恶报”时总让我们感到一种奇怪的淫荡性(在这些人们中,有农女Zerlina和她未婚夫Masetto,Masetto在唐璜的威逼利诱下,舍下他的未婚妻Zerlina而去,而Zerlina在唐璜的诱惑下,曾试图背叛Masetto,之后又向Masetto虚伪地表示对他的忠诚)。这些人们虚伪、自私、势利、懦弱......他们是尼采所说的“人性的,太人性的”
唐璜是哲学意义上的“非人”。“他是非人”意味着这样的事实:他既不是人类,也不是非人类(动物或神),而是标记着一种可怕的过度,这一过度虽然否定了我们所理解的人性,但它却是人类所固有的东西。
“就哲学而言,这个“非人”的维度可被界定为一个从一切人类“个性”或“人格”形式中减除出去的主体维度(这就是为什么,在今天的大众文化中,纯粹主体的典型形象是非人类——外星人,赛博格——相比于人类,它们对使命、尊严和自由更加忠诚,从《终结者》里史瓦辛格扮演的形象,到《银翼杀手》里鲁特格尔·哈尔扮演的复制人)。”——齐泽克。
问:你如何看待“生活的目的在于幸福”这句话
答:幸福是一个很错乱的东西。
幸福属于快乐原则,即顺从心理冲动,追寻快感。与快乐原则相对应(不是对立)的是现实原则(即顾及现实法律、道德的种种限制,并依据这些规则行动)。现实原则与快乐原则并不对立,相反,现实原则作为快乐原则的补充,是从属于整个快乐原则的框架的。所谓的现实原则就:正是为了以后更多的享乐,我才延迟了此刻的享乐;或者,正是为了另外一种更大的享乐,我才放弃了现在就可以执行的享乐。
在今日的消费社会,社会符号秩序(社会文化和它的主流价值观)并不要求我们做出什么牺牲,相反,他给了我们一个普遍的命令——幸福。当然,这是一个“超我”命令——享乐并非自然地来到主体面前的,不是它内在潜能的实现,而是创伤性的超我命令的内容。然后,正如我们所感受到的那样,幸福变成了一个古怪的道德责任:个体感到有罪,不是因为违背了道德禁令,或投入到非法的快感当中,而是因为无法享乐。“超我”命令永远都标记着一种过度,一种强迫症式的体验——我们永远都不知道自己是否做到了真正的幸福,是否从所有提供给我们的机会中获利,我们总在担心错过了什么。如果我感到不幸福了,就好像是我做错了什么事一样。在这样的情境中,精神分析成了允许你不去享乐的唯一话语:不是禁止你享乐,而是让你从被迫享乐的压力下解脱。
我们被强迫着去实现他者所谈论那个“幸福”。真正的不幸也就变成了:我得到那个他者称之为“幸福”的东西,我成为了他者眼中那个幸福的人。因为,那样一个幸福意味着:我所有的行动都是为了满足他者的期待,我将自己降格为一个完全的客体—工具,自我的主体性丧失在他者欲望的深渊之中。
与之相对应的就是社会上“成功学’的兴盛。我认为成功学就是“母性超我”的化身。父性自我理想(社会律令的权威性)的土崩瓦解导致了“母性超我”的高高在上。“母性超我”并不禁止享乐,相反,它把享乐强加于人。于是,我们迎来了今日社会遍地都是的主体样本——病态自恋主体。对于病态自恋主体来说,社会律令只是简单的外部强加,而非内在的道德责任。不触犯它是因为随之而来的惩罚。倘若能够避开惩罚,触犯则是允许的,甚至是被赞许的。
“我们不是服从一种符号律令,而是遵守众多的规则。这些规则即把“如何获得成功”的适者生存的规则传授给我们。自恋主体只知“(社会)游戏规则”,只知如何操控他人。对自恋主体而言,社会关系只是战场而已,他在那里扮演“角色”,而不是接受正确的符号委任。自恋主体躲避任何暗示正确符号认同的强制性承诺。自恋主体是亦步亦趋的墨守成规之人,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他把自己体验为反叛者。”——齐泽克。
而那些“社会失败”者所经受到的是“超我”施加在他们身上的不堪忍受、自我毁灭性的焦虑。
问:你记忆中最幸福的时刻
答:和所有浪漫故事的开头一样,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男主角偷跑到女生宿舍,和他喜欢的女生局促而羞涩地聊着天。阳光就从窗户那里倾泄下来,铺在地上、书桌上,当然,还有我们主人公们的身上,柔软极了,温暖极了。
可以想象,当时你是一点也不觉得幸福的,你不安地连手都不知该往哪里放。只是,以后每次经过那栋楼,看到那道阳光,都会有一种异样的温暖。
当然,它之所以能成为一个美好的回忆还需要一个前提——这个故事必须在这里结束,在你还抱有美好的幻想时,戛然而止。
最新发布的日志
散文网推荐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的文章

 

随机推荐